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科学辅导十篇

时间:2023-12-20 17:31:22

心理的科学辅导

心理的科学辅导篇1

关键词:心理干预;学科辅导;条件性情绪反射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

1、家庭方面:学生李欣(化名),男,15岁,初二年级学生,性格开朗,与父母关系较好,家庭经济水平较优越。

2、学习方面:李欣在初一的时候各门功课都比较优秀,总排名在班级前十。自从到了初二后,增加了物理课目,刚开始学的时候成绩还好,不料后来成绩一点一点下滑,最终其他科目的成绩也都随之下降,李欣也为此感到痛苦不已。

3、性格方面:据笔者了解,李欣是一个热情开朗、活泼好动的男孩子,我们也能感受到他是非常聪明的。甚至有时还会有很强的好胜心,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制力稍差。

(二)症状表现

这半学期以来,李欣一直情绪不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当去做擅长的科目英语时,还能坚持一会,一到物理作业或者数学作业时,便按耐不住情绪,特别容易分心。家长对他的成绩也特别重视,本来就为自己成绩烦忧的李欣再加上父母时刻的叮嘱,使得李欣长期处于一个高焦虑的情绪中。

(三)问题起因

经过调查了解到,李欣在初一的时候各门功课都很优异,到了初二新增加了物理科目,一开始学习上也没有太大的障碍。但是,李欣有一个习惯,英语科目是他擅长的科目,每次回到家中他都先去背单词、然后做习题,忙完了英语再去做其他的作业,由于初二物理科目是新增加的比较抽象科目,再加上每天都只能留给很少的时间去完成物理作业,时间一长便对物理的兴趣不大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李欣班上的物理老师是新来的女教师,教学上有时表达的不是很清楚,一向性格较高傲的李欣对她很不满,甚至还有过很不愉快的矛盾。逐渐,李欣的物理成绩下滑,而下滑的成绩又变成他对物理女教师有偏见的重要条件,长期反复的恶性循环,导致李欣物理成绩很难上来。

其次,李欣同学还是一个好胜心强、制止力较差的学生,物理成绩的下滑同时也使得他的精神高度紧张,长期的恶性循环也使得他有很强的情绪障碍,最终造成多门功课成绩下降的后果。

二、心理机制形成分析

李欣的个人案例在中学生中是很典型的。中学生普遍来说逆反心理强,心理状态也不稳定,由于他对物理老师有比较大的成见,逐渐负面情绪随着时间的堆积,终于爆发,最后还与物理老师发生了矛盾,这就致使他与物理老师的感情成恶性循环,甚至不想上物理老师的课。其实,对于李欣这样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同学,由于性激素的分泌会通过反馈增强下丘脑部位的兴奋性,使下丘脑神经过程总的趋势表现出兴奋性的亢进,与大脑皮质原有的调控能力发生矛盾,使大脑皮质与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因此,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情绪和情感多变,其两极性是非常明显的,即使很普通的事件在特定的条件下都会使他们产生这种兴奋性的亢进。李欣未能理解自己烦躁情绪产生的原因,我们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中条件性情绪反射的理论来解释:

在李欣与物理老师产生矛盾后,每当他见到物理老师,或者听物理老师讲的课,都会触动场景S的出现,产生厌烦的情绪E,最终形成听不进、学不进的行为S,然而这一切都是一种条件性的情绪反射。李欣在被物理老师批评后,潜意识中会有对老师的敌意,产生对老师厌烦的情绪,这会使他渐渐失去对学习物理的信心与兴趣,长时间下去,李欣对于物理科目的学习会渐渐分心、低效,最后成绩下降,又回到了对老师产生厌烦的循环最初点,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辅导过程

1、认知调整

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情绪障碍形成的心理机制、了解条件性情绪反应原理,使其能够解释自己遇到的问题。如果一出现烦躁情绪就焦虑,就担心自己是不是某方面出现了问题,情绪反应就会越来越严重。长期如此,并会增强其循环,最终形成条件反射,导致稍有刺激就烦躁、焦虑。而错误消极的认知评价又导致症状不断加重,最终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等情况。

干预的关键在于控制每一个刺激所产生的条件性情绪。需要向李欣说明,是他自己在与老师发生矛盾后把对老师个人的情绪转移到了学科本身,从而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长期下去便会对学习物理产生认知焦虑,产生学习分心、效率低下、想学学不进的症状,这时便会造成成绩下降的恶性循环,在循环中焦虑情绪反复增强,从而导致其他的学科成绩都有所下降。

其实,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躯体症状是由于焦虑产生的,只要焦虑下降,这些躯体症状就会消失。当我们向李欣解释了这些情况后,使它降低对现在所面临问题的高度焦虑,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辅导和干预。

2、暗示训练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告诉了他并不是物理老师的能力不行,而是他自身产生的一种抵抗情绪所造成的,并且帮助他重新表征如何去学习物理,并运用情感组织者技术为李欣进行放松训练。帮助他在场景下重新构建愉悦的情绪E',而形成学得进、学得懂的高效性学习行为R'。

心理的科学辅导篇2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导师组;辅导员;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024―04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期较为单纯的以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的工作内容已经越来越多地拓展到心理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规划、助学辅导、就业指导等多样化的、服务性的领域,这也就决定了今后辅导员的学科背景和专业体系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等学科中的某一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这其中,高校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协同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至关重要,辅导员的胜任力也成为其作用有效发挥的关键。本科生导师组与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国外关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工作通常被称为学生事务(student affairs),辅导员被称为学生事务工作人员。英国和美国在学生事务的职业化建设上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效借鉴。

英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闻名于世,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英国高校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它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在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英国大学对每一位人校的新生都会安排导师(Tutor),导师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职责。在英国高校里,每一位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都要具备成为学生导师的素质,导师角色定位明确,是开展学生事务工作的重要保障。导师主要的职责:一是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辅导与帮助;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实施一对一教学;三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关心与帮助;四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批准自己的定位等。英国导师制的真谛在于:导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作为学生事务工作的骨干力量,实实在在地完成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帮助和发展指导。这种终身性使英国的导师制具有稳定性,从而使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到各种学生事务中去,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美国的辅导员职业至今约有一百年的历史。从美国辅导员协会(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对辅导员工作的解释看,美国之所以需要辅导员,是因为辅导咨询这种处于教学妁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当教学、课程、硬件、管理等高等教育环节越来越完善的时候,一些的工作,包括心理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等却跟不上,于是,便逐渐产生了对辅导顾问类工作的需求。与此同时,美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辅导工作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也设立了心理辅导学科,并开始由学校的任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职业辅导。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在美国迅速发展,高校都建立了完整的辅导体系。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事务人员职业化既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满足学生服务、学生发展需要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工和专业发展的结果。同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事务从业人员系统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优良的职业素养、专家化的发展方向和良好的自我职业管理能力,提高了职业化效能,促进了学生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大学的发展。

二、现代教育理念对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要求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在实行班主任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教育方式。英国教育学家早在14世纪就提出了“导师制”的概念。到17世纪时,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其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了导师制。牛津、剑桥等高校进一步将其应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推广应用于本科生的培养。

在我国,1937年英国学者林迈可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创办了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几乎在同期,竺可桢在浙江大学首开大学生导师制之先河。近年来,一些知名高校相继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郑州大学继化学系本科生实行导师制之后,生物工程系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自2001年招收第一届新生以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平均每8个本科生有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来指导学习。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背景

