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2-18 17:48:33

学语文的意义

学语文的意义篇1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背诵;意义;方法

一、引言

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古人云“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像郭沫若、胡适、顾颉刚等学者都得益于早年熟读、背诵经典作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80篇)的名篇”,并在大纲之后的附录中推荐了一批古诗文背诵篇目,这充分体现了大纲对语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要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不可小视。它是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方式,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背诵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背诵是教育的起点

背诵是小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方式。事实上,人的一生很多知识都要靠背诵,没有背诵我们就不能识字,识字是基本和最初的背诵。语文中古典诗文的背诵,现代美文的背诵,靠的就是硬背。语文对于小学生来说,背诵是基本功,只有背诵才能把握那些经典范文,才能规范自己的语言,才能领会语文作为文学艺术的艺术魅力和思想魅力。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强调背诵重要性。可以说,没有背诵就没有小学教育。

(二)背诵可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由于受方言土语及语言习惯的影响,学生的语言往往不规范、不准确、不精炼。名家名篇的语言规范,用词准确,文句优美,行文畅达。学生通过熟读、背诵规范化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吸收,久而久之,原来不规范的方言土语及不良的语言习惯,就逐渐地被规范的书面语言代替了。

(三)语言材料的积累必须依靠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就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因此,通过背诵,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四)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文素养,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能力,概括起来就是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很多文章中,作者锤字炼句的功夫,匠心独运的构思,作品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意境等,不是一下子就能读出来的,而是必须再三诵读,反复琢磨体味,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彻悟。对前一次没有理解或理解不深的地方,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后一次就能理解或理解更进一步了。朱熹强调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再者,通过背诵,在学生脑海中贮存了丰富的字词、句式、文章的结构、行文的气势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语言材料储蓄得越多,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越强。徐特立说过:“要理解,必须记忆基本的东西。”在需要表达时,就能像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涌到舌下,流向笔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郭沫若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下千钧任歙张”的诗句,极恰当地说明了背诵与表达之间的关系。

三、如何引导学生背诵

(一)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和信心

“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背诵是项实实在在的脑力劳动,须下番功夫,但一味的死记硬背,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致,甚至产生潜意识的抵触情绪。因为只有树立了兴趣和信心才能创造良好的情绪,产生毅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背诵课文前,一定要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想方设法要让学生喜欢背诵和树立“我能记住”的信心。在背诵过程中,只要学生能背出要背内容的一部分,哪怕是是几句,教师也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觉得有成就感。还可用名人背诵的事例来鼓励学生,例如:章太炎是清朝末年著名的革命家和学者。早年时期,他在台湾做记者工作。有一次,章太炎和同事李书闲聊,颇为自负地说自己所读的书,百分之九十五可以背诵。李书不信,马上搬出四书五经来考章太炎。果然,章太炎不假思索,如数家珍似的一一作了正确回答,甚至于哪一句在哪一部书中的第几页都答得一点不差。除此之外,还有巴金、钱钟书、冰心等人的背诵事例。激励他们树立背诵的信心。此外,还可运用课件或组织竞赛等方式。

(二)讲授背诵方法

首先,通过反复朗读达到背诵。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朗读背诵得熟,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所以,要对课文材料进行正确、流畅、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就能够很快成诵。

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克服记忆难点。科学的背诵方法不是“死记硬背”“糊里糊涂地背。而是变机械记忆为意义识记,就要让学生先理解课文,就是要对课到先明后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去记忆。

学语文的意义篇2

论文摘 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词义又关系到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同等重要,词汇教学也因此受到文化的影响,本文以中医学术语为例探讨词汇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关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教学建议和策略。

一、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

词汇本身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哲学、宗教信仰、艺术等,同一词汇的文化意义差别很大。词义问题是整个词汇学里最重要的研究方面之一,我们通常所说的词义,指的是词的语言意义,“是词所指的客观事物或现象,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识的概括反映”。它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词的文化意义,是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也就是社会及文化赋予词汇的感情色彩、风格色彩、比喻意义、借代意义、联想意义等,也称为附加义”,文化意义是附加在语言意义上的主观意义,反映出交际者的文化心理、态度和感情色彩。文化意义比语言意义更加的含蓄,需要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过:“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也是文化教学。

二、从中医学术语看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

索绪尔把词义定义为“被命名的事物或概念与名称本身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形成无不渗透着人对现实的感受及经验,词的多义性,就在它是现实世界的象征符号,体现着人对现实世界的不同认识。”词汇意义是一种民族文化,其语言意义是基础,标记了客体的主要的语义信息,文化意义依附于语言意义,是以语言意义为核心的,会随着语言意义的变化而变化。

(一)中医词汇的文化含义以语言意义为基础——以中医学中的“舟”为例

从整体上看,词语的语言意义是基础,文化意义依附于语言意义。中医学词汇也善于赋予词语的语言意义以文化内涵,如“舟”本为实物,中医学却以 “舟”来形容药的作用特点或人体的病理状态。例:

“舟楫之剂”:又称舟楫之药。舟楫,泛指船只。桔梗能载药上行,常作为治疗人体上部疾病的引经药,故前人称之为“舟楫之剂”。正如《本草求真》所云:“桔梗系开提肺气之药,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

“逆流挽舟”:属外感夹湿型痢疾的治法,适用于除有痢疾主症之外,兼有恶塞、发热、头痛、身痛、无汗等表证者,方用人参败毒散治疗。该方疏表除湿,寓散于通,使表解而里滞亦除。此即前人所谓从表陷里者仍当由里出表,如从逆水中挽船上行之意,故称之为“逆流挽舟”。

“腹凹如舟”:又称舟状腹。古代的木船,多为两端高,中间低平下凹,故医生常以此来形容病人腹部凹陷的样子。多见于久病沉疴顽疾所导致的元气虚衰、形体羸瘦,或新病大吐暴泻所导致的阴液耗损的形体失。

