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4-01-26 17:58:03

环保教育的意义

环保教育的意义篇1

关键词:海岛居民;环保教育;探索

我国不仅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而且还拥有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在这广阔的海岸线上散布着数以万计的海岛,海岛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无疑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世纪新时期毫无疑问要重视海岛,以使其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一、海岛居民环保教育的意义

(一)海岛的含义和作用

根据现代汉语的解释,海岛指的是被海水环绕的小片陆地区域;而根据地质学给定的定义标准,《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GB/T18190-2000》,海岛指散布于海洋中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的小块陆地;1982年新修订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明确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海岛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是非常关键的,从区位来说,它是海洋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陆结合部、大陆的前沿、连接海陆的‘岛桥’,对外交流的窗口和通商要地。”[1];从资源方面来说,海岛所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发展海岛经济的重要条件;从我国国防来说,海岛是大陆的屏障,是捍卫祖国陆疆非常重要的门户;从政治意义来说,它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标志。

(二)海岛居民环保教育的意义

中国的海岛94%属于无居民居住的海岛,而对于那些有人居住的海岛来说,加强对海岛居民的环保教育责任重大、不可或缺、意义非凡。

第一,经济意义:促进海岛资源的合理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可以居住的海岛上,拥有较多的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动力资源、港湾资源、旅游资源等等),有的已经开发利用,有的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加强对海岛居住居民的环保教育,可以使海岛居民懂得如何可持续利用海岛资源,而不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譬如说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在加强教育的情况之下他们就会有季节性的选择捕捞,生态养殖等;再譬如海岛矿产资源的开发,居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可以使他们懂得在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使之循环利用。

第二,政治意义:海岛居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可以增强海岛居民的海权意识。海权是一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地位非常之关键;近年来,我国同近海的一些国家在处理海权上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问题、东海问题、南海诸岛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其中有不少原因,但是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海岛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利于维护我国的领海,进而为国家利用海权汲取财富创造前提条件;这不仅仅在于维护我国大陆架的,海岛上居民长期的生活、居住更是一国的象征,而海岛居民的定居生活就是我国海权的象征;同时,这还有利于我们国家有效增强对海洋的控制能力,“在和平时期,国家利用海洋汲取财富的能力是比较有保障的,在发生危机的时候或者是战争状态中,这种能力可能随时被敌对势力打断,国家还要把汲取财富的能力升华为控制海洋的能力”[2]。

第三,文化意义:海岛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长时期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海岛曾经被称作是“处女地”,近年来随着开发强度的加大,其附近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很大的污染。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的今天,拯救我们人类的只有我们自己,而这主要靠的是我们人类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及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承担自己应该做的生态责任,从而使海岛居民养成自觉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另外,海岛居民环保意识的加强,也可以促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因为海岛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岛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行动会对游客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使人们了解、关注和热爱海岛,最终使广大民众共同支持我国的海岛环保事业。

第四,生态意义;海岛居民环保意识的加强,有助于解决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受工农业生产、旅游资源开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海岛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海岛居民环保教育的开展,可以使地方居民对海岛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海岛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海岛区域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等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吸引地方海岛居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来共同解决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海岛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前海岛居民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海岛生态环境处于恶化的情况之下,如果人们(尤其是海岛居民本身)能够认识到海岛生态环境问题和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必然会采取实际行动维护海岛的生态环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海岛居民环保教育起步较晚,与其他沿海国家相比,处于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

首先,外因方面。其一,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一提到教育问题,我们较多考虑的是学校教育方面,政府在海岛环保教育这一块的投入比例很低,这也就使得海岛居民的生态环保缺少强大的物质基础,难以调动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其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经济建设被放在首位,海岛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比较滞后,这对于海岛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违法行为没有威慑力和警戒作用。其三,海岛环保教育宣传力度不大,许多人甚至于对此不了解、不知情,也即是我国还并未形成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就更不用提去保护实践了。

其次,内因方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对推进事物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我国海岛居民本身的环保意识亟待加强。其一,海岛居民的生态环保知识水平十分薄弱,他们中的不少人对海岛生态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当然还有一些人对海岛的生态环境保护漠然视之,这样在开发利用海岛资源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二,一些海岛居民虽有对海岛生态环保的强烈意识,但却是缺少积极参与环保的行动,他们通常只注重自己身边的生态环保问题,有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表现在里面。其三,海岛居民也并未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养成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少数人甚至还存在着破坏海岛生态环境的行为。

三、海岛居民环保教育的路径探究

海岛居民环保教育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方法,但是我国海岛居民环保教育应该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实事求是,并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教训。

(一)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海岛居民的环保教育

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和核心,她掌握着社会的诸多资源,故而加强对海岛居民的环保教育自然少不了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首先,当地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要融入对海岛居民的环保教育,以使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健康发展,使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浪费,认真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的关系,并且要严格控制污染的蔓延状况,以求海岛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减速直至没有。其次,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海岛居民环保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对海岛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进行奖励,这将会大大提高海岛居民对海岛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再者,制定切合海岛实际的环保教育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有可持续的发展眼光,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海岛生态环境来制定规划,且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规划和目标以及需要把握的重点;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综合问题要综合研究考虑,防止片面化现象;同时,在海岛居民环保教育中必须重视体现“生态”、“绿色”的价值观,加大对海岛居民的“绿色文明”发展模式教育;另外,要尽快研究并建立起海岛居民环保教育的评估制度,以此来指导环保教育的健康发展。第四,政府科学确定海岛保护的法律主体,“任何权利都是或应当是与义务相互依存的,而且权利的实现往往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的”[3],“当一个人不能认清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是不能承担责任的”[4],也即将海岛保护责任人的义务与其应该享有的权利相结合,对海岛资源进行开发的责任人(海岛使用权人)在开发海岛资源的过程中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第五,政府要加大海岛环保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共同关注海岛生态环境,在这方面需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和新兴媒体(微信、微博、博客,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数字媒体,等等)进行广泛而持久的宣传,使社会公众深刻认识到海岛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进而使游客们在海岛旅游的过程之中自觉主动地保护海岛生态环境。

