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就业前景十篇

时间:2023-12-13 17:52:00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篇1

关键词:兽医专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路径

1新时代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1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坚定的理想信念

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贯穿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1]。

1.2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高尚的学术道德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兽医领域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哲学与社会科学知识。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培养其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的的意识,杜绝其一切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1.3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优良的专业素养

新时代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要求,面向全国动物医疗、动物检疫、畜牧生产、兽医执法等部门,培养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独立担负兽医科技服务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发挥其导向性,突出其实效性,可以培养出具有现代兽医法规理念和优良专业素养的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

1.4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崇高的职业精神

近年来,我国兽医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兽医法律法规处于快速完善阶段。同时,一些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与流行,一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面对上述新形势,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肩负动物保健和动物福利使命的同时,要强化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生物反恐意识,使研究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执业操守,对相关信息或资料保守秘密,不擅自用于商业用途[2]。

2当前我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2.1教育主体的思想意识淡薄

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应新时代高等兽医教育的发展潮流,这对于教师和研究生还是新鲜事物。学校管理部门、研究生指导教师作为教育者,仍存在重专业知识技能、轻思想综合素质的观念。部分高校在专业的未来规划以及建设上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忽视了对研究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与培养。经调查发现,思政课程有形无实,部分研究生以试验繁重为由,存在逃课、缺课等现象。学科评估中唯学术论、唯论文论等现象仍存在,进而造成了高校管理者和导师在繁重的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中忽视了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2.2教育客体的自我认知不足

新时代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动物诊疗、动物检疫、兽药使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熟悉我国兽医事业的现状,了解国际兽医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区别于本科生,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有独立从事动物诊疗工作和正确使用兽药的能力;要具有针对具体问题、病例或案例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实施、结果分析和总结的能力;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和交流能力,善于表达与沟通,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往往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与协调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同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兽医专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认为只有给人看病才称得上是“白衣天使”,对兽医的认识也仅限于对动物救治的基本层面。

2.3教育介体的内容形式泛化

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兽医农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同一层次,都是国家研究生学历与学位教育,但是侧重点不同,前者属于应用型,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而后者属于学术型,侧重兽医基础理论研究,这就要突出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目前,高校多采取单一泛化的兽医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仅限于少量基础学时,同时教育形式单一,很难做到让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而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在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定上,几乎没有人文素养相关课程的设置,缺乏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兽医人文专业素养课程。

2.4教育环体的职业育人缺失

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研究生毕业后在从业过程中,要遵守有关动物诊疗、动物防疫、兽药管理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依法从业。在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会造成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兽医职业理念、兽医职业道德、兽医职业精神和兽医职业素养等严重匮乏,以至无法胜任兽医职业要求。

3新时代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路径

新时代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依托兽医学科的特色优势,以培养国内一流的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职业技术水平、综合管理能力为方向,从而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在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进行知识教导传授的同时,更应注重通过行之有效的路径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3.1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兽医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提高认识,要牢牢地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一方面,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坚持要以育人为本,不忘初心,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围绕培养兽医人才开展和带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另一方面,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以德育为先,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立身之本和中心环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优秀人才[3]。

3.2完善课程体系,丰富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3.2.1强化课堂思政教育

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思政课程”主阵地建设,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质量提升工程,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主课堂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课程思政”新领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求实创新、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识。

3.2.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在兽医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设立现代兽医基础理论知识课程,为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设立疾病诊疗、疫病防控等专业核心理论与技能课程,为将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为一名执业兽医奠定基础;设立食品安全、兽医公共卫生等方面知识的课程,为学生适应我国兽医人才多方面需求奠定基础;设立实践知识课程,重在提高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3.3强化实践教育,拓展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

3.3.1开展实践实训教育

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既要重视专业知识教育的理论性,更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上,要强调理论性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突出解决畜牧业生产、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方式上,要关注实践教学,注重案例教学,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在授课方式上,应更多采用案例教学和实地考察与调查研究的方式,提高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

3.3.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深化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构建特色鲜明的育人新格局。以理论研究、课程建设为基础,加大实践训练,鼓励参与科研项目,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以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为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鼓励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部级科研项目、研究生论坛和各类兽医专业技能竞赛等。

3.4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选定并宣传兽医学科典型代表,通过研究策划兽医学科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系列宣传活动,培养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个人品质,同时培育学校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立完善校园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办法,实施网络文化建设工程,通过网络对兽医学科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进行宣讲,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育人环境[6]。

3.5优化评价体系,构建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保障体系

完善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构建由目标与标准、检查与评估、信息采集与分析、调控与反馈等构成的闭环式评价体系。同时,完善与高水平兽医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建立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信息员制度,重视研究生学习效果评价和参与度。坚持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估,形成质量监控、信息反馈与跟踪问效机制。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篇2

【关键词】卓越兽医师;培养

“卓越兽医师培养”是动物科学教育中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现已成为现代兽医学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适应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培养都市农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各大院校近年来以“卓越兽医师培养”为载体,加强教学实践和注重实效的能力培养,进而贴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行业潜质、能适应现代化兽医学模式的临床兽医师。本文从“卓越兽医师培养”的目标、方式与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1.背景依据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这就使得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这为提高全民素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一批批走出校门的毕业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不断迈向大众化教育的大环境下,各个高校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增加就业机会、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高涨的就业压力等,这不仅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还涉及到社会的稳定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农业类院校中兽医学科的学生而言,同样面临紧张的就业压力。

各大院校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贯彻落实教育模式改革,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的需求及实际兴趣,分别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卓越中医师培养计划”等,以兽医学科为特色学科的农业类院校也需要贯彻国家的指导方针,实施开展“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

