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4-01-08 17:47:41

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技工院校 队伍建设 四师型

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和创业是对职业教育的殷切期望。技工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社会各部门培养品德过关、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技工院校完成教育重任和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现状

由于对师资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措施不给力,以及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还处于初级阶段,科技开发、社会服务体系及机制尚未形成,导致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1.职业素养欠缺

多数教师来源于非师范院校,没有学习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先天不足;对学生的心理干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硬性管理的成分多,软性的行为疏导和心理疏导相对少。教师自身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参加技术比武等能力有待提高。

2.教学创新能力弱

技工院校招收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师在教学中个人成功体验少,缺乏激情和n堂创新的动力,大多沿袭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生动、新颖和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不多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的能力尤其不足。

二、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方向

为弥补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人社部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实现三个“合一”,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这就决定了技工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和技能训练教学能力,还需要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疏导能力,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创业咨询的需求,成为 “四师型”教师。

三、 “四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

笔者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确定我院“四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为:讲师、技师、心理咨询师、创业咨询师;提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三个“一体化”的目标:工业生产和课堂教学一体化,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一体化,创业就业培训与企业培训一体化。

1.加强校内培训工作

一是新教师岗前培训。由于刚走上讲台的新聘教师,缺少教学实践经验,学院利用内部教学资源,由学院安排业务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关系,通过业务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业务指导、定期听课评课、互相交流、共同研讨等方式,为新教师架起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使新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得到迅速提高,职业意识、职业人格方面也受到老教师的熏陶。

二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对于专业理论知识薄弱的实习指导教师,学院组成理论培训班,利用本校相关专业教师或外聘专家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实训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利用假期聘请“联想培训集团”等国内知名培训机构给全体教师充电,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大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三是实现一体化教学。学院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通过对教师的理论、技能全员培训,专业课教师分批到企业参与生产与管理,逐步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全院五大系建成适合企业需求的70多个教学项目工作站,统一采用“6S”管理模式,实现了专业课堂进车间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四是实施“名师工程”。笔者学校作为部级重点技工院校,高度重视名师的培养,自2010年3月启动“名师培养工程”以来,学校通过开设名师培养论坛、教科研活动、学习进修、教学竞赛、技能比赛等活动进行培养,名师培养对象取得了快速成长。学校现已建立了以教师命名的“大师工作室”。并通过发挥“名师”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带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2.开展校外交流培训

一方面是开展校企合作。依托全国五百强企业“太阳纸业”“华勤集团”等实训基地,开展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活动。寒暑假时间,每次选拔50多名中、青年教师到企业的各个岗位见习实训,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办法。为实现一体化教学提供指导。

另一方面是积极参加各种校外培训。笔者学校依托培训基地和知名院校,每年拿出50余万元经费,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培训。近年来学校先后有80名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级教学交流会议,100多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技能培训班,通过交流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开阔了视野,为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综合能力培养

一是心理辅导能力培养。针对教师心理辅导能力的欠缺情况,学院依托社会培训机构聘请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能力培训。两次组织了180余名教师进行为期半年的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并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统一考试,大部分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提升了教师心理干预辅导能力。

二是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院为了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采取如下措施:选拔具有创业潜质的中、青年教师到高校进修,更新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提高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挑选业务知识扎实、具有创新素质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培训,如“就业指导师”“企业培训师”等专项培训;开展多形式、有计划的培训,如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教学方法学术研讨会等。

4.开展教师技能竞赛

学院每学年有计划地举办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教案评比、课件制作评比、立标课达标课评选等活动,在规范教学常规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创新教学。鼓励教师参加部级、省市级组织的技能竞赛多名教师获得兖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济宁市首席技师、济宁市教育教学能手、山东省青年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5.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制定教师进修激励机制。学院制订《济宁工业技师教学工作激励办法》鼓励教师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对取得各项专业资格证、外出参加培训和学历进修的教师报销经费。使笔者学院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对于取得多项资格证的教师,经学院评审可确定为“双师型”或“四师型”的教师。截止到2017年2月,学校专业技能提升的教师达到128人,通过教师的积极努力和学校的激励机制,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二是加强教师的考核力度。学院出台管理制度,加大教师的考核力度,督促教师学习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学校规定理论教师必须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实训教师学历不达标,限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标准。

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篇2

公司的这一次培训,从培训的效果就能够看出公司对培训是十分着重的,老板及培训人员都做了很多准备,让我们在培训内充分感受到了公司对员工的负责的态度和良苦用心,一起来看看公司培训工作个人总结范文5篇,欢迎查阅!

公司培训工作个人总结1

首先,我十分感激公司给我们全体员工的团体培训,也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说明公司对我们员工培训的重视,反映了公司“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对于服务行业的我,也十分珍惜这次机会。

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完全打破了我没培训之前认为这是个很枯燥乏味的过程的那种想法,让原本对服务行业不感兴趣的我,渐渐对服务充满浓厚的兴趣,服务作为一个大众化消费群体,我个认为最主要的是,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完善自我的的行业,并且与生活紧密相连。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卖场的布局,商品的陈列,及在管理方面的根基,让我更加的了解超市是需要细心强和职责心强的员工。

如果在工作中我们失去了细心,那么在布局及陈列当中就不能很好的抓住顾客的购买欲。及顾客的购物动向,巨大磁石点也将达不到梦想的效果,失去应有的价值;另外货架的陈列要求我们了解:怎样的陈列才能利用好货架的每一层,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及效益;然而色彩的比较也能很大程度点亮顾客的眼睛,吸引并留住顾客的脚步。

公司的这一次培训,从培训的效果就能够看出公司对培训是十分着重的,老板及培训人员都做了很多准备,让我们在培训内充分感受到了公司对员工的负责的态度和良苦用心,让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端正心态,更加努力!更加自信!

接下来的培训,我想会更趣味、更专业,所以我会更认真听,理论与实践更加强化我们的工作,因为我也很热爱且珍惜这份工作!

学习能让人提高,工作能让人自信,相信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和工作经验当中让我们把超市变得更加完美。

公司培训工作个人总结2

由团__省委、省创立青年礼貌号活动组委会组织筹备的__-__年度国家(省)级青年礼貌号授牌暨2017年__省青年礼貌号号长培训班于____年_月__日在__市__区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开班。我很荣幸代表__省公路开发有限职责公司__营运管理中心参加此次培训,在培训中我服从培训组织安排,认真听讲,勤记?a href='//xuexila.com/fanwen/shiji/' target='_blank'>事迹⒃谒刂?a href='//xuexila.com/tiyu/tuozhan/' target='_blank'>拓展训练活动中获得团队第一的好名次,现将此次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认真领悟培训意义

青年礼貌号活动是以基层青年团体为基本单位,在服务、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以弘扬职业礼貌、创造一流业绩为基本资料的群众性精神礼貌创立活动。培训课程从__人文精神、互联网时代怎样讲好__故事、互联网与青年工作、青年礼貌号理论与实操及素质拓展多方面开展学习。此次培训,意义旨在“少年强、则国强”理念,就是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繁荣富强去努力奋斗。

二、深入学习培训课程资料

此次培训共计20个学时,16个学时用于理论学习,4个学时用于实践学习。

在理论学习中,带给我的是思想上的升华。__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长__教师为我们讲述了__人文精神,在授课前,他提问:怎样才算是“审视过”的人生我想了很多问题:我是谁我处于何时、何地我应当、能够去做什么我要怎样度过我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带着这些疑惑顾久教师开始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进行讲解。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仅有把“知”和“行”统一齐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同时还提到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有良知善行者--黄大发,在300米高的悬崖上开出了一条万米水渠。这个过程对我们收费站的青年是值得学习的,要改变态度、改善工作方法、提高认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心尽责地干好自我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和生活实践修养,注重锤炼道德品质,不断开拓新视野,勇于进取创新。学无止境,仅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不要为了创立而创立,而要做到“知行合一、天人合一”。

