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十篇

时间:2023-12-13 17:08:46

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

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篇1

关键词:农作物;环境污染;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S1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12

近几年来,为有效解决秸秆焚烧所产生的系列问题,每年秋收之际,各政府相关部门都会加大秸秆禁烧宣传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同时采取媒体专题报道、发放宣传资料、严格制定秸秆焚烧罚款规定等措施控制秸秆焚烧问题。然而,农作物秸秆却愈烧愈烈,其燃烧产生的浓烟严重污染了环境,危害着人们健康。目前,焚烧秸秆已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严重影响着人民生活和交通安全。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秸秆利用率低,留着用处很小,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秸秆焚烧现象。对此,进一步提高秸秆开发利用效率,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关键。

1 发展科学技术,促进资源再生

在国外,尤其农业发达国家,除了将作物秸秆粉碎还田以外,依托科技手段,还产生了秸秆发电、秸秆饲料、秸秆汽化、秸秆建材等新路子,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高了秸秆利用率,是值得我国大力推广的。美国有24个农业州,这些地区每年收集农作物秸秆近5000万t,这些秸秆有的粉碎加工用作饲料,有的通过高强度挤压作为建材建造房屋。此外,美国、欧洲一些地区还推出了将秸秆作为生物燃料、利用秸秆发电等举措,有效提升了秸秆利用效率。作为世界上首个利用秸秆发电的国家,丹麦当地农民将农作物秸秆卖给电厂发电,秸秆燃烧后产生的草木灰电厂又无偿提供给农民作为肥料,如此以来,电厂降低了原料的成本,百姓享受了便宜的电价,环境受到保护,新能源得以开发,同时还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串联起了一个“黄金圈”。

2 加大项目投入,坚持科学发展

目前,国内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几千年来,我国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主要在喂养家畜、生火做饭、脱坯建房等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草坯房早已不复存在,农民大都用起了燃气炉,耕牛也换成了拖拉机,这使得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减少。当下,我国秸秆造纸、秸秆发电等秸秆利用项目较少,不足秸秆总量的30%,造成了大量秸秆被废弃在田间地头,很多农民就会将之付之一炬。就农作物秸秆问题,政府急于打压,农民急于焚烧,归根结底,这是由于我国秸秆利用存在着投资大、见效慢、技术不成熟的窘境。因而,要进一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加大秸秆再生项目投入,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其实,我国每年有7亿多t秸秆,如果能转化其中的50%,其规模效应也是不可估量的。

3 加强政府管控,提高利用效率

近几年来,国家已经日益重视秸秆再利用问题,2015年11月,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环保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强秸秆利用与秸秆禁烧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国秸秆利用率达85%以上。

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健全资源评估体系,逐步建立秸秆禁烧考核、奖惩机制;要求各政府单位尤其是农业大省,要进一步强化无人机监测、卫星遥感等技术的应用,提高管控效率。

积极推动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积极扶持秸秆项目发展,帮助建立规范化秸秆储存场所;通过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等措施,拓宽秸秆利用渠道;支持秸秆代木、有机建材、生物质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配套措施,进一步延伸秸秆利用产业链,以秸秆再生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 结 语

总体而言,秸秆焚烧现象的根本在于秸秆利用率低下,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加大对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的补贴力度,加大对秸秆收集处理机具的补贴,加大对秸秆收集、利用环节的补贴,切实提升机械配套水平,建立秸秆利用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群.秸秆焚烧成因及解决对策[J].山东农机化,2014(05).

[2] 赵西川.加大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J].农技服务,2014(03).

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篇2

一、工作目标

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施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杜绝秸秆焚烧现象,确保“零火点”,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年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今年,环保部将全年实行“火点”监控,垃圾焚烧等火点将不再核销。对此,将禁止焚烧垃圾、枯枝等列入全县禁烧工作范围,各镇、新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今年秸秆禁烧工作的艰巨性,强化责任意识。各镇要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长效禁烧机制,各单位要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秸秆禁烧领导小组,负责所辖地的秸秆禁烧工作。认真总结借鉴秸秆禁烧工作经验,充分听取和吸收基层干部群众好的想法和建议,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召开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今年秸秆禁烧工作,确保今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力度不减、成效更大。

新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成立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长效机制,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秸秆、垃圾、废弃物等禁烧工作。

(二)优化种植结构。各镇要加快农业产业布局和区域种植结构调整,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科学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大力推进建设蔬菜基地、瓜果基地、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特色园区生产基地等重点农业项目,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在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减少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

(三)推进综合利用。各镇要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促禁”的原则,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引导和扶持力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机制。深入推进秸秆还田、秸秆堆肥、秸秆饲料化等多种形式的利用,继续将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作为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先行措施,在农作物收割期间,充分利用现有农机装备,积极组织做好农作物秸秆还田工作,培育秸秆还田专业服务组织,不断扩大秸秆还田作业规模。要因地制宜,鼓励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利用领域,提高利用效益,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赢局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种粮大户要全面实行秸秆还田或综合利用,严禁焚烧秸秆。

(四)建设秸秆收储体系。各镇要以村为单位,建立秸秆集中收储场,专门用于农作物秸秆的堆放和周转。大力培育秸秆经纪人队伍,鼓励有条件的秸秆发电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组建专业化的秸秆收储运公司,建设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政府补贴、市场化推进的收储体系,逐步实现秸秆收储运专业化和市场化。

(五)强化巡查监管。各镇要按照“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区、监督管理无缝隙”的要求,建立“县督导、镇负责、村为主、组管户、户联防”的禁烧工作机制,强化镇、村、组三级管理网格主体责任,明确各网格责任人和监管人。农作物收割期间,各镇要组织力量,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巡查监管和驻守值班,通过组建应急小分队、设置监控点、组织流动哨、党员包户等方式,及时发现并制止秸秆焚烧行为,确保“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六)实施部门联动。各有关部门要建立秸秆禁烧分工协作机制,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农作物收割期间,各有关部门要分片包干,督查指导各镇秸秆禁烧工作,帮助解决当地存在的困难,对苗头性、倾向性焚烧行为及时劝阻,一旦发现秸秆焚烧现象,立即联系镇政府处理处置,对问题严重的地区要及时提请县政府予以通报。

