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保护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2-20 17:33:52

距离保护的意义

距离保护的意义篇1

关键词 供电线路;距离保护;电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2-148-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科技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社会居民还是企业对于电力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大力促进了相关电力科技的发展以及电力企业的发展。从电力系统的使用状况来看,当前供电线路呈现出更复杂的特点,传统电力系统中的简单电流电压以及方向保护无法满足当代企业发展需要。远距离的负荷线路,过流保护装置的动作整定值I大,在末端电流中相对较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对灵敏度的要求。而且如果过流保护中时限太长的话,就无法满足速度保护范围之内固定要求。因此,针对供电线路中的距离保护问题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 供电线路中距离保护装置的相关背景分析

1.1 供电线路距离保护装置涵义

供电线路距离保护装置是一种依据保护装置与短路故障点之间距离的远近,从而确定动作采取时间以保护供电线路安全的装置。短路鼓掌的距离越近,保护动作实施的时间就越短,这样就可以利用充分的时间有选择性的将故障线路切除掉。当前距离保护装置在高压与超高压输配电线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城市电网系统中,短距离的高压输配电线路在持续增加,距离保护装置一般应用在短线路面临的故障解决中。

距离保护装置可以准确迅速地解决近距离短路故障,避免供电系统出现越级跳闸等事故,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解决后端线路中出现的线路故障事故,从而避免由于失误导致的错误操作,最终起到保护电流作用,因此,距离保护装置在供电线路中具有的应用价值非常广泛。

1.2 距离保护装置组成部分分析

为了确保距离保护装置的使用可靠性,通常保护装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个是测量部分,这个部分主要是用来测量短路故障点的距离,并且判定短路故障点的方向。第二部分是启动部分,这个部分是用于判别系统的故障状态,当出现短路故障时,可以瞬时启动距离保护装置,其中一些保护装置的启动部分可以兼作后备保护作用。第三部分是振荡闭锁部分,这个部分是用来避免系统在振荡情况下而产生距离保护装置错误动作,采用二次电压的回路断线闭锁部分,可以预防电压互感器在回路断线情况下,因阻抗继电器操作而出现的距离保护失误操作。最后一个部分是供电设备的逻辑部分,通过这个部分可以确保保护装置发挥应有的性能,并且建立距离保护的各段时限。

2 供电线路距离保护装置的应用意义与优势

2.1 距离保护装置的应用意义分析

距离保护是短路点和保护装置点的阻抗力决定,跟电压电流绝对值没有关联,当电流比较大的时候,母线残余的电压会相应比较高,而电流较小时,母线残余的电压就比较低,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比例关系。相比较于电流电压的保护装置, 距离保护装置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段保护与三段电流的保护作用非常相似。短路故障如果发生于第一段范围内,阻抗继电器可以瞬间采取保护动作,继电器是动作时间比较固定,跟电流的速断保护原则几乎一样,只是继电器是按照距离进行配合,并且不会受到运行方式的干扰,从而可以扩大保护范围,而且保持固定不变;而电流的速断保护装置需要电流的配合,并且容易受到运行方式的干扰,保护范围相对小而变化幅度较大。如果短路故障发生于较远的距离范围内,即当短路范围处于第二范围时,阻抗继电器可以建立第二阶段的延时继电保护动作,延时之后会促使机构跳闸。最后在线路末端距离保护装置中,在第三段时间里,继电器不会受到距离元件的运行干扰,因此在第三段发生的短路故障,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方向与过电流保护方式十分相像。

2.2 供电设备距离保护装置的优势

距离保护装置的工作特点展现了距离保护装置的使用重要性和优越性。距离保护也就是阻抗保护,利用阶梯型时限特征,将保护时限分成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的距离保护装置是采取瞬时动作进行保护,第一段是继电器自身固有的动作时间,不用进行延时,通常在整条线路的近前端距离发挥作用。第二段距离保护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后端的线路中所出现的短路故障。这个阶段保护工作原理与电流速断相近,保护范围与第一第二阶段范围互相配合。动作时间上比第一阶段长,通常会多出0.5 s的时间间隔。末端保护装置中,没有设立距离元件,从而有利于增强保护动作的选择性。第三段时间将比第二段的时间还要高,以确保线路的相应阶段发生故障时,对元件的保护工作只在相应阶段进行。

3 距离保护装置在实践中的应用原理分析

供电线路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距离保护安装点处的电压就是系统的额定电压即Ue,线路中的负荷电流就是If,而短路故障发生时,母线上的残余电压为Uc,相比较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压要低出很多,线路中电流通常是短路电流即If 要比正常的负荷电流高很多。因此,可以发现,线路故障保护的安装点处电压与电流比值应当为Uc/I,当正常状态与故障状态相比变化很大时,只要比较单纯的电流值或者电压值就可以清楚分辨故障状态与正常状态。

正常状态情况下,Ue与If的比值基本上表现为负荷的阻抗值,而短路的状态下,Uc与Id 的比值则反映的是保护点处到短路故障点之间的阻抗值,阻抗值的大小,反映了这条线路的长度。因此,短路状态下的阻抗值可以间接反映出短路故障点到距离保护装置安装点之间的距离。由于短路故障发生时,电压会降低,电流会增大,所以距离保护装置范围内,阻抗继电器测量出的阻抗U/I值就会明显减少。如果阻抗U/I值比保护装置整定阻抗值要小时,保护动作就会触动开关脱扣装置,停止对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供电。因此,距离保护也可以称为阻抗保护。

如果线路上的点d处发生短路故障,阻抗继电器的阻抗值测量公式为下列公式:Zd等于Ud与Id的比值。分析这个公式,可以得出,当没有短路故障发生时,短路故障点越靠近距离保护装置点,所测量出的阻抗值就会越小,动作时间也将越快;如果短路故障点与距离保护装置处的距离较远,所测量出的阻抗之相应也会较大,动作时间也就较长。因此,可以利用阻抗保护自身的时限特征,在相应的距离保护范围之内采取保护动作,从而避免在其它范围内发生失误操作。

参考文献

[1]贾瑞光.浅析线路距离保护的应用原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8):99.

距离保护的意义篇2

关键词 高铁;电缆;护层;故障

中图分类号:U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2-140-02

高铁高压电力电缆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单芯电缆为了避免金属屏蔽层出现环流,而选择一端接地。当单芯电缆遇到过电压或护层出现多点接地情况时,会造成发热加速电缆绝缘老化而引起故障。目前已有的护层故障探测方法和仪器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我段高铁电缆层故障对已有的电缆护层故障探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现将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供广大铁路电力供电部门参考。

1 原有单芯电缆护层故障测距(粗侧)方法的缺陷

电缆护层故障测距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即低压脉冲反射法、直流电桥法以及直流压降比较法。虽然这三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1)低压脉冲反射法由于损耗大、脉冲传播距离有限,测量距离十分有限。

2)直流电桥法的测量精度受测量导引线及接触电阻影响很大。

3)直流压降比较法的测量精度和直流电桥法一样,也同样受测量导引线电阻及接触电阻影响大。

2 单芯电缆护层故障测距(粗侧)新方法

针对上述三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我们摸索出了一种克服导引线及接触电阻影响的新方法――直流电阻法。

直流电阻法的测量接线如图1所示,用直流电源E在电缆护层与大地之间注入电流I,测得故障与完好电缆护层之间的直流电压为U1。从故障点开始,到电缆远端,再到完好电缆测量端部分的电路无电流流过,处于等电位状态,电压U1也就是故障电缆护层从电源端到故障点之间的压降,因此,可以得到测量点与故障点之间的电阻:R1=U1/I

