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应急预案十篇

时间:2024-01-05 17:36:03

噪音应急预案

噪音应急预案篇1

关键词:气象;高清;音频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2a来,全国及各省气象高清会商系统陆续投入运行,更新升级后的高清会商系统视频质量达到了1080p30标准,音频系统方面,也普遍支持G.722、G.728、Siren7、Siren14等多种协议,并采用数字音频矩处理器,达到ITU 20kHz以上的高清效果,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会商质量。由于气象会商系统具有使用频率高、每天发言单位多及会商交流多等特点,所以会商声音的质量越来越受人关注,而且,音频相比视频,受影响的因素更多,更复杂,还与临时设置、调控及人为因素有关,所以,天气预报会商系统的音频设计与保障显得非常重要。

1 会商系统中音频质量常见问题

声音还原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其质量的好坏要从主观和客观2方面来衡量。一般来说,客观反映声音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声压级、清晰度、声场均匀度、传声增益等。

1.1 噪音大

噪音亦称底噪。一般指电声系统中除有用信号以外的总噪声:包括音响设备噪声和放音环境噪声2部分。过强的本底噪声,不仅会使人烦躁,还淹没声音中较弱的细节部分,使声音的信噪比和动态范围减小,再现声音质量受到破坏。

1.2 有回响

回音是由声波延时产生的,若麦克风既拾取声源信号又拾取经扩音还原的信号,或者与声源距离不同的2只麦克风拾取同一声源的信号,或者一只麦克风拾取经扩音还原后的另一只麦克风的信号,都将产生相应的路程差而造成延时。

1.3 产生啸叫

“啸叫”是扬声器与麦克风之间发生正反馈引起的。产生反馈的主要原因是话筒的传声增益过大,话筒和音箱的距离太近,又或是声场中某些频率的声音反射状态过于活跃,造成声音的正循环性放大。“啸叫”产生主要有4个原因:过载、距离、角度和频率。一般“啸叫”的出现都是在失真的时候,主要是输入信号的过载引起。话筒啸叫的危害很大,一般会表现出音感狭窄、混响拖尾、刚响失真、声压过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会商和会议的气氛,严重时可能导致烧坏功率放大器和发声设备。

1.4 声音太小不稳

主要表现是发言声音过小、过大或忽大忽小的状况。声压级:反映听众听到发言人声音的音量大小。主要原因是发言人距离话筒的距离太远、太近或者时远时近。

1.5 有串音

串音一般有线路串音和会议串音2种。线路串音是指在一根电缆中不同线对之间由于耦合产生的不需要的信号。会议串音主要是指当2个会议同时召开时,由于声音输入输出设置不正确,2个会议的声音互相混音叠加而成。

2 音频方案设计

2.1 音频环境设计

一个良好的建声环境可提高音频系统的音质。会议室是一类功能要求极强的场所,其装修设计应该满足会议室对会议的气氛和功能的要求。会场环境控制和降低本地噪声;保持良好的吸音环境;保持良好的隔音环境;设置较好的混响时间。

2.2 音频线及音频设备的选择

音频线主要有音箱线和音频线2种。好的音频线能减少衰减和音频干扰,减小不必要的底噪。音箱线信号线(喇叭线),属于无屏蔽,专用于功放与音箱见连接,极为优秀的导电性。信号线(音频线)属于二芯线,带屏蔽,传输音频信号。音响设备主要分音源设备、调控设备、周边处理设备和终端处理设备。音源部分有话筒、CD、音频接口等信号源;调控部分主要有模拟调音台、数字调音台、媒体矩阵等设备对声音调整和控制。周边处理设备主要对声音进行各种处理。包括动态处理设备和频率处理设备声场处理设备,主要有压缩器、限幅器、均衡器、混响器等;终端设备如功率放大器、音箱等,主要用来重放还原声音。

2.3 会商音频系统的方案设计

图1是福建省气象高清会商系统的音频设计流程图,整个会商系统的音频设计方案主要采用视频终端、模拟调音台和C8音频矩阵控制器3方面进行综合处理。

图1 福建气象高清会商系统的音频设计流程图

合理设置模拟调音台。模拟调音台采取多个话筒接入,对系统输入的声音不采取直接输出到音响,防止各个声道互相干扰,产生回声和啸叫等,必须先输入到音频矩阵控制器进行处理;再进行输出;使用C8音频矩阵控制器对音频进行综合处理;音频信号通过反馈抑制,一般可将50~15000Hz中的任何反馈频率送入移相器,进行移相处理后,再将音频信号送入正机的输入端;选择具有音频自适应的会议终端。会议终端具有音频自适应功能,支持强大的音频自适应功能,根据终端的音频能力,MCU可以自动匹配最优音频协议让终端入会,充分保证高清终端、标清终端自动入会,保证最优秀的音频效果。

3 音频方案的保障技巧

3.1 适当减小会商环境噪音

可采取以下方法:增加电源滤波器,利用谐振电路滤除谐波,“净化”输出电源;信号的输入、输出线与电源线分开走线,且不能平行布线,避免毗邻和交叉干扰,互相感应;降低调音设备增益;减少环境噪声。

3.2 有效消除回音现象

主要采取以下方法避免:启用终端回声抵消设置;选用指向性强的麦克风;根据回声传播的路径,可以通过调小调音台或功放的声音输出来减小回声,防止声音过大。

3.3 严格进行啸叫抑制处理

除了设计时对C8矩阵控制器啸叫抑制处理降低扩声增益外,适当调整扬声器布局、改变麦克风方向以及2者之间的距离,避免形成正反馈。提示各单位发言首席,养成说话开话筒、发言完毕及时关话筒的良好习惯,防止互相干扰,产生正反馈。

3.4 严格规范防止声音忽大忽小

统一和相对固定模拟调音台、终端设备的音量级别,保持启动设备时音量大小合适;抓好会前调试关,如POLYCOM终端统一采用级别三音量,很好的保持了省内各地市音量的大小大概一致;根据发言人声音的大小调整好话筒输入音量。

3.5 设置合理防止互相串音

在临时设置音频线路时,尽量减少交叉,防止线路互相干扰;在同时召开多个会议时,根据会商会议的各种模式选择好预先设计好的音频矩阵输入输出模式,防止音频串音。但在个别会议比较特殊时,必须临时设置音频输入输出,必须先预先进行多方测试。

3.6 抓好音频故障应急

根据会商系统故障应急方案,当会商系统出现各种故障或音响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判断设备的故障点,采取相应的应急方法进行应急:当音响出现故障时,应采用应急音响应急;当终端出现故障时应采取备用终端进行应急;当C8音频矩阵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把音频从模拟调音台直接输入到相应终端;当调音台出现故障时,应把话筒直接接到终端,或直接终端话筒直接发言;正确设置好音频控制软件,防止设置错误;随时准备在C8音频矩阵Web控制界面上调整各终端的音频输入输出,防止产生各种杂音和干扰。

参考文献

[1] 李珏,邹蓓,余红卫,等.M数字音频平台在气象视频会商系统中的运用[J].贵州气象,2011(04).

