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管理技术十篇

时间:2023-12-26 18:00:27

水域管理技术

水域管理技术篇1

关键词:大水域;化肥养鱼;养鱼技术

大水域化肥养鱼是建立在传统的池塘施肥方法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的养鱼方法,它的特点就是实施大水域的养鱼。就目前我国的现状而言,我国的大水域化肥养鱼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大水域化肥养鱼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要积极地改进这些问题。

1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具体要求

1.1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质量要求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实施要符合一定的具体要求,对大水域化肥养鱼最大的要求就是质量要求,我们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哪一个行业,我们永远要求质量第一。而依据大水域化肥养鱼技术的原理我们很容易看出大水域化肥养鱼的质量隐患,因为大水域化肥养鱼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向大水域内投入鱼类的营养元素,通过一定的光合作用促使大水域内的植物快速生长,进而能够为大水域内的鱼类提供充足的食物。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大水域化肥养鱼存在着很大的质量隐患,因为一旦我们的化肥施用量过大,我们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质量就很难保证,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的大水域化肥养鱼都存在着过量施肥的问题,这也是竞争过大而造成的重大问题,因为竞争过大,渔业商家都想寻求最大的利益,而大部分的渔业商家都通过在大水域内大量施肥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使得我国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质量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可以说大水域化肥养鱼的质量问题是影响大水域化肥养鱼发展的主要因素。

1.2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环保要求

相对于传统的池塘养鱼方法而言,大水域化肥养鱼有很多优点,然而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缺点也很明显,大水域化肥养鱼最大的缺点就是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水域化肥养鱼是通过施用化肥来实现的,很多不够专业的渔业商家或者是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渔业商家误认为在大水域内大量的施用化肥能够提高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产量,其实不然,在大水域内大量的施用化肥不仅不能够提高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产量,而且还会造成很严重的水污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大水域内大量的施用化肥会导致植物的滞后生长,因为过多的营养那些植物根本不会全部吸收,它们就类似于人类吸收营养物质一样,过量的营养只会导致人类身体的崩溃。而在导致植物的滞后生长的同时,在大水域内大量的施用化肥会造成很严重的水污染,这是在大水域内大量的施用化肥造成的最大问题,而水污染在某种程度上又会影响到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产量。因此,我们的大水域化肥养鱼要注意环保问题,因为这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还会导致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产量。

2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具体技术

2.1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放鱼技术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放鱼技术要结合具体的大水域的特点进行一定的设计和调整,本文论述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放鱼技术只是普遍情况下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放鱼技术,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相关的调整。第一,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放养分为两种。首先,我们大家熟知的一年一放的放鱼技术。对于一年一放的放鱼技术,我们可以推断出来,一年一放的放鱼技术所适用的鱼种是成长比较快的鱼种,它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发展比较迅速。而对于一年一放的放鱼技术,我们所投放的鱼苗也不宜过小,即便是生长周期比较短的鱼种,因为过小的话我们的鱼苗存活率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对于生长周期比较长的鱼种,我们可以采用放养周期比较长的放鱼方式。相比于生长周期比较短的鱼种,生长周期比较长的鱼种的回报率要高,但是要求我们的大水域化肥养鱼商户投入的更多,因为生长周期比较长的鱼种不管从鱼苗的价格上还是养鱼的技术和时间投入上都比生长周期比较短的鱼种要大。就目前我国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现状而言,大部分的大水域化肥养鱼商户都偏向于生长周期比较短的鱼种,基本采用一年一放的大水域化肥养鱼放鱼技术,因为一年一放的大水域化肥养鱼放养技术的运转周期短,经济回报见效快;第二,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放养的比重。对于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放养的比重,我们应该结合大水域化肥养鱼的具体选址来确定,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放养的比重应该是以适应大水域化肥养鱼的鱼种为主,因为只有适应大水域化肥养鱼的鱼种才能够给养鱼商户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而我们也要考虑到鱼种之间的关系,我们所放的鱼种之间应该没有利益关系,也就是“鱼吃鱼”的关系,如果存在这种关系,我们的大水域化肥养鱼将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2.2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用料技术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用料技术要结合具体的大水域的特点进行一定的设计和调整,在此所提出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用料技术也是在普遍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用料技术,在具体的用料过程中我们也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关的调整,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最适合当地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用料技术。第一,施肥量的控制。在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施肥量的控制问题上,我们应该有一定的技巧。在天然的肥料缺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施用相对较大的肥料,而对于具体是哪一种肥料的缺失,我们也可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具体的情况,看哪种肥料的量不足,我们就施加更多的肥料去补足它的欠缺。而在地域上,我们应该有所讲究。在钾和钙比较充足的南方,我们应该重点补充氮肥和磷肥,而在氮和磷比较充足的北方地区,我们应该重点补充钾和钙的用料量。而大水域的面积大小也会对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施肥量产生很大影响,对于大水域化肥养鱼的大面积地域,我们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施肥量应该较大,而对于大水域化肥养鱼的小面积地域,我们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施肥量应该相应的有所降低;第二,用料的次数。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用料次数应该结合鱼苗的生长状况去确定,对于生长状况比较好的大水域化肥养鱼地区,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用料次数,因为如果大水域化肥养鱼地区的鱼苗如果生长的比较好,就代表上一次的施肥的效果很好,上一次的施肥的效果很好就意味着鱼苗的健康状况良好,我们要提高它自己的摄食能力,我们要尽量减少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用料,等到大水域化肥养鱼地区的用料实在不足时我们再进行肥料的补充。而对于生长状况比较差的大水域化肥养鱼地区,我们应该尽量增加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用料次数,因为如果大水域化肥养鱼地区的鱼苗如果生长的比较差,就代表上一次的施肥的效果不是很好或者是这一批鱼苗的生存能力比较差,我们就要相应的增加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用料次数,即便是这一大水域化肥养鱼地区上一次的肥料没有被鱼类吸收完,我们也应该及时的把这些未被吸收的肥料清理掉,给它施用新的肥料,在施用新的肥料之前,我们一定要及时地清理掉上次没有被吸收的肥料,如果没有及时地清理掉上次没有被吸收的肥料,那么新的肥料的吸收效果会大大地降低。

2.3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保护技术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保护技术和传统的池塘养鱼的保护技术基本类似,在池塘养鱼的保护技术中,主要以在池塘周围使用网状物来进行保护,而对于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保护来说也是通过使用网状物来实现的,对于网状物的选择,我们尽量选择网格较小的网状物,因为我们要考虑到大水域化肥养鱼的鱼苗的大小。而对于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使用,我们应该注意它的高度选择,尽量围得高一点。而大水域的面积之大也为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保护技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大水域的面积一般都比正常的传统池塘要大得多,在网状物的使用上也有很大的困难。

