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08:57:57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篇1

1.1国内外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建筑业为事故多发行业,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各行业事故中,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排在交通业和采矿之后,位居第三[2]。我国政府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显著提高了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然而,我国建筑业近年来的事故率依然偏高,其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在建筑业发达的欧美国家,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也依然存在,在一份对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五个欧洲国家的死亡率统计中可以看出,建筑业的死亡率在众行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许多大规模的工程,由此带来的建筑事故也是频繁发生。建筑业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施工事故造成的损失在工程建设投资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英国,该数据为5.5%,而美国为7.9%。在中国,虽然尚未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这一比例对比其他国家将会是只高不低[3]。

1.2国内关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与不安全是作为一对相对概念存在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通常指的是在建筑施工生产作业中发生的,违背施工人员的意志无法控制,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事件,具有危害性。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许多种,以事故原因的构成为划分依据,可以将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纳为:人为因素、物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缺陷以及外界变化的环境因素[4]。但是不论安全事故以何种形式表现,其背后总是隐藏着相关工作人员的麻痹大意,存有忽视安全的侥幸心理。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五类,如图1所示。

2福建省建筑安全施工因素分析

2.1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中由于各种不安全因素,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其中,坠落意外、施工机械事故、物体打击、触电火灾和坍塌等是主要出现的事故类型[4]。针对安全防护、货物搬运安全等项目,以福建省内主要城市的工程项目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为设计依据,选取基础施工,防火防电等五类施工中常见问题作为调查内容。问卷调查结果得分较低的项目就是目前做得不到位的项目。在所进行的五类现状的调查中,安全防护现状调查中的“高空作业没有佩戴安全带”这个现状得分最低,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这表示在福建省内对于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做得不到位。而从图1也可看出高空坠落在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中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

2.2福建省建筑安全施工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福建省内一些主要城市中的施工项目进行实地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工程项目所表现出的不安全现状,排除人类的意识的麻痹大意或者其他意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建筑安全事故,建筑项目中存在的这些不安全因素就是诱发建筑安全事故的客观原因。从客观的不安全因素出发,利用专家调查法,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筛选不安全因素的方法,从调查获得的六项不安全现状出发,归纳总结,探索出类发生频率较高的建筑安全事故:坠落意外、土方塌方、物体打击、建筑机械、起重机事故、爆炸火灾、触电、货物搬运。针对以上八类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其可能诱因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在福建省内的一些工地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上建筑安全问题在福建省内主要由何种因素导致。比如安全坠落这类建筑安全事故的诱因如表1所示,从表2的调查结果可知,安全坠落事故主要原因是“高空作业未有适当的防护措施”。结合两份问卷的调查结果,采用美国格雷厄姆提出的作业条件(环境)危险性评价的LEC方法分析某一种状态的危险程度,建立危险等级。举例分析,结合表1中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高空坠落”这一个事故发生的危险程度。D=L•E•C。其中,D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为发生事故或者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表3为根据D的不同取值所对应的危险评价。分析两份问卷的调查结果,建立危险等级,可以确定L=6,E=6,C=15。“高空坠落”这一个事故发生的危险程度:D=L•E•C=6×6×15=540。所以这个项目就是属于极其危险的项目,不能继续作业,需要改,不然有很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降低企业效益。

3改善福建省内建筑安全施工的建议

3.1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为保证有关部门人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在岗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生产教育,使其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以降低事故发生率。施工一线人员如起重信号工等特种工作人员,必须在国家的有关规定下接受必要的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明之后方可上岗作业。施工监理人员必须由监理单位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以及监理程序并严格执行,提高安全监理水平。

3.2规范施工操作

施工安全重在预防,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法规制度和规章,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7]。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施工安全规范,包括《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范。营造良好的生产氛围,防范于未然,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必须贯彻落实安全生产。

3.3完善政府监管职能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不断完善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机制。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加大相应的执法力度。在施工资质的招投标监管环节以及审查环节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关。逐步建立并健全安全巡查制度,对于重大事故的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必须严肃查处,迫使各方责任主体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使政府的监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4结论及展望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篇2

1.1法律意识淡薄

在建筑施工现场,很多企业的设计方案和工艺措施的执行都未按遵从法律规定,安全教育执行不到位,多数为形式主义。而施工现场的脚手架也未依照国家指标搭设,且周围杂物较多,所用材料不规范,这些都未按照法律规定执行,是重大事故的诱因。

1.2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

建筑施工的一个特点就是劳动密集性,但是多数从事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这就导致施工管理较难。而且,在施工现场上,施工工具随意堆放、施工材料规整差、施工步骤不合理等现象多发,从事人员之间没有协作精神,现场没有严格的纪律管制。

1.3建筑施工单位不重视

建筑施工单位的领导安全意识薄弱,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高于人员的安全,这就导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甚至于一些单位未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部分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设置安全员或者监督人员较少,且专业能力不达标,导致施工过程中无人监管或者监管不到位。

