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十篇

时间:2023-12-13 17:52:15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地位;实现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知识积累,方法掌握,能力形成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在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应适应高年级特点,从整体入手,挖掘,运用背景资料,品出句子深刻的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教师要在学生现有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策略。

一、把握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结合单元教学重点进行课内阅读教学

(一)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为阅读主体的教学,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才能在学生阅读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不断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而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依赖的是教师有策略的指导。在小学单元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教学。

(二)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的阅读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掌握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或者少讲,对于学生还没有掌握的阅读训练重点,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阅读训练重点进行整合训练,让学生在每一堂阅读课中都要有所收获。如在《草虫的村落》的教学中,当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完成自主阅读卡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自主阅读卡进行整合。当学生已经掌握的阅读训练重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课上授课的时间。而对于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能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教学重点,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调整课堂预设,进行阅读教学整合,实施课堂阅读训练。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训练的兴趣。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但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些阅读文本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即便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近的教学文本,多媒体动画中鲜艳的图片、可视化视频也会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提高了阅读训练的兴趣。如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明园毁灭之前的美景,让学生体会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而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展示毁灭的视频,学生就能感受到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在教师视频的演示中很自然就提升了阅读训练的兴趣。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阅读训练重点。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阅读教学,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把握阅读教学训练重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不断调整教师的预设,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阅读训练重点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朗读训练目标,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体会民族团结友爱的情感,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渲染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为了阅读训练重点进行阅读训练,而不是为了多媒体的使用而使用多媒体。

三、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向学生推荐阅读文本。小学高年级阅读训练重点有着高年级的特定性,教师要根据高年级阅读训练重点进行综合性阅读训练。在高年级语文大纲中明确指出,高年级要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籍,并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质变到量变的转化。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来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策略。教师不但要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还要引导学生抓好课外阅读,实现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合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篇2

一、创新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阅读教学对中年级的意义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生的变化。再从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看,到了中年级,语文的教学侧重点由低年级的拼音和识字慢慢变成了阅读和写作。这个时候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新字词,而且能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分析作文的写作技巧,初步了解一些日常的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待人接物的态度,慢慢塑造人格和灵魂,为高年级的进一步学习打下知识和态度的基础。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尽管大多数教师积极顺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改革,但是仍然出现一些“盲区”,影响了教学效果。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带着很强的功利性。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还是把通过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检测标准。为了赶进度,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一味地通过大量的题目要求学生完成。试想,多数学生都在忙着寻找,想着怎样组织回答,还有多少多余的时间慢慢领悟阅读的精华呢?

2.教师没有充分讲解,指导点拨不到位。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人翁身份。实际上部分教师耐不住性子,有些比较难的问题不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也不给予循序的启发指导,只凭着经验直接组织好答案念给学生听。学生没有经历由不知到领悟的渐进过程,阅读能力不见提高就不足为奇[2]。

3.没有很好地结合课外阅读。阅读能力是大量文字的综合积累的体现,单靠语文课本中有限的阅读文章是没办法很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语文语感的。很多教师没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仅限于课文的枯燥讲解,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教学任务目标实现了,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会被削弱,而且阅读迁移能力得不到锻炼。

二、创新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措施

正因为阅读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的学习阶段,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加以重视。针对现行的阅读教学实践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迫在眉睫。根据新课标提倡的改革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创新和改革:

(一)明确阅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既要考虑课程的要求,又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前要仔细分析阅读文本,找出重点知识,挖掘出阅读的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提问和深度剖析[3]。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的《桂林山水》课文时,因为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的秀美山川和风景观赏,如果在这篇阅读的学习中布置诸如“写桂林山水的人是怀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去写的”一类的泛化提问,学生肯定就会脱口而出:“喜爱赞美”这样套用答案,肯定是没有意义的。教师可以抓住“甲天下”、“美如画”的特点进行相关提问和启发。

(二)丰富教学形式,启发学生阅读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深入思考,就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除了小学阅读常用的朗诵法外,还可以用情境创设法,即通过讲故事或者氛围的铺垫让学生进入阅读的状态。如在教学《将心比心》这篇阅读时,可以这样导入引出主题:同学们,假如我们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个老人,她和你们的爷爷奶奶一样,年纪大了,提着东西摔倒在路边,起来很困难,你们会怎么做呢?这个问题用亲切的谈话方式,结合现实场景,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此外,还可以采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讲读法、分角色扮演文章人物、小组探究合作等多种方式,让语文课堂真正变成充满趣味的知识乐园。

