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十篇

时间:2023-12-26 18:02:04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篇1

关键词:休闲农业;生态规划;园林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leisure behavior and leisure agriculture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design and with its emphasis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3- in-on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e; Ecological Plan;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一. 引言

近年来生态议题广泛进入人们视野,休闲农业也是应景而生的产业。休闲农业依托的是优美的乡村环境,结合一定的游憩设施、商业娱乐的旅游经营。如何让旅游业与农业有机衔接,又不对乡村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出适当的的生态规划途径,探讨合宜的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手法。

二. 休闲农业园林设计项目与生态规划原理

休闲农业资源主要可分为两类:环境资源与人文景观。环境资源主要可指乡村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农村生活生产设施空间等;而人文资源则主要指的是乡村社会资源、人文景观、文化传承、民俗风情、节庆活动等。对此可以将休闲农业景观项目分为:农事经营体验项目、农村生活与食宿项目、生态文化保护项目、户外休憩设施项目、乡村服务设施项目、安全防护设施项目、水土涵养保育项目、其它项目等。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的目的是将乡村景观各元素、资源等协调利用,以期达到协调环境生态并兼具实用与美学功能之目的。

生态规划奠基人麦克哈格(I.McHarg)认为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或是大部分无害条件下对土地的最合宜的可能性利用;生态规划的本质是一种寻求人与自然、资源相适应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生态规划是一种尊重自然,有限度的的使用自然资源的途径,是体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有机融合,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由此,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探讨生态规划中的生态不是符合自然食物链下的自然生态,而应该是一种满足人的需求的生态,同时又尽量减缓外环境破坏,具有折中性和以人为本特点。

三. 休闲农业生态规划的六大原则总结

如何在园林规划上既能体现乡村环境本身独特的生态肌理和自然风貌,又能在现有生态资源上实现休闲游憩功能,同时不让人工化的设施破坏农业生态资源和乡村风貌,则必须结合休闲农业的游憩功能和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两大理念探讨如何将生态规划的原理应用在休闲农业的园林规划上,由此可尝试透过生态规划本质特点归纳出休闲农业生态规划的六大原则:

1、因地制宜、体现生态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生态设计。实现休闲农业因地制宜的生态设计需实现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保护乡村环境角度考虑,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从休闲农业实现旅游产业商业目的角度考虑,利用合理设计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等。

2、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注重休闲农业整体的优化,达到社会、经济同时生态环境三者功效最佳;同时,在整体统一基础上保持物种多样性原则,避免对自然系统、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的破坏;例如对特殊生境的保护、生态斑块的延续性等。

3、突显自然又体现人的需求原则

休闲农业立足乡村环境与农业资源,其园林规划应融入自然、仿生自然、突显自然、满足生态美学等,同时,实现休憩功能和旅游功能,又必须体现人的需求,尊重尺寸的合宜性、反应人的个性、品质与对美的要求。

4、协调共生、平衡生态原则

休闲农业园林规划需保持乡村景观各层次、各要素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共生与动态平衡,尊重水资源、土壤资源、园林绿地系统、大气质量、产业结构布局、生态功能等各要素的综合平衡,合理规划休闲农业人口、资源和环境,安排产业结构和布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以及乡村生态功能分区,降低生态环境破坏,达到生态保育、恢复自然功能原则。

四. 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设计

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维持农业本身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三生一体的特点,又必须兼顾旅游的游憩和服务的功能,保持乡村整体环境、保存乡村生态与文化、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旅游休憩体验并能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积极目标。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在处理环境问题课题时,同时需要协调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划方案与策略上必须具备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弹性,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反应的是人与环境互动之间一个过程。

综合考虑休闲农业具有旅游游憩服务功能,又同时对环境友善两大理念,本文探讨总结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主要步骤:

1、基础资料的现场踏勘调研: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大部分。自然环境方面:当地农业、渔业或牧业的生态系统、乡村地貌景观、乡村生态环境调研。在人文环境方面,调查项目包括:原有乡村建筑与构筑物、乡村特色空间(如:庙堂、祠堂)、乡村社会风俗习惯、当地人文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2、资料整合分析,并确定休闲农业主题:将收集的信息归纳整合,罗列归纳可利用的特色性乡村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乡村资源分类提炼;最后结合商业运作和经营者理念,配合游客意愿调研,结合当地特色乡村资源,确定休闲农业开发特色主题;

3、旅游活动导入和乡村农业资源的融合:将当地农业资源、乡村景观资源分类,结合当地特有的农村活动,发展旅游与民俗活动的结合、游线安排等。

4、休闲农业设施细部设计:尽量利用当地特色材料与植物配置设施细节的园林细部设计,当地的人力资源也可协助设计进行,使其能融入在地的智慧,发展出更适宜地方特色的风貌。

5、施工过程控制:工程的施工必须配合细部设计的施工图,并与设计师做好良好的沟通配合。随时保持因生态变化而变更设计的弹性,并且运用生态工法概念,需考虑当地的环境纹理、水文水利情况、设施安全等结构设置。施工工程中也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工作,以避免工程开发造成自然栖息地的破坏。

6、完工后评估与管理:在工程完成后,环境监测的工作仍需持续进行,并规划长期的整体监测及调查工作,借由评估整体环境设计的效益。此时可通过当地居民或是社会自愿者的参与,组织、执行相关维护工作。

休闲农业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一种循环前进式的过程。回顾休闲农业的设计原则有其层级性,依次由基层开始达成环境上的需求,达成机能上的需求、达成美学上的需求、达成求变化的需求、提供知识性需求、以及达成精神上或心理上的满足等。

参考文献

[1]王仰麟,韩荡.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2):265-269.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篇2

[关键词]休闲农业三生一体服务经济竞争战略

一、导言

休闲农业是结合农业和农村等有形资源及其背后隐含的休闲观光、教育体验与经营管理能力等无形资源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休闲服务产业。因此,休闲农业实乃隐含农业及农村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发掘与开发利用,其意义不仅只是将农业由初级产业提升至三级产业,亦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农业所得与维持农民生计,其终极意义是要为传统农业开创另一片新天地,从传统农业生产走向农业休闲服务业。且休闲农业的发展,除应把握以农业经营为主、以自然环境保育为重、以农民利益为依归的基本原则外,尚需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换言之,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除了要继续保持原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特性外,更应结合由农业与农村资源为基础延伸出去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因此,休闲农业的资源是否有效开发利用。及如何取得、累积与培育资源,并利用这种优势的核心资源来发展最适当的战略模式,是休闲农业能否具有竞争优势与能否永续发展的成功关键。

二、休闲农业的战略资源区分及开发结构

休闲农业的经营战略需先了解资源基础之所在,因此,在休闲农业的战略资源区分方面,可分为资产与能力两大类。

1.资产区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1)有形资产包括实质资源与财务资产:①实质资源又细分为农场地理位置、农场自然生态景观、农场的动植物、农场的农林渔牧生产技术、农场规模、农场的建筑物、农场的游乐设施;②财务资源包括内、外部资金的取得与应用。

(2)无形资源区分为农场的农业文化资源、农场的企业识别系统、农场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农场的企业形象。

2.能力区分为员工能力与组织能力

(1)员工能力包括专业管理能力、人力素质。

(2)组织能力又可区分为农场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农场的业务运作程序、农场的信息网络、农场内部的组织文化、农场的集体学习、农场的组织记忆、策略联盟(包括与当地风景区、全国各地风景区及不同性质之企业的策略联盟)。

3.休闲农业的资源开发与结构

从资源基础的观点,分析休闲农场的资源开发与结构,可分类为:

(1)生产手段利用型:这是将农场实体资源有赏提供给民众来栽培作物、果树、花卉等。出租农场、出租果园属于此种类型,台湾省近年普遍设立的市民农园可为此种类型的代表。这种类型的休闲农业,土地所有人除了提供场地资源利用外,还需要有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例如培育新种子、种苗等,同时也代为管理农场,及做技术指导。这种经营类型不仅收入稳定,无风险负担,而且可以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与能力,深值大陆发展参考价值。

(2)体验游憩型:这是让民众直接体验农场的自然生态景观,了解农场的动植物生长情形。台湾省有很多观光果园、草莓园,即属此类型。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其经营方式需着重农场的规划能力与服务质量。