(二)中医词汇的文化含义与语言意义不对称——以中医学单位词为例

不能直接按照词汇的语言意义去理解这类中医术语。例:

“一时”:指一整天的时间。《灵柩·玉版》“不及一时而死矣。”

“一元”:中国古代哲学家、医学家假象的宇宙开始形成时天地不分,混然一体的状态。元气一词由此引申而来。古代术数家的说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

“十五间”:脊柱的第十五椎间隙。《素问·气府论》:“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

“三十度”:即三十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三)中医词汇的文化含义与语言意义易混淆——以“血”为例

中医学“血”概念的本质与现代医学“血液”具有相关性,但人们长期忽略这两个概念内涵的区别,通常混淆“血”和“血液”的概念。不少中医学者包括部分中医教科书的编者都用“血管中的红色液体”来定义“血”,这就与“血液”的内涵极同。

例如“肝藏血,主疏泄”是中医临床最常用和最重要理论之一,如何正确理解还不统一。不少人脱离了中医临床关于肝病的辨证论治的实际,把“血”等同于“血液”,结果得出了“肝藏血,主疏泄”指肝藏“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分配”的结论。按中医的理论,血分有形之血和无形之血。《灵枢· 决气》所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若这种变赤的“汁”与血液同,则只是狭义的血,是有形之血的一种。气与血是古人认为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属阳,血属阴,对立统一,而不可分离。再如《内经》所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此处应理解为无形之血。随着中医学的“黑箱理论化”的发展,“血”的基本概念本质上都渐渐超出了其最初的原型,增加了其原型不具有的本质。在中医学中血是血液又有了非血液的本质。血非血、气非气、肝非肝、心非心等理论创造都具有中国传统特色。

(四)中医词汇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深层相通——以“五行”相关词汇为例

古人以观察各种事物、现象为原型,又借用了当时最具科学性的古典自然哲学模型阴阳五行、天人相应、气一元论等来说理,在从病到药针、到方、到法、到理反复实践应用中,才逐步构建成了中医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因其所处的语境不同,有不同的内涵和实质。我们研究这些概念的实质时,必须考虑其亦此亦彼性,而不能强调非此即彼、以偏概全。

“五行”的基本语言意义指“金、木、水、火、土”,在《灵柩·阴阳二十五人》中则指按金木水火土分类的人的五种情况,中医学中也有很多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演变出的词汇,如水与火,本来是自然语言的词汇,当它们成为“五行”里的词汇时,就是人工语言的符号,是虚拟的存在。例:“土不制水”:即脾土虚弱不能制约肾水造成的一组水肿症候。“土生万物”:五行学说应用于人体的一种类比说法,即将脾胃比喻成滋生万物的大地。认为机体的各种营养成分均来自于胃的受纳、消化和脾的吸收输布。

三、从词汇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看汉语词汇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策略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在词汇意义中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汉语的对外教学中,对学习者进行适当的文化渗透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汉语词汇由于数量庞大、义项复杂,文化含义丰富,所以在汉语词汇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方法。

(一) 重视对词汇的文化含义的讲解,在教学中渗透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利用上下文语境释义,词在一定的语境中有特殊的含义,学习者需通过上下文语境来体会其含义。汉语是一种联想丰富的语言,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都具有丰富的拟人拟物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等。例如中医概念“通经”,还具有其语用意义,即指应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实际意义。离开了上下文,就很难判定是“通经络”还是“通月经”。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的一门传统科学。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古人所谓“ 儒不必医,医必须儒”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中医学和儒家学术思想的密切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是“源” 和“流”的关系,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古代医学家借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内经》,《灵枢·经脉》曰:“火胜金…水胜火…木胜土…土胜水…金胜木也。” 中医学认为:“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所以肝能够制约脾。而脾和肺之间又有一个滋生的关系,因为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可见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完全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二)语素释义法

语素(morpheme)这一术语最早是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提出来的,他指出“每一个因素序列,如果本身具有意义,而其中又不包含更小的有意义的因素序列,便叫语素。”也就是说,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而词语是由语素组成的,词中的每一个语素都有一定的语音和独立表达一定的与词的整体意义相关的意义,词的整体意义是由一个个独立的语素共同联络而成的。同时,汉语的“语素在构词时意义大多数保持不变,少数变化的情况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语素释义法是指解释清楚词汇中每个语素的意思来说明它的整体意义。在使用语素释义法时,常常可以将词语的引申义、词语的用法一起引申出来,容易让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汉语的词汇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分类,类推词义,从而提高汉字教学效果。

如在理解“暑”“寒”和“泻”、“咳”、“风”的基础上,就可以由“暑泻”“暑咳”、“暑风”理解“寒泻”、“寒咳”、“寒风”的意思。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留学生的汉语语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层认知,培养汉语语感。

由于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一些词的意义也是在字的意义上的延伸和发展,与古汉语中的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利用语素释义法时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古汉语基础,对汉语语素的意义达到一定程度的熟悉,要善于联想,对汉语本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三)联想教学

学生在理解汉字意义和中华文化色彩的基础上,可进行适当的联想教学,汉字是一种状似方块形似物象声究韵味的文字,内涵丰富,魅力无穷,一字多音,一词多义,给人以无尽的联想。

联想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多种形式。例如:在理解“玉门”、“玉浆”、“玉门不闭”等词语时要发挥习者的想象。“玉,石之美者。”玉,自古便是高贵和纯洁的象征,“玉之美,美在德行与灵性。养玉在身,可以让人镇定身心,宁神而静志;养玉在心,可以让人淡泊名利,宁静而致远。”因此玉也成为人的代名词,尤其是女性,从而可以看出,中医术语中的“玉~”词组与人体有关。

