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财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5:58:42

县乡财政

县乡财政范文篇1

一、县乡财政困难状况

覃塘区成立于20**年,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全区共辖10个乡镇,总人口55万,其中农业人口52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20**年,全区财政收入11331万元,财政供养人数9200多人,属典型的“吃饭”财政。20**年农村税费改革后,覃塘区财政困难状况日渐加剧。突出表现在:

1、基层政权运转和工资发放困难,一些津贴、补贴无法发放。基层政府运转艰难主要体现在公用经费严重不足。由于财力所限,“吃饭”都成了问题,许多基层全额预算管理单位的办公经费在基层预算中被不断削减,办公经费标准不断降低;差额预算管理单位被逐步推向市场,只是保留了小部分财政拨款。20**年,覃塘区区直单位按平均每人每月200元,乡镇按平均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安排公用经费。在不允许拖欠工资的硬性规定下,干部职工工资基本上能够按时足额发放。但是一些津贴、补贴无法发放,涉及干部职工福利的一些政策无法实施。如作为职工住房基本保障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覃塘区因为财力困难,目前还无法实施。

2、基层财政赤字严重,财政资金周转困难。目前,我市相当县区、乡镇财政出现赤字,尤其是乡镇一级,整体账面上虽然表现为结余,但实际上却是赤字,主要是基于各方面的考虑,把一些实际已经发生的支出作挂帐处理,不列入当年支出,以求预算收支平衡。财政资金周转基本上依赖上级财政调度资金维持运转,同时欠拨专款较严重,有时依靠借款维持正常运转。

3、县乡政府负债问题严重,基层财政风险不断累积。由于历史原因,加上不能按期归还债务,财政负债沉重。20**年末,覃塘区各级政府债务余额将近2亿元,其中,解决地方金融风险专项借款4269万元,教育“两基”欠款2596万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负债2000多万元,这些沉重的债务,进一步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

4、基层公共设施落后。医疗、教育、道路等条件城乡反差较大,同时,农村的水利设施、道路桥梁年久失修,已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

二、县乡财政困难成因

(一)经济发展上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发展的滞后是县乡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

欠发达地区多处在边远山区,交通落后,经济发展滞后,能够提供财政收入的财源不多,特别是缺乏支柱型财源。覃塘区是一个老、少、边、山、穷地区,20**年全区财政收入只有11331万元,财政收入规模少,缺乏稳固的支柱财源。20**年提供税收收入超1000万元的企业只有1个,超100万元的企业只有5个,其余税源零星而分散。

(二)财政体制性缺陷是诱发县乡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财政收入的划分出现了层层集中的倒金字塔型分配模式。1994年的分税制把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或共享税,2002年中央实行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2005年自治区实行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省级财政分享改革,至此,地方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成果已被中央、自治区集中,而留给地方的稳定性收入规模小,增量少,主体税收只剩下营业税的60%、增值税的17%,个人所得税的25%、企业所得税的30%和资源税。

二是共享收入返还补助计算体系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共享收入中央、自治区均按照分享改革前一年地方收入作为基数核算返还补助额,保证既得利益的体制设计使经济落后地区的基层财政在改革初期因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基数低,既得利益极为有限,而增量大部分归中央财政所有的做法,使基层财政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得到的财力性收入增量受到制约。如覃塘区20**年增值税收入比2005年收入增加2494万元,地方所得财力增加495万元,即在每年的增值税收入增量中,每增加100元的收入基层财政所得到的财力性收入仅为20元。而所得税、营业税只是按原核定的基数补助。

三是事权与财力极不相称。各级政府层层向上集中资金,但基本事权却不断下移,即将部分应由上级财政负担的财政支出全部或部分下放给基层政府,县乡政府事实上承担着许多本该上级政府承担的职能,从而加剧了县乡财政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县乡政府一直要提供义务教育、本区域内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等多种地方公共物品,同时还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并且其承担事权大都刚性强、欠账多,所需支出基数大、增长快,无法压缩。

四是财政支出标准决策权的紊乱肢解了财政,配套政策使县乡财政不堪重负。一般意义认为,上级对地方的专项补助是地方的一种实质性的财力净流入,但上级现行的操作办法是在对地方给予一定补助的同时,往往要求地方必须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投入,有些专款则采取“钓鱼”的办法,即凡是地方相应给予配套承诺的,上级给予一定的补助,这种做法对地方财政安排来说,不仅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净“财力流入”,反而成了一种“财力流出”。20**年覃塘区在农村合作医疗、农业综合开发、中小学校舍维修、政法等项目配套方面共支出400多万元。另外,每次提高工资上级转移支付都留有大量的缺口给地方弥补,如2002年实施的十三个月工资,覃塘区共需600多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只有214万元,而且直到20**年也还只是214万元,而20**年覃塘区行政事业单位十三个月工资需求是1100万元。

(三)县乡政府职能转化滞后,机构人员不够精简,政府负债过高是县乡财政困难的直接原因

一是政府债务过高冲击财政运行情况。近年来,上级财政对世行贷款、清理金融机构再贷款、农业综合开发欠款等通过上下级财政结算扣付,使债务偿还直接转化为财政支出,成为财政的现实压力。近几年来,覃塘区因无法偿还欠款被上级财政部门通过财政结算扣款达到3085万元,巨额负债直接给县乡各项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是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不严,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过快。覃塘区1997年财政供养人员是8234人,20**年是9284人,十年间增加了1050人。目前供养的人太多是多年累积形成的,这与我们在县乡机构和编制管理上的失控密不可分。由于对编制控制不严,导致财政供养的队伍日趋膨胀。

三、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对策

(一)统筹规划,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我们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逐步实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植和壮大财源,做大财政蛋糕,从根本上缓解县级财政困难。就覃塘区来说,一是要利用自己的区域、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建材业。目前,华润集团、台泥集团已进驻覃塘,其中年产400万吨水泥的华润(贵港)水泥有限公司已投产,预计2007年该企业提供的税收可达到5000万元;年产900万吨水泥的台泥企业将于2008年3月陆续投产,届时,两大水泥企业将成为覃塘区稳固的支柱型财源,成为覃塘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二是要努力拉长建材工业产业链。扩大华宁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产规模,加快建设福盛橡胶有限公司,争取上马水泥制品、水泥包装材料生产项目,以及为水泥生产配套服务的交通运输业。三是要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规划建设石卡工业集中区、甘化工业聚集区和覃塘林产品加工区,为承接产业转移建好平台,培育更好的税收增长点。在加强招商引资的同时,要避免盲目引进项目,造成高成本、高浪费、高污染、高能耗和效益低、品位低、质量差、贡献少等问题,特别是要避免由于招商引资造成巨额的财政债务包袱。

(二)改革体制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进一步加大中央、自治区财政对县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进一步规范政府间分配关系的前提下,改进现行的税收返还、定额补助及专项拨款等形式的转移支付办法,并使决策过程公开、透明,建立健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要简化测算指标,以各县市区可用财力和标准支出为依据,凡可用财力低于标准支出的,均纳入转移支付范围。二要清理专项拨款,改进拨款方法,逐步将其纳入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体系。三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用增加新型的体制关系,均衡地区财力分配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高度关注历史遗留问题,加大还债减员力度。

一要审慎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化解地方财政风险。国家应尽快出台处理地方财政债务的相关政策,对县乡债务化解适当给予创新空间,将化解债务列入财政部“三奖一补”为核心内容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一系列综合政策措施,提高县乡政府的积极性。对因上级政府转嫁负担或因“上级出政策、下级出资金”而形成的债务,从上级财政当年增收部分逐年预算安排解决。县乡要根据“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消化”的原则,积极开展清理化解债务工作,认真研究化解债务的途径和方法。要严格实行新债责任追究制度和主要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防止新增债务。还可以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盘活资产、资源,用债权债务置换等方式,消化部分县乡债务。同时,我们认为“三奖一补”的激励政策应该涵盖到财政困难的市辖区,对财政贡献大的县(市、区)、乡给予重奖。

二要加快制定出台有利于县乡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各项政策。上级财政要增加“三奖一补”系列政策的补助资金,加大力度鼓励县乡分流超编人员,破解人员分流的难题。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县乡减员、减事、减支,降低政府运行成本。要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确定“能进能出”机制,严把进人关,促使县乡政府供养人员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四)加强财政管理,确保基层政权运转和工资发放。

县乡财政范文篇2

一、乡财县管改革的主要成效有哪些?

*县实行“乡财县管”后的主要成效:

(一)规范了收入征管,挖掘了收入潜力。实行“乡财县管”,不仅规范了农村税费改革后的税收征管,而且有效遏制乡镇财政支出需求的膨胀,明显减少了乡镇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从根本上治理了乱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进一步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同时,通过加强账户、票据的管理,实施综合财政预算,将“票款同行”、“以票管税(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实处,既从源头上杜绝了乱收费、乱摊派现象的发生,又有效防止了乡镇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和滥收滥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综合预算,统筹安排乡镇预算内外财力,有效保证了乡镇的基本支出需要。

(二)加强了支出管理,确保了工资发放和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通过实行“乡财县管”,使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进一步延伸到乡镇,在乡镇初步建立了符合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财政管理框架。通过制定统一的支出范围、统一的定额标准、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加强了支出管理,规范了支出行为,乡镇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支出应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保障乡镇工资正常发放,杜绝出现拖欠工资的现象。实行乡财县管后,在加强支出管理的同时,严格控制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乡镇不仅不能随意进人,还对原有的不在编人员进行了清理清退,清退人员财政一律不再供给。

(三)有效遏制了乡镇债务,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乡镇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债务负担太重、窟窿太大。实行“乡财县管”后,乡镇不能随意举债,有效扎住了乡镇“举债”的口子。改革后,通过彻底清查乡镇债务,对乡镇债务“先刹车、后消肿”,遏制债务膨胀。

(四)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管理水平。实行乡财县管改革,在坚持乡镇“三权”不变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四个管住”,即管住了乡镇乱收费、管住了乡镇乱花钱、管住了乡镇乱进入、管住了乡镇乱举债,从根本上堵塞了收入截留、流失和支出挪用、浪费的漏洞,扎住了乡镇进入和举债的口子,极大地提高了县乡财政管理水平。将改革前乡镇财政管理水平比较低,收入无预算,支出无标准,票据不合规,账户不规范,财务不透明,特别是乡村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得以扭转,不仅加强了乡镇财政管理,还规范了村级的财务管理,节约了财政资金,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目前在财政管理上对乡镇分为哪几类?未实行乡财县管的有哪些乡镇?

20*年起,所有乡镇实行乡财县管。在财政管理上对乡镇划分为二类,一类是上解乡镇,一类是补助乡镇。

三、实行乡财县管后,乡镇财政所及县(区)财政局相应设置了哪些机构和岗位,其主要职责和相互关系?

实行乡财县管后,财政局设置了乡财政股、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农村财政管理局等股室单位,乡镇财政所设置了财政所长(包括指导员、副所长)、税收征管员、财政补贴信息员、乡镇财务结算员、项目资金专管员、乡镇农村经营和村级财务管理员、农村社保信息员等岗位。乡镇财政所及县财政局对应股室相应职责和相互关系是业务上有联系的岗位,如乡镇会计中心设主任、副主任、总预算会计、记账会计、出纳、档案管理等岗位,农村财政管理局设局长、涉农补贴发放、税收征收管理、村级资金管理等岗位。

四、实行乡财县管后,乡镇统一设置哪些账户?各类账户的开户行、用途及使用规定?

