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07:13:21

特种设备管理论文

特种设备管理论文篇1

设备安全性能的好坏,对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还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承压设备有着以下几种特点[1]:(1)事故率高、(2)事故破坏性较大。承压设备如果发生事故,那么就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如1991年9月,上饶贵溪农药厂的一辆运输甲胺的车辆,因为罐顶阀门的接管被树枝弄断,导致甲胺外泄,导致有将近40多人死亡,近六百多人中毒。2015年4月7日,福建漳州PX工厂二甲苯装置发生了漏油着火事故,引发了装置中间罐区的三个储罐爆裂燃烧,该事件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环境,影响到周边的局面,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因此,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化工企业一方面要抓好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提高设备的运行安全。否则将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方面会对周边的居民造成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还会使公司蒙受巨大的损失。与其他行业相比,化工行业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无论是从特种设备的种类以及数量来看,还是从其公众类别以及人数上来看。化工生产与承压设备紧密相连,大多数工艺流程都需要经过承压设备才能够进行。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数原料或者是副产品都具有以下几种特性[2],(1)易燃易爆、(2)腐蚀性、(3)有毒有害,所以一旦有所疏忽,就会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所以,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以及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对维系化工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就需要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提升他们的操作技能,如此,他们就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能够对特种设备有着深入的了解,一旦他们碰到安全事故隐患,也能够及时有效的予以解决,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2加强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关键

特种作业非常容易引起人员伤亡,而且会对周围的设施造成重大的危害。许多重大的事故要么因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要么是因为受到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故此,对人、设备的安全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视,能够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就对特种设备与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法规。旨在进一步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管理,防止化工生产事故的发生。而抓好特种作业以及设备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切实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由于化工生产具有以下几种特点:(1)连续性较强、(2)易燃易爆物质多、(3)工艺复杂多变、(4)承压设备工作条件较为恶劣,这些特点就对操作人员作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专业的操作技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具备对事故进行准确判断并加以分析处理的能力。若操作人员对化工生产特点不够了解,对工艺设备也不够熟悉,对仪器仪表的性能不加以了解,那么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了异常现象,那么势必会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甚至会出现误判以及错误的操作,致使事故状态进一步扩大。抓好安全技术培训主要目的在于使作业人员的专业操作技术得到提升,能够防止他们出现违规操作[3]。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安全教育入手,要对企业的安全教育体系予以完善,要通过专业的培训,促使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对生产的特点以及工艺流程有着深刻的了解,要对设备结构有所了解,对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要增强特种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用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

2.2进一步加强对现场的管理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现场管理是其中的基础,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场安全管理如果没有做好,那么事故的发生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就是要求化工企业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对生产现场的有关要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如“人”、“机”、“料”、“环境”等,此外,针对作业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事故的发生通常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人的不安全行为、第二,物的不安全状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主要目的在于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以便更好的消除事故的隐患,而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要切实做到有章可循。(2)要对现场检查工作加强管理,制止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要对不安全因素的(上接第257页)作业岗位加强监督,落实安全技术措施[4]。(3)结合生产的具体情况,开展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使特种操作人员能够掌握分析事故的方法,能够提升他们处理事故的能力。

2.3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设备安全性能的优劣,对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化工生产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在生产个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出现故障都会对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设备没有一个稳定的运行,也就难以形成高产量,设备的安全性能如果较差,那么其在运行时的故障也会较多。设备如果经常性的出现故障,那么会极大的浪费原材料,会导致生产装置的运行受到威胁。就锅炉压力容器而言,由于其工作条件较为恶劣,再加上其长期受到工艺介质的影响与作用,设备本体、安全装置等容易产生磨损、变形等缺陷,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消除,那么有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近些年来,国内外所发生的特大承压设备爆炸事故,都说明了设备安全性的重要性。要想确保化工装置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就需要从设备的安全性方面着手。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5]:(1)对工艺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出现超温、超负荷运行;(2)对设备的维护要予以高度的重视,要及时消除设备所呈现的隐患。(3)对设备运行中的状态加强监测,并定期加强设备安全性能的检验。(4)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修理,要保证检修的质量。

3结语

综上,对特种设备加强安全管理,对特种作业人员加强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维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而要实现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就需要加强对特种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对生产流程、机械设备内部构造等有着深入的了解,以便在遇到问题以及故障时能够进行正确的处理;需要加强对现场的管理,以便更好的消除一些不安定的因素;要切实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将一些内在的隐患进行及时的检修,以确保设备本身的安全运行。如此,就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特种设备以及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进而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

作者:邢立伟 单位: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汪兆武.强化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是维系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J].化工劳动保护,2001,02:44-46.

