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十篇

时间:2024-02-05 17:51:22

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篇1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理事长;开发

中图分类号:F325.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3-3183-03

2008年以来,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截至2012年3月底,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1 146户,社员153万个,占全省农户总量的18%。随着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的急剧增长,其虽然对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和促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带动农民增收力度并不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初期,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人力资源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常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这也关系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其他资源功能的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80%是农民,20%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自然人等,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因素的研究一般是从普通成员和核心成员(包括理事长)两个角度来考虑。目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处于发展初期,多由农村生产(销售)大户、村委会、龙头企业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等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规模偏小,拥有专职管理人员的合作社不多,因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过程中,理事长的领导能力、经营管理经验、身份等往往举足轻重。

1 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研究概况

目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进行研究的文献尚不多。孙亚范[1]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人才是否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基于利益的比较和权衡,只有在自身利益能够得到改善时,农民企业家才会积极参与和支持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获得广泛的社员基础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孙迪亮[2]认为由于长期忽视对合作社人才的培养,再加上西部地区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拥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合作社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在西部农村几乎是凤毛麟角,从而导致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缺乏必要的人力支撑。徐旭初等[3]的研究结果显示,合作社牵头人的情况对合作社的发生、发展及绩效具有关键性作用(总体作用比例为20.32%),而且牵头人社会职务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远大于其股份比例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张美珍[4]认为由于中国政府在农民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存在作用失灵,必须建立以企业家为核心、以各类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为骨干、以实用人才为基础的人力资本团队,运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本团队进行培育与激励,从而实现合作社持续快速发展。本研究将结合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调查数据,以理事长的文化程度及年龄、在任时间、身份等指标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情况。

2 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1 数据来源

采用数据来源于2011年11月和2012年11月湖北省农民创业培训班(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班)的调查,2012年5月长江大学“三农”协会会员的调查以及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笔者对湖北荆州、宜昌等地部分示范合作社的调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86.67%;问卷调查内容涉及被调查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区分布、成立时间、主营产品、人力因素(理事长文化程度及年龄、在任时间、身份)等内容;调查对象涉及湖北省6个市,各地市的有效样本数量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2.2 样本基本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合作社最早成立时间是2006年4月,最迟成立时间是2011年8月;2006年成立的合作社仅2家,2009年成立的合作社最多,有58家,这说明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较晚,但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之后,合作社发展迅速,具体合作社成立时间情况见表2。

被调查的合作社一般都从事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或粗加工业务,少有深加工,其中经营产品最多的是种植类,占43.59%,其次是水产养殖类,占21.79%,其他产品如畜禽(17.95%)、茶叶(5.77%)、花卉苗木(3.21%)、农机(3.21%)和其他类(棉麻、中药材等占4.48%)的分布与湖北省农业产业分布基本一致,详情见表3。

3 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的总体情况

3.1 理事长文化程度及年龄

理事长文化程度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被调查合作社理事长文化程度中,小学占5.77%(多为55岁以上),初中占19.87%,高中(中专)占59.62%,大专占14.74%。这表明目前湖北省合作社理事长普遍文化水平较高,高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理事长占调研人数的74.36%。

此外,从合作社理事长的年龄情况(表5)看,年龄范围为24~64岁,平均年龄45岁。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合作社理事长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被调查总数的72.43%,这部分人大多出生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生产、销售方面的经验丰富,文化程度也相对较高;而且能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及国家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条件,带头创办各类合作社,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合作社的理事长。

3.2 理事长在任时间

除了理事长的文化程度,理事长的在任时间也是衡量理事长能力的一个因素,在任的时间越长,管理合作社的经验就越丰富。表6中理事长在任时间的情况显示,被调查理事长的平均在任年数为3年。其中在任3年的最多,有68人,占被调查理事长总数的43.59%;其次是在任4年的,占被调查理事长总数的23.08%;由于合作社成立时间在5年以上的非常少,担任理事长5年及以上的只有10人,占被调查理事长总数的6.41%。从调查结果看,理事长的在任时间与表2的合作社成立时间情况基本吻合,原因是湖北省合作社起步较晚,合作社理事长任期一般也不长,即使成立时间满了5年的合作社,由于人才和资本缺乏,这些理事长大多都会连任。由于任期较短,就要求合作社理事长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3.3 理事长身份

从表7来看,被调查合作社理事长是生产(销售)大户的比例占52.56%,村委会干部、企业董事长和农技推广人员担任合作社理事长的比例分别为27.56%、10.89%和8.99%。调研进一步发现,生产(销售)大户担任理事长是因为生产(销售)大户相对普通农户来说,有着更多的生产经验和广泛的销售渠道,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收入和在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多话语权,他们更有合作的愿望。村委会干部任理事长的比例较高,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创办合作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村委会干部懂政策,想通过合作社带领村民一同致富。这两类合作社的共同点在于,理事长自身素质决定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企业董事长担任合作社理事长虽然有经营管理经验较为丰富的优势,但却往往存在企业与普通成员争利的情况。

4 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起到带动农民增收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4.1 完善中国农业教育体系

农业教育体系一般都由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等组成,这3个层次具有相对明确的职责分工,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高、中、低3个层次,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教育体系还存在着与农业发展实际脱节、与农业研究和推广脱节、与农业经营体制脱节等问题,结果造成农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当前我国应该进一步深化农业教育改革,优化农业教育结构,大力完善农业教育体系,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和水平。

4.2 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培训投入

农业职业技术培训是一项持续工程,开展这一工程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应加大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投入力度,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再拿出一定数量的配套资金,并列入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除了提高补贴标准以外,还要加大培训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实训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经费的科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情况的发生。

4.3 建立合理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薪酬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合理的报酬可以起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激励人才的作用。建立合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薪酬体系,具体应体现在: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量化的薪酬结构体系;薪酬体系制定过程中不仅应当体现公平性、现实性及可操作性,把握科学性,还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合作社经济实力等因素;为建立有利于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竞争性薪酬体系,总体上要把握住基础工资占薪酬小部分,岗位津贴及绩效工资占薪酬大部分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孙亚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9):48-56.

[2] 孙迪亮.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4):83-87.

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篇2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金融需求;信贷产品;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1-0057-03

一、赤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金融支持情况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及主要类型

截至2010年6月末,赤峰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00多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的达1600多家,占61.6%。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达13.6万户,占全市农牧户的15%。专业合作社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种植业、养殖业及农机服务等多个领域。从合作社的发展情况看,与农牧民有一定联系并能够提供一般的占总数的50%,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要合作方式的占总数的60%,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较强且运行质量较好的占总数的40%,服务功能较弱,活动内容较少的占总数的11%。目前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农牧民经纪人3.2万人,通过发展合作社和农牧民经纪人,直接带动农牧户31万户,间接带动农牧户30万户左右。按合作社领办模式,赤峰市主要分为龙头企业领办型、部门领办型、村委会主导型和农牧民自发型四类,分别占总数的15%、10%、24%和51%。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

赤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其成员为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一是合作社统一技术规程和生产标准,社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二是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药、化肥、种子、种苗、籽畜等,保证采购农资的质量安全,并进行统一指导。三是合作社根据市场行情,制定产品的销售价格,任何社员不得违规操作。四是合作社的所有社员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统一包装销售,统一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五是合作社在抓好内部管理的同时,还统一协调农业主管部门、工商等各方面的关系。

(三)金融信贷支持情况

通过调查,2009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名义得到金融机构贷款3151万元,平均每家不足2万元,今年赤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的金融部门信贷资金支持率仍然较低,约为1%左右,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总体信贷规模也偏少,目前社员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2.45亿元,仅占全市涉农贷款余额的5.75%,占全市贷款余额的2.62%,得到贷款的社员占总数的39.4%左右。金融支持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较单一,农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与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两难现象突出。以赤峰市的农业大旗敖汉旗为例,全旗在工商局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168家,拥有会员1742人,注册资本5.56亿元。截至2010年6月末,敖汉旗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仅向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36名社员发放贷款1524万元,其中惠农卡贷款185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815万元,联保贷款192万元,保证贷款和抵押贷款332万元。对合作社社员的信贷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和社员的增产增收,但从贷款余额占比情况看,对社员的贷款余额仅占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全部贷款余额的1%,仅占全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0.74%。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相比,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比较滞后,配套服务也还不到位,资金紧缺更是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机制缺陷影响金融支持对接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尚不规范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仅仅为了获取一些优惠政策,其管理非常不规范。有的合作社组织能力较弱,活动较松散,财务管理不规范;有的合作社对社员违约无有效的控制手段,出现了个别社员不按约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等情况;还有的合作社对社员未约定同业经营禁令,导致不少社员在入股合作社的同时,自营类似业务,从而出现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利益搏弈(对于同类产品,社员自营利润较高的,以自营为主;自营利润较低的,转向专业合作社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规范性使金融机构信贷支持面临的风险较高,因而信贷支持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二)社员不能分担合作社风险

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主要为社员的股金,合作社实行“自愿进出”原则,按照该原则,新加入的合作社成员要缴纳股金,而当合作社成员退出时具有股份返还请求权,这就使合作社的自有资本不断变化,难以持续维持稳定,金融机构难以对其资金实力有准确的评价,从而对其信贷支持的风险也比较高。从实际运作情况看,对合作社的贷款一般都要求提供企业担保,而且金融机构一般也不认可合作社对其社员的贷款担保。