假定电缆护层每公里长度的电阻值为R0,求出故障距离:

X=R1/R0

利用该方法的主要优点就是不受对端短接引线及其接触电阻的影响,但使用该方法是还必须注意一些问题。该方法在应用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测量误差的避免。直接电阻法的关键是要准确的测量出电压,即准确无误的测量出故障电缆护层端头到故障点之间的电压。在测量中为了保证测量电压的准确性,毫伏表的测试导引线必须要直接接在故障电缆护层上,切忌一定要避开直流电源接线点,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单位长度电阻的测量。在直接电阻法中,如果无法准确的知道电缆单位长度的电阻,就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这就需要通过现场的测量方法来获得准确的电缆单位长度的电阻。具体的获得方法是:必须选择一个完好的电缆护层代替故障电缆护层,并且将被测电缆的远端直接接地。如图3所示,这是测量的电阻就是电缆护层全长的电阻。

3)电流大小的选择。基于测量灵敏度、克服干扰电压的影响等方面的考虑,直流电源所所提供的电流应该比实际需要提供的电流尽可能大一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直流电源提供的电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电源原件功率、体积以及价格等。由于直流电压表的测量分辨率在十分之一毫伏以上,电缆护层电阻一般都是0.05欧姆一公里左右,因此,为了测量10米的测距分辨率注入的电流一般都必须保证着20 mA以上。实际应用中,建议使用电压5000伏,额定电流100毫安的直流电源。

3 单芯电缆护层故障精确定点方法

在粗测故障点后,应采用跨步电压法精确定点。跨步电压法是比较适合于电缆护层的故障定点方法。尽管理论上讲跨步电压适用于直埋电缆,实际上只要电缆沟里有埋土或沙,就可以使用该方法。跨步电压法工作原理如图4(a)所示,在故障电缆护层及大地之间,断续一个直流电流,直流脉冲电流经过大地从故障点两侧流向故障点并经电缆护层返回测量端,由此引起电缆上方地面上电位分布如图4(b)所示,在故障点处地电位最低,并由故障点沿电缆路径向着电缆两端的方向逐渐升高,在靠近故障点的两侧,电位变化比较大,据此,便可判断出测寻人员是靠近还是远离故障点。

从原理讲跨步电压法比较简单,但实际应用起来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注意。

1)故障测距的必要性。在离开故障点一段距离位置(8米以外),跨步电压数值比较微弱,测量起来比较困难。如果不预先进行故障测距定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是直接在整个电缆路径范围内寻找故障点,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为了保证尽快地找到故障点一定要先测距,然后用跨步电压法定点。

2)同步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向电缆注入直流脉冲信号时,测量到的跨步电压往往比较微弱,特别是测量点离开实际故障点一定距离后,这时仪器的指针摆动幅度很小,不易于和正常的地电位的漂移区别开来,实际测试中,我们由测量人员通过步话机发出加入信号的命令,使测量人员,能够提前准备,集中精力观察判别直流信号引起的电压变化,从而确定出故障点的方向。

下面介绍我们用万用表测量跨步电压的实例。在故障电缆护层及大地之间,断续注入100 mA直流电流,使用DT930万用表测量电缆路径地面上跨步电压,万用表正极靠近信号注入端。设探针之间距离为d,靠近故障点的探针与故障点距离为x,x值为负时,说明探针已越过故障点,如图5所示。表1给出了部分测量结果。

由以上测量结果看出,在故障点附近,测量到的跨步电压由于达到了100毫伏,比较容易观察判别。在故障点后测量值为负增量,而故障点前测量值为正增量。两个探针之间的距离愈大,探针离开故障点的距离愈近,测量到的电压变化量愈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每年都在大规模新建铁路,而铁路的新建会大规模的采用高压单芯电缆,从而就会导致护层故障探测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通过实际工作摸索出的单芯电缆护层故障精确测距的直流电阻法,总结了跨步电压定点法使用的经验和提高定点测量效率的措施。对于解决高铁电缆护层故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距离保护的意义篇3

【关键词】10KV同杆架设线路;检修;注意事项

0.引言

随着国家电网的高速发展和建设,供电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谋求自身的发展,如何既要不断提高供电质量又能降低企业建设和维护成本,是市场对供电企业提出的严峻问题。针对这种问题,供电企业在架设线路时参照学习国际先进的同杆架设,实现了保障安全的前提又能提高利用率和减少了建设成本积极意义。顾名思义同杆架设就是两条电网回路架设在一根线杆上,电网建设中大部分采用了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我国农村有着地域大、分布广、相对分散和人口总数多等特点,使得农村地区电网建设大量应用了这种高低压同杆架设的电网线路,在提高了供电设施使用率和效益同时又增加了一定危险性导致电力事故多发,所以供电企业应对于产生问题提起足够重视,在线路设计上不断设计,也要积极对配电网络维护。配网线路检修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在维护过程中中对有关措施和注意事项要贯彻工作始末。

1.我国10KV同杆架设线路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1对于同杆架设的理解不正确

近些年我国农村地区大量建设高低压同杆线路,其中这种新型架设线路的原理就是在同一根水泥杆上架设两条电网回路,通常上方架设10千伏高压线,下方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而且要保证高、低压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1.2米。但是很多地区都没有正确理解高低压同杆架设线路的原理,往往会如图中这样对同杆线路进行架设,经常造成某些电网区域内的电力事故。

上图,在一条高压配电线路上,每根水泥杆高压横担下面1.2米处,再上一条低压横担。因高压杆档距在l 00―120米之间,用于低压线路档距太大,所以在两根水泥杆之间再加立一根6.5米水泥杆。这里我们应该看出,它已有半数不同杆了,这样的应用办法不妥。

1.2气温变化会对同杆线路的导线弛度产生影响

在上图所示中,高低压电网线路由于受到气温影响会发生改变,高压电网线路在气温升高后线路会出现松弛现象,由于自身重量会下垂,就如A点所示。而低压电网线路被固定在B点的瓷套上,这样即使低压电网线路受到气温影响也会被B点支持,不会发生下垂现象,这样在高压电网线路下垂时容易与低压线路发生接触,这样就容易导致高低压电网线路的打火烧毁事故,使整个区域内的电网都瘫痪,给周边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3对于同杆架设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分析

(1)同杆架设线路中带电作业的安全要求。

同杆架设线路中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主要放在首位,必须满足了最基本安全的三个要素前提下才能展开工作。保证流经人体的电流不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保证人体体表的场强不超过人的感知水平;保证电网线路对人放电的距离足够大。

(2)同杆架设线路带电作业的难点分析。

对于10KV同杆架设线路中与传统电网架设模式存在着区别,这种架设模式对电力人员存在着几个难点,其中就比如多回路铁塔的案例分析,在多回路铁塔中上层导线对于塔身的距离大概在3米左右,上层横担与中相导线的距离大概为3.5米,这样如果我们扣除横担的厚度这个距离大概为3.2米,然后再扣除上层导线距离中相横担最高点的距离应该为1.6米,这样上线与中线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5米。其次中相导线对于塔身距离大概为3.5米,中相导线横担对 下层导线横担距离约为3.5米,扣除横担和中相导线对下层横担的距离后应该为1.6米走样,这就表示中线与下线相间距离为3.5米。根据这些距离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同杆架设线路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采用传统的带电作业模式,因为平梯进入会使工作人员对地安全距离存在危险性。

