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康复十篇

时间:2023-04-10 07:24:47

脑血栓康复

脑血栓康复篇1

方法:对进入我院治疗的89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性的分析并总结。

结果:2011年11月到2012年4月,对在我院治疗的89例脑血栓患者,经过半年的康复护理,有5.13%的脑血栓患者症状体征没有一点改善;51.28%的脑血栓患者只得到部分自理恢复的能力;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脑血栓患者占43.59%。

结论:科学的细致的全方位的护理是对脑血栓患者康复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对脑血栓患者康复期进行完整且全面的护理,可以让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关键词:脑血栓 康复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37-02

脑血栓是急性脑血管病,致残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1]。脑血栓是临床最常见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脑血栓疾病对患者的各项功能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例如:运动功能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还有情感表达方面以及心理特征活动的障碍。通过对在我院治疗的89例脑血栓患者康复护理,对脑血栓的特点和脑血栓患者经过周密细致的观察研究,总结到脑血栓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对患者的护理原则。在脑血栓患者的康复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做康复治疗的89例脑血栓患者,其中,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60例;年龄45至70岁,平均年龄57岁。左侧偏瘫患者有35例,右侧偏瘫患者有54例。伴有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的有32例,伴有高血压的有57例。患者失语患者有23例。这些患者平均都是在发病后两三个月内被送到本医院做康复治疗。

1.2 方法。

1.2.1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人类思想及情感交流的最重要手段,语言表达能力缺失对脑血栓患者的的心理和生理上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对脑血栓患者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越早越好。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去进行训练,应该首先从最简单的字,然后到词语,最后再到句子的训练。采用听、说、读、写的训练方法,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识,树立学习的信心。

1.2.2 心理的治疗与护理。心理上的治疗与护理对脑血栓患者非常必要。不仅要让脑血栓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坚持做康复锻炼,而且还要消除患者的恐惧悲观的思想,让他们拥有轻松快乐的心态。保持舒适干净、安静和谐的环境,有利于脑血栓患者培养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3]。护理人员对脑血栓患者要正确疏导,经常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家庭成员对脑血栓患者应该尊重,体谅并且要主动关心,照顾,让患者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1.2.3 保证营养充足的饮食。脑血栓患者的饮食最好以水果、蔬菜和蛋白质食物为主,少吃脂肪和盐,多吃含有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

1.2.4 瘫痪肢体的运动训练。要改善脑血栓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需要每天定时定量的做一些上下肢的关节伸展运动。训练内容包括握拳、抬臂、拾物、抓拿的一些细微动作的锻炼。训练内容不可强求一定要做到,应该循序渐进。

2 结果

通过对在我院治疗的89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有5.13%的脑血栓患者症状体征没有一点改善;51.28%的脑血栓患者只得到部分自理恢复的能力;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脑血栓患者占43.59%。

3 讨论

脑血栓患者大多数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偏瘫,半身不遂在临床治疗上是最常见的症状,并且还伴有语言表达不通顺,严重的脑血栓患者会出现昏迷。若是不及时的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可能就会导致一辈子的残疾。脑血栓不仅给社会及家庭经济上和心理上造成沉重的负担,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严重的影响。脑血栓发病半年内是最佳康复治疗期,在这时期内积极的配合做各种康复训练,有高达60%的患者可以进行日常生活自理,治疗效果最为显著[4]。依据对在我院治疗的89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现,95%的患者出现偏瘫,经过系统的治疗和细致的康复护理,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脑血栓患者占43.59%;51.28%的脑血栓患者只得到部分自理恢复的能力;仅有5.13%的脑血栓患者症状体征没有一点改善。

脑血栓患者康复期的护理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心理、语言、饮食、肢体方面的护理,其中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康复期的患者主要是角色习惯化和依赖性强的心理特点,这个时期的大多数患者都存在悲观、消极、忧虑、依赖,信心缺失等心理。所以,要让家属在对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挥作用,必须对家属进行脑血栓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护理技能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脑血栓患者的进一步康复。