__网有限职责公司党委书记、总修改___围绕大数据、大生态、大扶贫的背景告诉我们要怎样做好宣传工作。抓好先进典型的事迹,既是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确保争创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要依托当地的宣传网络、电视台、微信平台、微博等方式把创立故事讲述好、解谈好。首先,要利用互联网优势做好各项报道:一是精心策划主题,以资料吸引眼球;二是创新传播方式,让报道更新更好看;三是注重掌上互动,让网友在参与中感知;四是多端推送,全方位立体式传播。其次,运用互联网语言打造评论品牌:一要用网络化语言简便表达严肃话题;二要用“微言论”___碎片化的“观点真空”;三要用可视化表达让评论“好看”。再次,经过大型主题线下活动,强化外部宣传,多形式传播我们的创立工作。把握关键时间节点,以“学雷锋”、“五四”、“安全生产月”、“七一”、国庆节等重要契机,结合各站特色,开展岗位练兵、服务创新等创优活动,引导青年员工立足岗位、建功成才。进取组织开展关爱特殊群体、关心留守儿童、看望“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弘扬礼貌新风尚,不断增强青年礼貌号的社会影响力。发动优秀团体或优秀个人以微电影、微视频、微故事等生动形式,展示青年礼貌号职业道德创立成果,发动各行各业

青年参与点评点赞。

素质拓展训练实践带给我的是行为上的团结。经过组建团队、设计团队口号和团队标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我们从最初的不认识到之后的默契,更可贵的是大家能够表达自我的思想,为团队出谋划策,并合理理解团队的意见,团队的团结协作使我们小组在游戏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让我清晰认识到加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是由一些具有不一样个性的人组成的,所以难免会有分歧、有争执,这就需要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都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人。在工作中要做到明确分工,既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也能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我的才能。在团队合作中,要尽量避免出现团内矛盾,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只要敢于奉献,敢于挑战,大家齐心协力,整个团队就能够顺利渡过难关。经过学习,我觉得仅有一个组织健全、团结友善、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团队,才能承担起青年礼貌号这杆大旗,才能成为党组织、团组织的得力助手。青年礼貌号活动是以基层青年团体为基本单位,在服务、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以弘扬职业礼貌、创造一流业绩为基本资料的群众性精神礼貌创立活动。其旨在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爱岗敬业、优质服务。

三、及时总结培训成果

经过为期两天的培训,和其他全国、省青年礼貌号代表的交流,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一是认真梳理,充分肯定青年礼貌号取得的新成绩;二是把握主题,不断丰富青年礼貌号活动的新内涵;三是打造亮点,全年激发青年礼貌号的新活力;四是加强引导,努力开创青年礼貌号活动的新局面。

我深刻认识到在__新时代下收费站工作结合省情市情的重要性,认真领会__营运中心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及要求,以争创全国青年礼貌号为目标,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完善、精细收费站系列工作,打造学习型、服务型、人才型收费站,提前思考收费站下一步工作计划,同时在社会中不断完善自身各项本事,做一名协调上下、作风务实的合格收费站长,确保站务工作超前、稳定、有序推进。

公司培训工作个人总结3

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水平,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根据公司年初安排,研究商议,现就我科于20__年8月27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生产一线人员在公司会议室,进行了软水化验及服务礼仪等业务培训。培训资料软水处理及常见各类故障的分析处理、收费员服务礼仪培训等。现就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分工明确,合理按排。

我科为组织好此次业务培训工作,为确保此次业务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特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为贺大权书记担任,副组长为工会主席罗玮同志担任,成员为公司各分管领导。下设办公室,由我生产科科长蔡小军同志担任。由于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本次培训工作圆满完成,取得了好的成绩和效果。

二、各岗位职工学习气氛浓厚,学习热情高。

本次培训各岗位职工一改往年走过场的态度,本着认真学习,提高自我的态度。课堂上职工进取发言,向教师提问,认真记学习笔记。有新的知识点,都不断的主动向培训教师提问并提出自我的看法。有的同志由于记忆力、理解力的差距,甚至一次两次,不厌其烦的向教师提问,直到自我完全理解后,然后做好笔记。这充分表现了学员们进取认真的态度。

三、严格考核,确保培训成绩真实有效。

学习结束,组织统一考试,本次两项培训都采取笔试以及实际演练两项考核,在软水化验培训中,职工们亲自动手,进取学习的结果,使得在实际操作考核中个个都能熟练掌握,培训合格率达100%,在理论考试中,关于培训中的资料,基本都能到达要求,成绩均为优异。服务礼仪及服务规范培训,在学习课件中,培训教师带领大家模拟操作,模拟场景要求两个学员互相交换主角进行训练,每个职工都亲自参与,大大提高了职工进取主动的本事。经过严格考核,所有职工培训的合格率达96%以上。

经过学习,职工的业务水平有了必须的提高,同时大家深深感到自我专业知识的欠缺,与供热发展的形势不相符,认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必须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所有在明年的培训中,我们将继续按照今年的培训模式进行。

在今后的业务培训中,我们将继续按照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公司“供热十项标准”,经过岗位培训,强化业务素质,全面提高生产系统各岗位人员专业技术本事和岗位操作本事,实现创立一流职工队伍,一流行业形象、一流工作业绩的目标,不断寻求新的业务知识,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为了的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本事,我们每个职工都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高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保证供热工作顺利,高效开展而不断的充实自我,不断加强自我的业务本事,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我应有的贡献和力量。

公司培训工作个人总结4

短短的几天,几十个新教师聚在县进修学校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培训。从新入职教师的人员来看,女教师居多,惟独三个男教师。这样看来未来小学幼儿园新教师即将出现一种新情景,那就是女教师多男教师少的局面,做为男教师的我们更要担起教育好下一代的职责,为祖国输送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本次培训的资料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时间也从10月份持续到11月份,但统一一齐培训的时间仅有五天,其余时间是自学自练阶段。培训的资料包括:教师专业素养及专业成长,师道尊严,老前辈对我们新教师的一些提议,了解学生的心里教育,有效课堂教学,教学艺术的培养,学校安全及防护,班级管理、听课、评课、备好一堂课的指导,如何上好一堂课等等诸多方面的学习。虽然一齐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资料却是如此的丰富,对于我们小学、幼儿园的新教师来说更是终身受益。经过此次的培训,我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几点:

一、经过此次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有关教职专员教师的讲座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正如韩愈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这个意思,那里也涉及到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是有向师性的,这也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本事,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第四,教师是父母。“爱自我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而作为一名新教师更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作为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求。第五,教师是朋友,“良师益友”这就强调了作为教师要懂得和学生做交心的朋友,师生之间相处要融洽,亲和力要到达知心朋友一样。最终,教师是学生的心里辅导者。

教师必须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里学等,作为教师应了解不一样学生的心里特点、心里困惑、心里压力等,并及时给予及时的帮忙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里品质。与此同时,对教师工作的基本内涵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认识到了教师职责的重大,要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必须要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拼博精神,这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我的青春年华,含辛茹苦,默默耕耘,更要“爱生如子”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处处用真情去打动学生。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先进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里素质和比较扎实专业水平,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语言表达本事和感染力。对待学生要多问“为什么”还要多鼓励、多安慰、经常开导,说实话。少说讽刺的话,冷淡的话,伤人的话、威胁的话,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二、经过本次的培训为我的工作供给了许多实际日用的方法和策略。

经过学科专业科的培训,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六要素既: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设计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课内外活动。其中备课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备课中要准备三方面的资料,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到了多少东西。这不仅仅要求教师课时的安排及备课,还要善于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总结和积累,仅有这样才能提高自我的专业水平。

在教学上应当懂得将教学艺术化,学会抓住学生的心里,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从新知识的传输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懂得授课的艺术性。异常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势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我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本事地教好这门学科,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理解我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我努力地备好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

三、经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本次的培训贯穿对新教师的鼓励。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主角;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的教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教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我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发展的浪花。

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高尔基曾说过:“仅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让自信充满生活,并实现自我的意志。也许,对于我来说,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就能取得好的开始,而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最终,各位长辈的提议我将铭记于心,用心去备好每一堂课,用心去教学,用时间来证明我的付出。在教学上的不足要努力去克服,在生活上更应当幸福欢乐。

公司培训工作个人总结5

为做好__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增强继续教育培训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__电网公司财务部与电网培训中心于__年7月开办了__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对象为__电网公司直属单位财会人员。学习期间,学员们认真听讲,相互交流,学员意见反馈较好,到达了预期的效果。现对本次培训做以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到位,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圆满完成。

