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21 23:56:30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1

10国本4班 高熠星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庄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慧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可爱,出色,惹人爱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风度。”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弗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弗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

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安娜和弗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弗龙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

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

极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理智与情感面前难以适从。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而弗龙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弗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弗龙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

安娜的感觉是敏锐而正确的,弗龙斯基在精神上已经抛弃了安娜,却因为良心和责任不敢这样去做。

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

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

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

我不认为两个灵魂的相触一定要用某种契约作为凭证。

现行婚姻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安全?情感?良心?

安娜可以不屑于世俗的嘲笑和讥讽,但却不得不受到婚姻制度的困扰。

现行婚姻制度实际上对没有爱情的婚姻保护更多。

晚年的托尔斯泰拒绝肉食,因为在他看来,猎杀动物,既是残害生命。

他的一生一直在维护着人的尊严。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广阔的人文精神都留在他那些伟大的著作中。

从最早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叶赫留朵夫,到《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到《复活》中又以叶赫留朵夫作为完结,我们始终看到一个身材魁梧,外表腼腆,温文尔雅,思想上却又极端自审和复杂的人,这个人实际上就是托尔斯泰自己。在这个人最初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庄园中的农奴,并宣布他们获得了自由,想用自己的行动给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作出一个表率(《一个地主的早晨》)。后来他放弃自己公爵的身份,要跟一个地位低下的妓女结婚(《复活》)。到了八十高龄,托尔斯泰还为了寻求真理而离家出走,最终客死异乡。

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真理与美善就像道一样玄妙深微,不可言说,无影无踪。丰富啊,可以包容宇宙,博大啊,可以气吞山河。只有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才能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

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2

花了二十天,终于读完两册书。读西方名着,对我来说,很不习惯,总有一种融不进去的感觉,“隔”的感觉。没办法,硬着头皮往下读,因为想学习西方价值观人生观。

安娜,以中国传统眼光看来,简直就是叛臣逆子,就是不安于室的妇人。自私自利,抛弃家庭,独自享乐,又贪心不足。西方价值观和东方价值观有区别,东方更强调家国责任,社会责任,为男者,忠君爱国,以天下为己任。为女者,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以家庭为己任。总之,女人要为父母活,为家庭活,为老公儿子活,脱离了这些责任属性,单纯追求自己的享受刺激和人生感觉,是非社会主流,得不到传统社会的肯定。

但是,西方比较强调个人自由吧。记得安灼拉说过“人对自己的主权,这种我对自己的主权就叫自由。”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候,震撼!我从小到大,从不知道自由,也没尝试过自由,都是循规蹈矩按照学校、父母、社会指出的道路,平平静静地走过来,所以,我不能想象安娜的世界,也不知道该不该赞同她的行为。

如果我在二十多岁青年时期读安娜,也许会质疑她,责骂她,怎会如此自私自利,不负责任呢?但是,现在以家庭妇女的状态来读,还是有些叹息,安娜真是勇敢,执着。你敢吗?你能做到吗?打死你也不会,因为你的思想本就不自由,已经被禁锢妥协了。家庭妇女的生活,很幸福?很有价值吗?无法说,也无从得知,唯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友人说,安娜跟徽柔差不多,还真相似,都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主儿,活得纯粹,真诚,自我,不做作不虚伪。这样的女人,不符合社会主流,非死即亡。有人说,徽柔帝姬太傻,她应该像高阳公主那样,表面上跟丈夫恩爱,甚至给驸马买几个侍妾,暗地里跟怀吉交往,岂不是两全其美,不会败露?我想,如果徽柔这样做的世故,那她就不是徽柔,她可贵就在于傻,真诚,不遮掩,她爱就是爱了!安娜也是如此,她不像俄国彼得堡上流社会的那些贵妇人一样,一方面保持着作秀的婚姻,一方面交往着数个情人。她鄙视她们的虚伪做作,包括她丈夫的虚伪做作(死也不跟她离婚)。安娜爱了就是爱了,勇敢地私奔。她不计较代价,不负条件地追求爱情。她们都是纯粹的人。她们为自己而艰难地活,追求爱情。一旦爱情消逝,沃伦斯基不再真挚地爱她,对她疏远冷淡起来,安娜选择了自杀。她这样敏感、热烈的女人怎能不去自杀呢?当然,对沃伦斯基来说,这下场未免太残酷了。

想起了林黛玉,中国古典小说里的优秀女人,跟安娜差不多的性格,她的爱情消灭后,肯定也是投水自杀的。这两个女性飞蛾扑火的形象塑造,也不由得尊称一声“曹翁”“托翁”。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3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1955年中国版;1935年美国版;银幕;差异

对于电影来说,其改编取材范围广泛而多样,可以是文学著作,也可以是流行小说,而对于这些作品的改编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审美追求,通过影视拍摄将文字作品成功转换成影像作品,从而给观众带来与文字审美截然不同的视觉与听觉审美。纵观许多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其中不乏有取得成功的典范,如此便逐渐形成一种潮流趋势,掀起了一股改编浪潮,甚至到目前为止这股浪潮趋势依旧没有丝毫的减弱。当然,改编并非是简单地进行文字与影像之间的转换,而是一个复杂的二次艺术创作过程,需要编剧在深入了解原著内容之后,结合现实社会对历史原著进行个性化的改编,将自身的思想与时代意识以及对原著的独特见解融入改编过程中,最终完成具有自身创作风格的改编影视作品。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性化差异,因而在对同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时,会形成与众不同的审美差异,从而造成银幕化的差异现象,但观众却能从中获得不同版本的审美体验。

一、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及其改编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出自于俄国颇具声望的作家托尔斯泰之手。这部作品其创作背景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当时俄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开始统治整个俄国社会。而在这种改革变动中矛盾与问题不可避免产生,经济问题、思想观念问题、阶级问题、家庭婚姻问题等,这些问题与矛盾都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被毫无保留揭示而出,从而丰富了小说故事内容的叙事,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以及社会意义。该部小说在创作中以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为线索,通过讲述其人生与爱情的变故来揭示当时俄国社会的生活环境与状况,不仅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从中折射出深刻的思想意蕴,而且通过作品为人们描绘了一个优美广阔的俄国,让人们欣赏到了俄国的自然与生活风光。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一经出版,立即吸引了各国读者的热烈追捧,同时极高的流传度也让该部作品成为各国艺术者争相改编的蓝本,舞台上、银幕上、荧屏上都能够看到这部作品的身影。以电影作品为例,由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改编的电影版本多达几十部,有美国版、中国版、俄罗斯版、前苏联版、英国版等等,不同国家版本的电影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下面将以1955年中国版和1935年美国版的电影作品为例,重点分析这两个电影版本之间的银幕化差异。

二、1955年中国版与1935年美国版的银幕化差异

(一)故事背景不同

由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因而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时,编剧需要依据本国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本国观众的审美习惯来进行适当的改编。这样改编过的影视作品为原著披上了一件新外衣,从而令改编之后的作品具有本国特色与风味。于是乎,关于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改编电影在1955年中国版与1935年美国版当中,第一个银幕化差异表现在故事背景的不同之上。《春残梦断》是1955年中国版《安娜·卡列尼娜》的片名,在改编的影片中编剧保留了原著的基本故事框架,但为了使故事剧情更加贴近中国人群的生活,于是编剧从中国社会现实环境与状况出发,对原著的故事背景进行了改编,从而使故事剧情发生了变化。在故事时代背景上,编剧将其安排在民国的三四十年代,讲述了女主人公潘安娜与男主人公陈克烈(代表卡列宁)、王树基(代表渥伦斯基)三个人之间的纠结爱情故事,潘安娜因受制于伦理道德而放弃了追求自由爱情,最终过着悲惨的生活。

