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影评十篇

时间:2023-03-27 04:57:53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1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写实主义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曾多次被搬上银幕,葛丽泰·嘉宝、费雯·丽、苏菲·玛索等著名女星都曾塑造过该角色。这次新版《安娜·卡列尼娜》由英国导演乔·怀特执导,这是他继2005年的处女作《傲慢与偏见》引起影坛强烈关注之后,再度涉足文学名著改编题材的电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出自《安娜·卡列尼娜》的名言家喻户晓。安娜因无法忍受丈夫卡列宁的虚伪和冷漠,与年轻的军官渥伦斯基坠入激昂、不可抑制的热恋,抛下家庭和名誉离家出走。在19世纪的俄国上流社会,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抛弃家庭甚至跟丈夫离婚,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了。安娜因此遭到排挤和蔑视,渥伦斯基也离她而去,绝望之中她愤然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小说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然而,导演乔·怀特表示,他并不想把《安娜·卡列尼娜》拍成《日瓦戈医生》那样庞大恢弘的史诗电影,他关注的是安娜的情感和遭遇,他希望通过电影表现出安娜对爱情的追求,还有她与压抑人性的现实之间的抗争。

因此,这部新版《安娜·卡列尼娜》里恐怕将见不到气势磅礴的场景和摄影,片中所有的内景都是在离伦敦40英里的谢伯顿制片厂的取景棚中拍摄的。美术师还在剧场式的摄影棚内搭建出了富有情调的室外景,他们给地板铺上了一层干冰,把摄影棚改造成了一座滑冰场。乔·怀特坐在摄影机后面,托着腮,神情专注地看着演员。在他面前,一名穿着深红色贵妇装的女演员正在开心地滑冰。

他说,在构思这部电影的过程中,英国历史学家、俄罗斯历史专家奥兰多·菲吉斯的《娜塔莎之舞:俄国文化史》一书给了他很多灵感。在他看来,书中每个人的生活都特别富有戏剧性。他们的故事诠释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看来,乔·怀特执导的这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前人所改编的版本将有所不同,更侧重戏剧和表演,将会有浓厚的舞台剧味道。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2

关键词:心灵辩证法;心灵的运动;内心矛盾

列夫・托尔斯泰在心理描写艺术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在他看来,描写人内心的复杂世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他是一位描写人物心理的艺术大师,这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心理分析具有不同的方向:一类作家热衷于刻划性格的轮廓;另一类作家善于描写社会关系与生活冲突对于性格的影响;第三类作家乐于说明感情与行动的联系;第四类作家精于剖析种种激情;而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却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就是心灵的辩证法”。[1]他说:“他不是局限于描写心理过程的结果―过程本身也引起了他的兴趣”。[2]托尔斯泰习惯于从体悟和解剖自己的心理开始,然后推己及人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进而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其心灵辩证法包含了许多内容。

一、心灵的运动

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主要指心灵的运动,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加以表现的并不是运动的结果,而是实际运动的过程”。[3]

(一)对主人公一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叙述:

“传统的心理描写一般是根据人的社会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注重的是环境对人物心理的制约作用”,[4]但是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注重的是人物内心的运动,是瞬间万变的外部世界在人物内心上的流程。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的:在探索社会改革的问题上,列文由执着追求到失败后的绝望;在探索个人幸福和生命意义问题上,列文经历了迷恋、挫折,最后在宗教中找到了解脱。可以看出,列文的精神探索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另一个主人公安娜的心理描写也是有层次的,她由爱情觉醒到个性解放、进行抗争,再到她看清了伏伦斯基、卡列宁、贵族社会,她对人世绝望了,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这三个阶段具有连续性,又呈现出变化。

(二)对人物的瞬间的心理变化进行详述:

小说对人物的瞬间心理变化也有着详尽的描述,能够揭示某种情境中的人物心理变化。

在列文向吉娣求婚这一章节中,因为吉娣知道列文和伏伦斯基都喜欢她,她要做出选择,那么她的情感思想就必然在两个人之间流动。托尔斯泰先进行了概述 ,“在吃过晚饭到晚会开始前的这段时间里,吉娣的心情就象一个初临战场的新兵。她的心卜卜直跳,头脑里思想翻腾”。[5]接着吉娣回顾了她的童年时代,随着心理的流动,托尔斯泰描写吉娣想到伏伦斯基、列文时的不同感受;她的心理继续流动着:吉娣一想到未来同伏伦斯基在一起,她就感觉很幸福,一想到同列文在一起时就觉得前面一片迷雾。由此可见,在这一特定情境中,吉娣的心理是曲折着向前运动的,这些心理描写十分细腻,体现了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特点。

二、对人物内心充满矛盾的描写

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还指对人物内心的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描写。同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不同的情境中,或者在同一个情境中的不同时间,有时候会发生转化。

当安娜遇到伏伦斯基时,内心的热情就被唤醒了,她憎恨卡列宁、贵族社会。可当她处在死亡边缘的时候,她却认为卡列宁是好人,希望自己能被卡列宁原谅,这种心理的转变就体现了心灵辩证法;同样,卡列宁本来想要与安娜离婚,可是当卡列宁走到安娜的病床前,面对后悔万分的安娜时,卡列宁的心理发生了大转弯,他饶恕了安娜,又向伏伦斯基伸出了表示宽恕的手。可以看出,在安娜病危这一章里,无论是安娜还是卡列宁,其心理轨迹都发生了逆转,包括善与恶、爱与恨的转换,托尔斯泰揭示了人内心世界的复杂现象。

总之,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内心活动是通过各种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体现出作者高妙的心灵辩证法的描写角度,塑造了极具艺术魅力的人物,作者用他杰出的心理描写震惊了全世界。

注释:

[1]杨思聪:《鉴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2]转引自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下卷(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转引自莫蒂蓼娃:《列・尼・托尔斯泰的世界意义》,莫斯科:苏联作家出版社, 1957年版。

[4]张文焕:《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版,第1期。

[5]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安娜・卡列尼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贝奇柯夫著、吴钧译:《托尔斯泰评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3

电影最后,安娜自杀虽然之前被铺垫成了疯女人,但多少还有些震撼。可画镜头一转,是卡列宁温柔地坐在草坪上,旁边他的大儿子和安娜的私生子在玩耍的和谐无比的画面。这等于再次强调了“卡列宁是个好丈夫+好爸爸”,也等于在安娜身上又补上一脚“这女人自作自受”。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请您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1爱情固然美好,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爱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希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爱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爱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起。

不过,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爱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现在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现在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爱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因为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人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人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要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2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在欢腾的舞会上,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3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伏伦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伏伦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伏伦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而吉蒂最后与列文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伦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陶丽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陶丽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高利贷,于是和好如初……

合上书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总觉得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列文的成长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长的缩影吧。

安娜和伏伦斯基因为爱情,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这样,值得吗?究竟爱是什么?

我欣赏为爱,义无反顾;但不赞同。一切以爱的名义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负责。爱是责任!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4今天,去影院看了乔怀特的新片《安娜卡列尼娜》,以前已经看过乔怀特的《傲慢与偏见》与《赎罪》,一直觉得他是位极有才华的导演,也很喜欢凯拉奈特丽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两位颇有实力的演员,虽然此次詹姆斯麦卡沃伊没有出演。

在看电一影前,看了一些影评说这部电一影简直就是部舞台剧,很多观众也觉得这部作品有失乔怀特以往的水准,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乔怀特反而是使用了一种大胆的拍摄手法,而突破了以往的拍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大家都知道这是列夫托尔斯泰讲述沙皇俄国时期的一部电一影,影片的很大一部分实际都在讲述上流社会的故事,而在讲述上流社会故事的过程中,乔怀特大量使用了类似舞台剧的手法,可是当讲述农一奴一的故事时,又大量采用实景拍摄。当时的沙皇俄国,上流社会的每一个人无不重视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不能逾越的`规则,谁逾越了,谁就要受到其他人,甚至整个上流社会的排斥,所以每一个人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只是在做别人希望自己成为的人,上流社会希望自己成为的人,是的,他们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无不在表演,而我们便成了观众,而农民是不同的,在托尔斯泰看来,他们质朴、辛劳,他们理应出现在大自然中,而不是一出表演给人看的戏剧中,因为他们无需表演。另外,让我们再来看看上流社会逾越规则之后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吧,安娜的哥哥与家庭教师偷一情,安娜劝自己的嫂子原谅自己的哥哥,因为如果他们离婚,尽管女方没有做错,可是却要承担事件的结果。安娜作为一名女一性一,却受到了来自整个上流社会的职责,最终经受不了重压,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在影片将近结尾时,我们看到她的哥哥站在大雪纷飞、黑漆漆的屋外,他的妻子、孩子和客人坐在灯光一温一暖的屋内,从这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们没有离婚,但感情已名存实亡。

另外,有一些小的地方,我认为导演处理的非常好,使整部剧结构紧凑,极具戏剧张力。

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第一次跳舞时,随着舞蹈的进行,音乐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而一旁的公主也不断的看着他们,内心焦急,安娜与沃伦斯基则越来越深深的陷入一爱一情而不可自拔,这段音乐和镜头之间处理的非常巧妙,极具节奏感,同时也突出了三位主人公内心的各自感受。

还 有一些转场,我认为处理的非常巧妙,例如:安娜看沃伦斯基赛一马,沃伦斯基还未出场前,安娜一直不停的扇扇子,扇子越扇越快声音越来越大,接着,马蹄声融入扇子声,马蹄声越来越大,下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沃伦斯基骑马出场。soundbridge声音桥的镜头连接手法十分巧妙。

还 有一个例子,第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宏伟建筑的圆形屋顶,第二个镜头,我们看到同样为圆形的火车轮子,类似的转场很多,亦十分巧妙。

对于一些时间的过渡,或者地点的过渡,乔怀特也使用了一些很巧妙的方式。而且这部作品让我觉得他在颜色上的运用也特别好,体现了沙皇时期上流社会的奢华,也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躺在草地上,我们看到他们身着白衣,白色暗示着他们二人真心相一爱一,他们的一爱一是纯洁的。而在影片的最后,安娜着一身红衣,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选择付出了“血一般的代价“,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死亡结局。

