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的内容十篇

时间:2023-12-13 17:08:34

秸秆焚烧的内容

秸秆焚烧的内容篇1

关键词:农业秸秆;焚烧;环境危害;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随着农业播种面积扩大,秸秆的产量也随之增加。2014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1400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约为733.3万公顷,全省秸秆资源总量9000万吨(风干重)。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结构比例为3:3:3:1,其中炊事采暖利用约占30%;用于畜牧业饲料约占30%,焚烧或腐烂变质约占30%;用于秸秆还田、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约占10%。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生活水平提高,每年约60%的秸秆被废弃,并在田间直接焚烧。

1秸秆过剩焚烧原因分析

秸秆大量过剩在田间被直接焚烧处理,分析其具体原因主要有如下因素所致:

1.1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日常生活燃料由起初的秸秆逐步被煤碳、电、液化气取代,只有极少比例的家庭仍采用秸秆作燃料。

1.2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家中留守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秸秆收割劳动力明显不足。

1.3畜牧业利用率低。

秸秆作为畜牧业草料使用率逐年降低。

1.4秸秆收割耗时费力

农忙时节,农民为了省时、省力,大量秸秆被遗弃在田间,并直接焚烧处理。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大量秸秆主要以燃烧的方式在农田内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造成了巨大的农业资源浪费,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空气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对高速路、铁路、航空等也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虽然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每年都提早加大宣传,并采取很多禁烧措施,层层开会,签订责任状,甚至动用警力分片加以管制,但最终效果仍然收效甚微。

2秸秆焚烧的主要危害

2.1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

大量焚烧秸秆不仅使空气遭受严重污染,也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焚烧产生的浓烟气中含有大量的TSP、PM10、PM2.5、CO、CO2和SO2等有害物质和气体,每年焚烧大量的秸秆也加剧了温室效应。焚烧秸秆会使土壤中原有的腐殖质含量减少,致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据测定,每焚烧一次秸秆往往使土壤有机质下降0.2~0.3%[1],土壤环境质量遭到破坏,影响农业正常生产。试验表明,焚烧秸秆初期的土壤速效养分P、K含量高于秸秆还田处理,尤其是速效P含量远高于秸秆还田;秸秆焚烧比秸秆还田除草效果好,且可使部分病虫害减轻[2]。但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破坏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农田生态系统,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会导致土壤沙化程度增加,使土壤保水性能减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2对生命财产的危害

焚烧秸秆不仅使空气受到了污染,而且焚烧产生的烟雾容易长期笼罩在天空,长期呼吸可使人出现眼红、流泪、咳嗽等症状,并容易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形成较大的威胁。秸秆焚烧很容易引起火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秸秆露天焚烧导致火灾事故也屡见不鲜,每年都会有因焚烧秸秆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在火灾中丧命。

2.3对交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秸秆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含碳量高,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形成黑烟。焚烧秸秆产生大量的烟雾,造成了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机场每逢农作物收割季节都深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有时机场能见度低于400m,严重影响机场航班正常起飞和降落,一旦导致事故,将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3解决当前秸秆焚烧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政府部门应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扶持力度

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着眼于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

3.2监管部门应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落实具体措施

加强对地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加强秸秆禁烧监管,对秸秆禁烧等做出具体规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实行群防群治;加大实时监测和现场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规焚烧行为。

3.3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其科学利用的一项有效途径。秸秆在土壤中分解后能提供各种微量元素,秸秆直接还田在改良土壤性状方面要比其它类型的有机肥料效果好。秸秆还田还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入渗,抑制水分蒸发;调节地温,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促进土壤水分转化与分解;保护土壤表层,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秸秆腐烂后可增加有机质和腐殖质,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团粒结构,增加孔隙率,降低土壤耕层容重。

3.4秸秆青贮

秸秆青贮,弃物变饲料青贮技术就是把新鲜的秸秆填入密闭的青贮窖或大型塑料薄膜袋内,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其青绿营养特性的一种简单、可靠、经济的秸秆处理技术。秸秆青贮是处理秸秆的一项既经济又环保的科学方法,该方法对选料、工序、设备等要求都不算高。

3.5秸秆饲料

秸秆饲料是将秸秆切短做成干草或制成青贮饲料供给牲畜食用,该方法不仅合理的利用了秸秆资源,避免了浪费和焚烧,而且也为牲畜饲养户节省了成本。

3.6秸秆建材及草编

秸秆建材及草编是秸秆加工利用的新兴领域,通过科学配方,产生化学反应,让秸秆成为填充料。该种建材的特点是重量轻、安装方便、防火、阻燃、防震、价格便宜。秸秆建材及草编合理的利用了资源,减少了树木的砍伐,保护了自然资源。

3.7秸秆发电

通过在高温、高压锅炉中直接燃烧经过预加工的秸秆产生热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秸秆发电减少了煤炭的使用,合理的利用了资源。

3.8秸秆气化

秸秆气化是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像玉米秆等植物秸秆在缺氧状态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秸秆中的碳转化成可燃气体的过程。产出的可燃气体可供民用炊事、取暖、农产品烘干、发电等使用。该方法实现了秸秆向可燃气转化,由于技术含量高、设备工序复杂,投资大,需要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4结论

通过对我省每年农业秸秆大量过剩实际情况,当前农民大量焚烧秸秆的普遍行为,以及秸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可知,解决当前农业秸秆过剩和焚烧问题意义十分重大,只有采取长效的解决对策才能将农业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秸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刘天学,纪秀娥.焚烧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影响研究[J].土壤,2003,35(4):347-348.

秸秆焚烧的内容篇2

关于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精选范文   亲爱的同学、家长们:

  一年一度的秋收已进入尾声,每年秋收过后,农作物秸秆大部分被废弃或焚烧,污染环境的同时,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交通安全。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及家长发出禁烧秸秆倡议书。秸秆焚烧有五大害处:一是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污染空气;二是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焚烧产生的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三是形成新的火灾隐患,近年来秸秆焚烧导致火灾频频发生,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五是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浓烟、片片焦土,极大的破坏了城乡环境形象。

  实行秸秆全面禁烧,能够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绿色校园,希望同学们及家长要树立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焚烧秸秆的严重危害,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秸秆禁烧工作中,做好家人、亲戚、邻里的说服教育工作,引导大家支持配合政府工作,勇做遵纪守法的楷模,管好自己的田块,坚决做到不焚烧秸秆,真正实现秸秆全面禁烧和综合利用,为实现京津冀一片蓝天绿水,为共创生态宜居新定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xx年10月

关于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精选范文   广大农村青年朋友们:

  一年一度的秋收已经来临,你们辛勤的汗水变为丰收的果实。然而每年玉米收割后,秸秆大部分被废弃或燃烧,污染环境,危害群众健康和交通安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工作,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焚烧秸秆现象,营造“焚烧秸秆违法浪费,综合利用富民利国”的强大舆论氛围,努力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综合利用。

  露天焚烧秸秆会引发一系列危害:

  一是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污染空气;

  二是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

  三是形成新的火灾隐患,近年来秸秆禁烧导致火灾频频发生,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直接影响农业收益。

  五是焚烧秸秆所形成滚滚浓烟、片片焦土,极大破坏了城乡环境形象。同时,秸秆焚烧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引起严重后果的甚至会触犯《刑法》。