在市场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高等学校也在努力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和强化教育服务意识,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去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及教学过程。伴随着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本科生导师制也应运而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结合本校实际,对本科生导师制度制定规划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说,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新时期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现代许多大学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使得大学的人文精神沉沦,理想黯淡,观念落后,大学使命弱化;使得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性格乖戾,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要完善这一体制,必须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理念。

(三)创新教育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的作用

一所大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看这所大学是否具有创新教育理念。而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死记硬背、观点陈腐、画地为牢,这样就会导致缺少有独立思想的人。本科生导师制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现状,唤起学生的权利意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据此,笔者认为,在高校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既是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现代教育理念的进一步体现。

三、本科生导师组模式的构建

(一)导师组模式的优势

本科生导师制有导师组和个人两种组织形式,

导师组,即有3―5个教师组成的团队。一个团队的组成至少有一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和一名行政人员。相比之下,导师组这种组织形式更具优势。

第一,导师组可以将各种层次、各类专业和各具特色的教师资源科学地组合起来,发挥团队优势互补的综合效能;第二,有助于将青年教师、优秀研究生、优秀高年级本科生和退休教师等不宜单独做导师的人才吸纳到导师队伍中来,以缓解导师资源严重缺乏的矛盾;第三,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使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防止出现过分专业化的倾向;第四,效率高,成本低,导师组成员的工作分工明确,其中导师组组长对导师组工作负总责,由具有高尚人格修养、宽厚专业功底和优秀教育能力的资深教授担任,其他成员的配备可以吸纳部分身体健康的退休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研究生和高年级优秀本科生。退休教师阅历丰富,时间充裕,可以和学生更好地交流,青年教师、研究生、高年级优秀本科生精力旺盛,可以多承担一些事务性工作,以弥补资深教授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缺陷。

(二)导师组模式的发展原则

导师组模式在培养的过程中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

四、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解析

作为本科生素质教育的另一抓手,辅导员制度对于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亦是不可或缺的。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承担者,是大学生最为接近的群体。然而,高校对辅导员至今仍未探索出科学的选拔与考核制度,所以也就不会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系统的保障体系,因此也就使辅导员的工作无法科学化和制度化。

(一)胜任力的概念

“胜任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是指影响一个人大部分王作(角色或职责)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人格特质及动机等个人特征,它们与工作的绩效紧密相连,可以用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进行测量,并能通过培训与开发加以改善和提高。通过对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高校获得管理和开发辅导员人力资源的基点,能够实现高校发展与辅导员个人成长的有机统一。

(二)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界定

山西大学的杨继平、顾倩于2004年把胜任力理论扩展到高校辅导员岗位上,推进了胜任力模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胜任力(Competency)又可翻译为能力素质、资质,最初由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兰(McClelland)提出,他将胜任力定义为“胜任力是用行为方式描述出来的员工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和工作能力,这些行为是可指导的、可观察的、可衡量的,而且是对个人和企业成功极其重要的”。

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杨、顾二人把辅导员的胜任力定义为:能够做好大学生辅导员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结构、行为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郝英杰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定义为: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绩效相关的,能够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全面进展的,并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的辅导员所具有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组合。

胜任力与辅导员的工作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预测辅导员未来的工作绩效。运用胜任力这一概念能够区分组织中的绩效差异,组织可以将胜任力指标作为辅导员招聘、考评以及提升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定义为:高校辅导员所具有的内在的、稳定的、可被衡量的特性,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这些特性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绩效密切相关,能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思想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构成

顾倩的硕士学位论文

五、基于胜任力的导师组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发展路径

本科生导师组制不同于研究生阶段实行的导师制,它不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主要目标,本科生导师的作用主要应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关于辅导员的性质特点,我国有学者归纳为:高校辅导员是我国高校特有的职位;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是党的基层工作干部,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比导师组制的特点,可以看出,现行奉科生导师在对学生思想、学术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定位,与辅导员的工作有重复之处。

因此,如何在推进新时期大学本科生素质教育进程中协调好辅导员制度与本科生导师组制的关系,并进一步做好辅导员制度的开展和深化,已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难题,即在导师组模式下,辅导员如何基于胜任力开展工作?笔者认为,辅导员应顺应以下两种路径发展自身:

(一)发挥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辅导员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纷繁复杂的成长环境中,国内外局势动荡,各种思潮和文化激荡,经济转型期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等都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思想。作为工作在思想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必须具有敏锐地洞察学生思想状况、正确地判断形势和有效地进行引导的能力。

辅导员对大学生而言,扮演着三种重要的角色:一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鞭策和监督大学生,使其思想端正、遵纪守法;二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从做人、做事、做学问各个方面教导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帮助大学生排忧解难。一个合格的辅导员是集教育、管理、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教师,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有爱心、德才兼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沟通协调、

组织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总结、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涯中能够得到这样的教师悉心关爱、谆谆教导,无疑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大有裨益。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党、团、班级建设,对学生的学业、心理、就业、交友等进行咨询指导,做好宿舍管理、帮困助学、安全稳定等多方面的工作。可以说,辅导员的每一项工作都是针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体而细致地进行的,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与此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养成健康的人格。导师虽是他们得到知识的源泉,但可能并不是给他们最大影响的老师,真正陪伴大学生成长的是辅导员。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辅导员始终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督促他们学习、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辅导员就像大学生的亲人、导师和朋友,对大学生的成长不仅起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而且起着榜样模范作用。因此,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及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综上,从胜任力理论出发,辅导员应着重发展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理解尊重学生程度等四个维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动态地把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深入了解学生特点方面,辅导员的作用是专业咨询人员无法相比的,电是导师无法相比的。

(二)共存互补,推进导师组模式构成不断合理优化

对辅导员制度的定位既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准确规范,又是辅导员胜任力充分发展的关键。在导师组模式下,辅导员应如何正确处理辅导员制度与导师组制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的划分。基于胜任力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又能适当地融人导师组模式,推进导师组模式的开展,笔者认为应着眼于辅导员胜任力的职业忠诚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参与能力等维度。

传统高校辅导员主管学生事务的方方面面,从事党团建设、社团指导、奖助贷、日常管理等各类基础性的工作。笔者认为,在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内,辅导员扮演的角色不应该仅仅是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辅导员更应是学生和导师沟通的桥梁――其既是学生对导师评价的传声筒,也是导师工作优良与否的监督人,亦是导师制度不断完善的推动力。因此,在现今本科生导师组制度逐渐受到高校欢迎和推广的形势下,我们不应该轻视甚至废弃辅导员制度,而应努力构建辅导员制度与导师组制共存互补的新型高校管理模式。

导师组模式下辅导员胜任力的充分发挥首先基于辅导员与导师工作的协调。辅导员融人导师组制的前提是导师要同辅导员应保持频繁的交流,导师向辅导员介绍所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家庭概况;辅导员向导师介绍班级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辅导员要认真听取导师对所指导学生的反映,相互沟通信息,取得对学生教育的共识,统一对学生的要求和教育的步调,形成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合作局面。

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应充分发挥沟通、创新能力和职业水准等能力,全方位地参与到导师监督机制建构中,以达到和谐共存、优势互补的局面。首先,在教育主体方面,本科生导师源于教师,是教师身份,而教师是专业教育的主体,侧重于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教育;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注重于大学生的个性培育和全面发展。辅导员年轻有活力,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思想容易沟通,教育效果明显。二者同为教育的主体,从不同的方面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在教育时间上,辅导员主要利用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导师主要是利用课堂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同时也努力发挥专业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次,在职责内容上,辅导员被赋予教育和管理的职能,本科生导师有教育的职能而没有管理的职能。导师组的专兼职教师或出于客观原因不能及时制定工作规程时,辅导员应该及时提醒;在明确导师职责的基础上,作为监督者,辅导员要协助党团组织加强对导师履行职责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门槛条件。当学生对于本科生导师组制有新的想法和建议时,辅导员应该及时传达“民意”,向党委相关负责人表达学生的心声,以便更好地完善本科生导师组制。二者职能互补,相得益彰。