结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词汇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要掌握词语的语言意义,也要懂得词语的词汇意义,这样才能深刻全面的掌握汉语的语言和词汇,汉语的词汇意义又是丰富复杂的,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前进,才能探索出合适的对完汉语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徐元贞,曹健生,中医词释.[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 张俊武,实用医学词典.[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学语文的意义篇3

关键词:《圣经》;英语语言文学;文化价值;典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6-03-29

英语语言文学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对英语语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是语言的一部分,宗教是一国语言与文化的源泉。

《圣经》作为西方宗教经典作品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需要以《圣经》典故为依托,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我们才能更好地接受西方文化,灵活运用这些思想,能为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吸收西方文化。

一、《圣经》的来源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作品,是基督教教义思想汇聚的结果。因此,《圣经》的来源与基督教之间存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耶稣最早创立基督教,自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后,其众门徒就开始传播基督教教义,从此以后,这一教义就在亚欧大陆上传播开来。基督教的教义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到今天,我们在指代西方文化与文明时,依旧想到Christian Civilization这个词语。

至今《圣经》已经成书有1600多年,而其作者也有40多位。这些作者分别是不同时期、地位及身份的人。可以说,《圣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圣经》在西方人生活中的影响力远远不只我们了解到的圣诞节。在西方人的信仰中,无论是呱呱坠地的婴儿还是功成名就的成年人,都需要走进教堂接受牧师的洗礼。在西方国家一些尤为忠实的信徒仍然会保持着每周做礼拜、不断忏悔的这一信仰作风。可以说整个西方世界都受到了《圣经》所带来的思想教育及熏陶,从而形成了浓厚的教义氛围。

二、《圣经》对英语语言文学的意义探析

《圣经》一书中叙述了从太初创世到罗马传教的整个过程,这部鸿篇巨制中包含着荒凉时期的美丽传说、硝烟弥漫的部落战争、古老国家的动人诗作以及缠绵悱恻的男女情爱等,其中他乡流浪的艰难跋涉、牧歌洋溢的田园风景以及先知圣人的声名鹊起等形成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卷、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绮丽优美的故事在《圣经》中可谓是数不胜数。

对于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者而言,《圣经》中的典故是他们进行分析的主要对象,整个西方英语语言文学的形成无疑是伴随着《圣经》的重大影响而发展的。

1.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神曲》有很大一部分是借鉴了《圣经》中的诸多典故,以至于很多学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不看《圣经》就看不明白《神曲》。”还有些学者曾经对《神曲》这样形容,它是“圣经式的诗歌”。

同时,以《圣经》作为题材的还有著名作家弥尔顿三部长诗著作《失乐园》《复乐园》以及《力士参孙》。在《失乐园》中,作者主要讲述的是《圣经》中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这一典故。虽然《圣经》中记载的是蛇诱骗夏娃偷吃禁果,而《失乐园》中诱惑夏娃偷吃禁果的是撒旦,但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从人物形象上看,都没有对《圣经》中的典故做出较大的改动。

可以说是《圣经》典故成就了更多的文学作品,让这些作品中包含着令人们所喜爱与接受的宗教文化,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

《圣经》为文学创作提供的素材丰富多样,同时,这些素材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圣经》也作为学习资料,使得作家用此种故事传说来构造出属于自己的经典巨制,比如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班杨的《天路历程》等。这些作品借鉴了《圣经》中的诸多典故,也正是由于这些典故的融入,才铸就了知名度如此之高的文学作品,也才使得这些作品被世代人青睐而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

许多英语文学作品也会选取《圣经》中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典故拿来使用。比如在《圣经・创世纪》中,耶和华首先用尘土创造出了亚当,在此之后从他的身上取出来了一条肋骨,又将肉合起来,用这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我们就经常能够看到“亚当的肋骨”这一说法来指代女人。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就将此典故引用在内。还有人在研究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之后惊讶地发现,他的每部作品中引用《圣经》典故的次数平均高达14次之多。

2.丰富英语词汇的意义

在英语中,很多英语词汇也来自于《圣经》。比如seminary(神学、发源地)、beautiful(美丽的)、tune(曲调、协调)等。还有很多词语是因为《圣经》而出现了不一样的象征意义。比如goat和sheep,耶稣在传道布教时曾这样对他的门徒说:“And before he shall separate them one from another,as a shepherd divide his sheep from the goats.”尽管goat和sheep一个是指山羊,一个是指绵羊,但是由于《圣经》中耶稣的这句话使得这两个词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sheep在英语中经常用来指代好人,而goat则常常用作坏人的代名词。

由于《圣经》典故而使英语词语产生意义变化的词语还有很多,这些词语在英语语言的运用中具有替代不了的重要意义。

“Rebuild the tower of babel”:重筑巴别塔。该词语出现在《旧约・创世纪》中,大洪水过后,天下人所讲的语言都是一样的。他们在向东迁徙的时候,在希纳尔这个地方遇见了一片大平原,于是他们商量着建造起一座塔顶通天的塔来为后世留名。由于天是上帝所居住的地方,上帝对人们的行为感到非常不悦,他就使人们的口音变乱,人们之间彼此语言不通无法进行交流,就建不起高塔了。而在当今社会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流与翻译活动又常被称之为“重筑巴别塔”。

“Olive”:橄榄枝。在洪水上涨期间,诺亚带着他的子孙乘着方舟在大海上漂泊。洪水渐渐退去之时,诺亚放飞了一只鸽子,想要看看洪水从地球上退了没有。但鸽子却因为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而又退回到了方舟之上。诺亚又等了七天,他将鸽子再次放飞,鸽子这次是在傍晚回来的,并且口里衔着一枝新摘的橄榄枝,由此诺亚便推测到洪水已经退去。而英语中经常会将橄榄枝看作“和平”的象征。