噪音应急预案篇2

1.1场地环境保护

1.1.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1.1.2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如果现场场地狭小,应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材料堆放、加工以及工人宿舍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利用废地、荒地。

1.1.3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的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

1.1.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

1.1.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

1.1.6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1.1.7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1.1.8对施工期间破坏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施工结束后,再恢复其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的绿化。

1.2大气环境保护

1.2.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

1.2.2规划市区的施工现场,混凝土累计用量超过100立方米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降尘防尘装置。

1.2.3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

1.2.4施工现场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对大面积的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

1.2.5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

1.2.6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1.2.7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1.3噪声影响

1.3.1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1.3.2对搅拌机、空气压缩机、木工机具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

1.3.3施工现场应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1.3.4打桩施工时不得随意敲打钻杆,施工噪音控制在85db以下,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

1.3.5机械剔凿作业使用低噪音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夜间(22:00~6:00)、午休(12:00~14:00)不得进行剔凿作业。

1.3.6对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场等强噪音设备,要采取降噪防护措施:①施工中混凝土振动棒、手动电锤、锯等机具,通过时间安排上减少噪声影响;②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应设置隔音棚遮挡,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③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减少噪音的排放;④模板加工的木工棚采用全封闭房间,门口挂降噪屏(工作时放下,起到隔音的作用),窗户用降噪屏封闭;⑤现场进行钢筋加工及成型时,将钢筋加工机械安放在平整度较高的平台上,下垫木板,并定期检查各种零部件,如发现零部件有松动、磨损,及时紧固或更换;⑥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模板、脚手架支搭、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⑦根据噪音防治需要,将外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结构施工楼层设置降噪围档;⑧施工现场界内应设置噪音监控点,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应超过国家或地方噪声排放标准。施工噪音一旦超标,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1.3.7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保噪音标准(分贝)日夜施工要求的不同,应合理协调安排分项施工的作业时间:

1.4水污染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对暴雨径流、生活污水、工程污水等不同来源的工地污水,采取去除泥沙、去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

2材料与水资源

2.1材料节约

2.1.1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

2.1.2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2.1.3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

2.1.4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2.1.5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

2.1.6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2.1.7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

2.2水资源节约

2.2.1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

2.2.2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10%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

2.2.3水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节水率;

2.2.4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

3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

3.1场地文明

3.1.1施工现场的环境必须保证员工生理、心理健康,保持文明洁净、整齐有序。

3.1.2工地大门、围墙、密目式安全网及建筑物外立面悬挂物规范、清洁、美观。

3.1.3材料、构件、料具、机械按审批方案中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现场材料堆放按种类、规格堆放整齐,并挂标牌、危险品分类存放,有保护措施。

3.1.4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因地制宜设置绿化。

3.2人员安全

3.2.1工程项目施工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应按照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3.2.2施工现场应按照《项目安全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3.2.3制订严格的防护措施:

3.3卫生防疫

3.3.1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管理规定,建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并制定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灾发疾病应急预案;

3.3.2生活区应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3.3.3办公室、食堂、宿舍、浴室等整洁干净,无污染、无异味,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

3.3.4施工现场制定卫生急救、卫生防疫措施,若施工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必须在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所在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应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进行调查处理。

噪音应急预案篇3

关键词:艺术隔音隔离墙; 生态声屏障; 环保型隔音墙; 混合型隔音隔离墙; 复式隔音隔离墙

Abstract:Characteristic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type environmental acoustic barrier developed by Hunan Communication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is introduced. The sound insulation mechanism, building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on the Shao-Huai Freeway are particularly expatiated in the paper. We have researched, analysed and applied this barrier for a long-term., and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cological acoustic barrier not only has sound insulation function but also have green function. And the technique is advanced and original, it will have broad application foreground.

Key words:artistic acoustic barrier; ecological acoustic barrier; environmental acoustic barrier; composite type acoustic barrier; double type acoustic barrier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5-0132-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将迅猛发展,在交通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隔离设施的应用及种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隔离设施在交通安全及环保方面也日益显示出了其重要作用。根据道路噪声研究成果,影响道路噪声的有速度、交通流量等十几个主要因素。其中噪声与速度成线形关系,速度每提高10km/h,噪声就增加1~1.5分贝。高速公路车速高,流量大,其沿线两侧的噪音可达70~80分贝,防止噪声污染是高速公路环境保护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内采用砼板墙、砖砌体墙铝合金以及彩钢复合棉板等作为隔音的防噪设施来改善公路两旁的噪声环境。从使用效果来看,虽可以起到隔音防噪的效果,但不具备净化空气、滤除灰尘、美化景观等功能。在城市高架桥上,已使用各种不同材质的彩钢复合棉板作为声屏障使用,防噪效果不错,但造价高,没有生态及绿化功能,难以与周围环境协调。因此,隔音隔离的设计需要从其材料、结构到形式进行充分的研究,达到隔音降噪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国内对声屏障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噪声控制原理、噪声预测数学模型以及声屏障轻质、多孔材料砌筑体声屏障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对生态型声屏障内容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在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既能隔音隔离,又能与周围大自然相融的生态型隔音墙,符合公路建设“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可与公路沿线环境有机融合。

隔音隔离墙是根据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等不同要求在不同的路段设置。为隔音降噪以及景观需要或重点禁入地段而设置。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对此进行了设计与研究,主要型式有以下几种;艺术隔音隔离墙、生态声屏障、混合型隔音隔离墙、复式隔音隔离墙。

1艺术隔音隔离墙

在噪声敏感点距路面较远(一般在100m左右)处或者有降噪要求而对降噪要求不高时采用艺术隔音墙。艺术隔音墙一般采用钢模预制钢筋混凝土,由板,立柱,基础及花池等组成。高2.5m,主柱间距3m,采用吊装施工。板的规格为300×250×8cm。立柱规格为330×15×15,此类设计方案在预制混凝板时,在靠公路一面设置优美的图案和植物种植池,在种植池内种植植物,植物与图案相互搭配,交互辉映,此类方案层次丰富,立体感强,视觉效果好。多采用流畅的自由曲线,有的配以大小不一的小圆点,使流畅的曲线产生动的韵律。波线的起伏自然流畅,变化丰富,形式优美。造型简单,多依靠色彩的对比来产生效果,明快的节奏产生极强的韵律感。该类方案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施工方便,造价较低。为临长、潭邵高速所采用。

2生态声屏障

一种新型的隔音墙,为我省首次研究成功并应用在高速公路上。应用在衡枣高速公路K21+061~K21+191、K21+275~K21+359段的生态声屏障新产品是在进行多次试验之后,在高速公路工程现场进行试验安装,该生态声屏障与国内外原有的相同类型比较,在功能、结构、外观等多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2.1降噪功能:在结构上根据声学原理,生态声屏障表面设计为内凹弧形,并在表面栽种植物,可更好的反射声波,达到良好的降噪效果。

2.2美化环境及功能:将声屏障设计成可栽种花卉的形式,使声屏障四季常青,既减少噪声污染又可以美化环境。在植物选择上,选用了一些耐旱、耐高温、常年生的植物,在种植上,有意识的将各种植物按照一定的图案组合种植,可在声屏障表面形成赏心悦目的图案。并且为了保证植物的成活,在声屏障的结构设计上,特别加入了灌溉系统的设计,使声屏障上的植物能在一般养护的条件下,维持正常生长。

2.3净化空气功能:在生态声屏障墙面种植的植物有意识的选择了一些具有净化空气效果的品种,既能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又有吸附微尘的作用,既能防止空气污染,同时又能吸纳声波、降低噪声、防眩和美化环境。

2.4隔离功能:生态声屏障高度达到3.0m,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抵抗建筑设计规范中要求的10级风力,也能抵御一定的外力破坏,兼具隔离墙、隔离栅等隔离设施的功能。

3环保型隔音墙

常张高速公路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重点干线公路泉州至毕节线的一段,是省会长沙通往张家界旅游风景区公路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高速公路中的环保路和生态路,对隔音墙的设计也要达到生态和环保的要求。

在设计上将隔音墙设计成朴实的城墙式,再在隔音墙的前面栽种常绿爬藤植物,使其四季常青,生机勃勃,古朴大方,本方案采用轻质陶粒混凝土砌块筑墙,在其下部灰色槽内填土种植绿色植物,不仅声学性能好,且能与周围环境更好融合。具有施工方便,生态环保,耐高强度,耐火,耐腐蚀等性能。

