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学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再生医学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再生医学的定义

篇1

【关键词】生物 课堂教学 “一定”的讲解 反例教学法

反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呈现少数精选的特例,引导学生进行批判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反例教学法是从教学实际中来的,所以此种教学方法具有真实、生动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活跃学生的思维。反例教学法使用得当,一定能收到比正面切入更好的效果。

1. 光合作用一定需要叶绿体吗?

举个简单的反例吧,蓝藻是原核生物,并没有叶绿体这种细胞器,但它依然能够凭借体内的藻蓝素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所以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光合色素,但并不一定需要叶绿体。

2.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一定进行光合作用吗?

反例是硝化细菌只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因此包括:

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②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硫细菌等;③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例如光合细菌等。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是自养的方式。主要不同点是:直接能源不同,光合作用的直接能源是光能,而硝化作用的直接能源是化学能,硝化细菌将氨气氧化,形成硝酸:

2NH3+3O22HNO2+2H2O 2HNO2+O22HNO3在这两步反应中都释放出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3.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定是消费者吗?

不一定。动物绝大多数是消费者,有少部分是分解者,如屎克螂、蚯蚓,甚至大型动物如秃鹫等。

4. 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一定有线粒体吗?

不一定。好氧细菌,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等细菌只有核糖体而无其它细胞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原因是含有跟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它们散布在细胞质基质内,有的也在细胞膜内膜上。效率是比拥有线粒体的细胞低的,而线粒体是真核生物主要提供能量的“动力车间”。

5. 单细胞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吗?

不一定。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但是真核生物。原生动物都是真核生物,但也是单细胞的生物。例如:草履虫,变形虫。

6. 酶的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吗?

不一定。酶的化学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化学本质是RNA的酶指核酶。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它的发现打破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核酶与蛋白质酶相比,核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催化酶。

7. 真核细胞中的DNA一定分布在细胞核中吗?

不一定。DNA主要在细胞核内,线粒体,叶绿体的基质也有。

8. 真核细胞中的RNA一定分布在细胞质中吗?

不一定。RNA主要在细胞质内,还有少数在细胞核和核糖体内。

9. 所有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一定是生产者吗?

不一定。 如: 菟丝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寄生生活,所以不属于生产者。

10. 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吗?

不一定。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是分解者,而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11. 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中吗?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对策;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一、目前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许多企业都对参与校企合作、接受大学生顶岗实习没有积极性,他们习惯了追求物质利益,只注重如何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没有任何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也有许多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导致自己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再去承担大学生的顶岗实习任务。即使有些企业愿意承担,也会或多或少的缺乏教育意识。

2.学生比较难管理

大多数实习单位都会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来接受不同的高职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由于不同企业需求人数不同,所以大多数学生都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进行实习。学校指派出的指导教师一个人就需要照顾很多实习点,除了这些,还需要承担学校的一些繁重公务,经常频繁往返于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根本无法很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状况。

3.实习期间的社会安全隐患较多

学生因为从未走出过校门,对社会生活不是很了解,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恶意的威胁,导致一些恶意伤害事故的发生。

现在很多实习单位会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安排统一的住宿管理,但是也有一些单位就需要学生自行解决住行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带队教师严格考察周围的环境,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无潜在威胁之后学生才可以入住。进入企业开始上班后,在途中或是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也很多,经常有学生因为住宿比较偏僻而碰到一些威胁人身安全的事故,还有就是在工作期间因为不注意按规定操作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4.对于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发现不及时

学生之前都是在学校生活,与社会的接触很少,所以一旦走进社会,有可能对外面的社会生活很难理解,因此很难适应。面对陌生的人群和新的生活环境总会产生许多不适。一是工作单位的生活相较于学校来说很艰苦很无聊,还有一些单位位于郊区,生活条件很差,这种生活环境很难让学生适应;二是一般单位的工作量都比较大、工作时间长,常常会加班加点地工作,而且要求也很严格,这与学校生活相比较,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这也很容易引起学生出现反感心理;三是现在许多企业总是给实习生安排与专业不一致的工作岗位,因每个人能力的不同,安排的岗位层次也不同,导致学生产生很大的反感心理。

二、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要想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企业和学校要以提高实习效率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树立共同的责任意识。学校可以在学生实习的过程当中加派一些资深教师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予以一些技术理论上的支持。企业单位也要多和学校进行沟通,时刻掌握好学生们的工作状况,在必要时予以关怀和帮助,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

2.完善实习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学校对待顶岗实习活动要予以高度的重视,积极安排好实习过程中的相关工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且在实习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贴合实际地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做好与实习有关的一切相关事宜,在实习结束后要制定相关考核机制,对实习的效果进行验收,做好相关记录。

3.企业要加大岗位安全教育的力度

实习单位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安全教育,对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安全事故都要做到提前防范。在学生入岗后要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例如安全生产、车间培训、操作方式等培训,对于相关安全事宜一定要着重强调,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让学生必须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文化定势;欧美系;亚洲系;对话差异

留学生来到日本,和日本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很注意对方的遣词造句,总是尽力去模仿。换句话来说,留学生是以日本人的语言为基础,来不断纠正自己使用的日语。但是,如果对方不是日本人,而同样是留学生,彼此之间又是如何交流的呢?当然,由于交谈的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交流的时候会使用日语。然后,大家的日语水平不尽相同,和日本人交往的程度也深浅不一,哪一方的说话方式更接近日本人呢?

这里,有一个要素必须考虑,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形成的文化定势。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头脑中早已嵌入了本国文化的思维定势,这对日语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笔者的观察,可以大体上将日语学习者分成两类,一类是受亚洲文化影响的亚洲系,另一类是受欧美文化影响的欧美系。亚洲系学习者大多数抱有“入乡随俗”的观念。因为,从外形上看,亚洲系学习者和日本人差异较小,在日本生活经常不被当作外国人对待。渐渐地,这一类学习者,就希望自己完全像日本人一样,不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融入日本社会。为此,属于亚洲系的留学生在和日本人交流的时候,会特别注意捕捉语言使用的细微之处,加以模仿。比如日本人常用的附和表现,暧昧用语,甚至是当红搞笑艺人的经典桥段,亚洲系留学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模仿,自然娴熟地运用到自己日常的会话中。而与此相对,欧美系留学生较多地坚持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坚持自己的与众不同,不会刻意和日本人保持一致。只要意思相通,即使和日本人的日语稍有出入,也不会非常在意。

以上是笔者在日本生活的一些感触,还不足以形成定论。但接下来会通过具体的例子,通过分析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李”和来自荷兰的留学生“rob”的对话,来论证笔者的观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位留学生都学习了5年的日语,其中“李”在日本生活了8个月左右,而“rob”3年前在日本生活了1年,这次和“李”同期来日,又待了8个月,总共是1年零8个月。两人就“漂亮”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具体内容(值得注意的部分用下划线标注)。

李 :今、ね、おしゃれの女がれているよね。おしゃれなら、モテモテ

rob:うん、立教にもおしゃれな女の子がいっぱいいる。

李 :そうだよね。だから、私初めて来たときちょっとストレスを生じてる。

rob:あなたは大丈夫よ。いつも素な服を着ている。

李 :でも、やっぱりファッションがちょっとうけど。

rob:そうかもしれないけど、素な服は素な服だ。どのファッションでも。

李 :うん、かに。ファッションといえば、「かさねぎということ知ってる?

服を何枚かさねって着るということ。

rob:初耳だけど、その意味だと思った。

李 :うん、重ね着は今の日本でけっこう流行ってる。センスがいいなら、きれいだけど、もし何でも重ねてたら、だとおもう。

rob:成。ワンピスが一番魅力的だと思う。

李 :うん、わたしもワンピスが大き!

rob:なワンピスなら、重ね着がいらない。

李 :そうだよね!重ねぎ、そしてりすぎのはいやだ。

rob:うん。

李 :でも、今日本の女性はりすぎじゃない?自然なタイプが珍しいとおもう。みんないっぱいがかかって、きれいに化したり、一生命はやってる洋服をんだりしてる。今の私もこんなことにこだわっているようになって来る。

rob:そうね。女性の半分ぐらいは自分の服につかなくて、後の半分ぐらいりすぎる。本当に魅力的な服を着ている女性は少ない。自分の魅力がわかって、せている女性が好き。でも、大げさにせるのはだめ。

李 :そうだよね。でも、ね、今女性の中身とかそんなに大切されていないとおもうけど。

rob:もちろん大切だよ。は、そのほうがもっと大切。

李 :でも、もし、なんか、外が不工だったら、男性の方はすぐ味を失ってるじゃない?

rob:……(なにかを考えているようである)

李 :私の友の中で、すごく性格いい子がいるけど。でも、ね、あの子は田の出身なので、いつも地味で、ぜんぜん目立っていない。だから今までずっと一人ぼちだ。

rob:目立ってなくても、いい性格がないわけではない。外だけでめられているのはよくない。性格にめられているべきだ。

李 :でも、では、外だけで人をしたりとか多くない?少なくとも、わたしはそんなことを体した。

rob:どんな体?

