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考察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26 14:16:01

水域考察报告

水域考察报告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信息处理;集成化

伴随着现代信心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信息科学这一研究性学科已逐渐成形,人们对地质信息及地球本质特征、相关运动规律的探析工作又更进一步。从形成时间来看,地质信息科学应该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的形成借助于地质学、地质工程等多个学科综合发展。但从更大的程度上来说,地质信息科学的主要形成原因还是计算机的引进和使用,因此推论,计算机技术的引进、改造、集成与应用过程就是地质勘察信心化的全过程。

1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

1.1 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地质勘察中,地质的测绘、钻探以及山地等工程中所产生和获取的数据均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的参考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处理便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流程的开端。在地质测绘等工程中所获取的数据大多具有着来源广、数量多、种类繁杂和应用主题多等特点,且同时兼顾着可集性、可存储性以及可管理、复制和共享的性质。水利水电地质信息的处理流程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整理、勘察图件制作以及地质体空间分析、成果编制等多个环节。在所有的处理环节中,任意一个环节都对应一种合适的信息处理技术,并通过这一处理技术来完成处理环节的工作。比如勘察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环节对应数据库技术,由数据库来收藏和整理勘察获取的数据等等。

1.2 信息处理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采集仅仅只是信息处理过程的起点,但其却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结果和勘察质量的关键内容之一。勘察中所采集到的数据主要包括前期资料数据以及工程勘察数据两大类。一般来说,资料数据和勘察数据是可以直接录入和导入的,且可以采用二维平面图和三维模型输入方式进行处理。报告、汇报、归档部分是指利用数据库、二维辅助制图和三维模型与空间分析成果来编制工程勘察报告等勘察成果,并对所取得的成果数据进行审查汇报,最后把成果进行数据库管理和归档。以上这些工作全部处在标准化体系的制约之下,这些标准包括工程勘察规范、数据编码标准、图层设置标准等等,同时这一过程被网络技术进行全面的改造,从而组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的完整流程。

1.3 信息处理流程

1.3.1 数据采集阶段。采集阶段的第一步工作是确定工作目标,等待目标确定之后,再仔细搜集已有的各种资料,然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标记出可能成为工作区域的地方;随后,对所标记的,可能成为工作作区域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确定下该工程的工作区域;最后,在基本确定下的工作区域内进行测量和测绘工作,勘察该工作区域地质条件是否满足施工需求。测绘完成后,可现场采用钻探、物探以及地质实验等方法来开展深入的地质勘察工作。

1.3.2 室内整理阶段。之所以叫室内整理阶段,主要是因为该阶段内所进行的地质资料校对、分析、分类等管理工作都是在室内进行的,无需到室外进行。事实上,室内整理阶段和数据采集阶段是可以同时进行,或者顺序颠倒的,实际执行时,可先进行室内整理,再进行室外出具采集,也可先采集数据,后整理数据。

1.3.3 数据分析处理阶段。顾名思义,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前两个阶段搜集、整理得到的勘察数据进行处理,将现有的勘察数据加以编制,形成各种类型的资质图件。野外勘察数据的处理可采取统一、分析、计算等方法作简便处理,编制成相关的图件资料,为下一步勘察报告的编制和形成提供参考。

1.3.4 报告编制阶段。数据分析处理完成之后,便是数据报告编制,最终得出勘察成果。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来说,数据经采集、整理、处理以及编制之后所形成的编制报告,便是勘察的最终成果。报告编制阶段,相关技术人员编制报告内容时主要以来自身对地下地质空间的感悟与工作经验,充分利用获取的数据和前期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处理成果来编制工程勘察报告。

1.3.5 成果审查与汇报阶段。这一过程是对整个勘察工作的检查和验收,如果分析不够充分,要返回到分析处理阶段进行更充分的分析处理,如果分析结果缺乏足够的数据,要返回到数据采阶段,进行补充勘探工作,直到审查通过。

1.3.6 资料归档阶段。数据资料归档阶段是地质信息处理流程的终点,这一阶段主要是把原始勘探资料和勘探成果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工作。这部分资料同时也是其它工作的资料依据。从信息处理角度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三部分,其中数据管理包括对所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对数据应用的结果进行管理,数据应用包括数据统计分析、空间模拟与分析、地质图编制和报告编制等。

2 实现地质信息技术的集成化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作用,需要实现信息集成化。其原则和出发点是:使各部分信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每个元素都要服从整体,追求整体最优,而不是每个元素最优;各个信息处理环节相互衔接,数据在其间流转顺畅,能够充分共享。系统有了这样的的整体性,即使在系统中每个元素并不十分完善,通过综合与协调,仍然能使整体系统达到较完美的程度。从工程勘察信息系统实现的逻辑结构看,系统集成的内容包括:技术集成、网络集成、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分布式的工程勘察点源信息系统的建立,就是上述四方面集成的结果。

结束语

工程勘察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各种信息技术及其集成化应用,也涉及方法论和其它问题,要求深化对地质信息机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工程地质勘察的信息化需求,也是地质信息科学发展的动力,促进地质信息科学的理论框架、方法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形成。工程勘察的计算机应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作为地质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借鉴和引进其它地质与矿产勘查领域的成果,并且逐渐融入地质信息科学的总体发展轨道,伴随着地质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惠玲,张晓今.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档案的收集与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6(4).

水域考察报告篇2

【关键词】ESL教师;培养方案;标准;认证;质量保障;NCATE;TESOL

通过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建立严格的标准与高效的认证程序来保障教师培养质量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美国在保障教师教育质量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简称NCATE)作为美国综合型的专业认证组织,自1954年正式创建以来,开始对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培养方案进行认证。NCATE与学科专业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对学科教师培养方案进行认证,以确保学科教师的培养质量。从21世纪初开始,NCATE与“它语者英语教师”(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TESOL)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两者共同开发“英语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ESL)教师的培养标准,并负责认证工作。在NCATE框架下,TESOL开发的标准组和认证程序对保障美国ESL教师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在ESL教师培养质量保障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师培养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相关概念阐释

(一)教师培养方案

“教师培养方案”是教师教育机构为实施职前培养所制定的培养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等一系列内容。

(二)“ESL教师”与“它语者英语教师”

“英语第二语言”(简称ESL)是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作为一门学科,“英语第二语言”课程(ESL课程)在美国是指为母语为非英语的学习者所提供的英语课程。对美国的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学的英语实际上是第二语言,因而,这种课程也被称为“英语第二语言” 课程,教授这一课程的教师就是“ESL教师”。

“它语者英语教师”(简称TESOL)在美国同样是指对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进行英语教育的教师。由于美国所有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总是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而不是外语来学习的,因此,“它语者英语教师”和“ESL教师”所指的对象范围基本上是重合的。在这个意义上,两者的内涵和外延一致。

二、外部三位一体的ESL教师教育培养方案鉴定机制

为了加强对ESL教师教育机构内培养方案的质量保障,教师教育的外部评估机构,美国全国性教师教育认证组织NCATE、ESL教师培养与标准建设专业组织TESOL和州教育部门合作,共同对教师教育质量进行评估鉴定。NCATE作为美国全国性最权威的教师教育认证组织,其主要职能是通过鉴定标准和实地评估工作为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教育方案的品质提供专业判断,并以鼓励教师教育机构不断改进机构和培养方案的品质、为教师教育提供指导、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宗旨。其核心任务旨在促进教师教育品质的“绩效责任”和“改进”。NCATE的主要工作任务为:开发、认证与修订标准与指导专业组织标准的开发;评估与修正认证程序;组织实地考察与网络认证;建立与州、其它组织、教育专业社群人士联系与合作促进教师教育认证。州教育机构为教师教育的认证提供了行政力度和法律保障和财政支持,而学科领域专业组织TESOL则从培养方案的专业角度设立标准、提供专业判断。