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的共存互补是在学分制条件下,为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而创设的新型管理模式;构建本科导师和辅导员共存互补的工作机制,搭建专业教师教书和专职辅导员育人的平台,调动和激发高校教师育人的热情,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人才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运侠,郭保中,本科生“导师组制”的实施及思考[J],科技信息,2006,(2):36

[2]朱 宁,英美高校导师制对我国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1

[3]顾 倩,杨继平,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5):496―499

[4]王建国,张小兰,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研究综述[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10):182

[5]陈 涛,从胜任力视角看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07,(1):53

[6]佘国升,贾冠忠,本科生导师和政治辅导员职责问题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8

心理的科学辅导篇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科学化水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48-02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和实效性。因此,辅导员要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职责,取得良好的绩效,就必须要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是指在辅导员工作理论和实践中贯穿和体现的真理性、科学性[1]。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不断改进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促进工作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属性。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工作理念

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以学生为本”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就是要立足于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于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科学构建辅导员工作内容,使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科学化[2]。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发展和特殊需求,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以实践为基础,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应通过观察、走访、调查、谈心等多种形式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在正确认识和把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寻找特点,总结规律,从而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辅导员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活动和思想发展的规律、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保证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3]。同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新形势下大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促进其自主、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以制度为保障,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

制度科学与否直接决定行为结果是否科学。辅导员工作制度包括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准入机制、运行模式、绩效考核、学习培训、奖惩与晋升、转岗与发展等各个方面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在新形势下建立完整而科学的辅导员管理制度,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方面。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不仅能使辅导员个体获得较强的专业素质,形成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辅导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荣誉感,从而为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普遍重教学科研,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以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辅导员工作,相比较于教学和科研,其周期性长,短期内效果不明显。许多高校只注重眼前,即学生在校就读期间不出事即可,而没能认识到辅导员工作对于学生长远发展所具有的深层次影响,这就使得许多高校在辅导员工作问题上不重视,认为辅导员工作谁都能干,辅导员只不过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保姆”和“勤杂工”,严重削弱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做人、德育、修身、成才等方面的价值。认识不到位,辅导员的发展得不到保障,使得许多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找不到自身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从而对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迷茫和困惑。一般在工作2~4年后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感,从而进入事业发展的瓶颈期[4]。

(二)专业结构不一,辅导员队伍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各高校为适应学生人数的变化,也相应地扩大了辅导员的队伍规模。教育部出台的《普通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了辅导员选聘的标准,其中一条是“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但在实际情况中,“具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人在辅导员队伍中只占一小部分,相当一部分辅导员原来所学专业和辅导员工作并不相关甚至是毫不相关。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这就导致了一部分辅导员在参加工作之初的热情渐渐褪去之后,开始面临由于专业背景与工作内容不符而产生的后继乏力的尴尬处境。尤其是近几年来,各高校招聘辅导员的标准都提高到了研究生学历,面对与学历和学科专业不匹配的事务性工作,那些非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更容易对自己的工作现状和发展规划产生困惑,难以建立起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使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大打折扣。一些辅导员纷纷通过深造或竞聘转往教学和行政岗谋求其他出路,无形中增加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因素。

(三)工作内容烦琐,实践有余而理论提升不足

《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6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的岗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岗位有限等多种原因,许多学校达不到这一比例甚至比例严重失衡。辅导员不得不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督导、就业指导、贫困生帮扶、心理辅导等多项工作内容,有的辅导员还要兼顾学院里的一些事务性工作,结果导致辅导员们对于自身的业务工作“样样都通”,却“样样稀松”。有人曾笑言辅导员的工作就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回头一看,啥也没干”。虽是戏言,却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辅导员的工作现状。繁杂的工作内容不仅使辅导员难以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更使辅导员常年被繁杂的事务缠身,难以抽出时间或静下心来进行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往往根据经验办事,大大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水平。 (四)职业认同度低,缺乏发展内驱力

辅导员工作发展内驱力是指辅导员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获取职业成就感而不断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的一种内在自我驱动力。内驱力产生的前提是有机体的需要,具体到辅导员工作来说,发展内驱力的前提就是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而这恰恰是目前辅导员队伍所欠缺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内容烦琐、发展方向不明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辅导员很难对自己的工作形成职业认同。同时,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出路比较窄,只能通过竞聘转到管理岗或行政岗,而这些岗位往往数量有限,不能满足辅导员队伍发展和更新的需要。在晋升职称上,辅导员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平时由于辅导员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花费在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上,因而很难静下心来撰写论文或者申报课题,职称晋升往往成了难题。看不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许多辅导员因而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激发自我提升和发展的内驱力就更加无从谈起。

三、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途径

(一)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以科学的理论引领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

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把握工作规律,是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5]。只有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深入开展规律性问题研究,不断提高运用规律的本领,才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注重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力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围绕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从跨学科的视角形成一批重大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为辅导员工作实践奠定良好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从而真正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

(二)构建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形成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需要构建科学化的制度体系。高校要从辅导员最关心、同辅导员利益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充分协调校内各个部门的资源,制定政策措施,形成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同时,还要严格辅导员队伍的“准入”机制和评估激励机制,通过制度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准入职责、岗位职责和认证程序;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定性与定量结合,为辅导员的奖惩激励提供科学化的前提。此外,最好尝试辅导员分级制,即根据辅导员的个人业绩和现实工作表现,将他们分为直接

工资待遇挂钩的不同级别,从而有意识地为辅导员的发展创造可上升的空间,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保证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三)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开展多形式、多层面培训,增强辅导员的荣誉感和职业理想

要始终明确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角色定位,既结合工作实际,又结合辅导员自身的学科背景、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领域,如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发展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同时,要针对辅导员主攻的专业化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门化的教育培训,只有如此,才能使辅导员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树立职业理想,争做本领域中的专家化辅导员,从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荣誉感,真正实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

[1]林天飞.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及路径[j].辅导员新论,2011,(16).

[2]计永利,田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j].沈阳干部学刊,2010,12(3).

[3]郭汉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探析[j].高校辅导员,2011,(4).

心理的科学辅导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探索 ;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6.38.095

1 辅导员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以黄河科技学院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为例表现为:无职级占20%,初级占45%,中级占35%,整体职称普遍较低;学历上看本科学历占41%,硕士学历占59%,表明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在不断提升;从来看,主要是省级一般期刊,高质量期刊极少;从主持课题来看,主持校级课题人员占29%,主持过省市级课题的占12%,大多数人员基本上处于参与课题研究“挂名不出力”状态。在高校转型发展中辅导员科研意识逐渐增强,但在面对科研课题时仍显无能为力。产生上述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原因。

1.1 高校辅导员缺少科研时间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八项职责进行了明确要求,内容可归纳为: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规范为重点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以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的指导咨询;以落实规章制度、解决实际困难为重点的学生事务管理[1]。24号令要求辅导员管理好学生的方方面面,通过辅导员深入学生吃、住、学的一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经济、学习、就业、交往、情感等方面的情况,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疏导,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辅导员整天忙于应付日常繁杂琐碎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工作的科学研究中。