2.“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的目标

传统兽医学科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陈旧,墨守成规,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大多只能被动接受,很少能主动参与课程讨论教学,不能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培养,造成学生就业的无差异性,导致毕业生对自己没有准确定位。对学生而言,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根本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存在专业知识单一、动手能力差等缺陷,缺乏熟练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不能及时上岗,这与岗位需求错位,一般岗位注重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学生没有过硬的技术本领,充分的临床经验,就谈不上高质量的就业。

鉴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陈旧,培养目标模糊,造成学生定位模糊,不能很好适应岗位要求,加之就业形势的严重性,“卓越兽医师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丰富的知识结构和强大的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应对能力强。从而增加兽医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沿海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蓬勃发展。

3.“卓越兽医师培养”的实施方法

加强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创造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与此同时改善教学方法以突出学生个性为重要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性,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探索时间。加强不同学科体系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知识背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临床兽医技术。

(1)执业兽医制度的实施为全科卓越兽医师培养提供了可靠保证

加强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创造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改善教学方法,以突出学生个性为重要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性,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探索时间。加强不同学科体系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知识背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临床兽医技术。

我院已经推行的“卓越兽医师”计划,就是要用更多的经费购买实验动物,给兽医专业的学生比较多的实践动手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手术,具备更强的独立诊断和手术的能力,为毕业后成为合格乃至“卓越”的兽医师打下基础。

(2)组建培养全科卓越兽医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要培养卓越的兽医师,必须有卓越的教师。我们的兽医教授首先要成为卓越的兽医师每年派出3-5名教师到国内外著名的动物医学相关专业的大学和研究所、动物医院等进行培训。今后进一步开展全科动物医院岗位模拟训练和技能鉴定,培养适合沿海都市型畜牧业需要的卓越执业兽医师。每年100%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训练和鉴定,使取得全科兽医执业证书逐年增加。

(3)增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尽可能让学生深入岗位学习,了解兽医临床实际需要,熟悉临床环境,熟悉临床操作技术 ,熟悉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而提高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学校和企业或临床兽医诊所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方案、实施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学到知识,增强动手能力,也为实践基地的发展做出贡献。

(4)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优越的机会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给学生和企业一个双向选择的可能性。以兽医学科为特色的农业类院校,应借鉴其它特色院校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特色和办学特点,设计契合本校、本专业的合理有效的卓越兽医师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兽医师培养模式中必须考虑的有三方面,首先是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再次是学生与兽医临床岗位之间实践教学,最后是学校与兽医临床岗位之间的互惠合作。

4.培养模式

现有针对工程师的培养模式,针对医师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中医师的培养模式等,这些模式要求学生在大学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在企业和临床的实践学习,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优越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和企业一个双向选择的可能性。以兽医学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农业类院校,应借鉴其他特色院校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特色和办学特点,设计契合本校、本专业的合理有效的卓越兽医师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兽医师培养模式中必须考虑的有三方面,首先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再次是学生与兽医临床岗位之间实践教学,最后是学校与兽医临床岗位之间的互惠合作。

“大学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参与“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的院校和教师并非只是完成一项教学任务,院校和教室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课程教学,着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在尽力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参与到临床学习实践中,学习兽医临床基本操作、注意事项等相应实验实践。学校需加强与企业或单位的合作,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临床兽医实践基地和场所。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才可指定出合理高效的卓越兽医师人才培养模式。

5.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贯彻实施,肯定会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精心设计的培养模式是否能够有效实施,需要一步步探索。其次设计出的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主观或是客观的问题。

5.1 教学模式“满堂灌”到个性化培养

高等院校的教师一直依循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中需要教师改变其教学方式,使课程丰富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但是高校缺乏考核体制来考核教师的教学以认定其业绩,这可能导致教师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专注度不够。

5.2 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

长久的被动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养成上课以老师为主的学习方式,被动的接受课程内容,当学生不习惯教师新的教学方式时,常表现为在课堂上不能积极给与教师回应,不愿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中,这就使得“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模式实施效果不明显。

5.3 实践基地的顾虑

企业或是兽医诊所总是追求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对校企合作存在一定顾虑。目前对企业或兽医诊所的培养资质国家现没有统一的标准和门槛,对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培养质量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实践基地对如何指导学生也存在困惑,实践基地可能无法提供优秀的岗位导师,造成学生的培养不能深入进行,从而影响计划实施。还有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也是基地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出现临床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时,谁来承担责任。

5.4 可能的解决方法

鉴于上述问题,需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弥补。有些院校通过为学生买保险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安全问题。对于教师,院校应尽快制定考核标准以及奖励,加强教师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动力,使其从中收益;在调动教师的积极能动性后,其会贯彻落实卓越兽医师培养模式,以学生为本,强调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得到施展。要想“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走的更远,需要国家政府的鼎力相助,尽快出台相应政策,解决安全责任、政策扶持、防止人才流失等问题。

综上所述,“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是一项有益于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和实践基地的培养方式,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探索高效合理的培养模式,制定培养方案,思考今后如何实施,将目前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政策扶持与培养方案进一步融合,培养出真正为企业所需,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兽医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a/20100729/002511.htm.

[2] 马静,杨丽莎.浅析“卓越医师”的教育培养[J].科教文汇,2012,2:138,160.

[3] 王慧敏,范双喜,沈文华.创新 “3+1” 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都市农业人才实践能力[J].高等农业教育,2012-10,10:3-5.

[4] 董华青,阮慧敏,等.地方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93-98.

[5] 许世华,黄忠仕,曹军.对地方医科院校实施 “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871-872,878.