1.4安全监管投入不到位

建筑企业为了降低项目成本,缩减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费用和保障设施,安全管理所需的资金配备较少,导致事故频发,影响恶劣。甚至于有些施工企业完全忽略安全管理,不仅不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过程还存在违法行为。有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利益,在采购环节大打折扣,降低建筑质量,而监理单位也未履行自身职责,造成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安全施工和企业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安全施工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安全意识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首先,责任到个人,制定奖罚制度。其次,通过对设备故障率、事故起数以及人的精力等方面的评判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善责任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能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每个员工都明确自身在安全施工中的责任,一旦事故发生则追究责任。

2.2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施工安全。在采购材料时要做好调查工作,对比市场上的材料,开阔进货渠道,采购部门还要简化采购环节,避免中间环节出现材料偷工减料等情况,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合格。材料发放要进行跟踪,避免施工现场中有材料随便堆放现象。

2.3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管部门,对监管人员专业能力进行考核,确保其能力合格;制定监管制度,责任到人,每天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进行检查,避免微小隐患,发现隐患后要立即根据有关标准和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整改。

2.4加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对工程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优化,落实施工方案,有效的管理施工组织。对已经完成的工序进行测量和排查,确保每个工序都符合标准和施工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熟练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确保各个施工工序的规范性。

2.5做好施工前的管理工作

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建设工作做好准备,通过图纸和技术人员对施工的难点、重点以及易出现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讨论和分析。负责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对施工中的各管理项目熟悉,确保在管理和施工中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在工程开建前,将组织工作做好,对多使用的机械、采用的技术和所用的工程材料要全面了解,做好质量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科学计划、落实方案、符合规范。

2.6建立信息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模式

息化安全动态管理模式依靠的是计算机技术,建立动态管理平台,实际上是采用信息技术,将施工安全进行分解从而分配给不同层级的相关人员,也就是精细化和责任化一体的计算机系统。这个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工程的进度查看最新的安全规范,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进行计划并指导到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从而减少因沟通或者技术等因素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动态查看工程进度,安全管理的计划和引用情况清晰化,可以将整个施工阶段的安全重点准确的传达给施工和监管人员,从而避免了粗放式管理中出现的隐患。

3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篇3

通过以上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应用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当前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对施工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威胁,对此,作者主要提出以下几方面应用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

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任何一个检查环节出现疏忽的话,都将给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以上的分析也了解到,当前一些建筑施工项目中,安全检查工作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作者建议,在安全管理应用的过程中应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工作。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对施工人员技术的安全检查

施工人员安全技术对建筑施工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很多施工故障都是由于施工人员技术不达标的情况下而引发的。因此,要做好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大多数都是农民工,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应做好技术调查,以便于按照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合理安全施工工作。

(2)对特殊区域的安全检查

在建筑施工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有很多特殊区域,尤其是一些细节性的环节,必须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的安全检查工作,以保证各个环节施工的安全性,具体安全检查措施要结合实际的建筑施工项目来定。

(3)对施工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

建筑施工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施工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而这些设备以及设施的运行状态将直接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施工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各个结构的完好性,同时要保证基础设施能够发挥出相应的作用,避免受到外部因素的破坏而影响到正常的施工。

(4)对施工材料的安全检查

建筑施工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对施工材料的安全检查一方面要从材料采购、运输以及进入施工场地的过程中进行,另一方面对投入到施工中的施工材料进行安全质量检查,确保建筑施工项目中所使用材料的质量,从而有效的保障建筑施工项目材料施工的安全性。

(5)对施工规范的安全检查

建筑施工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会根据施工项目的不同、施工环节的不同等制定规范性的安全检查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筑项目施工规范要求。对施工规范的安全检查一方面要对当前施工规范与实际联系在一起进行审核,了解其是否存在缺陷,并及时采取完善措施,另一方面要在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施工标准必须满足施工规范要求,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效率。

2增大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度

通过以上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应用的现状了解到,由于对重大危险源控制的不及时,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经过作者对众多建筑施工项目检查中发现,引起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出在对重大危险源控制力度的不足等方面,对此,作者建议增大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度。首先,应加强对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编制工作,为确保编制的详细性、可靠性,应对编制名录进行审查,确保各方面控制措施达到标准后再进行项目施工,同时要保证施工过程中必须有监督机构人员对其进行监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要确保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更新的及时性,尤其是在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涉及到工程项目施工图的变更情况,一旦施工与预计的情况发生改变的话,就必须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进行及时改进和完善,确保危险源控制的有效性。再次,对一些重大危险源的位置要树立公示,做好相应的警示标志,以保证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性。