[2]汪兆武.强化特种设备管理是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J].泸天化科技,2001,02:159-160.

[3]戴巍.强化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是维系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J].安全,2008,02:33-34.

特种设备管理论文篇2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论文关键词:医疗部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1];(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2]。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3]。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

[3]。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4]。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五、小结

当今医疗设备技术飞速发展,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和产品现状,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以此来促进有关工作的进行,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投资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促进医疗各项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维新.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6),340.

[2]郑新敏.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浙江档案,1998(7),28.

特种设备管理论文篇3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1];(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2]。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3]。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3]。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4]。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五、小结

当今医疗设备技术飞速发展,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和产品现状,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以此来促进有关工作的进行,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投资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促进医疗各项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维新.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6),340.

[2]郑新敏.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浙江档案,1998(7),28.

特种设备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档案;管理;实操

医学装备管理部门是医疗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机构,担负着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医用低值器械和医用耗材的装备管理工作。其技术档案是在医学装备论证、采购、调试、验收、培训、发放、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光盘、磁盘以及随机材料。

一、医学装备现状

医学装备档案是医疗机构对其进行正常使用、维护和技术性能开发不可缺少的资料。其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医疗机构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使档案信息资源在医疗机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医学装备档案管理涉及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核实、总结、调研及分析、整改总结,是一项专业性强的管理工作,需具备一定医学工程基础知识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才能胜任。

二、医学装备档案工作实操

(一)医学装备档案组织结构医学装备不同于普通工业装备,具有使用需求量大、价值高、维护保养复杂、报废处置特殊等特点。由此带来了医学装备管理的种类繁多、流水量大、定检计划繁杂,无形中提高了管理的风险,管理效率不易提升。针对医学装备管理的困扰,有必要在管理中进行梳理分析,提出标准的操作流程,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用制度约束管理人员的操作步骤,实现医学装备管理的准确、高效、低耗。经过对医院现实中的医学装备汇总分类,建立了档案类属模型,并由此绘制了医学装备档案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医学装备可分为医疗设备、医用低值器械、医用耗材三大类,其中,医疗设备类的特点是精密、价值高、使用频繁、定检要求严格,需要针对每一项设备建立专项使用记录,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周期检定计划,严格执行;医用低值器械的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大、入库与出库流水繁杂,需要细心核对,准确记录;医用耗材的特点是用量大,使用情况多,不易记录,需要制定使用计划,并预留足够库存,保证供应。这三类医学装备并不是互相割裂的,无法简单地划入某一具体类目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二)医学装备档案具体工作要求医学装备由医疗设备、医用低值器械、医用耗材三大类目组成,各类目档案管理要求不同,下面通过对实际使用的医学装备管理工作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措施要求。1.医疗设备档案医疗设备是医疗机构用于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工作,具有卫生专业技术特征的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监护、康复等的医学装备,是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其使用年限根据生产厂家设计而定。其档案的保存年限为该设备使用期限届满后5年或者使用终止后5年。医疗设备档案保存的内容有:购置申请、论证报告(各医疗机构要求金额不同)、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会签单、合同及相关资质、医疗机构验收单、随机资料:说明书、合格证(进口设备需提供出厂检测报告及报关单)、保修卡、计量设备需提供计量器具许可证、发票复印件。另外,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档案内容需增加:(1)《使用登记证》;(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3)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4)压力容器安装、改造和维修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5)压力容器维护保养和定期安全检查记录;(6)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7)安全附件校验(检定)、修理和更换记录;(8)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甲乙类医用设备档案内容还需增加: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

2.医学装备管理类档案

(1)医疗设备前期购置管理档案内容:医疗设备论证、评价及总结、招标申请。(2)医疗设备后期管理档案内容:中标通知书、合同、购置、验收、保养、维修、报废。(3)医疗设备年度资产核查档案。(4)卫生监督管理主要是对医疗机构放射源及医用射线装置及操作人员合法、合规的质控和安全使用管理。根据其管理要求而建立档案,其档案内容要求:医疗机构相关放射源及医用射线装置的管理制度及放(辐)射管理委员会的设立和管理人员调整的文件、预评价及控制评价资料、批复文件、放射诊疗许可证正副本、日常监督检查管理资料、季度稳定性检测、年度状态检测、卫生监督部门监督检查整改资料;另甲乙类医用设备档案内容需增加: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合格证(即上岗证);档案保管期限为长期。(5)生态环境管理主要是对医疗机构放射源及医用射线装置的使用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审批和监督。档案保管期限为长期。(6)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要是对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及使用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监督检查(包括医用耗材及医用低值器械管理档案)。