  为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家园,我们特向广大农民朋友发出倡议:

  一要树立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焚烧的严重危害性。

  二要积极投身到秸秆禁烧工作中,做好家人、亲戚、邻里的说服教育,引导大家支持配合政府工作,管好自己的田块,做到坚决不焚烧秸秆,争做遵纪守法的楷模。

  三要切实开展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共建幸福美好生态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倡议人: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精选范文   农民朋友们:

  秋收时节已经来临,大家一年的辛勤付出即将换来丰收的喜悦。然而,近年来,部分农户在秋收过后,在田间地头焚烧农作物秸秆,焚烧产生的浓烟不仅污染空气,加剧雾霾发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对交通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同时,秸秆焚烧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秸秆焚烧问题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身体健康,增加农民收入,市政府已发出《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通告》,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并已出台政策,鼓励秸秆综合利用。在此,我们倡议:

  一、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秸秆焚烧的严重危害。

  二、积极响应号召,自觉做到不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

  三、主动向家人、邻居和亲戚朋友宣传劝导,做到不烧一分田、不冒一处烟。

  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做到资源不浪费,变废为宝我带头。

  农民朋友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支持秸秆禁烧,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海宁!

  海宁市农业经济局

  海宁市环境保护局

秸秆焚烧的内容篇3

一是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夏秋季节堆积在田间地头的农作物秸秆大多比较潮湿,引燃后燃烧不充分,会释放出大量的浓烟和粉尘,同时农作物秸秆燃烧时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多环芳烃、碳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烟尘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会随风扩散,对环境、人体及动物产生严重危害。例如,当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粉尘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产生很大刺激,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重则可能导致呼吸道、眼科疾病的发生。

二是诱发火灾,威胁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全国每年都有因焚烧秸秆而引发火灾事故的事情发生,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为什么会引发火灾事故呢?

1. 因为秸秆焚烧点的周围大多有易燃可燃物,一旦引燃,后果不堪设想;

2. 因为野外大量焚烧秸秆时,会加速周围空气的流动,增加风速,容易改变风向,有时还会产生“火团”飘浮于空中,人力无法控制,若“火团”窜至院落、山上和田间,就会引发房屋、林木、农作物的火灾,造成人畜伤亡,农作物、财产损失;

3. 有些村民在燃烧秸秆后,不清理死灰,由于天气干燥加之大风等不定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死灰复燃,诱发火灾,威胁人的生命和家庭财产安全。

三是危害电力设施

在电力线路下或电力设施附近焚烧秸秆,首先,高温炙烤电力导线,特别是一些绝缘导线,容易出现导线绝缘层熔化、脱落,造成导线的绝缘性能下降,给线路运行和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其次,焚烧秸秆时产生的大量烟雾和灰尘,落在电力杆塔的绝缘支柱上,会导致其绝缘性能下降,容易造成线路接地跳闸。再次,对安装在田间地头的配电设备、变压器、配电箱等设备,容易造成损坏,配电设备中的二次导线和接线电缆短路,烧坏电力设备,增加电力企业损失。

四是影响重要场所的安全

在油库、加油站、粮库等重要场所附近焚烧秸秆,会给这些场所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其附近路边、田边的绿化树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五是影响交通运输的安全

田间地头大量焚烧秸秆,会形成滚滚浓烟和大量飘浮在空中的粉尘,俗称“狼烟”,它对阳光具有一定的吸收和散射能力,减少了太阳光的辐射强度,使大气变得浑浊,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缩小,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时影响到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如1998年四川双流县的农民焚烧秸秆,导致成都双流机场数十个航班不能正常起降,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六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肥力下降

焚烧秸秆后的灰质产物虽然可以作为肥料还田,但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首先会烧死微生物。土壤中有许多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积极参与土壤有机物的分解、转化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合成腐殖质及微生素、抗菌素等,通过它们的活动,土壤肥力可不断提高。焚烧秸秆时产生的温度高达700℃,大量有益微生物被烧死,破坏了“土肥相融”,使腐殖质与矿质土粒紧密结合形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胶体解体,把“活土”变成了“死土”,导致土壤板结,从而直接影响农田质量,影响农业收益。焚烧秸秆后,秸秆中的碳、氮、木质纤维、树脂等有机物质燃烧殆尽,只剩下一点灰分和无机元素,失去由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带来的种种益处,因此是得不偿失的。

七是浪费宝贵的生物资源

农作物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系统中一项宝贵的生物资源,也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专家研究发现,6亿吨秸秆直接还田,相当于增施300多万吨氮肥、700多万吨钾肥、70多万吨磷肥,略等于全国每年化肥施用量的1/4;1亩麦类秸秆直接还田,相当于增施55千克有机质、15千克碳酸氢铵、3千克过磷酸钙、7.5千克硫酸钾。畜牧工作者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粗饲料,其粗纤维含量高达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吸收和利用。如果将秸秆焚烧处理,其中碳损失80%以上,氮损失70%,磷、钾损失30%,剩余约25%的磷转化为缓效态或固定态,难以发挥肥料效应。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焚烧秸秆释放的内能散失到大气中,燃烧所释放的废气和热量会加剧温室效应。可见,焚烧秸秆就是白白浪费宝贵的生物资源。

八是影响居民团结,加剧社会矛盾

焚烧秸秆,可谓人人受害。每年夏收或秋收前,政府都要出台文件,有关部门与各乡镇分派专人管理,直接影响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农村,因焚烧秸秆烧毁树木、农作物和引发火灾,会造成邻里矛盾;在运输业上,因浓烟造成列车晚点甚至货物停运,会造成旅客不满;在城市,市民生活规律被打乱,不能进行休闲锻炼,会造成市民不快……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给构建和谐社会增加了一定的阻力。

九是违反国家法律

野外焚烧农作物秸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物质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如若在焚烧秸秆过程中不慎损毁其他粮食作物或树木房屋等,造成重大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秸秆焚烧的内容篇4

目前我市三秋生产全面展开,为切实加强三秋防火,做好禁止焚烧玉米秸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三秋生产的顺利进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玉米秸秆禁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玉米秸秆禁烧工作,不断强化措施,有效防止和避免了一些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但是,在个别地方由于领导不重视,措施不落实,焚烧秸秆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烧掉了资源,破坏了土壤结构,损坏了肥力,而且还污染了环境,对此,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反响强烈。秋季是农作物秸秆产出最多的季节,是秸秆焚烧的多发期。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禁烧,是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好三秋生产安全保卫、推进“平安滕州”建设的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节能减排、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禁止焚烧玉米秸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其作为三秋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制定预案,细化措施,精心组织,严加防范,确保抓出实效。

二、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大秸秆禁烧力度

禁止焚烧秸秆,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疏堵结合,多管齐下。一要广泛宣传,搞好秸秆禁烧教育。要通过召开会议,利用广播、电视、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安全防火和禁烧秸秆的重要意义,让广大群众知晓焚烧秸秆的危害和后果,使他们进一步增强禁烧秸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要认真落实秋收防火措施。健全完善焚烧秸秆防火制度和消防配套设施,在田间地头设立明显的防火标志,配备必要的缸盆、灭火器和消防用水。要推广三夏防火经验,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制,实行镇街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地块,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三要搞好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各镇街及有关部门要多措并举,加强指导,拓宽综合利用渠道,使秸秆变废为宝。要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引导农民树立作物秸秆也是重要资源、搞好秸秆综合利用也能增收的新观念。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堆沤、快速腐熟、加工、保护性耕作、能源转化等综合利用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模式,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秸秆焚烧的内容篇5

