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标准十篇

时间:2023-12-18 17:49:54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篇1

[关键词]建筑材料;仪器设备;操作过程;温度湿度

选取合适的建筑检测材料和检测方案是建材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优化建筑材料检测的有关措施,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能够促进建筑施工方案设计的对比,并且在建筑工程的材料选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给建筑工作的完善打下良好基础。

1建筑材料的概念

所谓建筑材料,就是在建筑工程中承担建筑地面和其他墙体结构的不同种类材料的统称,通常来讲涵盖陶瓷、水泥、混凝土等相关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混合材料逐渐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成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可以按照其用途进行划分,大体上按照结构材料的组成分为结构材料和墙体材料等。由于建筑材料的复杂性,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

2.1建筑检测工程的步骤

在进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时,应该考虑到建筑器械的影响,在原有建筑工程的标准下,为促进建筑设计的准确性,结合设备信息进行详细比对,才能够真正投入建筑施工生产中。而建筑材料检测中心需要结合建筑器械的检测手段进行控制,检测设备应该涵盖试验机、反复弯曲机、引伸计等。检测仪器也要在合规的标准中才能够真正投入使用。施工单位要从建筑工程的标准出发,进行检测操作的分析,选取合适的检测数据,衡量对应的标准,并从检测项目和检测技术的双重作用下得到准确的数据。

2.2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

建筑材料的检测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安排,因为建筑材料对建筑施工质量有明确的关系,为促进建筑施工的发展,必须从建筑工程的角度进行考虑。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正是建筑材料使用质量的必要保证,给建筑工程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等级的建筑材料会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相反劣质的材料会给建筑工会曾带来很多的问题。工作人员的施工操作会因为施工建设而受到影响,建筑安全事故问题也因此大量发生。受到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建筑施工中的温度不断提升,很多地区的居民建筑发生倒塌现象,事故也给建筑施工安全敲响了警钟。经调查研究显示,该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曾经采用劣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因此导致钢丝结构的不稳定。所以加强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

2.3加强建筑材料选取的监督

在建筑材料取样检测选取时,应该考虑到对建筑材料的监督问题。尽量将材料控制在数量规定的标准下,按照抽样检测的方式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按照有关标准进行监督。某些施工单位的操作意识不够强烈,对取样工作不够认真,就直接导致取样工作受到严重阻碍。检测部门也不能结合相应的技术手段,来提升检测标准。进行施工检测的有效监督,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样品,进行对应的检测,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中材料样品的检测工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要使样品满足实际检测标准,优化建筑工程的材料选取,有利于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并对施工效率的提升有一定帮助。因此建筑材料的选取监督工作必须结合优化施工建设的质量进行考虑,从整体上带动材料检测下抽样检测标准的提升,为建筑工程的完善做出重要保证。有关部门也不能放松对建筑材料质量监督的要求,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操作的发展。

3提升建筑材料质量的方法和手段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材料检测工作密不可分,因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中必须考虑到建筑材料的影响。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标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案和技术,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明确建筑工程对材料质量的需求,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取时对建筑材料进行用哪个选取,此外还要考虑到建筑供应商的信誉,减少与低信用的企业进行合作。进行合适的进场检验,在施工操作监管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审查,减少低质量材料的进入。此外还要进行强制检测,就是在建筑工程的需求下,对建筑材料进行强制检验,防止不符合建筑工程标准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不符合建筑施工标准的材料应该及时予以排查,按照规定进行回收。对建筑工程中的污染物含量进行检测,促进建筑材料含量的提升。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审计,按照标准对建筑材料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查,确定其符合材料检测的工作需求才能够正式投入到材料的审查工作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达到规定的工作要求,那么相关部门应该进行合理的培训工作,做出更加符合建筑工程需求的指导,从侧面提高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符合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要求。完善建筑材料检测机制,在原有的材料检测工作中,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给建筑工程中的材料检测提出更多的解决办法和更加严格的要求,从整体上带动建筑施工质量标准的提升。并且针对实际情况将建筑检测标准合理纳入建筑工程标准规划中,提高工作人员对材料检测意识的认识,给建筑材料标准的提升做出重要保证。

4结语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措施

建筑工程材料是工程建筑的核心,也是关系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水平,将不合格建筑材料通过先进的科学手段排除出来,这样就可以避免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出现。

一、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检测要点分析

1、取样检测

1.1规范取样

检测单位可以选取一些建筑工程材料作为样本,然后进行实验从中得出材料性能的数据,然后将所得到的数据与国家相关规定中制定的数据进行比对,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还要规范采样方法,要对样品进行规范采样。

1.2代表性取样

通常情况下取样是否规范也关系到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数据的准确与否,如果建筑工程材料取样过少或者方法不正确,那也将会对整个检测过程产生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材料采样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采样部位是否能代表整个材料,为了检测数据的准确,可以对建筑材料的不同部位进行采样,这样将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对比,看数据结果相差是否较大,以此来判定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务必要保证采样部位的代表性,这直接关乎到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数据的准确。

2、环境温度与湿度

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过程中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会对检测结果造成极大的干扰,在检测过程中要确保检测环境的干燥,充分考虑国家相关检测标准,要确保一切符合国家规定后才可以进行检测试验。

3、加荷速度

对于一些特殊的建筑材料的特性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例如水泥在常温状态下的性能要比加荷测试中的性能要相差很多,因为水泥在加荷测试过程中,水泥会发生裂纹扩展,这样水泥的强度就会增加,如果这时对水泥进行质量检测,那所得到的数据将会出现偏差,所以要注意加荷速度的影响。