1.2 高校辅导员缺乏科研意识

高校辅导员的科研意识是指能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及时发问题并积极主动进行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高校辅导员在处理日常学生事务中,面对的部门非常多,大多时间都是在处理事务性工作,琐碎繁杂。这就影响了辅导员进行科研的意识;有部分辅导员认为带好学生,不出问题就行,没有必要进行科学研究;也有辅导员习凭借过去的经验解决问题,却没有意识到提升科研能力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长此以往,辅导员对科研的失去了兴趣,严重制约了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2]。

1.3 高校辅导员缺少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包括科研选题的能力、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能力、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和撰写科学研究成果的能力等。因为辅导员搞研究申请的课题大多是和学生工作相关的心理、就业、思政、资助等相关内容,对于这方面专业毕业的辅导员来说具有一定的基础,做起研究要相对容易。而非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研究起来就显得很吃力,很多专业的内容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更别提做好课题研究了[3]。大部分辅导员表示自己在申报课题、查阅资料、统计分析数据时感觉很吃力,不能够有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这种科研能力的缺少,严重阻碍了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和培养。

1.4 高校辅导员缺少科研氛围

由于辅导员专业背景相对分散,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程度还不够,加之繁重的工作任务,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缺少在一起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在辅导员的各类培训中,更多关注的是辅导员职业技能的培养,缺少对辅导员科研上的培训和指导。目前,高校辅导员的科研工作多处于自发、散养的状态,从事科研时往往在单打独斗,研究方向分散不成系统。这样的氛围直接导致辅导员科研意识的缺乏,科研成效也不高。

1.5 高校辅导员科研成果有待提升

科研成果的质量是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直接体现。部分辅导员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这些成果大部分停留在校级成果水平,市级成果就很少,更别提省部级和中部级的,大多数成果都发表在省市级期刊上,质量不高。从辅导员科研的内容上看,多数表现为对学生事务工作现象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从辅导员科研成果的质量上看,表现为实践应用性不强,难以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没有创新性,推广和应用的价值不高。这从侧面反映出了高校辅导员理论基础不扎实,不能对科研选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以上分析体现,高校辅导员的科研成果在数量上升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提升质量。

2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意义

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辅导员对学生事务工作规律的探索和掌握,决定着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对辅导员提出科研要求,倡导辅导员由经验型向学术研究型转变,提升科研能力,是切实提高辅导员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需要[4]。

2.1 科研能力提升有利于培养辅导员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辅导员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掌握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教育规律,具有比较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良好的文化素养;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调查研究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科研选题,有助于增强辅导员的分析判断力、预见力和决策能力;科研收集和运用文献,有利于辅导员信息处理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科研调查研究,能锻炼辅导员的组织协调和语言沟通能力;最后,科研写作论文,又能显著地提高辅导员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研究已被实践证明是培养辅导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5]。

2.2 科研能力提升有利于推动辅导员工作成效

面对当前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95后”大学生个性鲜明的特征,辅导员面临的教育对象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辅导员工作日益呈现出复杂性和挑战性的新局面。对于大学生思想呈现新的变化特征,仅凭满腔的工作热情是很难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让辅导员带着思考开展工作,成为“思考的探索者”,会提高在各项工作中的主动性,激发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成效。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沿,更加需要紧跟新形势,分析新问题,通过科学研究潜心钻研,不断探索,创新学生工作的方法,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扎扎实实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3 科研能力提升有利于增强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重复性的工作,需要在常态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实现自身的成长。辅导员在实践中通过科学研究把工作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分析、总结、归纳,总结出规律,进行理论升华,在具体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把自己打造为既精通学生事务又有科学研究能力的专家,在工作和发展中呈现和谐统一,从而产生幸福感。

3 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径

要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需要强化辅导员职业化建设,通过建立稳定的职业发展机制加大对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养。

3.1 减轻辅导员工作负担

通过科学研究正确把握学生工作的规律,科学理性地开展工作,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减轻辅导员负担。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杨德广教授倡导高校辅导员要坚持“工作、学习、研究”的六字方针,即围绕日常工作而努力学习,对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再用研究的成果指导实践,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科学研究的指导使辅导员轻松地完成日常的繁杂工作,为继续科学研究指导日常工作提供时间的保证。

3.2 增强辅导员科研意识

高校辅导员在长期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新问题,并对这些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解决的过程就是辅导员的科研意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不仅要面对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健康还有陷入情感、网络等诸多现实问题,还需要处理和解决个性迥异的大学生群体中的多样问题。因此,具备科研意识的高校辅导员能够将实践经验进行积累,通过思考、分析,解决学生琐碎事务中的新问题,把思考、解决的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形成科研成果指导日后工作。科研意识提高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能够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3.3 培养辅导员科研能力

高校辅导员通过科研能力的提升,才能占领理论高地,才能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才能够将日常繁杂工作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条理化,更好地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首先,结合专业加强培训,由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五花八门,学校应该加强辅导员马列主义的学习指导,强化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培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能力。其次,开展课题申报、论文撰写的讲座。进行科学研究首先从查阅文献资料、分析资料到结合课题选题,找出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对课题的创新点和推广应用价值进行理论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成果,强化辅导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长期的积累资料,增加经验,为日后解决实际问题,申报课题和撰写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3.4 明确辅导员职业角色

中共中央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学校应鼓励辅导员参与教学和科学研究,承担思想政治专项科研课题。落实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师的身份,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可度。学校提供资金、项目的支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断推动辅导员积极参加科研、和课题申报的进程。逐步使辅导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走出来,有更多精力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4 结 论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应是一种创新性工作,通过科学研究揭示、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增强教育效果和工作效率。不断增强创新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运用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学生工作中的新问题。辅导员必须树立学习意识,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勇于探索,善于反思总结,从而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骆文俊.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3(7):56-57.

[2]沈慧.年级组模式下独立学院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思考[J].学理论,2013(12):342-343.

[3]吴庆云.浅析如何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12-13.

心理的科学辅导篇5

[关键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专业化水平 双重身份 新型教学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黄平(1980- ),女,四川遂宁人,内江师范学院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内江 641112)陈广旭(1963- ),男,吉林浑江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江苏 徐州 22100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86-02

加强和提高高校政治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共识,辅导员队伍建设逐渐步入良性运行轨道,然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发展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的教学管理职能普遍得不到应有重视这一困境,高校可尝试以构建新型辅导员教学管理机制为突破口,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一、构建新型辅导员教学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根据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称“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他们作为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干部,要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这一双重身份决定了辅导员队伍可以建立一种与传统专业课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及管理运行机制。专职辅导员的工作不应只管理学生日常事务,还应承担相关课程教学工作,实行“双肩挑”。它有别于传统的辅导员“双肩挑”模式,既体现了对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充分认可,也有利于实现“两条腿”走路。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的教师身份没有得到重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令人担忧,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构建新型辅导员教学管理机制,以此促进辅导员队伍的成长和发展。

1.强化辅导员教师身份的需要。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尤其是教师身份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同和落实。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根据队伍建设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担任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教学工作。目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引进的辅导员大多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综合素质较高,经过培训和学习后,基本能胜任学生工作和课程教学工作,但是,各院校对辅导员并未像普通专业教师一样有任课的严格要求,辅导员被置于教学、科研工作之外。很多高校在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时,很少考虑辅导员。辅导员长期远离教学科研工作,缺乏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各院校有必要统筹安排辅导员教学工作,让辅导员真正进入教学领域,直接体现其教师身份。

