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4-01-11 17:42:17

桑蚕培训心得体会

桑蚕培训心得体会篇1

桑蚕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桑蚕技术普及应用于桑蚕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通过桑蚕技术推广,增进农村桑蚕从业人员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提高蚕桑生产技术水平,增强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条件,促进农村组织发展,执行国家的桑蚕发展计划、方针与政策。

科学技术是桑蚕发展的基本条件,桑蚕技术推广是桑蚕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广西桑蚕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把广西由桑蚕大省建设为桑蚕强省的必要措施。回顾广西桑蚕业由小到大的过程,从桑、蚕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到蚕茧单产及茧丝质的大幅度提高,从技术示范小区的建设到蚕茧生产大县的崛起,自治区的蚕业推广工作者结合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创新工作机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广西桑蚕技术推广工作的进步,为广西的桑蚕业做大、做强,蚕茧产量连年全国第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广西桑蚕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广西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市、县三级技术推广体系。全自治区有84个蚕业站(或主管蚕桑的经作站)和30家蚕种场,桑蚕从业技术人员约1100人(包括30家蚕种场技术人员)。蚕区各市县均有蚕业站或经作站等桑蚕管理及技术推广部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为兼职技术人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全自治区桑蚕发展规划、生产的管理及技术推广。各市、县蚕业站或经作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桑蚕发展规划、生产的管理、技术推广、蚕种发放、蚕用物资的组织、销售及蚕业生产服务。

广西采取的推广方式主本文由收集整理要是一般推广方式,即普通推广方式,推广目标与内容由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制定,通过各级蚕业站或经作站推广到农户。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对市、县蚕业站进行业务指导与项目管理。

2、广西桑蚕技术推广利弊分析

2.1 有利条件

2.1.1 桑蚕生产优势区域集中,便于技术推广全自治区桑蚕发展相对集中,河池、南宁、来宾、柳州4市桑园总面积合计超过12万hm2,占全自治区桑园总面积的80%。4市养蚕农户72万户,分布于327个乡镇4480个行政村,产茧万担乡镇146个、千担村1008个。养蚕区域及蚕户的相对集中,为技术的推广普及带来了很多便利。

2.1.2 种桑养蚕经济效益明显,农户生产积极性高,便于技术推广种桑养蚕在农村经济作物中比较效益好。2005年全自治区平均667m2桑养蚕收入达到2000元左右,高产地区达到4000~5000元,户均桑园面积较多的农户,养蚕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较大,蚕农积极性提高,容易接受推广的科学技术。

2.1.3 产业化发展良好,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企业的支持随着广西投资环境的改善和蚕茧产量全国第一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一批区外茧丝加工企业来广西投资,成立了连接龙头企业和蚕农的桑蚕合作组织,提高了蚕农生产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良种良法的推广;因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经济利益共享,企业也自动参与技术推广,提高了推广面和推广力度。

2.1.4 推广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推广渠道畅通全自治区已建成的区、市、县三级技术推广体系,覆盖全面,积极发挥作用,奠定了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 不利条件

2.2.1 生产规模扩张速度快,新增蚕农多 2000年全自治区桑园面积只有2万hm2,2005年就发展到了9.33多万hm2,桑园面积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的桑蚕发展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到2011年全自治区桑园面积已达14.67万hm2。生产规模的高速扩张,新增了一批技术掌握程度较低的蚕农,大大地增加了推广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2.2.2 推广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严重不足2000年以前,全自治区桑园面积一直在1.3万hm2以下徘徊多年,桑蚕生产占农业生产的比重微乎其微,广西也是全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桑蚕小产区,在政策及资金上得不到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力支持,推广基础是一个桑蚕小产区的水平,技术服务队伍人员少、资金有限。近年来桑蚕业受到政府重视,但在资金及人员配备上并无多大改观,服务能力提高不大。按照国家桑蚕基地县建设的标准,每万担产茧量配备4名技术人员。目前我区产茧10万担以上的县配备技术人员平均不超过8人,远远跟不上生产规模发展的需要。

3、广西桑蚕技术推广方法

通过对县、乡、村技术干部、专业户、科技示范户等技术骨干进行技术培训,推进职业教育,举办技术学校、培训班、科技报告、专题讲座以及生产现场会等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比较稳定的专业生产骨干队伍,使他们熟练掌握专业生产技能,持证上岗。通过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咨询服务、巡回指导,发放资料及广播、录像等视听手段,普及桑蚕科技知识和种养技术。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各级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水平,更好地进行蚕业技术推广。当前广西桑蚕技术推广方法主要有技术培训、建设示范基地、推广小蚕共育以及参与式推广。

3.1 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是目前广西桑蚕技术普及最快捷的方法,也是解决技术人员不足的重要途径。根据广西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主要的培训对象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农民技术员及农民。技术人员的培训分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转岗人员培训。

3.1.1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目的是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培训的对象是桑蚕科研人员、市县桑蚕站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农业局分管领导,培训的方式是研修班或学术讲座的形式,培训时间较短,一般2-3d。近年来自治区人事厅及农业厅多次举办过这类培训班,如2002年12月在南宁西园饭店举办的《全区优质高产桑蚕技术高级研修班》,请来国内知名的桑蚕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农业大学校长向仲怀教授主讲桑蚕科技动向,原国家茧丝办副主任讲授桑蚕经济及产业化经营,以及国内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来广西授课。学员是广西区内桑蚕科技工作者、各市县桑蚕技术骨干以及农业局、县政府分管领导。专家学者丰富的学识及前瞻性的观点,开阔了技术人员的眼界,更新了官员的观念,对广西蚕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5年7月又针对全自治区桑蚕业发展迅猛,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举办了《全区蚕桑生产实用技术高级研修班》,请广西区内桑蚕专家给全自治区桑蚕技术推广工作者讲授本土实用的桑蚕生产技术。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也经常邀请国内桑蚕专家来讲学,面向全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讲授桑蚕科研的最新进展。这类培训的成效是相当显著的,培训后的技术人员在桑桑蚕的发展中利用不断更新的知识,创造了许多新方法,如桑树埋条建园技术、稻田免耕播种技术等,在生产上产生了很大的效益。

3.1.2 转岗人员培训 针对从事桑蚕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的非桑蚕专业技术人员,是解决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重要手段。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多数是农业院校毕业,有比较扎实的农业技术基础,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也接触了较多的桑蚕生产,对桑蚕专业技术接受能力较强。对这些人的培训主要以补充专业知识的充电型培训为主。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举办过多次转岗人员培训班,一般以县为单位,组织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班人数在40人左右,培训期为1个月,授课方式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由专家讲授桑蚕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养蚕生产劳动,加深理解理论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证明,这类培训极大地缓解了蚕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矛盾,如环江、柳江、鹿寨、蒙山等县,先后都组织了基层技术人员到广西蚕业总站接受培训,现在这些人担负了重要的桑蚕推广业务,成为了技术骨干,为推动当地的桑蚕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1.3 农民技术员及农民培训 直接针对生产者,是提高农村种桑养蚕技术水平最直接的方法。这种培训的形式很多,有县级技术人员办班的,也有自治区、市桑蚕技术部门下乡授课的,也有请技术掌握程度高、生产效益好的农民现身说法的,还可以采取在集市咨询及分发技术资料的形式。自治区、市级桑蚕部门下乡授课时间较短,一般只有半天到1d的培训课时,主要是介绍一下技术的要点,宣传形势。这样的培训对提高农民技术水平的作用不是很大,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能改变农民的一些不良的生产习惯。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及技术服务不到位,蚕农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操作习惯,如不正确使用消毒剂、错误的蚕种催青保护措施等,这些习惯依靠当地的技术人员来纠正非常困难。自治区、市专家的授课,能够给蚕农很大的触动,从而改正错误。县、乡一级的技术培训最能提高农民技术水平。一般培训时间都在2d以上,授课老师的乡土语言对农民有极大的亲和力,理论联系实际,农民也易于理解与接受,有的县、乡还有培训基地,可以具体示范,效果更佳。一些地方还请有经验的蚕农参与授课与讨论,加强了学员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教学效果也很不错。

3.2 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是技术的一个活载体,各种技术及方式、理念均可在示范基地里实物展示。建设示范基地是技术推广与普及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全自治区建有大大小小各类种桑养蚕示范基地数10个,有生态型的、有标准化的、有高产优质的、有大棚养蚕的等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宜州太平乡山湾村生态型优质高产高效蚕桑生产示范基地、象州国家桑蚕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柳城科技扶贫项目的优质桑蚕生产示范基地等。全自治区各类基地每年接待的参观群众上万人次,区内一些发展桑蚕的新区经常组织群众去基地参观学习,参观群众在示范基地里一边听技术人员的讲解,一边观看实物,还可以跟基地的农户交流,对各种技术的认识比较深刻,理解也比较透彻,回去以后能模仿基地的做法,把先进技术落实到生产应用中去。

3.3 小蚕共育

小蚕共育本是一种养蚕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对技术推广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小蚕饲养难度远远高于大蚕,小蚕共育将小蚕集中到共育室饲养,要求饲养员必须掌握正确的养蚕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因此,合格的小蚕饲养员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传播者。小蚕共育是将小蚕集中饲养成壮蚕后分发给农户的一种分段养蚕法。在分蚕的时候,蚕农集中在共育室领蚕的同时,会向小蚕饲养员询问一些技术问题,蚕农之间也互相交流生产经验。一般一个小蚕共育室服务的蚕农都在50户以上,这么多的农户集中在一起互相交流经验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小蚕共育使他们在每个养蚕批次都有一次聚会,其中的经验交流与传播对蚕农的技术提高作用非常之大。而小蚕共育者为了提高自身的信誉,稳定客户,也比较尽心尽力地指导农户养蚕。因此,小蚕共育不仅是一种高产稳产的养蚕形式,还是一种有效技术推广模式。由于小蚕共育的双重作用,广西已将其作为主推技术在全自治区推广了多年。许多蚕区还将小蚕共育饲养员集中重点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后,聘为农民技术员,不仅服务于参加共育的蚕农,还要服务周边农户,以此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3.4 参与式推广