关键词:农作物;环境污染;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S1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12

近几年来,为有效解决秸秆焚烧所产生的系列问题,每年秋收之际,各政府相关部门都会加大秸秆禁烧宣传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同时采取媒体专题报道、发放宣传资料、严格制定秸秆焚烧罚款规定等措施控制秸秆焚烧问题。然而,农作物秸秆却愈烧愈烈,其燃烧产生的浓烟严重污染了环境,危害着人们健康。目前,焚烧秸秆已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严重影响着人民生活和交通安全。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秸秆利用率低,留着用处很小,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秸秆焚烧现象。对此,进一步提高秸秆开发利用效率,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关键。

1 发展科学技术,促进资源再生

在国外,尤其农业发达国家,除了将作物秸秆粉碎还田以外,依托科技手段,还产生了秸秆发电、秸秆饲料、秸秆汽化、秸秆建材等新路子,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高了秸秆利用率,是值得我国大力推广的。美国有24个农业州,这些地区每年收集农作物秸秆近5000万t,这些秸秆有的粉碎加工用作饲料,有的通过高强度挤压作为建材建造房屋。此外,美国、欧洲一些地区还推出了将秸秆作为生物燃料、利用秸秆发电等举措,有效提升了秸秆利用效率。作为世界上首个利用秸秆发电的国家,丹麦当地农民将农作物秸秆卖给电厂发电,秸秆燃烧后产生的草木灰电厂又无偿提供给农民作为肥料,如此以来,电厂降低了原料的成本,百姓享受了便宜的电价,环境受到保护,新能源得以开发,同时还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串联起了一个“黄金圈”。

2 加大项目投入,坚持科学发展

目前,国内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几千年来,我国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主要在喂养家畜、生火做饭、脱坯建房等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草坯房早已不复存在,农民大都用起了燃气炉,耕牛也换成了拖拉机,这使得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减少。当下,我国秸秆造纸、秸秆发电等秸秆利用项目较少,不足秸秆总量的30%,造成了大量秸秆被废弃在田间地头,很多农民就会将之付之一炬。就农作物秸秆问题,政府急于打压,农民急于焚烧,归根结底,这是由于我国秸秆利用存在着投资大、见效慢、技术不成熟的窘境。因而,要进一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加大秸秆再生项目投入,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其实,我国每年有7亿多t秸秆,如果能转化其中的50%,其规模效应也是不可估量的。

3 加强政府管控,提高利用效率

近几年来,国家已经日益重视秸秆再利用问题,2015年11月,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环保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强秸秆利用与秸秆禁烧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国秸秆利用率达85%以上。

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健全资源评估体系,逐步建立秸秆禁烧考核、奖惩机制;要求各政府单位尤其是农业大省,要进一步强化无人机监测、卫星遥感等技术的应用,提高管控效率。

积极推动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积极扶持秸秆项目发展,帮助建立规范化秸秆储存场所;通过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等措施,拓宽秸秆利用渠道;支持秸秆代木、有机建材、生物质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配套措施,进一步延伸秸秆利用产业链,以秸秆再生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 结 语

总体而言,秸秆焚烧现象的根本在于秸秆利用率低下,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加大对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的补贴力度,加大对秸秆收集处理机具的补贴,加大对秸秆收集、利用环节的补贴,切实提升机械配套水平,建立秸秆利用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群.秸秆焚烧成因及解决对策[J].山东农机化,2014(05).

[2] 赵西川.加大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J].农技服务,2014(03).

秸秆焚烧的内容篇6

【关键词】 秸秆 焚烧 政府 职能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玉米、小麦、水稻、薯类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现有约15亿亩耕地,农作物秸秆年产出量达6亿吨之多,其中稻草1.8亿吨,玉米2.2亿吨,小麦1.1亿吨。此外,大豆、高粱、甘薯、花生等农副产品产出的秸秆量都超过千万吨。越来越多的秸秆,不仅是农业丰收的佐证,也是对现代文明的考验。

近年来,人们对秸秆处理方式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在田间大量焚烧,这种现象在我国东北部地区尤为突出,不仅污染大气环境、损害人身健康,而且妨碍社会秩序、影响公共安全,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与重视。在应对秸秆焚烧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既应充分发挥禁止焚烧的“管理者”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引导利用的“服务者”角色,从而真正在多措并举中服务群众,在履职尽责中转变职能。

一、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

其一,污染空气环境,损害身体健康。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烟尘,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损害,可吸入颗粒也直接通过呼吸危害人身健康。

其二,破坏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质量。农户普遍存在这一误区,即田间焚烧秸秆省时省事,同时也能起到追肥作用。事实上,在田间焚烧农作物秸秆仅能利用所含钾的40%,其余氮、磷、有机质和热能则全部损失。且秸秆焚烧时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会大量损耗,造成土壤板结,严重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不利于农作物的再生长。

其三,影响公共安全,带来生命财产隐患。由于秸秆焚烧为农户自发行为,因此燃烧后极易引燃周围易燃物,且缺乏扑救措施和力量,给周边村庄、电压设备、人身安全等带来重大隐患。燃烧秸秆形成大量的烟雾,使能见度大大降低,严重干扰了道路交通和航空航运的畅通安全。

二、秸秆焚烧现象产生的原因

由于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应用范围不够广,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出现重化肥轻有机肥、重用地轻养地、重产出轻投入的倾向,加之缺少必要的政策引导,因此近年来秸秆焚烧有愈演愈烈趋势。

从经济角度分析,大气资源的共享性诱发农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支配;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秸秆逐渐退出饲料、燃料等传统功用范畴,较高的秸秆处置成本和较低的秸秆应用回报,使作为理性经纪人的农民从机会成本角度出发选择以焚烧方式处理秸秆;秸秆环保利用技术成本过高、推广不够、市场较窄,且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也无法充分调动相关企业的规模化回收利用的积极性。

从社会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大都是一家一户零散经营,分散式焚烧自由度高,缺少统一统筹的规范管理平台;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自由迁移,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农忙时留守的妇女、老人较难将秸秆打捆搬运离田,就地焚烧在所难免。

从管理角度分析,当前管理主体单薄,机制上表现为权力单向运动、缺失互动,尚未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互动管理;管理方式单一,理念上体现为管制性,着力点更多体现在“堵”和“禁”上,而秸秆如何处置、如何利用“疏”的力度仍然薄弱,因此容易导致政策失灵。