3完善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体制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制需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生产制度进行,但是,由于很多工作人员对这方面的意识不高,经常会模仿其他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体制,而安全管理体制的不适应性也给建筑施工项目埋下安全隐患,对此,作者建议应完善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体制。首先,应对建筑施工项目的现场施工环境、施工规模、施工设计等方面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再结合各方面因素来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体制。其次,要组织专家组,以及各个部门的领导人员,对制定的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审查论证,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确保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性、适应性。再次,要完善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确保当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救援,将事故损失降至最低。另外,在安全管理体制上要完善责任制,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来对岗位人员实施处罚或奖励,从而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二总结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篇4

一、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系统

定义: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接地电阻值一般应小于4Ω。保护接零: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根据保护零线(PE线)是否与工作零线(N线)分开,保护接零供电系统又划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供电系统。本文重点论述一般施工现场均采用的三相五线制系统,即TN-S系统。

要点:1.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引出。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

2.同一供电系统内不得同时采用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两种方式。

3.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箱柜的金属框架、门,人体可能接触到的金属支撑、底座、架体,电气保护管及其配件等均应与保护零线做牢固电气连接。

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定义:“三级配电”是指配电箱应分级设置,即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用来接设备,形成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主要针对漏电保护器而言,除在末级开关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内再设置一级漏电保护器,形成两级保护。

要点:1.两级漏电保护器的参数相匹配,可按如下方法选择:分配电箱可选100~200mA,但不得超过30mA*s的限值;开关箱处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用于潮湿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2.空气开关不能用作隔离开关,必须选用肉眼可以辨别分断点的开关。

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

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定义:所谓“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就是指每台电气设备必须单独使用各自专用的一个开关电器、一个漏电保护器,严禁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用电设备。

要点:1.箱内开关应贴上标有用电设备编号及名称的标签。

2.箱内接线端子应牢固压接,严禁虚接。

四、电器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同一级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分路设置,照明线路宜接在动力开关上侧。

2.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的场所,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3.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与保护零线端子板分设,配电箱的外壳均作保护接零。重复接地电阻值都不得大于10Ω。

五、安全电压

定义:安全电压是不致危及人身安全的电压。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即为防止因触电造成人身直接伤害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等级,一般分为42V、36V、24V、12V、6V。安全电压应根据使用环境、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选用。

要点:1.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2.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场所作业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3.建议在施工现场的职工临时宿舍内尤其是金属板材的临建宿舍内的照明电源电压采用36V。

4.照明变压器必须采用双绕组式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六、外电防护

定义:所谓外电防护,主要是指针对不为该施工现场专用的已经存在的配电线路、设施所进行的防护措施。当因场地条件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要点:1.对于外电架空线路,当在其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且随外电线路电压等级的增加,安全距离相应增大。

2.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的正下方施工、建造临建、堆放材料及构件等。

3.对于现场内的变压器等设施应用木、竹板及杆件等进行遮拦,并悬挂警示牌等,保证防护设施坚固、稳定。

4.塔吊等起重机械吊运物料、构件等不得在外电线路、设施正上方行走,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七、日常维护与检查

对现场的用电设备、供电设施、线路等进行经常性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要点:1.持证上岗,用电设备、闸箱等的接线、日常维护检查均须由取得相应资格的专职电工进行操作,并作好巡视、维修记录,严禁无证上岗。

2.定期对用电设备、供电线路、设施等的绝缘进行检测,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立即停止使用进行维修或更换。

3.定期对供电系统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4.大风、雨雪,前后对整个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后再投入使用。

八、临电系统的验收与档案管理

要点:

1.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要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审批后方可施工。

2.临时用电系统在施工完成后要经过编制人、项目经理、审批人及专职电工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要履行签字手续。

3.建立完善的用电档案,并设专人管理,主要包括: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绝缘电阻遥测记录、电工巡视维修记录、临时用电验收记录等。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篇5

随着安全管理在各行各业中被人们重视起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越发激烈,绝大部分企业将经济利益作为企业的发展核心,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

1.1施工人员安全技术和安全意识有待加强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工作人员以农民工居多,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在施工作业中缺少安全意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无法有效的维护自身利益,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规定,施工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关的教育培训。

1.2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要想做好此项工作,就必须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在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于安全管理参与度不高,积极性较低。施工单位过于重视施工的成本,造成施工中安全生产防护工作不够完善。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则更注重施工的整体进度,同样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并没有健全的安全生产体系,针对那些违法安全生产的问题,无法对其进行及时严厉的惩处,并对于施工单位也缺少激励机制。

1.3政府部门监督不到位由于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不到位、各部门间协调不畅通,导致出现职能价差、责权脱节的现象。在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中,普遍存在行政干预的现象。建筑工程监管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对于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并没有有效的监管,对工作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

2.1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狠抓基础工作,加强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基本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进行施工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讲座。同时还要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制定统一的安全监理程序、内容和标准,提高对安全监理行为的规范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提高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管水平。

2.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时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一层一层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分工及责任,明确各有关单位、总包与分包单位以及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并将安全施工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实施施工过程安全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保证施工安全进行,保证工程质量。