[6] 龚卫娟,史宏灿,等.省属综合性大学卓越医师培养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 15(6):652-654.

[7] 韩立民,叶耀辉,何春生.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医教育,2012,31(1):15-17.

基金项目:

天津农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2-A2-02).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篇3

关键词:中药药理作用;兽医;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91-1

已有研究表明,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为诸多中药材的主要功效,由于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目前在兽医临床上中药的应用前景较广,一直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本文便对中药药理作用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具体综述,详见下文。

1 中药药理作用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1.1 对细菌性疾病的作用

近年来的诸多研究证实,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中,中药具有显著的疗效。①对禽病的治疗。过去有学者以石榴皮、黄芩以及苦参的水煎剂对禽类的大肠杆菌感染进行了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另有学者对肠炎沙门氏菌的病鸭模型采取中药复方制剂展开了治疗保护试验,同时测定了口服中草药制剂后病鸭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人工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病鸭治疗中“肠炎康1号”不同剂量组与“肠炎康2号”的高剂量组、氟甲砜霉素对照组疗效均十分显著,研究表明,在促进病鸭康复的过程中,中草药制剂可以对体内自由基的活动产生显著的影响。②在家畜疾病治疗中中药的作用[1]。有学者将黄连、板蓝根以及连翘组方,结果发现其可以对病原菌的繁殖以及颉抗外毒素的毒性作用产生显著的抑制效果,从而达到对仔猪红痢进行治疗的效果。另有学者以茜草、苦参为主药,共13味中药进行组方,结果发现其能够对大肠杆菌所导致的仔猪腹泻模型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经统计得知,其治疗有效率在90%以上,另有学者经研究证实,中药组方能够对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腹泻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会受到耐抗生素作用的影响[2]。

中药制剂的抑菌机理与抗生素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抗生素而言,其作用机理主要为干扰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最终导致病原菌的结构、功能受到影响,最终实现抑制或者是杀灭细菌的效果。而一些中药则会对细菌的耐药质粒产生显著的消除效果,目前对于该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中药抑制细菌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同时能够对细菌不会对中药产生耐药的原因予以阐明,然而现阶段在临床上对于中药的抑菌机理还不是十分的清楚[3]。

1.2 防治病毒性疾病

对于中药抗病毒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直接和间接抗病毒两种途径。所谓的直接抗病毒途径就是指药物对病毒能够进行直接的抑制或造成损伤。间接抗病毒作用则是中药利用对机体免疫系统进行调节而产生显著的抗病毒效果[4]。

实际上,对于中药而言其不同成分具有不同的疗效,且存在比较显著的量效关系。现阶段关于中药对细胞的抗病毒试验中,中药成分能够利用直接杀灭病毒途径保护细胞,同时还会经过促进细胞生长而产生抑制病毒感染的作用。量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成分需要有合适的剂量才可以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5]。

1.3 治疗真菌性疾病

最近一段时间,由真菌所诱发的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且真菌感染、条件致病菌感染等的发生率也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其中以各类皮肤真菌病最为显著,其次为免疫缺陷、抑制而诱发的真菌病等,真菌细胞为真核细胞,寻找仅对病原真菌毒性产生作用,而不累及宿主细胞的药物存在很大的困难。唑类抗生素为现阶段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但是其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在天然药物中对低毒高效的抗真菌药物进行寻找,并对其予以充分的开发利用,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值得对其给予关注[6]。

2 前景

中药复方在中医领域中为精髓和主流。但是在中药复方中其化学成分十分的复杂,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该以整体角度出发,作用部位包含多个靶器官。所以出于对中药复方的复杂性以及整体性进行适应和阐明的目的,应在药物、有效部位以及有效成分方面展开中药药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健,张中文,吴国娟.中药抗病毒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与作用机理[J].中国兽医杂志,2009,11(03):678-679.

[2] 吴君.兽医临床技术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J].兽医导刊,2008,12(12):473-475.

[3] 牛德料,孟日增,刘彩侠.抗菌肽在兽医临床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中国牧业通讯,2008,19(06):892-893.

[4] 朵存莲.浅谈中药在兽医临床的双向调节作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8,15(05):879-890.

[5] 吕玲.我国兽药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华南农业大学曾振灵教授专访[J].中国家禽,2008,19(11):783-785.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篇4

根据现行的体制设置,畜牧兽医两大业务主要是发展畜牧业。畜牧业,主要任务是引进优良的品种进行品种改良,通过对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深度推广,来获得养殖效益的提高。上述工作内容需要较大的投入,但是获益的确是广大农民。兽医工作,主要是掌握疫苗接种,检疫监督和动物疫病监测和诊断。这部分工作需要大量投入,但在检疫环节可以收回投资。乡镇畜牧兽医站大部分收入就是这部分的防检查费收入。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非常重视,组织人力从事防疫检疫工作。因而畜牧工作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直接的收入,往往被忽略,导致家畜改良,畜牧良种的推广,和畜牧业有关的技术培训等服务裹足不前甚至有倒退的趋势。

2.专业人才紧缺队伍素质普遍较低

乡畜牧兽医站目前的经济模式,自收自支是其重要来源,它的基础设施较差,所以专业的工作人员都不愿意在这里工作,造成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出现断档状态。

3.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3.1理顺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

目前整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系统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地方的乡镇站,人事、财务、资产归乡镇政府领导,这个系统是不利于发展乡镇畜牧兽医服务的。因此,理顺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系统,就是要优先做好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乡镇站在畜牧业和兽医专业方面,技术力量雄厚,其建站早和有历史沿革和背景,有和其他农业,林业,水利等资金拨付单位的不同特点,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应当采取“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以县畜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畜牧部门集中管理人员,业务,财务,乡镇主要负责行政工作和党的组织建设。县畜牧部门和乡镇既分工,又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合作,以促进畜牧业和兽医服务事业的发展。