取消了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一切收支账户,乡镇所有预算内收入、非税收入、上缴县级国库(人民银行)。所有支出由县金库拨到乡镇核算中心支出账户,根据支出性质(工资、经费)按规定办理支出(商业银行)。在不改变乡镇资金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的前提下,对乡镇财政性资金实行集中管理核算。

五、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职能由乡镇财政所承担还是由县(区)财政局设立独立机构承担?总会计原始凭证归哪里保管?

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职能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和乡镇共同承担。总会计原始凭证资料由乡镇核算中心负责核算、整理、装订,进行归档。原始档案在乡镇中心保管2年后,退回乡镇保管。

六、目前纳入乡镇财政供给的有哪些行政事业单位?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职能由各单位分别承担、乡镇财政所承担、乡镇政府指定专人集中核算还是归县(区)财政局设立独立机构承担?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原始凭证归哪里保管?

我县从20*年2月开始,对乡镇党委、政府、人大等行政单位和财政所、农业综合服务站、土地村镇建管所、经济信息服务站、计生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播电教站等事业单位进行了“乡财县管”。从09年元月起,财政所、农业综合服务站、土地村镇建管所三单位垂直上划,由县本级管理。

乡镇会计职能由乡镇统一安排工作人员负责办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原始凭证资料由乡镇核算中心负责核算、整理、装订,进行归档。原始档案在乡镇中心保管2年后,退回乡镇保管。

七、乡财县管的模式主要分几种?每种模式的收、支、凭证及业务流程?〔请分别用流程图的方式详细说明乡镇税收收入、非税收入、预算外收入的征缴流程,乡镇财政总预算的经费领拨流程,乡镇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性支出、机构正常公用经费、专项经费(包括乡镇自行安排的专项经费、上级追加的专项经费)的审核、领拨及支出流程〕

乡财县管的模式:县财政成立乡镇会计核算中心,按“票据统管、采购统办、集中收付、账户统设、预算共编”模式管理。

乡镇税收收入征缴流程:

1财政所(耕地占用税、契税)、国税所(增值税)、地税所(营业税等)收入—>2缴入县金库(乡财政股统计);

非税收入征缴流程:

1乡镇收取—>2缴入县金库—>3拨到乡镇中心支出户—>4乡镇申请支出;

预算外收入的征缴流程:

1乡镇收取—>2缴入中心专户—>3乡镇申请支出;

乡镇财政总预算的经费领拨流程:

1县金库拨款—>2进入乡镇支出账户—>3工资部分进入工资支出户,月底打卡发放到人—>3公用经费进入经费户,由乡镇随时办理支出;

专项经费领拨流程:

上级安排的专项经费:

1由相关单位拨到乡镇中心专项资金专户(中心分乡镇、用途记明细账)—>2乡镇申请支出—>3按专项资金用途和各自要求审核后办理支出;

乡镇自行安排的专项经费流程:

1乡镇收取—>2缴入专项资金专户(中心分乡镇、用途记明细账)—>3乡镇申请支出—>4按专项资金用途和各自要求审核后办理支出。

八、乡镇财政体制对收支范围、基数核定、收入分享方式及比例(包括按税种分享、超收分成、收入包干等等形式)、上解补助等是如何确定的?是否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建立了县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制度?

2009年起,为进一步理顺县乡分配关系,促进乡镇财政改革和发展,我县下发了《关于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意见》按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合理配置乡镇财力,简明规范、分类指导,与改革政策相配套原则对乡镇收支范围进行了确定。收入范围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其它收入等地方收入。支出范围包括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给人员经费、机关正常运转经费,以及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支出。保证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同县直单位相同的水平。公用经费根据乡镇规模全县划分为二类;事业经费以乡镇上年统计人口数按人均5元计算。考虑区域位置的特殊性和承担的部分交叉事权,在保证收入任务的前提下,对县城所在地进行了专项补助。

《意见》明确继续深化乡财县管改革。从2009年起,所有乡镇要编制部门预算。要加强对乡镇机构、编制、人员、资产、财务等基础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建立预算单位基础信息库,力求全面准确掌握预算单位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清理核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掌握部门资产底数,保证预算分配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实物资产基础之上,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收入管理。凡当年完成地方收入目标任务超收部分全部留给乡镇,并奖励超收部分的10%,主要用于消化本级财政形成的债务,弥补乡镇正常运转经费和社会事业经费不足。要严格非税收入预算管理,乡镇组织的各项非税收入,按规定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考评制度,实行激励机制。公用经费实行每月均衡拨款。事业费实行与当年收入任务挂钩的考评办法。加强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管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切实加强机构、编制和财政供给人员的管理,认真清理核实财政供给人员,对不属于财政供给范围的人员要坚决予以清除。严格控制和化解县乡政府债务。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债务。积极采取措施,清理核实和消化县乡政府历史债务,化解债务风险。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控制债务的约束机制和化解债务的激励机制。坚持厉行节约,实行政府采购。乡镇政府应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各项支出必须控制在限额内,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准超限额支出。房屋购建、办公设备、交通工具购置等资本性支出要实行政府采购。

九、乡镇预算如何实现“县乡共编”?编制的具体内容、程序和编制方法?乡镇预算是否报乡镇人大审批?年初预算是否作为核拨经费的依据?

2008年底,我县编制2009年县乡预算时,要求“县乡共编”,全县19个乡镇、办事处、场均按要求进行了部门预算的编制。每个乡镇按一个部门进行编制,收入、支出按2009年县乡财政体制意见确定收入、支出范围。编制预算统一使用“E财”部门预算编制软件,由财政局乡财政股汇总后下发到乡镇,乡镇财政报各乡镇人大审批后执行。该预算作为核拨经费的依据之一。

十、乡镇财政的预算指标如何管理?乡镇财政是否编制部门决算和财政总决算?是由县(区)财政局统一代编还是乡镇财政所按统一格式自行编报?

乡镇财政的预算指标按年初编制并经乡镇人大审批的数据确定,乡财政股据此公用经费按月均衡拨款,不在预算或体制内的的公用支出年终办理追加,人员经费按月拨付。乡镇财政年终分别编制部门决算,并编制乡镇汇总财政总决算。乡镇部门决算由乡镇会计中心统一代编。

十一、乡镇收、支月报如何编制?乡镇如何掌握收支情况?县对乡镇收支进度如何考核?

乡镇金库收入由乡财政股每月编制,由于乡镇金库撤消,数据来源是从财政、国税、地税三部门提供。其他乡镇收入、支出由乡镇会计中心编制并反馈给乡镇政府。县政府每年下发三部门收入目标建议数,严格按序时进度考核。

十二、如何保障乡镇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和机构的正常运转?乡镇工资发放水平是否与县直单位一致?乡镇各单位的公用经费水平是县统一核定还是由各乡镇自行确定?

为保证乡镇工资的及时发放和机构的正常运转,我们对乡镇的各项基本支出逐人逐项进行了测算,统一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标准。根据乡镇收支规模和实际情况,分类制定公务费定额。明确乡镇支出范围,健全各项开支标准,完善财务审批程序。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优先保证人员工资正常发放,严格控制会议、招待、小车、电话等费用开支,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在保证县乡工资水平一致、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制定激励措施,强化目标管理,调动和保护乡镇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给乡镇充分的自主权,鼓励乡镇增收节支,积极处理旧欠。对乡镇人员工资,实行乡镇申报、人事审批、财政打卡发放。乡镇各单位的公用经费水平是县统一核定,根据乡镇规模全县划分为二类,白杨林场、范集工业园区为一类乡镇,其他为二类乡镇。以支出项目办公费、邮电、报刊费、水电费、交通燃料维修费、会议招待费等确定支出限额,除外还安排乡镇上年统计人口数人均5元的事业经费,用于乡镇事业发展支出。

十三、如何规范乡镇专项资金的管理(可分别不同的专项资金逐一说明)?对乡镇的专项资金,是否制定了管理办法?对县(区)直接列支但在乡镇实现支出的专项资金,乡镇财政所是如何参与管理的?

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县出台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办理程序,对在县直接列支但是在乡镇实现支出的专项资金,在上级下拨后进入乡镇统一开设的专户,然后根据上级对各个资金用途的不同要求,布置到乡镇,县乡镇中心按专项资金不同的用途,分类核算,乡镇具体负责实施落实,不允许截留、挪用。

十四、目前乡镇有哪些预算外收入?各项预算外收入及其支出是如何管理的?

实行“乡财县管”和20*年财政部新旧科目转换后,目前乡镇预算外收入已经不多,主要是各项工本性收入和零星的对口的困难捐款等,对这部分资金仍旧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财务制度办理支出。

十五、乡镇财政新增财政供给人员如何办理审批手续?执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我县乡镇财政供给人员,由人事、编办、财政等部门共同组织进行,严格乡镇人员编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严禁在编制外使用人员。对于清理清退范围的各类超编人员、不在编人员和自聘人员,财政不供给经费。对乡镇中新增人员,统一由县进行录用,根据县文件和人事工资套改标准,进行打卡发放。对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支出,由县统一进行代扣代缴。对于工资发生的变动,由乡镇申报,在下月及时进行调整和办理,争取变动不过月。

十六、乡镇政府及其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新增债务如何办理审批手续?执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乡财县管”后,全面清理乡镇银行账户和票据,摸清乡镇收入家底。认真清理核实乡镇债权债务,并逐一登记造册报县备案。严禁新增负债,确需增加的,报县政府同意后方可办理。督促乡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消化现有债务。每年年底县财政都安排了一定资金用于偿还债务。但由于数额巨大、债务原因复杂、牵涉面广,解决难度很大。在实际执行中,部分乡镇仍发生部分新增债务,对于控制新增债务和消化债务,没有好的有效的解决办法。

十七、村级账务是否由财政所代管?财政对村级的补助资金是由县(区)财政局统一管理还是由乡镇财政所管理,支出的拨付程序?

村级账务实行县农村局统管,乡镇财政所报帐制。村级补助资金按照资金支出顺序:五保户补助、村干部工资由农村局通过“一卡通”方式打卡发放;村级办公经费实行报审制。支出的拨付程序为:村级支出经村民理财小组签章,村负责人签字后,由村报账员报乡镇财政所初审,乡镇财政所审核汇总报县农村局审核拨付。

十八、乡镇财政所是否实行县(区)垂直管理?目前乡镇财政所(分局)承担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哪些?

乡镇财政所于20*年8月份实行县级垂直管理。根据《*县乡镇财政所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蒙编[20*]8号),目前乡镇财政所的工作职责主要是:贯彻执行有关财政、税收、农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负责编制、报告乡镇年度财政预算草案、财政决算,并组织执行、管理乡镇各项财政收支、办理乡镇财务报账;管理、监督各种专项资金,并实行报账,组织到逾期资金回收;管理乡镇非税收入资金;落实农村综合改革政策,组织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做好各项财政涉农补助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工作;承办县财政局和乡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九、县乡财政是否已经实现联网?联网的具体方式?县和乡镇是否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了解收支状况?