2.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需要。目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令人担忧。按照规定,辅导员选聘应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和相关学科专业背景,但是,地方院校在辅导员选聘上,因各种原因,注重学历层次、政治面貌,却无严格的专业门槛限制。新聘任的辅导员大多仅仅通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后就承担学生工作,不具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对于绝大部分辅导员来讲,非专业的出身却需面对专业的辅导员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面临重重困难。与重点高校相比,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资金及影响力有限,在岗辅导员不能获得足够的专题培训、日常培训和对外学习考察机会,这使得本就身处困境的辅导员倍感无助,疲于应付各种事务,从而使学生管理工作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因此,让专职辅导员承担学生工作的课程教学,并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可以促进辅导员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科学、全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两个领域:一是专业教育与科研;二是高校学生上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扮演后一个角色,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若辅导员进行课程教学,他们将会比思政专业课教师更注重“教学与学生管理引导紧密结合、理论与行动结合,知行统一、师生心灵沟通”理念的运用。他们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教学与工作结合,理论指导工作;在教学途径上,注重教学与管理结合,理论指导行动;在教学互动上,注重心灵与心灵沟通,真诚启迪学生;在教学特点上,注重理论与行为结合,目标知行统一。辅导员进入课堂,有利于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更科学、系统地思考“以德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深入课堂,是辅导员深入到学生群体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有助于高校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格局。

二、新型辅导员教学机制运行管理

在新型教学理念指导下,高校应建立一种科学的辅导员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包括建立辅导员任课制度、统一管理学生工作相关课程、健全辅导员教学培训及考评机制。

1.建立辅导员任课制度。各院校对专职辅导员无严格任课要求,将辅导员置于教学、科研工作以外,这是辅导员教师身份得不到应有尊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杨振斌司长指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成为集教育、管理、服务和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教师。”①辅导员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承担教学工作,尤其是学生工作课程教学。专职辅导员的成长,需要有专业教学的支撑。辅导员长期缺乏专业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恐慌”②。专职辅导员担任学生工作课程教学,是对学生工作知识的积极“充电”。高校有必要建立辅导员任课制度,规定专职辅导员必须与专业教师一样有授课任务。

辅导员除了讲授教育部所规定的学生工作课程,还可将日常教育管理的内容归纳总结为教案,如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社团指导、基层党建、安全教育等,以讲座或者授课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③辅导员任课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搭建辅导员教育教学平台,推动辅导员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辅导员“两条腿走路”提供现实条件。

2.统一管理学生工作相关课程。据调查,目前各院校因各自管理体制及学校发展特点不同,辅导员承担的学生工作相关系列课程教学归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部、学生工作部、武装部、招生就业处等不同部门管理。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在现实课程设计、安排和管理过程中难免不尽如人意。如课程管理部门在考虑课程安排时,一般优先考虑有教学任务的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不够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辅导员。辅导员仅仅是专业教师的补充,更谈不上进行系统的课程设计和培训。有高校认为,专职辅导员就是做学生工作,不能搞教学科研,导致辅导员教学工作无计划、无保障,随意性较强。有学者提出,应将辅导员的教学科研纳入各系、部教研室进行管理,要求它们重视辅导员教学业务水平培训工作。④但一些部门对辅导员并没有人事管理权,对辅导员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上,很难将其与专业课教师同等对待。因此,各院校有必要统一管理学生工作课程。高校可由学生工作部来统一管理这些课程教学工作。一方面,学生工作部作为辅导员直属管理部门,对他们具有人事管辖权;另一方面,学生工作部的工作职责决定了它必须做好本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学生工作部对辅导员有较全面的认识,它能以辅导员为中心,更有效地进行课程管理,包括课程安排、教学培训、任课考评等系列工作。学生工作部应在不影响辅导员工作的情况下,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分工及个人志趣、研究方向,统筹协调各部门,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导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

3.健全辅导员教学培训及考评机制。各院校在对辅导员课程进行统一安排的基础上,还需着重做好辅导员教学培训及考评管理工作。辅导员一旦被纳入教学工作,各高校就应将他们与其他专业教师一样同等对待,并建立相应的教学培训及考评机制,实行“教学―考评―使用―待遇”一体化。因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各院校还应尽可能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对辅导员进行教学培训,是辅导员开展课程教学的基础,因此,各院校学生工作部应认真思考、合理安排辅导员教学培训。以教学目标引导的培训,由传统“要我培训”变成“我要培训”,更具实用性和内推力,成效将更突出。教学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形式政策等。可让辅导员根据各自专长参与不同专题的培训,待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试达到一定标准方能上课。二是教学方法培训。由于长期将辅导员置于教学工作以外,辅导员的教学技能不足。高校应聘请优秀教师集中向辅导员讲述教学方式、方法,并为每位辅导员配备一名导师,开展“传、帮、带”工作,试讲合格后方能走上讲台。

建立辅导员教学考评管理机制,是辅导员做好专业教学的重要推动力。为促进辅导员教学工作长效化,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建设考评管理机制。第一,建立课程淘汰机制。辅导员应在一定年限内取得专业资格证,如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等;若未能取得,将取消其讲授相应课程的资格,待取得资格证后再上课,从而实现持证上岗、持证上课的良性循环,真正达到教学工作专业化。第二,由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学生构成评议小组,在课程结束时对辅导员的教学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将成绩好坏与年度考核挂钩。第三,定期举行辅导员教学评比大赛,比赛成绩的优秀者方有资格评选年度优秀辅导员。科学的教学考评管理机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辅导员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学生工作课程的良性运转。

辅导员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和任务,他们拥有教师与干部双重身份,需要同专业课教师一样走专业化道路。从动态的角度来说,专业化是一种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达到专业标准,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由非专业、准专业、半专业向完全专业转变的过程。⑤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过程艰巨而漫长。新型辅导员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切实实现专业化目标的路径,对强化辅导员的教师身份、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的教师综合素质以及专业化水平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专职辅导员需要通过学生工作的教学和实践,督促自己不断成长,努力做到术业有专攻,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职辅导员和专家型辅导员。

[注释]

①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

②张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2.

③彭仁芝.辅导员兼课现状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2(6):158.

心理的科学辅导篇6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原则;实现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工作的成效与我们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第三条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那么,高职院校辅导员在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应该怎样科学化呢?本文拟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本质和应坚持的原则入手,就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实现问题提出建议。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本质

要探究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本质问题,就先来理解“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这个概念。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都是专业的学科,都是需要经过系统学习才能掌握的技术科学,都有专门的研究对象和自身的发展规律。我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就是指高校辅导员在负责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思维严谨地研究问题,自觉地运用教育和管理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开展工作,并不断总结出其自身工作规律的过程。

从以上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辅导员工作就要求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过程,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必须符合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辅导员工作必须遵循工作主体、过程、对象、环境等自身发展的规律。所以,我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本质就是主观符合客观,主观能动反映客观、改造客观的过程。

二、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是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和目标。我认为,高校辅导员在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过程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尊重个性、规范有序的原则。

求真务实。求真务实原则也可以理解为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并在规律性认识的指导实践。坚持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辅导员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规律开展工作。

以人为本。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人与发展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辅导员组织、实施、指导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就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工作必须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循序渐进。事物的存在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而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循序渐进原则要求辅导员工作的开展需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步骤逐渐深入并推进。人的身心是不断发展的,生理和心理都经历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情况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所以,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

尊重个性。事物的发展是多样的、特别的。尊重个性也就是尊重多样性,尊重特殊性。个性是实现的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其主体在个人身上体现出的独特性。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条件下,人的个性发展更加凸现。坚持尊重个性原则就要求辅导员工作必须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差异,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潜能的发掘,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区别地开展。