最后,我认为桥怀特在影片中融入了魔幻现实手法,使影片更具一丝神秘意味,总之,我很喜欢这部电一影,确实突破了以往的古典名著电一影创作手法,开创了一个深刻表达思想的新手法。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观后感5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一百年以来,被搬上银幕演绎已经超过十次了。在此,我想说的是1935年葛丽泰·嘉宝主演的好莱坞版,1948年费雯丽主演的英国版,1968年塔吉娅娜·萨莫伊洛娃主演的苏联版和1997年苏菲·玛索主演的美国版。

我关注的是服饰。托尔斯泰原着中的安娜是一个深具审美品味的女人,“她的衣服在她身上绝不会惹人注目”。安娜很会打扮,擅长让自己盖过服装,而不是让服装的美胜过人本身。书中描写安娜的衣服看起来总是很朴素,然而这却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朴素。这种风格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风靡全球,俗称“低调”。1935年的好莱坞显然还不具备低调这种贵族气质。因此,它的古装片只会一味追求华美——而这种华美,也只是好莱坞自己所以为的华美。在电影里,嘉宝版安娜穿得很啰嗦——领口、袖口、裙摆,到处都是层层叠叠的荷叶边。裙子和帽子点缀着一堆一堆纱做的花朵。当时的好莱坞对古装片的历史逼真性,还没有什么认识,因此仿古仿得粗枝大叶。在这个版本里,设计师设计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历史服装,甚至没有想到应该翻一翻俄罗斯19世纪的肖像油画。

费雯丽版安娜的每一套服装都与首饰配套。影片中的项链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安娜的项链令人过目不忘,其他女配角的项链也设计得很别致。设计师特别注重纱的运用,令费雯丽的造型非常华美——好莱坞同行在10多年前未遂的追求,终于在此得到了实现。不管怎样,制片商肯在服装上花钱,并且是花大价钱——这对电影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4

她是一个懦弱的,一直在劝慰自己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是一种没有羞耻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种美丽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欢的形象,可是,当她疯狂之后,为爱情所忙碌,以名誉和儿女为代价的这种行为,让人困惑和不解。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咯一些关于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1安娜,活泼,开朗,热情,可爱,追求爱情,很具有贵族气质。她的一生从平稳到激昂再到低沉,然后恢复到平静。

在遇到伏伦斯基之前,她安于与卡列宁的互相蔑视,毫无爱情基础的婚姻生活。她将爱情逐渐转变为对儿子深深的母爱。火车站上与伏伦斯基的一次偶然邂逅,点燃了她渴望已久的爱情火花。从此她的人生慢慢走向高潮期。她对儿子的爱也抵消不了对伏伦斯基的爱,所以她选择了抛弃丈夫,抛弃儿子,只留下伏伦斯基。过了爱情最甜蜜的时期,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唯一剩下的只有伏伦斯基的爱,她完全忽略了自己可怜的小女儿。

越是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可怜,她越想用力紧紧抓住这仅有的。也就导致了她对伏伦斯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她变得越来越不满,越来越爱嫉妒,越来越爱猜忌。使渴望爱情又不愿让爱情枷锁锁住自己人生自由的伏伦斯基越来越无法忍受,对安娜也越来越冷淡。处于绝望边缘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来解脱自己,解脱别人,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报复伏伦斯基,让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让其后半生永远活在痛苦之中。

安娜的悲剧,我觉得是她一手造成的。爱情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猜忌与占有欲是爱情最大的敌人。既然选择了爱情,就应该细心呵护,而不是计较与埋怨。爱情是要经过升温期,高潮期,面对诱惑期和平稳期,每1步都是很难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在了解了彼此的心意后,信任比吃醋更有用。

列文,真诚,善良,不喜欢贵族圈里的气氛,喜欢农民,喜欢农村。

他的一生大多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中。他渴望的爱情是那么的纯洁与高尚,甚至一些很小的必须过程(婚礼前的聘礼与订婚)都会影响它的完美性。他很单纯就希望世上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像他想得那样单纯。他的妻子吉娣也像他一样单纯,他们的结合是所有认识他们的人最乐意看到的。列文很努力地使自己充实;很努力地希望自己对所有人都能平静,礼貌,温和;很努力地想要做到善。他总处于探索中。追求的精神令人佩服,但太过执着也不是一件好事。人和人毕竟不同,不同的人就会让你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感情,那么自然而然你就会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如果非要一视同仁,那未免也太苦自己了。可能只有神才能做到。

最后,我想他们2个主人公的结局也是1种鲜明的对比。他们俩都有对真正爱情的渴望与大胆追求的精神,但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安娜只想着完全占有,而列文却懂得在爱情中反省,很能为他人着想。这也许就是导致他们人生不同的主要原因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2“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节里这样写到。而书中的安娜的生活,却由虚伪的幸福演化成了意料之中的不幸。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在文章中,女主人公安娜,在自己的少女时代就嫁了人,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高级官员卡列宁。安娜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可又有谁知道安娜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小说中描绘出的安娜,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的少女,花一样的少女,就像那人们花园里的花朵,渴望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空间,自己所渴望的幸福生活。在丈夫面前,安娜是一个善良而又贤惠的妻子,在儿女面前,她又是一个温柔美丽的母亲。但是这并不是安娜所渴望的幸福空间,并不是她所渴望的美满幸福的生活,因此,她总是郁郁寡欢,强把自己对生活的渴望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娜邂逅了渥伦斯基,一个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对安娜展开了疯狂热烈的追求,而安娜也陷入了情网。他俩不顾社交界人们的非议,公然同居,而安娜也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却在分娩时差点死掉。

虽然因为这件事情安娜得以和自己的丈夫和解,但最终她仍和渥伦斯基一起逃到意大利,在那里度过了两年的时间。在这虚掷的光阴里,两人的生活极为空虚。后来安娜回到俄国,又走入她所熟悉的社交领域,但物是人非,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她,不再欢迎她,用冷言冷语将其拒于千里之外。与此同时,渥伦斯基也弃她而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庄园,并置身于新的农业经营。两人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隔阂而逐渐疏远,变得冷若冰霜。安娜也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虽然依旧美丽,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幸福的空间或是什么幸福的生活.最终,生活的苦闷,无人支持了解。最终,安娜带着自己那美丽纯洁的追求和梦想,结束了自己空虚的生活,卧轨自杀,了结了自己在空中飘忽不定的短暂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农奴制度改革已过了10年,新的资本主义秩序刚在建立,新旧交替,导致了原先建筑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家庭,婚姻,伦理道德,宗教信念等一系列的混乱,动摇和崩溃。托尔斯泰怀这极度不安的心情紧张地思考和探索着俄国社会的出路问题。她在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俄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几乎是并行的。能如此迅速而真实地通过长篇小说反映社会现实,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小说的另一重要成就是塑造了在俄国文学史上独具风采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安娜是一位追求资产就、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她的全身心洋溢着热情与活力,却受到封建的传统观念,道德规范,法律条文,宗教教义的束缚与压抑。她对真正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她的行动确实是对贵族阶级的一个勇敢的叛逆,她的死不愧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有力的反抗,这种叛逆和反抗是正义的,并且在世界进步人类中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3《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相对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大家都说自己活的是有罪的或者没罪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因为我们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怜悯而活着的人。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伏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伦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 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而伏伦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伏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伏伦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而文章的作者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4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种感觉就是:不正当的感情最终是不会有好的结局的。现在想想,这应该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吧,至少对于这个故事来说。

故事叙述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在背叛自己的婚姻享受一段短暂的婚外幸福之后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死亡。在阅读的过程中或许会因为女主人公对自己婚姻的不忠而对她产生一种厌恶感,认为最后走向死亡的结局也是她罪有应得的。可是从整个故事来看,真相并不是表面上呈现给我们的。她,是一个懦弱的,一直在劝慰自己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是一种没有羞耻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种美丽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欢的形象,可是,当她疯狂之后,为爱情所忙碌,以名誉和儿女为代价的这种行为,让人困惑和不解。为了爱情,她可以抛弃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自身的名誉。或许,这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种羞耻,可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勇敢。众观卡列宁娜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她身边的人,如她的哥哥及尼古拉,在遭受?种植恍抑?竺挥腥魏蔚木俣??皇茄壅稣龅慕邮茉帜训睦戳佟6??心?饶??在一个如此阴暗的社会里,为了自己真正的爱情宁愿抛弃一切,一往直前。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种叛逆的精神,一种敢于与现实社会对抗的精神。卡列宁娜虽然承认自己背叛了家庭,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她没有感到羞耻,即使在这个上流社会私通并不少见。因为她觉得真正的爱情是至高无尚的,只要两个人之间的爱是真诚的。最让人震撼的是,她选择了卧轨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她的决定并不是为自己之前所做的感到后悔,而是她觉得她和渥伦斯基(情人)之间已经没有爱情可言了,因为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爱情。这更加体现出她的勇敢,正如现在的人说:自杀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很少有人去自杀的。

在那时的社会里,充满着阴暗,有的人选择默默的承受一切不管是好是坏,是悲是喜,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权利去改变什么了,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一种没有思想,一种麻木,不懂得对生活有任何反叛的人生了,因为他们已经被这个社会的枷锁完全的束缚了,因为他们已经不懂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是什么了,他们只在乎名誉和金钱。而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不甘愿被社会的枷锁所束缚,即使遭受的困难会很艰巨,即使最终的结局不是那么美好甚至是一个悲剧,这一切并不能阻挡他们向往真正的幸福和自由的脚步。在阴暗的社会里,他们的行为或许会遭众人的唾弃甚至整个社会的的抛弃与孤立,这些都不算什么。就像女主人公被众人成为行为不检的女人的时候,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是羞耻的,她勇敢的承认了。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一个如此勇敢,叛逆,敢于与社会对抗的女性形象熠熠生辉。

可是,想想自己现在的生活,又有多少次勇敢过!或许这个故事可以给我带来一点触动吧:人活着,就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要时刻被周围的人和事所约束,或者随波逐流,大学生活,更应该如此。大胆尝试,不要害怕困难与失败,尝试过了,努力过了,即使没成功那又怎样?生活就应该多一点挑战,多一点尝试,这样才会让生命更加精彩,才会感觉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5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写书评!看完这本书感慨颇多!优雅美丽的安娜,在莫斯科车站邂逅了彼得堡的花花公子,风流倜傥的佛隆斯基!在安娜回到彼得堡,佛隆斯基对她狂热的追求。面对佛隆斯基的追求,想着自己的丈夫卡列宁的虚伪,安娜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放弃婚姻!最终的结局是悲惨的!让我明白理想是敌不过现实的!