2.如何完善10KV同杆架设线路检修方案中的缺陷

2.1正确理解同杆架设的意义

根据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和用电量来做出分析研究,在对10KV同杆架设线路进行建设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规程来操作,把高压线路挡距控制在70米之内。这样不仅可以在投资上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省,还可以保证电网建设的质量,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2.2控制气温对同杆架设线路的影响

对于气温的影响要根据不同地区来进行分析,每个地区都存在不同的气温变化,在对10KV同杆架设线路进行设计时,电力人员要将每根电杆都同杆设计,保证高低压电网线路都会受到气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除此之外,电力技术部门要不断加强对10KV配电线路的弛度计算,准确掌握高低压电网线路下垂的距离,确保高低压电网线路不会发生接触,严防电网打火事故的发生。

2.3在同杆架设线路上的工作方法

(1)杠杆法简介更换10KV多回路绝缘子。

针对导线对人的安全距离不够的问题提出了此方法,可以让工作人员在不进入横担的同时间接地利用工具完成工作。

(2)绝缘悬臂梯法进入电场进行工作。

此方法主好比用足够理想的吊臂从高空选择最为安全的路径将作业人员吊入工作区,保障了安全。实现作业人员从塔身由内向外进入电场作业,避免了这种由外向内进入电场的不安全的路径。

2.4注意事项

(1)在同杆架设线路时,如果出现下层线路停电事故时,工作人员如果对其进行检修维护,上层线路导线中流过的电流不能比额定电流值高,这样就容易发生危险。

(2)在线路设计之初要首先确保上下层线路横担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扩大,保证安全距离的存在。

3.结束语

工作人员对10KV同杆架设配网线路检修工作应该提起足够重视,规章办事,保障安全。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才能更好服务社会也是积极检修的意义所在。 [科]

【参考文献】

距离保护的意义篇4

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4]。实际上,在日常交流中,人们所采用的沟通方式大约有60%~70%是非语言沟通方式[5]。有人认为,通常情况下,非语言沟通方式比语言性沟通方式更有效,至少是和语言性沟通方式具有相同的效果[6]。

2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Gazda等[7]于1991年分析并总结了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2·1多渠道(多途径):非语言沟通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反应时间、身体、声音和环境进行传送和接收。

2·1·1反应时间:指信息发出者所发出的信息被信息接收者接收到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一位家属来到护士站欲了解病人的有关情况,可是他在那里足足等了5min才有护士注意到他并接待他。护士对这位家属的反应时间,使对方可能接收到一个负性的非语言信息,即护士不关心他。

2·1·2身体:身体是传递非语言信息的另一个渠道,被称为身体语言(体语)。身体语言是通过身体的外观、身体的姿势和步态、面部表情、目光的接触、手势以及触摸等传递的。

2·1·3声音:非语言信息同样可以通过声音的渠道传递,如语调、语速、声音的大小以及用词等。

2·1·4环境:主要指沟通双方相距的距离。人际交往中主要有3种距离:亲密距离(≤18英寸)、个人距离(18英寸~4英尺)和社会距离(4~12英尺)。亲密距离会使病人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舒服的感觉。个人距离是护患间交谈的最理想距离,在个人距离下,护患双方都会感到更舒服一些,因为个人距离既可以提供在帮助关系中一定程度的亲近而又不会使人感到过分亲密。社会距离适用于护士对一组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时,在这种情况下,护士既出现在病人面前又不与他们发生身体的接触。

2·2多功能:指非语言沟通可以有多种目的。非语言沟通有时可用来加强语言信息的涵义,如,当病人向护士描述他溃疡病发作时的腹痛时,同时面部展示痛苦状;非语言沟通有时可以用来说明语言行为,如病人用手势来形容他每餐用于饮酒的杯子的大小;非语言沟通还可以用来管理护患间相互作用的时间,如护士用眼睛匆匆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这一非语言行为向病人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息:护患间的谈话马上就要结束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与病人交谈时,护士切不可时常看自己的表,这会使病人感到护士对他(她)的谈话不感兴趣。

2·3无意识的行为:尽管有时非语言行为是根据某种目的被有意识地选择的,但多数情况下,非语言行为是无意识的。

2·4情绪表现:非语言沟通是人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手段。体语及语调和语言配合起来使用常常可以强调或扩大所选词语的涵义。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在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感情或感到想把它们表达出来之前,身体语言已经把他(她)的情绪展示出来了。

2·5真实性:很多沟通专家认为,非语言行为比语言行为更真实。非语言行为是无意识的,它不像语言沟通中词语的选择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所以,非语言行为通常是一个人真实感情的更准确的流露和表达。在某种情况下,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会传递不同的甚至矛盾的信息,此时,通常非语言的行为更能准确地指出说话者的真实感情。

2·6多种涵义,包括2个方面:(1)对同一种非语言行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沉默”可能是一个人表达气愤的方式,而对另一个人可能是无兴趣或感到困窘的表示。(2)同一非语言行为,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其涵义也不相同。例如,当一个人不高兴时,他可能皱眉,但当他注意力特别集中时也可能展示同样的面部表情。

2·7文化的差异性:非语言行为具有文化差异性,例如,在意大利,亲吻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问候方式,甚至在同性朋友中。但在中国,这种行为通常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如果用自己的文化规则去解释来自于另一种文化的人的非语言行为就很可能出现错误。

3非语言沟通的类型及其应用

常见的非语言沟通类型有仪表和身体的外观、身体的姿势和步态、面部表情、目光的接触及触摸。

3·1仪表和身体的外观:有研究发现,84%的人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来自于他的外表[8]。病人的着装和修饰可以为护士提供一些线索,如社会地位、健康状况、婚姻状况、职业、文化以及等。此外,护士的仪表同样会影响病人对护士的印象。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自己的着装和修饰,力求给病人带来美感。

3·2身体的姿势和步态: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健康情况及自我概念。如直立的姿势以及快速而有目的的步态表示有自信和健康状况良好,而垂头弯腰、缓慢地拖着脚走则表示情绪抑郁,无兴趣。

3·3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它是一种共同的语言。精神学家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人们的面部所表达的感受和态度是相似的[8]。面部表情可以表示一个人的真正情绪,也可以与实际情绪相矛盾,有时也可以掩饰某种情绪,因此面部表情也是最难解释的[5]。当面部表情不能够表现清楚的信息时,语言性反馈可以帮助寻找信息发出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此外,病人也会时常仔细观察护士的面部表情,特别是当他们想寻求护士的帮助时。因此,护士应意识到自己展示在病人面前的表情,并尽可能地去控制一些会给病人造成伤害的非语言表情,如不喜欢、厌恶和敌意等。

距离保护的意义篇5

关键词:P2P;服务质量;路由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63(2015)05-

Target Node Routing Algorithm in P2P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Service

CHEN Yuanyuan, ZHANG Lihong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mechnical Engineering,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1,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study of P2P overlay network topology gener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P2P streaming media on-demand services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f the destination node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super nodes. The algorithm than the average P2P routing algorithm is faster, which usually only 2-3 hop routing queries could locate the resource nodes.

