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测试分析报告十篇

时间:2024-01-23 17:50:16

体质测试分析报告

体质测试分析报告篇1

关键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生 体质测试 分析 结果

2002年8月,教育部国家体育局联合下发了[2002]12号文件,要求自“2003年新学年开始,所有高等院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初步了解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同时,为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充分准备,2005年9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对象、测试项目及对象

1.1测试对象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测试对象的要求为普通高等院校的在读学生,结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实际教学情况,选择了全日制在校的所有学生,共3560名学生参加测评,获得有效数据3556组。

1.2测评项目

1.2.1测试项目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测试项目包括必须项目和选测项目。结合仪器和学校实际,本次测试共测试5项,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握力(男)、仰卧起坐(女)。

1.2.2测量指标及权重

评价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3方面进行,其中身高体重用来评价形态,肺活量、台阶试验用评价身体机能,立定跳远和握力体重指数用来评价身体素质。

1.3测试仪器

本次测试全部使用由教育部权威部门认定的电子测试仪器,在测试过程中由人工监控。

2.结果分析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图例使用ExcelXP软件进行,使用平均数、百分比等对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描述。

3.测试结果分析

3.1测试得分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总分平均成绩分析,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处于“良好”水平(70-79分为良好),值得注意的是,身体机能中的肺活量及仰卧起坐(女)成绩,全体学生(男、女生分项)均仅处于“及格”水平,说明学生的身体机能,尤其是肺活量及仰卧起坐(女)有待提高,这与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有密切关系。

3.2成绩等级分布分析

3.2.1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且及身体匀称度有重要指标。测试表明全体学生中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学生比例达到了15.49。

3.2.3肺活量指数

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表明55.37的学生刚好及格,只有40.99以上的学生达到了良好以上。

3.2.4台阶试验

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数。测试表明,96.4的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处于良好以上。

4.工作总结、问题探讨

4.1测试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果,在全面掌握学生体质水平的同时,为今后开展大规模的数据和测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体质测试为体育教学服务,但在组织管理上最好剥离于教学本身。以前体育“达标”工作均由体育教师在业余时间进行,学生组织工作难度大,测试时间长。现以健康中心为平台,公体教研室教师为责任教师,系统组织、独立进行,从形式和机制上保障了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减轻了教学任务的负担。

测试工作具有重要科研价值,测试过程必须实现科学化、系统化、集约化。以往的测试数据多来自教师人工测量、记录、整理和统计,工作繁重且数据误差率较高。现在全部测试均通过先进的电子仪器进行,数据精确度大大提高;数据分析和统计已经成熟的专业程序处理,保证了测试结果科学、严谨、准确;学生单程测试仅需11min,测试流量达到50-60人/h,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测试的速度和数据采集效率。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实施交互式的主动组织模式。以往数据采集需要大量细致繁琐的动员和组织工作,现通过校园网络通知测试时间,学生根据个人安排主动进行测试,不合格者可再次补测,并可随时查询成绩。这一模式,将繁重的组织工作转嫁、分散到每个被测试者身上,借助网络实现双方人性化沟通,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4.2意见和建议。

测试仪器的误差率应有统一的标准,仪器测量值与客观实际指标准之间存在误差,同类仪器之间也存有不同的误差率。在台阶测试中,被测试人在同类两台仪器上测得的指标截然不同,并经多人次试验,两台仪器指标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应努力降低并统一仪器的误差率,使得测量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测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方法应更加先进,手段应更加科学。建议适当增加一些仪器设备,在先测量基础表态数据后,再进行立定跳远测试和台阶测试,以保证被测试者的正常体力发挥和测试结果的客观真实。一些测量项目,如台阶、仰卧起坐的测试仪器稳定性差,耐久性较差,故障频繁,建议根据实际效果,提高仪器耐久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深化自动化程度,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强测试动作的标准化控制。例如,在台阶试验上下台阶时,许多被测学生的膝、髋关节无法实现完全伸直。由于无法实现测试动作的标准化,一方面降低了测试结果的科学有效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因被测学生犯规而加大的测试工作量。

任课教师应进一步增加对测试工作的责任感,主动耐心地做部分学生的动员和释疑工作,保证被测试学生工作的全面代表性。在此次全校学生的测试中,尚有部分合乎要求的学生未参与测试。任课教师要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测试,解答疑问。

4.3落实《标准》的测试工作还处在试行阶段,对《标准》的理解和认识也还是初步的,尚需广大体育工作者集思广益,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形成理论并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广大学生对测试工作是支持并积极参与的,但他们主动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评价的意识还不强,对自我锻炼的方法掌握也才开始。在竞争激烈的现实面前,学生们普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和整个社会予以关注并设法解决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S].2002.

[2]张明立.常用体育统计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6.

[3]季成叶.体质自我评价和健康运动处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体质测试分析报告篇2

(一)深化教育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试行《评价指标》有利于发挥科学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区、校、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丰富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引导区、校开展科学质量观指导下的教学与评价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升教育管理、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试行《评价指标》有利于推动我市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市、区两级政府全面把握教育质量的真实状况,完善教育教学决策,提升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引领基础教育创新发展。

(三)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有效保障。试行《评价指标》有利于构建教育内部“标准——教学——评价”的良性循环系统,指导学校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高。

二、评价机制

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形成市、区、校三级评价运行机制,全面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各区、校按《评价指标》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验并反馈评价结果。学校积极开展改进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基于过程记录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区、校及时总结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经验,分享交流。各区、校要将评价所需经费纳入到教育经费预算,保障评价工具开发、专业培训、专门测试和调查、评价日常工作等必要的经费。

三、主要内容

综合评价指标内容:包括学生品德发展、学生学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教学方式、课程领导力共七个方面。这些指标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测试对象