3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管理

3.1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经济管理

对于大水域化肥养鱼,它的总成本比传统的池塘养鱼的成本要高得多,其一是因为它的总体面积比较大,使得总的成本有所上升。其二是大水域化肥养鱼采用化学肥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总的成本。因此,我们要做好合理的经济管理工作。第一,我们要控制好大水域化肥养鱼的成本。在大水域化肥养鱼过程中,我们要在最初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在于避免后期由于资金周转不灵而运行中断的问题。在具体的大水域化肥养鱼过程中,我们要控制好具体的支出,包括大水域化肥养鱼的化学肥料的购买量,我们要尽量减少大水域化肥养鱼的化学肥料的损失,这一点非常的重要;第二,我们在大水域化肥养鱼的销售阶段做好相关的工作。在大水域化肥养鱼的销售中,我们要采用一定的合理的销售方式,所谓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合理的销售方式也就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最佳手段,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市场情况确定合理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销售方式,如果当地的鱼产品的加工业比较发达,我们就应该采用批发的方式去销售我们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鱼产品,而如果当地的鱼产品的加工业不发达,我们就应该寻求比较适合的销售地点,转移销售目标,以批发外地为主,零售当地为主。我们应该充分地分析当地的具体市场情况,确定好最适合当地的销售方式。

3.2 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管理

对于大水域化肥养鱼来说,我们的经济成本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我们要在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管理上做好相应的控制。对于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的管理,我们应该从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上岗时就抓起,在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正式上岗之前,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在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的具体工作中,我们应该建立相关的奖赏制度和相关的监督制度。建立相关的奖赏制度有利于对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做明显的赏罚,对于工作态度比较端正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和销售业绩比价好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我们应该对他进行相关的奖赏,比如说通过高额奖金和升职去提高工作态度比较端正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和销售业绩比价好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而对于工作态度比较差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和销售业绩比价低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相关的监督制度。建立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相关的监督制度的目的在于监督大水域化肥养鱼的从业人员的行为。

4 结语

就目前我国的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现状来看,我们的大水域化肥养鱼技术还不够成熟,大水域化肥养鱼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些技术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不足。在未来的大水域化肥养鱼中,我们应该追求大水域化肥养鱼的高质量和减少大水域化肥养鱼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尽量减少大水域化肥养鱼商户的成本,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笔者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大水域化肥养鱼技术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l] 魏国.研究发展战略,促进渔业发展.渔业经济研究,2005,(02).

水域管理技术篇2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信息管理水平提升,水电工程数字化已成为中国水电科技新的战略发展方向,数字流域已成为水电行业研究热点。数字流域以数字可视化集成平台为基础,达到提升流域水电开发建设管理与决策水平、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降低流域开发综合成本的目的。在对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特点分析和开发管理特点探讨基础上,依托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研发项目管理实践,探讨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研发管理,推动实现国内首个数字流域示范,促进数字工程核心竞争力、雅砻江流域开发建设的管理与决策效率和中国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项目管理;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软件开发

0前言

大型流域的水电开发建设往往以梯级滚动方式进行。从单个工程来看,其勘测设计、施工建设与运行维护期常达上百年,在时间维度上需从工程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分散在各个阶段和各参与单位的信息进行有效集中管理;而从整个流域来看,在同一时刻存在不同开发建设阶段的工程,在空间维度上也需要从全流域协同角度对分散在各个工程不同阶段的信息进行有效集中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信息管理水平提升,水电工程数字化已成为中国水电科技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催生了数字电站、数字水电工程、数字流域等新兴概念[1]。所谓数字流域,以数字可视化集成平台为基础,通过工程三维地理信息、地质地震、水文气象等建设环境数字化,精细化三维枢纽、机电工程模型数字化,工程建造、安装过程仿真数字化,以及工程施工过程的主要信息采集与管控的数字化,将流域范围所有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主要设计、建设、采购、安装等信息以模型为核心进行综合集成,实现以工程计量数字化为核心的工程投资精细化管控,以质量信息数字化为核心的工程施工质量的精细化管控;以进度跟踪、仿真和优化为核心的工程施工进度管控和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提升流域水电开发建设管理与决策水平、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降低流域开发综合成本的目的。当前国内外关于数字流域的研究与实施刚刚起步,是水电行业研究热点。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率先启动数字雅砻江平台的规划研究,目前已处于建设实施阶段;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正开展大渡河流域数字化项目“智慧大渡河”规划研究;澜沧江等流域开发建设者也在筹划数字流域相关工作。笔者所在团队承担了雅砻江流域数字化平台建设I标(三维可视化信息集成展示与会商平台)项目,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研发管理,实现国内首个数字流域示范,对提升数字工程核心竞争力、提升雅砻江流域开发建设的管理与决策效率、提升中国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1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简介

1.1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技术架构

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在专业数据管理和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对空间管理对象及其数据进行统一的编码和配置管理,实现平台中模型、空间对象与专业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相互关联,同时融合应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数据资源在三维环境下的集成和使用。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采用四层架构,包含数据层、组件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其中数据层分为本地数据库和数据中心数据库:本地数据库主要包含平台所需的基础地理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和各个业务系统的主题数据;数据中心数据库来源于流域开发公司数据中心采集与整编的各个业务子系统数据。

1.2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技术难点

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需要基于成熟稳定的图形平台,以及GIS与BIM的无缝融合技术体系,通过场景维护、参数驱动演示、多终端应用、多模式交互实现对流域开发涉及的空间对象与管理信息进行集成展示、分析应用。平台的技术开发主要有以下难点:

(1)流域TB级海量数据的并行计算与实时绘制。平台需要承载的数据有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工程三维模型数据、实时监控数据、业务结构化数据、流域开发与工程建设过程中来源于各参建单位与机构的图纸、报告、音频、视频、图像、报表等信息。数据种类多量大,数据有序有效管理以及直观展示,对平台的承载能力、场景管理能力及动态绘制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2)GIS与BIM无缝融合。平台涉及流域上千公里范围内高精度地形及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各工程BIM数据的有效集成与可视化展示。GIS与BIM无缝融合的技术是解决不同尺度模型展示的关键技术点,当前国内外还未有成熟技术解决方案。

(3)高山峡谷地区地形地质、地下厂房与机电系统的动态可视化表现。水电工程通常地处高山峡谷地区,其模型数据特点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匀,在重点工程部位呈现高密度集中的特点,种类包含地形、地质、动态施工模型、地面建筑物、地下厂房系统等,部分模型精度需要满足工程测量管理要求,与数字城市、交通等行业采用概化模型有着本质区别。目前为止国内外市场上未见有成熟的水电行业的GIS应用平台以及成功的应用案例,也无相关行业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

(4)底层定制接口与特效支持。水电工程的场景复杂性要求图形平台能表现天气变换、景观植被、水流、机械施工、虚拟仪表、动态贴图、工程管理指标对比分析等需求。从宏观概况到微观特效,从概化表达到精确测量,对平台的可视化表达效果有极高的要求。

(5)多终端与集群大屏应用。要求平台支持iOS、android移动终端,以及离在线应用,并支持集群式大屏拼接,以适应数字化平台可能的多平台终端以及大屏会商需求。

(6)面向数据中心建设的信息集成与展现。平台采用的框架结构,要求对数据模型、数据标准、数据共享、工程建设数据管理等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需具备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以与数据中心核心技术路线一致。

2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开发管理特点

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开发管理的基本目的是,让项目在整个平台软件生命周期中(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维护的所有过程中)都能在项目管理者的可监控之下进行,以满足预订的成本、按照预订的日程且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平台软件并交付给客户[2]。大型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和特点[3]:欠缺项目范围管理、疏于项目团队的管理和项目风险的管理比较落后。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开发管理除了上述大型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技术风险管控复杂。如上节所示,作为开创性的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需要重点攻关解决的技术难点众多。在技术攻关过程的技术风险管控尤其复杂。