Keywords: P2P; QOS; Routing Algorithm

1 路由查询机制

P2P(Peer-to-Peer)网络中提供节点定位[1]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基于服务器目录。在此定位方法中,目录存放在服务器上,用其记录着网络中所有节点的索引信息和资源分布情况,而某个节点需要搜索资源数据块时,只需查找服务器目录即可定位到资源节点。但是这种方式却通常易使服务器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2)基于DHT。DHT全称叫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这种定位方式是通过将网络中的节点组织到一个结构化的P2P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存储着一部分的目录信息。由此就构成了一个目录的完整性备份,当节点中目录内容变化较小的时候,基于DHT方式的路由查询是高效、完备的。

本文在上述两种节点资源定位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保证QoS的定位算法――QoSVoD,这一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将P2P流媒体点播网络中的超级节点作为一个小型的临时目录服务器,超级节点将记录本簇中普通节点的数据块位图信息,同时在超级节点的帮助下,目标节点的快速准确定位也随即获得实现。

在描述本文的路由查询机制前,先给出如下3个定义。

定义1: 请求节点。是指网络中需要某个数据块,向其他节点发出资源请求的节点。

定义2:资源节点。是指网络中拥有请求节点所需数据块的节点。

定义3:目的节点。请求节点发出一个资源请求后,网络中通常会有多个资源节点满足请求节点的需求,其中最优的资源节点称为目的节点。

节点的路由查询机制主要根据当前时刻点播同一个流媒体资源的节点所形成的簇规模不同而采取如下的两种办法。

(1)如果簇中节点的数目较少(如只有几百个),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maxSize,超级节点维护簇中所有普通节点的资源位图信息。请求节点查询某个数据块时,首先向超级节点发起查询消息,超级节点在查询自己维护的节点资源位图,并定位到资源节点后,即由资源节点为请求节点提供服务。这种查询方式在 内就可以查询到资源节点。

(2)如果簇中的节点很多(比如上万个),即有很多节点同时点播某个流媒体资源,请求节点则需使用下面描述的VoDMeridian路由算法进行资源查找。

2 网络中节点距离预测度量

节点在簇内查找资源时,如果簇中的节点数很多,需要使用特定的路由算法进行查找。在此之前,首先需要度量簇内节点间的距离。但是P2P网络的高度动态性使得精准度量节点距离较为困难,因此,本文采用节点距离预测技术[2-3]来近似度量节点间的距离。常用的节点间距离预测技术可分为:非坐标距离预测方法和网络坐标计算方法两大类。对其给出基本概述如下。

非坐标距离预测方法是通过直接测量网络中部分节点的距离,再根据相应部分测得的距离信息来直接预测所有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并不使用任何坐标计算的形式来实现预测。但却常常需要一些特殊节点(如DNS服务器等)协助完成。

网络坐标方法是通过一定的映射算法,将整个网络中节点映射到几何空间中,网络中的节点位置即以空间坐标来提供定义,而且网络中的节点与几何空间中的节点对应为一一映射,将可通过计算几何空间中的节点距离来反映实际网络中的真实距离。

本文在估计簇中节点间的距离时,根据P2P流媒体点播的实际情况,重点关注从多个资源节点中选取邻近的节点,而并非测量出具体的距离值。因此本文设计的解决方案是:构建了适用于P2P点播网络的节点距离预测算法,并利用此算法来优化节点的路由查询,再通过查询算法寻找到目标节点或目标节点集。

3 环点播查询路由算法

3.2.1 VoDMeridian环点播查询路由算法

在P2P点播系统模型中,每个节点都维护一个Meridian同心圆环结构的邻居节点列表。当某个簇中节点很多时,就使用VoDMeridian路由查找算法查找目标节点。这里,需将原物理网络拓扑节点映射为Meridian环状网络拓扑结构。

为此,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选取映射关系,也就是物理网络中的节点按照何种规则对应到Meridian环状网络拓扑结构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给出如下定义。

定义4:节点间的播放距离

假设当前网络规模总数为N,集合 ,表示网络中点播同一部流媒体资源的m个节点的当前点播位置,节点i和节点j的播放距离本文定义为 。

在进行流媒体点播时,节点在数据传输中的滑动窗口大小是有相应限制的,假设最多一次能交换w个数据片,这就使得只有播放距离 在w以内的节点互相交换数据才具现实意义,即对当前的节点i,本文将满足 的节点加入到节点i维护的Meridian同心圆环结构中的数据交换环(第1层)中。以此类推,加入节点i第2层Meridian环的节点应该满足 ;加入节点i第K层Meridian环的节点就应该满足 。

物理节点映射到Meridian环状网络拓扑结构后,VoDMeridian环点播查询路由算法如下:

(1)请求节点A根据自己的播放位置确定所需的数据片;

(2)请求节点根据数据片,查找目的节点T。首先请求节点从Meridian环中找到最接近T的节点。如果最近接近的节点就是T,则查找成功;否则,跳转到(3);

(3)最接近节点查找自己的Meridian环中最接近T的节点,以此类推;

(4)返回最终查找的最接近节点。如果最接近节点为T,查找成功;否则,查找失败。

3.2 距离预测模型

本文所设计的距离预测模型以子午线[4](Meridian)节点选择机制为基础,将P2P覆盖网中的对等节点根据其相互间的距离关系组织在一个半径以指数增长的同心圆环结构中。具体来说,该模型主要包括3部分:同心圆环结构、圆环成员管理、节点路由查找机制。此后,将具体描述每一部分的机理实现模式。

3.2.1 同心圆环结构

网络中的每个节点A都维护着一个同心圆环结构,用以保存一定数量的节点信息。这个同心圆的半径是以指数增长,第 个环的内圆半径为 ,外圆半径为 , 是一个常数,而 是一个指数增长因子。 表示最里面的圆环,本文称为数据交换环,节点A只能与这里面的节点进行数据交换。如果被测量的节点B与节点A的距离为 ,且满足 ,则将节点B添加到节点A的第 个圆环内。为了限制圆环数目,本文定义阈值 ,如果圆环个数 达到 ,则 。

3.2.2 圆环成员管理

为了有效控制每个圆环中节点的数量,每个圆环中最多能保存L个节点。L是查找准确度和维护节点开销的权衡值。如果L值越大,节点A越容易查找到资源节点,但维护其他节点的开销也相应越大;如果L值小,表示节点A维护其他节点的开销很小,但却随之增加了查找到目标节点的路由跳数。

同心圆环中目的节点的查找过程:

(1)请求节点A从每个圆环中随机取出一个节点,向这些节点发出查询目标节点T消息;

(2)节点收到A的消息后,在自己维护的同心圆环中查询,测量自己与目标节点T的距离,并对自己维护圆环中的节点进行路由转发查询,直至找到目标节点T为止;

(3)请求节点A接受返回的目标节点T。

以查询到目标节点T 为例,普通节点向某个圆环中的节点A 发起查询请求。节点A首先判断自己到T的距离d,然后探测其在 范围的环成员节点,并将该查询转发至这些环成员节点中距离T最近的节点B。节点B 重复这一查询过程,直至转发到某个节点后无法再找到更近节点为止。最后查找到的节点即为目标节点T。此处 。由于Meridian覆盖网络圆环半径以指数增长,因此,这种迭代查询算法即会以指数速度 接近目标节点。

4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路由查找算法的性能,本文将QoSVoD模型与经典的Kad模型[5]进行仿真比较。Kad是一种已经应用到实际网络中的高效路由查找算法,可通过对网络节点ID值的异或计算来度量节点间的距离。仿真实验室中,QoSVoD模型与Kad模型比较如下性能指标数据:

(1)查找成功率。节点发出查询,最后成功收到正确回复的统计数据。

(2)平均路由跳数。请求节点查询到目标节点中间经过的路由转发次数。

(3)平均时延。节点发出查询消息直至接收到回复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图1、2、3反映了QoSVoD模型与Kad模型在查找成功率,平均路由跳数,节点间的查找时延等方面的性能比较结果。在此,可做如下分析。