(三)有效抵押资产不足

由于专业合作组织处于起步阶段,还是一个较为松散的机构,现阶段根本没有足够的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即使有一些投入也只是经营场地、道路、厂房等方面的建设投入,还有很多专业合作社没有收入来源,地方财政也没有为专业合作社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成立相应的担保机构或其他配套保障措施,致使专业合作社难以达到金融部门信贷支持的条件,形成贷款难的局面。另一方面,农业经营的风险较高,当前专业合作社的风险承受能力偏低和普遍的利益关系松散性,导致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有效服务。

(四)信贷主体缺位

目前,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组织松散,仅仅是农户在生产经营上的组合,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是以专业协会形式到民政部门进行了社团法人资格登记,还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较小、起步较迟、实力较弱,不具备工商登记的条件。受农民专业合作社非企业法人限制或资本金偏低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一般不把专业合作社作为承贷主体。从赤峰市农村的实践情况看,目前仅对少量规模大、盈利能力强、有一定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本身发放贷款,因为这部分合作社一般是农业龙头企业占大部分股份,且有龙头企业的担保,信贷风险较小。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机制再造及金融功能拓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逐步做到证章齐备,治理结构合理,运作规范,从而使其能够成为承贷主体;另一方面,农业部门应与金融部门联合积极促成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对接,建立起“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更为紧密的产业链条模式,只有对接成功才能真正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附加值低的问题,也才能有效控制农产品的药残、肥残,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风险。

(二)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桥梁建设

为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水平,必须要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培育,逐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全部参加评级,并根据信用户的评分情况以及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情况确定专业合作社的信用级别,从而将每个社员的信用与专业合作社的信用紧密结合起来。其次,要由地方政府、相关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公司和龙头企业等共同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基金,为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由于这类担保的风险比较高,还应由政府支持或政府、银行和企业联合支持建立风险担保基金和再担保基金,支持该类担保机构的正常运行。另外,农业合作社立足农业的特点使其面临的风险较高,农业保险能有效降低农业自然灾害损失,降低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因此,要通过政府支持、政策引导、商业运作方式,引入农业保险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保险支持,提高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三)实施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的信贷产品创新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贷款应该成为今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点。作为农户来说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最直接的关系体现在产品的交易额上,交易额不仅反映了农户的生产规模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贡献程度,设某农户一年内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额为d,所有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总额为c,那么该户一年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贡献度为=d/c。当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贷款时,可以将所有社员视为一个大联保体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并由社员缴纳保证金,那么:每个社员缴纳的保证金额=贡献度×保证金总额。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不能偿还贷款时,剩余部分按农户的贡献度缴纳。在该种模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要根据贷款的额度合理的计算出农户返还利润的百分比,如果返还的百分比过高有可能导致合作社的盈余不能偿还贷款。通过该种模式的贷款能够使得合作社由松散的组织结构向紧密的组织结构过渡。

四、对农村专业合作社金融配套服务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性措施和责任

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贷款,实行基准利率的优惠贷款,高于基准利率部分可由政府财政贴息解决。要采取适当减免金融机构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提供信贷服务的营业税,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实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投放的持续增加和金融服务的改善。

(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转移机制,促进信贷投入增加

要引导政策保险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其提供保险补贴资金,促进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建立专业合作社的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建议政府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在市场低谷时对专业合作社贷款给予贴息,保证专业合作社的持续经营,进而为信贷投入创造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贷款担保模式

通过开展“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开展“保险+信贷”的农村银行业服务与保险业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探索建立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保险公司、担保机构互动合作机制。开展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的信贷抵押(包括动产抵押、保单和仓单质押,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温室大棚等抵押物)担保制度,解决其存在的融资抵押担保难题。组建专门的农业担保机构,鼓励其他各类担保公司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业务。

(四)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由地方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牵头,建立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互通信息,并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工作,如借鉴国内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其成员提供承贷承还或信贷担保机制的成功经验,配合当地政府建立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等,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良性健康发展。

课题主持人:王建民

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篇3

(一)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于 2013 年 6~9 月进行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情况 专项调查。调查问卷分为农户问卷与合作社问卷两部分:农户问卷内容涉及农户基本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和供给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服务情况以及带动非成员情况;合作社问卷包括农村基本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管理、经营和服务情况。项目组在重庆市、四川省、青海省、云南省、海南省、安徽省、山东省、湖北省、吉林省、河南省、浙江省、陕西省、山西省、贵州省、河北省等 15 省市中随机抽取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然后在被调查村中随机抽取 1~2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选取合作社82 个,并按照 3:1 的比例对合作社成员和非合作社成员进行随机抽取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 400 份,覆盖37 个区县的 83 个村镇,回收 396 份,有效问卷 394 份,有效率为 98.5%。

(二)分析方法国内学者通过问卷调查从农户需求角度研究优先序的方法主要有频数法,即通过对受访农户按照自身意愿迫切程度或者重要程度选出相关选项,然后根据各选项的频数大小进行位次判断[16];均值法,对不同位次选项赋予分值,根据加权总得分来判断序次[17];系统聚类法,孔祥智等[18]认为各选项出现在不同位次上的频数不同,无法进行有效排序,可以运用聚类分析弥补不足,之后孔祥智等[19]采用最优先选项无权重转移进行改进,提高各选项位次不同的排序有效性;崔登峰等[20]认为频数法忽视了农户对各位次的效用有不同评价的现实,依次对所有选项进行排序可能更优于仅选出前三项或前五项,应综合运用几种互补的方法得出相互佐证的、具有共性的优先序,才能更符合农户的真实需求。因此本文综合参考运用最优先项频数法①、加权频数法②和系统聚类分析法③,利用 SPSS22.0 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

二、实证分析结果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具有广阔而复杂的地域类型,不同区域之间的农户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程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状况存在很大差别,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优先次序可能存在不同;在农户的家庭经营过程中,家庭收入的高低对于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诉求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农户的农业经营活动的前瞻性,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优先次序选择有着较大影响;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民自愿性合作组织,相对能提供更为全面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社成员更能够表达出自身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诉求;农户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经营类型不同,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偏好也可能存在区别,并影响其社会化服务的优先次序。因此,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水平、是否合作社成员、不同经营类型的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优先次序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一)全部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本文首先比较了全国受访农户根据本人需求的迫切程度针对以下 12 项服务类型进行先后次序的排列。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运用 SPSS22.0 软件计算出各项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不同位次上出现的频数及加权均值如表 1 所示。注:本调查要求受访者选择其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并给出排序,为更真实了解农户偏好,允许农户根据意愿对于部分服务不作选择,因此表格的实际有效频数因统计变量不同而不同,总计可能小于总体有效问卷 394 份。类似地,表 2、表 3、表 4 的有效频数也可能小于 394。依据首选项决定法和加权均值法得出全国受访农户最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如表 2 所示。依据首选决定法得出的最迫切需求是农产品销售,其次为种苗提供;而依据加权均值法得出的最迫切的需求为种苗提供,其次为农产品销售。虽然两者得出的结果稍有区别,但是始终位于最优先需求的前两位,且在实地调研中,相当部分农户对其迫切需要的几项社会化服务无法给明确的先后次序,故本文采用聚类分析,以进一步准确了解农户的需求层次和优先序,具体结果见图 1。将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数据导入 SPSS22.0,选择系统聚类,根据数据之间的距离确定类别,再综合经验分析得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可明显聚为六类,结合表 2 得出如下结论,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根据其迫切程度可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第二层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生产计划安排服务;第三层生产管理服务;第四层农业金融服务、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第五层农产品加工服务、农业机械服务;第六层为个别农户特别提出的其他服务。由表 2 和图 1 可知,排在前两位是种苗提供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这两者的频数和加权均值要远优于后面的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因此是农户最为迫切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良种对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当前受访农户的良种 47.33%从合作社采购,这表明了合作社作为良种提供的有效途径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对当前农户来说,现代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然而其自身局限性使其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做出生产决策,农产品销售服务作为走出 量大价贱伤农 怪圈的重要途径,是农户最迫切的服务需求之一。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生产计划安排被排在第二层。这四项服务作为农户产前、产中的重要服务内容,对农户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了解市场信息有着重要作用,农民自身局限性导致其无法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对于市场的前景很难有准确的把握,因此更专业和及时的服务必然能为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第三层为生产管理服务,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有助于农户提高产量,降低损失。第四层为农业金融和基础设施服务,农业金融获得的难度较大且农户对其认识不足以及保守型生产的限制,国家近年来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大的支持力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要求,故处在较后位置。第五层农业机械服务和农产品加工服务,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没有能够形成针对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值得关注的是农业机械服务需求较低,调研显示农民选择合作社的农业机械服务比例为 31%,其原因是调研农户中一般性农业机械拥有量大,且当前农业机械大户的有偿服务较易获得。第六层为除列出服务内容外的个别其他需求,本文不作深入分析。

(二)不同区域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限

1.东部地区。由首选频数和加权均值得出的具有共性的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业信息被排在前五位,其中种苗提供排在第一位、农业信息排在第五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东部地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可依次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第四层农业金融、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为其他。