我县“乡财县管”改革工作积极推广应用网络技术,为适应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需要,应用财务管理软件,县财政局与合肥金蝶电脑公司、省爱普公司等合作,建立了独立的区域网,并请他们代为开发了一套适应新的会计科目和本县情况的系统软件。运用几年来,基本保证了基础数据的录入、查询、会计核算等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做出了贡献。但是没有实现县乡联网,乡镇也不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了解收支状况。

县乡财政范文篇3

财政局领导班子,几年来。带领全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爱岗敬业,大力推行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不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使我县财政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年以来,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双文明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团结奋进齐举力优胜劣汰竞风流

行使着县乡两级政府“管家”职责,县财政系统有干部职工多人。担负着生财、聚财、用财的使命。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县乡机关运转与社会稳定发展进步。为了不负人民的重托,局领导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从我做起,勇于开拓、廉政勤政,弘扬正气,把带出一支懂管理、廉洁勤政的过硬财政队伍。局班子以团结、民主、实干、进取”为建设目标,通过抓住思想教育,采取上党课、组织学习讨论、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开展“领导干部如何搞好班子团结,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如何开拓进取,怎样廉政、勤政”等一系列专题讨论,加强班子成员党性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高班子的整体战斗能力。局长处处模范带头。财政局的班子建设中,讲大局、讲团结、讲民主、讲真诚,从自身做起。处处注意团结同志,与大家坦诚相待,不搞一言堂,坚持群言堂,凡是财政改革、人事、基建等大事,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一言堂,班子里民主空气浓,班子成员都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以团结为重,既分工又协作,依照各自分工,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班子具有坚强的凝聚力、整合力、战斗力。同时,狠抓中层骨干队伍的建设。局里制定了岗位责任制、考核、轮岗、末位淘汰制、任前戒勉谈话制、离岗审计制等监督制约机制,通过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促使各项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仅年全局受到县以上各级惩处的就有人次。同志还被授予“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镇财政所被评为全省先进财政所。

率先垂范倡廉政堵塞漏洞强管理

就尤为重要。要带出一支高效廉洁的队伍,打铁先要本身硬,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如何对待手中掌管的钱?局里制定了财政干部的五不”原则,即:近财不沾,近财不贪,财政工作性质特殊每天与资金往来打交道。加强队伍廉政建设。近财心不乱,近财手不伸,近财嘴不馋。局里成立廉政领导班子,大力开展“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活动,建议财政干部要“做事上进,做人干净,群众满意,领导放心”并以局里的先进人物陈志栾等人为榜样,进行对照,找差距。同时,运用局里违纪违规的反面例子,进行教育,敲警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使人人树立廉政为民观念。局领导带头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处处以身作则,做廉政勤政的表率。局机关建立了考勤登记、查岗制度,局领导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为了节约开支,局里对公费报销的电话实行“总量控制,分解到岗,限额报销,超支自负,节余归公,定期公布”几年来,局领导无一人超标报销电话费,每年局机关节约电话费多元;对车辆管理实行用油定量管理,按出车里程供油,私事用车照章按里程计价,先交费,再派车。局领导还带头取消了坐单位车辆到市区和县内下乡出差的市内交通费和途中补助。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局对工程建筑和招待费实行了严格的监管。去年局里新修了一栋办公大楼,基建工程和办公用具购置从头至尾,实行集体民主决定,严格按合同办事,七个局领导,无人吃施工队和商家一餐饭。确定会议室装修过程中,有一装修队给分管工程的局一个红包,当即予以拒绝。后来,装修工程通过招标,节约资金余万元。公款接待方面,凡开支一律由办公室核实开具接待开餐证明单,实行对口接待,无关人员一律不参加,对没有开具接待开具证明单和逾越规定时间报帐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局长更是严以律己,带头垂范,有人称他为“某乡一财政所长的亲属求他办事,事后到家中放下一个红包就走了没有其他人知道,还是把钱交给局纪检组,退还给了当事人。局班子坚持每月集体学习一次,半年过一次民主生活会,会上,每人都要汇报廉政勤政情况,领导们互相还要提意见、建议,负责廉政工作的局领导和监察的纪检领导,要反馈群众意见,敲警钟,教育在前,防患于未然。

还加强了廉政监督和查处案件的力度。干部职工的调动离任,局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同时。都进行戒勉谈话,并实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处,防止腐败。局长书记亲自抓局里内部违规违纪的案子查处。上级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局纪检组五年来,自查自办案件起,并进行了严肃的处置,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万元,有力地惩治了极少数人的官僚主义、玩忽职守、腐化堕落、经济违纪违法的行为,也从反面极大地教育了全局的干部职工,人人引起警觉。同时,不时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时堵塞漏洞,加强管理,防患在前,有力地促进了队伍建设。

依法行政,局领导把政务公开。提到勤政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并列入局双文明责任制进行考核。把年度工作目标、政府推销、干部使用、办事顺序和领导班子廉政建设等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制定了办事公开制度,廉政建设公开制度等,通过制度上墙等方式,公开了各项办事事宜和行为规范,增强了依法行政透明度,实行政府推销,干部民意测评、竞争上岗,机关进人、吸收党员公示,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对政务公开执行情况,干部职工勤政廉政情况,实行平时抽查、年度评议,将评议结果与年度考核、评先评奖、晋职晋级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政务公开的落实。

局出台了关于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处罚审批权限等问题的通知》和财政监督执法顺序。局领导以身示范,为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带头学习《行政处罚法》湖南省财政监督条例》财政检查工作规则》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广大干部中掀起了运用各种形式进行学法的高潮,并组织干部职工分期分批到市财政局进行法律培训,所有人员在市里进行过关考试,百分之百获得执法上岗证。

坚持依法行政。局领导带头严格执法,执法方面。上正下清。局内部实行内部审计,不讲情面;外执法,公正无私。既执法,又协助被执法单位,进行整改,通过执法,提高被执法单位的法律意识、财会管理水平。近三年来,局所作出的行政处理处罚,没有发生一件复议案件。连续年,被县委政府、市财政局授予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局里依法行政的好举措和经验,受到上级重视,全市财政系统推广,并在全省财政监督工作大会上,做了依法行政的典型发言。

努力亲民、爱民、安民。近几年来,坚持勤政为民。局从省市争来专项资金,为县直单位和乡镇维修和新建房屋,改善了干部职工住宿和办公条件。对局里的挂钩乡村,更是经常给以关心和支持。挂乡帮村工作中,协助岩桥村架高压线,修变电站、水泵房为困难户建房屋,解决住房困难。局还为乡村送去了大量科技资料、水果苗木,帮村民科技脱贫。镇,局派专人负责联系移民户,帮移民出主意、想办法,栽种水果,搞山地开发,使他富起来,安心生产,不上访。当得知乡村村民家被火烧得一无所有,局领导立即在全局动员,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大家捐钱捐物,送衣送米。乡遭受洪灾,局干部职工主动捐钱捐物,伸出温暖的手,尽自己所能,奉献一片爱心。

县乡财政范文篇4

一、县乡财政风险的现状与负面影响

对于财政风险不同的研究者通常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其不同的具体界定。但我认为迄今为止刘尚希的定义较为全面而又简洁地概括了财政风险的本质。根据这个定义所谓财政风险是指“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履行其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据此可以推论财政风险并非单纯的财政部门风险而是政府和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最终面临的公共风险。财政风险与财政困难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财政困难是针对现实的具有确定性而财政风险是指向未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现实的财政困难如果不消除就会转化为未来的财政风险。但是当前乃至今后的政府政策和政府行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甚至自然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未来的财政风险。对于财政风险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财政风险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债务风险即财政缺乏清偿能力是财政风险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刘立峰。财政风险一般具有体系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三重特点。

当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风险问题较重且呈日趋加重之势。主要表现是一县乡政府的负债种类繁多、规模较大且有不断扩张之势呈现负债问题严重化和隐性负债显性化、或有负债直接化并存发展的特征。特别是近年来县级财政的赤字面不断扩大乡镇负债普遍化的趋势已在县市级迅速蔓延。二县乡财政的增收渠道不畅财政收入的增长赶不上财政支出的扩大导致其债务清偿能力的增长比较缓慢财政收支缺口不断扩大负债规模远远超出可用财力。

从大量文献研究和笔者的相关调查来看日趋严重的县乡财政风险问题已经并将继续产生以下负面影响。一影响县乡政府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县乡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工作陷入恶性循环。二妨碍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增加甚至形成政府运转支出挤占公共建设支出、农村公共品供给只能依赖借债或罚款的局面。三削弱县乡财政的支农能力导致实际的财政支农只能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影响财政支农的宏观效果。四助长县乡政府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倾向蓄积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五影响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林特产税等中央惠民政策的可持续性加剧近期和长远的农村稳定问题。

二、县乡财民风险的成因

一在欠发达地区或农业主产区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增长潜力比较小的农业税费却成为县乡财政收入的重要或主要来源。因此在大多数地区县乡财政收入增长的艰难性有其必然性

除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外县乡财政的主要收入大致有两大块一是工商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二是面向农民收取的各项税费。近年来在多数农业主产区和欠发达地区主要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工商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能力增长艰难成为其财政增收难的重要原因。一年代初期以后经过连续几年的改制热潮县乡政府大多切断了与县域企业的产权联系。因此县乡政府依托与县域企业的产权联系获得非税收入的渠道已经迅速萎缩。二近年来城乡消费结构的升级、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及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县域中小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都使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县域企业的发展难度增加从而制约了县域企业对县乡财政收入贡献能力的增长甚至导致区域之间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出现了加快两极分化的趋势少数县乡由于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数量多、增长快很快走上了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良性循环的轨道并逐步成为发达县乡而大多数县乡的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状况却难有根本改变。三在县域范围内税收贡献能力比较强的中央和省属国有企业比较少即使有若干这样的国有企业县乡也很少能够参与其税收分享。因此在大多数县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乡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往往比较艰难其财政收入的增长容易出现比较困难的局面。

县乡财政的另一项主要收入来源是面向农民收取的各项税费。但从本质上说面向农民收取的各种税费很难长期支撑县乡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农业各税中数额和影响较大的是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两项。但就全国或欠发达地区的大多数县乡来说如果按照有关政策规范征收在多数县市这两项税收的年际增长空间并不会很大这两项税种都不具有长期快速增长的潜质。虽然某一县乡可能因为当年大幅度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而导致农业特产税的大幅度增长但就多数地区来说形成这种局面的可能性并不会很大。近年来许多县乡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的大幅度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对两税的超常规非规范征收或者更确切地说依靠的是对小规模农户极其有限的经营剩余的超强度挤压从长期看这是不可持续的。有些地方还在现有的税费政策之外巧立名目向农民非法收取各种税费或罚款并以此作为促进县乡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但从长期趋势看这也很难成为县乡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

表近年来山东肥城市两镇的财政收入及其构成(万元,)

镇名年份财政总收入其中各类税收总量构成工商各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工商各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

汶阳镇

安驾庄镇

资料来源本人直接调查

从我们的实际调查来看在多数农业主产区或欠发达地区不仅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增长比较慢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还成为县乡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甚至主要来源。这种状况实际上增加了县乡财政收入增长的艰难性。这种情况甚至存在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中等发达地区。详见表和案例

案例。××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县农业各税收入万元其中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收入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和万元。农业各税收入占当年县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占当年县本级年末决算收入含乡镇上划收入的。