三、秸秆焚烧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现状

在处置秸秆焚烧问题上,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应对,努力作为,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文规定,焚烧麦秸是违法行为,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等多个部委多次联合下发《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通知,从法律法规层面进行有效保障。利用卫星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全国秸秆焚烧情况实施在线监控,将收集到的有关焚烧火点数、焚烧时问、焚烧经纬度、火区影响范围等信息及时通报,从技术层面进行有力监督。先后出台鼓励循环农业发展和秸秆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补贴激励政策,包括对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消耗秸秆提供专项财政补贴,对使用秸秆生产电力、热力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等,从政策层面进行引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严禁焚烧秸秆的具体工作意见和办法,开展包挂、巡逻、宣传等多项工作措施,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处罚监管不力的各级责任人。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第一,预案不足。无论是立法禁止还是事后处置,都着眼于秋收秋忙这一特定时间段,都聚焦于“禁烧”这一目的,未能从源头考虑进行提前干预、事前预防,未能作为一项长效工作进行推进,也未能让农民形成“不愿烧”这一共识。

第二,投入不足。秸秆来源遍布全国农区,却缺乏普惠性的扶持政策;在秸秆环保利用方面,没能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科技攻关,找出低成本、高效率和少二次污染的秸秆利用方法与途径;在财政补贴方面,补贴数额和农民处理秸秆成本存在差距,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

第三,服务不足。在支持农民机械化收割方面,没能充分解决收割机因功率不够机械收割留茬较高、秸秆运输不便等问题,秸秆收储运、终端产品应用等依然是薄弱环节,不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少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合作,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未能协调配合,没能真正在农民、企业之间搭建秸秆回收利用的商业合作新平台。

第四,宣传不足。偏重警示性宣传,缺少环保宣传、科技宣传和补贴政策宣传,未能充分将秸秆禁烧上升为农民普遍认可的自律意识和公德理念。

四、秸秆焚烧中强化政府职能的建议

秸秆禁烧和回收利用需要农户、企业的支持参与。但无论是秸秆饲料、秸秆还田、工业原料,如仅凭一家一户这种分散种植模式和企业自发自觉行为,都很难形成秸秆回收、开发、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因此,政府的积极介入和积极作为必不可少。在秸秆处置工作中,政府要克服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微观控制走向宏观调控。应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充分运用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手段,组织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疏堵结合,真正由“管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不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更加有效方式。

1、强化激励措施,出台和完善有关秸秆利用的优惠政策

激励机制重在以利益引导为价值导向,在尊重农民、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应提供相应财政资金,通过与利益相关方签订契约合同的方式实现协同治理。一方面,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突出产业化带动,对相关生物质发电企业、秸秆收购企业,加以培育、扶持,实施税收等优惠,并协助市场推广和拓展。另一方面,加大秸秆禁烧补贴、秸秆青贮补贴、秸秆沼气菌种费补贴、秸秆反应堆技术补贴等方面的实施力度,将秸秆还田、打捆、青贮等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并加大对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补贴力度,真正调动农民主体正确处置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

2、强化合作机制,构建处置利用秸秆的有效平台

政府应与相关企业充分合作,努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针对不同农作物秸秆特质,通过组织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科技攻关,找出低成本、高效率和少二次污染的秸秆利用方法与途径,变废为宝。要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加强农民主体之间的合作,以土地集约化经营,着力解决农民土地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为秸秆规模化回收利用提供可操作空间。

3、强化管理监督,建立秸秆禁烧的工作网络

各级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都要建立相应的秸秆禁烧工作组织,农林、农机、环保、交通、公安消防等各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参与其中,形成秸秆禁烧和加强综合利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明确职责、突出问责,一层一层传递压力、一级一级落实责任,特别是充分发挥乡镇、村等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快速反应、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要构建预警机制,把秸秆禁烧工作提前纳入工作计划进行统筹考虑,加强农忙收割期间的田间巡逻工作,真正做到发现在早、预防在先、处置在小。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把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细化纳入到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中。

4、强化宣传培训,营造秸秆禁烧工作的良好氛围

每年“三夏”、“三秋”时节,提早一个月展开舆论宣传攻势,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多层次、多角度地加强对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先进典型的宣传,及时曝光反面事例。要注重宣传秸秆焚烧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同时注重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法和途径,教育广大群众自觉抵制秸秆焚烧,主动参与和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同时要积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服务组织作用,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基地,切实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马骥、秦富:秸秆禁烧政府监管模式及其效果比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

[2] 赵学平、陆迁:控制农户秸秆焚烧的激励机制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秸秆焚烧的内容篇7

每当上半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农时节气的小满到芒种前后,大约20天左右的时间;每当下半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大约50天左右的时间,在我县的粮食主产区,农民就会在每天的傍晚时分进行大面积的秸秆焚烧。浓烟四起,遮天蔽日,大气被污染,公路能见度下降,就是天上的卫星也发现了异常,频频向我县的环保部门发来传真,要求采取措施——这便是秸秆焚烧问题!

带着秸秆焚烧的规模、地域、危害、原因、综合利用和禁烧措施等问题,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意见,我们就此开展了调查研究。调研组搜集了相关资料,听取了政府各部门对此问题的看法,深入到粮食主产区实地踏看,并在天子湖镇召开了由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农技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基本摸清了情况,理清了思路。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秸秆焚烧的现状及危害

据县农业局统计:20xx年,我县产生秸秆的农作物复种面积达32.2万亩,共计产生农作物秸秆14.17万吨。其中:水稻19.91万亩,产生秸秆 9.95万吨;大小麦8.33万亩,产生秸秆2.08万吨;油菜1.66万亩,产生秸秆0.42万吨;玉米1.6万亩,产生秸秆1.3万吨;大豆0.7万亩,产生秸秆0.42万吨。这当中,有12.3万亩水稻因不再轮作大小麦,其产生的6.15万吨秸秆在整个冬春季节自然还田腐烂;7.2万亩稻麦推广秸秆腐蚀剂后处理秸秆2.8万吨;油菜、玉米、大豆秸秆因出售和当柴禾等利用共消化0.6万吨。以上途径共计利用农作物秸秆9.55万吨,余下的4.62万吨农作物秸秆基本上就通过焚烧解决。因此,我县秸秆焚烧量占秸秆总量的比例大约是32.6%。

我县秸秆焚烧的主要地区也就是粮食的主产区,包括天子湖、梅溪和递铺3镇,这3镇仅稻麦的种植面积就分别达到8.84万亩、5.37万亩、7.74万亩。因种植面积大,无法综合利用,这3个镇的大量农作物秸秆就通过焚烧来解决。而在南部山区,因农田面积小,机械化耕作难度高,农民还是通过手工割稻生产粮食,产生的稻草还是采取传统的结扎、晒干、收取、利用的办法。

秸秆焚烧的另一种情况就是“烧焦泥灰”。在我县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农民种菜喜欢使用焦泥灰,方法是:搜集杂草晒干,然后一层干草一层田土层层加高,点燃后随其自燃3至5天,烧成的焦泥灰富含钾肥,可用于播种时的面肥,对提高出苗率、增强农作物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城区范围内烧焦泥灰,因为其持续时间长,气味难闻,对城区空气环境和城镇居民的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秸秆焚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焚烧秸秆时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此外还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明显升高。秸秆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正常大气高出一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则要高出三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等具有黏膜的器官产生较大刺激,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二是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山林、电线杆附近。三是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如1998年四川双流县的农民燃烧秸秆,导致成都双流机场数十个航班不能正常起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吟诗村支部书记叶贤锋说:“村里贯串杭长高速,全村1800亩农田,到达收割冬种季节,农民大量焚烧稻草,浓烟影响了高速通行,交警多次上门交涉。”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驱散水分,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五是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很大的破坏。六是浪费大量的宝贵资源。我国每年产生6亿吨秸秆,相当于300多万吨氮肥、700多万吨钾肥,70多万吨磷肥。

