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十篇

时间:2024-01-10 17:56:50

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

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篇1

钟情博物馆

“做文化项目,我不做一流,只做第一。”这是樊建川一直坚持的想法。“比如我做博物馆,现在每个馆都是全国第一,我就不愁人气,你爱来不来,不来那是你的损失。”

十几年前,建博物馆之前,就有无数“忠告”袭来。“要让一个人完蛋,就让他吸毒;要让一个企业完蛋,就让它建博物馆。”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樊建川当然知道建民营博物馆往往是“取死之道”,投入一定是无法回收的,平日运营能平衡成本的都稀有其例。但他这个投资数以十亿计的博物馆聚落,2005年开馆,2010年就实现了收支平衡。因为“第一”,它无可取代:第一个军队抗战博物馆,第一个战俘博物馆,第一个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战博物馆,第一个抗战老兵手印广场,第一个中国壮士广场……他正在等待机会揭幕第一个汉奸博物馆。

然而,“第一”意味着领先于时代,也必然意味着风险,以及过程的艰辛。“正面战场馆”是大陆第一个军队抗战博物馆。国军功绩,以前较少提及或者被社会刻意遗忘,樊建川这个“第一”,是以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面对过去。然而一时之间,也是众议纷纭,压力巨大。建中国壮士广场,会涉及领袖的塑像需要有关部门审批的问题。建“不屈战俘馆”,会陷入“玉碎”还是“瓦全”的争执。尽管抗日战俘大多凛然不屈,并未“瓦全”,比如人们熟知的赵一曼。但还是有人不理解,一名正部级干部看了之后问樊建川:“他们为什么不自杀?”一瞬间,他不知怎样去解释。

几乎每一个馆的落成与开放,都牵涉着成见爆发、价值观争议和居高临下的道德指责,樊建川必须一一面对,以柔克刚。至今,仍有一些问题无法克服。他筹备已久的“汉奸博物馆”,建筑已经建成,文物已经备妥,但一直没有展出。“因为汉奸的后代,会动用各种力量来阻挠。但不管怎样,我最终一定是要做的。”

“建川博物馆聚落”里,安静躺着的,是历史,也是樊建川的社会理想。

人生永动机

樊建川是安仁小镇的最大谈资,人们乐于谈论他,因为他和他的博物馆给这里带来了人气、商机和就业机会。

一说樊建川,往往会提到那个四川人熟知的故事:樊建川的公司是都江堰城区最大的开发商,汶川地震的时候,他建设的小区没有一间房子倒塌,老百姓打着横幅感谢他。

我在落脚的一家客栈里,跟店主人闲聊时说起樊建川。我说他很忙,店主人很惊讶地说:“他会很忙?我以为他每天很悠闲呢。冬天的早晨,我经常看到他在湖里游泳。”不了解樊建川的人,很自然有这样的想法。樊建川是个大老板,2007年,他以20亿元资产位列胡润中国富豪榜第397位,按常理,年近退休,也应该过上安闲生活了。

现实里,他确实很忙――忙着找钱。他把做房地产开发商赚来的钱,都投入文物购买和博物馆的建设与维护中,这一选择“套牢”了他的余生。

我获得樊建川的特许,进入他的库房参观。两层共约4000平方米,文物堆积如山。库房管理员石岩说,这个库房里文物约800多万件;一共6名工作人员,在这里忙碌了10年,专门负责对文物的整理登记,如今工作量尚未过半。而这样的库房,樊建川在外地还有好几个,一共有1万多平方米。

办公室工作人员黄毅说,2005年开馆前,连续一周,每天都有3个火车皮的文物往安仁运来。按樊建川自己的统计,他的文物总量有300多个集装箱,全国各地都有为他收购文物的联络员。

仔细看完“建川博物馆聚落”里的文物,一般需要3天时间,而这些展出的文物,只占樊建川所收集文物总数的1%。

“建川博物馆聚落”占地500亩,员工500多人,每天运营费用10万元,而门票收入,只够电费。所谓2010年实现平衡收支,是把樊建川自己的收入算在其中。

他给我掰着指头算他的收入来源:

“一是讲课。我当了8年大学教师,这是我的一技之长,很多单位请我去讲课。讲课费有高有低,高的,华为一个小时给4万元,还有一家电讯公司给5万元,低的只有4000元,算下来一年也有几百万元收入。”

“二是写书。我现在出了七八本书,其中2本得了国家图书奖,都卖得还可以,一年收入好几十万元。”

“三是卖唱。我自己录了一张CD,名叫《嘹亮》,卖得挺好。我总是飞来飞去,天有不测风云,我做好摔死的准备,所以原本是录下来在追悼会上用的。我死了不要放哀乐,放自己唱的歌。没想到在市面上卖得不错,据说北京上海还有盗版。”

“四是卖字。我的字有时一天能卖几张,挣个几万块用来发工资,挺好,一年大概能卖100多万元。”

“五是做‘博物馆提供商’。国内很多地方要建博物馆,又没什么经验和资源,我们给他们策划、设计,现在已经做了十几二十个,一年能做到2000多万元的产值。比如宜宾的李庄古镇,博物馆是我们策划的,他们一件文物也没有,我还给捐了1000多件文物,两大卡车。”

更早以前,樊建川已经把他在成都的办公楼、加油站和铺面卖了个精光。

这些就是樊建川养活“建川博物馆聚落”的经济来源,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需要樊建川亲自动手。

“正面战场馆”里,有黄维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用品,包括他手书的研究“永动机”的心得。樊建川的人生,正像一台永动机。

与历史共情

樊建川外在的表现总是很活泼,他常常用戏谑的、甚至有点无厘头的理由去做一些严肃的而且已经深思熟虑的事情。比如,1979年为了符合入伍年龄,他把自己的生日从4月4日改成了9月4日,后来要再改回来就十分麻烦,他依旧坚持要改。“我不甘心的是,我死的时候,寿龄上少活了半年。”这样的表达总让人会心一笑,但人们看不到的另一面是,他一个人待在文物库房中,面对一件件承载着个人与民族苦难的历史物件时泪流满面的场景。

“我对于历史,比一般人敏感,文物用自己的语言跟我对话。对着八路军用过的带血的绷带时,是山西话;对着日本兵的家书时,是日语;我能真切地听得到。”他对历史常常有一种代入感,“看到英勇不屈的战俘被日本人杀害的照片、文字记录,我就会希望进入其中,陪着他们,一起赴死。”这个时候,他很痛苦。

或许正因为他具备这种与历史人物共情的能力,才使得他做出来的博物馆,总能让许多人无法控制情绪,当场号啕大哭,其中包括一些有地位的大人物。

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篇2

今年2月28日,汶川地震博物馆开始闭馆修建,到地震一周年时重新开馆。而由民营企业家兴建的这座博物馆届时是否收费,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以日记的形式开设展区

2009年1月10日下午,来自四川省江油市的张培丽一家四口辗转来到大邑县安仁镇。安仁古镇因是川军将领刘文辉、刘湘以及地主刘文彩的老家,而在巴蜀大地颇为有名,而张培丽一家这次主要是来参观汶川地震博物馆。

张培丽远远地看到一个独特标志,上边写着“震・撼5・12~6・12日记”字样,黑色和红色的搭配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博物馆门口堆放的被地震摧毁的建筑物构件、汽车以及火车铁轨等,让她看到了地震的残酷。

让张培丽感到奇怪的是,博物馆门口停放着一辆消防车。待她走近一看,才知道这是一件地震实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章蕙告诉她,这辆消防车是去年11月2日才到这里安家落户的。这辆车的驾驶员是成都市消防支队七中队后勤班班长肖和。地震发生后,他一直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后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模”。成都市消防支队将这辆消防车和部分救灾装备捐赠给了博物馆。

张培丽发现,这座博物馆与众不同。这是一座尚未完工的上下两层建筑,的水泥、钢筋,加之钢管搭建的护栏,给人强烈的废墟悲壮之感。走进博物馆,广播里不停放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为抗震救灾录制的歌曲《相信爱》,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恍惚感。

这座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用实物、图片、文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每天的救灾进程,每个展区就是一天,30个展区正好代表着5月12日到6月12日这一个月。章蕙说,这种方式在全国是首次。

总理用品成珍贵实物

踏进馆门,首先来到的是“5月12日展区”。在这里,总理指挥救灾时所用过的扩音话筒,他在直升机上使用过的军用地图以及他喝过的矿泉水瓶等物品格外引人注目。

5月13日凌晨,武警四川省总队成都市支队开赴映秀镇进行救援。为了尽早到达目的地,支队9名队员驾驶着5艘救援冲锋舟,冒着被巨浪打翻的危险,连接起了映秀与都江堰的水上生命通道。9月6日,武警四川省总队成都市支队向博物馆捐赠了队长驾驶的那艘冲锋舟。

在“5月18日展区”,陈列着一个空可乐罐,这是去年10月12日,博物馆新添的一件非同寻常的实物。在地震灾难发生80多个小时后,被压在废墟中的绵竹市汉旺镇高二学生薛枭成功获救,就在救护人员将他送上救护车时,他突然向救援人员说:“叔叔,我要喝可乐,冰镇的!”“可乐男孩”被送到成都华西医院后,他的右手被截肢,一些好心人给他带来了冰镇可乐。记者注意到,这个可乐罐上的“薛枭”是用黑色铅字笔写成的,由于地震中失去了右手,薛枭用左手书写的名字显得有点歪斜。

而绵竹市新龙镇的吴家方在地震后背着亡妻所骑的那辆摩托车,也静静地停放在博物馆里。

烛光中翻开“日记”

和张培丽一样,这天来到汶川地震博物馆参观的人还有其他几百人。章蕙告诉记者,地震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最多一天高达5000多人次。“震撼”“永生难忘”,是人们参观后的共同感受。而这座博物馆的建造者是民营企业家樊建川,他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商人和收藏家。

2009年年初,央视《经济频道》评选出10位最能代表改革开放30周年的人物,樊建川榜上有名。

2003年,樊建川在大邑县建造了一个占地500亩的建川博物馆群落。建川博物馆分为抗战、民俗和红色年代三大系列,有11个展馆。

建川博物馆副馆长何新勇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当天,他就接到樊建川馆长从机场打来的电话,要他们收集地震实物,准备在建川博物馆建一个与抗震救灾有关的纪念馆。于是,博物馆派出50余名员工分别前往都江堰、汶川、映秀、北川等地收集抗震救灾实物。随后,4000余件与此次地震有关的物件被一一收藏。

何新勇强调,所有的物件都经过了专业的消毒和就地拍照,绝对真实,但他也有遗憾的事。他从电视上看到,有位妈妈为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幸遇难,她在手机上留下了“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妈妈爱你”的短信。他们苦苦寻觅那部手机,但至今没有结果。

2008年6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名为“震・撼汶川5・12~6・12日记”大型抗震救灾实物展在尚未完工的“红色年代镜鉴艺术馆”中如期展出。在4000多件实物中,遇难者的遗物成了整个博物馆藏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警报声响后,来参观的人们每人拿一支蜡烛,大家在烛光中参观整个展馆。