1.学科测试:以普测或抽样方式确定参测学生。

2.问卷或量表:以普测或抽样方式确定参测学生、家长、教师、校长。

五、测评手段

学科测试、问卷或量表(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

六、测评时间

每学年开展一次,具体测试和调查的时间另行通知。

七、结果呈现

学科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将以市中小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和各区、校(市级到区层面、区级到校层面)教育质量分析报告形式呈现,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以公告的方式面向社会。

八、工作要求

(一)周密组织。为保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验的效果,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组”的工作要求,确保测试和调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确保样本的准确度和参与率,确保测试和调查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一旦发现有关部门在操作中出现违规现象,将予以通报并严肃处理。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反映在组织相关测试和调查中的问题、困难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

(二)分工合作。试行《评价指标》工作由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组牵头,普教科、教研所联络协调。市教研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负责日常联系,参与学科测试工具开发、教育质量数据分析、教育质量分析反馈报告撰写、学科测试评分标准制定、人员培训组织等工作,完成测试结果反馈。市普教科、教研所和市、区两级考试机构共同做好教育质量测试考务组织工作,区教育局提供相关支持。区教研室参与本区学生教育质量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工作。各区、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收集工作。各部门在承担相应职责的同时,加强信息沟通,增强工作合力。

体质测试分析报告篇3

介绍。

关键词:QC活动 土工测试

1 小组概况

地矿工程勘察土工测试QC小组,成立于2013年8月,小组由4人组成,活动时间从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每月至少活动一次,TQC辅导48小时,出勤率98%,小组属攻关型,成员组成详见表1。

表1 人员分工一览表

2 选题理由及目标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资料都必须依靠对土的室内试验所测定的指标来确定,但土在形成过程中经受不同的风化应力作用,成为一个复杂的多变体,再加上取样、运输、试验诸多因素的影响及测试后的不可复查性,导致部分土样测试报告与地质条件相悖,于是我们成立了QC小组,诣在对各环节进行详细调查,找出影响土样测试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一系列方案,杜绝不合理数据的产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 现状调查及因果分析

我们对2012年2月-2013年8月完成的土样,基本样品数、超差数,进行调查,见表2。

表2 土样分析质量调查表(2012年2月-2013年8月)

由表2可知,原状土三轴剪切合格率低为96.9%,其它项目的合格率为99.9%,可见原状土的三轴剪切测试质量影响了土样分析质量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近两年的21份不合理测试报告进行统计,其统计表见表3,并根据其数据绘成不合理测试报告排列图,见图1。

由表3、图1可见影响土样测试报告质量的不合理因素,主要是原状土的三轴剪切。

影响三轴剪切的因素很多,贯穿于试样的分析测试中,我们针对测试过程中每一个可能造成原状土三轴剪切测试数据不合理的因素进行分析,从操作人员、操作技术、仪器设备、环境、土样五个方面列出诸多子因素,详见因果分析图(图2)。

4 制定对策

针对影响原状土三轴剪切测试质量的主要原因,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在试验中推广实施,其对策表见表4。

5 对策实施效果

由于查清了影响原状土三轴剪切的质量因素,各测试人员对各项措施认真执行,抓好各个环节,杜绝原状土三轴剪切不合理数据的产生,使化验室的测试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工程人员对本室的测试技术和质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提高,年终被院部评为精神文明单位,并获得效益优秀奖。

6 问题与体会

①实验仪器、设备有待更新。②总结经验,提高砂类土扰动样的三轴剪切质量。我们的体会是,实验人员的态度、技术、经验等综合素质的高低是能否提供合格数据的关键,查找质量原因要深入到生产实践中,解决质量问题的对策,必须切实有力。

7 巩固措施及打算

①定期开展技术培训。②不断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③把提高砂类土扰动样三轴剪切试验质量列为新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士杰,宇云飞,赵.土工测试数据的可靠性检验[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9(01).

[2]刘松玉,蔡正银.土工测试技术发展综述[J].土木工程学报, 2012(03).

[3]陈愈炯.土工测试的现状及其改进[J].岩土工程学报,1997(04).

体质测试分析报告篇4

一、主要工作目标

在全区开展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工作,建设县级快速检测室和市场快速检测室各1个、乡镇快速检测室5个,共完成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样品500个,抽检品种为当地淡水养殖产品,检测指标为孔雀石绿和呋喃唑酮代谢物(见附表1)。

二、快检室建设

承担快速检测任务的各镇按照文件要求尽快筹建快速检测室,抓紧落实固定场所,原则上每个检测室面积应当达到15平方米左右,配备专兼职人员,并准时参加相关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添置必备的速测设备和设施,具备独立开展快速检测的能力和要求。

三、抽样安排

1、抽样分工及时间

各承担快速检测任务的农技农机站及相关单位要统筹安排辖区内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的抽样任务,抽样时填写省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抽样工作单(格式见附表2),并按省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样品信息汇总表格式进行汇总(格式见附表3)。所在镇渔政人员负责抽样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抽样工作应在5~10月完成。

2、抽样依据

按照《水产品抽样方法》、《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实施细则(试行)》和《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行为规范(试行)》等规定执行。

3、抽样品种和数量

全区抽检样品500个,品种为本地的淡水养殖产品,

四、检测工作

1、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1)呋喃唑酮代谢物

快检方法:呋喃唑酮代谢物检测试剂盒法,具体操作步骤详见试剂盒生产厂家检测使用说明书。

确证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783号-1-200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孔雀石绿

快检方法:孔雀石绿胶体金试剂盒法,具体操作步骤详见试剂盒生产厂家检测使用说明书。

确证方法: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判定依据

按试剂盒检测结果判定。快速检测仅作定性评判,对于出现阳性结果的样品须送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确证。

3、检测地点与分工

乡镇快检室主要抽检本乡镇规模养殖基地水产样品,市场快检室抽检本市场水产样品,每个检测室抽检样品40个左右。本区主要负责培训、指导乡镇和市场快检室开展快速检测工作,并对除建有快速检测室乡镇以外的辖区内养殖基地水产样品进行抽样检测,全年抽检样品260个左右。同时,选择1个具有一定规模、条件相对成熟的养殖基地,开展产地水产品准出试点,对其每批出场水产品进行抽检,经检测合格方能准许出场。

