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小知识十篇

时间:2023-12-25 17:43:38

心理科普小知识

心理科普小知识篇1

关键词 科普写作 科普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我校五年制师范大专班从四年级开始分为文科和理科班,并在理科班开设了科普写作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为基础教育培养文理兼通的具有教学科研与科普写作能力的高素质师资。笔者担任该课程教学八年,现结合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普写作能力的体会与实施方法。

1 在科普阅读中积累科学知识

科普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科学知识和写作素材、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知道,科普写作除了需要语文写作基本功外,更需要科学知识方面的雄厚积累。大量阅读科普方面的书籍和刊物,吸收科学前沿知识和最新科技信息,是着手科普写作的必要条件:若要写出科学知识丰富准确、科学原理清晰透彻、文艺性较强的优秀作品,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我们以科普阅读、科普积累做为科普写作的先导,采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方法,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有计划地给学生介绍了现代科技知识,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两年多来我们先后给学生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基本思想、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介绍了空间和海洋技术、细胞重组和克隆技术、微电子和信息科技、材料与能源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等等,这样使学生形成了比较宽阔的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在拓宽前沿知识的同时巩固经典知识。教师针对科普文献的重点和难点,及时点拨解答疑难,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例如帆船为什么能逆风行驶,算得上一个经典问题,虽然在航海实践中早已成功操作。但从理论上解释并非人人皆知。不少同学反映,阅读了有关科普文章后仍模糊不清。教者关注后发现,少数科普讲述含糊甚至错误。而张三慧教授主编的《力学》,论述得清晰准确,我们以此为例,阅读教学中重点讲解了逆风行舟的原理。通过这件事学生也受到教育,他们体会到,正确的概念形成和知识积累对于科普写作是何等重要。如果没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待科普写作,不懂装懂,就会贻误读者贻误后人。

科普阅读教学的课堂时间和容量对于科普写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又把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并结合学校图书馆的藏书给学生推荐了课外科普阅读书目。其中有我国科普作家叶永烈选编的《中国科学小品选》,鲁克选编的《中国科学童话选》,谈祥柏的科普作品集《数学百草园》,林德宏主编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还有普里高津的《从混沌到有序》、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时间简史》、英国天文学家约翰・D・巴罗的《宇宙的起源》等等。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自由邀游,充分积累。

浏览阅读难以留下持久准确的记忆,要能做到随时调用知识,还必须采取有效的积累措施。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注重指导学生收集材料,在有意积累的思维指导下,有的同学通过摘录将素材存入笔记,有的同学经过理解存入大脑,有的同学通过剪报来收集,有的同学制作了知识分类卡片,还有的同学将资料分门别类存入电脑。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又一次得到学习,而且印象特别深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资料收集,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科学的知识水平,并积累了相当多的比较成熟的科普写作素材。

科普阅读教学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科学观念、科学品格和科学精神。当同学们从自然科学中领略到大自然运动规律是那样的简洁、对称、和谐时,他们的心灵不能不受到巨大的震慑和美的陶冶,他们会象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蕴藏的那种庄严崇高和不可思议的井然秩序表示深深的敬畏和赞叹。

2 在范文讲评中掌握科普体裁

科普作品总体上可为文艺类和非文艺类。文艺类科普作品又可分为科学散文、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诗歌,梦幻小说等等,而科学散文中以科学小品最为常见;非文艺类科普作品包括的形式较多,我们主要给学生介绍了“四小”,即小论文、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只有从理论上明确科普作品各种体裁特征,写作实践中才能自觉地根据科学知识选择体裁,并有意识地表现该体裁的特有风格。科普写作的基础在于写好说明文。非文艺类的科普写作除了科学小论文之外,基本上都体现了说明文的功底;而文艺类科普作品是文学体裁与说明文体的交叉,它横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性更强,要求作者除了具有很好的说明文基本功外还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

在科普范文讲评中,我们注意选择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作品,使学生在观摩欣赏名家范作的过程中,对各种科普体裁的特征建立生动的感性认识。比如在科学小品的评讲中,我们选择了老一辈科普作家高士其的《我们的抗敌英雄》,贾祖璋的力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科学童话的讲评中,介绍了老科普作家郭以实的《太阳请假了》,佳佳的《小多莉找妈妈》;在科学故事的讲评中,选取了《科幻世界》主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捕捉遥远的星光》,唐风的《我们在什么地方》,唐晓鹏的《发现遗传》;在科学小论文的讲评中,我们选择了在全国或省市举办的青少年科学论文评比活动中的获奖小论文作范文,比如《连接体下落运动的观察》、《微波处理豆芽促进发芽》、《崇明岛形成浅析》等:在科幻作品的讲评中,我们选用了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王晋康的《生命之歌》等等。同时,我们还介绍不同体裁的部分国外优秀科普作品,例如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科学小品集《数的趣谈》、《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的科学故事《人怎样变成巨人》;法国老科普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等等。为了使这门课的指导更有说服力、更切实到位,笔者自觉做科普写作的带头人,且适当选用自己的作品做讲评,教学中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生动具体的范文评讲,使学生对各种科普体裁的特点有了宏观的把握。他们懂得:科学小品短小精悍,在行文上挥洒自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在体裁上表现为科学说明文与散文小品的有机结合;科学童话最大的特点是拟人化,并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是科学说明文与童话故事的和谐统一:科学故事表现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科学知识容量较大,说明、记叙和描写并用,是科学说明文与文学故事的珠联璧合;科学幻想小说不仅传播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自然规律,还大胆想象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预测地球太阳系宇宙的演化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是科学知识与神话故事的辩证统一,表现出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景和无限丰富的想象力。总之,学生对科普体裁的把握为后来的科普写作奠定了必备的基础。

科普体裁的形成与说明文体裁、文学体裁和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作为一个具体的科普体 裁,它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丰富、更新或者衰落、淘汰的过程。我们应该关注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科技进步对科普文体发展的影响,同时鼓励我们的学生用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智慧,为科普文体的创新作出贡献。

3 在习作指导中培养学生的科普写作能力

科普写作能力表现为作者的综合能力,要求作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正确的自然观、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写作创作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只有靠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而获得。在培养学生科普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强化了以下四个环节的训练。