个别收藏物引发争论

汶川地震博物馆被媒体报道后,捐献实物的人越来越多。去年7月23日,一座来自都江堰市建行岷山分理处的木质座钟被摆在了地震馆入口处的显眼位置。钟摆已经在地震中损坏,时间定格在14:28,成为博物馆的最佳藏品之一。

但是个别收藏的实物也引起了争论,其中就有“范跑跑”的教科书和地震时他戴的一副黑框眼镜。

记者看到,教科书扉页上有范美忠亲笔写的“正在讲课。范美忠。5・12”字样。而他的黑框眼镜旁是一张金额为224元的发票,这是博物馆给他配一副新眼镜的费用。对于一些人的疑问,馆方认为他们只是真实地保留历史,如何评价是参观者自己的事。

而博物馆最著名的收藏品之一是“猪坚强”。记者看到,“猪坚强”在博物馆内有自己的专用小屋,可以不受拘束地在博物馆园区内散步。博物馆策划部的吴志雄告诉记者,大难不死的“猪坚强”被埋在地下36天后救出时,原本150公斤的肥猪瘦得只剩下50多公斤。2008年6月22日,樊建川馆长用3008元从猪的主人手中买下它,还额外捐赠给他1万元。现在“猪坚强”的体重已从当初进馆时的50多公斤,长至160多公斤。

樊建川的行为受到了善待动物组织亚太分部的嘉许,但这一举动引发了众多质疑。而樊建川的想法很简单,等“猪坚强”寿终正寝后,将它制作成动物标本永久收藏,“它给人们带来另外一个侧面的记忆”。

重新开馆收费成焦点

汶川地震博物馆自去年6月12日开馆后,建川博物馆对外宣称将免费向公众开放3个月。两个月后,建川博物馆又把免费开放时间延长至今年2月28日。馆方的解释是,现在博物馆的地震实物已经超过4万件,2月28日后要增资2500多万元重新修建,到今年5月12日14时28分重新开馆。

何新勇向记者透露,新展馆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由鸟巢中方设计师李纲设计。建成后的地震博物馆仍采用日记这种特别的展览形式,分30个展厅。但规模要大得多,也更具震撼力。观众进入封闭的模拟地震厅,能体验地震发生的实时场景,感受到山崩地裂的恐惧。

另外,博物馆已收集了空军、陆军、医疗卫生、消防官兵等多支抗震救灾队伍使用过的物品,要为每一支参加救灾的队伍建一个展厅,初步设计在20个展厅左右。

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篇3

[关键词]重庆自然博物馆;老馆的历史;新馆的创新;陈列展示

[中图分类号]G265[文献标识码]A

重庆自然博物馆有着悠久的办展历史,其前身中国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博物馆,都把创设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作为传播科学、普及知识、服务民众作为己任。经过80余年的历史进程,重庆自然博物馆即将建成新馆,新馆的建设,应秉承传统,努力创新,新馆的陈列展示,应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1重庆自然博物馆老馆的历史

1.1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的公共博物馆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1930年在中国西部创建的中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设有理化、地质、生物、农林4个研究所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和兼善学校等。

随着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的博物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193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公共博物馆在四川巴县北碚成立。中国西部科学院下设的博物馆是在峡区博物馆的基础上创办的。

1930年3月由北碚峡防局拨款筹建峡区博物馆,利用火焰山东岳庙旧有殿宇略加改建而成。陈列各方征集物品,分动物、植物、风物、卫生、煤炭等陈列室对外展出。同年10月,中国西部科学院成立后不久,峡区博物馆由拨交科学院办理。

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公共博物馆成立以后,设有4个陈列室,1个动物园,1个剥制部。陈列主要分为风俗、工业、矿产等几大类,并饲养有生活动物。博物馆一开始就是一种馆园结合的模式。

博物馆在藏品收藏上颇下工夫。其主要来源,一为野外采集,二为社会捐赠。

大规模的采集在筹设博物馆之初就有几次。从1928年至1930年,卢作孚派少年义勇队随同入川的中国科学社、中央研究院以及德国专家傅德利等中外科学家到川西等地进行自然科学调查采集,带回大批动植物及风物标本。

社会捐赠每年都有。卢作孚在计划成立科学院之初,早就有动机,从各方募集捐款,多方设法采集标本,催促建筑博物馆。

征集标本的范围也不仅限于本地、本区域,还扩大到境外。在中国西部科学院1933年将来的工作计划中,拟征集全川煤矿,设一煤层标本陈列室,并收集各处社会自然各种标本分别开室陈列;拟花费一万元购置世界各国动、植、矿物标本。

博物馆注重专家学者办馆,将“敦聘博物馆学专家”列入工作计划大纲。博物馆主任黄子裳修业巴黎大学。

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的公共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力求“造成功一种社会的环境,以促使人们的行动发生变化”(卢作孚)。的确如此,在上个世纪20年代,北碚以及中国西部封闭落后,经济欠发达、文化未建设、科学不普及,博物馆的建立,开创了以科学启民智、用知识促发展的新局面。

1.2中国西部博物馆

中国西部博物馆创建于1943年,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其科学性在多方面得以体现。

科学的宗旨:在筹备委员会时期命名为“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后更名为“北碚科学博物馆”,最后定名“中国西部博物馆”。其宗旨一直未变,推广科学教育,提倡专门科学研究。

科学的内容:陈列分工矿、农林、生物、地质、医药卫生及地理(原称气象地理)六馆,涵盖科学的许多方面。

科学的人才:在其筹建和设计过程中,有一大批抗战内迁重庆北碚的科研机构和国内顶级科学家倾力协助,其规模与起点堪称国内一流。博物馆所从事的是面向大众的科普活动,精英从事科普,既可保证科普质量又能产生巨大影响,极有利于科普事业的高端发展。

科学的精神:其创建“鉴于科学教育之亟待普及,学术研究尤待发扬”,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把宣传科学、提倡科学作为基本任务,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艰苦创立、顽强发展。

2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创新

纵观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历史,科学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新时期的重庆自然博物馆,应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目前,重庆自然博物馆正面临新馆建设的重要时期,应在运行、管理、服务、办展、科普活动等各方面提高创新能力,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科学构架、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

2.1组织形式上创新

从组织形式上创新,建立专家主导的科学决策领导机制。正确的决策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科学决策强调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决策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遵循科学规律,尊重专家意见,凡遇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请专家提方案、拿意见,充分进行科学论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专家主导的领导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专家咨询制,汇集各学科专家,把握政策方向、业界发展动态,提供领导决策信息的专业化、科学化,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对主要业务进行指导,提高决策质量,实现正确规范的决策,促使本馆业务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比如,对于陈列大纲,由专家进行编制、并提出建议,编制工作要把握好几个关系,即: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的关系、展陈标本与展陈内容的关系、文本的逻辑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展陈理念与现实操作的关系。注重把知识文本转化为展陈语言,在大纲编写时突出重点、特点、亮点,突出公众感兴趣、易接受的内容,突出地域特色和生物多样性,突出标本和通过辅助陈列手段表现的标本。

2.2工作方法上创新

在陈列大纲的编制上,可考虑采用委托制,委托设计方案,委托既可在本馆、也可在馆外进行。在前期准备阶段,为充分论证,可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而一旦达成共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决策下来。

在陈列实施阶段,应充分介入基建工作的相关环节,施工方、业主方建立交流机制,相互沟通、充分理解、及时调整、共同建设,以达到建筑与陈列的契合。

2.3展陈观念上创新

“以人为本”,适应观众需求。其一是对展览本身的需求,展览内容上要丰富、具有知识性、要时常更新,形式上要活泼、富于表现力、经常变换。其二是对展览外的需求。博物馆除了展示功能以外,还应注重配套设施的服务。在主要展览区域外,可以设置培训、娱乐、餐饮、休息的区域。

在培训区,应把向少年儿童传播科普知识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利用节假日和晚上的时间,开办少儿科普培训班,组织小学员撰写科普文章,进行演讲比赛等,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休闲性于一体。

在餐饮区,要创办有博物馆文化、尤其是有自然馆文化的特色餐饮。主要是在餐馆的陈设布置上,比如把岩矿奇石、把奇花异草、把小桥流水等陈设在厅堂的周围,形成视觉和味觉上的文化大餐。

2.4展陈主题上创新

体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不仅关注自然发展史,还要关注现代科学最新成果,不仅关注生态系统,还要关注环境污染。

新馆陈列,室内展项上确定的几个主题包括:序厅――人与自然奏鸣曲、地球奥秘(地球厅)、生命激流(进化厅)、恐龙世界(恐龙厅)、生物万象(生物厅)、生态家园(环境厅)、西部富源(西部厅)、山水重庆(重庆厅),共8个部分,7大板块。

室外展项,作为新馆项目的特色之一,鼓励设计者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巧妙构思,营建多种可以观赏、学习、体验的自然空间。拟设①动物观察区,在露天或建筑物的天井部分,设置一系列网罩,分别养殖蝴蝶和鸟等,构成“蝴蝶谷”、“鸟语林”等项目。②植物观察区,设置专门区域,专家辅导,公众参与,种植、认种濒危植物、珍稀植物或重庆地区的主要观赏植物。③恐龙生态园,配植裸子植物,陈设仿生机器恐龙和恐龙复原雕塑,模拟恐龙时代的生态环境,再现“失落的世界”。④名人雕像园,设立卢作孚以及与重庆自然博物馆历史相联系的著名科学家雕塑,缅怀先辈功绩,突出项目文化特色。⑤儿童乐园,设置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益智强体游戏项目,让儿童在乐园中体验、学习、发现自然。

2.4展陈形式上创新

展陈形式上要大胆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直观性、可视性和互动性。打破传统展示以静态陈列为主的被动局面,以标本为中心,进行博物馆与观众的展示与欣赏、传授与学习、观看与动手的互动、参与、体验型展陈方式,改变单一标本和展板的简单陈列,采用高科技的融声、光、电为一体的场景,烘托展览气氛,造成互动场面,形成形式上的创新。

3结束语

新馆的建设正在紧张推进中,新馆陈列,更多地关注环境状况、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因地制宜地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架起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庆自然博物馆通过建立创新机制,进行项目引领,促进我馆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形成互相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重庆自然博物馆必将在继承科学的传统中、通过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结出科学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西部科学院.中国西部科学院概况[M].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1933:15.