案例。××年肥城市乡镇本级财政收入从万元增加到万元增长了倍乡镇级工商业税收从万元增加到万元按税收分享改革前的口径增加了倍农业各税从万元增加到万元增加了倍。

案例。××年黑龙江省北林区乡镇级的农业税正税收入为万元农业税附加万元而来自农村中小企业的税收不足万元。该区农业税收入占该区财政总收入的占区本级财政收入的。

二自上而下的增支减收政策频繁出台加剧了县乡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突出

“中央出政策地方出资金”或“中央点菜地方买单”的新政策出台增加了县乡财政支出增长的刚性和收入增长的艰难性。

政策性增人增长过快导致人员经费的增长远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

三现行财政体制强化了各级政府上收财权、下放事权的格局从而加剧了县乡财政的困境

从年开始我国实行了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就总体来说现行分税制的不完善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省以下层面实际运作的财政体制甚至主要是上级政府凭借对下级政府的行政和人事控制权对分税制和财政包干体制按照机会主义原则进行结合的产物。在这种财政体制的运行中往往存在以下倾向一各级政府盲目效仿分税制改革中中央集中财权的做法形成省以下政府层层向上集中财权的格局。二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不合理、不清晰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实际上形成了各级政府层层向下下放事权的格局。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凸显了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划分模式与事权划分模式不对称的问题容易导致县、乡两级政府“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高度不对称成为现在的突出矛盾”贾康白景明。三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新旧体制双轨并存的特征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总量中只有过渡期转移支付才是适应市场经济和分税制改革要求、真正具有平衡地方财力功能的规范化的转移支付但其所占比重偏低却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虽然在总体上呈现不断完善的趋势但在当前却并没有达到缩小地区差距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地区经济差距马栓友于红霞加剧了农业主产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困难及财政风险。

四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及与此相关的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加剧了县乡政府的弱势地位也提高了形成县乡财政风险的可能性

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压力性体制的特性有所减弱。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仍然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行政体制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压力型体制的特征。其主要表现是一管理型色彩较浓、服务型色彩较弱甚至许多服务型职能也要通过管理型方式去履行。二上级政府在行政、人事、甚至经济社会事务方面保持着对下级政府较高程度的控制在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农村稳定、甚至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诸方面动辄实行奖惩指标考核甚至“一票否决”。三下级政府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对上级政府的化倾向甚至要以上级政府的好恶作为评判其行为或政绩的标准。

压力型行政体制的运行容易产生职能部门强化与市场秩序建立的矛盾导致政府越位、加剧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不仅容易导致政府疏于公共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也会加剧公共产品服务供给不足对企业、农户等市场主体运行的负面影响从而间接增加县乡政府减少财政收入、增加隐性负债的可能性。近年来要求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呼声异常强烈但是历史经验表明在政府职能尚未实现根本转变的背景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就难以走出“精简——较大幅度地增加——再精简——更大幅度地增加”的循环。在此背景下政府机构精简虽然从短期来看有可能导致政府运行成本的下降但从长期来看政府“精增循环”的操作成本及政府机构、人员的长期反弹都会增加县乡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出现财政风险的可能性。

五县乡政府的债务或风险管理处于混乱、失控状态对于县乡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的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近年来虽然县乡负债问题越来越重县乡财政风险在比较严重的基础上仍在不断蓄积但就总体而言对于县乡负债和财政风险的管理仍然比较混乱。除显性直接负债外在多数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或有负债甚至隐性负债的规模到底有多大仍然是一个迷。县乡政府债务和风险管理的混乱失控固然与或有负债或隐性负债的自身性质有关也与缺乏统一权威的财政债务和风险管理机构相联。从理论上说财政部门是财政债务和风险的管理机构但预算约束软化和管理不力预算外、制度外财政收支的大量发生甚至源自财政系统之外的政府显性、隐性或直接、或有负债的大量发生实际上动摇着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债务和风险管理部门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现行的《预算法》在第条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在县乡负债难以避免的情况下执行这项规定固然有利于控制政府显性直接负债的增长却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一种“逼迫”作用逼迫县乡政府的负债更多地采取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的形式从而增加了对县乡政府债务和财政风险进行管理、控制的难度。县乡政府的债务或风险管理混乱还与对政府债务和财政风险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不可分割。

三、县乡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忧解思路

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重视县乡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

鉴于当前我国的县乡财政风险问题比较严重还有越来越重之势而在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政权巩固中县乡又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加强县乡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应该被尽快提到议事日程切实给予高度重视。为此一切实加强对县乡负债的清理整顿和分类治理工作在进行多方案试点比较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依法治债的探索工作。二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县乡财政风险的统计和预警体系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县乡财政风险披露制度为加强对县乡财政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供依据。三严格政府支出管理根据不同类型政府负债的形成规律积极探索规范政府行为的途径并相应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约束机制建设。四结合完善县乡财政风险的统计和预警体系逐步建立防范县乡财政风险准备金制度。

(二)按照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方向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们认为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完善政府职能。首先需要重新调整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和对下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的考核方式积极实现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加快政府从竞争性、盈利性领域的退出步伐将政府的主要精力转向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调控宏观经济运行、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介组织的发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结合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社会监督。

三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加强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外适度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省与市县、县与乡镇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对于欠发达地区可以适度增加增值税地方留成的比例稳定县级财政对于所得税、营业税增量的分享比例。同时坚决取消自上而下的包税制、收税提成和奖励政策。在适度降低对发达地区的税收返还比例的同时适度提高对欠发达地区的税收返还比例等。

(四)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的投入责任

当前在多数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政困难较大县乡政府在总体上已经无力支持农业这种状况还不是短期内可以根本改变的。因此在切实保障政府财政支农总投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近中期内要在清晰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农事权的基础上明确要求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农投人成为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支农总投入的主体。明确这种格局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实促进国家财政支农能力的稳定增长。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各级政府相互推诿财政支农的责任导致财政支农行为难以真正地付诸实施另一方面避免因县乡政府财政支农能力的虚假增长而影响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当然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根据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积极培育县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能力、强化各级政府之间在财政支农方面的责任分工仍是非常必要的。

(五)加快完善适应分税制要求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

在当前县乡严重负债、财政风险不断蓄积的背景下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除少数发达地区外鉴于我国县乡财政风险问题的普遍化和不断发展态势建议适当增加按因素法确定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数量和比重借此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以适度弥补以欠发达地区为主体的县乡财政的收支缺口缓解县乡财政风险问题。二审慎评估各项新政策对县乡财政风险的影响配套实施部分转移支付措施。结合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等新政策的出台实施配套性的部分或全额转移支付措施避免因此导致的财政支出增加超出县乡政府的承受能力。

六强化中央及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责任

在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空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具有日益显著的公共品属性。因此应该明确并不断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责任不断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这样有利于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在产业、地区之间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性。建议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参考不同类型地区的物价和所在区域工资的平均先进水平等分类分地区合理核定农村义务教育的生均最低公用经费标准可从义务教育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方面考虑。调研可采取省地县联合调查、中央抽查或督查的方式进行。根据义务教育生均最低公用经费标准和相应年度相应层次的农村中小学学生数确定该年度该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的最低公用经费总投入水平。对于不同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总投入中央和省、市、县应该承担不同的比例。发达地区可实行完全由省及其以下承担的方式欠发达地区以中央和省级承担为主地、县承担为辅。目前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这为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七加快行政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级次的调整取消地市级政府和地市级财政

县乡财政范文篇5

一、县乡财政风险的现状与负面影响

对于财政风险,不同的研究者通常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其不同的具体界定。但我认为,迄今为止,刘尚希(2003)的定义较为全面而又简洁地概括了财政风险的本质。根据这个定义,所谓财政风险,是指“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履行其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据此可以推论,财政风险并非单纯的财政部门风险,而是政府和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最终面临的公共风险。财政风险与财政困难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财政困难是针对现实的,具有确定性;而财政风险是指向未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现实的财政困难如果不消除,就会转化为未来的财政风险。但是,当前乃至今后的政府政策和政府行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甚至自然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未来的财政风险。对于财政风险,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财政风险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债务风险即财政缺乏清偿能力是财政风险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刘立峰,2002)。财政风险一般具有体系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三重特点。

当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风险问题较重且呈日趋加重之势。主要表现是:(1)县乡政府的负债种类繁多、规模较大,且有不断扩张之势,呈现负债问题严重化和隐性负债显性化、或有负债直接化并存发展的特征。特别是近年来县级财政的赤字面不断扩大,乡镇负债普遍化的趋势已在县市级迅速蔓延。(2)县乡财政的增收渠道不畅,财政收入的增长赶不上财政支出的扩大,导致其债务清偿能力的增长比较缓慢,财政收支缺口不断扩大,负债规模远远超出可用财力。

从大量文献研究和笔者的相关调查来看,日趋严重的县乡财政风险问题,已经并将继续产生以下负面影响。(1)影响县乡政府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县乡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工作陷入恶性循环。(2)妨碍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增加,甚至形成政府运转支出挤占公共建设支出、农村公共品供给只能依赖借债或罚款的局面。(3)削弱县乡财政的支农能力,导致实际的财政支农只能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影响财政支农的宏观效果。(4)助长县乡政府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倾向,蓄积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5)影响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林特产税等中央惠民政策的可持续性,加剧近期和长远的农村稳定问题。

二、县乡财民风险的成因

(一)在欠发达地区或农业主产区,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增长潜力比较小的农业税费却成为县乡财政收入的重要或主要来源。因此,在大多数地区,县乡财政收入增长的艰难性有其必然性

除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外,县乡财政的主要收入大致有两大块,一是工商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二是面向农民收取的各项税费。近年来,在多数农业主产区和欠发达地区,主要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工商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能力增长艰难,成为其财政增收难的重要原因。(1)1990年代初期以后,经过连续几年的改制热潮,县乡政府大多切断了与县域企业的产权联系。因此,县乡政府依托与县域企业的产权联系获得非税收入的渠道已经迅速萎缩。(2)近年来城乡消费结构的升级、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及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县域中小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都使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县域企业的发展难度增加,从而制约了县域企业对县乡财政收入贡献能力的增长,甚至导致区域之间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出现了加快两极分化的趋势:少数县乡由于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数量多、增长快,很快走上了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良性循环的轨道,并逐步成为发达县乡,而大多数县乡的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状况却难有根本改变。(3)在县域范围内,税收贡献能力比较强的中央和省属国有企业比较少,即使有若干这样的国有企业,县乡也很少能够参与其税收分享。因此,在大多数县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乡,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往往比较艰难,其财政收入的增长容易出现比较困难的局面。

县乡财政的另一项主要收入来源,是面向农民收取的各项税费。但从本质上说,面向农民收取的各种税费很难长期支撑县乡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农业各税中,数额和影响较大的是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两项。但就全国或欠发达地区的大多数县乡来说,如果按照有关政策规范征收,在多数县市这两项税收的年际增长空间并不会很大,这两项税种都不具有长期快速增长的潜质。虽然某一县乡可能因为当年大幅度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而导致农业特产税的大幅度增长,但就多数地区来说,形成这种局面的可能性并不会很大。近年来,许多县乡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的大幅度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对两税的超常规非规范征收,或者更确切地说,依靠的是对小规模农户极其有限的经营剩余的超强度挤压,从长期看这是不可持续的。有些地方还在现有的税费政策之外,巧立名目向农民非法收取各种税费或罚款,并以此作为促进县乡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但从长期趋势看,这也很难成为县乡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

从我们的实际调查来看,在多数农业主产区或欠发达地区,不仅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增长比较慢,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还成为县乡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甚至主要来源。这种状况实际上增加了县乡财政收入增长的艰难性。这种情况甚至存在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中等发达地区。