(2)干系方多,需求确认难。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其用户涉及流域开发管理各总部部门、各工程项目管理局及电厂、各工程参建单位、各信息系统实施单位等机构人员,包含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如此众多的干系方,各自的应用需要与意见不一致,将用户的全部意见收集起来进行分析以确认需求困难。

(3)源系统多,协同难度大。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其数据来源于各业务系统及生产管理活动中,内容涉及流域建设全生命周期、不同参建单位,类型包含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集成协同难度大;平台涉及的工程信息产生于流域建设、运营过程业务,信息之间涉及复杂的逻辑关系,需要对流域规划、工程建设、电力生产、梯级调度、水保环保、征地移民等流域全生命周期、各专业领域的业务内容和流程有全局考虑和深入认识,协同组织难度大。

3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研发项目管理实践

雅砻江流域三维可视化信息集成展示与会商平台(简称: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是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规划的雅砻江流域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应用的示范项目。该平台是基于流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建筑信息模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全流域真实管理和决策环境并集成表达决策所需的各种数据及分析结果,监控流域环境要素和人工过程的变化,实现流域水电开发的可视化管理,目的是为雅砻江公司实施流域开发管理提供辅助工具和决策支持服务。在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研发项目管理工程中逐步研究并实践,确保了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研发项目顺利开展,实现了国内首个数字流域示范。

3.1技术风险管理

针对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需要重点攻关解决的众多技术难点,为有效管控技术风险,通过项目启动前进行三维可视化基础平台选型、开发过程中跟踪管控技术研发的方式进行有效管理。经过多年来水电工程数字流域和水电工程三维模型数据融合的研究,结合雅砻江流域真实基础地理信息和工程信息模型数据进行了大量验证,结合本项目对可视化平台的需求,按照实践指导选型的原则,对国内外行业内多家主流三维可视化基础平台进行验证与考察。从三维平台在GIS与BIM混合模型可视化表现效果、底层开发能力、二三维一体化技术架构体系,以及技术支持、接口开放、底层按需开发、云端一体化移动平台等多方面综合分析,选择超图公司SuperMapGIS作为雅砻江流域三维可视化基础平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跟踪管控技术研发,有效管控技术风险。以GIS与BIM融合技术为例,采用项目实际基础地理信息和示范工程三维数字移交模型,在项目前期即进行GIS与BIM融合技术验证,并根据技术验证结果反馈超图基础平台底层研发人员,快速响应技术开发需求,顺利实现BIM数据接入GIS平台。

3.2需求管理

针对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干系方多,需求确认难的情况,通过项目启动前对标书需求深入理解、项目启动后与雅砻江公司总部主管部门交流需求、再至二级单位(如锦屏电厂、两河口管理局等)进行需求调研、汇总编写需求分析文档并请雅砻江公司总部主管部门和相关二级单位共同进行评审,以此确认开发工作需求基线。在此基础上,对需求变更进行控制,确定需求变更控制过程,进行需求变更影响分析,评估每项选择的需求变更,以确定它对项目计划安排和其它需求的影响。在需求交流和调研过程中,做好交流记录和需求分析文档确认,做到需求来源和需求变更有据可依。

3.3沟通管理

针对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源系统多、协同难度大的情况,在项目启动前梳理项目涉及到的各管理信息系统和涉及的各组织机构,结合项目研发进度计划形成项目进展线,有效的对项目各阶段的沟通内容进行梳理,如图3所示;在项目建设进行过程中,按照项目进展线的计划,与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两河口大坝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电站电力二次系统、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流域梯级水库风险调度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流域征地移民信息管理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流域环保水保信息管理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以及流域公共安全信息管理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实施方交流数据情况,确认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表现的专业数据来源,并通过高效的沟通实现数据接口的内容和方式确认。

3.4研发管理

结合项目实施的特点,在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项目实施中引入敏捷开发模式,提高产品研发和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研发过程的进度和质量管理。敏捷开发操作流程如图4所示。敏捷开发管理应用的主要流程为:在项目(产品)启动阶段,应制定总体计划并明确里程碑节点,并作为整个敏捷开发的总控阶段;根据产品化思路,将类似项目纳入到同一个产品线进行开发,一个产品线有且只有一个敏捷开发团队;项目经理作为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唯一接口人,负责收集用户需求和迭布版本的现场部署;不同项目收集的需求进入到统一的产品backlog,由产品经理(PO)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优先级;在一个迭代周期内,PO接收到的新的需求放入backlog但不影响团队正常的迭代工作,项目经理接收到的用户需求变更后以月为单位反馈给产品负责人,新需求可纳入下一个迭代周期;迭代版本后,对《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总体设计报告》进行更新。

4结论

在数字流域已成为水电行业研究热点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特点分析和开发管理特点探讨,并依托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展开研发项目管理实践,从技术风险管理、需求管理、沟通管理和研发管理等几方面探讨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建设项目管理,确保了数字雅砻江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研发项目顺利开展,促进了数字工程核心竞争力、雅砻江流域开发建设的管理与决策效率的提升。本文研究的大型数字流域可视化集成平台建设项目管理,解决了数字工程和数字流域项目高效建设的管理难题,将推动中国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钟桂良 邱向东 尹习双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倪维东,葛来龙,朱桂权.浅谈数字化水电站及其实现方案[J].装备制造技术,2010(11):92-93,96.

水域管理技术篇3

【关键词】GIS技术;水文水资源;资源管理;资源政策;防洪抗旱

前言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水文和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技术,由于GIS技术立足于计算机技术,这使得水文水资源工作可以利用数字、通信领域的新发展得到迅速的发展,实现水文水资源科学的管理、水文资源政策合理的制定、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可见GIS技术对于水文水资源工作的重要价值。应该从GIS技术的水文水资源基础认知入手,分析水文水资源工作应用GIS技术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以水文水资源工作和GIS技术的特点出发,探寻水文水资源领域GIS技术应用的要点,把握GIS技术应用于水文水资源领域的方向,更好地实现GIS技术对于水文水资源工作的价值,促进水文和水利领域的各项工作走向深入。

1 GIS技术的概述

GIS技术是立足于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的信息加工和处理系统,GIS技术具备地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分析、管理、应用功能,是地理分布、空间信息加工的重要技术,是水文工作重要的基础性技术。GIS技术为水文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形成了不同于传统水文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特别在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监测、水资源保护、资源政策指导、防洪抗旱工作中GIS技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是现代水文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技术。

2 水文水资源工作应用GIS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统一的GIS技术平台

当前水文水资源行业已经看到GIS技术的重要价值,并展开了GIS技术的应用工作,但是由于各自为战,导致GIS技术的开发平台多种,数据格式多样,没有完整的标准和规范,这个水文水资源信息交流和共享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影响GIS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2.2 GIS技术与其他工作沟通不想

当前,GIS技术的应用工作多重视水文水资源数据的采集,没有利用GIS技术的优点展现与其他工作和领域的合作与沟通,导致GIS技术的交互性出现不足,特别是GIS技术数据与现有的水文模型不能有效契合,出现GIS技术的深层次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的问题。

2.3 GIS技术的动态效果有待于提高

GIS技术对水文现在的表述多属于静态描述和简化处理,这会产生GIS技术与实际之间的较大差异,进而会影响GIS技术动态模拟效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出现GIS技术的表达障碍。