4、检测完成时间

承担快速检测任务各镇须在每月23日之前完成当月各批次样品的检测工作。并分别填写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快速检测原始记录(格式见附表4)、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快速检测原始记录(格式见附表5)和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筛选阳性样品处理单。

体质测试分析报告篇5

【关键词】三级站管理;检测仪器;实验管理;能力建设

1、厂级三级站的特点

1.1厂级三级站是隶属于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管理和分厂共同管理的机构,负责产品的日常监督检验、过程检验及出厂检验,负责产品质量的物理及化学相关指标的监控,也是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道关卡。

1.2三级站配置有各种不同等级、精度、类型的仪器、设备,有多种化学试剂、待测样品,有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论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进行产品性能检测,其只要职责是及时对内对外提供科学、公正、准确的方法和数据。测量数据时三级站的产品。

1.3三级站的工作质量不仅依赖于仪器设备,且与检测人员的素质、水平紧密相关;样本的代表性、前处理方式、分析方法的选择、试剂、数据处理和传输等都会影响到质量结果。

2、厂级三级站仪器设备管理

2.1 合理配备检测仪器

2.1.1必要性:要结合国家局及公司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检测任务及生产车间实际情况配置适用的仪器,避免需要的没有配备,配备的仪器用不到。

2.1.2符合性:配备的仪器要符合标准检测分析方法、检测技术规范、国际国内或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防止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构偏离规范的要求,造成不良影响。

2.1.3先进性:要考虑行业检测发展趋势,参考最新标准,避免购置已属淘汰或面临淘汰的仪器。

2.1.4可靠性:配备的检测仪器要能够适应检测环境且持续稳定可靠运行,易于维修、维护及更换配件。

2.1.5经济性:在保证检测仪器性能、技术要求、参数符合的前提下,还应考虑其可接受的购置费用和运行费用,配置买得起而用不起的情况发生。

2.2 三级站仪器设备的管理(计量设备器具和一般仪器设备)

2.2.1分类安装存放 根据不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条件、工作原理,选择合适的温度、适度、光线环境进行安放。对在用、故障、停用的仪器要规范管理。

2.2.2仪器档案、资料管理 包括采购申请、采购依据、采购合同、验收报告、各类仪器的说明书、合格证、操作规程、维修记录、检定记录整理入档,形成一项一卷。

2.2.3计量器具的管理

2.2.3.1按照国际国家标准要求,所有计量仪器设备都应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进行校准,以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按照分类进行检定、校准、对比等实现。

2.2.3.2检定合格仪器贴绿色标识,停用仪器贴红色标识,校准合格仪器贴黄色标识,限用某范围或某点仪器贴蓝色标识。

2.2.3.3计量器具管理做到受检率、检定合格率、抽检合格率达到要求。不使用未经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不使用超过检定、校准周期的计量器具;新购入、过期和封存后启用的计量仪器,使用前要重新检定或校准;计量器具降级使用,要及时通知使用者,调整台账;发现计量器具偏离标准状态、要及时进行评定和追溯。

2.2.4检测仪器的管理

2.2.4.1检测仪器实施管理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指定专人管理检测仪器,或者授权实验人员专门管理;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调离时做好交接手续;大中型仪器设备要建立独立档案、资料完整;操作复杂的检测仪器,应有操作规范,最好专人使用,操作简单的仪器的人员经过培训和管理人员认可后才能使用;提高仪器使用率,鼓励技术人员开发仪器新功能;实验操作要按操作规程进行,运转不正常及时报告,不隐瞒;建立定期检查维护制度,使其保持最佳状态,有故障及时报修;仪器管理人员做好运行维护记录,统计仪器利用率,做好文件收集归档和技术资料更新工作;长期不使用的仪应放回仓库,废旧仪器及时办理报废手续,移出实验室。

2.3 检测仪器技术人员管理

2.3.1配置合适的的仪器分析人员,既要考虑仪器的使用,也要考虑到维修,还应考虑仪器计算机配套、软件操作。

2.3.2保持检测仪器分析人员相对稳定,仪器分析不同于普通的化学分析,从上岗培训到能熟练地单独操作并能解决分析中出现的问题。

2.3.3加强仪器分析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通过脱产进修、参加外部培训班、业余进修、函授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技术研讨等方式来实现。

2.3.4正确考核仪器分析人员的工作量 仪器分析在所有的分析方法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应保证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摸索的时间,在实际量化考核时应将他们的专业学习、查阅资料、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外出培训等活到纳入。

3、厂级三级站检测质量管理

3.1取样管理。执行操作规程及取样方案,使用规定的取样工具、容器和隔离用品,定时定点取样,防止错误取样、样品污染,保证样品有代表性并做好留样,做好取样记录。

3.2检测分析管理。要做到制样准、试剂准、仪器准、方法准、计算准、报告准,制样及时、分析及时、报告及时。

3.3原始记录管理。所有分析(包括复检、抽检、送样等)都必须有原始记录,记录内容需有分析项目、时间、记录编号且记录及时、准确、齐全、真实、清楚。

3.4探索分析测试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减小测试结果的判定风险。

3.5检测报告管理。检测报告必须真实,有固定的格式,完成三级检查及审核、审批。

3.6标准物质、标准品使用。标准物质或标准品通过检定和校准仪器、研究和评价测试方法、作直接对比的标准、建立测试体系的质量保证等方式应用到分析测试中,保证检测质量。

3.7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编制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遵循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明确体系要求,建立质量保证机制,持续改进,实现合格评定和实验室认可。

4、化学试剂管理

4.1 化学试剂分类分级存放使用,防挥发、防潮、防变质、防震、防辐射,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对试剂的采购、入库、使用、流转、报废等有明确规定并执行。