安娜在所有人的眼里似乎具具备了完美女人的条件,在佛隆斯基初次遇到她,被她的气质与美丽深深折服!在交际场上最受欢迎的吉蒂眼中的的安娜是与众不同,格外迷人的!是令人羡慕的!但是,是人都有她的劣根性!安娜的失败是在与她所处的社会和爱的人,还在于她拥有对爱情的偏执!安娜生活在没有爱情的家庭里,想到和卡列宁过着虚伪的生活。而卡列宁面对着妻子的出轨,他也没所谓。就因此事引起众人的注意,他才感到不安!面对不在乎自己的男人,连爱情的都不懂的男人!青春美丽的安娜对于英俊潇洒的痴心者追求,尤其自己也蠢蠢欲动!不甘心现状,觉得完全可以拥有美好的爱情,为爱情而活!对于爱情的渴望,年华正好的女子,在邂逅公子哥,并被其痴缠追求着,在爱情和安定生活,还有骨肉面前,对于向往爱情的自由的安娜!她无法做出偷情之外的选择!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5

2012年版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从揭开19世纪的服装开始的,镜头起于安娜的私密闺房,裙撑内部、内衣,一个贵妇人的最隐私切换向外。整部电影的场景,也循着这种更衣的方式切换,用模拟舞台在电影前的交替,似真似假、犹似而非是整部片的最大看点,对安娜的评判变得模棱两可。奢华的厅堂之外,是破旧的舞台外部,吊索、道具和往来的工作人员,一伸脚、一转念,人物便离开了他的布景。但这种处理方法,又一点不减少剧中人物的强烈感情。按乔·怀特自己的构想: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而衰败的剧院里……

很明显,这已经不再是列夫·托尔斯泰纠缠在19世纪时期的了,经过一百多年的解读,如今说话的是这位凯拉·奈特丽。因为她与时尚过从甚密,伸出手,套入一枚香奈儿Profil de Camelia钻戒;交迫,惶然赶到舞会,脖上挂着香奈儿的山茶花钻石项链……意识到许多正在柜台上销售的珠宝或单品戴在奈特丽的身上,以至于她因为逃避自己的热情,急匆匆离开舞会的那个镜头,让人想起了NO.5的香水广告。

这不是好的观景意识,但是这个全身都可以做广告的凯拉·奈特丽似乎特别受导演乔·怀特的喜欢,大概可见乔·怀特不仅喜欢文艺,而且热爱时尚。上一场《赎罪》的戏,也由凯拉·奈特丽主演,给人留下了一袭难忘的绿裙子。这一次,虽然没有某一件戏装特别招人耳目,但其中登在海报的那一款,就在安娜决定不管一切,投身这场错爱的当口,那袭跌肩的不规则设计红衣裙,也有令人坐立不安的效果,尤其是肩下镶的几粒血红水钻,在夜色里透出扎眼光芒,它不需安娜的对白,先向观众泄露了这个成为奴隶的女人,此去不能再回头,真是心机重重。

现在的安娜穿什么

1997年,苏菲·玛索离开卡列宁给她的上流社会之后,在极度苦闷中剪短了头发,上世纪90年代,女人们剪短头发已经不值得探讨个中有什么意义,这种影响下,导演大着胆子把这位安娜的头发剪掉,看起来也不必下多大的决心。每一个年头的“安娜”,都忠实地反映她所在的时代的问题与情况,服装时尚各种细节渗入力之强,原因是女人、一个情难自控的女人,她不可能不在乎自己的装扮。

安娜与沃伦斯基在火车站惊鸿一瞥那一幕,多年来,饰演安娜的不同女明星,全身披氅带貂,唯是要让这女人看起来很是吸引人,可是在托尔斯泰的原著中,他只有这样一句话:……他突然觉得必须再看她一眼。

所以,现在,这个安娜要反抗的是什么?

乔·怀特透露他那油画一样美呆了的画面,是用迪奥牌丝袜套着镜头拍出来的。他早前已经在拍《赎罪》的时候成功尝试过了。请你记得,是迪奥牌,丝袜的作用对于男人来说每每令人大跌眼镜和下巴。既然乔·怀特再一次与服装设计师杰奎琳·杜兰合作——她已经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奖,显见得他很满意之前他们合作的成果(奥斯卡也是),也就是说,他对于场景中出现的服装细节,比之其他导演来得更敏锐。而由于导演、演员的一式儿英伦背景,让2012年的斯拉夫著名女性反倒多了Dior的New Look样子,你想着看沙俄奢华时期的经典故事?我们还是谈论下2012年秋冬时装趋势吧。

所以,要罗列种种来谈论眼前这个安娜要反抗什么?显然她不反抗什么,她只不过是她谈论自己的欲望是否能得到满足,既要有上流社会的身份,又要填上欲壑。如果得不到,她只好去死。

《安娜·卡列尼娜》的广告时间

Anna KareninaBanana Republic

GAP集团下比较偏向贵族风格的Banana Republic今年10月会发售一系列以电影《Anna Karenina》为主题的单品。这次Banana Republic与电影服装设计师杰奎琳·杜兰合作的Banana Republic度假系列,灵感来源于电影《Anna Karenina》,为1870年代风格,加入简洁裙装、针织等单品,打造现代版沙俄时尚,成为电影输出商品的又一例子。(上图)

Anna KareninaChanel

影片中主演凯拉·奈特丽全套佩戴CHANEL高级珠宝亮相,由于她同时也是CHANEL可可小姐香水代言人,配合电影中的场景,很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其实是在看一场大型而华丽的广告。奈特丽在采访中说“CHANEL高级珠宝让我彻底融入到Anna Karenina这个角色中,珠宝本身的高贵浮华气质也符合了角色本身的演绎。每一分钟都是享受,我简直都想戴着这些珠宝逃跑!!我最爱的是那件山茶花Camelia Pourdre镶钻项链,很多场景我都选择了她,我情不自禁就会想戴着它舞动!”

关于电影服装设计师

杰奎琳·杜兰的访问

电影的服装设计师杰奎琳·杜兰在接受《GLAMOUR》杂志采访时就说到,跟同一个导演合作到第三次后,已经非常适应彼此的工作方式。基本上,她就是为了帮导演实现他所有的想法而设计戏服的。(采访摘录如下)

Q:你是如何开始研究这套电影的戏服设计的?

A:我跟导演乔·怀特因为这部电影第一次见面时,他就告诉我他不想戏服做得与历史太贴近或者是太华丽,他只是想要赋予它特有的风格。而他所谓的特有风格就是既能够集中呈现每一个角色的特点又有19世纪70年代的服装风格,但是要简化它表面的繁重细节,让它看起来具有50年代的朴素感。那我要做的就是看那些19世纪70年代的模板然后再试着去掉那些表面繁杂的细节部分,好让它只呈现它最简单最原始的状态。

Q:有什么是特别能激发你的灵感的吗?

A:我在19世纪70年代的照片中发现,当时的裙装造型简单,质感朴素。我们电影中所讲述的1873年,正是裙装从衬裙向裙撑转变的年代。因此,当时的裙装不是我们之后看到的那种,从前面看很窄小、所有裙撑都在背后延展的造型;而是像钟一样,向两边延展,在前面有一点点前倾,逐渐向身后延展,最终发展成了裙撑。这一点从当年的照片中就可以作证。于是我们很早就决定了,那就是我们塑造安娜·卡列尼娜所要用的造型:保持质朴的设计、再加入50年代服饰中的设计理念。

Q:关于凯拉·奈特莉在影片中穿的服装你有下特别工夫吗?

A:因为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跟凯拉合作,又是同一个导演,我们已经非常适应彼此的工作方式。Joe视觉感很强,所以他通常都喜欢事前说明基本情况。他会设定戏服要表现出怎样的心情状态,哪怕是戏装很细节的部分,比如他会说“我要它后面开得低一点”或者“我要它的颈部开得低一点”又或者“我要它是无袖的”。早在影片开拍前他脑中就想好了那个画面,因此他很明确自己想要的服装是怎样的。所以我们都是很直接的沟通合作,我和凯拉都明白他的想法,而我的工作就是试图让他的那些想法都能实现。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6

曼德拉国葬举行

15日上午8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国葬在他的故乡南非南部小城乌姆塔塔附近的库努村举行,葬礼将遵从传统的科萨族仪式。

曼德拉的下葬仪式约有5000名各国领导人及各界人士参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王子查尔斯、部分非洲领导人与南非领导人及曼德拉家庭成员一起出席葬礼。

在国葬仪式结束后,腾布族酋长将按照腾布族礼仪接受曼德拉的遗体并安葬,酋长将向曼德拉遗体三鞠躬,然后将曼德拉下葬到家族墓地。根据科萨族的传统,死者遗体需用特别衣服包裹。由于曼德拉是传统部落酋长的儿子,地位崇高,其遗体或灵柩会以豹皮包裹,灵柩或盖上南非国旗,以示其前总统身份,这是对曼德拉表示尊敬的仪式。

德国首位女国防部长生育7子

德国总理默克尔15日宣布新内阁名单,其中7个孩子的妈妈――现任劳工部长冯・德莱恩出任新国防部长一职吸引了公众眼球――她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国防部长。

55岁的冯・德莱恩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是7个孩子的妈妈。她出身政治世家,熟练掌握英法等国语言。

《图片报》的调查显示,76%的德国人看好新国防部长。《明镜》周刊称,“冯・德莱恩秀”开始了!种种迹象显示,她已被视为默克尔的未来接班人。

以色列拟为总统总理购买专机共享

以色列15日投票决定,考虑为总统希蒙・佩雷斯和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购买一架专机,由两人共享。

有媒体报道,内塔尼亚胡取消参加15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葬礼,原因是旅行和安保花费大约190万美元。内塔尼亚胡因花费问题常受诟病。今年3月,他的家人被举报享受政府大约2740美元的高温津贴。5月,内塔尼亚胡被曝使用约8.7万美元公款维修私人住宅,包括花2.3万美元为游泳池灌水。之前还因为在租用的飞机上搭床增加12.7万美元开销而被批评。

