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十篇

时间:2023-12-05 17:55:34

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

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篇1

摘 要 彼得•德鲁克的企业家精神理论是构成他创新理论的核心概念。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没有创新,企业就不能成之为企业。仅有技术创新不能构成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的全面创新。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企业创新 创新

彼得•德鲁克(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被管理学界誉为“现代管理之父”)的管理学理论中,近年影响较大的是他的企业精神理论。这一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30年的研究,他于1985年写出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理论。他首次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可组织(且需要加以组织)的、有目的的任务和系统化的工作。同时,创新与发扬企业家精神也是管理者的工作与责任。德鲁克认为,“创新可以作为一门学科展示给大众,可以供人学习,也可以实地运作”,但是,“企业家精神既不是一门科学也非一门艺术,它是一门实践”。得益于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影响,他把企业家精神视为“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根据德鲁克的定义,企业家是“将变革视为机遇,并努力开拓的人”。企业家精神的实践中,重点讨论的对象是机构――创新的载体。对老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和新企业,创新的基本原则虽然是一样的,但规则却不尽相同。公共服务机构最需要创新,但难度也最大。新企业,通常都不做管理。而老企业,则通常不搞创新。因此,创新和管理常常被割裂开来。德鲁克认为二者是可以结合的。他认为,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的意义至关重要,否则企业就不能够成为企业。企业家精神也说明了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企业创新应是全面的。

一、企业家的精神就在于企业创新

最早提出“企业家”这个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他说企业家就是“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领域的人”。这种转移就需要用异于常人的方法,就必须创新。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案例:他讲了一对夫妻仅仅想发财致富而冒风险在城郊开了一夫妻店的故事,由此引出了麦克唐纳生产汉堡包体现的企业家精神亦即企业精神。他告诉人们这个夫妻店的最后产品是任何一家像样的餐馆多年前就制作的东西。但是他们通过运用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使产品、设计程序和各种工具标准化,以及根据所要完成的任务的分析,进行对员工的培训,然后,确定工作所要求的标准。这样,既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造就了一类新的顾客。这其中便体现着一种企业家精神。这就是说,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实质上乃企业家为顾客寻找、设计、生产、制造,给出一份价值、一份享受、一份幸福的精神。德鲁克的理论可以这样表述和总结,企业家通过创造了新颖的事物,改变了价值观。企业家的个性可以完全不同,但是都在追求变化、追求不确定性,被模式固化了的企业管理者不能再被叫做企业家。彼得•德鲁克的企业家精神说明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就在于创新,企业家精神就在于创新精神,他是有创造力的经营者,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也才能在变化中求新,不断地生存和发展。

二、企业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

彼得•德鲁克把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精神等同。他认为人们不仅对于企业家精神有错误理解,同时对于企业创新也有不同程度误解。如人们总认为创新就是技术创新,其实创新并不一定是技术创新,甚至主要不在于技术创新,更不意味着就是办高新企业。高科技企业可以在一定时期的发展中有所偏重,但决不能在同时忽视传统企业,特别是在企业创新中忽视传统企业的创新。彼得•德鲁克正是从这一问题出发说明企业创新只是技术创新,它所包含的是企业家的精神,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进行企业创新,并且都必须进行企业创新,才能更好地生存。

1981-1983年麦肯锡顾问公司调查了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100家中型成长公司(收入在2500万- 10亿美元间),发现这些成长公司的销售额、利润增长率和就业机会都是财富世界500强的3倍,业绩最好的是生产和销售家具、生产优质瓷瓶和书写用具的公司。这些高速增长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企业家的精神,他们进行企业创新。德鲁克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拓展了创新的概念,纠正了人们的观念误区,这一点值得肯定。他发现了高科技企业中的陷阱,这也是发展高科技企业必须注意的一点。

三、结论

彼得•德鲁克的企业家精神理论使我们从更高视点透视企业。企业不仅是赚钱的工具,还应有企业创新,企业家也必须有创新精神。只有企业家能把握住企业的灵魂,才能无往不胜。企业家精神理论的意义还在于每一个创新都具有整体意义。它使我们纠正过去对于创新的理解,过去常常把创新狭隘地理解为技术创新,或者只是某一局部的创新,如果不从整体视角理解,技术的优势也不能得到市场认同。正是由于这一点,企业在创新时也要有组织地进行。企业家精神这一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观点,还可以延伸到产业发展上理解,这一方面可以推动企业史和产业发展史的研究。一个企业是开创一个产业还是跟进一个产业,是在这个产业的繁荣期,还是在产业的淘汰期,通过企业史和产业都有一个借鉴。而且,通过这一思路可以对整个经济周期发展研究有所启示。一个创新带动一个产业,而一个产业的繁荣会对一个时期的经济发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精神.蔡文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篇2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表层工匠;深层工匠;高职教育

1背景介绍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是现下中国年轻一代的热门词,伴随而来的是“工匠”“双创”等词汇的红火。在这些人人必谈的词汇面前,有必要梳理一下它们更多的内涵。自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联合推出系列新闻报道“大国工匠”的报道之后,这些普通又平凡的劳动者便广为赞誉与钦佩,更激发了大家对“工匠精神”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的热情。大家普遍认为,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使之尽善尽美的精神理念,即追求极致,专业且专注。与此同时,创新创业的滚滚洪流向我们扑面而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当仁不让地成为引领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强大动力。高等学校亦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局势。高职高专学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以上,更应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2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2.1工匠精神更是创造和发明精神

工匠,一般的理解是匠人,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一件事的人,公认的典型代表有做事严谨精细的德国、日本、瑞士等。不过,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给了我们不同的诠释。他们认为:工匠是一群不拘一格,富有创造和发明精神,且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作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有: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爱迪生、怀特兄弟、迪恩•卡门等,他们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富兰克林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工匠,我们从很多教科书上都可以看到他诸多发明的事例。同样拥有该美誉的是人人皆知的乔治•华盛顿,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好总统,其实他也是一位卓越的工匠。他们不仅精益求精,专注执着,而且勇于创造和发明,这种创造发明的工匠精神,影响了美国整个国家的产业和社会环境。而他们这些人的共有特征是:博学,充满好奇心,以卓越的勇气和毅力来重建世界。美国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说:“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简单来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引自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原话)。通过对美国进行大量的研究与调查,发现他们的工匠精神有三个基本内涵。(1)用我们周围已经存在的事物制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2)工匠们的创造行为在最初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算有也和当时确定好的目的有很大不同,是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对它的迷恋。(3)它是一种“破坏”,工匠们背对历史开始了一段充满发明创造与光明的全新旅程。由此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将工匠分为两个层次:表层工匠和深层工匠。表层工匠们通过密切关注工作方法、工作过程,从而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深层工匠们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从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而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状态,是一种思维由表及里的全新构造和开拓。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事物的精细耕作、精益求精,更是创造和发明,是创造与创新。我们需要的工匠精神,正是由表层工匠向深层工匠的迸发,从而有全新创新和创造的品质。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而中国此刻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这种“工匠精神”的回归,“创新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才是一个国家更合理、更永久的创新创业源动力。