4.1.1遵循便于使用、确保安全的原则管理化学试剂。

4.1.2依据试剂的化学性质分类存放,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的要分类、分区、分库房存放,不能混放,做到隔离、隔开和分离。

4.1.3每瓶试剂要有标签,无标签的当做危险品重新鉴定或者处理。

4.1.4易挥发试剂应装在密封密闭容器中,防漏气、防潮,定期检查。

4.1.5严禁烟火、火源,注意防雷电。

4.1.6危险化学品应按照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做好采购、运输、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

体质测试分析报告篇6

摘 要 软件测试管理是为了使软件测试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过程和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测试管理关注人员、过程、产品三要素的互动和变化,测试过程和阶段的相互作用,测试与开发团队的相互关联与协调配合,为使这些过程能有序的进行,开发出适合自己项目组的测试管理工具是必需的,同时由于自动化测试的普及,如何将自动化测试融入进来也是一个挑战。本文描述了我们项目组开发的支持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管理工具的结构和功能实现。 关键字 自动化测试;测试管理;软件测试 1 引言 为了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需要对软件过程进行控制,同时也需要对软件产品本身进行检测,在目前形式化方法和程序正确性证明还无望成为使用性方法的情况下,软件测试在将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将是软件质量保证的有效方法[1]。 软件测试管理就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来对整个软件测试过程进行监控,从而提高软件测试的绩效。由于软件测试管理的复杂性,没有特别的辅助工具,只是依靠人工处理是很麻烦甚至是不现实的。 对于测试工具的选择一般来说有自己开发、商业工具和开源工具三种选择。第三方工具包括已经成熟的商业软件和开放源代码的开源工具,它们都是经过证明的可以放心使用的工具,但是最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们往往为了通用的考虑,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准化了流程,并且价格不菲。但是对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来说,购买和使用这样的通用工具而只使用到其中一小部分功能,甚至有些有自己项目组特色的东西还得不到支持,往往不是最合理的选择。 随着近些年测试自动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将自动化测试的效率提高到应有的水平,成了各个测试机构首要考虑的问题[2]。我们认为,先进的测试管理流程与一流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包是实施自动化测试不可或缺的。为更好的对测试流程进行控制,使之能充分利用自动化测试带来的好处,现代测试管理系统应该能支持自动化测试。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自己开发和开放源代码相结合的方式,并采用缺陷跟踪驱动测试的模型开发出了自动化测试管理系统atms(automatic test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来作为支持自动化测试的基础设施。 本文分析了atms的体系结构和各部分组成,并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2 体系结构 现在基于源代码的软件测试工具已经开始被业界广泛使用,以求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等质量属性,由于本项目组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才刚起步,atms应该能和以后可预期的测试过程的进一步完善和需求的变更同步,这样,atms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重复性。 atms在逻辑上采用了以中心数据库为核心的体系结构,atms目前分为测试文档管理系统、缺陷跟踪管理和自动化测试支持系统三大部分(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为了降低它们之间的耦合性,它们都通过共同的中心数据库进行交互,以后要进行扩展的话只需要围绕中心数据库进行操作即可。 图1 3 测试文档管理系统 软件测试文档是指导和管理软件测试过程的重要依据,测试文档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进度、测试用例、缺陷管理文档、进度报告等。这里介绍atms中我们主要分为测试用例管理和测试文档管理(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进度等测试文件的模板)。 3.1 测试用例组成 atms中用例分为三个部分,用例逻辑、用例数据和用例代码。其中用例逻辑和用例数据是文本格式,由用例管理系统负责创建;用例代码由自动化支持系统在cppunit中创建,它是自动化运行的基础。它们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3.2 测试用例存储和执行结果 为更有效组织这些测试用例,采用测试用例数据库进行集中管理。这样就可以按照测试阶段和被测模块清晰地组织测试用例,并可以按照用户的不同查询条件显示不同的数据信息(如测试用例执行状态,执行结果,时间等)。 3.3 测试用例的维护 为保证测试用例库中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必须对测试用例库进行维护。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删除过时的测试用例 因为需求的改变等原因可能使一个测试用例不再合适被测系统,这时就应该将其删除。 删除冗余的测试用例 如果存在两个或更多测试用例针对一组相同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测试,那么就是冗余的,它们的存在会降低回归测试的效率,需要定期进行 添加新的测试用例 如果发现某个关键接口还没有被测试,就应该开发新的测试用例重新对其进行测试,并将新的测试用例合并到测试用例库中。 3.4 测试文档模板管理 为有效进行软件测试管理,在项目准备阶段创建测试过程中用到的各种管理模板,项目测试执行过程中填充和更新模板内容,这样可以保证不会遗漏重要测试内容并保持文档格式一致性。 目前atms中存在如下模板: 测试用例模板(测试用例逻辑部分) 每日进度模板 4 缺陷跟踪数据库 缺陷跟踪数据库dtd(defect tracking database),是对软件缺陷进行系统管理和跟踪控制的数据库,它记录软件测试、缺陷修正和验证过程的全部缺陷的处理信息,atms中的测试是以它为驱动进行的。 atms中,对缺陷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每个被发现的缺陷都能够及时得到处理是测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个bug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从被报告开始到被解决结束。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它在不同状态中转换。在atms中,我们为缺陷设计了如下缺陷跟踪管理状态模型。 4.1 缺陷报告 标识一个缺陷的时候,能正确给它分配严重程度、可视性和优先级别是很重要的。其中严重程度标识了一个bug对系统执行的破坏度,可视性是哪个能观察到这个bug,优先级别标识bug何时修复。 表1、表2和表3分别标识了严重程度、可视性和优先级的可能值。 表1 严重程度 描述 0 待分配 1 致命---系统崩溃或者不可修复错误 2 严重---功能没有实现 3 一般---功能实现错误 4 轻微---文档/拼写错误 5 待观察----不能重现的错误 6 正常-----系统正确功能,非bug 表2 优先级 描述 0 待分配 1 必须马上修改 2 尽快修改 3 有空时修复 4 可修复可不修复 表3 可视性 描述 0 待分配 1 超过75%客户可能面对这个bug 2 25-74%客户可能面对这个bug 3 10-24%客户可能面对这个bug 4 低于10%客户可能面对这个bug

