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电工培训十篇

时间:2023-12-04 17:59:10

井下电工培训

井下电工培训篇1

1 机电运输隐患的原因

1)工人安全意识的欠缺。很多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没有煤矿开采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违章操作经常发生,违反了安全规定,可是他们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安全隐患。矿井开采过程中,各个岗位都是极其重要,特别是轮眼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这两个岗位,每个人都要接受严格的岗位培训,对自己的岗位负责,消除各个细节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意识;

2)工人接替的规范性。因为人事的变动,可能没有专业的新人可以马上接手工作,所以很多时候就会由其他岗位的人顶替上去。但是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些人员没有接受过每个岗位的专业培训,没有岗位操作的专业知识,经常会发生盲目操作或者违章操作,这些极有可能会造成意外危险。因此,单位一定要提前培训好专业的新人,确定能够上岗后接替工作,决不能让工人胡乱替岗;

3)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很多煤矿主为了牟利,不愿更换设备,对于损坏、老化的设备也不定期维护,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设备只要还能运行,就是没有问题。而这些设备的故障却是极可能会引起重大事故,所以单位一定要对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对于矿井中的每台机电设备,都要每天巡查,每月全面的检查,出现异常的要立即维修或更换;

4)安全知识培训的缺少。单位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时刻提醒工作人员做好安全基础工作。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工作要时时抓,事事抓。时刻为他们敲响安全警钟,对设备的防爆检查工作要放在第一位。

2 减少机电运输隐患的方法

1)完善员工管理制度。矿井机电运输每个环节上的岗位都需要有专业技术的工人来担任。每个员工都要端正思想,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不能随便顶替其他岗位的员工进行工作。对重要岗位,必须有相关的考证制度,特殊工种人员需要持证上岗。不能随意任用临时工,因为临时工专业技术薄弱,不好管理,所以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管理。单位要完善用工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2)增加员工的培训,不仅是专业技术的培训,还有安全知识的培训也尤为重要。每个员工都要参加单位内部的培训,也会有岗位的专业技术培训。因为人事变动,新员工要接受新岗位、新技术的强化培训,才能更快更安全地进入岗位。而老员工也要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在生产中总结经验,并能学习更多新技术。单位也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这样也是有利于单位搞好安全生产;

3)突出矿井的管理。因为煤矿开采的特殊工作环境,所以矿井的管理很重要。工况诊断要作为一项日常工作,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监测矿井的质量问题。矿井是否适合继续开采,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来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矿井的检查人员要仔细,对矿井的异常问题要及时解决,加强监督力度,避免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

3 机电设备的重要性

1)完善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每个矿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其中要包括对机电设备的购置、检查、维护以及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员工对自己操作的机电设备要有全面的认识,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设备的出现的异常情况,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机电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有利于煤矿开采的安全生产。在使用、维修机电设备时,要采用“人机互保,指标联考”的设备使用管理模式。单位要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维护,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不要在问题发生后才去追究原因,要避免事发后维修。确定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超出的设备要及时更换,不能因为设备暂时还能使用而抱着侥幸心理不进行更换;

3)加强设备现场的管理。在矿井工作中,员工操作时机电设备时,要认真按照规章制度,使各种机电设备能正常运行在标准的轨道上。建立有效的检查、维护方法,可以采用包片、报点、包台的方法落实每个人的管理责任,机电设备进入矿井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在矿井中的设备每台都配备自己的“体检卡”,以便于设备的检查维护。巡查、抽查、全面检查相结合,不能漏检一台,要及时记录下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出现异常时要立即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与更换。

4 矿井中其它设备的管理

1)矿井主通风机的引起的重视,因为矿井是在地下这个特殊环境,所以空气流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主通风机出现问题,那样空气不能进入地下的工作环境中的话,员工很快就会产生缺氧的情况,而且瓦斯浓度上升、超限,严重时就会引起爆炸。所以矿井中要有两台主通风机,一台作为备用,备用的主通风机必须在10min内就能启动。矿井中的主通风机装置要有反风设置,能在10min内改变井下的风流方向,改变方向后仍能提供正常风量的40%。一般矿井中的主通风机在3年内要进行一到两次的检测,对于出现的问题要立即解决;