以上三种隔音隔离墙型式,是2002年以来我院在临长、潭邵、衡枣、常张等高速应用的主要类型,邵怀高速要求我们设计外型简洁、降噪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的新型隔音隔离墙,我院通过现场考察,结合邵怀实际情

况,设计了混合型隔音隔离墙和复式隔音隔离墙两种型式。

4混合型隔音隔离墙

混合型隔音隔离墙为波浪形立体混凝土板结合攀缘植物的综合体,其外观设计见下图(正在邵怀高速公路施工的混合型隔音隔离墙照片)。

这种形式每6.0m为一个单元,其中3.0m为彩色波浪形立体混凝土板,高度为3.0m,另外3.0m为混凝土预制墙体,高度也为3.0m,沿墙体纵向地面种植常春藤等常绿型爬藤攀援类植物,可在2~3年时间内形成绿篱形态,呈现绿色植物的生态外观。

其特点是占地面积少,施工比较方便,植物存活比较容易,在3.0m高度和标准降噪技术条件下可降低噪声11分贝左右。但在建造初期有一定的管护费用,绿化面积为50%,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好,其表面是波阵面,由于声波的传播过程实质上是声源辐射声能量的传递过程。声能量随声波波阵面的扩张而衰减。波浪形面板使声波的阻隔接触面增大,从而可更好的降低噪声。在墙面种植植物,使表面形成许多凸面。当声波传播遇到凸面界面,就会被分解成许多比较弱的反射声波,达到良好的降噪效果。再者间隔波阵面栽种爬藤攀援类植物,增加了墙面的粗糙度,有利于噪声衰减。

该方案运用现代立体构成设计理念,简洁大方、富有韵律,将降噪原理与外观造型巧妙结合,以绿色为基调,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好,给人以新颖独特的视觉感受,于潜移默化中体现着沿线优雅的环境景观。

5复式隔音隔离墙

复式隔音隔离墙由双层混凝土板组成,面板上有很多吸音小孔,背板为混凝土板,中间填有3cm的吸音材料,这种形式每3m为一个单元,高度为3.0m,造型简洁,施工方便,降噪效果好。它结构上主要特色是:采用吸声、隔声相结合的复合降噪结构,由三层吸声、隔声降噪结构组成,通过吸声、隔声、反射等多重环节,达到良好的隔音、降噪效果。应用在对降噪有高要求的地段。

考虑到隔音隔离墙设计在邵怀高速的整体与协调,该方案也运用现代立体构成设计理念,使其简洁大方流畅,色彩协调,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好。

总之环保型隔音隔离墙体现了以下优势。

① 注重公路隔音隔离墙与景观的协调设计,设计因地制宜建造隔音隔离墙,特别注重其造型与色彩设计。

② 注重本土文化的体现,设计方案以表现本土文化为立足点,以简洁、大方、流畅为宗旨,使之既具有民族性又富有时代感。

③ 注重生态环保,提倡在隔音隔离墙前种植爬藤植物,并注重植物的配植,使植物四季常青,达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这样既减少噪声污染又可以美化环境。

④ 注重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采用组合结构,可根据地形及防噪的需要,方便地按设计改变外形尺寸。集中预制,现场装配,施工方便。

⑤ 注重隔音隔离墙的经济性,结构合理、施工方便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土地。

⑥ 注重隔音隔离墙制作材料的选择,材料表面色彩柔和,并且呈亚光效果,不会产生反光和眩目现象。

⑦ 设计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无论是造型、结构、色彩上都体现了这一点,非常注重司乘人员心理上、视觉上的愉悦性和舒适性。

邵怀隔音隔离墙的设置,主要解决了防噪和高速公路景观单一的问题,设计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既充分考虑了高速公路司乘人员的安全性,又充分考虑了司乘人员视觉上的、心理上的愉悦性,并充分考虑了结构上的合理性、科学性,解决造型呆板、单一的问题,所有外观造型简洁大方流畅,色彩协调,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好,能有效减轻司乘人员的视觉疲劳,使其在行车过程能产生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降噪效果好,还道路周边居民一个较好的居住环境,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JTJ 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S].

[2] JTJ/T 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

[3] GBJ 118-8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S].

[4] 任文堂.交通噪声及其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

噪音应急预案篇4

根据NASA公布的数字,2008年,美国民航业消耗航空燃油约6 100万吨,美国军方则使用了约1 420万吨。节油不仅直接影响航空公司的盈利,也对国防开支紧缩的美国军方有很大的诱惑。减排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和汽车工业相比,飞机的碳排放量并不高,但飞机尾气直接进入大气层,难以通过绿化地球加以吸收,危害程度并不小。另外,机场周边由机频繁起降,排污集中,影响更大。更难弄的是氮氧化物(NOx)。节油通常采用富氧燃烧,导致NOx排放增高。另一方面,飞机噪音早已成为公害,世界各地机场扩建阻力重重,大多来自机场周边人们对噪音的不满。降噪、减排、节油,这三点始终是民航客机研发的根本,不过传统布局继续进步的潜力不大,要想有跨越式发展,必须另起炉灶。

NASA未来民航科研计划分三个阶段:N+1( N是Now的缩写)为近期,目标为2015年;N+2为中期,目标为2020年;N+3为远期,目标为2025年。计划结束时,要求达到技术成熟程度4-6。这是美国政府和国家科研管理中对技术成熟程度的等级评定,1-2为基础理论阶段,4-6为达到实验室规模到技术演示的阶段,8-9则为实用阶段。NASA的N+2要求比现在的最严格的第四级标准减噪42分贝,起飞着陆阶段NOx减排75%,巡航阶段NOx减排70%,油耗相当于波音777技术指标的50%。NASA正在推动“环保飞机计划”(ERA),这是N+2阶段,客机的设计基点为224座,22.5吨载重,14 800千米航程,巡航速度M数0.85;货机则为45吨载重,航程12 000千米。在1月9~12日美国航空航天协会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举办的航空科学大会上,波音、洛马和诺格揭示了各自的ERA方案,都达到或者接近达到了这些十分苛刻的要求。每一个团队的设计方案都获得很高的评价,而各自的技术路线又十分不同,预示着民航技术即将到来的百花齐放时代。

波音的方案

波音方案是NASA的X-48验证机的延续。这是翼身高度融合飞机,介翼和无尾三角翼之间。无尾三角翼飞机也是常规的机体-机翼布局,只是省却了常见的水平尾翼。机体-机翼布局在设计和制造上已经很成熟,不足之处是机体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小的升力,而机翼和机体的结合部承受的应力很大,需要特别加强,从而导致重量增加。理想飞翼直接在“肥厚”的机翼内装载旅客或货物,整个飞机均产生升力,这是飞翼本质的优越性。从上世纪40年代飞翼概念提出后,就有很多人把飞翼作为未来客机的理想气动布局。

飞翼的纵长相对较短,俯仰控制力矩随之较短,大大增加了控制的难度。除了德国霍顿兄弟的开创性工作外,诺斯罗普算是飞翼的先驱了,还在上世纪40年代试飞过飞翼。但一直到电传飞控的出现,实用的飞翼才成为现实,这就是B-2。不过民航客机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本质上不容易做到自然稳定的飞翼要通过民航客机所需的严格安全认证,还有不少关口要过。另外,飞翼客机的旅客登机也是个问题。圆筒形的机体或许效率不高,但旅客上下飞机很方便,但飞翼没有明显的适合设置登机门的位置。更为致命的是,飞翼内人员疏散远比圆筒形机体复杂和困难。现有研究表明,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飞翼客机很难在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规定的时间内疏散乘客。