综上所述,脑血栓康复期的护理主要是对失语症和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止废用综合症及并发症的发生。脑血栓患者的生活习惯、家属及专业人员的态度和康复的环境都是对脑血栓患者的康复作用是关键性的。在脑血栓的临床护理治疗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期的护理,是现阶段护理工作的重任。因此,科学的细致的全方位的护理是对脑血栓患者康复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对脑血栓患者康复期进行完整且全面的护理,可以让脑血栓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丁桂英.脑血栓治疗和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08):85-89

[2] 杨陆军.脑血栓形成9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3):102

脑血栓康复篇2

关键词:早期康复;脑血栓

脑血栓是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等特点,且通常会造成出现失语、肢体偏瘫、共济失调等神经损伤症状,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脑血栓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临床研究发现,早期的康复护理可有效的减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笔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方式进行了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脑血栓治疗的患者280例,年龄41~66岁,平均年龄(55.1±3.5)岁,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54.4±4.2)岁,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60例,平均病程(2.1±0.7)d,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5.6±5.3)岁,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64例,平均病程(2.3±1.1)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临床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即建立专门的早期康复护理小组,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循序渐进进行开展,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①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应明天定时对患者的关节部位进行局部按摩和功能锻炼,以促进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避免关节痉挛和僵硬,重点对患者的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进行伸展训练,对患者的肩关节进行外旋、曲屈、外展训练,对膝关节进行曲屈训练[2],从近关节端至远关节端进行锻炼;②患肢功能位摆放,通过将患者的患肢摆放至合理的功能为,以预防和减轻偏瘫肢体痉挛的发生;③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护理人员每日应知道患者进行步态训练、手功能训练和技巧性训练;④语言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每日指导患者进行舌尖运动练习,使患者的舌头伸出并向左右口角位置移动,练习5min/次,5次/d,以利于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

1.2.2临床观察指标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运动功能及生活功能评分作为观察指标。于患者发病后21d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3]对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进行评价,轻型:1~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采用尼莫地平法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4],显效:患者治疗后脑血栓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证候积分减少

1.2.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进行ridit分析,α=0.05

2结果

2.1临床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egI-Mevyer评分和ADL评分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前FegI-Mevyer评分和ADL评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制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egI-Mevyer评分和ADL评分结果见表2。

3讨论

优质的护理服务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早期康复护理通过针对性、计划性对患者进行肢体锻炼、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局部按摩和语言功能锻炼,在有效的提高患者应脑血栓而丧失的生理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因缺乏运动而造成关节僵硬或偏瘫肌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极大的提高了患者脑血栓的康复效果。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应脑血栓而造成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FegI-Mevyer评分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进一步说明了早期康复通过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脑血栓患者神经缺损的改善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3,26(3):247-248.

[2]姚仙桃.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06):56-57.

[3]陈伍妹,黎卫,杨秀坤.整体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1):141-142.

脑血栓康复篇3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给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明显好转的人数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的人数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 康复护理 早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9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42-02

急性脑血栓是临床多发性脑血管疾病之一,一旦患病后轻者残留后遗症,重者危及生命[1]。目前,仅仅依靠单纯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早期给予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致残率,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因此,本研究为全面探讨和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急性脑血栓早期治疗的技术水平。故笔者特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06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为52.36±8.74岁。全部入选患者均经急性脑血栓临床诊断标准明确诊断,通过影像资料结果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痴呆患者,并经入院后的病史询问和常规体检而彻底排除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并且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其两组患者均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给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①心理康复护理:通过讲解使患者认识功能锻炼对自身基本康复的重要意义,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等心理康复措施,全面调动家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家属在患者心理康复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语言功能康复护理: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张口、闭唇、鼓腮、伸缩舌等一系列口面部动作,从而使口面部的肌肉得以充分的运动。此外还应进行发音训练,首先从单音开始,到短词、短句,再逐步过渡到较长甚至较复杂的句子。