2)矿井中的排水装置必须到位。井下一定要配置最少3台水泵,两趟以上的排水管道,并且严格按照规定,每年进行最少一次的性能测试,检查各项数据是否符合标准;

3)矿井中的供电设施,矿井中要设置至少两条可靠的回路电源线路,当其中任意一条回路出现故障无法供电时,那么另外一条必须能马上供电,担负起矿井全部负荷。矿井中的排水泵、电所以及采区排水泵的供电线路都要是两条回路以上;

4)矿井下的电气,井下防爆电气设备极为重要,它的运行、维护以及修理,必须严格按照各项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在矿井中工作时,煤电钻必须带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启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

5 结论

矿井机电设备的隐患存在于井下工作的各个细节之中,可能人们一不小心,也会在某个角落留下隐患。这些机电隐患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机电运输事故,机电运输事故也是矿井事故的其中一种,也许就会造成很严重的悲剧。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是矿井开采的重要部分,只有切实抓好设备的维修以及使用管理,从源头排除一切影响设备生产的因素,才能降低管理的成本。所以单位一定要定期检查矿井中的各种机电设备,做好检测监督工作,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积极组织岗位的培训,增强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机电队伍的技术水平,才能彻底杜绝安全隐患,保护操作员工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苏廷泉.矿井机电运输隐患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5).

[2]德宝.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浅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1(13).

[3]柏奎山,张成庆,宫传宏.关于煤矿机电运输隐患[J].煤炭技术,2008(5).

井下电工培训篇2

【关键词】电视传媒;煤矿;安全生产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各煤业公司以及各生产煤矿都采取了不同的举措,笔者就从电视传媒这一媒介,浅议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一、通过视频模式进行员工技能培训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国家特别提出“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把员工培训作为确保安全生产的一件大事,要求对所有的下井人员都要进行安全培训。而现实中,仍然有许多煤矿事故都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一些煤矿特别是小煤矿,从业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安全素质和技能不高,不认真执行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有的煤矿安全培训不到位、走过场,矿工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上述种种无疑都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常规的培训模式就是把各种理论知识通过文字进行描述,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员工听的一头雾水,这种现象就是由于文字描述缺少直观的效果,员工全凭自己的理解,很难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因此往往培训结束,很少有人能够顺利的进行生产工作,而如果通过视频这一载体,可以让教学更具体,学员更能够理解,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要想通过视频教学,做好培训工作,首先就要将矿井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安全设施等操作步骤和要领等内容,让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国家规程规定,按章操作,逐步分解讲授,并将这个操作过程进行录制,然后加以后期剪辑和配音,形成一部完整的教学视频,让员工能够通过收看视频,更加直观的了解井下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了解安全设施的使用方式,了解电气设备的操作要领等,从而能够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地促进矿井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攀升,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视频模式了解基层单位的生产情况

煤矿企业基层单位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相互关联的一部分,特别是生产区队,既要独立完成生产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同时还又需要领导和技术部门的指导帮助。为了进一步的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沟通,同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就要及时了解矿井各种资讯,这就涉及到电视媒介的另外一个模式——电视新闻。而作为矿井来说,怎样拍摄出更加具有新闻价值和影响力的电视新闻,既让广大职工喜闻乐见,又能够通过电视新闻这一载体,及时传播生产状况和安全资讯,也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作为煤矿电视栏目,要做好新闻报道就要从电视新闻的选题、报道形式上加以创新,不断拓宽电视新闻宣传领域,巩固矿井宣传的舆论阵地。首先是在新闻选题方面。对电视新闻来说,选题就是对报道题材的确立,对报道对象的确定。选题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第一个环节,决定了新闻最重要的素质——新闻价值。为了使新闻选题让受众喜闻乐见,从而更能够凸显矿井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在对新闻的选题上,除了宣传上级指导精神,各种活动之外,更应该报道各基层单位的生产状况,以及单项工程、重点工程的施工进度,这样才能够让决策者通过视频提供的信息及时了解矿井生产状况,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合理的部署。同时,兄弟单位也能够通过视频新闻,了解各采区的生产进度,从而对自己的工作也能够有效的进行协调。其次是在报道形式上,要摒弃就事论事的方法,尽量避免枯燥的叙述式的报道方式,而是选取有生动的事例作为新闻的切入点,让员工喜闻乐见,提高收视率,从而助推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序的开展,同时也为矿井的安全生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井下电工培训篇3