李 :は、わたしももともと自然主だった。化なんかしなかったし、洋服にもあまりお金がかからなかった。

rob:今でも化余りしないね。今日は黄色のアイシャドだけ?

李 :私のよくきなさいね!

rob:はいはい、またいらいらしてるいる。

接下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段对话。首先是作为日本人,会频繁使用的附和表现。也就是那些附和对方观点的措辞。然后是比较暧昧的语言。那些为了避免直接进行断定而将话题绕开的语言。还有,就是为了表示自己始终在仔细倾听,在关注对方的情绪和观点,所使用的一些停顿。最后是说话的时候,为了调整语气,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使用的一些语气助词。这四个方面,都是日本人在对话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通过统计“李”和“rob”在这段对话中,出现这四种表达方式的频度,来分析二者的说话方式。结果如表1所示。

总体来说,以rob为代表的欧美系留学生,会有以下几点特征。

1)在表明自己观点的时候,通常会比较明确。多是用断定的方式,直接下结论。而不会模糊概念,闪烁其词。想说什么,不会顾虑太多,直接就发表意见。

2)虽然有附和对方观点的时候,但不是为了使谈话顺利愉快地进行,而刻意进行的附和。只有在真正赞成对方观点,心悦诚服的情况下,才会表示附和。与日本式的附和有本质区别。

3)不会因为顾虑对方的情绪,而中断自己的发言。

而“李”作为亚洲系留学生的代表,表现出的另外一些特征。

1)避免直接下结论,而是通过使用「とおもう「じゃない「みたい这样的措辞,使语言显得柔和。

2)明显比较注意对方的情绪,会不时停顿,观察对方反应。

3)在表达心情的时候,会大量使用语气助词。

上述归纳出的几点特征,多少能够支撑笔者之前的观点。当然,我们也承认有例外,同样是欧美系的留学生,的确有些人就非常积极地模仿日本人,并且用日本式的方式进行交流。但是,笔者通过长期进行异文化交流的研究,发现语言学习者的文化定势思维,会对语言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才会在欧美系学习者使用的日语中发现很多个人主义的色彩。而在亚洲系学习者的日语中,反映出一种“入乡随俗”的语言逻辑。这就是不同文化定势下的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产生的差异性。

篇4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教育;德奥艺术歌曲;典型特征;演唱风格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一、德奥艺术歌曲在西方声乐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典型特征

“艺术歌曲”是西方音乐作品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声乐体裁,在欧洲许多国家如德国、奥地利、法国、俄国、意大利等都有自己风格鲜明、魅力独具的艺术歌曲,其称谓也各不相同,在德奥称为“Lied”,法国称为“chanson”或“melodie”,俄国称为“Romance”。然而纵观整部欧洲艺术歌曲发展史,德奥的艺术歌曲却堪称其中的精华和典范,影响也最为深远,从诞生起至今几百年它依然以令人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震憾和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保罗・亨利・朗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从舒伯特时期起,德国艺术歌曲在世界音乐曲献中占了那样重要的地位,以至它的名称‘Lied’得到广泛承认而且通用于其他国家的语言中,仿佛英语的‘Song’或法语的‘Chanson’都不足以说明其特性似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德奥艺术歌曲兴起于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直接受到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而产生,所以它处处彰显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如崇尚感性,反对理性;重视和反映民族特点;用幻想的题材和形象来体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深度的哲理性、抽象性等。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完美地表达了浪漫主义精神的抒情、细致和诗意内涵。在当时的德奥出现了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理查・施特劳斯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作,继而出现了以音乐会演唱为主的歌曲风格。作为一种具有较强艺术性和较高专业性的创作歌曲,它有着不同于歌剧等声乐体裁的独特艺术特质:

第一,浪漫主义的诗意境界。这时期艺术歌曲的歌词多以当时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为主,如歌德、席勒、海涅、埃兴道尔夫、卡米索等,他们的诗歌韵律优美,寓意深刻,有着浓郁的浪漫情调和抒情风格,为音乐家们创作优秀的艺术歌曲奠定了极其有利的基础,而诗歌也因与音乐家们的合作而流芳百世。

第二,歌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艺术歌曲的本质就是音乐的诗的形式,表演后呈现的形态还是一首以音乐作为载体忠实于原作诗意的纯粹的诗歌,其本身就体现了文学与音乐的不可分割性。作曲家们非常重视诗歌的音乐性,通常会根据诗词的内容、情绪、音节和语调的起伏来设计旋律,所以歌者和器乐合作者在演唱和演奏时的每一音符都必须以音乐和歌词中的“诗意”为中心,极其敏感地体验、捕捉诗意中情绪的基调和变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声音手段来塑造音乐形象,呈现出诗意的跳跃、逻辑发展和戏剧因素。歌词、声乐、钢琴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演绎完美的音乐形象。

第三,丰富的钢琴伴奏表现力。钢琴伴奏发展到浪漫主义时期已不再只是古典时期歌声部分的和声的或节奏的烘托,而是被作曲家赋予了音乐形象和诗意的气氛,起着烘托情景、描述诗词内容和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成为了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曲家们把钢琴伴奏的创作从古典和声和转调法中解放出来,大大丰富了和声的色彩和变化,丰富了表现的手法和技巧,充分挖掘了钢琴的表现力及表现范围。在艺术歌曲作品中,歌曲与钢琴伴奏是如此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简直无法舍弃伴奏而用歌声单独演唱。

二、德奥艺术歌曲在我国高师声乐教学中的现状

在目前我国的高师声乐教学与演唱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所涉猎的曲目多集中在中国作品部分,外国作品也大多集中在意大利古典歌曲及部分歌剧咏叹调中。长期以来德奥艺术歌曲基本是被束之高阁,不被重视(这一点笔者本人就有切身体会,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对德奥艺术歌曲几乎没有涉猎过。即便有也由于语言的局限性只用中文演唱过舒伯特的为数不多的歌曲,对此类作品的了解几乎是空白),在相当部分学生的思想中存在着只有唱歌剧咏叹调才是真工夫的重歌剧、轻艺术歌曲的思想,认为歌剧咏叹调“大气”、“华丽”,能显示自己的歌唱水平,艺术歌曲“小气”、“简单”,是声音条件不好、演唱能力弱的人唱的。“甚至于在个别声乐教师中也存在着让学生唱歌剧、唱大咏叹调来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现象”。在高师声乐歌唱语言类的选修课程中往往也只能看到意大利语语音课,教授德语语音的课程根本就没有。由以上可见,认识观念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严重阻碍了德奥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发展,殊不知作为19世纪声乐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的作品被我们教师和学生忽略,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因为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完善与创新的音乐形式,更重要的还有它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中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思考与文化内涵。学生通过演唱这些采用世界著名诗人诗作谱写的优美歌曲对其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及形成良好的歌唱状态、优美的音质、清晰的咬字、细致的语调及与钢琴部分浑然一体的协调能力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提升师范类音乐人才的整体艺术素质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德奥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一)演唱德奥艺术歌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