经__省电网公司决定,__电力培训中心举办培训班8期,每期学习6天。从__年7月19日开始到__年9月10日培训工作圆满结束,历时2个月。本年度的继续教育重点讲授《电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基础》这一门课程,参加培训的人员达704人。由于培训中心领导重视,学习抓得及时,组织工作到位,教学资料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学员普遍反映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学习收获比较大,学以致用,对省电网公司直属单位会计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忙。

二、坚持“三严”,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是确保学习效果的关键。

第一,坚持严格挑选授课教师,请理论水平高、会计实务本事强、授课效果好、又能联系企业实际的教师上课。

第二,坚持严格的学习纪律,不允许无故缺席迟到早退,严格考勤制度。

第三,坚持严格的考试制度,凡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必须参加考试,考试成绩记入学习档案。今年会计人员的培训强调以《电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基础》的教育为重点。学员们认真参加考试,从答卷中能感受到学员们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思想和业务素质上获得提高。

三、严格教学纪律,制定管理流程,促进培训工作规范化运作。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职责重大,要认真负责,严肃对待,表此刻严格教学纪律等措施上。同时,围绕培训资料这个中心,抓好教师、纪律和教学三个环节,严格把关、严格选材、严格考试。

长期以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在有些社会培训单位流于形式,对会计人员造成很多消极的影响。本培训中心本着为省电网公司负责,进取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确保在本培训中心进行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扎实有效、规范操作。为此,在整个培训班的运行过程中,本培训中心工作人员严格纪律,规范继续教育报名、授课、考试等工作流程,使__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四、认真组织,周到服务,激发学员的学习进取性。

本培训中心的教师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热情为学员学习生活服务。例如,为了让学员们能安心参加培训,培训中心供给相应的住宿和餐饮服务,竭力使培训工作的后勤保障做到温馨体贴,无微不至;对考试试卷认真阅卷评分、记入档案;对表现突出的学员及时进行表扬鼓励。由于培训中心的认真组织、严格管理,这样大大促进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进取性。

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所聘请的授课教师认真备课,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合理安排授课资料,克服统一教材资料针对性不强的局限,探索财政部统一法律法规与企业会计实际工作的衔接。尤其是,结合本省供电行业的特点,讲授的资料也倾向于将现有财经法规与电网企业的财务工作紧密结合,用案例教学法,深入浅出,到达很好的授课效果。

六、深化会计继续教育功能,打造会计职业从业者的交流平台。

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篇3

高职教育是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为目标的就业教育,而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完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一个学校在专门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以及特定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目的,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各个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式,这其中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和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要素。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招生数量不断扩大,专业发展规范程度不够,缺乏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方向、专业教学标准、课程设置规范和教学评估标准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认识。我院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全体教师通过认真调查,并研究分析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学习同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和建设的宝贵经验,结合我院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自身条件和发展态势,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和研究。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一)召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讨论会。

商务英语专业通过多年发展和摸索,在全体商务英语教师的集体努力下,人文外语系教师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专门的讨论,集思广益,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提出详细的意见和建议,基本形成了一套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目标和构建方式概括为三个英文字母:BEC(Business,English and Capability),即商务、英语和职业能力。本专业着力培养掌握商务知识与英语技能,以及相关职业能力的专门型人才。人文外语系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成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结构。

人文外语系召开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过了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委员会名单,确定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完善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文外语系骨干教师赴本地企业调研团队进行多方考察和学习,探索校企合作的途径。通过与本专业相关企业的交流,专业教师团队收益良多,不仅开阔了视野,还了解到更多市场信息。调研后,积极思考专业结构调整,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研究相关课程的改革方向。

(四)举办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商务英语专业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人文外语系全体教师参加的研讨会。会议对商务英语专业已取得的成绩和尚存在的问题做了概括,对商务英语专业将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工作和建设重点做了描述。系部的各位授课教师都从自己所带课程角度,结合专业发展和改革目标做了精彩讨论。通过合作办学,互派师生进行交流学习,使商务英语专业在对外合作教学上走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前列。全体人文外语系教师团结协作、找准方向、打造特色,对商务英语专业发展乃至整个人文外语系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举办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研讨会。

人文外语系赴企业举行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讨论会,邀请校内专家和校外专家,以及核心课程负责人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就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和《外经贸英语》2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进行了热烈讨论,从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定位、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教学目标、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内容与要求、学时分配及实施建议等7个方面认真审阅,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宝贵建议。会后人文外语系将对校内外专家的建议逐条进行整理分析,并及时做出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调整。

(二)完成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进行的依据。商务英语专业完成22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和5门实习实训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在专业课程教学上,继续推行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专业能力与课程核心能力挂钩,各门课程核心能力培养与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模式,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普及任务型课堂,每堂课围绕一个工作任务进行教学。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专业教师采用组建课程教学团队的方式,以老带新,互相听课,共同研究,不断夯实每位专业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技巧,共同讨论并与时俱进地调整授课内容,使课堂教学始终有科学方法的指引。同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调整,特别是核心课程的授课重点。与外语外贸用人单位、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沟通,听取来自行业一线从业人员的建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能力和素质目标,提高人才培养内涵的“效度”和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三)建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成三个模块,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第一是基本素质模块课程;第二是专业能力与素质模块课程;本模块课程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语言应用类课程,第二部分为商务交流类课程;第三部分为外贸操作类课程;第三是个性化发展模块课程,本模块分为两个选修方向,方向一是为学生继续深造开设的课程,方向二是为增加学生就业知识和技能开设的课程。

三、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完成校内新实训基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本着“实用且有前瞻性”的原则,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暑期调研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向学院提交了新实训室“国际商务实训中心”及新语音室的设计方案和具体软硬件配置信息。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与经济贸易系联合建设新的“国际商务流程实训室”。目前,新建语音室已经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且使用情况良好。

(二)实训教学中引入行业专家来校授课。

在商务英语专业综合模拟实训中,引入相关外贸企业人员参与综合实训指导,使学生的报关实务操作和国际货运操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商务英语口语实训中引入外教团队进行指导,外教团队长时间悉心地分组实训指导,使学生的口语技能和英美人文知识得到有效提高。

(三)注重提高专业学生与外国人深层次交流的能力。

应校企合作单位艾斯通外语的招募邀请,专业派遣学生应征并参与艾斯通外语培训的外教助教和外教中文老师岗位。这些课余的社会实践极大地提高了本专业学生与外国人深层次交流的能力。

四、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一)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向“双师素质”发展。

要使教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能力,就要鼓励教师跟企业密切联系并接受其培养。教师在企业中的锻炼有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的提高,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非常有益于未来教学。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在暑假期间安排专业教师赴外贸公司和企业进行在岗实习。实习教师认真对待各自的工作岗位,坚持天天上岗,有很大收获,为后续专业教学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增加了实践教学经验,为向“双师素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通过各种教研活动促进专业教师专业水平提升。

商务英语专业通过开展“学评教”、“公开课教学”、“教评教”和“集体备课”等活动,特别是“学评教”活动中,认真听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于授课教师的详细分析和点评,对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提炼并积极向相关老师反馈。通过这一渠道,加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更显著。

(三)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学位水平,培养院级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

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课程培训、加强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参加学术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先后派遣三位教师赴国外参加专业培训,多位教师参加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多位教师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商务英语专业共培养五名院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三名院级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

五、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建设

(一)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训促改”的人才培养方针。

人文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促进人才培养向实用性和技能性转变,提高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同时,通过大赛训练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为备战英语口语大赛,人文外语系高度重视,组建职业技能大赛团队,在备赛周期中考察参赛学生的准备情况,集体研究和分析选手的表现,为选手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二)举办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大赛。

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比赛以英文话剧的形式进行。参加比赛的选手经过长时间认真排练,有效提高了口语表达水平,不仅语音语调表现准确,还能体现角色话语的情感,同时使同学们感受到英语的乐趣和魅力,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比赛过程十分精彩,取得理想效果。

(三)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为使参赛选手在了中取得好成绩,人文外语系还专门成立竞赛指导委员会,组织培训材料,对进入决赛的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并在竞赛期间安排专业教师随行指导,为本次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主动参加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

由于我院是首次参加此类大赛,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考,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不断摸索和精心指导,辅导教师进行一对一悉心指导,为今后参加此类考试逐步积累经验。