3.医用耗材及医用低值器械管理档案

根据医用耗材管理实际管理工作,其档案可按以下两类:普通医用耗材(含低值易耗、影像、试剂、消杀、医用气体、血费耗材)和高值(植、介入)耗材。医用耗材档案保存的内容有:招标论证及申请、招投标资料、中标后产品目录制定的论证资料、中标通知书及合同、资质、库房查验记录、入出库记录及月年报表。普通医用耗材进货查验记录档案保存期限:至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2年或者使用终止后2年以上是医学装备档案收集、建立、归纳、整理实操,其收集和总结工作是考核医学工程档案人员的医学工程技术能力。通过上述医用装备档案管理的内容分解可以看出,医学装备的管理信息繁杂,体现在既有文档资料的收集保管,还有对医用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与管理,其中不乏带有放射性、压力容器、传播污染性等特殊用品的管理。因此,医学装备的档案管理已经超出了普通意义的管理,更是一个信息中枢,而且是信息更迭频繁、必须高效管理的信息中枢。传统的手工书写记录的方式已经不能够胜任日益增多的医学装备管理需求,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尤其在医用低值器械以及易耗品的管理中,数量巨大、批次繁多的医用物品必须建立完整的采购、控制、使用、去向记录,工作强度很大。如果引入信息化管理设备,通过电子标签,实现对采购信息、质量信息、分发信息、回收信息的自动扫描登记,可以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也杜绝了低级错误的触发可能,保证了医疗安全,也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

特种设备管理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特种设备,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购进档案和设备检验、维修档案。平时工作中,要较为重视的是建立和整理设备购进档案,如何把设备的需求、论证、验收、检测、运行、维修等情况真实地反映在设备档案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在设备档案具体管理工作中,通过特种设备档案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报告, 特种设备质量、运行状况和检测维修情况,使特种设备档案管理真正地融入设备购进、安全使用全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特种设备档案在服务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在此,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管理职责,制定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使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有序开展。结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①明确特种设备档案应收集归档的基本内容,使档案收集齐全完整。特种设备档案内容包括:设备全套图纸,产品出厂合格证书、质量证明书,安装和使用证明书,强度计算书等技术资料,省或市劳动部门签发的使用证、检验报告和审批意见等。②档案人员要参加特种设备安装总体竣工验收,要深入了解特种设备安装及设备实体分布情况,要求施工单位按档案归档要求,提供齐全的设备技术资料,否则不予验收结算。通过制度规范和经济约束,确保了特种设备档案收集工作的顺利进行。③向本单位各部门宣贯管理制度,设定兼职档案员,定期移交特种设备档案,以达到及时汇总归案,防止档案遗失。④明确规定特种设备管理的直接领导责任,并把特种设备的管理纳入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奖惩内容。⑤明确规定,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有协助档案管理人员搞好特种设备运行状况的登记和保管好档案资料的责任。技术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检查的同时,注意将每台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编号登记,及时记录反馈设备运行情况。⑥档案专管人员要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建立健全设备检修记录、改造记录、每年的检验鉴定记录等,以不断充实特种设备档案内容,实现档案资料与运转设备的真实对应,真正使特种设备档案为特种设备使用、检修提供准确依据。

(二)提高特种设备档案利用效率

特种设备档案在企业的管理经营中利用率很高,每次的定期监督检验,日常维护保养等都要参考相关档案资料。为了提高利用效率,在档案管理中,要把特种设备档案提取出来,单独组卷、分类、编号,形成条目,系统排列。根据特种设备档案资料汇编特种设备档案专题目录,并将目录下发给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共同检索、查阅,使他们利用档案资料,及时处理潜在隐患,提高运行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事故率,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三)发挥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功能

特种设备档案是以“购置、验收、使用、定期和不定期检验、维修、报废”等方面为基本内容整理和建档的。特种设备档案管理的积极作用在于发挥它的有效监督指导功能,变存放在档案柜里的“死”档案为走出档案柜的“活”档案,直接为安全生产服务。设备档案一般分为,特种设备台购置台账、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部门定期检验记录、特种设备的维修记录。特种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最先反映在设备状况的是设备日常运行状况的记录,因此要编制了设备日常运行记录表格,让特种设备使用管理部门每天交接班时登记设备运行状况,档案员定期收集整理归档,为特种设备正常运行提供可靠、有用的依据。设备一旦出现故障, 通过查阅设备日常运行记录档案,根查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变化情况,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排除故障。因此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对设备安全运行发挥有效的监督指导作用。

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健康生活的的保障,而特种设备档案对特种设备有重要的指导监督意义,因此,做好特种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档案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光荣的使命,愿广大的档案工作者继续为做好特种设备档案工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谢训,特种设备安全与企业管理者[J]. 经营管理者, 2009, (08) .