(三)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走出课堂。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篇3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关键和重点。

一、当前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现状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一些语文教师只重视学生对字词以及课本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也是将完成作业、背诵课本当作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对课外读物缺乏阅读兴趣。当前,虽然有和教材配套的课外读物,但由于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讲解这些课外读物的相关内容,导致学生没有动力去阅读,虽然教师强调增加阅读量的关键性,但是学生依然应付了事。一些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本来想读课外读物,但是发现有些内容读不懂,而教师又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答疑解惑,这不仅影响了阅读的质量,还导致学生慢慢地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以及习惯的相关策略

1.提高阅读意识

低年级的学生缺乏主动阅读的意识和阅读兴趣,只会为了完成课后作业才去啃书本。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时刻提醒、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教育学生阅读对今后成长的积极意义。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将课文内容和课外读物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选择一些优秀的课外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优秀作品。

2.营造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产生塑造效应和激发效应,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的阅读环境,对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果,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进而接受书本中传递的知识和文化。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让书籍点亮学生智慧的明灯。

3.引导阅读内容

教师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例如在阅读《骆驼与羊》的过程中,教师要先描述故事的情节和内容,然后提出关于故事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创设情节,将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故事的寓意,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外读物穿插到课本中,通过知识的补充,让学生对课本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梅花》的过程中,可以将宋词中的《咏梅》拿出来和学生一起鉴赏,然后询问学生关于梅花的特征和寓意,通过这首词引入所要学习的《梅花》。通过引导阅读内容,为学生拓宽知识面,让学生感觉到在课本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等着他们去学习、去阅读,从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

4.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教师要将语文教学充分融入生活中,让学生大胆地去创新、去发现、去观察,将语言艺术运用到生活中,实现语文和生活的无缝对接。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例如开展每周故事会,让学生讲述自己阅读的故事,在讲中练、在读中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也可以举办推荐活动,教师可以经过筛选,定期为学生推荐一本书,学生也可以互相推荐,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5.巧设阅读考试

考试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以及习惯的手段,考试本身不是目的。教师要巧用考试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对阅读产生动力。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如果太难,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太容易,会使学生出现骄傲的心理,这两种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地设定问题难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出题的同时,还要适当地拓宽知识面,考查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开卷有益的意识。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评分,还要适当地给出评语,分数较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分数较高的学生,教师要继续鞭策,不能产生骄傲的心理,要持之以恒地继续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接受熏陶、积淀语感、品位语言、触摸语言,充分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增加主动阅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还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问题,让阅读变成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参考文献: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篇4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低年级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而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利用好每一节课的40分钟抓好低年级阅读教学呢?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认真抓好读书模块

教学实践表明,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和默读,既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又是提高小学生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既然是能力,只有靠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既然是理解内容的有效方法,老师就要经常运用指导朗读、默读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要一点一点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默读能力;要更多地通过听读体会和朗读体验来理解内容,而不是靠讲解来理解内容。因此,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抓读书这一环节,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读书机会,要把朗读、默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得每个学生依靠在课堂上“读”的训练把每篇课文读熟,逐步培养和提高朗读能力和默读能力。正确地读,就是要求学生能流利地读和有感情地读的基础,也是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所谓正确,要求学生读每个字都要发音正确,特别是要读准生字的字音;用普通话读,要杜绝地方音;还要读好轻声、儿化等。二要做到能按句逗停顿地读;三在读长句子中和段落之间需要停顿的地方,会自然停顿。