3 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

3.1 水资源规划中应用GIS技术

水资源规划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可通过GIS技术可以建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模型,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评价,辅助进行水资源评价,以便做出水资源合理的规划。

3.2 水资源管理中应用GIS技术

水资源管理包括对水文基本信息、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河流水系、土壤植被、水利工程等多种不同类型要素的管理,GIS技术可以实现多元信息的叠加分析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信息的服务。

3.3 防洪抗旱中GIS技术的应用

通过GIS技术与GPS技术、RS技术的结合可以建立洪水预警和干旱预警的系统,对洪涝灾害和旱灾进行灾情评估、灾情预报和灾害风险分析,有利于控制灾害的风险,降低灾害的损失。

3.4 水资源政策制定中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水资源政策制定中的数据基础和理论基础,有利于缩小理论和实践的差别,形成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大量的数据及相应的模型作为基础作为水资源政策的支撑,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GIS相关空间分析功能得到相应的结果,为水文水资源规划、评价及工程实施服务。

4 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应用的展望

4.1 GIS技术在建立水文地理空间数据库中的应用

水文地理空间数据库是今后水文水资源工作的重要基础,是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应用的核心,数据库要保障实时查询则要求保持服务器端数据库与实时报汛数据库之间的通信,创建并存储洪水预报相关数据,进行更新、插值计算后得到最新信息,以便在水文水资源工作中得到有效地应用。

4.2 GIS技术与水文模型的融合

GIS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与水文模型做到合理的契合,GIS技术应用于水文模型的数据处理过程,通过单指标空间分析和多图层加权叠加,模拟地下水运移规律和转化过程,实现水文水资源专业模型GIS技术的集成。

4.3 GIS技术的二次开发

水文水资源领域要重视GIS技术的二次开发,优化增加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加强对水文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模拟,为决策规划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GIS技术具有系统性和基础性的优点,在水文水环境领域有着重点的应用,在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抗旱防涝、资源决策等方面,GIS技术可以提供重要的支持,应对GIS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熟练掌握,立足于水文水环境的实际,解决GIS技术应用方面的难题,在把握GIS技术应用重点的同时,提高水利水环境工作的质量。此外,作为技术人员和从业者,应该对GIS技术的发展有所展望,要明确GIS技术与水文工作结合的关键,以期更好地促进水文水利工作取得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绘绚.GIS在水文信息化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11(01).

[2]王光明,梁秀娟,肖长来,于景录.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吉林水利.2009(06).

[3]刘佳,于福亮,李传哲,尹吉国.GIS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水电能源科学.2007(02).

水域管理技术篇4

[关键词] 流域水利现代化动力评价

没有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现代化就容易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科学构建流域水利现代化动力评价体系,才能准确判断流域水利现代化进程以及相应的工作内容,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对此大力推进。

一、对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的基本认识

1.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子系统,流域水利现代化支撑区域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在对水利现代化的认识上,由于当前中国的水利事业正处在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的起步阶段,在认识上也处在探索时期。审视各流域及各省水利管理机构纷纷推出的现代化建设规划,可以看出,人们对什么是水利现代化的认识并不统一,由于对其本质认识含糊,所以在如何建设水利现代化、怎样才算建成现代化等问题上,语焉不详。

在诸多对水利现代化的理解与定义中,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在2003年所提交的《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报告》对水利现代化的界定较有权威性,认为水利现代化涉及四个方面:

(1)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2)水利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3)水利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

(4)水利现代化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根据上述界定,流域水利现代化也是国家现代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从系统角度看,流域水利现代化应以流域为尺度,结合与流域相对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考虑流域整体内水利现代化的需求,对其进行建设。

因此,我们在对流域水利现代化的评价上必须强调以下两点:

(1)流域水利现代化是区域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战略性地位已受到普遍认同。所以,流域水利现代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事业,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流域水利现代化是区域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支撑区域现代化。

(2)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内容与进程评判要与所在区域的现代化相联系。流域水利现代化支撑区域现代化的发展,其评价要以区域现代化对水利的需求为评判依据。

2.动力评价是把握现代化本质的基本手段

评价现代化,要立足于对现代化本质的把握。由中国科学院何传启主持的“中国现代化研究”引领了当前中国对社会现代化研究的最前沿,最全面,具有权威性。《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指出,现代化的本质度量,包括三个最基础的内涵识别: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和公平表征。其中,现代化的动力表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现实能力”、“发展推动能力”、“发展竞争潜力”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动力表征。动力的内容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以及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及对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

落实到流域水利现代化上,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动力就是指流域水利的持续发展能力。

在对水利现代化进行评价时,要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水利现代化的进程评价――从静态结果反映水利现代化的水平;二是水利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从动态过程反映水利现代化的水平。而后者就是对水利现代化的动力评价。

二、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动力内涵

结合上述认识,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动力内涵可以表征为流域水利的持续发展能力。由于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由其各类资源、先进的技术、制度和创新的水平决定的,所以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动力内容应涉及资源、技术、制度、创新四个方面。在这每一个方面的考量上都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

动力内涵之一:流域水利发展需要的各类资源及其合理构成。

流域水利现代化的资源包括水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基础设施、水利资产、人才、区域的文化、流域的影响力、凝聚力。这些资源为流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推动了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定和制约了现代化的进程,尤其是其中一些资源也有自身发展的要求(如人才、影响力),以上这些共同组成了流域水利现代化的推动力。

资源决定了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可能性,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在流域水利现代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资源构成会有所差异,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

动力内涵之二:流域水利发展需要的先进的技术。包括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管理决策技术等,这些为区域水利现代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可以大大提高水利业务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现代化的流域水利,需要高精尖的水利科技推动其发展。优化配置、科学合理与高效利用水资源,就要求水文预报、水利通信、重大决策、防汛指挥调度等多元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到及时、准确。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运用先进的工程、信息、管理决策技术等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水文水情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进而实现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资源调度与水工设计自动化、水环境监测网络化、防洪抢险机动化、工程施工机械化。

动力内涵之三:流域水利发展需要的先进的制度。包括管理体制、组织体系、法律法规等,涉及到流域的水利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先进的制度规范了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各主体的行为,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制度是水利现代化进程顺利与持久的保障,制度的好与坏、完善与否决定水利现代化的动力大小与持久。如果制度不健全、管理能力低下,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没有后劲,不能够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程不断发展。流域水利现代化要不断发展,必须建立与流域社会经济和自然各方面环境相匹配的流域水利管理体制、与流域水利现代化战略相匹配的组织体系和完善的流域水利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动力内涵之四:流域水利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具体包括水利观念、水利科技、管理制度等的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的,水利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创新。水利现代化需要通过观念创新改变落后的治水思路,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水资源危机,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流域水资源管理。所以创新是推动流域水利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

三、流域水利现代化动力评价的原则、方法与标准

1.原则

由于流域水利现代化涉及经济、社会、技术、资源、生态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涵十分丰富。反映流域水利现代化每个侧面的指标比较多,有些指标之间相关性很强,全部予以考虑十分复杂,也不便于操作;有些指标虽然重要,但不易取得准确数据。因此,为了能够客观、准确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在确立流域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时,应该根据流域的具体情况,立足于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利现代化。因此,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的确立必须坚持以下一些原则:

