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4-01-31 17:53:13

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篇1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城乡一体化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实现方式

1、稳步推进城市化

2、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加大对农村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比重太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比较小。投资比重过高也是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一个原因。我国应该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提高消费比重,降低投资的比重,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达到能够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水平。与此同时,还需要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央政府应该逐步增加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转移支付,建立公平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积极探索农村医疗和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问题,为今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创造条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强化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管,逐步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中央政府对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能力。

3、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我国需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对农村居民的各种非国民待遇的政策规定,取消现存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

4、精简乡镇政府机构

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制约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乡镇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则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全国乡级供养人员达800多万人,每个乡镇平均200人左右,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因此,精简乡镇政府机构,缩减政府办事员数量,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2004年,由于积极贯彻中央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方针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目前需要积极探索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巩固改革成果。今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居民逐步减少,应该相应地及时减少乡镇政府机构编制,缩减办事员数量。

5、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繁荣农村经济

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篇2

 

今年以来,馆陶县以“分税制”为抓手,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突出提升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激发乡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活力,着力增强乡镇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工业税收增量    万元,同比增长  %;增值税17739万元,同比增长71.37%。纳税超千万企业1家,实现了近10余年来零的突破。

一、一套体系做基础。通过借鉴         经验,根据馆陶县实际,总结三年“分税制”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强乡富村工程的意见》、《馆陶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读本,方便全县各乡镇人员学深学透分税制体制运作模式,做到上马项目多、引进企业多、帮助企业多,就能实现税收多、乡镇收入多、经济发展快。

二、两个层次抓推进。今年3月20日召开了馆陶县深化乡镇分税制财政体制工作会议。会上对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文件进行了解读,明确了总体目标,核定了税种分享比例,划分了乡镇支出责任,制定了奖励措施和结算方式,确保了分税制顺利推进。一是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县乡财政体制的政策和制度,确定乡镇财政体制模式,加强乡镇财政人员培训,规范乡镇预算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乡镇财政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确保乡镇财政体制严格规范运行。二是全县各乡镇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积极支持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培育壮大财源增长点,积极带动产业链条及就业再就业

截至目前,全县乡镇新增市场主体   家,同比增长   %。全县新增就业      人。

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篇3

美丽乡村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镇**村地处**两省交界处,与**团山接邻,交通便利,经济实力强劲,人居环境优美,村风文明淳朴。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3803亩,农户752户,总人口2924人。2014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结合我村实际,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改革创新理念为指导,围绕四美一化建设目标,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现将全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认真抓好美丽乡村创建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动员大会,同时通过广播、宣传栏等方式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新增四块宣传橱窗,每月召开四次广播会,大力宣传环境卫生和文明创建,激发农民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做到全村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100%.

二是召开党员群众会,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讨论研究,拟定了一个符合村情民意的整体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初稿。

三是是统筹使用好各类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争取财政资金引导。二是全面整合涉农项目。争取部门支持力度,对所有涉农项目进行梳理整合,积极向国家、省申报建设项目。三是争取外援资金。加强与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联谊,引导在外知名人士,对家乡的建设鼎力支持、无私援助,为创建工作争取更多的外援资金,为完成规划和目标筑牢坚实的经济基础。四是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村民围绕房屋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筹资筹劳建设美丽乡村。

四是突出村民自治管理。完善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各类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农村新型组织体系。加强 党支部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组织监督的自治模式。大幅提升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

五是因地制宜,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与日常各项工作相结合,为创建工作打下基础。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环境整治、公路、改水、电网改造、危房改造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约100万,完成总进度的85%。完成了集镇码头道路硬化延伸600米;码头街道损坏路面重建500米;改造隔离花坛8个;集镇码头亮化路灯整修50盏,2500米。新修田间碴石机耕道1500米;完成了老年文体活动中心新建;完成了村部整修改造;通过村民自治,发挥组长作用,农户自筹资金,疏理了全村2万米的毛沟斗渠;挖机疏通主干沟渠2000米。

产业发展方面总投入28万。发展蔬菜面积100亩;发展葡萄园面积20亩;新增养殖水面200亩;加扩蔬菜面积100亩。准备将新发展的两百亩南瓜,打造成一村一品。

环境整治方面投入25万。一是生活垃圾清理。修建回收仓库,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废品回收体系;成立保洁员队伍,建立长效机制;集镇码头新增垃圾围和转运垃圾车辆;2、养鸡场的粪便处理。6个养鸡场建高标准鸡粪发酵密封池6个。

启动的项目有集镇防控体系建设和电网改造。针对集镇码头有流窜作案的盗窃行为,准备在集镇码头安装摄像监控6处。本打算十月份完成,但因为资金不到位,被搁置。针对西线电压太低,灯都不太亮的问题,准备在集镇电力保障上增容改造,一是增容300千瓦的变压器一台,二是更换原老化线路3000米。需要投入资金32.5万元。现在已准备好电线杆两百多根。

下半年工作安排:

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按创建规划方案有序进行,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缺口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筹资筹劳。

明年工作重点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和文明创建力度,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通过道德讲堂、五好家庭评比等活动的开展,树立道德模范典型,形成争先意识,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行为文明。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危房改造指标,完成部分危房改造。

美丽乡村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20xx年,在市委、县委的坚强领导下,xx美丽乡村文明行动扎实推进。半年来,我县狠抓环境整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营造良好氛围、提升服务意识,做到了措施有力、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全县镇、村寨人居环境的极大改观,干部职工政务服务意识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开创了自2006年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以来取得成绩的新局面。