(1) 节点查找成功率

查找成功率是统计节点发出查询后成功收到正确的回复的统计数据,查找成功率越高,说明模型越有效。从图1可以观察出,虽然节点的扰动现象使两种模型的查找成功率均发生上下波动,但QoSVoD模型的查找成功率却一直比Kad算法呈现更高态势。这主要是因为当QoSVoD模型中的节点通过路由算法查找不到目的节点时,流媒体服务器可向其提供流媒体服务,从而保证了请求稀有资源的节点的服务质量。

图1 节点的查找成功率

Fig.1 Lookup success rate of node

(2)平均路由查找跳数

图2反映了当网络规模变化时,Kad和QoSVoD路由查询算法的平均查找跳数的变化情况。路由查找跳数是反映节点查找效率的统计数据,平均查找跳数越少,说明模型查找效率越高。从图2可以观察出,QoSVoD模型中路由查询算法的查找效率比Kad要明显偏高,Kad网络中节点的平均路由查询跳数随网络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而QoSVoD模型中节点的查询跳数相对稳定。这是因为QoSVoD模型中存在超级节点,当点播某资源的节点簇中成员较少时,超级节点能直接为其他普通节点提供查询定位服务。当簇中节点较多的时候,请求节点可在簇内使用VoDMeridian算法进行定位查询,查询效率也可达到 。

图2 平均查找路由跳数

Fig.2 Find average routing hops

(3) 查找延迟

图3反映了Kad和QoSVoD模型路由查找算法的查询时间延迟的对比情况。查询时延主要统计节点发出查询消息到接收到回复之间的时间间隔。从图3可以观察到,QoSVoD网络中节点的查询时延稳定在200ms左右,总体上比Kad小,这是因为通过节点所维护的环状路由表,节点搜索当前点播位置的临近资源时速度更快,从而减小了查询时延。

图3 查询的时间延迟

Fig.3 Query time delay

5 结束语

通过对影响P2P流媒体点播QoS因素的分析,设计了保证服务质量的P2P模型中目标节点路由算法,与Kad模型在查找成功率,平均路由跳数,节点间的查找时延等方面的性能比较之后,可以看出该算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很好的定位效果。

参考文献:

[1] 刑长友,陈鸣.网络距离预测技术[J].软件学报,2009,20(6):2470-2482.

[2] LEE S,ZHANG Z,SAHU S, et al. Fundamental effects of clustering on the euclidean embedding of Internet hosts[A]. Proc. of the IFIP Networking [C].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7. 890?901.

[3] 朱培栋,卢锡城,等.一种网络自组织演化的数学模型[J].软件学报,2007,18(12):3071-3079.

距离保护的意义篇6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下煤层;巷道支护;锚杆支护;优化设计;支架选型

中图分类号TD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2)81-0076-02

0 引言

在我国近距离煤层赋存和开采所占比重很大,而吕梁矿区木瓜煤矿层间距小于10m的可采储量占总储量的80%,所以研究近距离下煤层安全开采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5]。近距离煤层上分层开采过程中,引起回采空间周围岩层应力重新分布,不仅在回采空间周围的煤柱上造成应力集中,而且该应力将向底板岩层深部传递,使得煤层底板岩层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形和破坏,进而对布置在下分层中的回采巷道的支护和维护造成极坏的影响[6-9]。同时巷道极易发生顶板冒漏事故,冒漏区也易积聚瓦斯,严重影响巷道的掘进和安全生产。为此对近距离下部煤层回采巷道进行合理有效的支护成为重要的任务。

1 下分层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机理

对于木瓜矿10#煤工作面回采巷道,在上分层9#煤已经开采并保留20m煤柱的情况下,下分层回采巷道破坏机理具有如下新特点:

1)围岩强度低,松散破碎。10#煤工作面回采巷道处于9#煤煤层采空区下方,经受9#煤开采动压影响,木瓜矿9#煤与10#煤层间距在西二盘区只有2m~10m,层间距较小,根据已有的理论,围岩处在9#煤底板的采动破坏带内,围岩强度降低,尤其对于层间距特别小的范围内,围岩松软破碎,若支护不及时,巷道顶板有整体冒顶的危险;

2)巷道处于非均匀应力状态。上部煤层采空区底板各点的应力状态差别较大,为非均匀应力分布。在非均匀载荷作用下,支护体结构更易出现局部过载,产生局部破坏,最终可能导致支护体结构失稳。工程实践情况表明,极近距离下部煤层回采巷道即使布置在应力降低区内,也容易出现煤柱侧顶板和巷帮位移量大于另一侧的现象,在支护中也易发生临煤柱侧棚腿折损、破坏及出现巷道底臌现象。这也正是由于非均匀荷载作用导致极近距离下部煤层回采巷道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近距离下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方案

2.1 巷道支护形式的确定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对于不同层间距时,下分层巷道距离9#煤采空区的距离是不同的,所处的围岩应力状态不同,巷道围岩所受扰动破坏也不同,这决定了对于不同的层间距要采用不同的支护形式与支护参数。

对于层间距处于2m~2.5m的下分层回采巷道,在掘进之前已经受到上分层开采的强烈动压影响,处在上分层采空区底板的采动破坏带内,当巷道开掘后,围岩松散破碎,松散破碎的顶板之上是采空区的冒落矸石,顶板及采空区矸石有整体冒落到巷道的危险,且巷道顶板没有稳定的围岩为锚杆支护提供可靠的着力点。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借鉴目前国内外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的成功案例,考虑架棚支护。

在层间距为2.5m~5m这一范围内,采用锚杆支护作为基本支护形式,此时顶板厚度仍然较薄且松散破碎,单单采用锚杆支护还是不能够解决破碎围岩冒顶的潜在危险。而这一顶板厚度不适合打锚索补强。

当层间距大于5m时,完全可以充分发挥锚杆支护的作用,并采用锚索补强的联合支护方式,这可以有效的节约巷道支护成本并提高足够的支护强度。因此确定巷道的支护形式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层间距下下分层巷道支护形式

工作面掘进巷道设计断面为矩形,巷道毛宽4 400mm,毛高3 300mm,巷道净宽4 200mm,净高3 200mm,毛断面面积14.52m2,净断面积13.44m2。设计巷道的支护参数为:

1)对于层间距为2m~2.5m时,架棚支护采用11号工字钢,棚距0.8m。在架棚之前,顶板铺设金属网,然后采用工字钢棚支护,并用木楔刹紧背牢,使得工字钢棚与巷道顶板和两帮接触良好,以较早抑制巷道变形;

2)对于层间距为2m~2.5m时,锚杆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杆锚杆,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顶网为12#铅丝菱形金属网,顶梁、帮梁均采用钢筋梯子梁,架棚支护采用11号工字钢,棚距1.2m;

3)对于层间距大于5m时,锚杆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杆锚杆,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锚索规格:Ф15.24×5500mm,排距为1.2m,每排2根;顶网为12#铅丝菱形金属网,顶梁、帮梁均采用钢筋梯子梁。

2.2 10-1072巷道支护优化设计

10-107开掘在10号煤中,巷道沿煤层顶板掘进。层间距大于5m,巷道断面形状设计为矩形,10-1071巷毛宽4.8m,毛高3.4m,掘进毛断面积为16.3m2,10-1072巷毛宽4.8m,毛高3.5m,掘进毛断面积为16.5m2,属于大断面巷道。10-107轴线位于NE0°方向,留小煤柱护巷,巷道一侧煤柱宽度为20m,受到两侧采动影响。巷道平均埋深300m。

