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风格特点十篇

时间:2023-12-05 17:32:31

工艺美术风格特点

工艺美术风格特点篇1

【关键词】洛可可时期;欧洲;艺术风格;金属工艺

洛可可源于法文,意为岩石或贝壳饰物,后指以岩石和贝壳装饰为其特色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虽然源于法国宫廷,但由于它吻合了王公贵族们的审美需求,于是很快就在18世纪的欧洲诸国宫廷中盛行起来。它反映出洛可可时期欧洲上流贵族的审美理想和趣味,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主流艺术样式。路易十四时代的官方古典主义以庄严、华丽、沉重的外貌、深刻的思想为其特征;而洛可可及其传统以艳丽、轻盈、精致、细腻和表面上的感官刺激为追求。

洛可可艺术特点中最重要的就是十分注重装饰性的表现,以工艺美术尤为独特。洛可可是欧洲工艺美术发展中,与巴洛克被一起认为是继古希腊、罗马以后又一个黄金时期。并且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流露着浓郁的中国风情,这也是历史上中国对西方艺术风格一次最具代表性的影响。直今,洛可可艺术所具有的形式美的观念,与装饰美的手法,仍给艺术创造很大的启示。

一、充满女性色彩的洛可可时期

欧洲工艺美术的历史中,我选择了洛可可时期,除了因为洛可可时期的风格特点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由各种曲线和艳丽浮华的色彩作装饰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充满了女性色彩,如果说巴罗克时期是男人的世界,那洛可可时期则是女人的世界。

例如,电影《绝代艳后》讲述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的故事。电影充分展现了洛可可时期宫廷服饰非常柔和、非常女性化的特色,包括大裙撑,紧身胸衣,低低的领线,还有很多小花边、蝴蝶结,用一种夸张的语言突出了女性的曲线,强调了女性的特点。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的发展,最终形成特有的风格。洛可可风格的艺术正是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发展的。它与工艺美术和绘画的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洛可可风格在法国持续了整整一个多世纪,波及整个欧洲大陆。洛可可艺术所具有的形式美的观念与装饰美术手法,至今仍给予艺术创造以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二、洛可可时期金属工艺的特色

洛可可时期的金属工艺在这个时代虽然不是站在主角的地位却也有着它自身的特点。这个时期的许多金属工艺作品都反映出了这个时期很少有纯金属的工艺作品,大多都是金属和其他材料混合搭配,例如,以金属为主,兼搭宝石、陶瓷、玻璃等其他材料制成物品,丰富了作品的装饰效果,增强了作品的豪华程度。

洛可可时期的金属工艺都有一共同特点,那就是坚硬而冷峻的金属都可以被装饰的柔软而温馨,让人倍感亲切,在我们的现代设计中更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金属工艺不代表是纯金属的,在我们作设计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挥现代社会材料多种多样的时代优势,复古的同时不断创新。在那个时期的金属工艺代表类型就是洛可可式的挂钟,运用对比的方式,使钟摆和钟面形成明暗上的强烈对比,规则和非规则的对比,钟面是明亮的正圆,钟摆则设计成神秘色彩的洞穴,运用各种女性温暖的装饰,像花盘,天使,图案也是采用颜色鲜艳的花朵图案,和一些植物的翻转卷曲,并在枝条梗叶间穿插一些悠闲。

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的成就为欧洲工艺美术增添了辉煌的一页,而且也为世界工艺美术史谱写了灿烂的篇章。它在工艺技巧上的突破和制作技艺上的精湛,将工艺美术的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阶段。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是纯粹的宫廷艺术,表现了宫廷艺术共有的特征,注重装饰性的表现,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风格特征可概括为:繁缛精致、奢丽纤秀、华贵妩媚,呈现出阴柔之韵和矫揉造作的气质,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洛可可风格促进了各种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展示了工艺技巧的精湛和完美。尽管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体现了女权高涨时的装饰风格,在审美上倾心于对某些古典艺术形式盲目的生搬硬套,并刻意追求繁复的装饰效果,但其精湛绝伦的工艺技巧是前所未有的,它为以后的工艺美术技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洛可可风格的工艺美术,以艳丽的色彩、细腻的工艺、丰富多变的曲线和不均衡、不对称,甚至带有反秩序、反常规倾向的装饰构成,给人以强烈而充满动感的视觉冲击力和豪华奢丽的印象。洛可时期金属工艺主要体现在宫廷日用品上,此外在镜框及家具的装饰上也广泛采用,比起我们今日的金属工艺,仍是属于精细的作品。

三、洛可可时期金属工艺的实用性

在当今的社会,我们的生活被各种风格的设计充斥着,在这个年代,我们提倡个性张扬,有人喜欢极简主义风格的,有人就是偏爱复古的各种物品,充满了时代的气息,而洛可可这个时代色彩鲜明时期的金属工业作品则是我们设计奢华风格所要学习和研究的最好对象,令坚硬而冷峻的金属变得柔软而精巧,洛可可是巴洛克风格合乎逻辑的自然演化,是巴洛克趋于衰落走向柔媚的结果,注重装饰性的表现,所以我才说洛可可是充满女性色彩的时代。纤巧、华丽、繁琐、精美,追求视觉和舒适实用,是一种高度技巧性的装饰艺术,如果我们把这个理念运用到我们现在的设计中,尤其是珠宝或饰品的设计中,一定会获得复古华丽派的大力支持,在现代的时尚风潮中加入了欧洲古典的宫廷气息。

洛可可时期的金属工艺的另一个实用性,就是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洋溢着东方,特别是中国的情调。都说如果没有中国式瓷器、漆器、金银器等的流行,从法国兴起,盛行于欧洲各国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可能会难以出现,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中国工艺品中蕴含的美学意味,启发、影响到西方的艺术界和社交界的趣味,则是毋庸置疑的,例如,18世纪初经德国迈森等地瓷工的努力,欧洲人终于烧制出属于自己的硬质瓷器,但很多生产者仍从中国大量订购素胎,然后自行描绘烧制而为成品。展览中一件彩绘描金圆盘就是这类作品。它采用清代中期的中国产瓷胎,以欧洲的写实风格绘制城市风光和人物活动的场景。

中国出口的瓷胎很多时候都经过欧洲匠人的再加工,镶嵌上繁复华丽的金属外饰,装上底座或顶钮,兼具了中西艺术的美感。展览中的“仿宋哥窑包铜装饰盖瓶”就是代表开片细密的白瓷瓶肩部被安装了纽纹式黄铜嵌边,加以层层盘绕的圆形握柄,雕花底座和花苞形顶钮相互呼应。两种气质、风格完全不同的材料,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洛可可时期的金属工艺在吸收东方文化的方面更是说明了不管是工艺还是文化,各个国家直接都应该相互吸取相互学习,在学习工艺美术史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我发现原来很多把外国古典元素运用的很好的设计作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元素的介绍和历史的发展,甚至是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和社会背景,可以充分理解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周锐.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探讨[J].大舞台,2012(03).