2.2创新诠释工匠精神的精髓

创新是指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时具备推陈出新的能力,能运用新方法、新方案解决问题而不是循规蹈矩,工匠精神倡导“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两者看似关联不大,甚至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工匠在经年累月的精雕细琢中,持续地对工艺和细节磨砺及锻造,这种多年的严苛磨练会帮助匠人练就更敏锐的洞察力,更懂得深层次揣摩客人对产品的需求,能考虑到最刁钻的用户都无法想到的细节。正所谓“匠,君目所不及之处愈要用心”,匠人因触及常人所未能及之处,故眼界不同,“眼界不同,开创的世界不同”。无论在哪个时代,能够用全新的视野重新审视自身产品、审视世界格局、开创新时代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匠人,“创新”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没有创新,只能称为“工匠”,有了创新,才是“工匠精神”。

3创新创业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3.1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其辉煌灿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匠精神的史诗。早在《诗经》中记载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充分显现了古人对“工匠精神”之赞誉;《天工开物》是一部凝聚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工匠宝典,仅仅一句“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便足以显见中华民族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自古以来,我国同样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工匠传奇故事:游刃有余的庖丁、精益求精的鲁班、出神入化的卖油翁等。这些历史书籍及人物典故,充分显示了我国由来已久的对工匠精神不懈的追求。

3.2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的积极的意识形态的总结,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工匠精神的悟透,会启迪人们“用智慧驾驭自己的情绪,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敬业会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引自《工匠精神》,付守永著)。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告诉我们在修炼的道路上要披荆斩棘;它是一种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3.3工匠精神锻造未来的民族性格

工匠精神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安静。静,能生慧,让劳动果实拥有灵魂。在执着专注的劳动体验中体会工作的乐趣,树立工作的尊严。熟为人知的日本和德国人的工匠精神,直接缔造了他们在世界工业中受人尊敬的地位。有数据统计,创办时间超过200年的全球企业中,日本有3146家,居世界首位;德国有837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也是这些公司基业保持常青的奥秘之一。我国自古就不缺乏技艺高超的工匠,可是工匠精神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很多人和事情都是追求“短平快”,只看重眼前效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只追求表面利益而放弃了深层收效,甚至有很多人空谈情怀,却不能务实苦干。这样的氛围使得当今中国很多事情流于虚浮和幻景,这是一种后患无穷的性格。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帮助国人塑造严谨坚毅的国民性格,更需要将持之以恒、专注敬业、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内化为国民品性,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3.4工匠精神成就创新源动力

创新虽然主张打破旧事物,创造新事物,但是其中必然有一些一以贯之和衔接过去与未来的东西,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看似背道而驰,其实是并行不悖,两者既相互联系统一,又相互平衡补充。创新精神需要工匠精神作为支撑,而工匠精神又以创新精神为动力。工匠精神更强调细节、锲而不舍和永不满足的审美意识;创新精神则更强调思想灵动、瑰丽奇想和义无反顾的思维和态度。工匠精神更强调产品品质、稳定和完美;创新精神则更多体现在跨越式发展和断层式创新。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既能帮助我们矫正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又能够促进新经济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并促进传统经济增质、提效和转型。同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正是一个国家更合理的创新创业驱动力。

4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举措

4.1通识课引领工匠精神

高职课程体系一般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识课程里面有思政课、文化课。而在学生入学初始,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通识课程。我们可以通过通识课程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主阵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宗旨下,融入严谨专注等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并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来选用合适的方法及途径,从而形成更为积极的职业理念和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在培养职业技能之初便意识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并在后期学习职业技能时理解并实践,从而为成长成才做好准备。

4.2专业实践课凝炼工匠精神

通识课程帮助学生领会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在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教学环境中切实体会到工匠精神。高职教育相比于本科教育,其实践技能课程比重更多,动手操作课程更多,这为工匠精神的践行提供了更多的实践舞台。进入实践实操课程阶段,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工作场景和技能操练,可以结合产品生产的过程、企业运营的流程,将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融入到实践教学目标中,并不失时机地将“专注、坚持、严谨、细致、诚信、执着”等工匠品质融入到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真切体会和感受,逐渐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执着的基本职业操守和素质,也使得工匠精神凝炼在学生工作的每时每刻中。

4.3教师以身作则辐射工匠精神

在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中,教师的以身作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教师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者,要能勇担重任,务必严谨治学,严格执教。这需要每一位教师闻道在先、学业精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求真、求精、求实,以尽善尽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务实执着的工匠精神感染学生,以开拓进取的态度去带动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浸润着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身体力行。

5结语

让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关注点,让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让新一代的大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凝结体并成为星星之火,从而引领中华民族回归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秀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益飞.以工匠精神推动创客发展[J].职教视点,2016(9).

[2]陈劲.工匠精神改变世界[J].人力资源,2015(03).

[3]雷克萨斯:注魂于物的大匠心[EB/OL].我要微信,2016-11-01.

[4]齐善鸿.创新的时代呼唤“工匠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6(5).