而在1935年美国版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影片的故事时代背景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了与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相符合,编剧在改编过程中也保留了原著的爱情主题,但加强了女主人公安娜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意识。在美国版的影片中,故事的情节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侧重讲述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三人错综复杂的爱情,重点以描述三人之间的情感变化为主,凸显安娜大胆追求真爱的勇气与精神。因而,在美国版本中观众从中更能感受到编剧在情感上的独具匠心以及用心良苦,在其个性化的改编中观众欣赏到了一个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由此可见,中国版本与美国版本在对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背景改编上具有明显的不同,两国的编剧都是依托本国现有的社会背景出发来进行改编,对故事剧情以及人物性格、思想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化,以迎合本国观众的审美需求。

(二)创作风格不同

实际上,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而由于编剧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以及所处的社会时代环境不同,因而会影响编剧对原著主题意识的理解。同时,为了符合当时影片审查的制度,编剧在改编过程中的创作思想也会不尽相同,因而同一部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在1955年中国版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编剧根据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环境来进行改编,将女主人公潘安娜塑造成一个典型的、深受封建思想道德荼毒的传统女性形象。由于深受传统道德伦理的束缚,安娜只能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陈克烈,但是她并没有在婚姻生活中享受到真正爱情的幸福感觉,反而最终落得个被丈夫抛弃的下场。而之后结识了王树基,两人虽然惺惺相惜,但是潘安娜不能摆脱道德伦理的约束,因而她放弃了享有自由爱情的权利。所以,从整体上来看1955年中国版的影片是一部充满悲情的、文艺性的家庭伦理型影片。

而相比之下,1935年美国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显得更加具有色彩感,整部影片充满了凄美的氛围,浪漫、唯美的创作风格显而易见。在改编之后的影片中,编剧美化了安娜与渥伦斯基的不伦爱情,将安娜塑造成一个为爱不顾一切的新时代西方女性形象,展现了其大胆、勇敢追求自由爱情的精神。当然,这种改编的结果与当时编剧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美国当时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受其影响在信仰与价值观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笼罩在低迷、慌乱的氛围中,影响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因而,电影作为一种有效的宣传工具,其被赋予了积极引导的传播功能,影视人与统治阶级希望通过正能量的电影作品来正确引导迷茫中的美国大众,于是美化了原著的故事剧情。同时,影片增加了对安娜坚强性格的塑造以及其对爱情的执著,于是1935年美国版的影片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使得该部改编电影作品不仅凄美浪漫,而且还具有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三)精神意蕴不同

从两部改编的影片来看,中国版(1955年)与美国版(1935年)在精神意蕴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与差异。从而体现了两个编剧不同的创作目的。在中国版中,李晨风是该部影片的导演兼编剧,他主要是想通过这部电影作品来传达其所推崇的女性新思想,试图批判当时男权社会环境中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大胆提出提高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鼓励女性勇敢站起来反抗压迫性的婚姻生活,从而实现对社会风气、社会旧思想的讽刺与批判。因而,中国版的潘安娜是一个任劳任怨、恪守妇道的典型中国良家妇女形象,受封建旧伦理思想道德的影响,她的性格唯唯诺诺、忍气吞声,在家庭婚姻生活中是一个卑微的象征。为了迎合中国观众的思想习惯以及审美口味,李晨风在中国版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塑造了一个具有中国女性典型性格的女主人公潘安娜形象,使得影片在整体上贴合社会现实。但是,李晨风还是巧妙通过改编来传达其蕴涵在影片中朴实、纯真的精神意蕴,实现对充满虚情假意的香港上流社会进行讽刺,具有浓厚的中国韵味。

对于1935年美国版的《安娜·卡列尼娜》来说,其悲彩被大大削弱,与之相反的是编剧在影片中寄予了向往自由、追求爱情的精神意蕴。因而,在这一版本的影片中,安娜是一个性格洒脱的女性,她敢想敢做,丝毫不被社会伦理思想所束缚。安娜与丈夫卡列宁的婚姻生活有名无实,两个人都没有享受到婚姻的幸福感,因而当安娜遇到渥伦斯基时,安娜在与渥伦斯基接触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心的波动,于是她情愿冒着被社会鄙弃的骂名也要与渥伦斯基相爱在一起,愿意为其付出一切。由此,从安娜的思想言行中观众能够明显感知其对爱情的真挚与勇敢追求,但不幸的是其情人渥伦斯基缺乏她的勇敢与真诚,于是安娜再一次被狠狠抛弃,这一次由于安娜付出了全部的真心,因而其所承受的打击更加深重,最后无奈选择了死亡来解脱自己,同时也以死亡这种残忍的方式让渥伦斯基永远记住她。从美国版(1935年)的《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安娜与渥伦斯基爱情的美化正是编剧的良苦用心,以此来展现出编剧寄寓在影片的精神意蕴,即勇敢地去追求自由爱情,生活依旧充满浪漫与希望。

三、结 语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在文学上的崇高成就吸引了各国影视人对该作品的改编风潮,这对于当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电影艺术来说是一个奇迹,不仅彰显了这部作品的文学魅力,而且还为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据统计,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有来自多个国家的电影改编版本,由于各国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不同,再加上编剧自身的个性化差异,因而虽然这些不同版本的电影作品都改编自同一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但是却各自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银幕审美。通过上述分析可见,1955年中国版本与1935年美国版本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各有千秋,都展现了本国的改编风采,在故事背景、创作风格、精神意蕴上呈现出各自的改编艺术效果,让观众享受到了一个又一个独具风味的改编之作。

[参考文献]

[1] 王倩倩.《安娜·卡列尼娜》:从小说到电影[J].现代语文,2007(09).

[2] 于大海.探寻梦的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浅谈《安娜·卡列尼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3] 施一蓓.简论安娜·卡列尼娜与托尔斯泰的妇女观[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4

耐着性子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书,简直可以说是磨练人耐性的一本书。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看完这本书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1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原来看过多次,今天禁不住又开始翻阅,并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给安娜列举的四个罪状。可就这样一个堕落的女人却非常丰满,我依然很喜爱她,假如是现实中的人,我一定会和她成为朋友,她举止优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显然她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是为

社会所不容的。她其实是个非常聪,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为却无法为主流社会所接受,最后卧轨自杀。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现实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难相处,并不太受大家欢迎,可在文学上的价值却非常高。当然年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女权主义,为女人的独立竖起了一面旗帜,现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可那个时候的她们就不一样,她们的生活空间还是很狭隘的。就拿安娜来说,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后来,为了爱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爱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为社会中的人,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虽然爱情一直存在,但她总是无端的猜疑,恐惧。这让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标,需要一种东西支撑着你走下去,让她的生活Moveon。为了爱情,她离开了自己的儿子,这也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可她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回自己的儿子。一个没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会唾弃的女人,靠什么走下去呐?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2看过电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然后就看书啦。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可是我我依然很喜爱她,因为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虽然她有时所作所为让人不理解,我欣赏她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后来,为了爱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爱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她勇敢的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着,有着快乐也很辛苦。