为保障与提高ESL教师质量,NCATE在2002年与“它语者英语教师组织”(TESOL)开展合作,将TESOL纳入NCATE的成员组织,两者共同开发了ESL教师教育方案标准,并对ESL教师教育方案进行认证。

NCATE与美国50个州建立伙伴合作关系。美国实行的是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州教育部门负责本州的教师教育管理,因而各州教师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必须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查和认可。州教育厅对教师教育机构培养方案进行强迫性的地区性的初级水准的认证。而NCATE对其进行全国性的自愿的高级水平的认证。一般情况下,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欲获得全国性认证,必须以州一级的认证为基础。这种双重认证往往造成认证主客体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而在州与NCATE合作前提下,二者在认证标准进行兼容,认证程序进行合作,各个组织充分利用资源、各司其职、各尽其用,为认证提供质量和效率保障。州和NCATE实行两种合作模式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认证。其一、以NCATE为鉴定基础的(NCATE-based)的合作关系。此种模式中,州采用NCATE指定的TESOL的认证标准对本州教师教育机构的教师培养方案进行鉴定,并服从NCATE的设立的鉴定程序。其二、州一级为基础的(state-based)合作关系。此种模式中,主要依赖州的鉴定结果,将州的鉴定结果确认为全国的鉴定结果。首先州对培养方案进行鉴定,NCATE对州的鉴定标准进行审核。NCATE将州的标准与TESOL的标准的相似度分级,判断州的标准与SPA的标准达到一定的级别。其次,NCATE与州选派专家组成考察小组合作对培养方案进行实地考察。最后根据州标准的与TESOL标准的一致性,合作小组的考察结果,州提供的培养方案的评估报告,确定是否授权州一级对教师培养方案的全国性认可。

三、内部双重认证保障

NCATE认证对象包括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培养方案,认证范围包括:初级师资培养方案和高级师资培养方案。NCATE对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主要是对其教育内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管理状况、办学条件、教师资格、学生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认证,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领导教师教育机构改革。教师教育机构的性质主要通过其培养方案表现出来,教师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管理状况、办学条件、教师资格、学生状况等都囊括于教师教育培养和培训方案之内。

NCATE为了促进ESL教师教育机构内部形成坚实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对ESL教师教育机构和ESL教师教育培养方案进行双重认定机制。方案认证为机构认证的前提,机构认证以方案认证的基础,教师教育机构为教师培养方案提供依托和保障。

四、学术派与专业派合作的认证标准

ESL教师即要求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又必须具备英语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准。NCATE代表的是教育专业领域认证的权威,TESOL代表的是英语语言专业与英语教育的学术权威。二者在合作开发ESL教师的培养标准,在学术与专业两个方面提出英语教师的培养水准,反应了英语教师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鉴定标准的开发

NCATE与TESOL合作对ESL教师培养方案进行认证,其培养方案标准由TESOL开发,NCATE下设专门机构负责对ESL教师培养标准开发程序和内容进行指导与审批。TESOL通常设立任务小组,专门负责方案标准的开发,并提交NCATE评审。NCATE的专门机构对标准进行评审的过程如下:初步审核、召开评审会议、建立审查小组、召开审查会议、征集意见、民主决议和会议总结。

TESOL与NCATE合作开发了2002年标准。标准的实施显著地保障了ESL教师的培养质量,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不足与弊端。各方的批评与建议促成2011年新的标准的诞生。

(二)鉴定标准的内容

NCATE/TESOL标准分为五个领域:语言、文化、教学、评估及其核心领域――专业化。每一个领域中,又将标准细化2到3项子标准,这些子标准本身又细化为若干绩效指标。每项绩效指标可分为三个层次:接近标准、达到标准、和超越标准。

NCATE/TESOL标准每一个领域的标准都由三部分组成:(1)对各个领域的子标准进行语言表述;(2)对子标准进行进一步解释;(3)对子标准的每项绩效指标的基本内容及对每项基本内容所含的三个不同熟练等级的描述,这三个等级即上述的接近标准、达到标准和超越标准。

五、信度与效度结合的认证程序

NCATE的方案认证与机构认证同步进行,方案认证为机构认证提供支持证据,是教师教育机构认证的最关键最有力的证据,是机构认证的重要环节,方案与教师教育机构的其它要素的评估共同组成NCATE的机构评估。方案认证程序有着相对的独立体系同时与机构认证有着不可割裂的紧密联系。NCATE对教师培养方案的认证与对机构的认证并非一次性的,而是每5年进行一次继续认证,以确保教师教育方案的完善与革新。鉴定过程主要经过以下程序。

(―)ESL教师培养方案的初始认证程序

1.申请认证资格。教师培养方案欲接受NCATE的认证,首先要通过教师教育机构向NCATE提出认证申请。NCATE为教师机构设立9项前提条件,教师教育机构要满足标准才能获得参加认证的资格。

2. ESL教师培养方案自我评估。接受NCATE认证的ESL教师培养方案必须先进行自我评估,然后通过NCATE与TESOL的评估小组评审。自我评估的结果以自评报告方式呈现,评审的主要依据是自评报告。评估小组对方案自评报告进行评估并将意见反馈给ESL教师教育机构。

ESL教师培养方案的自评报告是教师教育机构对其设立的ESL学科教师培养方案进行内部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NCATE进行教师培养方案认证过程中最重要的程序,同时教师教育机构通过自我评价不断改进教师培养方案的质量。

NCATE的P-12ESL教师方案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方案实施背景信息、方案提供的评价、评价与标准的关系、达到标准的证据、应用评价结果提高候选人的表现与改进方案的情况、附录。其中自评方案中尤其强调教师候选人的表现证据。教师教育机构应用有多种绩效评价形式来评价和清晰地阐述与展示ESL教师候选人的绩效表现。提供各个标准领域ESL教师候选人性向、知识、技能的证据,突显候选人与方案毕业生的评价细则及水平层次,提供具体的ESL教师候选人的学习结果样例,应用多元的评价反映ESL教师候选人的能力。

3.方案自评报告的评审。NCATE组织TESOL专家对ESL培养方案进行全国标准的鉴定。TESOL的成立专门审查委员会,委员会由三个专家成员组成。专家评审小组成员,根据13项标准来分析与评估方案报告,评估决定方案是否获得全国认证,并在报告中提供整改建议。受评机构可以反驳回应,再次整改参与评审,将获得TESOL的最终认证报告,以确认获得候选者地位,并作为实地考察的依据。

其中方案评审员要履行职责时,要判断受评机构自评和候选人资料与NCATE/TESOL标准的一致性;清晰地阐述与标准相关的强弱项;做出开明开放的判断;做判断时依据准则,完全排除个人偏见;根据候选人的绩效表现做出客观评估。