(1)选题。科普写作的素材是广泛的,而题材的产生必须经过积累、酝酿、筛选、确定的思维过程。我们指导学生选题时,主要考虑到社会时代的需要和自身的工作实践,所写题材应从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中产生,不要从事力不能及的创作。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学生联系我国神州载人飞船飞行成功,选择飞船使用什么燃料的题材;有的学生结合小学语文《赵州桥》教学,提出了赵州桥为何千年不损的问题:有的学生结合小学数学教学,选择了“0和l的对话”;有和学生结合小学科学教学,思考着地球为何能悬在宇宙空中。同学们通过关心国家关注世界观察生活和小学教育见习实习,广开思路积极思维,选择了各种各样精彩纷呈的写作题材。

(2)构思。构思是对整个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内容所作的有序安排。这种思维活动在选定题材时往往已经展开,特别是有些短篇科普作品,构思几乎与选题同时完成,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单独作为一个阶段来处理,并具体化为制定写作提纲。我们指导学生构思时要注意:主题明确立意新颖、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情节起伏引人入胜。比如,科学小品一般没有故事情节,但需要做说明顺序的构思。科学童话和科学故事既要考虑故事情节顺序,又要考虑说明顺序,需要统筹思考而产生结构,要求学生下大功夫去构思。我们要求学生能运用误会、巧合、反复、对比等基本结构来安排科学童话的战事情节,当然也鼓励创新。

(3)写作。写作是用文字表达科普作品的重要环节,在选题和构思基本形成之后,最终要落实到动手写作。在科普写作中,我们重点向学生提出了文句表达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例如说“大象是现代最大的陆生动物”,这话是准确的,但有的同学将“现代”或“陆生”丢掉了,写成“大象是最大的动物”就不准确了。因为古代的大恐龙,现代的海洋中的蓝鲸等都比大象大得多。再比如有人说“向心力的反作用力是惯性离心力”,这是一种误解。首先,向心力与惯性离心力作用于同一物体,谈不上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其次,向心力是真实力,它有真实的反作用力。在向心力为合力的情况下,各个分力也有真实的反作用力。但惯性离心力是虚拟力,它只有在旋转的非惯性参照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它没有反作用力。因此不能说向心力和惯性离心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心理科普小知识篇2

[关键词]少儿科普图书科学素养图书质量

0引言

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虽然有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我国大多数公民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的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结构存在明显缺陷。

作为从事少儿科普图书策划、出版的科普工作者,应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策划、组织、编辑、出版利于少年儿童科学素养提高的各类少儿科普读物。

1少儿科普图书对提升少年儿童科学素养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少儿科普图书仍然是少年儿童最主要的受众传播方式。少儿科普图书真正要带给孩子的是科学精神和对事物的好奇心,少儿科普图书不仅要向孩子们传播科学的知识,更要向他们传递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一本好的少儿科普读物不仅可以使少儿获得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做好少儿科普读物的出版,对于儿童科普素养提升,进而对于全民科普素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需要多管齐下,例如,科学课程的设置、科技馆的修建、科学教师的培训、科普基地的建立。在所有这些措施中,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是最简便、最低成本的措施,比起动辄经费高昂的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来说,科普图书具有很高的覆盖性和便利性。

一部优秀的少儿科普图书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科学知识正确,难易程度把握到位。能诱发孩子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增进孩子对科学概念和本质的认识。

(2)文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把科学知识融会在故事中,用巧妙的形式来传达深奥的科学道理,简单的文字、少儿化的语言、幽默的风格,这些可以减轻少年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感”,增加他们的阅读兴奋点,提高阅读效率。

(3)图画清晰、美观。具有清晰精美的图片和插图,让阅读成了孩子赏心悦目的事。

总之,优秀的少儿科普图书能够避免孩子厌烦的说教形式,让孩子在自娱自乐、潜移默化中悄然接受科学知识。

2当前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存在的问题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的少儿科普读物都在五六千种以上。当下,由《神奇的校车》、《可怕的科学》、《迪斯尼儿童百科全书》、《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昆虫记》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图书组成的少儿科普阵营,把图书市场装扮得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在繁荣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占据各大图书市场的销售主力军,仍然是国外引进的一些优秀少儿科普图书。这些畅销书多是成套引进出版的,且以故事或漫画的形式讲述科学,语言文字优美风趣,知识严谨,图片精美。

与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相比,我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如品种单调、观念陈旧、形式古板、互动性差,缺少服务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定位不清晰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作者写作观念不正确

多数科普作家专业知识功底深厚,但对自己的服务对象不明确,对目前我国少年儿童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知识状况不甚了解,在语言表述方面不知如何对孩子说话,专业术语运用太多,其后果就是造成小读者理解困难,不太能读进去。

2.2 知识模式生硬

我国很多科普读物采用一问一答的“填鸭式”方法向孩子输出知识,重在告诉读者答案,很难引导小读者去思考问题,更无法带领他们发现探索科学的乐趣。科普图书真正要带给孩子的是科学精神和对事物的好奇心,就像引进版的《科学家工作大揭秘》丛书,并不是在笼统地介绍古生物、考古等艰涩难懂的知识,而是从研究这些学科的科学家入手,配合大量真实的图片、数据和故事,将科学家们真实的工作状态展现在小读者面前,帮助他们揭开科学家的神秘面纱。

2.3 出版形式不吸引人

原创科普读物一般文字多于图片,文图样式较为固定,编排形式过于死板,外观设计不够活泼,不符合孩子的阅读心理。

从英国引进的《可怕的科学》系列科普图书以其定位准确,形式、观念新颖,以幽默的方式,创造了当前儿童科普图书的销售奇迹,在欧洲的销售量曾超过《哈利·波特》,并成为一套国际性的超级畅销书。这套丛书总共60种,分成经典科学、另类新知、自然探秘、经典数学、体验课堂五大系列,每个系列由5~20种图书组成。每部书都有一个耸人听闻的书名:《绝密身体报告》、《触电惊魂》、《显微镜下的怪物》、《杀人疾病全记录》、《肚子里的恶心事》……。作者阿诺德通过精彩生动的故事,把医学、卫生方面的知识讲得十分透彻。同时书中还有大量的漫画,把严肃的科学知识切割成不同部分:有问答,有恐怖档案,还有历史小故事。读者除了被惊悚,还可操作。