4.2 缺陷处理 每当一个bug被处理完成的时候,atms将给它分配一个处理码,表4是系统所有结束码列表。 表 4 结束码 (解决途径) 解决 与否 详细描述 设计一部分 解决 非bug,是系统设计组成部分 不能修复 解决 由于时间,花费等别的限制暂时不解决 被报告人取消 解决 报告人认识不是bug,取消报告 延期 否 暂不修复,以后再修复 重复的 解决 和现存bug重复 已解决 解决 bug被修复 不可复现 否 开发人员不能复现这个bug,需要重新定义bug路径 需要更多信息 否 bug报告中信息不足 4.3 dtd的功能与组成 dtd的功能与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缺陷跟踪系统模块组成图

各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报告模块。用于软件测试人员向数据库报告新的缺陷。 权限控制模块。为测试人员、开发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分配不同的权限,如浏览、报告、修改、查询、统计、分析、删除、备份等。 分析模块。统计和分析满足条件的缺陷,输入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可以存成文件,可以包括数据、文字、表格和统计图形等内容。 备份模块。备份当前缺陷跟踪数据库的缺陷;全部备份或者备份满足条件的缺陷。 查询模块。根据查询条件,查找满足条件的缺陷;包括简单条件查询和复杂条件查询。 修改模块。用于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更新缺陷状态信息;开发人员验证报告的缺陷,修改缺陷,更新修改缺陷的信息;测试人员补充缺陷内容,验证和关闭修正的缺陷。 5 缺陷跟踪数据库的缺陷管理 缺陷跟踪数据库(dtd)是一种可以提高缺陷处理效率的工具,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需要对缺陷跟踪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管理[3] 。 5.1 角色和权限划分 使用dtd的用户有多种类型,而且他们使用的目的关注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为更有效地对dtd中每个缺陷进行正确处理,保证缺陷处理的客观性和安全性,我们对不同的使用者分配不同的缺陷处理权限。 默认情况下,数据库有四个组,测试组、质量保证组、修正缺陷组、项目管理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添加和减少这些组的成员。 各组对应权限如表5所示。专有权限是本组成员才有的权限,公共权限是每个使用缺陷数据库的人员都有的权限。 表5 5.2 缺陷数据分析和显示 本系统具有较为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以基于缺陷跟踪数据库的bug信息作为分析的数据来源,以表格和图形的形式表现缺陷的分布情况,并且可以选择统计和分析的频率(每周或者每天)。目前实现的有如下三种。 (1)测试团队每天报告的新缺陷统计和分析。 (2)不同测试人员的缺陷数量统计。 (3)缺陷严重级别和缺陷类别统计与分析。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中心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当需要以别的方式体现缺陷的分布情况时只需要更改图的表示层就可以,而逻辑和数据库层无需更改。 6 自动化测试支持系统 自动化测试是管理和实施各种测试活动的一种方法,即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脚本的开发和执行,并借助自动化工具来验证测试需求[4]。而缺陷回归是我们软件开发和缺陷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也是测试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对现有功能更新的同时,也影响原有的行为,这是造成bug的主要原因,避免这一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法是构建自动化的测试,实现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我们可以采用商业工具、开源工具和自己开发,考虑到开发周期和与本系统的兼容,我们在多种选择方案中选择了在atms中内嵌开源自动化测试工具cppunit[5]的方法来支持自动化测试,由于cppunit是个开放源代码的工具,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修改其源代码使之符合我们的需要,在本系统中,当每次cppunit自动化测试完成之后,我们加入引导,把相应的运行结果写入atms指定的中心数据库中,同时指示atms有新的数据更新。这样由于atms和cppunit共用相同的中心数据库,能够达成数据上的一致性,并完成所需交互。其数据流如图4所示。 图4 从图4可以看出,当做自动化测试的人员拿到需要自动化的用例的文本描述后,将其按照cppunit的规范写成可以在cppunit框架下运行的用例代码。然后和需要的用例数据一起通过cppunit自动运行,结果自己写到系统的中心数据库,这样,别的模块就能任意查询所需结果。 7 结束语 随着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和各公司测试管理过程的进一步完善,作为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的软件测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软件开发项目中有序地管理和分析各种问题对质量控制和过程改进也将越来越重要。本系统支持缺陷驱动的测试过程,但是对自动化的支持还比较肤浅,只是在现有cppunit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整合,这个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也相信,由于软件自动化测试能显著提高软件测试的有效性和效率,将在越来越多的软件测试管理工具中得到支持。 参考文献 [1] ron patton 著.软件测试.周予槟,姚静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崔启亮著.国际化软件测试.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4 [3]孙建.软件测试工具的研究与建立.浙江大学,2006 [4]sam guckenheimer. the revolution in software testing. rational software. 2002 [5]james newkirk robot c. martin. extreme programming in practice中文版.人民邮电出版,2002年6月出版

体质测试分析报告篇7

关键词:检验科;化验结果纠纷

1科室必须有对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的整改。即是质控管理且必须是可见的。

过程指的是输入向输出的转化,彼此联系密切。样本的检验是一个过程,临床医师对疾病的判断和治疗,化验单的书写,申请检验属于过程的开端或过程的输入,这是依据,化验报告的完成过程是结果。医师发出检验申请,患者进行检验标本的准备、护理人员收集标本、运送标本,实验室标本接收与处理,标本分析测定,化验结果经过核实和确认之后发出。临床医师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进行疾病类型的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整个过程的控制就是建立质控体系,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记录,可以清楚地发现,这是确保了检测报告的准确性,亦是佐证重要的依据。