卡梅伦呼吁拍卖

曼德拉追悼会自拍

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与丹麦首相施密特10日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追悼会上玩自拍挨批后,施密特曾打算删除自拍照,但卡梅伦建议她用照片为慈善募款。卡梅伦说,“利用它可以筹集大量善款。”到目前为止,英国政府对卡梅伦和施密特之间是否有过上述交流不予评论。

奥图、芳登先后辞世

日前,《阿拉伯的劳伦斯》男主彼德・奥图和《蝴蝶梦》女主琼・芳登去世。前者81岁,后者96岁。

奥图的代表作包括《阿拉伯的劳伦斯》《万世师表》《冬狮》《豪门怪杰》等。这位八次被提名最佳男配的影坛无冕之王,去年领走终身成就奖小金人。彼德・奥图曾在《末代皇帝》扮演溥仪的老师中国通庄士敦而为中国观众熟悉。真正奠定其国际影星地位的作品是《阿拉伯的劳伦斯》。

琼・芳登则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象征之一,从影30年,出演《蝴蝶梦》《深闺疑云》《简・爱》《巫山云》《谪仙怨》《十日谈》等影片。

德国为圣诞老人申遗

日前,德国一家博物馆申请将德国圣诞老人(Father Christmas)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名录,称起源于德国的圣诞老人文化正遭到更现代化的美国圣诞老人的“威胁”,被日益边缘化。

德国宣称是一系列圣诞风俗的发源地,包括圣诞树、胡桃夹子、玻璃饰品、降临节日历和圣诞市场等。据说,德国圣诞老人出现在宗教改革之后,当时新教徒摒弃了旧的圣诞老人崇拜习俗,于是人们用圣诞老人代替了旧的圣诞老人形象。德国的传统圣诞老人是会发脾气的,不但会发放礼物,还会对表现不好的人做出惩罚。

戴安娜王妃死因检查完成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7

凯拉·奈特利,这位被评为全球百位最性感明星之首的女演员,似乎总带着一种不安。

“在我小时候,妈妈十分想再要一个孩子。父亲和她说,除非你能卖掉一个剧本,那我们才有钱再供养一个。于是母亲拼命地写,我在一旁拼命地哭闹。”

奈特莉的母亲是剧作家,父亲是演员,大她4岁的哥哥也是演员。走上演艺之路是她的自主选择。她1985年出生于英国,早在6岁的时候,她就央求父母给她找个经纪人,7岁时,她便如愿走到了镜头前,在电视剧中出演了一名近乎路人甲的角色,“那个孩子,她偷了点钱,然后又发现了一具尸体”。14岁时,她在《星球大战前传一:魅影危机》中饰演阿米达拉女王的替身,但并没有被人所熟知。

她小时候有阅读障碍,这对于她的演艺之梦,无疑是一块绊脚石。有一天她的妈妈带回了一份爱玛·汤普森写的《理智与情感》的剧本,奈特莉想读但无法读。

她的妈妈告诉她:“如果爱玛碰到困难,一定会想办法克服,你要向她学习,必须读书。”后来奈特莉真的克服了自己的阅读障碍。她成了爱玛·汤普森的粉丝,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的作者)的作品也和她结下了缘分,2005年,她出演了简·奥斯汀另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但她的演艺之路谈不上顺利,至少她的心一直是忐忑的。“因为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红,被人需要,或地位一落千丈,被人遗忘。”

2002年奈特莉首次担任影片主角。她在《我爱贝克汉姆》中扮演了一名追逐足球梦想的少女,齐耳短发、短裤T恤的造型运动感十足。这部小成本电影在足球风不太盛行的美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后来推测导演选择她的理由时提到,“也许他们看到我很年轻,身材又纤细,所以觉得我适合这个角色,事实远非如此。我只是有好的基因罢了。最令人头疼的便是他们让我到处跑,我总是喘着粗气然后晕倒!”

奈特莉曾告诉过媒体,在生活中她是个极为懒惰的人。回顾她当年的演技,她认为自己演得“很烂”,“我没有上过戏剧学校,也没有接受过任何表演方面的训练。我也不知道自己那时候在干什么。我假装自己能行,而每个人都认为我不行。”

当她告诉她身边的人,她要拍一部假小子踢足球的电影时,别人听了都觉得很可笑。等她告诉他们,她要出演一部配合迪斯尼乐园主题公园的电影时,身边的人还是笑话她。“听起来不错。祝你好运!”谁也没想到这部名为《加勒比海盗》的电影会席卷全球。

在加勒比海盗的拍摄现场,奈特莉天天担心自己可能被炒鱿鱼。“我拍别的电影时都挺有自信的,但对《加勒比海盗》却一点谱都没有。经纪人给我推荐这个剧本时,我还一个劲对他说,给我看这个干吗,他们不会要我的,而且这剧本看上去不知所云。”

剧组在2002年1月前往洛杉矶的圣佩德罗港拍摄主要场景,其中“黑珍珠”号(船名)伸出的窄木板的场景的镜头,奈特莉和约翰尼·德普在那里拍了3天。木板距离海面有15英尺,周围没有任何保护,奈特莉回忆时提到,“那个木板只有跳水板大小,站在上面只有风声水声,稍有动作就会上下颤动,我被吓呆了。”

奈特莉在《加勒比海盗》三部系列影片中,演绎了纤弱的总督女儿伊丽莎白·斯旺,一步步成长为刚毅果敢的女海盗首领的过程。伊丽莎白的古典美,被奈特莉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多少由于自身的气质,奈特莉后又在《傲慢与偏见》、《公爵夫人》、《救赎》以及最近2012年底的《安娜·卡列尼娜》等影片中有着出色的表现。但她所扮演的角色,又多少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出演《傲慢与偏见》时,奈特莉与导演乔·怀特的见面颇为不顺,后者飞机延误,情绪十分暴躁,和奈特莉的谈话中还讲了脏话,“最后,会面以相互咆哮结束。真是场灾难。”好在奈特莉出演电影《幻灵夹克》的导演梅步瑞打电话给怀特,奈特莉这才和怀特在伦敦有了第二次会面。怀特想找“不太符合女性传统的、伶俐而又有些难以相处”的感觉的演员扮演剧中人物莉齐,“可当我遇见凯拉,发现她的疑问层出不穷,就像个假小子。凯拉思维活跃,极富幽默感。在拍摄期间,她仍在不断地让我感到惊讶。”而奈特莉也承载了不小的压力,这对她来说是巨大的机遇、巨大的挑战,“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属于自己的莉齐。”

《安娜·卡列尼娜》,讲述了女贵族安娜离开性情冷漠却又无可指摘的“官僚机器”的丈夫,投身年轻的军官沃伦斯基的不归路,现实和让她嫉妒、发疯,直至自杀。这部改自列夫·托尔斯泰名著的电影服装预算惊人,奈特莉扮演安娜的华美服饰中,价值200万美元的香奈儿钻石饰品及巴黎世家的复古服装仅占少部分。但她独特的气质对得起这身衣服。

在电影的一张剧照中,暗色的高礼帽和长裙在背景中随着火车站的蒸汽若隐若现,安娜一身暗蓝,虽然都是冷色调,但她帽子上的精巧的羽毛和衣服布料的反光,已经把她拉近。安娜在街灯下边侧着脸,似乎在预期着、思考着什么,优雅而揪心。

“发生在安娜身上最大的悲剧是,她从未认清自己面对的是什么。这部电影是对小说的一次非常戏剧化的重述。”奈特莉18岁就读过原著,为了拍这部电影,她又捧起书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年轻时她觉得这是部曲折的爱情小说,后来她才意识到,这本小说“非常黑暗”。奈特莉在演绎安娜的时候,展现得更多的是一个亲手毁灭自己的女人。

《安娜·卡列尼娜》开拍时,距离奈特莉首次银幕触电已经有十年之久。她现在对于角色的塑造游刃有余,“我确实从皮肤里感到更自在了。”而一步步滚雪球的成功并未给奈特莉带来过多的喜悦。在一次采访中,当记者问到她最值得炫耀的事情时,她答道:“是我两年前买的伦敦住所。我7岁开始工作,从那时起就开始攒钱买房子了。爸妈总是说:‘你一有钱就买个房子,这样有个遮蔽之所。如果遇到大的变故,至少你不用睡在桥下面。’”

2005年她提名奥斯卡的时候,还在忙碌于拍摄《加勒比海盗2》。“我们在夜里拍海盗的电影,拍了大约1个月,然后我听到我被提名了。我只觉得很累,而且那么遥远,不像是真的。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按时拍完电影然后赶去颁奖现场。”但是她还是如约到了现场,那晚是她“活到现在最超现实的经历之一”,她不知道台上的人都在干什么。

“走过奥斯卡的红地毯,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得了大奖的狮子狗,所有的人都会根据我的衣着来给我打成绩,没有人会在意我究竟有些什么才华。奥斯卡颁奖典礼实际上就是一场热闹的狗走秀,在我看来,谁有可能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取决于那晚你穿的衣服、戴的珠宝首饰是不是恰巧迎合了影评人的口味。这感觉真的太可怕了。”

奈特莉很少看自己的影评,看到正面的影评,她会忍不住往下看,而一旦遇到恶评,她就会担心这些恶评在头脑中挥之不去。

虽然被评为百位最性感明星之首,但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希望改变自己身上的什么部位时,她回答说希望全部都改,她最希望改变自己的腿,希望它们更长、更直,她也希望她臀部的曲线柔和一些,“最简单的是直接去整形,不过我不想去整。”

而奈特莉身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低胸了,但她不在意,而且低胸并不妨碍她的气质所带来的性感,英国观众说过,“我们爱她,她竟敢把自己毫无内容的胸部袒露,专挑低V领的裙子穿。她真自信!真够味儿!”