(七)开展联防联控。各镇要建立秸秆禁烧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禁烧工作信息共享,及时通报区域秸秆焚烧情况,提高突发火情应急响应能力,相邻地区要适时组织开展跨区域秸秆禁烧联合巡查执法行动,扩大宣传,形成声势。同时,探索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建立区域性秸秆收储网络,优化农机资源配置,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八)落实政府帮扶。各镇政府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转化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将秸秆禁烧工作作为了解基层、了解农村的契机,与“双联系”工作、扶贫帮困、农村环境治理、生态县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想法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针对农忙时期,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及时调度农作物收割播种情况,调整工作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旋耕播种,化解秸秆禁烧与农民抢收抢种的矛盾。加强对秸秆堆放的管理,防止集中焚烧、水体污染及火灾隐患。充分估计天气、农作物倒伏等原因等带来的影响,研究做好应对措施,帮助农民做好农作物收割播种、秸秆粉碎还田、离田清运等工作。

(九)注重宣传引导。坚持把宣传引导作为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楼宇广告、短信等各类媒介进行宣传,同时采取印发《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通告》和《关于禁止秸秆露天焚烧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政策明白纸、启动巡回宣传车、悬挂标语条幅、编发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深入报道先进典型,公开曝光反面现象,引导全社会共同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同时,面向社会,多形式、多渠道公布监督举报电话,争取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强化培训指导,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普及,组织农技骨干深入田间地头,狠抓秸秆综合利用,通过大户示范、重点推广、开现场会、办田间课堂等措施,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扶植一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三、落实奖补政策

(一)明确奖补对象和标准。根据省、市秸秆禁烧奖补政策,实施以奖代补,对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每亩奖补20元。奖补资金由县级以上财政承担。

(二)规范奖补资金使用。奖补资金专项用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支出,重点用于农作物秸秆发电财政奖补、秸秆还田财政奖补、秸秆还田机具补贴、秸秆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秸秆沼气利用、秸秆成型燃料利用、秸秆归集收储体系建设等方面。具体奖补办法由县财政局会同县农委、县环保局另行制定。

(三)加强资金监管。县财政要加强对奖补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严肃查处,确保奖补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县财政部门会同环保、农业等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年度绩效自评,并将结果于2017年2月底前分别报送市财政、环保、农业部门备案。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负责日常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开发区对辖区内秸秆禁烧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具体责任人。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认真开展秸秆禁烧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宣传教育、资金奖补、困难帮扶、监督管理、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方面职责,确保各项秸秆禁烧措施落到实处。

(三)安排专项资金。县政府安排秸秆禁烧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作秸秆禁烧考核、表彰、奖励、办公等经费。

(四)实行保证金制度。各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禁烧保证金各缴纳5000元,镇其他班子成员每人缴纳禁烧保证金1000元;开发区管委会、县发改委、县环保局、县农委班子成员,按每人1000元标准缴纳个人保证金。上述保证金由各单位统一收取并上缴县财政指定帐户,年底考核后个人保证金余额部分由县财政等额配比奖励。各镇可制定保证金制度,金额不得高于上述标准。

(五)明确部门职责。各有关部门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做好秸秆禁烧日常督查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秸秆禁烧日常工作,抓好组织督查和调度,做好卫星火点认定取证、案件移交、通报、信息等工作。

县农委:负责牵头做好秸秆在农业领域的综合利用,指导秸秆还田、秸秆离田、秸秆收储、秸秆堆肥、秸秆饲料化开发、秸秆基料化、秸秆气化等工作的实施,加强农业领域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县发改委:负责牵头做好秸秆在工业领域的综合利用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和资金,负责指导秸秆发电、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工业原料开发等工作的实施,拓展工业领域秸秆综合利用渠道,提高综合利用效益。

县财政局:牵头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政策的制定,负责筹措并及时拨付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相关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县公安局:负责打击蓄意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环境的行为,对雾霾气候下的交通安全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及时消除秸秆焚烧造成的火灾隐患,及时道路交通安全信息

县城市管理局:负责露天焚烧生活垃圾的查处。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做好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秸秆禁烧巡查和宣传工作,及时道路交通安全信息。

县安监局:负责督促秸秆焚烧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和安全事故取证、处置、报告工作。

县教育局:负责对教师、学生保护环境和禁烧秸秆工作的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禁烧秸秆。

县气象局:负责雾霾等不利天气情况下的预报预警工作,及时气象信息。

县广播电视台:负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面的舆论宣传引导,协调新闻媒体做好相关宣传报道并刊播公益广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严格督查考核及报告制度。县环保局牵头,相关单位参与,成立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督查小组,分片包干、现场督查指导(见附件2)。对各镇、开发区贯彻落实县政府各项禁烧措施情况及履职尽职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发现的火点、焚烧痕迹等及时通报各镇、开发区管委会,同时报县禁烧办。县督查室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督查。

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篇3

秸秆焚烧一直是全国的一大公害,对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成为社会各界和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禁烧作物秸秆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列入了为民办的十件实事,纳入了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向全市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对这项个工作作了专题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清利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足全局、做好本职,打一场攻坚战;周清利市长和周连华常委、副市长要求农机部门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玉米秸秆还田和禁烧。我们也从实际、本职出发,好事好办、实事实办。

(一)秸秆转化利用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秸秆焚烧,长期以来,久而未决,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要全面解决全市焚烧现象,必须坚持全面禁烧和转化利用两手抓,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将转化利用作为实现禁烧的根本途径。通过秸秆转化利用工作,为禁烧工作寻找了出路,它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角度,践行了科学发展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秸秆转化利用工作的重要作用

据测算,我国每年产生秸秆6亿多吨,如果用来发电可代替3亿吨标准煤,全部用做饲料可相当于1.5亿吨粮食。我市**年前,种植玉米180万亩,约90万亩存在严重的秸秆焚烧现象,烧掉秸秆4.5亿公斤。4.5亿公斤秸秆如果用来发电可代替20亿吨标准煤,如果加工成饲料可相当于1.3亿公斤粮食,而如果用来还田,可相当于给土壤增加6500吨尿素、900吨钾肥,对于保护资源、优化环境、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角度出发,做好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实事。