(二)海岛居民要树立环保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保护海岛的自然生态环境既需要海岛居民心中有环保意识,更需要有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践行环保行动的决心和勇气,也即是要具有那种舍我其谁的精神和毅力。加强对海岛居民的环保教育任务非常艰巨,需要考虑诸多问题。第一,海岛居民自身要树立海岛环保意识,他们心中要有一杆“生态绿色”的称,管好自己,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环保意识教育来达到,即“强化生态伦理教育,积极培植全民生态意识,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启蒙和教育,成为内在推动绿色生态治理取得根本突破和质的飞跃的基础性工程”[5];而环保意识具体指的就是海岛居民的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海岛居民生态环保意识方面的培养,其目的是帮助海岛居民获得保护与改善海岛生态环境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环保态度、环保价值观以及环保责任感。第二,海岛居民在海岛环保意识的指引下,在实际工作、生活之中需要积极践行海岛环保行动,这才是改善海岛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就是,倡导以“节俭为主”并且“与经济发展水平、与个人收入水平相一致”的适度消费行动,以及真正贯彻落实绿色消费行动(“绿色消费是指以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6]);同时,对于发现海岛上的一些危害海岛生态环境的集体或个人,海岛居民要敢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海岛生态环境。

(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加强对海岛居民的环保教育无疑有利于海岛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在这方面作为长期生活在海岛上的海岛居民要努力和做的工作有很多,绝不可懈怠停滞。环保教育是使人们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性知识,获得解决和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技能,以求“养成正确认识环境、理解环境、保护环境以及处理环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7],这种教育目的在于引导人们主动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对海岛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不仅仅是依靠海岛居民,还需要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要调动各种教育力量来共同参与对海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多种组合拳的共同作用之下海岛生态环境将会越来越好。所谓的社会教育指的是“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采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种种教育实践活动”[8],这种教育更加注重潜移默化的效果,更加重视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重视并切实保护我国的海岛生态环境;同时,由于社会教育所关注的对象,这也就决定了社会教育更加重视人的责任,尤其是在现在各种生态环境事件频发的情况下人类的生态责任。

在学校教育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一则,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德智体美劳融入进去,以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安排上要适当多安排一些环保教育的内容,对于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孩子更要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比重。二则,要以德育为主线,积极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到实际行动,热爱自然环境、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自觉、主动遵守自然生态环境法规,并且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奉献精神,使学生在环保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上至国家下到各省市都在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比如,倡导的以“我为生态环境作贡献”为主题的团队日活动,北京市组织和发起以“争当美丽家园的小主人”为主题的全国中小学生保护资源教育实践活动。三则,学校(尤其是高校学生)要重视实践教育的作用,将学生的生态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参与到生态环保实践中去,这远比理论上的说教更有效果。(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耀光等.中国海岛县的经济增长与综合实力研究[J].资源科学,2008(01):18-24.

[2] 刘新华.论海岛对国家发展海权的战略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6.

[3] 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J]. 法学研究,1995(6):60~67.

[4] 贾宝金:海岛生态保护的法理[J].生态经济,2012(10):161-164.

[5] 马明冲,赵美玲.基于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绿色生态治理研究[J].生态经济,2014(07):175-178.

[6] 流穿蜂.绿色消费[EB/OL].(2014-03-15)[2015-03-15].http:///link?url=9dQ-JrKgNvm0YCGwTjGEByUSzCMRVa9jVFYoajfkypzur_NJkxyXs_jWuH1nwkYYEoVHfwOHiHp1I9roUeO3a_.

环保教育的意义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践行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以下,即是我个人认真钻研新课标之后,关于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具体践行策略的初步总结与归纳。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永恒主题;而语文教材恰恰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此两者就形成了完美的统一,揭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例如,《王二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年仅13岁的王二小为了掩护乡亲,将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通过学习,学生无一不被王二小英勇的行为举止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在此基础上,我趁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下正处于和平年代,远离了战争,那么我们这一代人是否还需要像王二小一样持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以及敢于为国奉献、为国牺牲的精神呢?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环保是当下社会的焦点话题之一,要求全民族都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德育工作中开展环保教育、切实提升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环保教育的意义篇3

1.1 社会意义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社会中成长、在环境中生活、在空气中呼吸。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把环保意识引入小学美术教材之中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因为环保教育意义深远。《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社会性提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造就丰富的美术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体,影响和改善社会环境。”美术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适应环境,所以将环保意识引入中小学美术教材具有社会的意义。

1.2 教育意义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学校教育是环保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以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小学进行环保教育。

1.3 现实意义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倡和发扬的精神,这种环保意识不是哪里有破坏、有损伤才有的意识,是我们应自觉做到的一种人格品质。所以对小学生来讲也特别重要,好的习惯要从小做起,不怕年龄小,我们也是大家的一份子。现在美术教育将环保意识运用到小学美术教材中,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新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任务。