4、检测误差

由于不同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检测手法和熟练程度不一样,所以在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测时也会出现误差,而且建筑材料本身的质量参数也不见得是一致的,这些都会成为检测误差出现的影响因素。

4.1平行检测的误差

平行检测误差主要是指对同一块材料进行不同部位的分段检测,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检测数据误差,那就说明建筑材料自身的质量不一致,而这种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4.2同组试件之间的误差

同组试件之间的误差主要是指对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同一块建筑材料的同一部位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检测数据误差,那可能就是由于检测人员的熟练程度不一致,操作人员检测方法不合格。

4.3再现性误差以及对比检测误差

再现性误差及对比检测误差主要是指同一块建筑材料在不同检测仪器上所得出的检测数据不一样,这主要是与检测环境相关。

5、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处理

建筑材料在检测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数据出现偏差,这时就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多次检测,缩小误差值,得出最佳检测数据,然后将其他检测数据与其进行对比。

二、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水平

1、对建筑材料的“三证”进行严格检查

建筑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在施工前务必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要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标准的健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首先要选择正规材料厂家,要对材料的合格证明进行检查,在进入工地前要有专业检验人员对材料进行审查,要检查材料的防伪标志,要对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进行检查,要加强对建筑的材料的抽查,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坚决不能让不合格材料进行工地,要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

2、强制性检测

施工单位要制定建筑材料设计要求和采购流程,要对所采购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检测标准执行,要杜绝不合格产品的掺入,要对有关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例如对钢筋、水泥等材料,要使用特殊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要仔细鉴定防伪标志的真伪。

3、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

施工单位要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不仅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监督,要不定期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如果是建筑材料质量出现问题,要马上停止施工,制定有效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没问题。

4、现代化人力资源

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中此类人才极度匮乏,很多检测人员技能不熟练、操作不规范,所检测出的材料数据不准确,所以要加强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对检测人员进行继续培训教育,要增强其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5、重视先进技术、工艺及设备的运用

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结果是否准确,与检测技术也有很大关系,主要包括检测人员的技能素养、检测步骤、设备先进程度等方面。作为施工单位,必须要引进先进的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要要制定完善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流程,要加强对技术工艺的规范,不断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检测技术,要不断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水平,要加强相关标准的健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所以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健全检测标准和流程,要加强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人才队伍的建设,严格把控材料进入工地的环节,要为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志煌.浅论建筑材料检测站的质量管理流程[J]. 内江科技. 2010(06)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篇3

【关键词】耐久性;检测方法;有效性;检测数据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年国家规划较多的重点工程,如水利、核电、铁路、桥梁等,均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较高的要求,把混凝土的安全性、耐久性研究看作是一项与国民经济直接相关的重大课题[1]。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在使用过程中,在正常维护下,经受气候变化、化学侵蚀、磨蚀等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而能保持其使用功能的能力[2]。在现代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中,耐久性将作为一项主要设计要素提出,使得人们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加注重结构安全、耐久性,而建筑材料[3]的检测是对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筑材料的检测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讨论与分析,引发对建筑材料检测的几点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

2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性

混凝土耐久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强的问题,涉及结构设计、配合比设计、材料以及使用维护等多方面,由于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这一工程领域中的重大课题。混凝土耐久性长期被安全性所掩盖而得不到广泛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人口数量增多而土地房屋资源相对难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混凝土耐久性逐渐从专业概念走向大众得到广泛重视,它在经济与安全的协调以及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地位显著提高。考虑当前的巨大基础工程投资以及今后巨大的维修费用,这就必须要在国家统一标准基础上,综合采用新技术理论和各项研究来保障其耐久性,来实现百年大计。

3混凝土耐久性面临的问题

⑴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结构的质量,同时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⑵混凝土自身的一些物理化学因素(如,混凝土的化学收缩和干缩过大引起的开裂,水化性过热过高引起的温度裂缝,硫酸铝的延迟生成及碱骨料反应等)能导致混凝土结构的严重破坏。⑶强度作为水泥质量检验的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强度方面的过分要求,盲目增加水泥细度,或者采用助磨剂、早强剂、增效剂等化学组份,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耐久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建筑材料的检测是确定建筑材料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过程。

4建筑材料检测

4.1建筑材料检测常用的方法

目前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外观检测、仪器检测和无损检测。外观检测就是直观的对材料的尺寸、颜色、品种进行检查,这种方法检测的只是材料外观是否有缺陷。仪器检测是通过相关的设备对建筑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内部组织进行检查。无损检测是在不损坏建材的前提下,采用射线机超声波对材料进行检查。

4.2建筑材料检测项目

建筑材种类繁多,各种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其检验的项目也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要求。建筑工程主要使用的材料有:水泥、钢筋、砂石、外加剂等等,比如水泥应该检测其安定性、强度、细度、凝结时间等;钢材应该检测其抗拉强度、冷弯及反复弯曲、焊接质量等;碎石主要检测其强度、级配、压碎值指标、含泥量、坚固性等;砂主要检测其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等;外加剂应该检测减水率、含气量、坍落度及其经时损失、抗压强度、收缩率比等。