二、秸秆焚烧的原因及禁烧的困难

农作物秸秆在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是农家的宝贝。当年,农村家家户户养猪,甚到养牛。农作物秸秆就用来垫猪圈牛栏,产出的有机肥是大田的主要肥料,“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当家之肥就是秸秆有机肥。因为大量使用有机肥,当年的粮食品质极其优异。在无山缺柴的平原地区,农作物秸秆也用于接补柴火的不足,直接烧水煮饭。因此,在那个时期,农作物秸秆是绝对不会轻易在田间焚烧的,一些农户还会因为谁家偷了自家从集体分得的稻草而吵嘴打架!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20多年来秸秆焚烧问题愈演愈烈呢?调研后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种养业结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县农户几乎家家养猪,少的二三头,多的六七头。据《安吉县志》记载,1979年全县农户生猪饲养量为39.91万头,户均4.87头。如此规模的家庭生猪饲养,需要垫猪圈的稻草等秸秆的需求量足以消化我县所有的农作物秸秆。然而,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家爱干净,生猪饲养从家庭转向了畜牧场,饲养方式也从垫草的“脏养”转向了水泥栏里的“净养”。到如今,农民家庭养猪几乎已经消失,农作物秸秆供家畜垫栏的习惯也从此不再。二是秸秆还田成本高。在农作物秸秆垫猪圈这一最主要的利用途径被彻底切断以后,若是通过自然堆沤制作有机肥,或通过大型机械切碎旋耕直接还田,或通过秸秆腐蚀剂腐蚀后还田,那都是秸秆利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式。但农民向我们算了一本帐:一亩田的秸秆,若是在田边堆沤还田,一方面减少了农田种植面积,另一方面起码也要化2个人工劳力去对付,还要增加收割机的成本,算下来就是一亩增加成本支出二三百元。若是采取将秸秆全部切碎直接深耕还田,那么,机械切碎、旋耕和增水增肥的成本将达每亩130元。若是采用生物秸秆腐蚀剂对切碎后的秸秆进行还田,那么,撒腐蚀剂、旋耕和增水作业的成本也将达到每亩130元。另外,当年安吉大力发展早园笋,秸秆覆盖竹园也是一种途径,但近些年早园笋跌价,运输稻草成本增高,渐渐地种早园笋的农户也少了。三是机械耕作显困难。困难一:当前全世界的联合收割机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两种。“半喂入式”收割机因只对穗谷部分进行脱粒,处理能力强,浪费谷粒少,消耗油料少,是全世界收割机的发展方向。“全喂入式”收割机能将稻草秸秆全部粉碎,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分离清选和茎秆还田,但处理能力弱、耗油高、浪费谷粒多。两种收割机在茎秆处理上,“半喂入式”的虽然也能通过改造实行粉碎,但主要的是将秸秆集草成堆和平铺,不利于直接还田;而“全喂入式”的利于粉碎秸秆还田,却因其耗油大和浪费谷粒多而呈淘汰趋势。困难二:目前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是采取 “秸秆切碎-拖拉机旋耕-插播种”模式,而我县现有收割机282台,其中带秸秆切碎装置的只有28台,另外有60台可以改装切碎装置,即使将可改造的60 台收割机全部改装,因其收割效率下降也会远远不能满足切碎需要。另外,在旋耕环节,目前我县可以用来旋耕秸秆还田的60马力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只有95 台,若需全面实施秸秆还田,还需要增加200台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四是利用途径难拓展。调研座谈中,确有提出农作物秸秆用于做“燃料棒”、“做草绳”等工业利用建议的,但一线的种粮大户和村干部则多表示怀疑和不屑,认为做“燃料棒”的燃烧值不高,经济价值不高,而且这两种加工方式中作为原料的稻麦草体积如此之大,哪有这么大的堆场可以用来供厂家堆放草料呢?五是直接经验在误导。在天子湖镇的座谈会上,3位粮食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2位种粮大户、4位村支书村主任都向我们谈到了他们的直接经验,认为秸秆焚烧虽有坏处,但也有好处,好处在于:成本低、能增肥、灭害虫、减杂草。他们认为,焚烧秸秆的农田增加了钾肥,每亩可以少施50斤复合肥,省出了70元肥料钱;而不焚烧秸秆的农田则要多用50斤复合肥,还需增加1个工的人工成本。一进一出,两者1亩田就相差 200元的收入。在这里,直接经验者说的也没错,问题在于焚烧秸秆后当年能增收,但对土壤的微生物影响、对钾肥的再生、对有机质减少后地力的下降等因素他们则视而未见。六是对农业重视不够。有群众反映,现在的少数一些干部对农村和农民都很重视,可对农业却不那么重视,下乡调研只看村庄发展,却不问农民种粮、种菜都有哪些困难,原因是粮食不值钱,对GDP没有多大作用。因为对农业不重视,所以,在农作物秸秆处理这样的问题上也就没人帮助支持和出点子想办法。七是管理上措施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虽有“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规定,但对违反此项规定的处理只是“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由于焚烧秸秆的主体多为种粮农户,一般只能以劝导为主,如实施行政处罚,则必须符合“情节严重”的情节。对于如此面广量大的违法现象,真的执起法来,还会引起社会稳定问题。

正因为有上述复杂原因的存在,农作物秸秆就出现了“综合利用难”和“禁烧难”的“两难”问题。县农业局曾组织到“禁烧”工作做得较好的江苏盐城市盐都区考察学习,了解到的该地从2019年起实施的“禁烧”措施主要有:一是对秸秆综合利用给予政府补贴,每年财政安排1800万元,对秸秆还田切碎环节的农机主和收购秸秆的合作社进行补助,每亩30元。二是实行“禁烧”责任金制度,每个乡镇缴10万元,乡镇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个人也要缴5000元至1万元,区政府组织部门负责人带班的20个检查组下去集中检查,一旦发现有焚烧现象,就扣罚领导的责任金。三是发现焚烧时,对焚烧者进行行政处罚。如此严厉的措施实施下去,起到的效果虽然有,但仍不能根除秸秆焚烧的痼疾。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工作量太大,干部有怨言;粮农认为利益受损,要求政府包粮食产量、包秸秆销售;农机户因切碎秸秆耗时耗油有抵触情绪;有的粮农禁烧后就将秸秆抛入河流,引起河流严重污染;还有的农户偷偷一把火将村干部的大田先点着,让你先受处罚,无处可查!