2.中部地区。具有共性的结果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生产计划安排都排在前五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中部地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可以划分为七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第二层农产品销售,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第四层农业信息,第五层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金融,第七层为其他。

3.西部地区。数据显示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种苗提供、农业金融都排在前四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西部地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可依次分为七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农业技术、种苗提供、农业金融、农业信息、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基础设施,第四层生产管理,第五层农业机械,第六层农产品加工,第七层其他。综合以上对比分析发现,种苗提供和农产品销售是三个区域普遍最迫切的需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技术排在前四位,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和其他排在最后;区别在于东部地区受访农户对生产计划安排服务的需求程度高于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技术,对农业金融的需求高于农业机械和农业基础设施;中部地区受访农户相对于东部西部地区对农业金融的需求较低,对生产资料采购较为迫切;西部地区受访农户对农产品销售服务需求要高于种苗提供,农业技术的需求较为迫切,并且相对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急需农业金融服务,农业基础设施服务需求较为靠前,生产资料采购、生产计划安排服务需求则较为靠后。这样的区域需求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东部地区农业发展处于较为领先地位,经营者更关注生产规模扩大、科学合理的生产安排;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环境较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农户以保守经营为主;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金融环境、市场环境较差,农户迫切需要产品销售服务、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来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

(三)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依据我国 2013 年统计年鉴,农村家庭平均总收入为 42643.80 元,本文根据样本分布情况,将受访农户家庭平均收入按照 4 万以下、 4~8 万、8 万以上划分为三组,不同组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状况首选频数及加权均值如表 3 所示。

1. 总收入 4 万元以下受访农户。共性的结果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和生产计划安排都排在前五位。结合数据聚类分析结果,家庭总收入 4 万元以下的受访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优先次序为: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第三层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信息,第四层农业金融,第五层生产管理,第六层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农业基础设施,第七层其他。

2. 总收入 4~8 万元受访农户。共性结果是前五位需求都为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依次分为六层, 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资料提供,第三层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生产计划安排,第四层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其他。

3. 总收入 8 万元以上受访农户。具有共性的结果是前三位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与后两位农业机械和其他相同。结合聚类分析谱系图,可以顺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其他。由以上对比分析可知,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差别较小,前六位需求内容与全国整体状况相同,后六位需求优先次序稍有区别;通过三个收入水平层次的优先序和均值大小来看,受访农户的收入水平越高,对于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的需求迫切程度越高,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迫切程度越低,三者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程度较为接近。中低收入受访农户对于生产资料采购的需求更为迫切,收入较高的农户则更关注生产计划的安排。根据调研数据,受访农户收入水平与其经营规模存在紧密联系,收入较高的农户一般拥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其对于优秀品种的选择、产品销售有着更迫切的要求,更多的关注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这也印证了上述结论。

(四)是否合作社成员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1. 合作社成员。对比首选频数和均值,具有共性的结果是前六位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包括农产品销售、种苗提供、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信息和生产计划安排相同,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以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种苗采购,第二层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信息、生产计划安排,第三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四层生产管理,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为其他。2. 非合作社成员。该部分受访农户的首选项和均值优先序存在较大区别,依据首选项决定法得出非合作社成员受访农户最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存在区别:依据首选决定法得出的最迫切需求是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其次为种苗提供服务;而依据加权均值得出的最迫切的需求为种苗提供,其次为农产品销售。本文参考实际调研状况综合两种结果结合聚类分析,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生产计划安排,第二层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第四层生产管理、农业信息、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金融,第六层其他。根据以上结果,合作社成员和非合作社成员的受访农户对于农产品销售和种苗提供都有着迫切的需求,而对比发现,合作社成员对于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农业金融的需求相对于非合作社成员更为迫切,这体现了合作社成员受访农户对于农业生产经营更注重发展前景;非合作社成员农户对于生产计划安排需求尤其迫切,这是由其自身生产盲目性和承担风险能力较弱所决定。

(五)不同教育水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1. 小学以下。根据首选项和加权均值得出,具有共性的是前四位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相同,包括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综合聚类分析结果,依次划分为七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第二层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与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信息、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业金融,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农业基础设施,第七层为其他。2. 初中水平。依据首选项和均值优先序共性的结果是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种苗提供、农业信息、农业技术都在前五位,差异在于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采购的位次。考虑实际调研的解释误差,本文倾向于加权均值的结果,综合聚类分析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种苗提供、农业信息、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其他。3. 高中以上。该部分的共同部分是第一位和后四位相同,第一位为农产品销售,后四位为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其他。综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以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种苗提供、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第三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金融,第四层生产资料采购,第五层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第六层其他。根据以上数据,农产品销售和种苗提供在每个教育水平的受访农户处在最靠前位置,而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和其他在三者中都是处在需求紧迫程度较低的水平。此外,从教育水平来看,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对于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与农业金融的需求迫切程度越高,受教育水平越低的农户对于生产资料采购、种苗提供的需求越高。这说明农户受教育水平对于其农业生产的计划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六)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1. 自给自足型。共性结果为前三位的最迫切的需要次序为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种苗提供。综合聚类分析,依次划分为七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种苗提供,第二层为农业技术,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金融、生产计划安排、农业机械,第四层生产管理,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农产品加工,第七层其他。

2. 追求利润型。共性结果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和生产计划安排都处在前五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依次划分为四层:第一层为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生产计划安排、农业信息、生产管理,第三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四层为其他。

3. 劳苦规避型。对比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该部分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优先次序具有共同特征的是前五位相同,包括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种苗提供、农业技术、生产计划安排。另后六位排序相同:农业信息>生产管理>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其他。由聚类分析,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种苗提供、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产品加工,第五层农业金融、农业机械,第六层农业基础设施、其他。

4. 风险规避型。综合两种方法,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以依次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第二层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第三层农业金融,第四层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其他。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四种类型受访农户对于种苗提供和农产品销售依然有着共同的最迫切需求。自给自足型农户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程度较为迫切,追求利润型农户占受访农户的 59%,此部分农户对于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有着相对更为迫切的需求。劳苦规避型农户的农产品加工的需求相对较高,风险规避型农户对于农产品销售需求程度相对较低,而对于生产计划安排有着较为迫切的需求。这些结果与其自身的农户特征是相吻合的。三、研究结论及建议本文综合运用最优先项频数法、加权均值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对全国 15 省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状况,并对农户迫切需求的社会化服务项目排序,从而反映出农户的真实需求,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供给效率提供参考。从研究结果来看,全国范围内的需求优先次序为:第一层种苗提供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第二层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生产计划安排服务;第三层生产管理服务;第四层农业金融服务、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第五层农产品加工服务、农业机械服务;第六层为个别农户特别提出的其他服务。这要求在建设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要根据农户需求迫切为农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关注新品种的引进,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多种途径,从而提高服务供给效率。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得出的共性结论是种苗提供和农产品销售是当前农户需求最迫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其次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和生产计划安排服务,最后四位的是农业基础设施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农业机械服务和其它,这与全国农户的优先序一致。而针对不同群组受访农户各自的特点,应采取相应措施为其提供有针对性有侧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区域层面,对于东部地区农户应注重提供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对中部地区农户更应提供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对于基本公共服务较差的西部地区农户,更应注重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金融服务提供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收入层面,应更多的对高收入农户群体提供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对中低收入农户提供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在合作社层面,相对于普通农户,应有侧重的对合作社成员农户提供更多的农业信息和农业金融服务;在受教育水平层面,应对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上的农户进行生产计划安排指导和提供详细的农业金融信息,对教育水平在中学以下的农户应加强对产前的生产资料采购指导;在经营类型层面,应为自给自足型农户提供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农业信息,对于追求利润型农户应更多的提供种苗和增加农产品销售的销售渠道,对于劳苦规避型农户应引导其对农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和提供农业机械服务,对于风险规避型农户应引导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篇4

一、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业生产方面。各级各部门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情况;小春粮食耕种进展情况;农资生产、供应及价格波动情况;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落实、推进生猪“三百”工程的情况;其他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及价格等情况。

(二)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方面。中央及省、市、县政府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农村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生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情况;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力度,优化农民收入结构的情况。

(三)生物产业方面。启动实施优势生物产业推进计划,实施招商引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特色产品研发的情况。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改造中低产农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完善农村电网和邮电通信设施等情况;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改建农村公路,建设沼气池,实施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农村民居实施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情况。

(五)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积极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的情况;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增收的情况。

二、关于工业生产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情况;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情况;做好煤电油运等保障工作的情况;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分析;健全完善工业经济运行调节机制的情况;落实阶段性工业用电特殊电价扶持政策的情况;加强资本运作,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保障企业资金需求的情况;加快重点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区建设情况。

三、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加快在建水源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干支渠防渗工程建设进度等方面情况;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房地产政策,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完善供排水、供电、供气设施的情况;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尤其是农村和基层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情况。

四、关于扩大消费

(一)促进旅游消费情况。推进休闲度假基地、旅游小镇和旅游特色村建设的情况;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创新旅游产品,拓宽国内外旅游客源,拉动旅游消费的情况;加快区域旅游合作,提高服务水平的情况。