3提高少儿科普图书质量的有效途径

前面谈过优秀少儿科普图书的几条标准,要提高少儿科普图书的质量,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3.1培养优秀的少儿科普作者,提高创作团队的整体水平

提倡大科学家创作少儿科普图书,既可避免少儿科普作品在低层次徘徊的弊病,又可保障图书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例如张景中院士的《帮你学数学》、刘厚一的《算得快》等作品已被公认为科普精品,深受广大少年儿童读者的喜欢。当然,进行少儿科普创作,不能光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就行了,知识要广博精深,还要深入浅出。因此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少儿科普作家,门槛是很高的。

同时要加强少儿科普编辑队伍建设,加强出版单位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互动。因为优秀的科普作者和编辑队伍是追求原创、打造少儿科普出版核心竞争力的两大支柱。国外有一批以科普出版为核心业务的出版公司,专业性较强,在科普图书方面分类细致,因此形成了稳定的少儿科普作家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并能通过不断的资源整合,挖掘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科普作家加入,形成了良性循环。

3.2要增强服务意识,要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深入研究当前条件下我国少年儿童的思维、心理、知识状况,全方位开拓选题

科普要为孩子着想,从孩子出发,用孩子们喜爱的形式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因为孩子们的理解力、人生阅历有限,身边许多在大人看来很恶心的事物却是他们制造诙谐幽默的主要材料,同时也是他们去宣泄日常许多负面情绪和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像大便和放屁等内容,也许在成人看来都极为不雅,甚至被认为是恶习而毫无意义,但孩子们有时候却认为这挺有趣也很可笑。因此,编写少儿科普读物时,应根据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突出少年儿童本位,既要紧密联系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思维和认知的实际,又要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体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具体到知识点叙述上也尽量浅显生动,丰富而充满趣味。

3.3加强对大自然、生态环境、身边科学的介绍,改变重数理轻博物的习惯

眼见为实,孩子的认知有限,缺乏抽象思维,对于孩子,讲讲身边的石头(沉积岩、变质岩、火山岩),讲讲我国名山大川的地质演化过程,讲讲路边常见的花草树木,讲讲公园和植物园中的珍稀物种,肯定比关于DNA、大爆炸等问题更容易吸引小读者。

像引进版儿童彩绘本《法布尔昆虫记》就是比较吸引孩子们的优秀科普图书。这套科普大餐以诚挚的童心、灿烂的画笔、诗一般的语言为小读者们讲述了法布尔先生的科学巨著中的故事。为了勾起小朋友对昆虫的亲切感,作者给每一只小虫子都起了名字。书中的绘画也非常棒,小读者们完全可以透过彩图看到小虫子们的喜怒哀乐。因此,小读者很容易对故事发生兴趣,就能很轻松地了解到昆虫的习性。作者和绘图者抓住了法布尔《昆虫记》原文的主旨,通过精心节选一些小故事,基本上做到了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很适合儿童阅读。

“激发兴趣、享受快乐”是从事各种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则要注意使用多种方式引导和满足孩子们的内心需求,这样他们才能有兴趣,也才能感受到快乐。比如在开展各种科普活动时最好能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这样他们的参与感就会更强、体会就会更深,激发出来的兴趣和享受到的快乐就会更大。

3.4建立图片库,收集、积累大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片

由于少年儿童年龄跨度大,在识字量、理解能力上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低龄儿童(学龄前)对于图的感受力比文字强,比较适合读以图为主的科普读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开始阅读图文搭配的科普读物,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由于识字水平、理解力的提高,则可以读以文为主的科普读物。因此在出版科普读物时,应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层次,在文字深浅、图片多少、版面编排上做出不同的安排。

参考文献:

[1]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2] 张平,罗子欣.当前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现状及思考[J].编辑之友.2010(6).

[3] 张秋林.论科普出版与儿童成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7-07.

[4] 刘华杰.近期部分少儿科普图书综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09-16.

心理科普小知识篇3

关键词:科技馆儿童乐园 展品更新 科普教育

引言

作为在儿童科技乐园工作了多年的工作人员,本人结合这次展品的更新工作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儿童科技乐园展品更新和儿童科普教育的一些想法。

一、科技馆儿童乐园展品更新的思考

我馆的儿童科学乐园建筑面积有近一千平方米,原有展品30多套件,儿童科学乐园的设置原则上是促进儿童的科学教育,在内容上以儿童为主,通过展品设计的原理、造型、色彩与空间等元素的系统构造,在独特的艺术氛围中传达科技信息。在去年的我馆儿童乐园改造中,重新设计和引进的展品有“小小建筑师”、“水世界”、“小球游艺天地”“机器动物园”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例如在“小小建筑师”这个活动区域里,总是人头攒动,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利用塔吊、蜈蚣筒、输送带、滑轮吊篮等建筑工具和朋友一起合作搭建房屋,一起动手体验建造房屋的乐趣。通过模拟工地的生活体验,小朋友们了解了房屋的建造过程。 笔者通过对新园的观察和体验之后,发现不仅仅是由于展厅的重新装修,更主要的是新展品的有趣更能吸引孩子们,那要如何设计新展品才能符合孩子们的特点呢?

1、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符合儿童游玩的科技展品。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儿童特点。儿童年龄范围的争议: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儿童是指多大的人,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4岁,因为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而且年龄比较幼小。一些儿童活动都是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现代著名学者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理论核心认为:儿童认知发展为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4岁)

他们是一群较为特殊的群体,在生理、心理、行为上有着显著的特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也在不断而快速地发生变化。所以在展品设计中要考虑到儿童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儿童的心理及行为规律为依据。例如在训练孩子的平衡和感知能力的展品中,通过孩子的勇敢尝试和探索来感知外界。在相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心智已逐步开发,具有一定的具象逻辑思维能力,活动 的体力强度加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运动,对智力活动的兴趣增强。

2.在展品的设计中还要把安全理念放在首位。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来说都比较弱,所以容易受到伤害,儿童乐园的展品大多数是孩子们动手参与的,有攀爬和搬运,还有孩子们自身喜爱跑、跳,儿童在游玩的过程中对身边的危险也不清楚,而对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所以安全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我馆开馆十年来,也曾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了几起儿童受伤的事件,所以我们在强调科技展品的同时也要特别重视展品设施和环境细部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展厅的地面也要保持足够的平整,不能出现明显的突出物,以方便儿童跑动、跳跃等。并且从细节出发,展品中不出现锋利的边缘、棱角等,以避免儿童活动时发生意外。例如在新设置的小小建筑师展品中,我们从栏杆的高度、滑动吊篮的绳索上都要考虑到安全的方方面面。