3.2加强投入,促进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反过来畜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和不断进步。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生存和发展,又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各级的投入多寡密不可分。根据经济的规则,没有有产出,就无需投入。因此,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工作中要在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力度,使之成为发展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应当制定和完善政策,对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行政策方面的倾斜;应当加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投资部分。国内的畜牧兽医专家,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老同志都是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专家,我们应当创造条件,不拘一格,选拔和聘请他们组成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顾问组,对本地区,本乡镇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开展重点和难点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畜牧兽医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中的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室,已经被公认的畜牧兽医科技新成果的广泛引进,加大力度推广使用各类畜牧兽医技术组装设施,努力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还要加大资金投入。要加大资金投入,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投融资机制。应建立金融投资导向的投资或所有者,以农民为主体,吸收社会信用资金,外国资本,民营资本,企业和其他投入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促进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3.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篇5

[关键词] 兽医诊疗 管理 畜产品 安全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198-01

前言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畜牧业开始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依靠经验转为依靠现代技术,并且在市场经济中也占有稳定的地位。目前,人们将信息技术作为生物技术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从而使得生物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生物技术改革,要求基层兽医人员不仅要具备奉献农牧业的精神,而且也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能够使得基层兽医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兽医人员要不断拓宽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自身的业务知识,从而能够使得兽医工作向着健康化、稳定化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兽医诊疗管理要不断更新观念

近几年,我国新组建的动物医院大多都是股份制合作的企业,并且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并且我国兽医诊疗中的人员大多都属于编外人员。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与过去的兽医站相比较,兽医诊疗工作人员所承担的工作以及工作环境在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在加强兽医诊疗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从而能够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市场意识,最终能够使得兽医工作人员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随着新工作局面以及新体制的出现,这就要求兽医人员要真正意识到自己工作环境的变化,并且要不断改变自身的意识,从而能够使得自己更好的融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然而由于兽医诊疗市场管理没有得到完善和规范,所以兽医诊疗的市场竞争是比较复杂的。为了能够更好的迎接当前的挑战,兽医诊疗人员要具备一个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及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从而能够将市场竞争的压力转变自身的不断发展的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兽医诊疗人员要不但完善自我以及提高自我,从而能够使得兽医诊疗机构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最终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下去。

二、加强兽医诊疗管理要不断更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奶、蛋以及肉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因此畜产品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食品安全的频繁发生,这就使得广大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畜产品的质量。过去传统的兽医诊疗是比较单一的诊疗方式,通过打针的方式解决养殖和生产的相关需求。近几年,我国的养殖生产开始向着标准化以及集约化的法相发展,这就要求养殖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接受新技术的能力,通过新技术可以使得兽医诊疗管理具备雄厚的技术基础,最终能够使得养殖生产的自身科技含量得到了提高。因此,在兽医诊疗管理中,通过不断更新技术,可以使得兽医诊疗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最终能够确保畜产品的安全生产。

三、加强兽医诊疗管理要不断更新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养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以养殖户对我国兽医诊疗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兽医诊疗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而且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相关的畜禽养殖人员要把握当前的发展形势,并且要对当前的发展形势认真分析,检查自己服务以及自身群众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对服务方法不断进行创新,最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相关需求。通过对兽医诊疗管理的服务不断更新,才能够使得兽医诊疗的服务市场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从兽医诊疗服务的方式来看,过去传统的服务方式主要是指兽医诊疗人员在家里等待相关的养殖户来上门求医,这就使得兽医诊疗工作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在兽医诊疗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诊疗不及时以及服务出现间断的问题,并且在养殖户中也存在求医困难的问题。在兽医诊疗管理改革之前,我国的所有畜牧兽医站将诊疗工作都垄断了,这就使得养殖户的意见得不到尊重。然而在兽医诊疗管理改革之后,兽医诊疗人员能够满足相关养殖户的需求,从而兽医诊疗从过去单一的形式开始向着当前养殖生产全过程进行服务而转变,最终大大提高了兽医诊疗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兽医诊疗管理体制开始从单一的诊疗向着技术指导、诊断、市场、科技以及动物保健等各种类型转变,最终能够使得兽医诊疗管理机制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在兽医诊疗管理体制中,要形成对养殖户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服务、驻场服务以及签约承包服务的机制,,从而能够满足相关养殖户的发展需求,最终能够使得兽医诊疗自身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在加强兽医诊疗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更新观念、更新技术以及更新相关的服务,从而能够使得兽医诊疗管理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不败之地。与此同时,通过对兽医诊疗管理的加强,可以确保畜产品的安全生产,最终能够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并且能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兽医诊疗管理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现代技术,促进兽医诊疗管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振凯.加强乡(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加快畜牧业发展[J].科技.2008(11)

[2]. 大拉珍.依靠科学防疫 促进畜牧业的稳步发展[J].科技.2008(01)

[3]. 张甲年;张复明.浅谈县级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篇6

关键词:兽医管理信息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S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兽医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兽医管理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兽医管理促进农牧民增收、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国际动物产品贸易的需要。

一、 兽医信息化是兽医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1. 1兽医信息化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动物疫病的传播不仅会给疫病暴发地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给疫病暴发国非疫区正常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和贸易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兽医管理工作者要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国内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农牧民的增收,提高国内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切实提高对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兽医信息化能够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农牧区可能出现的动物公共卫生风险的有关信息进行及时采集、监测和分析,从而保证兽医管理工作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动物产业健康发展状况,及时对可能出现的疫病风险进行预警。