2.3加强安全监督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落实到位,将责任具体到个人。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其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施工单位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严格规范安全管理条例。此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发挥其行政作用,加大对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

2.4创造良好的施工现场环境施工现场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良好的整洁的施工现场环境。在炎热、寒冷等安全事故发生频发的极端天气,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5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作为施工单位的管理者要善于总结以往的安全教训,找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通病”、“顽疾”,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分析原因,及时纠正,限期整改。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对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应派人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以经济手段促进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篇6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处于一个由多种影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当中,它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其潜在的风险隐患,本文将造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根源分为以五个方面。

第一,人为因素。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骑着主体作用,也是造成安全事故根源的最直接因素,人的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有不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盲目聘请不懂专业知识的农民工进行危险性操作,并且不对他们进行较为专业的操作技能培训,导致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频有发生。

第二,机械设备落后。建筑工程一般都会用到各种规格与型号的机械设备,高层建筑由于实际需要,更是会采用大量不同的施工设备与机械,但是有些企业为了贪图眼前利益,采用陈旧落后的设备,加之操作人员技术不成熟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第三,施工技术水平不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层建筑,但是从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现状来看,依旧采用传统技术及方法的施工企业还有很多,殊不知技术进步在保证施工安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工艺和工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不可预知性,很可能造成更多的安全事故。

第四,环境因素。高层建筑施工环境十分复杂,并且不固定,项目的主体结构施工大多都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作业的,很容易受到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和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施工中还可能会给过路行人和车辆造成安全威胁。

第五,管理因素。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做好对人、对物及对管理工作本身三方面的工作。如制定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提前建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等,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人和物进行明确的规范。

2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2.1建立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构建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本文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影响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多种因素,本文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评价指标分为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

2.2做好安全管理缓解工作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进行风险缓解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减小施工风险,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安全,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安全管理缓解就是提前预测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前着手进行风险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实际的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用于风险缓解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工程法,即在合理规范施工工序,以及加强技术管理等方面降低安全风险。此外,对施工人员来讲,谨记要佩戴安全帽,以免伤害事故发生之时能够最大程度减小伤害;二是程序法,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要能够有章可循,制定相应的规范与制度,从而保障工人能够在一种有序的环境中进行施工作业,一旦有意外发生,也能根据制定好的政策进行及时处理,同时还可以祈祷防微杜渐的作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践表明,在影响项目安全的各种因素中,项目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教育,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2.3做好安全风险转移工作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篇7

【关键词】安全生产 建筑施工 建筑工程 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安全 重要位置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建筑工程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越来越高,施工安全已成为行业中重要控制和管理因素。在大型建筑的施工建设中,安全事故频发并且前景不容乐观。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特殊性质,各地伤亡事故多发,建筑行业已成为高危行业之一。尽管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巡查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落实生产,但效果都不尽如意。

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定义。

建筑工程中安全生产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建筑施工条件,克服不利于施工安全的各类因素,防止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对象包括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其中人身安全是第一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要素。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范围覆盖了是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目的是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并且在不损坏人民和国家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能够顺利生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作业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同时也影响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影响生产企业的形象。

三.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等力度,但由于近几年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类建筑物开始以大型、高层及结构复杂的形式出现,施工难度较为复杂,由于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较多,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依然较多。在各地屡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部分地区还出现了重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这给建筑行业造成发展阻碍,给人民财产带来了损失。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无论是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还是从业人员素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时,工程总承包单位一般都是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定来进行设备,而专业分包和进行劳务分包的施工单位很少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普遍都是由工程管理部下设安全管理员来实施管理。将安全作为工程管理的一部分内容,而且在实际管理中主要侧重于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如此以来,必然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形同虚设,无法发挥真正的效用。另外,工程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也不完善,无法合理的配备各类人员。部分施工单位只有依靠专职或兼职的安全人员来负责工程安全工作,而其他人员对安全生产了解甚少,同时又无法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中来。许多施工单位设置的安全管理人员都没有取得相关岗位资格证书,都是从工程质检人员临时调配过来的,既没有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经验,也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由于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不专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缺少应对工程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相关管理经验及管理能力,因而对施工现场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

(2)单位负责人缺乏安全生产的重视度。

又遇见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法人及最高行政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实际上由于施工单位负责人过分的偏向于如何获取工程利益,而忽视了对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部分施工单位以为通过购买意外保险可以转嫁所有风险,进而违法生产导致安全事故不断。施工单位领导者缺乏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必然造成单位下属对安全管理的忽视,形成恶性循环,扰乱了正常的工程安全管理体制。

(3)工程承包单位的成本因素导致工程中减少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工程承包单位为了能够取得工程项目的施工权,竞相压低报价,甚至不惜采取低价投标。在实行专业分包和进行劳务分包过程中,由于工程总承包单位和中间承包单位的都在收取管理费,最终导致工程实际施工单位的利润大打折扣。另外,由于建筑行业拖欠工程款项较为严重,施工单位为了能保证正常的施工及生产,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导致用于工程安全管理、安全保护、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形成了安全隐患。