(3)场所提供型:这是将农场的实体资源开放,供游客观赏、学习、体验、娱乐等。例如观光牧场、观光植物园、观光花园等皆属之。其资源利用条件是场地要宽广,环境要优美,而且需要各种配套设施,农场的员工与农企业的财务能力很重要,农场的形象要好,故整体的经营管理战略非常重要。

(4)农产品加工型:这是利用农场内部的组织文化,农场的教育学习与农场的员工素质等能力做资源开发,让民众学习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例如制茶、制造竹篮、烧木炭、伐木、制造罐头等等。这种类型的休闲农业,经营者需着重

的是组织与员工的学习与培训之能力。

三、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战略可供参考之具体措施

由于休闲农业是结合三生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的农业,更是集合农业生产业、加工制造产业、及生活服务产业的”六级产业“(1×2×3=6),其形式是相加的,但是其效果则是相乘的。因此,在开发利用上述自然与人文,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之际,需要做系统性的战略规划,才能发挥休闲农业六级产业之效益.在从事系统性的策略规划之前,休闲农业经营者应当先考虑下列事项:要能发挥当地之特色:要有当地之特产,配合当地之风俗民情,特殊之景观等,作为观光农业之主要诉求;要利用当地之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条件与地形条件,以吸引游客;要考虑当地之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条件,与都市之距离,与观光休闲地点之距离等;要考虑观光旅游之季节性变化:由于农业生产随季节而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如要通年均能吸引游客,则如何安排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主题诉求,这是经营休闲农业业者所必须认真考虑的策略要件。

根据上述考虑要点,进行休闲农业区场之战略规划,首先应确定经营理念与目标,其次为现况调查,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业环境、旅游环境、土地利用、相关计划与法规,以及农民组训等,详加搜集。接着对规划区内外环境分析,探讨内在环境之优势与弱势,以及外在环境之机会与威胁,以了解发展潜力与限制,做为确定发展主题与方向之依据。接下来则需研定分期与分区开发计划,以及编制经费预算,再来就要研定经营管理计划,包括:营销、生产、游憩、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计划及教育解说计划,最后则应做效益评估,以确定开发之效益。兹将台湾休闲农业六级产业之策略规划概述如下:

1.善用农业三生一体之资源

休闲农业结合农业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一体的产业。农业拥有自然的环境与开阔的空间,是人们抒解身心、生活体验与满足心理需求的基本必要条件。农业资源之生活性特质可满足人们回归纯朴生活的企求,农业资源之技术性特质可满足人们求取知识的需求,农业资源之丰富性特质可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可满足人们丰收喜悦的成就需求。农业资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生态等三大类别。农业生产资源则包括农、林、渔、牧各项生产性之资源,项目内容广泛。又可分为:

(1)生产性农业资源

(2)民生活特色之资源

(3)农村生态资源

休闲农业发展若能充分应用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与农村生态资源,三者互相结合环环相扣,发挥地方特色,达成多样化、精致化与独特性,则此产业可永续经营与发展。

2.结合农村文化活动

台湾省农村文化非常具有特色与丰富之内容,无论是各种食物、衣着、住屋、设备、交通用具、娱乐设施、技艺制品、生活器皿、生产器具、等物质文化,或意识、思想、语言、信仰、价值、礼仪、民俗、民德、规范、性格、制度、规定、知识、艺术、生活方式、耕作制度、行为模式等精神文化,都在传承与创新上表现了相当独特的格调。对都市居民而言,这些文化是过去自己的体验,或是先前代代生活的体验,这些文化是足以令人一方面怀古思情,一方面亲身体验的观光资源。休闲农业若与农村文化活动相结合,对前来休闲消费都市居民而言,想必是宝贵的体验。

3.配合农村整体发展

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地区农业与农村地域的成长发展,所以发展休闲农业是振兴地区农业的必要战略,主要目的在协助解决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益低落与农业就业者高龄化等农产经营困境之途径。所以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的发展并非是最终目的,而是藉助推动休闲农业产业来带动农村整体的经济成长为主要规划目标。

休闲农业发展若能与农村整体发展规划相互结合,一方面可以避免休闲农业建设经费不足、建设缺乏完整性,及各类产业发展无法兼顾等问题产生;另一方面,由于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兼顾经济、教育、社会、环保、游憩及文化等功能达成,可弥补目前农村规划建设之缺失,如缺乏产业发展、缺乏景观发展、缺乏农村文化发展,以及缺乏居民参与。因此,农村整体规划建设与休闲农业之发展,有相辅相成、互相增强的效果。

4.合作经营

目前,台湾省休闲农业发展分为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二层次,休闲农业区内存在各具特色,经营规模不同之休闲农场、观光果园、观光农园、休闲牧场、教育农园、市民农园、民俗农庄等经营个体,这些休闲农业经营体间之角色既是合作互利也是相互竞争。

由于休闲农业区范围广阔,资源丰富,同时区内资源环境、经营特性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类型及规模之休闲农业经营体,这些经营体如果因活动规划、资源利用不能协调或配合,将会造成休闲农业区之实质效益无法提升,故区内休闲农业经营如何有效合作经营,成为休闲农业推动与否之重要关键。休闲农业区之休闲农场等经营体如何有效整合,成立一强而有力之组织来办理各项诸如广告、促销、住宿安排、旅游日程安排、体验活动,甚至资源调配、教育解说、设施管理、资源维护、旅游纠纷调解与申诉管理,安全管理及公共关系等具规模经济性之工作,已成为目前台湾省休闲农业经营策略规划的重要方向。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篇3

国家对“乡村自治”的制度设计和安排,集中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组织法》)的起草、修订、颁布和推行上。作为一个制度,“乡村自治”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要规范和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村委组织法》明确规定了村民委员会在发展经济方面的“应当支持和组织”任务,包括支持和组织“合作经济”发展。研究表明,“乡村自治”制度的这一目标设计是与村民的普遍愿望相一致的。但从现实的情况看,村民委员会的经济功能在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并没能得到很好地实现,“乡村自治”并没有释放出制度设计者所设想的经济潜能。是制度设计的经济功能本身就不现实,譬如它与市场机制根本就不相适应?还是制度设计本身是正确的,但缺乏相关制度的有效支持?如果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如何才能使它在未来释放它“应有的”能量?本文既不想就有关“乡村自治”的理论作展开讨论,也无意卷入所谓“新左派”和“自由主义”之间更深层次的争论,而只想尝试回答:“乡村自治”制度为何要为农村社区组织设计积极的经济功能,这种功能何以能够如愿实现?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制度合法化的需要。如果“乡村自治”制度无助于改善生计窘迫的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那么村民的冷漠态度就是可以预期的,而这又将进一步妨碍这个制度预设的其他功能(如民主、自治)的实现,并最终妨碍民主制度在农村社会的生根、发育;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能选择。如果我们承认目前的一些发展措施,如城镇化、“农户+公司”模式、减免农业税等无法长期和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经济状况、解决“二农”问题的话,那么,在现实条件下,考虑一下如何发挥“乡村自治”制度的潜在经济功能就可能是一条有益的思路。

需要在此说明的是,由于多种原因,本文考察的主要是上个世纪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事实,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二、“乡村自治”与“双层经营体制”:整合发展模式

(一)村委会的经济职能

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它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接管原大队、生产队两级农村组织的经济与社会管理职能。比较《村委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0),可以看出国家对城、乡居民委员会管理职能的制度设计差异是很明显的;其中,最为明显的差异则是农村居民委员会被赋予了独有的经济职能。《村委组织法》(1998)的第十九条可以看作是对村委会的经济职能所作的具体规定,其内容如下:“一、乡统筹的收缴办法,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二、本村享受误下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三、从村集体经济所得的收益的使用;四、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六、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七、宅基地的使用方案;八、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由于这些条文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实现村民切身利益的具体措施,因而它们也可以被理解为政府以《村委组织法》形式做出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安排。