2强调检验报告数据只对其检测的标本负责

众所周知,影响检验报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标本的采集过程、患者在进行标本采集时的生理以及病理状况、药物的使用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干扰,甚至在收集或者是运送标本途中发生的张冠李戴现象,因此必须在科室的检验报告制度中或是化验单上明确标注"此检验报告数据仅对所检测的标本负责",因此,检验室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规定各项检验标本经检测后保存的时间,并严格保存,以便临床医师或者是患者对检测报告的准确性有疑问时,进行重复实验,作为证据。对标本的状态如溶血,脂血等进行标注。

3设定每项检验结果的误差允许范围

因为采取不同的方法,每一项检验均有测定值的误差允许的范围,即同一份标本同一时间重复检测值可以不同,但要在允许的范围内,这对临床医师进行检验结果的分析,尤其是进行病情的动态对比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若患者对检验验报告有疑问,检验室可以进行取证。例如日立KX-21NWBC靶值15%,若检验报告为WBC8*109/L,患者提出质疑,再重复检查,如果值落在误差范围内证明检验报告是准确的。所以,在质量手册中应注明各项检验值的允许误差范围。

4仪器和试剂符合国家的要求

试剂的储存条件和记录。要记录仪器及试剂的鉴定结果,购置的设备仪器,试剂必须有许可证,使用前严格校对,校准试剂条匹配的仪器,是否得出同样的质量控制标本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应进行记录,并作为处理医疗纠纷时的证据。

5操作手册

包括实验原理和方法、操作流程骤、仪器及试剂的要求,实验室的工作条件,仪器校准的方法和校准物、质控物的规格、实验方法分析物参考范围,测定值的允许范围、实验注意事项、质控措施等,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试验并记录保证了证据的提取。并经科主任签字。

6室内的质量控制和室间的质量评价

如果仪器都经过严格的校准,复合标准要求,完整的室内质量控制是监测仪器和试剂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方法,同时也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若发生失控,必须有调查和纠正失控的措施记录。 EQA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实验室检测的基础,良好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估分数,是医疗纠纷证据的重要参考,所以完善室内测试项目,室间质量控制评估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7注意检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检验报告单日要规范,书写要整治,不得涂改,要注明出接收时间,检查标本的时候,注意对报告结果描述的检查,若镜检未发现结核杆菌写成未发现抗酸杆菌,而不可移易写成抗酸杆菌(-)。骨髓涂片报告时,应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体征检查,必要时需亲自询问患者的相关资料,再定论;或建议上级医院会诊或专家讨论。化验单上须写明本检验加过只对此标本负责,若有疑问3d内提出异议,过期失效。跟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在患者入院时就对其进行相关问题的宣教。实验室要有保存3~7d的标本专用冰箱。专项记录本。危急值的检验结果必须立即告知临床医师,并进行记录,以防止发生危重报告未急时发出等请款,引发纠纷。

总而言之,要细心,工作认真,三查七对,保守医密,并做好检验员的相关工作,也要保护好自已,在任何时都要防患于未然!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检验水平!

参考文献:

体质测试分析报告篇8

1国内外对供试品检测的要求。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 Agency,EMA)在GLP规范中,对供试品的检测提出了要求。各大制药公司内部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也对供试品检测有具体要求。

我国的GLP对供试品检测也有原则性要求。但由于在新药申报和相关技术评价指导原则中未对此有明确要求,故当前不是每个GLP试验室、或每个安全性试验都进行供试品检测。

2供试品检测的适用范围

安全性试验中供试品检测的要求,应该适用于所有新药研究。中药成分复杂,结构不清楚的成分多,但如中药一类(单一成分)可参考化药执行。欧美对生物制品也要求进行供试品检测,内容在化药的稳定性、均一性等的基础上增加蛋白含量分析和生物活性分析。对于生物制品供试品检测的要求,建议参照化药的方法,遵从Case by case的原则。

3供试品检测的内容

供试品的基本理化性质检验报告包含来源、批号、纯度、浓度、处方组成(包括辅料)、稳定性、溶解性、有效期、保存条件等信息。

若供试品需经溶解后(混合、混悬、溶解)给药,则应提供供试品在溶剂中的稳定性、均一性(非溶液体系)等检测报告(浓度范围需能覆盖全部毒理试验的浓度范围),以及配制后的供试品浓度分析报告。

针对检测供试品浓度和含量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报告。

4供试品检测的时间

在首次配制前应完成稳定性分析,在前期稳定研究的基础上,对配制过程和配制后可能影响稳定性的因素都应进行研究,如溶媒、浓度、搅拌方法、温度、配制后储存时间等。

无需在每次配药时均进行浓度分析。短期给药试验(如14 d的试验)一般仅需在首次配制时检测供试品的浓度,但试验中如果伴随有毒代动力学(toxicokinetics,TK)试验,则TK给药当日的供试品也需进行浓度分析。对于长期试验(如1个月),一般在首次及末次配制给药时进行供试品浓度分析(如果是每天配制,那么首末次配制日也就是进行TK试验的日期)。如果试验周期更长(如3个月或大于3个月时),除首末次配制外,还需增加供试品浓度的检测次数,以确保供试品在该条件下的稳定性满足使用要求。

5供试品检测的影响因素

供试品的配制温度、搅拌时间和转速、混悬液溶剂的选择、不同批号的样品、稳定性(光稳定性、热稳定性)等,都会影响所配制的供试品最终浓度,以致影响非临床安全性试验结果。

6供试品检测报告的提供

供试品检测方法的建立和验证,可以由申请人(含生产者),GLP试验机构或第三方完成,或由其中的一方完成后转移至另外一方进行检测;由验证方提供供试品检测方法学验证的资料。