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篇4

在江户东京博物馆(简称江户博),一座按实物1/2比例复原的日本桥横跨在六层的参观入口处,它被作为江户博展览的参观起点,走过它,就如穿过历史的时空走进了江户。

位于日本东京墨田区的江户东京博物馆,是一座造型略显奇特的建筑。今年7月,受川日中友好基金会之邀而进行的日本采访之旅,正是从这座位于日本首府的博物馆开始。

走进江户

东京都地形西高东低,境内河道纵横,濒临东京湾。其古名江户,起源于江户川畔的同名小渔村。

江户城始建于15世纪中叶,当时规模不大,仅100多户。庆长八年(1603),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并在此设立幕府,江户从此成为日本的首都。

对江户城的增筑建设随之开始。为把江户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幕府所在地,德川家康大力开展城区建设,以日本桥为中心开堀建道,在江户城的周围实行“町区划”(街区划分),规定武家、町人(平民)、寺院神社等所在地。形成了以江户城为中心的环城河及其周围的武士住宅区和市民街区构成了这一今日东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在江户博六楼的展览入口,走过复原的日本桥后,古老江户城的繁华就尽显眼前。在这里,宽永时代(1624―1643)的町人住所、大名屋敷、幕府末期的江户城御殿用微缩复原模型被展示出来――以日本桥为起点的古老道路两边鳞次栉比的商铺、街道上正在举办的祈福仪式、布满行人的街道,以江户城为中心的街区划分状况清晰可见,重现着江户时代的江户城格局、建筑风格以及繁华景象。

对于日本,江户时代是一个生活方式、经济活动都发生着巨变的时代。

作为幕府将军的居城,江户城成为全国幕政中心,加上参勤交代的建立并以整个日本的力量发展江户,大量不事生产的武士家族于此繁衍,服务武士阶层的商人、工匠、使役作为町人亦大量涌入,江户城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幕府中后期赶上京都、大阪成为日本的经济中心。据1693年的调查,江户各阶层的人口总数有100余万,超过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伦敦。

德川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全国形成了以大阪、江户、京都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圈。作为最大的全国消费市场,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船满载大米、酒类、盐、手工制品驶向江户港,而这些产品除了一部分为上交给幕府与藩主的租赋外,一半以上进入江户的市场流通。于是与以往不同的现代新型商业销售和交易模式在此时被开创。

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艺术的兴盛。成为大型消费城市江户,由于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和移民的涌入,导致人口骤增,城区扩大。彼时的江户城市中心,聚集着武士、町人,以及来自各地的文人雅士。书画等学艺活动,以及茶道、插花、歌舞音乐等游艺活动在这里频繁举办着。人们熟知的歌舞伎戏剧、浮世绘版画、玻璃工艺品等如今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在这个时期孕育发展起来。

观看歌舞伎成为江户人最为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不论平民或武士都能观看,因此直至今日仍然经久不衰,是日本极具代表的传统艺术之一。而印刷出版业也与此时开始盛行起来,一种江户独有的出版文化被开创,草双纸(日本通俗小说的一种)、锦绘(彩色浮世绘)等各类印刷物甚为流行。

江户时期平民居住的“长屋”里,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常常生活在一起。江户博里,平民生活是重要的主题。实物大小的“栋割长屋”、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町内设施以及江户发生的灾害疾病等资料,一年四季的传统活动、雅俗共存的“江户闹市”、百姓从城市前往神社寺院等宗教圣地的参拜之旅,江户百姓的生活状况以及与当代人们生活的关联都被展示出来。除此之外,书籍和锦绘的制作和销售过程,歌舞伎舞台和戏剧小屋的变迁,江户人最为喜爱的歌舞伎演员,这些文化的片段共同构建起一个小小的江户风貌,再现着江户城的时代风华。

转型与现代化的东京

17世纪末,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幕藩体制出现危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为应付危机,18世纪中叶~19世纪40年代幕府实行改革,但并未奏效。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在改革派下级武士的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在幕末农民起义和萨摩、长洲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年末被迫宣布大政奉还。1867 年12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宣布废除幕府制度。

随后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打倒幕府势力,日本结束了封建幕府的统治,成立新政府,日本进入了明治时代,江户改名为东京。

此后的东京,迎来了从武都走向首都、接纳欧美文化,并将之融入日常生活的变化时期。

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历制上则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教育方面,设立文部省,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

至于社会、文化方面的改变,随着留洋知识分子吸收并引介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进入日本,以及众多现代化事物的引进,“文明开化”的风潮逐渐形成。

银座是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幕府时期为铸造银币的“银座役所”。1870年(明治三年)这里更名为“银座”。1872年,一场大火将银座一带烧成旷野。随后,“银座砖瓦街”建成,这座政府以“都市防火化”为目标而打造的西洋风格市街,成为日本首宗将西方都市防火观念引进日本城市建设中的案例,也被视为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项文明开化的代表工程。

落成于1883年(明治十六年),类似于沙龙的会馆鹿鸣馆作为日本上层人士进行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欧化政策的象征。这里经常举办豪华舞会并邀请居住在东京的外国人参加,在它的影响下,日本上层社会吃西餐、穿西服、留分头、跳交谊舞、盖洋楼等欧化风潮风靡一时。

这些,在江户博以微缩的街道和建筑的形式,作为东京转型过程中的重点部分被展示着。

从大正到昭和前期,东京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工薪阶层”增多,住宅区和商业区逐渐分离。人们开始迁往郊区居住,人口不断增加。连接郊区的铁道路线相继开通,新宿、涩谷等始发站发展成为新的闹市区。

到了战后,经历过大地震和战争期间的轰炸的东京在废墟上重新崛起,国内制造业的复苏使日本在1955年(昭和三十年)前后开始步入经济高度增长期。在这一过程中,东京充分发挥了集聚经济效益的优势,在亚洲率先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成为一个世界上拥有最大人口规模、紧密相连的各个区域个性迥异各具特色的巨型城市。

江户博里,通过追溯不同时代诞生和消失的城市风景、受人瞩目的事物和现象等,了解着当代东京的变化与形成,感受时代的变迁。

了解江户东京博物馆

在城市博物馆读取城市历史也许是了解一座城最基本的方式,而一座城市博物馆所能展现的,除了历史,还有今日城市之文化与生活的形态。

今年是江户博开馆第二十年,3月28日,江户博刚刚对常设展做了一次更新。比起二十年前,体验成为今天江户博的新增主题,可以乘坐的将军轿子、可以脱鞋进屋的1954年前后的民居等,都让参观者近距离体验江户的生活和其中的变化。

据介绍,江户博的展品有些来自市民捐赠有些由博物馆购入,包括展品、影像资料和书在内总数量约有60万件,而常设展览中大概展出有3000件。在每个星期的休馆日之后,江户博都会对展品做部分更换,以让参观者通过不同的展品体验不同的江户文化。

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篇5

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010年4月9日晚,有两个来参加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雷州籍学生,走进了广东实验中学的封闭答辩室。他们面前的四位教官是通过严格抽取而来的专家。

这两位学生镇定自若地坐定。专家们轮流发问:“石狗本身是物质,为什么你们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们对雷州石狗的保护作一下可行性分析。”“你们打算下一步如何推广你们的研究成果?”……

他们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做了回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雷州石狗是与雷州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和民间美术,所以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们的脸上出现了笑容。他们评价说:“你们的论文有充足的数据,有深入的实地调研,有翔实的文献资料,有科学的问卷调查;分析现状与对策建议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提出了‘人民遗产’和‘群众保护’两大理念;以小见大,通过探讨石狗的保护,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两位学生一个是来自雷州一中高三(21)的李纲宇,另一个则是就读于湛江二中高二的陈小川。他们平时的社会实践和广泛的阅读面,也练就了他们的临场不惧。 4月11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始公布名次。银牌获奖者已经全部公布完毕,没有他俩的份!接下来公布金牌,他们的名字通过喇叭响遍了整个会场。他们脸上多云转晴,微笑着健步走上领奖台。在闪着光亮的金牌挂在脖子的那一刻,李纲宁的眼眶湿润了,他仿佛看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从雷州蜿蜒到这领奖台前……

搜遍大街小巷只为石狗研究

镜头倒回到第24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揭晓会场,李纲宇听到自己提交的论文《雷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规划设计的探索》获得了银牌,想不到自己初次参加也能拿到不错的奖项,这次的获奖大大地鼓舞了他。

2009年5月5日,李纲宇准备参加第25届科技创新大赛,与指导老师尹乾、陈虎二两位老师在雷州一中图书馆讨论选哪一个课题。陈虎二的儿子陈小川听说后,也很感兴趣,加盟进来。两天后,课题的方向决定了下来:通过探讨对石狗的保护,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李纲宇与陈小川便开始分工合作,奔走于雷州一中图书馆、湛江二中图书馆、雷州市李纪妙图书馆、雷州党史市志办公室,搜集、分析文献;奔走于雷州市博物馆、雷州市名城局,参观馆藏石狗,向文博专家讨教;奔走于雷州附城的夏江港、关部后街、大埔村、南田村、白沙镇雷祖祠、平原村、黎郭村等30多个地方,进行石狗调研;奔走于龙门镇那宛村、东山村、龙门中学、雷州一物馆、昌大昌购物广场、市委大院、雷城镇北社区,进行问卷调查,从这些地方回来后又进行数据统计分析。7月5日,他们又跑到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湛江博物馆,查阅文献,与湛师学生课题组研讨,向历史系教授讨教。然后开始撰写论文。9月18日至11月14日,李纲宇受邀参加雷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审议,并向同济大学王景慧等老师讨教。他与陈小川在指导老师、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审订了二稿。为了使雷州石狗的保护和开发更具合理性,他们特地整理了西安兵马俑、方城石猴等文化遗产的保护资料,然后把它们与雷州石狗保护问题进行横向比较,从中借鉴有效的做法。他们跑到雷州名城局、雷州博物馆、雷州文化局等有关单位递交论文征求意见,写出第三稿、第四稿、第五稿……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以上单位领导的认可与赞赏,他们受邀旁听雷州市政府举办的“雷州文化闽南文化交流会”,向台湾专家推介石狗。他们对石狗的研究,使专家的眼睛为之一亮。

李纲宇、陈小川经过县级、市级、省级选拔,过五关斩六将,闯入复赛,并最终摘取桂冠。“我的脑袋是双核处理器”

记者问其中的获奖者李纲宇:“离高考一个多月前不定期在忙比赛,花一年时间去调研和修改论文,你觉得是否值得?这是否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他说:“值得。弘扬雷州文化是每个雷州人的责任,这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雷州石狗的神秘,促进雷州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同时让雷州人更加热爱本土,增加自豪感。这研究对我的功课影响不大,我的脑袋是双核处理器,可以在功课、生活、课题研究之间快速转换。我父母感到欣慰的是,我不但获得金牌,而且成绩还保持在全级前列。研究实践活动提高了我自身的综合素质,我很认同这样一段话: ‘一个中学生,无论做何种研究,无论研究的深度如何,无论其结果如何,都不重要,其真正的意义是它能让一个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动手、自己去沟通。这些能力正是现今中国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们所缺乏的。

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篇6

关键词:抗震纪念馆;档案;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91-01

地震是人类共同的灾难。由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受其影响,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不仅频度高,强度大,而且范围极为宽广,几乎全国各省均发生过强震。一直以来,同处地震多发地带的美国、日本由于科技先进,在地震观测及信息处理上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而中国科学技术稍有不足,但拥有的大量地震档案却为地震预报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如帝舜时期的“地震泉涌”,就真实地反映了地震时的自然景象,由于抗震意识的缺乏,以致于“龙生庙,犬哭于市”。随着该类档案地不断积累,一个问题也摆在了大众眼前,即如何发挥抗震纪念馆档案的社会效益。本文探讨了发挥抗震纪念馆社会效益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广大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一、抗震纪念馆档案发挥社会效益的主要措施