(二)扩大住房消费情况。廉租住房建设情况,建设经济适用房、经济租赁住房的进展和完成情况。

(三)提升城镇消费情况。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市政公用设施、物业管理、社区服务、体育、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的情况。

(四)发展农村服务业。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情况;“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加快配送中心建设和网络终端发展,完善农村流通体系的情况;加快培育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情况。

五、关于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的经验和做法;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监管的做法和措施;对生产流通环节加强管理,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六、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教育方面。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努力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排除中小学危房,增强中小学校舍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的情况;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方面的新举措、新经验及存在的困难问题。

(二)医疗卫生方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面和筹资水平的情况;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抓好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抓好重大疾病防治的情况;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的措施及做法。

(三)就业方面。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建立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的情况;引导和鼓励个人自主创业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的情况;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的长效机制等情况。

(四)社会保障方面。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缴费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缴费负担的情况;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情况;关心弱势群体,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上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逐步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救助标准调整机制的情况。

(五)扶贫开发方面。建立扶贫资金投入 增长机制的情况;第二批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866”工程进展情况;推行对口帮扶、定点挂钩扶贫、社会帮扶、信贷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的情况。

(六)保障群众基本生产方面。健全重要商品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增加粮油肉储备,保障市场供应的情况;加强物价控制,对因物价上涨而影响生产的低收入人群给予临时性补贴的情况;增加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供应的情况。

(七)社会管理方面。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新举措、新经验;改革和加强城乡社会警务工作的情况;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做法及成效。

(八)禁毒防艾方面。贯彻落实《省禁毒防艾新3年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对国家、省、市、县的有关政策建议;探索建立艾滋病防治长效机制的情况。

七、关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篇5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1-0079-05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泰安市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建设、股权设置、法人治理结构调整及经营业务开展等方面已经演进到了何种局面?现实中尚存在哪些问题?今后的路将如何走?(基层)农信社主任作为信用社内部素质较高的一支集经营、管理、统筹、人事、财务等方面事务的参与、决策于一身的重要人物,其在此轮农信社改革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她)们对新一轮农信社改革作何评价?还有什么期望及要求?实际工作中尚存在什么问题?基于此种考量,笔者于2006年针对第一批试点改革省份之一的山东省(泰安市)基层农信社主任设计并发放了调研问卷,同时结合座谈会的方式,以期能够对当前基层农信社的改革状况作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反映,对其改革绩效作出一个较为公正的判断,并对下一步基层农信社改革工作的推进提出几点有益的借鉴。

一、泰安市农村信用社股权设置与法人治理结构状况

(一)泰安市农村信用社股权设置状况

1.农信社股权结构及其构成分析。据调研数据显示,自改制以来,泰安市的基层农信社均进行过增资扩股,只不过频率略有差异:44.7%的农信社进行过1次;55.3%的农信社进行过2次增股扩股工作。从新募集股份的股东结构来看,资格股募集对象及其构成为:自然人(农户社员)股占比72.94%;个体工商户持股占比10.35%;其他占比16.71%。投资股募集对象及其构成为:本社职工持股占比48.01%;种养业大户持股占比10.47%;企业法人股占比20.34%;其他占比21.18%。其中自然人入股人数虽多但人均入股资金少,平均每个自然人的资格股股金为0.25万元,投资股股金也仅为0.7万元。企业股东的人数不到总股东数的2%,但所持有的股份高达15%-20%。[1]

目前农信社的股权结构仍较为分散,监督成本过高,分散的小股东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心理,往往缺乏关心和监督农村信用社经营的激励机制。在信用社改革的实践中,解决这一问题的通常做法是通过由众多的小股东选举股东代表的方式行使股东的权利,增加了一层人成本,而实践的结果可能会出现权利过度集中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2.社员入股动机及农信社利益激励机制分析。据调研显示,资格股股东入股的自愿程度尽管高达90.4%,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贷款服务和获得比存款更高的利率回报。投资股的股东尽管有获取收益的迫切愿望,但是能够参与信用社日常经营决策的比重也不高,仅占75.9%。这样一来,股东很难真正关心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和长远发展。此外,部分农村信用社为达到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申请条件,采用分配任务、以贷入股、存款股金化等手段募集股金,在宣传上夸大入股收益,淡化风险提示,以利于完成增资扩股计划。最终导致的局面是:赢利的信用社不愿大股东加入,农户和个体工商户又不愿加入亏损的信用社,结果亏损农信社只能通过存款化股金达到人民银行专项票据兑付条件,最终强化了信用社的内部人控制,加剧“道德风险”。

3.农信社股金分红状况分析。在被调研农信社中,社员入股农信社的资金各年度都有分红的占65.2%,个别年度没有分红的情况占34.8%,这说明尽管在同一个市内,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在分红频率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据调研显示,当前社员股金分红标准主要是由县联社统一规定的,占到调研对象的94.7%;由本社自己决定的仅为5.3%。分红的标准主要是参照本年度信用社的经营收益并略高于同期存款利息率。有94.8%的农信社执行“投资股5.4%、资格股2.7%”的分红标准,个别农信社执行的标准略有差异。据座谈反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地经营状况的差异所致。

(二)改制前后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状况

1.“三会”设置状况的比较分析。对于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变化情况,认为改制后县联社“三会”职能与作用的发挥较之改制前差别很大的占到80.7%;略有差别的占19.3%。这与2001年的一组调研数据形成鲜明对比:以山东省被调查的138个农村信用社为例,94.2%的农村信用社有“三会”组织,建社率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其所在的农村信用社或部分有“三会”的137个被调查者中,占8.0%的人认为“三会”能够发挥其职能,仅有11个;占42.3%的人认为“三会”的职能只能得到“一般发挥”,有58个;占21.9%的人认为“很少发挥”,有30个;占27.7%的人认为是“没有发挥”,有38个。[2]

2.经营管理与决策机制的变化分析。改革信用社的经营、决策机制是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内容是实现信用社高管人员责、权、利的统一。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改制后,县联社理事长是怎样产生的?”结果显示:“由理事会选举产生的占27.9%;上级主管部门事先确定,后经理事会通过的占69.7%;选择‘不知道’的占2.4%”。(2)“改制后,县联社监事长是怎样产生的?”结果显示:“由监事会选举产生的占35.7%;上级主管部门事先确定,后经监事会通过的占62.4%;选择‘不知道’的有1.9%”。(3)“改制后,县联社的主任(经理)是怎样产生的?”结果显示:“理事会聘任的占57.3%;上级主管部门事先确定,后经理事会通过的占42.7%”。这与调研组座谈的结果相符合:信用社的主任和理事长大都是由省联社任命的,股权投资者的长期利益无法得到制度保证,投资股的股东只追求短期的分红。由此可见,农信社体制架构上的“完整”终究摆脱不了过程上“流于形式”的桎梏,只追求治理结构的表面完整,而不注重其实质,更无法从根本上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也是今后农信社改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未来产权体制改革及组织模式变迁的趋向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基层农信社对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意愿,笔者设计了问题探询基层社主任对农信社今后的股权制度改革方向的预期,结果是:选择“集体积累股+股权私有化(资格股+投资股)结构下的股份合作制”的占24.6%;选择“股权私有化(资格股+投资股)结构下的股份制”的占73.1%;选择“合作制”的仅占2.3%。当问及“农村信用社今后的产权组织模式”时,有10.3%的基层社主任选择了“农村商业银行”;选择“农村合作银行”的占30.2%;选“县一级法人体制”的有14.6%;选择“信用合作制”的占2.2%;42.7%的基层社主任选择了“因地制宜,多种产权模式并存”的产权组织模式。

可见,不同地区的农信社主任对信用社今后的产权体制及其组织模式发展趋向持不同态度,这主要基于各地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但是选择“农村合作银行”的仍占绝对比重,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有的地区农信社发展的确能够达到合作银行的标准;二是调研中,个别信用社主任反映无论从农户的角度,还是从基层社员的角度都认为“合作银行”的称呼比“信用社”更正规、更可靠。农村合作银行的确是农信社产权制度变革中的创新,但是其真的就比农信社现行组织模式更适合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吗?一旦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国家现在给予信用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将可能不会再持续下去。

二、泰安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制后经营管理的情况

(一)农信社现行组织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为了解此次农信社改革的推动是源于基层社的实际愿望还是源于上级政府的强制性推动,笔者在对基层社主任发放的问卷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本次取消基层农信社一级法人资格,并入县联社统一核算,是否基于基层社的自愿?”调研结果显示:选择“自愿的”占89.3%;选择“不自愿的”占到9.1%;选择“不知道”的有1.6%。(2)“目前的农信社管理体制(省联社-市办事处(市联社)-县联社一级法人制)是否符合农信社自身发展的需要?”结果显示:选择“符合”的占到50.4%;选择“基本符合”的48.3%;仍有1.3%的社主任认为“不符合”基层的实际。

由此可以得出:一方面,此次改革中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体制以及实行省联社管理的组织模式,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可以发挥“集中、统一领导,节约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优势;但另一方面,据座谈结果表明,上述改革模式的推行仍旧遵循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套路”,这种路径选择的直接后果是政府“花钱买机制”,替信用社“买单”。改革中有的信用社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一心利用政府给予的优惠条件,提升“资本充足率”,积极“增资、扩股”,满足“票据置换”等要求,从而达到“改制”的目的。