一、成立组织机构,认真贯彻文件精神

根据龙东煤矿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机电科成立了以科长书记为组长的“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活动组织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及具体培训计划。各车间通过召开班前会、周一学习例会及时向车间班组每位职工传达了上级相关文件及机电科活动方案和计划,做到了全员学习签字。

二、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1.开展全员学习培训。一是开展全员自主学习,3月份完成了各岗位人员学习材料的汇编下发工作,并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明确了学习内容及时间节点,要求各级人员按照计划扎实开展自主学习。4-9月份各岗位人员按照培训计划完成了自主学习、记录本抄写;二是完成重要岗位人员(高压电工、矿井维修钳工、矿井维修电工、井下电钳工、主提升司机、主通风司机、信号把钩工)重点学习《矿井单位重要岗位知识库》工作,5月份制定学习计划,每月各岗位工种根据计划掌握相应知识,要求年底前全部掌握,截止到9月份各工种掌握进度如下:高压电工28/44、矿井维修钳工15/26、矿井维修电工17/30、井下电钳工34/48、主提升司机19/26、主通风司机15/20、信号把钩工19/38;三是完成各类专题学习培训工作,其中4月份完成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及地面要害场所岗位工种(主提升司机、高压电工、司炉工)共计125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专项培训,5月份完成全科共计159人“职业卫生专项培训”及入井职工共计81人“2020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专项培训,6月份完成“学法规 抓落实 强管理”第一阶段学习效果检验,全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名、特种作业人员85名、其他从业人员58名,共计158人参加闭卷考试,成绩全部合格,7月份完成全科156人“应急救援”专项培训工作,8月份完成全科154人“两制”专项培训工作;四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矿里“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活动大课。4-6月份共参加8期专题培训大课,培训中,各授课老师结合龙东煤矿实际情况,对《煤矿防治水细则》、《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矿安全规程》(机电、一通三防、采煤部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参加听课人员受益匪浅。

2.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一是通过手机、电脑等形式及时将上级下发的各类学习文件传达贯彻给每位职工,要求每位职工认真学习、深刻思考,反思事故教训,牢记事故防范措施,增强事故防范意识。其中4月份重点开展中煤集团“3.28”事故十周年警示视频会议精神传达贯彻;7月份重点学习传达龙东煤矿生产准备队工伤事故案例,要求全体职工反骄破满,狠反“三违”,提升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8月份重点组织职工学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对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安全生产十条重要论述进行重点、反复学习。要求管理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学习好、领会好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并在工作中自觉践行。二是认真组织各车间职工观看国家局《煤矿安全规程》专题视频讲座,4月份学习第一期—“一通三防”;5月份学习第二期—“煤矿瓦斯防治”;6月份学习第三期—“煤矿冲击地压防治”。三是根据安全监察科下发的典型事故案例,各车间班组充分利用周一安全学习日时间,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并做好了学习记录及签字,4-9月份共学习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通报42起。

3.开展对标对标自查自改。由机电矿长亲自部署参与,结合月度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每月对机电系统及岗位开展1次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大检查,落实对标对表自查自改,明确各类风险、隐患的整改措施和责任人,抓好闭环管理。3-8月份检查发现问题26条,所有问题均安排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并进行了复查。

4.开展隐患责任人员针对性培训工作。根据上级部门对机电科检查出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反思式、检讨式的精准培训,实现“缺什么、补什么”,使责任人真正受到教育,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3-8月份机电科共有上级部门检查问题15条,相关责任人15人次,均按照要求进行了针对性培训。

5.开展职工技能提升专项培训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岗位职工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机电科积极组织开展自主专项培训活动,其中4月份开展矿井维修钳工技能提升专项培训,7月份开展矿井维修电工技能提升专项培训,9月份开展主提升司机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培训采用理论讲授和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过程严要求严管理,达到了提高职工理论知识和规范操作程序、提升实操技能的培训目的。

井下电工培训篇4

一、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

(1)轮眼管理存在问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要加强轮眼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的技术培训,随抽随答,落实终端责任。井下使用的电车头驾驶室内要有明显的操作示意图说明。