(一)推出精品展览,再现抗震精神

地震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力,但抗震却给人们在悲痛中带来直面灾难的勇气。抗震纪念馆应该加强档案的管理意识,避免展览内容的单一性、重复性,要重视最新档案地不断添入,精品档案的不断推出。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时,曾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策划下,推出了《唐山抗震成就展览》,充分展示了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通过多角度、多技术成功地纪录了三十年中灾后家园的重建工作,集历史图片、电脑合成图、光电地图、程控图于一体,大量运用多媒体景观艺术与现场环境相结合的手段,将展览办得有声有色。汶川地震博物馆这几年也加大了精品意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只有通过这种精品展览,才能让抗震档案发挥出积极地、有效的社会效益,让人们传承抗震精神,铭记历史伤痛。

(二)普及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

通过纪念馆的档案展览和档案管理,能够有效地启迪、影响到社会和公众,改变他们对地震知识的薄弱、落后状况。通过档案展览,不仅要有效展示地震灾难的真实情况,更应该致力于提高大众的防震意识。因此,有必要加强防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改进人们的防震措施;通过展示地震的灾难性,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为了加大宣传范围和宣传效果,纪念馆应该拓展宣传领域,采用巡回展览的形式,刊印防震手册,深入厂矿,深入农村,深入学校,深入机关,从而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缓解人们面临地震的恐慌心理,降低地震带来的灾害程度。可以说,一座好的抗震纪念馆应该成为一个地震紧急救援的培训基地。

(三)整合文化资源,促进地震研究

我国有悠久的文明史,特别是盛行修纂史书和地方志以来,相关的地震档案就极为丰富。在19世纪末,大量学者加强了该领域的研究,陆续刊发了一些地震目录,可以丰富地震学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利用。1956年时,曾由地质学家李四光提议,著名学者范文澜等主持,翻阅文献近万种,胜利出版《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并编制出全国历史震中分布图;1960年,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编辑《中国地震目录》,顾功叙在23年后又对该书进行了修订、补充;1978年,谢毓寿和蔡美彪花费5、6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的编纂出版工作。通过这些文化资源的整合,可以促进地震的研究工作。作为抗震纪念馆,更须如此。

二、纪念馆档案社会效益得以发挥的几点体现

(一)能让各级领导高度评价

1992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在参观唐山地震博物馆时,曾题词:“中国人民要以唐山为鉴,长期不懈地同地震灾害作斗争。”随后的汶川地震博物馆在开馆,各级领导也纷纷致辞予以高度评价。通过各级领导的评价重视,对发挥抗震纪念馆档案的社会效益能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二)能让业界同行充分肯定

抗震纪念馆档案的建立,由于专题性强,往往会受到业界同行的高度关注,如地震、规划、建筑等部门。如唐山地震博物馆,曾被中国地震局确认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中央电视台评为2007年全国十大特色博物馆之一,全国地震研讨会、以及一些省市县的防震减灾研讨会都纷纷在此召开,成为全国抗震纪念馆的典范。获得业界同行的充分肯定,自然会扩大其影响力。

(三)能让共建单位一致欢迎

抗震纪念馆档案的主题是反映抗震救灾知识,为了有效地提高人们的防震知识,应该加大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与一些企业、学校及部队结成文明共建单位,一同探讨科普知识和德育教育,举办抗震救灾主题征文、演讲、座谈及巡回展览。在这方面,唐山、汶川地震博物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唐山的共建单位高达50余个,开办了大量的实际活动,举措得当,反响良好,影响深远,获得共建单位的一致欢迎,值得广大抗震纪念馆借鉴和学习。

(四)能让地震学者研究利用

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应该做好痛定思痛,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在地震灾难过去后,通过建立和管理抗震纪念馆的文献档案,可以供地震学者研究和利用。《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地震目录》、《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等书籍的编纂出版,即是专家学者们研究利用各种历史文献档案的体现,能够提高后人的研究利用效率。抗震纪念馆档案不能偏重于管理,更需加强研究利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它们的社会效益,才能体现它们的最大价值。

(五)能让参观人员深有感悟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是《左传》中的一句话。抗震纪念馆档案要加强展览和借阅措施,让众多参观人员能够更多、更快、更好地接触到各种图文、影视资料,直面地震灾难的危害性、抗震救灾的积极性,加强自己的地震预防知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爱国爱家情怀,让抗震纪念馆档案成为一块良好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德育实践基地,从而有效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三、结束语

抗震纪念馆档案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满足社会和个人对于地震和防震的文化知识需求。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地震档案的建立、展览和研究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抗震纪念馆管理人员及档案人员应该发扬职业精神,加强档案文献的收集,注意精品档案的推出,从而更好地发挥抗震纪念馆档案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篇7

国家旅游局于近日下发通知,部署开展2012年“中国旅游日”活动。通知指出,“中国旅游日”的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今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是“健康生活,欢乐旅游”,主会场活动设在江苏省江阴市,各省(区、市)可在“5・19”当日及前后相邻时段,组织开展相应活动。

通知指出,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要坚持广泛参与、公益惠民、突出主题、因地制宜、节俭高效的原则,广泛开展公益惠民活动,倡导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公众开放;倡导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推出优惠措施,吸引更多人群参与旅游活动;有条件的企业可开展针对贫困家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资助、免费或优惠的公益性旅游活动;进一步落实旅游景区对老年人、学生等特殊人群的门票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开展跨区域合作,并推出互惠措施。

通知要求,要深入开展旅游企业优质服务活动和旅游者文明旅游活动,倡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重点推动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窗口单位的旅游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组织开展文明旅游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安全出游、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此外,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申办2013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的通知》,启动2013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申办程序。通知指出,各地可根据申办条件、申办程序,在2012年3月20日前提交申办报告,逾期将不予受理。

陆武成、袁占亭批示:把兰州打造成现代旅游新城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召开之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陆武成,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对全市旅游工作作出批示。

陆武成在批示中说:“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是一业带百业的富民产业,也是兰州市可以做大做强的优势产业。过去的一年,全市旅游工作系统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工作力度,在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使全市旅游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立足新起点,着眼新跨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旅游工作部门,要按照省委‘做大做强最美兰州’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的新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增收入的重要抓手,准确把握旅游业发展方向,坚持旅游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合,与生态文明相融合,与城市建设相融合,与开发开放相融合,与转型跨越发展相融合,注重突出兰州特色,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品牌,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切实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兰州市的支柱产业,把兰州打造成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旅游新城。”

袁占亭在批示中说:“旅游业是转型跨越的先导产业,事关民生的富民产业,也是开放开发的窗口行业。近年来,全市上下积极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全市旅游业呈现档次提升、规模壮大、效益增长的良好势头。当前,省委、省政府对做大做强做美兰州提出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强调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更大机遇。全市上下特别是旅游系统,要切实把旅游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力争率先跨越、示范带动。要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精品打造,科学规划引导,深度挖掘开发,力争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要加强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丰富文化内涵,提升规划档次,增强兰州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加快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凝炼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尽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强化基础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力争在服务转型跨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兰州黄河风情线将划五条景观带 打造城市“五线谱”

近日召开的兰州市城乡建设管理工作会对今年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城管执法等工作予以安排。今年兰州市将继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计划筹资9B亿元实施91个项目,以促进城市整体发展、功能完善及品位的提升。

其一,规划建设50个城区主题公园。今年兰州市将主要做好黄河景观带文章。将黄河风情线划分为滨水景观线、黄河文化线、绿色出行线、市政景观线和山体景观线等五条景观带,全面实施改造提升,打造集绿色景观、城市风情、健康出游、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城市“五线谱”。

规划建设中心滩湿地公园、滩尖子湿地公园、雁滩湿地公园、马滩湿地公园、黄家滩湿地公园、代家湾湿地公园。加快五泉山、白塔山公园后续改造步伐。规划建设50个城区主题公园、游园和小广场,提升城市公园的生态品位和文化内涵。年内新增、改造城市绿地80公顷,植树20万株。

其二,年内南出口以东路段竣工通车。力争年底前南出口以东路段竣工通车,南出口以西路段基本贯通,西固区段完成拆迁;加大北环路项目建设力度,全面建成罗锅沟大桥,基本完成九州隧道,力争年底前北环路全线基本贯通,部分路段实现通车;加速推进西行线道路改造工程,力争年内基本完成;元通、金雁黄河大桥年内竣工通车,深安黄河大桥完成主体工程,开展雁青、固安、金安黄河大桥前期工作;实施633#、683#、511#等11条新建道路工程,实施605#、606#、607#等10条续建道路工程;实施西固东西路、盐场路、火车站南路、瓜州路等10条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城区100条小街巷改造,年内开工建设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加快安宁BRT项目建设步伐,力争上半年完成项目建设。

其三,试点建沿风情线自行车游览道路。启动东崩东路、西津东路、小西湖黄河大桥等拥堵路段和交通节点改造;年内完成基于物联网的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感知交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非现场执法系统,建立科学的动静态管控体系;探索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试点建设沿风情线的自行车游览道路;新建、改造40座过街天桥和地道;规划建设一批公用地下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新建人行过街通道10座。

博湖举办“千人冰上徒步穿越新疆博斯腾湖”活动

近日,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举办“千人冰上徒步穿越博斯腾湖”活动,1000余名博湖县各族干部群众及徒步爱好者参与了比赛。本次徒步活动的总里程约12公里,全程均是在千里冰封的博斯腾湖冰面上行走。

据了解,“千人徒步博斯腾湖湖”是该县第五届冰雪旅游节的一项重要赛事活动,通过冰上徒步穿越,既锻炼身体,又能磨练意志,深受众多单位、企业和游客喜爱。

据悉,“千人徒步穿越博斯腾湖”活动自2010年举办以来,已经连续三年举办此项活动,由于活动内容创意新、模式新,一直是博湖县冰雪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吸引了疆内外徒步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并通过活动,更好地引导群众体会在户外运动中的快乐,让广大群众自

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良好时尚生活,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

青海湖景区上榜全国最聚人气旅游目的地

近日,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获悉,在由全球华语第一旅游网络媒体新浪网组织开展的“2011最聚人气旅游目的地评选”中,青海湖景区以排名第12位的佳绩,入选全国30个最聚人气景区榜单,为青海省惟一上榜景区。

近年来,青海湖景区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提出并实施了“1256”发展计划,围绕“建设全省生态旅游示范景区”一个中心,以项目建设和品牌建设“两大建设”为着力点,在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的同时,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实现了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体育竞技、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方面转变。通过举办环湖赛、诗歌节、大地艺术节、祭海文化节、观鱼放生节等一系列文化节庆赛事活动,以及推出摄影、观鸟、户外露营、沙漠探险、徒步穿越等专题旅游,有效发挥了青海湖品牌效应,景区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据悉,此次评选中,新浪旅游以微博话题与广大网民互动,充分解读网友心日中最佳的旅游体验,从中产生入围及获奖名单,在全民“微时代”的今天,评选显得更为客观与真实、更具公信力,评选结果日前在该频道上。2011年,青海湖景区接待中外游客实现80万人次大突破,人气大幅攀升,同时还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弘级旅游景区”,由此可见广大游客和业界对青海湖景区的青睐。