借鉴张宁宁的做法,可以将村委会的法定职责分为两类:“第四、五、六条可以归为一类,是‘发展’型的公共事务,发展村庄的经济、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以促进村民的生产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另一类是第一、二、三、七条,可称之为‘分配’型的公共事务,是将村庄的集体资源,村民的共同利益加以分配,以求得合理和公平地分配村庄的集体资源,保护村民的个人(家庭)利益。”由此可以看出,村民委员会的经济责任并不局限于提供良好的、低成本的治理环境,而且还要主动地参与农村(私有的、合作的和集体的)经济活动,即“应当支持和组织”农村经济包括”合作经济”的发展,“保障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村委会具有“微型政府”的特征。而事实上,村级(个体、私营、合作、合资、集体)经济也是被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的。需要指㈩的是,发展集体经济也是大多数村民的愿望。

村委会作为村民的自治组织,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筹集和使用公共资源应是可以理解的,但赋予村委会以积极的(集体)经济职能似乎并不那么理所当然。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由于“集体经济”在大部分农村社区客观存在因此需要集体组织对之进行管理和发展的话,那么又如何理解在市场经济制度已经大行其道的情况下1998年正式颁布的《村委组织法》(第五条)反而添加了试行版(1987年)中所没有的维护“双层经营体制”的条文?显然,这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在法律条文中的显位,而应该还是当时的农村(经济)发展困境在制度设计中的反映。正是通过这一条款,《村委组织法》将“乡村自治”和“双层经营体制”这两个制度在战略层面上联系起来。

(二)双层经营体制

与“乡村自治”一样,“双层经营体制”也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特点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双层经营体制”是集体经济的继续存在为逻辑前提的,因此,要理解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关键就要弄清人们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评价和认识。韩元钦将对集体经济的批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既否定合作经济,也否定集体经济;第二类是容忍合作经济,但贬损集体经济;第三类是专注于贬损改革后在我国农村新形成的社区合作经济,否定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营层次。如果加上赞成集体经营的主张,那么过去20多年中对“双层经营体制”的评价就会构成一个连续谱系:赞成集体经济、否定合作经济――赞成集体经济、赞成合作经济――赞成合作经济、贬损集体经济――否定集体经济、否定合作经济。在不太精确的意义上,这种划分也可以看作改革开放以来对集体经济的主流认识的演进。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在于为农村社会设计了两类发展经济的主体,即作为个体的村民以及代表村民的村集体(村委会)。这一点在《村委组织法》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有明确规定。就没计者的目的而言,“双层经营体制”是要促进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农村私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共荣和互荣,避免单一所有制经济形式的缺陷和不足。就内容上看,《村委组织法》的第十九条可以看作是制度没计者对“双层经营体制”内涵的具体设想:集体经济组织并不仅仅要提供私营经济所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也不只是要管理集体资产,而是要支持合作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四章也有类似规定。

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双层经营体制”在理论上的必要性从根本上来说在于农村整合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我国农业缺乏自我生长能力而国家又没有足够能力辅助农业发展的情况下,支持农业的责任就只能落在农村内部成长起来的工业和服务业身上,有效的农村发展模式就应该是一种整合发展模式。而如果农村私营的二、二:产业不可能承担补助分散型农业的普遍要求,农村的集体非农企业就成为唯一的选择。但假如农村非农集体企业在纯粹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意承担“过多的”补偿农业的责任的话,“双层经营体制”这种整合发展模式就必然体现为农业和集体非农企业之间的一种强制性的政治联盟。从理论上来讲,如果上述的限制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么“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也就会随之变化:如果农业获得自我增长的能力而不一定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持或者国家能给农业以足够的补助,那么整合发展模式就不是必需的,而“双层经营”则成为锦上添花之举,村委会的经济职能也就不必那么积极了;如果农村的私营二、三产业能够吸纳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或通过产业联系为农业带来足够的利润,那么农业与非农业的市场联盟就可以取代强制性的政治联盟,“双层经营体制”就失去其必要性,村委会的经济职能就可以更多地转向“分配型”,而不是“发展型”;如果集体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能以吸纳劳动力、利润分配、捐赠及交纳费用的形式为农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积累,那么“双层经营体制”就不必有政治强制性的内容,村委会的经济职能也就可以转向提供服务和监督。在为数不多的村庄的20多年来的发展史上,以上的这些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积极”变化确实出现过。但在大多数的村庄,这种变化只是短暂出现过,没有能长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的根本性转型。

(三)整合发展模式

整合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无论地域之大小、人口之众寡,只要国家或地区追求整体性的发展,其发展的力度和可持续性都取决于“积累制度”(accumulation regime)和“调整制度”(regularizationregime)的各自的运行状态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协调能力。这里,“积累制度”的关键是要建立总体经济的自我生长及扩张能力,而且必须将这种能力内化;而“调整制度”的关键是要维护这种能力并阻止其衰败。整合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要保证这两个制度的和谐运行。由于现代经济的产业更替的必然性以及各个部门在大多数时候的积累能力不同,“积累制度”维持和改善就必然倚赖于“调整制度”发挥作用,以便促进高积累产业的尽快成熟,维护低积累产业在某种程度上继续存在,推动新产业的引进及形成。同时,由于社会各个阶层成员获取资源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参与“积累制度”的方式、程度和能力也会呈现出很大差异,“调整制度”必须能有效干涉整个社会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以便避免资源浪费,更好地培育资源(包括新资源)。如果主要的经济部门无法维护或建立这个经济实体的“积累制度”,那么整个经济就会出现社会资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及社会资本等)的“资源利用危机”(utilizationcrisis),“调整制度”危机也可能会随之产生;如果“调整制度”不能改善其他经济部门的“积累制度”并由此维持主导经济部门的“积累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继续运行,整个经济的虚弱状态就可能维持下去,甚至不排除整个社会和经济危机暴发的可能性。因此,对于这种经济实体来说,整合发展模式还有另一个层面上的意义:通过整合使“调整制度”有能力人为地改变积累模式,最终建立新的“积累制度”,“整合”在这里就必然是一种更为政治的安排。

至少就制度设计本身而言,“双层经营体制”和“乡村自治”一起构成的发展模式显然属于一种整合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直接脱胎于改革以前的的整合发展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设计,这里有必要对中国农业发展状况作一些简单介绍。中国农业是“贫血型”产业,缺乏自我增长能力,其核心的问题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及大量隐性失业。这已是学界的共识,无需作更多的描述。在此需要强调的只是,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根本性的改善,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会继续存在下去。本文根据2200大卡日平均食物摄入量和60%的恩格尔系数标准估算的农村绝对贫困标准为1999年1098元,略低于当年国家公布的农村居民来源于农业(包括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平均收入1139元,但明显高于笔者根据“消费倾向稳定假设”计算得出的当年农业人均收入951元。也就是说,20世纪末中国农业给“平均的”纯农产所提供的只是绝对贫困线上下的收入,而不能提供农业经济增长所必需的积累。对大多数以农业为主的村庄经济来说,单靠农业是无法建立自己的增长动力机制的。维护和发展主要是非农产业的集体经济以某种形式存在就不单是意识形态的保守体现,也不应仅仅是历史遗留的集体资产的“过渡性”管理措施,而是农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农村发展的内在需要。

综上所述,正因为我国农村经济中的农业这个主要部门无法领军建设农村的“积累制度”,以培育其他部门的积累能力继而建立整个农村经济的“积累制度”为目的的整合发展战略就成为唯一合理的理性选择。而正因为绝大多数地区的作为个体的农民投资其他产业部门的能力有限,我国农村发展其他产业的责任才成为农村集体组织的重任。就制度设计而言,“双层经营体制”明显体现了“积累制度”的要求,而“乡村自治”应该成为“调整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事务的开展、资产的管理、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某种不同于集体经济时代的监督和决策机制。在党政分开的指导原则下,以“全民式”参与和民主决策为特点的“乡村自治”规范下的村委会作为村民会议的执行机构就应该成为管理和经济的最佳组织形式。这样,“乡村自治”与“双层经营体制”之间的战略关联就应该理解为这样的一种政治安排,即“乡村自治”的一个功能就是要监督、维持和保障“双层经营体制”的理性运行和演进,推动村落社会的认同和整合,促进多种经济形式的共同发展;而“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和维护的农村经济的整合发展,在推动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同时加速农村经济的非农化,强化村民的认同意识和集体关怀,最终推动“乡村自治”的推广和深化。笔者相信,以法律形式推动和保障“乡村自治”并以此来维护和发展“双层经营体制”不过体现了改革以来中国从政治向法治、从计划向市场转化的需要。可以说,假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发展战略的话,那么“双层经营体制”和“乡村自治”就是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的制度安排。