二、抓好理解重点词和句子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词、句训练着重抓哪些?要抓较难理解的重点词,如古诗《静夜思》中的“疑、举头、思”;古诗《草》中的“离离、岁、枯、荣、尽”;课文《小兔和树的对话》中的“叶绿素、花青素、蒸发、保护膜”等。抓对于表达句子的意思起较大作用的关键词,如,《蓝树叶》中的“小声、吞吞吐吐、皱着眉头、不由得”。抓用词准确生动的好词佳句,如,《秋天》中的“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数星星的孩子》中的“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抓对于表达课文内容有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温暖》中的“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吃墨水》中小说的话:“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理解词、句,学习积累和运用词和句,也是词句训练的重要方面。首先,要结合讲读,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义、记住字形、大部分能够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懂得意思,才能真正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成为积极词汇,才能灵活运用。而反复运用又能加深对字词的理解、促进对字词的积累。其次,要重视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句子并学习运用书中的句子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此外,熟读和背诵有助于积累语言,有助于用规范的书面语言纠正不那么规范的口头语言,以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机械的学习动机,正如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钢强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比如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活灵活现的情境、开展有趣的竞赛、巧设生动问题、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等。例如我在教学《蝌蚪找妈妈》一课,可从课题处设疑:①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呢?②小蝌蚪的妈妈究竟去了哪里呢?③最后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吗?怎么找的?……这些新奇的问题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设疑还可在字词处设疑、在句子上设疑、在插图处设疑、在标点处设疑、在课文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只要能找准设疑点,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就会被激发。

一般说来,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课教学时,学生就会“热”一下,过几分钟时间,又会“冷”下来了,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醒学生,或结合教材,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不能让其松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四、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尤其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读书形式,教师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支持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并注意给予积极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点点滴滴积累于平时,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形成,从而让小学生在平时阅读中享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

参考文献: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低年级学生 兴趣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阅读,学生能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阅读对学生的成长是相当重要的。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怎样才能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兴趣是关键。

一、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就会为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减负措施。学生只有对学科产生兴趣,才会有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呢?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老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引导,制造悬念和设计问题。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时,为了使学生懂得文意,我创设以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先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和有关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图像,在学生听、看完后问:“王二小是个怎样的人物?他好不好?究竟好在哪里?”然后让学生看课文里是怎样写王二小与敌人周旋的,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画一幅你心目中的王二小形象图,写几句自己想对王二小说的话。这样通过创设多种情境,学生在歌曲中懂得王二小的英勇,在绘画中认识王二小的勇敢,在写话中增强对王二小的敬佩之情,充分地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趣。

二、设下疑点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意志是学习的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很不稳定,学习主要凭兴趣,只有他们感兴趣的课文才会积极阅读,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探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对阅读教学中的设疑,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精心设计问题,选择设疑之点。如教学《蜗牛的奖杯》一课时,我从课题处设疑:(1)蜗牛、奖杯分别是什么?(2)蜗牛和奖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为什么课题不用“蜗牛和奖杯”而用“蜗牛的奖杯”呢?这些新奇的问题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设疑还可在字词处设疑,在句子处设疑,在插图处设疑,在标点处设疑,在课文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只要找准设疑点,学生探究的兴趣就会被激发。

当然,学校、课堂是很好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地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家庭、父母也能在培养他的阅读兴趣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太有自主性,但他们很会模仿,所以家长们可以故意在孩子面前读书,装做读得很专心的样子,甚至在孩子们叫自己的时候都假装不理睬。还可以边读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或者放声大笑。这样,孩子们就会被吸引过来,甚至学起家长的模样看起书。因为他们想知道是什么吸引了他的父母,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快乐。获得这个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模仿父母自己试一试。

这时,家长们应该怎样抓住阅读的关键——兴趣呢?

1.家长要和孩子们一起阅读

低年级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的影响。问一问自己:一天中有多少时间是花在阅读上呢?连家长自己都没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怎能强求孩子们读书呢?

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家长自己每天至少要读半个小时的书。给孩子们做出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知道,除了电视和电脑外,他们还可以从书籍中得到乐趣,获取知识。当阅读在家庭中变得像看电视一样自然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很自觉地拿起书籍,享受这种文字带给他们的快乐。

当孩子们主动地拿起书的时候,家长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他们所感兴趣的书籍。孩子们通常都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更愿意受到别人的关注,喜欢热闹。这是孩子们不喜欢读书的原因——阅读是一个人的事,没有任何声音的刺激。所以要培养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家长们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要特别关注,不妨陪他们一起来阅读一本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就像他们小时候要在睡觉前听一听故事一样。所不同的是,这次是家长指导他们阅读。可以让孩子们大声地朗读,家长在一旁对读音、断句等加以指导。这样慢慢地在孩子们领略到读书的乐趣后,就会自己阅读。