规范有序。规范有序是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规矩和标准,按照一定的规律生活和活动。“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虽然细小繁杂,但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教育性,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所以,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科学制定学生工作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坚持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尊重个性、规范有序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尊重规律,主观符合客观,主观能动反映客观、改造客观的要求和体现。

三、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因素

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处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链的末端,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中间人,有人形象地把辅导员的角色说是“兵头将尾”,其工作具有明显的基层性、服从性和执行性的特点。高职院校辅导员实现工作科学化明显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第一,社会因素。社会是个大系统,学校和个人是小系统,大系统影响制约着小系统运行和变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条件的作用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实现工作科学化也同样与社会大背景紧密相关。整个社会在追求物质的丰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在追求感官享受的过程中遗忘了生命的价值,丧失了生存的意义,人逐步异化为追逐金钱、物质和权利的经济动物。整社会重视追求物质、只拼效率、浮躁拜金的风气也折射到大学校园里来。还有,社会的诚信缺失严重,弄虚作假风气盛行。辅导员就是在这样的大社会背景下开展工作的,而这样的社会背景明显不利于工作思维、工作决策、工作程序的科学化。

第二,学校因素。学校是辅导员直接的工作单位、管理单位、生活单位,学校的办学理念、传统习惯和校园文化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最直接和最明显。辅导员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模式和方法都受学校的制约。辅导员工作的成效,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像教学可以凭课时、科研可以凭论文一样去量化,很难有突出的代表性成果。所以,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并不是特别重视辅导员的工作,觉得重视了也难以出成绩,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科研等影响学校排名的方面。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办学目的主要在于追求经济效益,那么更是不会重视辅导员工作了。如果学校都不重视的话,那么就难以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了。

第三,家庭因素。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绝大部分辅导员工作几年后就争取从辅导员岗位转向教学或者其它行政岗位,而高职院校基本每年都要重新招聘辅导员。这种现象的背后应该说有种种的原因,但我觉得家庭因素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大部分刚参加工作的辅导员都没有成家,没有太多的家庭负担,所以还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繁杂琐碎而且工作时间毫无规律的辅导员工作上。但是大部分已经成家的辅导员因为家庭的因素则很难再像成家前一样不分昼夜地工作,所以选择了转岗。家庭的因素明显制约了辅导员工作的“量”,也更影响着工作的“质”,当然也影响科学化了。

第四,工作因素。我这里想分析的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容问题,也就是辅导员工作本身的特点。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我们知道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具体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由于辅导员处于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最基层,所以学校大大小小与学生有关的教育管理问题都通过辅导员直接去落实。这样,辅导员的工作内容非常繁杂,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时间非常长且不规律。他们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很难有空闲的时间和安静的心情去整理工作的思路,研究如何提高工作质量、科学工作的问题。

第五,个人因素。按照教育部门的文件,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但是,就辅导员本身而言,他们是否就认同辅导员的“教师和管理者”身份呢?或许有部分是这样的,但是相当一部分的辅导员认为自己更像“办事员”、“勤杂工”、“保姆”的角色。实际上,辅导员由于大多数年轻资历浅,没有话语权,在同事心目中位置并不高。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低下,地位不高,这些都造成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也不高,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把辅导员当成可以长期从事的工作岗位,而是把辅导员工作当成进入高校工作的临时岗位。部分辅导员的“过度”思想也就决定了他们不会长期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职岗位上,不会研究辅导员工作如何科学化的问题。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实现

在实践中,实现工作的科学化是每位辅导员不懈追求的目标。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实现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树立科学的工作指导思想。思想就是旗帜,就是方向。指导思想的科学与否关系着工作的成败和效率。现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开设辅导员专业,但是辅导员专业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所以,辅导员工作不仅有很强的政治性,而且也是具有一定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工作,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出成效,出成果。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了我们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辅导员也必须在工作中坚持和贯彻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才能实现科学化。

第二,加强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学习。辅导员工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依托的科学,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以专业化促科学化。目前,辅导员队伍中有部分人员的专业基础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与学生工作相关的专业。我认为原来专业基础与学生工作不相关的辅导员必须自学补齐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专业出身与工作性质相符合的辅导员也同样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的学习,掌握新的科学理论,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同时,作为高职院校以及相关的主管部门应该为辅导员的进修和培训创造条件,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各种能力和技术水平。

第三,运用科学方法开展辅导员工作。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辅导员工作具有基层性、繁杂性、教育性、服务性等特点,保质高效地完成工作就离不开运用科学的方法。我们很多专家学者对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例如总结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比较教育、典型教育、自我教育、感染教育、预防教育、心理咨询等等多种教育法,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提供了方法论前提。辅导员身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有大量的体验感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善于总结经验方法,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并指导实践。

第四,完善科学的工作检验评估机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辅导员工作是否科学、是否有效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那么高职院校必须制定相应的辅导员工作检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辅导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工作的科学高效有序开展。当然,检验辅导员工作的评估体系必须充分把握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既有质的评估也有量的评估,既有静的评估也有动的评估,评估的标准和要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确保评估体系的科学性。根据评估的结果,辅导员必须针对不足的地方改变不合实际的观念,加强学习,调整工作的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心理的科学辅导篇7

关键词 独立学院辅导员 职业倦怠 职业调适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On Independent College Counselors' Burnout and Adjustment Research

LIU Shengsi

(Business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he prevalence of independent college counselor burnout situation. Some reasons bring greater confusion to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counselors,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 the heavy workload, outside interference, occupation and other factors limit. Actively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proces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counselor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institutional, psychological support, humane care, and effective incentives, to carry out adjustment counselor burnout.

Key words prevalence of independent college; burnout; occupational adaptation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规范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2008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对独立学院的设置与运作进行进一步的规范,这掀起了独立学院生存发展与管理制度的重大革命。独立学院的单位性质及规划发展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特殊性,这极大程度的造成了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1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再认识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Job Burnout)这一概念。“职业倦怠”又称“职业衰竭”,是一种由情绪衰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构成的心理状态。①在职业倦怠状态下的劳动者,表现的状态往往包括情感极度疲劳、对工作对象较为冷漠、工作效能感负面增长等。

独立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的工作对象除了广大的学生,还包括教师、学校、家长等,因此工作压力较大。最新研究也表明,重复、机械的工作容易导致职业倦怠。②因此,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是由工作和个人因素并存引发的,并伴随着焦虑、失落、幻听、易疲劳等消极状态。

2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表现

2.1 传统管理体系的不合理

由于独立学院缺乏科学的辅导员管理体系,导致辅导员处于无事不忙、无时不忙的状态。辅导员具有教师与干部双重身份,但独立学院辅导员的管理制度,往往是通过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评。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侧重点并非辅导员的本职工作,而是侧重于行政职能工作。独立学院各职能部门工作条件有限,导致很多部门和个人将原本辅导员仅需配合完成的工作,转化为由辅导员全权完成的工作,致使辅导员角色失位,工作重心本末倒置。

2.2 工作繁重导致精神压力

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极其复杂繁重,辅导员无法充分休息很容易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出现焦虑、疲倦、烦躁等职业倦怠症状。首先,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学生发生的几乎所有事情,无论白天黑夜都需要辅导员第一时间到场处理,这就意味着辅导员需要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同时,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广大学生,要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关系。

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往往大幅超出额定学生人数范围,这种大面积的工作范围将导致极大的工作压力。其次,独立学院学制大部分都是四年本科、三年专科并存,因此辅导员所带班级既有本科,也有专科,这决定了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周期比其他院校要复杂,没有固定的周期规律,这将给辅导员带来极大的工作强度。