(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权限的变化情况

为了解改制后,基层农信社在经营管理权限以及贷款审批权限上较之改制之前发生的变化,笔者调查的结果见表1。

表1 泰安市农信社经营管理权限及贷款审批权限变化 (2006年8月)

数据来源:据《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研究》调研问卷整理,2006。

总体上讲,农信社产权体制改革后,基层农信社在经营管理权限以及贷款审批权限上较之改制之前是缩小了。这符合本轮试点改革工作的初衷,即实现农信社管理权限的集中上移,减小改革的推行成本;上收贷款审批权限,降低基层信用风险,实现贷款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运作。

(三)改制后政府及主管部门对农信社经营的干预程度

改制前,地方政府对农信社的干预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而引发的信用社呆账坏账、道德风险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改制后,地方政府对农信社的干预程度是否发生了变化?联社及上级主管部门(银监局)对基层农信社的管理较之改制前又有何变化?调研结果见表2:

表2 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对农信社经营的干预程度(2006年8月)

数据来源:据《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研究》调研问卷整理,2006。(2006年8月)。

由此可见,本次农信社产权体制改革对于地方政府施加给农信社的干预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对农信社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的干预程度大大降低了,这是本轮改革的成效之一。

三、泰安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后民主管理情况

(一)农信社“激励-约束”机制的变化

改制之前,农信社的民主管理状况可以说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社员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机构形同虚设;改制后,信用社员工既是股东又是职工,他们认为自己是“投资股东(主人)”的占被调研对象的27.6%;认为自己“既是主人又是员工”的占69.7%;是“受聘职工”的占2.7%。值得指出的是,所有的有效问卷中员工工资的确定标准都是“基础工资+绩效”,体现了“效率优先、按劳付酬”的原则,随之带来的是农信社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问卷统计结果表明,认为员工工作积极性较之改制前“提高了”的占到97.8%;选择“没有变化”的仅有2.2%;没有人选择“下降”。对“现有的信用社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否符合基层实际?”问题的回答是:认为“符合”的占89%;认为“基本符合”的有11%。可见改制后,随着农信社新型薪酬管理办法及激励约束机制的实施,员工精神面貌及工作积极性有了实质性的改观,这是本轮改革的又一成效。

(二)产权制度创新――“职工代表大会”的制度设计

1.产权制度设计的初衷及其运作机理。在调研座谈中,笔者发现,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为农信社设定了多元化改革目标与政策取向:一是“支农”重任不可推卸;二是经营利益必须确保;三是服从上级监督、主管部门指示及检查。由此可见,改革后的农信社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较之改革前有增无减。农信社内部管理人员及普通职工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也随之增加,且内控机制对职工的要求进一步趋严,职工由于受“贷款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的约束,承担着巨大的信贷风险。而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却大多“有名无实”,“寻租”与“经营和道德的双重风险”问题不可避免。基于此种考量,笔者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的参与型经济组织模式――“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设想,以期能够对农信社内部治理结构及其民主管理状况作出进一步的修整与完善。

所谓参与型经济组织模式,即在原有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基础上,增设一个新的制衡与监督机构――职工代表大会。此种制度设计,主要基于当前整个管理体制设置和社会民主建设的现实状况,自上而下地全面实行机构改革和重组,强化民主管理成分尚欠制度基础,只能首先以基层民主建设为切入点,拾级而上,逐步健全与完善县级及其以上的民主管理体制。这不仅是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设计初衷的现实之举,同时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样具有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2.产权制度设计的调研分析。最初,为了解基层农信社主任对目前改善本社民主管理状况的现实想法,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改制后,您认为在基层社的经营管理方面应如何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备选答案及所占比率分别为:“依靠上级有关文件或管理办法,占8.4%;本社主任办公会研究的管理办法,占20.6%;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占60.7%;通过股东代表大会,占10.3%;”(2)“您认为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基层社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能否依靠‘职工大会’来代替基层社原有的‘社员代表大会’来改善本社的民主管理状况?”调研结果为:“肯定(即认为可行)”的比重占到96.7%;认为“不可行”的仅有3.3%。而且在提供给基层社主任的“依靠职工代表大会来改善本社民主管理状况的备选措施”:(可多选)“①贷款项目审批;②收入分配制度的制定;③工资福利分配办法的制定;④本社日常大额业务费用开支的监督审查;⑤其他”中,选择①②③的比重达到64.4%;选择①④的占13.9%;选择②③的有12.7%;选择①②的占10%。

调研及座谈的结果表明:一方面,当前基层社的确存在着民主管理方面的“空档”,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另一方面,令人欣慰的是,基层社主任及员工已经认识到了此问题,并在积极地寻求解决途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基层的这一实际要求,并经调研印证是“符合民意”的。

四、泰安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绩效评价

从根本上讲,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其自身的商业性可持续发展。因此,调研主要从现有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出发,并对其改革绩效作出了初步判断。

(一)农信社存贷业务、盈利水平及不良贷款状况分析

自2003年以来,随着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中央落实支农政策的到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一直在不断改善。据调研显示:自改革初始的2003年到2006年间,各农信社在存贷款业务开展、盈利状况、不良贷款下降等方面均有了较大改观,具体数据见表3-4。

表3 泰安市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运用状况表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泰安市农村信用社统计简报,2006。

表4泰安市农村信用社损益状况表(部分) (2006年7月)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泰安市农村信用社统计简报,2006。表中“+“为正、“-”为负。

上述表格充分显示:改制后农信社经营状况明显好转,资本收益显著提高,存、贷款数量大幅度上涨,同时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然而,进一步分析可见,这一部分盈利可能主要来自于农信社现行贷款利率的提高、中央 “票据置换”的实施效果以及政府优惠政策的落实。如果剔除此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信社的整体状况可能会差强人意。

农信社账面不良贷款呈稳步下降趋势。但是,如果将已清收的不良贷款同时考虑在内,全部不良贷款的占比则远高于账面反映出的数值。现实中,通过清收的办法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可能性已经不大,采取的主要途径是利用盈利来核销不良贷款。

(二)农信社“支农”发展状况分析

用农村信用社2003年-2006年的农业贷款数量及结构数据来说明其支农发展状况:

表5 泰安市农村信用社历年农业贷款结构情况表 (各年度均取7月份数据)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泰安市农村信用社统计简报,2003-2006。

由表5中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结构变化的数据可见,农村工商业的贷款规模迅速上升,而且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变化很显然是近年来农村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快速发展在信贷需求上的直观反映。随着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和农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信社的贷款业务也在发生相应的变迁,使其一方面仍然要坚持支持农村发展的传统业务领域不变;另一方面也应积极适应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态势的变化,将贷款领域适当向农村中小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转移,这将是农信社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泰安市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结论

1.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体制的农信社改革,总体上讲,利大于弊。通过改制,农信社在股权设置、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2.“花钱买机制”无疑是此轮农信社改革中金融制度的一大创新。然而,由于地区间的差异性和机制的灵活性,统一模式的推行,必然使改革措施有利于一部分地区而不利于另一部分地区。基于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进一步落实“因地、因社制宜”的基本原则,寻求适应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产权体制及运行组织模式。[3]

3.改制后各地农信社的盈利能力仍存在很大差别,中央银行票据兑付条件应当进一步具体化,不应一概而论。据谢平等人的调研(2006)显示,农信社主任认为央行的票据兑付条件过高的占到67%;认为不高的占33%。[4]全国各地信用社的情况千差万别,而国发[2003]15号文件对所有信用社均采用50%的资金支持力度。事实上,一些信用社按目前的盈利水平需要至少一二十年才能消化历史包袱,而一些信用社无须努力就可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支持。基于此,笔者认为,国家在出台设计方案时,除了应有的约束机制外,还应制定使信用社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否则,信用社在工作中就可能懈怠,或为获得优惠政策不惜采取欺骗手段,进而违背了政府“花钱买机制”的初衷。

4.农信社改革中普遍存在着地方政府资金扶持不到位的问题。中央银行置换了信用社资不抵债额的一半,还有一半需要地方政府和信用社共同化解。据调研座谈显示,地方政府在化解农信社的不良资产方面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还有的信用社主任认为目前的税赋仍较重,在目前农信社普遍亏损,呆账准备金提取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不利于鼓励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业务的开展。如何将税收减免与支持“三农”挂钩是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5.改制后的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障碍仍然较多。据调研显示,基层社主任大多将农信社目前的经营困境归结为某些外部因素,如历史包袱沉重、支持“三农”与商业性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软、硬件经营设施及信用环境较差,上级主管部门监管过严等等。

上述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实践工作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 泰安市农村信用社统计简报:2004、2005、2006年.

[2] 王家传.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与发展模式再探[J].中国农村经济,2003,(1).