案例l。200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县农业各税收入6142万元,其中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收入分别为5845万元、149万元、4万元和144万元。农业各税收入占当年县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6.7%,占当年县本级年末决算收入(含乡镇上划收入)的39.1%。

案例2。1996-2002年,肥城市乡镇本级财政收入从3507万元增加到13511万元,增长了2.85倍;乡镇级工商业税收从2441万元增加到2770万元(按税收分享改革前的口径),增加了0.13倍;农业各税从1858万元增加到11245万元,增加了5.05倍。

案例3。2002年,黑龙江省北林区乡镇级的农业税正税收入为4500万元,农业税附加900万元,而来自农村中小企业的税收不足900万元。该区农业税收入占该区财政总收入的27.8%,占区本级财政收入的45%。

(二)自上而下的增支减收政策频繁出台,加剧了县乡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突出

1.“中央出政策,地方出资金”或“中央点菜,地方买单”的新政策出台,增加了县乡财政支出增长的刚性和收入增长的艰难性。

2.政策性增人增长过快,导致人员经费的增长远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

(三)现行财政体制强化了各级政府上收财权、下放事权的格局,从而加剧了县乡财政的困境

从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了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就总体来说,现行分税制的不完善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省以下层面,实际运作的财政体制甚至主要是上级政府凭借对下级政府的行政和人事控制权,对分税制和财政包干体制按照机会主义原则进行结合的产物。在这种财政体制的运行中,往往存在以下倾向:(1)各级政府盲目效仿分税制改革中中央集中财权的做法,形成省以下政府层层向上集中财权的格局。(2)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不合理、不清晰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实际上形成了各级政府层层向下下放事权的格局。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凸显了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划分模式与事权划分模式不对称的问题,容易导致县、乡两级政府“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高度不对称,成为现在的突出矛盾”(贾康,白景明,2002)。(3)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新旧体制双轨并存的特征,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总量中,只有过渡期转移支付才是适应市场经济和分税制改革要求、真正具有平衡地方财力功能的规范化的转移支付,但其所占比重偏低却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虽然在总体上呈现不断完善的趋势,但在当前却并没有达到缩小地区差距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地区经济差距(马栓友,于红霞,2003),加剧了农业主产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困难及财政风险。

(四)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及与此相关的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加剧了县乡政府的弱势地位,也提高了形成县乡财政风险的可能性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压力性体制的特性有所减弱。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仍然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行政体制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压力型体制的特征。其主要表现是:(1)管理型色彩较浓、服务型色彩较弱,甚至许多服务型职能也要通过管理型方式去履行。(2)上级政府在行政、人事、甚至经济社会事务方面,保持着对下级政府较高程度的控制;在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农村稳定、甚至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诸方面,动辄实行奖惩指标考核,甚至“一票否决”。(3)下级政府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对上级政府的化倾向,甚至要以上级政府的好恶作为评判其行为或政绩的标准。

压力型行政体制的运行,容易产生职能部门强化与市场秩序建立的矛盾,导致政府越位、加剧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不仅容易导致政府疏于公共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也会加剧公共产品(服务)供给不足对企业、农户等市场主体运行的负面影响,从而间接增加县乡政府减少财政收入、增加隐性负债的可能性。近年来,要求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呼声异常强烈,但是,历史经验表明,在政府职能尚未实现根本转变的背景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就难以走出“精简——较大幅度地增加——再精简——更大幅度地增加”的循环。在此背景下,政府机构精简虽然从短期来看,有可能导致政府运行成本的下降;但从长期来看,政府“精增循环”的操作成本及政府机构、人员的长期反弹,都会增加县乡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出现财政风险的可能性。

(五)县乡政府的债务或风险管理处于混乱、失控状态,对于县乡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的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近年来,虽然县乡负债问题越来越重,县乡财政风险在比较严重的基础上仍在不断蓄积,但就总体而言,对于县乡负债和财政风险的管理仍然比较混乱。除显性直接负债外,在多数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或有负债甚至隐性负债的规模到底有多大,仍然是一个迷。县乡政府债务和风险管理的混乱失控,固然与或有负债或隐性负债的自身性质有关,也与缺乏统一权威的财政债务和风险管理机构相联。从理论上说,财政部门是财政债务和风险的管理机构;但预算约束软化和管理不力,预算外、制度外财政收支的大量发生,甚至源自财政系统之外的政府显性、隐性或直接、或有负债的大量发生,实际上动摇着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债务和风险管理部门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现行的《预算法》在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在县乡负债难以避免的情况下,执行这项规定固然有利于控制政府显性直接负债的增长,却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一种“逼迫”作用,逼迫县乡政府的负债更多地采取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的形式,从而增加了对县乡政府债务和财政风险进行管理、控制的难度。县乡政府的债务或风险管理混乱,还与对政府债务和财政风险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不可分割。

三、县乡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忧解思路

(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重视县乡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

鉴于当前我国的县乡财政风险问题比较严重,还有越来越重之势,而在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政权巩固中,县乡又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加强县乡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应该被尽快提到议事日程,切实给予高度重视。为此,(1)切实加强对县乡负债的清理整顿和分类治理工作,在进行多方案试点比较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依法治债的探索工作。(2)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县乡财政风险的统计和预警体系,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县乡财政风险披露制度,为加强对县乡财政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供依据。(3)严格政府支出管理,根据不同类型政府负债的形成规律,积极探索规范政府行为的途径,并相应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约束机制建设。(4)结合完善县乡财政风险的统计和预警体系,逐步建立防范县乡财政风险准备金制度。

(二)按照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方向,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们认为,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完善政府职能。首先需要重新调整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和对下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的考核方式,积极实现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加快政府从竞争性、盈利性领域的退出步伐,将政府的主要精力转向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调控宏观经济运行、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介组织的发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结合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社会监督。

(三)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加强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外,适度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省与市县、县与乡镇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对于欠发达地区,可以适度增加增值税地方留成的比例,稳定县级财政对于所得税、营业税增量的分享比例。同时,坚决取消自上而下的包税制、收税提成和奖励政策。在适度降低对发达地区的税收返还比例的同时,适度提高对欠发达地区的税收返还比例等。

(四)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的投入责任

当前,在多数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政困难较大,县乡政府在总体上已经无力支持农业,这种状况还不是短期内可以根本改变的。因此,在切实保障政府财政支农总投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近中期内,要在清晰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农事权的基础上,明确要求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农投人,成为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支农总投入的主体。明确这种格局,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实促进国家财政支农能力的稳定增长。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各级政府相互推诿财政支农的责任,导致财政支农行为难以真正地付诸实施;另一方面,避免因县乡政府财政支农能力的虚假增长而影响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当然,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根据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积极培育县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能力、强化各级政府之间在财政支农方面的责任分工仍是非常必要的。

(五)加快完善适应分税制要求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

在当前县乡严重负债、财政风险不断蓄积的背景下,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除少数发达地区外,鉴于我国县乡财政风险问题的普遍化和不断发展态势,建议适当增加按因素法确定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数量和比重,借此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以适度弥补以欠发达地区为主体的县乡财政的收支缺口,缓解县乡财政风险问题。(2)审慎评估各项新政策对县乡财政风险的影响,配套实施部分转移支付措施。结合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等新政策的出台,实施配套性的部分或全额转移支付措施,避免因此导致的财政支出增加超出县乡政府的承受能力。

(六)强化中央及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责任

在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空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具有日益显着的公共品属性。因此,应该明确并不断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责任,不断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这样有利于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在产业、地区之间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性。建议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参考不同类型地区的物价和所在区域工资的平均先进水平等,分类分地区合理核定农村义务教育的生均最低公用经费标准(可从义务教育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方面考虑)。调研可采取省地县联合调查、中央抽查或督查的方式进行。根据义务教育生均最低公用经费标准和相应年度相应层次的农村中小学学生数,确定该年度该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的最低公用经费总投入水平。对于不同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总投入,中央和省、市、县应该承担不同的比例。发达地区可实行完全由省及其以下承担的方式;欠发达地区以中央和省级承担为主,地、县承担为辅。目前,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这为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七)加快行政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级次的调整,取消(地)市级政府和(地)市级财政

取消(地)市级政府和(地)市级财政,并将目前由(地)市级政府掌握的财权下放到县一级,可以改变县级政府的财权被过度上收等问题,适当增加县级政府筹集财政收入、化解财政风险的能力。

县乡财政范文篇6

一、中国县乡财政收支的现状

1.县乡财政负担沉重

在地方财政层面上,县乡财政作为国家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基层政府筹集资金、分配财力,保证基层政权运转的重要职能,县乡两级政府担负着为占全国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包括一般行政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社会福利、公共安全、支持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1999年以来,中国先后四次出台政策上调了干部职工工资,同时按照政策规定,农业、科技、教育支出要求按超出同期财政增长比例增加,使县乡财政中农业、科技、教育支出基数越滚越大。此外,虽然大多数的三农支出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且近几年国家财政用于三农资金的比重逐年提高,但地方财政仍然需要配套负担了支农支出中的大部分份额,其中在很多支出项目中,地方的负担比例要高于中央,这也客观上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

2.县乡财政自有财力不足

县乡财政来源单一,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较大,在实行税费改革后全国许多县乡明显感觉到财政收入紧张。目前中国许多县域经济缺少充满活力、市场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民营经济比重低,经济增长缓慢,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县乡财政收入总量必然减少。在乡(镇)财政收入中农业税收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越是财政困难的地方,农业税占的比重越大。在中国取消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契税后,县乡的财政收入情况更加紧张。大部分乡镇的财政收入只有几十万,乃至十几万,主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过日子。

3.县乡财政收入比重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减少

1994年以来,省级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7.1%提高到2005年的24.8%,平均每年提高0.63个百分点;县乡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则由1994年的41.8%下降到2005年的38.6%,平均每年下降0.27个百分点。

二、县乡财政收支困难的成因分析

通过上述对中国县乡财政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县乡财政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困难和问题,尤其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税的取消,县乡财政运行的很多困难和问题全面表现出来。县乡财政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

1.县乡经济基础薄弱

中国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造成县乡财政实力不强,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一是工业支撑不强。中国县乡缺少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税收贡献多的工业企业;二是农业基础不稳。中国县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慢,绿色、优质、高效的农业规模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民增收的步伐缓慢;三是三产结构不优。低层次的传统产业占据中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地位,占当地GDP的比重相对较大,特别是房地产、信息、现代物流、旅游、金融、保险、教育、中介咨询、社会服务等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县乡财政的贡献作用很弱。

2.县乡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层层上收,事权级级下放,县乡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导致了县乡基层财政在政策变革中的弱势地位。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县乡基层政府的事权划分不合理,承担了许多应该由上级政府承担的职责。财力层层向上集中,职能和支出责任却不断下放,而且下放的通常是刚性强、支出大的事项,还经常出现上面出政策、下面出资金的增支减收情况,使地方支出责任加大。

3.上级政府对县乡的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具体表现为:一是转移支付资金结构不合理。建立在基数法的基础上的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客观上仍然延续并扩大了既得利益格局,没有起到均衡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差距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均等化效果,反而扩大了相对差距,使得财政困难的县乡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二是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将转移支付资金经过省政府、市政府的渠道拨付给县乡基层政府,拨付资金链条的加长,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转移支付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提高县乡财政收支能力的政策建议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是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问题。“郡县治,天下安”,这关系到国家财政的振兴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关系到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