4.3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4.3.1水泥的检验方法与存在的问题⑴水泥的检测方法水泥的检验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等的规定,水泥的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化学指标(不溶物、烧失量、氧化镁、三氧化硫、氯离子)、碱含量(选择性指标)、物理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和细度(选择性指标)),并且允许加入助磨剂。⑵水泥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水泥的检测中细度作为选择性指标,由于水泥的强度与细度有一定的联系,某些水泥厂为了降低成本,加入较多非活性混合材料,但是在为了达到要求的强度,通过降低了水泥细度达到所要求的强度,而水泥细度作为选择性检验项目,另外由于允许加入助磨剂,使得水泥细度达到更细,并且加入一些增强的组份,可以提高水泥的强度,但是水泥的强度要求只规定到28d,后期的强度发展是没有经过检测的,导致建筑结构的一些不可预见的耐久性问题,因此,建议把细度作为强制性指标。在建筑工程中,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不同品种的水泥进行掺杂使用,类型杂乱,没有将连续进场、同一批次和厂家的水泥作为取样样品,而是以质量好的拿去检测,因此,水泥取样缺乏代表性。另外,由于水泥的检测时间比较长,为了加快进度,在没有取得检测结果之前就开始施工,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还有一些工程,由于施工周期较长,有些水泥出厂日期已经超过存放期限,水泥的强度与稳定性等都发生变化,但是,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过期的水泥,这样给建筑工程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4.3.2钢筋的检验方法与存在的问题⑴钢筋的检测方法钢筋的检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1499-2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主要的检测项目包括:化学成分(熔炼分析)、拉伸、弯曲、反向弯曲、尺寸、表面、重量偏差等。其中连接性能、疲劳性能、金相组织、晶粒度只进行型式检验。⑵钢材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所使用的钢筋用量较大、品种多,难以对同一厂别、规格、交货状态的钢筋进行检测。抽检的数量有限,导致钢筋检测结果缺少真实性和代表性。另外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购买次品充量,抽检时没有取到,或者抽样也没有按照标准进行,而是从废料堆中选取钢筋送交检测,从而使检测结果不具代表性。特别在钢筋的焊接试件检测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没有做好焊接准备工作,没有从焊接试件成品中抽样,没有根据钢筋试件的不同形式选择合适的取样频率,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巨大的偏差。4.3.3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外加剂已经成为除水泥、石、砂和水之外的第五组份材料,倍受青睐,特别是高性能减水剂己成为当今高性能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份。而外加剂的检测成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⑴外加剂的检测方法外加剂的检测按照国家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等的规定进行检测。主要的检测项目包括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坍落度及其经时损失、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和相对耐久性,其中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为强制性指标,其余为推荐性指标。⑵外加剂检测中存在的问题①原材料国家标准规定外加剂检测采用基准水泥进行检测,但是,基准水泥的“不基准”和质量波动一直是混凝土外加剂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不同批次的基准水泥由于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差异,导致基准水泥自身的需水量有一定的差异,这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检测结果带来不利影响。另外,现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除了水泥之外,一般还包括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等,由于基准水泥与工程上所使用的水泥有较大的差别,由于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不同,采用基准水泥检测的减水率与实际水泥差别较大,导致外加剂的不适应。②配合比按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60kg/m3,砂率为43%~47%,用水量为坍落度(210±10)mm时最小用水量。规定这样的配合比,目的是防止基准混凝土在大坍落度时离析、泌水,提高试验准确性。可实际情况是尽管检验混凝土外加剂所用各种原材料均符合标准要求,配合比设计也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多次调整,但基准混凝土在坍落度达到(210±10)mm时,往往和易性不符合GB/T50080的要求。用一个和易性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混凝土作为基准,那检验结果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外加剂性能试验过程中发现,由于基准混凝土坍落度过大,直接造成外加剂的检验比较容易合格,从而放松了对外加剂检验的严格要求。4.3.4其他材料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在由于天然砂含量逐渐减少,因此,有些建筑工程采用海砂替代,而国家禁止使用海砂。另外,没有严格按照建筑材料检测标准来检验碎石颗粒级配,在建筑其他材料取样过程中,只抽检质量好的,并且没有按照建材要求来检测材料的抗压强度,出现材料技术与质量隐患等。

4.4采取的主要措施

4.4.1合理确定检测项目建筑材料的检测应该选择关键性的检测项目,除了标准规定的项目外,有些关键性的项目也必须检,由于建筑材料品种多种多样,而且检测项目也比较多,因此,必须合理的确定检测项目,提升检测的质量与效率。例如水泥中的细度必须作为强制性指标,而不是选择性指标,另外,标号也必须作为重点检测项目。钢筋检测中,必须合理的取样。外加剂检测中应按照实际配合比进行检测,从而对建设质量、效率的保证。对于特殊的建筑材料应该重点控制检测项目的完整性,使特殊材料的性质和质量保持在技术和设计的需要范围内。4.4.2规范检测过程规范和严谨是取得高质量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基础,特别是建筑材料多种多样,必须通过规范和熟练的建筑材料检测,才能够确保对建筑材料质量和性质的准确检测和科学认定。建筑材料检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标准与标准中规定的操作,并经常学习和参加培训,学习新的标准,以做到对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保障。检测行业的一大问题表现在检测的试件假、过程假、数据假、结论假。建筑材料的检测是建立在诚实守信、方法科学、行为公正、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检测机构要始终保持其第三方独立性,才能确保数据准确和行为公正。然而,现实中检测机构不断受到了不良行政干预、商业贿赂、自身经济利益和其他方面压力的影响,不少检测机构开始弄虚作假,并且手段不断翻新,表现在试件假,不做或少做试件,过程假,简化程序,不按规范操作。4.4.3科学的处理检测数据检测行业存在的重大问题表现在检测的试件假、过程假、数据假、结论假。建筑材料的检测是建立在诚实守信、方法科学、行为公正、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检测机构要始终保持其第三方独立性,才能确保数据准确和行为公正。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具有分散性、专业性的特点,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是常见的现象,这就需要对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科学处理,对检测数据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寻找误差的真正原因,避免重复出现类似的数据。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5结语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篇4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