特种设备管理论文篇6

1.1招投标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颁布了类似《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商务部令2014年第1号《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试行)》、《国务院办公厅引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的通知》等多条法律法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家招投标操作。[1]但是,目前我国现行的招标管理体制却是由多个部门分别管理的,这种情况在我国形成了一种多头管理现象。多头现象的出现对于资质认证工作来说将会造成不小的混乱和麻烦,同一个招标机构想要获得招标资质,则必须向多个部门提交申请,才能开展多个领域的招标业务。这种现象无疑给招标单位的工作增加难度,大大降低了招标单位的工作效率。1.2机电设备招标管理中资格审核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资格审查是招标操作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包括资格预审和后审两种审核方式。[2]资格预审就是指在开标前,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预先审查,排除资质不符合的单位。这种审查方式主要被运用在技术含量高但是对于产品的标准和规格却不太明确的重要机电设备招标当中,这种招标往往需要更高的条件,对生产厂商的要求相对来说也比较高。资格预审能够帮助筛选符合的投标单位,缩短评标时间,节约招标费用。但是,由于开设了资格预审环节,招标时间也会相应地拉长。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查。这种审查方式普遍被运用于技术含量不高、标准统一的机电设备招标当中。资格后审能够缩短招标过程,增强投标竞争性,但相应的社会成本也会增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倾向性招标条款。1.3从事机电设备招标人员结构问题。机电设备的招标过程本质上属于货物招标,技术性、可移动性、来源广泛等这些属于货物招标的特点在机电设备招标中同样存在。[3]与其他货物招标不同的是,机电设备因为其技术性强,因此在招标过程中,负责招标的人员应该是专业的技术性人员,至少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实际招标过程中,负责编制招标文件、主持招标全过程的人并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多是通过招标人员完成。招标人员可能对招标操作流程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却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同时,目前我国大多数机电专业的技术专家普遍年龄偏大,虽然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市场的敏锐以及新技术动向难免会表现出一定的迟钝,影响最终的评标结果。1.4评标、定标缺乏科学性。在机电设备招标过程中,除了资格审查外,开标评标定标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评标、定标则是最终确定中标单位的重要环节。[4]国家规定,评标定标过程必须具备公平、客观、科学、准确等特性。因此,招标单位在评标、定标环节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评标、定标方法缺乏科学先进性,大多数招标单位确定中标的标准都主要是以投标单位的报价为主。这种评标方式缺乏科学合理性,在评标过程中,或是定量因素较多,或是定性因素较多,往往在开标后可能会存在一定争议。另外,一些专家可能在评标过程中存在差错,招标监管机构也很难发现实质性的证据,无法纠正。

2机电设备招标管理及操作过程优化策略

2.1完善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现象。多头管理现象可能会导致招标工作操作过程中出现混乱,极大程度影响了招标工作的效率。为了解决这种现象,尽可能避免多头管理体制的弊端,国家和企业都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完善管理体制。同时,还可以在各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此外,为了防止个别管理部门,还可以将执法部门和立法部门分开,做到执法立法分明,尽可能杜绝的现象发生。当政府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机构职能进行调整后,还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集合各部门散落的招标管理职能人员,形成系统整体的管理。2.2施行专家论证制度,确保招标文件的公平性。针对招标文件倾向性条款问题,可以在招标文件公开前,召集专家对招标文件进行论证,尽可能减少招标文件中出现倾向性条款的现象。事实上,专家论证的方式已经在我国很多地区正式施行,针对专业论证的程序、时间、范围、内容等,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和条文。在招标文件论证过程中,专家的地位独立,不得与招标或者投标单位有任何的利害关系。专家论证的重点也应该围绕在资格条件设立是否与此次招标规模相匹配、是否存在倾向性条款、是否有定制品牌问题、售后服务以及付款方式等是否符合合同条款、评标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等方面。2.3提高招标人员的专业知识,完善人员结构配置。在机电设备招标操作当中,招标负责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对招标结果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目前存在的负责机电设备招标人员专业性普遍不高的问题,招标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在人员配置方面,提高招标负责人员的专业性,或者委派专业人员负责项目的招标和采购。此外,招标单位也不能单纯地将自己的工作定位在二传手程序性工作中,在机电设备招标过程中,招标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投标资源,建立投标人员及产品的资料库,对招标的程度进一步规范。2.4采用合理的评标方法。合理的评标方法是保证机电设备招标公平公正的重要措施,也是圆满完成机电设备招标工作的基本。在实际招标工程中,综合评估法以及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最常用的两种评标方式。通常情况下,最低投标价评标法主要被运用在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单位对相应的性能和技术标准没有特殊规定和要求的招标项目。运用最低投标价评标方式已经足够满足招标单位的实际需求。而综合评估法则需要根据投标单位的投标价、资质、产品性能、技术特征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进一步确定中标候选人。相对于最低投标价评估法而言,综合评估法要求更高,在招标文件中,需要量化的因素也应该提早在招标文件中进行标明,给投标单位准确的参考依据。