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篇3

关键词:职高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32

职高学生创业成功,对其个人意义不仅只是增加其收入、积累其财富,更重要的意义是体现其人生价值、对其个人魅力和毅力的肯定。对于职高学生而言,创业就是一条获取成功、实现梦想和人生意义的有效捷径。培养职高学生的创业精神,符合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为大学生开拓更多的就业岗位。高职学校教育者要重视职高学生创业精神的意义,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职高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策略。

一、培养职高学生创业精神的意义

就我国目前就业形势而言,失业人口大幅度增长,长期存在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社会矛盾。职高教育者应该培养学生打破传统的就业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鼓励学生创自己的业、有勇气创业,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遇。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大力弘扬创业精神才能顺应时代的新要求,勇于创造符合时代的创新思维、创新观点、创新方法、创新对策和创新个性,是开拓时代的创业创新精神的体现。培养职高学生的创业精神,是新时代下创新精神的体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有不断突破自己、勇于创新、不断发展创新思维,才能在当前充满竞争力的社会环境下站稳脚跟。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精神,能让创业者各个素质形成完整、稳定的整体,让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在长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稳定的发展。

二、职高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策略

1. 刺激学生的创业动力

为学生提供创业课程,刺激学生创业动力,要让学生明白,创业不单单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社会做贡献,是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不能轻易放弃。教育者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各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调动其创业情感,激发其创业欲望,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为学生树立创业的信心。职高教育行业的从事者也要积极主动调查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做出正确的指导,增加学生自主创业的动力,并通过表彰和演讲,对学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事例进行宣传,激发学生创业的动机,树立“以创业为荣的”观念。

2.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要通过创业精神的培训,发展职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职高学生一旦拥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就能激发自身创新动力和创业热情,会主动对其知识、技能进行学习并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塑造有助于促进学生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是企业在市场上拥有产品竞争力的基础,自主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创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因此,职高学校要以有客观性、正确性、科学性的新型创业观念指导学生培训创业精神,对学生创业战略和创业规划的进行正确的引导,实施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符合企业产品创新规律的创业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开展职高学生创业实践活动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撑,创业精神就没有载体,显得虚无缥缈。而在实践活动较少的职高学校中,大部分学生也希望开展实践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创业实践活动由此非常适合在职高学校开展。学校应该积极调动与社会、企业的关系,融合相关专业的知识,组织学生对企业的发展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学生通过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其对创业项目的了解,培养其创业的信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的创业实践活动能更多地刺激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让他们更直接地体验到社会企业、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能让他们提前顺应创业形式的复杂变化,从而达到社会要求的价值。

4. 加强职高教师对创业精神培训的重视

很多高校创业精神的培训课程往往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导致教师上课马虎行事,对学生的不用心听课、玩手机、睡觉持放纵的态度,认为学生学不学这门课无关紧要。市政府应该加强职高学校对创业精神培训的重视,要给高校施加压力,定期派人对高职创业精神培训课程进行检查,对表现良好的教师进行表彰,提高教师创业培训课程的热情,也可以指定创业成功的人才作为讲师为在校职高学生讲课,分享自己创业经验,促进学生的创业动机。职高领导者要积极配合市政府工作,定期对创业培训课进行检查,也要对创业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以表示学校对创业精神培训的重视力度。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创业精神培训的宣传力度,传播毕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信息,并对在创业培训课上表现良好的教师和同学进行公开表彰和赞扬。

三、结束语

在创业过程中,其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得到显著提升。对于职高学生而言,其创业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刺激职高学生创业动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职高教师对创业精神培训的重视力度以及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上自主创业、获取成功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 林小文.基于“三无五低”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道路探索――以宁波市北仑职高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

[2] 侯永雄,黄子健,颜求实.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4).

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研究前沿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079-03

一、引言

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大学生创业观形成的原动力。虽然创业精神始终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但高校德育教育理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却忽视了对创业精神的研究,有关创业精神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等商科领域而非德育领域。然而,要想有效地培育和发扬大学生创业精神,确实有必要对现有创业精神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目前创业精神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向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以便探索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二、创业精神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学者们对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概念与内涵的界定大多是围绕哲学层次、心理学层次、行为学层次等三大层次进行划分的,分别为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意志、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这种划分使创业精神的内涵逐渐清晰。

丁越兰等人(2013)认为,创业精神是指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抱有创造价值或时代的理想,通过组织发挥个体或群体的创造力,并努力把这种理想贯穿到现实实践中,呈现出为最终实现价值而努力奋斗的状态;具体指创业者在主观世界中具有的开创性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

法雷尔(1994)则认为,创业精神主要是通过综合性、整体性、先进性、时代性等四个方面的特征表现出来的。陈寒松(2007)在梳理了中外学者或实践者们的论点后提出,创业精神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三个方面;王辉(2011)在上海松江大学城六所高校先后邀请了不同专业的本科生50名,并将他们分为10组对创业精神包含的元素进行座谈,后来又邀请了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12名,分2组进行了同样的座谈。这12个小组先后找出了有代表性的创业精神元素共26个,在对这些元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与提炼,王辉最后将创业精神归纳为成就欲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市场敏锐性、冒险精神、大胆实践等六个核心维度;刘常勇(2002)提出,创业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创新为基础整合资源、发掘机会,建立新公司,并通过拓展市场获得新价值的做事与思维方式;王乐生和张瑾(2009)在大量市场调查后认为,在哲学层面上创业精神表现为创业情感和创业思维,在心理层面上表现为创业个性;郭非和孙海涛(2010)指出,创业精神以人格特征为载体在不同的层次上表现为创业意识、机会识别、创新开拓、风险承担等四个方面,而创业精神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最终由人格特征决定;李炳论(2011)通过总结提炼指出,创业精神由创业者的理念、意志、个性和品质构成。

三、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现状

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北美模式;以日本为典型代表的东亚模式;以英国为典型代表的西欧模式。

美利坚民族敢于冒险,具有深厚的创业精神土壤。美国人从西进运动开始就勇于冒险,敢于创业。文化传统和经济基础使美国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呈现出社会主导、政府和高校辅助的趋势和特点。

美国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种创业课程和创业比赛来实现的。美国高校的创业课程强调实践,形式多样,互动性强,与我国国高校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完全不同。美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商业计划大赛(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也就是我们国内现在每年都要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几乎年年都要举行商业计划大赛。

日本的大学创业教育始于1990年。如果说美国创业教育是多元化的,那么,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相去甚远,主要充当的是教育者的角色。日本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与政府和社会的配合也是松散的。与我国主要面向本科生开设创业课程不同,日本的创业课程主要面向研究生开设,而且主要面向的是商科学生。

与美国的文化相反,韩国则缺乏创业文化的基石,因此,韩国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体制是政府主导,高校、社会辅助的模式。