三、整合发展模式的危机

(一)危机的症状

以“双层经营体制”和“乡村自治”为核心制度的农村整合发展模式尽管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就20世纪末的情况看来,上述看似非常理的制度设计却面临无情夭折的危险,具体表现在农村大多数地方

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名存实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什么正面贡献,反而使许多村级集体负债累累,“乡村自治”没能增进农村社会的整合,没能维护、完善及提升村委会的经济功能,反而是很多村庄出现了基层政权退化、“富人政治”甚至是“恶人”政治(于建嵘,2003),在这些乡村人们能观察到的也是整合发展模式的迅速解体。在这个意义上,1996年以后农民增收困难或实际收入的下降,并不能像80年代末的农民收入减少那样可以被理解为周期性的发展困难,而体现了一种发展模式的危机。整合模式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政治联盟解体了。

能直接说明这种政治联盟崩溃的是农村集体企业中转移支付的快速下降(图1)。图中的断裂线发生在1992年前后,这显然与1992年开始的产权制度改革有关。此后,转移支付和农业补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下来,但也只是在很低的水平上。更为严重的是,农村集体企业转移支付比例的下降是与集体企业在增加值和利润份额中不断缩小(图2)和集体企业的“空村化”同时发生的。

农村内部政治联盟的解体还可以从农村利益群体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变化中清楚看出。从图3、图4和图8中可以明显看到,不管在农业中还是在乡镇企业中,农民的收入占他们创造的GDP的比例都有较大的下降,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地方精英的收入比例却不断上升。此外,农村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的下降也是这种联盟削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村集体企业增加值中农产品加工份额的下降。

农村经济内部的政治联盟的解体也可以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中看㈩。国家经济一体化致使农村乡镇企业逐渐融入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各级政府偏袒城市的做法进一步分化了城乡关系。结果是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迅速下降。这从图5中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比与人均劳动生产率比的走势中可以看出。

对农民而言,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农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如图6所示),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政治联盟的削弱显然会加速纯农产的边缘化趋势(marginalizing),从而加重“纯农化”的后果。“纯农化”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①由于与非农产业之间的政治联盟或内在产业联系(forward linkages+backward linkages)的消弱而导致的农业纯农化;②由于农业纯农化、农民参与非农产业的机会受到剥夺和接受转移支付及补贴减少而产生农民纯农化;③由于非农产业的衰落或向外迁移而导致的村落纯农化。”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衰落不仅导致了纯农化的加剧,更导致了农村经济积累机制的弱化。从图7中可以看㈩,农村经济主体向外输出资本的数量越来越大,而这是在农村经济停滞、客观上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时候发生的。与非农企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下降联系起来考虑,可以很清楚地断定农村经济陷入了“资源利用危机”,它的“积累制度”㈩了问题。

在农村地方政府和精英收入份额不断扩大的同时(图3、图4),作为现代经济的“调整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也急剧衰落。就普遍出现的赋税和收入成反比的情况看(表1),“调整制度”在村庄内部发挥收入调节作用也严重削弱了。显然,“乡村自治”制度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不能再发挥“调整制度”的功能了。

总之,由农业停滞、农村经济主体经营利润下降(图8)、村级集体财政普遍破产及农村资源(积累和劳动力)利用能力衰弱所体现的“积累制度”的困境,由农业与非农产业分离、农村社会分裂(desintegration)、农村居民对自己产品占有能力下降及集体企业衰落所反映的“调整制度”的衰落,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农村整合发展模式正走向解体的动态图景。事实上,在很多农村社区,整合发展模式已经荡然无存。

(二)危机的根源:一个简短的解释

2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农村内部的日益分化。大约20%的村庄的产业转型较为顺利:非农产业而不再是农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村庄的集体经济较强,农民收入也较高。大约40%左右的村庄的非农经济发展缓慢,出现了明显的纯农化和逆工业化。武志刚对他调查的20个收入最少的“空壳村”(村公共收入低于1万元)的描述为我们提供关于这类村庄的感性认识:集体经济成分比重很少,几乎为零;在固定资产中集体所有的只占4%,集体经营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0.08%;公共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户上交(超过60%);公共支出中用于集体经营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几乎没有;农业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人均纯收入少于1000元(武志刚)。剩下40%的村庄介于两者之间,但其中大部分村庄的发展前景很可能是进一步的纯农化和逆工业化。

由于影响村级经济发展的环境和制度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无法断定,经济发展好的村庄的“双层经营体制”一定运行得很好,但可以肯定,经济发展好的村庄的村委会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而不是破坏了“双层经营体制”;同样,也无法断定,“双层经营体制”实施得较好的地方“乡村自治”一定发挥了主要作用,但可以肯定,在经济发展不好的村庄,“乡村自治”制度没能发挥法律赋予的积极经济功能。这就是说,现实的发展情况并不否定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乡村自治”至少在理论上还是可以维护和促进“双层经营体制”的。当然,这不是说,制度设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事实上,“乡村自治”没有考虑到村委会和村支部可能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也没有设计解决潜在冲突的机制;没有考虑到村庄形势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没有设计针对不同情况的补充性措施;没有考虑到村庄内部村民利益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因此忽视了村民与外部世界的利益关联可能妨碍他们追求内部的“一致利益”;没有考虑到“乡村自治”可能需要更大的范围内的民主自治为背景才能开展;等等。同样,“双层经营体制”也忽视了不同经营主体(私营和集体)之间潜在的矛盾和冲突;没有考虑到村级经济发展环境与村委会经营能力的巨大差异;没有考虑到“双层经营体制”可能成为不平等利益分配的工具;等等。然而,村落发展所呈现的巨大差异提醒我们:这些制度设计内在的问题并不能完整解释以“双层经营体制”和“乡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发展模式何以㈩现危机。这里将讨论两种推动农村整合发展模式走向解体的结构性力量,一是市场化,二是“战略性群体”(strategic group)的形成。

市场的优势在于利用价格调节配置资源和引发竞争并由此推动创新,这一已有公认,但它同时也决定了资源的流向和收益的不均衡。它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在于:①迫使农业的利润趋零。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在纯粹市场条件下会很快趋向帕累多最优。对于产品供给者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利润首先会趋零。但是,由于农产品的升

级和更新都非常困难,加上农民进入其他产业部门的门槛较高,出现“负利润”的恶性竞争也不奇怪。这就是“多收了三五斗”的故事不断发生的市场原因。②形成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非农产业在市场条件下创造、维持利润的能力远非农业可比,这是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真正原因。农业的利润也就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剪刀差作用流向非农产业,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异。利润率的差异不仅决定了产品的不平衡分配,而且也支配了资源进一步投入的非均衡流向,这样,农民就在国民收入和投资两个层面上受到“剪刀差”的侵害。③打破了村庄与外部世界的边界,冲击双层经营的整合发展模式。随着市场化和国民经济的一体化,农村的劳动力、产品、资金与村外的资本要素日益交织在一起,村级经济和村级社会在集体经济时代被强制的相对封闭环境迅速消失,市场很快确立了它对村内经济发展的支配性影响,村民的利益越来越取决于与外部世界的资源交换的流量、方式及地位,这同样也改变了他们对集体经济的心态。与此同时,市场化还迅速改变了村庄的社会资本结构和运行原理:部分源于经济对村庄生活世界的加速“殖民”,部分则源于随市场化增加了村民与外界的交流机会。