3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招标投标必然会在各种货物及工程等方面普及,发展前景巨大。机电设备是技术性和专业性相对要求较高的产品,在采购过程中,采用招标方式不但能够更好地保证机电设备质量,同时还能降低成本。因此,业主更应该充分了解机电设备招标管理和操作过程,掌握招标的具体过程,完善招标人员配置,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采用合理的评标方式,从而保证中标单位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

作者:朱风平 单位: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一仁.机电设备招标管理及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5(12).

[2]黄生成.浅谈机电设备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3(4).

特种设备管理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房标识系统,鞭梢效应,管理流程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美国MIT学院教授哈默和CSC管理顾问公司的董事长钱皮提出管理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的概念,就是对战略、增值运营流程,以及系统、政策、组织结构的快速、彻底、急剧地重塑,达到工作流程和生产率的最优化。

1 设备房标识系统管理流程设计

南京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管理组织结构设计时有意识地采用面向任务的流程式管理,一是坚持以设备房标识系统建设任务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任务圆满完成所需要的所有管理需求;二是坚持以价值为导向论文格式,提高各组织、各职能部门间运转高效;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团队式管理,发挥团队协作的功能。如图1所示,把设备房标识系统构建过程中急需要开展的五个步骤(标识系统规划、设计、制作、安装、维护)作为价值创造的基本任务,把设计方管理、建设方管理、供货方管理、安装方管理和运营方管理等作为提升价值的支持任务,从而为设备房标识系统构建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一流的组织保障、服务保障和技术保障。

图1 设备房标识系统管理流程设计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设备房标识系统构建的任务分为基本任务和支持任务,基本任务是设备房标识系统的核心,是与该系统的任务直接相联系的核心流程,为南京地铁设备房现场维护管理创造价值。支持任务为设备房标识系统的支撑流程,它对于完成一个核心流程是必需的。二者密切配合、协调才能提升设备房现场维护管理的核心价值。

2 基于鞭梢效应的设备房管理流程再造

一个多节的柔软的鞭子振动时,它的每一节都在横向摆动,但是整体上仍保持鞭子本身的大致形态和方向,这一点在运动的节数越多时就越明显,可称之为“鞭梢效应”。用管理学的语言来描述鞭梢效应形态上的意义论文格式,就是将单一的决策问题进行多阶段规划,用以回避风险、提高决策效率,即整个过程可以按时间、空间或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做出决策,目标是使整个过程的活动效果最好。

如图1所示的设备房标识系统价值链可以被定义为是围绕设备房标识系统项目,通过对项目全程管理风险的控制,从范围管理和供应管理开始,对项目进行进度、质量、投资、人力资源、沟通管理直至项目完成,并把项目移交到运营方手中的包括规划方、设计方、制作方、安装方、维护方直到最终用户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从鞭梢效应的定义可以看出,其主要特性是项目决策与管理的迁移特性,亦即管理流程由过去的某一状态转移到重组后的新的状态,这种特性表明项目决策与管理将会从面向过程转向面向对象或客户需求,其方法论意义显然是很突出的,这个特性即是项目管理范式转移的结果论文格式,针对设备房标识系统而言,应用鞭梢效应的迁移特性,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面向对象的流程式管理。

设备房标识系统管理流程鞭梢效应具有节点复杂性、管理多样性、任务动态性、需求随机性等特点。节点复杂性重点指的是管理流程涉及的点多面广,管理多样性重点指的是管理流程涉及的管理需求多样化,任务动态性重点指的是管理流程涉及的设备房内关键设备维护任务的安全性、随机性、周期性及可持续性等要求;需求随机性重点指的是管理流程涉及的设备房标识系统固化维护现场标识需求任务的增减、设计方案的变更、设备技术状态的改变以及标识维护要求的创新等。

3 结语

综上可知,设备房标识系统管理流程的设计在工程管理中是极为重要的,建立基于鞭捎效应的管理流程,有助于回避风险、提高决策效率。并且,在管理流程设计的基础上建立灵活务实的制度和明晰井然的工作秩序,使得设备房标识系统各管理决策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参考文献:

[1]南京地铁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培训文本--概述与规划[R],2008.