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篇6

一、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县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农用地需求不断增长,自土地承包到户以来,全县因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镇项目建设等被征收征用土地共4490亩,其中,耕地4227亩。所有征地涉及51个村委会235个村民小组3301户农户11094人,其中1—18岁2938人,18—60岁6881人,60岁以上1275人。其中2005年至2008年7月共征地358亩,其中耕地341亩,占所征地的95%。所有征地涉及9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259户农户852人,其中1—18岁218人,18—60岁563人,60岁以上71人。

(一)基本失地人口情况。征收、征占用土地后失地农民中基本失地(人均耕地不足0.3亩)1284户4446人,其中1—18岁1058人,18—60岁2847人,60岁以上541人。基本失地农民生活现状为:上升型120户、持平型903户、贫困型261户。其中2005年至2008年7月,征收、征占用土地后失地农民中基本失地31户108人,其中1—18岁31人,18—60岁66人,60岁以上11人。基本失地农民生活现状为:上升型5户、持平型13户、贫困型13户。

(二)完全无地人口情况。征收、征占用土地后失地农民中完全无地644户2209人,其中1—18岁632人,18—60岁1331人,60岁以上246人。完全无地农民生活现状为:上升型57户、持平型303户、贫困型284户。其中2005年至2008年7月,征收、征占用土地后失地农民中完全无地61户220人,其中1—18岁54人,18—60岁146人,60岁以上20人。完全无地农民生活现状为:上升型4户、持平型33户、贫困型24户。

(三)征收征用土地的补偿情况。因项目建设的补偿情况。1998年以前征地以货币补偿为主,补偿标准不等。少部分农户采用减免农业税(费)的方式补偿;1998年以后的征地主要实行货币补偿和办理农转非的方式进行安置,标准根据地块等不同而不等,最高时曾达6万元/亩,大多数为2万元/亩。另外,落实农转非2263人,其中安排就业114人。落实最低生活保障839人(户)。其中2005年至2008年7月,落实农转非48人,其中安排就业16人,落实最低生活保障40人(户)。

2005年11月以前征地实行货币补偿,补偿标准不等,最高达6万元/亩,大多数在2万元/亩左右。2005年11月至2008年7月,按县人民政府第5号公告规定的标准对建设征收土地及附着物进行补偿,具体标准为征收水田、菜地的规划区内24000元/亩,规划区外的坝区、乡镇政府所在地22000元/亩,其它地区19800元/亩;征收旱地规划区内10000元/亩,规划区外的坝区、乡镇政府所在地9000元/亩,其它地区7700元/亩。2008年7月,县人民政府了28号公告,对大瑞铁路××段建设用地征收及拆迁补偿标准作了新的规定。

(四)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情况。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采用货币安置、就业安置和土地安置的方式进行。一是货币安置。这是目前采取的主要安置方式。征收土地的补偿费,除原老街的部分村、社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少量的费用外,其它乡镇全部兑补到农户。二是宅基地安置。对部分拆迁户,在进行货币补偿的同时,还实行宅基地同面积兑换的方式进行安置。三是办理农转非手续和就业安置。按征收0.5亩耕地办理1人农转非,共办理农转非2263人。从2008年起,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后,不执行农转非政策。同时,由用地单位为土地被征收的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安排了114人就业,但这样安置的方式很少。四是最低生活保障。对生活困难符合享受低保条件被征地农民给予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839人(户)。

二、存在的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的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失去了土地,农民就没有稳定的生活保障。如果农民在失地后没有得到合理的安置,就会造成大量失地农民变为介于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新的社会弱势群体。土地征用不仅没有富裕农民,而是造成了大批农民失地失业;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差距,而是扩大了社会不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已成了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补偿费用偏低,失地农民安置难。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只考虑了土地的历史产出和收益,以及不降低“农民”的生活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被征地农民成为新居民后生活消费水平必然提高的客观事实。目前每亩水田的全部补偿费大约在2万多元,也就相等于一个普通公务员1年的工资。现在农民没有土地了,生活成本又在不断的提高,他面对城镇生活的时候需要开销,所以补偿费也是杯水车薪的。由于现在的补偿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给被征地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既解决不了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更解决不了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第二,整体素质不高,失地农民就业难。土地依然是绝大多数农民、特别是大龄农民的最基本的就业岗位。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大龄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相对低下,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他们是弱者。面对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失地就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非农就业技能的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自谋出路的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困难,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

第三,经济收入不稳定,失地农民保障难。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征用土地必然影响农民的生计。土地被征用后,有些农户能较好地运用得到的补偿资金自主创业,生活稳定并有较大提高。对大部分被征地农民而言,他们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呈现“先高后低”的特征。在土地被征用之初,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有的失地农民闲居在家,打牌、打麻将,甚至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几年下来,正事没干,钱也花光了,技术也没学,种地没土地,工作又没有,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有的失地农民都把土地补偿费用到住房的建设修缮、婚丧嫁娶、购置生活消费品,以及清偿债务等方面,没有将补偿费用于生产经营,导致失地后往往也就丧失经济收入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将会因就业发展能力、社会转型能力等等,导致生活水平出现很大的差异。特别是以土地经营为主、文化程度较低、社会转型能力较差、消费没有计划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的被征地农民,几年后征地款“吃”完,其最终结果往往是生活没有保障。

第四,相应的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管理难。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农民失去土地以后,没有低保,没有社保,处于无地、无业、无保障、无创业资本的“四无”状态,造成了“种粮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情况,生活在城镇的边缘,导致失地农民大量转化为城市贫民,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优惠政策,不仅计划生育等政策执行难,而且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制约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三、对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建议

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对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方面的建议和措施如下:

(一)依法提高征地补偿费用。土地对于农民来讲具有三项基本功能,即:所有权功能、就业功能和保障功能。同时土地也具有效益延续功能,只要土地在,农民可以祖祖辈辈的依靠土地生活下去。因此,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要按照“土地能换到农民的保障”

的原则,根据被征土地的原有收益、未来用途、区位、质量、供求关系等综合因素,结合当地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和被征地农民未来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依法制定评估办法,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以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经济条件来确定对失地农民进行合理补偿的依据。按照安置农民的实际社会成本,制定出补偿安置最低标准,改进补偿费的分配方法,完善补偿机制。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补偿安置方式。要改变目前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的做法,采取形式多样的补偿安置方式,给被征地农民提供一条能够确保长期生计的出路。一是预留地安置。政府在征地时为完全失地的农民15%左右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建盖标准厂房、市场等用于租赁、经营或作价入股,以保证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二是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转让、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将收益的50%用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剩下的收益小部分用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其余直接分配给农民。三是实行宅基地安置。对完全失地农民补偿0.3——0.2亩的宅基地,一方面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居住问题,另一面方面可建盖房屋可用于出租,增加收入。四是制定合理补偿费用分配机制。可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的一部分发放给被征地农民,保障其当前的生活需要,另一部分作为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专项资金,解决被征地农民的保障问题。

(三)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大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是解决目前失地农民存在问题的关键。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结合被征地农民特点与需求建立与之相适合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资金,促进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和融入城镇社会,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实现“以土地换保障、以保障换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要以劳动年龄段内的被征地农民为就业培训重点,以大龄和老龄人群为社会保障重点。

1、着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首先,转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观。大部分的被征地农民对就业缺乏市场意识,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因此,要通过宣传教育帮助被征地农民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择业观念。

其次,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农民失去土地后,客观上需要从农业转向其他行业。除去合理支付货币补偿以外,还应考虑到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要在劳动就业方面给予就业指导、组织劳务输出,安排专门的资金,开展针对被征地农民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多层次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使更多的失地农民通过就业培训打开就业渠道,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再次,做好就业援助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贷免扶补”的就业带动创业政策的要求,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分类纳入城乡就业体系,提供相关的就业服务和再就业政策扶持。

第四,加大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的力度。一是用地单位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按一定比例优先符合就业条件被征地农民就业。二是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4050”人员及其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就业积极开发就业岗位,解决就业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就业困难。

2、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试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采取基本生活补助、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办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1)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按照政府倡导、个人自愿、以支定收、适度保障,缴费标准与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及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保障水平不低于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原则,建立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一,参保范围。被征地人员是指××县辖区内有承包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资格,其土地因国家建设需要而被征用,征地时的在册农业人员。以户为单位,土地(指按××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承包合同界定的耕地,面积以农经部门丈量面积为准)被完全征用或征地后以户为单位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人员,均为参保对象。

第二、保障方式。一是基本生活补助。被征地时年满60周岁及其以上(不分男女)的人员,实行基本生活补助。二是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时年满16周岁且不满60周岁(不分男女)的人员,实行基本养老保险。

第三、基金来源。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一是使用土地的单位,按使用每亩土地不低于4万元的标准缴纳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费;二是政府从土地纯收益中安排10%的资金;三是基本养老保险金收益;四是政府补助和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五是其它来源。

第四、缴费及补助标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金由农民个人、政府分比例共同承担,实行一次性缴纳,筹资标准根据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被征地农民的承受能力来确定,由县人民政府一次性补助50%,由个人缴纳50%。政府补助部分一次性划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部分一次性划入个人账户。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均有权享有政府的一次性补助。

第五、待遇的发放。一是基本生活补助。享受基本生活补助的60周岁以上的征地养老人员,从办理参保手续后之下月开始,由社会保险局经办机构按启领时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支付基本生活补助费,直至死亡。二是基本养老保险。16周岁至不满60周岁被征地农民,按规定缴足养老保险费的,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由社会保险局经办机构根据××省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计算相应的待遇,如待遇不足我县启领时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应从统筹账户中补足不足部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