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是保证整个建筑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所以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应该从设计阶段开始,对于工程中每个环节需要用到的材料的规格、型号以及各项性能等进行详细的规定,然后采购人员根据设计标准来选择。对于材料选购以及使用的整个过程都应该严加控制,并且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合格,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影响常用建筑材料质量的几个因素

对于材料的供应缺乏计划性,需要临时添加材料保证施工进度,导致临时添加的材料质量检测不全面。在建筑材料的日常管理方面不够规范,没有按照型号和规格分类存放,并且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存放期间发生锈蚀、变质等现象,对于材料自身的性能有所影响,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对于有些建筑材料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漏检现象,比如在水泥存放超过三个月时,没有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导致变质的水泥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对于施工中需要使用的钢筋,由于焊接的工艺水平较低,并且对焊接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导致钢筋的力学性能下降,必然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建筑材料半成品只有在达到规范的强度要求时才可以应用,但是很多的半成品构件在没有达到强度标准时,没有经过质量检测就直接应用于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2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2.1 试验检测项目

在建筑行业,由于其材料种类较多,这就需要针对材料相关的规范要求来对其进行检测,确保检测项目在相关的要求下进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较常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钢筋和砂石料等,这就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检测。如需要对水泥的安定性、强度和凝结时间进行相应的检测,而对于钢材则需要在检测过程中对其抗拉强度、冷弯及焊接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于砂石则需要对其强度、组配及坚固性等进行检测,混凝土则主要是针对抗压强度、和易性和塌落度而进行检测。

2.2 试样的采取

采样是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关键程序,采样是否规范对于质量检测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采样就是在建筑材料中,均匀的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样本需要具有代表性,严禁为了应付检测而特意制作样本。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在样本采集的数量、范围以及部位方面都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以降低检测的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3 试验误差

在对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如果检测环境的温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标准,检测的仪器没有及时校准,检测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等等,都会引起试验误差。其中有些误差是无法消除的,但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降低误差的范围,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在材料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检测材料的性能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当达到什么程度时才可以符合标准。对检测人员要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业务知识,同时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执行,严禁随意更改试验流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4 数据处理

有时候,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离散性比较大,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进行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时,若其中一个试件的强度值超过了平均值的10%,那么就应该剔除该数据,而直接将另外两个的强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另外,混凝土及砂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都有各自的计算方法,而并非简单的将数据相加完事。计算得到的结果,尾数应该按照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其位数也必须满足要求。

通常情况下试验结果会与预期的结果在数据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同一试件的各项指标也存在着矛盾的地方,所以需要针对存在的结果来认真进行分析,及时查明原因并对其进行重新检测,确保数据结果的准确性。

3 质量的控制措施

3.1 材料进场检查

建筑材料的进场检查是确保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的首道程序。首先,建筑材料必须具备质量合格证书,并且相关的材料要齐全。然后由监理工程师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查,严格按照试验标准执行,如果发现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进场。

对于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应该具有许可证编号及安全认证标志。在材料选购前应该复核检查其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的原件,以防假冒伪劣。

当建筑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应该检查其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数量、产地、外观质量等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有偏差,则要求返回。对于重要的材料、设备,需要特别关注的产品,应该派人到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控制。比如采用商品混凝土,就必须派技术人员到商品砼厂内进行监督其生产过程,监督其是否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配料;检查其水泥、砂石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其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确保混凝土的拌合质量。但是,这也是施工单位比较容易忽视的,从而造成材料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对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3.2 强制性检测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防止质量通病的产生,严禁任何的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设。根据设计及国家、行业规范要求以及地方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进行项目检测。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砼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测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4 结束语

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建筑材料市场发展的异常迅速,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厂家。由于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所以为质量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大量假冒伪劣材料流入市场,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提高了难度。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应该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检测的技术水平,并且严格按照业务流程执行。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末,加强对材料的监督管理,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富年.常用建筑材料检验项目及试验数据处理[J].材料分析.2005.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篇5

现代建筑材料检测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检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以此保障检测精准度及检测质量。在现代建筑材料检测中,检测人员素质、材料类型繁多、检测方法标准缺陷、检测手段简单化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另外,检测单位的管理能力、检测管理工作执行情况也是影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2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的分析

2.1明确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重要性。为了保障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质量,满足建筑工程材料检测需求,建筑工程检测企业应提高对材料检测质量的认识。通过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强化、通过科学的材料检测质量控制,保障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为指导工程施工材料采购与管理奠定基础。另外,工程建设施工企业也需要提高对材料检测工作的认识。借助检测企业的专业技术及专业技能,确保施工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

2.2建立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检测工作内容与重点。为了保障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质量,检测单位还应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根据建筑工程常用材料、取样检测工作需求,确定检测质量控制内容及要点。在此基础上,完善材料检测各阶段的工作规范、流程以及标准操作规程。通过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及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确保建筑材料检测活动中符合检测技术要求、保障检测精度。在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中,检测企业还需要对内部管理架构进行优化、对岗位质量责任制进行完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具体职责的完善,明确检测工作具体内容与重点、明确岗位工作要求与方法。

2.3建筑材料检测具体控制的探讨。在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中,首先应加强进场施工材料的检测。通过对水电材料、土建材料、保温节能材料的进场检测,确保进场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另外,检测工作中还需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验,对比质量检验报告单进行检验检测,根据检验方式不同及要求差异,以普通送检、见证取样送检、监督抽查等方式进行样品采集,确保施工单位取样的科学性。必要时,检测单位应派驻现场检测取样员进行取样,为保障检测工作质量、保障检测数据准确性奠定基础。在材料进场后,还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对照检测验收。并通过建筑工程所使用材料的审批、放行,确保进入施工现场材料满足施工要求。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存放环境要求及存放环境对材料质量参数的影响,材料进场后还应进行复检。同时对存放环境、存放管理现场等进行检查,以监督放行单、记录为基础,便于追踪工程质量。