特种设备管理论文篇8

一、 电子文件的特征

电子文件在某些特征上与纸质文件有很大的区别。要管理好电子文件就必须了解其的特征。综合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电子文件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1、 电子文件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是在计算机中产生和处理的,其信息形态是数字化的,人们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由文字、图形等构成的电子形态只不过是电子文件的某种输出形式而已。而在计算机内部,无论是传输还是存储等处理,电子文件均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的。

计算机录入汉字的方法有多种,首先是输入时对汉字进行计算机的外码转换。可以用汉语拼音等外码录入汉字。计算机接收了其个别汉字外码之后,接着把外码代表的汉字用计算机内码记录下来。计算机内码是以16位二进制数字表示的。计算机内进行文件信息的存储、传输等处理就是对这些内码的处理。只有当需要将文件输出时,才将其汉字内码所对应的字形点阵。也就是字模,以及众多字模按格式组成文章在屏幕或打印机上输出。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文件信息数据还可以包括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

电子文件从一个载体复制到另一个载体,实质上是在计算机内进行信号的传输处理。只要技术方法得当,就可以完全恢复到与原信号一样。

2、 电子文件的形成和各种处理均是在计算机等设备的支持下完成的,离开计算机等设备,电子文件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其对设备依赖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数字编码,二是硬件,三是软件,四是技术设备更新,五是加密。

电子文件的运作、管理是建立在一套标准化体系之上的,其严格程度和对系统性的要求,均远远超过纸质文件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和熟悉电子文件的标准化体系,是保证电子文件妥善归档的重要前提。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对信息的处理标准化问题解决得好一些,但对记录载体的交换问题仍然很多。出于安全保密上的考虑还常常通过特殊的软、硬设备人为地进行复杂而独特的编码加密或信息拆分处理,使需要保密的电子文件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被读取。计算机更新换代很快,常常只能隔代兼容,对于需要长期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来说,设备依赖性造成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3、 电子文件的非直读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数字编码记录于载体上肉眼无法分辨,例如一张容量可达600MB-4000MB的光盘,刻写激光斑点的直径小于百万分之一毫米,可存35万张打印纸上的文字信息。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光盘上的记录痕迹,也不可能读懂那些小点表示的是什么。另外,载体上的数字信息往往进行了压缩编码、加密等处理,即使有设备,如果不解压解密也是不能读取其内容的。以上种种因素均决定了电子文件载体的非直读性。

4、 文件的物理结构是指其信息存储于载体上的位置及分布情况,纸质文件的信息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是一致的,而且是直观的。电子文件的信息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往往是不一致的,同一份子文件中的正文、图形、批示、附件等可以不要载体上连续存放,甚至可以存放在不同载体上,而不影响其正常地显示输出。在电子文件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其物理结构经常发生变化,而其逻辑结构却可以保持不变。电子文件的逻辑结构通常也是需要专门的信息予以描述,当然这些信息可能是隐含的,无特殊需要而不显示出来。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电子文件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之间关系是很复杂的。在电子文件归档时,如何保持其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复杂关系,是保证电子文件不被坡坏而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

元素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对于纸质文件来说,元数据往往直接体现在其形态上,如一份印好的文件,纸上的文字、图形排列及格式等。电子文件的这种元数据必须特意附在文件信息中,否则将无法恢复电子文件的原貌。此外,纸质文件由于在传递和处理过程中离不开行政部门的实际往来和人工办理各种手续,由其生成和运作的背景信息也就自然地记录在文件上了。电子文件的运作往往是在网络上进行的,操作者互不见面,体现行政背景关系的信息可能存放在其他地方。如不特意提供或补充这些元数据或背景信息,就可能给电子文件的运作和归档带来问题。