农村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是整合发展模式衰落的重要原因。考虑到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流动性很高,所谓“阶层”内部的一致性建设还没有完成,因此采用“战略性群体理论”(theorv of strategic groups)来分析目前农村的利益分化更为合适(T.Heberer.2000)。该理论是专为分析发展中国家转型过程中旧的阶级或阶层解体而新的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社会关系特征以及这种社会关系对资源分配与资源使用的影响而创立的。战略性群体兴起于社会转变之际,面临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创造,形成战略性群体就是为了共同利用这个占用资源的机会(appropriationchances)。[菊于法律制度和规章尚未定型、现代官僚体制的运行尚未全方位确立,社会还未整合而呈处于碎片状(fragmented),因此战略性群体所用的手段和方法也呈现多样和易变的特征:既可以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非法的;既可以是政治的,也可能是非政治的;既可以是合乎社会(社区)利益的,也可能是违或社区利益的。由于战略性群体追求目标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可能是权力、声望、知识、宗教目的,由于战略性群体的领袖人物可能是官员,也可能是教师、企业家、经理、军人、自由职业者等,因此战略性群体的运行对所在社会或社区的影响也复杂多样。由于战略性群体的构成和运行环境不同,其影响社会或社区事务的方向、能力和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由于战略性群体和国家机构的关系既可能是共生的、合作的,也可以是矛盾的、对立的,因此它们既有可能为社会或社区的发展提供动力,也有可能成为反动的和破坏性因素。如果将这些特征变量(目标、手段、成员间的联系方式、领袖类型、与政府的关系、制度环境、时间等)作排列组合的话,就可以发现,战略性群体的实际类型是非常之多的。作为乡村内部和外部资源分配和组合的决定性力量,这些不同种类的战略性群体必然会对“乡村自治”的方式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战略性群体的内部分工是垂直的(呈现patronage-client relationship),由于资源(权力、金钱、声望、知识等)都呈阶梯型结构,战略性群体的行为多为“中心”取向。由于战略性群体必然与其他群体争夺资源,社会内部的资源分配就不可能完全按市场原则和正式制度的规定进行。由于战略性群体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路径依赖,因而会对社会或社区的发展产生较长期的影响。

正是通过市场机制与战略性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双层经营体制”(尤其是集体经济)和整合发展模式在各地农村呈现㈩了不尽相同的命运,由此造成了目前农村社会不同的发展状态、不同的村内社会关系结构和村庄与外部的关联形式。但就全国而言,它们确实决定性地推动了资源流动的“四个倾斜”(王思斌)(即向城市的、向上级的、向沿海的和向富人的倾斜)。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市场化和战略性群体的形成过程造成了农村整合发展模式的解体,并使大部分农村地区陷入了发展困局。

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自治”

虽然以“双层经营体制”和“乡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整合发展模式在一些乡村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但就全国而言,20世纪末的“双层经营体制”显然失去了其制度功能。面对由此引发的农村发展困局,中央政府果断地在2000年拉开了农村税费改革的序幕,这标志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开始。在随后的几年中,一种新的农村发展模式逐渐凸现出来。关于这个新的发展模式的目标,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作了明确的界定,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五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安排看,经济建设和“乡村自治”仍是这个新发展模式的核心。2005年12月3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个新农村发展模式实施总纲也继续赋予了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经济的制度职能,第29条还规定的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但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的“发展型”经济职能显然更加具有弹性、更不明确。但新农村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不是“双层经营体制”下的整合发展模式。上述纲领性文件中也没有再提到“双层经营体制”。

虽然村委会至少在理论上仍然可以在新农村建设时期承担起《村委组织法》赋予它们发展乡村经济的职能,比如:增加村庄集体支出的合理性、争取资金和项目,带动村民发展经济、减轻纯农户和低收入户的负担、增加村集体经济的理性运行、提高社区的安全度和可信度、引导社区资源的投入的社区利益导向、加强对村外资源的利用等,但对于已经基本没有或只有少量集体经济的村庄,村委会就只能执行消极的经济功能了。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篇4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征;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 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 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 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 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 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 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 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 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 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 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 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 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 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 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 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 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 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 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 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3)中国农用土地资源十年变化分析评价[M]·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1997:41-46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篇5

论文摘要:从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定义出发,绘制了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框架图,并在丽水地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实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环境和各层级结构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及技术。

1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定义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将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的信息,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加工、整理产出具备附加价值的农业信息的过程。然而,由于农业信息资源分散在农业生产、加工、贮运、销售、消费等众多环节,涉及自然、社会、经济三大系统,形成内容上的广义性和信息整合的复杂性.这给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带来很大的问题。同时,农业信息主要服务于农民,具有典型的基础性和公益性,从做好社会公共服务的角度考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开放资源,设立机构,制定标准,投入资金,为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2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框架图分析

从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框架的构造来看,农业信息资源整合要依赖于相关法律体系的保护、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信息描述标准的确立和与农业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相关的各部门和机构的紧密配合。所有这些都可以列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环境范畴。只有这些环境营造好了才能推动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按一定的流程顺利开展。至于信息资源整合各层级工作的开展,都与一定的信息技术相关联。

2.1信息资源整合环境研究

农业信息资源的来源、分布都较广,而涉农部门和信息机构之间相互联系的深度不够,信息安全和信息标准的相对滞后都是导致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困难的重要因素。而这些,都可以归结到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环境问题上来。要处理好由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建构起法律保障、信息安全、信息标准和信息部门都发挥作用的环境.推动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深入开展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1.I法律保障体系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加工、和使用,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法律问题。跨部门之间的联系很多时候需要通过法律和法规来约束或建立,再加上农业信息分布在各个机构、部门,因而法律保障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急需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明确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递、检索、分析等应用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尤其是在信息公开和共建共享方面。信息公开和共建、共享。是现代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必然要求。政府是信息公开的权利主体,政府因其职权而掌握、占有大量农业信息,应该自上而下制定和与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确立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正式身份。政府要让全社会都看到其对农业信息化的支持力度和对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关注,推动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对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投入和关注。比如丽水农业专家知识系统等重大涉农项目,都由丽水市政府制定下发相关文件和规定。市科技信息中心主持。市级重要机构和部门参与建设,面向全市群体,免费为农户提供各种农业生产、加工技术和销售信息。

2.1.2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标是投入使用,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增值,让这些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而在农业信息资源的使用方面。信息的安全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整个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建立起坚实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是保障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效果和推动农业信息资源投入使用的关键。但是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涉及到法规、管理、标准技术等方方面面。任何单一层次上的安全措施都不可能提供全方位的安全。因此,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应该站在系统的高度,运用各种先进的安全技术保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2.1_3信息资源处理机构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的核心任务,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处理是国家相关信息部门的工作和任务。国家主要在政策和法律的宏观方面给农业信息化提供支撑,推动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信息产业部、涉农部下设的信息部门,聚集了大量信息人才的高校图书馆和信息机构主要负责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整理到最后的投入使用。农业信息资源最后的开发利用成效就要看信息部门的具体工作了。信息处理机构在整个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信息人才来实现。因此,信息处理机构之间的合作对信息人才优势的发挥和农业信息的处理效果都至关重要。

2.1.4信息标准体系

我国不仅国土辽阔.而且不同区域的气候差异也大.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不可能只选取部分地区.也不可能只采用自上而下的单一采集方式。为了确保采集到的农业信息资源全面而真实。只有通过自下而上的层层推送信息的方式,将最基本的农业信息和数据以一种统一的标准推送到最近一级的信息部门.再让这一层级的信息部门将有必要往上推送的信息向上一级传递,如此反复。一些政策性和指导性的农业信息则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直接送达到用户端,避免信息时效消失。当然,所有这些工作都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用这个标准采集和传播各种不同的农业数据和信息。避免因标准不统一导致信息无法共享,同时保证农业信息的时效性。

2.2信息资源整合层级研究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由基础层、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四层组成[51,不同层级承担不同的任务,每下一层级都是上一层级的基础。下面就不同层级涉及到的内容和技术以丽水市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建设的实践进行论述。

2.2.1基础层

基础层是信息资源整合中基础的基础,是信息资源整合的载体,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其中,基础设施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装备、科技数据和文献资源、信息网络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装备的购置和调配、科技数据和文献资料的积累与管理以及用来提供共享和通讯等功能的信息网络系统。

2.2.2数据层

数据层主要负责数据的描述和数据格式的转换、处理,它在整个整合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知道.农业信息质量和共享的实现取决于对信息的描述,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不能只停留在对农业信息进行大杂烩式的汇聚,而是应该将采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尽可能详细和标准的描述和揭示,让用户可以很容易地了解这个信息的实质和价值。现在通用的信息描述标准是柏林核心数据(DobmCore).它是专门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而创建的,涵盖了资源的重要检索点、辅助检索点和相关检索点。而对数据和数据格式的转换则需要涉及到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通过诸如XML等为主的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不同平台间数据和数据格式的转换,为信息的共建、共享提供条件和可能。为了响应标准体系的建设内容.在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数据转换时,需要采用统一的国际或国内标准。