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存在着热情和关注,就能更好的掌握声乐演唱的技能技巧。在众多德奥艺术歌曲作品中,有着风格各样、难度不等的作品,它可以满足不同品味、不同能力的演唱者的需要。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像舒伯特的《摇篮曲》、《小夜曲》、《野玫瑰》、《致音乐》等歌曲,因为这些歌曲多借鉴民间歌曲或舞曲的素材,音乐形象鲜明,旋律简洁朴素,富于歌唱性,乐句简单明了,朗朗上口,非常有利于训练初学者对气息的控制和对整体音乐内涵的把握。一些音域较窄的歌曲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稳定喉头,统一声音位置,培养其正确的歌唱状态。由于演唱这些作品更加易于把握,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增强会有很大的帮助。喜欢演唱梦幻迷人且更富诗意风格作品的学生可以选唱舒曼的《月夜》、《莲花》,理查・施特劳斯的《明晨》、《万灵节》、《玫瑰色丝带》等,这些迷人婉约的作品散发出了如梦如幻的浪漫气息。喜欢演唱充满戏剧性对比的作品且具备较高演唱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舒伯特的《魔王》、《岩石上的牧羊人》,莫扎特的《露易泽焚信》及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等,这些作品无论是从思想深度还是戏剧性对比等方面都充满了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其带给演唱者及听众的震撼绝不亚于歌剧咏叹调。各类不同风格的德奥艺术歌曲能够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不同的艺术美

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同时产生出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演唱德奥艺术歌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

德奥艺术歌曲对训练学生具备bel canto基本审美要求的声音素养有着极好的作用。它们的创作大都规范严谨,旋律优美流畅,对训练学生声音的连贯和弹性呼吸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只有衔接自如的声音,均匀连贯的气息才能很好的去表现艺术歌曲含蓄、深刻的演唱风格;德奥艺术歌曲不似歌剧咏叹调般音高大起大落及音量的极端对比,它对训练学生音域的均衡及良好中声区的建立有着极大的作用;德奥艺术歌曲可以训练学生细腻光滑的音质,艺术歌曲大多表现婉约、清雅的诗化意境,由此演唱此类歌曲需要更加细腻光滑的声音,粗糙的音色并不适宜艺术歌曲的表现(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德奥艺术歌曲可以训练学生具有较强的音色塑造和变化能力,因为艺术歌曲的情绪的基调和变化需要歌者音色的相应变化,这是呈现诗歌意象、意境的基调和跳跃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例如舒伯特的《魔王》,短短几分钟的歌曲需要演唱者扮演出旁白、父亲、儿子及魔王四个不同的角色,所以演唱者是否具有音色塑造及变化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演唱德奥艺术歌曲可以训练学生高超的轻声能力和对声音力度的良好控制能力,因为艺术歌曲多是表现人细微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如舒曼的《月夜》及理查施特劳斯的《明晨》,具备这样的演唱能力才能唱出诗歌幽静、浪漫的格调和情感,一位惯于强烈歌唱而没有轻声能力的歌者是绝对唱不好艺术歌曲的;“德奥艺术歌曲着重对音乐的精雕细琢,强调对音乐本体的精神感受,所以演唱它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为其将来独立完整地表现新的音乐作品、自然地使用音乐语汇产生极大的影响。”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

德奥艺术歌曲的歌词由于取材于优美的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对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及文学修养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比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其歌词多选自歌德、海涅、席勒、莎士比亚等人的诗作,优美的诗歌赋予了作曲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作为一位有着渊博文学修养、高尚艺术理想的音乐诗人,舒曼也喜欢用著名诗人的诗歌来表达他充满忧郁、幻想气质的艺术理想,如根据海涅诗歌创作的《诗人之恋》,根据埃兴道尔夫描绘大自然的纯朴诗歌所作的《月夜》、《在异乡》、《森林中》等,作曲家将个人感情与大自然诗意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迷人的浪漫主义气息。学生通过演唱这些作品可深入的了解到诗歌所传达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进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经过这样大量的分析及演唱可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层次,形成相应的文化修养和思维方式,促进其艺术修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3、有助于提高学生与钢琴伴奏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在德奥艺术歌曲里,声乐与钢琴伴奏是相互辉映、相互依存、不可割裂的,二者共同为创造艺术歌曲的完整性和特定意境而服务,从而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钢琴伴奏在歌曲中不仅可以深化艺术歌曲的思想内涵,赋予他们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还能与歌词、旋律交相辉映,完美表现艺术歌曲的诗意境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钢琴伴奏的内涵,让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伴奏在力度、速度、呼吸及情绪上达到默契的统一。学生在演唱中是否具备与钢琴伴奏的配合能力不仅关系到能否演绎好一首艺术歌曲,更能体现出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高低,所以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促使其整体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

(三)有助于学生把握德奥艺术歌曲独特的演唱风格

德奥艺术歌曲体现着德奥民族特有的气质,在民族性格和音乐文化传统方面,德奥人注重思考,智慧和逻辑,其性格中具有幻想的飞跃和创造的力量。德奥艺术歌曲多是描绘人们的精神世界,大自然的美好等,多为抒情或是表现伤感的情调,所以在演唱时要注重把握此类特点,突出歌曲质朴、典雅和理性的风格,单纯用“华丽”的而且大而亮的嗓音来演唱是不符合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的;在歌唱审美思维方面,德奥的歌唱重视严谨、平稳、适度和均衡的形式,思维先现和情感即兴并重;在音色、力度、装饰音、连音的变化、rubato运用和声音类型方面不如意大利歌唱传统丰富,要更自然、简朴一些;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中,歌者必须富于智慧,更重视和器乐的配合,歌者与钢琴是相互依存的二重奏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某一方面;语言在德奥艺术歌曲的风格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德语是一种内敛而富于节奏的语言,其元音很丰富,歌唱时必须要保持元音的纯正和饱满,发辅音时要快而清晰,不能含糊,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连贯,省略和连音的读法,演唱者在演唱之前一定要熟练诵读歌词,把握和体会歌词的语气和韵律,准确体现德奥艺术歌曲的独特风格。

四、结语

在浩如烟海的声乐作品中,德奥艺术歌曲以其优美精炼的诗话语言、简洁严谨的曲式结构,丰富多彩的旋律风格影响着几个世纪以来的声乐艺术创作,为声乐艺术提供了独具魅力的声音表现和质感表现的空间,使演唱者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技术空间内自如的运用气息、激绪,形成演唱技巧及艺术修养上的不断提高。在我国高师的声乐教学体系中,应给予德奥艺术歌曲以准确的定位,提高广大师生对它在声乐教学及演唱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认识,我们要把作曲大师们留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应用到声乐教学中,让这一音乐体裁在提高高师学生的演唱能力及综合艺术修养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①转引自俞子正《声乐教学曲选外国作品(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篇5

关键词: 职业技能鉴定 医药卫生类学校 可持续发展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一种综合教育形式。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卫生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保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构建和谐社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使专业教学与人才需求有效衔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协调,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企业和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现状

学生在申请鉴定中程序复杂,部分重要环节无明确规定,信息化程度管理程度低;各类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差别大,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衔接;考评员队伍复杂,考评员整体素质不高;就业准入制执行受阻,职业鉴定证书利用率不高,学生认为无任何参考意义。

二、医药卫生类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1.规范制度管理,加强宣传。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设置、管理和收费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不断规范校内职业技能考试流程,统一归口管理,统一划分工种,统一考试大纲和考核标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的学校、社会认可度。通过校园微信平台和网站定期职业工种报考信息,设立咨询服务点及通过网络解答提问等不同方式与学生互动,全方位宣传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战略意义、法律依据、有关政策,让学生详细鉴定职业范围、等级、报名鉴定办法及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等,提高学生参加鉴定的积极性。

2.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相衔接。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各专业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而相应各个职业的技能鉴定有其自己的鉴定标准和规范。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相应工种鉴定规范的内容要相符,需结合和渗透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规范的内容。在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时,可全面覆盖鉴定的内容,在技能鉴定时可不对有关的知识进行再培训,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2)开设一体化实训课

开设一体化实训课,有利于结合执业技能鉴定考试,更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满足企业需求。通过这样实训,有效地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融合在一起,确实起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作用,使得他们很快适应企业工作。

(3)建设功能完备的实训基地

卫生医药企业的技术设备、工艺不断更新,促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投入,建立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实训基地,既满足校内实践实训教学的需要,又满足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注重依托行业,走校企合作道路开展技能鉴定。

高职院校必须加大与医院、企业的合作力度,并将校外医院、企业与校内实训基地联系起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功能互补,有效结合,共同承担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可以对考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通过自主培养的方式强化师资力量,提升考评员素质,为学校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4.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通过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网上缴费、网上阅卷、网上查询等途径,网络一站式服务,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毛政.浅谈医药高职高专教育职业技能鉴定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152-154.