(三)秸秆综合转化利用的主要途径

通过几年的调研论证,并从我市实际出发,总结了秸秆综合转化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一是秸秆机械还田。这是我市转化利用玉米秸秆最有效、最直接、最主要的技术路线。即将作物秸秆用机械粉碎后通过耕翻还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秸秆机械还田也是我们农机部门的重点工作,在秸秆禁烧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也使农机工作站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提高了农机部门的地位。二是秸秆养畜。主要用作青贮饲料,多数将秸秆粉碎后,装入青贮池,压实密封发酵后,用作牛、羊饲料,也多采取黄化、氨化、糖化等方法,可以加工成饲料,还可加工成颗粒状和块状干饲料,便于运输和贮存。还有的用于自然养猪法养猪。三是生物转化。主要有三种方式,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蔬菜;秸秆养藕;沤制有机肥。四是能源转化。一种方式是秸秆气化,用于农民的日常烧水、做饭和取暖;另一种是玉米秸秆制成沼气,用于生活燃料或者燃料后发电。

二、对过去秸秆转化利用工作的回顾

1、禁烧工作多年来不曾解决

多年来秸秆是影响作物播种的突出问题,如何处理作物秸秆,成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没有很好的利用方式,各地大面积焚烧秸秆的现象时常发生,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毁坏树木和耕地,影响交通安全,甚至发生火灾、交通事故等重大安全事故。

我市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以前90%以上的秸秆都被焚烧,露天焚烧秸秆早已形成了恶性循环,一直是我市一个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市委、市政府也一直将这项问题作为重点来抓,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措施,使这项工作的收效一直不明显。

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篇4

近年来,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能源局等部门,分别出台了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禁止焚烧秸秆、促进生物质发电等文件。2014年9月30日,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2014―2015年)》。应该说,政府有关部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出现了不少成功做法和经验。

然而,秸秆焚烧现象并未得到根治,还出现禁而不止的势头,主要产粮区秸秆焚烧问题尤为严重,2014年火点明显多于以往。以下列举三个例证。

其一,2014年1月,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13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情况:夏季秸秆焚烧火点数最多的两个省:安徽1775个,河南1272个;秋季火点数分别为570个和506个,仍居前两位。

其二,环境保护部官网了2014年9月29日―10月5日全国秸秆焚烧火点卫星遥感监测结果:11个省份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74个。居前4位的省份为山东、河南、辽宁、河北,每公顷耕地上火点数分别为23、22、6、6个。

其三,2014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第1版报道,河南省环保厅组织7个督导组,对全省秸秆禁烧情况进行了巡查督查,发现着火点7893个;发现的共性问题有:一是火点多,过火面积大。部分市、县的公路两侧狼烟四起,火光冲天,气味呛人,土地因烧秸秆而一片焦黑;个别地方过火范围长达数十公里。二是地方政府没有切实履行好协调监管职责。三是对秸秆禁烧的宣传不够,农村看不到夏季秸秆禁烧的宣传场景和标语。

秸秆焚烧会加重大气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会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引发火灾烧毁周边的树木和农作物,甚至引发森林大火,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会增加区域性雾霾天气出现的可能。雾霾是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秸秆焚烧烟尘和气味被风带到周边,也会在浓度差作用下弥散,影响大气环境。如果居民都能闻到大气中焚烧秸秆的味道,反映大气环境已经受到了影响;其实,没有闻到烧秸秆气味并不代表没有受到影响,可能污染物浓度已经升高。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污染物成分源解析发现,在2014年10月的三次灰霾发生过程中,秸秆焚烧时大气中钾元素比例上升明显,对灰霾天气形成的影响不可忽视。秸秆焚烧对某个城市雾霾的污染源贡献多大,要做理性分析。例如,由于北京市周边的秸秆焚烧火点少,对雾霾的污染源贡献不大;对周边焚烧秸秆火点多的中小城市,对雾霾的贡献则要大得多。其道理不言自明:风大时北京不会出现雾霾天气,居民也闻不到秸秆焚烧的气味。而对一些中小城市而言,秸秆焚烧的烟尘和污染物将加重大气污染程度,与其他污染物叠加并成为雾霾发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秸秆焚烧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发现,秸秆焚烧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多项污染指数升高。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引起咳嗽、胸闷、流泪,重时会诱发支气管炎。如果秸秆焚烧排放的烟尘与其他污染物叠加,导致PM2.5浓度升高并出现雾霾天气,到医院就诊的老人、儿童人数增加,这已被北京、南京等多地的研究所证实。一些研究也发现,呼吸道疾病与雾霾天气存在相关关系。

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工作,力求农田不冒烟;而农民则千方百计地烧掉秸秆。结果是秸秆禁烧工作年年抓,而秸秆焚烧现象年年发生,卫星监测到的2014年着火点比以往年份更多一些。因此,研究秸秆焚烧的原因,出台的政策措施才能对症下药,收到预期效果。

1.时间紧是客观原因。对农民而言,秸秆烧掉最省事。在农忙时,既要收又要种,而且不能过了季节。作物收获非常重要,光种不收的事没人干;种就更重要了,不种下一季没得收。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妇女、老人是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收割机的普及取代人工劳动成为作物收割的主要工具。由于土地所有权的限制,一些地区尚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受收割机类型、地块大小和地势起伏等条件影响,收割机主人怕机器受损,一般要留出8―10公分高的麦茬。农民在把小麦、玉米等作物抢收到家后,还要再把秸秆捆扎搬离田间,既没有时间也有些力不从心;而留在田里的麦茬又必须除掉,否则不能种下一茬。“不烧怎么办”是农民的无奈选择。

2.行为惯性是主观原因。农民认为,秸秆烧掉最方便。在调研时我们常听到种粮大户、村民主任等人在谈到秸秆焚烧问题时说,秸秆焚烧也有好处,能增肥、灭害虫、减杂草。焚烧秸秆产生的草木灰含丰富的钾元素,可以改良土壤结构;秸秆焚烧时的高温可以烧死虫卵、杂草种子。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地方政府对秸秆禁烧的宣传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一些农民对秸秆还田、免耕等的效果不太了解。尽管专家认为,秸秆焚烧会对土壤微生物、对地力等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农民缺乏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的知识,没有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特别是对区域性大气污染影响的危害性,行为惯性使农民优先选择了焚烧。