2.让孩子体验读书的乐趣

告诉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告诉孩子读书的乐趣,当然还要让他有成就感。孩子们小的时候,通常都是家长们给孩子讲故事,当孩子自己看书以后,家长就应该尝试让孩子讲故事。不经意地创造一些让孩子给家长讲故事的机会,比如当家长在做家务的时候,当家长们辛苦了一天瘫坐在沙发上的时候。这时你就可以请求孩子给自己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帮助自己放松精神。通常这时候孩子们是很乐意的,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也可以通过给父母讲故事的方式,帮助父母消除一天的疲劳。这样,孩子们为了讲故事就要自己看书,为了讲得好就会认真地筛选故事、理解故事。在孩子讲完后,家长们要给予赞许,这样孩子们就会归功于阅读,就会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爱阅读。当然我们也要引导他们进步,给他们指出一些他们没有理解的及讲述不当的地方,这样孩子们的进步才会更明显。

有了家庭、父母的支持,学校、课堂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的理念是——让学生之心、作者之心在阅读之中产生共鸣,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文本内容得到延伸、拓展,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领悟文学作品的精髓;通过阅读这一精神活动的训练,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能;教给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淘金的方法。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篇6

将阅读纳入日常教学

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全阅读”纳入常规教学体系。

首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安排加入与“阅读”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环节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也可放在最后一个流程体现,根据学科的不同,由学科组研究后,进行统一的安排。如在《鹬蚌相争》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师增加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曾经,燕国大夫苏代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后,赵王就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这个故事就是《鹬蚌相争》,它出自《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这部著作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我们来欣赏一下原文。

教师出示: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曝(pù):晒太阳。箝(qián):夹住。喙(huì):鸟的嘴巴。禽:同“擒”,捉获。

1.生读这篇文言文。

2.在故事中,谁就像鹬和蚌,谁成了渔翁?

3. 这篇文言文共有几句话?联系课文看看,有什么发现?

4.师读文言文的句子,生读对应的段落。

其次,教师每天都要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作业。如教师在《公倍数和公约数》的教学后,设计相关的阅读作业:①课外阅读《韩信点兵》的故事;②思考:韩信是怎样算出这队士兵最少有多少人的;③关注: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来解决。

第三,学校将每周五定为阅读日。各班学生在教师的陪伴下,每周五中午进行1小时的课外阅读。阅读内容根据周五中午值班教师任教学科来定,比如,语文老师带班,就进行文学作品的共读;数学老师带班,则共读数学历史故事、数学家的故事、数理形成的故事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差异,可以采用纸质阅读、网络阅读、视频阅读等形式。如阅读《西游记》,低段学生会和教师一起观看动画片和绘本;中段则进行纸质简缩版的阅读;高年级学生则和教师一起阅读原著。

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科组长制订一次师生共读计划,每周的阅读内容和形式也由各年级学科组统一。师生共读既有教师的指导教案,还有教师预设的阅读提问以及学生的阅读问题单。

阅读日,所有学科都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必须有一项纸质阅读作业,并且通过“家校通”告知家长,以亲子阅读的形式完成。

第四,在大课间活动中增加“儿童阅读操”。教师把古诗词的阅读编排成儿童喜爱的“唱诗”活动,加入体育、舞蹈的元素形成一套集诵读记忆与体育锻炼和艺术审美于一体的“阅读操”,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把“全阅读”理念通过外显的形式传达出来。

以活动来推动学生的阅读

要使小学生养成自主的阅读习惯,就必须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把小学生喜欢的多项动手、动口的阅读活动纳入校本节日――全阅读节中。一般来说,阅读节为期一个月,每学期开展一次,每次一个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阅读的兴奋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以成语为主题的阅读节包括成语书写大比拼、成语故事PK、成语表演大舞台、成语绘画大展示、好书交换、与作家对话、读书主题中队会等活动。