现实生活中,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纵使爱情一直存在,没有保障的爱情让人恐慌让人累。我欣赏安娜的勇气和勇敢。她活的很真,很纯粹,我喜欢她的真。渥伦斯基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去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认识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所以他觉得以前就好像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面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因为“她除了聪明、文雅、美丽之外,她还非常诚实…”我爱安娜,她是一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当她她鼓起勇气与情人远走高飞时,我更是不可抑止的喜欢欣赏她。

可惜可爱的安娜还是自杀了。因为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真诚,选择了勇敢,最后却不得不死亡,她违反了贵族社会的游戏规则,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个叛逆者。安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是因为她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如果她是多丽,忠信老实地守着家庭,在怀孕生子,再怀孕生子中耗费青春,而且不得不苦咽下风流丈夫到处拈花惹草带来的痛苦,她就会继续如困兽般维系无聊的婚姻,如果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荡荒淫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会在赛马场上失声而起,而且随着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或者如果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她就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实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只要爱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人。但她的命运注定她无法生存。安娜的一生是美丽的,她的一生都保守了这种美丽。虽然流言蜚语践踏了她的人格,死亡夺取了她的生命,却没有任何力量改变了安娜内心的持守。她只是很真的做着自己,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没有错,喜欢她的个性,敬仰她的勇敢,她就像个天使,只是那个环境那个时代不允许。现实是残酷的,真诚的人们却活的很辛苦。无奈,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压抑着自己过活,披着人皮在人群中穿行,我们很无可奈何的。我们的真被残酷现实压抑着。安娜只是我们的崇拜者,她的悲剧说明了我们生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我们必须遵循它的原则去生活,否则安娜的悲剧照样会重现。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3人们常说,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而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也可谓是众说纷纭,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我们应当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片面的赞美或是批判。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

安娜聪慧、典雅、质朴、活跃,是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性。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单纯、沉静、从容、高贵,无论在什么样是场合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她活跃的精神世界,她悠闲恬静,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作家着以浓墨重彩描绘安娜体态和精神之美。安娜的美,对作品主题表达、情感抒发以及故事情节的推动发展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越是美丽的,其悲剧意味就越浓厚,其悲剧结局就越是让人痛彻心扉。如此一个优美动人的女性,她的要求不过是真挚的母爱与情爱,这个正当的生活权利,却被冷酷无情的贵族社会分裂并对立起来,成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奢想!

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源于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而这正与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道德观念相违背。首先表现在她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斗争中,属于彼得堡官僚集团的卡列宁是个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安娜一再,卡列宁“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是一架凶狠的机器”。“想得到功名,想升官,这便是他灵魂中所有的东西!“至于高尚的理想,对文化,对宗教的爱好,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升官的许多敲门砖罢了”。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宁是个虚伪的人,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象鱼在水里游泳一样。”卡列宁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他那种令人憎恶的性格,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婚后“八年来”,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这一种无爱的家庭,由一开始结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机,而当“维特式”的热情的渥伦斯基一出现,安娜心中的压抑已久的感情便一发不可收拾。她于是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宁式的“虚伪与欺骗”,不顾一切,牺牲一切地与渥伦斯基结合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4她是一朵开到极致的玫瑰,鲜艳欲滴;她是一朵幽怨的花,因为她的美,无人能懂。她有着美丽的容颜,却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年长很多的工作机器卡列宁。一个只醉心于勋章和名爵的男人,怎么能给她想要的爱情呢?

即使她已经身为人妻,身为人母,可是内心还是有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所以当她遇上福伦斯基这样英俊、有财的上流人士时,无可救药的与他坠入爱河也是一种必然。也许,以传统的道德观念来看,安娜是一个不守妇道的人。可是,没有人有权力去指责她的什么,因为《福音》中说:“你们当中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安娜与福伦斯基两个人的爱,其实真的很不容易。身处贵族,身上便多了一道无形的枷锁。这两个人,可以不顾所有的去相爱,这种勇气就已经显得弥足珍贵了。可以不管自己的身份、地位,爱了便是爱了。只是这种爱,在那个虚伪的“高尚”的上流社会中,永远都不可能得到祝福的,收到的永远都只有耻笑与唾骂。即使卡列宁爱的不是安娜,但身为沙皇官僚制度化身的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安娜的背叛的。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安娜与福伦斯基的悲惨结局。

安娜放下所有:与丈夫卡列宁决裂;忍痛把儿子抛在家里;放弃安逸的生活,与福伦斯基私奔到国外。福伦斯基也甘愿放下过去花花公子的生活,陪着安娜细水长流。私奔,多么美好的字眼。两个相爱的人,抛开所有的束缚,狠狠的爱一场。我觉得很佩服,也很羡慕。因为,至少我自己,拿不出那样的勇气去爱一个人。故事发展到这儿,在童话故事中的结局就应该是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这毕竟不是童话,残酷的现实赤裸裸的摆在安娜和福伦斯基面前。两个人都是娇生惯养的,终究还是过不惯清贫的日子,所以他们又不得不重返那个所谓的上流社会,又不得不去沾染上流社会虚伪的污泥。

重新回到上流社会的福伦斯基要去奋力打拼,自然花在安娜身上的精力也就少了许多。可是安娜这个孩子气的女人,想要的只是福伦斯基能偶在身边多陪陪她。他们俩本来就不牢固的感情,在上流社会的风吹雨打中更显单薄。在激清之后,安娜想起了道德,想起了她最最深爱的儿子;福伦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安娜不能彻底放弃她的孩子,也不能彻底无视舆论的恶评;福伦斯基不能彻底告别过去风花雪月的生活,也无力去承担安娜带来的责任与义务。他们这份轰轰烈烈的爱,终究抵不过世俗的纷扰和自身性格的弱点,他们竟渐渐发展到了不能理解。安娜对福伦斯基的爱越强烈,就越感到对方对自己的冷淡和厌倦。安娜毕竟还是一个小女人。她觉得自己为福伦斯基付出了所有,却得不到相同的回报,福伦斯基反而离自己越来越远。“我真不该那么死心塌地的做他的情妇,可我又没有办法,我克制不了自己。我对他的热情使他反感,他却弄得我生气,但是又毫无办法。”安娜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倔强地向福伦斯基要更多的爱。可是福伦斯基自私得没法给她更多了。安娜渐渐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想要找陶丽倾诉,却又遭到陶丽与吉蒂的羞辱。吉蒂曾与福伦斯基有过一段情,曾经是福伦斯基深爱过的人啊!安娜这个要强的小女人怎么能忍受这种羞辱呢!