(1)系统性:指标体系设立既要反映流域水利现代化与区域社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也要反映水利及水利现代化自身的特点,使其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全面地反映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水平、目标及方向。

(2)代表性:指标要能够反映未来流域水利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性与目标性,能够尽量剔除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人为因素的差异导致定量指标计算结果的较大差异,便于进行国内外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

(3)综合性: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与程度,设置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4)可操作性:水利现代化的指标确定要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定量指标要简明、综合,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际测算和制定发展目标;数据易得,指标易算。

(5)动态持续性: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具有单调函数的特征,必须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连续性,以有效反映现状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水利现代化进程。

(6)可比性:包括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

(7)规范性:对定量指标的计算及其涵义的解释应规范,资料来源规范。

2.标准

现代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动态渐进的过程。由于我们在考虑流域水利现代化的评价时,是将这一进程放在区域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之中提出的,因此流域水利现代化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的标准。

在流域水利现代化战略研究的层面,要强调应该在流域水利现代化满足区域现代化的质量、公平及自身动力的需求框架中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因此,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动力标准同样应根据区域现代化对其能力的要求而确定,形成相应的评价标尺。

3.方法

根据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并将以往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水利现代化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对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力表征,我们选取了资源水平、技术水平、制度水平和创新水平4个2级评价准则,围绕这些2级准则广泛选取群体指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全面的层次性强的原始指标群,再对指标群进行聚类合并,于是得到评价的指标体系。当然、这些群体指标即有定量指标也包含了定性指标。

四、以太湖流域为例的水利现代化的动力评价体系构建

太湖流域湖水利的“发展现实能力”、“发展推动能力”、“发展竞争潜力”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该地区或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动力表征,用于对太湖流域水利业务、水利管理和水利发展,以及对上述三种能力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等方面进行评价。

1.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动力评价的基本思路

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动力是太湖流域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因来源”和促进未来继续增长与发展的“潜在准备”。没有动力体系,就不可能产生并维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就不存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也就不可能对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建设进行动态比较、评价和有效度量。

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能力由资源条件、技术条件、制度条件和创新四个方面构成,太湖流域的资源、技术、制度条件及相应的创新能力构成了水利发展的动力,决定了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由于能力条件的综合性特征,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动力评价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在具体指标选取方法上可采用。目前,关于水利现代化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大多数研究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省份特点,运用相关系法或者直接是专家的头脑风暴法,从原始指标中筛选出若干个作为我国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至今还没有研究者将代表性和全面性完美的综合起来,以构建一套能准确评价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动态指标筛选方法是将专家意见、理论内涵分析和多层次筛选结合起来。先对以往各研究者关于水利现代化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然后围绕水利现代化动力的具体内涵,依据太湖流域自身的特点,广泛选取群体指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全面的层次性强的原始指标群,再对指标群按照聚类方法进行筛选。

2.动力评价水平指数层设置的基本思路

由于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的能力表征为四个方面,即资源条件、技术条件、制度条件和创新能力,所以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动力水平可以表达为资源水平、技术水平、制度水平和创新水平等四个水平指数。

资源水平:一般意义上,流域水利管理中谈到资源条件往往指流域的水资源,然而,当我们将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作为一项事业并放在国家及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环境,并与区域的社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看待时,就会发现我们必须超越对水利发展资源条件的狭义认识。这里的“资源条件”是指保障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并可以使之服务于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各种内外部资源。

技术水平:技术可分为物化形态的和智能形态的两类,根据这一分类标准,结合太湖流域水利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的技术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管理决策技术、公共服务技术和信息技术。

制度水平: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制度条件是指在太湖流域水利活动中围绕太湖流域的水利事业形成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保证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有秩序地、正常地进行。

创新水平: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创新主要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学习等四个方面,由此形成相应四个方面的创新能力。

3.动力评价基本要素层设置的思路

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动力评价的基本要素如表所示。

资源水平要素: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的资源条件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具体涉及水系及空间资源、工程设施资源、人才资源、财务资源;无形资源包括只知识资源、声誉、凝聚力、外部关系。

无论是有形资源还是无形资源,它都是为保障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服务,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优化资源的配置,是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发展不竭的动力。

因此,我们可以用可利用水量模数(反映太湖流域水资源存量),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反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体合理覆盖指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分配状况)、水资源GDP承载力(反映财务资源与水资源的平衡),人均固定水利资产投资(表示了当代人为后代人投资了多少)。

表 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动力评价的要素层设置

技术水平要素:结合太湖流域水利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的技术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管理决策技术、公共服务技术和信息技术。

拥有流域水利现代化技术,同时要有一定的技术人才来运用技术,才能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流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相适应。所以,我们通过机械化施工率、水利信息化指数、节水普及率、水利实用技术推广率、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来反映技术对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制度水平要素: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制度条件是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制度条件的认识可以从长三角区域的宏观制度环境和太湖流域本身的水利制度体系两个方面来考虑。

组织与管理体制、水利法规和政策、水利战略与规划及水利建设管理技术性规范等制度是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事业顺利开展的前提,对这些制度、法规的执行,是建立制度的根本。

所以,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制度本身配套情况、执行情况和制度的管理人员三个方面来评述。具体的指标可以设为:水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达标率、大专以上管理人员比重、水事纠纷案件结案率、法律法规配套率。

创新水平要素:创新是一切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的基本动力是人类或人民的需求,一个新的理念必将带动一次创新的浪潮,新的理念也只有依靠创新才能实现。水利现代化事业也不例外。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创新主要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学习等四个方面,由此形成相应四个方面的创新能力。

由于创新涉及人才资源、物质资源、社会文化认同、尤其是精神支持等方面,因此,我们通过人才结构及比例(学习能力的体现)、科研投入增长率(创新的资金保障)、创新倾向(创新的主观动力)、创新的社会支持力(创新的客观动力)、水利科技创新达标率(创新成果水平)来对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创新潜力进行评测。

水域管理技术篇5

(1)在存储信息时,具有威胁性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般都具有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的职能,而信息在加工处理时,大部分都是以源代码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对这时正在加工处理的信息保护加密措施就无法正常作用,如果这时的故意操作和攻击行为中发生意外都可能会造成信息系统得到损坏。除此之外,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的损害的还包括电脑辐射,以及电脑软件、硬件的损坏等诸多原因。(2)攻击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多种方式。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对于电脑系统来说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会损坏电脑的文件和操作系统,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转,甚至导致计算机的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盗取信息。攻击者借助许多方式盗取信息,例如在网络路线中利用电磁波的辐射拦截网络路线中的重要信息,在信心进行存储与加工时,通过强行访问或者冒名,来实施盗取行为;对信息再次释放。攻击者把已经盗走的信息,经过修改之后,在一定的时刻让计算重新再释放出来,从而造成信息多次出现或者出错;冒名顶替。部分不合法的信息用户伪装成合法的用户,进入电脑信息系统进行非法访问和阅读,冒充授权者,并且接受和发出信息,最终造成信息的丢失;修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有关信息在没有监控时,系统信息被修改,即把信息的特性、内容、发出者和接受者做修改,从而代替原有的信息,导致信息失去其本身的真实性;推理。攻击者把已经到取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信息交换交流的程度和信息流量变化,再结合其它相关的信息,从而推理出有用的信息。(3)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层次的需要。信息管理系统在面对如此多的威胁时,需要快速建立起可靠健全的计算机安全保障体系,从而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可靠切实运行,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建立安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体系,要完备信息的安全层次,利用好信息安全技术,从而建立起高效安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体系。