(2)机电运输设备长时间运行和在机电设备运行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维修人员力量不足,再加上维修人员整体素质较差、设备陈旧、维修工作量大等,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存在“只要设备在自己负责的八小时不出问题”的消极意识。班班得过且过,对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振动、声音、气味等不进行认真观察,进行简单处理后设备带病运转,导致一些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或者更换一个螺母就能解决的问题到最后不得不更换一台电机,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造成机电事故的现象也曾发生。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造成的。

(3)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4)安全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老化,深度开采对机电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煤矿生产设备自90年代至今已基本上无大的新投入,设备陈旧,大量超过服务年限的设备仍在超期使用,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标准要求的设备仍然存在,并且在一定时间内难以解决。井下机电设备老化,不能保证设备的及时更新和必要的安全投入,是发生机电事故的重要原因。很多煤矿由于不能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和改造,很多设备超期服役,带病运行,只靠修修补补和加强运行状况的监督来维持,必然会造成机电事故频繁。随着矿井延深开采,矿井的垂深一般都在600~800m,有的已达1000m以上,多水平提升,接力排水,造成了供电线路加长、负荷增加、网络复杂的现象。深部开采地温和压力的不断增加,造成巷道、泵房、变电所等场所底鼓变形严重,导致管路、电缆受挤压,这些都给机电运输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不加强管理,不进行技术改造,不加大安全投入,就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

二、煤矿机电事故的对策

(1)提升运输设施,煤矿矿井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防止过卷装置,二是防止过速装置,三是过负荷,四是限速装置,五是失效保护装置,六是闸间隙保护装置,七是松绳保护装置,八是满仓保护装置,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应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提升钢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安装,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必须及时更换安装,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应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一是在上、下人员的20米区段内输送带到巷道顶部的垂距不得小于1.4米,行驶区段内后垂距不得小于1米,二是输送带的宽度不得小于0.8米,运行速度不得大于0.8米每秒,三是乘坐人员的间距不得小于4米,四是上下人员的地点应设有平台和照明,上下人员的区段不得有支架或悬挂装置,五是运输人之前,必须卸了输送带上的物料,六是应装在输送机全长任何地点可由搭乘人员或其他人员操作的紧急停车装置,七是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应设断电保护装置。

(2)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井下电工培训篇5

关键词:煤矿 供电系统 隐患 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D6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a)-0045-02

井下供电对煤矿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井下供电是矿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井下供电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井下每个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矿区的煤矿开采能否顺利推进。所以,煤矿井下的供电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井下供电的特点

1.1 环境的特殊性

煤矿井下的空气中含有瓦斯及煤尘,井下空气常年比较潮湿,还容易受到冒顶、片帮事故的影响,造成供电设备及线路的砸、碰、挤、压,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的频繁移动和开启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供电的中断,甚至大面积停电。

1.2 供电要求高

对于煤矿井下主排水泵、提升机、通风机、压风机、监测监控系统等重要负荷,《煤矿安全规程》对其电源也做了特殊要求,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连续性必须满足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检验、使用、操作、维护和检修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高的标准及要求就是为了保障井下的供电安全。

1.3 供电事故危害性大

煤矿井下供电事故危害性大,轻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烧伤等,重者可能引起电雷管引爆、煤尘瓦斯爆炸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诸如此类的事故不胜枚举,所以保证井下供电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2 井下供电的现状

现在许多井下的供电设备安全状况差、稳定性差、通风设备实施老化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井下的供电安全,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2.1 井下长距离输电存在安全隐患

井下生产作业一般都是长距离的巷道挖掘,为了保障采矿作业持续性,矿井作业一般都是高水平的机械化,因此必须保障供电安全。但是因为井下情况错综复杂,有障碍物存在,有线缆摩擦漏电,还有人员操作失误等。这就会有长距离输电带来的安全隐患,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

2.2 井下供电系统不稳定

变压器容量不足容易引起井下供电系统不稳定。变压器超载工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变压器温度升高、阻抗增大、变压器绝缘降低导致短路,最终造成变压器烧毁而引发矿井停电,甚至可能发展为火灾事故。由此可见,变压器容量不足引发的问题,对煤矿井下的供电安全威胁是非常大的。煤矿井下作业设备的超载运行,会增多井下设备的故障,缩短设备的寿命,甚至会直接引起系统短路,引发火灾等。在煤矿行业,尤其是高瓦斯矿井更是忌讳井下火源。