青藏公路游线路入选全国十佳跨省经典旅游线路

近日,从青海省旅游局获悉,由国家旅游局官网和乐途旅游网承办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客最喜爱的旅游书目、旅游线路”网络推荐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日前揭晓,青海省包括西宁、北禅寺、东关清真大寺、青海湖、湟源峡、茶卡、茶卡盐湖、都兰、香日德寺、诺木洪遗址、格尔木、昆仑山口、唐古拉山口等多个景区组成的青藏公路游线路,入选全国十佳跨省经典旅游线路。

此次网络推荐评选由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和指导,是第一个“中国旅游日”发起年的重要配套活动。经过5个月的推荐候选,评选出了游客最喜爱的100条旅游线路和100本旅游书籍。在评选中,举办方特别强调青海的自然风光雄奇壮美,具有青藏高原特色,而且历史文化韵味厚重,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因此,以古墓群、古寺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征的名胜古迹众多。

除入选十佳跨省经典旅游线路外,包括西宁、北禅寺、东关清真大寺、青海省博物馆、青海湖、日月山、黑马河、鸟岛、泉吉、西海、湖东种羊场、倒淌河在内的环游青海湖的经典线路“高原蓝宝石体验之旅”及包括西宁、北禅寺、东关清真大寺、青海省博物馆、贵德、塔尔寺、贵德文庙、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循化、十世班禅故居、孟达天池、平安、瞿昙寺组成的“塞外宗教文化之旅”两条线路入选“游客最喜爱的100条旅游线路”。

全国十佳跨省经典旅游线路为丝绸之路、万里长城游、长江三峡游、黄渤海黄金海岸游、江南水乡游、港澳观光游、青藏公路游、北国雪景游、华东美景游和西南宜人景色游。

“魅力夏都”将走进英国、比利时 首列国际旅游专列将开进西宁

为了更好地宣传“夏都西宁”,西宁市代表团将于2012年3月赴英国、比利时进行城市推介。同时,为了加强西宁市旅游交通线路开发,新加坡国际旅游专列(新东方快车)将于2012年6月上旬开进西宁。

据了解,2011年西宁市被世界城市发展联盟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评定为世界旅游名城后,“夏都西宁”的对外形象不断提升,西宁市也先后赴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开展了宣传推介活动。去年,在西宁市与英国普雷斯顿签订了友好城市意向性协议后,今年西宁市将组织教育、文化、农牧等多个部门组成代表团赶赴英国、比利时两国进行城市推介。今年下半年,西宁还将邀请美国、英国两国代表赴西宁参加教育、贸易等研讨会,并开展与韩国全州市缔结为友好城市的活动,这都将为西宁市今后在国际上开展经贸、旅游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为了促进西宁市旅游的快速发展,西宁市还积极与新加坡华鼎集团联系,确定今年6月首列国际旅游专列(新东方快车)开进西宁,届时,将有600多名国外游客到西宁市观光旅游。

宁夏将推出15条精品旅游线路

腾格里沙漠探险游、神秘西夏王朝秘境游、明长城徒步游……“十二五”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部门将推出15条集文化、体验、深度等多元化的旅游线路,以开拓旅游市场,让国内外游客畅享“塞上江南”的特色之旅。

据了解,在15条旅游线路中,宁夏根据旅游者旅游的时间和项目需求,分别进行了精细设定。其中,为满足旅游者日程安排,宁夏推出了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五日游,涉及黄河金岸、沙湖、西夏陵、镇北堡西部影城、贺兰山岩画、沙坡头、须弥山石窟等宁夏由北至南具有地域特色的景点,让旅游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尽览“塞上江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另外,宁夏还根据旅游者的深度体验等旅游需求,针对区内回族风情、沙漠资源、丝绸之路等特有的旅游项目,制定了11条多元、特色旅游线路,分别是首府银川休闲游、回乡风情游、黄河金岸自驾游、沙漠探险游、六盘山避暑度假游、红色经典景区游、丝绸之路寻踪游等。

据自治区旅游局介绍,计划推出的15条旅游线路更加侧重文化、民俗、体验、休闲养生及深度旅游,将优化配置全区旅游资源,在提升宁夏旅游品位的同时,提高群众的可参与性,以打破长期以来宁夏冬季旅游“半年闲”的状况。

四川组团参加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

为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旅游业界的交流与合作,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于近日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隆重召开。四川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率四川旅游代表团参加了此次盛会。四川旅游发展集团相关负责同志、四川省旅游局相关处(室)负责人、部分市(州)旅游局长以及具备组团赴台资质的六家旅行社老总参会。

据了解,本届联谊会由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总会共同主办,主题是“品质旅游,合作发展”,海峡两岸旅行业者约1200人参加了活动。活动期间,先后开展了联谊会开幕式、《海峡品质旅游海南行动宣言》签约仪式、健康欢乐游旅游说明会、旅游业务洽谈等活动。

活动期间,四川代表团参加了联谊会和旅游说明会,并与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总会进行了座谈,还出席了四川旅游海口专卖店揭牌仪式,考察了海口万绿园景区和五公祠,观看了《印象海南》演出。

在大陆旅游产品推介会现场,工作人员还没来得及把大熊猫玩偶摆上桌面,近百只玩偶就被热情的粉丝们一抢而空。会上,郝康理向参会代表作了精彩的四川旅游推介。他向大家介绍了四川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俗民族文化;四川最具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线路、日益便捷的交通和逐步提升的其他旅游要素也成为推介的重点。“南北大通途旅游线”、“川南旅游环线”、“香格里拉世界遗产精品线”都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

随后,四川代表团与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总会进行了座谈。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总会理事长姚大光、质量保障协会理事长曾盛海以及台北、高雄、新北等地的旅行商业同业公会代表参加了座谈。

郝康理对台湾旅游行业对四川旅游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在川台两地旅游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使来川旅游的台湾游客数量尽快恢复并超过汶川地震前的水平。他还向台湾方面的代表介绍了四川旅游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尤其是交通可进入性大改善的有关情况。

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篇8

对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鉴定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前后,在国务院总理关怀下,文化部文物局组成张珩、谢稚柳、韩慎先、刘九庵四人鉴定小组,先到广州进行鉴定;复到东北(遗憾的是出发前,韩慎先先生因突发脑溢血病逝在北京),鉴定组从北京出发,经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旅大,跨越四个省市,过目书画万余件。张珩1963年去世后,鉴定工作因而中辍,文物局指派文博研究所副所长王辉重新组织专家继续进行此项工作,然而,不久因“”而归于停顿。上世纪80 年代初,国家文物局决定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对馆藏文物分门别类地进行鉴定,从而更有利于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文物巡回鉴定工作首先从书画开始。谢辰生先生在《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后记》记述:“首先提出这个建议的是谢稚柳同志和王冶秋同志的夫人高履芳同志。他们分别写信给当时在国务院分管这方面工作的谷牧同志,呼吁恢复对全国古代书画的巡回鉴定工作,得到了谷牧同志的积极支持。他曾多次要求文物局尽快恢复这项工作,并指出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遵照谷牧同志的意见,经文物局研究决定由我负责组织。为此我专程去上海向谢老报告这个好消息,并征求他的意见。谢老非常高兴,谈了许多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意见,使我感到当时他已经对这项工作有了比较全面地设想。”

1983年4月,文化部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专家座谈会”。当时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部长邓力群和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出席会议,邓力群决定由发文件作为国家的任务下达,要求各地有关部门都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给予支持。此次会议正式成立了由上海博物馆顾问、书画家、古代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书法家、古代书画鉴定家启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代书画鉴定家徐邦达,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古代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代书画鉴定家刘九庵,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高级建筑师、古代书画鉴定家傅熹年和文化部文物局顾问谢辰生组成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鉴定组在全国范围内对存世的古代书画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查、鉴定,并编印目录、图录以及大型画册。谢稚柳和启功先生被推举为组长。

此项工作于1983年的8月正式开始,鉴定组首先从北京、天津着手,进而旁及东北三省、上海、江苏、浙江以及四川、广州等地。大凡藏有古代书画的博物馆、艺术馆、大专院校以及文物商店等场所,均一一进行考查鉴定。在至1990年5月的8年时间里,这个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七人”书画鉴定组本着对文物、对后人负责的原则,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偕同一批编辑出版和摄影工作人员,每年两期,行程数万里,对除、内蒙古、青海、海南以及港澳台以外的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1个市县的208个单位(包括文物部门和其他文化教育机构团体)及部分私人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进行了认真的鉴定,过目古代书画作品61596件以上,制作了编目卡片34718张,基本清楚了中国大陆收藏的古代书画状况。发现了一批时代久远、艺术价值很高的中国古代书画珍品,如辽宁省博物馆藏宋代马远《寿松图》轴,四川省博物馆藏宋代刘松年《雪山行旅图》轴、元代唐棣《双松高士图》轴、明代杜琼《叠岭松溪图》轴,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元代黄公望、王蒙《合作山水》轴、明代仇英《右军书扇各》轴,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宋人《蚕织图》卷,云南省博物馆藏元代黄公望《剡溪访戴图》轴等等。鉴定组专家还对北京地区一些个人收藏的“”期间被查抄的应予落实政策退还物主的部分古代书画作品进行了鉴定,从中挑选出了北宋祁序《江山牧放图》卷、唐人集字匀摹本《王羲之古本千字文》卷、元代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卷、元代倪瓒《水竹居图》轴、明代文徵明《真赏斋图》卷等书画精品40多件。鉴定工作完成之后,当时党中央主管这方面工作的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专门在钓鱼台宴请了鉴定组的全体成员,充分肯定了这项工作所取得的显着成绩。

这项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重大基础工程,对整个文博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在巡回鉴定过程中,鉴定专家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鉴定时,专家各述己见,求同存异,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对少数有不同意见的作品,将各位专家不同的鉴定意见认真地记录下来,以供后人继续研究。更重要的是,这次书画巡回鉴定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书画鉴定人才。国家文物局特意从全国文博单位抽调了具有相当专业知识的中青年业务骨干,组成随同学习小组随同专家们一起进行鉴定活动,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物部门专门成立了学习小组随鉴定专家组活动。这些中青年业务骨干在鉴定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对各种真迹和伪作的分析比较,加深了对不同时代、地区、流派和书画家个人风格的理解,增加了对各种伪作和作伪方法的理解。特别是在各地由各位专家对挑选出的古书画实物和资料进行的讲解,使中青年业务人员积累了更多的鉴定知识。这种由专家和中青年业务人员共同参加鉴定活动的做法,不仅对培养中青年鉴定人才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同时,对于大多数年事已高的著名书画鉴定专家的宝贵鉴定实践也是一种抢救。

此后,从鉴定成果中挑选出中国古代书画各流派著名书画家和地方书画名家的代表性作品34362件,编成册装本文字目录(帐目式书画目录)10册;选出佳品18543件,编成多卷本黑白图版目录(带图的书画目录)24册;选出精品3430件,适当增补台湾和国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珍品,编成大型多卷本中国古代书画彩色精印图集,计有《中国古代绘画全集》30册,《中国古代书法全集》约20册。而历经十几年出版的24卷《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是中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成果的最高体现。《图目》收录了20117件作品,制作35700幅图版,是一部集国内(港、澳、台除外)现存古代书画作品之大成的图典。它首次向社会公布了全国各收藏单位的古代书画藏品,而且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向读者提供了全面、系统、准确的信息,是迄今为止收录古代书画作品最多的一部极有价值的资料性工具书,对对研究中国美术史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这些成绩,它们的确不易被人忘记。然而,鉴定小组所留下的丰厚书画鉴定方法、治学之道以及成才之路却是一条永远取之不竭的知识之源。他们中的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先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宏富的著作。由于几位先生的出身和求学经历各不相同,尔后的工作环境与职务要求也各异,于是形成了他们不同的治学理念和鉴定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鲜明地体现了他们不同的学术取向,从各个方面丰富与完善了这门新兴的专门之学,使之日益完备,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书画鉴定体系。这对于中国书画鉴定学以及中国美术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这六人不仅在书画鉴定方面各自成家,而且在治学道路上也自成一格,综合起来可谓旁收广绍,集为大成!