1. 2兽医信息化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兽医信息化通过建立高效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健康、流通和检疫状况监测网络,可以有效地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动物疫病是除自然灾害外,影响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最大风险。依靠信息网络对动物公共卫生的各种风险进行监测,可为兽医管理工作者针对各种动物疫病的传播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和手段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决策支持,从而不仅可节约大量动物疫病防控成本,还可降低畜牧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疫病风险并提高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这无疑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1. 3 兽医信息化是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需要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风险主要来自动物疫病。兽医信息化通过建立高效的动物疫病追溯体系,将有可能暴露在动物疫病风险下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生产、流通、屠宰等移动路径及时定位和控制,这就使得那些暴露在动物疫病风险之下的动物和动物产品能及时被发现、划定控制范围、迅速追踪,并使之尽快退出国内外市场。因而,兽医信息化为保证市场上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1. 4 兽医信息化是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也迅速扩大。要使我国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我国要具有强大的动物疫病风险控制能力和良好的产品安全信誉。而兽医信息化通过建立高效的动物疫病监测信息网络和动物疫病追溯体系,为我国出口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具备强大动物疫病风险控制能力并拥有良好产品安全信誉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 当前兽医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当前动物公共卫生和兽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虽然动物公共卫生服务应用系统已在建设时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安全保障措施,但仅是初步的安全防范,整体上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规划和安全技术保障,与国家的信息安全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同时,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也已成为动物公共卫生和兽医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2. 2信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动物公共卫生和兽医信息化应用基础薄弱,还停留在已有业务数据报表填报的初级阶段,缺少对可获得信息的综合性分析与数据的应用挖掘;各应用系统独立进行数据采集,经常出现同一基层工作人员需向多个上级归口管理部门重复上报同一数据的现象,不仅给基层工作人员带来负担,还容易导致数据统计口径和结果不一致,给管理和决策带来障碍。从信息服务能力来看,面向动物公共卫生决策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未能充分挖掘各项信息化工作的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兽医管理工作需要,以及人民群众知晓动物产品安全性、了解公共卫生及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知识的需要。

2. 3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当前动物公共卫生的兽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随着动物公共卫生服务应用系统建设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显露出现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的端倪:由于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和提升,部分早期购买的设备不但已超过了保修年限,而且配置偏低,限制了动物公共卫生服务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信息应用服务的广泛开展。

2. 4信息化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尽管当前已先后启动了多项兽医信息化标准建设,但总体来看,尚未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开放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尤其缺乏兽医信息资源应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标准,与标准配套的相关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各应用系统的开发没有统一的数据等标准可遵循,是造成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困难的原因之一。

三、 兽医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为适应我国动物公共卫生最新发展的需要,兽医信息化建设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

3. 1动物疫情预报预警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全国动物疫情监测和疫情快速报告网络,实现覆盖全国、涵盖各类动物疫情、外来疫病、突发疫情、人畜共患病的监测、报告、调查、分析、预警、评估与工作,是提高大范围、全方位动物疫情发现能力,加强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管理的信息保障。

3. 2 动物卫生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建设

动物卫生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建设,是要全面掌握牲畜从出生到屠宰全生命周期数据、以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形成一套完整、科学和高效的全国动物卫生安全监管信息的采集、监测、管理和分析的信息化网络体系。通过形成覆盖全国的动物标识追溯服务网络,加强中央与地方的信息共享,实现对动物及其产品移动路径的详细把握,更好地为动物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服务。

3. 3 兽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兽医人力资源是兽医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兽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是要全面收集和管理我国兽医行业各级兽医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诊疗机构,及其下属的各级公务人员、事业单位人员、社团管理人员、兽医执业人员等人力资源信息,提升兽医行业管理水平,建设高水平的兽医人才队伍。

3. 4兽医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随着现代兽医管理从监管监督向服务和合作的转变,兽医综合信息服务成为推动兽医管理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兽医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是要在集成动物公共卫生和动物产业发展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面向兽医行业的行政和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广大基层兽医工作者、养殖户和社会公众,提供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动物防疫信息服务,实现实时、便捷、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目标,提高兽医综合信息服务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全民的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和自觉利用、依靠兽医科技信息的积极性。

四、 加强兽医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及相关政策建议

4. 1 切实增加兽医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兽医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议切实加大对兽医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尽快改善当前兽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的状况。

4. 2 积极推进信息资源的集成、开发利用与共享

预防和应对动物公共卫生风险的关键在于动物疫情监测。要逐步改变目前动物疫情监测信息由多个业务部门掌握的格局,建议,设立兽医首席信息官,统筹协调动物公共卫生的所有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兽医信息资源的集成、开发利用与共享,为兽医管理工作者在疫病防控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增强兽医综合服务能力。

4. 3推动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标准体系的发展

建设标准体系是兽医管理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建议,制定动物公共卫生信息技术标准的规划,加强兽医信息应用标准体系建设,特别是要采取多种途径与相关部门、各省市合作,加快我国兽医信息应用标准体系建设和信息技术标准研发的步伐。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篇7

关键词:动物医学;人才培养;应用型

我国兽医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兽医行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职能,其所培养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必须要与我国兽医行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兽医行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动物医学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与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如何抓住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培养适应我国兽医行业发展要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已成为我国兽医高等教育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科学定位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兽医行业是为畜牧业服务的,而在大多数国家兽医行业是为人畜健康服务的,其在防控动物疫病、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兽医工作是一项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工作。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颁布《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对从事兽医专业技术工作实行职业准入控制。该办法借鉴国外执业兽医管理经验,规范执业兽医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2009年,农业部首次在吉林、河南、广西、宁夏和重庆5省市进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在31个省、市、自治区同时举行,这标志着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已进入实施阶段。在我国大力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主动调整,积极与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为促进我国兽医行业快速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