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使用现状分析

(1)信息管理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计算机才开始出现,因为我国的计算机起步相对较晚,我国的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也处在落后地位。一方面的原因是受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对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水平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各个计算领域内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对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而且计算机技术人员自身的素质也有所欠缺,相对来说落后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信息管理技术的严重落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对此加以重视。(2)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专业工作人员较少。要想不断提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水平,主要是要培养出大量的专业型人才。不仅要培养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在计算机信息管理领域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并且还要使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技术在各个领域内得到普及。然而现阶段,比较缺乏专业型的人才,而且还有部分的技术人员的素质急需提高,对计算机领域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未得到足够的激发。(3)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计算机技术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表现出很快就会在各个领域内普及的趋势,所以有专家称,21世纪是计算机技术的时代。然而,现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并不乐观,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仍然比较低,从普及的角度来说,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仍然没有进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我国的农村或者一些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家用计算机的数量依然很少,部分家庭对计算机概念竟然一无所知,但是现阶段,我们国家正在不断鼓励农民实施多种方式经营的模式,如果计算机技术没有得到普及,将会对农民运用新技术的条件产生影响;从使用程度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人对计算机的运用仅仅局限于计算机信息的检索,或是交流信息,计算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确保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安全性的措施

水域管理技术篇6

水环境管理社会化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实行参与式管理,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掌好舵”,把“划浆”的事尽量交给社会,不仅节约财政开支,减少人员,而且还将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水环境管理社会化还将带动水污染防治相关社会组织、咨询服务机构的广泛兴起,对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结构根据

《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辽河流域指辽宁省行政区域内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的干流及其支流所流经的区域和集水区域,见图1。省和流域市、县(含县级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辽河保护区管理机构依照其职责负责对辽河保护区内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主要可归纳为3个层面[6]:

(1)饮用水水源和水生态保护。主要通过政府层面确定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方案及保护措施,并予以实施。该层面涉及的环境风险管理可引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市场化机制。

(2)点源污染防治。主要通过实行流域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环评制度、“三同时”制度、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组织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污水再生利用设施以及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等手段防治污染。该层面涉及评估、交易、建设、运行等诸多环节,可社会化要素较多。

(3)面源污染防治。主要围绕固废管理、农业生产管理、畜禽养殖污染排放管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展开。该层面与点源污染防治一样涉及评估、建设、运行等社会化要素。

2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可社会化要素分析及实现途径

通过分析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结构,可社会化要素如下:(1)项目环评、验收审批环节。可社会化要素包括:治理技术工艺可行性及优越性评估、治理工程合格验收评估。政府建立环境技术评估体系,将审批涉及的技术环节工作转交第三方专业机构。(2)排污许可证发放环节。可社会化要素包括:排放总量及风险评估、排污权的交易。政府搭建排污权交易平台,建立合同减排服务管理规范,促进排污市场的社会化运作。(3)城市污水厂建设环节。可社会化要素包括:建设主体、环保工程设施建设招投标、工程监理、综合服务外包。政府建立环保工程设施建设招投标制度、城市污水厂外包服务管理规范、环保工程设施监理技术规范。(4)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管与风险控制环节。可社会化要素包括:排污监测、检测、日常排污公众监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污染风险控制。政府出台水环境监测社会化技术规范、水环境信息与公众监督平台、企业信用考核和等级评价办法、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化技术规范、企业环保管理制度与考核标准、环保设施全过程管理准则、环境污染风险控制指南、环境风险损害评估技术方法等,在加强行政监管的同时,重视市场监管,通过公众监督强化政府监督,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果差的不达标单位,依据考核结果,实行行政代执行,交由业绩优良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此外,政府还需建立环境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推动环境管理社会化。具体可包括:环保先进实用成熟技术信息共享平台、科学普及平台、市场调查统计咨询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环境分析检测、环境审计、环境管理认证、环境教育普及及培训)、环境交易服务平台创业孵化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六大平台。

3结语

水域管理技术篇7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部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部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事业的发展。

转贴于

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水域管理技术篇8

关键词:现代流域管理体系;应用;分析

流域是指地面上以分水岭为界限划分的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所流经的整个水系覆盖的区域。每条河流都有它自己的流域,我国水系庞杂,有大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以及小到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等不同的水系流域体系。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流域的过渡开发和水系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流域管理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它绝不会只限于针对水系流域内水资源的保护问题,还包括流域治理和监测预警、行政管理等各方面。流域管理体系的应用对于科学、精确的管理流域体系,实现流域内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的科学化、合理化和高效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代流域的管理体系的应用很广泛,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对流域内的资源管理和利用

近年来人们对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过度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已经严重超出生态警戒线,对河流生态体系的危害极其严重。现代流域管理体系的使用可以让我们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系流域内的水资源,对水资源的开发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对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要合理调配,采取适度措施进行或增加水资源的补给,让流域内已经遭到破坏的水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治理和恢复。现代流域管理体系的应用也体现在对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布局配置、统筹协调上面,要做到用水有主有辅,结构科学合理,以免出现轻重不分,结构失衡的局面。同时节约用水也是现代流域管理体系应用的一个目标。

二、实现对流域内的生态保护

水系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是影响水系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流域温度、湿度、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现代流域管理体系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实现对水源涵养林的养护,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对湿地的功能修复和水生、陆生生物的保护以及河床沙化的治理等方面。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湿地环境的恢复以及沙化的防治工作都很有成效。退耕还林,空气好了,湿度大了;退耕还牧,生态环境好了,生物的种类多了。流域内的生态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三、加强对流域的环境治理和保护

流域内的环境治理主要是对水源质量的保护和治理。工业污水的排放,农药的污染、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无处理都是流域内水源受到污染的原因。水源的质量影响着千家万户,是我们对流域治理需要面对的严肃问题。

我们可以应用现代流域管理体系实现对污染物的控制,实现对流域内工业用水的治理和管理以及实现生活用水的安全。要实现这一目标,现代流域管理体系应用了生态修复技术和检测预警机制,建立了对环境质量的评估和检测的体系,具备了相应的检测功能并可进行有效的科学的考核和评估。我们可以采取行政措施加强对工业污水的排放的管理,关、停、并、转那些高污染、高耗能而低效益的工厂和企业,或者对他们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并定期核查;我们可以运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对工业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实现工业污水的零排放。对于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可以生态利用和污水处理两步走。一方面利用生活垃圾进行高科技生物处理,如建立沼气池既可处理生活垃圾也可用来生活用气或发电。也可进行合理规划,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污水的集中处理,做到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的两不误。

现代流域治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立法的支持和制度的不断完善。没有立法的保障和管理机制的参与,无法真正做到对水系流域内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而行政管理体系在现代流域治理体系的实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行政单位不仅担负着对其所在领域内的水源流域体系的环境监察责任,还同时赋有管理的职能。各行政单位应该协调合作,不断探索,以实现对流域环境保护的目的。

现代流域治理体系的应用还需要财政的支持和技术的保障。对各流域进行治理既要有财政上的保障来实现地方利益的调整和责任的分配,也需要高科技生物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财政的激励措施和代偿机制的建立可以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提高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和配合程度。没有高科技技术的支持也无法真正做到污水和环境的治理。

四、结语

科学合理的应用现代流域管理体系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有重大意义,其体系的完善和实行还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闫振广,孟伟,刘征涛,欠岵,王宏,周俊丽,杨霓云,张亚辉.辽河流域氨氮水质基准与应急标准探讨[J].中国环境科学.2011(11).