2.4以检测误差控制为基础,保障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中,检测误差是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检测工作质量,工程材料检测单位应对影响检测误差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检测精度。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影响建筑材料检测误差的因素主要由人为因素、仪器因素、样品因素等几部分构成。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误差的首要因素,人员操作过程中的注意力、样品预处理及标准物质准备等都会影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为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检测单位应强化人员培训及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以此降低人为因素对检测数据质量的影响。另外,仪器设备误差也是影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检测单位应加强仪器的校验。除季度、年度校验检修外,还应注重每次实验前仪器设备的校准。通过标准物质校准,减少仪器误差对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影响。在保障上述因素控制外,样品取样、送样等也会造成检测误差。检测单位应严格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中样品的取样,按照不同材料的取样要求,保障取样质量,避免样品因素对检测质量的影响。

3建立动态检测质量管理评测机制,提高质量控制能力

为了保障建筑材料检测质量、保障检测机构工作质量,建筑材料检测机构应建立动态检测质量管理评测体系。通过对检测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评测评价,了解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性及实际应用效果。根据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执行情况,及时发现管理工作及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此为基础进行管理工作的调整。运用动态评测机制,及时改进检测质量管理工作、强化各项管理内容,提高检测单位质量控制能力。

4结语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篇6

在其他建筑材料检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将细砂替换成粗砂进行取样检测,没有及时调整砂石的含水量,没有严格按照建筑材料检测标准来检验碎石颗粒级配,在砖材取样过程中,只抽检质量好的,忽视砖材掉角缺棱的问题,并且没有按照建材要求来检测砖材的抗压强度等。

二、建筑材料检测的有效措施

1、合理控制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变化会影响建筑材料的性能,例如沥青防水就弹性体卷材在进行拉伸性能检测试验时,检测温度要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相关数据表明,如果将这种防水型卷材放置在28摄氏度环境中进行检测,其抗拉强度会比在标准温度环境中下降3.65%,而如果在15摄氏度环境中检测,其抗拉强度检测结果会提高2.87%,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时,必须要合理控制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障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建筑材料检测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才能保障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进场检测时,相关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建筑材料检测的技术标准,做好建筑材料项目的试验检测。例如,在检测水泥材料时,要按照水泥的不同批次,检测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强度和安定性。对混凝土中的粗骨料进行云片状颗粒含量、泥块含量、含泥量、密度、颗粒级配等项目的检测[3]。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C30等级的混凝土,必须要检测混凝土的压碎指标,对于质地比较疏松的粗骨料,要进行坚固性检测试验。

3、规范取样试样操作取样试样是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关键环节,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检测人员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科学合理的选择取样方法。按照建筑材料检测的不同取样要求,制定合理有效的取样方案,随机布置取样点的数量。例如,在检测袋装水泥时,要将同一出厂编号、生产标号、生产时间、生产厂家的水泥在同一批次中进行检测,并且总量不能超过150t,要大于10kg的水泥样本总质量,多于25个抽样检测点。如果统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一共1000t,要分两个批次来检测该批水泥材料,同一批次水泥的抽样间隔为500/25=20(t),每间隔20t选取一个样本,严格规范建筑材料取样试样的操作,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的准确性。

4、正确处理试验数据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离散性,因此要正确处理检测试验的数据结果。例如,检测水泥胶砂的抗折强度,如果检测结果中出现了大于或者小于平均值10%的数据,说明这些数据的偏差较大,要将这些数据删除,然后重新评价和计算其他数据的平均值。另外,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检测环境的条件、仪器设备的精确度、检测材料的匀质性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等,如果建筑材料检测结果误差超过所允许的范围,要重新对该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对于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同一种建筑材料样品用不同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存在的误差。例如,钢材检测,在检测试验中,将钢材平均分为两份,一份由当地相关质量检测部门来检测,另一份由单位进行检测,通过分析比较这两份钢材检测结果,如果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要仔细查明检测结果偏差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三、结束语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篇7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质量监督

建筑材料作为土木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是建筑工程的核心。目前社会上生产的建筑工业产品其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必须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并将材料的质量进行良好的控制。而这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才能准确的鉴定建筑材料是否合格,是否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中主体材料包括:水泥与水泥制品、砖、瓦、混凝士、混凝土预制构件、砌块、墙体保温材料、掺工业废渣的建筑材料及各种新型墙体材料等。装修材料包括:花岗岩、建筑陶瓷、石膏制品、吊顶材料、粉刷材料及其他新型饰面材料等。

一、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和以质量监督站为主的质量控制体制。长久以来我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都是用传统的手工填表,人工统计的形式,需要工作人员复杂的计算、统计工作。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统计的复杂程度。使用这种方法技术水平落后,工作效率低而且管理难以规范。但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增长,一些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程序得到了开发和推广应用,许多建筑材料检测机构已经摆脱了手工检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当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形势的需要。

二、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程序与方法

1.确定测试的试验项目

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都需检测。对于建筑材料的检验,其检验的项目均要符合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例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次检验其体积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对于建筑中的金属材料,需要根据材料的批次,对他的各种机械性能(抗拉伸性能、延展性能、抗冲击性能等)进行检测。