欧洲既注重传统人文精神,也推崇新兴的商人创业精神。在欧洲尤其是那些经济发达的西欧国家,创业理念和创业意识独具风格。他们严格区分学术研究与创业活动,认为学术研究是高尚和值得尊敬的,虽然不排斥创业活动,但并不认为高尚。创业教育理念的不同使西欧和北美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体系各异。

英国高校主要是通过开设“创业启蒙教育”、“创业通识教育”和“创业专业教育”等三类创业课程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一般情况下,高校不组织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创业启蒙教育就像我国许多高校开展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一样,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是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创业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展的,主要内容是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是通过大学内专门的创业培训机构实施的,它使非商科的学生也能比较系统地学习创业知识;创业专业教育是系统化与专业化的创业教育,主要在商科和管理学科专业中开设,甚至内置于创业学位课程中。

四、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路径

导向、规约、激励等三种途径对创业中的创业者有明显的影响。吴烨(2011)认为,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可以从创业精神整体概念或创业精神的内在层次这两个层次开展。目前,学术界对创业精神整体的培养,分别从学校、家庭、个体和社会等不同视角提出了培养路径。在学校方面,钟建华等人(2006)指出,高等学校可以调整基础课程与教学模式,在教学课程设置中调整知识结构,融入创业信念、营造创业氛围,进行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刘兴亚和国佳(2011)指出,高等学校应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立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开展创业价值观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塑造创业型的校园文化。在个体方面,韩建立(2005)认为,个性特征(成就需要、内在控制、风险承担、内在激励性)、认知模式(识别商业机会的能力)、教育培训和创业经验等都会影响个体创业精神;王一丁(2011)认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和学生个体共同作用的过程,需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修订大学生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手段,不断调整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王辉(2011)在实地调查和座谈的基础上,从学校、家庭和社会支持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精神包含的关键元素。也有学者从创业精神内在层次培养的视角,围绕创业精神的哲学层面和心理层面,提出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是创业精神各层次培养的关键。在创业精神哲学层面的培养中,彭曼(2011)从个体特征、成长环境、创业环境等三个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创业精神心理层面的培育中,苏益南(2010)基于文献和访谈提出,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心理层面的路径包括:社会环境,如信贷税收政策、资金支持等,学校教育模式引导的品质培育,学生个体的创业实践锻炼(创业实践基地、创业活动),增强其创业的心理品质等。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支持和个体特征都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于创业精神各层面的培养路径的探究不够深入,这使得创业精神培育的实践虽然盲目强调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力度,但却难以奏效,而且相关研究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实证研究,这也使结论和对策难以令人信服。

五、大学生创业意志品质的培育

创业意志是重要的创业品质,是创业活动持续存在和稳定发展的真正原因。人在活动中,按计划不断排除各种障碍和困难,力图达到目标和意图的过程,就是意志。“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大学生的创业意志,是指大学生创业个体在创业实践中表现出的一种对创业和前程坚信不疑、坚守到底、不畏艰难的创业品格。大学生创业意志的形成是创业精神的集中展现,也是大学生创业观塑造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创业精神研究中关于大学生创业意志品质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具体而言,大学生创业意志品质主要包括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方面。独立性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创业个体自己有能力做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这些决定,有责任并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且能理智分析和吸取别人的合理意见;坚定性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创业个体能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且为执行决定而努力,在创业活动中,大学生具备坚定性,便会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果断性主要表现为“明辨”,即善于迅速地判断是非,能果断地做出决定和执行决定,商机稍纵即逝,果断地抓到商机并将其转化为创业的实际行动,是创业者的必备素质;自制力即“善于统制自我的能力”。在创业活动中,大学生若能具备自制力,便可避免受到创业活动中与目标不一致的欲望、诱惑、懒惰、恐惧等消极暗示的干扰,排除和克制一切有悖既定目标和意图的负面影响。

六、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篇5

创业者创业素质创业教育大学生

一、调查目的

目前,随着我国创业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众多研究表明,创业者的创业素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创业是否成功。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素质能力进行考察,了解大学生创业者素质的现状,探寻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素质能力和影响因素,从而反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培养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更好的建议和对策。

二、调查内容

笔者长期担任大连市YBC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活动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大学生创业者素质的调查问卷,分别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以及创业环境掌控能力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其中,创业意识包括创业意愿、创业动机和创业价值观;创业精神包括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务实精神和团队精神;创业能力包括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判断决策力;创业品质包括坚韧性和敢为性;创业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创业环境掌控力包括环境适应力、机遇把握能力、资金获得能力和法律政策把握能力。

三、调查对象

本调查于2012年下半年进行,调查对象为大连市已经创业和即将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者。这些创业者正在接受大连市YBC和大连市人社局组织的创业青年培训。此次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1%。实际调查样本的创业情况为:尚未创业但计划创业的21%;创业1年以下的39%;创业1~3年的34.5%;已创业3~5年的5.0%;已创业5年以上的0.5%。从性别上看,男性创业大学生占76%,远多于女性创业大学生。从学历上看,本科生占92%,研究生只占8%。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创业意识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者有非常清晰的创业意识,76%的人选择创业是“成才和自我发展的一种途径”,19.5%的人选择赚钱是其创业目的,应对找工作压力而选择创业的仅有1.5%,绝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有明确清晰的目的和良好的创业意愿。

2.创业精神

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新精神调查发现,11.5%的认为自己“完全具备创新精神”,43.5%的人选择“比较具备”,37.5%的创业者选择“具备创新精神”,能够在创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创新作用。

在调查对象被问到“您是否适应与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一起工作”这一问题时,13%的人选择“非常适应”;48%的创业者选择“比较适应”;36%的人选择“适应”;只有3%的创业者认为自己“不适应不同背景团队成员”。

3.创业品质

关于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品质调查,主要针对创业者的坚韧性、敢为性两个方面进行,其中创业者被问到如何面对创业风险时,48%的人选择“努力承担”,33%的人选择“倾向于承担”,19%的人选择了“逃避与承担各占一半”。从调查结果看,创业者能够理性地对待创业风险,敢于承担风险和压力。

4.创业能力

对关于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能力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者的沟通能力和判断决策力较好,其中被问到创业者的人际关系情况时,57%的创业者“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17.5%的创业者“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非常好”。关于判断决策力调查,45%的创业者在面临做决策时“比较果断”;11%的人选择“非常果断”;38%的创业者表示“果断与犹豫各占50%”。