阅读节提倡全员阅读、全过程阅读。除了以学生为主体来呈现活动以外,我们还以教师为主体来呈现活动――汉语文意象主题阅读教学周。我校现有校本教材《汉语文意象主题阅读》13册,分别是《梅》、《兰》、《竹》、《菊》、《莲》、《松》、《柳》、《月》、《舟》、《马》、《蝶》、《江南》、《塞北》。这些教材分低、中、高段进行编写,每学期的主题阅读教学月中,全校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会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课堂教学,并有一天的集中展示。在集中展示日,邀请家长代表进行观摩,课毕,把相关主题的课外阅读任务布置给学生和家长,以保障学生后续的自主阅读。

考级评价帮助学生保持阅读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一项“软性”作业,如何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成为学校评价的出发点。为此,我们制订阅读考级评价方案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考级内容分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两部分,必读书目来自学校编写的《阅读手册》,推荐书目是校本教材中的部分推荐书目。考级范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及建议阅读书目。②《星级阅读手册》中的必读书目。③校本教材《全阅读》的内容。

考级形式分书面考查和口头考查,一二年级面试,面试内容为必背古诗的背诵和必读书目的相关内容问答。面试由各年级组组长牵头负责,在一周内完成年级内5个班全部学生的评价。评委组由年级内所有语文教师组成,在这一周,该年级的课表会做相应调整,年级内部调整后报备教学处即可。学生面试时,以抽签的形式确定自己汇报的内容,抽两首古诗和一本童话。命题内容分两个部分,一是诗歌的背诵,二是童话章节的复述或回答教师提出的与童话内容相关的问题。三到六年级笔试,笔试内容包括读书摘抄20段和完成试卷,试卷内容分文学常识和阅读理解,难度不大,因为考级本身不是目的,促进儿童阅读,保护阅读兴趣才是根本。合格者发给相应级别的考级卡,力争100%的通过率。

阅读等级评价分10个等级,6年内的十级考评从量上保证了课标提出的140万字的阅读量,而操作的过程则比较简单,注重学生阅读的过程,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循环评价中获得奖励和提升。对一些阅读速度慢的学生,我们会通过改变考试频率的方法,让他通过保底数量的阅读,获得十级的证书,使其保持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实际上,教师和家长是非常宝贵的阅读资源,今后,我们将深入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系列活动。此外,我们将通过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公共图书馆的共建,进一步扩大阅读资源,形成学校、社区、馆群等共同为儿童阅读提供保障的立体化网络。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既古老又年轻和富有生气的人类社会的文化教育活动,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有了文字就有了阅读,阅读史如文字史一样长。从现代的角度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倍受人们的重视。 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乐园。人类正在充分地利用和发挥着阅读的社会功能。因此,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一年级重视朗读训练,加强方法指导,培养阅读习惯,引导独立思考,鼓励阅读个性的发展,重在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二年级重视朗读训练,培养默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注重情感体验,享受阅读审美乐趣,重在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语气、学习默读,体验情感。三年级抓好精读课文的教学,重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落实词、句训练,培养默读能力,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培养思维能力,重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习方法,自主阅读,精心指导”;组织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运用方法,独立阅读,主动学习,提高能力。四年级重视朗读指导,培养默读能力,把握内容,体会感情,读写结合,适当延伸,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丰富自我。五年级除以上内容外,强调了阅读个性和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总之,对于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朗读训练与指导

读,要给足时间,读,要有层次的指导,读,要形式多样。读中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课标》关于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做到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低年级段在读中识字,以“识”促读,学习普通话,做到读正确、读流利、逐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识字、写字、读书的好习惯。中年级段自主阅读,交流感受,积累语言,在读中理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阅读习惯。高年级段自主阅读,读思结合,欣赏品味,学会学习,在读中感悟,拓展阅读视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三个阶段共同的要求。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的 《桂林山水》一课时,力求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关于读,我对学生的训练过程是:初读(读 通顺,不破句,边读边画重点)――再读,默读加速,读流利--精读,高声朗诵,做到有感情――品读,读出意境,做到字正腔圆,情随文动。学生读“……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呀……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这两段文字真是棒极了,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全赖于科学的训练,全在于我对“读”的训练理念的把握。从我市不少语文老师的课中都可以看出读的训练加强了,读的方法科学了,读的品味提高了。