2.取样检测的过程

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检测数据得出的准确与否关键在于样品的取用是否规范。因此要进行科学、规范的取样,以保证相关检测人员能准确的检测出材料的性能,并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对于材料的取样,通常具有很多普遍的方法,其一,预混合取样的方法,事先将需要取样的材料进行充分的混合,使上下左右各部分的材料性能均一,再进行取样;其二,分点取样的方法,将需要取样的材料看成几个点,分别对着几个点进行取样分析;其三,根据每次材料的批号不同,根据批号来取样检测也是一个节省时间的办法。

3.外界环境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排除方法

环境温度与湿度是影响材料检测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按照检测标准对待检测的材料进行养护和测试。例如:标准中说明的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如果不进行这样的处理而是将材料放在温度相对较高的地方,这样测试出来的数据由于外界温度的影响会不准确。在一般情况下,流体的粘度在温度较高的时候粘度较低,如果不注意温度对流体粘度的影响,这样测试出的粘度结果会十分不准确。另外,由于一些具有一定粘度的建筑材料具有触变性,所以对于这种材料的检测要严格按照材料标准和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加荷速度,并在标准范围内取最低值。

4.取样尺寸对材料检测的影响

试件尺寸及精度要按照标准的方式进行裁剪,对于一些需要截断取样的材料,其尺寸大小、厚度平整度需要符合检验标准,因为取样大小等因素会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干扰。例如,对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的检测,由于不够平整引起偏心受压从而导致强度下降5%左右。

5.检测误差、检测结果的判断及排除方法

建筑材料的检验结果有时候会受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准确度、重复性不够等等问题。对于有些误差是由于仪器或者实验方法本身所照成的,这种误差具有重复性,只需要做一组空白实验就很容易排除;对于一些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或者操作者的心情所引起的,这类误差没有重复性和再现性,经过多次的测试,每一次的结果都不相同。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是否为取样或者操作上出现问题了。

6.数据的处理办法

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得出来的检测结果离散性较大。因此,只有确定了正确的取舍要求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这些都是实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比如去除最大最小值法,即将同组测试的结果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这组数据中必然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就需要将最大值和最小值去掉,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关于数据处理的方法需要测试人员对相关的标准及规范进行严格的掌控及执行。

三、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1.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

在材料进场前需要认真查阅所用材料的质量标准,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掌握材料的应用特性与适用范围。对业主供应的材料,应及时提供信息;对承包商供应的材料,要及时对订货申报进行审检、论证。

2.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

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到场材料的实际情况与所要求的材料在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等方面是否相符,检查产品的生产编号或批号、型号、规格、生产日期与产品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如果有任何一项不符,应要求退货或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的资料。对于标志不清的材料可要求退货 (也可进行抽检)。

3.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

工程上使用的所有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合理的存放材料;对于进厂以后的建筑材料分门别类的存放,避免拿错用错。这样做不仅可以很好的管理材料而且对于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帮助。

结论

要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把材料检测关,合理的购买选择建筑使用的材料;将进厂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合理的存放材料;对于进厂以后的建筑材料分门别类的存放,避免拿错用错。另外还需要建立系统,采取行政管理手段,备案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关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需要建筑过程中各单位共同配合,共同严把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杜善伟、韩业强.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篇8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检测项目;取样;影响因素;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180-01

建筑材料检测在建材科研、技术开发、企业生产和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评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依据和必需的手段,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当前,随着检测技术的逐步发展,而且相关的检测标准也对建筑材料检测项目及建筑材料取样等做了有关规定,这些都有效保证了建筑材料检测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此,文章就建筑材料的检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有关探讨,以供参考。

1 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法

常用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法有:

1.1 外观检测

是指直观的对建材的品种、规格尺寸及相关标志进行检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

1.2 仪器检测

是指借助试验设备及仪器对建材的内部组成及化学成分进行质量检测。

1.3 无损检测

是指在不破坏建筑材料样品的前提下,采用超声波、射线等技术对建材进行检测。

2 常用建筑材料检测项目

现场施工所用建筑材料须根据国家、地区及相关部分的检测标准规范规定来确定相应的检测项目。一般,常用建材检测项目有:①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②建筑钢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冷弯、重量偏差等;③细集料常规检测: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使用海砂地区氯离子含量与贝壳含量;④粗集料常规检测: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指标;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坍落度、表观密度、凝结时间、试配强度(对有耐久性的配合比,应做相应的性能试验,主要有抗渗、抗冻、收缩等)、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⑥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配合比设计、稠度、密度、分层度、保水率、强度;⑦墙体材料:抗压强度、孔洞率、空心率等;⑧防水材料(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不透水性、拉伸性能、耐热度、低温柔度、延伸率、撕裂强度、黏结强度、尺寸变化率、干燥时间、固体含量等;⑨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泌水率比、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含气量、坍落度增加值、坍落度保留值、透水压力比、吸水量比、限制膨胀率、细度、安定性、强度。

3 建筑材料检测取样

3.1 规范取样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反映材料本身性质,代表着整批材料的质量,检测报告数据的可靠性取决于样品是否规范采集,规范取样在检测过程中,有助于检测人员科学地分析数据、正确的把握材料性能,出具准确科学的报告。

3.2 关于取样的代表性

样品的代表性是指样本(由若干样品组成)的观测结果与取样对象或取样总体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由于任何地质体都不是均质的,通过抽取若干样品所得结果与取样对象(或取样总体)的真实情况肯定是有差异的,差异越小,越能正确反映取样对象的实际特点,则样品的代表性越大。它对取样工作的质量有重要意义。为了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地质体的特点,就必须系统地从中采集足够数量的样品。样品代表性一方面取决于取样对象的变化情况,例如有用组分在样品中的分布均匀程度;同时还决定于样品的数量、几何特征和分布情况及采样方法的选择等。