1.3 评价指标。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其中临床治疗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定,即基本痊愈:改善达80%以上;明显好转:改善达60%~80%;好转:改善达20%~60%;无效:改善为20%以下或无改善。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明显好转、好转之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即基本自理为60分以上;生活需要帮助为40~60分;基本生活完成需要帮助为40分以下。运动功能采用Fegl-Mevyer积分评定:即I级50分以下;Ⅱ级为50~84分;Ⅲ级为85~95分;IV级为96~99分。

1.4 统计学处理。临床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明显好转的人数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的人数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Fegl-Mevyer积分均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转,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栓塞主要是指人体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其血管,而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则会进一步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进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现象[3]。而急性脑血栓则更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危重的特点,故应重视疾病早期的系统性治疗,抓住最佳治疗时机。

本研究特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显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好转的人数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同时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转,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 向秀芳.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5):158-159

脑血栓康复篇4

【关键词】 急性脑血栓;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是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急,且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可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对其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研究显示发病早期积极进行系统化、规范化以及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而若在治疗期间大部分只注重急性期的治疗转归,很容易错过康复的最佳时机[2]。为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效果,我院选取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0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以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血栓形成病例,其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均经CT或者MRI证实。其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6.5岁,其中左侧瘫痪57例,右侧瘫痪43例,排除患有颅内出血,血压≤200/120 mm Hg,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以及皮肤护理等。研究组在上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其积极的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给予其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急性期保持患者正确的身体姿势与变换,进行左、右侧卧以及平卧相结合。积极进行咽部训练以减少患者发生呛咳。根据患者恢复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循序渐进,遵循机体运动的发育顺序进行训练,按照翻身-坐起-站立-步行的顺序进行功能训练。另外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适当进行肌力增强训练以及运动协调性训练,训练患者吃饭、穿衣、洗漱、如厕以及一些适当的室外活动。两组患者均护理4周,然后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评分计算评分减少比例将疗效分为4个等级,显效:减少 80%以上。有效:减少60%~80%。好转:减少20%~60%。无效:减少不足20%,或者无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好转。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其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基本自理:评分为60分以上;部分需要帮助:评分为40~60分;完成需要帮助:评分为40分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使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积极主动地进行康复护理对其患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病情稳定后最好在1~2 d内进行康复性训练,这样不仅可防治合并症,而且可避免由于长期卧床造成的患肢功能减退。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神经侧支循环以及突触联系的建立,利于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以及功能重组,另外通过对肢体伸肌的主动活动以及抗阻性训练可有效降低屈肌的张力,减轻患者痉挛和肌腱挛缩的发生,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避免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从而改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4]。

通过对本组资料研究显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程度明显好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其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降低致残的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范锦娣.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106-108.

[2] 钟志强,王坤,孙伟.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脑梗疗效的观察. 中国伤残医学,2011,19(6):73-74.

脑血栓康复篇5

【关键词】脑血栓;康复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16―01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改善,其食用过多糖含量和脂肪均很高的食物,进而使其血液中的糖与脂肪含量日益增高。在劳动方面上,人们大多数时间只进行脑力劳动,而进行体力劳动的情况几乎很少。受到这些原因的影响,从而致使近几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已成为能够对人们生存造成重要威胁的疾病之一,在一定程度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使其不断下降。脑血栓的发病人群主要由中老年人组成,同时其发病情况紧急,死亡率并不低,另外还能造成多种后遗症的形成,导致人们出现功能的现象。

1 脑血栓临床特点

脑血栓在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主要有:患者长时间的失语和半身不遂,同时其认知能力不断下降,部分功能出现障碍,同时还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等。其不仅可以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另外还可以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使其出现创伤现象。长时间患上此种疾病的患者经常会伴随有害怕、不自信、抑郁以及忧虑焦虑等多种心理疾病,其能够导致患者疾病增重甚至出现死亡。