工艺美术风格特点篇2

公元5世纪初期,罗马帝国受到哥特人的入侵,经济和政治一度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当时的经济水平十分衰退,他们凭借欧洲政治经济不景气的机会,入侵整个欧洲领域。人民的生活陷入苦难中,渴望依靠信仰支撑,此时的教会利用这个时期开始宣传禁欲主义,想通过教会的理念迷惑百姓的心智。直到公元10世纪,西欧的建筑行业仍旧低迷,很多公共的大型建筑物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对建筑物结构设计的技术及艺术理念都纷纷失传,那个时期只有修道院是集设计与质量于一身的标志性建筑物。教皇的愚昧统治,曾经一度让市民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而展开封建领主的斗争,教会的斗争也随之而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建筑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力、物力一度超越了罗马时期,建筑行业也得到空前的发展。

二、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18世纪,正处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工艺美术运动应运而生。那时的欧洲,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经济快速发展。尽管生产力水平大增,但是经济发展没有让人民过上优越的生活,处于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艺术领域中面临着品味越来越低的境遇,很多艺术家想要挽救这样的状态,希望通过设计来改善艺术品味。他们想通过艺术与设计想结合的理念,回归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很多艺术家的理想变成了泡影。尽管设计与艺术结合没有成功,很多艺术家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境遇而放弃,他们开寻找新的方向突破自身的发展。中世纪的艺术成为他们新的发展方向,不少艺术家纷纷将目光停留在中世纪,想要从那个世纪的建筑设计中寻找灵感。工业美术运动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这也为今后的设计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工艺美术运动对家具设计的影响

(一)哥特式教堂对工艺美术运动中家具设计的影响

装饰风格趋向于简洁化,这是哥特式教堂的显著特点,在空间上选用垂直线和水平线的简单流线设计。拱形的造型也是哥特式建筑喜爱的样式,层层叠加的建筑主体,给人以挺拔的感觉,将建筑物原本的高度拉高,这些层层叠加的装饰也不断将教堂结构的垂直性得以突出。室内则与建筑主体风格不同,它多用横向的线条组成,这些水平的线条与墙体和柱子完美结合,加上一排排高耸的窗户连绵不绝,使人在室内有种通透感。造型简单而大气。室内的柱子也是简洁化的着最原始的石料。很大的室内空间,家具摆放数量很少,更显得空间宽广,整齐划一。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家具设计就沿用了这种特点,家具多采用简洁的造型,以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线条为主,家具没有太多繁冗的装饰,以简单大气为主要设计风格,方正结实更突出了家具的实用性,古朴的中世纪色彩,也让使用者找寻到返璞归真的色彩。

(二)罗曼式风格对工艺美术运动中家具设计的影响

拉长建筑节点是中世纪时期,罗曼式风格的特点,家具的装饰性得到发展。例如,室内的柱子上不再使用简单的石料毫无装饰,而是加入了雕刻艺术,将柱子的点缀效果凸显出来。柱子上雕刻的人物或景物都采用拉长的效果,镶嵌于柱子之上。经济上不富裕,也导致了建筑中的装饰成分受到局限,为了美观,建筑结构的节点外露成为这时期建筑装饰的特色。除了结构外露之外,家具并没有太多繁冗的装饰,有时会在家具的拉手位置或柜门的玻璃上增加装饰品。这样的手法使材料的质感和手工制作的精细突出除了。朴素而大方,简洁而明快,这也是罗曼式建筑风格对家具设计的影响。

四、结语

工艺美术风格特点篇3

明代艺术品让我们禁不住的赞叹这是一个将工艺进步与古代典雅优秀结合的时代,明式家具尤其。各类研究表明,明式家具达到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巅峰,独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形貌大方,材料精细,巧妙设计巧夺天工,做工一丝不苟,装饰上清新雅素,这些古典,优雅,细腻,精良的特点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系念。明式家具风格成熟,工艺水准高度非凡,制作严谨,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都已经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稳定成熟的风格,比例协调,巧妙无比的设计,诚心实意的制作。

关键词:

明代家具;古典;艺术

明式家具在中国古代家具史上具有深刻的里程碑式的研究意义,明式家具高度的工艺水准和成熟稳定的风格促进了时代与工艺传统的契合,在人文环境优越文化高度发展政治体系明朗的历史时期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工艺美术风格重重的刷新了工艺美术以及家具美的新高度,舍去了繁复多余细碎杂乱的过度繁复装饰,能够抓住机会简明扼要地通过设计传达家具精简从容低调的奢华,去繁从简标新立异。欣赏判断明式家具的精工细作的新的审美趣味,保留了的设计中中国古代的端庄高雅,朴实真实真挚实用,刚柔并济的独特设计风格特点。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被研究学习视为中国古典家具设计的最高标准。明式家具具体从它的造型方面,工艺方面,装饰等艺术风格方面和它特色的艺术价值体现上来讲都是独特的历史意义。

一、明式家具独特的风格特征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意义,明式家具就是明代的一个特殊工艺意义产物,由于明代政治稳定后,农业上基本达到稳定,工商业上往来自由繁荣发达,贵族对精美家具需求量加大,工艺制作者有经济环境制作工艺品,并且在政治上得到了一定的思想自由和当时环境的条件支持。明式家具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特征,掌握和了解明式家具的设计风格特征,为我们理解家具、制作家具、鉴定家具提供了必须的充分的条件,对中国家具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价值。种类万千,始终维持格调平衡,简约、平衡。由以下四点:

1、选材精良,纹理讲究

工艺品制作品的材料选择极其重要的影响了工艺品的触感质感质量外观及使用,明代的家具制造选材严谨精良,当时文化相对开放,鼓励支持技术的研发与开展,由于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带回来许多高级木材,在那个时代来说高级的木材为高级的工艺艺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大大提高了工匠制作的可能,提高了人们对高级工艺制作的追求,贵族越来越信赖高级工艺品的更新。而且工匠制作水平高超,独具匠心的家具不断生产出完美结实的工艺品,在家具这一版块尤为做出突出的贡献。后来随着当时工商业繁华手工艺制造业的发展,明代政治格局的日趋稳定,观赏性园林的兴起,住宅建设兴旺,家具需求量日益增多,需要设计制作各种不同的家具来满足不同的装修风格的住宅。各种贵族、官员、文人士大夫、雅士等对品质艺术要求日益追踪,这就形成了对于家具的大量需求.。应顾客的要求,工匠在准备制作家具的时候,精心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与询问,顾客至上原则,工匠们严格的咨询了解然后根据顾客对家具制作的想法的审美和需求准备家具的材料准备造型准备等,然后融入自己多年工艺技术的深厚功底,而顾客在大环境下逐渐热衷于不断对家具技艺的观察考量和视觉审美的探求,各种贵族文人雅士不断交流与增进,不断切磋与比较,文艺与艺术结合,他们的参与促进了明代家具风格的成熟与稳定,由于当时郑和奉旨下西洋,不负众望的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带回来珍贵的大批量的精良的黄花梨、铁木梨、花梨、紫檀等高档稀缺木料,这些高档的木材在当时来说十分新颖,不仅材料质地坚实无比、而且木材本身色泽深沉、材料上生长的纹理细密,不矫揉造作,优良的高质量木材大大启发了工匠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也立功了。明式家具大量保存记录了它的优势之一就在于选择木材上,木材本身是有色调和纹理的,工匠制作时候工匠会选择那些具有朦胧形象纹理令人联想翩翩的木材。

2、造型简练严格,以线为主

明式家具以线条美著称,形式很大的满足了功能。流畅完美的线条弧度大大延伸了人们对美的畅想,明式家具注重家具线脚的曲线走向,给人的感觉是线条挺秀舒展,注重家具延伸美与整体装饰感觉,巴洛克洛可可大部分风格给人是繁琐奢侈宫廷风的,明式家具的风格给人整体简明轻快活泼中又严谨稳定内涵,家具整体比例协调匀称严格美观。明式家具在制作的时候考虑到了家具之间的互动。各家具之间组合的让人毫无挑剔的匀称、协调。桌椅是不可分的,桌椅是一个大的整体。以线为主的设计又有着刚柔并济的效果,大方简洁有深度,线条有着多功能的解读,线条可以挺直不僵硬,可以柔美不弱势,整体设计没有多余的累赘的感觉,线条感十足。