2 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结构的改变

现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普遍存在这一些问题,例如:1)教材中设计的内容太过繁杂,课程与课程没有连接,涉及的内容有中外名人名画、雕塑艺术、历史建筑、手工制作、泥塑、广告设计等一系列的课程,知识量太大,学生不能有效的吸收,对上课的内容印象不深刻。2)教材之中涉及的地方特色的东西很少,所以建议在教学之中可以运用一些地方特色的图片或者例子给同学们举例。3)缺乏与实际相互运用,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美术课上的知识,课后还是不会运用到生活中,似乎它与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多数时候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只停留在完成美术作业上,只是把学到的知识变成绘画作品呈现在美术作业当中,却不能体会美术独特的实用价值。在教学中要提倡同学们观察生活,学以致用,不只停留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也可以运用绘画的语言记录生活中的小事。在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些问题,还要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孩子们走进生活,把美术教育运用到生活中去。

3 美术教材如何引入环保概念

3.1 教材内容

(1)欣赏课。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在上课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将一些环保的图片、文字、影像等设计到课堂之中,让同学欣赏艺术时,也可以学到环保知识。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在上课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将一些环保的图片、文字、影像等设计到课堂之中,让同学欣赏艺术时,也可以学到环保知识。

(2)实践课。在课堂上绘画材质的采用上,提倡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如:废旧报纸、矿泉水瓶、包装盒、树叶、等一些生活中的废弃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下课前要求同学们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清洁自己周围的垃圾,保持教室的整洁。如:《九年级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中第十三课《毕业纪念册设计》这堂课是专门为初三毕业的同学设计的,也是美术书的最后一课,本人觉得特别有意义。毕业纪念册外面买的有很多可爱的样式,但是唯有自己做的才是独一无二的,在制作上面可以反常态,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废弃的东西制作这个同学录或纪念册。可以搜集一些树叶,一些不要的衣服或者扣子,包装盒等之能东西。再将这些东西综合应用到制作自己的同学录或者纪念册。

3.2 教材实施

(1)使用具有环保概念的图像资料。小学美术课中与环境相关的题材是相当丰富的,可以在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时,指导他们认识生存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同学欣赏一些自然景观和世界名胜古迹,同时也让同学们深刻理解破坏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向学生渗透关爱环境、关爱世界、关爱生存、尊重自然、和谐是美的意识。

(2)引导学生使用环保的材料。在美术课堂上我们会运用不同的材料到绘画中,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把废旧的物品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每个同学会觉得自己变成魔法师似的。提供同学们一些资源,看一些运用环保材料做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留意生活的点滴,发挥想象,把身边不用的东西变成精美的物品。

(3)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小朋友的健康发展很好,做好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那他们对环境的保护,和对我们家园的爱,也会越来越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家里,家长要做好行为规范。在学校,老师要起到带头作用,让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成为未来有素质、有文化的好青年。

4 实际案例

重庆市国培课中,听外聘梁伟老师讲述说美国一个州的树,被一个设计师给它们都穿上了新衣,他利用多彩的毛线在树干上一圈一圈的缠绕,把树穿上一件件美丽的花衣,显得特别的精致美丽。到了新年我们人也要换新装,一方面保暖,一方面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树也需要美丽也需要保暖。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的设计,又如:在高速路旁或街区处都有环境雕塑作品,环境雕塑是一种根据环境的场合和主题设计的一种有意义的作品。很多设计师采用了环保的材料。有个设计师用废弃的树藤做了几头动物的造型,在草坪上有奔跑的感觉,不仅融合了当时的环境而且又环保。环境保护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把环保概念运用到我们的美术教材中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发现身边的环保概念。

5 结语

环境保护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环保教育是一项长远而艰 辛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将环境教育的内容有效的结合并引入中小学美术教学课程,既容纳了环境教育和环保内容,又保证了现有课程的完整性。以学生本人的生存环境为出发点,经过参与和美术课程的环境教育,有利于学生在认同人与自然协调共存、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实现科学知识与态度情感、观念行为的统一,从而取得“从我做起”的共识,进而提高学生对生态美的欣赏能力并促进其环境行为的完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持不懈地把环保知识渗透到美术教学之中,教育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环境保护的观念,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尚,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雅干净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玛琳,加博,林德曼.美术教育学系列译丛: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者李蒙丝,2009.

[2]钱初熹.美术课程与教学[M].2012.

环保教育的意义篇4

关键词:高校;环境道德教育;人与自然;和谐

自然环境是人群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不管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是一定的。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的代价来进行。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环境道德教育是指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培养环境意识,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教育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

一、高校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明确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标志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规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这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十五条,把“保护环境”确定为公民社会道德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将自然环境道德纳入道德教育之中,使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道德教育对象。这对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经济的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滥用、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代价的,如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等等环境问题,这不但现实地影响着人们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而且在人们的精神上、思想上导致不良的环境心理影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究其原因,环境道德教育滞后与不力是导致当前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或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力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宣传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然而,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还相当薄弱,大学生普遍的环境道德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为此,高校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倡导大学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用“人类相对中心论”取代“人类绝对中心论”。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倡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无限制地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这不仅实现不了发展的目标,连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都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

倡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尊重自然规律。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和改造,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这首先要正确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在科学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倡导环境道德重在实践,从自我做起。引导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整个校园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路