结合10-107的生产技术条件,从节约巷道支护成本、提高巷道掘进速度以及保证巷道安全生产的角度考虑,对10-107顶板选用20MnSi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其对10-107顶板选用20MnSi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其锚杆规格为φ20×2 500mm,锚杆间距为800mm;对两帮选用20MnSi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其锚杆规格为φ18×2 000mm,锚杆间距为1 200mm。同时进行锚索补强参数的设计,选取锚索长度7.00m,锚索直径为φ18.9mm,与其相匹配的锚索托盘可选取规格为400×400×16mm平托板,选取锚索排距为3.2m,每排布置2根锚索,锚索间距为1.8m。

3 支架选型设计研究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的回归公式计算可知10-107工作面支架需要的支护强度为0.618MPa。根据支架的支护强度及结构参数,确定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为6 000kN。根据10-107工作面煤层厚度范围及平均厚度确定支架高度最大为3.5m。支架的最低结构高度要满足煤层最小采高时的顶板下沉量、采煤机和输送机的配套以及整架运输等要求,确定支架最小高度为1.7m。综上所述,支架选择型号为ZY7800的双柱掩护式液压支架。

图3 ZY7800型双柱掩护式液压支架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和工作面生产能力及配套设备要求,对支架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如图1),其它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支撑高度(mm):1 700~3 500;

架中心距(mm):1 750;

支架宽度(mm):1 650~1 850;

顶梁长度(mm):4 195;

支架初撑力(kN):6 410;

端面距(mm):340;

最小/最大控顶距(mm):4 535/5 335;

放顶步距(mm):800;

所需泵站压力(MPa):30。

4 结论

近距离下煤层巷道支护研究是探讨巷道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木瓜矿近距离煤层下分层回采巷道支护方案。并对木瓜煤矿10-1072巷道进行了支护优化设计,分别得出如下结论:

1)近距离煤层下分层回采巷道支护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单一支护形式向联合支护形式发展;支护方案的多样性;由普通锚杆向高强高预应力锚杆支护发展;注意对破碎围岩的控制;

2)木瓜矿10#煤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有两个特点:围岩强度低,松散破碎;巷道处于非均匀应力状态;

3)根据木瓜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层间距下,对于下分层回采巷道采用不同的支护形式:层间距为2m~2.5m时采用架棚支护:2.5m~5m时采用锚网梁、架棚联合支护;层间距>5m时采用锚网梁锚索联合支护;

4)结合10-107的生产技术条件,对巷道进行了支护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有效地改善了围岩的应力状态,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降低了巷道断面的收缩变形,变形控制在25%以内,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显著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陆士良.岩巷的矿压显现与合理位置[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

[2]宋振骇.实用矿山压力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3]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4]张百胜,杨双锁,翟英达,康立勋.极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合理位置确定方法的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97-101.

[5]谢文兵,史振凡.近距离跨采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J].岩土工程与力学学报,2004,23(12):1986-1991.

[6]黄艳利,张吉雄,等.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方案[J].煤矿安全,2009,40(9):66-68.

[7]张胜云,何峰.近距离下煤层安全开采矿压监测[J].煤矿安全,2012,43(2):25-28.

距离保护的意义篇7

非语言性沟通表达的信息是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情、目光,利用空间、声音和触觉等方式产生的,他可以伴随着言语性沟通而发生。在沟通信息的总效果中,语词占7%,音调占38%,而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动作占55%[1],后两者都是非语词性沟通方式。在护患交流中如能准确理解、认识并运用自如,对促进护患沟通有重要价值。非言语性沟通常用技巧有:

1目光接触

眼神既可表达与传递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也可显示个性特征并能影响他人的行为。一般而言,目光接触次数多少、时间长短及目光转移等,都能反映双方对会谈的兴趣、关系、情绪等许多方面的问题[3]。对护士来说,一方面要善于发现目光接触中所提示的信息,感觉到病人的反馈信息,并能予以正确理解,另一方面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要善于运用目光接触反作用于病人,使其受到鼓励和支持,促进良好交往与双方的关系。目光接触还可以帮助谈话双方的话语同步,使双方思路保持一致[4]。在临床上,护士和病人交谈时,则要用短促的目光接触以检验是否被病人所接受,并从对方的回避视线、瞬间的目光接触等来判断对方的心理状态;无论护士交际时的心情如何、就诊患者的身份如何,目光语所体现的内涵都应当是庄重、友善和亲和的,情绪化了的目光语,如烦躁、抑郁、生气以及鄙视、奉承的眼神都是应当避免的[3]。所以充分理解并能熟练运用目光接触,是护理人员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的基本功。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性外在表露[5],一般是随意的,但又可以受自我意识调节控制。面部表情可表示多种多样的情感的变化,如恐惧、痛苦、厌恶、愤怒、安详等等。

面部表情的变化是护士获得病情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病人了解医生内心活动的镜子。护士在会谈中不但要善于识别与解读病人的面部表情,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护理人员对病人的表情是以职业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当然也与个人性格与表达习惯有关[6]。护理人员应当善于应用与病人沟通时的面部表情来传达对病人的关爱,更要细心体察病人的面部表情。

3距离与方向

人际距离是交往双方之间的距离。有人将人际距离分为4种[5]:亲密距离,约0.5m以内,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甚至体温;朋友距离,0.5~1.2m;社交距离,1.2~3.5m;公众距离,即群众集会场合,约3.5~7m。护患会谈的距离应根据双方的关系和具体情况来掌握。护理人员对病人表示安慰、安抚时,距离可近些。正常护患之间的会谈,双方要有适当的距离(约一个手臂的长度),以避免面对面的直视,这种位置使病人和护士的目光可以自由的接触和分离,而不致尴尬和有压迫感。此外,护士和病人的年龄、身份和受教育状况不同也应该有不同的距离和方式。护患关系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进入心理交流的境界,也不妨并肩齐坐,或肩并肩的行走,这样交谈与劝导,双方都会感到亲密。

4用超语词性提示沟通

言语表达信息,而超语词性提示则可以辅以生动而又深刻的含义。超语词性提示就是我们说话时所用的语调、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流畅以及抑扬顿挫等,又称为副语言[1],他会起到帮助表达语意的效果。例如同样一句"你来了"用不同的音调说出,可以表示"久等的你终于来了",或者"你怎么又来了"等多种含义。护理人员应留意判断,并重视这些信息在沟通中的意义。不论是语词性沟通还是非语词性沟通,他们在护患交流过程中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的。

5接触

接触是指身体的接触,是一种身体语言,据国外心理学家研究[7],杰出的动作有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为呕吐病人轻轻拍背,为动作不便者轻轻翻身变换,搀扶病人下床活动,双手久握出院病人的手,以示祝贺,这些都是有益的接触沟通。心理学家认为[8]:婴儿期得到的触摸越多,成年后适应力越强。触摸需要贯穿人的一生。特别是病人更需要触摸。在中国,由于社会传统道德规范的限制,人们的触摸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触摸的方式常用的有握手、拥抱、接吻、拍肩等[9]。根据不同的文化类型,还有特殊的触摸方式。触摸的方式又可分为[10]:社交/礼貌型、功能/职业型、友谊/温暖型。护理人员对病人的触摸属功能/职业型,社区护士的触摸不仅具有职业功能的需要,而且还涉及到友谊/温暖的范畴。在今天的中国[10],只限和儿童接触较为随便。对患儿的搂抱、抚摸可使其感到倍加亲切。对成年病人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慎重使用。

参考文献

[1]姜学林,赵世鸿.医患沟通艺术[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5. 