4.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初步鉴定程序的关键环节。评审小组结合方案报告及实地考察情况,对方案报告加以证实。考察期间,考察团访问了与自评报告中信息相关的个人或群体,如学院教师、学院学生、行政人员、中小学合作教师、中小学校长,及相关人员。察团成员还在展览室中参观了自评报告的证实文件。展室中还应用高科技技术,如应用互动视屏会话,来了解实习学校的实习学生与教师的情况或征集意见。考察团还需要到该教师教育机构的实习学校、校外教学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结束后,考察小组主席整合考察团意见,形成书面报告。考察报告指出受评单位的ESL教师培养方案的优缺点、达标情况、达标情况的判断理由。NCATE将考察报告附件分别发送给教师教育机构、州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在30天内对考察报告做出反馈。

(二)ESL教师培养方案的继续认证程序

通过认证的ESL教师培养方案每年都要交一份年度报告,报告中重点强调前一次认证中所发现缺点的矫正情况,NCATE和TESOL会在第三年反馈一份报告,提醒ESL教师教育机构其培养方案需改进的方面。ESL教师培养方案第五年接受继续认证,继续认证无需申请认证资格,直接提交自评报告。继续认证同样要接受实地考察,考察团考察的重点为教师教育机构是否解决初步认证中的问题、改进初始认证中方案的不足之处。继续认证的结果有三种认证决定:直接认证、有条件的认证和延缓认证。

(三)ESL教师培养方案认证的申诉程序

如果方案被认证不合格,教师教育机构可以进行申诉。NCATE的审查小组,进行再次评审,并作出维持决定与撤销决定的决议。再次评审应在NCATE机构认证实地考察前,这样NCATE的才能应用该方案评估结果作为机构评估标准1(教师候选人的知识、技能和性向)的证据。

NCATE/TESOL的ESL教师培养方案认证制度的实施以来,在ESL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贡献令人瞩目。NCATE与TESOL合作在ESL教师培养方案的标准的开发、认证方面都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监控机制,同时注重最新科研成果的应用。NCATE/TESOL的ESL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显示了其独特优点。NCATE与TESOL在ESL教师培养方案标准与认证程序的建设方面,不断地征求ESL教师教育领域、教师教育领域、ESL教育领域等各界专家和团体的意见,并汲取最新研究成果,对ESL教师教育方案认证制度进行革新。21世纪NCATE/TESOL的ESL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更注重认证标准与程序的科学化、认证制度兼具信度与效度,并加强ESL教师教育标准与教师资格标准的联系,推进ESL教师教师质量保障一体化体系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简海燕.美国职前教师教育项目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Preparation Institutions.2008 EditionWashingtonDC:20036-10[EB/OL].February 2008:5-6.

[3] TESOL Task Force,NCATE/TESOL standards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the initial programs in P-12ESL teacher.Ed u cation.prepared and developed by TESOL task force,/documents/program standards/ tesols td.pdf:15.

[4] Donna M.Gollnick.New NCATE Program Review Process.May12,2004[EB/OL].http///documents/newSPAprocess04.ppt.

[5] 石芳华.美国教师培养方案全国鉴定制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6] 王保华.国际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水域考察报告篇3

关键词:地质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施工

引言

我国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我国的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工程建设的质量的要求也随之而逐渐增高。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地质工程勘察,因此,地质工程勘察在一项工程施工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而言,为一项工程的施工的技术支持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同时,其工作的完美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一项工程是否达到了合理性的要求。而目前我国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仍旧留有些许不足或者问题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去对我国的地质工程勘察技术进行不断的调整、改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发展速度提供更完美的保障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1.目前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也随之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然而与一些国外相比较更为先进的技术而言,我国的地质工程勘察技术在相对程度上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1.1地质工程勘察的工作、设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较高的重视意识。地质工程勘察的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是工程建设中进行地质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准确的数据在相对程度上可以更加完美的保证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但是相对较多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人员在撰写地质勘查报告时,并没有去详细的分析参考资料,往往都只是参考之前的数据,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导致地质勘查报告之内所涉及的各类技术参数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备准确性,同时地质工程勘察的工作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过程中,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比较严重,进而导致地质调查报告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备足够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设计师提供的数据分析不准确,进而导致设计施工方案不具备足够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施工的顺利性。

1.2地质工程勘察的设计人员与地质勘测的工作人员之间的缺乏必要的沟通。设计人员与勘察的工作人员缺乏沟通便会导致设计人员不能最大限度的完美的利用地质调查报告,而相反调查人员也不能按照设计师的需要去进行调查,双方人员不能够完美的配合,在很大程度上便会导致人力、物质资源以及财务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导致地质勘察工作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完全的显示出来。而且,地质勘查人员只是对报告的理论性以及专业性加以重视,并没有考虑报告的实用性,便会导致设计人员在依据地质勘察报告去做设计的时候在相对程度上会产生较大的难度,进而会导致最终的设计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1.3地质勘查的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以及标准意识。在地质勘查工作中不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根据工程所建设区域其所不同的地质条件去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应对措施,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够充分的考虑到工程所建设区域实际的情况,进而导致地质工程勘察报告不具备相对程度上较高的质量。而且,很多地质勘查人员在工作中对文字的校对没有足够的重视意识,在很多时候不能够更规范的对数据进行表达,同时不能正确的对公式进行使用,从而便会导致数据单位、计量单位、符号以及专业术语等不能够做到规范,进而导致勘察报告的质量降低,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施工。

2.地质工程勘察对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重要性

地质工程勘察对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意义。在每个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前期,相对程度上良好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开展、建设的顺利性。如果前期工作没有做好,那么将会对后期的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地质工程勘查工作主要是对水文条件、土质状况、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条件等各项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从而得到综合的、科学的、有效的数据信息,进而对整个工程项目中相对出现可能性较高的问题进行更加综合的分析,同时制定出相对程度上更加具备完美性、可行性的工程设计方案,更好的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以及顺利性,进而保证工程具有较高的质量。地质工程的勘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勘察区域的地形地貌资料、水文资料、地质条件资料、遥感图片资料以及地震记载的资料等各项资料进行详细的收集;其次,完成工程所建设区域的测绘工作并且进行详细的地质水文调查;第三,工程地质勘探见工程地质测绘、勘探;然后对相关的因素进行测试并且得出综合的测试结果,最后整理成地质勘察报告。

3.总结

地质工程勘察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地质工程勘察作为一个工程建设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地质工程勘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工程整体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想要保证地质勘查工程设计、施工的质量,那么地质工程勘察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便是保证其自身工作的质量,其次通过更加详细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进而去获得工程所需的各项技术参数,从而去保证工程设计的准确性以及施工的安全性、顺利性。因此,在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中,要严格的遵循各类规范,进而提高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洁.浅谈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必要性[J].四川水泥,2015,11:100.