弹指一挥间,23年已经过去。当年的鉴定小组成员已有三位永升仙国:谢稚柳先生于1997年逝世,刘九庵先生两年后驾鹤西归,启功先生2005年夏仙逝。其余四位也多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历史依旧铭记着他们。

七人中年龄最大者首推谢稚柳先生(1910―1997年),名稚,字稚柳,以字行,号壮暮翁,江苏常州人。曾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他是1983年七人书画鉴定小组的组长。他工诗文,能书法,擅山水、花鸟,亦偶作人物。尤其精于书画鉴定,与张珩并称“北张南谢”。其著作有《谢稚柳书集》、《谢稚柳画集》、《壮暮堂诗钞》、《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以及很能体现其书画鉴定方法的《鉴于杂稿》等。谢老早年学画,又与张大千一起对敦煌壁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这使他准确地把握了唐宋以来中国书画主流风格的渊源流变,由此确立了以风格流派断代的辨伪方法。虽然他也不忽视对相关文献的印证,但却更看重书画艺术的本体,如作品的意境、格调、笔法、墨法、造型和画面布局等特征,即重视书画的体貌精神。此种鉴定方法对鉴定者本身的书画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谢稚柳因其本人具有较高的书画创作能力和聪颖的鉴定才智使其成为这一鉴定方法中的大家。谢老与启老并列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但因启老还有学校和社会活动,谢老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他是鉴定工作八年中一天没有缺席的人。

启功先生(1912―2005年),字元白,又作元伯,满族,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老虽为满清皇室,但属远支,家道衰落较早。早年较为坎坷,当时的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慧眼识才,无论治学还是生活都给与他多方帮助,这都使启老终身难忘。1990年,启先生在香港举办书画义卖,筹集资金160余万元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其中“励耘”二字即是他对恩师陈垣的怀念。此后他一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直至去世。生前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等职。启先生的书法造诣享誉海内外,2000年文化部为他颁发了“兰亭终身成就奖”,以彰其在这一领域的高深学术造诣。同时他于文献学、版本学、金石学、史讳学、诗词学、文字学以及红学等都有较深的研究,是为当代巨擘。尤其在对古文献的爬梳与索隐探微方面,其精深的学术功夫与能力至今难有出其右者,堪称学林绝响。他以书法研究为突破口,旁及绘画等领域,这些都使他成为以精密考据著称的书画鉴定大家。收在《启功丛稿》一书中的相关著作《董其昌书画考》、《戾家考》等,其运用古文献之精熟与老到可见一斑。启功先生的学问,旁收广绍,诸子百家,广为涉猎,可谓当代无所不晓之通才,国学之大师。因谢老和启老是当代杰出书画家,巡回鉴定所到之处,在紧张工作之余,还不辞辛劳,为宾馆服务员、司机和其他人员无偿写字作画。

世纪老人徐邦达先生(1911― ),字孚尹,号李庵,又号心远生,晚号蠖叟。原籍浙江海宁,1911年生于上海。家中富收藏,幼年即接触大量古今字画。14岁始习画,从苏州老画师李醉石学习绘画,从赵时枫学习古书画鉴定知识。后入当时海上著名书画家、鉴赏家吴湖帆先生门下,书画与鉴赏能力日进,年不及三十,即以擅鉴古书画闻名江南。1937年协助上海市博物馆办理“上海市文献展览”中的古书画征集、检选、陈列之工作,受叶恭绰先生之托撰写《古书画提要目录》。1949年,被骋为上海市文管会顾问。1950年,经国家文物局郑振铎局长推荐,调至文物局文物处工作。两年后,转至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画鉴定研究工作至今。他鉴定中国古书画,过眼无数,著述甚丰,文字已逾500万,以致被中国书画收藏界称为“徐半尺”、“国眼”。著有《古书画鉴定概况》、《古书画伪讹考辨》、《古书画过眼要录》、《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中国绘画史图录》、《重编清宫旧藏书画目》、《改编历代流传绘画年表》、《古书画伪讹考辨续编》等。在长期书画鉴定实践中,徐先生逐渐形成了高度重视书画本身的笔墨、题跋、历代书画著录、印章、纸绢、装潢形制等因素以及相关文献的考据与实证,实行鉴考结合,绝不允许“模糊度”,与启功先生提倡的“书画鉴定中要有模糊度”恰恰相悖,体现出徐先生追求鉴定科学性的学术取向。他的鉴定方法具有如下明显的三大学术特色:一是在鉴定中建立可供比较的作品样板;二是较为重视书画本身的笔墨等技术性因素;三是注意对书画所用工具材料的分析研究;四是极为倾心梳理见于著录的各种名迹。如今谢老已经故去多年,徐先生在健在的四位中年龄最大,已当推不让地成为书画鉴定界之宗师。

杨仁恺先生(1915― )原籍四川岳池,幼年丧父,家道衰落。抗战时移居重庆,常与郭沫若、徐悲鸿、沈尹默、金静安、谢无量、马衡、老舍等名人学者接触。其中,著名史学家金静安先生对杨仁恺的影响最为深远。其次是郭沫若先生,经常为杨仁恺解答历史和考古方面的问题。居渝期间,他还结识了张大千、潘天寿、黄宾虹、傅抱石、吕凤子等书画名家,从而使他对古今书画的研究更加深入。新中国成立后,杨仁恺历任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馆长、名誉馆长等职务。其代表性著作《沐雨楼书画论稿》、《沐雨楼文集》、《国宝沉浮录》、《中国书画鉴定学稿》等。他在书画研究与鉴定方面具有如下重大贡献:一是对溥仪出宫后的清宫流散书画进行了精细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在他集40年心血而成的58余万字鸿篇巨著《国宝沉浮录》一书;二是在中国书画史上填补了辽金两代的空白,使之更为完整系统;三是把古书画鉴定的范围拓展至20世纪并初步尝试建立书画鉴定这一专门之学,2000年10月出版的《中国书画鉴定学稿》一书可见其这一学术趋向。杨仁恺在书画鉴定中提倡“科学的比较研究法”,注重作品之间的参照比较,如同一人或者同一时代和地区的诸多作品比较、画家一生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然后才是题跋、印章等因素。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应邀多次访问欧、美、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一方面从事书画鉴定工作,另一方面考察各国的文博事业,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刘九庵先生(1915―1999年),河北冀县人。生前曾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1930年在北平琉璃厂字画店学徒,其后从事个体经营书画业务。1956年调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的征集与鉴定工作。1962年参加文物局组织的全国博物馆书画鉴定三人小组,鉴定了8省4市博物馆的藏品。1965至1966年鉴定了两省一市的博物馆藏品。1983年参加了文化部文物局成立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并在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以及文物鉴定培训班讲授书画鉴定课,为培养书画鉴定人才作出了较大贡献。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有《祝允明和他的六体诗赋卷》、《记山人书画中的几个问题》、《赵孟\书法艺术和伪书辨析》、《赵孟\书法丛考》、《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编年表》等。刘先生治学严谨,考证精微,在七人中尤以熟悉小名头而闻名,这正好可以弥补偏重大家研究的不足,对于整体把握中国书画史和鉴藏传世书画颇具意义。在长期的实践中,勤奋好学的品行使得他尤精于书画断代辨伪中的相关细节,如他对明代吴应卯大量伪冒祝允明作品、王宠的弟子金用伪造其师作品、山人和张大千赝品的研究等。这种极为精细的研究,对于当今书画作伪手段的高超极具现实意义。

七人中最年幼的傅熹年先生(1933― ),祖籍四川江安县,1933年生于北京,傅增湘先生的长孙,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历史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书画鉴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古代建筑史研究,重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和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的规划、布局手法及建筑物的设计规律,揭示出中国古代城市以宫城、里坊为模数,大建筑群以主院落为模数,单体建筑以所用材和柱高为模数等一系列运用模数控制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方法。发现了宫殿坛庙等大型建筑群在规划时用标准方格网控制尺度和相互关系,并把主体建筑置于建筑群几何中心的手法。利用已掌握的模数规律,对西周、战国、唐、宋、金、元一系列建筑遗迹做复原研究。近30篇,编为《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完成了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史》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和建筑设计方法研究》的撰写,均已出版。傅先生的鉴定特点,在于擅长把建筑学中的比较分析法引入到书画鉴定的断代辨伪,即结合出土文物、传世可靠作品和相关文献中记载的建筑形制、衣冠制度等作为断代依据。其学术特点五外以下:一是强调书画史在书画鉴定中的基础地位;二是重视在书画鉴定中建立可依靠的标准样板;三是书画鉴定要有一定的古文献基础以及运用文献的能力。

七人中唯一不搞书画鉴定的就属谢辰生先生了。谢辰生(1922― )是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历史文物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国家文物局顾问,著名文物法律政策专家,曾主持起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卷》前言等。他早年经人介绍帮郑振铎先生做事,期间从事郑振铎先生所编书籍的目录抄写、印刷等工作,重点参与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甲午以后流入日本文物之目录》的编辑出版工作。1949年,他随郑振铎先生到文化部文物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文物法规基本是由谢老主持起草或执笔的。在1983年的七人书画鉴定小组中,他当时作为文化部文物局顾问,主要负责鉴定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在8年的长途跋涉中,谢老代表文物局负责组织协调等行政事宜,并在以后的出版工作中付出了巨大心血,功不可没。

七人书画鉴定小组的成绩巨大,在当下这个鸡鸣即起,孳孳为利的社会状态,回顾与总结七人的功绩和学术,有助于后人逐步推进这一专门之学,

岁月悠悠,当年的那场壮举已经逐渐成为模糊的历史。二十余年过去了,当人们正视时下异常火爆的书画拍卖时,二十余年前的图像仿佛就是眼前的一片景观。“纷纷易尽百年身,举世何人识道真”?但愿在这声声喧嚣中,我们还识得这书画鉴定之“道”,懂得这七人之“真”。