体质测试分析报告篇9

关键词:分析质量 控制数据 技术水平

中图分类号:R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33-01

化验分析中重要的环节是要把好质量关。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分析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做好检测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把分析工作中的误差,减小到一定的限度,用以控制和减小误差的措施,其目的是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使其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过程是通过对有证参考物质(或控制样品)的检验结果的偏差来评价分析工作的准确度;通过对有证参考物质(或控制样品)重复测定之间的偏差来衡量检测水平的高低。只有分析质量控制好了,化验分析才有保证,分析数据报告才具有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水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资源,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质监测分析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很快,水质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也得以快速改进和完善。水质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而水质分析中,质量控制是水质分析的保证。从实验室管理的角度上我们从硬件,过程和管理这三个阶段来分析。

1 硬件

化验室硬件是质控工作的开始,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是在检测分析之前所实施的一种控制。比如分析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仪器设备、实验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也都对质量控制有着方方面面,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实验

实验本身就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如果控制好了,那么结果数据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前提是要求硬件必须保证,实验室从接到采样和质控任务开始,直至分析完成。都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标准来完成,每一个细节都须认真完成、严格控制好,分析质量才有保证。

当接到质控任务后,待检测项目一经敲定便开始实施,一定是要按照严格的水质检测规定执行,现场采集样品,能够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出厂水,管网末端,能够反应出水质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更要注意水样保存,采集完后应尽快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而且根据所检测项目的不同,为了防止待测成分的变化,做了一些对水样检测的保存措施。比如测定水中金属项目要求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并且保证水样的存储环境在pH

实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取得检测数据的过程,除了考虑到各种影响结果的因素排除外,更是通过采用了各种不同控制形式和方法,使得分析数据可靠,实验的过程目的就是把监测分析误差控制在容许的范围,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也是提高分析数据可靠性的重要步骤之一。

3 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的管理阶段是质控过程的终点,及时地发现错误,更好地保证检测质量。我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检测员对检测数据和检测记录的审核、内部负责人员审核、管理人员审核完成的。

3.1 检测员对水质报告检测数据处理和记录的审核

化验室内部水质检测数据的判断及有效数字的处理、结果的报告参照GB/T5750.2-2006的规定执行。计算过程中,可多保留1位有效数字;最终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可比标准的数值多1位。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失控,采取有计划的措施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实验报告就是实验的产品,分析检测结果报告的数据和记录必须真实、准确、科学。准确地做好相应的文字记录和数据报告记录。保证向客户提供准确的检测报告,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合格。

3.2 内部负责人审核

检测员对自己分析的过程及数据初步审核完后,须经内部负责人再重新审核一次,更好地预防和防止了不合格的工作,及时地能够纠正一些错误,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使分析工作的质量控制体系更好地完善和发展。

3.3 管理人员审核

管理人员的最终审核要更加全面和系统,最终要对体系的内容和方法加以改进提出建议,使得质量体系能向更高层次发展,而且也要对数据的分析所对应的体系给出一个好的总结和评价,同时也要对检测人员,检测方法,仪器等存在的问题要做出一次全面的汇总和分析。

质量在于管理,质量在于控制,硬件,过程和质量管理缺一不可,环环相扣,在整个质量控制中,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不出现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错误,必须要严格管理和严格控制好这三个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化验分析工作日益明显,各单位之间和各行业之间甚至各个学科和领域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因而,当前对化验分析结果的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每个测试者个人的数据质量有足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而且涉及相互合作以及有一定关联的分析测试结果都要有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化验分析中,这个意义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体质测试分析报告篇10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为经济管理、商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学习,使学生对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市场的调查的方式和步骤、市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市场观察调查法、询问法、文案调查法、实验调查法等;市场的预测方法主要有专家预测法、德尔非法、头脑风暴、时间序列、相关回归分析等。

2改革思路

2.1课程改革的目的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设计、调查分析报告撰写、预测分析报告撰写等模拟训练项目;切实提高了学生市场调查设计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调查报告和预测报告的写作能力,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需求。教学的效果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培养高学生的解决实际市场调研方案撰写和问卷设计的能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设计出较好的市场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

2.1.2培养学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与建模能力。

2.1.3培养学生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和预测分析报告的写作能力。

2.1.4培养学生的统计软件的使用能力。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Excel、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生成统计图表,建立预测分析模型。

2.1.5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其他专业知识。比较好地解决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问题,相关专业学科知识走向整合,最终形成良好的专业技术技能。

2.1.6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毕业以后能够真正的学会运用本门课程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2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学院办学指导思想的要求该院定位于“职业教育院校”、“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等办学指导思想,为《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导向。我们认为作为商学院的经济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能力,才能体现商学院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内在要求。为此,市场调查与预测确立强化案例与项目驱动教学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的意识,符合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的要求。

2.2.2课程性质的要求《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在《管理学》、《经济数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因此,市场调查与预测单纯讲授市场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势必与其他相关学科在教学内容上造成很大程度上的重复,达不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要求。因此,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需要从应用的角度组织教学,重视实践性教学。

2.2.3教学实训、实践提供的启示过去我们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导致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后,仍然不会设计市场调查方案和问卷,不会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写不出符合要求的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后来,我们尝试采用案例与模拟教学法,学生的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市场调查与预测只有确立“强化案例与教学模拟、动手实践”的教学法,才能使本课程建设和改革具有特色。

3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考核考试方式、实训实践教学课等方面展开教学改革。

3.1改革课程教学目标我们认为作为商学院的经济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除了应掌握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外,应重点获得五种能力:市场信息(数据)获取、处理与分析能力;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能力;调查分析报告所撰写能力;市场预测分析与建模应用能力;市场预测报告撰写能力。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向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强化能力培养的方向改革。

3.2改革教学内容根据作为商学院的经济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特点和培养应用性能力原则,我们增加了市场环境研究、市场供求研究、销售潜力研究、消费者市场研究、顾客满意度研究、生产者市场研究、销售潜力研究、产品市场研究、产品销售市场分析、产品品牌研究、广告研究等市场调研内容的教学。同时增加统计软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应用等等。