(一)加强环境道德建设的理论教育

首先要把环境道德的理论知识告诉大学生,包括环境道德的提出、内涵、原则等等,同时深入宣传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主张,使大学生理解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了环境道德的理论、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在广泛的生活领域内正确地履行道德义务。

其次要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之所以这么强调环境道德,是因为过去的发展是付出惨重代价的高污染、高耗能下的粗放型发展,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发展。如果我们再不重视环境道德,后果将不堪设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难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党要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原因。同时,环境道德的理论知识要和具体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具体转化为大学生可以直接感受的经验、实践。这就是常说的,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明白事理”,而不要把“事”和“理”割裂开来。

(二)加强环境道德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环境道德意识

在全校广泛深入开展环境道德宣传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对环境道德规范“耳熟能详”,潜移默化的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同时环保法规宣传和环境道德宣传要同步并举,发挥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的作用。高校要充分利用便于宣传教育的功能。宣传、通讯部门要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己任,全面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部门宣传和个人宣传相结合,形成全校范围内的宣传氛围。

另外高校也要充分利用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座谈会、辩论会等多种形式宣传环境道德,使它深入人心,逐步形成全校人人都有环境道德意识的校园风气。

(三)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各种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的实践教育

团组织领导下的学生会是学生的自治组织,要加强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带头和组织作用。周末或其它课余时间,学生会可以组织相关的如“植树节”、“消除白色污染”等校内环保活动;在假期中,学生会可以联系环保、林业、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或参观环保先进单位,让他们到社会上和大自然中观察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教育。

各种学生社团也是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把环境道德规范融合到他们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去,通过社团的倡导和组织,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环境道德意识的树立。很多社团比如“绿色阵营”、“环保志愿者”等本身就是倡导环境道德的组织,社团和成员之间、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影响,最终达到环境道德意识的提高和完善。所以,这些社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班委的主题班会和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都可以作为环境道德教育的载体,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将自然当作人类的朋友,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

(四)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反面惩戒作用

加强环境道德教育要重视典型示范作用。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典型示范的表率作用和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方面。要注重发现、培植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弘扬其高尚的环境道德品质,使公众感到真实感人、可望可及,从而启发、激励、引导人们实践环境道德义务,逐步养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当然,高校的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良好的环境道德品质,并且做到表里如一,这不仅是给大学生作示范,而且也使环境道德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同时,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也要重视反面惩戒作用。在宣扬正面典型的同时,也要发挥反面案例的警示作用。宣传法治思想和各种反面案例,形成对不道德环境行为的强大威慑;另外强化舆论监督,广泛而恰当的造成或利用正确的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行为,也包括大学生自身的环境行为,加以倡导或斥责,鼓励或鞭挞,敦促人们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在荣、辱的激发下,确立和增强环境行为的道德义务感和道德责任心。

当然,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加大环保宣传的经费投入、将环境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环境道德教育与其它教育相结合等等。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建立制度化、经常化、实践化的环境道德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响应和执行党的决议,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

环境道德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高校需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这不仅是人类社会和高校自身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我们要将环境道德付诸实践,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进行,加强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84.

2、周晚田.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道德教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3).

3、马桂新.环境道德教育[M].科学出版社,2006.

4、罗志雄.试论高校环境教育与德育的融合[J].环境教育,2000(3).

5、罗国杰.伦理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何兴梅.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统一[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6).