1.发展县域经济,加强财源建设,增加财政收入

经济决定财政,解决中国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财源。首先,把三农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各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优化种植业结构,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其次,重点发展乡镇企业,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尤其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依托资源优势,壮大主导产业,实施项目牵动,扩大县域经济总量;第三,搞好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外向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最后,要抓住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机会发展第三产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搞活农村市场。

2.提高县乡财政收支质量

(1)强化收入征管。认真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收入征管要体现公平税负,鼓励竞争和应收尽收的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坚持依法征管,既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杜绝“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

(2)加强支出预算管理。要实行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的透明度;要实行综合预算,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管,把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都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捆起来统一使用,增强财政预算的统一性;要实行零基预算,提高预算的准确性;要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力争做到竞争、择优、公正;要逐步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包括使用财政资金购买、租用、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的货物、工程或服务;要切实搞好政府的采购招标工作,注重把竞争机制引入招标中。

(4)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投资要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投资项目,集中财力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3.改革完善财政体制,规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

一是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和层次,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科学界定县乡政府的职能定位,逐步改变县乡政府过多地承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陈荣佳,2007)。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一级的财政投入,相应减轻地方政府的支出负担,提高农村基本公共产品财力的均等化程度;二是明确县乡两级政府的事权。对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等事权,原则上应按受益范围确定管理对象,跨乡镇项目事权主要划归县管理,乡镇范围内项目事权主要划归乡镇管理;三是完善转移支付办法,规范转移支付行为,尽量减少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透明度,体现政策导向,合并一些具有一般性转移支付性质的补助项目,提高具有均等化作用的转移支付比重,清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改革现行专项补助办法,实事求是地确定和降低财政困难县乡的配套资金比例,甚至免除地方配套。

4.推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通过减少财政管理层次,省级财政可以将收支划分、体制补助基数、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资金调度、专项资金补助等工作直接部署到县,方便从源头上加强对县级财政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促进县级财政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算,调动县乡财政组织收入的积极性,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有力地促进县乡加快自身发展。此外,在县乡政府层面,大力推行和完善“乡财乡用县管”改革。

县乡财政范文篇7

关键词:县乡财政困难;省以下分税制;事权;财权;财力

Abstract:howtoresolvethefaceoftheabolitionofagriculturaltaxinthenewsituationoffinancialdifficultiesincountiesandtownships,thecurrentdomesticacademiathereweretwodifferentpointsofview,aviewthatshouldcontinuetoimplementandimprovethetaxsystembelowtheprovincialleveltoaddress,andtheotherstressesTo"localconditions"andcannotbeunifiedintheprovincefollowingtheimplementationofthetaxsystem.Inthispaper,thesetwoviewsarecomparedandcomments,bothtoclarifysomeofthesubstantivedifferencesandtofurtherexplorethefaceofthefinancialdifficultiesofcountyandtownshipfinancialsystemreformshouldgo,whatkindofroad.

Keywords:financialdifficultiesofcountiesandtownships;taxsystembelowtheprovinciallevel;powers;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financial

前言

我国近年来县乡财政困难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县乡财政运行困难的局面更加严重,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以农业为主的县乡财政更是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下如何应对县乡财政困难,财经理论界做了大量的研讨,其中最核心的争论焦点是为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对省以下分税制还要不要贯彻的问题。近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几位学者——贾康和刘尚希等在《中国改革》等期刊中发表的几篇论文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具有典型性,他们把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推向了一个新高潮。本文就将以这些研究为基础,对这几位学者的不同观点进行总结、比较、评述,并进一步深入分析面对县乡财政困难分税制改革究竟应该走向何处。

一、分税制与县乡财政困难之间的逻辑关系

县乡财政困难之所以和分税制相联系起来是因为两者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县乡财政运行普遍较困难与分税制改革进程是密不可分的,从分税制改革实行的结果来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分税制改革使事权有所下移而财权、财力则有所上划。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所占比例上升而县乡所占比例下降[1],同时义务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等一些刚性很强的事权却仍由县乡政府承担。这造成了县乡政府事权与财权、财力比较严重的不统一性。其次是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完善的转移支付配套措施是在分税制下实现公共产品与服务均等化的一个内在要求。分税制改革以来,转移支付制度由于沿用基数法、加上支付不透明、不公平、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其与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目标相去甚远。因此,这种不健全的转移支付制度更加剧了县乡财政困难局面。

当然,县乡财政困难并不能完全由分税制改革这个单一的因素来解释,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财政供养人员过度膨胀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但从事实上看,目前的分税制无论如何是引起县乡财政困难的一个主要体制性因素,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分税制也自然成为了研究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问题的逻辑起点。

二、对两种不同观点的简要概述

从1994年实施至今的分税制,只是比较完善地确定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但是对省以下各级政府(市、县、乡)的财政关系则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安排。面对县乡财政困难,应该如何改革尚未完善的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政关系,这成为了争论的焦点。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大致分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分税制只适宜于中央和省之间,而省以下不宜提倡都搞分税制,实行统一的分税制不能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只有因地制宜、区分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实行差异化的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体制才是出路,刘尚希等学者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贾康研究员形象地把这种思路和主张概括为“纵向分两段.横向分两块”;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县乡财政出现困难的原因并不在于省以下实行了分税制,而在于省以下分税制还没有完善,没有真正进入轨道,所以实行统一的分税制、在省以下将分税制贯彻下去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为此,必须要积极推行政府行政机关的“扁平化”,即“省管县”和“乡财县管”等改革试验,从而为分税制在省以下的贯彻创造配套条件,贾康等学者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概括地说,从是否赞同通过贯彻省以下分税制来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角度,就可以简略地将以上两种观点区分开来。

三、两种不同观点的主要实质性分歧

1,是分税制制度本身还是分税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县乡财政困难

前文已经说明了分税制与县乡财政困难两者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两种观点也都不否认这个关系的存在性,在这一点上双方看法是一致的,他们的分歧主要在于如何认识现行的分税制与县乡财政困难的因果关系中“因”的实质。以刘尚希为代表的反对通过贯彻省以下分税制来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学者认为县乡财政困难的“因”是分税制制度本身的内在缺陷,因而分税制不适合作为省以下政府财政关系的统一制度安排,所以应该在反思分税制的前提下重新设计合适的体制,而不能“一刀切”的推行分税制。相反,支持通过贯彻省以下分税制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学者,如贾康等则认为不可以将县乡财政困难归咎于分税制的制度本身,县乡财政之所以遇到困境是由于目前省以下的分税制并没有完善,分税制本身应有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相反,倒是因贯彻分税制不完全而产生的以“讨价还价”为特征的五花八门、形式各异的“包干制”和“分成制”才造成了县乡财政困难。在他们看来,县乡财政困难的“因”是目前省以下分税制的不完善性。

2,“财权同事权匹配”重要还是“财力同事权匹配”重要

事权、财权和财力是分级财政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简单的说,事权是指某一级政府所赋有的履行一定经济社会职能的责任和权利的统一,财权是指某一级政府为了履行事权而需要相应拥有的财政管理权限(主要是财政收入权),而财力是指某一级政府可以支配的财政资源的大小。分税制的本质要求是“财权同事权匹配”,事权决定财权,财权保障事权,因而事权和财权具有统一性,某一级政府有多大的事权也就相应地决定了它应该有多大的财权,不论这一级政府是省政府还是市政府或是县乡政府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而绝不可认为财权的合理配置是不重要的,这是省以下分税制支持方的观点。但反对方则认为,县乡财政有它们的特殊性,仅仅强调“财权同事权的匹配”是不够的,这是由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因为税源单薄,无法组织到与事权相对称的财力,难以保障事权的履行,所以“财权同事权匹配”原则在此就不那么适用了,因此“财力同事权匹配”原则更加具有实质性意义。

3,应该“因地制宜”还是应该“统一体制”

基于分税制本身不适合作为省以下政府财政关系制度安排的认识,并根据分析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而提出的“财力同事权匹配”原则,刘尚希等学者认为:体制的统一性与区域的差异性产生了矛盾,使得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政策打了折扣。所以分税制应主要在中央与省一级间实行,而省以下财政体制不宜“一刀切”地提倡搞分税制,可由各省“因地制宜”地设计省以下体制,关键是要达到财力与事权的对称,使各级政府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责。省以下体制可以兼容分税、分成、分享等多种方式,从而形成分税制财政体制大框架下的“双层模式”。与此相对,基于对省以下分税制的不完善性导致县乡财政困难的判断和对“财权同事权匹配”这个分税制基本原则的坚持,贾康等支持省以下分税制的学者则认为: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是市场经济新体制所要求的财政体制配套,需要在统一的市场构建中,逐步使之上下左右贯通运行。以“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或“农业依赖型县乡和非农业依赖型县乡”为划分,选择性地走分税制与非分税制的不同路径,既不符合培育统一市场要求消除“块块”制度壁垒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的取向,实际上还很容易陷于“讨价还价”的陷阱和发生较严重的扭曲变型。因此,贯彻统一的分税制是改革的必由之路。

四、对两种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评述

“财权同事权匹配”是分税制的内在要求,在一个经济发达且区域发展比较平衡的市场经济国家,只要依据事权将财权合理地配置好,那么同时也就基本上可以保证“财力同事权匹配”,这是因为在税源足够丰裕的情况下,财力大小与财权大小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财权同事权匹配”实际上就等价于“财力同事权匹配”了。但是,我国是一个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不发达、区域发展又十分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因而上述等价性就不能简单地成立了。在经济发展落后、税源严重缺乏的地区,即使安排足够大的财权,也不能够征到足够多的税收,没有了丰裕的税源,履行事权、配置财权和汲取财力之间就常常受困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这种困境在县乡政府要比省市政府明显地多。正是出于对这样的特殊国情的考虑,一部分学者提出了“财力同事权匹配”对县乡政府意义重大的论点,这种论点本身应该说并没有错误,但是如果以此进一步得出“财力同事权匹配”比“财权同事权匹配”更加重要的论断、甚至否定“财权同事权匹配”原则并直接寻求“财力同事权匹配”则有失偏颇,因为目前分税制下财力不能满足履行事权需要主要是由于税源的不丰裕造成的,把县乡财政困难归因于分税制体制本身是不合理的。相反,“财权同事权匹配”至少在制度安排上保证了县乡政府获得与履行事权相应的汲取财力的权利(即财权),至于能不能够汲取到和汲取到多少取决于客观经济条件而不是制度安排所可以做到的。所以,“财权同事权匹配”这个原则不应该因为寻求“财力同事权匹配”而被抛弃。

上述分析并没有考虑转移支付的因素,而转移支付是分税制的一项重要匹配措施,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造成“财权同事权匹配”和“财力同事权匹配”不等价的情况下,如果可以通过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来消除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那么事权、财权、财力仍有可能实现统一。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分税制只是将中央对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规定,而省对市、县、乡的转移支付却缺乏统一的安排,因此造成了转移支付并不能够有效地发挥补助县乡政府财力不足的作用。由此可见,除了税源的不丰裕这个客观原因外,转移支付不到位是导致县乡财政困难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所以,要实现“财力同事权匹配”,还得依靠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在加大力度完善转移支付这一点上,两种不同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它们在转移支付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财政体制框架下则存在明显差异,省以下分税制的支持者认为它必须建立在分税制的基础上,而认为要实行“因地制宜”县乡财税体制的学者则认为应该建立在“双层模式”上(即兼容分税、分成、分享等多种方式的财税体制)。作者认为,建立在不同体制框架上的转移支付的性质是有本质区别的:简单地说,分税制下的转移支付是制度约束和规范下的财力再分配,而“双层模式”下的转移支付则是“讨价还价”模式下的财力再分配。可见,同样是为了达到“财力同事权匹配”的目标,两者的路径、方式是不同的,前者应该比后者更加有效,这是因为前者通过制度来约束上级政府对县乡政府的转移支付行为,而后者则没有这样的硬约束,于是从长期看必然倾向于使上级政府凭借高一级的行政权利来赢得“讨价还价”中的优势地位,这样,处于劣势的县乡政府就难以得到有保障的转移支付。在“政策经济”逐步向“制度经济”转变的趋势下[2],将转移支付建立在分税制的基础上是必然取向。