由于这些问题,波音的翼身融合体方案(简称BWB)试图结合飞翼和常规机体-机翼的优点,用近似飞翼的气动外形保持飞翼的优点,但机舱是极大加宽的肥厚扁圆,而不是像理想飞翼一样差不多延伸到整个翼展,机翼也没有飞翼那么肥厚。扁平宽大的尾部上方有一对外倾的双垂尾,双垂尾之间是两台普惠和罗罗合作的齿轮传动涡扇(GTF)发动机。所谓GTF发动机就是在双周涡扇发动机的低压涡轮及增压压气机和风扇之间加入1个齿轮减速器,以使风扇和低压涡轮和增压压气机都可以在各自最有效的转速下工作,从而达到发动机最优化的目的。相比波音777,GTF发动机可以让飞机节油52%,这一效果十分可观。但另一个发动机技术或许可以达到更高的节油效果,这就是桨扇发动机,也称开放转子发动机。不过涡桨的问题有两个:速度无法提高、噪声很大。螺旋桨的叶尖速度不能超过声速,其迎风面积也限制了飞机的飞行速度,所以不适合高亚声速巡航的远程客机。没有屏蔽的叶尖产生的噪声足以造成机体结构疲劳,所以大功率的涡桨客机很难不扰民。尽管某些技术升级——比如,螺旋桨桨叶采用后掠的弯刀形推迟激波的产生或者前后不同桨叶数的反转螺旋桨改变噪声特征,都可以降低噪声水平,但桨扇的噪声依然很高。波音BWB方案如果采用三台桨扇发动机取代两台GTF发动机的话,油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但噪声要高8分贝,方案被放弃了。GTF方案也没有达标,只达到降噪34分贝。波音BWB方案的发动机下方有扁平宽大的后机身屏蔽,两侧有双垂尾屏蔽,加上采用低噪音的GTF,依然没有达到NASA的N+2降噪标准,可见降噪之难。

波音和NASA合作研制的X-48在2007年7月20日首飞,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数据,波音也因此在竞赛中领先一步。波音的ERA技术验证机计划2017年总装,这是一架65%尺寸的验证机,翼展45.4米,机长25.3米,机高6.4米,采用两台推力为106.8千牛的GTF发动机。飞机其余部分,如起落架和座舱系统都沿用现有技术。在诸如翼型等技术上也留有一定余地,方便以后升级。

诺格的设计

面对波音的强势设计,诺格并不畏惧,对飞翼用于民航客机充满信心。诺格的ERA方案几乎是B-2轰炸机放大的民航客机版。和波音ERA相比,诺格ERA的中央部分同样明显肥厚,但机翼机体浑然一体,没有明显的机舱和向前探出的机头和驾驶舱,更接近理想飞翼。由于发动机深埋在飞翼之内,进气口和喷口有效地用机体屏蔽了噪声。降噪成为诺格ERA最显著的优点,其噪音达到74.7分贝。这应该不奇怪,其原型B-2隐身轰炸机的“看家本领”之一就是静音。诺格ERA方案采用无垂尾设计,以降低阻力。由翼尺寸紧凑,没有机体则避免了机体-机翼的不利气动交互作用,飞翼更加接近理想机翼,使升阻比有所改善。和波音的方案相比,诺格ERA的节油效果果差强人意,比目前的波音777降低41.5%,没有达到N+2要求的50%。

诺格ERA由于采用不同寻常的飞翼设计,旅客上下飞机也采用不同寻常的方式。不从两侧登机,而是像军用运输机一样,从机尾放下的斜板登机。头等舱总是在离登机门最近的地方,便于迅捷上下飞机,所以诺格ERA的头等舱一反常规,安置在商务舱和经济舱之后。由于机体特别宽,登机斜板也特别宽,便于多路客流迅速登机。不过,无垂尾设计的安全认证和深埋机背的发动机维修会是很大的挑战。另外,宽大的可收放登机斜板的重量也不可低估,而飞行员的位置相对常规的驾驶舱来说比较靠后,不利于地面滑行时观察周边情况,加上飞翼紧急疏散旅客的问题,诺格ERA离实用化可能是距离最远的。不过用作军用运输机的话,诺格飞翼具有天然的隐身特性,这倒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优点。

洛马的构想

洛马的方案在某种意义上是先进和传统的独特组合。一方面,这是三个方案中唯一保留传统的圆筒形机体的方案。圆筒形机体不仅容易设计制造,也是最适合用于压力容器的外形。在空气稀薄的高空,舱内加压的机体是一个压力容器,圆筒形的机身意味着最轻的重量,这是不容轻视的优势。另一方面,洛马ERA采用了独特的搭接翼,也就是后掠的下单翼和前掠的上单翼在翼尖搭接,俯视看起来好像一个菱形,所以也称菱形翼;正视则看起来像一个矩形的空心盒子,所以又称盒式翼。

后掠翼可以推迟激波的产生,有利于增速减阻,前掠翼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此外,前掠翼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后掠翼的失速首先在翼尖发生,引起升力中心前移和机头上扬,进一步加深失速;前掠翼恰好相反,具有天然的抗失速特质。另外,后掠翼容易形成强有力的翼尖涡流,造成涡流阻力,前掠翼的翼尖涡流要弱得多。但前掠翼具有气动弹性发散的问题,翼尖局部迎角增加会导致局部升力增加,进一步加大局部迎角,直至扭曲导致结构损坏。搭接翼在翼尖把后掠翼和前掠翼搭接起来,后掠翼和前掠翼的受力互相补偿,鱼与熊掌兼得,不仅简化设计和制造,还大大改善了面积律分布,降低了跨声速阻力。

搭接翼不仅在相同翼展情况下翼面积成倍增加,还因为后掠翼和前掠翼互相卸载,降低了翼根的应力,减轻了结构强度要求,降低了结构重量。搭接翼比同样翼面积的普通上单翼或者下单翼减重可达30%——一架现代飞机的起飞重量是249.6吨,那么用搭接翼技术后,飞机的起飞重量只需166吨,重量减轻意味着造价和油耗也相应降低。

由于后掠翼和前掠翼分别有相对肥厚的翼根,翼内容量较大,便于多装燃油,或者在用作预警机时,在翼内安装共形雷达。传统的双翼机尽管翼面积加倍,但由于上下机翼之间的不利气动交互作用的影响,升力并不成倍增加。搭接翼不仅让机翼上下错开,还前后错开,导致不利的气动交互作用大大减小。由于下洗气流向下的方向,也导致了前置后掠的下单翼和后置前掠的上单翼之间的不利气动交互作用进一步减小。此外,上下错开的搭接翼还为发动机的安装位置提供了意外的便利。发动机后置有利于重心后移,降低配平阻力,所以上世纪60年代曾流行喷气发动机安置在机尾两侧的布局,至今公务飞机和支线客机依然流行这一布局。但尾吊式发动机紧贴机舱,噪声较大,位置也较高,维修不便。因此飞机越大,发动机推力越大,这些问题越明显。但搭接翼的后置前掠的上单翼解决了这个问题,后置前掠翼下吊挂的发动机兼具传统的翼吊和尾吊布局的优点,而且上单翼具有足够的翼下净空,容易吊挂超大直径的先进低油耗发动机。

噪音应急预案篇5

 

前言:当发生一些地震灾害,或是铁路运输突发状况时,都需要应急机构快速响应救援并采取相关措施,并要求工作人员细心督查,预防一些连锁反应的发生。随着我国已经进入科技飞速发展阶段,救援活动中单靠语音联系的旧救援系统已经不能很好发挥其功效了。通过视频监管应急通信中的应用,使救援人员可以随时观察现场动态,更好开展救援工作。

 

一、我国应急系统现状及视频应用特点

 

1.1我国应急系统现状

 