2.3 人的因素

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是井下机电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业人员日常培训和实践不到位或是本身文化层次不高,甚至是未经岗前培训直接上岗,都可能导致在操作或是维修机电设备时出现事故。还有操作不当也是造成供电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六条规定: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人员不得擅自操作井下设备,操作高压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2.4 外部环境相对恶劣,影响井下供电安全

煤矿开采环境的恶劣以及特殊性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在开采过程中,环境非常潮湿和狭小,容易受到水害的影响,因此,设备故障出现的几率较高,当人身触及一相导体,便接触到相电压,有致命危险。另外,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如出现接地故障,可能会外漏电火花,有点燃矿井内瓦斯的危险。

3 井下供电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3.1 规范设计,合理布局

在设计井下供电系统时,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等行业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布置,尤其是井下的重要负荷,或是与安全相关的主要系统和设备的供电设计一定要保证供电电源的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在井下设备选型上应充分考虑煤矿行业的特殊性,选择国家认可的煤矿井下专用的电气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同类型电气设备选型时,应首先选择本质安全性的设备。

3.2 加强日常的检查检修

在日常井下使用过程中,应积极开展和落实机电设备包机制,保证每台设备落实到人。定期开展对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检查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情况,并定期进行计算校对,确保继电保护合理可靠。同时,定期检查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即过流保护、漏电保护和保护接地情况,并按照规定定期地进行各项试验,保证各项保护齐全、完好,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3.3 加强培训,提高维护人员的操作技能

煤矿井下最大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人。要加强人员的责任意识,强调“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切实使相关人员在思想上认识到位;要严格落实人员在岗制度,确保安全技术人员的相对稳定,实现人员与工作的密不可分;切实抓好“手指口述”的培训,从源头上抓好安全操作。因此应做好井下人员,尤其是维护作业人员的日常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现场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从业者达到知标准、干标准活的目的。同时,应深刻吸取一些煤矿供电事故教训,严格落实职工培训上岗制,开展导师带徒,让从业者能够真正做到安全上岗。

3.4 采取应对措施,搞好井下供电安全

井下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都可以因设备事故而酿成。由于井下环境条件差,设备负荷变化大,容易造成漏电、短路及人身触电事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及《电业规程》,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性。供电技术的合理性对降低煤炭生产成本、保证供电质量、实现设备安全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和人身触电事故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井下供电必须做到技术合理,应对措施到位。

4 结语

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要长期而且持久进行的工作,积极发挥新技术、新设备的作用,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对于煤矿设备的高效运行及安全生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生产人员的安全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保障。所以探究煤矿井下的供电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性、连续性和可靠性是我们今后还需不断研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志中.提高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措施[J].中州煤炭,2007(6):68-69.

井下电工培训篇6

一、2019年安全培训工作完成情况

近一年来,认真执行《二〇一九年员工培训计划》,按规定完成安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般从业人员及地面特种岗位的安全培训,并开展以周三自培、周五集中培训、实训为载体的素质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新工人、转井换岗、岗前期班培训26期共864人,完成零散人员培训班10期281人(包括新工人、培训合格证、上岗证、长旷、三违及岗标不合格人员);完成岗位技术实训205期,共1124人次;周三、周五全员培训正常进行,周三自主培训10553人次,周五集中培训29期,共1524人次;完成井下安管、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初训复训、地面特种设备人员培训工作(59期,共545人)。按要求完成了三期三违人员培训共计46人,完成了98名涉爆人员专项培训,组织了全矿从业人员再培训工作,累计3493人,全部完善了职工培训档案,举办了生产骨干的应急预案培训及矿井处灾计划大型培训,共计200余人参加。在培训过程中,依托“互联网+”安全培训模式,强化培训管理,落实培训责任,总计完成各类培训335期,计18729人次,井下全员培训率、持证率达100%,为我矿安全生产和员工素质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开展中的亮点