参与式农技推广是指在农业技术的选项、项目计划的制订以及实施的整个推广过程中,充分强调推广对象作为项目主体的重要性,并十分重视其能力的提高。参与式推广要求推广人员与推广对象必须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且相互沟通、达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充分理解。参与式农技推广方法以其显著的推广绩效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应用也受到广大农技推广者及农民的重视。在2002~2003年,《优质原料茧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项目的实施中,部分蚕区引入了参与式推广方法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推广效果。如在宜州市太平乡山湾村,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都由当地蚕户进行调查和分析,进行广泛参与。通过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方法,启发、引导蚕农自己发现当地桑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如何增加种桑养蚕收入提出自己建议,然后根据蚕农的需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通过培训、组织发动等活动增进他们的知识,改变他们的观念、态度,提高技能等,逐步培养他们的自我发展意识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把蚕农由相对被动的技术采用者转换成积极主动的技术寻求者。实践证明,这种尝试取得了成功。两年来,山湾村蚕农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自发的把原来的水田、甘蔗地、村边地全部扩种或改种桑树,形成了千亩连片桑园,蚕茧的单产与质量大大提高,种桑养蚕的效益也相应提高,全村变成了种桑养蚕致富的典型。

桑蚕培训心得体会篇2

论文摘要 阐述了西山三乡产业结构现状,论述了西山三乡适宜养蚕区的比较优势,指出了其蚕桑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蚕桑业是隆阳区的传统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中上等肥力的地块,特别是山区的缓坡地,以及具有一定水利条件的山区、半山区缓坡地上栽桑养蚕,加上精细管理和科学的种养技术,年产茧可达2 250~3 000 kg/hm2,年产值4.275~5.700万元/hm2。因此,发展蚕桑产业能够大幅度增加农户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而且还能绿化环境,涵养水分,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富民、可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1西山三乡产业结构现状

西山三乡是指杨柳乡、瓦房乡、瓦马乡,属隆阳区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区,东临保山坝,南接蒲缥镇、道街乡,西至怒江边,北交泸水、云龙县。最高海拔3 655.9m,最低海拔680m。西山片区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山区气候,呈现北亚带和南温带2个气候类型,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节分明,晴雨昼夜有别,小范围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北亚热带包括杨柳、瓦马西部和芒宽江东4村,年平均气温18.2℃,年降雨量729mm;其余地区属南温带,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 400mm。区内大部分以石灰岩和沙页岩风化的黄壤、宗红壤为主。总耕地面积7 733.6hm2,劳动力逾5万人。适宜种植水稻、麦类、包谷、甘蔗、烤烟、香料烟、山葵、蚕桑、红花、经济林果和热带水果等。西山片区3个少数民族乡集中了近9.3万人的贫困人口,是全区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2适宜养蚕区的比较优势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适宜栽桑养蚕,加之高原空气清新,污染源少,具有发展蚕桑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是隆阳区工业副业不发达,特别是广大山区,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之2009年外出打工农民返乡上升的情况下,农民增收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而蚕桑产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解决山区劳动力就业问题;三是蚕桑产业是经济型和效益型并存的产业,可作为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的项目来实施;四是在适宜的地方种桑养蚕效益高于其他作物。新植桑园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3年后进入盛产期,产值可达2.25~4.50万元/hm2,而种植玉米按9 000kg/hm2,1.4元/kg计,产值1.26万元/hm2。因此,种桑养蚕与玉米相比经济效益增长1.7~3.0倍。

3蚕桑发展存在的问题

3.1产业间争地矛盾突出,蚕桑合理布局难以保证

由于近几年西山三乡产业发展比较多,很多地方难以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导致一村多业,产业争地、争劳力比较明显。比如杨柳乡立体气候明显,地形复杂,最高海拔2 864 m,而最低海拔为670m,适宜种植的作物有很多。2008~2009年,区政府下达的产业种植任务主要有甘蔗600hm2,香料烟333.3hm2,核桃266.7hm2。烤烟233.3hm2,蚕桑266.7hm2。这就导致多数桑园规划在不适宜的山地上,套种在核桃树下和其他作物里,坡度陡、土壤贫瘠、没有水源、土地条件差而造成零星分散,形不成规模。

3.2认识不到位

蚕桑产业是一个既种又养的产业,种好桑树,养好蚕,夺得蚕茧丰产丰收,才能体现这个产业的经济效益。而多数乡村干部认为把桑树种下去,完成上面下达的种植任务就算了事,存在“重栽轻管”的思想。而广大农民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只将发来的种苗栽好,并不对其进行管理。

3.3交通条件差,技术服务不到位

西山三乡种桑产业和养蚕户分布比较零散,交通不方便,蚕桑技术辅导员下乡时多数走路和骑摩托车,有时连下几天雨,辅导员根本无法到农户家进行指导,不能及时很好地解决饲养中存在的问题。而多数蚕农饲养水平低,在饲养过程中,关键技术不会处理,影响了蚕儿的发育,导致蚕茧产量和质量降低。

3.4桑园有效面积(养蚕面积)少,种桑不养蚕农户所占比例大

西山三乡有种桑户3 204户,而2008年养蚕户499户,所占比例为15.6%,还存在毁桑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投入不足,导致茧质茧量低。栽桑养蚕需要对桑园和蚕房建设蚕用物资的投入,而西山三乡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还存在人畜共室的现象,因此多数农户桑园和蚕房投入不足,导致桑树长势差,叶质不好,蚕房建设不标准、不规范、保温效果差,升温升不起,空气不对流,养蚕业绩无法体现。二是价格波动影响了群众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全球性经济危机,直接影响茧丝行情,2007年白蚕丝价格为20~22万元/t,2008年降到13万元/t。全区鲜蚕茧收购价格降了2.1元/kg,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4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4.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合理调整产业区域布局,调整作物结构,做到一村一品,适当压缩低效益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择优布局。把桑地规划建设在生产条件好、干部群众积极性高的最佳适宜区,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4.2提高认识,增加投入

从乡到村,从村到组到农户,必须提高对蚕桑产业的认识,克服“重栽轻养”、“重栽轻管”的思想,加大对桑园建设和蚕房建设、蚕用物资的投入力度,改善生产条件,蚕桑产业才可持续发展。

4.3典型引路,样板带路,打造专业示范村

要认真抓好标准化高产示范样板建设,充分发挥丰产桑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到优质、高产、高效。样板要办到村、办到组,让广大农户能看到、能体验到蚕桑产业确实是一个好产业,只有实实在在能受益,农户才会自觉自愿发展。在建设示范样板园的同时,要在种植面积大、有条件和基础好的村打造蚕桑专业示范村,严格按照专业示范村建设标准,切实抓好指导和服务工作,用事实说话,真正起到典型引路,推动面上生产的发展。

4.4广泛宣传,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会,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做到干群思想统一。要高度重视技术培训工作,重点对蚕桑辅导员和农户进行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以村组为单位培训的方式,就近培训,服务上门,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争取每个村在不同环节都能进行1次培训,让广大农户熟悉种桑养蚕技术,不断提高辅导员和农民种桑养蚕水平,挖掘潜力,提高效益。

4.5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要加强桑园的施肥、除草、病虫防治、剪伐工作,确保桑树健康成长,同时要合理套种作物,最好是套种矮杆的豆类、辣椒、生姜等作物,不能套种高杆的玉米等作物。养殖环节要建设标准化蚕房,提高饲养技术,增加农民收入。

4.6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要健全区、乡两级技术服务体系,充实技术力量,健全机构,配齐技术人员和辅导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和待遇,实行效益与付出挂钩、技术分片包干、相互协作制度,解决专人不专职问题,建立以考核奖惩为主的工作激励机制,营造齐抓共管良好环境。

桑蚕培训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8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208-02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依澜沧江而得名,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县境与西双版纳州、临沧市、普洱市的7县(区)毗邻,与缅甸国接壤,国境线长80.563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880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158个村(居)民委员会、1920个自然寨、2595个村民小组。2013年全县总人口49412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097元,农民人均有粮338,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的部级贫困县。加快蚕桑产业发展,对调整澜沧县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澜沧县自2005年11月起步发展蚕桑产业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澜沧县蚕桑办和鑫源公司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将普洱市打造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蚕桑产业基地和世界著名的茧丝绸品牌基地”的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发展机遇和“十一五”期间全县建设5333.33公顷蚕桑产业基地的目标任务,按照“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发展模式,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紧密团结,相互配合,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蚕桑产业发展,并获得显著效益。2010年全县桑园面积已发展到2466.67公顷,其中嫁接桑园566.67公顷; 2014年全县蚕桑产业涉及9个乡(镇)、27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946养蚕户,全年养蚕5556张,鲜茧总产量204.6t,平均每张鲜茧产量36.8,鲜茧总产值771.4万元,平均每张鲜茧产值1388.41元,优质茧率97.3%,户均养蚕收入8154 元。桑园面积跃居全市第二位,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省政府已将澜沧县列为全省10个核心基地县之一。

通过五年的种桑养蚕情况表明,种桑养蚕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收效长”的好产业,澜沧县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不但适宜种桑养蚕,而且适宜饲养多丝量蚕品种,鲜茧产量高,茧丝质量好,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种桑养蚕的效益和希望,种桑养蚕积极性较高,种桑养蚕正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2 澜沧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劳动力大量转移 蚕业发展定位不高

由于澜沧县多为山区,农民收入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城乡差别较大,农村约有80%的青壮年劳动力已进城务工,家中只剩下妇女、儿童和老人,多数山区农村成了“空壳村”和“老幼村”。而蚕桑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结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实现高产、优质的蚕茧为目的,从栽桑采叶到养蚕结茧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精心管理,如某一环节做得不到位,就会影响到蚕茧的产量、质量及蚕农的收入,劳动力价值就无法实现。并且,近几年来,甘蔗、咖啡等经济作物的产品价格不断攀升,相对于蚕桑产业来讲,收入虽然少一点,但劳动力投入少、风险小;由此出现了老区的部分区域蚕农把土质肥沃的桑园改种成甘蔗、玉米等作物,只留下一部分土质较差的桑园来养蚕,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其它产业。在新发展的部分乡镇,因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其它产业,留守在家的农民无力规模化发展蚕桑产业,部分乡镇为了完成任务,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导致家家户户都栽桑,规模小而散、栽而不养、养而不精等诸多问题,桑园及蚕室不集中,无法达到实施统一生产、统一技术和统一消毒防病的现代蚕业发展的相关要求,蚕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异性不能充分体现。

2.2 山区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多年来,由于澜沧县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财政困难,绝大多数自然村公路通达率较低。山区地块狭窄 ,不便于机械作业和车辆运输,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耕牛犁,物资及农产品搬运全靠人背,劳动力投入多、劳动效率低;而且桑园没有灌溉设施,干旱缺水时不能及时灌水,严重影响到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再加上蚕农建设蚕室的投入能力不足,蚕与人共居,养蚕条件差,不能有效地实施消毒防病措施,日积月累,随着病菌的增加及扩散,就会引起蚕病暴发,甚至导致蚕农绝收,将极大地挫伤山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3 缺乏技术和经验