二、科技馆儿童科普教育的未来发展

在我馆今年更新改造后,据统计近十个月就接待了五万多游客,人数总量比去年一年翻两番,这也说明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确实在我们中国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心结。

1、从儿童的视觉发现科学

儿童的求知欲是十分旺盛的,对什么事情都感到陌生、稀奇,感到好奇、新鲜有趣,什么都想摸一摸,弄一弄。他们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为什么夏天很热?”“为什么鸟会飞?”等等。孩子的这种好奇心,是我们进行科普教育的基础。要知道,孩子能提出问题,要求解答,说明他们的思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种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能促使孩子去追求知识、掌握知识。作为科普工作者,我们要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表达方式和言去和他们交流沟通,来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究。在我馆的新展品引进后,我们根据展品的内容用孩子的语言编写了份导览词,在提问和互动的形式下来引导孩子了解和参与展品的活动。

2、从科普活动出发来参与科学

儿童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思维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进行的,他们对很多事物感兴趣,但也不是随意的。针对他们的这种生理、心理特点,动手型活动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活动的形式要突出趣味性。孩子通过自己操作、探索去发现,在与物体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发现新问题,并渴望得到答案,心理产生了探索的需要,随着思路的不断扩大,兴趣也随之增长。所以在儿童馆我们针对儿童的特点举办科普活动,在 “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让学与玩巧妙结合。例如“伯努利原理”是在初中物理学到的知识,原理的内容是:在水流或气流里,如果速度小,压力就大,如果速度大,压力就小。针对儿童来说肯定是很陌生也听不懂,在我馆儿童展区有气流和水流两组展品展示这个原理,一个是水世界里的海豚顶小球,还有一个是小球游艺天地里的气浮悬球,在孩子们接触了这些展品后,也只是觉得好玩有趣,然后我们再根据这个原理编排了科普小实验“小球接力赛”和“神奇的大炮”,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参与,在竞赛中完成活动,最后通过辅导员的原理解释,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了解科学,并且告诉大家这个原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虽然他们现在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们有了接触之后就会有科学意识的启蒙,知道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的高不可攀。

三、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生长过程,包括知识,思想,价值观等在这个时期都是处于一个启蒙的阶段,所以对儿童的培养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我馆作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担负着更多的历史使命,在常设展览和科普活动中,将重点儿童从角度出发,从收获知识和受到科普启蒙出发,激发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教育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邵芳,浅析科技馆中儿童展品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黑龙江省科技馆

[2]周文婷,浅谈科技馆对儿童科普启蒙的发展方向 2011 厦门科技馆

心理科普小知识篇4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在区科协的直接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立足社区,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导向功能,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愚昧”的良好氛围,歌颂表扬思想道德高尚的好人好事,传播贴近居民生活的各种科学知识,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促进社区居民提高科学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使辖区居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复兴路社区在科普教育中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健全组织网络

   社区主任亲自抓,其他群干主动出点子提建议,把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并明确书记分管科普工作,把科普工作纳入社区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任张海丽为组长,社区群干为组员,有九人组成科普教育基地的领导小组。党员、中心户长为主体的退休人员组成科普志愿者队伍。加强科教领导小组的自身建设,是科普进社区为创建科普文明社区的有力保证。

   二、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建设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学习制度,统一思想认识,社区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科普领导小组一般人首先加强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开创科普事业新局面。建立健全科普教育的资料台账。现已按上级来文、组织机构、工作计划、活动记录、工作总结,五个目录列入台账,使科普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宣传发动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和组织学习。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

   让科普活动深入人心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不断开展以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健康知识、运动与健康等多种知识穿插期间。使居民在娱乐中接受科普教育。为了确保科普活动的定期开展,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我们有计划、有内容、有专人负责、有检查、措施落实到位。自成立科普教育共建以来,我们已开展数次科普教育活动,平均两月1次,达300多人次。

   四、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阵地进行科普宣传。

   在社区市民学校,开展各类形式的科普宣传,开展反对邪教、家庭养生、文明生活等公民道德教育,结合不同时期的情况和社区工作重点的变化,宣传不同的科学知识,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坚持传播贴近群众的科学知识为出发点,让广大群众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用科学来指导生活。针对本社区居民的需要为居民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科学知识提供便利。搞好社区科普教育,是社区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着力加强科普知识的培育,帮助居民确立科技兴市的认识,为我国的科普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宣传药品安全工作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普及药品安全科学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能力,营造人人关注、支持、参与药品安全的良好环境,我局依照“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计划”的部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广泛宣传普及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现将有关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国安全用药月”行动启动仪式

   9月1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携手相关单位,在县政府广场举办了以“谨防网络欺诈销售假药”主题的“全国安全用药月”行动启动仪式和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拉开了为期一个月集中宣传活动的序幕。

   启动仪式在县政府广场举行,现场悬挂着“全国安全用药月xxxx县启动仪式”的横幅,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体同志、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县xxxx药材有限公司等药品经营企业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由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xxxx局长主持,xx局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开展此次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提出了希望通过举办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开展药品安全知识“五进”活动、展示假冒伪劣药品实物等形式,采取各种宣传途径,营造出全社会关注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及消费信心。

   二、开展现场咨询活动,指导百姓维权

   启动仪式结束后,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人民医院、县xxxx医药药材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开展了现场咨询活动。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立了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及业务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咨询、药品真假鉴别及投诉处理咨询等3个咨询组,向群众宣传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提高办事效率、便民利民的各项措施;积极向群众宣传如何合理使用药品,指导如何进行消费维权;现场展出假劣药品样品20多种,指导群众如何识别真假药品。县人民医院和同安医药药材有限公司也积极参与,派出专业人员设立咨询台,向咨询群众详细讲解了常见药品不良反应,夏季合理使用、储存药品,如何分辨保健食品和药品等知识,免费为群众提供测量血糖及血压服务,指导群众安全用药。此次宣传活动共散发宣传册400余份,展出展板3块,接受群众咨询70余人次,活动受到过往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走进基层、社区,宣传药品安全知识