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质,导致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建筑工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体积庞大、形式复杂多样、笨重不易移动及整体难分,同时涉及建筑安全技术包括:电气、运输、高空作业、防火、防尘、防毒、防爆、机械加工等多种多专业的安全技术。此外,建筑工程还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较为流动。施工机构随着构筑物或建筑物的坐落位置变化,而转移施工地点,因而容易造成起重伤害、高出坠落、坍塌、触电及物体打击等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各类电气设备、施工机械都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需要不断转移操作场所。

(2)产品的形式多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物所处自然条件和用途不同,工程结构、造成和使用材料不同,造成施工方法随之变化,因而很难实施通用的标准化安全技术措施。

(3)施工技术复杂。建筑工程施工存在人员流动性和施工季节性,导致施工单位临时工、季节工、劳务人员占据较大比例,工程作业中又需要多工种交叉配合作业,土建、土石方、安装、吊装、运输等多单位交叉作业,投入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

(4)高处施工和露天施工多。建筑工程生产周期长,高处施工和露天施工较多,施工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容易发生伤亡事故。

针对建筑工程的工程特点,在施工管理中,作出针对性管理对策。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从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入手,建立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标准、合理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设置安全生产奖罚制度,通过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认真查找安全隐患,深入分析,查处隐患根源。对重点隐患进行治理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治理措施和进行改善后追溯。对重大事故隐患建立排查整改工作档案,对事故隐患等级、类别、原因等要详细记录,并列出整改措施和实施整改后的效果。

五.结束语:

近几年来,虽然建筑市场飞速发展,但建筑市场环境并不规范,导致安全生产存在较多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规范、人员监管、奖励惩罚等多种手段,不断完善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无事故发生。参考文献:[1] 何玉红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期刊论文] 《科教文汇》 -2009年7期

[2]曾凡黎 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下)》 -2011年6期

[3]杨建修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2年4期

[4]郭东 刍议建筑施工安全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1期

[5]赵红平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在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体现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4期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篇8

关键词:建筑工人;流动;安全文化;落地;结构方程

1引言

安全文化落地工作的实施是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将施工企业所倡导的安全理念等转化为员工行为的过程[1]。施工安全文化落地工作的完成质量直接关系着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而影响施工企业绩效的提升。孙继德等[2]通过对我国建筑劳务用工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指出,建筑工程项目制的存在、户籍限制以及“包工头”的诚信度等原因,造成我国建筑工人流动性比较大。Fang等[3]在构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模型的过程中,也充分论述了建筑工人具有的流动性特征。因此,在安全文化落地的研究中,应当考虑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对安全文化落地产生的影响。目前,学者对施工安全文化落地的研究多集中在安全文化落地的实施方案、安全文化落地的载体选择等方面[1],缺少建筑工人的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的影响分析。基于此,本文在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设计问卷、实地走访工地进行数据搜集,分析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的作用机理。

2理论模型构建

伴随着原有施工项目的完成和新施工项目的开工建设,建筑施工人员将从一个项目部流动到另一个项目部继续从事施工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工序的要求,在同一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同时存在着一个工种离开与另一个工种进入的现象。施工人员自有一套对安全的理解和认知理念,在其流动的过程中,这套自有的理念将可能会与项目部倡导的安全文化理念产生冲突或者(和)融合,影响安全文化的建设。因此,建筑工人的流动将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落地工作产生影响。基于此,做出以下假设。H1: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有负向影响吴春林等[4]指出安全培训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交流安全问题的方式,并验证了安全培训是施工安全文化的核心维度之一。魏伟青[5]通过主成分分析,设计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建筑业施工现场安全氛围测量的量表,通过东莞市某一施工工地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加强安全培训,对施工现场安全氛围的感知具有积极的影响。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知识的教学、安全技能的实践、安全政策的宣传等,孙继德[2]指出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将会导致劳务工人没有固定的组织,缺少系统的安全培训机会,进而导致建筑工人更大的流动性,造成恶性循环。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培训的过程、效果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阻碍安全文化落地,因此,可以引入安全培训作为中介变量来分析建筑施工人员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的影响,做出以下假设。H2a: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培训有负向影响H2b:安全培训对安全文化落地有正向影响在对安全文化落地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许红军等[6]通过对企业文化认同与企业文化落地的关系梳理指出,只有企业文化被企业内的员工所认同,员工的理念以及行为才能与企业文化相一致,即企业文化才能落地。Mael和Ashforth[7]有关员工组织认同模型的研究指出,员工的组织认同与员工进入组织的年限具有正相关的关系,随着员工入职时间的增加员工对组织认同的程度增加。因此,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安全文化认同作为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影响的另一个中介变量,并做出以下假设。H3a: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认同有负向影响H3b:安全文化认同对安全文化落地有正向影响根据以上分析及所做假设,构建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影响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3问卷设计与数据搜集