1.加强集中培训,推进干部上讲台工作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安排,一是利用周五集中培训时间,加强生产队组生产骨干的岗位技能培训,由教育科每周五抽调队组有关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由相关职能科室技术人员结合本专业工种进行培训,截至目前进行了通风类、采掘类、机电类、安全类、防治水、供电、标准化等主要工种的应知应会培训,共培训1524人次,经过月度抽考和岗标考核检验,合格率不断提升;二是集中组织专题、专项培训、停复产培训,先后组织了涉爆培训、处灾计划、应急预案、双重预防机制培训,结合事故防范的针对性培训、节假日停复产培训等,聘请专业副总、业务科室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授课,一方面发挥了技术干部的特长,同时也提高了学员专业素养。

2.以考促学,提高各类人员安全素质

为了更好的贯彻《煤矿安全培训规定》,适应公司、市局检查抽考机制,教育科充分发挥培训考核职能,加强各类人员的抽查考试。由教育科按照标准、规程题库随机出题,一是加强对不合格人员、事故关联人员、生产科室干部的业务知识抽考;二是配合市局、公司检查抽考进行模拟抽考;三是结合岗标、应知应会集中培训,对生产岗位人员进行定期抽考;四是配合总工办完成生产科室干部季度考试。考试结果按照《安全生产奖惩条例》进行奖惩考核,通过以考促学,提高各类人员安全生产素质,尤其是7月份,为了检验职工岗位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组织了井下一二线职工应知应会抽考,涵盖了井下主要工种,共100人参加,要求各队组对考试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学习。

3.井下事故防范措施落实

井下电工培训篇7

式,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为矿井高效快速发展,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设备 管理 本质 安全型

随着矿井机电设备日益向着大型化、重型化、集成化和高功率发展,设备管理维护难度不断加大,设备管理的可靠性越来越成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翟镇煤矿针对设备管理的日趋严重性,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模式。

1 基本思路

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突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努力降低机电事故,完善各级管理职能及责任,以设备管理职能界定和责任划分、论证调研制度和事故分析制度、设备状态在线分析及病例化管理制度、设备验收制度和定期检修制度、技术培训及技能考评制度、油脂管理制度、供电管理制度、设备定期测试制度、设备点检制度、设备租赁及报废制度、走动管理检查制度、技术创新和改造制度为平台,提升全面设备管理水平,打造本质安全化矿井。

2 设备基础管理工作

2.1 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设备管理专业队伍。通过完善制度及职责实行从设备选型订货直至现场安装使用的全过程安全管理,特别是做好设备到货验收对安全设施、标志、证件的验证工作,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台账,对设备安全设施性能、设备的“三证一标志”等情况进行详细验收,在安装使用时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

2.2 抓好淘汰设备的技术更新换代工作。按照国家行业公布的淘汰落后工艺及设备目录要求,建立健全了淘汰设备更新改造规划,协调落实好计划的实施,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及安全运行可靠度。

3 创新管理模式,规范设备安装质量

制定并实行了设备准用证制度,矿井设备安装必须严格执行设备准用证制度,规范了皮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的安装质量,皮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各类保护齐全、状态完好的发放“准运证”,无“准运证”的设备,严禁开机运行,避免了因安装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设备事故,以此督促使用单位加强设备维修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准用证制度应用后有效的提升了设备安装质量。

4 加强现场设备管理,全面提高机电质量标准化建设

4.1 通过设备的包机制加强日常维护,把设备完好作为机电质量标准化的重点,同时严格设备大、中、小修的质量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从根本上改善设备性能和运行状态。

4.2 以经济杠杆强化抓质量标准化的力度,制定了设备使用单位周检、专业旬检、矿月检、集团公司季检的制度,不断改进对机电质量标准化的检查方法,变静态检查为动态检查,实施不定期、不定时、不定检查地点的突击性动态检查,消除了检查工作中常见的提前准备、弄虚作假现象。

4.3 开展菜单式设备检查治理活动。重点加强了采掘工作面的机电设备的管理,一是利用检修时间延长至一个小班的方法,从检查时间上得到了保证;二是制定检查菜单,对采掘工作面设备、缆线等进行逐项划分,依据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检查菜单,逐台逐项检查;三是职责划分明确,由机电矿长、机电副总带队,机电运输部检查人员和区队管理人员参加,对机电设备进行深入检查,排查存在的隐患,存在的问题下发通报,并监督落实。