种桑养蚕是一项“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收效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时间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只有严格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种植和饲养,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由澜沧县桑园种植分散零乱,点多面广,交通不便,鑫源公司技术力量不足(仅有技术员13人、辅导员40人),工资待遇低,缺乏交通工具,面对19个乡(镇)、119个村委会、1001个村民小组、12954户农户,很难保证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到位;澜沧县参与种桑养蚕工作的技术人员,除1人是学蚕桑专业的外,其余人员是半路出家,边学边干,技术不精,缺乏经验,不能及时准确地解决生产上出现的技术问题;种桑养蚕农户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不强,接受新技术慢,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这样复杂的技术,导致桑树种植质量差,田间管理粗放,家蚕饲养水平低,蚕病发生频繁,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4 资金投入不足

发展蚕桑产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资金投入”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资金投入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才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澜沧县是部级贫困县,农民生活贫困,财政困难,筹集不出较多的资金用于扶持发展蚕桑产业。2009年至2013年县人民政府逐年安排了一定数额的贴息贷款,但因银行贷款的要求高,手续繁锁,多数农户仍无法贷到急需的资金,贷款农户仅占种桑农户的14.7%,仅靠澜沧县和鑫源公司投入的有限资金,很难保证蚕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扶持农民种桑养蚕过程中出现了化肥不到位、蚕房建设资金短缺、培训费和工作经费不足等诸多问题。农民“等、靠、要”思想突出,导致很多措施不能按技术要求组织实施,影响桑树的正常生长和家蚕的科学饲养。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澜沧县蚕桑产业的发展。

2.5 产业之间竞争激烈

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对粮食、甘蔗等作物的扶持力度,粮食、甘蔗等作物价格上涨,有的地方缺乏正确引导,群众看不到种桑养蚕的远景希望和长期效益,盲目产生跟风心理,造成产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争土地、争劳动力、争投入的矛盾突出,不少农户因利益驱动,放弃了桑园管理和养蚕,甚至出现毁桑改种粮食、甘蔗等作物的现象,使蚕桑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3 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真抓实干

种桑养蚕是富民富县、发展县域经济的短平快项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基础性产业。澜沧县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发展机遇和与鑫源公司合作开发蚕桑产业的有利时机,树立科学发展观,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蚕桑产业发展摆到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经济产业进行培植。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充实精干人员,加强领导,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统一思想,加大宣传力度,把发展蚕桑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到千家万户,让群众的思想认识由“政府要我种桑养蚕”向“我要种桑养蚕”的方向转变;三是明确蚕桑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把种桑养蚕任务落实到乡、村、组、户,并签定责任状和合同,实行“三包干、三落实”工作机制,层层落实,一级抓一级,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四是制定蚕桑产业的扶持政策和奖惩办法,县财政每年应按排一定资金用于挂钩奖励,实行面积、产量、产值与奖惩挂钩,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县、乡、村和农户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

3.2 制定优惠政策,为龙头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澜沧县要进一步树立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土地征用、税费征收方面给予优惠,在资金融通、信息服务、政策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为龙头企业提供一流的土地和优质的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对蚕茧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及时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解除龙头企业的后顾之忧,提高工作效率;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形成共同体,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保护龙头企业合法的市场经营权,确保龙头企业投资的安全性。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企业发财、我发展”的氛围,为龙头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基地建设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共同做强做大澜沧县蚕桑产业,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3.3 认真搞好规划,择优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种植

澜沧县加快蚕桑产业发展,要吸取“十一五”期间桑园规划差、种植分散零乱的经验教训,把桑园规划纳入今后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蚕桑产业向“交通沿线、村寨附近、好田好地”发展的原则,按照建设“万亩乡(镇)、千亩村、百亩组、万元户”的总体要求,认真搞好规划,择优合理布局,坚持标准,把桑树安排在最适宜的区域内集中连片种植,不搞遍地开花,使桑园种植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在具体布局上优先发展交通沿线和甘蔗、茶叶种植面积较少的地区,重点发展竹塘、谦六、东回、勐朗、上允、发展河、东河、木戛、文东、大山、拉巴、糯扎渡等12个乡(镇),其余乡(镇)可选择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的2―3个村重点发展。严格把好桑园选择质量关,在地块安排上尽量选择寨子周围的水田、园圃地、台地、坡改梯地、平缓地种植桑树,严禁将桑树安排在陡坡地、瘦地上种植。实现蚕桑产业由一般区域向优势区域转移,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的经营模式。

3.4 实施“万亩乡(镇)、千亩村、百亩组、万元户”建设工程

为加快蚕桑产业的发展,澜沧县要在抓好桑园科学规划的同时,根据蚕桑产业向“好田好地、村寨附近、交通沿线发展”的原则,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全面实施“万亩乡(镇)、千亩村、百亩组、万元户”建设工程。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竹塘、谦六、东回、勐朗、上允5个蚕桑万亩乡(镇)建设;全力抓好战马坡、大塘子、南本、募乃、东主、乍乃、龙塘、谦糯、麻力河、新城、回、东岗、阿永、改新、唐胜、看马山、包麦地、大林窝、芒蚌、南洼、那阮、芒角、发展河、东河、扎布、硝塘、帮敢、拉巴、哈卜吗、多依树、小寨、南德坝、大山、半坡、塔拉弄、南列、山等千亩村建设;全面加强百亩组建设;培育一大批养蚕收入万元户。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重点突破,真抓实干,抓出成效,带动全县蚕桑产业的发展。

3.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桑区农业生产条件

澜沧县要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发展机遇,多渠道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桑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蚕桑产业发展后劲。根据蚕桑产业发展规划,继续抓好以水浇地、坡改梯和中低产田地改造为重点的高稳产农田地建设,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充分利用桑区水利资金、基本农田建设资金、人畜饮水资金等配套建设水利设施,不断改善桑区水利条件、满足蚕桑产业发展的需要。桑区水利配套建设由农业、水利、鑫源公司等部门共同设计,以小水沟、小水管、小水池、小坝塘为主,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为充发挥桑区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益,制定桑区水利设施的管护办法,确保设施的完整与持续使用,各乡(镇)应建立桑区水利建设施工档案,桑区水利建设提倡多渠道投资,有偿使用。大力发展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建立“畜、沼、桑”的经营循环模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有机肥料,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桑区道路建设要纳入县、乡、村公路建设计划,分步实施,加强道路管护,确保物资调配和蚕茧收购。

3.6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切实搞好技术服务

为提高农民种桑养蚕技术,保障种桑养蚕优质、高产、高效,澜沧县要加强蚕桑科技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科技队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蚕桑产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一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网络,合理配置技术人员,安排发展蚕桑产业的乡(镇),每个乡(镇)农业站抽出2―3名技术人员主抓种桑养蚕工作,鑫源公司配备技术人员1―2名,发展面积达到200亩以上的村委会聘用辅导员1名,每个村民小组培养科技示范户3―5户,做到县有蚕桑办和公司、乡有技术人员、村有辅导员、组有示范户;二是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三是采取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统一集中、统一技术标准的培训办法,加大对辅导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种桑养蚕的质量,实现蚕桑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四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外地有技术、有资金、有经验的桑农到澜沧县承包土地种桑养蚕,带动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五是澜沧县和鑫源公司的技术人员要通力合作,相互支持,深入生产第一线,采取各种形式,认真抓好跟踪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及时为农民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3.7 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

为保障蚕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澜沧县要围绕“十二五”期间建设5333.33公顷蚕桑产业基地的目标任务,高度重视蚕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抓住澜沧县被省、市列为核心基地县的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蚕桑产业发展,争取国家、省、市更多的项目资金扶持。在鑫源公司逐年增加投资扶持的基础上,澜沧县要根据财力条件,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作为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培训费、奖励资金、工作经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专用蚕房、化肥、蚕用物资贷款贴息。强化资金整合,提高资金使用的集中度,农、林、水、科技、扶贫、民委等各部门的项目资金,都要服从政府的调配,对蚕桑产业进行倾斜,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重点乡(镇)、村、组、龙头企业和种桑养蚕农户给予贷款支持,不断完善和简化贷款手续,做到贷款快捷通畅,凡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都能贷到款,让农民真正享受政府贴息贷款的实惠,同时要教育农民遵守贷款信誉,专款专用,按期还款,确保银行投放资金的安全性。正确引导农民克服“等、靠、要”思想,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桑园管理,科学饲养家蚕,提高种桑养蚕效益,调动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桑蚕培训心得体会篇4

,办公室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学习实践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统一了思想认识,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对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桑农增收、产业增效,推广蚕桑新品种、新技术为工作重点,促进我县蚕桑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一、生产情况 (二)养殖蚕种。全年养殖5批次,养蚕种2804.5张,完成市下达2978张的94.2。其中:春蚕养殖635张,占22.6;夏蚕养殖659张,占23.5;正秋蚕养殖858张,占30.6;晚秋蚕养殖400张,占14.3,晚晚秋养殖252.5张,占9.0,养蚕农户892户。 (四)优质茧率达95,超额完成市下达92指标,超3。蚕茧质量是省内外为数不多优质茧之一,各项指标较高,夏茧庄口上车率达96,清洁91,解舒率69,平均丝长1117.2m,是缫制5a级生丝优质原料。 (六)重点户。重点扶持培育重点户131户,其中:种植桑园5—10亩,养殖蚕种6—12张,有123户,种植桑园10亩以上,养蚕种12张以上8户。养殖最高收入2.46万元。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

在县、乡蚕桑办,佳浩公司共同努力下,今年对种桑养蚕做了较多富有成效的工作,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势利导,加大种桑养蚕宣传力度,提高桑园管理及养蚕的积极性。

1、积极做好桑园管理的各项工作,重点做好伐条翻挖,除草、施肥、排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2、全力巩固老桑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落实新植桑园面积,抓好536.2亩新植桑园管理与技术指导。

(二)统一渠道,规范订购桑苗和蚕种,搞好蚕种补催青。

1、为规范种桑养蚕市场秩序,杜绝非法购桑苗和蚕种,指定由佳浩公司统一渠道购进,同时在养蚕环节中,明确蚕种补催青责任,各项技术环节分工到人,严格消毒,规范操作,保证小蚕成活率和质量,力求做到养好小蚕一半收。