3、结构严谨,工艺细致

明式家具在结构上的设计采用了榫卯结构,榫卯结构的稳定性是最强的,木材之间的链接紧密不可动摇,坚定稳固,家具造型轮廓简练,形式上美观,采用了攒边,做工相当务实,实用性强,工艺上科学创新,考虑了自然条件的潮湿对木材的腐蚀,于是连接处不用钉子和尽量的少用胶物,大大减少了自然干燥木材干裂蛀虫等的影响,工匠制作家具结合自己多年的制作经验,充分考虑了天时地利人和,镶了填补跨度大的结构,美观而坚固。

4、装饰素雅,繁简适易

明代家具简洁流畅,圆浑厚拙,刻意注重线脚转折之间的变化,在线脚的设计尤为细腻用心,工艺水平极高,装饰风格多样,但绝不曲意雕琢,能够满足锦上添花,不大面积的过分装饰,能够根据家具的整体形象对局部进行恰如其分的优雅装饰,在细节方面打动人心,给人惊喜,展现高度的工艺水准,整体上保持秀丽端庄高雅大方的装饰特点。

二、明代家具艺术文化内涵

明代家具的价值很好地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内涵,历史在滚轮,家具与人类朝夕相处,人们在重视家具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开始追求家具的欣赏功能。家具满足人们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后,开始了不断的形式表演,为了达到人们对其的外在的满意和保留,家具设计者在制作家具的过程中把自己独特的理解加入进去,这就是一种审美要求,而这种神秘的要求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明代农业稳定,工商业繁荣,人们越来越注重朝夕相处的家具的形式和美观,因此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进步。

三、结语

明式家具工艺和使用功能完美结合,成为中国古典家具的典范,朴实高雅和流畅坚实的感觉庄严肃穆而伟大高远。其艺术文化内涵对中国古代家具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研究古典家具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精密简练的设计思路与秀丽端庄的古典韵味让人久久瞻望。

参考文献:

[1]《明式家具研究》杨耀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2]濮安国.明代家具辨证[J].东南文化.2000(06)

工艺美术风格特点篇4

关键词: 公共空间;装饰艺术;公共环境;艺术风格

装饰艺术是一种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与其公众、环境、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并在其中发挥着特殊功能和作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应强调城市公共环境的特色,在艺术装饰的造型、色彩、材料等的运用中,将大众的审美心理、文化需求作为基点考虑,使设计的装饰艺术景观雅俗共享,与公众产生亲和性。艺术装饰品造型风格力求灵活多样,在装饰公共空间环境的同时给人以艺术的感受和美感的享受,并充分地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应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环境特色和历史文化,是一个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体现标志。

1.装饰艺术的功能

装饰,顾名思义即装点、修饰、打扮之意。古语云:“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而加以文彩也。” 就“装饰”而言,装饰本身就是艺术。装饰艺术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对美的追求,它必须适应环境并与之协调统一,与装饰对象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起到美化的作用。装饰艺术由来已久,其装饰手法、装饰表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文化时代。彩陶纹样一般被认为是“装饰的萌芽”和“原始艺术”。陶面上的意象纹样等装饰纹样,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给于我们的启示是“简洁即是美”的辩证思想和审美取向。

1.1?审美功能。装饰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审美功能。人们的生活环境往往缺少不了一定的装饰要素,通过艺术装饰效果会使环境空间更加充满活力和趣味,从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激情。 我认为,装饰艺术是艺术家基于艺术美学纯粹审美的目的,在特定的环境空间中用艺术形体组织装饰起来富于精神性的空间系列艺术品。

1.2?美化环境。装饰艺术在公共环境中具有装饰美化空间环境的作用。公共空间环境中的任何适用设施、实用装置以及装饰艺术品,都必定以一定的形态呈现在公众面前,影响着周围的环境装饰美化空间环境的义务。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运用着装饰艺术形成着自己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以致力于精神的表达和环境的改造,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所处时代、所处地域的文化内容。?例如公共空间环境中各种艺术装饰品的设置和摆放,都会以美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周围环境装饰的一道亮点,这些艺术装饰品确实能引人注目及愉悦心灵。简单一点我们以路灯为例,路灯的主要实用功能是照明,只要达到一定的照明度,它的功能目的就算实现了,至于不同的灯光效果以及不同路段的路灯的外观造型设计则属于装饰的范畴,路灯的外观造型设计或复杂或简洁、或古典或现代,但它们的功能目的却一个就是照亮路面,所以同一功能目的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不同造型的路灯对环境有着不同的装饰效果。

2.公共空间的装饰艺术风格

随着时代和高科技发展,现代的各种装饰材料,为城市环境艺术装饰创作在材料上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令设计师在创作时在形式的处理上,在材质的利用和对比上、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需求,设计适合于特定空间环境的装饰造型,在视觉上、心理上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要求。不同的材料形态蕴含着不同的信息和情感,在环境装饰中要根据环境装饰效果和功能的需要进行选择。每一种装饰材料都有着自身的个性特色,不同的装饰材质有着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泽、不同的材料质感、不同的视觉感受以及不同材料特性,装饰艺术造型设计则会依据城市环境空间的价值和材质自身的美感价值,来选择和设计艺术品,以富于装饰艺术作品更加丰富的精神与审美的内涵。艺术装饰品造型风格力求灵活多样,在装饰公共空间环境的同时给人以艺术的感受和美感的享受,并充分地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2..1?人为形态的艺术造型设计。

现代城市居民生活在人造形态的包围之中,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每一件器物,都是人类用一定的材料。利用工具或机械做出来的。在现代环境装饰设计中我们时常可以见到,各种人为形态都是用不同的装饰材料制作,如人们日常用品的:桌子、凳子、休息椅、钳子、扳手、足球等形态的装饰物用放大或变形的造型手法加工放大安置在特定场所。诸如美国费城的一件著名装饰雕塑“大衣夹”,设计者将日常用品衣夹巨大化,展现在高楼大厦之中,把四周的环境一下给凝聚和聚焦了,人们看到这令人新奇的艺术作品,倍感亲切而更加喜爱,看到了一种新的眼界和,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1]这种人为形态的造型风格装饰环境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往往是会给人以新奇的视觉效果,增添城市的亲和力。反映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装饰美化了生活环境空间。

2.2?利用不同工艺材料塑造形体。

装饰工艺材料即是不同材质,它是构成装饰艺术形式美的第一要素,不同材质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艺术特色。工艺材料不仅决定着一定的加工技艺,而且制约着一定的装饰手法和艺术表现风格。用于装饰艺术造型的物质材料很多,各种材质形状、纹理、色泽、质感不同,能引起不同的联想,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装饰工艺材料来塑造、加工成多种多样形式的装饰形体,用以优化调节和丰富空间环境,与空间构成虚与实、分与散、动与静的实体空间和视觉空间,对城市空间起到一定的划分和序列作用。现代装饰风格追求结构自身的装饰效果,并注意发挥出材质的性能和表现力,营造出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氛围和艺术化的空间环境。

2.3?运用色彩装饰空间效果。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代表着人们的情感、心情。人们对色彩有着天然的敏感性,通过装饰色彩的对比表现,可以恰当地渲染出意境与情调。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装饰色彩是追求审美意象的主观表现性的色彩装饰艺术。城市生活空间若没有色彩的装饰,将是单调乏味的。不同的色彩对比有着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效果又适合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不同的空间环境需要不同的装饰韵味的装饰作品。现代装饰艺术运用各种装饰色彩的效果来表现和点缀环境,创造环境的空间关系和环境气氛。

装饰色彩会使艺术装饰品在公共空间中的形象更加突出丰满,近年来现代城市中多种色彩的装饰品作品逐渐增多,如美国设计师考尔德创作的巨型钢雕《火烈鸟》,运用强烈的红色,其庞大而又空灵的形体与周围的现代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创造了一种富有生气的环境气氛和醒目的效果,成为芝加哥城市的重要标志。强烈的色彩可以吸引人的视线,为城市空间抹上亮丽的色彩。色彩装饰的运用要注意色彩的装饰感觉与环境空间的关系,如艳素感、华丽感、朴实感等,要根据不同的色彩视觉美感来装饰美化不同的城市空间环境。创造出富有生气的生活环境氛围,装扮出现代城市公共环境的新空间。