5 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建设高标准的机电设备管理网络,借用信息化先进手段,开发并应用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内容包括设备的计划管理、采购租赁管理、档案管理、日常维护维修管理、报表分析、配品备件管理、报废管理和系统信息门户等,充分量化管理指标,细化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使设备管理目标、活动的执行过程、结果和效果成为可测量的参数,实现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降低设备事故率,最大程度发挥设备效能,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6 大力推行设备点检定修制,提高设备运行状态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讨论制定了设备点检定修制度,围绕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原则,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体制,实现设备技术管理和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形成操作,点检,维修三位一体的点检管理模式。目标就是实现“以修为主”转为“以防为主”,以计划检修位次的管理体制,不断地创新使设备改造升级。

7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为适应煤矿生产的需要,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依靠科技进步,采取提高装备水平与技术改造并重的原则,一是副井提升机变频控制应用:将副井提升机电控由串电阻控制改为四象限高压变频控制,制动及下放重物时,能量回馈到电网,节能在10%-30%左右,节能效果显著。二是皮带输送机变频应用:采用变频器对皮带输送机进行控制,节电率可以达到25%以上,提高设备节能、运行可靠性。

8 优化系统设备 达到经济运行

8.1 对井下原煤运输系统进行优化,安装破碎机、除铁器,有效控制大块煤矸的产生,将铁器拣出,提高煤质,减轻对煤矸分离系统的冲击,保障运输系统可靠运行。实现主运系统、供电系统、井下水泵、压风机、扇风机的自动化控制,采掘工作面推广应用远程自动化集中控制系统;主井底投用煤矸分离设备,对筛选出的矸石用于回填,解决了矸石不升井问题,减少原煤中矸石提升环节和提升电量,提高主井有效提升能力。

8.2 针对设备品种杂乱多现状,由浅入深对设备进行统一,从而实现一个配电点、一个工作面、一个采区的设备统一规范,方便备用设备、配件准备、人员培训,提升现场面貌。

9 设备油脂管理制度化

随着生产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脂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设备效能的发挥。据统计,约有40%的机械设备故障是由于不正确引起的,可见加强管理,对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事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设备油脂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细化油脂管理制度,明确各专业部门管理职责,成立专职油脂管理小组,对各类油脂计划审批、到货验收、取样化验、现场使用、加油换油、废油回收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0 加强业务素质培训 提高现场处置能力

为全面提升机电专业维修人员技术业务素质,打造一支业务精、专业尖、素质高、执行力强的维修队伍,更好的满足现场生产需要,对机电维修人员按计划分期到修理厂进行轮流实践培训,学习业务知识,扩展技能。培训方式采用现场实践培训方式,各单位机电维修工按照培训计划安排,轮流到矿修理厂机工班组、电工班组,跟班现场实践培训学习,培训结束,组织现场实践操作考试。通过培训,提高了机电维修工维修设备的维修技能,增强了机电维修工处理现场的机电事故的能力,减少了处理事故时间,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翟镇煤矿通过实行全面设备管理,减少了机电设备事故率,促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确保了机电设备高效的运行,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欣欣,王可乐.浅谈如何运用信息软件提高煤矿设备管理水平[J].科技资讯,2013(01).

[2]程海伟.CZ煤矿设备管理系统改进研究[D].山东大学,2009.

井下电工培训篇8

【关键词】机电;管理;问题;对策措施

1乡镇煤矿机电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自对煤矿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后,我市各乡镇煤矿均按规定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或配备了机电技术人员,但因各煤矿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重效益、轻管理的错误认识,,对机电管理这一环节重要更重视不够,机构设置不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导致职能管理作用淡化,部门规范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2)对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煤矿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未能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设备管理、机房硐室、机道、缆线吊挂、头面等达标率低。

(3)标准及规范管理不到位。标准把关不严,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有的矿设备验收、使用制度执行不严,不合格产品仍能入库和使用。在用设备缺少编号,设备、电缆标志牌项目标注不全,帐、卡、物不对应。设备检修质量不高,一些需定期测试的项目未做,一些设备超期使用,未能按规定进行淘汰报废处理。