亲情、爱情、友情,这三样人生最重要的寄托如今都远离安娜而去了。走投无路的她决定用死来惩罚福伦斯基。她来到了那个最初与福伦斯基邂逅的火车站。静静地躺在了冰冷的铁轨上。“一种仿佛她准备入浴时所体会到的心情袭上了她的心头,于是她画了个十字。这种熟悉的画十字的姿势在她心中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生命以它过去的全部辉煌的欢乐呈现在她面前。但是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开过来的第二节车厢的车轮,车轮与车轮之间的中心点刚和她对正了,她就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两手扶着地投到车厢下面,她微微地动了一动,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扑通跪下去了。同一瞬间,一想到她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为什么呀?’她想站起身来,把身子仰到后面去,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的东西撞在她的头上,从她的背上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感觉得无法挣扎……”她,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世界。她这朵令人艳羡的红玫瑰,开到了荼靡……

其实我觉得安娜很傻,傻到位一个离自己越来越远的男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这朵开到极致的花,永远停滞在列车驶过她身上的那一刻。她对爱的理解太理想化了。她认为爱情就是24小时黏在一起,不离不弃;她认为爱情就是私自占有,不允许对方与其他女人有任何来往,尤其是与他有过情史的女人,比如吉蒂和索金娜小姐;她以为爱情就是轰轰烈烈,每分钟想跳120次,然后晕倒在对方怀里……她不懂得给对方留一点空间,更何况是福伦斯基这样不甘寂寞的男人;她也不懂得细水长流,更不知道所有美好的爱情最终都会在柴米油盐中湮没。她也以为福伦斯基不再爱她了,其实不是不爱了,只是这份爱褪去了往日的激清,变得更加沉稳了。

安娜,你死了,的确是解脱了,但你却留下福伦斯基一个人独自咀嚼爱情的痛苦。让爱的人痛不欲生,这难道是你想要的吗?

可是,爱情本来就毫无逻辑,更没有所谓的规律。爱了便是爱了,痛也无所谓了;放了便放了,曾经的那些,都会淡的。

安娜这朵开到荼靡的花,依旧在那条铁轨上摇曳……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5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在读书课上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很纠结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一见面就喜欢上了对方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的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很不对,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5

[关键词] 文字符号;视听图像符号;电影改编;《安娜?卡列尼娜》

 小说与电影作为两种视觉载体,两者之间存在不同之处,电影非常讲究造型的构建,并且追求电影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以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为例,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把文字符号过渡为视听图像,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借助演员出色的演绎、场景的设置以及镜头的转换等电影元素为辅助手段,从而实现电影造型的构建,并深入地挖掘电影中情感的外延,保证电影造型中的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在电影的创作中,音乐等元素已经不再仅限于诠释图像的内涵,而是成为电影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著名的电影理论家波高热娃认为在创作电影剧本的过程中,不能只为了追求创造出具有多个层次变化的电影场面,追求生动优美的景物刻画,或是采用特写镜头实现凸显的作用,在图形的绘画过程中采用明暗交接的色彩配置,也不能通过色调和细节的突出来表达出来。而文字要成功转变为视听符号最关键的就是要采用蒙太奇手法,把一段段的文字恰当地转换为相互连接的镜头,并再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或是表达深切的情感。基于电影空间的限制,所以要把小说文字进行简化,从而刻画人物突出的性格特征。

对文本故事情节的图像化转变

电影中最基本的实现对情节的视觉转换是把小说故事呈现在银屏上,也是把故事情节影像化的过程,所以在电影改编中,创作者要进行电影主题内涵和艺术特征的确立,并在影片中展现出来,这一过程就要使影片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同时也要促使创作的画面能满足观众的视觉要求,在视觉上达到震撼、刺激的效果。而为了做到这些,创作者就要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来辅助场景的设置,并摘选出最能表达主题思想的情节画面,注重语言的简练和细节动作的展现,要把一些累赘的画面情节删除;其次要把字幕、音乐、构图等音乐元素作为强化主题内涵的关键部分,通过镜头的转换实现电影场景的多角度诠释,并采用色彩的配置、音乐的烘托等创作技巧来取代文本中长篇大段的文字信息。

(一)经典场景的提炼

由于电影容量和时间的限制,要对情节进行简化,把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场景与电影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影像化,而一些与电影没有很大关联性的情节就要做适当的删减。在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小说的开头部分采用了许多场景的铺垫来描写人物以及叙述故事内容,例如描写贵族阶层的聚会、舞会等奢靡的画面来表达上流社会的生活情境,还描写了列文在田间劳作场景、打猎等活动,展现了当时社会上农民的农村生活。但在电影中,这些画面不能得到一一的展现,所以要精简出几个经典的场景来完善故事的结构,并表达人物和情节的戏剧性特征,在进行《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过程中,有一些场景已经成为不同版本的电影改编共同的场景设置,例如在影片开头部分以及结尾处的火车站,片头是展现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与握伦斯基初识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态度,而结尾部分的火车事故则是为故事变化发展做铺垫,安娜?卡列尼娜因为内心的绝望而来到了火车站,她因为遭受了上流社会强烈反对,遭到握伦斯基母亲的冷眼和握伦斯基的冷淡态度,她原本没有想过要结束自己生命的,但在影片开头部分中出现的事故警醒了她,于是她恍恍惚惚地就跳下去了,心中希望借助死来结束所有的罪恶,影片中的前后部分形成了相互照应的场面,感情基调也如出一辙。在另一处场景中描写到安娜?卡列尼娜和握伦斯基相约的舞会中,当时的场面十分华丽,不仅表现了社会上贵族阶层的奢侈生活,也为两人的感情发展奠定了情感基础;这一处场景还促进了故事中吉提与列文之间的故事发展。再比如在影片中赛马和剧院等场景中,这些都是上流社会的集中地区,而他们的思想意识也都在这里得到形象生动的体现,在赛马场也是将两个主人公的感情真正推向了高潮部分,而剧院部分则是安娜?卡列尼娜对社会发起反抗的有力代表。这些场景使人物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人物冲突等融合在一起,通过丰富多彩的情节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把每一处的场景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场景的具体调度

场景的调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通过对镜头的变化进行画面的拍摄;对镜头画面特别突出细节部分;对音乐、色彩等电影元素的充分利用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电影的场景都经过剪辑来完成,并突出时间以及空间上的变换,每一个镜头展现的角度和画面都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1967年改编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赛马的镜头描写,影片中赛马场上的观众、安娜?卡列尼娜和卡列宁等人的不同表情变化就是通过剪辑来实现的,通过近景、俯拍等技巧把骑在马背上的人、观众等人的变化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镜头移动的过程中也达到了线性之间的转变,展现赛马场上的画面和惊心动魄的赛马过程,并逐渐把故事演绎到高潮部分。电影是给予观众最为直接的视听感受,所以它会紧紧抓住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并将其转换为视觉画面,这就实现了强烈的视觉表现力,并与观众产生共鸣,并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6

论文关键词: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悲剧 根源 

 

马克思说:“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悲剧形象具有有恒的艺术魅力。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 

一 

何谓“悲剧”?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如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短暂的一生是悲剧的,那么,安娜的人生都由哪些悲剧构成呢?我认为,她的人生主要经历了三个悲剧。 

(一)与丈夫卡列宁的婚姻悲剧 

出身和性格不同为了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国上流社会,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像一件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昂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钩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有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像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愛情的小把戏。二人性格的不同注定了他们对愛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 

(二)情人伏伦斯基的愛情悲剧的 

这个悲剧由三个原因造成。 

1.与伏伦斯基的不同的愛情观 

安娜对待愛情的态度是自私的占有欲极强这使得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得偏执、怀疑、忌恨,她认为她愛伏伦斯基就应该完全占有他,丝毫不许他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权利,只有靠他的愛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身为贵族的她不了解“人仅仅有愛情是万万不行的”这一真理。 