如上所述,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构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影响的理论模型,的模型进行验证,需要搜集建筑工人流动企业安全文化落地等相关的数据。

3.1问卷的设计与潜变量说明

整个量表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方式别代表受访者对问题的同意程度从“非到“非常同意”。所设计的问卷共包含四查对象的相关信息、自变量衡量、中介变变量的衡量。对调查对象相关信息的了为了筛选出有能力完成问卷的对象。量,以下进行简单说明:①参照杨高升[人流动性的研究,将建筑工人的流动分和估计流动两个方面进行衡量;②安全培参照李薇[9]构建的安全培训指令评价指安全培训策划、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培方面进行;③安全文化认同则包括认知层面、行为层面和社会化层面[10];④安全可以从安全文化知晓程度、安全文化与匹配度和安全文化与具体工作结合的成来衡量[11]。

3.2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为了提高所获得数据的质量,本次访工地,当面对受访对象进行问题讲解问卷发放。选取的工地为河海大学江宁扩建项目、河海大学新建学生生活组团一首山项目、苏州阳澄湖隧道项目的施工工监理人员、班组长、包工头和施工工人为象。调查时间为2014年11月~2015年放调查问卷92份,回收92份,剔除不合到有效问卷84份。根据Bentler对样本目比例的建议:84/13=6.46>5,所获得满足要求,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4数据分析

4.1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在验证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论模型之前,需要对测量量表进行信度和所用分析软件为SPSS20.0。1)信度分析为了验证测验结果受到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需要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一般采用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来测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利用SPSS20.0对测量量表进行信度分析后,得到的分析结果见表1。潜变量建筑工人流动、安全培训、安全文化认同和安全文化落地的Cronbach'sα均大于高信度的最低要求0.7,总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863,可信度较好。2)效度分析效度即测量结果的有效性,代表了利用测量量表测量的结果对所考察内容的反映程度,效度值越大,测量结果越能够反映所要考察的内容,本文采用结构效度对测量量表的效度进行分析。在进行结构效度分析之前,需验证测量量表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即进行取样足够度的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见表2。由表可知,球形检验结果KMO值为0.823,同时显著性概率Sig.0.000,符合因子分析的要求,可进行因子分析。的标准因子载荷和相应的T值,见表3。由表可知,所有观察变量的标准因子载荷都大于0.5,在0.05的显著水平下T检验值均大于1.96,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测量问卷的效度较高,即测量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所要考察的内容,效度检验通过。

4.2理论模型检验

运用软件Lisrel8.7进行结构方程(SEM)建模与拟合,得到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影响的实证模型,见图2。图中GRLD1、GRLD2分别代表建筑工人流动的两个测量指标:感知流动水平、估计流动水平,AQPX1、AQPX2、AQPX3、AQPX4分别代表安全培训的四个测量指标:安全培训策划、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培训效果,WHRT1、WHRT2、WHRT3、WHRT4代表安全文化认同的四个测量指标: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社会化层面,WHLD1、WHLD2、WHLD3分别代表安全文化落地的三个测量指标:安全文化知晓程度、安全文化与员工行为的匹配度和安全文化与具体工作结合的成果。根据国际惯例,选取χ2/df(卡方与自由度之比)、CFI(相对拟合指数)、A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RMSEA(近似误差指数)和GFI(拟合度指标)五个指标来评价理论模型。一般认为,χ2/df小于1时模型过度适配,大于3时适配度不佳,1<χ2/df<3为适配度较好;CFI取值在0~1之间,当CFI>0.90时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AGFI取值在0~1之间,且应接近或大于0.90;RMSEA<0.05时,表明模型可以完全拟合,当0.05<RMSEA<0.08时表明模型拟合的较好;GFI取值也在0~1之间,当GFI接近或者大于0.90时,模型能够被接受。由表4可知,除CFI外的各指标都符合规定,CFI指标略低。但根据McDonald[12]的研究结论,当CFI的指标大于0.80时,可认为测量数据与所构建的模型拟合较好,没有对模型进行修正的必要性,因此不再对模型进行修正。进一步运行软件,得到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影响的路径系数及相对应的T值,见表5。

5结果分析

1)假设H1通过。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42,T值为4.22,超过临界值1.96。说明建筑工人的流动确实对施工安全文化落地产生不利的影响,阻碍员工对安全文化的知晓、员工行为与安全文化匹配以及阻碍安全文化与工作结合。建筑工人流动性程度越大,施工安全文化落地的难度也越大。2)假设H2a通过。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培训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路径系数为-0.51,T值为3.85,超过了临界值1.96。表明建筑工人的流动不利于施工企业对安全培训的实施,会对安全培训策划的制定、安全教学等产生负面的影响,最终降低安全培训的效果。3)假设H2b通过。安全培训对安全文化落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路径系数为0.53,T值为4.06,超过临界值1.96。表明安全培训的实施能够促进员工知晓安全文化,并使其行为与安全文化相匹配,也能促进安全文化与具体的工作相结合,从而能够促进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落地。4)假设H3a通过。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认同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路径系数为-0.39,T值为3.02,超过临界值1.96。这表明建筑工人的流动不利于员工认同施工企业安全文化。随着建筑工人流动性的增加,员工对安全文化的认同程度将会降低。5)假设H3b通过。安全文化认同对安全文化落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路径系数为0.57,T值为2.87,超过临界值1.96。表明员工对安全文化的认同能够促进员工主动加深对安全文化的了解,提升安全文化的知晓度,也能够促进员工的行为与安全文化的要求相符合,进而将安全文化带入到工作中去。