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兽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培养临床经验丰富的兽医师,其培养规格是通过兽医资格考试来控制的,兽医教育在本质上属于“精英教育+职业教育”,学生报考兽医学院需先获得普通大学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或先上1-2年预科。在我国,兽医高等教育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区别,动物医学专业还是一个“冷门专业”,考生报考的热情不高,学生毕业后除了一部分直接从事兽医工作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继续考研深造,这在“985”、“211”和一些省属重点高校更加突出,在这些高校学生考研深造的比例甚至超过了就业的比例,同时学生的就业取向呈现多元化,这就给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我国《执业兽医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一方面既是对从事兽医专业技术工作的准入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集中检验,它对培养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必将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培养应用型人才应成为动物医学专业始终必须坚持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今后无论是从事动物诊疗、动物卫生执法还是科研等相关工作,都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二、精心构建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的更新、师资队伍的优化、优质教材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我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实施后,兽医资格准入就有了门槛,《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规定“具有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民族兽医)或者水产养殖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可以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虽然这个门槛较低,在兽医界还存在争议,但这毕竟对兽医资格准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2009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和2010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全国性统考的合格率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执业兽医师通过率较低,其中2009年仅为6.4%,2010年为13.12%,平均分数也不高,这一方面说明了考生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题型和要求还不适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兽医及相关专业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考生对兽医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还不扎实,相当一部分报考人员还未达到执业兽医的从业标准。对此,高校必须从兽医行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体系建设。在我国,高校对单门课程建设的关注度往往超过了对课程体系整体建设的关注度。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目标出发,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课程结构科学合理、主干课程脉络清晰、选修课程丰富多彩、课程质量监控有力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明确各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任务、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要反映本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时更新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要满足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2.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造传统课程。要根据兽医行业承担兽医公共卫生社会职能的需要,开设“共患病防控”、“动物性食品安全”等相应的课程;要根据兽医主要工作对象从役用动物、食品动物、其它经济动物向伴侣动物转移的现状,开设“小动物疾病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兽医影像诊断学”等课程;要根据兽医行业服务对象从过去侧重于对个体病例的诊疗转变为对动物群发病的防制的特征,开设“兽医流行病学”、“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等课程。

3.要拓展教学时空,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在发达国家已非常广泛。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和硬件条件的制约,目前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率还不高。网络教学平台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有利于放大各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将改变师生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4.要加强选课指导,完善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一些高校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存在着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较小、选修课质量不高、学生选课较为盲目等问题。对此,除了要优化课程资源、提升课程质量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克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提高选课的科学性,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动物医学专业知识体系。

三、全面优化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环节

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然而,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已成为当前一些高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受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客观条件制约、就业压力较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实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学校只注重学生的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些学校因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实践性教学环节难以开展;一些学生只注重学历的提升,热衷于考研,而忽视了兽医技能的提高;一些学生专业思想不巩固,就业取向模糊,缺乏足够的夯实兽医技能的热情。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生产实践的要求相距甚远。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一般要经历基础教学、临床见习、综合强化、实践提升四个阶段,而实践环节则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实践环节主要包含实验教学、临床见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生产实习等,其覆盖了大学四年或五年(我国部分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学制为五年)全过程。全面优化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实践教学是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包含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两个部分,其中实验教学分为课程实验和实验课程,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根据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应坚持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服务“三农”紧密结合的道路,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保证实践教学学时,加强实践教学考核,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

2.要加强实验、实训场所和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需要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含大量实验动物)作为保证,但一些高校实践教学条件的制约和经费投入的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在兽医临床实践环节,需要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西方发达国家兽医学院一般都有设施完备的动物医院和一定数量的校外基地,而我国高校附属动物医院大多条件简陋,一些校外实习基地由于体制改革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临床实践需要,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改善临床实践条件。

3.要将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在教学方式上,要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逐步改变以往“以知识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更多地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科学研究、生产实习、社会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除了开设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外,还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设计、准备、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记录、处理、统计、分析,直至最后撰写出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在制度建设上,要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和实验室开放制度,通过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举办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在科技活动中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篇8

[关键词] 兽医诊疗 管理 畜牧业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202-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畜牧业也在从原来的经验型和传统型逐渐转变成为技术型和现代型的生产模式,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也逐渐稳步发展,增加我国畜禽产品的产量和品种。现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在畜牧业上也进行了一些信息技术的改革,基层的兽医人员都应该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能力,兽医人员要对这项工作具有献身精神,强化自身艰苦耐劳的品质。由于兽医工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一定要提高兽医的诊疗管理,保证我国畜产品的安全生产。