如同城市公路中救护车专用通道一样,应急系统在通讯网络中,也有其专属通道。确保在一些灾难发生时,当地通信设备损毁,交通系统紊乱,基本通信网络瘫痪,灾区人民与外界通讯中断时,救援小组还是可以精准定位,受灾地区及灾难范围,第一时间赶到救援现场,开展施救工作。为方便不同需求对不同信息的传递,我国目前应急系统接入方式有:有线接入、无线接入、宽带接入三种。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快速搭建电路,无需受到地理,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确定灾区内部与外界救援能保持通讯,而救援小组深入受灾范围时,也可进行语音通话,视频连接,并依据工作需要开展视讯会议,及时将救援情况反馈给救援指挥总部。

 

1.2视频应用特点

 

我国应急业务通信初期,基本上是靠语音通话开展当地救援工作。虽然有自动电话、专用电话、人工电话三种通讯方式,但当灾难发生时,电话通信易受当地环境因素影响,阻碍施救过程。而且我国各地都有区号,在拨电话途中也带来很大不便,使救援工作难以开展。而视屏通信优于电话通信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靠传输图像信息。在发生地震类灾难时,通信塔,天线等通信设施会受到损害,而视屏通信利用专用通信网络,连接wifi,使其不受影响能及时反映受灾情况。

 

2、图像传输质量高。为考虑到救援需要,视频传讯会利用专业技术如H.264对现场拍摄图像进行编码,使图象清晰且传播速度快,方便工作人员分析,大大减少了救援时间。

 

3、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视频通信在应急系统中,不仅传播速度快,传播效率高。还能与几十公里范围外的紧急营救中心保持稳定连接。帮助救援中心依据现场需要及时分配救援任务,并发派救援物资。而且救援中心,还可以通过视频及时监测灾难现场,预防火灾等其他灾难发生。通过长距离,稳定传输视频提高了紧急情况下救援效率。

 

二、应急通信中视频应用关键技术

 

2.1 H.264技术

 

H.264技术,是一种高质量,图像、视频编解码技术。这种编码技术与同类型MPFG-4编码技术相比,在信噪比与数据压缩的表现上都更优秀,由于信噪比决定着画质清晰程度所以H.264的编码质量要优于MPFG-4。除了编码能力由于其他技术外H.264还具有其他优势。1、抗干扰能力强。该技术可以用于光照强度较低环境,因为技术中设置了高级滤波处理技术,减小了暗光下图片噪点数量,使图象清晰流畅,在压缩后不影响正常使用。2、图像恢复能力强。利用帧间预测和帧内预测两项技术,可以降低时间分离影响,在型号恢复后迅速补偿图像清晰度,实现图像即时恢复。3、压缩效率高且网络适应性强。H.264在一系列技术改革后,提高其网络适应性,减少了编码过程中误码生成。

 

2.2WiMAX技术

 

WiMAX技术是一项为满足现代应急系统需要,广泛应用于移动视屏监控、数据调度、移动指挥方面的技术。WiMAX技术中融入许多先进的物理层特性。自动适应当前信息传输模式,调节编码方案,是信息可以大批量传送出去。当数据靠近救援中心时,会采取较高编码质量方案,并提高传输速率。并且引入MIMO这种允许在同一频道内进行多路数据传输的输送技术。增加了系统容量与数据传播效率。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为救援小组装配WiMAX基站方式,来提高救援效率。将现场图像、数据通过稳定、抗干扰性强的传播途径迅速传递至营救中心,时期采取相应救助措施。

 

总结:科技发展在带动经济效应同时,还应在一些突发情况下发挥其功效。通过视频技术引入,帮助急救中心即可开展救援活动,并在救援现场通过视频联系,共同探讨救助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救助情况。确保图像数据安全清晰传送至救援中心,确保救援活动顺利进行。

噪音应急预案篇6

【关键词】广播 危机传播 风险社会 紧急广播机制

信息时代的今天,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手机等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与其它电子媒介相比,广播这一最古老的电子媒介仿佛被慢慢边缘化,处于弱势地位,尤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播业相比更是存在很大差距。[1]但是,广播的某些特性――如传递信息的同步、即时、跟踪、整合以及救助信息参与的便捷,即时互动,即时实施救助等使得广播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在突发事件当中能够发挥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作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特大地震,广播在这次报道中展现出了一种强大能力。在很多技术物质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尤其在重灾区,电视、互联网、手机的信息传播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获取外部信息的重任就由广播来承担。本文即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广播的传播作用作一探讨,并分析我国建立广播应急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大众传媒与危机传播

美国学者斯蒂芬・芬克对危机的发生过程划分了四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延续期、痊愈期与评估期。危机发生的突然性与破坏性越大,人们心中的恐惧就越大,如果政府不能及时、真实地传递信息,随时随地有可能出现公众情绪盲动、恐惧,社会秩序出现一时失控的状况。因此,在危机初始阶段应注意把握好危机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2]通过有效途径进行真实信息的传播,牢牢掌握应对危机与风险的主动权。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责无旁贷担当起危机传播的重要任务。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提出的“媒介依赖论”认为,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不明时,公众常常急于通过媒体了解事实真相,而且依赖性明显增强。

我国在2006年1月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传媒纳入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并对新闻媒体的危机传播作出了许多明确规定。“作为全国突发事件的总纲,《应急预案》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反映了当代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理念”[3],该《预案》也给媒介提供了更为宽松的传播环境。

二、地震报道中各种媒体的反应

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的北川、映秀及周边的绵阳、德阳等几个重灾区的电力、通信等全部中断,它们与外界几乎失去了联系。每种传播媒介都在第一次震后迅速做出反应,但因媒介特性及受限条件不同,各种媒体的首次地震报道时间相差较大,且恢复使用情况也有很大差异。

图一

1、传播速度

根据图一可以看出,传播速度最快捷的应该是互联网,接下来是广播,而手机本来应该与互联网站在一个阵营,却因为地震时的震区通讯设备损毁而导致长时间通讯中断,报纸作为五种大众传播工具中时效性最差的媒体自然走在了后面。但是,联系到震区的情况――互联网的通讯光缆在地震中被破坏,灾区人民无法通过互联网告知外界消息,也无法从互联网上获得消息――此时的五种媒体中只剩下广播是最适合在灾区进行信息传播的。

广播素有“比电视快30秒”之说,2004年对伊拉克战争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率先报道战争,比中央电视台快了8分钟。[8]鉴于此,5月21日凌晨,国家广电总局要求“灾区各级广播电视部门按照先无线、后有线,先广播、后电视,先恢复、后重建的工作原则,做好灾区广播电视恢复和重建工作。”[9]这也是充分考虑到了灾区和各种传播媒体的特性后做出的科学决策。

2、信息传播中各媒体的恢复使用情况

地震发生后,绵阳安县的广电局工作人员清理光纤电缆线路,在帐篷里紧急安装调试播出设施,维修编辑、制作、播出设备,在较短时间内就恢复了应急播出,将中央一套、省一套和当地一套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到各乡镇,保证了信息的传递。[10]但是灾区的各方面救灾及重建工作以电力的恢复为关键,而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大众媒体的运作也离不开电力,因此,灾后各地区的电力恢复也影响到媒体的恢复使用。

三、广播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

汶川地震使除了广播之外的所有大众媒介在灾区几乎全都失去了作用,广播重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根据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的调查,此次地震有超过一半的(53%)受访者是主要通过广播了解相关情况,这个比例要远高于平时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情况,远高于报纸(35%)和手机信息(13%)。同时,调查还显示,在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不到十天时间里,有76%的受访者有收听广播(包括通过网上收听广播),这一比例较平时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高出16.8个百分点(2007年全国广播接触率为59.2%,赛立信媒介公司调查数据)。在有收听广播的受访者中,有42%的人会通过“时刻留意”灾区的最新消息,33%的人表示“经常留意”,还有25%的人表示“有时会留意”。[11]在此次危机传播中,广播确实陪伴着灾区人民渡过了艰难的时刻。