环保教育的意义篇5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共同参与。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意识强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目前生态教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较为欠缺,在此情况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一个重要途径。 一、生态教育及其对大学生的意义 1.生态学与生态教育。 进入20世纪后,人类生存的环境恶化使得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学兴起。生态学这个名称,“是1866年由厄恩斯特•赫克尔为了他所研究的有机体与其环境间的关系模式而发明出来的。……贯穿于这门科学的历史中的主题和构成其思想的是生物的内在依赖性。对这一特质更富有哲学性而非纯科学性的领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生态学观点’。”[1]545“生态学所描绘的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以及有着错综复杂联系的世界。它提出了一种新的道德观:人类是其周围世界的一部分,既不优越于其他物种,也不能不受大自然的制约。”[1]10这也是生态学与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最大不同。生态学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在此基础上生态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及其实践,需要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生态教育。所谓生态教育,“是建立在生态哲学基础之上,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我们的世界观进行根本变革的教育。它不仅要求对全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更加要求从根本上革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整体观、和谐观,承担起个性与社会发展的责任,积极融入社会、政治改革之中。”[2]11-13 2.大学生生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虽然目前大学教育在中国已经大众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还是社会的精英和国家建设的栋梁。在中国快速发展而生态问题不断凸显的情况下,在国家大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是知识、道德、身体等全面发展的。但长期以来,注重智育、忽视德育特别是忽视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是目前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问题。而现代社会,生态意识席卷全球,一个没有生态意识或生态意识薄弱的民族最终也是没有希望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使大学生增强生态意识,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对国际环境政治压力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大发展战略,自这一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迟缓,我国的很多环境污染指标的总量呈上升的态势,如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并在近期内可能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这也使得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环境政治压力。所有这些,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在此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还需进一步加强,“两型社会”建设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而今天的大学生———明天的企业家、政府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工人、新型农民等等———他们的一言一行决定着未来国家生态发展的走向。因此,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生态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生态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在地包含着生态教育。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正是生态学核心的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的基础。除此之外,他们的著作中有着及其丰富的生态学观点,对于这一点,西方学者是极为认同的,“维兰科特(J.G.Vaillan-court)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早期著作》、《政治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从这些著作中,他总结说,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的、政治的和社会生态学的先驱。”[3]93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是与时俱进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是在前人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蕴含有极其丰富的生态学内容。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建设的四大文明。而科学发展观更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是以人为中心,那种将自然视为资源库、排污池的人类中心论是与将人类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作为出发点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完全不一样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目的是要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包括统筹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蕴含有丰富的生态学内容,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在目前大学教育课程体系缺少专门的生态教育的课程情况下,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己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并突出生态教育的内容。 2.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任务需要进行生态教育。#p#分页标题#e#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今天,新的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②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的基本国情,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的趋势,等等,都是上述的一些重大而紧迫课题中的内容。要解决好这些重大课题,完成新形势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任务,加强生态教育,使生态意识深深烙入学生脑海进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成为必须的了。 3.加强生态教育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发展的需要。 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设置、师资质量、教学水平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例如,学生到课率较低、说教比较严重、教学效果欠佳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解决以上存在的一些不足。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是一个重要方面。生态保护是与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相符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中的很多内容能够进行生态教育,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国情教育等等。在上述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生动的事例,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融入生态教育,就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扩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受到学生的更大欢迎。除此之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生态教育,可以倒逼思政课教师更多地涉入生态保护领域,学习更多的生态知识并在此方面有更多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做生态保护的自觉践行者,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形象。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多种教育途径。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的内容。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生态学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以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根本的前提下,结合各课程的特点,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面进行生态教育。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关于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关于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等内容都是教学的重点,而作为生态学核心的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与以上的教学内容是一致的。 第二,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深入学生头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大任务,而生态学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内在一致性。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讲,新世纪新阶段发展承受着来自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是其重要方面,而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借鉴,特别是一些国家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而致使发展面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并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通过对此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生态保护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已经凸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顺应国内外的发展实际提出来的。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来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两型社会”等内容都包含着生态教育的内容。 第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相关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处处可以进行生态教育。如在生态教育意义方面,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崭新的大学生形象等内容能够融入。在生态教育的内容方面,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反对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新国家安全观中的生态安全、实体法律制度等内容无不包含着生态教育丰富材料。在如何践行生态思想方面,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的重视道德践履、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等内容能够进行贯穿。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在这一阶段中,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保的重视不够,生态环保的资金不足,生态环保技术储备不够,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还有一个逐渐增强过程,导致生态问题凸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对我国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大,这也成为我国国情的一个表现方面。因此,面对这一国情,必须加强生态教育。第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的相关内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选修课,它在介绍二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演变与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大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全球意识有着重要意义。在这门课程中,关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关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困境而加大对自然的索取力度,关于全球环境政治、绿色(环保)思潮与环保产业,关于非传统安全威胁,等等内容,都与生态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专题讲述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对策等相关内容。#p#分页标题#e# 2.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生态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也必须通过以上途径、采取多种方法进行。 第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进行生态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专题讲授的办法,如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可以专题讲授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制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可以利用1934年席卷美国东部的“黑风暴”这个案例,来讲述“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这一内容;可以采用课下查阅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的办法,如在“科学发展观”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此方式引导学生对目前中国面临的环境、资源压力进行讨论。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生态保护的相关理论,对生态保护形成全面的基本理念。 第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须方式,也是进行生态教育的好形式。在实践教学中,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对周边的生活生产环境的状况、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等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参观一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工厂或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场所;可以进行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以实际行动清洁周边的环境;可以在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中融入生态保护的内容;等等。通过以上实践教学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生态问题的状况,并通过自身的参与培养、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环保教育的意义篇6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环保;培育

2015年的冬天,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雾霾连天,北京甚至在12月8日了首次空气质量红色预警,空气质量预报中不少城市的PM2.5超标上百倍以上。2015年12月12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届会议上,196个《公约》缔约方国家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制定了1.5℃的减排愿景。世界各国第一次承诺共同控制碳排放,以增强地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共同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可见,低碳环保思维、低碳行为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的当代大学生更要具有低碳环保意识。

1 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内涵及意义

1.1 低碳环保意识内涵

低碳环保意识具有丰富内涵,它包含生态平衡理念、可持续发展及平等观念、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和创新发展理念等多重含义。所谓低碳,就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低能量、低消耗进行正常甚至高效的生产,提倡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厉行节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理念。它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也是一种新的行为习惯。低碳生活是一种简约时尚的生活方式,不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为前提,它通过个体的适度减低碳排放量来达到总体碳排放的控制,以达到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

培育低碳环保意识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未来,我国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据报道,中国将在2016年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而做为教育主要阵地的高等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的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1.2 培育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重要意义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具有低碳环保意识和素养的合格高校毕业生,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低碳环保意识培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众所周知,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人类生存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产生存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党的十五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健康中国”理念,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给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低碳环保思念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

1.3 高等学校要注重培育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职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而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合格大学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久健康发展,从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工厂、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人才,只有全社会都积极主动地倡导和践行低碳行为,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国家五位一体建设才会畅通,才会卓有成效。

2 培育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应积极主动全面地培育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以适应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全面需要。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的培育,应该贯穿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的整个过程。

2.1 利用媒体平台宣传

学校建立低碳环保教育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充分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宣传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会议精神和思想,不断加大低碳环保教育宣传力度。还要充分利用学生自媒体,在学生微信、QQ等多种自媒体交流中,宣传低碳知识,相互促进低碳理念和低碳行为的形成。