我县从20xx年开始对秸秆禁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布置,先后下发了《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产生烟尘污染物质的通告》 (安政通〔2019〕9号)、《安吉县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安政办发〔2019〕66号)、《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的意见》 (安政办发〔2019〕113号)等政策性文件。县政府成立了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环保、发经、城管、财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划定了禁烧区,明确了部门分工和责任主体,出台了扶持政策,落实了工作考核,加强了宣传引导,并进行了工业利用试点。应当说,这项工作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在基层群众中有了思想上的触动。总体上,我县14.7万吨秸秆,得到利用的还是占大多数,约为9.55万吨,占68%,其中秋季水稻收割后有12.3万亩不再轮作,使约6.15万吨秸秆自然还田,秸秆腐蚀剂使用面积达7.2万亩,处理秸秆2.8万吨。但分析我县秸秆还田的比例结构不难发现,还田的秸秆主要的是“冬闲”自然还田和政府推动的腐蚀剂使用。余下的秸秆,因为轮作中的农时紧迫和还田成本高等因素,还是以“焚烧”来解决,“禁烧”措施难落实。

三、综合利用与禁烧措施建议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有很多途径,包括秸秆还田、覆盖早园笋、动物饲喂、工业利用等等。比较起来,工业利用因无堆场,利用价值低,利用量有限,同时还减低土壤肥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覆盖早园笋、饲喂牛等动物用量也极为有限,不能解决大的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还是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技术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通过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品质;能协调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促进农业稳产、高产、高效,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还田的方式一般分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等:

一是堆沤还田。就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让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作物秸秆在收割时用收割机直接粉碎,一般长度以1-3厘米为宜,粉碎后的秸秆收集后喷水,使其含水量在70%左右,然后混入适量的已腐熟的有机肥或秸秆腐剂,拌均匀后堆成堆,上面用泥浆或塑料布盖严密封即可。过15天左右,堆沤过程即可结束。秸秆的腐熟标志为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腐熟的堆沤肥可直接施入田块,其好处是无害化,施得多点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难点是:需要在田块边上堆沤,人工成本较大,也会缩小种植面积。二是过腹还田。就是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以畜粪尿施入土壤。这个方法除有养殖场配套的专业合作社可行外,对普通粮农已无实现可能。三是直接还田。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多,甚到可以全部还田。目前主要采取“秸秆切碎-拖拉机旋耕-插播种”模式,首先是在收割稻麦时通过有粉碎装置的收割机将秸秆直接切碎成3-5厘米,并摊匀,再用大马力拖拉机将粉碎的秸秆旋耕入土,然后进行插秧或者播种冬小麦等。因为新鲜的秸秆碳、氮化大,施入田地时,一方面需要增水,另一方面还会出现微生物与作物争肥现象,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也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等速效养分,因此还需配合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氮、磷肥,以补充土壤中的速效养分。为中和秸秆腐熟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对作物根系的毒害,在酸性和透气性差的土壤中进行秸秆还田时,还应施入适量的石灰,施用量以每亩30-40公斤为宜。

在主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同时,可适当进行农作物秸秆的工业利用,但因为建堆场困难和效益不高等原因,工作的着力点不应放在这上面。

秸秆焚烧的内容篇8

关键词:秸秆露天焚烧;危害;综合利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6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农业连年丰收,秸秆产生量也逐年增多。据调查统计,2010年秸秆可收集量约为7亿吨,其中13个粮食主产区约为5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73%。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对于解决秸秆违规焚烧问题,稳定农业生态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秸秆综合利用已经有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认识不到位,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支撑能力有限等问题的存在,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仍然屡禁不止。不仅威胁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环境安全,也威胁到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安全,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1秸秆露天焚烧的现状分析

1.1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农民的家务事,而是关系到社会环境的大问题。

我国政府部门在农作物收获季节通过卫星来监控秸秆的露天焚烧现象,但似乎成效不大。监控只能看到哪里点火,却并不能够从根源上制止或者缓解秸秆焚烧,农民没有安置秸秆的出路,因此只能选择焚烧秸秆。据统计,秸秆的露天焚烧多发在以下区域:地广人稀的大面积产粮区:如吉林省、黑龙江省,因劳动力相对有限,大量的秸秆被焚烧;富裕地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区采用新能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同时造成大量的农业秸秆被遗弃蛊或者在野外露天焚烧;能源产区:在一些能源产地,由于农民很容易获得廉价的商品能源,因而也有大量的秸秆剩余。

1.2焚烧秸秆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

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航总局曾分别于1999年、2003年、2005年联合下发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又印发了《“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和法规予以控制,但是收效甚微,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并未因管理控制制度的完善而受到农民的关注和重视。

2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

焚烧秸秆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政府执政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当前,亟待完善的是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利用,不断推出和研制出成本低、质量好、易于造作和推广的秸秆转化设备。当秸秆不再是废弃的垃圾,而是可以加以利用,综合价值高并且能带来经济收益的资源时,秸秆焚烧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和解决。

农民往往不能理解,烧自家地里的一点秸秆,就引起多个政府部门的重重监管甚至是围追堵截,可每年因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释放有害物质

焚烧后产生大量的烟尘、烟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使局部空气质量严重恶化,诱发呼吸道、肺部和眼部疾病等。

2.2露天焚烧秸秆影响交通安全。

焚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尘、烟雾,使空气能见度下降,影响飞机正常起降和车辆安全行驶,诱发交通事故。

2.3影响公共设施安全。

露天焚烧秸秆易造成火灾隐患,特别是在电线或其他公共设施附近焚烧,潜在危害不可估量。

2.4秸秆的露 天焚烧,烤焦了3~5cm的土壤表层,损害土壤有机质含量,造成土壤中各种有益的微生物死亡,损害了土壤的肥力。对后续的丰产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3控制秸秆露天焚烧的措施

我国地大物博,是全球主要粮食产区之一,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作物产生的秸秆总量约7.2亿吨, 其中稻秸2.9亿吨,玉米秸1.9亿吨,麦秸1.5亿吨,这3种秸秆约占秸秆资源总量的75.6%。

秸秆禁烧必须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要建立秸秆禁烧的长效机制,而不是采用人海战术,靠几个工作人员去检查,要提供秸秆的再加工利用,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应从以下几点重点展开工作:

3.1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机械化直接还田,通过小麦高留茬玉米免耕硬茬播种和玉米秸秆在机械化收割时直接粉碎还田技术将秸秆还田。对玉米趁青粉碎,还可以减少秸秆内糖分损失,对加快秸秆腐解,增加土壤养分大为有益。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机具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作小麦底肥,这是一项省工、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有效措施。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调整我国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改善、土壤肥力的增加,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而继续保持持续增产。

3.2可推广发展畜牧业,秸秆过腹还田;

秸秆不仅是植物的肥料,也是很好的动物饲料。大力推广青贮、微贮、氨化、盐化、碱化等秸秆饲料技术,推进草食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和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

3.3利用秸秆生产全降解快餐盒。

利用水稻、小麦秸秆草浆做成的一次性快餐盒各项安全指标良好,且价格低廉,生产过程中无毒、无污染,废弃后能很快降解,对环境的危害很小;焚烧时也没有毒气放出,不会污染环境空气。这项技术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应为今后秸秆资源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扶持下,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5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70.6%,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秸秆直燃发电消耗秸秆约1800万吨,为农民增收40多亿元,并带动农民就业和周边运输服务业的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消化秸秆1.07亿吨,有力地改良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养畜消耗秸秆2.18亿吨,相当于节约粮食5000万吨。

秸秆正在从原来的农业剩余产品,变身成为新的工业原料和优质肥料,其利用价值正在不断被挖掘,将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杜延红.可再生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

[2]周定国.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研究[C].全国农业剩余物及非木材植物纤维综合利用新技术研讨会文集,2001.