2 康复期护理

2.1科学饮食

科学的饮食能够对患者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一般伴有消化功能衰退和便秘等症状。由此,医护人员需要劝说患者主要食用高纤维和高蛋白的流食,以及可以能够协助通便的蔬菜与水果之类的食物。而进食存在困难的患者,在其处于清醒状态时,护理人员先把其调整至恰当的,并且能够使用勺子给其喂入合适的温水,之后再逐渐对患者喂入稀饭。喂饭时,护理人员尽可能不要和患者开展交谈,防止其出现误吸的情况。另外,医护人员必须主动鼓励患者自己进食,促使其可以充分到认识个人进食能够确保恢复要求营养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1]。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每天给患者开展一次漱口的措施,确保其口腔卫生干净。而张口不容易的患者,能够采取鼻饲方法,也就是使用比较柔软的PVC软管对患者开展喂养。食物和水两者的温度通常需要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2.2构建环境合适的病房

构建环境合适的病房是每位医护人员需要履行的义务,另外其也属于脑血栓患者康复必备的一个条件。病房具有合适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而一个环境合适的病房主要指确保病房通风情况好以及空气流通顺畅,护理人员需要每天都对病房进行洒水,以确保其处于比较固定的适度,另外,其还需要按时开展更换被褥等多种工作。

2.3确保患者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患者形成良好且有效的睡眠习惯,离不开医护人员开展的配合与提供的帮助。此项护理属于患者康复基础护理当中的一项。医生大多数选择日间时间对患者开展治疗都,通常非常容易致使患者形成生物钟被打乱的现象,此种现象可对患者的睡眠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给患者的康复制造不少阻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使用有效的办法,防止患者形成睡眠混乱的情况,进而增强其睡眠质量。其大致可以开展以下措:(1)患者住院的开始时期,需要对其在睡眠中的时间、长度以及经常使用的姿势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地记录,另外,其也需要经过对家属开展相关的咨询从而掌握患者日常的睡眠特点。对处于在康复时期的患者构建和其日常大致相同的睡眠规律,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医护人员尽最大的可能防止栓患者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躺在病床上,其必须主动配合患者家属按照规定时间帮助患者翻身,防止压疮现象的形成[2]。若患者病情严重,其能够使可用减压垫等物品,不一样的能够使用软枕给患者提供支撑,致使其防止出现褥疮;此外,给患者翻身时,动作方向需要遵循从上向下以及从由内向外的规则。(3)医生需要尽量防止对处于康复时期的进行长时间的白天治疗,因为治疗时间太长非常容易造成患者出现入睡的情况,使其睡眠规律遭到改变,对此,尽可能选择晚间对患者使用部分镇定剂类的药物。白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和患者聊天的方法避免其入睡。另外,医护人员与家属也能够在白天尽量协助患者开展少数能够帮助功能恢复性的锻炼,促使其保持在清醒的状态中,掌握好白天睡眠的时间与次数。(4)患者在晚间睡觉之前不可以开展过多的恢复活动,护理人员能够协助家属对患者开展具有促进睡眠功能的措施,比如给患者提供一个恰当的休息,开展一些不是很复杂的按摩活动等。患者睡觉后,尽可能维持病房处在安静状态,确保其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综上所述,脑血栓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值得各大医院的高度重视。而对处于康复时期的患者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能够对患者的恢复提供很大的帮助,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得到有效护理,从而加快其恢复的速度。

参考文献:

脑血栓康复篇6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血栓;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96-01

文章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脑血栓患者治疗效果的积极作用,并作如下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男54例,女26例,年龄均在45~77岁,平均年龄为(55±3)岁。其中,右侧瘫痪42例,左侧瘫痪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脑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被确诊,将那些患有颅内出血,且血压≤200/120mmHg,以及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排除在外。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被给予常规护理,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其早期的康复护理,主要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和不良情绪的疏导、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的锻炼、生活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1.3判定标准