5.创业知识

对创业知识一项调查了解中,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知识学习比较缺乏,其中,49%的创业者不了解专利知识;8%的人选择“非常不了解”。在被问到是否学习过创业课程时,35%的人选择“比较少”,29%的人几乎没有学习过创业课程。被问到是否会制作商业计划书时,31.5%的人选择“不太会”,16.5%的人选择“几乎不会”。大学生创业者缺乏的并不是教科书中的基础知识和管理知识,而是创业实际操作需要的知识,例如商业计划书的制作、公司建立流程、手续等具体的实践知识,因此,创业知识的培训是大学生创业者接受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6.创业环境掌控力

对大学生创业者关于创业环境把握能力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者比较重视创业环境的影响,但是对外界环境的把握能力却又较差,例如,在被问到对创业政策法规了解程度时,43%的人选择“不了解”,10%的创业者“非常不了解”。国家的法律政策是创业的大环境,了解法律政策常识对创业成功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者关于法律政策的培训必须纳入到创业教育的体系中来。

五、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较好,比较缺乏的是创业知识和创业环境掌控能力。从存在的问题看,一方面,创业者对创业知识不了解。主要原因在于很少接受过比较正规的创业课程和创业培训讲座等方式,对专利知识以及商业计划书制作等具体的操作性知识非常缺乏,从而造成了创业的阻碍。另一方面,创业者对外部环境的把握能力比较欠缺。例如,对创业相关法律政策的了解非常少,而目前我国有很多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支持政策。因此,了解相关法律政策是寻找项目、准备创业的前提。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本文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社会实习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高校本科校外实习实践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大四学年的第二学期。而事实上,这段时间学生均在找工作和准备毕业论文,实习实践的初衷根本无法达到。本研究建议可参照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习时间延长至一年左右。这样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而言,则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接触社会并了解社会,为以后的创业活动着手准备。

2.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一些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期望的模糊。从笔者接触到的大学生创业者看,部分大学生的创业目标并不明确,甚至是迷茫和慌乱状态,经常有怀抱着一大摞个人创业梦想,对任何创业项目都感兴趣,却不愿意详细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商业前景等,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创业失败。所以,高校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

3.完善高校创业指导模块,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本研究并不鼓励所有的大学生都进行创业,因为创业的困难和风险都很大。所以,高校应当完善创业指导模块,帮助大学生树立风险意识,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于适合并愿意创业的大学生,高校可以帮助指导并完善其实现方案。对于不适合创业的大学生,高校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培训,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篇6

[关键词] 创新精神;创新理论;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56?02

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近些年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亲睐。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优秀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创新精神的研究,其意义无比重大。

一、研究现状

(一)创新、创造及其关系

研究创新精神之前,首先要对“创新”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在《现代汉语辞典》上,对创造的解释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而创新的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就是说创造和创新都有‘新颖性’的特点[1]。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中,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认为“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方法的新组合”,强调更多的是商业利益或市场经济价值[2]。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德鲁克把创新引入管理领域,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可见,创新和创造又有不同之处,创新强调结果的“新颖性”和“价值效应”,创造外延比创新要大,所有具有新颖性的活动都可称为创造。总之,两者的关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事物间的新关系,并按照事物间的新关系通过思维中的不断反思与操作去形成精神或物质的新作品或新产品[3]。

(二)国外创新精神研究现状

在国外,从古希腊数学家帕普斯(Pappus)的《解题术》、到后来学者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创造的进化》、奥斯本(A.F.Osborn)的《创造性想象》、吉尔福德(J. P. Guilford)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等著作中都对创造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及解读,由于当时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到局限性,对于创新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哲学思辨状态。

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在文章中提到要企业家要“创造性的破坏”来“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这一理论的提出构成了创新研究的基础。国外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比较重视,在教育理念方面,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提出:“教育既有培养创新精神的力量,也有压制创造力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创新扩展到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领域。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也提到了:“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的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更重要”。在培养目标方面,世界各地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到重要位置,如上世纪70年代,美国高校开设了一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欧洲

成立了高等学校研究生院,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创造学的深造。

(三)国内大学生创新精神研究现状

我国古代学者虽未有创新这一名词的专属解释,但是其创新的基本内涵却应用得很广泛。《周易》中讲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革’,去故也。《礼记》也说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庄子所倡导的“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也是指要提升创新精神。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就在《创造宣言》中提出教育目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评价依准。遗憾的是,在相当漫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广泛传播,直到改革开放后,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科技技术创新,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这才使得创新这一教育领域内。

当代国内学者将创新精神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创新精神指与创新相关的一切认知、情感、态度与意志等心理或意识范围都属于创新精神,狭义的创新精神指与创新活动有关的非智力性心理品质[4]。对于创新的研究角度主要有一下几点:一是意识说。认为创新精神等同于创新意识,如主体意识、求新意识、价值意识等[5]。二是要素说。将创新精神分为几个要素构成。如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质等[6];又或者将创新精神包括批判精神、开拓精神、科学精神、冒险精神等[7]。创新精神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目标、自主创新意志以及自主创新人格[8]。三是特征说。敢为天下先的特征都可以称之为创新精神[9]。

国内学者对于创新精神的论述还是比较纷杂,未形成统一认识,这也是本课题需要研究以及突破的重要方面。

二、研究前瞻

从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国外研究侧重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这些先进的思想观念及做法如何切实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如何将国外大学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及其培养先进经验“移植”到国内高校大学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传统道德层面要求塑造的是保守、顺从不开放的人,同时偏重于人的精神生活,传统道德观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带来很大难度;国内研究者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不多,相关概念也有混淆,如将创新精神等同于创新意识或是创新能力等概念。

正是因为目前对创新精神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及空间性:一是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因素分析和归纳,为后续提出策略提供依据。这些研究内容都是以往学者不曾涉猎的,也是值得为之付出努力探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非常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其形成不是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大学生自身层面和教师层面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都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有巨大影响。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上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10]。二是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基本策略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同时分析创新精神和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创新精神的培育关系到人的心理因素的参与,既包括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又包括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等。鉴于每个人的个体心理状况都不尽相同,在进行研究中也要考虑以上等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创造学、行为学等多学科,更需要研究者多学科背景多因素进行研究。只有把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提出创新精神培养的策略,完善创新精神培养的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 庄寿强.普通创造学[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45-46.