从以上分析中已经可以看出,两种不同观点碰撞的本质是在地区差异性下县乡政府“财力同事权匹配”和“财权同事权匹配”的不等价性如何有效解决的问题,即到底是通过绕开“财权同事权匹配”原则、搞差异化的“双层模式”来解决,还是通过革除“分成”、“分享”等不规范体制从而继续深化与完善分税制来解决。到底应该走什么路,这需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从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来看,除了分税制外,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两大经济关系是别无他途的,只有分税制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实现各级政府间稳定的财政关系;第二,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任何制度变迁都是有成本的,过高的变迁成本(尤其当它超过变迁的潜在收益时)甚至会遏止制度变迁的实现。目前的省以下分税制还非常不完善,如果按照贯彻分税制的道路去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问题,最终必然涉及压缩政府财政层级和行政层级,在政府规模具有内在扩张动力的条件下,走这条制度变迁道路在未来必定会遇到巨大的“阻力成本”,而“双层模式”由于不触动政府层级改革问题,变迁成本相对较小;第三,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看,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差距趋向缩小,落后地区的税源会不断扩大,此时事权、财权和财力三者之间就逐步具有了内在的统一性,在这种情况下,财权合理配置的效应就可以从隐性转为显性,只要财权能够合理配置就能够保证汲取到足够多的财力来履行事权,如果有短缺部分也完全可以由转移支付来满足,这样在长期中分税制的优势就完全体现出来了。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面对县乡财政困难,我们面临着是继续在省以下贯彻、完善分税制还是“因地制宜”地实行“双层模式”的抉择,本文认为:从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看,坚持省以下分税制是必由之路,但是完善省以下分税制需要一系列相关的配套体制和措施,涉及经济、政治的多个方面,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因此要把各方面影响因素都考虑到,做好统筹规划,具体而言:

1,首先是要合理配置县乡政府的财权,使其财权与事权基本对称。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重新调整事权划分,把某些事权上移,例如农村义务教育作为纯公共物品,由中央政府或至少由省级政府为主体来提供更合适;二是根据重新调整后的事权给县乡政府配置相应的税基,适当安排各地的税种选择权、税率调整权和收费权等。通过这两方面措施可以扭转事权下移而财权、财力上划的局面。

2,其次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均等化的目标。为此要打破转移支付分配方法上的基数法,尽早运用因素法,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增加透明度和可预见性,而这要求明确转移支付的总体规模,确定中央、省级和市级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与支付规模。除了“纵向转移支付”外,以“对口支援”等方式存在的“横向转移支付”也需要发展。

3,再次是通过行政机构改革来解决我国当前五级财政与分税制不相容的局面。为此,要先控制县乡财政自身供养人员的规模,再次要推进省以下财政层级的减少,最后是在压缩财政层级的基础上达到减少行政层级的目标,总之就是按照“中央、省、县”三级构架的原则去贯彻与分税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

4,最后还必须关注改革中的制度变迁成本。为此,应该遵循“渐进”的思路,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先行试验、再逐步推广到其它地区。在过渡期中,“分税、分成、分享”体制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客观事实是不容否认的,虽然这种体制最终将被取代,但在“渐进”改革“远水难救近火”的情况下,它们的存在也不失为暂时缓解燃眉之急的可行办法,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摩擦成本”,关键是不能把它们长期凝固化。

当然,解决县乡财政困难,财政体制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要从源头上彻底摆脱困境,最根本的还是要发展生产力、培育县域经济,这是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也是分税制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贾康:“分税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中国改革》,2006年,第2期

贾康:“分税制无过,但体制有恙——兼与“纵向分两段,横向分两块”的主张商榷”,《中国经济信息》,2005年,第23期

刘乐山、何炼成:“取消农业税后的县乡财政困难问题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3期

刘尚希、刑丽:“解决县乡财政困难要因地而异”,《中国改革》,2005年,第12期

王国清、吕伟:“事权、财权、财力的界定及相互关系”,《财经科学》,2004年,第4期

县乡财政范文篇8

但是,取消农业税之后会带来一系列经济问题。比如:取消农业税之后,原来搭在农业税上的收费是否应该取消?如果所有的税负(包括收费)都取消的话,中国9亿农民还要不要承担税负?本来困难就较多的县乡财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乡财政今后怎么办?总之,取消农业税这项政策出台后需要经济理论界迅速回答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其他许多配套改革迅速跟上,否则取消农业税政策的初衷能否实现是令人怀疑的。为此,我们就取消农业税后的县乡财政困难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以其抛砖引玉,求教于同仁。

一、取消农业税将使县乡财政“难上加难”

1.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后的县乡财政本来就较为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后,我国县乡财政收支规模在不断扩大,县乡财政运行普遍较为困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县乡财政则更为困难。据有关部门统计,**年和**年,全国欠发工资县分别达到779个和797个,出现欠发工资的县涉及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全国乡镇本级预算收入1051亿元,平均每个乡镇预算收入231万元;同年,全国乡镇政府负债总额达到1081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238万元。①「何成军:《县乡财政困难:现状、成因、出路》,载《中国农村经济》,**年第2期。」由于《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允许出现财政赤字,不能举借债务,所以,一些县虽账面无赤字,却普遍存在巨大的隐性赤字,即以当年应付未付的各种支出拖欠,或以负债、寅吃卯粮等形式存在的赤字。因此,实际发生赤字县、乡的数量和赤字规模可能会更大。

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的县乡财政运行普遍较为困难的原因,当然是与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的,除此之外,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一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使事权有所下移,财权有所上划。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年,全国财政收入1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级占17%,而有着2千多个县级财政、4万多个乡级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2%.①「李茂生,陈昌盛:《中国:农民减负、县乡财政解困的财政对策》,载《财贸经济》,**年第1期。」但是,县乡两级政府却承担着义务教育、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农业基础设施、城镇社会保障等刚性很强的事权。由此可见,县乡两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统一是比较严重的。二是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要求有比较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与之配套来矫正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不均等,以保证最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要,为县乡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分税制改革以来,转移支付制度从无到有,比重不断提高,显示了中央财政的均衡调控能力增强,但与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相比仍很不够。转移支付制度中沿用的基数法对于中西部以农业为主的县乡极为不利,单一的专项补助形式在整个转移支付中的比重也太大。并且,转移支付的法制化、透明度、规范性也不够。这种不健全的转移支付制度使得一部分县乡政府花较多的精力跑关系要钱,造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使转移支付出现不公平,挫伤另一部分县乡政府的积极性,加剧了县乡财政的困难。三是近几年来的农村税费改革使一些县乡财政收入减少。近几年来,中央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农村税费改革真正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加重了一些主要靠农业税费为经济支撑的县乡财政的困难。四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制约县乡财源的扩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受宏观经济大背景的影响,不少县域经济中的小工业生产被淘汰,农村经济发展也乏力,致使一些县乡财源不增反减,财政收入难以增长。五是财政供养人员过度膨胀,致使一些县乡财政成为“吃饭”财政,甚至“吃饭”难保。

2.取消农业税后县乡财政将更加困难

取消农业税的改革成本县乡财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乡财政不仅没有能力负担,而且会使县乡财政运行更加困难,特别会使以农业为主的县乡财政“寸步难行”。这是因为:按取消农业税和搭在其上的其他一切收费来计算,取消农业税的改革成本就决不是2003年(全国)600亿元左右的农业税,而是至少维持目前农村公共服务实际运行所需的来自于农村(或农民)的那部分资金。目前农村公共服务所需资金数量尽管很难准确统计,但按照农业部**年的统计、中国税务学会会长扬崇春**年的报告以及财政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多年的统计,这个资金数量起码在1600~1800亿元左右,至少是农业税收的3倍左右。所以,按照中央取消农业税政策的精神,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目前只能是600亿元左右的规模,只相当于农村公共服务所需资金的1/3左右,其余2/3左右的资金就没有着落了。[1]因而取消农业税及其一切收费之后,县乡财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乡财政肯定会恶化。

二、解决取消农业税后县乡财政困境的途径探讨

1.取消农业税不等于农民不再需要承担任何税负,农民平等纳税应是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认为,取消农业税并不等于说农民就不再需要承担任何税负。这是因为:

第一,按照公共财政理论,9亿中国农民没有理由成为不承担任何税负的特殊群体。公共财政理论告诉我们,凡一国国民都有均等地享有公共产品供给的权利,而税收则是公民(居民)因享有公共消费品而支付的成本。由此可见,在城乡分治的情况下,农民在享有公共产品供给方面没有“国民待遇”,相反却承担相对较高的税收以及繁重的不合理负担,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等的。所以,首先要保证农民均等享有公共产品供给的权利,与此同时,也要使农民成为平等的纳税人。农民有纳税的权利和义务,剥夺农民的纳税权利是不应该的,农民不履行纳税义务也是不合理的,这就是税收受益原则的要求。要根据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和纵向公平)来确定农民的合理税负。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农民税负是一种体系,城镇居民纳税则是另一种体系,而是要将农民税负纳入全国统一的税制框架中进行安排,也就是农民要与城镇居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来承担税负。城镇居民收入高就应多纳税,农民收入低应少纳税,甚至不纳税。因此,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仍要承担税负,这是问题的一方面;至于农民有多少能力承担多少税负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

第二,借鉴国际经验,农业是受保护的产业,农民是受补助最多的群体,但农民也是征税的对象。由于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冲击的特性决定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农业都进行保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化后由工业来反哺农业。因而世界上对农业直接征税的国家已为数不多,并且农民还受到政府多方补贴,但这并不是说这些国家的农民就不要纳税了。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者(西方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很少)在税赋上与其国家的非农业生产者享受同样的税收待遇,而农场主及雇员也与城市的其他普通纳税人交纳的税收没有两样,只不过能享受种种税收优惠。[2]当然,虽然西方国家对农业征收的税种很多,但是农业生产者真正支付的税款少之又少,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所以,农民不承担任何税负不符合“国际惯例”,农民与城镇居民平等地纳税是世界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是这样做的)。

第三,中国的现实国情不允许农业税取消后,农民不再承担任何税负。虽然**年全国财政收入已突破2万亿元,通过转移支付来弥补600亿元农业税不在话下,但是要填补基层政权通过收费来维持农村政权、公共服务、教育和卫生等运转的资金问题就大了。当然,13亿人口中的9亿农民都不承担任何税负的话,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况且中国现在的收入差距,除了城乡之间存在之外,在农村内部也存在。现在的中国农民家庭也有不少年收入在5万或10万元以上的,如果连这部分有纳税能力的富裕户都不纳税的话,肯定不符合税收的量能原则,显失公平。