图1参加全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组的(左起)谢辰生、刘九庵、杨仁恺、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和傅熹年。孙之常摄

图2书画鉴定组在浙江省博物馆。居中为谢稚柳、启功,右一为杨仁恺,后排左起为王南访(北京故宫博物院)、劳继雄(上海博物馆)、黄伟利(辽宁省博物馆)。

图3启功、谢稚柳、杨仁恺、刘九庵、谢辰生等先生在浙江省博物馆。孙之常摄

图4书画鉴定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鉴定书画。桌边左一为刘九庵,后排中间为杨仁恺、谢稚柳、傅熹年。孙之常摄

图51985年10月,书画鉴定组在上海博物馆。左一为傅熹年、左二为刘九庵,右一为杨仁恺。孙之常摄

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篇9

政策新异向

回首2016年,国家政策支持为博物馆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在保护文物和策划博物馆展览成为首要的两项重要任务,而博物馆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及服务也初具雏形。

2016年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则将文物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围绕加强文物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新时期文物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展开,制定鼓励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合理适度利用等具体政策措施。

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文物单位发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而在10月份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中,细分出扩大文物资源社会开放度、促进馆际交流提高藏品利用率、创新利用方式、落实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六项举措,切实的举措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

对此,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专委会副主任才旺多吉表示,博物馆建设已经退去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层面开始指导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博单位和骨干企业。

博物馆+学校

博物馆、科技馆拥有丰富的藏品、展品以及公共活涌占洌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6年“博物馆+学校”的创新模式已经逐步展开,正成为博物馆教育的风口。

2016年9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北京第四中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中华传统文化养成教育――中学全学科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工作。据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目前以馆藏文物资源为出发点,采用“双师教学”的模式,即授课老师分别来自学校和博物馆,学生除了在学校的课堂上接受博物馆教育,也有机会亲自去博物馆感受文物魅力、了解相关知识。中国国家博物馆结合传统文化和教育经验,计划在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打造一个完整的12年博物馆课程。

2016年12月22日,为推动北京地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发展,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博物馆学会共同举办了“2016年北京地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研讨会”。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在会上表示,利用博物馆资源更好地服务北京青少年教育,建立有效的学校与博物馆联系机制,实现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有效衔接,进行全新合作尝试和有益的探索。

首都博物馆宣传与资讯部副主任王新莹表示,首都博物馆在2016年策划了一个专门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展览《读城》,围绕“北京城的由来与故事”“古代北京的传说”等一系列讲座教育活动,创新了学生在博物馆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对文化遗址地的学习习惯,对中学生进行“知北京 爱北京”的情感教育。

试水低龄化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儿童教育也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博物馆的大多社教活动针对人群多为青少年,对于低龄段儿童的固定教育活动相对较少。才旺多吉介绍,2016年博物馆教育开始关注低龄段儿童,与幼儿园合作开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教育活动。

回顾2016年博物馆与幼教开展的活动中,四川博物院与绵阳一迪幼儿园合作开展博物馆文化体验课,共同研发面向幼儿的博物馆文化体验课程,全面开发博物馆藏品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研究和应用。据了解,博物馆围绕画像砖,通过制作拓片,配合幼儿园在语言表述,科学实验、角色扮演和色彩创作等教学内容,设计从语言和读写、科学、美术、音乐等单元构建学习内容,让幼儿从动手动脑的游戏中感受艺术与历史的趣味。

记者还从中国博物馆协会了解到,嘉兴博物馆开设了幼儿园陶艺团体预约服务,方便家长在节假日带领孩子来到博物馆,山东博物馆与济南市第三实验幼儿园开办“爱在博物馆”系列课程,把博物馆的资源优势与幼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对此,才旺多吉表示,以往公立博物馆在幼儿教学等方面存在空白,承接部分低龄儿童教育,与幼儿园及相关机构联合开展活动,更有利于教育资源互相利用,博物馆早教未来会成为趋势。

体验式参与

博物馆的馆藏知识不再仅仅停留在橱窗中的展示,更多可以体验式的博物馆教育被人们所欢迎。才旺多吉表示,博物馆也开始利用起自己的场地和优势策划类似社教活动,让参观者从民族文化入手了解博物馆。

参观建川博物馆策划书篇10

一、围绕中心工作,全力办好各类重大文化活动。

2005年,全市文化系统以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抗日英雄赵一曼诞辰100周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争办第四届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文化活动:组织大型地域风情歌舞《金沙水拍》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2005“活力宜宾、魅力宜宾”经贸文化活动日(成都)演出、“两会”专题文艺晚会;春节和“两会”期间,在云南会馆组织川剧表演,为两会代表及人民群众共演出8场;组织举办了全市第二届“川剧玩友”比赛活动;组织大型地域风情歌舞《金沙水拍》复排提高,完成“创优”迎国检演出任务,组织指导云南会馆、蜀南竹海景区、“江之头”伴餐文艺演出等一系列“创优”目标任务;组织举办了“2005年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文艺晚会、“故宫酒业杯”宜宾市二届“酒都风情”舞蹈大赛;主办了全市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组织市政协“庆国庆茶话会”文艺演出、全市第六届小品比赛;指导了全市规建系统文艺调演等大型文化活动。

各区县也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区域特色和本地实际,组织开展了各类文化活动。兴文县大力开发僰苗文化资源,举办苗族花山节等大型活动5场。长宁县以建设“文化之都”为目标,深入挖掘打造竹海旅游文化、特色文化,组织佛来山“犁花节”文艺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5次。江安县组织了“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酒都风情舞蹈大赛”等大型活动,坚持在竹都广场每月开展文艺晚会和电影放映,营造了浓厚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高县举办首届“富霖杯”川剧比赛、柳湖公园广场文化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13次。筠连县举办“玉壶之春”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8次。屏山县组织“建设者之歌”广场文艺演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歌咏比赛等活动7次。南溪县组织“南溪之春”广场音乐会等大型文艺活动8次。宜宾县举办迎新春焰火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16次。翠屏区组织了“先锋颂”、“迎春桃花节”、“廉政文化五走进”、第三届青少年才艺展示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11次,配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放映了优秀国产电影《张思德》。珙县举办了新年音乐会、大型焰火晚会、“青春风采”大奖赛等各类大中型文化活动23次。

二、继续实施精品战略,艺术创作展演、理论研究成效明显。

组织召开了全市“艺术创作、群文工作会议”,对2005年的艺术创作和群众文化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一年来,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创作了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演展赛事:组织创作《苗族芦笙舞》参加四川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同期举行的四川省民族民间艺术巡游展演活动,荣获金奖,市文化局荣获组织工作奖;组织推荐屏山“金沙江号子”参加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第三届南北民歌擂台赛”荣获特别奖和优秀传承奖,并入选参加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天籁之音·宋庄之夜”─中国原生态民歌演唱会,这是我市在建国以来民歌首次在北京参加全国性比赛;组织青年川剧团创排了民俗川剧《打春牛》进京参加“中国十佳魅力名镇”评选演出获好评;为配合学习贯彻《实施纲要》和“先教”活动的开展,召开了反腐倡廉歌曲创作会议,组织全市歌曲作者创作歌曲参加全国反腐倡廉歌曲评选活动;组织了由市青年川剧团编演的小品《签约幸福》参加了全省“先教”活动文艺汇演。

有10件美术和书法作品参加部级展览,3件获奖;11件参加省级展览。分别是:曹端明的版画入选“全国体育美展”、喻正元的国画《消息树》被人民日报刊用,中国美协举办的“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展”展出,国画《安乐泉颂》及吴良永的国画《天池晚棹》入选“全国名城书画年展”。喻正元、张华明、王正中、王致中、钟国富等的作品入选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四川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中。王鸿的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扇面展”,曾伟、何钦礼、张兴明的书法入选“全国第四届正书展”,张兴明的作品入选“高恒杯抗战展”、“全国抗战展”、张兴明、曾德宏、刘秀贵的作品获“全国杏花村电视书法大赛”入围奖,袁承禧、李代煊等6位的作品入选“四川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览”。

理论研究结硕果。吕晓莉、马平的《弘扬大江文化、展示名城风采》和何政军的《让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的时代光辉》被《中国文化报》刊用,刘兴明的《川剧功臣、功在千秋——记席明真》发表于《四川戏剧》、《重庆文化》,张兴明的《飞白书新探》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年度评比三等奖、《李庄的抗战精神》入选“四川省城镇民俗研讨会”、《黄庭坚戎州悟笔探源》入选“全国纪念黄庭坚逝世九百周年论坛”,完成了《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宜宾部分《宜宾市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市政府重要调研课题《宜宾市农村文化调查报告》。组织召开全市文化系统“学《实施纲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通报表彰5个组织实施好的单位与12篇入选优秀文章。《宜宾文化》出刊4期,刊用文化理论和实践文章120篇,为促进文化理论研究,指导文化建设实践发挥积极作用。

三、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群众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积极抓好文化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市级“文化先进乡镇”创建活动,全市有13个乡镇积极申报。组织推荐了我市部分乡镇参加了四川省“省级文化示范乡镇”的创评,翠屏区李庄镇、筠连县双腾镇、长宁县双河乡已顺利通过评审,荣获“省级文化示范乡(镇)”称号,并分别获资金5万元。继去年凤凰社区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之后,今年,珙县安民社区被文化部表彰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文化先进社区”。

(二)加大智力投资,提高文化队伍素质。选送了市歌舞团、市青年川剧团、江安、长宁优秀演员和作者参加北京舞蹈学院和全省文化系统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进修学习;组织市、区县文化局、文化馆干部参加了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培训;组织全市10区县文化馆、图书馆馆长参加了全省“两馆”馆长岗位培训;组织相关编导和业务人员到成都观摩学习部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省艺校宜宾教学部紧紧抓住招生工作,招收新生24名,同时,狠抓教学质量,以教学带活动,以活动促教育,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7名学生参加艺术专业类高考,5名考入高等院校,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派出文化骨干150人次,培训农村文化骨干200人次;大力培养和扶持业余文艺队伍,指导成立了宜宾市“众心艺术团”。

(三)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目前,我市已经基本完成“十五”期间“两馆”建设目标。市图书馆新馆已基本完成土建、网架工程,消防和暖通工程。截止年底完成投资3600万元,占预算总投资的51.3%。兴文县结束了无图书馆的历史,完成了新建“两馆”的外部装修和内部设施、设备建设,落实了图书馆机构、人员,并于今年9月正式挂牌。珙县把“两馆”与教育整合资源,投资230万元的青少年文化宫与“两馆”工程现处于主体施工阶段。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投入200多万元购买剧场专业音响、灯光、空调等设备,极大地更新、改善了酒都剧场的演出环境和硬件条件,对歌舞剧团改革和文化产开发增强了发展后劲和造血机能。采购先进的露天演出音响系统,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创造了相应条件。