总结半年来的工作,我们卓有成效地抓好抓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三管齐下,切实加强了美丽乡村文明行动的组织领导。

今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切实加强美丽乡村文明行动的组织领导。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省、市会议召开后,县委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对省、市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和学习,及时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县人民政府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委、人大、县人民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全面开展美丽乡村文明行动工作作了细致、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在该次县委常委会议上,县委同意从乡镇、机关、学校抽调x名优秀党员充实调整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把美丽乡村文明行动与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工作一道列为年度绩效目标单独考核,同意把美丽乡村文明行动作为乡镇、部门主要领导述职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使用重要依据。县人民政府也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办公会议,研究解决工作经费问题、增加保洁员问题、城镇绿化亮化问题,把开展美丽乡村文明行动纳入年度预算,划拨x万元用于开展工作。二是管建并重,确保创建质量。今年以来,我县总投资x亿元的大道建设工程已接近完工,投资x余万元的丹霞公园建设项目以交付使用,投资x余万元的天网建设工程已投入使用,投资x万元的桃源大道已实现通车,总计投入x万元的两座公厕已全部投入使用并实行免费开放。在市政基础设施投入上,政府投入x余万元在城区所有高层建筑安装了霓虹灯,城区实现了全城亮化;投入x万元为城市管理部门增添了一台高智能洒水车,城区主次干道实现全天候保洁和冲洗;投入x余万元对城区所有破损路面、公用设施进行了维修;投入x余万元,用于干道绿化和小区园林建设,城区的x个高档住宅小区实现了人在林中、城在景中生活环境高端化。我县还在管理上下功夫,严格实行网格管理、媒体监督、督查通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推进了城市管理常态化。三是注重城乡并重,确保创建工作实现全面覆盖。今年,县委要求不仅要建好城市,管好城市,还要管好广大农村,让广大农村老百姓一道享受创建成果。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在城镇实行无缝管理,保洁实行无缝对接;在乡村严格实行一对一帮扶制、一对一奖惩制,即每个县领导要负责联系1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创建工作,每个单位要负责创建1个美丽乡村,每个县部门要明确1名工作人员长期指导创建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还出台规定,凡在创建季度考核中排列全县倒数后三位的,全部实行对号处罚,即是县领导的处2x元、部门领导处x元、驻村干部处x元,乡镇领导处x元。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农村环境卫生实现了制度化长效管理。同时,我县还投入资金x余万元,广泛动员各乡镇、村,在x个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及公路沿线村寨绘制文化墙x余幅,面积达x多平方米,使之成为宣传党政方针、传播先进文化、涵养文明民风的有效载体,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坚持三力合一,注重提高创建工作的创建力。

一是注重管理创新,提高开展美丽乡村文明行动的组织力。从今年开始,我县把原来的整治办、创文办、满意办整合为一个办公室办公,制定制度,明确职责,实行规范管理,有效发挥了办公室组织、协调和团体作用。二是注重执法统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执行力。由工商、城管、住建、物业管理机构抽调相关工作人员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实行统一办公,统一管理,统一执法,统一调度,有效发挥了整体执法的效率,较好地克服过去单兵作战,相互推诿、职责不分的状况,使城市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得到及时处理。三是注重三城同创,提高开展美丽乡村文明行动的整治力。在今年出台的方案和考核办法中,我县把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生态城市合三为一,实行一个文件安排、一个办法考核、一个细则奖惩、一个考核方案开展工作。每个月都要对县部门、乡镇实行一次督查,每个季度实行一次考核,每个季度一次通报,真正使创文、创卫和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做到同考核、同安排、同部署、同奖惩。

三、坚持三大提升,确保美丽乡村文明行动取得实效。

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我县“五城”同创工作大局,结合全县镇村联动建设,把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活动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形成以城带乡、以点带面、城乡联动的整体创建格局,大力改善城乡面貌,从根本上提升我县整体形象,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工作目标

从今年起至2016年,在全县大力推进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2013年目标任务:①对已命名的省、市卫生镇村进行全面复审(名单见附件1);②将所有未开展创建工作的乡镇创建成县级卫生乡镇,所有未开展创建工作的新农村建设点创建成县级卫生村;③在县级卫生镇村的基础上向市级推荐申报,将垦殖场创建为市级卫生乡镇,将全县182个行政村(分场)中的40%以上创建成市级卫生村。2014年目标任务:在原有省市级卫生村镇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省级卫生乡镇和卫生村创建,为创建省级卫生乡镇重点乡镇。2015年目标任务:完成6个以上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全县完成30%以上省级卫生村创建。

三、创建程序

1、县级卫生乡镇和卫生村的考评程序依照《县卫生镇、卫生村、卫生小区、卫生单位标准及申报、考核、命名和管理办法》执行,申报截止时间为8月30日。

2、申报市级卫生乡镇和卫生村必须是经县爱卫会已命名的县级卫生乡镇和卫生村。由所在地乡镇爱卫会向县爱卫会提出书面申报,再由县爱卫会向市爱卫会提交推荐请示,申报截止时间10月30日。

3、省级卫生镇村每年评选一次,向省爱卫会提交申请的截止时间为8月30日。申报省级卫生乡镇和卫生村必须获得市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命名满两年以上。由所在地乡镇爱卫会向县爱卫会提出申请,统一向市爱卫会申报,市爱卫会考评合格后推荐给省爱卫会。

四、具体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惠民工程,而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活动是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基础工程。因此,各乡镇要认真贯彻《省爱国卫生条例》,并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将卫生创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任务,细化指标,健全网格,充实人员,落实责任,全力推进,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绝不能因个别乡镇工作不到位影响全县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的推进。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