我国现行的建筑材料检测标准中对建筑材料取样的数量、方法以及取样频率均有规定。在取样时,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取样部位及方法也要按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取样量过少或取样部位、取样方法的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一般是从一批材料(不同材料每批的取样数量不同)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如袋装水泥的取样可连续取,亦可从 20 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 12 kg。如果只从单包水泥中取样,就容易出现检测结果不合格。

4 建材检测的影响因素

4.1 环境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若温度过高会使材料强度偏高,而温度过低会使材料的强度偏低。因此,为得到标准的建筑材料性能,在标准规范中对材料养护以及测试时的环境条件都有明确规定,在检测时必须严格遵守。如水泥的强度试验要求水泥试验室的温度控制在 20±2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养护箱温度为 20±1 ℃,相对湿度不低于90%范围内,成型后试件的养护水温控制在 20±1 ℃范围内。如果未控制温度就进行试验,会造成水泥强度的偏差,温度偏高水泥强度值偏高,温度偏低水泥强度值偏低,容易造成试验结果的误判。

4.2 加荷速度的影响

在常温条件下,若进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时加荷速度较快,则试件的变形滞后加在其上的荷载,测出的强度值一般就会高于材料的固有强度。相应的,若加荷速度较慢时,检测所得的数据就会偏小。因此,加荷速度应严格按照材料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在规定范围中取低值。在实际检测中,检测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加荷速度,即常用建筑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加荷速度。

4.3 试件尺寸及精度

进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时,试样应为标准试件,否则,应按标准规范进行处理。如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在做试块前应先检查试模尺寸及形状,试模相对两面应平行,平面度公差不超过 0.0005d mm(d 为边长),如尺寸和形状未超出要求,说明该试模合格;若超出要求,说明该试模不合格,其做出的试块也不能真正反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就是把好工程质量关。因此,每个检测人员应重视材料检测工作,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检测项目,选取适量且具有代表性的建材作为检测的样品,并在检测过程中控制好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以确保材料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为减少检测中误差,检测人员应加强试验方法、仪器、操作等方面的工作,以保证试验数据达到客观、科学、公正、准确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琳.影响建材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及其改进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 2015(30)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篇9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方法;质量

中图分类号: TU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一项精品的优质建筑工程离不开质量好、合格达标的建筑材料,而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核心,建筑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把好建筑材料关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必须按照国家及检测部门的管理规定,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才能准确鉴定建筑材料合格与否,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建筑工程材料的概述及建材的检测现状

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中,建材检测工作是最为重要的和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建筑材料长期承受着风吹日晒、耐腐蚀、耐磨损等的考验,因此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非常重要。根据我国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检测检测机构数量比较多,分布比较广泛,涉及面也比较宽,在众多实验检测中,大部分的检测装备比较简单,缺乏科技含量,实验室的操作人员也比较少,实验室的固定资产还不到二百万。检测行业发展到今天,都是以科研院校和大型建筑企业内部实验室等附属机构的面貌出现的,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理念,这为中国建材的检测机构带来了市场风险和压力。

2. 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2.1材料性能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对所取材料样品进行检测得出的结果,通过检测得到数据报告是否准确就在于样品的取用是否规范。因此在进行建材质量检测时,首先要保证科学犯规的取样,确保检测人员检测出来的建材性能是准确真实的,继而能够做出科学准确的检测报告。

2.2代表性取样是进行检测的关键环节,在进行建材检测过程中,取样的多少,取样的部位,以及做采取的取样方法,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误差,继而影响着整个建材的质量检测。因此进行建材检测时,取样过程要取用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无论从数量还是方法上都要经过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2.3检测过程中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在检测过程中,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建材检测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建材质量检测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检测标准和养护标准进行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检测具有可比性的检测结果。

2.4不同的建筑材料面对不同的加荷速度检测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由于快速加荷速度和荷载,如果是在常温条件下对水泥的性能进行测试,这时候水泥的强度值就会高出材料本身的强度值。

2.5试件尺寸及精度。试件必须要按照标准的尺寸和精度进行材料力学的性能测试。通过质量检测,如果试件的尺寸及形状都符合要求,就说明该试件是标准的试件,但是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会受到其试件的净度高低而影响检测结果。

3. 建筑材料的检测步骤

3.1在确定好检测项目和材料同时,也应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明确好检测程序和项目步骤。并对检测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及提交材料都要在规格、编号、型号、品种上一致。不同厂家、不同种类、不同品种、不同型号和批号的材料必须分开放置,有着明显的分开界限,并有专人管理。对于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比较繁多,需要进场检测,实验的材料检验项目要严格服从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比如用来混凝土的水泥,就需要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检验凝结时间和细度。

3.2多所抽查的材料进行抽查检测。首先取样要具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的不同部位随即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在取样数量及样品检测的部位上都要正确。对抽取的材料进行调查,进行随机抽样,将检测样本氛围同质、不相互重叠的若干层。分层抽样利用辅助信息分层,各层内应该同质,各层间的差异尽可能的大。分层抽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抽样的操作和管理都比较方便。但是抽样框较复杂且成本较高,也不利于误差的分析,因此在实际检测中常常出现取样不具代表性、取样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等现象。