[3]曹国良.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资源科学[R],2006.

[4]杭维琦,陈建江.野外燃烧秸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与防治[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

[5]邬莉,陈静,朱晓东,等.农村秸秆焚烧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

[6]刘娅.农作物秸秆治理与综合利用[J].辽宁农业科学,2003(01).

[7]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2002/2003/2004)

秸秆焚烧的内容篇9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措施;叶集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 S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250-02

据有关统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逾7亿t秸秆,这些秸秆大多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的废弃物。这种情况下如果完全由农民来处理,就出现了秸秆大量被焚烧的现象。如稻草、麦秸、山芋藤、叶、花生蔓、油菜杆、豆秸等,这些作物秸秆,除少部分用来喂养牲畜或直接掩埋还田,一部分作为燃料外,大部分直接在田间地头被焚烧。每年夏收、秋收季节,我国农村很多地方随意焚烧秸秆现象严重,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经济发达地区和主干国道两侧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现象严重,甚至浓烟遮天,曾导致机场被迫停机,高速公路被迫封路等[1]。

199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原叶集镇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并实行地区计划单列。1995年,叶集又被国家建设部、原国家体改委等11部委批准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1998年1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批准设立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管辖范围扩大到孙岗、三元、平岗三乡,行使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享受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县的有关政策待遇,直属六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叶集已成为国内第四大人造板生产基地。叶集试验区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步,但仍有大量农作物秸秆剩余,如何使农作物秸秆得到更好的利用,是不容忽视的难题。

1 叶集试验区秸秆资源及综合利用现状

1.1 秸秆资源现状

叶集区南依大别山,北连江淮平原,境内河流纵横,林茂粮丰。全区优质稻总面积达1.27万hm2,西瓜、脱毒山芋、无公害蔬菜、金银花、莲藕等高效经济作物近6 666.67 hm2。农业生产留下大量稻壳、玉米秆和棉花杆等多种农作物废料,特别是叶集区几个偏远乡、村,基本上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每年秸秆产出量达10万t左右,若是按照过去的老方法焚烧解决,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而且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虽然各地政府每年花费不少人力、财力禁止秸秆焚烧,但却始终没有真正解决该问题。

1.2 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叶集试验区目前的产业定位是一个以木材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业和商贸物流为主的生态型工业园区。木材加工是叶集试验区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该区拥有相关企业1 000家,年木材交易量400万m3,板材加工量200万m3,从业人员5万人,占叶集总人口的1/3。

试验区是全国排名第4位、全省排名第1位的木材加工基地,目前拥有管仲木业、林星板业、新诚板材、易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等一系列知名企业致力于木材加工与废料再利用。木材生产加工会产生大量的产品废料,如木屑、树皮等,叶集试验区年木材废料高达1.5万t左右。

试验区拥有多家对农作物秸秆和以木材废料为主的大部分工业废料收购利用的企业,这些企业利用秸秆与废弃木料生产生物质油、刨花板,种植蘑菇,作锅炉燃料等。工业园区及其附近地区的木材废料和秸秆的回收利用中生产刨花板和作为锅炉燃料占绝大部分。调查发现:有28%作为生产刨花板的原材料,40%作为锅炉燃料,8%用来生产生物质油,9%用来种植蘑菇,5%用来加工木材工艺品,剩下的10%基本送去发电厂作为火力发电的燃料。但是对于距离工业园区较远地区,占叶集区60%左右的农作物秸秆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储存、收购、运输等)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2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秸秆利用途径少,不得不进行焚烧

对该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意愿进行了调查,涉及农户135户。调查反馈信息表明:习惯焚烧秸秆,觉得这种方法处理秸秆方便的农户约占9%;烧不烧无所谓的约占19%;不愿意焚烧,但是不得不烧的约占32%;不会烧,家里有利用条件的约占11%;不会烧,有工厂收购的约占29%。在对该地区村民的调查发现,除了少量家里饲喂牲畜或是有出售条件的的村民,其他农户都只能将秸秆浪费。而且大部分村民知道秸秆焚烧所产生的影响,本身也不愿焚烧秸秆,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不得不焚烧。

2.2 工厂收购秸秆不及时

对该地区秸秆利用不充分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涉及农户120户。调查反馈信息表明:工厂离得太远,运送不方便的约占38%;每次量太少,工厂不愿前来收购的约占22%;不知道有工厂收购的约占17%;没地方堆放秸秆的约占19%;其他原因约占4%。造成工厂收购秸秆不及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量太少工厂收购不划算,农户自己运送又太远不方便。目前,农村地区田地分散,各农户秸秆量不多,没人组织收购自然无法形成交易模式。二是农户没有多余的空地来堆放秸秆以存够一定量再等企业来收购。农村田地基本四季都有作物,秸秆体积大,经济性差,量少了无法出售;若想堆积后出售又没有足够的地点储存,导致农户不得不有多少烧多少。三是宣传不到位,部分农户不知道秸秆还能出售。有些地方政府对于焚烧秸秆只堵不疏,一味强调禁止焚烧,却不愿花功夫考虑与企业合作事宜,导致秸秆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2-3]。

3 叶集试验区秸秆的综合利用措施

3.1 政府部门积极参与

一是政府部门邀请国内专家全面分析当地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派专员前往一些秸秆利用良好的地区,实地考察,通过认真比较,制定符合叶集地区秸秆利用的最佳方案。二是政府部门成立专项秸秆治理小组,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新技术。将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按年度逐级分解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考核制度,加强目标考核。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同时给予秸秆综合利用工厂税收优惠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秸秆综合利用产品纳入节能、环境标志等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引导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融资机制。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扶持一批重点企业优先发展,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四是在尊重农民意见的前提下对农民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环境意识教育,为秸秆的有效利用打好群众基础,做好农民思想工作。五是加大秸秆利用的宣传工作,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利用,在全区乃至相邻县区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从而培育和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最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4-5]。

3.2 拓宽秸秆利用渠道

以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为宗旨,以环境保护为首要目标,多渠道最大限度地利用秸秆。一是政府可以通过补贴鼓励农民饲养草食牲畜、种植蘑菇等方式,从根源上增加秸秆的自主消费。二是倡导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三是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鼓励农民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等方式,有效提高秸秆肥料利用率。四是秸秆燃料化利用,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2 t秸秆能源化利用热值可替代1 t标准煤,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可有效减少一次能源消耗。五是积极引导秸秆企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秸秆企业,争取做到秸秆全方位高效利用,做到三赢的局面,使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成为地方特色。

3.3 建立秸秆收购临时储存站

应在各乡村建立秸秆收购临时储存站,供村民们临时储存秸秆并且作为农民与商贩交易的场所。各农户将自家秸秆统计集中,达到一定量后企业便可前来收购,秸秆集体出售后再按农户各自秸秆的量结账。这样集中储存集中出售不仅解决了商贩各处收购的困难,而且也解决了村民们临时存放秸秆的难题。收购站还提供相应的秸秆收集打包设备,方便秸秆的收集、储存与运输。