6结论

通过引入安全培训、安全文化认同两个中介变量,构建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的影响模型,经过验证得到了“建筑工人流动安全文化落地”、“建筑工人流动安全培训安全文化落地”、“建筑工人流动安全文化认同安全文化落地”三条影响路径,验证了最初的推测:建筑工人流动会影响安全文化落地。因此,在安全文化落地工作的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工人流动性的问题,降低其带来的影响。由于建筑工人流动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文中只选取安全培训和安全文化认同两个中介变量,是否有其他中介变量存在,还需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此外,本文只证实了建筑工人流动对安全文化落地的影响,而未对降低影响的措施进行分析,这也需后续研究。

作者:黄艳 杨高升 夏柠萍 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田硕.企业安全文化落地工程建模及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2]孙继德,周舜尧.我国建筑劳务用工模式的研究评述[J].建筑经济,2014,(7):10-14.

[3]FANGD,WUH.DevelopmentofaSafetyCultureInteraction(SCI)modelforconstructionprojects[J].Safetyscience,2013,57:138-149.

[4]吴春林,李磊,周全.建筑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基于DEA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400-405.[

5]魏伟青,马银萍,马灵.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氛围测评的实证研究[J].施工技术,2013,42(18):100-104.

[6]许红军,张雷,田俊改.基于企业文化认同视角的企业文化落地动力学因素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3):42-46.

[7]MAELF,ASHFORTHBE.Alumniandtheiralmamater:Apartialtestofthereformulatedmodeloforganizationalidentification[J].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1992,13(2):103-123.

[8]杨高升,杨鹏,李秀云.建筑工人流动性对施工安全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116-120.

[9]李薇,龚声武,李夕兵.基于熵技术的安全培训质量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3):169-170.

[10]陈致中,张德.中国背景下的组织文化认同度模型建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2):64-69.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篇9

【关键词】工程管理理论;现场施工;建筑安装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现场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的主导,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必然的,管理人员经过自身的良好努力,这些问题总能够被良好解决,可是有一部分原因因为解决效果的影响,会对工期、质量和经济等造成一定的损失。现如今的工程管理理论和之前的相比较,已经完善和成熟了许多,大部分的现场管理人员都经历了非常严格的项目经理培训操作,对于工程管理也有一定了解。如果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能够融汇的使用这些理论,效果一定会十分突出。

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理论的重要意义

现代化的工程建设中,主要的环节有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和危机管理两大类,为了能够确保建筑施工管理建设的安全性,提升建筑施工管理风险管理中的有效性,有效的促进安全管理系统的标准化与有效化,从而实现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降低建筑工程中的成本,缩短工期[1]。工程管理理论的研究,建立起建筑施工危机的管理意识,其是促进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完善的危机管理思想。在操作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在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各种不足有利于总结吸收相关经验,对整个的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和监控有重要的把控作用,与此同时也是优化工程建设部门的经营管理提升科学管理依据。向着和谐持续的发展目标前进,这是工程建设的本质性目标。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与管理理论的应用

2.1强化建筑工程的管理理论和施工现场的有效结合

第一,依据现如今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形,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强化操作,强化各种管理手段建设,增强管理的安全性。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手段要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形式相结合,从全局出发,把握整体,改变管理思想,提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认识深度等,从建筑工程的内部入手,深化各项改革操作,强化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高水平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操作体系,有效的提升管理工作力度,以科学发展观的建设理念为基础思想;第二,有高尚的社会责任道德,强化对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建设意识,从思想角度以及道德角度上加强管理工作措施,把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放置在一个可靠有效的建设服务体系上[2]。

2.2促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形式的优化完善

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方式上,需要积极的促进建筑工程的安全体制的改善,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安全管理体系的创新和改革进程的推广深入,促进区域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安全体制的优化改良,明确范围内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建设的主体性地位。除此之外,需要不断借助科技操作手段,优化各项生产建设设备,从国际角度出发,在适用的基础上选择最优最新的设施设备,一些不符合使用标准的要坚决抵制,绝不使用。保证建筑施工设备的安全可靠,从预防上入手,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规范作业,各项操作手续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执行,确保工程建设如期顺利完成的同时,保证其安全有效机制的顺利运行。