3.缺乏出路是重要原因。农

民选择烧秸秆,是因为划算。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炊事和取暖用上了电、液化气等能源,秸秆用作薪柴的需求下降了。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发展,秸秆作饲料的用量减少;由于部分农村治安差,留守老人、妇女不敢养猪、养牛、养羊,怕还不到出栏的时候就被偷了;打击农村偷窃行为需要引起重视。秸秆还田成本偏高。有关研究发现,秸秆粉碎还田,撒腐蚀剂、旋耕和增水作业的成本在每亩130元左右。秸秆做沼气原料,一些地方一家一户建沼气池不划算,农民不愿意投资。编织草帽、草苫等原有用途,因工艺失传、年轻人不愿干等原因,用量有限。做蘑菇基料,很难规模化利用。秸秆收购价格较低,运到路途较远的造纸厂、发电厂,农民的收入抵不上运费。秸秆发电用量大,但能量密度小,燃烧值低,不易运输且成本高(“百里不运草”)、所需存储场地大,一次投资大等,有补贴企业才愿意投资建设生物质发电厂。上述种种原因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秸秆无法用掉只好烧掉。4.缺乏长效机制是关键原因。尽管秸秆用途不少,如可以还田做肥料,可以青储用做饲料,可以做蘑菇基料;可以造气供居民使用;可以造粒或生产燃料棒,供锅炉使用;可以用作编制手工艺品、人造板和电厂原料等,但在农民力所能及范围内且能赚钱的用途并不多,也缺乏对农民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而得不到多少实惠、“赔钱赚吆喝”的事农民不愿干,企业也不会主动去干。由于秸秆收购季节性很强,如果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撑,企业利用秸秆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就秸秆收购价格而言,农民认为不赚钱;而对一些生物质发电厂而言,与燃煤电厂相比并没有什么成本优势。由于污染问题,国家禁止草浆造纸。由于秸秆综合利用存在规模小、效益低等问题,尤其是适宜农户分散利用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不多,利益共享机制缺乏等原因,导致秸秆焚烧禁而不止。

5.认识不到位和监管不力是外因。对秸秆焚烧的危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靠落实文件、靠上级督促禁烧秸秆,难以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由于对“情节严重”的焚烧秸秆行为缺乏量化指标,执行起来的尺度难以把握:过轻起不到惩戒作用,过重会引起当事人的矛盾。对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乡村干部很难“较真”,毕竟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虽然国家对秸秆禁烧有一定补助,但不足以支撑基层工作人员的支出;且农村分管禁烧秸秆的工作人员也不可能把全部精力用在监管上。由于监管的时紧时松,即使被移出田间的秸秆,一旦监管放松还会被农民烧掉。

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利用。秸秆焚烧,改革开放前没有,联合收割机使用前很少,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解决秸秆禁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需要管理者的智慧。“解铃还须系铃人”,农民是烧秸秆的行为主体,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加大宣传力度,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可以用张贴画、科普讲解、村头黑板报、张贴标语等形式,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问题。除了常年性的宣传,还可以选择每年的夏秋收获季节集中宣传时间,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和具体做法,宣传秸秆还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等。用技术指导农民,用效益吸引农民,用示范带动农民。通过广泛的宣传和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秸秆的综合利用能力,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焚烧了秸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还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公路和铁路的正常运行;使乡村干部认识到,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秸秆禁烧,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农民不敢烧、不愿烧,秸秆禁烧才能见效;只有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二)将秸秆还田放在优先位置,提高农业发展后劲

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土壤有机质下降、过度依赖化肥、化肥利用率低并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等实际问题出发,应把以还田为主的农业利用放在优先位置。具体做法上,可以采取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直接还田等形式。如选取叶子等软质、易腐熟的秸秆用作堆肥、沤肥并施用于田间;选择适合的秸秆用作饲料喂养牛、马、猪、羊等牲畜,再将牲畜粪便施用于农田;在收割时直接将秸秆粉碎并均匀地撒在田间,用拖拉机旋耕入土,既解决了收割下来的秸秆,也解决了留在田间的秸秆,形成“秸秆切碎—拖拉机旋耕—插播种”的还田模式;还可以发展形成建大棚—养猪—建沼气池—沼气用作炊事、照明等的“四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我国南方的一些家庭,建沼气池不但利用了秸秆,还解决了部分燃料来源,沼气渣还用作肥料,可谓一举多得,应加以推广应用。针对秸秆还田等农业利用中的问题,应出台相应措施,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规划并推广低成本、高效率和少污染的秸秆利用方法,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三)打通产业链条,培育新的商业模式

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形成产业链,扩大就业机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应在满足农业、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从秸秆数量、品种及利用现状出发,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的能源化、工业化利用。可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建设示范工程,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解决秸秆收集难的问题,需要探索和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对成片的秸秆,应从收割机收集入手,在收获农作物果实的同时将秸秆收集并运出田间;对零星的秸秆,可采用农户收集+村粗加工+公司规模化利用的方式,由农户收集并运到村里的集中点,进行粉碎、压块等粗加工,生产成燃料或原料。这样做,既有利于储藏、运输,解决运草的经济性问题;企业再进行利用,可以形成规模效益。

此外,国家应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如对用秸秆生产乙醇等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给予必要支持。一些高校和地方在开发秸秆的化学利用,用于生产乙醇等。国家应逐步推广成熟技术,促进产业化发展。

(四)修改补贴环节和对象,让秸秆利用者得到实惠

国家已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各类补贴,包括化肥补贴、土地补贴、农机补贴(农业部负责)、生物质发电补贴(能源局负责)、以及重大项目补贴(发展改革委负责)。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在调研中发现,收集秸秆的农民没有得到应有收入,特别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发现自己的收入比邻村干同样事的人要少,会认为受到不公正对待,心中有气;个别人的气不顺甚至会一时失去理性故意烧秸秆。因此,从解决问题入手,调整补贴对象和补贴环节。化肥补贴虽然可以降低种粮成本,但难以抑制化肥过度使用的情况;因而可以将补贴与秸秆还田利用挂钩。土地补贴没有直接补贴土地利

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篇5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大气环境、确保重点设施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原则,坚持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全面防控与重点督查相结合、行政推动与技术服务结合,明确责任、周密部署、部门联动、层层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夏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二、工作目标

我镇位于市东南部,辖区内有S237、焦桐高速经过,在国家禁烧重点区域范围内,秸秆禁烧任务重,全镇禁烧的目标是“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烧一棵树”。

三、工作任务

禁烧期自5月28日起至6月30日止。

1、加强宣传督查。各村要召开动员会,组织中小学校负责同志参加禁烧动员会,动员学生向其家长做好禁烧宣传;镇政府印制《致农户禁烧秸秆的公开信》12000份,由各村负责发放到农户;一千口人以上的村要出动一辆宣传车,张贴标语50条以上,悬挂横幅3-5条,一千口人以下的村张贴标语30条以上,悬挂横幅2条;各村还要在有利位置至少设置一个瞭望哨并报镇禁烧督查组,镇政府将不定期进行督查;各村还要成立流动督查组,带红袖标上岗。使宣传工作落实到户、落实到人,使禁烧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切实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2、加强领导。镇政府成立镇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网格化的作用,各网格长负责自己所包区域,要深入一线昼夜督查,督促指导禁烧措施的落实,及时查处焚烧行为,消除焚烧隐患。各村也要成立秸秆禁烧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要亲自指挥,构筑镇包村、村包组、组包地的禁烧工作网络,把责任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具体人员。