各乡镇要积极安排部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营造强大声势,引导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卫生创建,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创建意义深入人心。同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群众公共卫生意识和保健意识。

(三)统筹规划,精心组织

各乡镇要科学制定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从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重点解决改水改厕,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和垃圾、污水处理、畜禽饲养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发动群众清除垃圾死角,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同时要把创建活动与镇村联动建设相结合,抓好集镇基础规划和建设,大力提高卫生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篇5

(一)立足一个“早”字,精心筹划城乡一体化行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经济指标连攀新高、县城建设不断有新面貌,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面貌改变不快、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发展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一规划,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因果关系结合起来、统筹解决,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1.深入调研早谋划。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县对全县的自然、经济、社会、人口、土地、交通、行政等要素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进行城乡整体的全面谋划。在学习先进经验、结合长兴实际、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4年初就出台了《长兴县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下称《纲要》),并以县委〔2004〕1号文件下发,《纲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以城市化为龙头,以工农业化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长兴实际,分步推进农村建设和发展,争取通过20年左右的努力,重点实现城乡空间布局、城乡经济、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社会事业“五个一体化”的目标,使全县人民共享现代化的文明生活。

2.全面发动早部署。为了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行动,我们通过开动员会、媒体宣传、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来统一全县人民的思想。去年2月,我县组织召开了全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动员大会,由县委书记作动员报告,会议开到村书记、主任一级,长兴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会后,组织骨干力量进行强化培训,在浙江大学举办了为期3天的“城乡一体化行动”专题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对县领导、部门主要领导、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理论辅导,还利用县委党校对全县所有行政村书记主任全部进行轮训。通过层层发动、广泛宣传,使全县上下思想认识高度统一,为开展城乡一体化行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3.科学论证早规划。科学规划、精心布局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先导。我们根据《纲要》精神,坚持用统筹发展的理念指导规划编制,围绕经济建设、基础建设、环境建设、科技信息建设等主体,编制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力求实现交通、水利、资源、环保、科教等资源的城乡共享,加快推进城乡的空间融合,用规划统领城乡一体化全局。

(二)突出一个“重”字,全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工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面广、量大、难题多。我们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从现有的基础条件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进行突破,确定了近几年要集中力量抓好的重点工程(下称“工程”),即:小城镇建设工程、农业“510”工程、村庄示范整治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农村社保工程、农村“园丁”工程和乡镇创卫工程。一年多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1.以农业“510”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为重点,农民增收有了新突破。把农业“510”工程(发展吊瓜、花卉苗木、人造林、特种水产、商品蔬菜5个10万亩基地),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效益农业。一年来,新发展吊瓜、花卉苗木、人造林、特种水产、商品蔬菜等五大基地8.55万亩,产值2.32亿元,总面积达33万亩,总产值10.9亿元,占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1%。目前,全县五大基地面积39.7万亩,已形成了千亩以上特色农产品基地60多个,万亩以上农产品基地5个。去年,我县荣获“中国吊瓜(栝楼)之乡”和“中国银杏之乡”两项殊荣。今年,在继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同时,积极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政策,鼓励进行毛竹种植扩鞭和茶叶品种改良、茶厂优化改造,上半年新种、改造毛竹和茶叶2.4万亩;改造老梅桩、嫁接红梅12万多枝,红梅走俏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每株市场价格100~1000元不等,市场前景诱人,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与此同时,我们根据“致富农民必须转移农民,转移农民必须提高农民”的思路,重点做好就业技能培训、农业种养技术培训、预备劳动力培训、在职职工提升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全年完成各类培训2.82万人

,去年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76万人,其中输出到县外就业4058人。新增收入2.2亿元。全县农民从二、三产业中新增人均收入553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全县呈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

2.以乡村康庄工程和小城镇建设工程为重点,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新面貌。全年投资约2亿元,完成路基等级化改造63项226公里,完成路面硬化53项193.1公里。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了新通班车行政村19个,完成3条线路的公交化改造,投入公交车30辆,今年10月全县乡村康庄工程全面完成。去年投资2.2亿元,启动小城镇建设4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夹浦等4个镇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9个“城中村”改造已全部完成;新增绿化面积18.5公顷,新建道路4.6万平方米,道路硬化2.7万平方米,开发施工商品房5.8万平方米。2004年是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快的一年。目前,以县城为核心,以煤山、和平、泗安三个中心镇构成三大组团,通过组团扩张,与中心城市相呼应,组团片区城镇集群协调发展的“一核心、三组团”城镇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3.以村庄示范整治工程和乡镇创卫工程为重点,农民生活条件有了新改善。去年共投入建设资金6000万元,创建了小浦方岩等3个省级和2个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完成渚山等35个行政村的整治工作,泗安、水口2个乡镇通过省级卫生乡镇的考核命名,吕山等4个乡镇通过市级验收,煤山镇成为省文明镇;今年规划争创的7个“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从规划设计到创建方案,都十分重视自然风貌的增色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并将示范村建设与农民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主题,各具特色。如槐坎乡仰丰村围绕“红色旅游”开展创建,小浦方一村突出“生态旅游”进行创建,雉城渚山村围绕高效生态农业搞创建,水口顾渚村突出陆羽茶文化开展创建。去年以来,共投入区域供水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新建吴山、水口水厂2座,实施区域供水9个乡镇,84个行政村受益人口12.4万人,去年我县被省里评为“千万农民饮用水先进县”。