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拓展培训功能助力企业腾飞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工。荆州市很多企业高级以上技工严重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人力资源数量质量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企业职工稳定就业已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作为部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荆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有责任主动拓展社会培训,服务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高技能人力资源。这也是学校办学内涵的积极延伸。

一、企业快速发展需要职业院校有所作为

荆州市地处湖北长江经济带开发的中段、江汉平原的腹地――“湖北之腰”。 荆州不振兴,湖北“腰杆”不硬,难以实现快速发展。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工作重点就是大力推进工业壮腰、技能壮腰工程,同时着力提升软实力。荆州市的城市建设定位在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和鄂西南中心城市,属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是“两湖(湖南、湖北)平原”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工业企业以生产轻纺产品、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制造和制冷设备产品、化工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为主,绝大部分为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范畴,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但是,近年来,荆州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人力资源,尤其是缺乏高技能人才,用工荒及人才流失严重困扰着企业的发展。

面对企业发展的困境,解决企业的人才供需矛盾,迫切呼唤优质的职业教育机构提供培训支持。作为荆州市品牌职业院校,我校理所当然应为地方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荆州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在荆州市乃至全省全国职业教育界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训方案,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

校企合作制定培训方案,以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任务为载体,配备适当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岗位技能训练。采用适应企业生产特点的教、学、做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学校先后与27家企业联合制定培训方案,并完成培训工作,培训企业员工2005人,社会培训10153人次,从业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有效促进了地方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量身订制教、学、做、考培训方案,高效培训紧缺人才

1.针对企业实际需要设计职工培训方案

学校指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实地调研,与企业工程师、员工交流,了解员工的技术状况及岗位能力提升方向。教师根据考察情况,拟定培训方案,呈递企业倾听反馈。企业工程师提出修改意见,完善细节,反复沟通多次,达成最终培训方案,提交企业负责人审定。

学校参与的“荆技职业教育集团” 加盟单位达18个,这为校企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学校培训中心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了适时沟通机制,实施规划、联络、协调职能。学校分批派驻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和管理一线,更新知识与观念,获得生产技术第一手资料,保持与市场同步。

学校定期与企业专家召开研讨会,探索校企合作培训的形式与内容,拓展培训范围与内容。目前校企合作制订了27份企业人才培养方案,涉及专业有汽机检修、汽车技术、品牌管理、钳工、维修电工、装配钳工、车工、金融、保险销售、客户服务、市场营销、会计、酒店管理等。受到企业和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高度好评。

2. 汇聚优质教学资源,扎实开展社会培训

(1)配备优良硬件资源,创建生产性培训环境

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学校的硬件设施再上一个台阶,规模与性能达到了市场同期水准。如数控加工体验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体验中心、汽车数据检测室、汽车维修实验室、电子技术试验中心等实习场所以生产性环境构造,无缝对接企业。教师除在企业现场教学外,还带领企业员工到我校车间实习,让员工更多机会接触和体验新设备,学习新工艺。

校企设施场地优势互补,拓展企业员工视野,使稳岗培训生动、有趣、直观、,达成企业满意、员工进步、教师提升,校企双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2)开发数字教学资源,模拟情景中拓展培训

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了数控加工等3个体验中心、20个实训基地和1个数字化校园。数控等相关专业实现数字模拟操作,即员工先期通过电脑模拟操作环境与试验产品工艺,待熟悉操作和工艺模拟正确后,再上机床实际操作。这大大节约时间并提升实践效能。同时,通过电脑模拟,让员工能更多体会和运用不同操作系统,达到触类旁通。

酒店管理、金融等服务类专业,教师则注重案例讲授与情景模拟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在培训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充分运用听、说、学、做、改等一系列学习手段,开启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功能,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实践与运用。这样的教学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概念、理论,而是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层次的领会与感悟,真正做到了突出实效实用。受到学员的好评。

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数控车工技能实训》等15本校本教材;《网页设计与制作》等16种试题库;《数控编程与操作》等6门课件,企业为学校投入设备和资金共计38.5万元。同时以 “荆州市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为依托,为社会提供汽车驾驶员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等,共计11153人次培训,实现为荆州“技能壮腰”做贡献的办学宗旨。

(3)挑选优秀教师任教,树立社会培训良好形象

在教师队伍配置方面,学校通过综合考核和评价,遴选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现代信息技术熟练、科研能力基础扎实、教学功底深厚、教学效果优良的“双师型”教师担任企业和社会培训工作。老师们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结果分析评价方式展开培训工作,实现了教师与培训对象的双提高。金牌教师尹述军、李德富;湖北技能名师高万新;骨干教师谈小菊、周晓鸣、雷振国;湖北省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周正国、胡新华;明星教师李银涛、唐宗清在培训过程中如同文艺明星,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热烈欢迎,展示了社会培训良好形象。

3.优化教、学、做、考四大环节,确保培训质量

(1)教、学、做、考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完成培训任务

培训过程中,必须优化教、学、做、考四大环节,使之互相依赖,交织渗透,循环展开,螺旋递进。强调在“学中教、做中教、做中学、考中学”,深奥的知识浅显化、理论概念通俗化、操作程序具体化。通过检测结果反馈教学评价,以利于改进教学方式,确保培训质量。

企业职工和社会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不同于常规教学。人员成分较复杂,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面对如此复杂的人力资源群体,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生产要求、员工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要达到培训目标,须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首先运用现场教学(“学中教”),通过现场教学带出理论问题。然后将培训地点转移到教室,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解决疑难问题,再把教学地点转移到实践现场(“做中教”)。整个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每做一个课题就是一场考试,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检测。

(2)考训结合、评价导向培训质量

没有考核的培训将是不完整的培训、没有目标和成果检验的培训。为达成培训目标,校企共商建立培训考试制度。培训结束后,按照企业的要求,培训教师对所授理论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进行考试;实际操作考试内容则与实操培训相结合。考试结果将作为员工晋级、年终考核依据,并和年终奖挂钩。对于考试成绩(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综合成绩)前1、2、3名的员工给予奖励,最后一名的给予淘汰。结业考试对员工产生压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考试结束之后,还要针对员工考试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找出培训成功之处,加以发扬传承。员工没有做好的地方要认真分析原因,真正发现不足,制定新的方案,融入下一轮回的培训过程中,以提高培训质量。

四、构建三位一体保障体系,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做好企业稳岗培训工作,学校在制度上,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充分的保障。

一是人力保障。在师资队伍配备上我校采取德、能、勤、绩优先的原则,实行综合考核和评价的方式,使培训教师团队精良。

二是物力保障。在设备现代化、交通工具、教学设施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

三是财力保障。企业稳岗培训一般安排在星期六、星期日授课,为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从稳岗培训费中拿出部分资金对参加稳岗培训的教师实行课时津贴优惠、电子教案或课件补贴的办法。

五、主要成果与成效

1.专业行业覆盖面广,参与企业众多

我校拓展社会培训涉及专业有汽机检修、汽车技术、品牌管理、钳工、维修电工、装配钳工、车工、金融、保险销售、客户服务、市场营销、会计、酒店管理等13个专业27家企业。

2. 受训对象多,社会效益好

学校共为27家企业13个专业提供稳岗培训共1845名员工,获得收益508.4万元(到校金额127.1万元)。社会培训10513人次,实现为荆州“技能壮腰”做贡献的办学宗旨。

通过教、学、做、考的培训体系,既是对培训教师产生压力,同时也给受训对象以一定的动力,压力和动力的融合产生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受训员工通过受训后能正确看懂图纸、正确制定工艺、有效完成工作要素,有的受训员工走上基层管理工作岗位,企业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得到了荆州市人社局、荆州市就业管理局、培训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高度好评、为我校拓展社会培训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3.培训工作促使教师提升水平

教、学、做、考培训体系的形成,使培训教师产生一定的压力。项目化、一体化教学需要培训教师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现代信息技术熟练、科研能力扎实、教学功底深厚,所以需要教师刻苦学习、精心备课、认真施教。在培训过程中既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又是对培训教师的再培训。通过拓展社会培训,我校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为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体会与思考

职业教育的春天不会自己来,是通过职教人打拼出来的,职业教育改革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由于学龄人口的不断下降,职业教育要靠多条腿走路。一方面招收从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另一方面要大力拓展社会培训,以解决企业的用工荒和人才流失的尴尬局面。而企业员工层次复杂、理论基础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如何使社会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和良性循环的格局,给我们“后示范建设”布置了严峻的研究课题。