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显效即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之前下降超过80%,有效即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下降60%~80%,无效即下降幅度小于20%或无明显下降[1]。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分数低于40分表示不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40~60分表示有一定生活能力,分数高于60分表示有基本生活能力[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用卡方值检验计数资料,若P

2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得到不同程度上改善,其中观察组中,16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P

3讨论

在临床上,脑血栓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病症,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使患者致残,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而通过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会的生活质量效果比较明显。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均被给予了早期的康复护理,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同对照组的85%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且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①心理护理和不良情绪的疏导:通常情况下,脑血栓发病都比较急,往往出乎意料且发病的患者大多进入了老年阶段,故突发的疾病致使其出现了运动、语言、认知等障碍,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从而极易产生焦虑、沮丧等不良情况,有的甚至是出现心理障碍[3]。而对于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就需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较强与患者的交流,向其介绍一些成功的治疗经验;有条件的话也可举办一些小型的文娱活动,帮助患者消散不良情况,从而在治疗期间保持愉悦的心情。

②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锻炼:患者因血栓压制了脑组织,使脑部语言中枢受到压迫,进而出现失语现象,即使经过手术治疗后可能也没有那么快恢复语言功能。故护理人员就需积极引导患者学会发音的口型,有效控制唇舌活动,适当的练习发音,对于练习困难者,可指导其对着镜子练习,从而在视觉帮助下练习发音口型;尽量选择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引导患者发音,然后慢慢加大难度,循序渐进,直至患者能简单对话,同时嘱咐患者家属积极协助患者进行语言功能的锻炼;而在肢体功能方面,早期可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一些被动的运动,如抬头、抬臂等,督促患者进行早期床上桥式肢体运动;到患者肌体恢复到III级后,积极可引导患者在床上展开自主翻身训练与坐位练习;到了中期,就可引导患者进行站立与步行的练习,且在站立初期,护理人员或家属需在旁协助,或是借助于器械进行行走练习,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掌握步行的频率,以养成正确的行走姿势;最后,要积极引导患者进行上肢功能康复锻炼,做一些日常的练习,如手指的伸开、并拢、等,且在功能有所改善后,就可练习梳头、系扣子等动作,为后期独立生活做好准备。

③生活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保持床单的清洁,每隔2h就为患者翻一次身,且注意动作要轻柔以比米娜造成神经的损伤;对于需大小便的患者,需为其提供条件,保护患者隐私;对于有痰液患者,需为其拍背促进痰液的排除,以避免呼吸道的感染;同时,引导患者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食物,严禁烟酒,并维持低盐、低脂而高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参考文献

[1]和月芬.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血栓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4,(8):292-292.

脑血栓康复篇7

临床资料

2008年7月~2010年12月我人民医院收治114例老年性脑血栓确诊患者,女44例,男70例;年龄63~85岁,平均72.5岁。均丧失正常生活能力,其中失语患43例,运动障碍102例。

护理方法

病情观察:一是要全面增强呼吸系统护理。因为患者长期卧床,机体功能减弱较为明显,其呼吸系统功能下降较大,很容易因痰液堵塞出现窒息情况。医疗护理工作者必须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对于呼吸道内痰液较多的患者,要对其经常叩背和翻身,促进患者痰液排出,必要时可采取吸引器排痰。二是应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高血压是引发老年性脑血栓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在护理中对患者的血压变化应格外关注,并进行密切监测。三是进一步增强生命体征监测。医疗护理工作者应对患者的意识、呼吸、心跳、体温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头痛和颅压增高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医生报告,同时协助配合医生准备进行抢救。