3、完善应急机制。各村要组建义务消防队,开展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麦场、变电设施等敏感点,要备足防火器材,进行消防培训,确保及时控制和处理险情。电力部门要认真排查农用线路的安全隐患,避免因用电问题引发火灾。

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篇6

关键词 秸秆焚烧;土地板结;深耕还田;河南商水

中图分类号 X321;S3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89-01

2015年秋季,商水县因秸秆禁烧不力,被省政府约谈且罚款7 000多万元,政治、经济双受损,教训沉痛深刻。2016年,认真汲取教训,及早谋划,创新思路,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决定以土地深耕为抓手,坚决打赢秋季秸秆禁烧这场硬仗。

1 秸秆禁烧措施

1.1 全面推进土地深耕,彻底杜绝秸秆焚烧隐患

1.1.1 及早行动。认真汲取教训,带着2个问题:为什么夏季小麦大幅减产(3 750~4 500 kg/hm2),秋季玉米棒小籽少,粮食产量逐年下降;为什么对焚烧秸秆者处以罚款2 000元、拘留15 d的严重处罚,秸秆禁烧还屡禁不止。从7月底开始,多次组织两办、农业、农机、环保等部门专业人员深入乡镇,进村入户,走入田间地头,与乡村干部、种粮大户、农民座谈,实地查看秋季作物长势,全面掌握秋季秸秆禁烧第一手资料。

1.1.2 及时发现问题。经过多次调研发现,除天气原因外,目前土地板结严重,地力下降,大量秸秆无法有效利用是造成粮食减产和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1]。农民亟需改良土质,提高地力;干部亟需找到秸秆禁烧的抓手。

(1)商水县秸秆量大,利用率低。商水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近141万t,其中小麦秸秆55万t、玉米秸秆60万t、大豆秸秆10.5万t、花生秸秆7.5万t、其他作物秸秆8万t。绝大部分秸秆无法处理,造成秸秆焚烧现象经常发生[2]。

(2)旋耕作业造成土地板结严重。近年来,由于秸秆禁烧压力加大,农民大多把秸秆粉碎后,再进行旋耕作业,旋耕深度只有10 cm左右,耕层很浅,加上机器碾压,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严重影响农作物根系发育、下扎及养分吸收。同时,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抗旱防涝能力降低,耕地地力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据调查,长期旋耕使土壤水分流失增加20%,肥料利用率仅30%左右,造成商水县大部分地块小麦产量仅3 750~4 500 kg/hm2,秋季玉米棒小籽少,特别是红薯等根茎类作物几乎绝收,粮食产量逐年降低,农户意见很大。

(3)农民进行土地深耕改善土质的愿望极其强烈。调研发现,近年来天华合作社、发达合作社及部分种粮大户进行了土地深耕,将秸秆粉碎后深耕还田,使秸秆尽快腐熟,既为小麦提供了营养,又避免了秸秆棚架、小麦根悬浮,达到一播全苗、冬天无死苗的目标。特别是中后期,小麦扎根深、长势好、不倒伏[3]。在小麦普遍产量仅3 750~4 500 kg/hm2情况下,进行土地深耕地块的小麦产量达7 500 kg/hm2以上,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舒庄发达合作社理事长介绍,同一地块,种肥条件相同,1/2深耕、1/2未深耕,深耕地块小麦产量比未深耕地块高出逾1 500 kg/hm2,效果特别明显。广大农民通过对比,进行土地深耕的愿望极其强烈,但又由于地块较小、缺乏大型深耕农机具、无人主导协调等原因,无法进行土地深耕。

(4)秸秆禁烧工作亟需抓手。近年来,各级政府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特别是乡镇基层政府,秸秆禁烧期间全员上阵,全天坚守,穷尽一切办法。但由于没有为秸秆找到好的处理方式,秸秆禁烧没有有效抓手,禁烧效果不明显,群众也怨声载道[4],由此引发的问题时有发生,造成了秸秆禁烧“年年禁,年年烧”的尴尬局面。

1.1.3 反复论证。针对问题,多次向省农科院专家咨询,多次组织县农业、农机专家,会同乡村干部代表、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代表、农民代表等充分论证,一致认为进行土地深耕是最好途径。解决土地板结问题和秸秆禁烧难题,一是执行国家地力补贴政策的必然要求。国家耕地地力补贴发放明确要求耕地地力不降低,并且鼓励秸秆粉碎还田,不露天焚烧。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进行深耕还田是落实国家地力保护政策的最有效途径。二是提高耕地地力的必然选择。经试验对比,深耕1次耕地的蓄水量可增加150 m3/hm2以上,土壤蓄水能力是浅耕的2倍,可使不同类型土壤透水率提高5~7倍,可促进作物增产600~1 050 kg/hm2。深耕可削弱地表径流强度,缓解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有效保护土壤;可增加肥料的溶解能力,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耕地地力。据县农业部门多年试验推算:深耕25 cm比深耕15 cm的小麦成穗增加22.5万~46.5万穗/hm2,穗粒数增加1~2粒,千粒重增加1~2 g,增产810 kg/hm2,增产率8%~9%。三是调配的大型农机具能够满足深耕的需要。县农机局经过调研预测,商水县自有深耕农机600台套,政府再引导鼓励购买一部分,加上联系东北以及省内德邦公司等外地的深耕农机具,总数能够满足商水县全面进行土地深耕的需求。

1.1.4 做出决策。在广泛调研论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县政府出台《商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土地深耕增强地力的意见》,决定由政府主导,在全县范围全面推行土地深