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篇5

爱岗敬业是平凡的奉献精神,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应该具备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特岗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

【1】特岗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如梭,转眼间学生的学习生涯结束了,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我踏上了特岗教师的行程,要从学生的身份转入到教师的行列,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但是对如何上课,如何上好一堂课,怎样把握学生的心理,以及如何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种种问题都感到非常的迷惘和困惑。但是通过为期九天的岗前培训,使我对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这次培训,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对班主任工作规范,课堂教学标准,师德师风、教学工作规范,说课、听课、评课,课件制作和教法经验交流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

此次培训我有几点心得体会:

1、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

如果想教育出的学生,那么我们首先要做一名的教师。只有的教师才能培育出的人才,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我知道了国家的愿景是:"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做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教育出更好的人才。

2、有正确的教学态度。

做为教师,我们应该以爱学生为前提,这样,我们才能够全心全意的去教育学生。正如培训老师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育的前提就是爱。我应该一心一意的为了孩子,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3. 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培训中,老师给我们谈到了当代教师身肩重任、角色这一问题,这也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2】特岗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在石准中学举行的特岗教师座谈会,使自己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此次培训我有几点心得体会:

1、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如果想教育出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首先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教育出更好的人才。这次培训过程中,我们听了一堂《寄承天寺夜游》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课,课堂中教师丰富的知识、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我记得这位老师在课堂中提到对"闲人"的理解有三:一、指没有事干的人;二、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三、包含了作者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层层剖析,这样能更深刻的让学生对"闲人"这个词有了另外的理解,也让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的感悟。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这堂课,我充分意识到自己充电刻不容缓,已经参加工作两年的我,一直在啃着自己并不雄厚的老本,慢慢地觉得上课越来越吃力,越来越力不从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定会好好把握任何一个可以出去看看,出去学习的机会。

2、努力寻找教师的幸福感。我觉得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领导、学生、家长对其工作的尊重与肯定。但对于乡下教育辐射的情况来说,教师这样的幸福感微乎其微。换句话说,有的时候我们更像保姆一样,天天兢兢业业的工作,却得不来任何一句肯定与鼓励的话语,幸福感从何而来?这次座谈会中也有很多老师提到一到夏天他们就能在学校体验免费"桑拿",食堂的伙食并不像是给老师吃的等等问题,试问如果老师不能休息好,不能饱肚,又何来感悟教师这份幸福感呢?不过,教育局来的几位领导认真聆听着特岗老师所面临的困难,并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决心。但,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也会努力的去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教师幸福感。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深的感受到:爱岗敬业是平凡的奉献精神,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应该具备的;爱岗敬业又是伟大的奉献精神,因为伟大出自平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深知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3】特岗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根据《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岗位培训的通知》精神,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事业人员队伍,我县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思路和方法,全面完成了92名事业人员为期一周的培训任务,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夯实培训基础

(一)周密部署。我县高度重视新进事业人员和"特岗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先后2次召集相关乡镇和部门负责人专题研究、反复讨论、征求意见,研究制定了《沐川县2013年度新进事业人员和"特岗教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明确"三种责任",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教育的主体责任,县委党校的课程安排及教学责任,县教育局和县财政局的师资责任。通过责任落实,各负其责,形成了乡镇部门齐抓共管、全体学员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

(二)精制方案。为了使学员尽快进入角色,胜任工作,我们精心制定培训方案,通过系统培训,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事业人员队伍。在方案制定时,根据参训学员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等特点,针对性的制定六个专题,分别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概要、沐川县情报告、常用公文写作训练、职业形象与公务礼仪、压力缓解与自我心理调适,着力提高参训学员的执行能力、谋划能力、统筹能力和服务能力。

(三)营造氛围。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人社局与党校在教学楼教学大厅、走廊适当位置,布置恰当的名言警句和宣传标语,努力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发挥教学环境的育人功能,激励学员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通过这一特殊的宣传形式,深化了学员的行为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强化学习效果,我们还把学员的学习心得张贴于学习专栏内,供学员学习借鉴,同时把次日的学习课程及授课老师公布在专栏上,让学员知晓次日的学习内容,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二、专家教授传真经

(一)创新培训方式。为确保培训质量,我们充分结合事业人员和特岗教师的特点,精心计划培训内容。一是专家讲课。从县委党校挑选理论功底深,授课经验出色的专家教授担任班主任和授课教师,负责职业形象与公务礼仪、演说的语言艺术等学科的授课;二是领导讲课。邀请县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担任客座教师对我县基本县情、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及主导产业发展,公文写作处理务实、事业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事业单位聘用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进行讲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培养学员动脑、动口及动手的能力。

(二)创新班级文化。为了使事业人员和"特岗教师"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保持生机、充满活力,充分发挥班级临时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一是对培训学员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学习交流,畅谈学习感受,共同探讨热点难点问题等方式,激发学习的内在压力和兴趣。三是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借助党校文体活动场所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演讲等各类比赛,通过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既活跃了气氛,又增进了学员之间的友谊和了解。

(三)创新考评方式。根据学员培训期间的考勤情况和考试成绩,结合课堂表现、调研文章、学习心得等情况,综合评价学员的培训效果,对表现优秀的学员在全县进行通报表彰。同时,把考核结果作为事业单位新聘人员转正定岗、年度考核的重要考评内容之一,并且还将学员的学习考评情况记录装入事业人员个人档案,为事业干部管理考核和评先选优提供重要依据。

三、集中培训重实效

(一)树立了新思想。通过集中开展学习培训,全体参训学员加深了对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解,加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对头脑的武装,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认识形势、分析形势、判断形势和适应形势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双师团队

特色专业是指具有独特风格的专业。它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师资队伍与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培养的学生具有突出的人文素质与专业能力。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陶瓷工艺方向)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聘请企业专家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学校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任教核心课程,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同解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010年被批准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确定为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2012年,特色专业建设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通过近几年的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取得了以下成绩:专业综合实力、社会影响、社会声誉明显得到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教学科研能力也明显得到提升;学生整体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就业质量明显提升,专业服务社会、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服务的综合效益也明显得到提升。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学习有关高职高专教学文件,学习相关职业教育理论,到相关学校进行学习和调研。参与各类教学研究培训,聘请职教专家来校作讲座,并指导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程。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开展人才需求和人才规格调研。

树立高职教育的市场观,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树立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观,研究制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培养人才的质量。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专业培养目标符合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

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确定本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及相应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人才培养规格的合理定位、专业建设及专业发展的合理定位和专业教学内容的合理定位等。

2.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健全校企互动合作机制,多方合作,共育人才,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工学结合方式始终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并实施“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二三课堂相结合、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学生课程作品与企业产品相结合、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生拜师学艺相结合、学生课程作品展评与创作展览相结合。

以本地区或本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3.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总体规划,是办学思想、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具体体现。通过制定体现职业特点的专业质量标准,推进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需要的专业课程建设。将岗位职业能力、职业资格标准、岗位任职要求、素质要求等融入专业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围绕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创设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设置以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面向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按照核心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陶瓷行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极快,出现了很多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必须将这些新的工艺与技术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注重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鼓励有经验的教师联合企业和行业专家共同编写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目前已经出版《陶瓷原料分析技术》、《陶瓷坯釉料制备技术》、《陶瓷成型技术》、《陶瓷生产检测技术》4本项目式教材,还有《陶瓷烧成技术》、《陶瓷装饰技术》2本教材即将出版。教材贴近生产实际,突出产学研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下一步计划组织编写相关实训教材,同时加强陶瓷专业网络课程与网络资源的建设工作。

4.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及其手段

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活动、共同经历的方式。采用项目化教学,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校企之间搭建信息化平台,将企业的资源引入教学,建设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等,作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提高教学效果。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创新活动、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学生获得的成绩可进行学分认定。开设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爱好、兴趣为目的,拓展学生的思维。企业专家报告为学校带来行业最新的资讯,使学生对专业更加充分地了解。

5.改革师资培养机制,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是建设特色专业的有力保证。我们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思路,全方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为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以专职为主,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以“双师”素质为核心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使教学团队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业务能力突出。要求教师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企业联系紧密,努力建设社会服务专家型、教育教学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实施专业带头人“一师一企一项目”、骨干教师“一师一企一岗位”、青年教师“一师一企一案例”制度,通过在企业“完成项目、岗位锻炼、案例收集”等过程,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专项实践能力的培养,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定期举行教师职业技能大赛。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技术攻关、技术开发等服务,提高教师的服务能力。