伏伦斯基对待愛情的态度是“我什么都可以为他她牺牲,就是不能牺牲男子汉的独立性”。而他所谓“男子汉的独立性”无非是财富、社交、军阶、前途。他愛安娜的美貌胜过于安娜的内心世界。愛之初,他为安娜放弃了在皇家卫队的军职,放弃了遗产,而当他们出现经济危机时,他又跑回母亲那里,要求母亲在遗产继承书上签字。他不再像开始时那样只愛安娜一人,现在他还要愛他的母亲、愛金钱、愛社交、愛沙皇……伏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花花公子。 

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愛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愛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近乎苛求的愛使伏伦斯基对她渐渐疏远、冷淡。安娜也产生了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得有点神经质了。安娜对愛情的自私与变态使她认为死是促使他恢复对她的愛情、惩罚他、让他心理的恶魔在同他搏斗中取得胜利的唯一手段。这种心理失常使得安娜采取了自杀的方式来挽回伏伦斯基的愛情和对他的报复。她的自我毁灭也确实达到了她的目的,伏伦斯基觉得:“作为一个人,我已是一个废物了。”伏伦斯基又恢复了对安娜的愛情,或者说,他一直都愛着她,不过,现在这种愛更刻骨铭心了。 

2.精神世界和独特性格 

(1)愛情至上主义。安娜把愛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把愛情当做生活中的一切,在愛情中迷失了自己,这一点固然同她认真执著的个性有关,但也不能不看到她愛情观念的缺陷。在二人世界中,安娜一切以对方为中心,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世界,如果把代伦斯基热情的减退看作人进入婚姻后愛情由激情状态转为温情状态的正常表现,那么安娜为他的冷淡眼光而极度伤心,则是安娜对愛的苛刻要求造成的。 

(2)愛的压抑与偏执。安娜与卡列宁结婚八年毫无愛情可言,她内心的活力与生气完全被压抑了,直至遇到伏伦斯基,才唤醒了心中的活力与愛情,并接受他,和他结合,她对愛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 

(3)强烈的欲望无法满足。这欲望包括她对生命的狂热渴望和对愛情的热切追求。她渴望新生活,勇敢地追求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不愿再克制自己,不愿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了,甚至于最后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愛情。 

(4)卡列宁的虚伪和自私。卡列宁是一个虚伪、僵化、缺少生命力的贵族官僚。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便处处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当安娜向他请求离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去掉由她的堕落而溅在他身上的污泥”,从而不使他的前途和地位受影响。也正是出于这种自私的考虑,他决定不离婚,以使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关系不合法,那么就会招来上流社会对她的谴责和抛弃,这无疑等于置安娜于绝境。 

(三)与儿子谢廖沙的母愛悲剧 

安娜为了愛情“抛弃”儿子,但她却备受对儿子相思之苦的煎熬,和来自内心的谴责之痛。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使她悲剧的阴影日益扩大。她要离婚,丈夫不同意;她要愛情,可又舍不得儿子;她要伏伦斯基全部的愛来安慰自己,可伏伦斯基却有所保留。于是,安娜在“抛弃”了原家庭的责任即抛弃了儿子之后,又“抛弃”了即将建立的新家庭及其愛情果实——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女儿,走向了卧轨自杀之路,造成了两个孩子的母愛悲剧。 

总之,安娜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 

二 

通过对安娜人生悲剧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四点原因。 

(一)追求真愛与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之间的冲突是安娜悲剧的社会根源。 

(二)传统观念对她精神上形成的桎梏是安娜悲剧的内在根源。 

(三)母愛和情愛不能两全所造成的矛盾痛苦是造成安娜悲剧的重要因素。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7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高一(2)唐晨韵

《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与和平》一样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登峰造极之作之一。甚至是一部比《战争与和平》更完美的作品。虽然缺少了其伟大的气势??托尔斯泰已没有同样的欢乐去创造了,但支配作品的思想具有更纯熟的艺术手腕、更丰富的经验,心灵于它已毫无秘密可言,更明显的是,托尔斯泰把他的人格,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的景色交错在了作品的内容之中。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生活的悲剧和莱温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主要情节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婚姻、经济养况、政治面貌到思想道德等各方面构织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

整部作品除了在讲起莱温订婚的几章美丽的文字外,所有讲起的爱情,已远没有《战争与和平》中若干篇幅的年青的诗意了??这些篇幅是足以和一切时代美妙的抒情诗相媲美的。反之,这里的爱情含有一种暴烈的、肉感的、专横的性格。统制这部小说的定命论,不复是如《战争与和平》中的一种神,也不复是一个命运的支配者,而是恋爱的疯狂。当安娜与弗朗斯基在不知不觉中互相热爱的时候,亦是这爱神使安娜脸上发出一种光辉??“不是欢乐的光辉,而是在黑夜中爆发的火灾的骇人的光辉。”亦是这爱神使这光明磊落、理性很强的少妇,在血管中,流溢着肉欲的力,而且爱情逗留在她的心头,直到把这颗心磨炼到破碎的时候才离开她。接近安娜的人,无不感到这潜伏着的魔鬼般的吸引力与威胁。基季第一个惊恐地发现它。当弗朗斯基去看安娜时,他的欢乐的感觉中也有神秘的恐惧。莱温在安娜面前,失掉了他全部的意志。安娜自已亦知道她已不能自主。当小说情节渐渐演化的时候,无可震慑的情欲,把这高傲人物的道德壁垒,彻底毁掉了。她所有最优越的品德??她的真诚而勇敢的灵魂瓦解了,堕落了,她已没有勇气继续对世俗进行反抗,她的生命除了取悦她的爱人之外更无别的目标,她胆怯地、羞愧地不使自已怀孕且热心养马事业;她受着嫉妒的煎熬;她的举动中声音中眼睛中处处作伪;她堕入那种只要使何种男子都要为之回首一瞥女人群中。她用吗啡麻醉自已,身陷在精神的堕落却又清醒自已的堕落的痛苦矛盾之中,不可自拔,直到不可容忍而迫使她投身于火车轮下??她俯身伏在一张口袋上,把什么东西隐藏在内,这是她往日的生命、痛苦、欺妄和烦恼以及欢乐……

“我保留着报复之权”上帝说……

这是被爱情所煎熬的灵魂的悲剧,??为托尔斯泰一鼓作气以及深刻的笔角描写的一幅画。

但这部小说的更主要的意义,除了安娜的悲剧和一八六O年时代的俄国社会??沙龙、军官俱乐部、舞会、戏院、赛马等种种色相之外,在小说中,已屡次以一种讽刺的或剧烈的形式批评当时的俄国社会,这社会是为托尔斯泰在将来的著作中所不住地攻击的。攻击谎言、攻击一切谎言,对于道德的谎言和对于罪恶的谎言同样看待,指斥自由论调,抨击世俗的虚浮的慈悲,沙龙中的宗教和博爱主义,向整个社会宣战,因为它魅惑一切真实的情操,灭杀心灵的活力!在社会的陈腐的风气之上,死突然放射了一道光明。在垂危的安娜面前,矫伪的加列宁也感动了。这没有生气,一切都是造作的心魂,居然亦透入一道爱的光明而具有基督徒的宽恕。一霎时,丈夫、妻子、情人、三人都改变了。一切变得质朴正直。但当安娜渐渐回复时,三个人都觉得“在一种内在地支配他们的几乎是圣洁的力量之外,更有另一种力量,粗犷的、极强的、不由他们自主地支配着他们的生命,使他们不复再能享受平和”而他们预先就知道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是无能的,“他们将被迫作恶,为社会所认为必须的。”