水域考察报告篇4

论文摘要: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及其集成化应用,也涉及方法论和其它问题。因此,提出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的要求,不但是地质信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地质信息科学的理论框架、方法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形成主要动力。

0引言

当前,伴随着一般信息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起,地质信息科学已经逐渐形成雏形。这是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是关于地质信息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学科领域。它的形成与地质学和地质工程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和促进密不可分。历史分析的结果表明,计算机技术的引进、改造、融合、集成和应用过程,实际上就是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的过程。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

1.1 信息处理技术地质测绘、钻探、山地工程等所获取的数据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的数据源,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流程的起点,这些数据包括搜集到的早期勘察数据和现阶段地质勘察获取的状态数据,不但具有多来源、大数量、多种类、多层次、多维和多应用主题等特点,同时又具有可采集性、可存储性、可管理性、可复制性、可共享性等可信息化的特征。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勘察数据获取、勘察数据整理与管理、勘察图件制作、地质体空间分析、勘察成果编制、管理与查询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以对应一种或数种信息技术,如数据的采集与管理可以用数据库技术来实现,勘察图件的制作可以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或gis技术来实现,地质体空间分析可以用三维建模与空间分析技术来实现,勘察成果的编制可以通过数据库中资料的组合来生成,成果的查询检索可以通过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来实现。[1]

1.2 信息处理方法数据采集是整个处理过程的起点,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之一。所采集的数据包括可以搜集到的前期资料和工程勘察获取的数据,这些数据都可以通过直接录入、导入与二维平面图或三维模型绑定输入等四种方式来进行处理。[2]报告、汇报、归档部分是指利用数据库、二维辅助制图和三维模型与空间分析成果来编制工程勘察报告等勘察成果,并对所取得的成果数据进行审查汇报,最后把成果进行数据库管理和归档。以上这些工作全部处在标准化体系的制约之下,这些标准包括工程勘察规范、数据编码标准、图层设置标准等等,同时这一过程被网络技术进行全面的改造,从而组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的完整流程。

1.3 信息处理流程①数据采集阶段。在确定了工作目标后,首先搜集工作区域的各种已有资料,在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在可能的工作区域内进行野外考察,进一步确定工作区域。在基本确定的工作区域内进行野外测量和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在测绘的基础上进行钻探、物探、地质试验和可能的山地工程等工作。这个阶段主要是获取工作区域内地表、地下的各种地质资料。②室内整理阶段。室内整理阶段是对获取到的地质资料进行校对、分析和分类的工作,使获取到的数据条理分明,便于后期工作的使用。

这一阶段可以滞后于数据采集阶段,也可以与数据采集阶段同时进行。③分析处理阶段。分析处理阶段主要是利用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各种地质图件的编制,对野外勘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等,为下一步勘察报告的编制提供各种资料。④编制报告阶段。工程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勘察报告,这一过程主要依赖地质技术人员对地下地质空间的感悟与工作经验,充分利用获取的数据和前期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处理成果来编制工程勘察报告。⑤成果审查与汇报阶段。这一过程是对整个勘察工作的检查和验收,如果分析不够充分,要返回到分析处理阶段进行更充分的分析处理,如果分析结果缺乏足够的数据,要返回到数据采阶段,进行补充勘探工作,直到审查通过。⑥资料归档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把原始勘探资料和勘探成果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工作。这部分资料同时也是其它工作的资料依据。从信息处理角度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三部分,其中数据管理包括对所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对数据应用的结果进行管理,数据应用包括数据统计分析、空间模拟与分析、地质图编制和报告编制等。

2实现地质信息技术的集成化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作用,需要实现信息集成化。其原则和出发点是:使各部分信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每个元素都要服从整体,追求整体最优,而不是每个元素最优;各个信息处理环节相互衔接,数据在其间流转顺畅,能够充分共享。系统有了这样的的整体性,即使在系统中每个元素并不十分完善,通过综合与协调,仍然能使整体系统达到较完美的程度。从工程勘察信息系统实现的逻辑结构看,系统集成的内容包括:技术集成、网络集成、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分布式的工程勘察点源信息系统的建立,就是上述四方面集成的结果。

3结语

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各种信息技术及其集成化应用,也涉及方法论和其它问题,要求深化对地质信息机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工程地质勘察的信息化需求,也是地质信息科学发展的动力,促进地质信息科学的理论框架、方法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形成。工程(地质)勘察的计算机应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作为地质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借鉴和引进其它地质与矿产勘查领域的成果,并且逐渐融入地质信息科学的总体发展轨道,伴随着地质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水域考察报告篇5

关键词:风电厂;水文地质;勘测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采利用迫使人类不得不寻求更为清洁和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形式。风能作为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具有可再生、零排放等诸多优点,是21世纪最有应用前景的能源。而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即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最主要方式。我国的风能资源极为丰富,陆地离地面50m高度的风能资源可开发面积约540000km2,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680GW;离海岸20km的海域范围可开发面积约为37000km2,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80GW,具有极大的商业化资源条件。

随着风力发电项目的大力推广,关于风力发电方面的诸多问题也突现出来,如风电场建设、风电并网、风电的电能质量等。现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际,探讨风电厂规划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勘探问题。

一、风电厂场址地质勘探的主要任务

风电厂场址的工程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风电厂场址规划选点的基础上,为已选定的场址以及风电机组、电厂建筑等建筑物的方案布置提供有关的地形和工程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五方面工作,即:对场区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绘制选址所需的区域地形图;评价场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地质问题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根据需要对可采用的天然建筑材料、施工和生活资料情况进行调查。

地质工作的重点是场区的区域结构稳定性评价和地质问题可能产生影响的评估及建议,其中对于场区的地质条件主要有:地形地貌特征、形状、类型和特征;地层的成因类型、地质年代、岩性岩层、风化程度;土的性质、物质组成及含量、层次结构和分布状况;断层破碎带的产状、规模、性质以及延伸、拓展和胶结情况;不良地质作用的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地下水的类型和埋藏情况以及是否可能对地基造成不良影响。

二、风电厂场址的地质条件分类及勘测

依据风电厂场址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可将场地划分为三类,即简单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和复杂场地。简单场地是指地层结构单一、无特殊岩土层、地质结构简单、地层稳定、地下水埋藏深且对地基无不良影响、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不高于0.05g的场地。中等复杂场地是指地层层次较多、有特殊岩土层、岩土性质变化较大、岩体风化较强、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场地;或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局部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的场地;或者地下水埋藏较深,对地基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0.3g的场地。复杂场地的判定标准为:地层层次较多,岩性不均且岩相变化大,地基以强风化岩体或不均匀的特殊性土层为主;地质结构复杂,断层和节理裂隙发育,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地下水埋藏浅且对地质基础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4g,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即为复杂场地。

对于不同复杂程度的场地,采用的地质勘探方法也不相同,以勘探点的深度为例来说明。勘探点的深度一般以控制建筑物应力影响的范围和抗倒覆要求为原则。

对于不同复杂程度的场地采取的物探深度不同。此外,对于复杂程度高的场地采用的勘探点间距也应缩小,以能控制场区的地层分层、性状、断层破碎带的分布和不良地质作用的范围为标准。因此各种地貌特征的部分、各种地层、主要的地质结构、各个不良地质作用点均应布置勘探点,且应依据勘探结果考虑是否加深或增加勘探点。

三、勘测报告

勘测报告对勘测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工程的施工建设提出建议和要求,应予以特别重视。《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规定》的要求是:“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正文、附图和附件。正文应包括绪言、区域构造稳定性、场地基本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评价、结论与建议。附图包括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

勘测报告的编制应包含对项目规划审定的结论以及预可行性研究成果。与地质勘测有关的项目主要有:体现长期测站气象资料、灾害情况,其中包含长期测站自身的基本情况,近30年历年各月平均风速、历年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以及与整年逐时风速、风向资料;场址处收集到的至少连续一年的现场实测数据和已有的风能资源评估资料,有效数据完整率大于90%;风电厂边界及其外延10km范围内1∶50000地形图、风电场边界及其外延1~2km范围内1∶10000或1∶5000地形图,如有可能还应包含风电场范围内1∶2000地形图;场址区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及资料;风电场所在地的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电力概况及发展规划、电网地理接线图和土地利用规划等。

风能资源的勘察结果应在勘测报告中细致体现出来,首先应说明风电厂所在地区内的区域风能资源概况,其次应说明所收集的长期测站和风电场同期完成年逐时风速、风向等风能资料。对于风能资料,应按照规定的要求,将验证后的风电场各测量站各个高度所测数据修订为一套反映风电场长期水平的代表性数据,计算后表征为各测站不同高度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值。将数据处理成评估风电场风能资源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参数应包括不同时段的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以及风速、风能、风向、风能密度方向分布等,并将处理好的各种参数绘制成便于查看的图形材料。

对场址的工程地质评价是报告的重要部分,又是地质工作者应予以重点关注的部分。对于工程地质的评价应包含:对场址区域的承载能力、不均匀沉降、湿陷性、抗滑稳定、地震液化以及场地边坡稳定、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对建设工程场地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期间以及建成后风电场运行期间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并在必要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理措施。

四、总结

对于风电厂场址的工程地质勘测,不应仅限于对地质情况的考察,还应充分考虑到风能资源的情况以及风能、水力对于工程建设和风电厂运行阶段的影响。对于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复杂的场地需要采用不同的勘探方法。对于勘测报告,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保证材料的真实、细致,保证结果和建议的准确性,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俊峰.世界风力发电发展现状概述[EB/OL].