(一)广播传播克服传播噪音的优势

1949年香农和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的模式图,该模式中引入了“噪音”。噪音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噪音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收音机的静电干扰,电视等的声音失真或图像的变形或变色等。噪音既增加了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信息。[12]这些噪音的表现形式被归结为三种类型:语义的、机械的,以及环境的。[13]在五种媒体中,广播是三类噪音最少的媒体。

此次突发自然灾害造成震中地区的几百个乡镇的电力、通讯等光缆中断,从地震那一刻开始这些依靠光缆技术来实现传播的媒体全都陷于瘫痪状态。报纸在灾区是很难出版了,电视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恢复正常,互联网几乎不在大家的考虑范围之内,而手机也因通讯繁忙时常中断。而广播则是受客观技术条件限制最低的媒体。因此,在其他媒体都难以开展正常工作的时候,广播以其不可替代性凸现了在地震发生后进行危机传播的首选价值。中国之声,四川岷江音乐台、四川城市之音、成都新闻广播、成都交通广播、成都经济频道、成都文化休闲这些电台都进行了实时广播。在新闻及时性方面,听众的满意度评价高达4.2分(满分为5分)。[14]

(二)广播在紧急广播机制中的主导地位

德国学者贝克认为,自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也就进入了风险社会,社会风险不仅来自于自然灾害,同时还来自于人的决策与选择,[15]如事故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要从容应对风险、化解危机,政府需要由原来传统的“常态管理”转向“危机管理”,而建立高效科学的信息传播体系则是危机管理的重中之重。危机传播,正是整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一系列传播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一种传播活动,也是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公众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过程和行为。[16]因此,将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及手机等主要大众传播媒体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应急体制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处理危机的发展趋势。

我国在2000年标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大型公共建筑有紧急广播系统的要求。但是广电部门尚未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因此我们应该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指导,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对成熟模式,建立以调幅、调频广播、地面、有线、卫星电视、移动多媒体等广播通信方式为重要组成部分,并根据具体情况能做到分类型、分级别、分区域、分人群的紧急广播机制。[17]考虑到此次地震对其他通信手段的影响,调幅与调频广播更应在紧急广播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此次地震后,国家广电部门就紧急调集了11部发射机投入工作,[18]保证了灾区与外部的信息交流。

四、政府适度扶持有利于广播在危机传播中发挥作用

应对危机与风险需要建立高效的危机传播系统,它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尤其是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及高效运转。但是我国的广播媒体的积弱现状影响该体系的建构和有效发挥作用。

(一)广播在市场竞争中日益边缘化

广播作为步入电子媒介时代的第一种大众媒体,曾经辉煌一时。可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电视媒体的崛起挤占了广播的市场份额,广播的受众迅速减少,一度被称为“弱势媒体”。然而,近几年广播似乎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国家广电总局也在三农政策中将对农广播定为重要一环,并将2003年确定为“广播发展年”。虽然有发展,但是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广播行业内1000多家播出机构,只有十几家电台的年收入过亿元,其中90%以上在东部地区。[19]

(二)广播在“双重属性”的矛盾中艰难前行

广播电视事业具有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的两个根本性质。

两种属性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性,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媒体难以兼顾二者并在其中寻找到平衡点。基于政治属性,媒体对公共利益与新闻价值的肯定与认同,表现的是媒体的价值理性;基于经济属性,媒体在市场中追求经济利益,表现的是工具理性;实际运作中的媒体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断层现象,在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下,大众媒体为了广告利益放弃价值理性而转向工具理性,导致了媒体自我的人格分裂。[20]

政府在对传播内容实行严格控制的同时却又将媒体的生存完全推向市场,加速了这一分裂的进程。加上现行广播四级运营体制和地方行政的干预,地方台际的关系紧张,本来就人员较少、设备不足、经济实力弱的广播在竞争中更弱化了。[21]本世纪初开始的组建广电集团时政府和集团把主要精力更多在电视方面,对广播很少顾及,导致广播日益呈现边缘化的危险倾向。

(三)政府对广播事业发展的适度扶持

在特殊时期,媒体的双重属性必须有所偏重。更具体地说,就是经济属性要服从政治属性――在突发事件面前,媒体是公益性的,公益型的事业应该有一个主导型的领导――正如李良荣教授所讲,“全面地、科学地确认不同媒体的不同属性;不同属性发挥不同的主功能;不同主功能实行不同的管理政策”[22]。

小结

汶川地震报道证明,广播在危机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建立一个以广播为主导的紧急应急体制应尽早着手,但由于我国广播业的现实困境,政府适度扶持与灵活调控就变成了广播在应急体制中高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章平:《中国广播:业态与变革――04、05年广播动态及相关研究述评》,《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2]龚新琼:《环境守望――危机传播中大众传媒的核心功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梁仲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理念――试析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8月。

[4]2008年5月12日14时37分,新浪论坛就出现第一条网帖。

[5]2008年5月12日14时55分,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文艺频道主持人向全成都市民报道地震的发生。

[6]2008年5月12日15时,央视新闻频道播发第一条消息。

[7]2008年5月12日21时,成都当地媒体印发《号外》散发到市民手中。

[8]张彩、于中广:《媒介变局中的中国广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1期。

[9]《广电总局慰问工作组赴绵阳灾区组织恢复播出工作》,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8年5月22日。

[10]《四川灾区在帐篷里的广播电视台恢复播出》,慧聪网,2008年5月29 日。

[11]《大灾之时,广播凸现重要力量》,智库在线,2008年5月21日。

[12](美)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13](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14]《大灾之时,广播凸现重要力量》,智库在线,2008年5月21日。

[15]马凌:《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16]郑保卫、邹晶:《论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新闻传播及其策略》,《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期。

[17]陈德林:《紧急广播概况及我国开展紧急广播业务的相关建议》,《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年第1期。

[18]《地震紧急广播应学习日本经验》,《南方日报》,2008年5月17日。

[19]《我国约有1%的广播播出机构年收入过亿元》,人民网,2006年5 月5 日。

[20]王凤翔:《广告主对大众媒体的影响与控制分析――基于“广告话语权”视角并以中国医药、保健品广告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3期

[21]张勉之:《市场化进程中广播面临的若干问题》,《中国广播》,2005年第11期。

噪音应急预案篇7

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一样,属国家教育统一考试,是一项政府行为,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今年在我区报名参加两项考试的考生共有22045人,其中成人高考8000人,自学考试14045人。成人高考设考点8个,分别是一中、二中、三中、第一民办中学、兴国中学、实验小学、南街小学和韦曲街道中心小学;自学考试设考点6个,分别是一中、二中、翻译学院、西京学院、培华学院和冶金建筑专修学院。两项考试期间,考生、家长及监考教师集中聚集到城区和太乙宫、王曲等地,确保考试安全和广大师生吃、住、行安全至关重要。有关乡街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考试服务保障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努力为广大考生创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考试环境。

二、积极为考试提供保障服务

两项考试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有关乡街和部门要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确保考试顺利进行。韦曲、太乙宫、王曲等街办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区交通运输局要加强车辆调度,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区卫生局要成立临时应急医疗救护小组,制定详细预案,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区市容园林局、区城管执法局、区食品药监局、区卫生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巩固提升餐饮业服务水平“百日整治”成果,加强考点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保证考点食堂及周边饮食安全。区建设局要加强对考点周边和考生食宿点周边建筑工地的监督管理,为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区电信局要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加强考点周边无线电信号的监控,切断运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空中通道。区文体广电局要加大对娱乐场所的清理整顿力度,考试期间考点100米范围内一切娱乐场所限时营业,严格控制噪音。区教育局要严密组织管理,细化防范措施,确保组考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区监察局、区保密局要加大监管力度,突出对考试保密、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