(2)实行生活补助。对县人民政府具体政策实施后征地时不满16周岁的人员且土地被完全征用的人员不列入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范围,一次性发给征地生活补助,其今后的就业和养老问题自行解决。

(3)医疗保障。被征地农民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参保方式享受有关医疗待遇。

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篇7

关键词:玉米;生产成本;存在问题;投资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为了了解旬邑县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行政决策部门提供较为准确的良好建议,我们以陕西省粮食生产成本调查活动的通知精神为基准,按照一般农户、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各层次分别调查5户的要求进行选样调查。其调查方法采取进村入户问卷式进行,主要作物为玉米。

1 调查结果

1.1一般农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3人,户均4.6人;劳动力9个,户均1.8个;粮食种植面积2466.7m2,户均4933.3 m2,人均1066.7 m2;粮食收入56640元,户均11328元,人均2462.6元,667 m2产值1530.8元;家庭总收入96020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59%;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9800 m2,户均1960 m2。流转费80元/667 m2(半山区塬面旱地)。玉米生产成本,667m2成本1057元,其中劳动力投入540 元,物资投入317元,动力投入100元,租赁费80元。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多为种子和化肥;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加大力度。

1.2种粮大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4人,户均4.8人;劳动力10个,户均2个;粮食种植面积22666.7 m2,户均45333.3 m2,人均9466.7 m2;粮食收入512500元,户均102500元,人均21354.2元,667 m2产值1507.4元;家庭总收入514600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99.6%;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198000 m2,户均29600 m2;流转费184元/667 m2(马栏山川道地)。玉米生产成本,667m2成本1145元,其中劳动力投入416元,物资投入359元,动力投入184元,租赁费184元。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皆为化肥。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直接补在化肥和农业机械上,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3粮食专业合作社户调查情况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5户,总人口21人,户均4.2人;劳动力10个,户均2个;粮食种植面积103333.3 m2,户均20666.7 m2,人均4920 m2;粮食总收入233940元,户均46788元,人均11140元,667 m2产值1509.3元;家庭总收入282732元,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82.7%;土地流转,5户总流转79333.3 m2,户均15866.7 m2。流转费176元/667 m2(塬区旱地)。玉米生产成本,667 m2成本1245元,其中劳动力投入524元,物资投入360元,动力投入185元,租赁费176元。粮食惠农政策意向调研,对惠农政策的评价,皆为基本满意;惠农政策对家庭收入的作用为有作用,但对纯收入增长缓慢。惠农补贴应补在哪个方面,皆为化肥;对惠农补贴及项目补贴的建议为直接补在农业机械上。

1.4国家惠农补贴情况

粮食直补8元,良种补贴10元,玉米地膜补贴10元,农资综合补贴71.76元,合计每667 m2总补贴99.76元。

2 结果分析

在粮食生产成本构成中主要有劳动力投入、物资投入、动力投入和租赁费投入,各占比重分析见下表:

2.1在667m2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投入位居第一

一般农户劳动力投入占51.1%,种粮大户占36.3%,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42.1%。

2.2物资投入居第二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30%,种粮大户占31.4%,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28.9%。

2.3租赁投入居第三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9.5%,种粮大户占16.1%,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14.1%。

2.4动力投入居第四位

一般农户投入占9.4%,种粮大户占16.1%,粮食专业合作社户占14.9%。

3 存在问题

3.1 农业生产劳动力后继乏人

调查中了解到农业用工十分短缺,尤其是山区一带,工价偏高,一般工价60~100元,平均每个工日价为80元。农工活既苦又累,大部分打工者岁数偏大。

3.2 农业机械化程度水平较低

调查中动力投入位居最后,而劳动力投入位居第一,便说明了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机械费用偏高,限制了一般农户的使用积极性。

3.3 粮食生产纯收入较低

农民粮食生产成本若将劳动力成本算在其内纯收入很低。调查中一般农户667m2纯收入为473.8元,种粮大户每667m2纯收入为362.4元,粮食专业合作社户667 m2纯收入为264.3元。农民种粮的收入实质多为自己的劳动力收入,造成成本高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费用和农资费用偏高。

4 投资建议

4.1 加大惠农投资力度

在调查问卷“对惠农政策有何建议”中,基本都是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惠农投资力度,以解决农资费用偏高的问题。

4.2 侧重农业机械补贴

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篇8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社会结构 农业经济发展

1 农村社会结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前农村社会中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关系,可以具体区分为三种不同的关系。一是“县、乡、镇政府”、“村两委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二是“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三是“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县、乡、镇政府”、“村两委会”、“农户”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我国农村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核心内容。在如何推进本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上,“县、乡、镇政府”、“村两委会”、“农户”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是制约着一定区(县)域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处于怎样的结构状态时,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对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方式的形成,才是起促进作用的呢?反之,则必然会起阻碍作用呢?

经济学界认为,农村中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应该是农户、而不应该是县、乡政府。从一般意义上讲,也不应该是村干部。因此,可以认为,在“县、乡、镇政府”、“村两委会”、“农户”三者关系中,“农户”自主决定自己各种农业生产资源投向的权力越大,这种三者关系的状态就越“好”,就越有利于农村中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反之,“农户”自主决定其资源投向的权力越小,三者关系就越处在“不好”的状态。

“经济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示范基地+农户”等等旨在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也逐渐成为当前农村社会关系中新的序列,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与“农户”之间相互关系的状况,是当前农村中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甚至是区域专业化的发展状况关联性更为紧密的内容。那么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这些经营模式中,农户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处于怎样的状况时,对本区(县)域中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呢?

如果农户获得了自主决定其资源投向的权力,但目前这种分散、以小农方式经营是不可能面对市场需求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的。经济学界认为,“经济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示范基地+农户”是当前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农户只有加入到“经济合作组织”中、加入到“龙头企业+农户”、“示范基地+农户”的生产关系中,农户的生产才可能是适合市场需要的。加入到上述的生产关系中是农户与市场对接的必然路径。但问题是,加入到上述生产关系中去的农户,与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或者与经济合作组织之间,必须能够形成一种以双方认同的、受法律保护的契约为基础的相互关系。否则,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获得能够持续的物质利益。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收益在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分配机制问题。一般地说,分配机制越是基于双方的认同,双方关系的整合性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收益,这也表明这种社会结构处在“好”的状态。

可以说,当前农村中这种关系如果不能实现整合,那么农户即使获得“自主决定其农业资源投向的权力”也不可能产生明显意义。而究竟应该如何促进农户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这种具有基本整合性的相互关系,则是当前非常需要研究的问题。

“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农村社会中的第三种关系。当前在许多农户的生产过程中,基本上是依赖以往的经验“靠天收”,没有多少常规农业技术的支持,更不用说高新农业技术的支持。而农村中的农业技术人员,由于当前农技推广体制的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技术资源闲置,导致农村中一方面是农户迫切需要技术,而另一方面是农业技术人员或转行干别的事情,或做起了涉农的生意,无人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这种状况是当前导致农户的种植、养殖结构难以进行合理调整,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都难以提高,因而收入也难以增加的重要原因。即使当前正在广泛兴起的“经济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示范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中,“农户”仍然是独立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单位。因此,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之间是否能构成稳定的技术服务与被服务相互关系,对每一个农户的农业生产是否能够真正增收,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并且,由于农户缺乏技术支持而产生的农产品品质不高,又会导致农户与龙头公司、与示范基地、与合作组织之间关系的矛盾,严重的可能引发社会冲突。从宏观上看,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家关于农业种植结构区域性调整的总体规划也只会是纸上谈兵。那么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农村中的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处在怎样的状态才是“好”的结构状态,才可能顺利推进本区(县)域中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和实现农业经济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呢?