[2]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丛书:风能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林敏.风电勘测设计中的水文气象工作[J].电力勘探,2008,(3).

[4]王民浩.中国风电场工程建设标准与成果汇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水域考察报告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 地质勘察报告 报告编写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公路路基及构筑物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下面谈一谈有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1.路线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查明与路线方案及路线布设有关的地质问题。选择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路线方案,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重点调查对路线方案与路线布设起控制作用的地质问题,确定路线的合理布设。 

2.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在初勘、定测阶段,根据选定的路线位置,对中线两侧一定范围的地带,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桥涵工程地质勘察。按初勘、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要求,进行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涵的基础设计提供地质资料。一是对各比较方案进行调查,配合路线、桥梁专业人员,选择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桥位;二是对选定的桥位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梁及其附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地质资料。 

4.隧道工程地质勘察。隧道多是路线布设的控制点且影响路线方案的选择。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隧道方案与位置的选择,包括隧道与展线或明挖的比较;二是隧道洞口与洞身的勘察。 

5.天然筑路材料工程地质勘察。筑路材料勘察的任务是充分发掘、改造和就近利用沿线的一切材料对分布在沿线的天然筑路材料和工业废料,按初勘和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进行勘察,为公路设计提供筑路材料的资料。 

 

二、报告的编制程序 

 

1.外业实物工作量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试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工程地质平面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试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试验资料相矛盾。 

3.对整个报告进行框架结构规划。由于公路工程地质有其特殊性,属于多专业合作工程。因此,对整个报告提前进行整体框架结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4.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柱状图中标明各层的地质年代、成因类型、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摩阻力标准值和地下水位及地质描述。 

5.划分岩土工程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另外应注意,工程地质层的划分,不是越细越好,当然也不是越粗越好,除了遵循一般的划分原则之外,还应结合工程对象进行划分。在正确划分出工程地质层后,编制分层统计表。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6.编绘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和其他专门图件。公路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7.编写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 

8.编写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总说明书是报告的核心框架,它全面地分析了整条路线的工程特征,是设计人员掌握全线地质情况的指南。

三、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应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前言:要叙述工程概况、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勘察依据、勘察的方法和完成的工作量。本部分重点要注意的是:公路的等级,勘察所属阶段,编制报告所使用的规范、规程一定要保证是现行版本,已经废弃的规范不能作为勘察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分区。地震活动性和抗震设计主要参数、沿线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问题、水文地质特征。 

3.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本部分主要是把整条路线的岩土参数,按照岩土形成时间、成因及性质进行数据分类统计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对各类岩土进行概括性评价。 

4.工程地质评价:包括勘区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重点工点工程地质评价和路线方案评价。对于路线方案的比较,主要根据各路线方案所经地区的地质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推荐出地质情况相对较好的路线方案。 

5.沿线天然筑路材料:取土场要依据有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土料强度CBR、含水率W、液限WP、塑性指数Ip等参数对料场质量进行评述。 

6.结论及建议: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地震参数和建筑适宜性的评价;(2)勘区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地质灾害对工程影响的大小;(3)重要构筑物的地基情况、基础形式及其他处理措施;(4)勘区内的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腐蚀性评价;(5)路线方案的评选;(6)其他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7.附表及附图: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的附表和附图主要包括:完成工程量一览表、地震液化判别计算表、水质评价表、水质分析报告、路基分段说明表、不良地质地段表、区域地质构造图、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路线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取土场工程地质柱状图、路基工程地质柱状图等。 

 

四、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 

 

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具体情况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拟建工程概述,介绍拟建构筑物的地理位置、中心里程和规模。 

水域考察报告篇7

一、建立健全“五项机制”,深化检察预防工作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之途径

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大预防机制。苏州检察预防工作在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委员会)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构建社会化大预防机制,逐步把预防工作触角融入到各单位生产经营及日常管理之中。苏州自2008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争创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以下简称“争创双先活动”),将其与廉洁文化建设、内控机制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促进行业、部门进一步完善内部预防机制;通过“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论坛”、“检校共建”等,充分调动各预防主体主观能动性,构建社会化大预防格局。

二是建立健全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一方面实行以侦促防,通过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分析查找社会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和缺陷,积极向党政机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推动社会管理、部门行业的整顿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实行以防促侦,充分发挥预防工作联系群众、涉及面广、警示社会、视野开阔等优势,加强职务犯罪的风险分析和评估,积极推动矛盾风险的预测和化解,为侦查部门明确办案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提供参考,推动办案工作深入开展。

三是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结合开展犯罪分析、预防调查、预防咨询等预防职能工作,加强与社会各界尤其是各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建立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了解各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各单位自我管理、自我预防能力。目前,苏州已聘请了56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络员,基本覆盖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同时,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苏州市职务犯罪预防》杂志及《苏州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简报》也成为各成员单位交流预防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四是建立健全联系协作机制。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是检察机关一家的事情,既需要内部合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近年来,我们积极与公安、税务、银监局等20多个行业和系统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项活动。如与市公安局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等五项协作制度、与地税局联合开展“八个一”系列预防教育活动、开设“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论坛”等,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五是建立健全工作反馈机制。着眼社会管理的全局,通过年度报告制度,以向党委、人大、政府报告的形式,通过提出、落实和运用对策建议来启动创新社会管理。在工作中我们不是一报了事,一发事完,而是建立了跟踪回访机制,确保各项预防整改建议落到实处。张家港市院通过对查处的3起农保基金贪污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社会调查,催生了农工保基金管理发放办法的根本改革,由原来村干部代收,改为建设个人银行基本账户,由政府职能部门直接划拨,实现了管理方式上根本改变。

二、着力深化“六项内容”,拓展检察预防工作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之内容

一是着力检察预防专业化,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及法律法规完善。检察预防工作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内中之一就是要推动完善地方行业法规,健全规章制度,从而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变革。我们结合执法办案的成果,通过预防调查、检察建议等各项专业预防措施,查找地方法规、行政管理体制上漏洞,着力推动现行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优化机关职能,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通过查办市物价局席某案,我们利用近两个月时间在仔细调研基础上,将物价部门原有54项制度,合理整合为23项工作流程,规范权力运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也进一步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拆迁领域职务犯罪分析”,催生《苏州市房屋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在制定过程中多次征求检察机关意见。太仓市院通过查办枉法裁判案,提出检察建议,促使法院建立在执行判决过程中将审判、裁决、执行三权分离的管理机制。