但奈特莉曾害怕见到影迷,“怕他们说我胳膊那么细,一点儿也不性感,压力很大。”《加勒比海盗》首映礼上,她的身材被媒体猜测为她患有进食障碍,奈特莉对此很反感,她将两次声称她患有厌食症的《每日邮报》告上法庭,并取得了胜诉。

她的胸部在《加勒比海盗》的剧照中被PS过,制作方把第一份副本给她看时,奈特莉十分不满,“我不管你们做多大,但你不能给我一个见鬼的下垂胸部!它们像你们祖母的胸部。在后来的海报中它们变成了C罩杯。”那时她说不在乎被修改,但2008年出演《公爵夫人》时她已经底气十足,完全不允许“加工”她的胸。她的低胸出现电影的海报中,丝毫没有“不协调”的感觉——金色的外衣,高高盘起的头发,海报中更多展现了女贵族的雍容华贵的气质。

如果影片需要,奈特莉也不羞于露点,但她有自己的原则,不会。在2005年的影片《幻灵夹克》中,奈特莉和男主演艾德恩·布洛迪(2003年凭《钢琴家》获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有一场激情戏,虽然奈特莉答应双乳,但她要求导演在拍摄这些镜头时清场,“最终拍摄时现场只留下了导演、摄影师和调焦员,加上我一共4个人。”

在2008年的影片《爱的边缘》中,有一个场面,奈特莉扮演的角色一高兴就把胸罩撕掉了。但奈特莉却不愿意在片中唱歌。唱歌对于奈特莉是个槛。奈特莉最糟糕的一次试镜经历就和唱歌有关。参加电影版《歌剧魅影》的试镜时,“我不记得我为什么会去了,但当我一开口,也许就让房间里的所有人意识到,我完全不会唱歌。”

2013年初美国电视节目《吉米晚间秀》中,奈特莉也出了点小丑。她在摄像机前抽取了写着“用小提琴演奏《划船歌》”的卡片,然后硬着头皮拿起小提琴演奏,让队友猜歌名。“我连怎么拿小提琴都不知道。”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8

布吕尼

身穿Dior代表法国

2008年布吕尼嫁给法国总统萨科齐,成为爱丽舍宫第一夫人。她的身份极具争议:她之前就是国际知名的超模,曾在T台上演绎过最狂野、最奢华的时装;她来自娱乐圈,走马灯般地换男朋友,还扯上过官司……但令人眼球大跌的事实是,自从和萨科齐结婚后,她几乎只穿传统的时装,标准的法国出品,大走庄重高贵路线,来强化自身爱国和端庄的形象。

很多社交网站会追踪布吕尼的穿衣信息,但她几乎只穿迪奥,其着装处处体现出浓郁的法式时尚元素,她脱下高跟鞋,丈夫萨科齐站在她旁边也仿佛高大许多,面子十足。事实上,自从2008年2月2日布吕尼和萨科齐结婚以来,迪奥股价一直跑赢法国股市,只在2009年底下跌5%,而那时法国CAC40指数下跌了21%。

布吕尼会成为法国的戴安娜吗?会和她一样的优雅、善良、魅力十足,并热衷慈善吗?这个问号说出了大众对她的期待。同样也是萨科齐对她的期待,为了挽救自己日渐下滑的支持率,萨科齐并不在乎布吕尼得到的赞美是不是比自己更多。媒体在讨论她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戴安娜时,布吕尼更喜欢美国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她年轻,时髦,毫无疑问,我认为我更像杰奎琳,而非戴高乐的夫人伊凡娜,后者看上去更像一个站在丈夫身后的古典法国女子。”

在新婚50多天的时候,布吕尼便用一身灰色的Dior套装深得一向高端守旧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心。并且还用此计成功地为丈夫萨科齐的“惹事大嘴”转移了媒体视线。她身穿高领、过膝的迪奥灰色羊绒套装,端庄而又艳光四射地走下飞机时,目瞪口呆的媒体们完全忘记了当初说过的那些难堪的话, 《独立报》的形容是“端庄文雅得让人吃惊,几乎就是一个修女”。

接下来的晚宴上,布吕尼换下“淑女”外套,无论是酒红色绸缎抹胸拖尾晚礼服,还是搭配透明丝质蓝色披肩的深蓝色晚礼服,无不透露出王室优雅。甚至有一名专栏作家写道:“我听不到任何人谈论双边关系,布吕尼才是唯一话题。”

要做好法国第一夫人,首先要穿对衣服。征服非洲人民则与征服英国人截然不同。在开普敦,当布吕尼走进镇上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时,布吕尼接受了商店老板赠送的一个彩色棉布挎包――就连这位老板也没有想到,之后布吕尼真的会背着这只廉价的小包四处奔走。布吕尼让这款包“一夜成名”,如今这款包在法国的售价为85法郎。

卡扎菲

民族情结很张狂

跟一众西装革履的政要不同,卡扎菲天生就是“混搭王”,将现代和传统完美结合。时尚界将他列入“全世界最会穿衣”人物名单中,据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计划对卡扎菲的衣橱进行一次时尚回顾。

卡扎菲年青时既帅又有个性,虽然现在我们很难从他的长相里寻觅当年的英俊,但是他的个性却无时无刻不在显露。他养印度豹做宠物,到国外旅行访问时喜欢住在帐篷中,周围都是英姿飒爽的女保镖。

可是,所有这些都不如他的时尚感觉那样著名。无论任何场合,卡扎菲总是身着同一颜色的服装,红黄不惧,连紫色也大胆上身。2006年1月24日苏丹喀土穆非洲领导人峰会上,卡扎菲从头到脚一身紫。

长袍和军装是卡扎菲最爱的单品,总结他的穿衣风格其实就两个要点:一是坚持对非洲风格的体现,比如他最爱的非洲版图印花以及贝都因长袍、薄纱防风外套,就算偶尔穿着西装,他也会在外面罩上贝都因式的长袍。在与英国前首相布朗的会见中,卡扎菲穿着白色斜襟军服套装,坚持在外面罩上了一件黑色的透视长袍,这种长袍是非洲必备的防沙装,此时不为防沙,只为说明自己来自哪里。

二是把爱国爱民的心情全都表现出来,比如他在2009年9月利比亚的黎波里阅兵式上,在胸前缀满军章。2009年卡扎菲第一次访问利比亚的前宗主国意大利时,胸前别着民族英雄奥马尔-穆卡塔尔(在1931年被意大利军队绞死的利比亚抵抗战士)的画像。

墨镜头巾以及夸张的戒指项链都是卡扎菲所喜欢的饰物,这些配饰再时髦也挡不住卡扎菲浓郁的个人风格,据说他最爱LV的墨镜。军帽搭潮流墨镜还真是够穿越,就算是传统的非洲头巾也可以搭配蓝色镜片蛤蟆镜,今年的Armani就这样。

卡扎菲的每次出场必定引来人们对他造型的讨论,就连款式千年不变的非洲传统式样长袍他也能玩得花样百出。在家乡举办非盟成立10周年的庆祝活动,他当日盛装打扮,一袭黄绿色传统非洲长袍,点缀着阿拉伯风味十足的大花纹;造型夸张的大金链和金戒指还有脖子上挂着的巨大非洲象项链,与头顶的金色皇冠呼应;披肩上印着他最喜欢的非洲版图花纹,再加上手里拿着的黄金权杖,完全一副加冕皇帝的模样。2009年7月10日,意大利利奎拉八国集团峰会上,大多数国家领导人穿着深色西装。不过特立独行的卡扎菲个性仍然。领导人合影时,卡扎菲继续以惹眼的黑白配出现。

非洲图案的衬衫已经成了他的标志。2008年利比亚科托努滨水地区开发地剪彩仪式上,配合自己的帽子和太阳镜,他选择了令人注目的迷彩色套装。

奥巴马

简单搭配做美国偶像

从肯尼迪到奥巴马,美国总统在个人形象上一向乐意下工夫。但是奥巴马的年轻帅气确实是之前的总统少有,于是轻而易举地脱颖而出成为最新一代美国偶像――奥巴马和他的夫人米歇尔在去年被《名利场》杂志评为年度最佳着装人士。他不仅仅是炙手可热的政治新贵,更成为了众人追捧的时尚红人。

自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以来,一直在坚持自己平民化的穿衣风格,立志于拉拢平民,告诉别人,“相信我吧,我和你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即便是面对质疑之时,他也没有在自己的服装上流露出任何的妥协,表现他坚毅的性格和在政治问题上的决心。奥巴马在参加著名脱口秀节目“晚间秀”时,用黑色单排扣西服代替中规中矩的深蓝色西装,配上标准的白色衬衫和一条窄窄的浅蓝领带。这身装扮显得更年轻,更有亲和力。这套行头为他赢来众多粉丝。连好莱坞影后哈利・贝瑞都说:“我喜欢这套西服的配色,我会给他的衣服投票。”

不要再去争论奥巴马是否真有那么潮,请你明白,这种比较是在政要层次上的――他的确是最有型的政治人物。他最爱深色,在正式场合,深色西装是他的不二选择,这中间包括黑色,暗蓝以及藏青。他的经典搭配是黑色西装加白衬衫。奥巴马的西服总是很简洁,同时剪裁得非常合身,总是能完美地勾勒出他的高挑身形,这是他正式着装中的最大亮点。他偏爱美国男装老牌Hartmarx,价格从500至1500美金不等,平民也能够承受。

奥巴马十分懂得搭配吸引眼球的领带。比如在全家福中,他的红白领带使得他看起来要时尚亲和不少,同时,又与他的女儿和妻子所穿衣服颜色相互照应。奥巴马绝没有花哨的领带,无论是蓝色主打,还是红白相间,奥巴马领带的宗旨只有一个:优雅加一点点活泼。

奥巴马天生有一副好身架,1.87米的高挑身材以及俊朗的外表让他沾了不少光,只是一件白衬衫或者素色条纹衬衫,在他身上也有模有样,不输给任何一个精雕细琢的明星。以至于只要他穿上黑色长大衣,戴上酷黑墨镜,他就是另一个邦德。

在非正式场合,他的着装也备受人们推崇,原因只有一点,他懂得什么时候穿什么衣服。跟家人一起的时候,他的选择是简单和轻松,纯色或者素色条纹衬衫,要么是宽松的纯色Tee,如果外出则加上一件深色的夹克衫,下面搭配上条绒休闲裤或者牛仔裤,足以称得上是居家男人的完美装扮了。如同大部分美国人一样,奥巴马很愿意带墨镜,他挑选的墨镜不张扬,不花哨,正适合有着两个女儿的父亲。