5、 电子文件的存放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变化的,甚至可以从一个载体转换到另一个载体,其内容信息却不发生任何变化。同样,还可以通过网络传给远方的一个或多个接收者。在一些对保密有特殊要求的网络中,还采取把电子文件分解后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递,存放在不同地点的不同设备上,只是在需要时临时把文件装配起来。这些情况,不仅造成电子文件与载体的分离性,也使长期处于共享计算机网络资源环境的使用者淡漠了对电子文件存储于哪台计算机、哪个载体以及什么位置的关系。这个特征给电子文件的保管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档案学的基本理论。上个世纪40年代初, 在美国出现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1950年8月,英国罗吉尔。艾利斯教授在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文件生命划分的“三阶段理论”(即文件的现行、休眠或暂时保存、销毁或永久保存),标志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诞生。此后,经过欧美国家的一些档案学者的进一步探索,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到定型,并为国际档案界所接受。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电子文件开始大量涌现。由于电子文件具有与纸质文件许多不同的特点,于是档案学界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性理论来支持电子文件管理。

特种设备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设备管理;新思路

当今社会,管理科学发展十分迅速,科学的设备管理同样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学基础理论。本人作为一名设备管理人员,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思考,针对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自己的体会,结合管理学基础理论,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一、从管理理论看设备管理工作的缺陷性

现代管理理论从创立到发展已历时百余年的时间,经过了三个阶段。在上世纪初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我们首先要提到被尊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他所倡导的以提高工作效率、实行标准化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泰罗等人把工作者当作机器的附属物和单纯经济动物的思想,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需要。于是,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管理学进入了以研究人的本性和需要的行为科学阶段,这种管理理论主张把工作者当作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的经济人,欲达到好的管理效果,就要注重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而进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管理学则进一步发展到了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张社会是一个互相联系的大系统,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更好地实施管理。

回顾管理学的这一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将它与我们的设备管理发展史做一个简单的对照,试图找出当前我们管理水平处于一个什么阶段,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差距。

建国之初,国有企业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这是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的,而保证计划经济得以实施的是企业强有力的行政机制。在这种体制下,每一个人都自觉成为企业经济机器的一部分,心甘情愿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管理模式,其实就是泰罗工作制的一种缩影。这种体制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成份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面对这种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而我们的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古典和近代管理理论阶段。具体表现在:领导批示多,科学措施少;管理要求多,管理投入少;处理措施多,激励措施少;事后反思多,预防措施少等等。这种管理思想上的落后,是我们当前设备管理的最主要缺陷,我们应该用现代管理理论不断武装我们的头脑。

二、从人本理论看人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的闪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中国的先秦时期。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中国的《尚书・泰誓上》则记有“惟人为万物之灵”,这些思想都标志着东西方早期的智者,在自然与人中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费尔巴哈所创立的人本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这些思想都要求我们做任何事首先要重视人的存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那么,设备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呢?这里我们应该首先从设备管理中人和设备的关系来入手进行分析,到底设备是第一位的,还是人是第一位的?我们说必要的硬件设备在现代企业竞争中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入门的门槛。但是,有了一流的设备是否就说明具备了一流的施工能力呢?我们说,再好的设备也要由一流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来掌握。高效的施工设备,只有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相结合才能迸发出它真正的生命力,甚至能发挥出设备的最大潜能。我公司在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当时公司的 DD-330HP 钻机最大回拖力仅为 150 吨,是所有参战队伍中钻机拖力最小的,而工程最轻的回拖管段自重都在 300 吨以上,公司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反复进行电脑模拟,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在锡澄运河穿越中,通过技术创新,创下世界上第一个采用 150 吨级钻机成功穿越φ 1016 × 26.2mm 管道的纪录,连钻机制造商美国奥格公司都为此专门发来了贺电。可见,在设备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的提高。

三、从控制理论看全过程设备管理的科学性

从管理学角度讲,控制是指对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校正,以确保组织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管理活动。控制职能是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职能,它贯穿于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而实施好控制活动,必须通过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才能实现组织目标。由此可见,要顺利实现设备管理职能,一个科学合理的全程控制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反观我们当前的设备管理现状,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设备购制的资金控制,轻设备的适用性,以致发生一些设备并不适应现在公司项目的施工需求。二是重设备的现场分配,轻设备分配后管理,各项目部向公司申请设备很积极,但设备的现场管理不到位,甚至项目部之间的设备调配和处理,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控。三是重设备的故障后修理,轻设备的事前保养维护,项目部在设备使用上短期效应明显,没有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造成设备寿命的人为缩短。

反观当今世界一些知名大公司,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日本的立邦公司正在推行一种TPM管理理论,即全员参与下的设备维修管理,这是一种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设备管理新模式,都取得了很明显的管理效益,设备利用率提高了20%以上。目前国内的一些大公司如宝钢、武钢等企业也正在探索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虽然从目前来看,这种管理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面对国内的管理思维模式尚还有一个适应期,但这毕竟是设备管理的必由之路,代表先进的管理理念,我公司有必要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四、从人性理论看设备管理文化的必要性