用药护理:对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用药过程进行精心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脑血栓患者通常应给予溶栓、抗凝、血管扩张药进行联合治疗,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清楚解释各类药物的相应作用、不良反应和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其遵医嘱进行及时用药。使用溶栓药物时,必须对药物剂量进行严格把握,同时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和血压变化情况,定期对血象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黑便、牙龈出血以及皮下瘀斑等情况,必须进行及时处理;阿司匹林等抗凝药应选择在饭后服用,同时对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进行及时观察。在扩血管药使用中应重点对血压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输液滴数应做相应的减慢;脱水剂、利尿药按量准时服用,并观察尿量。

生活护理:由于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通常较差,治疗过程中,更加需要对其给予精心的护理。一是关注患者的安全护理:患者安全是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医疗护理工作者应针对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特点,对坠床等进行重点预防。二是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褥疮:协助卧床老年性脑血栓患者保持较舒适的卧位,避免其出现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的现象,应向患者以及家属解释拍背和翻身的必要性,为患者进行患肢被动运动以及按摩,对骨隆突处部位等,要采用50%红花液进行定期按摩,增强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三是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由于老年性脑血栓患者大多长期卧床,其口腔内的菌群出现失调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医疗护理工作者应向患者宣讲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同时要帮助其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定期的口腔清洁护理。

饮食护理:受疾病困扰和精神因素影响,老年脑血栓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佳现象。医疗护理工作者要向患者详细耐心地讲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鼓励和引导其摄入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食品,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

康复训练护理:老年脑血栓患者因年龄因素,其身体机能已经有了较明显的减退现象,患病后的致残率一般较高。因此,在完成急性期治疗后,应随即开展极的康复训练,帮助和促进患者的神经侧支循环,尽全力减少患者的残疾率。在肢体功能训练方面,医疗护理工作者应把握患者康复训练的各种时机,一旦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稳定,就应当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

结 果

1例因脑水肿合并脑疝死亡,72例明好转,肢体活动恢复较好,语言功能有部分恢复,患者自理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有41例基本痊愈。

讨 论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老年性脑血栓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因为老年性脑血栓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已经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对老年性脑血栓病人进行全面的系统护理,能够有效维护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进一步促进患者肢体的自主运动,逐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通过有效的综合临床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及机体恢复能力,进一步提高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此外,患者和家属的配合治疗也很重要,在护理中应取得患者和家属的支持和理解,通过宣讲使患者和家属掌握必要的医学护理常识,以便在出院后能够给予科学有效的持续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徐培荣.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6):474.

脑血栓康复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静脉选择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共50例,平均年龄62岁,其中男34例,女16例。颈内动脉(ICA)闭塞15例,大脑中动脉(MCA)闭塞20例,椎基底动脉(VA-BA)系统闭塞5例,造影阳性(N)10例。溶栓药物系用尿激酶25万单位/支。50例患者均在发病6小时内急诊行介入动脉溶栓治疗。

1.2 治疗方法:术前行NZHSS神经功能评分、血常规、凝机能、血糖、心电图及头颅CT检查与确诊。首先,经A插管完成脑血管造影(CDSA),及结合临床表现行血管定位。根据阻塞血管程度来应用尿激酶剂量。所有患者术后立即检测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术后24小时长队复查头颅CT。术后给予扩容、抗凝、改善微循环治疗。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快速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生命体征。

迅速完成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

在做术前准备同时给予患者相应心理支持,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中配合:协助病人摆平卧位,双下肢略外展、外旋,暴露穿刺部位并注意保暖;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电、血压、指脉氧监测、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备齐术中物品及药品。