[2] 约瑟夫・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 王洪礼.促进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大脑智能开发与策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21(2):97-105.

[4] 石国兴.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4(3):72-75.

[5] 吴昊等.关于复兴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思考[J].华南师大学报,2000(3):115-119.

[6] 倪培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课题:创新精神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60-64.

[7] 颜晓峰.论创新精神[J].山西师大学报,2001,28(4):17-22.

[8] 郑永廷.论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及其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4):1-6.

[9] 陈德桑.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6):14-17.

[10] 陈敏,黄斌,肖美英.创新思维导向下会计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3):139.

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精神;影响因素

1.创业精神概述

“精神”是一个很难明确确定的概念,西方学者认为,精神是一种主观性的思想或者灵魂,是人脑的思维方式,代表着当下人内心的一种愿望。在本文我们尚且将“精神”定义为人作为一个个体,其内心对生命与生活的感受与追求。精神不是虚无的存在,其是有存在价值的体现的,人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才能激发自身进步,国有只有具备团结向上的精神,才可繁荣富强。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不是盲目采取的一种行动,而是在勇气与智慧引导下的自我价值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坚强、勇敢、细致的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前提与必备素质之一[1]。

关于“大学生创业精神”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个体方面的创业精神,主要是指单独应对创业中的一切问题,在自己自主精神的引导下进行创新。第二个是集体方面的创业精神,通过大家的力量,一同为创业努力,包括基本的创新和团结精神。良好的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根本。国家在政策及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2.创业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2.1完善高校素质教育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创业活动的教育成为除基本文化课、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基本教学活动之一[2]。在文化课、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加入创业精神的因素,也可单独开设创业精神培养课程,聘请专门的心理及社会专家,或创业成功人士亲自传授创业经验。当代社会需要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基本专业学术知识,更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与品德,在创业精神的培养中,可通过教育教导,引导学生改善三观,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2提高国家创新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技发展的源泉是创新。科学技术之所以被研发推广,是因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勇于创新,勇于突破。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也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方面大学生以外的毕业后就业模式即为找工作,为单位打工,而创业便是就业方式的创新;另一方面,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没有被社会上的一些迂腐思想感染,仍保持着对学术,对知识的原有灵感,因此培养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其在创业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创新性思维解决问题。从而对于国家创新力的的提升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大量创新性人才,高科技人才,所以目前国家在大学生创业问题上出台了一些列支持性政策,这些政策对国家创新力提高,社会形势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2.3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人是生活中集体生活中的个体,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属于社会群体的一部分。

大学生教育的目的不是单单使其增加书本知识,更是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的设计是大学生能够在综合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能够使其开动大脑,激活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并且有利于形成和塑造正确的“三观”。创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创造社会生产力,同时能够反映大学生生产力发展,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培养大学创业精神的影响因素

大学创业精神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到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宏观环境,即外界因素,而是内部因素。在宏观环境中,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文化、国家政策、高校教育等,微观内部因素则是指大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家庭影响。全面分析大学生创业精神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有利于高校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中创造便利环境,提高培养效果。

3.1 文化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样大学生创业精神也受到社会文化较大的影响。我国一贯崇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推陈出新的精神,在这些精神的熏陶之下,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自小受这些精神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创业初始阶段能够肯于吃苦,坚持不懈,奋发图强,利于创业取得成功。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些负面思想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起着消极作用。首先“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大部分国人,尤其是北方一些省市人们心中仍然根深蒂固,按照传统思想,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工作单位时首选国家单位,因此每年公务员考试大军数量惊人。相反进入私企或者自主创业反而被人们认定为就业质量差的表现,此种思想无疑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思想与创业激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需要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社会各个领域与行业也需要大学生生源,自主创业并不是没有能力的表现,反而是大学生创新、勇敢的象征。

西方文化的入侵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首先西方文化中崇尚开发、大胆、随心,对于大学生勇于创业起着积极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有关对金钱、私欲的放纵对大学生的心理也造成的不良影响。关于在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上,要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其精华部分,并对其糟粕拒之门外。中西方优良文化的结合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3.2 相关宏观因素的影响

其他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宏观因素还包括所受教育、国家政策、周边氛围等。目前我国的学生教育从小学至高中主要是应试教育为主,这无疑在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前期培养不足。进入大学之后,在沉重的就压压力之下,各大高校开设一些有关就业的知识讲堂,为学生普及灵活就业即创业的一些基本指导。总得来说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家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特别是相关经济优惠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有关优惠政策如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利息减免,在高科技领域创业的相关企业审批程序最大化简易等。同时从周边氛围上来讲,当前大学生创业越来越热,尤其是在南方沿海省市,创业已经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之一,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勇于创业,并可以从已经取得成功的往届大学生那里获得创业成功经验。

3.3 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篇8

精柔型企业文化精神是技术创新的结果。技术创新过程要在完善的企业精神文化指导下进行,实现企业精益求精发展,这是企业培养员工创新发展的基础体现。技术创新过程企业需要面对众多的技术问题,只有在精益求精的意识影响下才能够克服企业面临的问题,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在柔性创新基础上对关键问题进行突破,保证企业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技术创新是对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考验,能够将企业精神得到充分的阐释,在企业精神发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经过多种考验,只有解决根本性的发展问题才能够提升企业士气。将企业精神得到深化巩固,在最大范围之内进行强化宣传,企业经过创新之后能够充分的实现“精益求精、柔性求新”发展,这位技术创新的突破奠定基础。技术创新能够实现精柔型企业文化的完善。技术创新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建设,“精益求精、柔性求新”的企业管理理念能够激励引导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文化在现代管理中主要表现为对员工自身素质的建设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沟通的顺畅,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开展。企业的创新能力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完成,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创新,现代企业发展除了要追求经济效益之外还要满足员工精神生活,在尊重理解的环境中实现员工素质的升华。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理念进行支撑,让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这样就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归属感。企业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充分的发挥员工的创造能力,使员工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实现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的共同发展。管理者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影响,这是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作用的重要表现。