二、鼓励学生动脑动口,质疑问难

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倡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要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把“理解”、“品味”、“领会”、“感悟”留给学生。教师的讲,讲在点子上,讲在关键处,学生的学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从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这些变化,的确是十分可喜的。例如我在执教《桂花雨》一课时,就十分精彩,生活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感的关键。面对语言文字的描绘,我们要靠开启生活图景,来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体验,步入其境真情萌发时,学生朗读的火就会点燃起来。我问:同学们,摇桂花时的情景美吗? 生1:(异口同声)“美!” 我说:“那它美在哪里呢?” 生2: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地散落下来。生3: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下来。 我进一步启发说:“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4:桂花轻轻地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生5:桂花落满一身,我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说:你的心情如何? 大家说:“我想大喊。”我乘机说:大家一起喊一喊。生齐答:(非常兴奋地一起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通过学生的展示与交流,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跃然纸上。教师利用画面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品味,自然“由画入诗”,引导学生读诗文,升华情感,学生的品读、欣赏、动手、动口、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到这个时候,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教法和学法都得到了合理利用,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三、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积累语言。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篇8

一、鼓励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融入语文教学中。应该鼓励高年级学生积极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地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可以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确定学习目标,从课后问题中确定学习目标,还可以将很难理解的问题当做学习目标。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学生可以从课后问题人手确定学习目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的生活和现在相差久远,现在学习这篇文章有什么意义呢?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深刻地懂得这篇文章到现在还要学习的意义。因为这篇文章充分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的一面,使学生能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鼓励学生探索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融入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指导高年级学生合理地应用阅读方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学习,帮助学生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阅读方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阅读课堂的主动权交给高年级学生,让学生通过主动去阅读文章,用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学习文章,探索文章规律,从而找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地阅读文章,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探索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阅读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将个人想法和理解问题的思路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这么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出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去探索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阅读方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三、坚持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领悟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融入语文教学中,应该坚持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领悟文章内容的能力。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够领悟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从而有效地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只要领悟文章的内容。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将文章中的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和重点段落进行认真地阅读,使高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主要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领悟文章内容的能力。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难忘的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认真地阅读文章中的重要的两句话:就是“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住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学生通过反复地阅读这两句话,从中领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从而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感。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坚持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领悟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

四、合理地应用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篇9

关键词:中年级;激发兴趣;主动阅读;强化识字;阅读方法;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的任务是:传播语文基础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教会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小学中年级阅读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它既是低年级阅读的继续,又是高年级阅读的基础。由于中年级学生刚完成低年级阅读的5万字阅读要求,进入40万字阅读的领域,语文阅读能力参差不齐、知识水平欠缺、独立阅读能力较差等实际情况,非常有必要在较短时间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使他们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平稳地进入高年级阅读阶段。

在本人执教的20年间,大多任教小学三、四年级语文。在这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和任务之一便是阅读教学,因为从小学三、四年级起,阅读量增大,问题变深,学生出现不适应,阅读方法技能的形成处于“盲区”。如何提高这一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强调以读为主。阅读教学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进行多样化阅读。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起很大作用。

一、深入了解学生,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中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有兴趣去认识和掌握新鲜事物,渴望掌握更好的方法,并且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情感性。例如,学生喜欢图文并茂的书,喜欢教师的生动语言描绘,喜欢名家名篇的朗读等。学生对这些产生了兴趣,就推进他们向阅读文本靠近。随着走进文本内容,他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些社会情感,形成初步的价值、道德观,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阅读中,要遵循“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规律来指导学生阅读,使之对文本内容逐步加深理解。

二、发掘动力,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兴趣是人们从事阅读的动力,但是光有阅读的兴趣,没有方法和技巧就达到阅读目的,有的学生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挖掘小学生内在阅读动力,小学生阅读非常需要强大的动力源泉,现今社会语文交际日益频繁,内容越来越广泛,语文的交际功能日益明显,要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小学生从小就强化自己的知识、智力,提升自己文化素养。作为教师,就要适时创造条件,促进小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驱动力,使之产生自身的阅读需要,也就是阅读动机。我们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课文时,要对学生多创设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其思考和阅读欲望,产生阅读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小学生初步形成积极、健康、深层的、长远的阅读动机,使之发挥更大的动力作用。

三、强化识字,品词析句,夯实阅读基础。

由于学生刚完成低年级学习识字,低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所以识字量比较少,而认识字是阅读感知文本的基础,学生必须正确认字,大量识字,掌握一定的识字量。体会字的音、义在不同文本、不同语境中的变化,才能正确读书、看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内涵。