3.3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市场调研和预测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更新和优化为基础,以案例和模拟训练为实践教学平台,以案例和项目分析为教学手段。

3.4改革教学方法手段主要采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手段。总体思路是将案例教学法、项目试验教学法、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引入教学中。

3.5改革考试方式传统的闭卷考试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测试为主,难以测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调查方案和问卷设计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调查报告与预测分析报告的写作能力。为了适应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采用综合性测评的考核方式。

3.6改革实训、实践教学模式本着提高学生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构建了包括课程设计、计算机软件应用、案例教学、课外实践教学等方式相结合的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式。

4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考试方式、实训,实践改革操作初步设计

4.1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初步设计根据作为商学院的经济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特点和培养应用性能力原则,我们将教学体系分为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两部分考虑,再分别从理论和实践部分进行设计。

4.1.1市场调查部分①市场相关概念、市场类型等相关教学内容介绍。②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指标介绍讨论。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市场供求、销售潜力、消费者市场、顾客满意度、生产者市场、销售潜力、产品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分析、产品品牌、广告等市场调研内容的指标体系提示讨论。③市场调查方案、方式方法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调研方案的设计,市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文案调研法、观察调研法、询问调研法、实验调研法,还增加网络调研法。④数据收集与整理理论教学,回顾统计基础计算知识,EXCEL、SPSS软件简单常见功能介绍。⑤实践教学部分设计初步。在第一堂课的时候,就将学生按自由组合的方式,以6~8人为一组,成立“模拟调查公司”,并让学生为自己的公司取一个名称,确定公司总经理及内部人员分工。在成立公司之后,告诉他们,先学理论知识,在学完市场调查的相关知识后将让他们以模拟公司为单位,开展一次真实的市场调查活动,并且每个公司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还要在课堂上来介绍分享自己的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期望让学生以这种特有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来,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实际体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也希望真实的调查活动能激发他们认真学习的兴趣。在调查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体验几种调查方法:文案调研法、观察调研法和询问调研法。让学生根据本组确定项目设计调研过程。过程中将涉及调查方案策划、调研方法、时间安排、资料整理与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一系列环节。通过真实的调查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情景模拟。观察调研法、询问调研法两种方法可采用课堂模拟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对调查部分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图表在EXCEL、SPSS等软件中的制作。提出调查报告,进行PPT概述介绍。

4.1.2市场预测部分①预测理论学习。包括预测相关概念、类型,对于我们学院学生主要从定型预测方法的学习讨论和定量的时间序列、相关回归预测、抽样调研的基本估计进行教学。②实践教学。观看头脑风暴的视频,看后确定学生关注热点话题进行模拟头脑风暴,让学生切实了解头脑风暴的相关概念、操作步骤、实际应用的意义。引入上机实训,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笔者设想在讲授市场预测的内容时引入上机实训。根据一些简单数据预测未来的数据走势,设计简单模型。

4.2考核考试方式初步设计

《市场调查与预测》考试改革先采用班级试点的形式开展,实际操作成熟后进行推广至全部班级。主要采用能力测试为导向的考试方式。改革方案的总体思路是成绩分两个学期进行评定,最后合成本课程的成绩,最后按比例与平时成绩合成总成绩,分段测试的内容如下:

4.2.1第一学期,创业计划书撰写大赛阶段根据问卷设计、创业计划书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及实际调研报告撰写情况进行能力评估。由班级内部对市场调查与预测部分撰写情况进行评定,分5等级进行,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其中,90分(优秀)以上按10%的比例进行,80~90分(良好)按20%的比例进行,其他不限比例。

4.2.2第二学期,市场调查校外实践阶段调研方案再加工,校外调查效果,调查报告再加工能力评估。成绩评定应根据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数据分析与报告写作测试、市场预测分析与报告写作测试的质量、篇幅大小、观点(结论)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科学,内容是否完整、要素是否齐备等评定成绩。以上各阶段以100分为满分,按完成情况,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考评小组进行审核打分。

4.2.3平时成绩,主要用到课率来衡量。平时表现不及格者,期末成绩不予认定,作缺考处理。总评成绩=第一学期创业大赛成绩、第二学期评定成绩均值×70%+平时成绩×30%

5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改革效果

市场信息(数据)获取、处理与分析能力;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能力;调查分析报告所撰写能力;市场预测分析与建模应用能力;市场预测报告撰写能力。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锻炼了学生获取相关市场、产品等方面信息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1课程改革效果

5.1.1提高学生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与建模的能力。

5.1.2提高学生软件使用能力,特别是Excel的统计功能,大部分学生能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生成统计图表,建立简单的预测分析模型;部分学生对SPSS软件应用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5.1.3提高学生市场调查方案撰写和调查问卷设计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设计出较好的市场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5.1.4提高学生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预测分析报告的写作能力,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调查分析报告、预测分析报告的写作过程、技巧、方法和要求。

5.1.5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其他专业知识,较好地解决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问题,通过市场调查、预测模拟等实践,真正整合了《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学科知识。

5.1.6通过教学改革,我们正在将《市场调查与预测》申报为云南省精品课程。2012年由王召宝完成本校商学院辅导员工作情况调查报告、学生参与完成本校商学院班级管理情况调查报告,成果提交学校相关领导,为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本年度商学院被授予“平安学院”;经过本门课程的实践,对学生参加创业大赛起到一定的帮助,据学校相关就业统计数据,参与省级、部级“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的获奖大学生就业率100%;2013年参加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调查分析比赛(主办方未公布最终结果);2014年荣获海峡两岸市场调查大赛一等奖。另外,由于该院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学生很难通过笔算掌握本门课程预测定量计算题,经过考核方式改革,改变了过去出卷考试计算题空档而导致分数不高的尴尬局面。

5.2课程改革小结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