配合医生手术术毕,送病人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

2.3 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语言、四肢肌力及感觉等变化。注意观察有无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给予脱水降颅压药物,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勿激动、保持大便通畅等使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本例无严重脑水肿、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预防穿刺点出血:患者介入溶栓后需留置股动脉鞘管4~6小时,因此应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告知患者及家属穿刺侧肢应伸直制动。拔出留置鞘管后应加压包扎穿刺点6~8小时,肢体制动6-8小时,本组病例有2例穿刺点皮肤瘀斑4×6cm,4-5天,瘀斑吸收,余无皮下血肿发生。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观察足背A搏动、皮肤颜色与温度、肌力、感觉是否异常,按摩制动肢体,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本组病例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介入溶栓后,需继续抗凝治疗,应注意有无其他部位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黑便等。

加强功能锻炼,本组病例70%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在Ⅱ-Ⅴ级,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告知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锻炼,功能锻炼应在病情稳定后早期开始,与康复师制定康复计划,包括肢体的被动及主动训练、语言能力及记忆力的恢复,使病人早日康复。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由于发病突然,出现肢体、语言等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焦虑心理,影响病人康复,我们随时了解病人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等,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对以后疾病康复充满信心。

脑血栓康复篇9

【关键词】纳洛酮;脑血栓;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79-01

脑血栓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随着血液的流动,进入脑动脉,进而阻塞血管,引起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1],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危急患者的生命,甚至对患者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响。采用纳洛酮治疗,可以对患者的康复和病情产生积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纳洛酮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经过统计,在10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61例,女性患者为39例,平均年龄为63岁。本研究将100例脑血栓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纳洛酮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等方面的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因此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例如脱水降颅压、神经保护等等,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采用甘露醇、维生素C等药物,保证患者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康复指标。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纳洛酮治疗。主要治疗方式为,对患者进行盐酸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滴注,选择的是北京凯因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国药准字为H20053603。滴注频率为:患者每天接受静点2次,将14d设定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时间为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主要设定了4种疗效判定标准:第1种为治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身体完全康复,能够生活自理,并且无复况;第2种为显效,患者接受相应治疗以后,康复迹象比较明显,能够独立行走,肌力改善2--3级;第3种为有效,即患者虽然没有康复,但是临床效果比较明显,患者自身的感受逐渐清晰;第4种为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身体无明显康复,药物对患者身体产生刺激,患者需要继续治疗或者是更改治疗方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方式以后,疗效的对比非常清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2.0%,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有62%,因此,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将纳洛酮治疗进行推广应用,为患者的身体康复,提供更大的助力。表1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疗效对比。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呈现出流态,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可以通过变形顺利经过微循环,如果血液内成分如红细胞聚集等,就容易阻塞血管,导致脑血栓的形成[2]。脑血栓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较大,现下的脑血栓患者集中在老年人群,也有部分患者为青年人。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脑血栓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因为患者大量服用药物,导致体内毒素堆积,形成血栓;有时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细节上的不注意,导致患者体内的某些生理机能发生了变化,最终形成血栓;还有一部分患者的脑血栓为突发性血栓,即在正常生活中无明显症状,临时因为某一因素的触发,导致患者患有脑血栓。一般来说,脑血栓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首先,脑血栓会导致患者的身体不灵便,一些老年患者甚至需要长期照顾,生活无法自理;其次,脑血栓对患者的智力造成影响,倘若患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并且在饮食和生活上,依然按照患病前的状态来进行,势必形成更加严重的病症;第三,脑血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格外的注意,无论是饮食还是休息,都要严格按照医嘱来进行,降低复发的概率,必须形成良好的习惯,这对患者的心理是一种较大的挑战。本研究主张应用纳洛酮治疗脑血栓患者,原因在于,经过多次临床实践,纳洛酮的拮抗作用可以使脑血流增加,减轻脑灌注损伤,保护细胞膜稳定,维持正常功能[3]。由此可见,对脑血栓患者进行纳洛酮治疗,完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药或者是增加、减少药量。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患者逐步的恢复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当患者看到自身的康复迹象以后,会逐步的树立一种对抗疾病的自信心,更加积极的生活,远离致病因素,在不知不觉当中,减少药物的服用数量和服药频率,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为更好康复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的脑血栓患者集中在老年患者当中,他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自身的生理机能也在退化,因此必须选择温和性的药物,纳洛酮符合老年人的要求,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在日后的临床研究当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研制新的药物,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出更加优良的康复方案,减少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冯学中.纳洛酮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5).01-06.