   我局以宣传贯彻《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强化科学监管理念,拓展药品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工地”载体,将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送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乡村和工地等社会各个方面。在两个月的宣传活动中,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4次,深入社区、学校、农村等基层宣讲9次,组织药品安全讲座3次,悬挂宣传横幅52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电视台播放新闻1次,专题片1期,发挥了良好的宣教作用。

   通过药品安全宣传活动,全面强化了药械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诚信守法责任意识,强化公众安全用药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依法经营药品和科学用药的浓厚舆论氛围,提高了公众安全用药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增强了人民群众消费的信心,为人民群众安全用药,放心用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局将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良好的用药环境。

   宣传科普工作总结    一、广泛动员,增强普及的广度

   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强大社会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

   在学校,与教育局一同加强对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着眼“三进”(环保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中小学校开设生态环保知识课程,提高生态知识普及率,开展了以“创绿色学校、建绿色基地、写绿色征文、做绿色师生”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教育行动”,将创建绿色学校作为载体和抓手,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第二小学完成创建自治区级绿色学校,第五中学、荣欣小学等近10所学校完成市级绿色学校创建。

   二、积极参与,扩大普及的范围

   市环境保护局积极参与每年的“科技活动周”,为增强我市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深入落实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保护法律知识、规章制度,让更多的市民尤其是未成年人感受环保、参与环保、提倡环保、享受环保,市环境保护局联合市环境监察支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等单位积极筹备,展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低碳生活”等环保方面的宣传板、宣传资料,向市民发送了环境保护宣传单,耐心的为到场参观的中小学生讲解环保知识,并赠送环保宣传画册。

   三、用活载体,增强普及的深度

   近年来,我们以“6·5”世界环境日、环保“四进”等活动为契机,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知识,营造生态文化,增强生态理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活动日,我们每年“六五”都围绕普及环保知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分管领导在电视台发表讲话、在《满洲里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在新闻媒体通报了我市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高点位策划启动了“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和万人签名活动,活动受到满洲里市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市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在活动当天,设计背景新颖,主题鲜明的大型喷绘背景醒目的矗立在市中心广场,全市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环保标语和宣传片,扩大宣传效果。

心理科普小知识篇5

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普**

我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科普法》,积极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将科普**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制定科普**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科普**列入本镇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镇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和**机构,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和组织委员任副组长,农业、党建、教育、文体、财政、计生、共青团、妇联等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本镇将实施《科普法》、《科学素质纲要》**纳入党政领导机关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表彰、奖励范围,定期表彰和奖励在科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并由镇长同各办公室负责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各有关部门把科普**列入任期目标责任的范围,有具体的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制定有关科普培训计划和年度计划。

二、认真落实科普活动的各项**

我镇在开展科普**中,在全镇成立科普**领导小组,每村落实1名科普宣传员,2个科技示范户,各村都落实有各自的科普活动室和科普专栏。积极建设乡村图书室,吸纳社会资金为每村新购图书,村设立农村书屋,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长了知识水平。各项科普**有序开展。

    三、广泛动员,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培训**

    我镇为了进一步在全镇范围内普及科普知识,积极组织本镇科技人员利用墙报、黑板报、大小标语、印发各种科普资料、开展科普讲座等科普活动,积极地宣传有关科普知识,在全镇上下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普气氛。使全镇上下认识到科普**的重要性,逐步掌握和运用科普知识,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今年,我镇全年对镇机关科普专栏定期更新,各村也定期更新宣传栏内容,张贴科普文章 40篇;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举办乡、村干部技术讲座 1次,培训 60人次,农业技术讲座 5次,参与群众 1238人次,发放科普资料 1500 份;有50%以上的村干部和农民党员接受了农民技能培训;组织进行了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培训、安全生产、专业技能培训**等;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各种科普宣传活动,深受群众好评。部分失业、待业人员经过培训后,掌握了一定的科普知识和技巧,丰富了知识结构,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并成功的找到新的**,在新的岗位上大胆运用科普培训得到的知识,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周、宣传日活动

在今年的科普宣传周、宣传日活动中,我镇科普部门精心组织,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在镇科普活动中,多次组织科普**人员带上挂图到全镇中小学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观看科普知识,从小培养热爱科学、学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的良好习惯。科普挂图展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防震知识、卫生知识、农业知识、电子信息知识等内容,使学生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真真正正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我镇科协还组织了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文化站、卫生院、计生站等部门人员联合到各村义务开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知识宣传,**组人员深入28个村,通过多种内容丰富的形式,向当地农民群众提供面对面、心连心般热情周到的卫生保健服务,各村村民积极参与并给予好评。卫生科普**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给农民群众免费发放健康科普资料500余份,并开展了健康体检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通过展示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挂图,生动形象地对卫生保健知识进行介绍;由专家进行健康知识讲座,讲解疾病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并开展免费咨询,做到有问必答。同时,我们还相应进行了卫生知识图片展,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普及了卫生疾病和预防保健知识,对当地村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进一步完善科普服务体系

     我镇成立了科普**领导小组,并设有农业科普**组、卫生科普**组、科普信息**组,同时任有各级科普宣传员。体系内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运作,做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引进和推广了一批经济效益好的科学种养项目。

     总之,我镇的科普**,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下半年,我镇将继续抓好各项科普**,促进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心理科普小知识篇6

广东省科学中心作为亚洲最大的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一直没有停止科普惠民前进的步伐。特别是怎样提升现代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科学素养,一直是科学中心研究的重点课题。现代科普教育强调科普是提升现代人整体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人的整体科学素养呢?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呢?当代科学教育的研究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科学素养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把握,更体现在对科学精神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科学的创新精神、求实精神、探索精神、团体精神、献身精神,以及辩证的、开放的、多维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呢?包括三大领域:一,科普场馆;二,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这主要包括青少年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习的初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学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虽然在地域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大同小异;三,各种媒体的科普教育,比如电视、网络、报纸等播出的科幻片、记录片等。在此,本文作者主要以广东省科学中心为例,介绍科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馆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做的探索。

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广东省科学中心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以体验科技为重点。体验的范畴包括经典的和前沿的科学知识、重要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各种社会课题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等。因此,科普场馆的科学教育研究有两个重点,一是给参观者哪些科学问题的体验;二是用怎样的方式方法来体验科技。