3.3实验方法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比如有些实验员在进行刚进拉伸实验时,只试验到试件出现颈缩而不将其拉断,这样肯定会造成实验的误差,在进行测量时,也会因为诸多因素造成很多误差存在,虽然有些误差不能避免,但是要对造成误差的因素有所了解,并对之尽量解决,这样方可保证整个测量过程中误差减少到最少。在进行测量时,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情况,但这些属于任务误差而不是实验误差。比如钢筋没有拉断,这时候测得的伸长率较规定的试件断后伸长率要低,与标准规定不相符合,这种测试时不允许的,实验要求必须精准,最大可能的减少误差。

4. 建筑材料检测时应注意的事项

4.1检测误差。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会受到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设备仪器、材质的均匀度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一定因素的差异,都会造成检测出现误差。因此在进行检测检测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和规程规定进行检测。

4.2数据处理。由于很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在进行同组试件测试时得出的检测结果都会出现较大的离散性。因此测定的结果还要进一步科学的选择,只有对材料结果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合理的取舍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测试结果在进行测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比预期值过高或过低,有时候同一组测试,也会得出相差很大的数据,因此在进行数据处理要认真对待,找出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及时进行再次测试。

4.3对材料的检验是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要严守建筑材料的三证关。制定和完善检测标准和各项设计标准是科学检验的重要保障。用于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及设备都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设计的要求,并具备国家提供的质量合格文件及性能检测报告,这些材料和设备在进场验收时,一定要经过监理工程师的严格审查。

4.4对于合格的建筑材料,要具有国家质量安全认证的和生产许可证的称号或标识,所以,一般只要有许可证的编号和安全认证的标志的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就基本合格。但有些建筑材料时,不能光看产品上标有合格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即可, 也要对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的标志来源进行检查,当材料到达施工现场时要按照该资料的说明进行严格检查,检查产品的型号、规格、性能指标、数量、外观质量等,对于不达标的材料坚决不要。

4.5在比较重要的建筑设备和仪器验收方面,需要甲方去现场监督检查的整个过程。因为这项工作是甲方平时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如果建设单位材料管理部门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向监理工程师上报,也没有给监理工程师相关的材料报告,在进行现场检测之后没有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只是有材料部门或工地未按照标准的验收方式对该材料进行直接接收,这样的不良现象势必会造成问题材料的出现,只有重视验收环节,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4.6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必要性的部分项目检测,以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把建筑工程易出现的质量病害消灭在萌芽中,防止不合格、质量差的材料进入工地,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不稳定。如对工程中的一些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制性的检测、对钢筋的粗细度、拉力等进行检测,和对建筑混凝土的成品、半成品的检测,对水泥质量的检测,对瓷砖性能的检测,对有机污染物含量的检测等等,这些都必须严格按照国规定的相关程序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 徐丽凡; 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 今日科苑 , 2008,(04)

[2] 陈长安. 浅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7,(21)

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常见同题

正文:

1进行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目的

1.1对建材的配合进行优化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配合比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选择很多方式进行,这里主要对试验检测材料的选择进行分析。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择优选择,也就是在选择的时候选那些经济性能高的施工材料,主施工材料使用较小的。在进行施工材料试验检测的时候,需要保证施工材料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强度,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配比的时候,需要选择灰剂量较小的进行配比,在沥青路面进行施工的时候,对于沥青路箍施工设计配比可以选择油量比较少的方式进行。为了有效地保证施工材料的配合比是合理的,就需要通过检测试验的方式进行确定,并且要保证施工材料的使用效率最大化,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资金的投入量,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2对材料的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

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材料性能,也可以通过对施工材料检测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工程施工材料的成品、半成品以及施工材料的质量都可以采用试验检测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都可以使用相关的试验检测方式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这样可以获得施工材料的准确数据,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有效地运用,就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试验检测的重视度,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必须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增长。在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发现材料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与常见问题

2.1新建材的质量控刺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在多数的施工人员只会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判断施工材料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这主要是根据使用次数较多的施工材料进行的,虽然这样的方式比较方便,但是却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材料的准确性。如果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对于新型的施工材料来讲,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施工材料质量的准确性也会降低。这样就造成新型的施工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导致新型施工材料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有:(1)在建筑工程使用新型的施工材料主要是因为新型施工的性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对与新型施工材料的变化以及应用性能方面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对于相关的使用经验也不是很充足,这样就给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隐患;(2)新型建筑施工材料毕竟上市的时间比较短,很多标准以及性能还不能很好地被人们所熟悉,对于新型施工材料的检测也不是很多,想根据新型施工材料的检测将其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2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检测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施工材料检测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所有从事施工材料试验检测的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具有相应的上岗资格证,并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施工材料试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相关理论基础的掌握程度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试验检测的准确性。大部分的工作人员认为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是一项非常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所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同时因为我国并没有加强对施工材料检测工作人员的培养,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工作的进步。这样就充分地证明了想要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检测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检测工作人员的培养。

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管理措施

3.1制定周密、全面的试验检测标准

想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材料试验检测的准确性,首先应该做大就是制定周密、全面的施工材料检测标准。(1)全面掌握建筑项目建设的规模,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规模来设计等级的材料试验检测的标准;(2)建立完善的、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试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工作标准;(3)制定非常详细的施工材料试压检测的标准,这样可以有效地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方式,保证建筑工程顺利的建设。

3.2操作过程中取样的具体方法及数量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进行试验检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科学、合理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保证选择的施工材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对施工材料进行具体的取样过程中,需要遵循不同的批次、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规格、型号的施工材料进行随机的选取,增加施工材料选取数量的科学性。比如,在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的钢筋材料进行取样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部位的材料进行试验检测,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材料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此外,为了保证施工材料取样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合理的控制取样的数量,保证施工材料取样位置的合理性。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试验检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保证建筑工程企业与建材行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试验检测的重视度,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试验检测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淘汰比较落后的施工设备,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