3.对文学作品中价值观念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圣经》中提倡望德、信德和惩恶扬善,培养对人和神的爱。因而在《圣经》的典故之中经常会看到非常鲜明的批评与赞扬的倾向。《圣经》中永恒的主题便是信、望、爱,而“爱”也是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主题。这里所指的“爱”并不单单是指男女之爱,其中还包含着亲人之爱、民众之爱以及对神明的爱等,这种爱是博大的。在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其所彰显出的价值观念即是《圣经》中所倡导的“用爱宽恕一切、用爱化解一切”的思想: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的相爱再到教父善良的帮助,最后两大势不两立的家族得以和解。

在《圣经》典故之中还有一些非常生动活泼的语言,用以非常贴切地形容其所要描述的事物,从而体现出事物所具有的深刻含义。

《圣经》中许多的语言都富含有一定的感彩,在运用这些词语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叙述故事或描写事物时所造成的单调性或者严肃感。也正是由于《圣经》中出现的这些词语所具有的独特表达效果,才能够使得作家在创作中采用如此充满感彩的词语来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

在《哈姆雷特》这部名著中有这样一句话:“Let me not think on frailty,the name is woman!”这句话可以翻译为:“令人想不到的,柔弱的,你是女人。”在《圣经》中,夏娃通常指的是“众生之母,也是生命的谐音”,这样的翻译最早来自于《圣经》中的典故: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莎士比亚将这一典故巧妙、灵活地运用在其创作的《哈姆雷特》戏剧的台词之中,这一句话是哈姆雷特本人的陈述,他对母亲的行为感到无奈――在父亲死后的一个月她就嫁给了夺取父亲王位的叔叔,这无疑使人想起《圣经》中所说的“女人,脆弱的本质,最终都将走向堕落,带上罪恶的本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圣经》的历史来源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探析其对英语语言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圣经》中的典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纵观英语国家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引用《圣经》中典故的鸿篇巨制非常之多,为繁荣西方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圣经》典故中出现的词语,丰富了英语词汇的意义,同时,这些词语也因为出自《圣经》而在运用时被赋予了某些象征意义;《圣经》典故中的很多价值观念也对英语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正如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一般,《圣经》典故也对英语文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圣经》中不仅仅“催生”出了一个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故事内容,在对英语词汇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在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政治观念等。因此,不断加强对《圣经》典故的学习与理解,这对研究英语文学及语言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桃红.分析《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J].参花, 2014,(14).

[2]李紫瑶.《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5,(15).

[3]彭宣红.从文化视角看《圣经》典故的翻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8).

[4]高建红,蒋秀青.大学英语教材中《圣经》文化的渗透与英语教学[J].海外英语旬刊,2010,(9).

[5]许 菁.试论《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示和影响[J].唐山文学,2016,(1).

[6]陈树平.《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2014, (11).

学语文的意义篇4

关键词:生态文学;批评理论;高校英语文学课堂;教学意义

在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更加关注对人才思维和生态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更多地对于文学作品进深入地分析。在英语文学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思想对于相关内容的价值进行判断,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质成长效果。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出现,起更加关注从生态问题的角度,利用文艺理论的方式展开批评,并且通过对文学艺术本身的精神、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生态的关注,达到对生态危机进行消除的目的。对于学术界来说,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近年来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对于文学作品的生态思想进行了揭示,同时也对于作品中思想文化进行了探索,关注对作品反映出的现实的思考和探索。

一、人文素养培养需求的实现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对于人文素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知,往往更加关注对学生知识、技巧以及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情感、个性、需求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与此同时,我们也能深刻的感受到,外界社会上,大学生本身面临着很多就业、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这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自身的理想、情感、心理方面产生了更多的需求,一部分学生面临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方面的困境。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出现和应用,起更加关注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在英语文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阅读,学生可以更加科学、客观、全面地对于作品进行解读,了解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问题。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得到更好地完善和成长,学生本身可以形成更加科学、正确的意识理念,对于爱情观、消费观、就业观等多方面的观念也可以得到正确地塑造。这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都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是当前高校人文素养培养需求实现的一个重要举措。例如,对一些优秀的短篇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上,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当代社会的心灵拜物化,精神空虚,迷茫的的思想,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了解这种思想的成因,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具备更高高度的人文意识。

二、更好地适应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引入,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英语文学课堂教学中,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引入,可以让学生自身英语基础能力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并且提升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深度。在英语文学中,很多知识内容的学习,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迁移过程,来达到知识掌握的目的和内容。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在应用上,更好地促进了这一知识迁移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于原著内容的赏析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应用,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需求。在当前社会多种文化冲击下,学生自身很容易陷入一个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误区,产生一定的不良心态。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可以更好地对于这些负面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进行驱逐,同时打破物欲文化的枷锁。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负面心理和情绪,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出现和应用,对于打破这一问题,促进人与社会形成和谐的发展关系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对学生观念意识的引导

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本身的角度是由生态批评进行入手的,通过独特的视角对于作品内容、人物、文化进行分析,起可以让学生对于这种内容的分析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形成更加独特的意识理念,从自我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对于学生爱情观、消费观、就业观等多方面的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对生态文学的思想对于英语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析的过程中,批评理论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于实际生活进行连接。例如,对于《瓦尔登湖》阅读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自身的体验进行融入,让学生感悟大自然和生命,了解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相关话题,对于一些道德、生命等深度问题进行思考。与此同时,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在应用上,可以融入更多对自然和生命进行关爱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对消费这一行为产生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消费行为,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目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应用,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可以更好地完成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文学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阅读的热情,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关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生态文明的理念下,英语文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英语专业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教学工作所面临的时展变化需求满足的重要性。通过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应用,可以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对作品进阅读,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通过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身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对于英语文学课堂学习有着正确的认知,提升学习预期,保证英语文学课堂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并且保障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盖光.生态批评的建设性、公共性及介入性[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李广海.中西方生态文学表现特征的比较性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6(03).