(1)广东省科学中心作为广东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之一,是围绕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来进行建设的,它是中外一流的科技文化设施,这一亚洲最大的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位提升广东省青少年的整体科技文化素养贡献一份力量。广东省科学中心一流的文化设施主要通过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展现。一是科学内容上,各个展馆、展区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发展、感知与思维、信息、电子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人与健康等与广东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基础科学的知识上,既展示了经典,又展示了前沿科学发展的现状,同时又展望了未来。二是在科技素养提升上,不仅要关注青少年对知识的获取,更关注公众的心理需求、社会需求,注重与公众的有效互动,同时注重青少年对科学思想方法的认知,关注科学精神的熏陶,关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在于观众的有效互动、有效沟通方面,主要通过现场咨询、调查问卷、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科学趣味实验、机器人表演等等形式进行。这些形式受青少年的喜爱和欢迎,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极大兴趣,获得了一致好评。

二、明确的价值定位

广东省科学中心的建设者们从建馆伊始,就为科技馆定好了价值定位,有明确的价值思考定位。把科学中心定位为广东省重要的科技发展成果展示的窗口,泛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普教育平台和科技资源中心。目标明确,价值定位准确,这对于展示内容的选择、方法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明确的价值定位,使得科学中心迅速成为一个系统体验学科原理的场所,成为青少年了解当前科学发展所需要认识的前沿问题的场所,一个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场所。另外,它的价值定位本身具有发展的特点,对于实现科学中心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明确的价值定位对于广东省科学中心以后的发展具有价值导向作用、指导作用,科学中心以后就可以根据自身价值定位制定以后发展方向、发展计划。

三、科学的科普教育方法

广东省科学中心的科普教育方法主要以公众体验科技为主,采用sts方式的展示强调的是对课题的认识,同时也强调支持对课题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因此,不仅可以通过展品的体验,以及展品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体验来认识课题,还做到了对支持每一个展项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作出必要的解释。在方法上把握了两点,一是把展区作为整体的系统来认识,不仅有体验性的展项,有身临其境的环境氛围,还有表述清晰的图文系统来揭示基础知识和原理;二是把展示服务看成是教育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公众理解展区的整体性,培养了一支智慧义工的队伍,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还具有对不同参观者进行讲解服务的技能。

心理科普小知识篇7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湿地科普知识 以学为主 主次分明 地方特色

十二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来不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湿地文化,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尝试,通过实践,获得几点粗浅认识。

一、明确科普知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增强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使各项事业得以持续稳步发展的一项综合性教育。但从实践层面看,不少地方在操作中往往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教学领域,甚至片面地将“功课加琴棋书画”等同于素质教育,而忽视其他真正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领域,忽视学校科普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这是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的误区。

看着孩子们那渴求知识的目光,我决心不能只让孩子片面地接受书本知识。我深深地意识到,只有通过教师不断的自学和探索,把科普知识推广到孩子们的心中,才是教育工作者最应该做的事情。

二、坚持以学为主、主次分明的原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湿地科普知识教育,要把握住“以学为主,主次分明”的原则,以语文教学为主,科普教育为辅。教师只有在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完成课本知识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才能穿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决不能脱离课本知识体系,一味去搞科普教育,形成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局面。首先要保证搞好正课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在充实头脑、启迪思维、提高学习技能、引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自然产生对知识深度、广度的追求。科普知识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增长知识,增强科技意识,从而受到学生欢迎,这就有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播与发展。

三、依托当地特色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

科普知识涉及面非常广泛,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学生容易接受的科普知识,这点十分重要。我校位处部级湿地,生活在这个天然的大氧吧中的我们,很幸福地享受这一切,同时也有义务向孩子们介绍保护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所以,我一直把保护环境这一科普知识贯穿在教学当中,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从小就争当保护环境的志愿者。

四、群策群力共建科普校园

实施科普教育的关键在于师生“勤于动手”,在于从实践中体验发展。活动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科普教育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普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科普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学校按教学计划要求,开齐上足科学、综合实践等科学类课程,把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作为学生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贯穿各学科的教学全过程。

(二)拓展教育渠道,挖掘科技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在实践中学习,在社会中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开阔的活动阵地,更多的社会实践。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学校每学期开展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都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图片或音像资料,并且给予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学生科技社团组织和科技兴趣活动小组,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两次全校性的主题科普活动,各年级积极开展科普讲座、科普知识竞赛、废物利用制作、科幻绘画、科学小论文等活动。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小组活动,学生总体参与率达90%以上,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学比赛。具体做法:(1)领导重视,层层落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3)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4)落实行动,务求实效。在每次活动中,学校领导小组经常把相关的事宜在行政会议讨论,并定时召开阶段性会议,了解各班开展工作的情况,只要有困难就向学校反映,并要求各个实施方案提交方案的实施预算,下拨经费;(5)营造氛围,及时奖励,带动全面开展。我校在对各班上交比赛作品进行评比后,及时举行作品展示,还对获奖同学颁发奖状和奖品,以激励、带动其他的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科学普及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动员全校师生共同走进科普宣传教育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为此建言献策,有什么好的课文可以进行教学,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带给孩子们,我们都会及时展开研讨、制订方案、集体备课,把知识及时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五、创设环境,争当科普宣传员

心理科普小知识篇8

过去十多年,做物理学研究的同时,我还做科普。开始的时候兴趣就不小,可是,讲得很专I。随着时间推移,我的兴趣没有减退,不论做科普讲座,还是写科普文章,着力点却越来越通俗。这个世界上,没有我们不能理解的事物,也没有不能传授给大众的知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学习,同时都在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别人。

我是从研究物理中最基本的理论――弦论开始的,1999年回国,慢慢转向宇宙学研究。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地方在于,我们不仅会通过语言交流,还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对万事万物背后的驱动力量感兴趣。大自然对我们好奇心的报答相当丰厚,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找到那些驱动力,同时还利用这些驱动力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结果我们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端,成为地球的主宰。

我们要保持好奇,勇敢地去追问,一旦心智的大门被打开,一个人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我就是这样,上了北京大学的天体物理专业还不够,还要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研究生,进而出国。