莱温在书中的结尾中亦变得升华了,是因为死亦使他感动了之故。他素来是“不能信仰的,他亦不能彻底怀疑。”自从他看见他的兄弟死后,他为了自已的愚昧觉得害怕,他的新婚的幸福在一个时期内曾压抑这些悲痛的情绪。但自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它们重复显现了。他时而祈祷,时而否定一切,他徒然地浏览哲学书籍,在狂乱的时光,他甚至害怕自已会自杀。体力的工作使他镇静了,暂时忘却了烦恼。莱温和农人们谈话;其中一个和他谈着那些“不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这对于他不啻是一个启示,他发现理智与心的敌对性。理智教人为了生存必得要残忍地奋斗;爱护他人是全不合理的。

“理智是什么也没有教我;我知道的一切都是由心启示给我的。”

从此,平静重新归来,对于莱温,心是唯一的指引者??这个名辞把他重新领到上帝面前……什么上帝?他不想知道。这个时候的莱温如将来长久时期的托尔斯泰一般,在教会面前是很谦虚的,对于教义亦毫无反抗之心。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8

片子开拍的时候是夏天。那天副导演带了十几个俄罗斯孩子来到现场,一个个金发碧眼的,长得像洋娃娃一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在场人的目光。我自然也不例外,站在导演后面,伸长了脖子好奇地向那边张望。

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一个有着一头黑发的女孩子身上。她看上去大概十五六岁,个子挺高,大概有一米七,五官精致,皮肤白皙,浓浓的睫毛下有一双褐色的大眼睛。就在我傻傻地看着她的时候,她突然一抬头,目光与我碰了个正着。我突然感到脸一下子热了起来,急忙转过头。

“陆毅,你的脸怎么红啦!”站在我后面的美工笑着说。

“天、天太热啦!”

长这么大,第一次为一个女孩子脸红。这让我自己都觉得有些诧异。那天晚上,我没能像往常那样早早入睡,总觉得有一双眼睛盯着我。我对自己说:“陆毅,你是不是出问题了?不就是被她看了一眼嘛,真没出息。”

按部就班地拍着戏,很快大家就玩开了。她告诉我,她叫卡列尼娜。我说,那不是和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同名吗?她一听,特别高兴。出国前,尽管剧组让我们进行一个月的俄语培训,但也只是一些简单的俄语对话,所以我和她的交流基本上是打着手势、夹着单词来表达的。我发现她很聪明,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另一种交流方式:用眼睛说话。

卡列尼娜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当她想表达不同情绪的时候,就会用不同的眼神来看我:快乐的、羞涩的、伤感的、委屈的……

秋天,我们会在拍戏的空隙,一起去桦树林散步。她常常会一路唱着歌,像只快乐的小鸟。有时候,我们会在树林里玩捉迷藏,谁被捉到了就要表演节目。当然被捉到的多数是她,所以,常常是我坐在落满金黄色树叶的林子里,欣赏着她的舞蹈,听着她的银铃般的声音……

那是一段懵懂不安的日子,也是我在俄罗斯最美的一段日子。每天,我都期待着那一头黑黑的长发出现;每天,我都想知道那双大眼睛会对我说什么。

不久,俄罗斯小演员的戏就全部拍完了。结束的那天,卡列尼娜特别安静。中午,她拉着我的手来到了我们常去的桦树林,让我坐下,然后对我说:“再看我跳一次舞吧。”

那天,她一边哼着节奏,一边舞起来。秋天阳光灿烂的午后,阳光透过高大的桦树叶照在她的身上,她穿着一件白色带花边的连衣裙,就像一朵盛开的白莲花。她的长发飘在身后,像黑色的瀑布。她就这么哼唱着,旋转着。我看到有一串泪珠落在了她的脸颊,突然觉得心里特别难受,起身抓着她的手就往回跑。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9

悲剧,我嘴里念叨。把美的东西毁灭在你的面前,让你扼腕叹息,遗憾之极,震撼之极,深刻之极。安娜貌美如花,气质高雅,对真爱勇敢追求,对世俗无畏抗争。本来她已安于现状,婚姻也算令人羡慕。丈夫卡列宁位高权重,对她相敬如宾,有个乖巧可爱的儿子谢辽莎。但事实上她的青春她的活力被桎梏,沉闷单调的生活令她窒息。所以一旦与相貌俊朗体格健美颇有男子气概的青年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再加上伏伦斯基如烈火般激情而执着的追求,即使她想拒绝她想逃避,但她的眼睛泄露了她心中的秘密,她的心灵背叛了她的理智,瞬时迸发了爱的火花。在越轨中品尝到了从未体验过的爱情的甜蜜滋味,从此像匹脱缰的野马。丈夫一再的容忍、警告,世人的说长道短纷纷议论鄙弃唾骂,都不能扑灭她心中熊熊燃烧的爱情火焰。伏伦斯基也是一样,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失去了在军中升职的机会,甚至在卡列宁的迫害下,被迫递交辞呈离开了他完全有可能前程似锦的军营。他为了爱人愿意做出牺牲,离开了风流倜傥的他游刃有余的社交场合,尝试着在意大利学画,乐意到偏僻冷清的乡下去。

但他们的美梦终究难圆。卡列宁不肯离婚,明明恨屋及乌不爱儿子啦,却不让安娜母子见面,让她饱尝失子的痛楚。他们的名分难以确定,安娜作为伏伦斯基的情妇就见不得阳光。于是二人之间开始猜疑、争吵,心与心之间逐渐有了裂痕,且愈演愈烈。安娜不被爱人的母亲及家人接受,担心爱人在她母亲鼓动下被其他年轻貌美的贵族女孩夺去,从而无情地抛弃她,为舆论所迫只能孤单的呆在冷清的房子里而神经几乎错乱。猜疑、争吵,安娜的歇斯底里,又不被爱人理解,伏伦斯基认为安娜已不可理喻,再三说自己的容忍是有底线的。这一切,安娜绝望了崩溃了,最终选着卧轨自杀是必然的。她最后的喊声:主啊,原谅我的错吧!令人心碎。伏伦斯基也因为极度的痛苦极度的忏悔,决绝的选择了上战场,以另一种方式来结束自己心如死灰的生命。

倒是列文与吉蒂的爱情与婚姻是完满的。虽说好事多磨,吉蒂曾经走过弯路,被外在的浮华、潇洒所吸引,为此付出了代价。一场大病,出国疗养,让她痛定思痛,经过观察、思考,悟出了生活的真谛,明白了列文才是她可以托付终身的最佳爱人。他们的婚姻被所有的亲人朋友祝福,他们的爱情婚姻扎根在厚实广阔的土地上。列文能挥舞镰刀,和庄农谈笑风生的刈草,能躺在草垛上亲近自然。他有头脑经营农场,他能劳动创造财富。他深爱脾气古怪与一个妓女厮守患病落魄的哥哥尼古拉,接济他关爱他。吉蒂呢甘心呆在农庄,呆在野草和花香中,与家人与下人融洽相处。尤其是当列文的哥哥尼古拉临死时,她竟能不嫌弃命悬一线的病人、那个所谓的脏女人,把杂乱的臭哄哄的房间清理的整齐干净,帮助把骨瘦如柴面目可怕的濒死人擦洗梳理打扮一番。不像伏伦斯基,经济依赖母亲的给予,而他母亲却排斥安娜,不愿接纳她。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又是个伪君子,骨子里冷漠、残忍。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10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意识流 高峰