3.艺术装饰与空间环境的融合。

城市公共空间之中的装饰艺术能反映城市的特色与风采,传递城市的文化艺术信息。装饰艺术是点缀城市建筑特色、服务环境空间的。所以,城市空间环境的装饰艺术应以城市文化和建筑风格为导向,综合考虑造型、色彩、材料等要素,使装饰特色与城市文化和空间环境形象和谐统一,从而形成有特色的城市装饰艺术风格。

本文以哈尔滨城市为例,哈尔滨是历史文化名称,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东方巴洛克”之美誉。它的城市建筑有着异国情调的西方欧式建筑特色和欧式的风格的装饰艺术,城市空间环境以其多元化的欧洲建筑风格为主基调,是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塑造。例如,圣索菲娅大教堂的俄式建筑、中央步行街的欧式建筑风格、商市建筑集中的区域等都是体现着多元的欧式建筑艺术装饰风貌。当今时代的人们漫步在中央大街或市区街道上都依然能感受到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尽管现代的哈尔滨已经发展成现代化工业城市,但这座城市至今仍保留着西方欧式建筑风貌以及与其建筑环境相融合的装饰艺术,例如与建筑风格保持一致的路灯、牌匾、路牌、电话亭、垃圾筒等的设计,这都充分展示了哈尔滨的城市建筑文化特色和装饰艺术的风格。

我国许多城市都有悠久的历史,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环境空间。城市的环境装饰应该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尊重城市的个性特征,现代装饰艺术应与城市特定的人文环境与空间环境取得和谐统一,承袭并延续着历史的优秀文化。装饰艺术设计不能脱离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师既要考虑建筑环境的景观要求,又要重视生活空间的装饰设计,还要注重城市、环境以及园林的设计规划,使建筑与环境、艺术与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现代装饰艺术应是有特色的环境设计风格,应更完美地反映特定环境的文化内涵,为人类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

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艺术设计是环境装饰设计的关键和灵魂。环境装饰设计与装饰艺术品创作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不是一项脱离环境而存在的独立设计,而是一种系统的设计,是一门关系艺术。城市空间环境中的雕塑、壁饰等环境装饰要素。如果脱离了特定的环境空间而单纯“自我表现”,不管自身多么完美,都可能能为环境排斥的对象,甚至破坏原有的环境空间。环境装饰设计必须要注意整体环境,体现空间环境的整体设计意识。

装饰艺术在现代城市空间环境装饰的不断发展中,装饰艺术对环境的美化、对环境的丰富,对环境意境的延展过程中,自身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装饰艺术以其简洁美、和谐美、材质美、实用美和装饰美相结合等特征在现代城市空间环境装饰中发展,形成了新的装饰风格和审美趋向。装饰艺术美化着城市的生活空间,活跃着空间环境,服务于人民大众。只有把装饰艺术与城市空间环境和谐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才会使现代装饰艺术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存环境,以充分体现着城市的变迁、社会的面貌、公众的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 中. 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吴祖慈. 艺术形态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工艺美术风格特点篇5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以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世界各地的种种工业设施呈井喷式发展。然而,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在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各个领域的设计水平逐渐地沦为平凡,甚至是粗制滥造。19世纪下半叶,有一小批英国和美国的建筑家和艺术家为了抑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的威胁,为了复兴以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了一个具有试验性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工艺美术运动。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作家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是威廉・莫里斯,他与艺术家福特・ 布朗、爱德华・柏恩琼斯,建筑家菲利普・魏布共同组成了拉菲尔前派兄弟会。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于所谓的“良心危机”,艺术家们对于不负责任地粗制滥造的产品及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痛心疾首,并力图为产品及生产者建立或者恢复标准,以莫里斯为首的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家们创造了许多以后设计家广泛运用的编排构图方式,比较典型的有将文字和曲线花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各种几何图形插入和分隔画面等等,试图通过自觉的设计改良运动来改变颓势。当时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方兴未艾,工艺美术运动意在抵抗这一趋势而重建手工艺的价值,要求塑造“艺术家中的工匠”或者“工匠中的艺术家”。莫里斯认为“美就是价值,就是功能”。他的名言:“不要在家里放一件你认为有用,但并不美好的东西”,其含义自然是指功能与美的统一。莫里斯的设计不仅包括平面设计,也有室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等。他认为要复兴中世纪哥特式的风格,只有上述风格的设计才是“真挚”的。

在设计上,工艺美术运动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并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工艺美术运动不是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并存,从本质上来说,它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工艺美术运动在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下有着明显的特点: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复兴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的功能;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华而不实的趋向;在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其范围十分广泛,它包括了一批类似莫里斯商行的设计行会组织,并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活动中心。行会原本是中世纪手工艺人的行业组织,莫里斯及其追随者借用行会这种组织形式,以反抗工业化的商业组织。值的一提的是,1885年由一批技师、艺术家组成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并从此开始定期举办国际展览会,因而吸引了大批外国艺术家、建筑师到英国参观,这对于传播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艺美术运动以英国为中心,而后逐渐地影响了很多的欧美国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试图在机械化时代保持基本美感的艺术运动,是一群艺术家们对自己的追求的一种执着。在这样一个令人失望的时代,他们拒绝同流合污,存有一份对于信念的坚守。

工艺美术风格特点篇6

关键词:室内装饰;设计原理;美感;意境;物质材料;技术;风格

装饰设计原理

装饰设计从狭义上可理解为人类对某种物品造型的结构、色彩和纹饰进行的工艺加工处理。所谓装饰设计,广义地解释为人类对自身周围环境所做的一切美化过程,也是人类在身体或者物体的表面加上附属品使其美观,是人类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之一。

装饰从艺术设计角度而言,作为一种艺术方式以秩序化、规律化、理想化为要求,更加注重装饰的行为和结果,同时也追求材料结构与功能特征的美感。

1.室内装饰设计与美感

美感是人对美的主观感受、体验和评价,是一种赏心悦目和陶冶情操的心理状态,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础核心,也是创造美的心理基础。美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要求人要认识对象的美感,必须以直观的方式去感受和了解对象。同时美又不同于一般的感性认识,它还需要理性认识的为内容,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形象和华丽的形式,还有丰富的内在本质和生活内涵。

室内装饰设计是否给人以美感,首先要看这个设计是否符合空间原理。美的空间必须具有合适的形态比例和材料,相宜的空间尺度和方便使用的设备及光源、色彩的和谐。其次,设计的空间环境要符合形式美的原则,一件好的室内装饰设计作品必须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功能与形式美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美的空间环境,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以及人类生理或心理上的需求,从而引发美感。

2.室内装饰设计与意境

意境是主观与客观思想情感相结合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范畴,境则是客观范畴。审美过程的高级阶段就是主观与客观情景交融,一个优秀的室内装饰设计只要具有个性化、艺术特色以及优美的环境就能唤起使用者的情感共鸣,达到意与境的统一。

意境之所以能引起人的共鸣,首先要有生动的艺术造型形象,室内环境集中了现实美的精华,抓住了生活中能唤起满足人类特殊情感的特征。室内装饰设计寄托了设计师的情感,而装饰作品就成了设计师的情感化身。这样的结合方式,使得所有设计空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室内装饰设计与物质材料和技术

室内装饰设计是艺术与实践的结合,设计师的创意需通过物质材料和技术来实现。室内装饰设计的发展受材料和技术状况的制约,而材料和技术也促进了装饰设计的进步。当今社会中的室内空间不断扩大,形式多样,使室内装饰设计真正进入空间设计和环境设计的阶段。