二是着力检察预防社会化,提升检察预防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影响力。近年来,高检院多次强调要推动建立检察预防工作社会化格局,这是预防工作发展的总趋势。2011年7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第十三次全国检察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共同参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格局”。我们充分认识到,检察预防工作不走社会化道路,就没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在2002年就建立了由主要行业和领域主管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的全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为进一步提升检察预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我们首先是注重完善领导体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建立、调整和充实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设在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具体事务协调机构,通过年度综合报告、专题报告等方式主动向地方党委领导汇报预防工作,争取地方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其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预防领导小组协调机构的权能,以组织联席会议、行业共建等形式,开展经常性活动,推动各个行业和领域主管部门加强预防制度建设、风险防范控制和预防网络建设。近年来,我们积极与公安、税务、银监局等20多个行业和系统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专项活动。如与市公安局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等五项协作制度、与地税局联合开展“八个一”系列预防教育活动、开设“国有(专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论坛”等,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再次,以开展“争创双先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检察预防工作社会影响力。苏州自2010年8月启动该活动,市委办转发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市开展争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知(苏办发〔2010〕80号),苏州市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制定下发《苏州市争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考核管理办法》,各、区市也分别制定“争创双先活动”考核实施办法,每年组织考核、评比、表彰。今年进入全市范围的申报和考评阶段,极大地调动了各单位开展预防工作的积极性,扩大了影响力。

三是着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提升检察预防助推诚信体系构建能力。行贿档案查询作为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的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充分体现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理念,对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遏制职务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苏州在促进查询规范化的同时,深化应用,推进社会信用评级及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拓展检察预防工作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辐射面和影响力:逐步实现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与社会信用管理平台的对接。苏州市院正在与住建局就查询系统与信用监管平台连接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太仓、吴江、园区分别与政府相关部门诚信监管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积极探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在人事任用领域的应用。如,张家港市检察院与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关于在干部提拔、使用的廉政考核中实行行贿档案查询的实施办法》。强化源头预防,将查询结果逐步纳入社会信用评级体系。吴江市院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纳入中介机构信用评级、建筑企业信用评分和从业人员诚信档案,与市纪委等15个部门共同制定《全市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

四是着力重点行业和领域预防,强化检察预防服务和保障民生职能。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观,是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和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增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察预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高度关注涉及民生民利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将其与化解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联系起来。近年来,抓住重大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监管环节等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预防工作,切实将“民生优先”的要求落实到检察预防工作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去年,我们开展专题调查并撰写的《环保领域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苏州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预防调查报告》等专题报告,分获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及时任市长阎立批示,推动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太仓针对垃圾猪养殖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撰写《关于我市与上海、昆山交界地带违法养殖泔脚猪污染环境、危害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太仓市政府根据该报告,组织公检法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全市开展违法养殖集中整治的专治活动,取缔垃圾猪养殖,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肉。同时,在工程领域积极推行 “廉政保证金”、“7+1同督创优”、“一书五卡十大控制点”工程预防机制,确保重大项目资金安全。

五是着力培育特色亮点,积极拓展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广度与深度。一是深化私营企业职务犯罪预防。私营部门犯罪预防是苏州预防的特色之一。如园区院专门成立私营部门职务犯罪预防协会,成立防案顾问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制作一期“防案邮件”发放各成员单位,扩大企业受教人员的覆盖面。二是不断推进镇村基层廉政建设。充分利用“乡镇检察工作室”这一载体开展基层预防工作,张家港市院建立“涉农职务犯罪防控基地”,吴江市院筹备建立专门的乡镇干部警示教育基地。高检院的《预防职务犯罪学刊》专门报道了我市的做法。平江区、张家港市院通过促进基层街道加强对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建立涉农职务犯罪巡回预防制度等,延伸检察机关预防触角,深化乡镇基层廉政建设。三是深入开展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不断拓展涉农预防新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丰富涉农预防新途径,构成点、面结合的多方位立体预防格局。今年3月,省院商志宝副巡视员专程至园区院唯亭检察室进行调研,对该院依托乡镇检察室开展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张家港市院在原有涉农职务犯罪“三级联防”机制的框架结构基础上,制定《张家港市涉农职务犯罪巡回预防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张家港市涉农职务犯罪防控基地”,形成了一套涉农职务犯罪巡回预防制度,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刑事法研究中心共同撰写《关于对我市11名村书记职务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推动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深入开展。

六是着力检察预防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检察预防工作专业化水平。多年来,检察预防工作一直存在着机构不健全、从业人员少、素质还不高的问题。苏州非常重视预防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广泛开展继续教育、重点人员重点业务培训、以会代训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检察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按照法理精通、业务娴熟、技能过硬的专业要求,不断促进检察教育的正规化、科学化,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实现预防干警由知识型人才向素质型人才转变,由单纯学历型人才向培合型、高层次人才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检察预防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法律赋予的重任。

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升检察预防工作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之成效

近年来,苏州检察预防工作通过不断加强专业化及社会化建设,不断提升预防调查、犯罪分析、检察建议等专业化预防水平的同时,创新工作方法,拓展预防领域,不断推进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党委领导下的检察预防格局初步形成。随着检察预防工作影响力的提升,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预防工作,党委领导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以去年为例,撰写的调查报告、犯罪分析获得市、区主要领导批示44份,提出700多条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改进措施均被有关单位采纳,有效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

二是社会公众预防意识大幅度提升。近年来,苏州推出“检察长廉政讲坛”、《预防职务犯罪三字经》等特色预防形式,组建“正义之剑”、“阳光检察”等宣讲团,编发《筑盾》《清源》《立人》等电子杂志,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廉政公益广告竞赛等,通过对预防宣教工作的有益探索,较好地扩大了预防文化的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工作的反腐倡廉意识,为创新社会管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水域考察报告篇8

关键词:中国与中东、北非;工程勘察;差异

中图分类号:[P25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国际交流的加深,我国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承接中东,非洲地区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多。近些年来,由于我所在的企业在尼日利亚、阿曼、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及沙特等国家的石油开发、建设的加快,促使技术人员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标准、规范和法律。但这些国家采用的岩土工程勘察标准、方法和规范等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地区多采用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成熟的规范),因此,主动了解上述地区勘察行业与中国的差异,应该被更多的跨国勘察设计单位所重视。

1 主要差异

由于地理、经济及历史等原因的不同,中国与中东、北非地区在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存在着差异,其主要差异包括:术语、符号、勘察方法、分类评判标准、报告格式、报告的内容等,而且这些地区在勘察报告审定方面相当严格,故国内的勘察设计行业也应特别的注意。

1.1术语、符号的差异

中外岩土工程勘察方面的术语、符号的主要差异[1],见表1.1。

术语符号的差异 表1.1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一些不常用或容易识别的术语符号,例如基础尺寸的标识等,在此不再赘述。

1.2勘察形式差异

(1) 勘察工具

由于中东和非洲部分地区经济、技术相对欠发达,故勘察工具多以人力为动力源。例如在标准贯入试验测试中,标贯锤由人工拉起、落下,这样不容易精确控制节奏、频率及高度等[2]。在中国,勘察行业采用的钻孔和钻具口径规格系列,即考虑我国现行的产品标准,也考虑与国际标准尽可能相符或者接近,小口径钻具较少,一般采用71-104mm的大口径钻具;套管外径为127mm与146mm,长度有0.5m、1.0m、2.0m。中东地区在勘察测试规范和标准,多以标准代号标识钻孔口径,例如NX:代表X系列平接套管,外径Dmax89.28mm,Dmin88.90mm,内径dmax80.95mm,dmin80.5mm;该地区的取样器、钻具口径多为36mm,相当于DCDMA(美国金刚石钻机制造协会)中的E级[2],所以取样尺寸为φ=36mm,h=76mm;套管内径一般为150mm、200mm、250mm、300mm,长度一般为1.5m,经常用到的套管是150mm和200mm[3]。