2、蚕种发种后及时跟踪调查,加强消毒防病,加强养殖技术指导与服务。

(三)加强种桑养蚕科技培训,提高桑农科技素质。

蚕桑办及佳浩公司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的同时,重点下乡入户开展科技服务,组织临时现场会,开展种桑养蚕技术培训。 2、印发《蚕桑饲育参考表》、《蚕室蚕具消毒药剂使用标准表》、《小蚕饲养技术要点》、《大蚕饲养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和明白纸1400余份。

3、利用广播、电视、农业信息、政府阳光工程等网络媒体将农业政策,蚕桑实用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提高桑农整体素质和科学养殖水平,提高效益。

(四)积极引进蚕桑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扩大发展。继续推广方格族应用技术,配套方格族上族技术,科技人员驻点开展全程指导与服务。 三、取得的主要经验

××种桑养蚕已有十多年历程,产业发展在曲折中前进,虽然没有惊人的成绩,但积累了一定经验,主要经验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蚕桑产业发展的保障。

1、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非常重视蚕桑产业发展,每年召开市、县级蚕桑工作会议,通报蚕桑生产形势,研究存在问题,制定扶持政策;

2、市、县、乡成立蚕桑办,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推广体系,对种桑养蚕全过程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

(二)依靠科技,提质增效,抓培训,促推广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蚕桑产业要发展,必须抓好科技培训与推广工作,县、乡、村科技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加强对桑农指导培训,重点放在高起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品上,做到蚕桑建设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技术现代化,激活机制,提高效益。

(三)加大投入是蚕桑产业发展的核心。

我县多数农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历来种桑养蚕投入主体是农户,投入低、见效低、产出低。对蚕桑产业各级投入力度不大,扶持措施少,各级能加大投入扶持力度,蚕

桑产业会有较大的发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种桑养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但面对产业发展,存在较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认识问题。蚕桑产业是我县一个重点产业,是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植财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蚕桑产业在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并不是产业本身问题,而是群众对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对整体思路理解不深刻,导致部分群众对蚕桑产业发展信心不足,决心不够,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布局不够合理,导致蚕桑产业停滞不前。

(二)产业问题。

1、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集生产、加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虽有佳浩公司一统全市蚕桑产业,但在资金扶持上

、技术推广上难于适应当前蚕桑产业发展需要,出现点多面广,缺资金,缺技术,缺乏激励机制等诸多被动局面,某种程度影响着蚕桑产业发展;生产主体与收烘部门利益不统一,好茧难以兑现优价,市场价格起决定性作用,有时蚕茧价格不能随行就市,挫伤种桑养蚕积极性。

2、产业规划布局未落实到位,产业之间互相争地,争劳力情况日渐显现,特别烟桑矛盾进一步加剧,挖桑弃养现象突出。

3、物价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养蚕所需的蚕室、蚕具、化肥等物资价格上涨,农民工工资上涨过快,致使养蚕成本提高,蚕农收益不高,蚕桑生产是集种养为一体较为复杂且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的产业,它需要房屋、生产工具和密集型劳动力,生产成本高,扶持政策低,挫伤了蚕农积极性。

(三)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建设滞后。

1、桑园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2、专用标准蚕房少,小蚕共育蚕房少,没有蚕种催青室。

(四)产业技术问题

1、经费缺乏,新技术推广困难,竞争优势不强。由于我县生产规模不大,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比较困难,一些新技术推广难以做到“技物结合”,新技术到位率低,造成蚕茧总体质量不高,单产低,行情不好时缺乏竞争优势。技术推广经费匮乏制约着蚕桑产业的发展。

2、综合防病不力,蚕病偶有发生。尽管蚕农防病意识有所提高,但只局限于养蚕前的消毒,而忽视蚕期中的消毒和蚕后的“回山消毒”,消毒方法只重视洗、刷、晒等物现消毒,轻视药剂等化学消毒,造成周围环境遗留的病原多,导致蚕病易发生。秋蚕期,水稻治虫,烟地治虫治病喷施农药造成桑叶受农药污染,蚕儿中毒,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有的村(社)引发烟农与桑农矛盾纠纷。

3、蚕茧质量意识淡薄,长期使用不良族,造成柴印、黄斑等次下茧增多,解舒差、茧价低,影响效益。

五、2012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尽快引导蚕农正确看待变化的茧丝绸市场,稳定不良情绪,搞好桑园管理,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桑园间作,提高桑园综合效益;全面普及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小蚕共育,蚕病综合防治,方格族应用技术,提高蚕茧产量与质量;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帮助蚕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增强蚕桑产业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计划指标。 2、计划全年发种3280张,张种产量38.2kg,产鲜茧125.3吨,总产值250万元。更新老桑园1000亩,新定植桑园1100亩。

3、强化蚕桑产业合作理念,推进合作社的组织建设。合作社组织是我国入世后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蚕桑产业健康、持续、稳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必须引导发展蚕桑产业合作化经济建设步伐,力争全年建立1—3个蚕桑产业合作社。

4、创新思维,努力探索桑园套种豆类、蔬菜、花生等经济作物,杜绝桑园荒芜现象;探索桑枝生产食用菌;桑茶制作新技术等蚕桑产业综合开发新途径,提高桑园综合效益。

(三)主要措施

根据我县现有生产基础和蚕桑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种桑养蚕作为我县重点扶持产业之一,单产水平较高,蚕茧质量好,丝长无污染,不愁销路,迫切需要制定有关蚕桑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要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从长远看,种桑养蚕会得到实惠。历界县委、政府都把蚕桑产业确定为农村致富工程的重要项目和增加桑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强化宏观调控与指导力度,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真正把宣传工作做到位,提高广大蚕农市场意识,正视困难,立足长远,增强信心,立即纠正毁桑改种现象,同时尽可能地将蚕桑产业纳入大农业政策,补贴保险范围。从短期看,要制定奖励扶持政策激活种桑养蚕积极性。

桑蚕培训心得体会篇5

虽然重庆的蚕业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然而根据调查分析,全市蚕茧总体质量低于西南地区的平均水平,由此导致该市蚕丝只能面向低价市场,制约了茧丝绸行业的良性发展,对桑蚕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

针对重庆蚕茧质量现状和水平,要提高蚕茧质量,首先要分析蚕茧生产的各环节对蚕茧质量的影响,同时,将整个过程与西南地区的云、川、陕以及华南地区的广西进行对比分析。

桑蚕干茧生产流程为:

通过对流程的分析认识和实地观察,桑蚕干茧的生产流程涉及到5个环节7个因素,即选择优良的蚕种进行育种和养殖,在此过程中,要选择适应区域性气候的优良蚕种,应考虑区域性气候和桑叶能否满足蚕儿生长的需要,养殖方式上尽量减少传统养殖,积极推广和运用大棚养殖,确保蚕体健康,以保证蚕子的生长质量和成茧质量。当蚕子达到大眠后进行上蔟,蚕儿在蔟中吐丝结茧,该环节应考虑蔟中适当的温湿度和蔟具,减少传统的上蔟方式,尽量采用方格上蔟,以保证蚕儿正常吐丝结茧;然后进行鲜茧收购,并将所收购的鲜茧及时烘干。此烘茧环节是鲜茧形成后保证蚕茧质量的重要环节,烘茧时期的掌握、烘茧温湿度高低、烘茧时间长短、烘茧方式等均是影响干茧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烘茧质量,在烘茧方式上采用热风式烘茧机进行烘茧。

西南片区养殖环境条件和技术的调查对比与分析

从上述现状调查发现,云、川、陕和广西蚕茧质量等级、平均质量标志、综合质量水平均优于我市,经查阅有关资料、请教相关院校学者、教授、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和现场考察,云、川、陕和广西养殖技术、收烘技术、气候条件、从业人员等质量现状以及科研状况和政策等方面的情况如下: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劳动力充足,用工成本相对较低;技术创新基础扎实,自主选育出一系列适合广西气候条件的高抗、高产、优质蚕桑品种。在实施产业政策上,牢牢抓住“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把种桑养蚕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增收的一项新兴产业来抓,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和法律法规,形成了上下齐抓蚕桑生产的氛围。注重蚕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培育和推广适合于本区域性气候的“两广二号”蚕品种及“桂桑优”、“桑特优”系列桑品种。积极推广和采用多批次滚动养蚕的养殖技术和方格蔟上蔟方式提高蚕茧质量。与此同时,坚持科学规划,加强科技创新,推进规模生产,发展精深加工,充分利用蚕桑资源进行桑枝造纸、培育食用菌,蚕沙生产有机肥、提取叶绿素、蚕蛹食品,桑叶茶、果桑等综合开发,全面提升蚕业的综合利用水平。

2.云南省。云南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机遇,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继烟草、茶叶、花卉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之后,积极培育茧丝绸这一绿色支柱产业。经过努力,全省茧丝绸产业发展迅速,桑园面积进一步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农业产值10亿元,促农增收5.8亿元。云南省加大了对茧丝绸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龙头企业为全省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注入了发展资金,引入了先进技术,拓宽了市场,有效地带动了产业发展,全行业已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体制。通过技术扶持,广大桑农种桑养蚕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养蚕能手不断涌现,产品质量得以提高。通过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和农户参与,云南省茧丝绸产业发展迅猛,比较优势日益凸现,经济效益提高显著,各县区政府、企业及广大桑农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3. 四川省。四川省按照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原则启动新品种研发,利用直属蚕种场的技术力量,发挥品种审定的引导作用,进行品种区域试验和品种适应性改良,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好人才培训和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四川省农业人口具有栽桑养蚕的习惯,重点培养专业大户,按照“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模式,发展蚕茧出口生产基地。2010年全省养蚕农户120万户,桑园面积180万亩,发种205万张,产茧142万担。在“十一五”期间,桑园面积基本稳定,养蚕户数减少,户均规模逐渐扩大,发种量减少,单产逐年上升,全省蚕茧总量和质量保持稳定,蚕桑产业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4.陕西省。陕西省茧丝绸行业通过加强宏观调控,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通过实施“东桑西移”工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化水平提升,组织化程度提高,市场化规模拓展,蚕桑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蚕茧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使蚕茧质量明显提高。到2010年底,全省桑园面积120万亩,优良桑树品种普及率达90%以上,从事养蚕业的农户30万户,全省小蚕共育率达到了70%,方格蔟普及率达到了88%。大力普及省力化蚕台、养蚕大棚和专用蚕室等养蚕设施,蚕茧质量平均提高1~2个等级,鲜茧茧层率和蚕茧上车率分别达到了22%、88%。同时,获国家发明专利的“热风循环式蚕茧干燥设备”在全省推广,既节能降耗,又使干茧质量得到提高。在科研技术上,以桑园科学套种和桑枝食用菌等保健食品、蚕丝被等家纺产品的研发生产为代表,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全省茧丝产业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通过对以上四省份的调研,我们找出了我市蚕茧质量差、蚕丝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行业整体综合效益不高的主要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重庆市总体蚕茧质量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1.蚕业基础薄弱。受地域特点的影响,80%以上的地区,均为传统的养蚕方式,蚕桑生产分布广,零星分散,户均养蚕规模较小,蚕业集中度低,科学化养蚕水平不高,养蚕技术比较落后、设施较为简陋、品种更新换代慢,桑蚕品种良种繁育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实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普及相对滞后,影响了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我市蚕茧单产较低、质量较差。同时,千家万户养蚕模式,造成蚕茧收购和加工零散,粗放经营,技术标准得不到贯彻,影响了质量和效益。