随着现代装饰材料的丰富从而促进了室内设计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功能的完善以及研究室内装饰材料和技术是当前装饰设计的重要课题。在装饰设计草料与技术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是无视材料和技术的制约作用,刻意追求新材料和新工艺。另一种是强调工业美,把材料和结构形式展示于人前,否定艺术加工的必要性。第三种是坚持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使艺术形式和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让艺术与技术统一起来。

室内装饰设计风格

1.中国传统室内装饰设计风格特点

中国的传统室内装饰设计风格体现着庄重、雅致的特点,就以明清时期为代表,有着大型的建筑,室内有木柱支撑,空间分隔用雕花格扇、漆画屏风和落地罩、门窗等来装饰。

中国的室内装饰设计风格在明代时期就以简洁素雅著称,雕刻的处理都集中在辅助材料上,雕刻图案题材很广泛,有的借鉴于青铜器、浮雕等,有的取材于民间民俗喜好等。装饰设计风格不仅继承了祖辈的传统,有吸收了工艺美术的成果,雕饰材料上更利用玉石、贝壳等进行镶嵌。在色彩运用上,南北方地区色调差异较大,北方由于天气寒冷,偏暖色调,而南方风景秀丽,则色调偏素雅清新。

2.现代主义的室内装饰设计风格特点

现代主义室内装饰设计风格主张设计为大众服务,这一立场改变了数千年来设计只为给少数人服务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达到低造价低成本的目的,从而使设计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欧美国家在二十世纪初相继出现了艺术领域的变革影响颇为甚远,它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一些反传统且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诸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层出不穷。一些艺术先驱更是系统地剖析了装饰的起源和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他们以简单的内容形式来重视审美的设计作品,让其符合现代文明的风格,大胆地抛弃了繁琐的装饰手法。

3.传统现代主义的室内装饰设计风格特点

狭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种类型包括传统现代主义,它没有明显的嘲讽,而是在采取古典的比例、尺度与符号特征为发展构思上适当的运用在设计中。传统现代主义的室内装饰设计更注重的是细节装饰,在设计语言上夸张又大胆,因而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和奢华。

传统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中衍生出来的后现代主义进行了反思、批判、修正和超越。而后现代主义因没有在发展过程中展现明显的风格界限也没有形成坚实的核心,落得只有繁多的立足点和各种流派不尽相同的风格特征。

4.新现代主义的室内装饰设计风格特点

工艺美术风格特点篇7

对于巴洛克(Baroque)与洛可可(Rococo)的来源与定义在此我不做过多的阐释。17世纪被后人称之为巴洛克时代,是建筑和绘画为主要形式的时代,雕塑不再像文艺复兴时那样以一门独立艺术地位出现,它被降低到作为建筑的装饰地位。巴洛克的工艺美术主要围绕的是因建筑而兴起的染织工艺、木工艺和玻璃工艺等。建筑是巴洛克时代的主要形式,其他工艺美术都是为其服务。这种巴洛克式的建筑比以往的建筑更多地去炫耀权威和财富,它大量采用各类贵重的材料,在各个细部采取最华贵的也最繁复的装饰;另一方面建筑师也鼓励去追求那些最“耳目一新”的效果以震慑大众。他们强调运动,强调变化,仿佛赋予了石头生命的色彩。波罗米尼的《圣卡罗教堂》是个极好的例子,其主要特征:规模宏大,巧夺天工,奢侈的装饰和大量采用圆柱、重叠柱、圆顶、断檐波浪形墙面。建筑外形呈波浪状,运动感极强。其建筑外表附贴大量的饰物。与建筑同样,巴洛克风格织锦、木工艺、玻璃工艺、金银工艺、陶工艺、石工艺造型也是十分的烦琐复杂、大气,极具韵律感。比如德尔夫特陶器《青花花草纹轮形陶壶》,从形制上我们可以感觉出它与古典的风格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设计把腹部变成中空的车轮状,中部有高浮雕装饰,其口部外张,颈部略较口部小,底座分几层与腹部相连。器形奇特、韵律感强,加上坚硬的质感让人感觉到阳刚的男性气息。贝尼尼的雕塑也如此,比如其作品《四大河喷泉》,人物形象健硕,充满阳刚之气。与“男性风”的巴洛克工艺美术不同,洛可可工艺美术秀气柔美,那是种极具女性气息的艺术。其建筑装饰多采用“C”形、“S”形曲线做装饰,极其繁缛,极尽奢华,看完后无不让人感叹其工艺的精细。比如鲍夫朗设计的巴黎苏必兹府公主厅,在其房间内本来垂直的墙角被处理成曲面并用极其精巧、纤细、优美的盘旋植物纹样装饰,晶莹的水晶吊灯、纤细的家具、清淡娇艳的色彩等众多因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优雅迷人的效果。这种效果与大气磅礴的洛可可装饰相比更具小资情调。在其他工艺美术品的造型上,女性般的曲线运用到了极致,比如本来可以采用简洁处理的座椅腿部也用曲线形的腿并有许多装饰,经过长久观赏后视觉审美也会出现疲劳感。陶瓷器人物以及石工艺人物在此时,已不再像巴洛克雕塑家贝尼尼作品中人物形象那样强壮,充满生命的活力,而是形体柔美娇小,姿势矫揉造作,味、情趣味极强,比如巴黎罗浮宫收藏的瓷器《泉》。

二、比较两种艺术风格在装饰上的差异

之前,我们探讨了豪华壮观的巴洛克工艺美术的造型风格与秀丽阴柔的洛可可工艺美术造型风格,现在要比较的是这两种艺术风格在装饰上的差异。巴洛克的装饰特点是豪华壮观,奇特诡谲,大气磅礴,韵律感强,这里主要对巴洛克风格的奇特诡谲与纤细繁缛做一些阐释。所谓“奇特诡谲”就是奇怪令人捉摸不透。形容巴洛克工艺美术的装饰用这个词是不过分的,比如波兰制作的《银制镀金盒》,其形制比较简单,但是其装饰却运用各种兽形组合而成,繁杂而刚劲,让人对其充满着恐惧之感,极其捉摸不透为什么工匠要在简洁优美的装饰盒上如此装饰。在玻璃器方面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德国17世纪纽伦堡的《彩绘玻璃酒杯》、现藏于纽约科尼克玻璃美术馆的《磨花高脚杯》。这些玻璃器都是一些实用器具,本身可以处理得简洁明快,但在此被处理成夸张奇特的效果,而且并没有什么美感。与这种奇特诡谲的艺术装饰风格不同,洛可可工艺美术的装饰则是纤细繁缛的,就算是某个小部件它都要用卷曲的植物纹或波浪纹装饰。在此我还要说明的是这种纤细繁缛的装饰在美感上是要比波洛克的某些奇特的装饰要强。在某种程度上巴洛克的装饰有些是为了装饰,为了奇形怪状的形体而硬生生地搬上去的,而洛可可这种纤细繁缛虽然在格调上比较低,但是它那优美的曲线却竞相争妍。