(2) 勘察技术、规定

中东地区的工程勘察孔主要有:取样孔BOR、原位测试孔(标贯孔SPT、静探孔CPT)和探坑TP等。部分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技术较低,竞争相对较少,故部分勘察报告不很严格,会出现数个静探孔的曲线完全一致的情况[4]。但在中东地区注重地球物理探测法,例如采用重力法、地震法、电阻率法、电极法等勘察手段;然而在中国,电极法测量的勘探精度为0.05m,即电极法达不到勘探精度。该地区控制孔的数量不确定,可能少于总勘探孔的1/3;每层土原位测试的数量不确定,部分地层数据较多,有的地层则缺失。中东地区对波速仪器的使用、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没有强制规定,导致现场勘察中剪切波速孔数量不足,报告中很少提供准确的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场地饱和粉土(砂)的地震液化特征和地震的卓越周期等。

(3) 费用较高

几乎每个钻孔都为取样孔或原位测试孔,即使在简单场地,鉴别孔的数量相对也很少,这样增加了相应的勘察费用。

(4) 勘探点的布置

中东地区勘探行业,勘探点的覆盖面积可能为建(构)筑物投影面的2~4倍,而且勘探点也不一定根据上部荷载布置,所以在雇佣当地勘察公司的时候,可以向其公司制定相应的勘察要求,避免资金的浪费。

1.3报告格式的差异

(1)经常缺少的部分

中东地区的报告中经常忽略的部分:场地土类型评价、卓越周期、场地抗震设防烈度等。

(2)较为忽略的部分

勘探点平面位置布置图中,勘探点处只有编号,没有坐标、高程、地下水位等(其勘探点的坐标、高程及地下水位一般在报告中述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很少,一般只有一个三维场地钻孔柱状图。

(3)较为侧重的部分

场地的区域位置、地貌介绍详细,一般由卫星图片从大洲、地区、国家、区域等逐步引入至勘察场地。单孔描述较为详细,地基土大部分的物理、力学参数及性质等都以单孔进行描述,每钻孔都有单孔柱状图。场地三维钻孔柱状图要求严格。承载力的计算较为详细,一般有三至五种方法计算,其数值可以由154kPa至534kPa,最终值则由负责人给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为平均值),而且在该地区的勘察规范中,很少给出地基承载力等的参考值。建议基础类型的描述较多,再针对每种基础类型,介绍不同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4) 评判方式、标准不同的部分

在场地土类型评价(特别是石油项目)方面,中东地区采用的评价指标较多:有平均剪切波速值、平均标贯击数值、塑限、含水量以及土层厚度等;关于承载力取值的计算方法和公式不尽相同;在承载力特征值和基础尺寸的设计上,安全系数一般取2.5~3.0;土的粒组划分也不相同,然而土的工程分类代码与中国水电部SD128-84分类法相同,如GW代表级配良好的砾、砂砾,CH代表高液限粘土等。其实在中东地区土的粒组划分也不尽统一,常用土的粒组划分标准见表2-1。

在该地区,有用液限来评判土的塑性,具体见表3-1。

由液限判断粘性土的塑性表3-1

通过静力触探试验CPT的锥尖阻力判断黏性土的稠度状态与中国有所差异[5],当地的情况见表4-1。

由ps值划分土的类型表4-1

1.4报告主要目的的差异

在中东地区,勘察报告清晰地分两部分[6]:第一部分为描述性报告,主要包括使用的仪器、勘察的程度和搜集的数据;第二部分是分析、结论和建议。勘察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先大致求出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然后根据建(构)筑物基础的几种设计类型,推断相应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而中国的勘察行业的主要目的是:由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来推荐采用哪种基础类型较为合适。

1.5中东、北非地区的审定形式

在该地区会审则较为严格。一般由所涉及到的各个专业的专家组成会审小组,对设计文件中涉及到的各个专业统一进行评定,然后形成一个整体的会审意见。审定书先就整体问题进行说明,然后就各专业分项说明。会审相当的细致,提出的评论也很具体。中国勘察单位在中东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项目,所作的报告一定要符合该地区的规范、标准、公式等。这样才不会因重复性工作,而耽误时间。

2 结语

通过项目勘察项目的参与、研究及相关规范的解读,明白了中东、北非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和中国有明显的差异。只有我们了解这些差异,并掌握其情况和思路,才能更好地在该地区进行勘察施工、编制报告或审阅当地的勘察报告,顺利通过评审。

参考文献:

[1] GEOTECHNIACL REPORT ON THE PROPOSED OIL DRILLING LOCATIONUYENGHE WELL 2,AKWA IBOM STATE,NIGERIA.

[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

[3] Engineering Geology Second Edition F.G.Bell the imprint of Elserier ISBN-13:978-0-7506-8077-6.

[4] TANK FARM QITAKS - CURRENT AND UPDATED-28 - 06 - 08[2].

水域考察报告篇9

关键词:勘察技术;地基承载力;人员素质;监测

前言

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工程地质学迅速发展完备。早在20世纪三十代就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专业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将数学研究的非线性理论引入到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当中,取得了巨大进步。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筑建设提供的工程勘察报告是进行工程建筑地基设计的基础。符合施工要求的地基设计,必需要达到强度满足无剪切破坏和滑动破坏的要求和地基变形满足沉降量、沉降差等地基变形值在容许范围内。若想要设计出合理的建筑基础,高质量的工程勘察报告是不可或缺的。一份高质量的工程勘察报告,不但能够为工程建设设计提供客观、准确的、翔实的关于工程现场的地形、地貌等信息,并能够指出对工程施工有重要影响的岩土性质,同时提供合理正确能够为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岩土工程分析报告。

1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当前比较突出地存在着地质勘察技术、地质勘察人员素质二个方面的问题。

1.1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1地下水位

地下水水位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影响重大,同时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为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对工程施工地的地下水勘察应深入全面,应全面收集讯期水位、历史最高水位、历史最低水位、近4~5年水位变化情况的所有数据。同时对工程附近水源地、水库、抽水井的分布和使用情况等周边水文地质建构筑物对详细调查。对所有影响地下水位的因素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并做出综合的评价。

1.1.2地基承载力

承载力的计算,是工程地基设计的基础。但是不同的地质勘察实验方法由于数据计算采用的风化状态的差异,所得到的承载力数据差据巨大。

对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该通过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规范》对地基承载力的确定给出了静载荷试验、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的试验确定方法、根据土质的强度进行计算的数值理论方法、根据邻近条件相似建筑物进行经验借鉴的方法,共计五种。对地基承载力的的最终确定,可以通过综合比较上述五种方法得出的不同数值,经过综合分析后,最终得到有关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值。