工作,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进行土地深耕还田,彻底杜绝秸秆焚烧隐患。

1.2 及早抓好宣传,做到人人皆知

1.2.1 开好2个“千人大会”。一是开好县级千人大会。9月7日,县委书记马卫东、县长熊和平主持召开全县秸秆禁烧“千人大会”,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单位一把手、各乡镇(场、办、集聚区)全体班子成员、各行政村支部书记、各派出所所长等参加会议,提升了会议规格,强化了工作认识。会上宣读了《商水县2016年秋季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商水县农作物秸秆禁烧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商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土地深耕增强地力的意见》,公安局局长张忠就严厉打击焚烧秸秆行为作表态发言,监察局局长就干部责任追究作表态发言。各乡镇当场签定秸秆禁烧目标责任书,全县县、乡、村3级禁烧责任明确,禁烧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开好乡级“千人大会”。全县动员大会后,各乡镇分别组织召开由乡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组长、行政村全体党员、低保户、村民代表等参加的秸秆禁烧“千人大会”,迅速传达贯彻市、县会议精神,明确乡、村、组、户各自责任,与各行政村签定秸秆禁烧目标责任书,与各村村民签定秸秆禁烧暨土地深耕承诺书,明确告知焚烧秸秆将扣除下年度地力补贴并罚款拘留,强化群众秸秆禁烧意识。

1.2.2 做好7个方面宣传。一是领导讲话。由常务副县长王红涛代表县委、县政府在县电视台对全县人民作秸秆禁烧暨土地深耕工作电视讲话,要求按照“谁的地块谁管理、谁的地块谁禁烧”的原则,对不进行土地深耕和焚烧秸秆的地K,依据法律法规给予处罚,责令恢复地力。二是开办专栏。在县电视台、新商水报等开辟禁烧专栏,电视台播放《商水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焚烧秸秆暨全面实施土地深耕的通告》,聘请农业专家陈东义在县电视台开办专题讲座,及时宣传禁烧政策和各乡镇成功经验、创新做法。三是用好新媒体。建立秸秆禁烧微信群,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参与,及时禁烧工作动态、图片,做好沟通协调。在县城及乡镇街道LED显示屏24 h播放禁烧标语、口号和相关政策。四是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召开家长会或发放致家长一封信,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学生宣传家长,增强家长的禁烧意识。五是标语通告全覆盖。在高速公路两侧、长途汽车站、乡村集市、街头巷尾、每个行政村、自然村路口以及田间地头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3万余幅、防水通告1.5万余份,做到宣传全覆盖。六是做好车辆巡回宣传。全县每天出动宣传车辆321辆,进行秸秆禁烧不间断广播。七是户户接到公开信。进村入户,逐一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40余万份,让群众看到政府的决心,增强其对土地深耕、秸秆禁烧的认识,从根源上杜绝秸秆焚烧行为[5]。

2 成效与意义

2.1 具体成效

按照“收割一块、粉碎一块、深耕一块、整理一块、放心一块”的总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创新方式方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秸秆禁烧暨土地深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秸秆粉碎后直接深耕还田,彻底杜绝了秸秆焚烧隐患。截至目前,已办理补贴购买土地深耕农机具700余台套,与11家大型农机公司签订深耕作业合同,引进大型深耕机具1 300余台套,全县范围已组织深耕机具600台套,未发生一起焚烧秸秆现象。

2.2 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土地深耕既防止了因秸秆焚烧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改善了空气质量,又能提高耕地地力,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既化解了因秸秆禁烧引起的干群矛盾,维护了干群关系,又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彻底改变了往年秸秆禁烧“年年禁,年年烧”的尴尬局面,出现了“干部忙着联系粉碎机、深耕机,农民忙着备种备肥等深耕”的农忙时节新气象,土地深耕是在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最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3 参考文献

[1] 王化.秸秆焚烧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J].农业与技术,2016(8):14.

[2] 谢宣灏,王明梁,杨虔灏,等.安徽省东部地区秸秆焚烧问题的调查研究[J].西部资源,2016(5):193-195.

[3] 李涛,李金铭,赵景辉,等.深耕对小麦发育及节水效果影响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3(3):18-20.

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篇7

对于秸秆禁烧工作,区里在农村工作会议、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等不同层面的会议上都部署过,对于秸秆禁烧工作的意义,我不再重复,但有三点有必要再强调一下:第一,是加强生态建设的现实需要。我区正在建设生态旅游城,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而露天焚烧秸秆势必会影响大气质量。因此,要想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必须禁止焚烧秸秆。另一方面,据有关专家研究,焚烧秸秆也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因此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也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二,是实现安全发展的迫切需要。焚烧秸秆不但污染环境,还极易引发火灾,近年来我区由于焚烧秸秆引发了多起森林火灾,教训十分深刻。因此,全面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也需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第三,是完成上级要求的政治任务。对于此项工作市里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年初市里还把秸秆禁烧纳入到了2015年法治长春建设十件实事和2015年幸福长春行动计划之中,特别是昨天市里又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动员部署。年初,区政府已经与市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并纳入了市里考核事项。可以说,这项工作既是一项硬性指标,也是政治任务,如果完不成我们将无法向上级交代。总之,做好秸秆禁烧工作非常重要,希望各乡镇(街)、各部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部署上来,思想上再重视、工作上再加压、责任上再明确,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坚决打赢秸秆禁烧这场攻坚战。

目前我们秸秆禁烧的宣传发动工作还不到位,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虽然有了一定认识,但认识的程度有限,思想还没有统一,没有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并通过印发“禁烧”通告,张贴悬挂条幅和标语,组织各级干部进村到户、宣传车入屯宣传发动,组织村组与农户签订禁烧承诺书、发动中小学广为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真正把宣传工作做到位。要重点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禁烧的有关政策规定和转化利用的途径,宣传市里出台的秸秆禁烧管理办法和焚烧处罚措施,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好典型、好做法,及时曝光违规焚烧行为,教育群众、宣传群众、说服群众,做到宣传教育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秸秆禁烧工作光靠宣传发动远远不够,必须靠我们的干部去管,靠执法管理部门去查,该罚的时候要罚。禁烧期间,各乡镇(街)、各行政村以及公安、林业、环保等执法部门都要组建执法巡查队伍,加强日常巡查和现场检查,全面加大巡查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城市建成区周边、交通主干道、铁路两侧及饮用水源地、林地边缘等重点区域,要全面监控、重点监管,要消灭“火点”和黑斑。要严格落实昼夜值班巡查制度,做到及时发现火点和烟点,及时纠治和查处,要严查“第一把火”,谁烧罚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不听劝阻或阻挠执法的,或引发较大过火面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要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时,要坚持疏堵结合,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秸秆禁烧终归不是治本之策,其根本出路在于寻找一条秸秆转化利用的出路,在秸秆综合利用上下功夫,实现多途径消化。目前一条成功的途径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要切实组织推广