1

托尔斯泰强调:“艺术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表现和揭示人的灵魂的真实性,揭露用平凡的语言不能说出的人心的秘密。因此才有艺术。艺术好比显微镜,艺术家拿了它对准自己心灵的秘密并进而把那些人人莫不皆然的秘密搬出来示众。”[1]11要把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很好地揭示出来,但是传统的心理描法显然是不够的。为此,托尔斯泰创造了近乎现代派文学中的“意识流”手法进行心理描写。意识流是美国心理之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意识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意识并不是以四分五裂的状态出现的,类似“链”“序列”之类的词并没有适当地描述出它首次出现时的样子,它完全不是接合起来的东西,它是流动的,一条“河”或一道“流”是对其进行描述的最好比喻。因此,在此后关于意识的谈论中,我们就将其称作思维流、意识流或是主观生命流。”[2]208托尔斯泰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心理描写大师,在詹姆斯提出意识流这个概念之前,他就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了这一手法。这里,仅就《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意识流手法运用进行一些分析。

2

《安娜・卡列尼娜》用意识流表现人物的心理是很突出的。例如,安娜从莫斯科回彼得堡的车上,读一本英国小说。最初读不下去后来开始读进去了,“而且理解她所读的了……她读到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看护病人的时候,她就渴望自己迈着轻轻的步子在病房里走动;她读到国会议员演说时,她就渴望自己也发表那样的演说;她读到玛丽小姐骑着马带着猎犬去打猎,逗恼她的嫂嫂,以她的勇敢使众人惊异的时候,她愿意自己也那样做。……小说的主人公已经开始得到英国式的幸福、男爵的爵位和领地,而安娜希望和他一同到领地去,她突然觉得他应当羞愧,她自己也为此羞愧起来。”[3]131这里,安娜明明是坐在火车里,怎么能够“在病房里走动”“在国会发表演讲”“骑着马带着猎犬去打猎”,更不可能跟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同“到他的领地去”。然而,作品中这种潜意识联想,又是和安娜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一致的,因此是很自然的、合情合理的。当然,后来安娜也曾与弗龙斯基一道去了几乎完全西化了的庄园。

最突出的例子是弗龙斯基不理会安娜“您会后悔的”的警告而走后, 安娜“心里充满了寒彻骨髓的恐怖。”[4]977 她到育儿室去。育儿室里明明是她与弗龙斯基所生的小女孩,但她脑海里出现的却是谢廖沙:“怎么回事,这不是,这不是他!他的蓝眼睛和羞怯而甜蜜的微笑在哪里呢?”[4]978她甚至连增加梳过头发没有也不知道了,于是用手摸摸头。“是的,我的头发梳过了,但是我一点也不记得什么时候梳的了。”她甚至都不相信她的手。她去穿衣镜前照照她的头发是否真的梳过,看到镜子里的人。镜子里的人只能是她,但她也不认识了:“这是谁?”恍然大悟后,“她猛地感觉到他的亲吻。”弗龙斯基根本不在,谁去吻她?这段几乎完全写的是安娜无意识的举动,表明了在极度惶恐中安娜异常凄苦难耐的、颠倒混乱的内心,把安娜纯属出于幻觉的感觉和盘托出。她的神经完全恍惚了。她到哥哥家去,在马车里,看到“公司和百货商店……牙科医生……”等招牌,想到的却是跟多莉谈弗龙斯基的事;看到“菲利波夫,面包店”的招牌,想到的是“他们把面团送到彼得堡”;进而又从彼得堡想到“莫斯科的水那么好”;由莫斯科的水又想到“米辛基的泉水”;又由面团想到了“薄烤饼”。由泉水和薄烤饼又引发了对“十七岁的时候和她姑母一路朝拜过三一修道院的情景”的回忆,怀疑“那个长着两只红红的手的姑娘,真是我吗”接着由对少女生活片断的回忆又回到了现实:“那时我能想得到我会落到这样屈辱的地步吗?”接下来由难闻的油漆味想到“为什么老是油漆和建筑”,读着“时装店和帽庄”招牌,看到对她行礼的安努什卡的丈夫,想到弗龙斯基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寄生虫。”她回想起她和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的过去,回想起她如何把他从记忆中抹去。接着又想到“多莉会认为我要抛弃第二个丈夫了”。看到两个微笑的姑娘,就认为“大概是爱情!她们还不知道这是多么难受、多么卑下的事哩……”这里,安娜把自己的阴暗心理完全投放到毫无相关的人身上。看到三个男孩子奔跑着,玩赛马的游戏时,她又想到了儿子谢廖沙!到了多莉家,就想到“基蒂!就是同弗龙斯基恋爱过的那个基蒂,她就是他念念不忘的人。他很后悔没有和她结婚。而他一想到我就厌恶,懊悔和我结合起来”。这完全是她的胡思乱想,其实,弗龙斯基就根本没有为此后悔过。这完全是弗龙斯基对她冷淡后她无端的瞎想,然而这种瞎想从安娜的角度看又是合情合理的。安娜来到多莉家没有见到基蒂,心理就出现了“基蒂认为会见我就降低了身份”的想法,进而想到在面前“这种境况中,任何正派的女人都不会接见我的。这一点从我为他牺牲了一切的那一瞬间起我就知道了。而这就是我得到的报酬”。由此又引起了对弗龙斯基的憎恨:“我多么恨他!”并后悔到哥哥家来。多莉给她看了奥布隆斯基关于离婚“满有希望”的信后,她说“这丝毫也引不起我的兴趣哩”,见到基蒂,她“用敌视的眼光打量着她”。[4]984从多莉家出来,她心情更坏,虽然多莉和基蒂对她并没有怎么样,她却感到“一种受到侮辱和遭到唾弃的感觉”,认为基蒂会“幸灾乐祸”。基蒂虽不愿见安娜,但绝没有对安娜存幸灾乐祸的心理,相反,从她和姐姐多莉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她对安娜还是同情的。因此,这完全是安娜疑神疑鬼的自我感觉。后“看见一个肥胖红润的绅士乘着车迎面驶来”,安娜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以为他认识我。但是他和世界上其他的人一样,同我毫不相识哩。连我自己都不认识我!”她怎么会知道别人“以为”“认识她”?这完全是安娜对一切,包括自己都产生怀疑的表现。看到两个男孩拦住一个冰激凌小贩,想到“我们都愿意要甘美可口的东西。如果没有糖果,就要不干净的冰激凌!基蒂也一样,得不到弗龙斯基,就要列文。而她嫉妒我,仇视我。我们都是互相仇视的。基蒂恨我,我恨基蒂”![3]985冰激凌与基蒂、弗龙斯基及列文毫无关系,但她却把这两件毫无相关的事联系在一起,并贬低基蒂和列文。她对基蒂的贬低暗含着这之前认为基蒂对她“幸灾乐祸”分不开。她想到了“秋季金,理发师。我请秋季金给我梳头”,她想着“忽然笑起来”。理发师给她梳头再正常不过了,有什么可笑的?可见,她的神经似乎出现问题了。听到晚祷的钟声,看到商人虔诚地画着十字,认为“这些教堂、这些钟声、这些欺诈,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无非是用来掩饰我们彼此之间的仇视”。教堂、钟声、十字等让她想到宗教,想到了宗教的虚伪和欺骗性。她和卡列宁离婚的要求正是那个宗教骗子朗德梦呓或假装梦呓的几个字否定的。接着,她脑子里又出现亚什温的话:“他要把我赢得连件衬衣都不剩,我也是如此。”并认为“这倒是事实”![4]985亚什温的话与前面的内容毫无逻辑关系,这句话意味着安娜要彻底地,甚至用生命赌一把。回到家,看到弗龙斯基“十点以前我不能回来”的信。“感到心上起了一股无名的怒火和渴望报复的欲望”“我亲自去找他。在和他永别以前,我要把一切都和他讲明。我从来没有像恨他这样恨过任何人!”她想象弗龙斯基“现在正平静地同他母亲和索罗金公爵小姐谈着天,因为她的痛苦而感到高兴呢”。这时,她感到“仆人们、四壁、房中的摆设,都在她心中引起一种厌恶和怨恨的情绪,像千钧重担一样压迫着她”。[4]986她再次把自己恶劣的心情投到一切所见的人和事物身上。她决定永远离开这里。