2.2 优化低碳育人环境

教育育人,首先要做到环境育人。而低碳意识的培育更需要一个低碳的环境,这对学生的低碳行为是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校园绿化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低碳环保的因素,如学校的所有建筑物都建设成为具有绿色环保标志,实质性地在用电、用水方面考虑到环保的因素。校园照明路灯尽量多地使用太阳能灯具,教室走廊、图书馆张贴低碳环保的宣传画,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处处能感受到低碳行为的重要,节约水电的必要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同时也使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中逐渐加深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未来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强国做好思想准备。

2.3 开展各种低碳活动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要做好低碳环保思想意识的渗透,可以“春雨润物细无声”,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低碳环保教育活动来实现低碳环保意识入眼、入耳、入心。如组织开展系列低碳环保知识讲座、大学生低碳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大学生低碳环保主题征文比赛,让全体学生都知道什么是低碳,什么是环保,什么样的行为才是低碳环保行为。组织全校学生低碳环保知识竞赛,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低碳环保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评选低碳环保校园之星活动。

2.4 低碳环保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永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低碳环保意识的培育,更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学校在开学初备听评审过程中,教学管理机构、学生管理部门要对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提出关于低碳环保教育方面的明确要求,在教学中不但是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明礼、学会生活、学会交际;并进一步做到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必须渗透低碳环保理念,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2.5 成立低碳环保社团

指导学生成立低碳环保社团,有计划有目的的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环保行为。大学生社团成员具有爱心,对环保具有高度热情,并且分布在各专业和班级中,他们的低碳的言行,对其他学生能起到很好地示范作用,能有力地促进低碳环保行为进班级、进宿舍、进餐厅。低碳环保志愿者和低碳环保社团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促进了低碳环保行为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杜悦英.气候谈判的巴黎新局[J].中国发展观察,2015(12):5-6.

[2]北京中工干教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节能减排工作・低碳环保生活[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136-138.

环保教育的意义篇7

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已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纲领和原则。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落实高校教育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亟待明确现状、理清思路、乘势而上,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进步与升华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它是充分尊重人类的主体地位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充分体现科学规律和尊重理性的发展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科学发展观两个最直接的思想文化养份和源泉。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出人类未来发展的两个最基本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它对人类文明进程步入健康、理性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科学发展观有三项指标:一是寻求发展的动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寻求发展的质量,相应的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统筹发展;三是寻求发展的公平,即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机会不平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从寻求发展质量的角度而言,科学发展观重在行动和多出成效,以推动中国走出目前遭遇资源、环境、生态瓶颈的尴尬困境。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是化解环境危机的不二法门,也是再造秀美山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环境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全面、协调、平等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它不仅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更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为了实现这种变革,必须进行以增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主要目标的环境教育,而广大高等院校正是进行这一教育的良好载体。通过高校环境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全球和未来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培养大学生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进而推动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素质的提升,以真正实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的使命和责任,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

通过对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大学生对当前宏观尺度上的环境状况的认知和把握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同时也明确地认识到我国目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但仍有一些学生对此缺乏了解。二是大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一般,环境知识水平有待提升,并且大多数学生对环境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三是大学生的环境行为取向总体一般,环境保护行为的自觉性不够高,参与度有待提高。同时多数大学生能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并且认为周围人的环境意识水平不高。四是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环保知识缺乏并赞成开设环境教育类必修课,同时希望参加环保宣传和公益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接受环境教育;接受过正规环境教育的群体的环境意识水平高于未接受者,表明加强环境教育是提升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

2.加强高校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胡锦涛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全社会范围内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一大批环境保护专业人才脱颖而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师生的环境意识有待强化,环境教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广泛性和深入性有待加强,校园环境管理的机制不够健全,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等诸多问题,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切实加强高等院校环境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环境素养,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民族与国家兴亡的关键之一。而高等院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育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力军的历史重任。高校培养的青年学生的思想里有没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行为上懂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促进人类生存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可谓事关重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面对提升环境意识的紧迫性和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当前高校加强环境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环境教育当中,同样要强调学生是主体。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和渗透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之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一方面,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另一方面,必须把广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所以高校环境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2.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是提升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充分发挥好环境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环境教育类必修课,完善环境教育类选修课,促进广大青年学生环境知识水平的提升。全面加强环境教育类课程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要把环境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深入地发掘各类课程的环境教育的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当中加强环境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当中自觉地加强环境修养,提高环境意识。同时,要深入、全面、创造性地探索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环境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环保宣传或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行为取向,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双管齐下,切实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3.创建绿色大学。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以加强环境教育为切入点,在高等院校内部开展全方位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促进良好环境意识的养成。具体可考虑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本事项,改善环境管理,加强环境教育,建好绿色校园,崇尚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同时注意大学对社会的辐射和影响,起到示范作用。绿色大学的创建要着眼于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努力加强科学发展、保护环境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大力加强环境意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环境类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环境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环境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4.开展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高校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长才干。通过开展环保志愿服务、中小学环境教育、环保宣传调研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使得大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在参与中、实践中受教育,这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发现、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境意识从自我做起等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高校有关部门要支持大学生环保社团的成立和发展,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全社会范围的环保公益事业,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社区环境教育宣传活动方面主体性的发挥,力求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对个体或集体在环境知识技能、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素质,主动地适应生态平衡,积极投身参与协调人、自然、社会关系的活动之中,从而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整个环境不断改善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环保教育的意义篇8