(四)大力推进民保工程。积极推动“民保工程”,组织开展了全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绘制了宜宾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分布图,初选确定了宜宾市民族民间文化濒危目录和抢救目录。全市普查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有濒危的古语言文字、口述文学、传统民间艺术(含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戏曲、曲艺、杂技)、传统工艺与技艺和民俗5个大类,共134个项目。经市“民保工程”专家委员会研究,组织推荐了江安竹簧工艺、屏山《金江号子》、宜宾县小彩龙、翠屏区面塑4个项目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五)以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为龙头,加大送文化下乡工作力度,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一是今年初将政府资助的10套放映设备发放到定点乡镇,争取省“2131工程”领导小组资助屏山县放映车一辆。二是举办了2期有47个乡镇110人参加的“16毫米移动式”电影放映技术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农村电影放映人员的放映技能。三是各区县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开创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新局面。翠屏区由区级机关13部门联合承办开展全区百场露天电影放映活动。兴文县拨专款1万元利用节假日在城区广场及全县各乡镇厂矿企业放映科普、矿山安全等影片200余场。长宁县电影院通过改制成立新辰股份责任公司,并投资建成蜀南影视文化大楼投入运营,全年免费放映宣传教育影片20场次。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市10个区县204个乡镇2936个行政村,共有放映队72个,已发行使用拷贝434个,共放映5977场,观众达162.58万人次,放映收入9.1万余元。翠屏区电影公司被评为全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先进单位。四是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送戏、送书、送文化科技知识、送电影。全年送图书3000册,组织专业、业余文艺工作者参加全市“三下乡”文艺演出活动4次。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组织江安、长宁、高县、筠连、南溪、宜宾县6个县级公共图书馆参加文化部于2004年在全国开展了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通过县图书馆申报、专家领导检查、考评、公示、上报等程序,我市高县、江安、长宁、南溪、宜宾县5县于今年8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三级图书馆。全市图书馆坚持开馆制度,保证每周开馆时间不少于50小时。市图书馆全年购进新书近5,000种,6,000余册,接待读者33,431人次,办理借书证612个。江安县图书馆利用电子阅览室建立“文化江安,魅力之港”主页,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为学生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同时,加强文献收集整理,收集地方文献70种,160册,修复古籍线装书《叙州府志》22册、屏山龙氏家谱1本。

五、加强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取得新进展。

(一)做好文物抢救维修。开展了全市馆藏文物防腐蚀调查,争取财政资金,对市博物馆和赵一曼纪念馆部分字画实施抢救修复。组织实施了大观楼和翠屏书院总体修缮,通过省文物局专家组验收。积极主动配合我市城市改造和基本建设,搞好地下文物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在南岸、白沙湾、真武路等多处建设工程抢救发掘了100多座古墓葬,出土文物60多件。同时,指导“合江门广场延伸拓展工程涉及老米市街待勘察考证建筑”、大观楼人防工程、《四川李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等工程,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为市政府就珙县“北京寺”、兴文县“建武明碑”、筠连县禹王宫后殿、高县罗场禹王宫、屏山愣严寺等文物的抢救性修缮、江安县文物库房建设提供意见,指导督促各基层文物使用单位强化文物保护观念,加强文物保护和修缮管理。

(二)加强文物基础管理。编制了《宜宾市文博事业“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完成“中国地图集·四川分册”宜宾部分资料的校对、补充工作和全市10,000多件馆藏文物的清理建档工作,通过了省文物局组织的检查验收。拟定交通街、合江街、冠英街、寿昌寺街及天全街等文物街道保护方案、《云南会馆总体规划恢复方案》、《三江文化陈列馆选址及布展意见》、《迁建复原屏山马湖府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就我市文博事业的现状、发展原则和目标、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和规划,促进我市旅游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规范文物管理,实物文物安全年。制定《宜宾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报市政府;制定并公布实施《文物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完善了办事须知和办事流程;申报南溪临江古城楼城墙等12处文物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报市政府审定公布。

文物安全工作制度完善,各项责任落实。为预防各类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各文物单位严格遵守文物安全管理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全市各文博单位、省级(含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库房、陈列室“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层层落实责任制;编制了江安县夕佳山民居安全技术防护体系、雷电灾害防护体系和火灾报警系统,设计了真武山古建筑群自动消防防雷工程方案报国家文物局;实施了大观楼翠屏书院综合防雷工程。实现了文物安全年。

(四)以创优迎检为契机,增强历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完成黑塔亮化工程,赵一曼纪念馆、真武山古建筑群和云南会馆的“创优”迎国检任务。博物馆纪念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吸引力。举办了纪念赵一曼诞辰100周年活动,对赵一曼纪念馆进行了陈列布展,增强赵一曼纪念馆作为全国爱教基地的吸引力,协助大连影视剧艺术中心拍摄《蝴蝶雪》。全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体277批次,5万余人次。

六、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受成都市政府邀请,组织《苗族芦笙舞》参加了中国贸易促进会、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5年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开幕式演出,赢得了参会嘉宾、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组织大型地域风情歌舞《金沙水拍》参加“活力宜宾魅力宜宾”经贸文化活动日成都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市杂技团受美国太阳文化体育交流公司的邀请,经文化部批准,于今年上半年组团赴美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演出,演出场次130场;市青年川剧团创排民俗剧“打春牛”代表四川省入选“全国十佳魅力名镇”入围候选名镇—李庄的民俗才情表演剧目,首次进入中央电视台演播厅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今年,市直三团全年共完成演出场次1135场,观众达120万人次。其中,对外文化交流演出994场,到基层演出123场,超额完成全年演出目标任务。

七、抓住机遇,整合资源,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一)以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努力探索发展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积极贯彻落实市政府领导关于加快对“云南会馆”开发、利用的精神,根据“云南会馆”场地实际,委托市文管所负责管理、开发,精心制定出“云南会馆”开发方案。目前,“云南会馆”以开展定点旅游文艺演出为主业,正为我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做出积极探索。

(二)倾力打造舞剧《赵一曼》,积极引导该剧走市场化道路。为挖掘地域文化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借纪念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局创编了舞剧《赵一曼》,力争将舞剧《赵一曼》打造为我市的文化艺术精品,推向全国,大力发展我市文化产业。

(三)盘活文化资源,搞活文化经济。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市图书馆新馆建筑“一馆多用,开发文化产业”的思路,在确保图书馆功能完善的前提下,积极与四川新华集团文轩连锁、四川省电影公司等文化企业多次洽谈,努力“招商引资、开发文化产业”。目前,市图书馆新馆“电影城、书城及展厅”设计方案已初步成型。11月28日我局已与四川太平洋电影城有限公司签约,并与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市图书馆电影城、书城将于明年8月正式开业。

八、加强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

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三优一学”创建文明城市竞赛活动为契机,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组织开展文化新闻出版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年”活动。以“制度建设年”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审批、行政处罚及日常监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促进文明执法、礼貌执法,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开展专项集中整治,不断净化文化市场。以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打击盗版音像制品专项整治,推进音像制品正版化工作;以整治违法接纳未成年人为重点的网吧专项整治复查行动;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为重点的演出市场专项整治,取缔和制止无证和非法营业性演出;组织开展歌舞娱乐场所禁止接纳未成年人,禁毒等整治工作,不断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进“阳光执法”。以进一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行政审批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大幅度提高窗口即办件数量,精简撤并行政审批项目,减少行政许可项目两项,平均缩短行政审批时间5个工作日,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公布行政许可举报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积极落实、推进审批公示制度,增强行政审批透明度,推进“阳光执法”。我局评为2005年度全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进部门。

(四)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重要任务,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清理、查处校园周边的歌舞娱乐、音像制品等文化经营场所,打击各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文化市场经营行为,为未成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今年,市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稽查支队被市综治委、共青团宜宾市委等授予“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五)深化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成绩显著。2005年,共组织开展了网吧复查专项整治、电子游戏专项整治、歌舞娱乐专项整治、演出市场专项整治、音像市场专项整治、校园周边专项整治、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等各类文化市场专项检查,同时,加强日常监管,不断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市共接受举报537件,处理率100%,满意率85%,出动检查1,642次,出动人员7,106次,出动车辆2,870台次,检查场所7,210个次,其中检查网吧3,740家次,限期整改42家次,行政处罚154家,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6家,向工商部门移交查处黑网吧17家,销毁游戏机165台,收缴违法音像制品和非法出版物78,945盘张。

九、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切实加强新闻出版管理。

一是加强对全市新闻出版印刷企业的监管。完成了全市图书、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的年审换证工作和对出版物市场网点的抽样调查;清理整顿了16家省级报刊驻宜记者站、通联站和发行站并重新登记;进行了全市5家公开报刊和22家报型、刊型内部资料及全市印刷企业年度审核。

二是完善查办大要案件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政府软件正版化。拟定了《宜宾市“扫黄打非”重点案件督办暂行办法》、《宜宾市“扫黄打非”办案有功集体和有功人员评选奖励办法》、《宜宾市“扫黄打非”工作考核评分办法》。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使用正版软件的通知》(宜府办发[2004]141号)精神,组织开展了全市机关各部门使用正版软件清理工作,制定了《宜宾市政府软件正版化采购建议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和各项专项治理。组织举办经营业主和印刷企业负责人培训班2期,不断提高经营者的知识产权意识,自觉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同时,组织开展了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整治违法违规挂历、盗版软件、大中小学校园周边和城乡结合部非法书报刊、盗版教材、教辅读物、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盗版音像制品、以未成年人为对象有害出版物、网络有害信息、印刷复制企业等专项整治,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共出动检查人员11,666人次,车辆2,244台次,检查经营场所9,197家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55,707册(盘),其中:政治类非法出版和盗版书刊、有害卡通“口袋本”34,006册,违法音像制品110,539盘,电子出版物11,162盘;取缔违法经营场所184家,行政处罚82家。组织开展了“宜宾市2005年盗版音像制品集中销毁行动”,集中销毁盗版音像制品85,024盘。

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的文化管理体制。

2005年,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局党委、行政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导向,积极推进全市文化体制改革。

一是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寻求解决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的方案和办法。组织相关人员赴云南丽江、湖南长沙等地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进行考察,撰写了《文艺体制改革的考察报告》,专题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了市直专业文艺团体改革工作。撰写《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宜宾文化产业》、《文艺表演团体转企改制探微》参加四川省文化产业论坛交流。

二是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并由市委、市政府下发各区县委、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为下一步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指导。

三是在市委《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后,多次召开党委会、座谈会,专题讨论研究改革工作,在此基础上,经过几易其稿,形成了宜宾市文化局《关于市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初步意见),并已报市委宣传部。

十一、圆满完成共同目标。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件、政协委员提案8件,所有建议和提案均按时答复,代表和委员满意度较高;超额完成了政务信息报送任务;完成政务调研报告2篇;圆满完成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文化方面的工作,评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进单位;及时完成《宜宾市志》文化新闻出版篇和《宜宾年鉴》编修任务,评为全市地方志工作先进单位、《宜宾年鉴》编辑发行工作先进单位;积极做好爱国卫生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迎检工作,受到表彰;圆满完成公文处理、值班、、政务督办、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定点扶贫、档案管理和统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