机械化还田工作,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实现循环利用。此外,还要积极扩大其它综合利用渠道,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等多种形式利用。 区政府是全区秸秆禁烧工作的责任主体,各乡镇(街)是各自辖区秸秆禁烧工作的责任主体。各乡镇(街)的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检查,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抓落实。要健全组织机构,强化责任担当,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做到责任分解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同时,要严格落实包保责任。要按照市里要求,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一个是要建立起区直部门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四级包保工作责任体系,另一个是要建立起乡镇领导包片、乡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联系农户和地块的逐级包保责任制。要通过明确各级网格责任和包保责任,真正把责任落实到人、细化到农户和地块。此外,各乡镇(街)与村、村与组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各项责任和任务。这里强调一点,在禁烧期间,市里将有暗访组督查巡查,一旦哪里出现问题,区里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篇8

一、焚烧秸秆的危害

(一)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有资料显示,在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二)容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极易迅速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据相关资料报道,一个地级市每年因焚烧秸秆引起的损失达2亿元之多,而河南省每年因燃烧秸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高达10亿元。

(三)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机场每逢农作物收割季节都深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有时机场能见度低于400 m,严重影响机场航班正常起飞和降落,一旦导致事故,将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四)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五)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严重影响地区的环境形象

二、秸秆禁烧的现状

由此可见,坚决制止农民焚烧秸秆的行为尤为必要,秸秆禁烧工作也成为每年政府特别是基层乡镇政府工作的重点,禁烧工作年年做,成效却不容乐观。

(一)秸秆禁烧的力度加大

中央农业、财政、交通、民航等多部门联合行文。从1999年起,先后下发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特别是基层政府夏秋两季,更使把秸秆禁烧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牺牲五一、十一法定假期深入田间地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级环保部门也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

(二)气象卫星、EOS-MODIS数据监测评估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已用到秸秆禁烧工作中

从2004年起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遥感监测秸秆完全燃烧着火场,到现在利用EOS能更详细准确的监测焚烧火场。

(三)禁烧效果不理想

有专家利用EOS-MODIS数据,分析了我国今年来秸秆焚烧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我国从2002年起我国的秸秆火点数量和秸秆火点累计面积皆呈不断增长之势。这也和环保总局的观点一致。

三、加强秸秆禁烧管理的思考

综上所述,杜绝焚烧秸秆行为,一味进行禁止不能达到效果,还会造成人员浪费,影响干群关系。应该在必要监管的同时,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坚持“堵”、“疏”结合,强化秸秆禁烧管理。所谓“堵”是在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不高的情况下,对农民进行政策宣传,通过制度性约束,强制性督导禁止农民焚烧秸秆,实践证明“堵”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疏”就是再心理上疏导,在“堵”的同时做好宣传,让农民知道焚烧秸秆的危害,并帮他们解决秸秆的处理办法,如加强对农机手的监管,将麦茬控制在一定高度;政府投入资金,对运用旋耕耙耕种,实现秸秆还田的农户进行补贴。还要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秸秆利用率,推广先进的秸秆回收技术,让农民切实得到不焚烧秸秆的好处,提高农民参与政府“秸秆禁烧”工作的收益,同时提高焚烧秸秆的机会成本,“堵”、“疏”结合,才能有效的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其次编制综合利用规划,启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摸清地方秸秆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制定综合利用规划,合理设定不同用途的发展目标,优先安排种植业和养殖业系统内部的秸秆循环高效利用项目和农村新能源项目;因地制宜,鼓励秸秆多元化利用产业的发展。如发展造纸、秸秆发电、秸秆制碳等技术。同时,利用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措施,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减少秸秆的产生数量。

再次加强秸秆利用,提高秸秆利用效率。国家应重点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并根据秸秆综合利用的不同环节和用途制定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研发将秸秆变成资源的生产技术,实施技术创新,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增加秸秆利用经济效益。如提高秸秆还田技术降低使用成本;发展秸秆养畜;秸秆新能源利用,秸秆制品加工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篇9

近年来,人们对秸秆处理方式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在田间大量焚烧,这种现象在我国东北部地区尤为突出,不仅污染大气环境、损害人身健康,而且妨碍社会秩序、影响公共安全,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与重视。在应对秸秆焚烧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既应充分发挥禁止焚烧的“管理者”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引导利用的“服务者”角色,从而真正在多措并举中服务群众,在履职尽责中转变职能。

一、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

其一,污染空气环境,损害身体健康。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烟尘,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损害,可吸入颗粒也直接通过呼吸危害人身健康。

其二,破坏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质量。农户普遍存在这一误区,即田间焚烧秸秆省时省事,同时也能起到追肥作用。事实上,在田间焚烧农作物秸秆仅能利用所含钾的40%,其余氮、磷、有机质和热能则全部损失。且秸秆焚烧时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会大量损耗,造成土壤板结,严重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不利于农作物的再生长。

其三,影响公共安全,带来生命财产隐患。由于秸秆焚烧为农户自发行为,因此燃烧后极易引燃周围易燃物,且缺乏扑救措施和力量,给周边村庄、电压设备、人身安全等带来重大隐患。燃烧秸秆形成大量的烟雾,使能见度大大降低,严重干扰了道路交通和航空航运的畅通安全。

二、秸秆焚烧现象产生的原因

由于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应用范围不够广,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出现重化肥轻有机肥、重用地轻养地、重产出轻投入的倾向,加之缺少必要的政策引导,因此近年来秸秆焚烧有愈演愈烈趋势。

从经济角度分析,大气资源的共享性诱发农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支配;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秸秆逐渐退出饲料、燃料等传统功用范畴,较高的秸秆处置成本和较低的秸秆应用回报,使作为理性经纪人的农民从机会成本角度出发选择以焚烧方式处理秸秆;秸秆环保利用技术成本过高、推广不够、市场较窄,且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也无法充分调动相关企业的规模化回收利用的积极性。

从社会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大都是一家一户零散经营,分散式焚烧自由度高,缺少统一统筹的规范管理平台;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自由迁移,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农忙时留守的妇女、老人较难将秸秆打捆搬运离田,就地焚烧在所难免。

从管理角度分析,当前管理主体单薄,机制上表现为权力单向运动、缺失互动,尚未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互动管理;管理方式单一,理念上体现为管制性,着力点更多体现在“堵”和“禁”上,而秸秆如何处置、如何利用“疏”的力度仍然薄弱,因此容易导致政策失灵。