明确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采用激励措施,调动企业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从生产一线选聘工程技术人员兼课,指导学生实习训练。选聘企业行业技术能手专题介绍企业主要岗位的技术操作和工艺流程。通过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打造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服务能力,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教师水平评价机制,给优秀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6.加强硬件设备投入,大力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实践条件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应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建立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

加强实训基地硬件建设,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专业建设了中央财政实训基地、江苏省级实训基地、江苏省陶瓷材料与工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立了包括原料分析、坯釉料制备、陶瓷成型、陶瓷烧成、陶瓷装饰、陶瓷检测等实训室在内的融“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开发”五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购置先进的仪器与设备,布置真实的职业工作场景,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加强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增加实训教学课时,配备高水平的专职实训指导人员,全天候开放实践教学场所,设立学生创新项目并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地方优势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在企业建立教师流动工作站,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学生就业基地,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全方位进行校企合作。

陶瓷专业具体实践教学方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感性认识,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了解陶瓷生产的过程,了解陶瓷生产所用设备,了解陶瓷产品的主要功能及其应用。提高学生对陶瓷专业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第二层次为基础实验,独立开设陶瓷原料分析技术、陶瓷成型技术、陶瓷检测技术等实践课程,强化实践操作,熟练运用实验仪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是进行综合训练,从工艺和窑炉两个主要途径,开展综合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第四层次为强化提高训练,结合企业真实课题,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7.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有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积极探索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专业教师、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专业建设的组织管理。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方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动态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加强教学组织管理。

针对不同的课程开发学生学习评估考核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估,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强化对实验实训、生产性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部分课程直接由企业考核。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听取用人单位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每年举办由合作办学企业主管、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教学座谈会,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和调整教学督导办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二、特色专业的建设成效

1.专业综合实力、社会影响、社会声誉明显提升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专业综合实力、社会影响、社会声誉明显提升。本专业为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无锡市建设示范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示范院重点建设专业等。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硅酸盐协会理事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材料类教指委分委员单位、全国轻工行指委陶瓷玻璃分指委主任委员单位。拥有江苏省级实训基地、中央财政资助建设实训基地、江苏省陶瓷材料与工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为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2.专业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升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升。教学团队中拥有江苏省教学名师、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名人。先后主持建设了江苏省精品课程、江苏省精品教材、教指委精品课程、无锡市精品课程。编写教材6部。主持江苏省职业教育学会、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课题8项。发表专业论文60多篇,各类横向课题10多项,申报各类专利60多件。教师大多具有双师型素质和企业工作经历。

3.学生整体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学生整体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就业质量明显提升。学生不仅具有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的就业能力,而且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学生交流沟通、团结协作的社会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也得到提升。终身学习的理念、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得到加强。近年,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次数增加,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也不断增多。

4.专业服务社会、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服务的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专业服务社会、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服务的综合效益明显提升。专业教师参与制定了全国陶瓷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主编和参编全国陶瓷职业培训教材,学院被确定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全国陶瓷职业培训基地、江苏省陶瓷行业职工培训基地,积极对外开展技术培训和陶瓷职业技能鉴定;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结 语

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质量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建设过程是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完善配套机制,才能保证特色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更好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吕亚君.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5).

[2] 桂海进,等.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

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高职,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确定依托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面向城市发展和公共事业管理、服务一线,培养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定位;形成了以能力本位、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课堂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结合、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学业成长与职业成长结合的满足现代服务业和社会管理需要的“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组织机构基本建立。在学校合作发展理事会框架下设立了社会服务工作组,下设技术服务工作组和继续教育工作组,负责协调学校社会服务相关工作。社会服务工作组包括学校校长、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院系负责人、研究中心主任、教师代表、企业代表等人员组成。

激励机制逐步健全。学校建立并完善了社会服务项目管理办法、社会服务绩效考核办法、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项目的要求,完善了教师职称晋升管理办法,对全校专兼职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要求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调研与挂职锻炼、技术开发咨询与服务、完成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相关咨询课题项目、参与社会培训、对口支援与交流等指标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成绩直接纳入个人年终考核。从制度层面建立了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学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充实服务团队,夯实基地建设

教学团队社会服务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制定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2011-2015年)》《青年教师三年达标计划实施方案》以及专业教师和教学院系参与行业、企业社会服务的各类管理办法,校企合力推进“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和企业兼职教师资格培训与认证工程,将专业教师和教学院系参与社会服务成绩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学校采取选派参加国内培训、竞推出国研修、鼓励脱产到企业顶岗实践等措施,促进了教师职业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教师主动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深入社区,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通过三年建设,全方位提高了教师的市场调研、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技术开发与服务队伍。学校考评员队伍得到加强,取得考评员资格的专兼任教师数达到240人,获得培训资质的专兼职教师达到368人。学校建立了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研究团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队、高职教育研究团队等10个科研创新团队,在相关领域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打造一批优秀的科研创新人才,提升教师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

依托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师培训联盟、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重庆市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和康复服务中心等平台,开展了面向社会、企业、行业在岗职工及全校师生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现代物流、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通信工程、社区康复、微电子技术等领域,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效果显著,继续教育示范性基地综合功能凸显。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民政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第002站、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评站等鉴定工作平台,面向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提供鉴定服务,可鉴定的职业工种达101个,2011-2013年学校培训鉴定认证达12621人次,满足了社会、企业、行业的大众化、个性化的继续教育需求,提高了学校在区域内的社会影响力。

三、对口支援引领,相互交流共赢

学校与重庆市松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庆市涪陵第一职业中学、重庆市商务学校、彭水职教中心、重庆护士学校等5所中等职业学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利用管理优势和重点专业资源优势,定期开展相关专业教研交流活动,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交流会,接受受援学校教师进修,派遣优秀教师到受援学校支教,促进受援中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学校与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力高专学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30多所院校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多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四、强化服务民生,努力助推企行

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篇8

论文摘要:承德是我省农业大市,要使农村经济尽快发展,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就必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近几年我市经济发展较快,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要加快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就必须以发展职业教育为核心、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重点加强我市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建设和重点专业建设,盘活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对全市所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承德是一个旅游城市,同时也是我省一个农业大市,要使农村经济尽快地发展起来,农民尽快地脱贫致富,就必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最终“减少”农民。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地区职业技能培训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先后成立了63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

一、目前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

面对我市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形势,职业技能培训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依然存在,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不足且管理力量薄弱,很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训实习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师资队伍配备不够齐全且整体素质不高,从而带来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培训规模不大。目前,全市农村存量劳动力还有163.52万人,其中近50%的剩余劳动力需要通过培训向二、三产业转移,尽管全市现有63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但大多数培训规模都比较小,目前教学用普通(数控)车(铣、钻、磨)床106台,各种焊机139台,电动缝纫(拷边)机125台,电脑1229台,钳工、电子、电工实验室工位301个,一次性培训能力只有85l0人,难以满足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2005年,全市劳务输出100,970人,其中接受正规的技能培训只有1万余人。

二是培训工种单一。部分培训机构来源于企业和行业部门创办的技工学校、职工学校,过去主要从事本系统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随着产业的自我升级,原有的实训设备多数难以继续发挥作用。加上近几年投入不足,专业设置仍然停留在机械加工等传统专业上。新办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于经济实力不够,只能开设缝纫裁剪、美容、美发、计算机等一次性投入不大的专业,全市注册的63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其中仅服装、电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就有38所。由于专业选择空间有限,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想真正学技术的农村青年.只好到大中城市择校学习,增大了学习成本。而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青年来说,只能到附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参加一些短期培训,就业后仍然靠出卖体力挣钱。