[2]黄咏梅.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衔接的完善[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9-91.

篇6

【关键词】 循证医学;基础医学;异位妊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39-02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意即遵循证据的医学[1]。其经典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结合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同时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3]。

循证医学的证据包括:病人资料,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随即对照实验和系统综述。就是这些证据成为了临床决策的指南。[4]循证医学中指出了当前所能获得最好的研究依据,就包涵了基础医学的研究,因此在循证医学革新时代到来的同时,坚守基础医学的研究则是格外的重要。

循证医学带来了临床专业的巨大变革,从中开启了重新审视临床指南的归属[6];也许还有人仍坚持教科书,但是观念就从此开始转变,教科书介绍的一般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原则,虽然也有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但是读了以后无法真正很好地应用到临床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重视基础医学的研究和文献的检索,则会开启更加科学的循证医学,真正的对循证医学进行“真理”式的膜拜。

身处既往开来的一代医学生,医学院校对其教学模式、培养方法的攫取,贴近循证医学,此倾心也油然而生。从源头做起,从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研究做起,也是更加清晰认识循证医学在临床上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未来性,循证医学正在改变整个医疗环境;而循证医学也在实现更加科学的“医病更要医人”的理念[8]。

循证医学最早始于妇产科学领域,同时妇产学科是第一个受益于循证医学的学科。[8]1987年世界循证医学之父Archie Cochrane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先兆早产孕妇,促进胎儿肺成熟的系统评价表明,早产儿死亡率下降30%~50%,挽救了大批早产儿生命,这充分说明循证医学在指导妇产科临床决策的巨大作用,保证疗效,降低不必要的卫生资源消耗,提高效率[8]。

循证医学有三大要素 :①收集整理最新最好的科学研究依据:通常基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和以病人为中心的随机化双盲临床试验,找到科学的准确合理的疾病诊断方法,进而实施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以及更方便、更价廉的疾病防治办法。②扎实的临床经验:深入学结临床医积累的临床经验,迅速对就诊病人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价,进而提出可能的诊断以及拟采用的治疗方案。③体恤就诊患者的情况:即针对每个病人对就医的选择,及对疾病的耽心程度到对治疗手段期望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8]

只有将上述三大要素进行综合考虑,临床医师和病人才能在诊和治疗上面获得共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然对于医学教育的起始(本科)教育中,基础医学教育的势头将以循证医学的角度开展新的教学法,将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结合于启发式等教育方法,以循证思维来扎实基础医学知识,为后来的临床医学学科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加科学的临床思维[3]。来以下以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异位妊娠为例。

患者王某某,女性,25岁,因阴道流血3天,下腹痛1天,于2010年8月30日入院。患者于3天前出现阴道流血,色暗红,量少,自认为月经来潮,昨日出现下腹疼痛,以右侧为甚,阵发性加剧。当地医院以月经不调给予止血、止痛等治疗(药名不详),因治疗无效,疼痛加剧而今日来院就诊。

看到这个病例时,会让我们想起与之有关的有多少种疾病,然其基于的大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研究,依据循证医学,进行诊疗:

首先,提出问题。如何明确诊断,是对该病治疗的关键[2]。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其症状:(1)有无停经史;(2)有无阴道流血;(3)有无腹部包块;(4)有无晕厥与休克;体征:(1)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情况,有无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2)腹部检查:有无病变部位的压痛、反跳痛,有无腹部包块,有无腹肌紧张等急腹症的体征;(3)盆腔检查:及妇科专科检查:了解宫颈有无举痛、有无摇摆痛,了解子宫有无压痛及双侧附件有无压痛、反跳痛、有无包块;最后若怀疑有腹腔内出血者,可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术,若能抽出不凝血,则可确定有腹腔内出血,有剖腹探查的手术指针。当然,临床症状及体征只是帮助我们对该患者的情况有一个大体认识;要明确诊断,还需要依靠科学的客观依据―及辅助检查。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而言,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就是:(1)B超:阴道超声的准确性较腹部B超高,其特点是: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与HCG测定相配合,对确诊意义很大;(2)HCG测定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阴性一般可以排除异位妊娠,阳性则需根据B朝鉴别是宫内妊娠还是宫外妊娠,动态监测对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有意义;(3)腹腔镜检查:有助于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性,尤其适于输卵管未破裂流产早期患者,也可用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鉴别同时进行治疗。综上所述,根据患者有无停经史、腹痛性质、阴道流血情况、是否发热、有无休克、盆腔检查,HCG是否升高,B超结果,后穹窿穿刺结果等综合评估,异位妊娠的确诊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亦不难[5]。

其次,查阅当前解决问题的最佳证据。根据最新最好最方便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依据,确诊异位妊娠后,治疗就成为了关键。根据循证医学的要求,治疗讲究有效、安全、方便及廉价,最重要的是评估每个患者的综合情况,综合考虑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再次,评价证据。得到证据后首先根据基础、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的评价原则和方法,对单个病因、诊断、防治等方面的证据进行评价、鉴别。从研究设计、资料收集、结果观测、统计分析等方面判断证据是否真实可靠;从临床效用指标如痊愈率 、有效率、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或绝对危险降低率等方面判断结果的重要性;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该证据是否可行,有何利弊,患者能否接受。即便是 sR也要对其每一步骤加以评价,因其质量受作者水平的影响。但高质量的sR已对单个研究的质量进行了严格评价,故使用更加方便。

最后,使用证据,实施方案。证据的使用,综合临床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选择最为满意的方式实施综合治疗。如:异位妊娠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分为期待疗法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分为保守性手术及根治性手术[5]。

1 保守治疗:

(1)期待疗法:对于腹痛轻微、阴道流血少;无或有少量腹腔内出血、无输卵管

妊娠破裂的证据;确诊条件可靠;血HCG低于1000U/L,且继续下降;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小于3cm或未探及,若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考虑期待治疗。

(2)药物治疗:对于生命体征平稳;腹痛不明显,无输卵管破裂和腹腔内活动性

出血的表现;停经时间短,流血时间长,估计腹腔内出血少小于150ml;B超检测包块小于3.5cm且无明显胎心搏动;HCG小于4000U/L;有生育要求,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无药物治疗的禁忌症,若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考虑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破裂型(腹腔内有出血征象,生命体征不稳);无生育要求或要

求结扎者;药物保守治疗失败;诊断不明确者;药物治疗的禁忌症者都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为:切除患侧输卵管(根治性手术治疗);保留患侧输卵管(即保守性手术)[12]。

(1)根治性手术:适用于治疗失败,又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盆腔粘连严重;腹腔镜手术失败后,尤其适用于出血并发休克的急重症患者;

(2)保守性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时,可行保守性手术治疗;

另外,若异位妊娠破裂后出现大量腹腔及盆腔内出血时,应尽快备血、建立静脉通路、输血、给氧等抗休克治疗,并立刻进行剖腹探查术。

根据循证医学的要求,对于一个异位妊娠的患者,我们必须根据患者就医的愿望如年轻女性是否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是否需要采用微创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等,在评估了适应症的情况下,选择对该患者最有效、最安全、最廉价的治疗。

传统医学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10]。循证医学则强调证据,注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就在这差别之处显现了循证医学理念必须深入诊疗全程,只有这样循证理念才会真正植入我们医生的职业精神中;而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妇产等医学科学中,也给广大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妇产科医生进入临床实践工作中,面对诸如异位妊娠的妇产科疾病诊疗问题,我们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还应归纳总结,将问题变为简明扼要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应查证资料(循证医学称:寻找证据),不断学习积累更新更好的治疗信息,将循证思维真正的建立并将其转化为诊疗方法。

总之,循证医学是现代妇产科等临床学科发展的一个方向。作为医学院校的园丁,我们应积极开展高质量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创造证据,为循证医学提供“原料和营养”;为推进医疗改革创新贡献应有的责任;然而国情决定了,科研条件不足的情况,可以查证 、用证,将新的方法、方式综合应用诊疗。使现代各学科早日走入循证医学的轨道,实现有据可循、有方法可行、有法律可依;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实现更加规范的医疗环境,国内的医疗体制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科学的制定,循证医学必将止于尽善尽美,我国的卫生事业也将会因为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等研究,使未来的循证医学例证更加具有活力和魅力!扎实基础从源头做起!