由于心情不好,就连餐桌上的“一切食物”都令她恶心,连马车夫也令她讨厌。随着马车的走动,不同的印象又一个接着一个交替地涌上她的心头。她极力回想:“我最后想到的那一桩那么美妙的事情是什么?”她想到了秋季金,理发师?接着又是亚什温讲的话:生存竞争和仇恨是把人们联系起来的唯一的因素。亚什温的话与理发师没有任何联系,但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这是安娜经历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生活的体验。看到一群与她毫无相干的乘四驾马车的人,竟然说“你们去也是徒劳往返。带着狗也无济于事!你们摆脱不了自己的”。[4] 987-988人家带狗乘马车做什么安娜根本就不知道,但她却得出“徒劳而返”的结论,这完全是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爱情不能善始善终的心理反应。看见一个被警察带着的喝得烂醉如泥的工人,却想到“这个人倒找到一条捷径,弗龙斯基伯爵和我也没有找到这种乐趣”。警察带着烂醉如泥的工人与弗龙斯基和她毫无关系,她却由此第一次一目了然地看清楚了她和弗龙斯基的一切关系:“他在我身上找寻什么呢?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要满足他的虚荣心……他从我身上取去了可以取去的一切,现在他不需要我了……热情已经消失了!……我的爱情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的却越来越减退……我要求他越来越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是他却越来越想疏远我……如果,他不爱我,却由于责任感而对我曲意温存……这比怨恨还要坏千百倍呢!……爱情一旦结束,仇恨就开始了。……假定我离了婚,成了弗龙斯基的妻子。结果又怎么样呢?难道基蒂就不再像今天那样看我了吗?不。难道谢廖沙就不再追问和奇怪我怎么会有两个丈夫了吗?在我和弗龙斯基之间又会出现什么新的感情呢?不要说幸福,就是摆脱痛苦,难道有可能吗?不!不!这是不可能的!”[3]988-990这段解剖式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她与弗龙斯基爱情的实质。看到一个抱着婴儿的乞妇。她心里出现这样的念头:“她以为人家会可怜她。我们投身到世界上来,不就是要互相仇恨,因此折磨自己和别人吗?”[3]990看到一群学生,她怀疑是谢廖沙,并总结了自己对谢廖沙的感情:“我也以为我很爱他,而且因为自己对他的爱而感动。但是没有他我还是活着,抛掉了他来换别人的爱,而且只要另外那个人的爱情能满足我的时候,我并不后悔发生这种变化。”[4]990这同样是解剖式的独白,写出了儿子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是低于情人弗龙斯基的。她的下意识不断流动,连自己要到哪里去和为什么要去也是费了好大劲才明白。

她那痛苦万状的、可怕地跳动着的心灵的伤处被希望和绝望刺痛着。她厌恶地凝视着那些进进出出的人,对弗龙斯基爱与恨的交织使“她的心跳动得多么厉害”。看到一个喊姑姑的小女孩,心理又出现了这样的想法:“还是个小孩子,就已经变得怪模怪样,会装腔作势了。”[4]991一个喊姑姑的小女孩是纯洁无瑕的,但在安娜看来也成了装腔作势的人了。这完全是安娜“全是虚伪”的思想的折射。看到一个戴着帽子,帽子下面露出一缕缕乱蓬蓬的头发的肮脏的、丑陋的农民,她回忆起梦境,“吓得浑身发抖”。这是安娜多次重复出现的梦境。心理学家认为:“人反复梦见的梦,是他生命中最重要主题的表现。只要一个人一再重复地依照这种主调而行动,这种重复的梦往往预见这个人生命的未来际遇。”[5]90这个肮脏的、丑陋的农民是安娜“生命的未来际遇”的真实写照,因此每次梦到这个农民,安娜都会害怕。看到对面的一对夫妇,就认为“他们彼此是多么厌倦,他们彼此又有多么仇视”。[4]992 安娜怎么能够知道一对偶然遇到的夫妇“彼此是多么厌倦……又有多么仇视”。这是她把自己与弗龙斯基关系破裂时的那种恶劣心情完全投射到完全不相干的人身上的表现。她想到“我们生来就是受苦受难的……又有什么办法”[4] 992时,听到一个太太用法语讲了“赐予人理智就是使他能够摆脱苦难”。这句话仿佛回答了她的思想:“是的,我苦恼万分,赋予我理智就是为了使我能够摆脱;因此我一定要摆脱。如果再也没有可看的,而且一切看起来都让人生厌的话,那么为什么不把蜡烛熄了呢?……这全是虚伪的,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4]993接到弗龙斯基“很抱歉,那封信没有交到我手里。十点钟我就回来”的电报,心头产生报复的念头:“不,我不让你折磨我了。”她在月台上走着,却不知道自己到哪里去,觉得自己有坐在火车里。这里,她的神经错乱了。一辆货车驶进,她突然想起“她和弗龙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醒悟到该怎么办了:“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4]994她“熟悉的画十字的姿势在她心中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生命以它过去的全部辉煌的欢乐呈现在她面前”。[4]995她“扑通”跪下去的同一瞬间,吓得毛骨悚然:“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为什么呀?”仅仅来得及说一句“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就在梦中那个在铁轨上干活的矮小的农民的幻象中熄灭了自己的生命之灯。

3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安娜的整个心理活动完全打破了时空限制,从一个念头跳到另一个念头,几乎都是由一些完全不相干的自由联想构成,其中也穿插了不少内心独白。但这些几乎完全不相干的联想和想象并非是像西方意识流作家作品中的自由联想那样显得海阔天空、杂乱无章,让读者感到一脑子雾水。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主人公的联想和想象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符合安娜性格发展的逻辑。她的思想和行动,完全可以从其经历和感受中找到根源。因此这种逻辑是生活的逻辑;同时,托尔斯泰并不是完全沉浸在那些不相干的幻象中,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内容,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与主人公的遭际密切联系着。这是托尔斯泰与西方意识流等现代派作家的最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列夫・托尔斯泰论创作[M]. 戴启篁,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2] (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周芳,编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3] 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9卷[M].周扬,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