技术创新能够强化精柔型企业文化发展,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需要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的建立。企业员工应该在共同发展目标的影响下,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这是企业行为文化精益求精完善发展的保障。针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要进行适当的指导,激发企业创新行为的开展,精柔型企业文化的发展需要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指导。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需要对企业行为进行肯定,针对表现优异人员论功行赏,这是企业规范化发展的表现。巩固强化企业文化有助于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技术创新成果为精柔型企业文化发展提供发展载体,同时企业文化为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构建完善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文化进行系统性构建,在“精益求精、柔性求新”原则下强化企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就似乎创新成果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使企业内部环境不断得到完善、巩固拓展。高品质的服务项目在企业发展带动下出现,充分的树立企业改革创新形象,这是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全方位发展的根本要求。但是精柔型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需要解决资金问题,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才能够影响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反之,则很难顺利开展下去。这是技术创新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制约的根本因素。

二、结束语

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篇9

1.弘扬科学和理性的精神

科学与理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品格在不同方面的反映,他们不仅是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构成的合理内核,也是民主法治的内在因素。科学的基本精神是实证、理性、探索与怀疑,其中最为重要的精神则是实证与理性。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意识,就是弘扬理性精神的过程。

江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光辉灿烂历史的文化大省。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孕育了江苏发达的文明,崇文重教,致力科学、崇尚理性一直是江苏的优良传统。江苏素来是“鱼米之乡”,古人云“富而思文”,崇文尚智在江苏蔚然成风,苏南更是如此,历史上就产生了很多状元。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现代中国科技、教育、文化界同样活跃着很多江苏人,涌现了大批的文学家、艺术家和中国工程院士、中国科学院士等。江苏人的尚智也促使他们理性待人、理性处事、理性对物,温文尔雅,思考缜密。与其他地方的人相比,江苏人更加务实求真,更加容易接受和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新的思想观念。正是这种重科学、尚理性的文化底蕴,为江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造就了历史的辉煌。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推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构建制造业基地,江苏就必须进一步弘扬科学与理性的精神,强化科技教育优势,形成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人民的自主创新能力;运用科学文化对广大民众进行理性启蒙,形成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民主法制和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崇尚科学理性,勇于开拓创新的现代文化心理。也只有真正具备科学和理性的精神,才能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谋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之,弘扬科学与理性的精神,既是继承了江苏“崇文尚智”的传统,又适应了时展的需要。

2.彰显民主和法治的精神

在新的历史阶段,江苏面临着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如何集中全省人民的力量,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成为时代赋予江苏人民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共江苏省委十届八次会议决定为未来江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民主与法治建设将成为主题之一,这也是江苏精神新内涵的题中应有之意。

3.倡导创业和创新精神

搞建设、干事业、谋发展,离不开创业精神。历史经验证明,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或国家,不思进取,贪图安逸,都不可能进步和发展,惟有埋头苦干,艰苦创业,才能自立自强,兴旺发达。“水文化”赋予江苏人的灵秀和创业的灵感。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江苏人,一直是创业创新的开拓者。发展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和对外开放的“外向型经济”就是江苏人在改革大潮中的两大创举,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典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让“全民创业”成为江苏文化的主旋律。眼下,从全国来看,创业与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各地发展的时代潮流。因此,培育和塑造以艰苦创业为主要特征的江苏精神,为江苏经济发展找到内生式发展的原动力,对江苏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业和创新像一对孪生兄弟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适宜的创业环境和激励创业的机制,就不会有创业的大好局面。创业上的差距,根子在机制上。同样,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始于创业精神,体现、发展于创业实践。没有创业精神,很难谈得上提高创新能力。创业是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制度的孵化器,又是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制度形成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器。江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使自主创业在江苏大地蔚然成风,离不开创新精神。当前江苏的很多地方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关键是要适应新形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重点在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更优化的环境上下大力气,力争在加快新一轮创业和发展中抓住新机遇。

4.培育冒险和闯荡精神

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篇10

摘要:《公益创业管理》是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学。其中,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公益创业意识和公益企业家精神。文章分析了当前创业教学中的种种不足,剖析了创业意识的内涵,旨在寻找一种以培养创业意识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公益创业管理;创业意识;教学;高职教育

大学生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主观思维倾向,它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要素[1]。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一方面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中真正有创业意愿并将创业意愿付诸行动乃至成功的并不多,导致大学生缺乏创业意愿或有意愿而最终没能付诸实践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主要是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与创业心理品质不足。

创业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和商业创业(Business Entrepre -neurship),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受社会和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高校毕业生在商业领域的创业成功率并不高[2]。而我国社会公益领域发展晚、发育慢、能力弱、人才匮乏,急需大量的青年创业者和专业人才,对在校大学生及大学毕业生创业而言,投身公益创业,其热情和成功是成正比的。但同时,公益创业领域需要饱满的创业热情和行动力,因此,在公益创业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创业意识和公益企业家精神。

一、《公益创业管理》课程传统教学的特点与不足

1.学校普遍视公益创业教育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很多高职院校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毕业生自谋职业,即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使学生毕业后能马上创业,以缓解高校就业压力,即“以创业代替就业”。但创业并不是凭几句口号和一腔热情就能实现,特别是公益创业,其经济回报往往不尽人意,需要学生有执着的企业家精神。从目前高校能为学生提供的极为有限的投入和实践机会来看,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因而毕业即创业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因此,很多高校认为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点脱离现实,不过是将它作为应对学生求职困难的替代方案。

2.教师对高职教育缺乏深度认识,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尽管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技能型人才,不是搞理论研究,但在教学中,除了要以能力为导向,不能把高职教育等同为本科、研究生教育,除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灌输外,还要以意识和精神为导向,真正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

3.授课方式传统,师生缺乏互动与交流。目前的教育方式都以教师为主体,通过复习提问、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概念原理讲解、案例分析、设计问题强化训练,以此实现所谓的“教学目标”。尽管运用了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管理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但这些方法的设计都是一种模拟,难以再现实际管理环境,对能力的提升有限。学生仍然是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创业,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4.考核形式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当前的教育方式下,学生觉得培养公益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都比较虚泛,不如死记硬背更为实际。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学到的只是僵死的教条,不能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不能改变自己的精神。创业能力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

5.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目前,《公益创业管理》教学仍然停留在单纯以管理职能为本位,不注重突出创业战略决策、团队管理,创业融资、企业创办、营销管理和创新管理这些细节问题,忽略了对学生成为各类公益事业创办者或管理者所具有共性的创业者特质的培养。