[2]丁凡.沟通的真理[M].北京:九洲出版社,2009.4. 

[3]刘鸣勋.实用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5.

[4]姚斌.现代人的心理保健--走出心理困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 

[5]丘祥兴.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

[6]窦肇华.医学课程德育功能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6.

[7]JOHN L.COULEHANMARIAN R. BLOCK,The Medical Interview[M]Philadelphia:F A.Davis Company,2007. 

[8]MARK H. SWARTZ,Textbook of Physical Diagnosis[M]philadephia:W.B.Saunders Company,2004.

距离保护的意义篇8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完整版全文第一条 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有、集体、外资、合资、个人已建或在建的电力设施。

第三条 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都有保护电力设施的义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所属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包括:电网经营企业、供电企业、发电企业)负责人组成的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所辖行政区域内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相应的电网经营企业,负责电力设施保护的日常工作。 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应当在有关电力线路沿线组织群众护线,群众护线组织成员由相应的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发给护线证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管理部门可制定办法,规定群众护线组织形式、权利、义务、责任等。

第四条 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对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电力企业有权制止并可以劝其改正、责其恢复原状、强行排除妨害,责令赔偿损失、请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以及采取法律、法规或政府授权的其他必要手段。

第五条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

1千伏以下1.0米

110千伏 1.5米

35千伏  3.0米

66110千伏4.0米

154220千伏  5.0米

330千伏 6.0米

500千伏 8.5米

第六条 江河电缆保护区的宽度为:

(一)敷设于二级及以上航道时,为线路两侧各10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

(二)敷设于三级及以下航道时,为线路两侧各5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

第七条 地下电力电缆保护区的宽度为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两平行线内区域。 发电设施附属的输油、输灰、输水管线的保护区依本条规定确定。 在保护区内禁止使用机械掘土、种植林木;禁止挖坑、取土、兴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堆放杂物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

第八条 禁止在电力电缆沟内同时埋设其他管道。未经电力企业同意,不准在地下电力电缆沟内埋设输油、输气等易燃易爆管道。管道交叉通过时,有关单位应当协商,并采取安全措施,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

第九条 电力管理部门应在下列地点设置安全标志:

(一)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的人口密集地段;

(二)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的人员活动频繁的地区;

(三)车辆、机械频繁穿越架空电力线路的地段;

(四)电力线路上的变压器平台。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距电力设施周围五百米范围内(指水平距离)进行爆破作业。因工作需要必须进行爆破作业时,应当按国家颁发的有关爆破作业的法律法规,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电力设施安全,并征得当地电力设施产权单位或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报经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批准。 在规定范围外进行的爆破作业必须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冲击、扰乱发电、供电企业的生产和工作秩序,不得移动、损害生产场所的生产设施及标志物。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距架空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的下列范围内进行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的活动:

(一)35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5米的区域;

(二)66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10米的区域。

在杆塔、拉线基础的上述距离范围外进行取土、堆物、打桩、钻探、开挖活动时,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一)预留出通往杆塔、拉线基础供巡视和检修人员、车辆通行的道路;

(二)不得影响基础的稳定,如可能引起基础周围土壤、砂石滑坡,进行上述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负责修筑护坡加固;

(三)不得损坏电力设施接地装置或改变其埋设深度。

第十三条 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和供电安全的树木、竹子等高杆植物。

第十四条 超过4米高度的车辆或机械通过架空电力线路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县级以上的电力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 架空电力线路一般不得跨越房屋。对架空电力线路通道内的原有房屋,架空电力线路建设单位应当与房屋产权所有者协商搬迁,拆迁费不得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特殊情况需要跨越房屋时,设计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增加杆塔高度、缩短档距等安全措施,以保证被跨越房屋的安全。被跨越房屋不得再行增加高度。超越房屋的物体高度或房屋周边延伸出的物体长度必须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

第十六条 架空电力线路建设项目和公用工程、城市绿化及其他工程之间发生妨碍时,按下述原则处理:

(一)新建架空电力线路建设工程、项目需穿过林区时,应当按国家有关电力设计的规程砍伐出通道,通道内不得再种植树木;对需砍伐的树木由架空电力线路建设单位按国家的规定办理手续和付给树木所有者一次性补偿费用,并与其签定不再在通道内种植树木的协议。

(二)架空电力线路建设项目、计划已经当地城市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园林部门对影响架空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树木,应当负责修剪,并保持今后树木自然生长最终高度和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

(三)根据城市绿化规划的要求,必须在已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种植树木时,园林部门需与电力管理部门协商,征得同意后,可种植低矮树种,并由园林部门负责修剪以保持树木自然生长最终高度和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

(四)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风偏后与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为:

电压等级 最大风偏距离最大垂直距离

35110千伏 3.5米4.0米

154220千伏 4.0米 4.5米

330千伏 5.0米5.5米

500千伏 7.0米7.0米

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树木应当依法进行修剪或砍伐,所需费用由树木所有者负担。

第十七条 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或规划已建电力设施(或已经批准新建、改建、扩建、规划的电力设施)两侧的新建建筑物时,应当会同当地电力管理部门审查后批准。

第十八条 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种植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竹子或高杆植物。 电力企业对已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域内新种植或自然生长的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竹子,应当予以砍伐,并不予支付林木补偿费、林地补偿费、植被恢复费等任何费用。

第十九条 电力管理部门对检举、揭发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行为符合事实的单位或个人,给予20xx元以下的奖励;对同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行为进行斗争并防止事故发生的单位或个人,给予20xx元以上的奖励;对为保护电力设施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成绩突出或为维护电力设施安全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根据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物质奖励。 对维护、保护电力设施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除按以上规定给予物质奖励外,还可由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各自的权限给予表彰或荣誉奖励。

第二十条 下列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一)损坏使用中的杆塔基础的;

(二)损坏、拆卸、盗窃使用中或备用塔材、导线等电力设施的;

(三)拆卸、盗窃使用中或备用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下列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本细则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理:

(一)盗窃、哄抢库存或者已废弃停止使用的电力设施器材的;

(二)盗窃、哄抢尚未安装完毕或尚未交付使用单位验收的电力设施的。

(三)其他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电力管理部门为保护电力设施安全,对违法行为予以行政处罚,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第二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自之日起施行,原能源部、公安部1992年12月2日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距离保护的意义篇9

消毒供应室是提供各种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和灭菌工作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发生感染危险性联系尤为密切,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各科室的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加强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也是提高医院整体治疗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1]。我院于2014年1月~12月将细节护理应用到消毒供应室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12月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月~6月为对照期,在这一阶段消毒供应室仍采取常规护理方法;7月~12月为实验期,在这一阶段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本组研究共有21名护理人员参与,均为女性,年龄为24~45岁,平均年龄为(29.2±3.4)岁;学历为:大专及以上17名,中专4名;职称为: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0名,护士7名。两阶段消毒供应室护理资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细节护理 共包括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和发放5部分内容。

1.2.1回收 回收的物品应先进行初步的清洗和消毒,对于有特殊污染的物品应做好标记,与其他物品分开处理;对于从传染科回收的物品,应经过高压消毒后在浸泡消毒,最后完成清洗。对于经常使用的消毒液应及时更换,由专人负责管理,对其有效浓度进行每日测定[2]。锐器回收后,应当在专门的容器内浸泡,然后再由止血钳取出,流程为:超声机内清洗流动水冲洗高压水枪冲洗装入网筛干燥检查合格后包装;对于一次性物品,回收后进行初步消毒,然后集中销毁。护士应对回收物品进行详细记录和准确核对。