4.以农村社保工程和农村“园丁”工程为重点,农村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去年全县农村五保对象894人,城镇“三无”对象为70人,进院集中供养对象724人,集中供养881人,占应供养总人数的91.39%;全县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484户8247人,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33万元,去年共减少低保对象822户1723人;完成特困家庭危房改造315户,下拨建房补助款289万元,扶持对象春节前已全部搬入新居;年初计划建设48个老年活动室已全部建成,并荣获省“老龄工作先进县”称号;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共42.68万人,参与率达85.65%。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启动农村“园丁”工程,开展了农村从教20年优秀教师评比活动,在评职、评优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通过招聘、抽调等多种形式,新增236名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全年农村教育工程竣工26项,续建、新开工共17项,总投资2615万元;农村学校单身教师公寓开始建设;财政支出700多万元用于农村教师上浮一级工资及岗位津贴,农村教师经济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是我县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的一年。

(三)强化一个“合”字,着力构建合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机制。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集中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上下齐心,全力推进。

1.在领导力量上形成合力。去年初,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县城乡一体化行动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人员专门设立了县城乡一体化办公室;“工程”分别成立了由县领导任指挥长的工程指挥部,并在相关的职能部门成立各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各乡镇相应建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乡镇城乡一体化行动领导小组,从而形成了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行动的工作网络,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组织基础。

2.在政策扶持上形成合力。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影响乃至决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为了保证“工程”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村庄示范整治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区域供水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农村“园丁工程”2004―2007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和贯彻落实,为我县“工程”的组织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3.在资金投入上形成合力。去年用于“工程”建设资金,县以上财政投入1.08亿元,拉动部门、乡镇、村及农户总投入达6.4亿元,投入之多,增幅之大,前所未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解决资金困难,各部门和各乡镇一方面通过公开招投标、集中采购等方式节约资金;另一方面,创新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动员捐资等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篇6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届**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确保我县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带领群众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经研究决定,于今冬明春在全县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冬季培训活动。

一、培训对象

全县县直、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设置依据乡镇工作实际和县直各部门的行业特点,坚持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围绕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培训:一是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届**全会及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进行培训。要结合我县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紧紧围绕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开展一次大讨论。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党的**届**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上来,从而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各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工作切实得到改进。二是围绕农民所需要的农业科技知识进行培训。县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向农村党员干部推广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技能,进行农业技术、市场营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三是围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再就业进行培训。尤其要紧紧围绕全县“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发展战略,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引导农民离土离乡,开辟项目,务工经商,发展二三产业,加速全县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四是围绕维护农村稳定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行培训。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包括土地法律法规、计划生育政策、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能力。

三、培训方式

整个培训活动按照县直部门、乡镇、村分工负责,逐级培训的方式进行。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指导监控,各乡镇、县直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具体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集中办班。集中办班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县直部门、乡镇、村要积极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冬训期间,县委组织部将举办新任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班次。县直部门要紧密联系实际工作和行业特点,开展对所属党员干部的集中培训。县农业局要举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果品标准化管理、各种养殖知识培训班;县工业促进局、县商务局要围绕全县化工、塑料、机械、棉油加工四大特色产业举办创新经营和市场营销培训班;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举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劳务输出培训班。县直其它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工作职能,结合《公务员法》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搞好对所属党员干部的集中培训。各乡镇要结合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举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培训班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训班。乡镇、县直职能部门要保证党员干部在冬训期间集中办班学习时间不少于6天,参训率确保95%以上。村党支部要搞好对本村党员干部的集中培训,教育党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致富奔小康的实际本领。对外出经商党员要安排时间予以补课,保证党员干部参训率在95%上。县、乡、村组织的集中培训要以集中授课为主,辅以研讨交流、实地观摩、结业考试等学习手段,以确保冬训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2、巡回授课。11月下旬,县委组织部将在县委农工部、县委党校、县农林局、县计生局等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宣讲团,赴各乡镇进行巡回授课。授课内容重点包括党的先进性建设、土地承包政策、预防职务犯罪、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等,宣讲方式实行每乡镇巡回授课一场,时间一天。

3、远程教育。干部远程教育是进行干部培训的现代化手段,是提高干部执政能力、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各乡镇要充分发挥干部远程教育迅捷、便利和信息量大的优势,利用冬训之机,依据中央党校远程教育课程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原则,组织党员干部定期收看包括农业科技、法律、文化、卫生等内容的节目,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法制观念。要完善播放收看、研讨交流、考勤考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播放收看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确保党员干部冬训期间集中收看时间不少于15课时,干部收看率达到90%以上。

4、个人自学。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把抓好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作为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措施来抓。要坚持周五学习制度,保证党员干部每月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天。要结合工作实际,列出冬训必读书目,提出明确要求,定期督导检查。学习中要普遍做到“五有”,即学习有计划,读书有笔记,集中讨论有记录,经验体会有交流,阶段学习有通报。

四、培训时间

培训工作自11月中旬开始至**年1月中旬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培训准备阶段(11月10日—11月20日)。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工作计划,配强师资,精选教材,落实培训场地、经费和参训学员,健全培训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培训计划务于11月20日前报县委组织部干训科备案。

第二阶段:正式培训阶段(11月21日—**年1月10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实施冬训计划,严格管理,按计划搞好培训。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年1月11日—1月20日)。县委组织部对县直部门和乡镇培训活动开展情况分别进行检查验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对各单位冬训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全县。