脑血栓康复篇10

关键词:老年性 脑血栓 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54-02

作为一种老年常见病和多发性,脑血栓具有发病急、恢复慢、易导致身体功能障碍的特点,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对于老年脑血栓不仅应坚持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还应认真做好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现对老年脑血栓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脑血栓确诊病例,患者年龄为65-87岁,平均年龄71.4岁,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8例,70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能力,其中有18例患者出现失语,有52例患者出现运动障碍。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老年脑血栓发病后,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减退,很多患者会出现语言及运动障碍。患者身体功能的变化,必然引发患者心理上的一些波动。临床中老年脑血栓患者多表现有抑郁和烦躁症状,一些患者甚至会失去治疗信心。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于疾病的康复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真诚的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对患者给予认真的心理疏解。主动向患者传导脑血栓医疗知识和疾病的预后情况,最大程度地消除患者的心理疑虑,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另一方面,用以亲人般的关怀,用更加周到热情的服务真诚地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尽力满足患者的各项合理要求,与患者建立互信关系,确保老年脑血栓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接受治疗。

2.2 监测病情。一是要对患者血压进行严格控制。高血压是脑血栓的主要诱因,在患者入院后,应对其血压进行密切监测,并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给予合理的治疗及护理。二是要加强患者呼吸系统的护理。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减弱情况较为明显,如气管内分泌物无法自行排出,有导致窒息的可能。为此,在呼吸系统护理方面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了解患者呼吸道情况,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三是要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进行认真监测。对于患者呼吸、心率、体温、脉搏等变化情况要进行密切观察。随着准备好各种急救医疗器械。

2.3 药物护理。老年脑血栓患者用药时,医疗护理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好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对患者用药剂量进行严格控制,在进行输液时应注意输液速度,特别是给予脱水剂时,更应注意控制滴速,避免给患者的心脏增加负担。用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出现异常情况,是否有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因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要立即向医生进行报告,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2.4 生活护理。很多老年脑血栓患者在发病初期的病情并不严重,但随着患者血栓的逐步变化,有病情逐步加重的可能,患者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对患者进行细心的生活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在环境选择方面,应为患者提供光线充足,通风性好,温度适中,无噪音的住院环境。在脑血栓急性期患者应进行卧床休息,选择上,头部不宜过高,以确保患者脑部供血,患者病情平稳后,可进行适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在运动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出现废用综合征。同时要做好患者压疮的护理。应随时保持患者病床的整洁卫生,防止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协助患者建立更加舒适的卧位,帮助患者进行定期的翻身和叩背,并应坚持为患者进行温水擦身,在保持患者卫生的同时,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摄取易消化的食物,并养成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对于便秘患者应对其进行下腹部按摩,促进患者肠蠕动,对于便秘严重的患者可给予必要缓泻剂及开塞露等药物帮助其排便。由于老年脑血栓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可能造成口腔内菌群失调,因此医疗护理人员应坚持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5 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应进一步向患者灌输坚持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学会必要的康复知识,并使患者对脑血栓发病的危险信号有更深刻的认识。指导患者进行规律性的饮食起居,和医院建立长期联系,随时进行进行咨询和回访。

3 结果

70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偏瘫患者肢体活动情况也较好,均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4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近年来,老年脑血管疾病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由于老年脑血栓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因此必须引起临床上的充分重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老年脑血栓患者进行了科学、规范的系统护理,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通过个性化综合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和机体恢复能力,全面提高脑血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积极的康复护理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张月青,陆风清,赵文波,等.脑血栓患者的整体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21):125

[2] 赵伟,杨敏,郭春妮,等.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