1.2.2清洗 该工序应严格执行从污到净的流水作业,具体流程为:预处理无污、去洗涤剂去热源,完成以上操作后,再用新鲜的过滤蒸馏水冲洗,pH值为中性为准[3]。护士应对清洗洗涤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切不可因一时便利而只进行高压灭菌,却省去了洗涤环节。

1.2.3包装 待消毒物品应放置在单独的操作间,包装室内要有空气净化器。在包装前2h,护士应做好消毒工作,将工作台、地面擦拭干净,护士在消毒过程中必须佩戴口罩和手套,完成消毒后再用紫外线灯照射,时间为1h。详细检查洗涤物品,金属器械应涂抹防锈油,玻璃器具应垫好纱布垫,保证包装布的清洁以及尺寸的规范性。无菌包包装的标志必须清晰可见,标明灭菌时间和责任人,检查无误后再送至消毒灭菌室。

1.2.4灭菌 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灭菌,物架与地面的距离应超过20cm,与墙壁的距离应控制在5cm左右,架顶与屋顶的距离应保持在50cm左右。记录并保存物品灭菌原始资料,主要包括灭菌时间、温度、压力等,具体流程为: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即先冲洗,再消毒,最后灭菌,任何包装材料都必须进行密封状态下进行,纸塑包装密封宽度要超过6mm,器械距离封口应超过2.5cm,包与包之间应超过2.5cm[4]。消毒灭菌后做好标记。

1.2.5发放 消毒供应室应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无菌室应严格控制人员随意出入,在物品消毒时应对好查对工作,按照要求将无菌物品放入无菌柜,确保无菌物品不受污染以及能够及时供应,在发放时应多与临床护士交流,耐心听取其提出的意见和反映的情况,不断改进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

1.3评价标准 由护士长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护理工作开展前后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护理服务态度、回收情况、供给情况和包装质量四个方面的内容,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由0~10数字表示,数字越大表示满意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P

2 结果

实验期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评价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期,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距离保护的意义篇10

关键词:110kV输变电;电场;磁场;强度;无线电干扰

中图分类号:X5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工业发展和社会用电的需求大大增加,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电网建设急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工程深入到城市、乡村,更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输变电、变电所等电力工程在给当今社会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一种特殊的、看不见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由于这种电力工程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纠纷与争议也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本文结合110kV输变电工程,分析了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搞好输变电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1 输变电工程环境污染主要因素

1.1 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是带净电荷的粒子被加速时,所发出的辐射,又称为电磁波。随时间作工频周期变化的电能量产生了工频电场(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随时间作工频周期变化的磁能量产生了工频磁场(power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大方面。

1.2 无线电干扰

输电线路导线表面发生电晕及其他放电,电晕及其他放电的同时产生的效应之一就是无线电干扰(简称RI,Radio Interference缩写),无线电干扰的实质,就是在电晕和放电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有害的电磁波,且频带相当宽,从频率上说,从低频50Hz到高频上千兆赫兹的范围。这些频率会干扰周围无线电通信设施的正常运行。

2 监测方案

2.1 方案原则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电力标准对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场强以及噪声进行监测,根据现场考察和工程实际情况,以确定监测点位和选取敏感目标。

2.2 监测设备

本次监测采用设备见表1。

3 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次所有监测时的天气均为天气晴朗,温度(8~19)℃,湿度52%~73%,天气状况符合DL/T988-200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工频电场和磁场监测时的环境湿度应在80%以下”。对某110kV输变电工程的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场强和噪声进行了实地监测,监测数据如下。

3.1 变电站周围

表2监测数据显示,变电站四周距地面1.5m处工频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均低于HJ/T24-1998中工频电场4kV/m、工频磁场强度0.1mT的推荐限值。0.5MHz频率无线电干扰场强低于GB15707-1995中的限值46dB(μV/m)。

图1监测数据显示,由于受围墙阻隔工频电场强度在0m处低于距围墙外5m处,变电站墙外工频电磁场随距离增大呈衰减趋势。

3.2 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断面选择在地势较平坦,远离建筑物和树木,没有其他电力线和通讯、广播线的地方。监测点位起始于在档距中央附近,远离线路交叉及转角。

图2监测数据显示,工频电场强度从距中相导线10m处开始衰减,工频磁场强度从中相导线0m处开始衰减,数值随监测点位距中相导线距离增加而衰减。

表3监测数据显示,距中相导线20m处频率为0.50MHz无线电干扰场强数值低于GB15707-1995中的限值46dB(μV/m),频率为(0.15~30)MHz无线电干扰场强数值差异较大。

3.3 敏感目标

通过现场勘测和评估需求,对变电站或输电线路距离较近、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医院学校等、群众反映意见比较大、高架线路稠密区和跨越区进行布点。综合考虑变电站(线路)工程与环境敏感目标的距离和敏感目标的结构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进行监测。同一地点,当敏感目标结构基本相同时,可先监测距离变电站(线路)工程最近的敏感目标,如果不超标,其他敏感目标可不进行监测。

监测数据显示,变电站西侧35m村庄的工频电磁场强度远远低于国家限值,无线电干扰场强处于许可范围内;输电线路的3处敏感目标各项数据均达标,由于村庄距线路较近,工频电磁场强度较其他敏感目标大,应当注意做好防护工作。

4 对建设好110kV输变电工程的一些思考

目前,建设单位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能够认真执行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等在内的环保制度,积极主动办理各项环保手续。然而在输变电环保验收中也有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周边群众与输变电工程的矛盾。现场监测往往需要向周边群众反复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明确规定了距导线投影20m处0.5MHz无线电干扰限值(80%的时间、具有80%置信度),(0.15~30)MHz频率中除0.5MHz外其它频率可按照相应公式予以修正。随着通讯工业的迅速发展,无线电各频段被逐步占用,致使无线电环境趋于复杂。在实际测量中出现某些频率超限值的情况,而这不仅仅是输变电工程的影响所致,这类情况就难以辨别。

4.2 “坏天气”环境影响

按照GB15707-1995中的“好天气”要求,现场监测避开了阴雨大雾冰雪等“坏天气”,然而“坏天气”中空气湿度增大会使电晕噪声和静电感应得到增强,这些影响比“好天气”更大,因此建议增加“坏天气”的监测。

4.3 房屋拆迁和占用土地纠纷

新建变电站站址和输电线路塔基占用新征土地,赔偿费用由建设单位与当地村委会协商后交付,群众无参与权无知情权于是会产生猜疑。群众猜疑产生抵触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设单位的施工。赔偿费用协商应该公开公正透明,杜绝此类弊端,此类纠纷以乡村居多。

4.4 公众参与问题和输变电对环境影响的无知

在监测中,群众最关心的是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对人的影响。群众匮乏电磁辐射方面知识,久而久之对输变电工程产生了恐惧心理。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之前对周边群众做好宣传,可以出告示、专人现场答疑和出具相关国家标准等各种方式;环保验收之后,建设单位可出示现场监测数据;协助周边群众正确认识输变电工程消除恐惧心理。

结语

综上所述,输变电工程的电磁辐射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根据上述分析,只要在输变电工程设计时,履行环境保护手续,保护好敏感目标,电磁辐射对环境是安全的。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制定并出台电磁辐射方面的有关法规,界定电磁辐射影响的范围和具体标准要求,加大宣传、普及电磁辐射及防护知识,引导公众对电磁辐射的影响的正确了解,加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对减少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显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