人性,简而言之就是人的本性,对人的本性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人性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对人性的两种不同认识:X理论对人性的判断是人天性好逸恶劳,缺乏进取心,其管理理念是要采用强制和惩罚为主的管理手段;而Y理论则相反,认为人天性热爱工作,富有创造力,管理应以人为中心,采用宽容、鼓励的管理方式。

在不同人性假设的基础上,美国组织文化研究学者库克把组织文化具体划分为人文关怀型、权力取向型、规避型等12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组织文化类型。而我们企业目前的设备管理组织体系中的组织文化基本可以划归为以X理论为基础的规避型文化,这种类型的组织文化最主要的表现为惩罚是其基本的管理方式,出事故即受惩戒。增强责任感本没有错,但只重惩戒,缺少科学的奖惩机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大。

特种设备管理论文篇10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21世纪是隧道及地下空间大发展的时代,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法制和法规的完善、对工程项目综合效益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地下工程施工对管理和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盾构施工工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在全国范围迅速发展。盾构是19世纪初期发明,首先用于开挖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水底隧道。盾构是一种带有护罩的专用隧道掘进设备,利用尾部已装好的衬砌块作为支点向前推进,用刀盘切割土体,同时排土和拼装后面的预制混凝土衬砌块。与传统隧道工法相比,盾构法施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洞体质量比较稳定、对周围建筑物影响较小、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有保障,适合在软土地基及破碎段施工等特点。特别是在地层条件差、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位高等情况下,盾构法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盾构法施工有其自身的技术特点,盾构与常规设备不同,是根据具体施工对象量身定做的特种设备,盾构的设计与施工必须与工程紧密结合。

盾构工程大多工期要求十分紧迫,施工进度压力非常大,因此,施工进度管理是盾构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重点",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项目进度控制的要点、途径包括以下几方面:a、突出关键线路,坚持抓关键线路作为根本。b、强各资源配置的管理,资源保障是实施项目的基础。C、严格工序控制。严格工序控制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要跟踪记录;二是要如实记录;三是要借助图表形成记录文件。正是在这样的行业发展背景下,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参与其中。2010年1月中标承建广东省天然气管网西江盾构隧道工程,成立了西江盾构项目经理部,负责实施西江盾构隧道工程项目。西江盾构隧道穿越等级为河流大型穿越工程,穿越段总长度为2446.7m (其中盾构掘进段长度2160.0m,南岸与北岸竖井深度分别为26.9m和18.3rn,合计2205.8m;连接线路段为240.9m)。西江盾构隧道属于水下圆形断面单管盾构隧道。隧道采用泥水加压平衡盾构连续掘进,隧道内径为O3.08m,外径03.58m。西江盾构隧道工程是我公司第一次使用泥水加压平衡盾构这种工法施工的工程项目。

本工程在早期的盾构设备定制组装和目前的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进度缓慢,管理不顺等问题。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公司决策层和项目管理层,另外这些问题在目前中国泥水平衡盾构法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和解决他们不但对我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希望能为我国泥水平衡盾构法施工的进度管理提供一点思路。

(二)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西江盾构隧道项目的进度管理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并运用项目管理理论中的进度控制知识,对盾构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分析法、统计法等a、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国内外的大量进度管理论文进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盾构法施工特点对本项目的进度管理全面分析。b、统计分析对大量的西江盾构项目的进度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给出本项目的进度管理提升方案。

第二章、项目进度管理的理论基础

本章介绍了项目管理及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对项目进度计划的理论及进度计划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为具体项目的进度管理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一) 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是针对项目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活动,是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

1、 项目的慨念

项目是一次性任务,它有其许多特点。项目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被完成的特殊有限任务,满足一些特定目标相关工作任务的总称。项目包含以下三层意义:一、项目是有待处理完成的一项任务,并且有特定环境和要求;二、通过组织机构利用人、物、财等有限资源,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任务;三、任务还要满足一定指标(性能、数量、质量、技术等)要求。它不像有些事情可以试做,或失败了可以重来,即项目具有不可逆转性。

2、 项目管理的特点

现代项目管理己形成了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知识体系。《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2006)》(修订版)对项目管理的定义为:项目管理是一种基于系统思想与权变理念、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的组织管理方法论。现代项目管理综合起来特点有以下几点:

a、现代项目管理的管理对象是一个具体的项目或者目标。特别适用于复杂的、大型的工程项目。

b现代项目管理的管理过程是系统性的。强调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

c、现代项目管理的管理组织有扁平化、柔性及临时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