[2]孟伟,张远,王西琴,张楠.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Ⅴ.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经济政策[J].环境科学研究.2008(04).

水域管理技术篇9

论文摘要:利用保健食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创新覆盖面等统计指标和DEA方法,研究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绩效.结果发现: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在不同区域间的创新水平相差很大,新产品比重与研发投入强度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但不能单纯采用指标体系来衡量保健食品产业区域创新水平。我国保健食品产业整体创新的技术效率总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反映了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水平及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健食品产业竞争力的培育需要从提升保健食品行业的整体创新绩效着手.为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视角。

0引言

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欧、日居第4位的保健食品消费大国.保健食品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成为朝阳产业。研究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效益和效率,有利于比较保健食品不同区域创新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给各级政府及相关保健食品企业提供理性参考。

对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主要分别集中在区域创新领域和行业创新领域,其中以区域创新领域的研究为主。在研究方法上有DEA方法]、随机前沿SFA法]、相关分析法E3]、指标体系法…,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分析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总体上,对创新绩效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领域.但对区域性行业(区域性产业)创新研究较少。

1基于创新绩效分析的理论模型

DEA方法能在一定的投入产出下,对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它是一种测算具有相同类型投入和产出的若干系统或部门(简称决策单元,DMU)相对效率的有效方法。其实质是根据一组关于输入输出的观察值,采用数学规划模型.来估计有效生产的前沿面,再将各DMU与此前沿作比较,进而衡量效率。凡是处在前沿面上的DMU,DEA认定其投入产出组合最有效率,将其效率指标定为1:不在前沿面上的DMU则被认定为无效率,同时以效率前沿面之有效点为基准,给予一个相对的效率指标(大于小于1)。此外,DEA还可以判断各个DMU的投入规模的适合程度,给出各DMU调整其投入规模的方向和程度。

该方法成熟,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但对投入产出产量的选取及异常值比较敏感,如果选取不当,会造成很大误差。由于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仅以发明专利数量作为创新的产出指标也过于单薄。因此,本文在科学选取创新绩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指标与DEA方法,并结合保健食品产业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全面分析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在不同地区(主要以省级地区为单位)的区域性行业创新绩效。这种分析视角对于区域性经济发展和区域性保健食品产业集聚战略的实施均有良好的促推作用。

本文重点研究保健食品产业在不同区域的绩效,专门对广东、江苏、北京、浙江、江西、河南等13个省(直辖市)进行保健食品企业经济指标综合分析。

R&D人员和R&D经费作为创新系统的投入变量已经得到公认,这两项数据有两个来源,一是保健食品产业各区域的R&D人员和经费投入,一是按不同种类的保健食品统计的人员和经费投入,很显然后者数据要低于前者,作为区域性行业创新.并不都是以不同种类保健食品作为基本投入单位的,故本文选取前者数据。消化吸收支出是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支出.包括消化吸收引进国外技术和国内技术的支出。技术创新除了一部分自主创新外,相当一部分是在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如我国的医药器械和营养补充剂等都是如此。如果没有消化吸收的过程,就没有进一步的创新。新产品销售收入是典型的创新产出,之所以不选取新产品产值数据就是因为部分新产品也许会面临失败,没有在市场上交换,就不被市场承认。发明专利数是典型的创新成果,申请专利数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新成果,但不如发明专利数准确,因为前者并没有被认定,而后者是认定的结果。专利拥有量是存量数据,显然不能选取。

以上投人产出变量的选取充分考虑了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的实际成果而不是理论成果.较准确地反映了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创新中投入产出关系。用这些数据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能科学合理地衡量保健食品区域性行业绩效情况.在下文将主要讨论投入变量中的经费投入和新产品比重的关系

2实证结果

2.1保健食品区域性行业创新水平指标分析

为了对保健食品产业不同区域的行业创新水平进行分析,采用5个指标进行考察:(1)区域内的保健食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表示研发经费投入占保健食品区域性产业总产值的比重;(2)创新覆盖面,即区域内的创新保健食品企业占整个区域性行业企业数的比例;(3)区域内的创新保健食品企业平均项目数,反映了企业的创新强度;(4)区域内保健食品新产品比重,即新产品产值占区域内所有保健类产品产值的比重;(5)肖化吸收投入比重,即消化吸收投入占引进技术的比重。.6结果如表2所示。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较高的有广东省、江苏省、北京、上海、浙江等区域;创新覆盖面较高的区域有江苏、广东、浙江、黑龙江、北京等,较低的区域有海南、湖北等;创新企业平均项目数较高的区域有湖北、山东、江苏、黑龙江、浙江等,较低的有海南、河南、云南等;新产品比重较高的区域有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广东等,较低的有河南、云南、海南、湖北、黑龙江等;技术消化吸收投入比重较高的有海南、江苏、上海、天津、浙江等,较低的有山东、湖北、江西、广东等。总体上,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区域的保健食品行业的创新水平较高,而海南、河南、云南等区域的保健食品行业创新水平较低。

需要指出的是,单纯用某项指标来衡量某区域的保健食品产业的创新绩效是有失偏颇的.需要结合区域特点以及我国该行业的实际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研发投入强度指标,广东区域比较成熟,技术相对稳定,保健食品产品种类较多,新品研发成本较低,也许研发投入较低正是技术水平高的体现;又如技术消化吸收投入比重指标,海南的保健食品产业在全国而言并不是很强势(但椰岛鹿龟却是保健酒行业中唯一一个以单一产品为主的上市公司),加上国外营养素补充剂等保健食品技术与国内研发水平的差距客观存在,且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比较困难,如果短期内关键技术不能突破,有可能导致该项指标值偏低。

为了研究新产品比重Y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X的关系,将二者进行回归,结果如下:Y=1.535+18.034X(0.818)(7.621)R=0.675(1)从回归结果看,研发投入强度与新产品比重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R值较高,为0.675,并且统计检验比较显著,显示了研发资金投入对创新的正相关影响。这一结论,与国内保健食品产业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偏小而导致产业竞争力偏低的现象是一致的.这也是在此不讨论其它指标相关影响的主要原因。

2.2保健食品区域性行业创新效率分析

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乘积,纯技术效率反映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行业创新的投入产出水平,它是一个决策单元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相同的投入下,纯技术效率越高,产出率越高:规模效率实际上反映的是保健食品产业区域性管理水平,它是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的,规模效率一般呈U型曲线,即在规模较小时,效率较低,随着规模扩大,效率升高至最大值,当规模继续扩大时,由于管理水平不够.规模效率又继续降低采用TimCoelli的DEAP2.1软件进行DEA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创新总体技术效率不高,平均仅为0.7O,纯技术效率平均为0.77,低于规模效率平均值0.92的水平从技术效率看,有5个行业达到了技术与规模同时有效,分别是上海、黑龙江、海南省、河南省和江西省.技术效