党中央、国务院已做出了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重大部署,我们因此而主张:取消农业税的同时,给农民以其他征税对象一样的纳税权利。但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来说,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取消农业税及其一切其他收费,对于少数农业人口比重较低的富裕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而言,无多大问题;可对于那些农业人口多、农业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较大,特别是政权的运转过去在很大程度上靠收费的县乡来说,如果没有其他的改革措施的及时跟进,就会有很大问题。

这就是说,取消农业税及其一切其他收费不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取消农业税就按国务院的政策在5年内完成,而取消农业税外的其他一切收费可稍微延长一些,但也要定在10年之内。这是因为,再过10年,我国国力和财力将大大增强,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没有时间让我们对这个问题久拖不决。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把从根本上取消农业税及其一切其他收费、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税制的税收制度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为此,这项工作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5年内,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并逐步规范、降低其他收费;第二步是在10年内,全部取消一切其他收费,实行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

实现全国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后,农民就像城市居民一样承担他们应负的税收,涉农税种主要有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财产税。所得税其实只要在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中加入农业生产经营所得条款,可适用一般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税率,并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增值税是对进入流通领域的农产品征收的,其税收对象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所获得的增值额(全部销售额减去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后的余额)。消费税是对一些收入过高的土特产品征收的,比如有害人类健康的烟叶、以及海参与燕窝等贵重消费品就应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财产税在我国还没有很好地开征,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财产税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财源,因而农业税及其一切其他收费取消后,在农村可开征以房产价值为课税对象的财产税,但应设置较高的起征点,使只拥有一般住房的农户不纳税。当然,这些涉农税种就应主要成为县乡等地方政府的税种,成为县乡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2.短期内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政策措施

对于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办法,经济理论界已有不少研究。我们认为,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方法要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分析。在短期内,由于县域经济增长的有限性制约了县乡财政的增收,所以,缓解目前县乡财政困难只能在财政体制上做些改革。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事权与财权的基本对称。**年中国开始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说是成功的,基本扭转了过去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过低的局面。**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1%,这符合分级财政体制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3]客观地说,中央财政在全部财政中的主体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省际(包括直辖市、自治区)之间的差距很大,因而保证省级财政一定的调控能力也是必要的,这就要求省级财政要有一定的财力。但是,财政学中的一个最基本原则———财权与事权相对称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否则就必然出现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的矛盾,公共产品的提供就会出现困难。从这个方面说,我国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就是这种状况。因此,要按照公共产品理论,把公共产品中的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地域性)公共产品划分清楚。只有这样,各级政府才会明确各自的责任。比如,农村义务教育作为纯公共物品,就应该由中央政府或至少由省级政府为主体来进行投资。如果把相应事权上移的话,县乡财政困难就可大大缓解。当然,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不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主体,可以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的办法,交给县级政府去管理。

二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是目标,但现实的选择是弥补县乡财政提供公共产品所面临的收支缺口。为此,要打破转移支付分配方法上的基数法,尽早运用因素法,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增加透明度和可预见性。这就要求明确转移支付的总体规模,确定中央、省级和市级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与支付规模;同时,要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当然,对不同地区要采取有区别的转移支付政策,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省级政府转移支付要重点支持贫困落后县乡财政。

三是提高县乡财政的监管水平。缓解目前县乡财政困难,迫切需要提高县乡财政运行质量。为此,要通过提高县乡财政的监管水平来增强其财政收入的能力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强化财税队伍建设来提高理财治税的能力;通过零基预算和预算的细化,以及推行适合县乡实际的政府采购制度等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此外,还要强化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3.长期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思路与对策

其实,造成县乡财政的困难,既有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各种体制方面的因素。因此,长期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途径必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和深化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实施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虽然宏观意义和长远意义重大,但给县、乡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乡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影响。关闭“五小”企业,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草),使原来作为中西部大部分县、乡经济发展支柱和主要财源的资源型乡镇企业纷纷停产、关闭。在传统经济增长点消失或弱化,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这些地区的财源增长出现了“断档”,财政收入增长开始出现徘徊甚至下降的情况。正是基于上述情况,县级以上的各级政府要通过必要的财政支持(如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等来帮助贫困县乡走出困境。当然,县级政府也要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抓好特色经济和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等来发展县域经济。

第二,真正建立起与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公共财政体制是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之中,这就要求公共财政体制也应真正建立起来。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能较好地解决县乡财政与上级各级财政的关系。为此,要在坚持分税制财政体制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比如,要根据“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的原则,通过行政体制改革的配合,减少行政级次;通过地方税系的完善,使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主体税种。

县乡财政范文篇9

(一)县乡财政监督主体弱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机构编制不健全,在县乡一级,很少有独立的财政监督专职机构,一般财政监督机构和其他机构合并办公,因此使得责任心不强,监督工作大受影响。二是人员不足。县乡财政部门基本没有配备专职的财政监督人员,自身财政部门都是一人多岗现象,很难在配备专职财政监督人员。三是自身素质低,没有经过专门的正规财政知识培训。

(二)县乡财政监督制度障碍。我国县乡财政监督管理制度障碍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缺乏一部较为完整,较为系统的财政监督管理制度。现今我国并不存在一部法律,对财政部门的监督主体、对象、内容及职责等作出解释,也没有对县乡财政监督作出相关规定。第二,在当前的法律法规制度中,很少涉及到财政监督的部分。

(三)县乡财政监督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当前我国的县乡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中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主要在于:第一,县乡财政的资金来源较广,项目数量较多,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财政监督管理的程序环节较多,管理链条很长。第二,县乡财政监督管理人员较少,工作压力较大。

(四)县乡财政监督管理的保障力度不够。目前县乡财政监管保障不力主要体现在:第一,很多地区县乡的财政信息系统并没有完全建立,县乡财政的网络系统硬件较差,软件系统不兼容,信息管理水平很差,人员使用水平较低。第二,财政监督管理体系中,目前县乡财政使用的仍旧是纸质手段,并采用人工手工录入,网络使用率低。

二、强化当前我国县乡财政监管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思想意识。第一,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财政监督工作,各级领导要对财政监督工作予以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重要作用,保证各级财政管理活动可以正常运行。第二,各个财政工作人员要加强财政监督工作重要性的意识。通过扩大宣传,转变财政监督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审计强监督弱的情形,构造良好的监督环境。第三,各级监督部门要肩负起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工作机构。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要提高思想意识,强化对财政制约机制、财政管理层次的重视,进一步推进财政监督制度的改革。通过转变当前财政机构不健全及各级财政监督人员不到位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监管部门及人员队伍,从而建立庞大的财政监管队伍。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工作机构,加强财政机构及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目前财政监管工作中所亟需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

(三)明确财政监督管理的工作思路。财政监督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问题,因此财政变革的工作也非常困难。建立县管乡财的制度,全面推进两条线财政管理改革,设置部门预算,进一步推进国库管理制度的健全,强化政府采购制度变革,这些财政监督改革措施,可以推进我国财政分配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可以从源头上制止腐败行为的产生,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决策。

县乡财政范文篇10

(1)财政包袱沉重,潜在风险较大,县乡财政难以满足公共服务需要。

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加大力度,加强财政税收法制建设,努力提高中央财政的两个比重,导致地方可调控能力减弱,特别是贫困地区财政更加困难,缺乏最低限度的公共支出保障。一是人均收支水平非常低,财政仍然是“吃饭财政”;二是基础设施特别是教育交通、文化设施等公共产品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历史负债对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在“吃饭财政”下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只能靠融资,地方财政难以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

(2)财权与事权划分不清,财政收支责任不对等。

目前的财政体制由上级政府单方面决定,上级政府存在自我扩大财权的便利,下级政府居于被动地位。事实上,县乡级政府是政策的最终执行者,一方面承担了庞大的事权,另一方面还要承担比发达地区更多的公共基础建设公共社保。公共教育等历史上由于财力所限而未能承担起的公共支出任务,任务繁重,矛盾错综复杂,庞大的事权与现行财权和相应的财力极不对等。

(3)财政转移支付不科学、不规范。

由于新税制保留了旧体制的基数,目前转移支付大多使用基数法,而不是因素法,上级财政目前无法建立以地方标准收入和标准支出为基础的规范化转移支付制度,只能对贫困地区实行有基数、有增量的“挂钩补助”等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以缓解财政运行中的矛盾与困难;财政体制的税收返还政策是以保证地方既得利益为前提的,由于各县乡间收入基数、补助基数的不同,所得好处也有较大差异,体制的差异性也在扩大。

(4)收入结构不合理,财政增收潜力有限。

分税制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但由于各县乡原来的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运行中有着“穷者越穷”的效应,很难调整收入结构。一是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明显偏低,各类行政收费及其他预算外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较高,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乡镇企业税源非常薄弱,税基偏小,税源结构也不尽合理;三是贫困地区由于受地理、信息、人才、技术等因素制约,乡镇企业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了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财政增收。

(5)支出结构不合理,降低了公共财政效率。

贫困地区县乡财政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包揽一些本应由企业、个人和社会负担的支出,承担着部分应由市场功能完成的支出,而一些本应由财政供给资金的事业和项目却不能完全得到应有的保障,比如社会保障、基础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支出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造成了县乡财政支出范围界定不清。“越位”和“缺位”现象严重。贫困地区的县乡政府运行成本也大大高于较发达地区。由于贫困地区县乡财政在一些非公共领域支出较大,降低了公共财政效率。

2缓解贫困地区县乡财政困境的主要对策

(1)减少政府层级,转变政府职能。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三级政府构架,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将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层级改为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层级,即实行省管县。按照“市县分置”原则,将市级政府与县级政府成为平级政府。市级政府只管理城市自身一块,县级政府改为省级政府直接负责,取消市级财政与县级财政的结算关系。撤销乡镇一级政府,把乡镇一级政府作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取消乡级财政,实行乡财县管,原由乡级政府承担的事务全部由县级政府统一安排,所需经费由县财政预算列支。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县乡财政供养人员,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减轻财政负担。在减少政府层级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和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解决长期以来基层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越位问题,凡是市场能解决的,政府不干预;民间能负担的,政府不包办,如竞争性、盈利性领域。

(2)财权和事权要相对称,这是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础,也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保证。

一是要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改变目前县乡政府集中了过多的事权,与其掌握的财权严重不对称的现状。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的总的原则是:全国性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管,地方性的事务由地方政府管,跨区域的事务由中央协调,与受益地方共同承担。具体到县乡为:农村义务教育是效益外溢性很强的公共产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根据公共产品受益范围原则,农村义务教育支出应由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财政共同承担;民兵训练关系到国家的安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两项开支的绝大部分应主要由中央负担;社会保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其支出可由省级和县级政府合理分担,以便使社会保障资金省级统筹和社会保障标准省级统一化;对于县乡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应由县乡财政负担,但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来说,取消农业税后,中央应加大对其转移支付的力度,以维持基层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二是要根据各级政府承担的事务,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使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相对称,最大限度地调动地方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为此各级政府都应该有自己大宗的、稳定的、与自己事权相对应的税种。我国分税制明确了中央财政收入来源,但省以下,特别是县乡并没有自己固定的税种和稳定收入来源。根据国际经验,不少国家把财产税作为基层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另外,在不影响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的前提下,适当地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税种开征权,让地方政府在中央必要约束条件下开征区域性的新税种,提高基层可支配的财力,增强基层政府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能力。

(3)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弥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平衡地方财力,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加大上级政府对县乡转移支付的力度,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补助办法,逐步取消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等均等化较弱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形式,用“因素法”代替“基数法”。二是建立起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重点,专项转移支付为补充的转移支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