三、比较两种艺术风格在表现特征上的差异

“这个时代的造型艺术确实出现了种种新趋势:一般来说,这种新风格强调紧张、亢奋,激扬的情绪,它一改文艺复兴平和匀称而显得动感十足甚至骚乱不安”。“它们强调动感,强调变化赋予了石质结构以一种永恒的动态”。的确如此,当我们面对着巴洛克风格的艺术时,我们的心总会随着艺术作品的运动而运动,甚至让我们的心极其躁动。意大利米兰《彩釉浮雕天使纹陶盘》,图中那展翅的天使以及那繁杂的装饰,以及如急速运转笔触般的蓝釉,让整个陶盘充满着激情与动感。在染织工业方面亦是如此,比如《来自印度的斑马》,斑马跃跃欲奔,旁边两人正对斑马进行捕杀,场面热烈而充满着血腥的气息。相对而言,洛可可艺术中这种动荡的场景则少见,多见的都是为上流阶层的享乐而服务的充满色彩的风格,女性题材在此时急剧增长,让人在欣赏中很容易就会沉迷于此。在当时上流阶层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大量采用繁缛的、装饰性极强的、充满色彩的物品进行装饰。“这种社会对伟大的艺术家使用不当,使他们反映当时人们的虚荣心和自我满足感”。路易十五也情迷于此。可以说当时的上流社会的人已经情迷于充满色彩的洛可可艺术了。这种色彩几乎遍布在当时工艺美术的方方面面,如:陶器、织锦、石工艺、玻璃工艺等。这种风格不但是通过男女之间的活动表现,而且通过粉嫩的颜色、柔美的“S”形曲线表现。比如:塞弗尔窑《水壶与水钵》,作品釉色温润而充满光泽,粉嫩的紫红色中透出丝丝享乐气息,加上壶身柔美的曲线以及作品中用金色加以装饰,仿佛是一位轻佻的女性在向你着身体勾引你的视线。和恢宏大气、激情动荡的巴洛克艺美术相比,洛可可工艺美术显得轻佻而充满着。

四、造成艺术形态差异的因素

工艺美术风格特点篇8

关键词:装饰工艺;装饰发展;设计原则

一、建筑装饰设计发展过程

中国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总结了一整套的建筑设计经验,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古典建筑。以后又经过长期地发展与完善,中国古典建筑到隋唐时期达到了高峰,建筑形式日趋完美,被亚洲各国称为“唐风”建筑。宋代的建筑更加注重色彩和装饰,明清两代大规模的兴建宫殿、庙宇,使中国古典建筑进入鼎盛时期。

公元前,古希腊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神殿建筑中,其风格庄重、典雅,具有和谐、壮丽、崇高之美。柱头的式样是古希腊建筑艺术最集中的体现。

11世纪~14世纪末期,西欧建筑风格和装饰上受希腊艺术地影响。直至16世纪,以意大利中部佛罗伦萨为中心展开的新美术活动,以学习古典为特点,创造新文化。文艺复兴时的美术,是西方近代美术的源头,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想法则。在装饰方面,文艺复兴时期又回到了古典柱式、立柱与柱顶的规则设计。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欧洲掀起了新的艺术运动,欧美出现了新建筑运动。英国的威廉・莫里斯在这期间的主要业绩是促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在产品设计史上起到了里程碑式的重要作用。20世纪20~30年代,德国的包豪斯提出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等三个观点。二战结束后,美国的路易・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思想,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的建筑大师有法国的勒・柯布西耶、美国的赖特。勒・柯布西耶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即底层的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的立面。这些建筑特点,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

赖特在住宅设计中,按地形、朝向、景观和功能等要求,发展了在地面上,以不同方向自由伸展和灵活开放平面,成为美国住宅建筑中最早的特点。赖特用改变层高或随地面坡度改变标高,以及用屏风分隔等手法划分使用性质,使二个单一的空间,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能为多种功能服务,形成丰富多彩的室外整按内装修。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强调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反对简单化、模式化;讲求文脉,追求人情味;崇尚隐喻与象征手法大胆运用装饰和色彩,提倡多样化和多元化。后现代主义的室内设计特征可归纳为:

1.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造型特点趋向繁多和复杂,强调象征隐喻的形体特征和空间关系。

2.设计时用传统建筑或室内元件通过新的手法加以组合,或者将建筑或室内元件与新元件混合、叠加,最终表现了设计语言的双重译码和含混的特点。

3.室内大胆运用图案装饰和色彩。

4.在设计构图时采用夸张、变形、断裂、折射、e位、扭曲、矛盾共处等手法,构图变化的自由度大。

5.室内设置的家具,陈设艺术品往往被突出其象征隐喻意义。

新中国建国后成立了工艺美术学院,几十年来培养了一批装修人才。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成立了一些装饰工程公司,具备了较全面的施工设备和专业人才。但和国外相比,无论是装备还是专业技术人才,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二、装饰设计的原则与内容

(一)装饰设计的原则

1.要满足使用功能

任何一个建筑设计或装修,都要根据其使用功能来进行方案构思。不同功能的厅、室,在结构上、形式上、色彩上、装修形式上以及格调上均不相同。首先是由使用功能的要求来决定,其次是由使用者生理、心理、情好和民族风格上要求决定的。

2.要满足艺术、审美性要求

建筑有造型的意义,造型属艺术范畴,具有视觉审美性。与建筑为同伴的装修、装饰,虽然有技术的属性,但更侧重于艺术。

建筑的骨架如同人体的骨骼,它需要赋予“肌肉、血管和皮肤”,才能形成“人体美”的完美形象,装修是给建筑的“人体美”的重要过程和手段。装修材料运用得当,建筑的审美性就强,否则建筑就会污染视觉,使人产生强烈的反感。

“审美”具有时代、民族、习惯、爱好等特点,不同时间和地点审美具有不同的标准,装修设计应与其相适应,不可等同对待。

3.注意工艺性

有了好的材料,若无好的工艺去保证,装修仍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样的面层材料,采用不同的工艺手段与骨架,其效果大不相同,在进行装修设计时,应自始至终关注工艺,把好工艺技术关,特别是加工工艺和施工工艺这两类。设计人员要了解装修部件的加工工艺,在图纸上除标明加工的光洁度外,还要标明施工工艺要求。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安装工艺和检修工艺。

所谓安装工艺,是指安装方式的设计,高明的设计者设计出的安装方式既省力又美观,同时还考虑到检修更换问题。安装工艺中应考虑便于检修,不好的安装工艺要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

4.注意整体效果

(1)应注意建筑风格的整体性,也就是说建筑内外装修要有个完整的构想。

在材料使用上的整体性。在使用材料时不要混乱,特别是在一些厅、堂中,更不可什么材料都平均对待的混合使用。

色彩的整体性。建筑外形色彩与建筑形体密不可分,高大挺拔的建筑,色彩要稳重。体形小巧玲珑的建筑,色彩要明快鲜艳。外墙色彩在大面积单一色的基础上,可以在局部作些明快的色彩,以打破色彩的单调感。为确保内部色彩的整体性,色彩彩度不宜过高,应偏重中间色彩的使用。客房颜色以单纯为好,雅致的色彩宜于休息和工作。

(二)装修工程设计内容

建筑物除墙、柱、梁等结构及土木工程外,使建筑达到可供使用程度的一切工程内容,均为装修工程内容。装修工程可分为建筑外部及环境工程,建筑内部工程,建筑小品的施工等。

1.建筑外部及环境工程

建筑物外墙体的面层处理,一般采用贴、挂、涂等施工工艺方法;建筑物的门、窗、阳台、雨篷等的施工,均属装修内容。

花园、庭园绿化、围栏、停车场、喷水池和外部空间的照明等施工,以及有关环境艺术小品、壁画、雕塑的设计制作,一般也应由装修工作统一考虑。

2.建筑内部工程

建筑内部各厅、室的地面、屋顶及各界面的装修施工,各种照明、灯具设施的选择与安装,家具式样的选择与摆放方式,固定家具的制作,各种陈设品的选用,装饰品的陈列方式,内部门、窗的式样制作,窗帘式样及安装,楼梯栏杆的制作,电梯间、电梯出口的式样与施工等。

3.建筑小品的施工

独立的亭、台、游廊、花台、假山、喷泉、碑坊等,以及门头橱窗的设计施工。

参考文献:

[1]张绮罗,郑曙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雍丰编著・装饰工程施工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工艺美术风格特点篇9