参考文献:

[1] 王 雷,任成山,赵晓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与循证医学结合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开发[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846―2847.

[2] 张 静 ,许良智.输卵管性不孕诊断的循证医学证据[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8):467―468.

[3] 陈华容.临床教学中的“循证医学”[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24―26.

[4] 漆洪波.教会医学生在产科临床实习中应用循征医学[J].医学教育探索 ,2004,3(4):31―32,54.

[5] HUANG J,ZHU FF,D1NG YL,et a1.Clinical analysis of an― tibical wsage in 810 eases of ccsal-3gl section[J].China Journal 0f Modem Medicine,2004,14(6):98―102.

[6] 周 波.建立医学生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4,3(3):51--53.

[7] 蔺 莉.用循证医学指导医学生的临床实习[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3(1):34―35.

[8] MRC/ RCOG Working Part y on Cervical Cerclage. Final report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 cil/ 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 Mult icent re Randomi sed Trial of cervi cal cerclage [ J] . Br J Obst et Gynecol, 1993, 100: 516-523.

[9] 曾智,余敏,杨鸣 .循证 医学 一临床医学发展的新趋势.临床荟萃,2003.18(4):240.

[10]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2] Daskalakis G, Papantoniou N, MesogitisS , et al. Management of cervical insufficiency and bulging fetal membranes [ J ] . Obstet Gyn ecol 2006, 107: 221- 226.

篇7

人们外出远行时,经常根据自身及环境条件准备一些药物,以备急需。而航天飞行远离地球,携带药物那更是必须的装旨。航天飞行应该备有哪些药物以及如何包装药物为宜?人们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载人航天实践才逐渐认识到的。

无论长时间或短时间的航天飞行,在刚入轨飞行时常出现某些生理功能紊乱,如航天运动病、体液丢失、心血管调节功能紊乱等,航天医学称之为“早期航天适应综合症”。随着航天时间的延长,又可引起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除存在这些与航天环境因素有关的疾病外,同时也存在与地面相同的常见病,如发烧、牙痛、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外伤等疾患。因此,无论是防止与空间环境有关的疾病还是治疗与地面相同的常见疾病,都是航天医监医保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其中航天药物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必备品之一。

从人类第一次遨游太空起,药箱就被带进了飞行器,用来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及创伤。美国“水星”飞行时,仅备有止痛药、抗运动病药、兴奋药、抗休克药。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载人航天次数逐渐增加,飞行时间不断延长,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已长达400多天,发病率增加了,药物品种及数量也随之增加了。药物由几种增为十几种、二十几种,乃至五十几种至近百种。剂型随之不断完善,包括口服、鼻内、肌肉注射、经皮注射、静脉、直肠给药等方式。

据有关文献资料统计,各种载人航天器(飞船、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空间轨道站)所携带的药物种类涉及到各科的药物。有急救药、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皮肤、五官、口腔、外科等药物。剂型有片剂、针剂、喷雾剂、栓剂、搽剂等。

由此可见,航天药物对保证人在空间飞行的健康、安全、延长在轨飞行时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航天环境中,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药效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40.什么是航天环境医学?

无论是地球轨道飞行还是登月或火星探险的航天活动,其经历的空间环境都是非常严酷的。如大气非常稀薄,轨道越高越接近真空。此外,还有强太阳辐射和强电离辐射环境,若人类直接暴露于如此环境是根本不能生存的。实现载人航天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在太空建立一个适于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人工环境。这一环境应提供航天员的生命保障条件、航天员的职业工作保障条件;提供对空间自然有害环境因素和航天器运行产生的有害环境因素的防护,并使其降低到可达到的尽可能低的合理水平;在航天环境应急状态下提供基本的生命脉保障条件等。这些问题是载人航天器比其它航天器技术复杂的根本原因。因此,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航天环境医学的进步和完善。

航天环境医学是航天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医学的分支。俄罗斯国家标准《载人航天器中航天员的居住环境》将航天员的居住环境定义为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各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包括航天员生命活动和职业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因素、空间自然存在的因素、动力因素和技术设备工作形成的因素等。也就是说,航天员的居住环境包括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方面的交替、代换和交流以及这些过程的动态变化。比如,航天员机体与居住环境问的气体交换、热量交换、机体的物质代谢过程,各环境因素对机体的作用过程以及座舱环境信息的显示(视觉的、听觉的)、传输(天地间通信、航天员问的语言交流)和决策等过程。

因此,航天环境医学研究的范围很宽,它是为保障载人航天过程中航天员的安全、健康和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而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医学、生物学、生理学、卫生学等多个学科,并与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和环境评价学存在密切的联系。

41.航天有害环境因素有哪些?

航天环境医学研究的环境对象有两类。一类是为保证航天员在空间的安全、健康和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而在载人航天器密闭舱内建立的人工环境,以及环境应急或出舱活动时航天服内建立的生命保障微小环境,包括密闭舱内人工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压力环境、大气的温湿度环境、大气的强迫流动速度以及航天服内微小环境的气体组成、压力制度和温湿度环境等。另一类是航天中可能遇到的影响航天员安全、健康和工作能力的有害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且在航天飞行的不同阶段其有害因素也不尽相同。这些有害环境因素如下:

1.在飞船入轨前的上升段,会遇到火箭发动机工作产生的强度很大的振动和噪声,火箭加速产生的加速度和火箭分离产生的冲击。

2.飞船轨道运行段,会遇到微重力环境,空间电离辐射(银河宇宙辐射、地磁捕获辐射和太阳质子事件)和非电离辐射环境(紫外辐射和射频辐射等),船载仪器和设备工作产生的噪声环境,密闭舱内的非金属材料、航天员生活和仪器设备产生的有害污染物环境、微生物繁殖等。

3.飞船返回着陆段,会遇到振动、噪声、高温、冲击、角加速度、恶劣的着陆自然环境等。

4.当飞船出现故障时,可能遇到低压、低氧、高低温、有害污染物浓度急剧增高、应急着陆力学环境等威胁航天员安全的应急环境;当太阳发生很强的质子事件时可能遇到电离辐射应急环境;航天员出舱活动将会遇到高低温、强紫外辐射和射频辐射、强电离辐射环境等。

需要指出的是,载人航天通常遇到的是多种有害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合因素环境。

42.乘员舱内是怎样供氧的?

航天工程专家根据医学专家提出的医学要求设计出适合航天员生存、工作、生活的人工舱室,如返回舱、轨道舱、居住舱等,这些舱室统称为乘员舱。密闭的乘员舱内有充足的氧气、合适的压力、适宜的温湿度,以保证航天员健康地生活、高效地工作。

供氧是乘员舱人工大气环境控制的核心环节。乘员舱内可以从地面带上存储式氧源,持续供氧。长时间航天飞行时,也可以用物理化学再生式供氧,如超氧化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或从水和二氧化碳中通过电化学反应产氧供氧。生态再生式供氧是将生物加入了生态循环,是更长期飞行或外星探险所必须考虑的。

补氮主要是用氮气来补充座舱泄漏所造成的舱压下降。同时适宜的氮量还可以调节乘员舱内氮气和氧的比例。目前,航天器中的氮主要以高压氮作为氮源。

乘员舱内的氮氧比例和总压控制完全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实现的。当氧分化低于设定值时,氧传感器发出信号,由调节控制器切断氮源而供氧,并达到设定的氧分压值,再由氮源补氮达到设定总压,周而复始进行控制。