2.蚕农养蚕积极性不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愿意外出务工,而不愿意留在家乡务农,或者说留守家里的蚕农也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究其根本原因,蚕桑养殖为农民收入做出的贡献不够大,蚕茧的质量好坏影响其价格的高低,然而我市的蚕茧质量低于西南地区的平均水平,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3.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重庆丝绸企业普遍缺乏人才,丝绸加工企业量小体轻,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弱,科技研发、技术改造的投入严重不足,虽然蚕桑茧丝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已初见成效,但产品附加值较低,仍然存在“非绢丝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行业整体综合效益不高,竞争软实力与沿海地区及行业先进比差距较大。

对策与建议

1.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茧丝绸“十二五”发展纲要,加快新品种繁育工作。优良的蚕品种作为蚕茧优质高产的前提,直接关系到原料茧的质量和产量,是决定茧丝绸产品质量优劣的源头,是茧丝绸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的要求,商务部《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加强育种、功能基因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加快家蚕基因组研究成果转化;加强蚕、桑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完善蚕、桑实用品种选育、繁育和质检制度”的任务。稳定优质蚕茧生产基础,应不断加大蚕品种繁育的政策措施扶持和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适用于自动缫丝生产和不同气候环境条件的优质高产优良蚕品种。

2.继续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打牢茧丝行业原料基础。依托我市可适宜于植桑养蚕区域,凭借植桑养蚕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比较效益高、价格高、蚕农现金收入高和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应继续在桑园管理、蚕病防治、蔟中管理、适时采茧、鲜茧收烘、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着重扩大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强蚕茧生产技术管理,减少植桑养蚕“靠天吃饭”的影响,切实提高我国桑蚕茧产量和质量。

(1)加强基础建设,改善蚕种生产设施条件。一是扶持建设原专业蚕种场对适宜本地区和区域地气候环境的优良蚕品种的研究,对现有骨干普种场蚕种繁育与催青等关键环节装备和蚕病检测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二是加大先进桑蚕养殖技术的推广运用,全面推行大棚养殖、小蚕共育、方格蔟上族的养殖技术。

(2)完善蚕桑病虫害防控体系。依托省、市、县(区)蚕技、制种、科研单位,建立和完善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反应、有效防控的蚕桑病虫害防控体系,为茧丝绸产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3) 提升收烘和茧丝绸工业环节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推行仪器评茧普及节能高效环保的蚕茧烘干设备,淘汰落后的缫丝生产设备,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完善生产质量检测控制体系,有序发展丝绸深加工。

桑蚕培训心得体会篇6

广西茧丝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的良好契机,积极推进茧丝产业发展,茧丝生产突飞猛进,成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最成功的产业之一。茧丝产业已成为广西农业新兴优势产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蚕丝业的“广西现象”,现初步形成了“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的发展新格局。2014年广西全区桑园面积289万亩,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2015年广西桑园面积继续保持国内领先。2014年蚕茧产量33.96万吨,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

广西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茧丝绸深加工企业来广西投资,并陆续建成投产,缫丝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增长迅速,形成了广西蒙山华虹丝绸有限公司、广西桂合集团有限公司、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等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缫丝企业达到88家,生产规模33万绪,生丝产量达4.07万吨,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广西目前有丝绸织造厂9家,2014年广西坯绸产量1814万米,丝绸工业总产值达178亿元。

广西茧丝质量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

(一)广西干茧质量现状分析。

2012年-2015年广西桑蚕干茧年平均质量见表1。表1显示,2015年广西桑蚕干茧平均质量比2014年有所提高,比2013年和2012年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广西纤维检验所2012年-2015年桑蚕干茧公证检验。

基于全国干茧公证检验数据,以下将广西干茧质量与其他省市的横向比较分析,表2为2012-2014年广西与全国桑蚕干茧平均指标比较。表2数据显示广西干茧质量一是上车率较高,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二是茧丝长和解舒丝长指标落后于其他大部分省市;三是解舒率指标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四是清洁洁净指标较差。

(二)广西生丝质量现状分析。

2013年抽查了广西区内60家生丝生产企业的60批次产品;2014年抽查了广西区内70家生丝生产企业的70批次产品;2015年抽查了广西区内53家生丝生产企业的53批次产品,近几年监督抽查范围基本覆盖广西主要生丝生产企业。2013年-2015年广西生丝监督抽查主要质量指标见表3。根据2013年至2015年广西生丝监督抽查检验结果统计分析,2015年广西生丝质量比2014年有所提高,洁净同比增加3.18分,等级同比增长0.71级。

广西生丝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纤度最大偏差和纤度偏差较大。二是洁净指标不高。

广西茧丝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蚕茧种养环节。

1.气候条件。广西受亚热带高温多湿气候环境制约,全年适合缫制高品位生丝的蚕品种较少,影响整体质量。

2.桑叶质量。近年来,广西的桑树长势总体上较差。一方面很多农户都是雨后地面撒施化肥,容易导致肥料污染桑叶,出现蚕中毒或引起蚕病爆发,另一方面是用不成熟的桑叶喂蚕,过量采摘桑叶而影响下批饲养,出现蚕发育不齐、蚕病多、茧粒小。

3.劳动力不足。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养蚕人员较少,劳动力略显不足。如果遇到蚕茧市场好、价格高,出现过量饲养情况,养蚕量大、桑叶采集不及时,蚕吃不饱而添食蚕饲料,影响蚕茧质量。

4.蚕种质量。据调查,全区二十多家蚕种场在各个蚕区发放蚕种,区外很多蚕种场的蚕种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广西,不可避免有不合格的蚕种进入市场,导致蚕蚁虚弱、蚕病多,蚕茧质量损失大。

5.小蚕共育质量。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按要求茧期每天进行消毒,养蚕结束后蚕具蚕室全面消毒。二是桑叶贮藏、堆放随意使桑叶变质。三是不科学的添食蚕药,蚕农为使利益最大化,使用了脱皮激素催熟,使茧层率低、缫折大、茧质低。

(二)蚕茧收烘环节。

1.收购质量。一是蚕茧收购市场秩序混乱。二是收购毛脚茧十分普遍。三是收购中手估目测定价违规操作。四是近几年由于蚕茧需求旺盛,部分蚕茧收购企业对后期价格预期较高,也有不少丝绸企业担心原料没有保障,纷纷抢购蚕茧,在价格上竞相抬价,在质量上放低要求,使得广西的干茧总体质量低于全国水平。

2.烘烤技术条件。广西有800多个鲜茧收购站,茧站数量多、规模小、性质复杂,采用的烘茧设备比较简陋,很少采用先进的循环式自动烘茧机等设备,工艺条件控制不良,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蚕茧本身质量,造成蚕茧加工质量不高,浪费蚕茧资源。

3.蚕茧贮存环境。广西目前的鲜茧收购站,茧站数量多、规模小,场地窄,烘烤能力小,在鲜茧大量上市时不能及时进行烘烤,影响了蚕茧的质量。同时大部分茧站都没有专用的茧库,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蚕茧的质量。

(三)缫丝生产环节。

1.缫丝设备因素。广西自动缫丝机普及率达到100%,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如何发挥设备的最佳性能,除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还需要挡车工和保养工的管理,特别是车头工要从操作转向对全机茧况的综合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设备优势和潜力,进一步提高广西生丝质量。

2.缫丝生产管理因素。广西茧丝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部分缫丝企业工艺管理不完善,技术工人操作水平不高。局部生产环节工艺操作不当、管理不善,茧质调查不准确,工艺设计不合理,甚至适当的工艺得不到准确的执行。

3.人才和技术创新因素。广西茧丝绸业历来基础薄弱,人才缺乏,现有缫丝企业骨干技术主要是以从前国有企业倒闭后的技术人员以及江浙企业转移过来的技术人员为主,高层次的培养人才出现断层。近年全国性的招工难也困扰着缫丝和织绸企业,人才和员工的缺乏和不稳定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作,也致使丝绸工业难以步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良性循环道路。

(四)其他因素。

1.品牌建设滞后。茧丝绸企业明显缺乏品牌意识,对品牌建设的投入不足,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甚至没有商标或贴用中间商的商标。目前广西的茧丝产品中,仅有3个“广西名牌产品”和1个“广西著名商标”,尚无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产品和企业,与丝绸产业强省江苏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2.茧丝行业标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我区茧丝行业整体标准化水平来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桑蚕标准化种养技术的普及率不高。二是我区缫丝企业对标准化工作不够重视。三是桑蚕标准体系不够健全,标准未能覆盖桑蚕产业生产的全过程。