摘要:民族的文学艺术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自己浓郁的民族特性。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每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一代一代地传承和发展下来,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印记。尤其是语言、表演和造型艺术等方面,凸显了民族文学艺术的民族性格。民族文学艺术成为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民族文学艺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

民族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劳动和多种社会需求,一个民族本质上的特点充分蕴含在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之中,“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①所谓的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共同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基本人格类型、民族性以及社会性格等概念,就是指民族性格。

民族文学艺术可分为语言艺术(指神话、童谣、故事、谚语、文学等)、表演艺术(主要指音乐、舞蹈)、造型艺术(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服饰等)和综合艺术(指戏剧、电影)等几大类型。每种艺术形式代代传承和发展,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印记。

一、语言艺术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间接反映。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文学所具有的民族性格是受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神话传说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具体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以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文学为例。在蒙古族文学中,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自然景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形态,“毛毡帐裙”“食唯肉酪”的传统生活方式,使蒙古族文学散发着清新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和一种刚健雄浑之美。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只能归属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范畴,也只能在特定的民族生活土壤中萌生、发芽。反映了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格。

文学作家在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时,总会把他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注入民族精神,使整个文学作品渗透着本民族人民的共同心理素质、共同审美习惯和共同的情感体验。如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果戈理的《死魂灵》《钦差大人》等众多作品,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众多文学大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个性鲜明,人们既能够在作品中寻找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鲜明的人物性格,又能够捕捉到该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民族性。

二、表演艺术

各民族的生态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轨迹也不同,因此不同种族、文化和背景下的不同群体会形成迥然各异的表演风格,不同民族突显出不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1.舞蹈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它同歌唱一样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伴随着人们的劳动和社会生活而产生。世界各民族的舞蹈是该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是民族风俗和民族生活的描绘和积淀,反映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等文化现象。

在舞蹈形式的表演艺术中,朝鲜族舞蹈独具特色。鹤在朝鲜人民心目中是善良、纯洁、长寿的象征,是图腾崇拜的艺术形象。崇鹤心态经过长期的艺术加工与不断升华,形成舞蹈最基本的步态,这种柔韧、飘逸的鹤步充分展示出舞者典雅、飘逸、潇洒的风格,创造出不同的舞蹈境界。另外,朝鲜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长期的反入侵斗争和抗暴斗争历练了朝鲜族人民勤奋团结、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反映在民间舞蹈中就形成了内韧外柔、柔中蕴藏着刚劲的民族性格。

塔吉克族是中国古老的高原民族,塔吉克人民世代生活在高原缺氧、风雪严寒的艰苦条件下,因此塑造了他们淳朴乐观、不畏艰辛的民族性格。正因为如此,塔吉克人把鹰作为英雄的象征,并且把对鹰的崇敬和喜爱之情融入民族舞蹈的表演之中:舞者展开双臂,像雄鹰般的勇猛矫健;身姿的起伏舒展、快速变化又表现了鹰起隼落的跳跃和扶摇直上的连续盘旋。塔吉克族舞蹈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是受特定的生态环境、民俗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各种要素,印刻着民族所独有的标志,是民族认同的语言符号。

2.音乐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表演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音乐中体现的丰富情感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劳动生活、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成为表现民族心理的特定符号。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素材主要是以民间玛祖尔舞曲为基础的,表现了“人民的灵魂”。玛祖尔舞的音乐节奏通常是强烈多变的重音,它可以落在小节的任何一拍、两拍甚至有时落在小节的所有三拍上,最常见的是重音在第二拍。这些好像“顿脚”一般的强烈重音,活现出斯拉夫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风格,形成鲜明的音乐气派和风格。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叶,俄罗斯出现了一批发展本民族音乐的作曲家——“强力五人组”。在音乐上除了继承和借鉴西欧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传统外,主要强调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民族形式,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神话传说,体现自己民族的审美心理、美好夙愿和民族性格等。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民族音乐家,才使俄罗斯民族音乐由自立走向世界,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不可撼动的地位,成为人类共同的、世界性的民族艺术。

三、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又称美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感性形式的艺术,故又称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包括绘画、摄影、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服饰等。造型艺术带有显著的民族性格,集中反映了本民族对美的追求,在其作品中无不印着本民族精神的烙印。

1.绘画、雕刻

绘画、雕刻艺术在再现民族特有的生命形式时表现力尤为突出,传递了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理心理诸多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民族审美情感,昭示着生命之光、民族之魂。

狩猎游牧民族用极具民族风采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民族独有的情。素有“世界屋脊上的民族”之称的藏族,其绘画追求流动卷曲的纹样,浑厚朴拙的造型,强烈对比的色彩,奔放刚劲的线条,充分显示出人对生命之渴望和对大自然的膜拜心理,强化着民族审美情感。另外,蒙古族用动态美的审美心理来刻画造型,(转第133页)(接第141页)捕捉大自然中奔腾跳跃、雄伟健美的生命瞬间;用放纵粗犷的笔触,凝重简练的线条,厚实雄浑的墨色来泼写民族精神和抒发真挚情感。

新西兰的毛利雕刻文化是毛利民族文化精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毛利雕刻记载了每个部落优美的故事和对祖先神灵的崇拜,渗透了毛利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与鲜明的民族性格。毛利的木雕、骨雕与玉雕构思奇特、细腻而又粗犷,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与浓郁的古老毛利民族的文化特征。

2.工艺、服饰

工艺、服饰等艺术,同样体现着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价值观、智慧和情趣。以服饰为例,各个民族的服饰文化都具有自己鲜明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款式、原料,也表现在工艺、色彩、刺绣图案等诸多方面。

属于渔猎采集经济文化类型区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其服饰上留下了高寒地带和原始森林地理环境的浓厚印痕。为了适应寒冷的狩猎生活,鄂伦春、鄂温克人一年四季都要穿袍服,他们厚重的袍服都要用狍皮、旱皮、鹿皮等制成,呈现出古朴、粗犷、稚拙的美。赫哲人的鱼皮服同样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沿江而居,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也在赫哲族的服饰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赫哲族早年穿的衣服从头到脚都用鱼皮为原料,如鱼皮帽、鱼皮衣裤、鱼皮套裤、手套、子及鱼皮等。

而草原畜牧类型民族的服饰,形成了特殊民族风格。草原大漠和延绵起伏的高山为草原民族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场所,培养了他们的粗犷豪迈的个性,尤其在服饰方面体现出色彩艳丽、纹样线条分明的风格。如蒙古族、藏族服饰原料主要源于牲畜的皮毛。为了御寒,服装大多以样式宽大、厚重为主,尤其是藏族大部分地区都穿以水獭皮、豹皮、虎皮为边,锦缎为面的羊皮袍,头戴金花帽、狐狸帽、红缨穗白毡帽等。可见,服饰艺术是民族在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产物,更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外化表现形式。

结语

一个民族凭借什么可以被国际尊重,让世界认同?只有民族的本土文化才是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才能不为其他民族所取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学艺术所具有的民族性格,不仅塑造了一个民族社会成员所独有的认知能力、审美心理、民族性和智力能力,强化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更保持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注释:

①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77页.