2.2.3服务层

服务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在众多的农业信息资源中检索出用户需要的信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和计算机数学算法的完善、提高.使检索算法越来越完善,检索方法越来越简单,检索精确度越来越高,检索速度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些对我们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都很重要.但是检索的智能化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服务层我们要充分利用知识库的智能检索、自学方法和推理机方法等现存的智能检索方法,结合新近的优化技术和检索标准,提高检索结果与检索目标的紧密度,扩大检索的范围和检索的相似度,同时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

2.2.4应用层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篇6

关键词: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化;发展

休闲农业自兴起以来,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纵观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其在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一、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整体来说在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的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及经营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推动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府虽然出台一系列政策对休闲农业的发展予以支持,但在休闲农业的宏观调控、基础设施的完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还相对比较欠缺。而且一些地区政府的政策和规定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再加上政府对休闲农业缺少有效的监管,使得一些休闲农业的发展存在结构不合理、资源过度浪费、造成环境污染等农业发展行为得不到有效规范的问题。

2.经营者经营专业技能较低,对市场需求缺乏准确调查和定位

休闲农业经营者大多是乡村企业人或农民,经营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经营管理模式和手段缺乏科学性,市场意识较为薄弱,缺乏准确的市场调查和市场需求的定位,因而对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缺少整体性的规划,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不强,经营模式和产品类型单一缺少创新,个体特色不够突出,对休闲产业区域协作、形成互补产业链、增加集群竞争力产生不良影响。

3.受到土地流转及资金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形成完成的产业体系

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规模的土地利用,但现实中因为土地流转制度及土地资源产权不够明确等因素的限制,并不能保证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再加上经营的农户能够投入的资金成本有限,致使休闲农业的规模较小,粗放式经营为主,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差,且区域内休闲农业缺少整体规划和产业服务整合,因而难以形成区域内产业链,形成区域集群竞争优势。

4.对发展休闲产业和保护环境资源的关系处理不当

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指导和规划,加上农户缺少科学的管理经营理念,因此休闲农业发展容易造成农业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农户在追求休闲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收益的增加时,容易忽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还可能打破当地生态平衡,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利于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推动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1.政府加强对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和管理

政府应加大对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财政和税收政策方面予以支持,为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条件。同时,政府要制定相关的统一制度规范,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规范,正确引导,为其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相关专业性人才培养的投入,提供相应的培训促进休闲农业经营者专业技能和管理力能的提升,为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提高经营者专业素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休闲农业经营

加强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组织经营者学习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培养其市场意识,切实提高其经营素质。鼓励经营者打造品牌特色,合理制定科学适合的市场营销策略,促进休闲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提升休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此外,建立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网络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变化,加强休闲农业与社会各界及区域内产业的交流与沟通。

3.加强休闲产业联合,促进区域休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延伸

首先,政府需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明确农村土地产权,提升土地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确保休闲农业发展规模的扩大拥有充足的土地基础。

其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资本运作模式,积极促进合理融资平台的建立,吸引社会企业进行投资,为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投入,从而为休闲农业的规模扩大奠定资金基础,促进休闲农业向现代集约化、精细化经营发展。

再次,区域内休闲农业要积极构建和延伸休闲农业产业链,促进区域内休闲农业产业联合,合理配置和整合产业资源,节约区域内休闲农业发展成本,进一步增强区域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整体规划和整合,从而提升区域集群竞争优势。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休闲农业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应坚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相辅相成。政府应加强对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监控,制定相关规定,引导和鼓励经营者采取科学合理的理念和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时对不合法或不合理开发行为进行制止和惩处,提升经营者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经营者要在发展休闲农业、追求经济利益增加的同时肩负起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利用。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篇7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生产方式或是生产成果,以及与它相关的生活文化等。其内容十分的丰富,它包含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生产资料和生产活动、农业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包括了山、水、田、林、人等自然存在,又由人类创造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形式和农副产品等。一般地,根据农业资源的地域属性不同,可以将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为田园风光、牧场、、渔区和农家4类。

二、我国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规划。有些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造成旅游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无法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农业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展;一些农民急于致富,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发展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只利用了资源的原始价值,不能创造资源的再生价值,开发层次低,产品品味不高,因而逐渐衰落停业。

(二)政策措施不到位。尽管以旅游促进“三农“发展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认识,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很不完整,甚至是一片空白,如投资开发优惠政策、保护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鼓励吸引外资政策等等方面,还有待于出台并完善。这些配套政策措施的滞后或空白,严重制约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三)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我国现阶段农业生态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常规项目上,产品单一雷同,各地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较严重,缺乏精品和亮点,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一些“农家乐”、“民俗游”、“村寨游”等活动内容趋同,缺乏体验、休闲项目,缺乏文化内涵,地域性、个性化特色不突出,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支出受抑制。

(四)服务设施落后,经营管理不规范。因为缺乏规划,许多景区没有相关配套的设施设备。有些景区道路凹凸不平,狭窄难行,可进入性非常差;有些景区村户面貌落后,屋内摆设陈旧,卫生及住宿条件让人望而生畏,让游客感觉是在花钱买罪受。农业生态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乡村居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又因多未受专业培训,旅游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较低。

三、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农业、旅游产业协同效应农业旅游既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开发,其发展必须兼顾农业和旅游的发展规律。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旅游发展必须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做到“以农为本,以旅促农”,以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为核心,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加快耕作管理的科学化,发展绿色食品和特色作物生产,既满足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需求,又为城市居民提供城市绿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从而提高现代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农业、旅游的双重效益。

(二)重视农业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我国农业旅游发展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城市化、人工痕迹明显,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等现象,以及舍本逐末、过分放大农业休闲旅游功能而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生态功能等现象。因此,农业旅游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兼顾农村社会福利和农民素质提高我国农业旅游发展必须兼顾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及农民文化素质整体提高。发展农业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拓展农业产业功能,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城乡统筹,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社区环境和福利水平。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篇8

[摘要] 中央政府“十一五规划”针对我国农村发展,主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使农业的经营发展必须因应全球化潮流,加速调整角色及功能,由“数量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发展,使农业从一级产业转化为三级产业,并将之市场化及商品化,发展农产业差异化与高优质化作为竞争战略,进而提升其竞争力。而我国台湾省的农业发展已成功转型为“三生一体”的休闲农业,藉由台湾省休闲农业经营战略成功之经验, 参考用以改善大陆休闲农业规划及经营,加速变革促进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共同为两岸农业交流的合作努力,以互补优劣势,促进双嬴为目标。

[关键词] 休闲农业三生一体服务经济竞争战略

一、导言

休闲农业是结合农业和农村等有形资源及其背后隐含的休闲观光、教育体验与经营管理能力等无形资源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休闲服务产业。因此,休闲农业实乃隐含农业及农村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发掘与开发利用,其意义不仅只是将农业由初级产业提升至三级产业,亦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农业所得与维持农民生计,其终极意义是要为传统农业开创另一片新天地,从传统农业生产走向农业休闲服务业。且休闲农业的发展,除应把握以农业经营为主、以自然环境保育为重、以农民利益为依归的基本原则外,尚需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换言之,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除了要继续保持原有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特性外,更应结合由农业与农村资源为基础延伸出去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因此, 休闲农业的资源是否有效开发利用。及如何取得、累积与培育资源,并利用这种优势的核心资源来发展最适当的战略模式,是休闲农业能否具有竞争优势与能否永续发展的成功关键。

二、休闲农业的战略资源区分及开发结构

休闲农业的经营战略需先了解资源基础之所在, 因此,在休闲农业的战略资源区分方面,可分为资产与能力两大类。

1.资产区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1)有形资产包括实质资源与财务资产:①实质资源又细分为农场地理位置、农场自然生态景观、农场的动植物、农场的农林渔牧生产技术、农场规模、农场的建筑物、农场的游乐设施;②财务资源包括内、外部资金的取得与应用。

(2)无形资源区分为农场的农业文化资源、农场的企业识别系统、农场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农场的企业形象。