三是培训层次不高。不少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于缺少科班出身的职业教师,只能从企业、社会聘请一部分熟练工人任教,这些人“做功”可以、“说功”往往不行,难以完全胜任教学工作。另外,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多数尚未完成原始积累,难以投入更多的资金购买相应的实训实验设备,造成学员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甚至有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被人们戏称为“理论学校”。有些办学机构负责人虽然懂得一般市场经济规律,但却不太懂得办学规律,缺乏有效的行政、教学、财务管理手段,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目前全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层次多只是初、中级,培训高级工和技师的办学机构只有承德技师学院一所学校,但是每年招收和培训的学生也不到i000人,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应以发展职业教育为核心、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扎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进行技能培训,保证全部合格并推荐就业。笔者认为,就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今后职业技能培训应当围绕三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加强骨干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目前,我市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已经初具规模,但培训层次较低。今后应当重点建设好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以此推动各县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着力培植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工等专业,力争全市建成五个省级示范专业。与此同时,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提升培训质量。

(二)盘活职业教育存量资源。组建以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为龙头的职教集团,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划转等形式,对全市所有职业教育机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切实解决好投入不足和资源闲置的矛盾,努力使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更加充分,效益更加明显。逐步将行业、企业技校、社会培训机构和部分县、镇成教中心、招生困难的普通高中撤并或挂靠到县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

(三)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集资办学,鼓励外资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对尚不完全具备办学条件的允许在筹建阶段试运行,待条件成熟时再正式批准设立培训学校。对现有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要帮助其尽快达标,长期不能达标的要予以撤消。对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公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培训补贴和教学服务方面一视同仁。进一步完善培训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民办培训机构办学质量的提高。

为全面加快技能培训事业发展,必须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统筹、分级管理、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对组织领导、管理体制、培训方向、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收费标准、就业安置等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就业需求预测情况,科学制定职业培训发展计划;进一步规范招生市场秩序,积极履行职责,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鼓励职业学校跨区域招生和与本地企业、异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坚持职业教育以政府举办为主,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参与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服务,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在企业建立生产开发和实验实习加工中心,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二要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职业培训机构要及时改造和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拓宽专业领域,增强专业的应用性和适应性;要着眼地方经济,立足各类企业,面向农民培训,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要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研究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和地方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努力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努力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社会、开放型、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满足求学者的丰富知识、增强技能等多种需要。

三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骨干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和外地进行专业实践与考察;挑选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来,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职教师资队伍;要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要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未来五年,全市公办职业培训机构70%以上的专职教师应达本科学历,80%以上的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具备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建设策略

培养一支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而广大教师是完成此项任务的最重要力量。通过国内外高校的实践证明,设置教师发展中心是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目前,国内600多所大学面临向应用型转型的关键时期,“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成熟,实践能力较弱,教师发展的观念和促进转型的措施都比较传统,帮助教师队伍向“双师型”转型的任务比较繁重,因此,需要建设适合应用型院校发展的结构合理、体制完善、功能强大的教师发展中心,以促进教师转型和学校发展转型目标的实现。

一、国内外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概况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高校教学质量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外,许多大学建立了“教师发展和教学设计中心”、“教学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发展中心”或“教学、研究及技术研究中心”等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机构,

密歇根大学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的高校,称做“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CRLT),成立于1962年,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教师发展中心之一。美国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于1990年以后,现已拥有近1000个教师发展中心,堪称世界之最,社区学院、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等都设有类似的机构,但分布不均匀[1]。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高校纷纷成立类似的机构。

2006年5月,我国19所高校的校领导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密西根大学承办的为期两周的“密西根-中国大学领导论坛”,为国内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拉开序幕。2008年6月12日,教育部师范司在中央教科所召开了关于师范教育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草案研讨会”。2009年7月11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了“高校教师潜能开发国际研讨会”,探讨了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等问题。2011年,教育部提出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以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和人才培B特色的需要。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较弱、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此外,由于体制原因,某些教师面临工作负担重、归属感低、潜能难以发挥等现实困境,这些都成为制约院校转型的瓶颈。教师发展是学校转型的核心要素,主要涉及专业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五个维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构筑教师全面发展模式、建设功能全面、服务地方特色的教师发展中心仍任重而道远。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还不成熟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尚没有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专兼职教师绝大多数来自高校,从走出“校门(作为学生)”到走进“校门(作为教师)”,来自企业、行业的比重比较低,缺少在本专业(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在认定、考核和评价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尚不健全,没有形成激励教师转型的有效机制,某些教师基于教学科研任务重、家庭事务繁杂等原因,教学改革困难、转型缓慢,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处于数量补充阶段,在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效果不明显,多方面因素决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不成熟的状态。

(二)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整体偏弱

学校大多数教师没有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担任指导教师仅限于挂名,并不能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从而达不到教学相长的结果,某些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难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一方面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比重大,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从走出校门到走进校门,普遍存在重学历、重理论水平,忽视教师行业背景及实践能力的现象,可以说是“清一色”理论型师资队伍,实践能力薄弱,又存在教学任务重、家庭事务多、经济基础薄等困难,因此实践锻炼机会少、时间短、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教师的科技创新贡献度较小,服务企业的能力弱,不能得到企业的信任,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从而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教师的发展观念和培训措施比较传统

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发展观念和培训措施很少有突破,不能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转型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高校教师培训模式面临教育环境改变所产生的挑战,存在模式单一、内容陈旧、考核不力等弊端,某些培训质量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另外,某些教师存在自主发展的意识单薄、抵触培训、不追求进步等负面情绪,在教学能力或科研能力提升上处于被动状态,被考核、被评估、被指导、被管理,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三、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策略

(一)中心发展定位的革新:从“教师服务”到“教师引导”

某些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职能主要以教师服务为主,功能单一,难以避免行政化倾向,行政服务色彩浓厚。因此难以得到教师的支持和信任,教师没有意愿让中心帮助自己提高。为避免教师发展中心的行政服务倾向,可在外部行政的支持下,将中心定位由“教师定位”向“教师引导”转变,可建立中心导师队伍,聘请校内外和行业企业各类掌握科学知识前沿并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建立中心导师队伍,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注重团队建设,实行以老带新,有利于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完善教师咨询服务体制。

(二)中心发展目标的升级:从“教师培训”到“教师发展”

传统的高校教师培训模式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有很好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但在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转型过程中凸显出较大的局限性。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培训模式形式趋同,结构单一,忽视高校教师终身学习、在职学习的需求特点,在培训内容上未能体现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科、不同职战淌Φ牟钜煨裕未能满足教师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教师明显缺少自主性,其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不高[2]。拓展教师培训通道,提高教师选择培训课程的自主性。目前教师的培训愿望与缺乏教师自主性培训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矛盾,成为中心发展的难点,如何使教师的培训更贴近教师自身的工作实际,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中心发展核心的转变:从“能力提升”到“促进转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理论型的教师队伍显然不符合应用型院校的发展,推动教师队伍转型是促进学校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发展中心的核心任务,中心应将着重点从教师能力提升向促进教师转型倾斜,按教师不同的岗位、教龄、特点等分类别分层次,从源头、过程和结果三个途径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转型,定期开展的教学沙龙、教学观摩、教学培训、青年教师研习营等活动的主题向促进教师转型倾斜,更换观念、更新理念、转变方法是一个困难的、需要时间循序推进的过程,中心应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本着经济、有效的原则,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转型途径,不断丰富和完善应用型教师培训体系,从而使教师获得效用高、最优质的专业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建设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仍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教师发展中心应肩负起教师转型的重任,建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构。

(四)中心发展支点的转换:从“经验借鉴”到“建设特色”

201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质量工程”,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发展中心在我国高校中的建设进度,2012年教育部批准建设30个“十二五”部级教师教学发展师范中心,开启了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高潮,在中心的建设中多采取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模式,主要是独立建制和非独立建制两种模式,独立建制一般是校属正处级机构,而非独立建制一般挂靠在教务处或人事处等机构下,从建设上一般开设教学沙龙、各种职业培训、关注教师素质测评、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等相关内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目前面临着发展后劲不足、转型瓶颈、“双师型”师资队伍不成熟等问题,因此针对应用技术型院校的特点,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不能一味盲从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的经验,应基于服务地方发展特色,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教师队伍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多元化活动,调动教师的能动性,避免培训或活动举办的“假、大、空”,应将效果落在实处,基于实践用于实践,得到教师的认可,从而稳固教师发展中心的地位,推进中心的建设发展。

(五)中心发展价值的提升:从“整合资源”到“培育优势”

国内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主要有服务取向、研究取向、管理取向和综合取向四种定位取向[3],其中服务取向更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提高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有优势,因此绝大多数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多以服务取向为主,多渠道地促进资源共享,努力为教师提供各类平台,提供“服务式”的教师发展中心,这种教师发展中心更趋于行政化,教师很难主动依托中心提升自己,因此,中心发展的价值应该追寻更高的层次,从资源的整合到主动培育优势,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多元化的活动,满足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类型教师的需求,帮助教师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跨学科、跨学校和跨区域的资源共享服务,建立中心优势,让广大教师依托中心平台获得切实的提高。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立足地方特色、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日益突出。国家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教育质量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发展中心可有组织、专业化、系统性、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帮助,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影响长远和行之有效的举措,建立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具有本校特色、务实高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机构是学校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正伟.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4,VOL23(1).