在发表了数十篇物理学论文之后,我回国开始做科普了,才慢慢发现,将自己研究的东西讲给别人听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开始的时候,我还脱不了自己的专业背景,喜欢用专业名词讲专业的事,于是就有了《超弦史话》。三年半前来到中山大学组建新的学院,我开始向科学管理转型,同时给大学生讲一门课,叫做《人与宇宙的物理学》,这门课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日常的、眼前发生的和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事情讲给大学生,这门课在中山大学很有名,以至于一直讲了三年学生还继续要我讲。同时,我出版了《三体中的物理学》,这本书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得了十几项奖。

今年年初在博雅小学堂给孩子们讲量子力学,是我做科普的一个转折点。现在,我有一种自信,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讲给任何人听。用有趣的方式讲知识并不容易,但我们能够做到。博雅小学堂的这门课只有四节,但内容足够丰富,基于讲课内容我最近出版了《给孩子讲量子力学》,销量真不错。

心理科普小知识篇9

为切实做好科技领域普法宣传工作,加快推进“平安xx,法治xx”建设,根据市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的重要讲话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为xx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内容

1.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普法活动。实施“xx市知识产权强企业工程”,选择100家包括规模以上企业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开展“一对一”知识产权指导工作,帮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企业专利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广泛宣传知识产权政策、法律与相关知识,提高广大民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度和重视度,增强专利意识。

2.开展科技活动周普法活动。邀请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曹国英作创建国家高新区主题报告;启动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由市情报所工作人员对高企代表进行共享系统的实操培训和问题解答;针对公众科技需求,举办天文科普大蓬车进社区、进校园等体验性强、参与度大的科技活动。

3.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一是深入街道社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辽宁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普及活动,通过与居民座谈、有奖知识问答等方式,提高社区群众对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二是通过展示科技精准扶贫脱贫、科技特派员等工作进展,集中宣传科技支撑精准扶贫脱贫的共同行动和主要成效,形成科技界精准扶贫务实行动的良好氛围。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在三个县(市)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分别举办蔬菜、蓝莓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编印农村实用技术小册子20000万册;三是到企业、军营开展法律法规座谈、讲座,发放宣传小册子,在企业、军营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法律氛围;四是结合政务公开日、节能减排日等全市大型活动集中宣传《专利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摆放展板、现场解答、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达到普法效果。

4.创新执法工作机制,提高执法办案水平与效率。一是建立专利侵权纠纷快速调解机制,大力开展各类专利纠纷的快速调解工作。研究提出专利侵权纠纷快速调解工作方案,初步构建专利侵权纠纷快速调解机制;二是建立全系统和若干区域专利行政执法协作调度中心,提高执法办案协作水平与效率;三是深化专项行动工作机制。集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以涉及民生领域、重大项目、优势产业为重点,针对大型商品流通场所和展会,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检查、集中整治、集中办案,要通过当地主要媒体、政府网站和本局网站向社会公众公开专项行动执法办案电话和主要活动;四是健全执法调查工作机制。围绕专利行政执法和专利侵权假冒情况,组织动态调查。组织知识产权维权志愿者通过网络、报刊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发现并提供专利违法行为线索。

5.开展机关学法教育培训。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辽宁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党组理论中心组、全局工作人员及科技系统开展培训,制定全年学习计划,做好学习笔记,对学习情况进行督查考核。

6.加强直属单位普法教育。在做好局机关普法教育培训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直属单位的普法教育,通过定期召开培训专题会、法律知识测答、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加深直属单位党员干部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提高学法用法的技能和水平。

三、工作要求

1. 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普法工作领导机制,强化“谁执法、谁普法”一把手责任制,认真开展科技普法活动,加强普法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

2. 坚持执法和普法相结合。将普法宣传渗透到执法的全过程,利用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在执法实践中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使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

3.坚持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在日常广泛开展法治宣传的同时,根据自身职能,结合特殊时段和节点,开展各类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集中法治宣传活动,切实增强普法的实效性。

心理科普小知识篇10

【摘 要】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是提高全民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战略性任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科普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提高,人才资源才能优化,依靠科技进步,振兴经济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劲依托。以青少年为主要科普对象,是一条阻力最小、效果较好的路径。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应充分利用中小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科研机构和大学资源,有效发展青少年科普事业;只要充分利用和优化影响学生科技素养发展的各种因素和途径。

【关键词】科普资源科学素质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03-02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知识总量在成倍增长。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明、新发现,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多。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现代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离不开高技术的仪器设备,而开发技术更离不开科学研究做基础与先导。现代科学成果转化为新技术、新产业的周期大大缩短。人制造的多种工具延长了手的功能,研制的智能性器械,延长扩大了人的智慧。现在社会中科学无处不在,整个社会都科学化了。

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是提高全民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战略性任务,是一个提高各阶段教育质量,尤其是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科学学科的发展,学生独立人格和思想能力的培养,要想实现可持续的文明、和谐发展,其背后的科普教育工作必不可少。只有这样,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提高,人才资源才能优化,依靠科技进步,振兴经济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劲依托。科普兴,经济活,市场大,实力强。这已成为社会公认的一大规律,引人瞩目。这就是党中央一再强调的“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的重要依据。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聚焦点也体现在这里,道理浅显而易见。

一、科普对象的择取

具有市场观念的人,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用户是谁。采用市场化的思路,科普工作者也应首先考虑科普对象是谁。对象群体不同,科普方式就会大异其趣。多数国家把青少年作为最主要的科普对象。科普的目标不是造就出新的科学家。而是把我们每人内部原本具有的科学素质给唤醒。既然科普是“唤醒”的事业,那么,很显然,年龄越小,越容易唤醒。这正如我们所说的“从娃娃抓起”。换句话说,以青少年为主要科普对象,是一条阻力最小、效果较好的路径,应该从小贯穿至高等教育。

二、现代科技发展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启示

1.现代科技知识总量激增,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面向综合并向整体发展为主导方向,而我们学校教育以学科教育为主,教师应在完成原有教学计划的同时,向学生介绍正在进行的先进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奠定基础。

2.科技一体化对人才的动手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教育在课堂知识与科学实践相联系方面较为薄弱,比较重视科学知识,忽视科学知识发生过程和应用过程的教育,有些教师本身对知识应用规律方面的掌握也比较缺乏,从而导致科普引导工作的不足。

3.在重视青少年科学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应更注重他们心理品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结合课程知识传授的人文教育,更能强化青少年学生科技素质的全面开发和提高。