[3]雷静.英美文学教学观念应如何与时俱进[J].语文建设,2015(36).

学语文的意义篇5

关键词:比较文学;日语教学;刷新;意义

前言

我国教育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语言方面的教学更是突飞猛进,然而仔细观察高校日语教学的课堂,不难发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稳居课堂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拆分与讲解,学生学习日语的过程就好像复读机一般机械而单调,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偏离了语言教学的主旨。日语教学同汉语教学一样,都需要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学以及文化内涵,通过对语言之中文化的感知而获得语言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因此,在进行日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文化与文学内容讲解,以比较文学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不同国家、不同学科文化的不同语言背景,从而加深学生学习日语的有效性。

一、比较文学的基本概述

(一)概念

比较文学,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学相互比较、融会贯通,比较文学是目前高校文学艺术教学的一个分支,有利于学生对文学相关学科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建立具有完整结构的文学学习体系。季羡林是我国比较文学学会的名誉会长,他将比较文学的定义进行了精简总结,规定了当代教育学中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即“比较文学就是将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比较,这是狭义上的比较文学;而广义的比较文学,则是将文学拿出来与其他学科进行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还有自然科学。”由此可见,比较文学这门崭新的人文学科,是能够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学科的,将比较文学运用于各个人文学科的教学,都能够产生良好的辐射效果,不仅基于世界的文化交往,更延伸于不同领域中,非常适合如今人文学科的刷新与发展。

(二)特点

比较文学的特点实际上非常明显,突出在“比较”二字上,因此,比较文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其研究对象是跨越种族、时间、空间、学科的各种文学方面内容,包括文学、文化、语言等,这些内容表面上看起来缺乏连通性,而实际上究其根源,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相互联系的,无论是事实关系还是审美关系,都影响着比较文学的学科效果;由比较文学的第一个特点可知,比较文学并非一种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的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内容繁复多样,实际上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独立的学术观念与学术效果,并且其开放性与宏观性可见一斑,虽然具有比传统文学更加宽泛的内容,也与各类文学兼容并包,但对一些文学上的细枝末节仍然采取宏观性的研究方式,更加符合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比较文学对日语教学的刷新

由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可知,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也包括语言,日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单纯的理论性语言教学方式并不能体现语言的文学内涵,而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能够一定程度上刷新日语教学,将日语教学的过程优化,使日语教学更易深入学生内心,确保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和体会日语这门语言的真正内涵,并通过对各方文学的比较,获得跨越性的语言认知,强化日语学习的有效性。从日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比较文学刷新了日语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刷新了传统模式的学术融通,促进了日语教学与文学文化的融合,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策略。

(一)刷新了教学理念

比较文学对日语教学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刷新了日语教学的教学理念。一直以来,高校日语教师在进行日语教学时,普遍只是将日语当做一门单纯的语言学科来讲解,甚至用讲解汉语的模式讲解日语,而实际上汉语与日语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学内涵也不尽相同,有些内在价值虽然联通,但仍然存在很大区别。传统的日语教学理念并不适用于当今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社会,教师将教材基础理论知识照搬于课堂之上,学生如机械一般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对头脑的复制粘贴,虽然将基础知识牢牢背诵下来,但却不能达到综合利用的实际目的,语言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使用的相关技巧,更要从这门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底蕴出发,由于语言本就是发源于民族文化,且在文学作品中被优化使用,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得到根本上的刷新,而比较文学则是刷新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术性学科,比较文学实际上与语言教学相通,教师若能够将比较文学的理念和学科内容应用于日语教学中,便能够通过对比较文学的讲解而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具有文学和文化基底的语言运用知识,利用比较文学学科知识的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日语的延伸,首先激发学生对日本文学与文化的兴趣,进而优化学生学习日语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从不同文学的比较当中获取日语这门语言的文化内涵和使用技巧。日本文学实际上是一种世界性质的文学,而世界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文学,在进行日语教学讲解时,教师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引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以辩证的角度看待语言文化,学习语言知识,同时增长语言文学素养,教师也能够从根本上更新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理论思想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加适应对日语这门语言学科的学习,更能够通过对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化的兴趣而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刷新了教学方式

日语教学的教学方式是与教学理念相伴相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会导致教师设计出陈旧的教学方式,而无法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是不能优化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的,但若将比较文学的学科研究方法引入日语教学的教学方式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获取日语的文化内涵。传统的日语教学方式非常单调,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多进行的就是板书与提问,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气氛从头到尾都非常压抑,学生也无精打采,只是通过抄写教师板书获得日语的应用知识,极少与教师产生互动,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实际上非常不明确,高校是培养素质人才的摇篮,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终有一天要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因此应用能力要比记忆能力更加重要,虽说理论指导实践,但没有实践的理论却只是空泛的文字,即使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也无法发芽成长。在这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利用比较文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对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化的兴趣,主动参与到日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中,与教师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例如,教师讲解《雪国》这篇日本文学著作,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分析该著作中所蕴含的的文化背景与文学基底,从日本文化的角度考虑川端康成的写作意向,由于每个学生的思想方向不同、性别特点和感知方式不同,会产生多样化的见解,针对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基于《雪国》的内容基础,将文化背景置于中国,想象更换文化背景和文学表现手法后的《雪国》人物特征,畅所欲言。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单调的日语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文学和文化的分析学习和合理想象,获得日语方面的相关知识,为学生的日语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石。

(三)刷新了学术融通

比较文学的特点是跨学科、跨领域等多方跨越性的研究内容,这对日语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刷新和支持,日语教学表面上是一门语言的教学,而实际上涉及了多个领域的多个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能够在日语教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可以利用比较文学的跨域性特征,增强日语教学的学术融通。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换位思考,也就是说将自身的思想放在日本文化的背景上考虑,假设自己是日本国民,会与中国背景下发生的同样问题有怎样不同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岛国思想”,加深学生对日语学习的一般理解,在设身处地了解日本文化的情况下更加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日语的相关知识。