乘员舱压力制度是载人航天人工舱室环境控制的首要问题。压力制度是指乘员舱内人工大气总压力值及相应主要气

体的成分和比例标准。乘员舱内应以不缺氧,氧分压不能过高。压力恒定,不产生减压病为原则。

在国际载人航天史上曾有以下两种座舱压力制度被采用过:一个大气压力常氧压力制度;1/3大气压力纯氧压力制度。苏联一直采用前一种压力制度,即海平面的大气压力101.3KPa(760mmHg),氧氮分别占21%和79%。这个压力制度的优点一是人类所习惯,二是发射和返回时不需要采取相应于地面压力的变化措施。主要缺点在于:对航天服系统的性能和压力值要求高,增加了飞船重量和动力消耗。美国早期曾采用后一种压力制度,即34KPa(258mmHg)纯氧。其优点是:压力控制系统简单,气体泄漏量少,对航天服要求低。这些优点在航天初期是很重要的。但致命缺点是氧浓度高,极易发生火灾。美国“阿波罗4A号”飞船在发射台进行模拟试验时曾因纯氧而起火,3名航天员遇难。后来,美国也放弃了这种压力制度,改为1个大气压力常氧的氮氧混合气压力制度。现在世界上的航天器基本都采用这种压力制度。

在航天器乘员舱内也备有地面上的个体供氧装备(面罩供氧)以备急需。如乘员舱内发生有毒气体、急性污染时,戴面罩供氧就非常必要了。

43.低压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载人航天器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突然泄压,使乘员舱总压降低而造成低压状况。低压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大气压力的降低,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二是低压因素本身对机体造成的影响。这里重点介绍第二个问题。

1.航天减压病。低压因素对人体造成的最常见的主要威胁是产生减压病。减压病发生的外部环境条件有二:①环境压力降低超过一定范围。Haldane根据潜水实践总结出安全减压原则,即潜水上升过程中压力降低不超过一半时不发生减压病。此原则也适用于航空航天的大气减压。这就是说,当乘员舱压力从101.3KPa下降但不低于50.7KPa,即相当于从海平面上升至5500m以下高度时,尚不足以因氮过饱和形成气泡而发生减压病。②环境压力降低过低。这样使体内氮气来不及排到体外而形成气泡。如果减压过程很慢或中途停留,体内氮气有充足的时间排出,不能形成气泡,也不会产生减压病。航天中发生的减压病属于一个大气压之内压力降低引起的减压病,其严重程度远不及潜水减压病。

航天减压病症状主要分为四类:Ⅰ.皮肤型。皮肤有搔痒感、冷热感和蚁走感等。此型最轻。Ⅱ.关节型。又称屈肢痛,主要表现为关节疼。此型最常见。Ⅲ.呼吸型。主要表现为胸骨下不适、压迫感、干燥感、灼热感、甚至咳嗽、刺痛等。Ⅳ.中枢神经型。主要表现为头痛、视觉机能障碍、神经麻痹、肌肉抽搐,甚至发生减压性休克等。

对于减压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预吸氧排氮。减压之前先吸纯氧,促使体内的氮气经过肺脏提前排出,使减压后体内因氮气减少不会达到过饱和而形成气泡,从而避免了减压病。另外,一旦航天器发生应急减压,航天员穿航天服即可有效避免了。

2.胃肠胀气。胃肠道内通常含有一定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少部分是食物分解产生的,大部分是随食下咽进入的。根据气态方程,在密闭环境中温度不变,气体的体积和压力的乘积恒定。外界环境压力下降,胃肠内气体体积随之扩大。如果通气功能不好,即产生胀气。假定胃肠道内存有100毫升气体,环境压力从海平面101.3KPa降到5500m的50.7KPa时,胃肠道内的气体体积则增大一倍为200毫升。

胃肠道胀气不仅引起腹痛、腹胀,还可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胃肠道气体膨胀压迫使膈肌上升,限制了呼吸。腹内压升高,影响下腔静脉血液回流。胃肠道胀气还可反射性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

3.体液沸腾。任何液体的蒸气压力与作用其表面的外界环境压力相等时,该液体就发生沸腾。在海平面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至100℃,其饱合蒸气压力高达101.3KPa,正好等于大气压值,即发生沸腾。如果外界压力随高度降低,沸点也随之降低。当机体上升到19200M的高度时,外界大气压达6.3KPa(47mmHg)等于体温37℃时体液的饱和水蒸气压(6.3KPa)。这时身体皮下组织充满大量水蒸气,发生气肿现象。此被称为体液沸腾。这种现象可以在低压舱的动物实验中观察的很清楚。当动物处于19200M以上高度时,其身体膨胀、四肢伸直,如气吹一样。

篇8

关键词:色谱柱 维护与保养 高压液相色谱 应用 

        0 引言

        色谱作为一种分离技术与方法,自本世纪初起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已经成为分析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人类进入新时代之际,人们面临着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的挑战,在这些领域人才的需求成为国家高度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色谱技术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根据最近的统计在全世界各类分析仪器中气象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的营销总额占25%-30%。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色谱技术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联用的技术得到应用。生物医学的发展,也不断要求高灵敏和高选择性的方法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1 色谱柱的相关性质

        1.1 色谱柱的定义:装填有固定相用以分离混合组分的柱管。多为金属或玻璃制作。有直管形、盘管形、U形管等形状。

        1.2 分类:色谱柱可分为填充柱和开管柱两大类。液相色谱通常均采用填充柱。色谱柱的分离效果取决于所选择的固定相,以及色谱柱的制备和操作条件。简单而言:常见的分配住填料:碳十八柱(ODS/C18)、碳八柱(Octy了/C8)、碳六柱(Hexyl/C6)、碳四柱(Butyl/C4)、碳一注(Methyl/C1)、阴离子交换柱(SAX)、阳离子交换柱(SCX)、苯基柱(Phenyl)、氨基柱(Amino/NH2)、氰基柱(Cyano/CN/Nitrile)。常见的吸附柱填料:硅胶柱

        色谱柱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混合物中组分的分离。举例来讲:对于填充柱而言,可选择的固定相较多,柱容量较大,但是受柱长的限制,分离能力有限,主要应用于简单化合物的分离。

        2 色谱柱的维护与保养

        2.1 色谱柱的维护。我们在使用新的色谱柱应该在我们自己的液相色谱仪上进行性能测试,即使用色谱柱附带的检验报告上测试条件和样品来测定该色谱柱的柱效。并且,在以后的使用中,应时常对色谱柱进行测试。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有堵塞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溶剂中的不溶物②样品中的不溶物③泵进样器等中的不溶物④柱内不溶物的形成等。如果当色谱柱堵塞以后我们可以对色谱柱进行修复,首先,使用含盐缓冲液后(如离子对试剂)应用溶解性强的溶剂(如水)进行冲洗。其次,先断开检测器,然后用对来自样品中的物质有强溶解性的溶剂进行冲洗,对于反相色谱柱,可使用甲醇、乙睛、四氢呋喃、氯仿、庚烷等,在此条件下,应避免溶剂的pH低于2或高于8。最后如果经过上述还是没有修复,色谱柱压力还是没有下降,则要断开检测器,将色谱柱反方向放置,然后检查柱压,若压力稳定下降,则保持色谱柱反方向连接,用低于0.5 ml/min 流速冲洗一小时。如果压力不下降,则要看内置过滤器是否被堵塞,如果被堵塞应冲洗或更换,若进口端的填料发生堵塞,柱子将不可能被彻底恢复,只能通过去掉进口端的部分填料,重新填充进行有限的柱效恢复。而且修复的厚度是2-5mm。

        2.2 色谱柱的保养。色谱柱在使用前,最好进行柱的性能测试,并将结果保存起来,作为今后评价柱性能变化的参考。但要注意:柱性能可能由于所使用的样品、流动相、柱温等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另外,在做柱性能测试时是按照色谱柱出厂报告中的条件进行(出厂测试所使用的条件是最佳条件),只有这样,测得的结果才有可比性。我们在对色谱柱使用前进行测试以后,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色谱柱进行保养:①反相色谱柱每天实验后的保养:使用缓冲液或含盐的流动相,实验完成后应用10%的甲醇/水冲洗30分钟,洗掉色谱柱中的盐,再用甲醇冲洗30分钟。注意:不能用纯水冲洗柱子,应该在水中加入10%的甲醇,防止将填料冲塌陷。②长期保存色谱柱:如色谱柱要长时间保存,必须存于合适的溶剂下。对于反相柱可以储存于纯甲醇或乙腈中,正相柱可以储存于严格脱水后的纯正己烷中,离子交换柱可以储存于水(含防腐剂叠氮化钠或柳硫汞)中,并将购买新色谱柱时附送的堵头堵上。储存的温度最好是室温。