一、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进步与升华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它是充分尊重人类的主体地位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充分体现科学规律和尊重理性的发展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科学发展观两个最直接的思想文化养份和源泉。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出人类未来发展的两个最基本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它对人类文明进程步入健康、理性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科学发展观有三项指标:一是寻求发展的动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寻求发展的质量,相应的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统筹发展;三是寻求发展的公平,即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机会不平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从寻求发展质量的角度而言,科学发展观重在行动和多出成效,以推动中国走出目前遭遇资源、环境、生态瓶颈的尴尬困境。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是化解环境危机的不二法门,也是再造秀美山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环境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全面、协调、平等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它不仅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更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为了实现这种变革,必须进行以增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主要目标的环境教育,而广大高等院校正是进行这一教育的良好载体。通过高校环境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全球和未来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培养大学生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进而推动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素质的提升,以真正实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的使命和责任,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

通过对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大学生对当前宏观尺度上的环境状况的认知和把握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同时也明确地认识到我国目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但仍有一些学生对此缺乏了解。二是大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一般,环境知识水平有待提升,并且大多数学生对环境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三是大学生的环境行为取向总体一般,环境保护行为的自觉性不够高,参与度有待提高。同时多数大学生能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并且认为周围人的环境意识水平不高。四是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环保知识缺乏并赞成开设环境教育类必修课,同时希望参加环保宣传和公益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接受环境教育;接受过正规环境教育的群体的环境意识水平高于未接受者,表明加强环境教育是提升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

2.加强高校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全社会范围内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一大批环境保护专业人才脱颖而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师生的环境意识有待强化,环境教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广泛性和深入性有待加强,校园环境管理的机制不够健全,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等诸多问题,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切实加强高等院校环境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环境素养,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民族与国家兴亡的关键之一。而高等院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育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力军的历史重任。高校培养的青年学生的思想里有没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行为上懂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促进人类生存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可谓事关重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面对提升环境意识的紧迫性和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当前高校加强环境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环境教育当中,同样要强调学生是主体。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和渗透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之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一方面,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另一方面,必须把广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所以高校环境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2.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是提升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充分发挥好环境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环境教育类必修课,完善环境教育类选修课,促进广大青年学生环境知识水平的提升。全面加强环境教育类课程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要把环境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深入地发掘各类课程的环境教育的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当中加强环境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当中自觉地加强环境修养,提高环境意识。同时,要深入、全面、创造性地探索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环境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环保宣传或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行为取向,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双管齐下,切实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3.创建绿色大学。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以加强环境教育为切入点,在高等院校内部开展全方位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促进良好环境意识的养成。具体可考虑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本事项,改善环境管理,加强环境教育,建好绿色校园,崇尚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同时注意大学对社会的辐射和影响,起到示范作用。绿色大学的创建要着眼于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努力加强科学发展、保护环境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大力加强环境意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环境类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环境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环境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4.开展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高校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长才干。通过开展环保志愿服务、中小学环境教育、环保宣传调研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使得大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在参与中、实践中受教育,这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发现、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境意识从自我做起等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高校有关部门要支持大学生环保社团的成立和发展,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全社会范围的环保公益事业,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社区环境教育宣传活动方面主体性的发挥,力求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对个体或集体在环境知识技能、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素质,主动地适应生态平衡,积极投身参与协调人、自然、社会关系的活动之中,从而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整个环境不断改善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环保教育的意义篇9

人类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 使人类生活、工作环境日益恶化。在工业文明时代, 人类不像以往那样完全依赖自然, 而是控制自然、改造自然, 打乱自然固有秩序, 形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现代工业文明在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 也导致了一系列全球性危机, 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

1.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内涵

1.1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1987年, Ceballos-Lascurain 在题为《生态旅游之未来》(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 中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 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和存在的文化表现的旅游。世界生态旅游协会(TIES)于1993年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1995年我国为生态旅游做了这样的定义: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和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和科普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6年提出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是在自然区域开展的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社区居民经济发展的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也是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生态旅游定义。

1.2环境教育的内涵及教育模式

1.2.1环境教育的概念。环境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新范畴,环境教育要求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环境教育是直接关系到全人类自身生死存亡的重要课题。环境教育是为了认识环境的价值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帮助人们培养环境道德感和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而进行的教育。

1.2.2环境教育的分类。(1)正规环境教育。正规环境教育是指学校里面进行的环境教育,它通过正式的教学计划,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环境知识和实践教育, 包括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等,它是环境教育的最主要形式。(2)非正规环境教育。 非正规环境教育是指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其他机构和组织所进行的环境教育。与正规环境教育相比,非正规环境教育实施的对象范围较广泛, 实现途径也多种多样,因此难度较大。

1.2.3环境教育的模式。目前人们已普遍认可,与环境相关的教育包括三条核心线索,即"关于环境的教育", "通过环境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指人们获得价值和态度所必需的知识;"通过环境的教育"强调人们在自然环境中, 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实际经验和环境知识, 从而影响其态度、转变其观念,最终改变其行为;"为了环境的教育"是指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

2.1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是指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借助教育手段提高利益相关者的环保意识, 使其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 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的关系不是相对独立的,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不可缺少。对于生态旅游而言, 环境教育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环境道德观念, 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2.2生态旅游中环境教育的实施