三、比较文学对日语教学的意义

(一)学术意义

比较文学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第一点就是学术意义。比较文学是一门系统性的研究跨域文学与学科的文艺学科,具有深厚的文化和文学背景内容,而日语教学表面上虽然是语言教学,实际上却不能脱离日本的文化背景讲解,学生只有立足于日本文化学习,才能够真正获得日语的实用性知识。比较文学与日语教学相结合,很大程度上赋予了两门学科相结合的学术意义,为比较文学拓展了跨域内容,也为日语教学带来了有效方法,是产生学术意义的重要途径。

(二)现实意义

改善现阶段日语教学的现状,避免日语教学的瓶颈产生,一直都是日语教学的现实问题,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强化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在这一方面,引用比较文学的作用十分巨大。比较文学学科的讲解需要加入各种文化背景和文学著作,教师可以利用比较文学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适合进行日语学习的学习环境,引入合适的比较文学著作激发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能够从日本人的角度去体会日语,具有非常现实的实际教学意义。

四、结论

纵观比较文学的学科研究内容与过程,其研究方法非常适合日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由于语言教学本身就是要熟知语言的文化背景与文学特征,比较文学能够轻易将学生带入语言学习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在了解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对日语的形象化感知,强化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冠宇.我国高校日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6(01).

[2]管洁.当前高校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才智.2015(05).

[3]张晓希.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S1).

学语文的意义篇6

【关键词】语文;问题意识;合作意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四大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也是义务教育四个学段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与识字、阅读、写作等课程目标并列等重。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老师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它又是一项最难把握的教学内容。

一、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重视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从课堂里走出去,把理论的语文变成实践的语文,也许也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目标是立体的、多维的。而传统语文教学过多关注书本知识与学科技能,忽视综合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人才呈现出不完善的智能结构。综合性学习,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目标呈现出丰富和立体的态势,有效培养了学生五种意识。

1.自主意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如办报办刊、演出、故事会、辩论赛等;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有关语文或与语文有关的研究专题,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什么”“怎样学”都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参与选定主题,制定研究方案,在实施中提供一定的咨询,整个学习活动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拥有充分的自,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的激发点。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一种“接受教育”,这种教育严重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化,逐渐变得循规蹈矩而没有个性。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自主地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问题都来源于学生主体,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生从感兴趣的事或直接经验人手,确定了很多有意义的专题,如“小金鱼是怎样睡眠的”“你是怎样过春节”“关于我们周围的环境调查的研究”等话题。让学生在生活中选择研究的主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当一个学生脑袋中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并时时努力着寻求答案时,他就有希望成为一个大可造就的人。

3.合作意识。由于我国独生子女的教育格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小皇帝”“小公主”们在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不乐意、也不会与人交流、合作,缺乏与人合作的品质。而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综合性学习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强调“共同讨论”,强调“在活动中学会合作”,许多学习任务都必须是几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完成。如关于家乡水资源的状况的调查研究,在共同商量好方案后,学生分工协作,有的到环保局了解情况,有的去沿河一带实地考察,有的负责查阅环境治理的资料……综合性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与外界的交往,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的品质。

4.社会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一个人工作的永恒动力和不竭源泉,世界上的一切国家和民族都要求其成员对自己的国家、民族直至家庭、朋友等尽责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多数取材于现实生活和周围世界,如环保问题、健康问题、文化教育问题、百姓生活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对社会、对家乡、对他人的一份责任感。

5.信息意识。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多种媒体、多种信息的出现,要求人们具有采集信息、交流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以往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承,学生无需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与信息,从而导致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淡漠、能力薄弱。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深入研究某一课题,或调查访问,或实地考察,或上网查询,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学习的需要科学处理这些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运用已有语文知识和积累的各种方法能力完成自己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和强化。

二、对综合性学习的建议

(一)综合性学习是教材语文学习的三大板块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可忽略。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高度认识,是教师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语文学科知识、建构学习方法的一个平台,教师对教材搭建的这个平台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

(二)对每一次活动设计内容和形式应该兼顾。内容方面既要注重广度也要注重深度,没有“广度”难显“综合”,没有深度容易变成游戏。形式方面既注重灵活多样又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切忌活动变成“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任何形式最终都要姓“语”。

学语文的意义篇7

一、文学文化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意识

根据语言习得的输入和输出理论,人的语言能力是在交际过程中所接触的东西被理解和内化后输出的结果,而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输入的语言材料应当既具有可理解性,又具有关联性和趣味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内容应当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材料,同时在输入的内容和形式上要精心设计,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观上乐于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提高对探索和体验外国文学文化的意愿。在教学实践中,词汇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把英语学习单纯地看作为背单词,感到英语课枯燥无味。实际上,英语词汇本身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语言基本要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最能体现文字魅力的当属文学作品。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及其中的语言文字折射出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历程。其中的很多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对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可以采用“联想法”的词汇教学方式,教授词汇时将其中内含的文学文化信息传达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词汇的文化文学想象空间。例如,在讲解African这个词时,可向学生输入有关的文化知识:African在词典上的释义是“非洲人”,但是这个词并非指所有的非洲人,它还特指生活在南非的荷兰裔的白人,因此,如果把非洲黑人称为African就会犯下严重错误,甚至引起对方反感,尤其是非洲土著,他们极其厌恶被别人称为African。由此教师可以引申出其他有关的词汇,例如Negro和Black,美国黑人不会排斥Black一词,但是对Negro极为敏感,如果被人称为Negro会发怒,因为Negro一词含有贬义,称一个人为Negro相当于汉语称呼其为“黑鬼”,这个词主要指被贩到美国的非洲黑奴及他们的后代。通过在课堂上讲授文学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单词体会感受西方的文化,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充满想象的空间,而不再拘泥于某个单词的枯燥背记,这样就能逐渐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词汇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就能够散发出强烈的文化气息和感染力。学生再去审视词汇学习时,就不会单纯止步于背诵这样的初级阶段,而是会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地开展文本阅读,从文本篇章中去体会词语的含义,从而能够加深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可见,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完成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文学文化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文化视域和提高学生能力与信心