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篇7

一、统一思想认识,坚定达标信心

为了克服农村税费改革后干群在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工作中出现的畏难情绪,我县从营造氛围入手,统一思想认识,充分宣传发动,层层解决思想认识问题。2005年6月,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召开植树造林工作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政府《县级平原绿化高级标准》,研究制订了《xxx县2005年冬季造林方案》,明确了全县植树造林的标准、任务和措施。9月份,县、乡两级又分别组织各乡镇乡镇长和各村党支部书记、包村乡干到我省的邓州市、西华县和山东省的荷泽等地参观学习平原绿化工作。通过学习参观,大家开阔了思路,充分认识到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是生态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富民强县的需要;是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希望;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从而看到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前景。尔后,各乡镇又分别召开了不同类型的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同时,县电视台开辟了“绿化新野大地,共建美好家园”专题栏目,对开展植树造林的意义、效益、县内外的典型进行系统报道。全县共先后出动宣传车67台次,刷写林业宣传标语4800余条,印发宣传册1300余份。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引导、算帐对比等,统一了全县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工作的认识;激发了全县人民自觉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增强了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的信心和决心;奠定了为我县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的坚实思想基础。

二、严格规划标准,明确造林任务

依据冬季造林方案,我县于2005年的7、8月份组织了140余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和乡镇干部组成14个调查规划组,对全县造林绿化工作进行拉网式调查规划。在调查规划过程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平原绿化高级达标任务进行分类规划。①对道路:高速公路双侧各绿化50米,省道双侧各绿化6行,县乡道双侧各绿化5行,乡村道双侧各绿化4行,村间道单侧6行或双侧各3行。②对农田林网:农田林网网格面积大于300亩的,切块划方,增设林带,彻底消灭林网空档;对不完整林网和单边断带的,进行补植补造。③对河渠堤:沟渠堤属于林网林带的,按农田林网标准规划。不是农田林网的,上口宽3米以上的沟,每侧3行或单侧6行。分干渠每侧4行,支渠每侧3行,斗渠每侧2行。唐、白、湍、等八条主要河流每侧各4行,其它河道每侧各3行,提高农田林网控制率和森林复盖率。二是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每人年均栽植10株树的目标进行规划。把房前屋后、荒坡地、村边地、坑塘等能适宜栽树的地方统统规划植树,见空补绿,扩充植树总量,在提高林木覆盖率上下功夫。三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把林业作为一项产业来规划。把林产品加工等林业产业的发展列入各乡镇工作目标,进行统筹谋划,在提升林业的产业经营水平上下功夫。经过两个多月的规划,按照万分之一的地图形成了“一村一图一表”,建档立卡,明确了各乡镇、村组的造林任务和造林重点,全县共规划沟、路、渠、堤造林地段1.2万余条,造林任务672余万株。为使规划工作落实到位,我县把新甸铺镇陈家村定为平原绿化试点村,县林业局抽调20余名技术人员,逐沟、路、渠进行高标准全方位规划,共规划林带72条,实施机械挖穴与人工挖穴5.5万个。县政府先后在该村召开现场会4次,带动了全县植树造林工作的全面铺开,有力地推动了平原绿化工作的进程。

三、推行“两权”拍卖,创新造林机制

为了有效解决植树造林用地、投资、投工及管护等问题,从根本上消灭“公家林”、“无主林”,我县在总结2004年创新造林机制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对造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拍卖,从而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个人投资造林的热情。①在造林用地上:我县从2005年8月份开始,依据造林规划,界定造林用地,进行土地经营权适度流转,对愿意造林的农户,由农户自己投资造林,对不愿造林的农户,用机动地进行置换,然后公开拍卖,中标者投资造林,若没有机动地,由组干部用自己经营的土地进行置换造林。②在资金筹措上:通过“两权”拍卖,我县新甸铺镇的26个行政村共取得拍卖收入131万余元,特别是上港乡魏庙村一个树穴拍卖到了10元钱,共拍卖树穴2.1万个、收入21万元。在“两权”拍卖中,全县共有120余名县乡干部带头购买“两权”,共出资100余万元,购买农田林网林木1100余条,其中县公安局一名干警一人出资15万元购买了三个行政村的造林权,新植幼树8.9万余株。由于我县在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工作中注重立足实际,把造林任务与社会经营开发林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创新了造林机制,超额完成了2005年冬季植树任务,不但有效解决了投资、投工的问题,村组集体在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净收益2000余万元,而且彻底消灭了“公家林”、“无主树”,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效,实现了造林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历史性突破,一举扭转了过去集体造林、集体管理形成的“只见栽树苗,不见树成林”的被动局面,投资者真正成为了社会造林的主体和林业建设的受益者。

四、实施高位督查,严格兑现奖惩

为了确保顺利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我县把植树造林列入乡镇的一把手重点工作,进行高位督查。县委、政府督查室制订了植树造林督查方案、督查办法和考评细则。从2005年10月开始,采取县领导带队经常督查和集中乡镇互相督查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到乡村按照规划图逐村逐块进行督查。依据督查的结果,11月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植树造林诫勉谈话会,对行动相对迟缓的2个乡镇的乡镇长进行了公开诫勉谈话,并在县电视台予以公开报道。2005年11月15日,县委、县政府又召开了由各乡镇党委书记、主管林业的领导、造林落后村党支部书记和包村乡干部参加的全县冬季植树造林第一阶段奖惩兑现大会,对行动快、效果好的3个乡镇进行了通报表扬,各奖励现金1万元;对植树落后的2个乡镇各罚1万元,有关乡镇党委书记在大会上作了表态性发言,在全县引起了强烈震动。由于我县委、政府在在造林绿化工作中态度坚决、措施得力,从而确保了全县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栽植任务的超额完成。