2.2.1生态旅游中环境教育的各利益相关者。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涉及到多方, 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者。在进行环境教育规划之前, 需要对各利益方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要针对个利益相关者的不同特点, 对他们施以适当的教育。

2.2.2生态旅游中环境教育的实施方法。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主要受众是生态旅游者,因此根据生态旅游者的旅游特点,环境教育方式包括自然观察、解说活动及参与型教育活动等。

2.2.2.1自然观察。自然观察就是让游客在生态旅游活动中自觉体验、观察自然和感受自然。这种环境教育形式的重点在于环境的营造,强调游客的主动性,如观鸟活动。需要注意的是, 自然观察的设计重点要考虑活动的开展既要使游客充分接近自然, 又不会对自然产生较大影响。

2.2.2.2解说活动。根据解说媒介是否具有能动性,可以将环境解说分为人工解说和非人工解说两大类。

(1) 非人工解说。非人工解说是指通过视听媒体, 解说牌和宣传印刷品等的解说。解说牌应突出教育性, 使游客能够更多的认识和了解科学、文化和历史价值。视听媒体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来调动生态旅游者求知的积极性, 并增强环境教育效果。宣传印刷品的形式简单,内容可以准确地传达给受教育者,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2) 人工解说。人工解说员即生态导游者,是旅游地用以向游客主动地、动态地、互动地传达教育信息的人员。人工解说最大的优势就是互动性。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教育信息,更可以和生态旅游者进行交流,回答旅游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除了信息交流以外,生态导游员一直陪在旅游者的左右,可以对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直接的示范监督和制约。

2.2.2.3体验型教育活动。在自然保护区,体验型环境教育的本质是快乐教育,即鼓励生态旅游者亲自动手,亲自参加,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一些趣味活动强化他们对环境的认识,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体验型环境教育活动强调游客的亲身体验,参与一些生态旅游活动,尤其是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游客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举例――米埔自然保护区

世界著名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重要的湿地保护区, 既是华南地区仅存的红树林地带之一,也是一个主要的候鸟越冬和觅食地。在香港记录的400多种鸟类中, 米埔就有260多种。米埔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体现了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日浓,"让我们到米埔去"已成为一种时尚。米埔不仅使一些举世闻名但处于濒危边缘的鸟类受到了保护, 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和环境教育的场所。

环保教育的意义篇10

一、初中地理课中的思想教育途径

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原理,有力地控制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从而形成具体形象的地理知识表象,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具演示、地理模型、地理挂图、景观图片、音像显示,以及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的热情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思想教育功能的实现过程。 每个学生都对于自己身边的地理环境比较熟悉,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地理教材教学内容与乡土地理素材的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将地理学思想教育功能融合在具体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具体而深刻,这种教学活动也容易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地理园活动,同时,鼓励同学们发现身边的地理,及时运用新闻媒体等的地理素材,教会学生地理思维,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益的地理”。这是综合运用地理课进行爱国主义、空间意识、竞争意识、灾害意识和科学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对初中学生进行国情、乡情教育,首先要认识祖国,认识家乡,通过国情、乡情教育,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祖国和家乡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了解其中的优势与存在问题,激发其民族自尊、自信心,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美好家乡的决心和责任感。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认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中国地理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祖国的许许多多可爱之处,确实值得热爱;二是要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才是真正的热爱。

第一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感情。例如,在讲述我国自然地理知识时,可突出:(1)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都很优越、领土辽阔广大、岛屿众多、海岸线漫长、山河壮丽多姿,使学生感到祖国可爱;(2)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多样,这是建设祖国的有利条件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学生感到祖国可爱。无论是中国自然地理,还是中国经济地理,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的地理事物远不止上述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同时,教育方法亦可灵活多样。如果授课时,再注重使用有关的景观图片、景观幻灯片、景观录像带、统计图表、或组织学生开展收集有关中国地理的世界之最活动等,教育效果会更好,使学生对祖国了解得更具体,爱得更深更实在。如在进行《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在利用教材让学生掌握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情况的同时,结合各种课外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中的FLASH动画《两岸统一的方式》、《统一带来的好处》等,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感。下课时,学生离开教室之前向我道别的话是:“老师,我是中国人。”甚至有一个班,在此后不久进行地理期中考试时写在黑板上激励全班同学的话就是:“我是中国人”。孩子们的这些举动着实挺让人感动的。

第二是激发学生有决心和信心的激情,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可爱的感情。现今的地理教材内容是实事求是的,教师也应实事求是地讲述。我国无论在自然条件方面,还是在经济发展中,都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或问题。如易出现干旱、洪涝灾害、多火山地震、人口人均耕地少、森林覆盖率低、农业基础薄弱、污染严重等。这些不利因素和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抱着正确的态度把它们摆在学生面前,才能激发学生立志刻苦学习,将来用所学到的知识或技术去克服不利因素,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祖国的各项事业都良性发展。这样才使热爱祖国更有实际意义。

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宇宙间的事物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从许多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分布、四季变化、昼夜更替及长短的变化、地壳的演化史等知识中就能得以证明。自然地理是一部辩证唯物主义的证明书,因此反过来讲,自然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过程。自然地理知识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教育。对此,笔者亦深有体会,如农村中的祈雨迷信、太阳黑子活动现象、日食现象及对慧星出现的错误认识都可以用自然地理知识做出科学的解释,这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而且破除了“天上扫帚星一出现,地上就是兵荒马乱”的迷信观点,无论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与慧星的出现无关,同时再次证明了科学的伟大。

四、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