2.3 外界干扰分散工作精力

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往往会考虑未来转至教学、行政或者其他的工作岗位。为了争取自己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该部分辅导员在完成基本工作之余,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充电学习,从而会分散工作精力。

独立学院辅导员大部分都是22~35岁的年轻人。这一时期,正是辅导员完成恋爱、结婚、生子的重要人生阶段。而辅导员的职业特点需要其全天候、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些个人生活因素对辅导员的工作精力会造成较大的干扰,如果长期寻求不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职业倦怠就很容易出现。

2.4 职业特征限制专业发展

独立学院繁重的事务性工作,致使辅导员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从而给辅导员带来职业发展的瓶颈。在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历有待提高、科研成果偏少、职称上升空间有限等问题。这不仅是辅导员社会评价度偏低的重要因素,也是校内各部门对辅导员工作不支持、不理解的重要因素。当长期处于高负荷劳动、低评价认可的情况下,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心理会有强烈的挫败感。

由于独立学院的客观条件有限,辅导员参加学术会议、进修深造、出访考察的机会甚少,这会导致辅导员的工作视野不开阔。独立学院辅导员缺乏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无法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会产生职业困惑。

3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调适

3.1 科学职业定位,优化管理制度

独立学院要优化管理制度,使辅导员工作科学规范化。制定政策明确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制定并落实辅导员的工作范畴、职责、待遇、考评、奖惩等方面的制度。同时,独立学院应为辅导员创造条件,使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项人才,积极向辅导员提供教学、科研等工作或岗位,搭建起学工教师与教学教师、行政教师共通发展的平台,畅通优秀辅导员在校内的岗位流动渠道。

3.2 开展心理支持,缓解精神压力

独立学院辅导员伴随着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往往会产生精神压力。另外,辅导员还要解决广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受到大量负面情绪的影响,自己会产生心理负担。因此,辅导员要积极开展自我调节和筛查,独立学院要通过有效的心理预防及疏导,从内到外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予以高度支持,尽可能地缓解精神压力,以避免职业倦怠的发生与发展。

3.3 培养伦理精神,提升职业道德

针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应开展公平和正义精神的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品质的培养、道德认识和信念的培养、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③独立学院应注重辅导员伦理精神的培养,逐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道德,通过职业道德的规范来优化辅导员的品质,净化辅导员的心灵。

注释

① 卞冉,龙立荣.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及其发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317.

心理的科学辅导篇8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化 专业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6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对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呈现出巨大的复杂性和差异性,高校学生思想认识呈现多元化、心理问题复杂化,而教师权威淡薄化等现状,使得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面临着角色职能扩展、工作内容交叉、各方需求日趋多样化等挑战。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及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凸显,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成为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高校辅导员队伍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与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关键是着力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各个高校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同时,众多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研究,以此来推动这项工作。但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缓慢,并且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自身知识素养不足,存在“错位”现象。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目前高校辅导员整体素质尚无法完全承担现实工作的需要,由于现实高校专业设置中没有专门培养辅导员的对口性专业,而现有的辅导员大多都是来自不同专业的优秀本科生或硕士、博士毕业生,甚至有些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差甚远,而在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之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及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往往只是在上岗前进行短暂的培训,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加之辅导员日常繁杂的工作,没有或很少抽出时间学习或钻研相关知识,这样在面临当前形势下,面对高校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辅导员们知识结构单薄的不足就呈现出来,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应知识的咨询服务工作,在工作中往往找不到有力的切入点而感到力不从心,这必然导致高校辅导员工作缺乏有效的开展,同时也会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影响职业化建设。近年来,随着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高校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高校各项工作逐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针对高校辅导员的引进、培养、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及转岗等政策设计上缺乏有效可行的保障措施,导致辅导员因担心自己将来的发展而无法专心从事这项工作。同时,国家针对辅导员现有政策落实不到位,促使很多辅导员不看好自身工作的前景,许多高校辅导员仅是把这个岗位作为转入其他行政岗位或教学岗位的过渡平台,或利用高校的学习资源或环境继续深造,等获取学位之后就转入相关教学岗位,甚至一些高校辅导员真正缺乏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和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构建。

(三)高校辅导员配备数量不足,存在“缺位”现象。近年来,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人事编制的压缩,各高校辅导员人数也相应地被压缩,从而导致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校辅导员数量不足,处于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人手不够用的情况,而高校学生可自由支配的空间和时间获得扩展,也导致辅导员面对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同时还面对着工作职责范围不断扩大的问题。工作中有时一名辅导员会面对几百个性格各异的学生,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同时,还会面临着许多非辅导员之职责但又与学生切实相关且又不可量化的工作,可见高校辅导员面对的工作强度之大及精神压力之大,而现有的高校辅导员配备难以有效地完成这些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校辅导员往往忙于应付日常性工作及临时性工作,疲于应付,导致辅导员难以抽出有效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生就业知识以及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工作,而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无法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开展。

(四)高校辅导员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存在“无位”现象。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中坚力量,而且处于学校金字塔形管理体制的最底层,学校各级党政管理机构与学生有关的工作任务都可以向辅导员延伸,最终的工作都是有辅导员来完成。同时,部分高校还要辅导员承担院系众多的教学秩序管理、行政事务以及部分课程的授课任务,这种现状使得辅导员身处教学岗位和管理岗位之间,感到学校对他们工作的安排以及社会上人们对待他们的认知程度与自身所期望的职业地位和自我形象存在差异,因此形成了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他们现实中所发挥的作用之间存在一种错位而导致角色冲突的产生。同时由于忙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没有更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环节和科研环节上,这样导致在职称晋升上相比教师没有较强的竞争力,而这在高校学术环境中往往导致辅导员的地位被逐步的边缘化。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形成。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实现途径与措施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和指导作用,甚至可以说一个好的辅导员可能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强弱、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那么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一)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要求其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而科学合理的学科知识体系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坚实基础。从辅导员涉及的现有工作来看,其会用到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思想政治学等学科知识,因此,为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应确立辅导员专业的学科地位,推进学科建设,将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有效融合起来,同时,还应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事务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专业学科的建设也要依据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扩展专业学科的内涵。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使辅导员上岗以后能够充分利用所拥有的理论和技能开展专业化的辅导员工作,给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指导,这对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提升机制,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为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在选聘辅导员的机制上,严格把好辅导员上岗标准,把素质高、业务精、年富力强且真正热爱辅导员工作,并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选拔到辅导员队伍中;另外一方面明晰高校辅导员待遇、培养、职称评定以及职务晋升等辅导员关切的个人问题,从思想上解除辅导员针对个人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应该坚决落实国家制定的关于高校辅导员管理的各项政策待遇,改善工作环境,使高校辅导员认识到自己既是高校教师,又是管理学生的行政干部的双重身份。与之对应,既可以按教师序列,也可以按照职务序列的双线晋升途径,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从而增加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将辅导员的出路从“转行”转变为如何增强高校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上,增强辅导员从业人员的职业归属感,以此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奠定基础。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职业标准,明确辅导员的职业领域。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是一项政策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面对繁杂的日常性工作,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这种综合性工作要求必须像制定其他专业组织一样制定统一的职业标准体系从业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从业资格标准以及资格认证程序等条件。并且要依据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科学合理地界定辅导员的职业领域,进一步的划清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明确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以及行为准则,使得高校辅导员成为一个独立的、自成体系的职业岗位。同时,通过国家关于辅导员政策的引导,各个高校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增强社会上以及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关注。