以上是我县在平原绿化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深感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006年,我们将以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为契机,按照予政[2006]文件精神,围绕平原生态县建设目标,学习和借鉴兄弟县市林业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早筹划今冬明春植树造林工作,为进一步改善我县生态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林业生态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新农村 规划建设 农村规划

××市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经验

××市深刻分析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依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和建设环节,创造性地提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先导和引导作用,充分激活土地流转模式,全面突出政府主导,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互动,推进了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具体而言,他们在规划方面的主要经验有: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作用

××市提出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城镇、农村的合理建设,城乡产业的合理布局,让城乡居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得到实惠。为此,该市通过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规划编制市域全覆盖,使全市城乡规划真正成了一盘棋。

一是加快分区规划和远郊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修编;完成了龙泉驿、新都等7个卫星城的分区规划和都江堰市、崇州市等8个远郊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市20个区(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城11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域实现了控规全覆盖;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二是加快镇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落地。组织了对全市3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工作;对全市2800多个总投资1538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各级规划中逐一进行了审核和落实。

三是积极推进农民新居工程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农民新居工程的建设规划,高效优质完成了“新居工程”选点和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工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还积极推进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取得显著成效。如白果村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方案专门由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规划,县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制定了以“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大”为主要内容的白果新农村建设方案。

在农民新村规划编制中,××市注重结合实际,突出五项原则。一是将农民新村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编制建设规划。农民新村建设强调搞好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同时要求应有相应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贸、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新村、文化新村、现代化文明新村;二是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增强农民新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规划编制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有利于农业和村庄产业多样化发展,兼顾城镇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新村规划分区域控制。城镇规划区内不设置中心村,属城镇近期建设片区,根据规划和有关标准设置农村居民点或城镇居民住区,防止形成“城中村”;四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民新村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配置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满足居住服务的基本功能,还结合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需要,统筹考虑各种生产因素,综合布局,使生产与居住、生活有机结合;五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当地环境和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农民新村规划在布局形态上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加强对房屋建设风格、色彩的指导,推荐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使农村新村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使农民既增收致富,又改善居住环境,享受现代文明。

二、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认识到城乡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该市按照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建立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满覆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规划工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市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市规划委员会决策作用。健全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结构,加强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力量,理顺市规划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提高规划决策水平。调整区(市)县城乡规划制定程序。各区(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按法定程序审批。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将城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及技术标准的编制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对××市高新区、龙泉驿区等15个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归口管理和指导。

二是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将市规划管理稽查大队并入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不再保留市规划稽查大队。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龙泉驿区、金堂县等14个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负责所驻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工作督察。市规划局加挂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

专员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组建××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组建××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组建××高新区、金堂县等15个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行政区域规划管理工作。

同时,××市还特别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在温江区、双流县等14个区(市)县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负责所驻镇(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工作。规划助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三是切实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市政府派驻的督察专员、规划执法监督局的组织人事由市规划局统一管理。其余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征求××市规划局意见,由当地区(市)县任免。市规划局及派出机构、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人员编制由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下达,各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及驻镇(乡)规划助理员的人员编制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市)县同级公共财政预算。

三、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市特别注重突出重点,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

在规划环节,该市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抓好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重点完善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包括城镇居民安置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今后5年,规划并建成城镇安置小区80个、农民新村示范点20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整合乡(镇)资源,充分发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在建设环节,注重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总结经验,促进全面推广。例如在白果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健全机构,切实加强白果村全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的领导。双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白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白果村设了现场指挥部。同时,永安镇也成立了白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经济发展组、文化休闲旅游组、基础设施建设组、风貌整治组、现场办公室等,各组分别由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市改变传统的“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都把城市和农村结合在一起共同规划,这对于避免“城中村”,加快产业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意义深远。××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几点启示。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全市人口1060万,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而我市也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明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市的经验对于我市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首先源于该市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和地方实际的科学判断,源于对城市化的正确认识。该市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从而为上下联动,左右呼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我市最近几年也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经济发达区域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通过对××市的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尽快转变观念,寻求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

在组织领导上,有必要借鉴××市的经验,成立由区(市)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二、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上大胆创新,超前运作,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核心,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我市地域面积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结合各地区实际,选择正确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应该说,××市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在我市都具有推广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深刻分析各地区发展实际和自然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在都市区部分地区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例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特色经济,这些做法都亟待归纳总结和加强引导,提升档次。

三、抓住重点,加快我市经济发达区域和近郊区新农村规划编制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切实将城乡规划放在基础和龙头地位。××市在规划编制方面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一是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全覆盖理念;二是注重在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三是注重推进镇乡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直接指导新农村村容整治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快速推进,规划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都市区新一轮总

规确定的8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中,已有460平方公里实现控规覆盖,其中两山之间的主城核心区及山外主要拓展用地如大学城和茶园地区等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另外,在编控规220平方公里,也即将形成成果。都市区单独编制的36个小城镇规划,除极个别城镇因特殊原因适当延后外,其余均基本完成。这些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规划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控规编制,特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拓展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都市区控规全覆盖;积极做好控规维护和更新,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引导都市区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另外,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开展农民新村规划编制和都市区范围内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工作。试点启动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充分借鉴××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亚太市长峰会环境综合整治积累的宝贵经验,尽快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引导村容整治工作。