米歇尔・奥巴马

霓裳政治的接班人

“第一夫人”是美国形象的一个代言人,不管是内心,还是外表。米歇尔的着装做到了必需的优雅之外,还有风格鲜明。她的穿着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品味与品牌或身份无关,而与你穿什么好看、穿什么更有魅力有关―这才是她的底线。在目前的时局之下,这种态度是非常讨巧和得体的。

她能创造出新鲜的造型,擅长用设计师的作品搭配手头现成的东西,不像肯尼迪夫人那么刻意地要让自己像个第一夫人。她看起来比之前几个第一夫人年轻不少,而她的实际年龄又为她展开了一条更加年轻化的道路。事实上,她的品味很保守,有点安全的美国欧裔新教徒路线。

当米歇尔・奥巴马穿着Jason Wu的时装出现在奥巴马就职晚宴上的那一刻,向全世界展示了她的时尚立场――即使是第一夫人,也需要符合潮流的衣装。所以在她的衣橱里,可以见到大牌的或普通的设计师的作品,也可见到主流的或非主流的设计,对时装装扮颇有研究的米歇尔可以灵活多变地运用到自己的服装中。

米歇尔・奥巴马是绝顶聪明的女人,她的衣服除了好看之外还有更多的政治诉求:米歇尔的平民服饰,或许只是为了掩盖自己衣橱的精英本质,讨好几千万平民。欣赏有声望的前卫设计师的作品,而是为了打动这些品牌的目标群体(有较多可支配收入的女性),“看,其实我跟你们是一国的”。除了短裤和在某些场合故意穿的Target或Talbots衣服是平价货,她穿的都是设计师品牌,无论是创意还是价格,都处在时尚的最高端。

白宫宴请正在华盛顿访问的印度总理辛格夫妇,米歇尔・奥巴马选择了一件由新晋印度设计师纳伊・姆汗设计的礼服。

而接待中国国家主席时她则选择了保守的黑色大衣。米歇尔永远知道在什么时候穿什么衣服,美国人心满意足了,杰奎琳的“霓裳外交”终于有了继承人。

让她获得注意的还有她的身材。她的身材给人的印象深刻,尤其是胳膊,不同于一般女性的细弱,而是带有一种健硕的美感,一种力量美。她拥有那么一种充满活力、令人信服和自信的外表,这相当合乎美国精神。

普京

超级大国的奢侈品logo狂

如果普京当年不做俄罗斯的领导人,想必他早就去好莱坞当演员了,他非常适合饰演与007较劲的角色。普京让人对他充满好奇,又无限敬仰。普京的穿衣风格十分锐利,符合他严谨的性格,他隐藏在超级大品牌logo的服装之后,洞察四周。

普京的着装会说话。他有自己的一套“穿衣哲学”,不同的衣服被他赋予了不同内涵。当普京对某件事有了目标时,他往往会穿普通的短风衣;一旦目的达到,就会换上缝制考究的大衣;当他不得不去某地时,穿的肯定是短风衣;当有人请他去时,他就会穿上大衣。

另外普京可谓政坛里的运动健将,他会穿上飞行服驾驶飞机,穿上海员服出海,穿上柔道服摔跤。说到柔道服,这或许是最能体现普京个性的服装。因为在世界大国元首中,擅长柔道的他还会像士兵一样换上迷彩服,甚至穿着沙滩裤去潜水。所以跟其他政治人物不同的是,我们从媒体的报道里看到了正式与运动两种风格的普京。

对政客来说,西服是最正宗的包装,普京所选西服面料的颜色一般是黑色、灰黑色的。普京最喜欢的西服是法国的品牌Brioni,每套的价格为5000美元。此后,它在俄罗斯一跃成为一线品牌。普京的领带招牌颜色是红色,他的领带最常见的品牌就是Lacroix、Moschino和Valentino。普京对意大利皮鞋情有独钟,简直就到了非意大利鞋不穿的程度,其中他最爱的品牌有Baldinini和Salvatore Ferragamo,设计简洁,手工制作,真材实料。加拿大国宝级品牌CANADA GOOSE就成了他秋冬季休闲时的最爱。普京的大衣是法国巴黎的时装品牌Nina Ricci。莫斯科冬季寒冷,普京出门戴的是意大利的Zilli牌貂皮帽,价格自然不菲。普京最喜爱的眼镜是Cartier偏光太阳镜,价格大约是150美元。

普京对着装配饰不太在意,但手表却是个例外。普京向来喜欢戴手表,2003年普京买了一块瑞士“百达翡丽”公司制造的价值1.8万美元的卡拉卓华款金表。后来,又换成了“百达翡丽”的万年历金表,价值高达6万美元。

看到了吧,这个优雅而有品位的总理,是为彻底的大牌控。

戴安娜

用时装跟王室对抗

戴安娜的整体装扮形象堪称欧美上流社会的时尚缩影,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时尚美学发展的一部百科全书。但戴安娜的时装风格一直在变化,也是她与查尔斯情感变动的历史,有人更把它比喻成“一部现代女性的独立运动史”。

戴安娜在举行大婚前一天,要求婚纱的开胸位置下移,以显示她的性感,为此与王室人员发生争执。或许有些人已经从这个争执中看到,戴安娜与王室要求相弛,以后发生的种种也就不足为奇了。

1980年代中前期的戴安娜典雅雍容却不够自我,宫廷气派与她的洒脱气质相冲突。不过她却凭借着高挑身材以及甜美长相,成为全球传媒称赞的英伦玫瑰。

刚入王室的戴安娜,尚未形成自己的眼光和品位。因为她深深地爱着查尔斯,她强迫自己去奉承王室的贵族品位,甚至放弃了自己喜爱的黑色去迁就王室的传统颜色:蓝、紫、黄、白。自从当新娘的那一刻起,戴安娜就被王室赋予大英帝国的品位象征的责任,无论是雍容华贵的婚纱,以及后来一系列王室设计师定做的服装,戴安娜都被要求透露出甜美,优雅以及高贵的姿态,这时候的她更多只是一个模特,别人让你穿什么你就得穿什么。

1980年代后期,戴安娜独立不倚的个性开始从对服饰的选择显示出来。王室的束缚、查尔斯的冷漠,使戴安娜处于极度孤寂之中。她力图寻找生命中的另一个开端,在着装上逐渐表现出不再“低人一等”的自觉。戴安娜开始毫无忌讳地穿起原来为顾虑查尔斯身高不够而一直放弃的高跟鞋。1984年与查尔斯出访澳大利亚是戴安娜的转折点,她曾一度穿起斜露单肩、纤腰毕现的晚装,当时她与查尔斯的裂痕已越来越深。她有了自己御用的设计师Catherine Walker,Victor Edelstein,Zandra,Rhodes,Hachi,Murrary Arbeiid,Christina Stamboulian,设计师不再是考虑王室要什么,而是从戴安娜的角度出发,赋予她丰富多变的形象,无论是夸张的露背设计还是强势的套装,都是如此。

在与查尔斯分居后,她的裙子在稳定地短下去,人们从中仿佛看到她独立的决心,对自己仍然年轻的自信,和对爱情的渴求。当她首次以英王室史无前例的低胸晚装出现,公众在耳目一新大鼓其掌的同时也开始对英王室议论纷纷。昨天王室还在喊话,说戴安娜是王室象征,理应高贵优雅。可她明天就穿上Dior的抹胸红裙,摇曳如花,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种示威!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9

开放性阐释就是在品读经典时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思考能力为核心,阐释作品不给统一结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重视个体的感受,鼓励见仁见智,多方探寻作品丰富的思想内容。如鉴赏《玩偶之家》,引导学生从剧本中找材料,分析鲁迅在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中表达的娜拉或堕落或回来或死亡的观点是否正确,思考娜拉有没有其他路可走。学生细读剧本后发现,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和一贯做玩偶的生活的影响,娜拉“堕落”“回来”“死亡”都有可能;但当年违法借债和夜抄文件挣钱还债的经历证明,娜拉在依附丈夫的玩偶表象之下,骨子里却是既刚强自尊、有文化有能力又有主见、能吃苦,“堕落”“回来”“死亡”的可能性都不大,起码还有一条出路———自食其力,鲁迅之所以强调娜拉出走后的结局悲惨,意在提醒生活在封建思想浓厚的中国的女性莫草率出走酿成悲剧。再如学习莫泊桑的《项链》,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对作品的主题深入思考挖掘,总结出了7种不同的观点:批评爱慕虚荣,指出虚荣导致灾难;倡导勇于承担、直面人生的勇气;人生要努力奋斗,没有奋斗的人生是空虚的;赞扬诚实劳动、坦荡生活的品德美;人生常有意外,须谨言慎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要量力而行;福祸相依,坦然面对。因为学生的个人情感经历、阅读水平和阅读情趣不同,品读作品时的关注点和兴奋度不同,所以开放性阐释作品主题只是因势利导,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独立思考能力,而这又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凸显人文理念

文学即人学,文学经典无论距离我们有多远,思想多深奥、手法多复杂,国别、民族有多么不同,都是探索人类命运、表达人类美好情感的,而人类追求幸福的愿望和感情是共通的。所以经典赏析时抓住作品人文性是消除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隔膜、正确理解作品的好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

1.人文性沟通

即在品读外国文学经典时重点挖掘作品的人文精神,用人文性作为沟通作品和学生的桥梁,让学生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与经典对话,激发品读经典的热情,并得到精神滋养。如赏析《哈姆莱特》时,学生对剧中三个复仇事件———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均为父复仇———的性质难以分辨,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哈姆莱特复仇的博怀———关爱人类幸福,主动承担“重整乾坤”的重任的人文精神,与福丁布拉斯私利和国家利益兼有、雷欧提斯完全是私利的复仇有天壤之别,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主人公哈姆莱特的伟大和作品崇高的思想意义。再如分析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时,细细研读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的段落,如重点分析格里高利在白匪和红军间游走的心路历程、反动地主叶甫盖尼对女仆女儿病危无医可治时的愤怒和焦虑的片段、革命党人彭楚克因每天要处死反动派而精神濒于崩溃的章节,使学生深刻领悟到无论是革命党人、反动派还是徘徊在革命和反革命中的普通人,身上都有美好的天性即善良、仁慈的人道精神,正是残酷的战争毁灭了人间最宝贵的人性,而这人性美正是此作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这样的教学,即能使学生用心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又突出了作品的重点。