三、充分利用中小学教育资源,有效发展青少年科普事业。

目前在我国,属非正式教育范畴的科普活动与学校的正式教育分得很清楚。在国外,人们则越来越强调科普和正规教育的融合。新世纪的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解决各方面问题的动力机制。教育则需要为科技的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因此,学校要积极创设浓厚的科技教育环境氛围,把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青少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

蛑械碌壤鲜χ傅剂盒劳学等在2008年度“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中获省一等奖,20多位同学获市奖,50多位同学获县奖;2005年廖国华等老师指导的学生获省一等奖5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21人;2006年蒋海龙等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人,省一等奖9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21人;2007年陶勇等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省二等奖10人,三等奖25人;2008年麦丽珍等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省一等奖2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52人。

4.撰写论文质量高

近年,江中教师撰写论文300多篇,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30多篇。谭祥中老师撰写的《法拉第在电磁理论中的学术成就》等五篇文章分别在2007年《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第三期、《化学试剂28卷》十一、十二期;陈炳轩老师撰写的《把握学生特点,培养创新思维》发表于2006年《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张斌锐老师撰写的《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教学设计,发表于2005年《中国教师报》、《发现杂志》;冼敏全老师撰写的《历年高考对平抛运动的考查》发表于2006年《高中》第一期……

2008年江中顺利通过了广东省部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复查评估验收,通过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复查评估验收,江中被评为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是学校的希望。只要做好关心培养、帮助指导、大胆使用,定能绽放出绚丽夺目的成果之花。我们在此仅以江中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取得的成绩作为案例,说明中学师资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具体的做法以供参考,望请各位同仁指导。

1.抓环境建设,做到科技教育“环境化”。

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营造学校的科技教育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浸润在科普的怀抱,才能使科学精神润物无声地渗透于学生的心田。

因此,必须加大学校对科技教育的资金投入,兴建自然实验室、科技陈列室、劳技操作室等科技活动室,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必要的物质材料,使他们能潜心进行科技活动。精心设计“古今中外科学界名人画廊”、“科技知识、科技作品宣传栏”、“科普信息廊”、“科学家寄语”等,让学生能够时时体会到科学的发展,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要利用学校的广播开展科技教育专题活动,有闭路电视系统的学校,可制作一些科技辅导与展示的光盘,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观看;要开设生物园、地理园、小小天文气象站等,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和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要定期举办科技讲座,举行科学小实验,演示会、科技信息交流会、科技之谜讨论会,让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还要狠抓科技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技素养,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队伍,形成人人参与科技教育实践研究的良好氛围。

2.抓学科渗透,做到科技教育“学科化”。

科技教育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强,与各学科具有紧密和显著的互补性,能活化学科科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有各门学科不仅具有科技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各学科中渗透的科技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构成了科技教育的启蒙基础体系。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科技教育内涵,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坚实基础。

因此,在学校、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有机渗透。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可从有关科学资料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科学态度,领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对于科学学科来说,除渗透以上教育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精确性和开放性,注意唤醒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他们善问、善思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求异,激发探究的兴趣的欲望。此外,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要针对各个学段学生的特点,利用丰富的电教手段,书籍报刊等为信息源,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实践场所,适当利用课堂进行科学技术的再现,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性主题活动,如“小发明家”、“小科学家”、“科技的明天”等。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科学和发展。

3.抓活动课程,做到科技教育“活动化”。

活动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人人喜爱的主题系列活动,如“漫游科学世界”、“雏鹰插上科学的翅膀”、“绿色植物知多少”、“地球、太阳、月亮”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结合与科技教育紧密相连的节日,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电信日等开展相应的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广泛开展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如航模、飞模、车模、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剪纸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发明创造的精神。

四、充分利用科研机构和大学资源,有效发展青少年科普事业。

为青少年科技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推进科学普及和科技传播重要资源。大学利用科研设施、场所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让科技进步惠及广大青少年,是其重要社会责任和义务,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普能力,增强青少年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对于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也绝对不能忽视对大学生的科普工作。

1.建立健全科研机构和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有效制度

科研机构和大学面向社会开放的开放范围包括科研机构和大学中的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野外站(台)等研究实验基地;各类仪器中心、分析测试中心、自然科技资源库(馆)、科学数据中心(网)、科技文献中心(网)、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网)等科研基础设施;非的科研仪器设施、实验和观测场所;科技类博物馆、标本馆、陈列馆、天文台(馆、站)和植物园等。

2.向社会开放要坚持公益性原则,突出社会效益。

开放活动要充分体现实践性、体验性、参与性和实效性,采取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方式,使青少年通过参观科研过程、参与科研实践和探讨科技问题等活动,增进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理解,提升其使用科技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优势资源,为开放提供资金支持和条件保障。充分利用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科普宣传。加强对从事开放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其科普作品的创作、讲解演示等沟通能力和技巧,使青少年及时了解国内外科技最新进展。

3.科研机构和大学每年向社会定期开放

科研机构和大学定期向社会开放,有条件的单位可增加开放时间或实行长期开放,开放单位应通过制作科普图册、张贴图片、摆设展板、制作科研成果的科普模型和示意展品,发放科普创作图书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展示手段。通过建立宣传网站、与新闻媒体联合制作宣传节目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工作。开放单位设立面向青少年的专门科普场所。加强与教育部门组织协调工作,结合自身科研工作特色,开展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在进行新建、扩建和改建等工程项目时,要根据开展科普活动的实际需要,注重科普资源的开发,并将科技成果及知识的传播与扩散等相关科普活动作为科技计划的目标和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中小学生到开放单位参加科普活动,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

新时期的科技教育应以青少年的发展为本。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创新意识与人的自主性程度成正比,自主性越高,人的创新欲望越强烈,自主性越强的人越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现代科技教育应提倡提高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利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科普内容。抓住重大科技事件的时机,让青少年通过实际参与科研来学科学;家庭对高科技产品的使用意识以及及时利用家庭的高科技产品对小孩进行科技教育等等,都是培养孩子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的有效途径。且能够大力发挥这些活动对健全人格、素养的培养作用。

只要充分利用和优化影响学生科技素养发展的各种因素和途径,我国青少年科技素质、科技教育的质量一定能够提高。

参考文献

1 伍 培.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的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09(7)

2 伍 培.关于生本位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4)

3 伍 培、郑 洁、彭宣伟.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6)

4 官 鸣.从科学认识系统的信息过程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