在很多大学英语学习者眼中,英语学习就是反复和机械地背单词、记语法,对一些有关英美文学和文化的基本背景和知识基本没有掌握,感觉距离这些东西比较遥远。诚然,文学作品较为书面化,不同于日常交际和生活用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背景信息,语言形式也比日常用语要复杂很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英语语言教学和中文语言教学有着共通之处,模式也有很多相似点。在小学时期,对于学生而言,即使中文是母语但也是学习者语言构建的基础阶段,因此,中文教师会要求学生完成背诵、抄写、造句等作业和任务,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构建基本的语言结构,为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到了中学阶段,教师就不再像小学那样安排低级的任务,而更多给学生输入大量的文学文化背景知识,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中文语言的基本结构,学生需要搭建更深层次的语言架构,包括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宗教等,都是学生需要把握的要素,否则学生的中文水平只会在低层次徘徊。同样的道理,学生在中学已经完成了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英语语言的基础架构的搭建,进入大学之后,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当向学生传授语言承载的文化内含。如果一个大学英语学习者缺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那么他就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学生本人也会因个人知识面和视域狭窄而觉得“孤陋寡闻”没有自信。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学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贯穿文学和文化相关背景知识的教授,让学生认识到开拓文化视野的重要意义,厚实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例如,在教授narcissus这个词时,如果只告诉学生其表层字面意义“水仙花”,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意义。教师应从词源上向学生传达该词的古希腊神话来源,那学生就能理解该词为什么被人们用来形容某个人比较自恋的性格。讲授mentor时,可以讲解为什么这个词的意思是“良师益友”,应告知学生该词源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的故事,Mentor原本是Odysseus的好友,在特洛伊一战中,Mentor为Odysseus出谋划策,所以后来Mentor引申为导师之意。这样,通过传输这些文化背景和信息,就能够将文化意识、文学修养注入学生思维,拓宽其文化视野,提升其综合能力和素质,不但拉近了学生与英语语言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学生的英语技能含金量,还提高了学生的信心,真正培养了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三、文学文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

学语文的意义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义 语言

英语教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诸多因素。目前有些教师在讲授英语过程中,对文化教学重视不够,只教其然不教其所以然。事实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每种语言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文化服务,而且能反映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相同的字、词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由于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化意义。

一、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

尽管人类各种语言有共性,但对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来说,其含义又不尽相同。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面。人们观察大自然经常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因为他们站在各自的传统文化角度,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物质世界。

例如,汉字“山”所涵盖的概念范围在英语中就需分别使用两个能指(signifiers)“mountain”和“hill”加以区分。相反,英语词“river”也有两个相应的汉语能指“江”和“河”。再如与英语相比,汉语“红”字在两个方面具有特殊的文化色彩:一是“红”字与“好运”紧密相连。红人(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红榜(an honor roll)、红利(bonus)、红运(good luck)、红双喜(double happiness written in red)、开门红(to make a good start);另一是“红”与“无产阶级革命”或“社会主义”密切相关:红小鬼(red little devil)、红色政权(red political power)、一颗红心(a red heart)、又红又专(be red and expert)。

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术语描绘相同的物体或现象,往往还因为在命名方面具有不同的文化理据。英国人看“火车”是一长串相连的车厢,因此命名为“train”(长列、系列);日本人把它称为“汽车”,因为驱动发动机要用“蒸汽”;汉语称之为“火车”,因为这种车在行驶过程中要有火,表现在火车冒烟。同理,一种茶叶,英国人看到的是茶叶自身颜色,称之为“黑茶”(black tea),而中国人看到的是沏好茶时的茶水颜色,命名为“红茶”。

语言可以根据文化需求进行切分。在任一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现象就要细分,相反则粗分。例如英语uncle一词,覆盖一系列汉语亲属关系: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夫。中华民族过去数千年一直生活在封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因其年龄、性别、血缘关系远近而不同。结果,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比英语中的要丰富得多,复杂得多。

再如英语中分别用三个词表示昆虫(insects)、飞机(plane)、飞行员(pilot),因为在英语国家文化中,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现实,但在hopi语(美国一印第安部落语)中,只有一个词表示上述三种概念。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因此关于雪的词汇相当丰富,而在英语中只有两个词(snow, blizzard)。汉语中只有一个词表示“骆驼”,在英语中相对应词是“camel”,但同时也可再分为单峰骆驼(dromedary)和双峰骆驼(bactrian camel)。

陈松岑先生在《社会语言学导论》中说:“不同民族的语言特征,不仅表现在他们往往用不同的音去指称同一类事物——音义结合的选择不一样;而且还表现在语义反映现实世界时的角度和侧重点可能是不同的。”以上诸多实例说明了一条简单而又客观的原则:即不同的文化特征,无论是环境的、物质的、还是社会的,滋生不同的语言特征。

二、语言与文化的比较

语言毕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受到文化的影响。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增多,这一问题就越发突出。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英语与母语的比较与对比,相似与差异就会清楚明白地显露出来。

1.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思想意义方式相同时,学习的唯一过程就是发现两种语言使用了相同的实现手段。例如:

英语汉语

Long time no see好久未见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好办事

2.当母语与目的语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意义时,学生使用目的语常会套用母语的词汇、结构,造成口误或笔误。例如一个讲法语的人想要用英语表达“天气冷”这一概念,可能说出*“I have cold”(*表示后面一句不符合英语习惯,下同)(It’s cold),因为在法语中表达这一意义时用“j`ai froid”。讲汉语的人往往会把“他双目失明”(he is blind),用英语说成*His two eyes are blind。

3.另一种常见现象是动—宾结构,比如汉语中“吃饭”、“读书”、“跳舞”、“付钱”。按照英国人的讲话习惯,这些短语后的宾语应当省去。言以简洁为贵。但在现代汉语中,两字结构比如“眼睛”、“嘴巴”读起来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因而取代了古汉语中的独字,如“目”、“口”。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中国学生常常说下面的蹩脚句子:

*Let’s go and eat our meals. (More Natural: Let’s go and eat.)