2.角色换位感受人文精神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篇10

试论 爱情 悲剧 命运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著名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小说写的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社会正处在急剧的动荡之中,农奴制度在不断瓦解,可是它的残余势力还很巨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迅速地发展,但远远没有成为社会的统治力量。城市乡村贵族家庭之间的矛盾与混乱,正是俄国社会变革的产物。安娜的悲剧就是当时社会的写照。其悲剧命运的形成也是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以及社会各阶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造成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她的丈夫――卡列宁当安娜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十七岁的少女的时候,就由姑妈做媒,与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结婚了,当时她对卡列宁是“没有爱情,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不合理的婚姻制度造成了他们的结合,当时三十七岁省长卡列宁,是年轻的贵族,婚后八年,他已升为部长,八年中,他为了维护其统治的奴隶制的存在,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他的工作之中,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想得到功名,想升官,这是他灵魂里所有的东西”。八年的婚姻生活,安娜感受不到家庭的快乐。她一再说,卡列宁“不是男子汉,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是一架凶狠的机器”。他所主持的家庭不是个温暖的地方,而是一架刻板地运转着的机器。他对安娜没有一点温存和柔情,对儿子也是如此,没有家庭感情和儿女情肠,因而,他是一个冷漠、刻板、一心向上爬的“官僚机器”。安娜不喜欢卡列宁与他“不风雅的外貌”是有关系的,她从莫斯科回彼得堡,在火车站上看见前来迎接她的卡列宁的时候,一下子就注意到他那难看的大耳朵,当然,安娜讨厌的主要不是卡列宁的外形,而是卡列宁的整个儿的思想性格。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像鱼在水里游泳一样”,他是一个只会玩弄文牍,搞官场应酬的空空洞洞、死死板板的官僚,在妻子和孩子面前也端着一副官僚架子,“以致高尚的思想,对文化,对宗教的爱好,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升官准备的许多敲门砖罢了。”卡列宁不但有着“不风雅的外貌”,还有着庸俗、冷漠的内心世界,在思想性格上与安娜可以说是格格不入,而安娜在思想、感情、才智和品德等方面,都远远高于当时一般贵妇人,她感情丰富、外貌美好、聪明多情、有着良好的教养,是“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以致使一贯很风流的渥伦斯基的母亲这样说:“可爱极了”,“迷人得很呢”,“我可以和你走遍天涯,永无倦意。你是那样一个逗人喜爱的女人,和你一道,谈话愉快,沉默也愉快。”安娜诚挚、聪明、感情热烈、思想比较解放,不甘寂寞,爱情幸福是她渴望的最高生活境界。八年冷漠、枯燥的家庭生活使她精神空虚,以渥伦斯基与安娜第一次见面,就注意到了“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的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当她和风流倜傥的侍从武官渥伦斯基相遇时,使她很自然地与渥伦斯基一见钟情,尽管她的内心深处已隐伏了危机,可是她仍在寻求道德的慰藉;但愿自己与渥伦斯基之间新近发生的事情只是社交界一件常有的小事,她没有想到,也根本不愿意做一个不忠于丈夫的妻子,她深知自己已婚后八年来和丈夫之间没有爱情,但还是理智地去寻找丈夫身上的好品质,认为“他毕竟是一个好人,忠实、善良,而且在自己的事业方面是卓越的。”从赛马场回家的路上,她在兴奋中,把她与渥伦斯基的全部真相告诉了卡列宁;“我听着你说话,但是我心里在想着他(渥伦斯基),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我忍受不了你,我害怕你,我憎恶你……随你高兴怎样处置吧。”“不管她这样做有多么痛苦,她仍然觉得高兴……现在一切都弄清楚了,至少不会有虚伪和欺骗了。”对这件事,卡列宁的态度是:“很好!但是我要求遵守外表的体面,直到我可以采取适当的办法来保全我的名誉,而且把那办法通知你为止。”在安娜与渥伦斯基的问题上,卡列宁最感到痛苦的并不是妻子的不忠,而是担心安娜的行为损坏了他的名誉,削弱了他在政界角逐的力量,影响了他的仕途生涯。可见他是何等的关心自己的名誉和地位,这又是何等的虚伪!安娜与渥伦斯基结合以后,卡列宁又冷酷无情的不肯离婚,从而把安娜推到了无底深渊的边缘。

二、造成安娜悲剧命运的另一个原因是:渥伦斯基渥伦斯基不仅是彼得堡的一个花花公子,而且是花花公子中的优秀人物的典型,三十多岁的单身汉,风度潇洒、风流倜傥,是“彼得堡花花公子中的一个最好的标本。”渥伦斯基开始是拼命地追求安娜,而安娜呢,可以说是非常稳重。舞会的第二天就离开莫斯科回彼得堡,谁知渥伦斯基也追至彼得堡。面对他的热烈追求,安娜曾理智地“刻苦自持”,但慢慢地心灵防线日渐崩塌,终于对他奉献了一切,可渥伦斯基在婚姻上很不严肃。虽然他开始是爱安娜的,一是为安娜的美貌所倾倒,为了猎艳;二是他母亲的怂恿。安娜是彼得堡社交界的皇后,上层社会的贵妇人,对他这个纨绔子弟很有吸引力,他对安娜“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要满足他的虚荣心”。“是的,他心上有一种虚荣心得到满足的胜利之感。”“他以我为夸耀”。这都是安娜想说而未说出的话,渥伦斯基爱安娜就像爱自己的马一样,而且还以为自己是真心诚意地珍惜安娜的爱情。其实,他从来都不像安娜爱他那样爱安娜,他在感情、智能、品德以及意志等方面都远远低于安娜,安娜比他要深刻的多,她在接受渥伦斯基爱情表白的时候就意识到他对自己是很不理解的,因此,安娜说:“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爱),就是因为它对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了解的。”安娜有个性解放的要求,勇敢地追求个人幸福,为此她背叛了家庭和丈夫,失去了朋友,被上流社会挤进了绝境,就连八年来维系她全部感情的儿子也失去了。她曾怀着沉重的心情,哭泣着对渥伦斯基说:“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这时渥伦斯基的爱情就成了她唯一的幸福,成了她的一切,成了她对抗上流社会的武器。可这一切,对智能不高的渥伦斯基来说是无法体会的,也是无法理解的。安娜为了争得社交界自己的位置,决心一试,渥伦斯基不让安娜去剧场,安娜执意要去。“为什么我不能去?”她知道这是她在上流社会争得自己应有地位的一次机会。当然,渥伦斯基的阻止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而在此时此刻,安娜多么希望渥伦斯基能支持她、帮助她,同她站在一起,向社交界挑战。她差不多叫起来:“我不要。我后悔我做的事吗?不,不,不!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对我们,对我和您,只有一件事要紧,那就是我们彼此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为什么我们在这里要分开来住,彼此不见面呢?为什么我不能去呢?我爱你,其他的一切我都不管”。可见她的勇敢和自负以及对爱情挚着的追求。可渥伦斯基没有陪她一起去剧场,以致使安娜受到侮辱后觉得是那样的可怕,我想若当时渥伦斯基能够像安娜那样,挺起胸膛走进剧场,陪着安娜坐进包厢,即使是受到了侮辱,安娜也许要好受得多。安娜离开了那“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回到家后,渥伦斯基本应该尽力安慰她,但他只不过是没有“用言语责备她,而在心里他却责备了她”,并觉得他对安娜“保证了他的爱情”是“这庸俗以致他羞于说出口的爱的保证。”可见渥伦斯基对安娜爱情的虚伪。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渥伦斯基爱安娜远远没有安娜爱他那样彻底,那样可以不顾一切,那样可以牺牲一切。渥伦斯基这个花花公子,在他的灵魂内包含着许多公子哥儿的恶德,对安娜主要爱她外在的美,而对安娜的精神世界并不很理解,他只知道和安娜寻欢作乐,从来不体贴她内心母爱和爱情斗争的痛苦。所以,他同安娜的关系,不是爱情,而是,而是不能持久不衰的。在渥伦斯基的心灵深处始终藏着许多肮脏的东西,他舍不得功名,也舍不得上流社会。他淡薄的爱情和永远比安娜低得多的智能,使他无法理解安娜对他的爱和她极度痛苦绝望的处境。面对渥伦斯基的冷淡和厌倦,安娜是“我的爱愈来愈强烈,愈来愈自私,而他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而这是无法补救的,在我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愈来愈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他却愈来愈想疏远我”。“他不爱我,却由于责任感而对我曲意温存,但却没有我所渴望的情感,这比怨恨还要坏千百倍呢!这简直就是地狱,事实就是如此……”渥伦斯基唤醒了她的爱情,也摧残了她的爱情,于是安娜就失去了再生活下去的勇气。尤其是渥伦斯基最后一次离开安娜时,安娜站在百叶窗前,看见渥伦斯基“并不抬头望望窗口……坐在马车里……就在角落里消失了踪影。”这使安娜是那样的痛苦和绝望。因此,在安娜的悲剧中,渥伦斯基是一个加速悲剧进程的罪恶杀手。