(四)建立和完善辅导员考评监督机制,提高高校辅导员考核的科学性。科学合理的职业评价机制对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极其重要。只有通过对辅导员工作坚持进行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以及公正性等原则基础上的考核,才能增强辅导员从事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具体的落实这项机制可以从以下点出发:第一,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机制不仅使考核结果更客观,也更具有说服力;同时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数据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杜绝了形式主义的考核。第二,坚持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涉及繁杂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因此通过这种日常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既看到了工作的结果也看到了工作的过程,这样可以更科学的评价辅导员。第三,坚持学生评价与学校组织部门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对辅导员工作好坏拥有最大的发言权,通过重视学生对辅导员的评价与组织部门的考核结合更好的督促辅导员努力扩展自己的工作动力。

【参考文献】

[1]傅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与专业化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

[2]朱志明,赵娜.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5)

[3]冯刚.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7(11)

[4]熊芬,王建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

[5]常慕佳.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定位及影响因素[J].学习月刊,2011(2)

心理的科学辅导篇9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路径

2014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以下简称为《能力标准》)定义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国务院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特征及标准的要求更加明确,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笔者试从辅导员职业能力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构建为着力点,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例,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队伍,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主要从辅导员自身成长需求和学生成长需求谈起。

1、辅导员的现状及其成长需求

目前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以下简称“天府学院”)辅导员队伍年轻化,“80后”占78%,“90后”占22%,缺失“老一中一青”梯队结构。年轻辅导员工作热情高,易于学生交流沟通,但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度把握有待提高,同时应对一些突发危机事件时缺乏经验,而目前只有37%辅导员接受过心理学教育学习或培训I。国家和学校越来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职业能力提升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如党团和班级建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但是辅导员队伍年经化,工作经验有限,学历或技能结构单一等不同因素,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危机事件处理、理论和研究等领域工作能力匮乏。天府学院辅导员/学生比例为1:200,或者更低,面对“95后”学生如何更好地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促使辅导员必须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水平,辅导员对职业能力系统的培训需求由此而产生。

2、学生的现状及其成长需求

经过2014级本科新生SCL90测试,发现6.08%高校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低于前人研究比例10%-30%。与SCL90全国相应的普通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显著低于同龄青年的水平;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既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需要给予的甘露,更重要的是谁引导给予,怎样引导,如何给学生成长提供平台和服务,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密不可分,甚至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

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内容,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规律,旨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辅导员队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以期更好地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促进提升学生的身心发展。

1、自主研发教材,打造心理健康“云课程”,提升理论与实践能力

三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理论方面,不断外派辅导员参加心理学专题专业认证培训学习,壮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以研发教材促进专业学习。历年一年半,辅导员团队结合天府学院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设置了9个专题,涉及生命教育、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板块,编写并出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教材。学校“雅典教学理念”和“云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方面,精选拥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拥有一定资证的辅导员老师作为教学队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云教学”模式,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线上学习24课时,线下集中学习8课时,共计32个课时,不仅给全校大学生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且提升辅导员的教学实践水平能力。

2、打造特色心理主题活动,开启自助式体验,提升辅导员的指导能力

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自助体验为主体,以学生干部带领班级学生为抓手,根据年级特点,学生实情,以“5.25心理健康月”为契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5.25”心理情景剧大赛活动,旨在使同学积极正视身边人身边事,以情景剧的形式参与体验心理的蜕变,提升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辅导员需要确保对学生及时、有效的教育,针对问题进行预见性指导。每年十月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心理主题班会,各班级围绕既定主题自行筹备特色班会活动,辅导员全程予以关注、指导、点评,使同学们和辅导员老师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成长。

3、组织辅导员开展多元化心理咨询活动,提升心理咨询技能水平

以“关爱心灵、砺炼心志”为基本理念,以预防为本,发展为主,治疗为辅为原则,以“助人自助”为基本原则,组织辅导员老师以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以及家长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辅导。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来访咨询和主动预约同时进行。天府学院针对心理健康普查,在保密原则下对SCL-90测试总分超过200分和单项因子分超过3分的学生,遵循“班级――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三级网络,进行心理咨询,并予以排查、关注、跟进。既加强了心理咨询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在心理健康网站中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咨询效果,提高辅导员咨询水平。二是团体辅导活动。团体辅导是心理辅导中开展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同于个别咨询,它是在团体情景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形式,即由辅导员根据同学们问题的相似性,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使成员了解自己的心理,了解他人的心理,以便改善人际关系,调整心态,促进人格成长。

4、鼓励辅导员申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水平

心理的科学辅导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

自教育部颁布实施《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辅导员队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校园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普通本科高校特别是部分全国重点本科大学,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方面进行了全新探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探索,但是目前在此方面高职院校与本科普通高校相比还明显滞后。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特点出发,通过对专业化培养问题的研究,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据调查,我国职业院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精力的80%左右是一些日常事务性的工作,辅导员真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时间、精力则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辅导员队伍角色定位模糊、事务性工作繁多与实现专业化成长的矛盾。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按照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和专职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要求,辅导员应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贫困生扶助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具体负责指导学生党团建设、班委会建设,指导班级开展各类有益的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组织各类专题活动等工作。也就是说,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第一,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教师。“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第二,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者。“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第三,辅导员是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 艺术 活动、教学实习、实训课等素质教育的指导教师或辅助教师。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我们进一步的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建设方向。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所谓专业化,就是某种职业从普通职业发展成为专门职业的建设过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指通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进行相关工作的专业技能教育(含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和实践锻炼,从而使辅导员队伍具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面向专业学科背景的知识技能,达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三种境界。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路径

1.职业身份的专业化

适应职业教育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和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的要求,建设“双师素质”的辅导员和“双师结构”的辅导员团队。双师素质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学职称,又具备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行业技术职称”。辅导员具备实现“双师素质”的条件,第一,辅导员可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第二,辅导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或政府组织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获取专业辅导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在上述培训中可以把培训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如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和职业生涯规划师等。培养“双师素质”的辅导员进而建设“双师结构”的辅导员团队,是职业教育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需要。

2.职业素养的专业化

具有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人类存在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他将人类的智能类型分成: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辅导员应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长处和弱点,引导学生争做多元智能的人才。

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辅导员的职责就是管理班级,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班级管理得好,尤其是初始班级管理得当,会事半功倍,任课老师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无论学习还是班级事务方面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会恶性循环。班级管理能力又包含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培养班级小干部的能力、谈话能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能力,如果会运用,可谓省时又省力。

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在当今法律日益健全的社会里,依法执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辅导员只有严格遵纪守法,才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需要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的行使工作的义务和责任。

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能力。从近几年研究生的频频跳楼到近段时间富士康频发员工跳楼事故,我们应该有所思考:辅导员应该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询能力,从平日学生微小的反常,及时给予学生心理辅导,使之学会调整心态,面对一切挫折和压力,调整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分配,调整家庭与学校中的心情。从教学一线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脾气普遍大,缺少坚韧的品质,不懂如何去发泄心中的不快,对他人要求高,对自身要求较少。随便找到个理由,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如果不及时把这些缺点纠正过来,将来他们进入社会,将会出现我们难以想象的事情。

3.学科知识和工作技能的专业化

职业化技能大致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资质。学历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聘用辅导员的学历应为大学本科以上,专业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为主,兼及其他专业,诸如声乐、体育 等专业,形成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多学科互融的专业结构。

其次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是对从事某种工作的专业认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并附之以职业资格证书,使辅导员从事专业辅导具备相应资格,可以大大加快其专业化进程。

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的保障。我国高职院校急需大量的专业化的辅导员,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必须走专业化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岩.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及专业标准浅述[J].文教资料,2009(22).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