《规范》中确定的五种方法中,根据工程现场的岩土力学性质指标查表、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理论公式计算是确定承载力的主要方法。然而,当前质检部只承认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法得到的承载力数值。静载荷实验方法在地质条件复杂、土质分布不均以及重在工程项目时必须使用的方法。但在一般的工程项目中由于设备不满足条件要求或者压力达不到要求,实施难度很大。在现场通过静载实验方法对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进行确定的方法有三种。强度控制法,在硬塑、坚硬的粘性土、粉土、砂土和碎石等地质中采用较多,通常以P0值作为地基土承载力的比例界限。相对沉降控制法,是通过对沉降量数值和承压板宽度数值进行计算,确定承载力的方法。极限荷载法,是通过P~S曲线,在不同的比例界限下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方法。

1.2地质勘察人员存在的问题

1.2.1勘测人员的综合能力

地质工程中的部分地质勘察人员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专业技能不足,提供出来的地质勘察报告错误连篇,质量低下。在一些地质勘察报告中,看不到土工试验指标,找到的明确的地质勘察结论,更没有关于工程的建议性处理意见等内容。在报告不一些无关疼痒的内容占据大量篇幅,而对工程设计有重要帮助的资料却不够详细,没有相关的图表,也缺少对应的文字说明。整个勘察报告,只提供一个忽悠非专业的管理人员,迎合部分设计人员的有关地基承载力的指标。

地质勘察可以得到详细的地质构成,通过分析计算也能够得到关于土体的力学指标。详细的地质构成是确定基础处理方案的前提,力学指标是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因素。因些,操作规范、论述专业的地质勘察报告对建筑行业来是相当关键的。

1.2.2素质监管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通常是由建设单位招标选取的,由于建设单位对地质勘察工作的专业知识不足,确定勘察单位时,对地质勘探的专业技术考虑不足,一般选择勘察费用报价低的单位中标。地质勘探是在野外进行作业的,相关野外的土工试验、以后期的资料整理工作大都是在没有专业人士监督的情况下,由勘探单位人员自行确定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情况下完成的。这就使得钻孔数量、钻孔深度的确定、取样量、土工试验方法确定都有可能存在漏洞。对施工图的审查是在设计完成后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只要资料齐全都都可以通过。但是,有些资料是不准确的,实际地质构成与勘察报告不符的情况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力学指标,也是不精确的。

2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1加强技术创新和监督机制

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科学日益创新,工程物探领域也迎来诸多新的科学技术,如现今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以其先进的信息采集功能、高速有效的探测功能在业内著称。这种探测设备能有效克服岩土构造复杂的性质,综合大量信息,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的探测工程。当然,每一项岩土工程都不是单一简单的作业,所以结合多种探测手段与探测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岩土施工的检测工作也非常重要,此技术为地质勘察工程提供大量信息与数据资料,提高了工程实施的准确性参数依据,相较传统勘探方式,更精确更可靠。至于工程安全方面的问题,可采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进行检查。这一技术能够解决勘察工程中的许多安全问题,如分析地质特征与承载力,根据土质结构、土体情况为建筑施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等等。

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并用,领域经验与新兴工程物探设备结合,地质勘察面临的许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2.2提高地质勘察工作人员的素质

地质勘察工作相对来说较为复杂,这就需要从业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目前行业内部员工的情况不容乐观。所以,制定相关人才培养计划势在必行,如可定期举办短期技术再学习培训班、组织兴趣小组交流活动、开展专家先进技术的讲座、对员工实行定期考核等等方式。我国正在努力往学习型国家靠近,各行各业都在加强职业再培训再学习,以免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社会前进步伐,地质勘察工作人员也理应严格要求自身,不断学习与进步,为地质勘察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3.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出了对策处理,本文只是简单地探讨和分析,要真正的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还需要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水域考察报告篇10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报告编写

前言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公路路基、构筑物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公路构筑物的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1.路线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查明与路线方案及路线布设有关的地质问题。选择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路线方案,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重点调查对路线方案与路线布设起控制作用的地质问题,确定路线的合理布设。

2.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在初勘、定测阶段,根据选定的路线位置,对中线两侧一定范围的地带,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桥涵工程地质勘察。按初勘、详勘阶段的不同深度要求,进行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涵的基础设计提供地质资料。一是对各比较方案进行调查,配合路线、桥梁专业人员,选择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桥位;二是对选定的桥位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桥梁及其附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地质资料。

4.隧道工程地质勘察。隧道多是路线布设的控制点且影响路线方案的选择。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隧道方案与位置的选择,包括隧道与展线或明挖的比较;二是隧道洞口与洞身的勘察。

二、报告的编制程序

1.外业实物工作量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试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工程地质平面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试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试验资料相矛盾。

3.对整个报告进行框架结构规划。由于公路工程地质有其特殊性,属于多专业合作工程。因此,对整个报告提前进行整体框架结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4.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柱状图中标明各层的地质年代、成因类型、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摩阻力标准值和地下水位及地质描述。

5.划分岩土工程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另外应注意,工程地质层的划分,不是越细越好,当然也不是越粗越好,除了遵循一般的划分原则之外,还应结合工程对象进行划分。在正确划分出工程地质层后,编制分层统计表。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6.编绘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和其他专门图件。公路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7.编写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

8.编写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总说明书是报告的核心框架,它全面地分析了整条路线的工程特征,是设计人员掌握全线地质情况的指南。

三、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应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1.前言:要叙述工程概况、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勘察依据、勘察的方法和完成的工作量。本部分重点要注意的是:公路的等级,勘察所属阶段,编制报告所使用的规范、规程一定要保证是现行版本,已经废弃的规范不能作为勘察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分区。地震活动性和抗震设计主要参数、沿线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问题、水文地质特征。

3.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本部分主要是把整条路线的岩土参数,按照岩土形成时间、成因及性质进行数据分类统计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对各类岩土进行概括性评价。

4.工程地质评价:包括勘区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重点工点工程地质评价和路线方案评价。对于路线方案的比较,主要根据各路线方案所经地区的地质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推荐出地质情况相对较好的路线方案。

5.沿线天然筑路材料:取土场要依据有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土料强度CBR、含水率W、液限WP、塑性指数Ip等参数对料场质量进行评述。

6.结论及建议: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地震参数和建筑适宜性的评价;(2)勘区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地质灾害对工程影响的大小;(3)重要构筑物的地基情况、基础形式及其他处理措施;(4)勘区内的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腐蚀性评价;(5)路线方案的评选;(6)其他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7.附表及附图:全线工程地质总说明书的附表和附图主要包括:完成工程量一览表、地震液化判别计算表、水质评价表、水质分析报告、路基分段说明表、不良地质地段表、区域地质构造图、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路线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取土场工程地质柱状图、路基工程地质柱状图等。

四、工程地质图表编制要点

1.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在总说明中的附图,要求提纲契领,应纲要性标出各种工程地质现象,或可作专门图件,不能图省事以“路线工程地质平面图”来替代“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是在地形图上标明工程构筑物、各勘探点、各现场原位测试点以及勘探剖面线的位置,并注明各勘探点、原位测试点的坐标及高程。该图应在较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上进行编制,地形地貌复杂时应专门作测绘工作。

3.钻孔柱状图,反映场地的地层变化情况,在图上应标明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底深度、层底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里程、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整比例,如1∶100或1∶150。

4.工程地质剖面图,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

5.土工试验成果表,主要有抗剪强度曲线、压缩曲线等,一般由土工试验室提供。

6.现场原位测试图件,包括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的成果图件。

7.桩基力学参数表,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

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方法,由于公路工程的勘察阶段较多,线路工程所跨越的地质单元繁杂,一般每个工程对报告的编制都会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本文很难将各种情况一一尽述,更详尽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论述。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