2.3重视管理理论中工作人员道德素质要求

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安全建设,而安全建设不能是建设的过程中做注意,需要在建设工作开始之前就做好预防操作。现代化的建设理念中人本主义是一项全新的思路,各项安全建设需要做好预防,未雨绸缪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安全建设的要求,不断的完善安全管理知识。在工地的每一个人都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客体,每一个人都是处于一定的安全管理层次之上,如果离开了的话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安全管理理念的意思了。所有活动的开展都是人为推动力量,风险管理的最终工作目标是将人的工作潜能激发出来,并且发展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安全管理能够有序运行。

2.4强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在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中,需要奉行仔细严谨的操作办法,也就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建设工作尽量和城市建设规划制度相适应。要有长远的发展计划,技术操作要强硬,一旦发现任何建筑问题,从技术手段入手操作,将其解决。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每一个阶段,面临的技术工种千变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把各种技术和设施从单一的局面发展成全面的整体,使得工程建设组织更加的完备。另外,建设过程中,各项操作技术尽量规范化严格化操作,不但能够保证工程建筑的美观,同时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3.结语

在现如今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问题还是相对突出的,例如怎样更好的组织设计以及订立工程建设的相关规划,怎样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力度等等,工程现场建设的安全度要求越来越高,做好安全工作和现场管理工作是一项关键性内容。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各方面的经验,用理论和实际做良好结合,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为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性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3]。

【参考文献】

[1]路美丽,刘维宁,李兴高.风险管理在城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05(15).

[2]铁龙.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北京「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09).

建筑施工安全论文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努力提升建筑施工安全,加强安全管理是建筑行业必须正视的问题。针对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采取必要的规避措施,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为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培训不严格

参与建筑施工的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但这一项在很多施工企业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培训时间短、培训不全面、考核不严格等情况比比皆是,很多施工人员无证上岗,在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缺失的情况下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管理制度并未跟上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对于很多影响建筑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合理的制度来予以制约,对施工企业缺乏监管。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也比较滞后,难以满足建筑行业的要求。

缺乏安全责任制

安全事故发生后需要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为事故承担责任,但目前的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并不乐观,企业负责人到项目经理再到班组负责人并未按照责任制度来进行责任分配,安全运行机制不健全。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建筑主观部门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安全生产资金方面投入不足。不为安全生产设立专门的款项,使安全生产的相关设施、安全培训等缺乏资金支持,影响安全生产管理的顺利进行。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安全管理工作缺少专业性的人才,使建筑安全管理始终才处于不尽科学的状态之下。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不高,难以形成吸引力。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在建筑施工之前,对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在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之前,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和施工的组织者都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进入施工场地,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是持证上岗。安全教育的时间、项目、深度都必须达到相关要求。如果施工人员需要转换岗位,那么新岗位的各项安全教育必须跟上。除了初期的教育之外,建筑行业的管理者还需定期接受建筑安全培训,然后将不断推陈出新的安全教育内容传递给施工人员,使他们始终在最科学、最全面的安全知识指导下进行作业。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得以落实还需要制度的保障,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使建筑施工始终在制度的规范约束之下。对于没有施工安全许可证的建筑企业,要严格限制其进行建筑施工,确保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有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建立之后要严格执行,使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加强,提升事故防范能力,施工人员的权益也能得到保障。同时要对建筑施工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一旦有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行为就要记录在案,对建筑企业进行惩处。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管理办法来约束建筑行业的施工行为,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必须有企业相关负责人为事故承担责任,因而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就要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下去,负责人在安全责任的驱使下会投入更多精力采取措施来保证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责任可以按照层级落实下去,一级对一级负责,对落实情况也要进行考核,避免责任落实流于形式。安全生产状态不佳的企业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思路,带领所有员工开展学习,采取措施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企业要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每位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将安全生产谨记心中,不能有不负责任的思想和行为,从每个人做起,防止建筑安全事故发生。

增加安全管理投入

安全管理的进行需要一定的经费来予以保障,作为建筑管理者要为安全管理适当增加投入,使建筑安全管理真正落实下去。对于施工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做出准确的工程预算,在这个基础上专门设立安全生产经费,仅用于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使专款专用得到切实落实。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运用缴纳风险押金的方式来提升安全管理的责任心,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企业需要承担比较大的损失,企业在资金压力下会采取措施将事故率将至最低,起到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作用。

加强建筑用工管理

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或工作疏忽造成的,而建筑施工人员是安全事故发生时的主要受害群体,因而必须要加强建筑用工管理,减少人为造成的建筑安全事故。首先要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强烈的安全意识指导下进行施工作业。其次是与施工人员的输出方或是施工人员个人签订安全协议,确保安全事故责任到人。第三就是加强施工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作为管理者要发挥教育、指导、监督施工的作用,掌握所有施工人员的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结束语:

总之,鉴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关部门必须要正视现阶段的主要安全问题,采取措施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建筑施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素珍.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性[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