2.能力区分为员工能力与组织能力

(1)员工能力包括专业管理能力、人力素质。

(2)组织能力又可区分为农场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农场的业务运作程序、农场的信息网络、农场内部的组织文化、农场的集体学习、农场的组织记忆、策略联盟(包括与当地风景区、全国各地风景区及不同性质之企业的策略联盟)。

3.休闲农业的资源开发与结构

从资源基础的观点,分析休闲农场的资源开发与结构,可分类为:

(1)生产手段利用型:这是将农场实体资源有赏提供给民众来栽培作物、果树、花卉等。出租农场、出租果园属于此种类型,台湾省近年普遍设立的市民农园可为此种类型的代表。这种类型的休闲农业,土地所有人除了提供场地资源利用外,还需要有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例如培育新种子、种苗等,同时也代为管理农场,及做技术指导。这种经营类型不仅收入稳定,无风险负担,而且可以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与能力,深值大陆发展参考价值。

(2)体验游憩型:这是让民众直接体验农场的自然生态景观,了解农场的动植物生长情形。台湾省有很多观光果园、草莓园,即属此类型。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其经营方式需着重农场的规划能力与服务质量。

(3)场所提供型:这是将农场的实体资源开放,供游客观赏、学习、体验、娱乐等。例如观光牧场、观光植物园、观光花园等皆属之。其资源利用条件是场地要宽广,环境要优美,而且需要各种配套设施,农场的员工与农企业的财务能力很重要,农场的形象要好,故整体的经营管理战略非常重要。

(4)农产品加工型:这是利用农场内部的组织文化,农场的教育学习与农场的员工素质等能力做资源开发,让民众学习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例如制茶、制造竹篮、烧木炭、伐木、制造罐头等等。这种类型的休闲农业,经营者需着重

的是组织与员工的学习与培训之能力。

三、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战略可供参考之具体措施

由于休闲农业是结合三生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的农业,更是集合农业生产业、加工制造产业、及生活服务产业的”六级产业“(1×2×3=6),其形式是相加的,但是其效果则是相乘的。因此,在开发利用上述自然与人文,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之际,需要做系统性的战略规划,才能发挥休闲农业六级产业之效益. 在从事系统性的策略规划之前,休闲农业经营者应当先考虑下列事项:要能发挥当地之特色:要有当地之特产,配合当地之风俗民情,特殊之景观等,作为观光农业之主要诉求;要利用当地之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条件与地形条件,以吸引游客;要考虑当地之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条件,与都市之距离,与观光休闲地点之距离等;要考虑观光旅游之季节性变化:由于农业生产随季节而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如要通年均能吸引游客,则如何安排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主题诉求,这是经营休闲农业业者所必须认真考虑的策略要件。

根据上述考虑要点,进行休闲农业区场之战略规划,首先应确定经营理念与目标,其次为现况调查,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业环境、旅游环境、土地利用、相关计划与法规,以及农民组训等,详加搜集。接着对规划区内外环境分析,探讨内在环境之优势与弱势,以及外在环境之机会与威胁,以了解发展潜力与限制,做为确定发展主题与方向之依据。接下来则需研定分期与分区开发计划,以及编制经费预算,再来就要研定经营管理计划,包括:营销、生产、游憩、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计划及教育解说计划,最后则应做效益评估,以确定开发之效益。兹将台湾休闲农业六级产业之策略规划概述如下:

1.善用农业三生一体之资源

休闲农业结合农业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一体的产业。农业拥有自然的环境与开阔的空间,是人们抒解身心、生活体验与满足心理需求的基本必要条件。农业资源之生活性特质可满足人们回归纯朴生活的企求,农业资源之技术性特质可满足人们求取知识的需求,农业资源之丰富性特质可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可满足人们丰收喜悦的成就需求。农业资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生态等三大类别。农业生产资源则包括农、林、渔、牧各项生产性之资源,项目内容广泛。又可分为:

(1)生产性农业资源

(2)民生活特色之资源

(3)农村生态资源

休闲农业发展若能充分应用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与农村生态资源,三者互相结合环环相扣,发挥地方特色,达成多样化、精致化与独特性,则此产业可永续经营与发展。

2.结合农村文化活动

台湾省农村文化非常具有特色与丰富之内容,无论是各种食物、衣着、住屋、设备、交通用具、娱乐设施、技艺制品、生活器皿、生产器具、玩物等物质文化,或意识、思想、语言、信仰、价值、礼仪、民俗、民德、规范、性格、制度、规定、知识、艺术、生活方式、耕作制度、行为模式等精神文化,都在传承与创新上表现了相当独特的格调。对都市居民而言,这些文化是过去自己的体验,或是先前代代生活的体验,这些文化是足以令人一方面怀古思情,一方面亲身体验的观光资源。休闲农业若与农村文化活动相结合,对前来休闲消费都市居民而言,想必是宝贵的体验。

3.配合农村整体发展

休闲农业的经营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地区农业与农村地域的成长发展,所以发展休闲农业是振兴地区农业的必要战略,主要目的在协助解决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益低落与农业就业者高龄化等农产经营困境之途径。所以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的发展并非是最终目的,而是藉助推动休闲农业产业来带动农村整体的经济成长为主要规划目标。

休闲农业发展若能与农村整体发展规划相互结合,一方面可以避免休闲农业建设经费不足、建设缺乏完整性,及各类产业发展无法兼顾等问题产生;另一方面,由于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兼顾经济、教育、社会、环保、游憩及文化等功能达成,可弥补目前农村规划建设之缺失,如缺乏产业发展、缺乏景观发展、缺乏农村文化发展,以及缺乏居民参与。因此,农村整体规划建设与休闲农业之发展,有相辅相成、互相增强的效果。

4.合作经营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篇9

综合上述研究文献,显然可以发现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作用关系:一方面农业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影响着水资源消耗量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农业产量的提高主要来自于投入要素的大量增加,水资源消耗量加大成为必然结果。当经济增长超过一定临界值后,伴随着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水资源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另一方面水资源也影响着农业经济增长。正如新增长理论指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水资源,但是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上一阶段水资源的消耗必然会对下一阶段农业经济的投入和发展速度产生影响。然而,现有绝大多数文献仅仅分析了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单方面关系,并没有考虑到两者的双向影响机制,这会导致模型出现严重的变量内生性偏差,从而使研究结果出现偏误,误导政策建议。

目前,有两种方法可以处理变量内生性带来的估计偏差问题:一是利用联立方程组分别估计以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经济增长为因变量的两个方程;二是运用向量自回归(VectorAuto-regression,VAR)模型分析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双向动态作用机制。彭水军的研究指出,相比于联立方程方法,VAR模型可以较少地受既有理论的约束,同时也可以较为方便地分析系统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8]。鉴于此,本文利用1998-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VAR模型,并采用新近发展起来的基于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和面板VAR方法,分析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从而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为相关研究和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和数据

1.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面板VAR方法分析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该方法最早见于Holtz-Eakin的研究,由于其放松了传统VAR模型需要较大样本观测值的要求,目前在相关问题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9]。本研究构建的面板VAR模型如下:yi,t=α0+∑kj=1αjyi,t-j+ηi+i+εi,t(1)上式中,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yi,t包含两个向量,分别是水资源(waterit)和农业经济增长(gdpit)。同时考虑到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本文在模型的设定中引入了代表地区固定效应的变量ηi,表示可能遗漏的和地区特征相关的因素(例如区位、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i表征时间效应,用来解释变量的时间趋势特征。εi,t为随机扰动项。

1.2数据说明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除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31个地区1998-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借鉴王学渊等以及刘瑜等的研究,本文以农业用水总量表征水资源,其中1998-2001年的农业水资源数据来自于《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2009年的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在农业经济增长指标的选取上,本研究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示。同时为了消除物价波动的影响,将各年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折算为1998年可比价,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最后,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业用水总量进行对数化处理,以消除异方差和数据的剧烈波动。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各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和水资源演化的关系未必会遵循同一经验规律,因此,本文将中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进行考察。其中,东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重庆、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12个省(市、自治区)。

2实证结果与分析

实证分析的思路主要包括四步:①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面板数据的稳定性,为协整分析奠定基础;②进行协整分析,以检验水资源是否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③如果确立了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应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因果关系检验;④对变量进行面板VAR分析,以考察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双向动态影响关系。