三、造成安娜悲剧命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原因当时俄国的上流社会是肮脏的、腐败的、虚伪的,而统治阶级的法律和道德,就是要维护上流社会的这种黑暗秩序。安娜冲破上流社会的精神束缚,自由地爱上了渥伦斯基,是对上流社会虚伪的道德和家庭秩序的挑战。尽管安娜已走出了家门,离开了家庭,可是在当时社会的法律上,直到死,她始终都属于卡列宁,她甚至无法去爱自己的儿子,就连她和渥伦斯基生的女儿也要姓卡列宁。卡列宁不同意与她离婚,她就永远不能同渥伦斯基结婚,也就永远不能以合法的身份在社会上立足。在俄国当时的社会里,没有真诚,没有爱情,贵妇人中偷鸡摸狗的事情是相当普遍的,根本不算是什么问题,贵妇人鬼鬼祟祟干坏事是合法的,没有感情、包办婚姻是正当的。而像安娜那样不愿欺骗,公开追求爱情、公开表白自己的权力,这就成了罪人,就再也不是上流社会的宠儿了,而是上流社会所唾弃的众矢之的了。卡尔塔索夫人竟当众侮辱安娜,辱骂安娜说:“坐在她的旁边是一桩耻辱”,使安娜无地自容,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曾是安娜好朋友的培脱茜・特维尔斯卡娅夫人声言:只要安娜的地位“不合法”,她就不认安娜,其实她所说的“法”,只不过是腐烂透顶的贵妇人生活的遮羞布!“实际上她是一个最堕落的女人”,她“用最卑鄙的手段欺骗她的丈夫”,况且,她曾经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友好,提供过许多方便,而最终倒过头来不认安娜。只有谬基公爵夫人对斯捷潘・阿尔卡季奇才说的是真话:“自从所有的人,那些比她(安娜)坏千百倍的人都攻击她的时候,我就认为她做得漂亮极了。她所做的是所有的人,除我之外,都偷偷摸摸做的,而她却不愿意欺骗,她做得漂亮极了……”利蒂亚・伊凡诺夫娜唆使卡列宁拒绝安娜提出的离婚要求,可是她本人又怎么样呢?她这个“慈善虔诚”的贵妇人,简直就是个娼妇,她在结婚两个月失宠之后,就“爱过许许多多的人”。这些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们,是不挂牌子的娼妓,而她们反倒把脏水泼在安娜的身上,使安娜受到社交界一般男女的无端指责和摈弃,这样污浊的社会,弥漫着既又虚伪的气氛,当能不可能给安娜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使安娜从此在上流社会无立足之地,从而也导致了安娜对渥伦斯基的严重依附,生怕渥伦斯基离开自己一时半刻,更害怕失去渥伦斯基的爱情,也就对渥伦斯基管得较紧,对渥伦斯基产生猜疑,最终招致渥伦斯基的冷淡和厌倦。对上流社会来说,安娜所有的罪行,就是不安于包办婚姻给她带来的不幸,不甘心做虚伪、冷漠、枯燥的大官僚卡列宁手中的,追求了真正的爱情,从而破坏了贵族伪善的家庭秩序。这也就是说:在上流社会里,腐化堕落、男盗女娼、互相欺骗是正当的、合法的;而追求纯洁、真诚的爱却是罪大恶极的。因而,安娜的悲剧可以说是社会的悲剧。

四、造成安娜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安娜自身1.追求个人幸福和贵族的虚伪道德之间的矛盾安娜是当时俄国优秀的贵妇人的典型,她对贵族虚伪的道德有所反抗,能大胆追求精神的解放和生活的幸福,但旧的道德和封建势力在上流社会占着统治地位,作为一个弱女子是无力与之抗衡的。八年来,安娜一直过着那种令人痛恨的,没有爱情的生活,她再也无法忍受,她渴望着爱情的幸福。为此,她抛弃了八年来一直维系着贞洁妻子的名声,失去了八年来寄托全部感情的儿子。但是,她终究还是生活在社会中,她无法摆脱法律、道德、教会、舆论的束缚,也无法消除贵族生活、教育等给她留下的烙印。尽管当时俄国已受欧洲的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影响,但毕竟还是处在封建制度的重重迷雾的笼罩之中。因此,安娜一边是追求自由的爱情、个人的幸福;一边又始终伴随着强烈的自责和负罪的心理。在她的灵魂深处,爱的萌芽与恐惧同时产生,爱是在恐惧中成长。开始,安娜就知道她与渥伦斯基之间的事,与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以及封建道德观念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她在矛盾的心境中,刻苦自持,在舞会的第二天,她就急急忙忙地离开了莫斯科……,对爱情,她一边本能地抗拒着,一边又本能地憧憬着,在她对爱情的追求和体验中,始终伴随着她的就是折磨人的负罪感。在认识渥伦斯基之初,她的心中就存在着是追求个人幸福,还是恪守贵妇人妇道的矛盾,在的到渥伦斯基的爱情之后,她既有一种不可言状的幸福之感,而又觉得自己是负罪之人,以至在她献身渥伦斯基那具有决定意义的时刻,她的幸福之感竟荡然无存,她那久受压抑的爱在真正爱的到来之时,没有欢欣,没有兴奋,只有恐惧和“失落”引起的精神绝望。她感到罪孽深重,咎无可辞,除了俯首求饶之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低下了她那曾经是自负和快乐的现在却深深羞愧的头……她抽抽泣泣地说:“天呀!饶恕我吧!”安娜在分娩而病危之际,她想到的不是她所追求的爱情以及情人渥伦斯基,唯一的愿望却是向卡列宁忏悔,并把渥伦斯基也拉到一起(认为渥伦斯基是她的同盟罪人)向卡列宁认罪,“我快要死了……我只希望一件事饶恕我,完全饶恕我,我坏透了。”尽管她不爱卡列宁,而爱的是渥伦斯基。她一面厌恶和憎恨卡列宁,一面又真诚地对儿子说:“爱他,他比我好,比我仁慈,我对不起他,你大了的时候就会明白的。”安娜经常被这种负罪感折磨得喘不过气来,有时自己也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有罪”、“堕落”。安娜在精神上受着上流社会偏见的束缚,她把贵族的习俗和道德观念当作衡量自身好坏的尺度,把觉醒的爱情当作是道德的堕落,一直到最后将生命投向铁轨时,还是“上帝饶恕我的一切!”不可饶恕的罪过,这种意识一直渗入安娜的灵魂,也是造成安娜性格变异和摧残她与渥伦斯基爱情强大的内在力量。也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安娜既勇敢又软弱,最后走上了自绝的悲惨道路。2.追求爱情自由和向往上流社会生活之间的矛盾安娜既要追求爱情的自由,可她又不愿意脱离上流社会,对上流社会的摈弃看得是那么的可怕。当然,如果既能得到自由的爱情又能不脱离上流社会固然是完美的,但是在当时俄国的社会环境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安娜虽然追求自由的爱情,但无论在思想、感情、道德习惯,还是在生活方式上都与贵族阶级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封建思想贵族的烙印,深深地铭刻在她的心灵中。她高喊:“我是活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的“生活”,其中包含着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上流社会的社会生活。她不愿离开上流社会,舍不得离开社交界,始终对上流社会存有一线希望,总希望上流社会能重新接纳自己。由于这种侥幸心理,安娜认为上流社会不会自动开启那对她关闭的大门,只有自己主动入门,或许能得到上流社会的默认。而结果,在剧场被贵妇人当众谩骂和侮辱,这使安娜感到屈辱,犹如在大庭广众面前带枷示众。从此,她才知道自己已彻底失去了在上流社会中的位置,甚至连在社交界的最后一线希望也泯灭了,因而安娜觉得这是那样的可怕与可悲,陷于精神上的绝境。“连那个愚蠢的瓦尔瓦拉公爵小姐也丢下她(安娜)扬长而去了,认为这是有失体统的,哦,你看,随便什么女人处在她的这种境况中都要一筹莫展。”由此,也可以看出安娜在当时上流社会中的境况是非常可悲的。安娜既不想放弃自己追求的爱情,又不愿彻底离开上流社会,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剧场的屈辱也是必然。假如安娜不是那样向往和留恋上流社会,上流社会也就不可能对她产生那么巨大的压力,安娜也不至于因遭到上流社会的驱赶而感到害怕和绝望。然而对安娜来说,由于她长期受上流社会的影响和熏陶,让她一开始与渥伦斯基结合后就心甘情愿地离开上流社会也完全是不可能的,这也不符合人物自身发展规律,在上流社会的攻击中,她的态度是自知要比其它贵妇人崇高,但她又受到贵族偏见的束缚,承认自己是坏女人,……在她内心世界充满着矛盾。安娜自身对上流社会的向往,而现实又不能使她如愿以偿。传统观念的局限,上流社会的偏见,对安娜形成了内在和外在的多重“攻击”力量,把她从精神上彻底地击倒了,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形成安娜的悲剧,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3.安娜太看重了渥伦斯基的爱情安娜自从与渥伦斯基结合以后,就太看重了渥伦斯基对她的爱情,而且除了爱情之外再没有别的。她也感到自己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我失去了我的名誉和儿子。”因此她认为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力求象少女那样去爱渥伦斯基,再没有比失去爱情使她更可怕了。当然,她也试着写儿童小说,也帮助过无人照管的孩子补习俄文,也把流浪的小姑娘收养到家里,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她的善良,乐于助人。如果说这些是她对生活的追求,倒不如说是为了填补自己心灵的空虚和寂寞更合适一些。实际上,她可以也完全能够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放到其它的事业上。正如伏尔库耶夫陈述说:“假如她把用在这个英国女孩子身上百分之一的精力贡献给俄国儿童的普及教育事业,那她就做了一桩伟大而又有益的事业了。”但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渥伦斯基的爱情,当作自己唯一的寄托和希望,正象她对渥伦斯基所说的那样:“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我的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她把渥伦斯基的爱情看作是她的救命稻草,比生命还要重要,爱,成了她唯一的幸福,成了她的一切,太看重了。如果没有渥伦斯基的爱情,她就无法活下去。安娜在失去上流社会、朋友和儿子以后,就十分惧怕再失去渥伦斯基的爱,当她意识到渥伦斯基对她的冷淡,意识到她将失去自己仅有的这种个人幸福,意识到自己已无路可走的时候,她被绝望的恐怖震惊了。她的精神极度紧张。在救命稻草将要失去的严重时刻,她悲痛地、愤怒地向渥伦斯基乞求说:“我只求你千万不要遗弃我!”然而,浅薄的渥伦斯基并不能理解安娜的心情,听不出这些话中狂涛般的悲泣声。于是,维系安娜生命的最后一根细线断了,安娜再也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最终,在铿锵的列车声中,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个矛盾的人物,他对安娜抛弃丈夫丢下儿子,离家出走是不赞成的,是否定的,是不满意的,因此作品一开头就引用了《新约全书》、《罗马书》中的“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在作者的思想观念中,认为妇女就应该成为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而安娜的行为恰恰有悖于作者的妇女观以及为妇准则,因此,作者给他的主人公安娜安排的结局是悲惨;然而,托尔斯泰又认为安娜有享受个人幸福的权力,对深受上流社会摧残的安娜又抱着深切同情的态度,认为安娜的死又是对当时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控诉。所以,安娜的悲剧命运,既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必然,也是托尔斯泰矛盾思想的集中反映。

参考文献:

[1]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M].人民出版社,1999.

[2]外国文学・欧美文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张玉娟.女性以上的萌芽与失落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2).

[4]欣园.试论女性的主体意识

[J].妇女研究论丛,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