广西茧丝质量提升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一是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宏观经济形势,整合现有政策资源,从财税、金融、工业、贸易等各个方面支持茧丝行业结构调整,促进茧丝质量提高。二是政府加强引导,促进茧丝企业走集团化经营道路,通过强强联合,企业并购等方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集中力量,增强话语权,避免恶性竞争。三是各地结合当地茧丝发展特色,列出茧丝绸重点产区,优化创业环境,吸引东部企业到广西投资,加快广西从原料茧生产型向初、深加工型产业升级。四是加强茧丝绸交易的市场调控,借鉴国家生丝储备和我区白糖储备经验,积极探索我区生丝储备体系和机制,防止生丝价格大起大落。在整合规范茧站交易管理的基础上,研究支持行业良性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加强茧丝质量监管。鉴于桑蚕茧质量水平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由政府主导,农业、工信、质监、行业协会等部门统一协调、各负其职,才能对全过程形成监控合力。建议召开全区桑蚕茧质量工作研讨会,由自治区质监局牵头,邀请农业、工信、检验机构、行业协会、茧丝公司、生产企业、外省同行等对如何提高我区桑蚕茧质量进行专题研讨,形成研讨报告并将该报告呈报自治区政府引起重视,由自治区政府全面协调解决影响我区桑蚕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三)提高蚕茧收烘、缫丝生产技术和检测技术水平。要切实加强蚕茧收烘管理,推广标准化烘烤技术规程,鼓励改造、采用先进的烘茧设备,收烘前应加强对收烘人员的培训,严格按收烘操作规程操作,最大程度保护保全蚕茧原料质量,提高蚕茧解舒率和内印茧率等主要质量指标。针对纤度偏差和纤度最大偏差这两个制约我区生丝产品质量提高的两个主要指标,缫丝企业应努力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对集绪器、纤度感知器和探索添绪执行机构等的日常维护,强化生产过程控制,建立质量控制点,规范挡车工巡回操作。针对广西原料茧特性,建立控制样本,对缫丝生产全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四)建立茧农企业相协调的桂丝标准体系。根据广西茧丝的特点,积极开展“桂丝”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一是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要立足区域产业优势,充分研究区内茧丝产业的各方面的因素,研究制定符合地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地方标准,建立集桑蚕茧种养到烘烤再到缫丝、丝绸深加工的标准体系。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化进程,增强茧丝行业国际竞争力,建立高效、准确、及时的茧丝行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提高标准化服务水平。二是全面实施桑蚕农业标准化工作。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将广西桑蚕产业逐步建设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标准化产区,实现财政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创高端桂丝品牌。一是加大对茧丝行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财税贸易等相关政策上给予品牌企业扶持和鼓励。二是要加强宣传,提升企业的质量和品牌意识。三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合作,选取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通过示范效应引导带动全区茧丝绸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工作。四是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扩大广西丝绸的影响,创新丝绸营销宣传模式,打造广西丝绸整体品牌形象。

桑蚕培训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蚕桑产业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107-01

澜沧县拉祜族自治县发展河哈尼族乡辖4个村委会、57个自然寨、69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 万人、总耕地面积 3.6万亩、土地及水资源丰富,2013年农民人均有粮388公斤、农民人均2595元。以茶叶及甘蔗为主要经济作物。原有桑园面积587亩、涉及发展河及营盘两个行政村、9个村民小组。2014年产鲜茧20.4吨、产值76.5万元,新发展面积450亩。

1 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发展河的蚕桑从引进到现在共经历了:引进试验示范种植的尝试期、全面规划推广种植过度期、优胜劣汰的平衡期以及现在的理性恢复增长的发展历程

1.1 引进试验示范种植的尝试期

澜沧县发展河乡于2005底与全县同步引入蚕桑产业,当年示范种植164.2亩,2006年养蚕1.5张,产量73.2公斤、产值1383.3元,桑园选地条件差,基本选在树林边、竹林底或与茶树间种。基本不进行管护,亩产值8.5元/亩。到2007年底统计发展面积524.4亩,嫁接面积79.5亩,共养蚕31张、产量1175.3公斤、产值22388.8元,亩产鲜茧2.2公斤/亩、如以嫁接投产面积计算亩产鲜茧14.8公斤/亩、亩产值281.6元/亩。前栽后毁,弃管弃养现象突出。

1.2 全面规划推广高峰期

2008年全县调整规划前普查面积132.2亩、其中嫁接面积66.7亩。2008年养蚕32张、产量1320.7公斤、产值25345.9元,与2007年保持基本稳定。调整规划后当年新发展面积630亩,至2012年始实施强村大户工程前累计共发展面积1864.8亩,其中嫁接面积621.2亩,累计产茧35982.9公斤、同比2008年年平均增长9倍。年最高产量15190.2公斤,产值481624.9元。以嫁接投产面积计算平均亩产茧24.5公斤/亩、亩产值775.3元/亩,平均张产茧29.3公斤/张。养蚕技术和效益处于全县较低水平。

1.3 优胜劣汰的平衡期

2012年发展河村列入了县级‘强村大户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当年原有面积由实施前的841.7亩减少到532亩、减309.7亩、-36.8%。 2012年新发展面积127.8亩,其中新栽嫁接桑80亩。 2012年养蚕439张,同比2011年的497张减66张、-12%。产量12148.9公斤,同比15190.2公斤3041.3公斤、-20%。养蚕户数102户,同比167户减65户、-38.9%。户均养蚕收入3634.6元/户,同比2657.3元/户增977.3元/户、增36.8%,亩产茧量22.8公斤,同比17.7公斤增加5.1公斤/亩,增加28.8%。由于在当年甘蔗价格提升以及养蚕水平低、致使养蚕效益差等因素的影响下,吉坐、老陈等村民小组,于强村建设项目进入初期3-4月严重毁桑。预计减少养蚕张数200余张、减少产量5000公斤。但是,养蚕总量虽然少了户均收入及亩产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通过狠抓冬季桑园管理、高标准建设新桑园、桑园及蚕房的统防统消、大棚建设、养蚕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的有效落实,2013年投产面积449亩,鲜茧总产量有了恢复性增长达14860.8公斤。产值558425.8元,户均收入5640.7元/户。同比2012年的3634.6元/户,提高2006.1元/户、增长35.6%。平均亩产茧量33.2公斤/亩,同比22.8公斤增10.4公斤/亩,增长31.3%。2013年新发展面积138亩。产业逐步向高效,高标准化方向发展。

1.4 理性恢复增长的蓄势待发期

经过多年艰辛的发展历程,不断总结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强村大户工程’实施的有力支撑下,三年来,不下达面积任务指标、注重选地及建设标准的提高、发展一亩出成效一亩、注重种养薄弱环节的技术培训指导、积极有效的引导农户主动投入发展。发展河乡的蚕桑产业正呈现出可喜的恢复性增长趋势。其中:嫁接桑面积350亩。占新栽桑的78%。至此,总桑园面积基本恢复到2012年前的面积水平,达1030亩、桑园管理建设标准、养蚕技术及效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预计到2016年可完成‘强村大户工程’的建设任务,实现产茧50000公斤,产值190万元,为发展壮大该乡的蚕桑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

2.1 严格推进组织化进程

发展河蚕桑产业近年来在上级财政项目的支持下由农户自行发展,桑园面积相对集中在发展河村的上勐宋、河头、林排坡及营盘村的蚌塘、坡脚等小组,2014年新发展面积呈现逐步向其它小组发展的趋势。应统一认识,以‘事在必成’的决心、做‘强产业’为目标,充分调动乡、村、组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性,做好现有村组的统一规划,规划面积不少于村2000亩、组300亩、户5亩。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稳步推进发展。在做好发展河、营盘两个强村的基础上,后续考虑勐乃村及黑山村的规划发展。至2020年规划总面积8000-10000亩、产茧800-1000吨、农业产值3200万元,真正培植壮大成为本乡的支柱性产业。

2.2 加强技术服务力量、支撑产业发展

发展河乡从引进蚕桑产业起,技术员及辅导员更换频繁、稳定性差,始终处于熟悉、适应阶段,无法进行有效的培训指导。是导致该乡种养水平不高、养蚕效益不好、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全乡只有两名村级辅导员在分片进行技术服务、组织生产等的相关工作。技术培训指导力量有待加强,建议鑫源公司应至少配备1名专业技术人员。并签订至少3年以上的服务协议。以保证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2.3 加强种养技术薄弱环节的重点培训指导

养蚕效益的高低,与桑叶产量、质量以及养蚕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环环紧扣,缺一不可。必须严格按技术标准加强种养过程中种植沟开挖、栽苗、底肥投入、中期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冬季桑园的深翻、伐条、施冬肥、小蚕养殖中温湿度的管理、蚕体蚕房的消毒、采叶标准,上簇管理等每个技术环节的培训指导。狠抓桑园病虫害、小蚕养殖温湿度的调节、蚕房的统防统消等最为薄弱的环节,直至达到养成自觉习惯、统一标准为止。实现向高标准、专业化、持续方向发展。

2.4 抓好示范样板的建设

发展河乡的上勐宋、河头、蚌塘等重点村名小组的桑园及养蚕大棚分布依然存在集中连片不足、肥力水平不高、距离村寨较远、道路基础差、技术指导难以到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情况。应根据现有桑园、蚕房的分布情况,每年连片规划2-3个100亩以上的‘桑园及大棚群示范样板’。以高标准,专业化加以建设。同时,试验、示范冬季桑园套种蔬菜、马铃薯等模式及充分冬季大棚闲置期发展家禽养殖业,以提高土地及大棚的利用率。示范样板要求第一年亩产鲜茧30公斤/亩以上、第二年50公斤/亩以上、第三年100公斤/亩以上。

桑蚕培训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小蚕共育;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江苏泗阳

小蚕饲育好坏是决定蚕茧是否丰产、稳产的关键,而养好小蚕的关键则在于能否组织好小蚕共育工作[1]。笔者根据多年的蚕区生产工作实践及泗阳县的小蚕共育现状,探讨如下。

1 小蚕共育存在的问题

1.1共育规模萎缩

一是以集体为主的共育体系基本解体。泗阳县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由上级投资扶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小蚕共育体系,全年平均小蚕共育率达到95%以上,但在1993、1994年的蚕桑低潮中,共育体系几乎全面崩溃,大多数共育室被改作他用或因无力维修而破漏不堪,小蚕共育率也由原先的95%以上降到低谷时的30%左右,蚕茧全年平均产量也由原来共育高峰时的30.25 kg/张下降到低谷时的27.35 kg/张。近年来,虽经努力,共育率也只达到60%左右。二是重视春蚕共育,忽视夏秋蚕共育。由于春蚕相对稳定,使夏秋蚕生产风险加大,从而形成了目前蚕农普遍重视春蚕,轻视夏秋蚕的局面。据泗阳县2005—2009年5年的共育率调查显示,春蚕平均小蚕共育率为83.2%,夏秋蚕平均共育率仅为17.1%。

1.2共育管理水平偏低

一是共育人员素质不高。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蚕农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年富力强、文化素质较高的蚕农大多数跳出蚕桑生产,流向其他产业,加之连续多年的行业低潮影响,也有一部分有较高养蚕水平的农民将目光转向其他产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小蚕共育能手。二是共育制度不健全。目前相当一部分共育室没有固定的共育组长,都是临时安排,难以保证共育水平,同时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人、财、物管理无章可循,共育技术标准执行不严格,缺乏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共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共育设施不全。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资金投入,很多共育室形同虚设。据泗阳县2009年春季对全县原来上级投资兴建的共育室进行调查,目前有57.2%被挪作他用,17.9%报废,仅24.9%的共育室尚能使用,但配套设施不全,如贮桑室、消毒池、地火道等,甚至被损坏。