二、更新兽医诊疗管理的观念

近几年来,我国新成立的很多动物医院都是股份合作制的性质,也实行了市场化的运作,和其它企业一样参与我国的市场竞争。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兽医诊疗人员都是在改革之前兽医站的编外人员,相比于现代的体制与背景,这些兽医诊疗人员的工作职责、环境和性质等于以前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要想加强兽医的诊疗管理,就应该首先更新兽医诊疗人员的观念,提高诊疗人员的市场意识,积极使自身适应新体制,这就要求兽医诊疗人员能够积极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变化之中,意识到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竞争,特别是在目前的兽医诊疗市场的管理还并没有完全规范的条件之下,兽医诊疗人员面临着更加复杂、更加困难的挑战,因此,兽医诊疗人员只有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积极主动迎接挑战,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兽医诊疗的管理,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三、加强我国兽医诊疗管理的服务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畜牧产业与养殖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很多兽医诊疗的服务工作也随着养殖户的需求与要求在不断的更新与提高之中,兽医诊疗管理的体制改革不仅为我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很迅速,兽医诊疗人员就应该对目前的形式加以分析,同时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充分了解养殖户的需求,从而找出自身的差距,改进与创新服务方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保证兽医服务市场的稳定与长久的发展。从兽医诊疗服务方式的角度研究来看,过去兽医诊疗的传统服务方式是诊疗人员在诊所等养殖户上门求医,导致兽医诊疗工作一直都处于被动的局面;并且,在兽医诊疗的过程之中,经常会由于耽误时间而造成不能及时为养殖户服务以及服务间断的情况,很多养殖户在求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求医难的问题。在我国实施改革之前,基本上所有的兽医诊疗工作都处在被畜牧兽医院垄断的情况,而非兽医站的诊疗人员要想对诊疗市场插足是很困难的,有很多养殖户虽然对这种体制存在很多意见,但是得不到解决,也只好选择委曲求全。但是在实施改制之后,如果兽医站的诊疗人员不能够满足养殖户的需求,他们就能够去其他的兽医站求助。通过改制,把过去单一的兽医诊疗转变成了为养殖生产的全过程都进行服务,诊疗人员也从过去传统单一诊疗的方式,转变成了集技术指导、诊疗、动物保健、科技指导等多种类型的全方位服务,同时,诊疗人员还针对一些养殖户制定了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巡查服务,通过驻场服务、签约责任承包服务等多种方法来满足我国养殖户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良好发展。

四、更新兽医诊疗管理的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奶、蛋、肉等畜禽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这些产品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由于过去传统的兽医诊疗方法就是单一的对畜禽进行诊疗服务,也就是打针,这种方法只是能够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畜禽产品的需求。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业更加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这就要求从事养殖的人员首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同时,养殖生产也使用了很多科学方法,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兽医诊疗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就必须在技术上有所更新,对兽医诊疗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使兽医诊疗服务的本质得到加强;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相关部门能够对兽医诊疗实行依法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兽医诊疗人员都必须持有执业兽医资格,加大监督管理与执法的力度,对无证行医以及违规操作者进行教育和处罚。

五、小结

综上所述,畜禽产品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中的养殖、疫病防治、屠宰、加工等很多环节都会影响到畜禽产品的安全,这就使产品的安全问题得到很多人民的关注,政府与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保证我国畜禽产品的安全。同时,应该加强兽医诊疗的管理,更新兽医诊疗管理的观念、加强兽医诊疗管理的服务、更新兽医诊疗管理的技术,促进我国畜禽产品的安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福.加强兽医诊疗管理 为畜牧业发展服务[J].民营科技.2007(07).

[2]张雪梅;张冬梅.动物防疫与猪产品安全生产[J].山东畜牧兽医.2009(03).

[3]朱淑琴;胡爱民;刘珍优.加快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素质的思考[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9(06).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篇9

[关键词] 中兽医 畜禽病毒性疾病 防治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85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261-01

畜禽病毒性疾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不但能够造成动物大批量死亡,还会对畜禽产品的品质造成严重影响,使得动物制品、蛋奶等畜牧产品达到不到安全标准,给养殖场造成致命的经济损失。同时一些病毒还能够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类,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虽然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很多病毒性疾病的相关疫苗被研制出来,但是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传统西药治疗和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何提高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效果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1 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中应用价值分析

1.1 中兽医理论和现代动物免疫理念存在一定的联系性

中兽医经典理论指出畜禽健康生长需要正气的支撑,畜禽脏腑、气血功能正常才能抵御外界邪气的侵袭,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理论中指出邪气即为外界的疫疬、六淫之气,当畜禽机体正气不足,就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外界邪气侵入诱发机体患病。而现代医学领域认为,畜禽机体内的脏器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具备防御、监视和自我修复功能,能够有效抵御外界致病菌的侵入,这方面理论研究和中兽医经典正气理论基本吻合。畜禽机体内自我稳定功能的发挥能够有效抵御和清除体内存在的抗原,降低外来致病因素对畜禽集体产生的危害,同时还能够调整体内循环,分泌相应的免疫抗体,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这和中兽医医学体系正气维持阴阳平衡的理论观点基本一致,这些相似性都为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2 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过程中中兽医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随着现代兽医学领域对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力度不断深入,对诱发机体系统损害的致病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还无法全面揭示其中原因。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在防治过程中如果单一采用免疫促进剂或者免疫抑制剂对畜禽进行治疗,难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实际病毒性疾病免疫注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免疫失败的案例,而中兽医在进行畜禽病毒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将免疫促进剂、抑制剂和免疫调节综合运用其中,最大限度的对畜禽动物机体免疫系统进行调节,最终提高畜禽动物的集体免疫力。例如在病毒性疾病预防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甘草、黄芪等中草药,干草中的甘草酸苷和黄芪多糖成分能够对动物机体产生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而且这种调节往往都是双向的。而黄连、白花蛇草具有清热解毒,对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过程中中兽医尤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2 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过程中中兽医具体应用