电视台、开发采编中心、区外宣办要加强正面宣传,广泛宣传招生考试的各项政策规定,为两项考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公安分局治安大队、交警大队要按照考点设置,加强治安管理和交通巡查,确保交通畅通和考点周边安全。工商分局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查处无证经营和假冒伪劣商品等经营行为。环保分局要对影响考生休息和考试的施工场所限制作业时间,对考场周边污染源进行有效监控,严格控制噪音污染和有害气体排放。供电分局要加强考点供电设备检修和对考点供电应急工作的指导,确保考试期间考点安全用电。

三、建立健全两项考试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噪音应急预案篇8

【关键词】城市噪声;污染;管理;防治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噪声强度不断增大。城市噪声主要是指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影响范围日益扩大,成为城市居民投诉较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噪音污染是我国除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环境公害。在大城市中,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噪声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人们深受噪声之苦,控制噪声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1.城市噪声污染的现状及分类

噪声,是指对人类的生活或者生产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的声音。即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其中交通噪声污染最为严重。

交通噪声包括各类运输器具发出的噪声,主要有地面交通噪声、航空噪声、火车噪声和船舶噪声。其中,危害面最大的是地面道路交通噪声,最主要的污染源是汽车。道路交通噪声通常由车辆自身噪声和车辆运行噪声组成,其中车辆自身噪声包括发动机噪声、进排气噪声、发动机冷却风扇噪声和传动噪声。道路交通噪声的源头具有流动性,是一种60~80dB的中等强度的随机非稳态噪声。交通噪声具有声源流动、声级高、干扰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工业噪声同交通噪声不同,是一种固定源噪声。由于这个特点,工业噪声常常成为环境纠纷诉讼案件中的最主要构成因素,工业噪声影响最大的是空气动力性噪声;建筑施工噪声虽然是一种临时性的污染,施工完毕污染也就解除,但其声音强度很高,又属于露天作业,污染就十分严重;社会生活噪声包括生活噪声及其它噪声,如鞭炮鸣放声、广播电视录音机声、钢琴管弦乐器练习声、儿童嬉闹声、楼板的敲击声、走步声等等。

城市环境噪声的70%来自交通噪声,而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都是活动的噪声源,其影响面非常广泛。另外是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生活噪声。在生活噪声中,我国大城市中一些娱乐场所产生的噪声有愈演遇烈的趋势。

2.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在我国大、中城市成为突出问题。我国城市噪声源中主要来自交通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一直在急速增加,道路交通噪声成为影响最广泛的污染。工业噪声和施工噪声主要来自生产过程和建筑施工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等。工业噪声是造成职业性耳聋、脱发秃顶的主要原因。另外,夏季夜间建筑施工,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重型车辆往返不断的运输对附近居民干扰较大。生活噪音虽然对人体没有直接生理危害,但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使人不愉快。

噪声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及生活。长期生活在噪声污染的环境会使人出现记忆力下降、浑身无力、头痛头晕、失眠、耳聋、精神压抑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心脏病、高血压、内分泌紊乱等。长时间接触噪声,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平衡状态失调,形成牢固的兴奋灶直接影响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发生功能紊乱,当环境中的噪声持续在70-80分贝时,会引发冠心病、脑血管破裂等多种疾病。噪声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尤其是生活在道路两旁的科研机构、办公楼、学校、居住区因噪声干扰而难以工作和休息,这种情况在我国大城市普遍存在。

3.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其噪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日益扩大,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成为引人注目的城市环境问题之一,改善和控制交通噪声已成为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

3.1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噪声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配合,建议在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进一步组织相关单位,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评价、道路建设等部门联合实施。完善充实环境执法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有效地消除人为噪声对环境的污染,要从法律上去保证。我国1989年颁布了国家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这些法律的制定对噪声的控制起了很大的作用。

3.2声源上控制噪声的传播

由于在技术或经济上的原因,直接从声源上治理噪声往往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震、阻尼等几种常用的噪声控制技术;把消声器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阻止或减弱噪声传播;在居民稠密的公路、铁路两侧可利用隔声罩、隔身屏等把发生物与周围环境隔绝。

3.3设置不同形式的声屏障

声屏障技术在降噪应用中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为了避免和减少交通噪声的干扰,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声屏障、障壁建筑物和优化的土地使用规划来达到降噪的效果。

3.4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噪声管理法规

城市区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环保型公交车辆,对大型机动车辆实行限行,尤其控制并限行高噪声车辆。制定并执行强制性的噪声控制和管理法规,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强化对机动车的禁鸣管理,在交道口处安置测声器和数字显示器等措施。如研制开发低噪声的新型环保车辆、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均可降低交通噪声级别。城市建设和道路规划中充分考虑交通噪声控制措施,提高交通噪声监测技术,加强对交通噪声系统协调管理。

3.5种植绿化带降噪

沿路两侧种植绿化带,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化带有吸声、隔声作用,能有效降低噪声。同时,绿化林带还可以起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防止空气污染。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绿化带宽度大于10米时,可降低交通噪声4至5分贝。但由于城市道路空间的限制,可以种植密集的松柏、侧柏等绿色长廊把机动车道与步行道隔离,在步行道和建筑之间再配以乔、灌木和草地等与道路环境相协调的植物。城市应根据各道路及周边建筑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降噪措施,对新建道路应进行交通噪声环境评价,优选出经济高效的降噪措施。

4.结语

21世纪是个对噪声治本的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噪声已经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对噪声污染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随着环保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消除噪声,变噪声为福音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并将得到普及和发展。面对城市化的挑战,面对我国薄弱的城市基础设施,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要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还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最大程度减少城市噪声带来的危害,从而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噪音应急预案篇9

关键词:背景音乐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1系统概述

为了创造幽雅舒适及安全的环境,提供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安装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PA)是必要的。根据本公司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大厦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安全、实用的原则设计此方案。

广播系统按照使用功能分区独立控制,走廊、通道、广场为公共区域;各会议室、接待室、办公室、值班室为办公区域。

系统设置功率放大器2台,采用定压式音频传输。

广播系统可实现同消防报警系统,指挥决策系统、考勤门禁系统的系统集成和联动。

2设计思想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摘录)(GB50116-98)作为设计依据,结合贵方的需求,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使系统的功能和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型系统的先进行列,是我们的总体设计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本系统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以使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故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不仅充分保护了甲方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

本设计对此均作了充分考虑,预埋了必要的管线,预留了各种接口,极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科学性和规范性:

公共广播系统与一般音响系统不同,是一个先进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需从系统设计开始,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直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工作。最后提交正规的测试验收报告及全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供甲方存档。特别作为政府拨款项目,必须确保整个工程经得起各方面的和较长时间的严格考验。

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共广播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及投资回报,因此系统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本方案已充分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并从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以及对甲方人员的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必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本方案选用的所有主要关键设备,均取得该设备的生产厂家或商的授权证书,并承诺在工程设备的提供、技术支援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3系统功能

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PA)系统可为客户提供舒适环境,其中设有音乐广播和消防紧急广播,确保大厦正常运作。

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PA)系统主要为各公共区域提供背景音乐广播,主要有:

办公区间

走廊

室外广场

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PA)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组成:

背景音乐

分区呼叫

系统与消防连接由主机完成,要求消防中心,为每层提供一对接点信号,可实现N-1、N、N+1广播,消防配置一台呼叫站,呼叫站有最高优先权,可以打断音乐及报警信号。

4设计说明

办公大楼公共广播系统采用了荷兰PHILIPS音乐管理系统。PHILIPS是设计和制造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公共广播系统的世界领导者。作为世界第一品牌,半个多世纪以来,PHILIPS不断的推出最上乘的扩音和扩音管理设备,近几年来更开发出最现代化并最具投资效益的模块化公共广播系统。SM30系统正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