    概括起来就是:①柱子在任何情况下不能碰撞、弯曲或强烈震动;②当柱子和色谱仪联结时,阀件或管路一定要清洗干净;③要注意流动相的脱气;④避免使用高粘度的溶剂作为流动相;⑤进样样品要提纯;⑥严格控制进样量;⑦每天分析工作结束后,要清洗进样阀中残留的样品;⑧每天分析测定结束后,都要用适当的溶剂来清洗柱;⑨若分析柱长期不使用,应用适当有机溶剂保存并封闭。

        3 色谱柱的维护与保养在高压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分离分析技术,是现代分离测定的重要手段。问世以来,因其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好、能分析高沸点但不能气化的热不稳定生理活性物质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及临床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柱是消耗品,会随使用时间或进样的次数增加,出现色谱峰高降低,峰宽加大或出现肩峰,柱效下降。需要定期进行彻底清洗和再生,不同的色谱柱清洗方法各不相同比如:

篇9

然而,内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过,则能导致人发生多种疾病。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情志病,而情志致病的机理主要是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1)损伤脏腑。《黄帝内经》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说明情志不加节制会损伤脏腑功能。具体地说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但临床上并非是一情只伤一固定脏腑,既可一情伤几脏,又可几情伤一脏。(2)影响气机。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太过对于人体气机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即许多疾病的发生皆与七情刺激,引起气机失常有关。(3)精血亏损。《黄帝内经》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说明暴怒,可致血随气逆,发生呕血。《黄帝内经》又说:“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时自下”,这里的精时自下,即是恐惧太过,五脏所藏之失去统摄,耗散不止。(4)阴阳失调。《黄帝内经》说:“暴喜伤阳,暴怒伤阴”,情志过激,可损阴伤阳,致阴阳失调。(5)先伤神,后伤形。《彭祖摄生养性论》说:“积怵不已,则魂神伤矣;愤怒不已,则魄神散矣,喜怒过多,神不归定;憎爱无定,神不守形;汲取而欲,神则烦;切切所思,神则败”,说明七情太过,能使人精神异常。再如《黄帝内经》所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这里的满脉去形,即是情志先伤阴阳,后伤形体的结果。

从西医角度讲,七情太过,导致神经系统的严重失调,就会引起各种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和强迫症。极为严重的,还可引起精神错乱、行为失常。所谓反应性精神病大都是这样引起的。它是由强烈、突然或持久的精神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

由以上论述可见,中医学的情志病是与平素生活紧密相关的常见疾病,而它的病机和临床表现是纷繁复杂的,治疗起来也并非易事,“情志为病更难医,古今一也”。所以,观察和总结情志为病的起因、精神表现、身体反应、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全病程,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给以后的临床施治以启迪,更好的了解情志病的特性,掌握它多变的临床征象,拓宽治疗思路。

研习古医籍,阅读医案,是了解疾病全过程的不错选择。无巧不成书,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就有不少触及到中医病案,其中情志病的记载也是不难找到的。虽说,文学著作有时会高于生活实际,但由于它具有源于生活的特性,所以其书中的内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并且其栩栩如生、淋漓尽致的描述,也能让我们更为真切地了解到情志病的发病过程,从而开拓我们对于情志病的认识。

首先提到的就是《红楼梦》, 书中涉及中医药知识共300多处,有中医药术语150余条,方剂45个,中西药物127种,病案9个,涉及内、外、妇、儿、皮肤、精神等科,其中又以情志病居多:可卿的羞郁交缠,黛玉的悲郁自怜,宝玉的情迷意痴,妙玉的凡心妄动,还有凤姐的机关算尽,都是由于过极的情志而变生出的情志病。

此处只列最具代表性的一例。贾宝玉,仗着贾母的疼爱,“行为偏僻乖张”常犯疯病。贾宝玉的病一般都是急出来的,类似于中医所说的痰迷心窍。一听黛玉要回苏州婚嫁,急、怒、悲、惊交集,痰气攻心,蒙蔽清窍。“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留出,皆不知觉”,把所有人吓得只知掉眼泪。还好王太医医技高明“世兄这症乃是急痛迷心。古人曾云:‘痰迷有别,有气血亏柔。饮食不能熔化痰迷者;有怒恼中痰裹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致,不过一时壅蔽。较诸痰迷似轻。”开了几剂醒神开窍的药。似乎好了许多,但是心病还需心药医,如果没有紫娟的几句话把宝玉的心结解开了,宝玉的病是不会好得那快的。宝玉原是惊闻林妹妹要回苏州,一下子又惊又急。悲痛难当,惊则心气紊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以致急痰攻心;而其急、怒、惊是源于一种深切的“心事终虚话”的绝望与悲痛。所以一听紫娟说不会回去的,心事一下子放下,喜从心生,以中医五行推演,悲为啼志,属金,喜为心志,属 火,火能克金,以情制情,心病一去,疯病也就好了。

除了《红楼梦》有对情志病的描述,古代战争巨著《三国演义》中,也有大量由于过悲过怒而致病的病案,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诸葛亮三气周瑜,终究送了周郎的性命。

周瑜到江边巡视,见风折曹操大旗,而定下火攻曹营的大计,但“火”需要“风”,而且,必须是“东南风”才能烧到北岸。当时正值隆冬,哪里来的东南风?周瑜开始未料及这点,当大风刮旗拂面时才突然意识到,但为时已晚,隆冬时节盼东南风等于守株待兔。周瑜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急得“昏倒在地,口吐鲜血”。这个关节,众人皆昏昏然,而只有诸葛亮昭昭然。于是,诸葛亮给了周瑜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治好了周瑜的心病。后来的“三气周瑜”:一气周瑜,夺了南郡取荆州,让周瑜金疮迸裂;二气周瑜,将计就计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金疮难愈了;最后,诸葛亮借识破周瑜假途灭虢之计,三气周瑜,最终让周瑜在大叫:“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愤中恨恨而亡。

从西医学来讲,周瑜的死可能是由于伤口的反复迸裂导致的反复感染,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所谓的抗感染处理,所以,出现了败血症,应该是周瑜重要的死因。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周瑜的死是真正的“气死”,是典型的肝气郁结导致的气血逆乱最终导致了血液妄行吐血而死。

此外,据《吕氏春秋》记载,齐闵王因为思虑过度,损伤了脾胃功能,以致积食内停,久治不愈,后经文挚用激怒的方法,令其吐出胃中积食而告愈。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

《儒林外史》中范进屡考不中,年近半百之后突然考中,暴喜之际,突然昏倒,继则到处乱跑,狂呼乱叫,所以众人都说:“新贵人欢喜疯了!”。这个故事,再生动不过地再现了心喜太过而引起神智错乱的场景。

通过这些文学著作的描写,我们更为感性地了解了情志病,也理性地认识到神智疾病的多发性、严重性和治疗的特殊性。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特别是情志病这种难治愈的疾病,更是要以防为先的。通过自我精神的驾驭和调养,此病是可防可控的。情志养生理论是可以借鉴的,而该理论的核心――养神,则是精神调摄中的一大方法。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此句原文见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亦是养神的一条重要原则。所谓“精神内守”,主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意识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使之与机体、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而不紊乱的能力。那么,怎样做才能“精神内守”呢?