要让学生懂得,理解重点词语是理解句子的关键,理解句子是理解段的关键,理解段是理解全篇关键。理解了表达中心思想的重点句、段,才能有助于对文本中心的领会;理解了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才有助于对文本内容深刻理解;理解了感情浓厚的句子,才能使读者受到感染和文章产生共鸣,加深对文章的感受,理解了在文章结构上有重点作用的句子,才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路。所以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四、精心指导,悉心掌握方法。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掌握文本知识前提。小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通过对美的文章的阅读,受到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受到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训练,受到美的感染,陶冶情操。同时也能在阅读中大量吸收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然而,良好的阅读能力不是朝夕就能养成的,教师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科学的指导训练,才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选择读书。一要注意选择读物层次性,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从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选择时要符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阅读心理;二合理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深度,问题创设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同一文章教师在不同的阅读进程中要提出不同问题,使学生经过多次阅读之后达到较好的理解程度。

2、读书方法。

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净化学生的心灵。同时掌握形式多样化阅读更是进行有效阅读的有力保障。

(1)浏览。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

(2)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展的需要。

(3)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3、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要学会写读书笔记的方法:(1)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2)提纲式摘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3)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已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和能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

五、广泛阅读,丰富知识。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篇10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英语阅读能力 因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60-01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阅读能拓展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写作时有话可说,交流时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读占有重要地位,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这四项能力的关键。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每一位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

1.语言因素

语言因素主要包括字母、单词、短语、语法规则等,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中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比较注重听说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词汇的认知与拼读,致使学生到了高年级阅读篇章较长的材料时,遇到生词或者新句式等,会觉得无从下手。

2.阅读材料因素

小学英语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缺乏英语阅读材料,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使用英语环境范围小,手头难度相当的、趣味性的资料少,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远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一个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把英语阅读看成自己的需要,才会积极主动地阅读。缺失了学习的兴趣,英语阅读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成为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所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进行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

(1)精选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内动力,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教师要注意选择阅读材料。可以选择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的、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启发心智的材料或者书籍。另外,可以根据已学的知识,重新进行组织,编写英文小故事等。也可以给学生介绍熟识的童话故事、各国的生活文化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进行阅读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还处在基础认知阶段,阅读技巧掌握的远远不够。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阅读,树立学生阅读的自信心。教师给予的指导可以是传授阅读方法与技巧,也可以是介绍背景知识等。学生阅读之前,教师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2.拓展阅读空间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必须进行广泛的阅读,增强学生的语感。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大量积累词汇。词汇和短语是英语阅读的基础与前提,词汇好比建造房子的砖瓦,没有砖瓦无法建成高楼大厦。如果没有相当的词汇量,也就无法进行英语学习。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短语。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听说能力培养而忽视学生的认读能力,将词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What?蒺s your job?”时,除了课本上用到的职业单词外,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fireman、engineer、cleaner等,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同时,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教师可以适当丰富一些单词的词义,如对于cool一词,学生知道“凉、冷”外,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词还有多种其他解释,如“冷漠的”、“使镇定”等。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会大大提升,也就会增加阅读的自信,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2)精心创设阅读环境。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但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只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园条件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创设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如在校园中设立英语标志牌,为教室配上中英文标识等;办英语长廊等宣传栏目,刊登英语小故事、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通过校园广播放儿童英语节目、英语歌曲等;办教室英语角,开辟英语学习园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

3.指导阅读方法和技巧

小学阶段英语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读懂简单的英语读物,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受汉语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阅读,英语学习也深受此影响。英语阅读需要精读,但也需要跳读和速读,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浏览是广泛进行阅读的手段,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大意,迅速抓住文章的重点,不求对文章的全面理解。跳读是更快速的阅读方式,一眼能够看三个甚至更多的单词,快速找到所需信息,这是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

(2)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英语阅读障碍主要是词汇,而没有生词的阅读是没有挑战性的,也不会带来实效。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整体阅读习惯,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等猜测词义。英语阅读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不能逐字逐句的理解,要在坚持读完整篇文章的基础上抓住主题思想考虑问题。

总之,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优化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和技巧,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必会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