二、公益创业意识的内涵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大学生潜能,以开发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的创业基本素质,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经营管理和综合性的创业能力和知识结构,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独立生存、发展的本领[3]。进行公益创业,自然要具备公益创业意识和公益企业家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责任感。公益创业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社会提品和服务的社会活动,离开了社会责任感,公益创业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责任感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因为社会是一个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没有人可以在没有群体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因此,大学生要有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感,不以个人私欲而存在,而是懂得为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2.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企业家面对动态的经营环境,寻求思维的革新,不断拿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对一个公益企业而言,产品需要不断更新,服务需要不断上新台阶,市场需要不断开拓,管理方法不能囿于旧习,这些变革的实现需要公益企业家思维的创新,因为只有思维的创新才能领先、才能大步发展。公益企业家通过创新,产生新思想或者创建新模式,就能在社会使命感激发下,更好地追求效率和社会利益。

3.进取精神。公益企业家的进取精神,就是一种永远追求,不断前行,挑战自我的进取不息的精神,而不取决于成败与贫富,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辞》)。进取精神是一种内在的根本动力,是一种强烈的创业愿望、永不满足的事业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富于进取精神的企业家才会在市场中抓住机会,又快又好地经营企业,永远地进击,作出长远的且有价值和意义的决策。

4.市场意识和善于发现机会的意识。在对商业创业的研究中发现,商机意识和市场意识的缺乏是学生创业失败的关键因素。公益创业的立足点是当前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弱势群体问题和公民社会建设问题等等。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之前,应该善于发现这些问题,然后结合自己的长处进行创业。否则,创业就是缺乏根本的宗旨、目标和愿景。因此,应该教育大学生综合自己的特长和自身素质理性地选择创业,学会分析社会,抓住机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5.团队合作创业意识。学会合作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支撑一个企业,企业的成功需要团结起队伍中的每一个人,发挥每一个人的能量。公益创业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创业,更需要用团队的力量为社会服务。在弘扬追求个性的时代,高校应该重视团队意识的培养,将学会与人真诚的合作作为公益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以公益创业意识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正好与公益创业意识和公益企业家精神相一致,公益创业的特征也正是公益性(sociality)、创新性(innovation)和市场导向性(market orientation)[4]。因此,《公益创业管理》教学过程不能再单纯停留在管理职能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等传统教学方法,应确立“意识本位”,加强学生综合创业者特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从学校层面而言,应将创业意识的培养纳入教育目标体系。高校要视自主创业为学生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比如通过加强创业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业氛围,树立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总结创业经验,传播创业观念,弘扬创业精神。还可充分利用创业园,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上施展才华。同时走产、学、研的道路,创建创业基地,让学生在实践研发中培养创业意识。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无不是创业意识培养的极好机会。

2.对教师而言,自身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通晓创业理论,并有丰富的创业经验。要培养出有创业意识的学生,高校必须建设一支既懂创业理论又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高校可以从其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建设创业教师队:高校对内可以通过培训或鼓励教师创业实践,增强专职教师的创业实践经验;对外可以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或者按合适的比例引进或聘任相关创业人员,形成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高校还要不定期请一些企业成功人士到学校演讲,介绍创业的经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应该到相关的公益组织考察或顶岗实践,或者跟同事合作,自行创办公益组织,以提升自己的创业意识,积累创业经验。

3.对课程而言,教学目标要反映创业意识本位的主导性。强调课程改变学生的意识和精神面貌为目标,整个课程要突出以工作现场为条件,以实际任务驱动或采取项目贯穿始终的创业意识训练,紧扣意识这一关键点,不追求理论和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课程教学以意识为导向,灵活多样化组织。如果整个课程为36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可以分别为18学时。

(1)理论教学。一是改革教学形式,实行多元化教学。改革任课教师仅凭着粉笔、教材、黑板和单用嘴讲课的形式,提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集辅助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于一体,生动形象直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案例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管理游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学习,体会组织管理的协调与合作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二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教学应该是一个教与学互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创业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那么在公益创业教育中,学生学习创业自然不能被动地学习。主动学习的方法有: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创业理论知识,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教师对有创意的心得提出表扬和肯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在课余时间自行登陆“中国公益创业网”、“KAB中国创业教育网”“南都公益基金会”等相关网站,搜集最新信息,了解现实中公益创业状况,学习最新创业知识,思考与分析现实中的创业问题。三是让社会人士参与教学。举办讲座,邀请企业创办者作报告,让学生与创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切身体验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具备的综合的管理素质和能力。

(2)实践教学。一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访问企业家或现场参观企业,并撰写调研报告。教师鼓励学生去公益企业考察,特别是处于创业之初阶段的公益企业,并写出详尽的调研报告。这种方式可以直接了解企业的创业理念、管理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和激情,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调研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是组建学生社团,教师鼓励学生在学校创建校园公益组织,并积极参与管理,在校园里培育创业意识,积累创业经验。由主讲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学生定期自行组织系列活动,在校园环境中进行创业“练兵”,有了在校园里的创业尝试,步入社会后的创业就会变得顺利成章了。三是注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通过行为目标引导学生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手―眼―脑―心”全方位的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其责任是通过项目、案例或课题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控制教学的进度和方向,根据学生的表现因人施教,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从而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如“创办校园非营利组织并进行管理”这一项目,要完成这个项目必然需要组织者、参赛选手和观众的参与,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创业意识和综合管理素质。通过项目的开展,以活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和领会为目的,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是一种突破传统培训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培养方式。

(3)课程考核。注重对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并全程实施。课程考核是对学生意识改变和能力提高与否的检验,而不是对学生记忆力的考查,因此应避免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方式,注重过程和对学生创业意识的考核。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调研报告完成情况、特别是创业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如拓展训练表现、社团活动情况、任务完成程度、调研报告撰写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使考试不仅仅是创业教学的期末检查手段,也成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公益创业既是伟大的有意义的事业,在当前又有庞大的社会需求,结合高职高专的学生实际,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创业教育的出发点放在培养创业意识和公益企业家精神上,以培养学生基本创业素质为前提,建立以意识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对《公益创业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本课程的教学更适应新时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公益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凤清,乔芬.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及培养方式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0,(2):87-90.

[2] 唐亚阳.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9:1-2.

[3]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迈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

职业教育[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4] Ericksen,J.,Dyer.Right from the start: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early team events on subsequent project team development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