2.1面板单位根检验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主要包括LLC检验、Breitung检验、IPS检验、ADF-Fisher检验和PP-Fisher检验等五种方法。考虑到各检验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为了保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这五种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当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lngdp)和水资源(lnwater)的水平值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表明不能完全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变量是非平稳的(尽管有些检验方法的结果并不理想,但并不影响总体效果),而当对这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值进行检验时,均显著地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由此可以认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lngdp和lnwater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2.2面板协整检验

在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本文接着进行面板协整检验,以检验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根据Pedroni提出的异质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方法,以回归残差为基础构造出7个统计量进行面板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10]。从表2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所有统计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东部地区的lngdp和lnwater存在面板协整关系。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有Panelv统计量和Panelrho统计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Pedroni的MonteCarlo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条件下,PanelADF和GroupADF统计量较其他统计量有着更好的性质,PanelPP和GroupPP统计量次之,其他则最差,所以Panelv和Panelrho统计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lngdp和lnwater存在面板协整关系的结论没有影响。因此,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lngdp和lnwater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这说明,在长期内,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以通过误差纠正机制,保持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长期协整关系。

2.3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检验

协整关系只反映变量之间在长期内存在因果关系,并不能明确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具体方向。因此,本文运用Engle和Granger提出的EG两步法,建立基于面板的误差修正模型,以分析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间具体的因果关系方向。本文构建的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如下:Δlngdpit=β1+∑kj=1θ1jΔlngdpi,t-j+∑kj=1γ1jΔlnwateri,t-j+λ1ECMi,t-j+μ1it(2)Δlnwaterit=β2+∑kj=1θ2jΔlnwateri,t-j+∑kj=1γ2jΔlngdpi,t-j+λ2ECMi,t-j+μ2it(3)(2)式和(3)式中,Δ表示一阶差分运算,ECMi,t-j表示长期均衡误差。如果对于所有的i,λ1、λ2为零的原假设被拒绝,说明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因果关系,反之则不存在;如果γ1j、γ2j为零的原假设被拒绝,说明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因果关系成立,反之则不成立。表3报告了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结果。从表中可知,对东部地区而言,模型(2)的ECM项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反向误差修正机制成立,水资源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模型(3)的ECM项系数尽管为正,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并不是水资源变化的长期原因。因此,在长期内,东部地区仅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考察其他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可以发现,在短期内,东部地区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同理,在中部地区,短期内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长期内存在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在西部地区,无论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均只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

2.4面板VAR估计

面板VAR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面板矩估计(GMM),说明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第二是误差项的方差分析,说明误差项的影响因素大小;第三是冲击反应图,观察变量对冲击的反应情况[11]。由于本文重点在于定量把握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因此,着重分析前两个部分。

(1)面板矩估计。面板矩估计系数的有效性要求去除面板VAR模型中的地区固定效应和时间效应。本研究采用横截面上的均值差分法去除时间效应,前向均值差分法去除地区固定效应。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①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部地区,抑或是西部地区,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水资源系数均高于0,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比较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水资源系数大小,可以发现水资源系数随着滞后期的推移而不断增大,这表明我国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②农业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滞后一期的农业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显著为正,滞后二期的影响不显著;在中部地区,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农业经济增长均表现出对水资源的显著影响,并且在滞后一期的影响为正,滞后二期的影响为负,这说明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会带来水资源的大量消耗,但随着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中部地区的水资源耗费量将逐步得到控制;在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对水资源无显著影响。

(2)面板方差分解。为了更清楚地刻画和度量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程度,本文进一步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获得不同方程的冲击反应对各个变量波动的方差贡献率构成。表5给出了第10个预测期和第20个预测期的方差分解结果。综合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发现:①10个预测期与20个预测期对方程分析的结果影响变化不大,说明经过10个预测期以后,系统已基本稳定;②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均主要来自于自身,两者对自身波动的贡献比率均在70%以上;③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30%之间,其中西部地区所受影响最大,其次为中部,再次为东部;④农业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在12%-20%之间,其中中部地区所受影响最大,东部次之,西部相对较小。

3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建立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VAR模型,在省级层面检验与分析了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

(1)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这说明在长期内,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以通过误差纠正机制,保持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长期协整关系。

(2)中国不同区域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差异。在东部地区,短期内水资源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长期内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在中部地区,短期内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长期内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在西部地区,无论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均只存在从水资源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

(3)面板VAR模型的结果显示,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部地区,抑或是西部地区,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步加强。然而,农业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大小却因地区而异。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篇10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定义特点;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比翼双飞”城乡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农村无论是在气候资源、植物资源、景色资源、能源资源等资源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那么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让其世世代代为子孙造福?这是我们农业经济者必须回答的问题。纵观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了,资源也同时遭到了严重地破坏了,如何应对这个问题,这也是我想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用意所在。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

80年代初期,联合国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中,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追求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综合性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我国在90年代初期,也提出了要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近几年,在可持续发展上,还特意强调了生态、绿色、环保。

2.特点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到一是持续利用,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是不能再生的,所以禁止破坏性利用。二是可选择性,对于农业资源,我们一定要选择性开发,不能随意开采,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三是效益性,就是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提高效益。

二、为什么要提倡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这里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自然灾害频繁,破坏生态平衡;主观因素有产业结构单一,城乡经济发展不均,农民收入少,素质,进而引发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具体如下:

1.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生态环境

全球化的气温变暖,使整个地球环境受到破坏。在我国,沙漠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严重流失,地震、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不断,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逐步减少,这不但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也使本来生态脆弱的农业资源受到极大破坏。

2.人为因素使生态环境恶化

首先是人为破坏性掠夺式的对资源进行开采,导致草地“三化”现象十分严重。其次城市的废气、废料、废水大量地向农村排放,严重地污染农村水源。再有现在农作物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导致耕地土壤被破坏,并且出现了土壤越来越板结现象。另外城乡差距大,农民收入小,为了生存,纷纷融入城里,这样导致农业经济相对城市越来越落后,制约着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最后,一些边远山区,由于历史原因,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农民利用国家资源发“横财”,他们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破坏性地开采国家资源,影响了老百姓生活,影响了山区的自然环境。

三、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落后将会影响了国家整个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因此解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1.建立环境制约机制

对于农业经济的保护已经不是农民自身力量可以解决的事情了。我们要从全国抓起,所以要建立全国性的环境制约机制。一是对人为的城里垃圾、废气、废水的流入要加大惩罚力度,严重者将吊销营业执照。二是社会媒体多渠道地向农民宣传普法知识以及破坏自身家园生态平衡的危害性,让农民意识到环境保护为自己子孙后代造福的重要性,以及破坏国家资源的违法性。三是实行监督奖励机制,任何人都有权监督社会环境的生态平衡,并对认真监督、检举揭发的人给予保密以及极大的物质奖励。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民收入

要调整好政府、集体、个人的关系,强化农民意识,矫正农民小农意识,杜绝农民个人的乱砍、乱伐现象。另外要帮助、农民鼓励发展农业经济,给他们更多的技术援助以及贷款帮助,让他们有规模、有计划地发展农业经济,这样一是可以扩大农民收入,二是指导农民正规生产作业,三是政府的参与,有利于社会的监督,有利于农业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

3.提高农业科技创新

要想发展农业经济,就必须彻底地改变农业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要提高农业经济的附加值,所以要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科技发展体系。一是要以政府为依托,政府要牵头,要大力鼓励,在经济上和政策上给予支持。二是技术要到位,要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三是人员要到位,一方面高端人才要不断地创新农业科技,另一方面技术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对农民进行科技指导与培训工作,这样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技术含金量。

4.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因为许多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对资源剩余产品进行再利用,发展深加工,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还体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如对果树的嫁接、对黑麦等经济作物进行种植改良、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后变成畜生饲料、将互相依托的不同品种的鸭鱼供养一池塘、将粪便处理变成沼气、将矿石资源与大型企业联合开发等,这样就可以做到经济、环境、生态共同和谐。

四、结语

总之,要发展社会经济,必须先发展制约整体经济的农业经济。要发展农业经济,就必须走科学化、市场化、产业化之路。这样才能使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会更好地促进环境、生态的平衡。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不断总结、勇于创新、勇于实践,让经济、低碳、高效、环保成为人们生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梅冬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由浅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3).

[2]秦凤清.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