*They are reading books. (More natural: They are reading.)

*Have you paid the money? (More natural: Have you paid yet?)

这样的句子在语法上无可非议,但在英语国家人们一般不这么说。根据行为主义习得观点,旧习惯妨碍新习惯的养成。输入大脑中的母语语法机制影响目的语的顺利习得。通过两种语言的比较,可以识别两种语言的异与同,同时能够预测或改正语言错误,这样使课堂教学更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4.在一种文化中正确、符合礼仪的语言,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是错误的或不合礼仪的。在中国,两个陌生人之间聊天的有些问话,例如:多大了?结婚了吗?家里过得好吗?实属司空见惯。但在西方国家,一个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政治倾向和宗教信仰通常都被看作是个人隐私。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解释词、短语、句子的自身意义,还应当说明在何种情况下这些词、短语、句子的使用才是正确和得体的。正如贾彦德先生在《语义学导论》中所说:“词义是语言社会对各种现象概括的抽象的反映,它巩固了整个社会对各种现象的理性认识的成果;只从语义来理解语义是很不够的,要从外界(包括语言社会的各种自然条件)、从社会(生产、生活习惯、历史文化背景等)来理解它”。

三、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

人类文化和语言都有许多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在外语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每种文化和语言都有其独特之处。文化与语言间的千差万别对语言的教与学起着消极作用。语言与文化相互关联。文化差异往往导致语言差异,因此语言教学不能与文化教学截然分开。事实上,如果文化教学搞得好,语言教学水平就会明显提高;相反,语言教学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语言教师应当处理好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把文化教学贯穿到语言教学之中,积极帮助学生克服本族文化和本族语造成的学习困难。

参考文献:

学语文的意义篇9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导入;重要意义

外语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教育,语言的文化与语言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与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运用语言,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及人文精神等等。其具体的重要意义表现如下:

一、文化导入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丰富多彩的背景,将文化导入英语教学中,就能够使枯燥的语言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为英语教学注入活力,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偏重于学生英语语法的学习,语言课堂枯燥而无味,学生要机械化地背诵大量的单词与语法,导致了很多学生机械化地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学生也常常闹出很多“中国式”英语的笑话,但是通过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使学生理解英语的实际用法,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英语知识的教学。

二、文化导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语言教学的一大教学目标就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与沟通,即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交际。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培养学生对不同语言承载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实现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比如说,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麻烦,从而影响了相互之间的交流。

三、文化导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

在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主要表现为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能够帮助学生打开眼界,使学生关注世界的动向,从而潜移默化地跟上世界与时展的步伐,成长为时代需要的先进性人才。此外,进行文化导入,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文化的学习方式与思考方式,从而增加自身思维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学语文的意义篇10

    初中英语背景文化教学内容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一直是外语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经过为期20周的教学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和其他调研,认为系统有效的文化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文化的敏感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国外社会语言学研究成果在国内的介绍,加上中国哲学界对中西文化内涵和交汇等问题的讨论,文化语言学在我国兴起。外语界关于文化教学问题的研究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人们达成的共识是: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教育。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同时重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有些教师可能由于自身语言水平不够,文化知识较少,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文化教学有畏难情绪。这种情绪虽可以理解,但应帮助克服。

    二、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原则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首先应体现实用性原则,突出主流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初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的主本文由要方面密切相关。如:英语中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道谢和答谢、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以及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等。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应遵循渐进性原则,突出跨文化教学的阶段性。一方面,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需要不断重复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文化本身的教学难度很大,加上初中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不够,更应加强这一方面的培养。

    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实践性原则。单纯的英语知识传授必然是被动灌输,单纯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必然是空洞说教。参与、体验就是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跨文化交往,在亲身参与的跨文化体验中感知外来文化,获得跨文化的知识,形成跨文化意识。

    三、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文化的信息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文化意识的培养可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思考和发现,可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根据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语文化知识、目标语文化理解能力、对目标语形成一定的观点、对目标语形成探究的能力、对目标语文化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或体育活动;知道英语国家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四、在初中阶段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途径研究

    1.向学生不断地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向学生适时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拓宽渗透的渠道。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有意识地展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培养其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比如:称呼的不同、交谈内容的不同、餐桌礼仪的不同、表示关心的方式不同、表示谦虚的方式不同、打电话的方式不同等。

    2.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挖掘教材,拓展词汇的文化内涵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把各种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使得学生从对不同的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词汇教学时教师应做到让学生在掌握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恰当地使用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具有不同褒贬意义的词汇,对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了给学生讲清楚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

    以“dog”一词为例,在语言意义上,中国的狗与英美国家的狗没有区别,但两个文化群体里的“狗”的文化意义又相差甚远。“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汉语中常用的“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等来形容厌恶的人。但是英美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美国家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儿)。

    3.文化意识与听力、口语教学

    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点之一,而且这两种技能通常都是结伴而行。要提高听、说这两种语言技能,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文化背景因素和思维方式因素,扩大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面,增强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做到用英语思考和理解英语。但在初中阶段,大多数的普通学校因为课时限制等原因一般不会专门设置听力课和口语课,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适时适宜地进行跨文化听力和口语教学。

    4.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