1.3共育技术水平不高

一是共育的小蚕不齐、不壮。50%以上的共育室共育的小蚕由于补催青等措施不到位,饲养操作粗放,造成小蚕发育不齐、不壮。二是蚕头不足。由于收蚁、除沙等技术不能很好把握,使减蚕率偏高,蚕头数得不到保证。三是共育成本偏高。据调查,共育至3龄分蚕,一般收费都达到15元/张左右。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蚕农的热情,使蚕农失去对共育小蚕的积极性。

2改进小蚕共育的主要措施

2.1多种形式并举,扩大共育规模,提高小蚕共育率

“养好小蚕一半收”,只要有利于提高小蚕共育规模的措施和做法,都应该积极引导,大力推广。根据农村蚕桑指导工作的经验和全县蚕桑生产现状,有以下4种共育形式值得大力推广。

2.1.1鼓励扶持以养蚕能手为核心的企业化共育。这种形式要求共育户——“企业”有较为完善的共育室和共育设备,企业主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较高的小蚕饲养技术水平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并以优质共育树立其“企业”信誉,取信于蚕农,从而给“企业”带来效益和生机。但这种形式的共育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在技术、管理、共育条件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大面积的推广,同时共育规模以共育设施、管理水平、技术手段而定,以便于操作、提高共育质量为前提。

2.1.2积极引导蚕农采取自愿结合的联户共育。这种共育形式以蚕农自愿结合为前提和基础,由参与共育的农户自主协商,选择条件较为完善的小蚕室为共育室,由技术较为全面、协调能力强的蚕户牵头,在相互信任、相互协作、费用均摊、统一运作的基础上共同搞好小蚕共育[2]。对这些蚕农自发组织的共育室,业务主管部门要积极加以引导,如共育地点、共育设施、共育规模等情况要及时登记备案,以便形成规模,方便指导。如裴圩镇和平村,是泗阳县联户共育的试点村,现有经改建的共育室87个,共育室面积1 723 m2,由于是自愿结合,矛盾少,成本低,效果好,共育质量好,加之引导正确,这种共育形式已在该镇全面普及。2009年全乡共育率达92.3%。这种自愿结合的联户共育,以共育10~30张为宜,在重点蚕区,对参与共育的农户,要积极引导,鼓励蚕农对共育设施按炕房化共育标准进行改造、维修、添置。

2.1.3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实行集体共育。在集体共育基础较好的地方,应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的共育室。这种共育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视共育规模,以村、组或多村、多组为共育单位,选择一位责任心强、懂技术、会管理、蚕农信得过的同志为共育室长,村、组干部、蚕农参与监督和管理。该县王集镇赵庄村原先修建的8个共育室由于管理好,蚕农信任,每年都正常共育,年均共育率均90%以上。这种形式共育涉及面积广,且多带有行政命令的成分,故对共育的蚕农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以优质服务、优质共育、合理收费取信于民,只有这样,集体共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有生命力。

2.1.4投资少、效果好的室外大棚共育。一般新蚕区或蚕室缺乏的地方可以选择大棚共育,利用原先的育秧棚也可投资兴建,一般采用地火道加温,有条件的可采用电加温,用草帘调节光线,同时可保温。由于搭建方便,投资少,泗阳县张家圩镇部分蚕农采用这种形式共育小蚕效果很好。

2.2强化培训,普及技术,提高共育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广科学技术,提高共育人员素质是保证共育质量的基础。为此,应把养蚕技术的普及推广贯穿于小蚕共育的全过程。一是加强对小蚕共育的技术指导。县乡蚕桑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共育期间,要深入共育室,解决共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对企业化小蚕共育和集体共育要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指标落到实处,从而使共育的小蚕苗齐、蚕壮、头足[3]。二是加强对共育人员的培训。要坚持定期培训,持证上岗。要拓宽培训内容,既注重技术培训,又注意管理知识、管理经验等,提高共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并注意新老交替的衔接,这是搞好小蚕共育的坚实基础。

2.3精心组织,加强管理,提高共育质量

严格的管理是共育室的生命线。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由村组干部和共育组长、群众代表组成的共育领导班子,强化对小蚕共育的领导、监督、考核[4]。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共育室规章制度,加强对共育室人、财、物的管理,同时要引入激励机制,奖优罚劣。还要制定一套易于操作的小蚕共育技术标准、小蚕共育考核合格标准和共育室共育费标准,并将收支情况公布,接受蚕农监督。

3参考文献

[1] 万从芹,杨成平.浅谈如何搞好小蚕共育[J].蚕桑茶叶通讯,2010(2):22-23.

[2] 钱星光.浅谈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及对策[J].蚕桑茶叶通讯,2010(1):19-20.

桑蚕培训心得体会篇9

主持人:胡河宁

(温州医学院组织传播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语:21世纪的组织传播理论特别关注群体、团队的行为、成长及相互关系,埃米尔•迪尔凯姆提出,社会的存在是因为人们的相互依存、团结一致,卢因也认为群体的本质就是共同目标产生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且群体成员之间的内在张力可以激发群体集体朝向一定的目标运动,最终达到积极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特别重视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就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发展蚕桑,目标在于农民增收、产业稳定。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实施,就是涉及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体系办公室、功能研究室、综合试验站等的群体活动,这个组织的运转效果可以从对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而形成的产业一体化模式中得到验证。

理论的作用就在于对现实的指导和分析,本期发表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技术创新及组织结构功能分析》正是试图体现这种精神。近年来,陶红博士运用组织传播理论对“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进行研究,这是一种积极的研究态度。本期同时还延续地刊登了胡河宁教授有关组织传播象征性的系列文章,并邀请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郭卫平就公共媒体含糊陈述的目的动机以及制约性问题做了深刻的探讨论述。

摘要:本文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为对象,首先分析其实施的宏观政策背景和技术创新基础,其次解析“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形成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的功能,体现蚕桑产业已经逐渐走上产业一体化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对农民增收、稳定我国蚕桑产业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19-03

栽桑养蚕是我国传统产业,我国至今仍是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蚕茧和生丝产量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80%和70%,蚕桑遍及全国26个省(区)的1000多个县,拥有桑园67多万hm2,1000万户蚕农,蚕农收入每年达100多亿。 由于传统蚕桑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为促进我国蚕桑产业平稳发展,国家茧丝绸办公室提出了体制改革和实现一体化管理及市场化运行等宏观措施。[1]2008年,蚕桑产业进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涵盖的50个农产品产业,称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2]2009年2月在江苏镇江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正式启动,向仲怀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建设“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工作。[3]本文拟对“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宏观政策背景与技术创新基础,以及“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结构功能进行分析,探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对稳定蚕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所起的积极作用。

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实施的宏观政策背景和技术创新基础

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以及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等。技术创新是稳定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加快产业发展的基础。[4]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1920-)在其《制度变迁理论纲要》一文中,对制度变迁提出五个论点,“第一个论点,在稀缺经济和竞争环境下,制度和组织的连续的交互作用是制度变迁的关键之点。第二个论点,竞争迫使组织持续不断地在发展技术和知识方面进行投资以求生存,这些技能、知识以及组织获取这些技能、知识的方法将渐进地改变我们的制度。第三个论点,制度框架是提供激励决定人们取得什么种类的技能和知识以取得最大限度的报酬。第四点,人们的想法来源于人们思想角色。第五点,集体学习,即从历史中存活下来的,表现在社会文化中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使制度变迁绝对是渐进的并且是经济依赖的。”[5]这段话充分强调了实施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实施的宏观政策背景

21世纪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物资装备为支撑,最终实现农工商、销一体化经营。目前,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已基本完善了本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是催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外在因素。[6]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规模经济农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05年10月,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目标是“生活发展,农民增收”,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表,随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出台,《规划纲要》中,把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到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高度,并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愈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愈益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愈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焦点。”[7]在《规划纲要》中,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基础研究的第2条,提出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在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第4条,提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8]因此,全面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中长期发展的重点,为此,2008年,农业部、财政部等启动了50个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蚕桑排在第27位。

2009年2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江苏镇江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正式启动,向仲怀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建设“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就此,国家对蚕桑产业的现代化建设拉开序幕,可以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是国家为促进我国农业制度创新的产物之一。

(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实施的技术创新基础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实施与我国蚕桑界科学家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分不开,特别是最近十年我国蚕桑科学家们在家蚕基因组研究上取得的世界领先成果,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创新基础和重要驱动力。

19世纪初期,受世界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我国传统蚕桑产业受到很大打击。20世纪初,世界蚕桑产业发展趋势已发生很大转变,1913年日本家蚕遗传学泰斗田中义磨(Yoshimoro Tanaka,1884~1978)发现素蚕(plain)与黄血(yellow blood)基因连锁,于是,家蚕研究开始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蚕桑产业有较快恢复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再次成为世界第一茧丝生产大国。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以日本为首的蚕业科技发达国家加强了蚕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没有养蚕业的发达国家也大力开展蚕的生物技术研究,主要是利用蚕体生产蛋白质的巨大功能来生产其他有价值的蛋白质如干扰素、荧光素酶等。1991年,家蚕基因组研究以国家蚕分子育种计划(International Silkworm Project,M.R.Goldsmith1991)的方式提出来,主要任务是制作分子基因图(Molecular Gene Map)和数量性状定位分析(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Traits locai),最终目标是利用分子标记直接在DNA水平进行重要经济性状的选择、固定,即实施“分子育种”,在很短的时间内育成高抗、强健、多丝量、易繁殖等特性的优质新蚕品种。

1993年,日、美、法等国学者全面实施家蚕基因组计划,1994年,我国蚕桑专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始参与这项研究计划,并很快拥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家蚕基因组研究、蚕的生理机能及潜能开发、家蚕遗传资源基础研究、蚕的育种新技术研究、桑的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研究等方面迅速取得了突破。[9]2003年8月,西南农业大学的蚕桑科学家们在极其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率先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家蚕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并找到了构筑21世纪蚕桑产业的突破之路。[10]2004年,《Science》发表了家蚕基因框架图,这是继我国科学家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11]2008年,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研究的科学家们再次宣布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诞生,2009年8月,《Science》再次发表西南大学科学家团队论文《40个蚕类基因组重测序揭示家蚕的驯化事件与驯化相关基因》,这标志着家蚕基因组计划以中国蚕桑科学家们取得圆满胜利而结束,就此,利用家蚕基因功能为人类创造财富的时代来临了,这就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实施的技术创新基础。