四、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力度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该市理顺规划工作关系,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这些举措对我市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特别是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规划管理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乡镇一级规划工作机构薄弱,导致了乡镇一级规划管理的缺失。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范围由2002年前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至5473平方公里,新增96个镇乡,均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经费来源。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都市区内的每个建制镇,均需要建立规划管理办公室,形成“市局—分局—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同时,为加强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需要进一步调整村镇规划管理职责,建议将村镇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对远郊区县,目前大多数区县未设立单独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职能仍由建设主管部门代行。而镇乡一级的规划管理更是严重缺位,从而导致规划无法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区县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城乡一体、集中统一的要求,帮助其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将规划管理职能延伸至镇乡。应尽快帮助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按规定成立独立的政府序列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稳步推进行政辖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县,按规定成立规划局;帮助辖区人口不足50万人的区县,根据需要参照设立规划局,或者完善现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管理的职能职责。积极帮助各区县在其辖区特大镇,建立规划办公室,其它镇配置专职规划管理助理员,建立起“区县规划局—规划办(规划管理员)”的管理体系。

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篇9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也是四川省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全市幅员面积11939平方公里,人口1060万,农民比例约占三分之二,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三农问题”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市作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城市,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民就地市民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明显成效。为此,市规划局组织有关人员于20__年12月9日至11日利用周末时间赴××专题学习考察该市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经过实地参观、资料收集和专题座谈,使我们受益匪浅。

××市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经验

××市深刻分析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依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和建设环节,创造性地提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先导和引导作用,充分激活土地流转模式,全面突出政府主导,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互动,推进了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具体而言,他们在规划方面的主要经验有: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作用

××市提出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城镇、农村的合理建设,城乡产业的合理布局,让城乡居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得到实惠。为此,该市通过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规划编制市域全覆盖,使全市城乡规划真正成了一盘棋。

一是加快分区规划和远郊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2020年)》修编;完成了龙泉驿、新都等7个卫星城的分区规划和都江堰市、崇州市等8个远郊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市20个区(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城11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域实现了控规全覆盖;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二是加快镇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落地。组织了对全市3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工作;对全市2800多个总投资1538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各级规划中逐一进行了审核和落实。

三是积极推进农民新居工程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农民新居工程的建设规划,高效优质完成了“新居工程”选点和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工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还积极推进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取得显著成效。如白果村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方案专门由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规划,县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制定了以“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大”为主要内容的白果新农村建设方案。

在农民新村规划编制中,××市注重结合实际,突出五项原则。一是将农民新村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编制建设规划。农民新村建设强调搞好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同时要求应有相应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贸、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新村、文化新村、现代化文明新村;二是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增强农民新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规划编制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有利于农业和村庄产业多样化发展,兼顾城镇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新村规划分区域控制。城镇规划区内不设置中心村,属城镇近期建设片区,根据规划和有关标准设置农村居民点或城镇居民住区,防止形成“城中村”;四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民新村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配置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满足居住服务的基本功能,还结合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需要,统筹考虑各种生产因素,综合布局,使生产与居住、生活有机结合;五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当地环境和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农民新村规划在布局形态上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加强对房屋建设风格、色彩的指导,推荐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使农村新村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使农民既增收致富,又改善居住环境,享受现代文明。

二、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认识到城乡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该市按照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建立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满覆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规划工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市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市规划委员会决策作用。健全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结构,加强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力量,理顺市规划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的职 责关系,提高规划决策水平。调整区(市)县城乡规划制定程序。各区(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按法定程序审批。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将城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及技术标准的编制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对××市高新区、龙泉驿区等15个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归口管理和指导。

二是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将市规划管理稽查大队并入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不再保留市规划稽查大队。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龙泉驿区、金堂县等14个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负责所驻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工作督察。市规划局加挂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组建××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组建××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组建××高新区、金堂县等15个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行政区域规划管理工作。

同时,××市还特别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在温江区、双流县等14个区(市)县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负责所驻镇(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工作。规划助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三是切实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市政府派驻的督察专员、规划执法监督局的组织人事由市规划局统一管理。其余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征求××市规划局意见,由当地区(市)县任免。市规划局及派出机构、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人员编制由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下达,各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及驻镇(乡)规划助理员的人员编制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市)县同级公共财政预算。

三、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市特别注重突出重点,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

在规划环节,该市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抓好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重点完善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包括城镇居民安置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今后5年,规划并建成城镇安置小区80个、农民新村示范点20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整合乡(镇)资源,充分发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在建设环节,注重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总结经验,促进全面推广。例如在白果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健全机构,切实加强白果村全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的领导。双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白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白果村设了现场指挥部。同时,永安镇也成立了白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经济发展组、文化休闲旅游组、基础设施建设组、风貌整治组、现场办公室等,各组分别由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市改变传统的“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都把城市和农村结合在一起共同规划,这对于避免“城中村”,加快产业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意义深远。××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几点启示。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全市人口1060万,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而我市也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明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市的经验对于我市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首先源于该市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和地方实际的科学判断,源于对城市化的正确认识。该市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从而为上下联动,左右呼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我市最近几年也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经济发达区域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通过对××市的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尽快转变观念,寻求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

在组织领导上,有必要借鉴××市的经验,成立由区(市)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确定 分管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二、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上大胆创新,超前运作,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核心,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我市地域面积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结合各地区实际,选择正确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应该说,××市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在我市都具有推广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深刻分析各地区发展实际和自然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在都市区部分地区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例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特色经济,这些做法都亟待归纳总结和加强引导,提升档次。