2.1 中兽医在家禽病毒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在家禽养殖过程中,新城疫、禽流感和肾形传支已经成为威胁鸡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常见病毒性疾病,这些疾病的往往防治难度较大,一旦发生将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新城疫、禽流感和肾形传支等病毒性疾病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在《黄帝内经》中,这些疾病都被定义为疠和瘟,都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瘟疫有两种含义,其一就是瘟疫,因为瘟疫以温热性质居多,所以凡说瘟疫就是指温热性质的疫;其二仅指温热性质的疫,因疫不只有温热性的,还有寒性的。因此,针对这些病毒性疾病下需要辨证施治,采用促进体液免疫细胞生产能,诱导感染苏产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其中常用中药有黄芪,淫羊藿,仙茅,菟丝子,红豆,绿豆,黑豆,桑枝,地丁,蒲公英,其能够促进体液免疫细胞产生。而黄芪,海藻,青蒿,白芍,红花,桑白皮,当归,白芷,艾叶,花粉,吴茱萸能够促进机体产生相应病毒的干扰素。常用的板蓝根,大青叶,一枝黄花,贯众,射干,山豆根,虎杖,黄芩,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抗流感的作用。结合上不同病毒性疾病,配伍不同的药物,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经济损失有着很大帮助。

2.2 在牛羊猪病毒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最近几年,随着牛、羊、猪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各种病毒性疾病呈现高发趋势,由于这些动物体型较大,前期经济成本投入高,一旦发病,将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最近几年。牛羊猪口蹄疫、羊痘、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症等病毒性疾病呈现高发趋势,尤其是口蹄疫疾病,O型口蹄疫免疫效率越来越低,传统药物防治难度较大,治疗时间长,费用高。而利用中兽医防治能够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通过最近几年实践发现,使用贯众200g、白花蛇舌草200g、板蓝根200g、金银花100g、黄芪、黄芩各200g、党参100g、薄荷、荆芥各300g、连翘、当归、甘草各100g对防治牛羊猪口蹄疫有着很好的效果,此外有报道证明该组方对疱疹病毒感染治疗有效率为92%。此外,使用黄柏45g,黄连3g,黄茂6g,桅子6g,水煎灌服防治羊痘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总之,随着中兽医在畜禽疫病防治中研究不断深入,我国中医中药领域的应用价值将会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在未来势必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戴宗强.中兽医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可能性及其途径探讨[J].农技服务.2015(09)

中兽医学就业前景篇10

【关键词】兽医管理体制;防疫;兽医制度

建立一个有效和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兽医基层改革发展的目标。近年来,由于流行的各种动物疫病,迫使基本兽医体系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这不但影响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前景,而且也阻碍了畜牧业的良好发展。

1、主要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顺畅

当前系统不顺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落后的管理体系,责,权,钱分管不明,上级的重视程度不够所造成的。兽医站实施条、块双重管理之后,业务工作成为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要部分,由于资金是由所在乡镇政府负责分配,导致了劳动力与工资不能挂钩,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导致基层兽医人员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责任意识不够强烈。由于管理制度不够严谨,一些人在工作中趁机非法占有集体资产,在某些领域的基本药物都不够日常使用,这种行为对畜牧兽医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目前在中国,是由多个政府共同管理基本的兽医工作,正因为这样导致了职责的分工不够明确。例如:由卫生部门管理的一些家畜卫生监督工作,工商部门管理的屠宰企业屠宰管理和检疫工作等。基层兽医管理的效率低,基层兽医机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正是因为没能合理的利用政府资源,不当的管理措施所导致而成的。

1.2人才与技术的缺失

由于基层条件的艰苦,大部分的研究专业人员,选择留在县城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情况下,经济条件普通的基层大多数都留不住人才,现有的员工大部分也都是没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基层员工不仅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而且也缺乏交流培训的好机会。导致这些领域技术实力薄弱,如果当地的疫情变得复杂,就没办法在最合适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于高层的预防要求,检查工作就难以落实。

1.3基层兽医体制建设落后

在有限的条件下,基层工作条件相对艰苦没办法引入顶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造成基层人员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不能满足当地的需求,这一问题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某些领域在设备方面还不如当地的畜牧企业的实验室,并采取同样的方法对不同的疾病,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基层兽医的作用。在体制和监管制度上,兽医工作没有连贯性以及动物防疫和牲畜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是由于缺乏基础兽医公共服务的特殊性,认为它是一个普通的农业院校,并且随意的退出所导致而成的。

2、关于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2.1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

根据服务和福利功能的分离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改革。按照城镇或地区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是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的,以促进动物防疫、检疫服务和技术推广以及公益的职能。为了能够顺利的走向市场,需要将原本的乡镇畜牧兽医站所承担的门诊服务及业务操作进行科学界定,并且与公益性职能合理的分离。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的机构。

2.2完善兽医管理的法律法规

加强法制兽医工作的建设。据调查世界贸易组织,为了建立和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需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惯例的有关规则。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 ,执业兽医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官方兽医制定管理等,在兽医管理工作中使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了保障作用。推进兽医管理的有效及健康发展。

2.3完善基层兽医财政保障机制

为了统一管理兽医行政,兽医行政执法,兽医技术支持机构(实验室),所需费用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有,执法机构和负责的畜牧兽医及兽医技术支持机构(实验室)的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是为了保证其人员支出和日常运营的经费。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产品及检测等有毒有害残留物是由各级政府资助纳入财政处于同一水平进行预算,并且及时发放。行政事业性收费和防疫,检疫,财政应当按照“收支两条线”的政策进行管理。为了确保专款专用,对与资金的使用一定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2.4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中央行政机构包括农业部内设机构。按照审批程序,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与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及兽医工作是需要由省级人民政府来确定的。兽医职介机构人员,为了遵照各类兽医工作的兽医机构职责,必须加强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共同编制的农业(养殖)和财政各级负责部门的审核,原则上在现有的人员配置中来回调换,个别确有困难的县(市,区)可从本级同类编制数量来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施秋艳,等.乡镇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探索[J].中国牧业通讯,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