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分析

对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就是对其如何形成蚕桑产业一体化的分析,以及对形成的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的分析。

90年代初期,我国农业经济专家和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对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出现的农业产业一体化(Agricultural integration)进行研究。根据牛若峰先生的观点,“农业产业一体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接、自立发展的基本营运机制,是多元参与者主体自愿的经济利益共同体。”[12]农业产业一体化主要涉及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一体化中的组织产权结构,二是这种产权结构下的经济参与者的经济行为,三是一体化组织的经济绩效,三者的关系是产权结构决定经济行为,经济行为决定经济绩效,这就是20世纪40年代产业经济学代表人物贝恩(Joe S.Bain,1912~1991年)提出的“建立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即“SCP”(Structure-Conduct- Performance Model)。[13]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实施中,“建立结构”表现为“首席科学家―功能实验室―综合试验站”的组织结构设置,而这个组织机构里的人员本身就是行为的实施者,实施的绩效表现为产业形成的模式。

(一)“首席科学家―功能实验室―综合实验站”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实施要求,就是以每一个农产品为核心,强化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和养殖等六大关键环节,每一个关键点,形成清晰的产业系统性技术链条。对此,“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组织机构及功能就充分体现这个要求,1个首席科学家岗位,1个体系办公室,6个功能研究室,25个综合试验站,各个组织功能非常清楚。首席科学家,主持构建蚕桑产业一体化的宏观设计,负责对各个功能试验室的任务布置及协调,负责对各个综合实验站工作的视察和指导,负责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蚕桑产业方向并提出新的发展思路等。体系办公室,体系办公室依托西南大学和中国蚕业研究所,主要负责所有行政事务,起到协调、沟通、服务的功能。功能研究室,包括遗传育种研究室、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养蚕与桑树栽培研究室、设施与机械研究室、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室、产业经济研究室。每个功能试验室都有明确具体的工作,主要包括家蚕品种试验基地的建立与特殊蚕品种的试验示范、蚕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初步建立与试验示范、优质高效桑蚕生产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面向经济发达地区高效优质养蚕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蚕农栽桑养蚕设备改良的省力化设备试验,还包括集成桑枝培养食用菌的技术规程,利用微生物技术开发蚕蛹蛋白,制备微胶囊蚕蛹油的工艺,开展国内外蚕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蚕业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茧丝绸国际市场供求结构现状与演变趋势的调研和分析工作等。此外,功能实验室还要进行面向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与技术培训工作。

综合试验站,分布在全国 18个主产省区,试验站下又分设3~5个示范基地。每个综合试验站依托地方科研院所或政府部门,设立试验站站长,宏观调控综合试验站的运作。这些综合实验站直接面对农户,主要建成连片的优质、高产桑园示范基地,培养示范蚕户,开展优质高产桑树品种及栽培技术和的筛选、展示和示范,开展优质高产的蚕品种及饲养技术的筛选、展示和示范,配合岗位科学家组织展开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及主要蚕药新品种的筛选、展示和示范,如图1所示。

图1“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结构图[13]

总之,“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整合了我国蚕桑领域优势科技人才资源,基本覆盖了占我国蚕茧总量 95%以上的产区,是我国蚕业科技力量的一次大整合,是我国蚕业科技人员与蚕桑产业最大规模的一次紧密结合,从组织结构上看,具备引导分散的蚕户从小生产向大生产转变的可能性,体现了蚕桑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二)“多元化”发展产业的思路催生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根本任务是支撑蚕桑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是持续稳定地增加农户收入效益。如何实现这一重要目标,“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始终把对传统蚕桑产业改造放到第一位,而在“多元化”的前提下发展蚕桑产业就成为主要思路。经过两年的实施,已经形成了五种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基本模式,并在重庆、四川、广西等地区已初显成效,稳定了蚕桑产业、提高了蚕农收入,[14]这五种模式目前还在逐步地扩大和拓展,如表1所示。

2.桑园农家乐旅游 5000~6000

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合作社+农户) 蚕沙“沼气―养鱼”模式 1.蚕茧、蚕丝

2.蚕沙生产沼气

3.蚕沙养鱼 5000

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 桑园饲养家禽模式 1.桑园饲养鸡、鸭、鹅、兔

2.桑叶作饲料喂养家禽 4000~4500

数据来源:根据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及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提供数据整理而得。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五种模式虽然不能完全一一对应产业一体化的五种模式,但这符合蚕桑产业进行市场化改造的规律,并且取得了实际的收效。总之,“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在实施几年后,在市场的导向下逐渐形成的五种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体现了其组织结构的有效功能。

参考文献:

[1] 封槐松,总结经验教训 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平稳发展[J].中国蚕业,2010(1).

[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简介[OL].123.160.76/index.do.

[3] 向仲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推进蚕业新的发展[J].蚕学通讯,2009(3).

[4] Joseph A. 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Transaction Publisher,1982.

[5] (美)道•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J].改革,1995(3).

[6] 高海水.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J].经济经纬,2008(2).

[7] 中国经济年鉴编委会.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2006中国经济年鉴[M].北京:中国经济年鉴社,2007.

[8] 鲁成,向仲怀.21世纪蚕业科学基础研究发展趋势[J].蚕业科学,2000(2).

[9] 张德泽,王宇.破釜沉舟拼一场―向仲怀访谈[N].重庆日报,2003-12-4.

[10] 代方银.重铸21世纪“丝绸之路”―记向仲怀院士带领研究团队的科技创新之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1-23.

[11]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界定与政府角色[J].农业技术经济,1997(6).

[12] Bain, Joe S:Price and Production Policies;In Howard S.Ellis(ed.),A Survey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s,Philadelphia:The Blakiston Company,1949.

桑蚕培训心得体会篇10

一、传统农业

1、蚕桑生产

全年饲养蚕种24331.25张,生产蚕茧10251.7公担,实现茧款收入1751.6万元,主要抓了:一是推广适用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举办蚕桑培训班3期,受训人员220人,发放养蚕技术资料500余份,召开专业会议7次,广播讲座32期,提高了生产技术到位率;二是抓桑园管理,提高桑叶产量,全镇8526亩专桑面积开沟排水、配方施肥技术得到普及,一次春肥面积达到6976亩,占总桑面积的84.9%,秋肥一次施肥6900亩,全年共组织桑园病虫害防治8期,发放病虫害防治资料200余份,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了桑叶的产质量;第三是立足抗灾,确保蚕桑生产安全。积极配合县蚕桑站进行上山簇具安全抽检化验,控制氟化物、农药残留化验,预防秋蚕生产杀虫双和其它农药的污染,今年春蚕生产中,由于受海宁钱江生化股份公司农药泄漏事故的影响,我镇胜利、桃北、横港、百联四个村均发生了严重农药中毒,涉及承包组92个,农户1896户,蚕种3474.75张,事故在市、县、镇、村和事故企业的共同协商下,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2、粮食生产

全镇共有水田面积44650亩,其中种植水稻面积39000亩,引进推广良种69500斤,召开了植保、栽培专题会议7次,单季晚稻组织开展病虫害防治10次。

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圩区建设

3月份组织全镇各村人员进行防汛检查,在全镇60.5公里、265处圩堤中,共存落河缺405只,圩堤落实管理责任人106人,落河缺管理人131人,18只圩区,26座水闸,74台水泵,配备水闸水泵管理责任人50人,新建水闸四座,分别是桃北少港南闸、百联北闸、三碰桥水闸、农丰王家门水闸,投资83万元。

2、土地整治工程,农综开发工程

今年我镇万胜、逍恬、新升继续进行土地整治工程,区域面积650亩,完成土方3.7万方,“U”槽新筑3公里,超同村已被列入省农综开发项目,涉及面积4000亩,现已具备了开工的一切条件,11月19日开标,随即进入施工阶段。

3、以抓宣传、抓管理、抓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3月份,落实机站人员10个村、151人,292个承包组,放水员队伍,全镇除农综、土地整治之外,又硬化渠道22.2公里,新建机站15座,倒虹吸2座,投资157.7万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民的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二是加大查处和管理力度,维护水法的严肃性,今年我镇重点对河道养殖户进行登记,现登记备案的外荡养殖户32户,使水行政法规进一步完善。

三、河道整治、保洁

镇党代会、人代会已明确了我镇今年河道整治24公里,今年河道整治涉及10个行政村,17条共24公里,到目前为止,经镇、村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到11月底全面完成整个任务,疏浚土方24万方,累计河道保洁80公里,努力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四、抓好水产、水果两个合作社服务,促进*“两水”产业健康发展

全镇落实了1500亩罗氏沼虾,1500亩南美白对虾、1000亩虾蟹混养,700亩鱼类放养。

今年共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4期,受训3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

在引进*淡水龙虾、赤眼鳟、*白鱼等新品种的基础上,今年新引进了对虾优良品种南美白对虾原种繁殖的一代苗,还对本地自然资源中的克氏原鳌虾等开发养殖,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上加强了管理,一是推广以“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投售记录”为核心的三项记录制度,二是建立养殖投入品源头、管理制度,加大对“禁用渔药、允许用药量及使用办法、用药量”等进行了控制。

全镇共有水果种植面积1979亩,主要有蜜梨、桃子、葡萄等品种6种,种植5亩以上农户15户。

五、积极主动争项目,用足用好国家政策,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1、成功争取了超同村省级农综开发项目一项,工程投资290万元;

2、成功获得了农丰村市、县级绿化生态村项目的申报工作;

3、浙江百万亩标准塘改造项目120万;

4、改善水环境技术研究项目3-4万元;

5、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项目申报中。

六、积极完成能繁母猪补助及保险工作。*年全镇共发放能繁母猪30.27万元,完成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3958头,完成参保率64.73%,参保户3114户,参保率62.69%

七、加快发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根据县委*年12号文件精神,我镇在吸取其他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争取统一规划,统一建筑风格的办法建造村级标准厂房,分南北二个项目,*年北片标准厂房已正式启动。

20*年农水中心工作思路

1、努力完成36公里河道整治下达的任务,河道保洁116公里。

2、全面完成超同村土地整治1500亩与农综开发4000亩的省级项目,争取20*年5月底前全面峻工。

3、继续开展小农水建设,计划完成明渠衬砌20公里,老机站改造10座,更新水泵15台套,提高渠系水利用率。

4、水产养殖稳定在7000亩,其中名、特、优水产养殖超5000亩,水产品总产量、渔业总产值、渔民人均收入增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