在设计中,将大楼共分为3个区域:办公区域;公共区域;室外广场。

5主要设备介绍

5.1系统管理主机

SM-30微电脑音响管理系统全部采用模块式结构,方便分配和控制音频信号。

主机可编程序,编程完毕,只需控制电源、音源开关,操作方便。

SM30最多可分36个区,可对每个区单独呼叫。

主机可以处理背景音乐、呼叫、消防联动。

SM-30主机为机架式10个插槽。

5.2话筒输入模块

是2只平衡式话筒与SM30主机的借口

用户选择话筒/线路输入和切除低音

为相连的话筒提供幻像电源,带LED状态指示每个SM30主机最多可连接3块LBB1283/00模块

5.3呼叫站输入模块

是2只呼叫站与SM30主机的借口

各呼叫站输入均有独立的音量控制

SM30主机最多可连接3块LBB1283/00模块

5.3.1音乐输入模块

Ø可将3个独立音源接入SM30主机

Ø所有输入独立调节音量

Ø每路输入均有2个RCA插头,可接入立体声输入,在主机内混合为单声道

Ø操作人员可通过主机前面板功能键进行选择和音量调节

5.4扬声器

由于扬声器工作的现场环境为有吊顶的室内,故而采用嵌入式、无后罩安装的吸顶扬声器。这类扬声器结构简单,价钱相对便宜,又便于施工。

广播扬声器原则上以均匀、分散的原则配置于广播服务区。其分散的程度应保证服务区内的信噪比不小于15dB。

通常,办公大楼走廊的本底噪声约为48~52dB,考虑到发生事故时,现场可能十分混乱,因此为了紧急广播的需要,不应把本底噪声估计得太低。据此,作为一般考虑,大致把本底噪声视为60~65dB(特殊情况除外)。照此推算,广播覆盖区的声压级宜在75~80dB以上。

鉴于广播扬声器通常是分散配置的,所以广播覆盖区的声压级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单个广播扬声器的贡献。根据有关的电声学理论,扬声器覆盖区的声压级SPL同扬声器的灵敏度级LM、馈给扬声器的电功率P、听音点与扬声器的距离r等有如下关系:

噪音应急预案篇10

澡(zǎo)左边是三点水旁,指洗澡、沐浴,如澡盆、澡堂等。

燥(zào)左边是火字旁,表示干的意思,如燥热、干燥等。

躁(zào)左边是足字旁,指急躁、性急、不冷静,如性情暴躁、戒骄戒躁等。

噪(zào)左边是口字旁,指许多鸟或虫子乱叫,如鹊噪、蝉噪等;引申义指声音杂乱,如噪音;也指许多人大声吵嚷,如聒噪、鼓噪而进等。

“征”与“徵”

“征”与“徵”,本是互不相干的两个字,且两字都古已有之。两字都各民?的义项。“征”,只有一个读音zhēng,而“徵”却有三个读音:zhēng,召也;zhǐ,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chéng,通“惩”。

在现代汉语中,“徵”只保留zhēng和zhǐ两个读音。读zhǐ时不简化。读zhēng时已被简化为“征”。但即使“徵”被简化为“征”,与“征”仍有区别。“征”除接收“徵”的义项之外,“征”的本字另有多种义项,是被简化过来的“徵”不可替代的。

在一些词典中,“征”大体有六个义项:1、远行。如“长征”、“征途”、“两万五千里长征”。2、征战,征讨。如“南征北战”。3、由国家召集和收用。如“征兵”、“征税”。4、征求。如“征稿”、“征文”。5、证明、证验。如“此事有实物可征”。6、迹象。如“特征”、“征候”。以上六个义项中,1、2两项为“征”的本义,在“徵”简化过来前,“征”就有此义。故为“征”所专有。即使“征”写为繁体字“徵”,也不能把“两万五千里长征”写成“两万五千里长徵”,不能把“证讨”写为“徵讨”。同样,不能把“平南部总管征讨正先锋宋”写为“平南部总管徵讨正先锋宋”。“征”的后四个义项则是作为“徵”的简体字接收过来的

“之喜”与“志喜”

祝贺喜事的词句中“之喜”与“志喜”的使用频率较高,但也有把“之喜”与“志喜”用错了的。

“之喜”的“之”是结构助词,犹如“的”。“开张之喜”,犹言“开张的喜事”。“志喜”则是动宾复合词。其意思是对喜事表示祝贺。

如写“之喜”最好头写上“祝贺”之类的词,如写“志喜”,抬头不要写“祝贺”之类的词。在大街上有时可以看到“热烈祝贺××商场开业志喜”大红横幅。此处之“志”应改为“之”。“之喜”的抬头不写“祝贺”之类的词,未尝不可,但表示祝贺之意,还是加上为好。如不写“祝贺”可把“之”改为“志”。

总之,既写“志喜”,可不再“祝贺”;既写“之喜”,得“祝贺”一番。

“周到”与“周全”

“周到”和“周全”都是形容词,指思想或行为关注或照顾得全面,无疏漏。它们所形容的对象有两类:

(一)考虑、计划等思想内容;

(二)照顾、服务等对人的举止。

它们的差别是:

“周到”适用范围广,有时用于(一)类对象,更多、更适合于用第(二)类对象,如接待、招待、待人、关心、照看、应酬、为人、礼节、礼貌等。例如:

1、他们为我们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想得~,做得自然。(巴金《人民友谊的事业》)

2、他对于我的关心,竟这样~。(郭沫若《洪波曲》)

3、他是一位善于做政治工作,非常负责,细心~,沉默寡言的值得怀念的同志。(孙犁《关于的回忆》)

“周全”适用范围较窄,更多、更适合于第(一)类对象,如设想、体会、分析、观察、制定、提纲、措施、方案、条文、意见、法律等。例如:

1、当运动员,什么事都是教练给安排好了,你一心训练就是了;经商与当运动员可大不一样,时时处处都要自己考虑~。(《人民日报》2004年3月7日)

2、有些立法可以先制定国务院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条件成熟后再制定法律。这样立的法比较~。(《人民日报》2004年3月16日)

3、他们认真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积极建言献计,为把宏伟纲领制定得更~、更富有前瞻性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人民日报》2004年3月18日)

注意,“周全”还有动词意义的用法:成全,帮助,照管。如“这事全靠他~”,“多亏他们~我”。“周到”没有这种意义。

“己”、“已”和“巳”

“己”“已”“巳”三字形极相似,不可混淆。

“己”:音jǐ,自己的意思。如“各抒己见”“以天下为己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天干的第六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庚”中的“己”。

“已”:音yǐ,停止的意思。如“争论不已”“有加无已”。又作已经讲(与“未”相对)。如:“事已如此,还有什么办法呢?”“张小林,男,26岁,已婚。”也可作过了一会儿讲。如“已而”“已忽不见”。又可解释为“太、过”。如“不为已甚”。

“巳”:音sì,地支的第六位,也即古时十二个时辰之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巳”。旧式计时法上午9时至11时为“巳时”。

为分清“己”“已”“巳”三字形、音的区别,有人编了一首顺口溜,录于此,以飨读者:

左上敞口是个“己”(jǐ),半开半封叫做“已”(yǐ),“巳”(sì)字左上全封闭,

“安详”与“安祥”

有些词如想当然或作似是而非的理解,往往出了错还不知道。“安详”一词有人错作“安详”即为一例。有人以为“安祥”即“安安祥祥”之意也。结果理解错了。

某读书报有这样两句话:“达天阁正面是‘魁星点斗’的塑像,神采奕奕,背景是八仙过海的浮雕。八仙有的安祥,有的诙谐,有的潇洒。”这就把“安详”错成了“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