3.4 加强农村禁烧宣传

在各乡村加强禁烧宣传,并指导农民出售秸秆等农作物残骸。让农民们知道焚烧秸秆会受到处罚,收集起来不仅会得到奖励还可以卖出去增加经济效益,使农户愿意出售秸秆而不是焚烧秸秆。把秸秆焚烧收购问题作为村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依据,让村干部真正落实各项措施[6]。政府必须针对本村镇秸秆收购问题给出完善的策划方案,各村干部必须身体力行致力于农企合作,必须宣传到位,让每一个人都了解秸秆利用的方法及秸秆焚烧的处罚。

3.5 加强企业合作模式发展

对于收购农作物秸秆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授予环保称号,让企业不仅得到经济利益,而且得到政府宣传,增加企业的知名度[7]。倡导各企业收购下到乡村,并且对于大量需要植物残骸的企业安排日期强制依次前往乡村,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条件下,若不按时前往可给予一定的处罚,如剥夺称号之类。增加农民与企业之间的互信,而政府作为中间人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不能放任任何一方,以解决好秸秆利用的问题。

4 结语

通过对叶集试验区秸秆综合利用的调研,发现目前国家对对秸秆利用项目支持不够,不能有效促进秸秆规模化利用。对于叶集试验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技术研发、推广投入存在不足,技术与资金的力量薄弱,直接影响了秸秆综合利用度的进一步提高。虽然目前在试验区有一些企业开始了秸秆的深加工再利用,但是多元化的发展链条并未很好的建立,市场前景还需要继续开阔,这就需要政府制订相关政策,利用市场激励手段引导,使秸秆的综合利用达到真正商业化、企业化、长效运行的发展目标。

5 参考文献

[1] 樊新华,孙振锋,陈婕,等.浅谈河北省农村秸秆能源化利用新技术及推广与应用[J].北方园艺,2012(12):201-202.

[2] 苏德华,黄丽婕.我国秸秆能源化利用研究现状[J].投资与创业,2012(5):130-131.

[3] 曹莹,王秀英,孟军,等.秸秆利用现状及其生物炭化前景探析——以辽宁省彰武县为例[J].作物杂志,2012(4):9-12.

[4] 黄永强,韩晋生.秸秆禁烧和利用农民受益是关键[J].当代农机,2012(11):12-13.

[5] 郑军,史建民.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特征和困境及出路——以山东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3):354-358.

秸秆焚烧的内容篇10

[关键词] 秸秆 秸秆焚烧 环境意识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230-01

每到“三夏”、“三秋”时节,秸秆禁烧几乎成了各级政府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分解任务,宣传标语满天飘,检查督导人员四处跑。分散了领导精力,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疏远了干群关系,田间却是依然火光四起,城市依旧烟雾缭绕弥漫,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干扰了人们的正常出行、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

一、处置意愿调查情况

最近,我们随机抽取了1000户农民,以玉米为例,对秸秆处置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200户农民愿意采取秸秆还田,76户农民愿意采取留作燃料和饲料,分别占到总数的20%和将近8%,除去2%愿意送到工厂作为原料,还有70%以上的农户首先选择就地焚烧,按照斤粮斤秆的方式计算,假如政府不采取禁烧措施,农民完全按照意愿进行处置,每年焚烧的秸秆数量会相当惊人,秸秆燃烧的场景和产生的后果也很可怕。

二、原因分析

我们在调查中感到,秸秆相对“过剩”,是秸秆禁烧禁而不止、堵而不绝的主要原因。昔日的“香悖悖”为何成了农民的一种沉重负担,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切断了传统消耗渠道。过去,秸秆是我国农民生活的基本燃料和农业积肥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和适应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便将高效清洁的电、天然气、液化气作为主要生活燃料,秸秆逐渐处于从属地位;农机取代牲畜作为生产工具,也使秸秆失去了作为饲料的地位作用。同时优良种子和优质化肥的迅速推广使用,既增加了秸秆的产出,又减少了腐化秸秆为肥料的需求,加剧了秸秆富余状况,秸秆无处可用的问题非常突出。

二是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阻碍了消耗利用步伐。我们在调研中感到:秸秆压块、气化、发电等技术,由于当前生产工艺不成熟,加工成本过高,不可能成为消耗秸秆的主渠道。从技术上看,采用在高性能、大马力的动力机械上安装秸秆还田机械,直接粉碎深埋,可以作为秸秆就地利用消耗的主渠道,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大型农机价格过高,农机户回收成本周期过长,农民无力购买、不愿购买,决定了小型农机仍是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如果在小型机械上安装粉碎设备,会带来作业效率降低和作业成本增加等一系统问题,机手们为了适应农民抢种抢收和获得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需求,不愿增加粉碎工序,并且留茬很高,不能带来秸秆的及时有效利用。富余的秸秆放到路上影响人们出行;推到河里阻塞河道,不利于旱浇和排涝;堆在田间影响播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导致秸秆无地可放。

三是就业渠道的增加,削弱了回收利用动力。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劳动力需求,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青壮劳力几乎全部外出打工,即使“三夏”、“三秋”时节回家帮种帮收,根据现有技术,农民采取自己收集加工处理方式,不仅要归拢,还要打捆、装车,加上卖到收购单位的运费,每亩约需100元左右的成本,而卖价也只有100多元,基本和回收成本相当,更不能和外出打工的收益相比,农民当然不乐意打捆运输;企业如果自己打捆回收,则成本远超收益;如果采用秸秆还田,雇佣粉碎机每亩地也要花费约50元的费用,增加了生产成本,摊薄了农民既得收益,秸秆回收利用无利可图的问题短期无法改变。

三、思考与探讨

我们感到,加快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综合利用新模式,是实现秸秆禁烧,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途径。

一是充实考评内容。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凡是把秸秆禁烧工作纳入了年度考核内容的地方,任务都完成的相对较好。但要真正把这项工作建成一项富民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还需要对考核的内容进行不断完善。比如是否可以把农民对秸秆禁烧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增加量化赋分比重,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只依靠行政命令式的秸秆禁烧方法,使他们真正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形成政民互动、沟通良好、关系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而不是一级带着一级喊,才能真正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帮助农民增收减负。

二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对大中型农业机械进行了倾斜性的购置补贴,但完全配套购置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销售价格,仍然让农民难以承受。为此,除了逐步加大政策性的购机补贴比例之外,我们可否采取由政府出资购机,农民在农忙时租赁使用,或者是转承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分散经营方式。同时,针对农业生产中以高耗能、低效率农机为主要生产工具的的现状,一方面积极推广报废农机补贴政策试点,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制定严格的秸秆收割粉碎标准,经有关部门验收后,严格落实作业补贴、农机用油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尽量扩大秸秆还田作业面积,最大限度的消耗利用秸秆,把好秸秆焚烧的第一关。

三是探索利用途径。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是秸秆综合利用的内在动力,也是秸秆不再烧、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然而由于现有技术落后、场地有限、资金短缺等原因,当前农民自己组织实施还有困难,政府可否采取给予清运补贴、还田奖励、回收加工补助等政策性鼓励措施,推动秸秆作为食用菌生产基料、工业原料、秸秆沼气、密度板生产、草编织和秸秆工艺品制作等示范性建设工程,并不断加以指导改进,将秸秆真正转化为低投入、高回报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召开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等形式,逐步加以推广,为秸秆综合利用开创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危害与禁烧管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