[2]亢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建设研究[J].教书育人,2016,02:42-43.

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类型;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82-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目前,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制约了中职办学质量和效益提高,加强师资培训是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教师培训模式分成不同类型,本文把目前我国中职教师培训模式分为四种类型: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模式、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培训模式。

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模式”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基本含义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是位于经验与理论之间、目标与实践之间的那种知识系统。”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最早在教学论领域使用“模式”的概念,主要是用来概括一种系统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是系统的形式和方法,它是系统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模式处于理论与应用的中介,即理论——模式——实践。培训模式,即在培训过程中各种构成要素所形成的典型性、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的结构关系。本文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培训模式定义为:中职专业教师就业后的非学历性培训活动中,旨在促进其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提高的各种构成要素所形成的典型性、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的系统或结构。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活动构成要素主要有培训载体、培训对象、培训理念、培训方式与管理等。

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分类

中职专业教师的培训模式构建是一个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探求与完善的过程。基于培训平台的差异,本文将我国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类型:

(一)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

黄炎培早在《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指出,职业学校“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影响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现状与革新,因而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与企业息息相关。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指学校和企业之间单向或互相派遣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模式,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培训模式。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有利于中职专业教师掌握本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动向与技术需求,拓展教师视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中职专业教师又能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与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校本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模式是指以本校为培训基地,结合本校发展需要,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致力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的教育与培训模式,是一种立足教育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模式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1)密切联系实际。校本培训模式的一切活动都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能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培训产生的理论知识与中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使得理论知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用武之地。(2)提高教师积极性。培训者和受训者大多同时是本校教师,立足本校,有利于缓解工学矛盾,减少适应时间,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3)培训效果好。校本培训模式以本校教学实践与教师需要为出发点,提高中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的作用显著,有利于形成教师合力科研的良好氛围,最终促进中职专业教师专业发展。

(三)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模式

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模式是指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变成培训的载体,是一种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及时性的远程培训模式。它以网络为基础,具有极大化的交互作用,网络的多元化结构有利于孕育出新的创造性思维,影响范围广,因而是一种辐射多元的教育与培训模式。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模式能为受训教师提供广阔开放的

络信息资源,中职专业教师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互相交流的平台可以实现培训信息的及时互动,传道解惑,交流体会,资源共享;培训信息的更新与反馈都很及时。

(四)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培训模式

1990年,首次提出学习型组织理念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圣吉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构建组织共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圣吉将“学习型组织”定义为:“一种大家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的组织。”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培训模式指受训教师在培训期间构建以培训任务为纽带、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在组织中实现自我卷入式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能力突破,是教师个体的主动专业化,因而是一种注重发展的教育与培训模式。学习型组织能为中职专业教师在职培训中知识的积累与传递发挥重要功能;学习型组织中成员彼此熟悉信任、提供资源与情感慰藉,能使中职专业教师在群体背景中获得专业性成长;同时,学习型组织本身就是一个能使中职专业教师听取同事或专家学者意见与建议的自我反思平台,能加速中职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知识不断丰富,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职专业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并不是排他的,四种类型的培训模式之间有一定的相容性。例如,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是以企业为主的模式,学校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来校培训教师,又属于校本培训的范畴。再如,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和校本培训模式可能会涉及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手段,在培训过程中也会形成学习型组织。四种培训模式是基于平台差异这个维度划分的,基于企业的培训模式、基于学校的培训模式、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模式都是应对型教师培训模式,是教师个体的被动专业化,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培训模式是成长型教师培训模式,是教师个体的主动专业化,它标志着中职教师培训走上了以团体学习为基石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四类培训模式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几种价值取向

1963年,世界教育年鉴的主题是“教育与教师培养(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1980年的主题是“教师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理念的知识体系如下:理论、职业、行为知识。理论知识是系统化、体系化的学科与方法知识。职业知识来自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我感知,它是灵活多变的,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指向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或失败。行为知识是在理论知识与职业知识基础上,要求教师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拥有教育教学应变能力,胜任职业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三种知识体系对应,笔者从教育科研和专业理论研习、专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培养、专业教师职业素养加强三个方面提出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价值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下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价值取向设计思想如图2。

(一)实用性教育科研和专业知识研习

中职专业教师有广阔的教育科研、创新空间,对和岗位教育实践、专业领域相关的教育科研应用知识与前沿发展动态有现实需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中职专业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利于把感性的教育教学反思上升为理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思想品味,获得自我认同与满足,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应用性教育科研结构是多维度、相互关联的,其核心思想是教育科研成果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双向转化,培养中职专业教师应用性教育科研能力可以从思想道德、基础理论、基本科研能力三个层面去建构。首先,中职专业教师要有科研意识,科研数据与资料要严谨,富有逻辑性,有敢为人先的创新与实干精神,诚信治学,实事求是。其次,中职专业教师要了解基础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与方法。最后,中职专业教师的基本科研能力是思想道德和基础理论两个层面的上层建筑,既要求中职专业教师在本专业学科知识储备上扩宽知识面口径,又要

纵向丰富知识“质”感,为教育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培养

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擅长于自身专业,教师资格的认定也仅限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普通教育学范畴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但是,对中职学生的认知方式、行为心理、学习动机等不太了解,囿于将专业知识以最适宜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师自我认同感降低,因而,专业教学法的培训迫在眉睫。

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不具备的独特属性——职业性,因而在传统目标、过程、行动三个层面探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其目标、过程、行动分别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工作过程、工作情境为导向。加强中职专业教师专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培养,首先要立足职业活动。中职专业教师要加强自身普适性专业知识的积淀,了解专业科研发展和社会岗位需求变化。其次,中职专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与认知特点学习、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该秉承“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过程评价也更利于学生技能习得。总之,中职专业教师职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是个动态隐性的过程量,中职专业教师需在相应职业领域中通过职业技能知识习得、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岗位反馈等内化为个体能力,并影响教学所有环节,培养中职专业教师职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必须立足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专业发展。

(三)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加强

职业素养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但职业素养是在具体职业岗位上表现出来的个体内在品质是公认的观点。职业素养由个体的专业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职能、内在职业道德观等因素综合决定,是个体在具体职业情境中直接或间接工作经验积累而成的稳定个性品质。

目前,我国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普遍忽视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性,存在“穿普教的鞋走职教的路”现象,中职专业教师培训的职教特征不明显。尤其是中职的专业教师,与具体职业岗位的联系更为紧密,因而加强中职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拟从两个方面论述中职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架构:(1)与中职专业教师具体专业教学任务相关联的职业素养。(2)与中职专业教师日常工作岗位情境相关的职业素养。第一个方面的职业素养,在中职专业教师具备本专业教学职业能力、完成相关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中职专业教师具备本专业教学职业能力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专业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而中职教师具备的与专业教学任务相关联的职业素养则决定了专业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第二个方面的职业素养则与具体专业教学任务无特别紧密联系,但与中职专业教师的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是中职教师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等在个体身上的吸收与内化,与中职专业教师日常工作岗位情境相关。例如,按时或者提前到达教室组织自习或者实习,出于教师的责任感去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等。

以教师专业化理论和实践构建本土化的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是我国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创新的必然选择。把教师专业发展引入教师教育培训领域,有利于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中职专业教师队伍。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分类标准并不是固定的,中职专业教师培训模式的选取应体现由教师被动专业化到教师主动专业化的转变,加强中职专业教师实用性教育科研和专业知识研习、专业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能力培养、专业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等。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靳希斌.教师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5-56.

[3]郭娅玲,张敏.对教育回归生活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1).

[4]黄炎培.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j].教育与职业,1930(4).

[5]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