三、秸秆焚烧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现状

在处置秸秆焚烧问题上,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应对,努力作为,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文规定,焚烧麦秸是违法行为,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等多个部委多次联合下发《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通知,从法律法规层面进行有效保障。利用卫星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全国秸秆焚烧情况实施在线监控,将收集到的有关焚烧火点数、焚烧时问、焚烧经纬度、火区影响范围等信息及时通报,从技术层面进行有力监督。先后出台鼓励循环农业发展和秸秆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补贴激励政策,包括对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消耗秸秆提供专项财政补贴,对使用秸秆生产电力、热力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等,从政策层面进行引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严禁焚烧秸秆的具体工作意见和办法,开展包挂、巡逻、宣传等多项工作措施,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处罚监管不力的各级责任人。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第一,预案不足。无论是立法禁止还是事后处置,都着眼于秋收秋忙这一特定时间段,都聚焦于“禁烧”这一目的,未能从源头考虑进行提前干预、事前预防,未能作为一项长效工作进行推进,也未能让农民形成“不愿烧”这一共识。

第二,投入不足。秸秆来源遍布全国农区,却缺乏普惠性的扶持政策;在秸秆环保利用方面,没能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科技攻关,找出低成本、高效率和少二次污染的秸秆利用方法与途径;在财政补贴方面,补贴数额和农民处理秸秆成本存在差距,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

第三,服务不足。在支持农民机械化收割方面,没能充分解决收割机因功率不够机械收割留茬较高、秸秆运输不便等问题,秸秆收储运、终端产品应用等依然是薄弱环节,不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少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合作,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未能协调配合,没能真正在农民、企业之间搭建秸秆回收利用的商业合作新平台。

第四,宣传不足。偏重警示性宣传,缺少环保宣传、科技宣传和补贴政策宣传,未能充分将秸秆禁烧上升为农民普遍认可的自律意识和公德理念。

四、秸秆焚烧中强化政府职能的建议

秸秆禁烧和回收利用需要农户、企业的支持参与。但无论是秸秆饲料、秸秆还田、工业原料,如仅凭一家一户这种分散种植模式和企业自发自觉行为,都很难形成秸秆回收、开发、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因此,政府的积极介入和积极作为必不可少。在秸秆处置工作中,政府要克服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微观控制走向宏观调控。应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充分运用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手段,组织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疏堵结合,真正由“管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不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更加有效方式。

1、强化激励措施,出台和完善有关秸秆利用的优惠政策

激励机制重在以利益引导为价值导向,在尊重农民、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应提供相应财政资金,通过与利益相关方签订契约合同的方式实现协同治理。一方面,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突出产业化带动,对相关生物质发电企业、秸秆收购企业,加以培育、扶持,实施税收等优惠,并协助市场推广和拓展。另一方面,加大秸秆禁烧补贴、秸秆青贮补贴、秸秆沼气菌种费补贴、秸秆反应堆技术补贴等方面的实施力度,将秸秆还田、打捆、青贮等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并加大对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补贴力度,真正调动农民主体正确处置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

2、强化合作机制,构建处置利用秸秆的有效平台

政府应与相关企业充分合作,努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针对不同农作物秸秆特质,通过组织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科技攻关,找出低成本、高效率和少二次污染的秸秆利用方法与途径,变废为宝。要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加强农民主体之间的合作,以土地集约化经营,着力解决农民土地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为秸秆规模化回收利用提供可操作空间。

3、强化管理监督,建立秸秆禁烧的工作网络

各级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都要建立相应的秸秆禁烧工作组织,农林、农机、环保、交通、公安消防等各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参与其中,形成秸秆禁烧和加强综合利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明确职责、突出问责,一层一层传递压力、一级一级落实责任,特别是充分发挥乡镇、村等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快速反应、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要构建预警机制,把秸秆禁烧工作提前纳入工作计划进行统筹考虑,加强农忙收割期间的田间巡逻工作,真正做到发现在早、预防在先、处置在小。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把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细化纳入到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中。

秸秆焚烧的解决措施篇10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的力度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秸秆已不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燃料。农村机械化的发展加快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和青贮加工的步伐。但大部分土地耕作由旋耕代替了深耕,降低了秸秆粉碎还田面积,使原来已经秸秆还田的地块因旋耕后无法播种而放弃还田或还田后再焚烧。大部分玉米秸秆只能被白白烧掉,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有时甚至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公路和铁路的正常运行,损害了全市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形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秸秆经济、实现秸秆禁烧,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利用率低、产业链短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有以下原因:对秸秆综合利用认识不足。一些地区没有把秸秆真正作为资源来看待,缺乏统筹规划,综合利用推进不力;秸秆资源与利用现状不清。长期以来,由于对秸秆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尽管各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工作,但仍存在着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等问题;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

全市各级应充分认识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研究并落实相应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不能仅仅体现在会议、文件、曝光等面上的工作,而应从根本问题入手,解决怎么让老百姓不烧的问题;不能只抓秋季一时,而要从年初抓起;应学习济南、济宁等工作较好的地市,把秸秆禁烧列为一把手工程、“一票否决”工程、社会治安问题来抓。

二、突出重点,拓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

按照发展秸秆经济的总体思路,拓宽综合利用渠道,使秸秆变废为宝。突出抓好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深耕深松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秸秆工业原料化生产和秸秆堆沤、腐熟、气化、碳化、青贮、打捆包膜等机械化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一方面,狠抓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后续农业生产环节的配套作业;另一方面,发挥社会群团组织、民营企业力量,促进玉米秸秆饲料加工及燃料开发。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储运体系,提高秸秆商品化水平,制定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引进、推广经济实用的配套技术设备。在农作物轮作茬口紧的多熟农区,推进配套秸秆便捷处理设施,使农民收集处理秸秆快速、便捷,减少或杜绝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现象。

三、加大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及生产作业补助

目前,全市玉米秸秆除清除加工外,按适宜机械还田面积40万亩计算,需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含玉米收获机)1700台,而全市现有机械不足700台,尚需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1000台;此外,为保障秸秆还田后的小麦播种作业,全市尚需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各700台。机械购置累计投入需4500万元。

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和作业效益的影响,农民对购置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积极性并不高, 现有的国家购机补贴资金和补贴比例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按照全市“十一五”末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的要求,20__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44%,需新增秸秆还田机、玉米收获机400台,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400台,累计投入需1000万元。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各级累计投入资金200万元,用于机械购置补贴和机手作业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