参考文献:

[1]王军,董艳主编.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3]方铁,何星亮主编.民族文化与全球化.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陈自明著.世界民族音乐地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5]梁一儒,宫承波著.民族审美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工艺美术风格特点篇10

关键词:莆田玉雕; 地域文化; 形成; 风格特色

玉石是天地自然孕育而成的精灵,蕴藏着深刻的文化意味,它特有的美丽光泽和温润内质使其成为一种超凡脱俗的物品。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玉所透露的特有灵气而为人们所喜爱,被赋予丰富的内涵意蕴,铸就了绵延不绝的玉文化体系。玉文化发展至今已7000多年,魅力依旧不减,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玉文化有着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蕴含着高贵与典雅的特性,它的精、神、气是任何其他艺术材质无法比拟的,完美地诠释出其独有的风格特征。

风格是玉雕艺术的生命,艺术家所创造的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之时,便具了有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之分。玉雕艺术在中国历史进程的不同时期,均闪耀着不同的气质和韵味。如史前玉器的简朴神奇、商周玉器的典雅凝重、战国玉器的繁缛华丽、汉代玉器的生动奔放、唐代玉器的丰满圆润、宋代玉器的秀巧清新、元代玉器的豪迈粗犷、明清玉器的吉瑞俗丽。这些绚烂多姿的玉器作品,不仅是几千年来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及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最真实的记录,也是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演变的最生动体现,这其中我们同样能看到漫漫历史长河中,玉雕艺术风格不断在传承和发展。莆田玉雕艺术就是在选取玉石这种特殊雕刻材料,通过琢、磨等艺术手段,汇聚地方人文特色,使其呈现出具有特定形态、动作的人或物的形象,借以表达创作者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悟。

一、莆田玉雕艺术风格形成的地域基础

莆田工艺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扎实的产业基础。古语有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玉雕艺术就是以广阔的视野、包容的胸怀去合理取舍,融会贯通,并结合自身特点发展而形成的。莆田玉雕艺术风格特色的发展,是融入了莆田木雕造型技法和文化精神内涵,结合传统玉雕的整体韵味效果把握的技巧,在传统玉雕行业基础上开创出独特的具有莆田特色的玉雕风格作品。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为莆田玉雕工艺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在莆田工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莆田木雕。莆田木雕从唐宋到明清处于一个发展兴盛期,明朝多有传世作品,具有独特的传统风格。在莆田各地寺庙和老民居,至今尚存有许多工艺传世之作。如涵江园下村关帝庙的关羽像、仙游灵山寺的大佛、荔城区九峰村方氏九间厢等老民居里的建筑木雕装饰,都属于传世的杰作。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莆田木雕艺术精雕细刻的传统特色。莆田木雕技法擅长于把圆雕、透雕和浮雕相结合,并融入了国画风格,以写实风格把场景对象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名匠朱榜首、黄丹桂、陈仙阁等人配合著名画师刘荣麟等,揉入国画大师李耕的人物画意韵,形成以莆式武将造型为特色的圆雕人物风格。莆田玉雕艺术也跟木雕艺术一样,同样具备着文化特色,所涉及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有、民间传说、莆仙戏曲、古代传记、祥禽瑞兽、花草鱼虫、民间图案等。

如今,以木雕工艺为主打造的“中国工艺名城”,以及现在正在发展中的莆田工艺美术城,为玉雕艺术在莆田的发展提供了地缘优势。莆田人乐学进取的学习品格、敢于拼搏的奋发精神以及独特的经营理念,为莆田玉雕储备了丰厚的人缘基础。莆田人多数在外地玉雕工厂,为莆田玉雕的开创埋下了丰富经验。作为海峡西岸的宝地、莆田临海、外资优越、政府重视,莆田玉雕工艺又多了份资金保障和市场优势。在长期的发展中,莆田工艺逐步建立和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文化,特别是莆田的工艺行业蜚声海内外,市场规模、产品产量、技术力量、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有利的优势也为莆田玉雕艺术风格的创新发展打下了优越的铺垫。

二、赋予吉祥美好的图案寓意

“工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玉石珠宝界里的老行话。莆田玉雕艺术中通过塑造各种的图案来表现吉祥美好的意思。这些图案包括动物、植物、飞禽、鱼类、器物、人、神、圣、仙、佛的神话与传说,以图文、谐音、暗喻等形式作为祥瑞标志,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图形的一种。莆田传统木雕的吉祥文化也被融入到玉雕之中。

莆田玉雕艺术与木雕一样,当地的一些、戏曲人物,甚至是风俗民情,都被运用到玉雕之中,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玉雕风格。内容大多取材于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在充满生活情趣的同时也蕴含着美好的祝福意义。如“刘海戏蟾”“秋翁遇仙”“麻姑献寿”“九鲤飞仙”等民间故事,也有取材莆仙戏曲的“三打王英”“春草闯堂”“长坂坡”“狸猫换太子”等这些蕴含着宣扬正气、抨击邪恶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同时还有传统的龙、凤、狮、麒麟、鹿、喜鹊等祥禽瑞兽的题材,也有象征吉祥如意的松、柏、梅、兰、竹、菊、荷花等图饰。这种美好吉祥的意义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人们精神所寄托的对象。这也造就了古今艺术家都沿着这条脉络塑造他们的艺术作品的内涵。在笔者的作品中就有深刻的体现。如作品《麻姑献寿》,这款麻姑献寿摆件采用中国黄蜡玉雕刻而成,人物生动形象,丝带飘逸,落落大方。麻姑作为一个神话人物,已被人们普遍用于祝寿的题材。麻姑手提寿桃,为人们纳福迎祥。又如缅甸翡翠玉作品《丹凤朝阳》,材质质地细腻,色泽艳绿,做工精细,题材造型惟妙惟肖。雕刻的主题是丹凤朝阳。凤是传说为鸟中之王,象征美好、幸福,丹凤为鸾的一种,首与翼皆赤。丹凤向阳,意味着向着光明,前途无量之意。凤凰造型传统的表现形式,是幸福和吉祥的象征。以凤与牡丹组成。凤凰谓之百鸟之王,牡丹象征荣华富贵,寓意富贵常在,荣华永驻。此款翡翠玉器摆件以丹凤朝阳为主,寓有完美、吉祥、光明的含义。

三、注重构造意境美的艺术风格

莆田玉雕艺术由于受木雕的影响,把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原理引用进来,善于通过饱满的画面,以及讲究虚实主次、线条分割、层次节奏等方面的处理来体现整个作品的意境美,富有想象的诗意。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的内在美,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一个作品的意境可以看出一个艺术创作者的水平高低,因为意境是创作者思想感情和所描绘对象的双方面融合,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的产物,是从视觉、触觉的愉悦过渡到心情的愉悦,从眼睛的直观享受上升的心神、意境的高度审美体验。

在创作作品缅甸翡翠玉《自在观音》时,将这一方缅甸翡翠玉原石握于掌中,感觉到的是一种沉甸甸的重量,不同于杨花的轻飘,让人不禁想到的是大丈夫的宽厚胸怀,体现出一种“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于是我联想到了观音,慈悲之心广布人间,可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根据原石天然的纹理、圆润的形状、绿色的光泽,配以精湛的雕工,塑造出了惟妙惟肖《自在观音》塑像。自在观音原名“水月观音”。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规,右腿曲蹲,左脚轻踏荷叶,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翘,左手为支撑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其姿态出色地突现了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既遵照了佛教的印相之规,又以特有的思想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作品打破了佛门中的清规戒律,其造诣之高深为今人所称叹!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岁月积累的意境和高尚情操的陶冶。轻轻扣击,玉石声音清脆悦耳,舒展清扬,没有一丝混沌嘈杂,从中读懂了“为人之道应为善”的含义。

这就是莆田玉雕艺术意境创造所追求的至善之美,也以此展现出独具一格的地域风格。莆田玉雕的风格表现主要融入了莆田的传统木雕技法,以圆雕、透雕和浮雕为主,并发展出其他的技法,灵活运用在玉雕创作中,以达到琢玉的目的。莆田玉雕其特点是突出木雕造型的立体感和线条感效果,在玉雕中雕刻出飘逸灵动的具有韵味的人物造型等。木雕创作手法讲究层次感、比例匀称感和真实感,基于这个特点,莆田玉雕在雕刻过程中注重写实,把现实中的人体解剖应用在玉雕作品中,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冲击,体现自然纯朴之趣。

四、新一代玉雕艺术家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