率最低的区域依次是广东、山东、北京、江苏,技术效率综合反映了保健食品区域性行业的技术及管理水平;从纯技术效率看,除5个技术效率完全有效的区域(上海、黑龙江、海南、河南、江西)外,有4个省级区域的保健食品行业纯技术效率有效,纯技术效率最低的区域依次是广东、山东、北京、江苏;从规模效率看,规模效率完全有效的行业就是技术效率完全有效的5个区域(上海、黑龙江、海南、河南、江西),规模效率较低的区域依次是浙江、湖北、辽宁;从规模报酬看,除5个技术效率完全有效的保健食品区域性行业外,余下9个区域有3个区域(北京、浙江、云南)的保健食品行业规模报酬递增,增加规模可以提高效率:有6个行业规模报酬递减,减小规模能够增加效率。这深层次反映了管理水平的问题与整个保健食品产业创新效率偏低有关。

表3还给出了在维持保健食品创新成果不变的情况下,投入要素的改进程度。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相对高一些.改进度为35.98%,其次是研发人员投入的改进度为41.75%.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投入效率最低,改进度高达48.19%。总体上,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偏低,存在大量的原材料等资源浪费.这与我国当前植物提取物行业技术水平偏低的状况吻合。

结合3.1中指标体系的分析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上海市各项指标较高,技术效率完全有效;江西省虽然各项指标值偏低,但它是完全有效的。云南省各项指标偏低,并且技术效率偏低。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一方面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的保健食品产业原材料优势显著,但限于技术和资本缺乏导致技术水平偏低;另一方面,也反映创新水平高并不一定效率高,创新水平低也并不一定效率低,DEA方法正是弥补了指标分析的不足。

3结论与讨论

从研发投入强度、创新覆盖面、创新企业平均项目数、消化吸收投入比重、新产品比重5个创新指标看,不同区域的保健食品行业创新水平相差很大,新产品比重与研发投入强度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反映了研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创新的技术效率总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反映了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创新体系中制度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水域管理技术篇10

关键词:水资源;农业;节水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我国水资源状况

中国无论人均水资源还是亩均水资源都不富裕,特别是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广大的长江以北地区(包括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西北和东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总量的19%,约为5460亿m3。国际水管理研究所(IWMI)指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短缺都与农业有关。根据文献报告,如果全世界粮食生产中灌溉水能减少10%,就可以满足其他所有目的的人类用水;相反,如不能大幅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满足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世界农业灌溉用水量会从目前的2700km3大幅增加到4000km3,农业水资源安全和高效利用是整个水资源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不断下降,但总量减少并不大。根据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2015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基本不增长,此时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58%左右。另一方面,从区域分布格局来看,农业用水所占比例下降并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用水比例下降明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与之相对应,发达地区粮食增速减缓甚至粮食减产、耕地面积萎缩却是不争的事实。粮食增产的压力越来越集中到北方缺水地区,无疑进一步恶化了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态势,如新疆和黑龙江农业用水都有增加的趋势。以华北为例,2003—2006年间华北平原每年地下水超采40.6亿—75.7亿m3,地下水超采使该地区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漏斗区,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河道断流以及流量的不断萎缩,都昭示着中国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用水日趋紧张。

2节水技术

2.1生物节水

生物节水是指通过挖掘生物体自身的生理和基因潜力使作物利用有限的水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业产出。实践证明,作物高水效品种选育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小麦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耗水较高的作物。围绕小麦控制水分利用效率基因的挖掘和品种选育,中科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最近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比了上世纪60年代到2000年后不同时期培育的26个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在相同种植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从70年代开始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单方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从1.0—1.2kg/m3逐渐升高到目前的1.4—1.5kg/m3,揭示了小麦品种选育中水分利用效率性状有增加的趋势。通过大田试验和小麦遗传基因谱图技术,定位了一系列抗旱节水主效QTLs,并应用到品种选育中,到目前为止已经选育出一批水分高效利用的冬小麦品种。高水效品种的突破表现在:生物量向经济产量转化效率提高,在不增加生物量生产基础上,通过收获指数进一步提高来增加经济产量,实现农田耗水量不变条件下增产;另一个途径是通过遗传调控,提高作物生物量生产过程中的水分利用效率,用尽可能少的水生产更多的干物质,通过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降低农田耗水量。这两个方面的突破将进一步带动农田高效用水的发展。

2.2农田节水

农田节水的核心是减少和有效控制水分,通过农田3个过程的传输与损失,这3个过程为:土壤水蒸发、植物蒸腾和土壤水渗漏,其中最关键的是土壤水蒸发与植物蒸腾。通过对农田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的研究,可以摸清农田土壤-大气界面、作物-大气界面、土壤-地下水界面间的能量与水分传输与转化过程;并围绕作物生理需水与耗水,通过研究水-土-植物关系、干旱条件下植物根系和气孔反应的机制、干旱胁迫对植物超补偿功能等问题,实现降水(灌溉水)—土壤水—植物水—光合作用—生物量—粮食产量转化过程的定量描述,建立提高各环节转化效率的节水调控理论,开展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创新

2.3工程节水

工程节水是农田节水得以实现的基,农民是农田节水技术应用的主体,现阶段大多数农民还无法有意识地、自发地采用农田节水技术。实践表明,如果节水技术无法与农民的经济效益或劳动力投入结合,就无法刺激农民应用节水技术的积极性。工程节水可以帮助实现以上目标,如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与河北省农机研究所在华北共同研制的小麦、玉米秸秆粉碎机械,将小麦、玉米的收获、秸秆粉碎、播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农民减少了秸秆收获、秸秆处理、播种的繁重体力劳动,粉碎的秸秆覆盖地表,使得节水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减少农民在农忙季节的劳动力投入,因此得到了大面积应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节水生产线和作业器械,这些技术包括: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秸秆粉碎作业机械、免耕和少耕机械等等,适应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节水需求。

2.4区域节水与管理节水

区域农业节水主要探索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变化(如生产结构和不同节水措施、耕作措施)与水平衡因素和作物耗水之间的定量关系,评估不同区域节水农业发展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研究基于现代遥感技术、信息技术的区域农业耗水时空格局评估方法、区域农业水资源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提出适宜区域发展的农业水资源配置战略。管理节水则强调从水权、水政策、水价等方面加强对水资源使用的监管,农业用水应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要在区域水循环、水资源和区域节水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各区域农业用水总量和各生产单元的灌溉用水定额,各流域进行用水总量分配,地表水和地下水结合逐级分配用水指标,通过用水监测如用水或用电监控的IC卡,逐级落实节水控制目标,可尝试建立水市场机制,对超额用水累进加价,对节约用水进行有偿转让。这样才真正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

2.5节水技术的综合集成

现代节水技术越来越强调生物技术、农田节水技术、工程技术、区域节水和管理节水的多项技术集成和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特点发展推广适宜的节水模式。以位于干旱区的新疆为例,应用棉花地膜滴灌技术,根据棉花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水提供低于棉花蒸发耗水的灌溉水量,该技术集亏缺灌溉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于一身,大大提高了水分的田间利用率。该技术模式的大面积推广普及有赖于工程技术提供的滴灌产品以及机械技术提供的全自动铺设滴灌带、覆膜的作业机械。

3.结束语

节水、扩源和用水调节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安全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在发展节水技术、对多水源的利用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还应该大力强化对水资源使用的监管,研究推出各地适用的水权、水市场、节水补偿等政策,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业,研究在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收入前提下的水政策,通过刺激农民节水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农业的节水增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