一是要“御神”。善于控制自己的精神。必须时时、事事做到控制自己的精神,冷静、客观地处理各种事物。对于任何重大变故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达观的处世态度,顺应事物的自身规律去解决问题。正如寿世青编的《养心说》里所指出的:“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愤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心之法也。”此谓“精神内守”具体运用的最好说明。

二是要“高下不相慕”。这是《黄帝内经》里一句重要养生格言,意思是人们社会地位有高低,但都不要相互倾慕而各安于本位。但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高下不相慕”是非常困难的。自古以来,有无数人嫉妒旁人的才华、品德、名声、成就、相貌等。这种人常常可以产生一种“无名火”,使心境抑郁,情绪烦躁。现代研究表明,妒火中烧之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升高,血清素的活性水平降低,因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大脑机能失调,抗病能力下降。所以莫要嫉贤妒能,平和心态,专心致志,不受万事万物干扰才能心身安乐。

篇10

【关键词】 生物与健康产业 概念 内涵

1 产业概念

以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产品及所形成的产业是国际上新兴的产业,涉及现代生物技术本身所形成的产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的新产品,涉及传统生物产业与现代生物产业的内涵差别、产业规模等诸多因素,至今国际上有关生物产业的定义尚无明确界定[1]。国家发改委在《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研究编制过程中,将生物产业定义为“将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应用于生产以及应用于经济社会各相关领域,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统称,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2]。

生物与健康产业密切相关且互为交融。健康产业主要包括医疗保健服务业和医疗保健相关产业。医疗保健服务业由向公众和个人提供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等医疗保健服务的卫生机构和医疗保障组织组成。医疗保健相关产业包括老年护理、健康管理、医疗旅游、美容养生等延伸性保健服务,以及为医疗保健服务提品和支持的产业。

我国广州、宁波等市根据区域产业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生物与健康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为此,有必要探讨生物与健康产业的概念与内涵,依此调查产业的发展规模、水平、结构等基本情况,及时为各部门制定政策、开展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2 产业构成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物与健康产业内涵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3],我国相关的产业分类指导和统计管理等制度出台相对滞后,导致国家的生物产业产值通过参考国内外材料估算的方法获得[4],数据准确性差,甚至不能反映其中的核心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情况,国家亟须建立一套相关的政策体系。

2.1 国家产业政策

在产业构成上,2011年11月,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重点发展的生物技术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五大领域[5]。2012年12月,国务院《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七个重点领域[6]。然而上述文件对各领域的概念与内涵并无明确阐述。2012年9月,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服务、海洋生物六个小类和23个条目,初步勾画了生物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组成。

2.2 产业内涵探索

全面准确的产业统计需要对产业内各领域进行细分与测算。2008年,国家发改委着手建立生物产业运行监测系统。2008年7月,该委召开“建立我国生物产业统计体系研究课题”讨论会,总结生物产业统计试点工作,提出生物产业统计体系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六大块内容,讨论完善我国生物产业统计体系。2012年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提交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统计目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分类统计目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调查方法研究进行论证,提出认真做好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的监测和分析,加强信息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数据资源,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生物与健康产业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同时贯穿产业活动中研发、生产、流通和服务等多个环节,随着技术创新、产业分化和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该产业的子产业关联性强、产业边界模糊等特征日益凸显,对产业的分类和统计标准设计要求较高,相关的指导和管理政策一直未能出台。

3 国内部分省市相关政策

在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生物与健康产业相关分类和统计办法的情况下,国内各省市纷纷结合区域情况开展相关尝试性工作,在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的同时,也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2011年12月,黑龙江开展全省生物产业统计工作,将生物产业分为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五大领域,然而关于各领域的定义与具体范畴未见,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推进。2010年,南宁市发改委委托南宁市统计局和广西社科院开展生物产业统计体系与产业指标课题研究并于2011年3月通过了成果评审,界定了生物产业的统计范畴,提出了生物产业指标体系及具体统计方法,但具体内容未见。至2012年初,已有云南、四川等十多个省市初步设立了新兴产业统计指标监测体系,对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进行统计,其中以云南省、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宁波市对生物与健康产业的界定较为详尽。

3.1 云南省跨越一、二、三产业统计生物产业

云南省实施“生物经济强省”战略,2007年4月,省发改委《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生物产业(烟草产业除外)指的是从事生物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生物技术服务的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轻工、化工)、生物能源、生物服务业等。”2010年10月,云南省政府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云南省生物产业统计报表制度(试行)》,将生物产业界定为“指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信息学、系统科学、工程控制等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对生物体开展研究并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的统称,包括生物农业、生物林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领域。”该制度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为依据设置云南省生物产业统计指标及口径范围,对生物产业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产品销售和利税等情况进行统计,指标体系涵盖一、二、三产业。该制度将烟草产业纳入生物农业统计范畴,因为云南省是我国最重要、规模最大的烤烟和卷烟生产基地,烟草种植业、卷烟工业是该省农业和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烟草产业是该省最具比较优势、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是省财政的主要支柱,所创税收自1988年起一直位居全省各产业之首,最高年份占全省70%。此外,烟草产业还促进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是该省的重要产业。2011年,云南省生物产业总产值达4100亿元,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关于产值的具体构成未见报道。

3.2 江苏省无锡市分十大领域统计生物产业

2012年1月,无锡市统计局、发改委《无锡市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制度(试行)》,对该市物联网、节能环保、生物产业等十大新兴产业开展统计监测,该制度将生物产业界定为“包括生物技术产业和新医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主要是生物能源、生物工业、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新医药产业:是指以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新装备等的开发应用为特征,是蕴含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最具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生物技术药、中药、小分子药物和医疗器械、生物试剂、医用材料等。”在该制度的统计分类目录中,将生物产业分为生物医药制造、生物药品制造、中药制造、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制造、生物工业产品制造、生物农业产品制造、生物环保产品制造、生物能源产品制造、药用包装材料、其他十大领域,统计生物产业的总产值、新产品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数。但是,对于各领域的具体统计范畴及其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关联未见,由市科技局与市农业委员会负责核定相关企业名录并组织统计工作。无锡市发改委公布的新兴产业发展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该市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总产值(营业收入)为252.75亿元,同比增长9.1%。

3.3 浙江省宁波市采用汇总系数统计生命健康产业

2013年3月26日,宁波市统计局、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类目录(试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依据,根据具体类别与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联度确定不同的统计汇总系数,对该市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新能源、海洋高技术等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计。其中,生命健康产业包括生物制品制造产业、生物工程设备制造产业、生物技术应用产业三个子产业,下分十个领域。

4 生物与健康产业概念与内涵

在我国现行的生物与健康产业统计体系下,本文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基础,参考国内各省市产业界定方法,将生物与健康产业界定如下:

4.1 产业概念

生物与健康产业是指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的统称,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服务、健康服务产业领域。

4.2 产业构成

(1)生物医药产业: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与医药产业结合,利用生物体及其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的组成部分或以其作为作用对象,结合工程学、信息学等手段开展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进而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手段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其内涵包括生物医药产品研制、规模化生产和流通、服务等。该产业主要包括化学药品原料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生物及生化制品的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以及制药专用设备制造[2]。

(2)生物农业产业:是指运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以及生产农业投入品如生物农药、兽药与疫苗、生物肥料以及生物农用材料所形成的产业。该产业包括农业生物种业、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疫苗等重点领域[7]。

(3)生物能源产业:生物能源是指由生物质转变而成的能源,是从能源作物、林业废弃物和有机废料等生物质中产生的能源,包括来自树木的木材能源和来自非木材的农业作物的农业能源,其中储存着可用于产生电能、热能、液体燃料及气体燃料的化学能源。我国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淀粉、糖、动植物油脂以及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沼气以及生物质发电等[2]。

(4)生物环保产业: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凡是与生物技术结合,充分利用生物的特殊功能进行生物净化、生物修复、生物转化和生物催化,从污染治理、清洁生产、能源开发到可再生资源利用,多层面、全方位地为解决工业和生活污染、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荒漠化和海水污染等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均属于生物环保产业研究和应用的范畴,也是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2]。

(5)生物制造产业:包括采用微生物细胞、生物酶,以及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和细胞融合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及以发酵和酶转化为代表的近代生物技术成果形成的生物制造业,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基础化学品与原料等的一种工业方式,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造纸、纺织、采矿、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重要领域[2]。

(6)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指运用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提供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生物)人工器官、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和监护装置、现代医学治疗设备、医学信息技术、康复工程技术和装置、组织工程等产品研制、规模化生产和流通、服务的产业。

(7)生物技术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生物技术与其他要素为支撑,通过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应用、转化、转移、扩散,形成完整的生物技术产业链的服务活动的总和,是一种创造和传播生物技术知识,提供、应用生物技术知识服务的产业体系[2]。

(8)健康服务业:是指以现代或传统医学技术为主要支撑,以医疗服务、健康理疗、康复调理、生殖护理、健康管理为主体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学勇.中国生物产业调研报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北京生物产业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启航2009北京生物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伍业锋,刘建平.生物产业的界定及统计制度方法初探[J].统计与决策,2011,(20):35.

[4]龙九尊.专家呼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体系[N].科学时报,2010-9-13(B1).

[5]科学技术部.“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国科发社〔2011〕 588号)[Z].北京: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