三、抓住重点,加快我市经济发达区域和近郊区新农村规划编制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切实将城乡规划放在基础和龙头地位。××市在规划编制方面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一是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全覆盖理念;二是注重在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三是注重推进镇乡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直接指导新农村村容整治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快速推进,规划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都市区新一轮总规确定的8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中,已有460平方公里实现控规覆盖,其中两山之间的主城核心区及山外主要拓展用地如大学城和茶园地区等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另外,在编控规220平方公里,也即将形成成果。都市区单独编制的36个小城镇规划,除极个别城镇因特殊原因适当延后外,其余均基本完成。这些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规划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控规编制,特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拓展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都市区控规全覆盖;积极做好控规维护和更新,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引导都市区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另外,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开展农民新村规划编制和都市区范围内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工作。试点启动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充分借鉴××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亚太市长峰会环境综合整治积累的宝贵经验,尽快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引导村容整治工作。

四、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力度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该市理顺规划工作关系,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这些举措对我市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特别是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规划管理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乡镇一级规划工作机构薄弱,导致了乡镇一级规划管理的缺失。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范围由20__年前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至5473平方公里,新增96个镇乡,均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经费来源。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都市区内的每个建制镇,均需要建立规划管理办公室,形成“市局—分局—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同时,为加强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需要进一步调整村镇规划管理职责,建议将村镇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对远郊区县,目前大多数区县未设立单独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职能仍由建设主管部门代行。而镇乡一级的规划管理更是严重缺位,从而导致规划无法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区县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城乡一体、集中统一的要求,帮助其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将规划管理职能延伸至镇乡。应尽快帮助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按规定成立独立的政府序列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稳步推进行政辖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县,按规定成立规划局;帮助辖区人口不足50万人的区县,根据需要参照设立规划局,或者完善现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管理的职能职责。积极帮助各区县在其辖区特大镇,建立规划办公室,其它镇配置专职规划管理助理员,建立起“区县规划局—规划办(规划管理员)”的管理体系。

县乡一体化工作总结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我县基层群众文化的扶持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送戏下乡、扶持村屯、社区文艺队、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丰富活跃我县基层文化活动,提高城乡群众对文化的参与度,努力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达到文化惠民目的,使公共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满足全县群众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确保广大城乡群众享受文化的基本权利。

三、工作任务

(一)送十场戏进乡镇、社区

1.活动内容

配合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组织市艺术剧院到我县有关乡镇、社区开展基层文化服务工程“送百戏下乡镇、社区”10场文艺演出。

2.工作分工

(1)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演出的总体协调,主动做好与市艺术剧院、各乡镇政府的对接,组织市艺术剧院演出队下乡演出。

(2)各有关乡镇政府负责演出具体地点的选择及落实;负责演出场地的用电保障;负责观众的组织;负责演出地点的引导、联络工作;负责演出的海报宣传等。(时间安排表附后,如有变动另外通知)。

(二)扶持7支村屯社区文艺队

1.工作内容

加强对业余文艺团队的发展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重点扶持7支村屯社区文艺队。于年底前,组织各扶持对象开展汇报演出活动。

2.申报条件

(1)有一个稳定的演出班子和演出队伍,有开展文艺活动的计划方案和规章制度。

(2)能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加当地重大、重要文化演出活动和其他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全年演出不少于30场次(合唱、地方稀有剧种等团队不少于20场),有完整的演出日志和演出图片资料,有基本的排练活动场地和演出的基本器材。

(3)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受广大群众所喜爱和欢迎。

(4)以与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配套成立的农村文艺队为重点扶持对象,连续扶持的文艺队数量不得超过今年扶持任务数的30%。

3.申报程序

各乡镇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村屯社区填写申报表上报县文化馆。县文化馆根据以上申报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申报对象进行认真甄选,优先安排未扶持过的对象作为首选,并报主管部门同意后上报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审核后确定扶持文艺队名单。

(三)送千场电影到农村

1.活动内容

按照每村每年放映12场农村电影的要求,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牵头,县电影公司负责组织电影放映队送1416场电影到全县各村(各乡镇的放映任务详见附件3)。要把送千场电影下农村放映活动覆盖到全县所有的行政村,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合理安排片源,原则上每一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

2.工作安排

(1)加强放映队伍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放映队要制定好规章制度,与牵头责任单位签订放映工作合同,做到持证上岗,挂牌工作。同时,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放映操作技能,尽职尽责,全力做好放映工作,确保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

(2)做好放映情况的汇总上报工作。放映队要认真填写放映场次、放映片目、放映时间等内容,每月24日前向主管局上报当月的放映情况。汇总工作必须实事求是,如实上报。如发现弄虚作假者,依照规章制度严肃处理。

3.工作纪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场次补贴专项资金,不允许截留、挪用、克扣场次补贴专项资金,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提取管理费等,违者将视情节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现状,落实并确定推荐的项目,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协调有关部门按建设及活动项目要求制定实施方案,为各项目的建设、各有关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全面实施阶段。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及有关项目负责单位全面开展送戏下乡、扶持村屯、社区文艺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

(三)检查验收及总结阶段。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将项目开展情况总结报送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牵头组织人员对各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总结,同时将检查验收结果报告县人民政府督查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2012年为民办实事送百戏下乡、扶持村屯、社区文艺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公室联系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县财政局分管领导和各乡镇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主任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局长兼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确实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绩效考评内容,制定措施,明确责任,落实资金,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强化责任意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履行责任,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对项目实施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专人跟踪督查,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具体落实承担的目标任务,并定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完成进度情况,于每月25日前将本月项目的完成情况书面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