从农业经济学角度看,当前我国的农业必须是技术、信息推动型农业,农业技术支持必须成为每一个农户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之间必须形成稳定的服务和被服务关系。形成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市场化途径,也可以探索由非市场化途径逐步过度到市场化途径。非市场化途径指通过政府支持途径为农户提供基础性、常规性农业技术的支持。养成农户依赖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习惯。对于部分农户的高新农业技术支持则主要以市场化途径解决。但就目前农村中广大农户的情况看,政府投入是启动农业技术支持机制的关键。农业的技术投入必须成为一种国家的制度创新,而不能仅仅依靠市场选择和农民自身。

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篇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和民心工程完成情况;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专题工作的进展完成情况。

二、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全面深化与东南亚、南亚的合作,通路、通商、通电、通关等“四通”工作开展情况。

(三)完善招商引资办法,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的做法及成效。

三、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自主创新的投入情况及创新成果;科技合作项目取得的成效;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取得突破的情况。

(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情况;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情况。

(三)培养各类科技人才、中初级人才、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等情况。

四、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培育工业企业发展的环境,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推进企业的战略合作,鼓励企业积极上市融资,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中小企业和特色经济等工作开展情况。

(二)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推进二次创业及旅游新产品开发的情况。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水利、交通、电力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四)建立责任制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保持工业投资的较快增长,落实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电力、交通投资目标,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一)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措施及实效,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及新成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的措施及成效。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特色产业开发,引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情况;加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及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等情况。

(三)建立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救助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进展情况;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建设“民族团结示范村”和“兴边富民示范村”等情况;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跨境民族和“直过区”民族的扶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等情况。

六、关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情况;解决读书难、看病难、看电视听广播难、看戏难和学科技难等问题的措施及实效。

(二)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条件鼓励自主就业等情况;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廉租房建设,解决好失地农民和水电移民的安置工作,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等措施及实效。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情况;加强医疗网络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搞好医疗市场管理等情况。

(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情况;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情况。

(五)开展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新情况;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社区管理,推进平安创建活动,保障社会稳定等情况。

(六)稳定市场物价,确保节日各类商品供应的情况。

七、关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的措施及成效。

(二)退耕还林、天保工程、护林防火等生态建设和保护情况。

(三)发展循环经济,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

八、关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一)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等情况;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艺术精品、农村电影放映、文化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工程,加快“两馆一站”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二)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抓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的实效;加强对互联网、网络电视等新兴传媒的管理,构建文化传播体系等情况。

(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开展情况;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壮大相结合,推动我省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思路等情况。

九、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等情况。

(二)完善重大决策的协商和协调机制,决策咨询、评估、公示、听证等制度体系建设情况。

(三)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和无为问责制,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行政执行力等情况;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情况。

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篇10

关键词:农民工;生存状况;发展状况;融入状况;研究综述

作为改革开放后涌现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农民工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亦农亦工,非农非工”的特征,导致其游离于城市生活的边缘,在生存质量、发展状况、融入程度上还无法真正和城市接轨。为进一步推动农民工理论研究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状况作简要的回顾与梳理。

一、农民工的概念及特征

城市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也是其他国家所未曾出现和存在过的新概念。何谓农民工?虽然学术界对农民工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但多数学者对此有三点基本相近的认可:首先,他们来自农村,属于农业户口;其次,他们虽是农民,但主要时间是在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再次,他们的非农活动不限于工业领域,更多的是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活动。

但在阶层属性方面,学者们看法却有分歧:大多数学者认为,进城农民工的户籍虽在农村,但他们已从农民中分离出来,已较大程度地融入了城市生活,是中国工人阶层的一部分。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农民在经济待遇、社会认同、政治参与等各方面还与市民不具有相同的地位与特质,在户籍制度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之前,提出“农民工是新的产业工人群体”的说法还为时过早。

二、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进城农民工是城市的边缘群体,保护其基本的生存是在城市立足的基本前提,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住房条件、就业情况等方面。

(一)工资水平

随着最低工资制度的推行和城市用工环境的改善,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近年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行业差距和地域差异短时间内仍无法消除。2010年全国农民工2.4233亿,月工资收入到1690元,比2009年增长19.3%,与2005年相比,增长41.6%。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仍将持续增长。

尽管农民工总体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不同的务工城市,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据调查结果显示,东南部城市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城市。除了地区差异外,农民工工资在行业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就北京地区来说,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月工资约2980元,而餐饮、零售业的农民工月工资仅在1506元。

(二)住房状况

从住房面积来看,只有10.6%的农民工住所不到5m2,1/3的农民工住所面积超过12m2。但进一步考察人均情况并不乐观,首先是单独居住的比重相当低,超过90%的农民工没有私人房间,30.4%的人为2人-4人共同居住,31.9%的人为5人-8人居住,大约20%的农民工居住在9人以上的宿舍。

从租房形式来看,农民工更倾向于租平房,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有15.3%的农民工租住的是地下室,41.7%的农民工租住房屋内没有浴室,并与他人合用厨房;在南京,租住简易平房的比例也高达23%。另外,3/4的农民工选择与自己的同行们比邻而居。

(三)就业情况

农民工的就业情况是其工资水平、生活状况改善与否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提供就业指导与就业培训,但农民工的求职渠道依然狭窄,工作时间与环境仍然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者老乡介绍找工作,而且农民工的技能大多是在工作中学习与积累的,很少参与政府组织的培训。另外,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但每天工作8小时以下的仅占12%。另外,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不足12%,有些单位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内容也不规范,甚至不合法。

三、农民工的发展状况

要想避免农民工群体的“阶层固化”现象,使其拥有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在保护其生存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支持其不断发展,解决其发展困境。

(一)社会保障情况

社会保障权利是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或有关部门获得物质帮助或者基本生活权利。农民工群体由于是“农民”身份,在国家现行制度安排下被纳入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是他们常年生活在城镇,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又将其排斥在外,造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处于无人问津的真空状态。

以医疗保险为例,在城镇医疗保险计划和农村合作医疗体制(cms)的覆盖下,11.2%的农民工同时享有以上两类保险,12.5%的人仅享有城镇医疗保险,25.6%的人只享有农村合作医疗,而近一半(47.7%)的农民工根本没有任何保险。

(二)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已开始融入城市生活中去,溜冰、摄影等业余娱乐不断增多,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仍呈现整体贫乏的特点。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既有现代性的特点,又有落后的一面,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心理矛盾的冲突并存,精神压力较大。

1、文化生活方式

城市文明对农民工群体的影响日益深远,促使其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但农民工很难真正参与到市民文化活动中去,他们工作之余的消遣方式基本为打牌、聊天、看电视、睡觉、听收音机、上网等。

2、精神情感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主要指80后农民工)已经立家或正涉足爱情,精神生活的自我满足感较强,情感方面相对充实。但面对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性和低收入的现实,他们容易产生焦虑感,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情感交流甚少,许多农民工感到空虚、单调、没意思。

四、农民工的融入状况

个体对于身份境遇的感知、市民化生活的认定以及政治参与的主观认可度对于理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特殊意义。

(一)身份认同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前提是身份认同的转换,其中职业身份与户籍身份的转换是最关键的两种转换。首先,农民工进入到城市工业生产的体系后,他们在身份上的扮演的不再是农民,而是所谓的产业工人,他们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其次,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成为产业工人,应然享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待遇,户籍身份的转换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核心环节,也是学术界在农民工问题上争论最多的一点。

(二)市民化

根据涂尔干的经典理论,人的社会融合可以从人们对于正式社会组织的参与表现出来。基于文化的同质以及类似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别是对具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向心力,他们只愿意在原有地缘、血缘、亲缘关系的基础上,重建自己的文化与社会空间,“浙江村”、“河南村”、“四川村”等农民社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民工的市民融入程度还比较低,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不健全。

(三)政治参与

学术界普遍认为,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对当地社区的政治参与度较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遭遇了政治排斥,其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城市成为“纸上谈兵”。45.1%的农民工反映所在单位没有工会组织,7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党团组织的政治生活。

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农民工融入城市非常难,但仍有研究者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农民工尽管通过正式渠道融入很难,但通过“积极镶嵌”的非正式途径获得了自主性,特别是一些成功的农民工精英能够透过对关系的投资将私人资本转化为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资本,将自身行动与城市社区政治镶嵌在一起,实现了政治融入。

五、既有研究的不足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透视学术界众学者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成果,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农民工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基于此,笔者对农民工问题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作如下评述。

(一)既有研究的不足

1、研究视角相对缺乏

农民工问题既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政治问题,农民工群体境遇的改善与政府政策息息相关,但却缺乏相应的政治学研究关怀。从学科参与角度而言,国内社会学研究者从人口学、社会学等视角对农民工问题进行探讨,但政治学并未成为农民工议题的重要参与者,在既有的政治学研究中,仅局限于政治参与的视角分析,且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理论创新不足,这是农民工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点。

2、研究方法不规范

国内有关农民工研究的文献,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调查报告,正规的学术论文相对较少,在调查报告中,样本容量不足、调查不深入等问题频现;又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问卷调查对于发觉农民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农民工问题中可以量化的指标较多,但对于各种量化分析的方法、理论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甚为缺乏,导致对问题的分析缺乏说服力,各种政策建议流于表象,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3、研究体系不足

结合实际对农民工生存、发展、融入状况的梳理与归纳,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民工的研究多集中在生存状态的描述上,即仅重视如何保护其生存上,而在其如何更好地发展的问题上则研究相对较少,有关其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的研究则更是甚少。若想真正解决农民工问题,不仅仅是保护其生存上,而是更多地支持其发展、增强其融入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目前,现有的研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1、农民工生存、发展、融入状况的评估问题

如何准确地定位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发展水平、融入程度,应该合理地考量各项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综合考虑影响建立科学完整的农民工各项指标评估体系的因素。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农民工进行评估,才得以对相关政策及实施效果进行反馈监测。

2、农民工社会保护与支持政策体系的建立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社会问题,采取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的策略才能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护与支持体系。所以,要在解决农民工生存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支持其发展的各项立法政策,最后,从根本上统一户籍制度,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市民。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改革,2006(5).

2、罗兆锋.我国农民工群体特征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

3、郑功成.对农民工问题的基础判断[j].中国劳动,2006(8).

4、刘启营.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特点及改善对策[m].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5).

5、陈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与归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1).

6、梁波,王海英.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j].人口与发展,2010(4).

7、李强.社会学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j].学术界,2004(4).

8、周利敏.镶嵌与自主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正式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