(4)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设备老、旧、杂、脏或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不齐全,保护装置不灵敏或失效,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如: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反跑车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井下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做电气定期试验,过流保护整定过大,有的甚至使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漏电保护、煤电钻综保、照明信号综合保护、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甩掉不用,无进行试验或记录不规范。电气设备没有做到“四有”,失爆现象屡见不鲜。

(5)机电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机电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甚至缺少机电技术人员,导致技术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管理和指导生产。固定场所设备未能定期进行性能测试,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未能按技术要求进行整定、测试、检查,一些仪器仪表老化而且不全,测试手段和方法落后。

(6)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煤矿专兼职机电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且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凭经验进行。机电职工一般未接受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实操水平低,违章作业时有发生。

(7)机电培训走过场。机电培训针对性不强,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或过于简略,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机电培训走过场。

(8)资金不足。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资源有限,搬家挪面频繁,造成机电设备安装、检修、维护量增加,机电职工经常加班延点,工作量巨大,加上而待遇相对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机电技术人员纷纷跳槽,机电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2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职工素质和业务能力。随着矿井用电设备的增多,对于人员素质的要求也日渐提高。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要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故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使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不要拘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学用一致,教材、教员、教室落实。教材的深度要与培训对象的文化业务素质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评定技术职称,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人员的经济待遇。

(2)提高技术工人的创新能力。乡镇煤矿由于特定的地质条件,基本上无法实现机械化采煤,如采煤机,大型高效分离设备和破碎与磨矿设备,以及全断面联合掘进机等产品均无法使用。但近几年,矿井不断进行技术改革,设备更新,局部机械化进程发展较快,如采煤液压单体柱的普遍使用、新式绞车、电瓶车、螺杆式空压等设备的使用,以及井下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等系统的投入使用等,要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必须高度重视煤矿机电管理工作,积极开辟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鼓励职工参与安全技术革新、技术论文写作等,提高矿井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3)建立现代化矿井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机构。要适应现代化的矿井管理,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组织机构。由于矿井的规范化、装备的现代化、监控系统的数字化,矿井机电管理的复杂性、专业性大大增加,组织机构必须体现专业化管理和专家型结构。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建立,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职能性建设和专业化培训,实现组织机构与矿井生产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相互融合。在组织机构建设的同时,职工队伍的建设必须提前进行。现代化矿井面对的不仅是先进的机械设备,而且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职工队伍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水平,而其管理队伍、技术管理队伍及采掘队伍应该是知识型、专业型的。

(4)认真落实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机电设备管理的准则,是做好机电管理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并形成机制。从日常监管检查情况看,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综合平衡、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

(5)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责任制,职责、职权和专业班组职责挂钩,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强化技术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便于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活动中解决技术问题,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机电技术管理的工作质量,必须重视积累技术资料和科技情报的检索工作,做好图纸资料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设备的运转、检查、保养、检修、事故等记录都要做好资料分析整理,妥善保管,存档备查。设备技术性能测定报告,机电工作的检查、评比、总结、工作计划、报告、报表、定额指标也必须存档备用。

3结束语

综上,为提高乡镇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管理、装备、培训”为原则,以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机电管理工作,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

参考文献:

井下电工培训篇9

[关键词]技术管理;安全生产;作用;矿井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10-01

技术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指导性的运用方式,尤其是在矿井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更要注重整个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融入性,加大技术运用与管理在矿井安全生产中每一个环节的运用,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形成多样化的综合管理模式。

1 技术管理在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中运用的现状

1.1 缺乏技术管理安全意识

在矿井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经营者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主要突出在企业经济项目投入,没有对技术形成精细化管理,主要精力都运用在生产上,没有重视技术安全、技术设备等综合性的管理,有些矿井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扩大生产,在技术上没有更多投入,不注重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教育管理,对于机电设备的综合性管理也缺少严密控制。技术设备采购、验收、维修等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因此,造成多方面存在漏洞,不利于矿井安全生产。

1.2 技术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模式

在矿井安全管理过程中,有些矿井企业不能形成相应的管理系统,对于计算机软件、机床设备等多方面的控制力度不够,尤其是在一些进口机电设备的控制中,相应的检测、检修、维修等运用程序没有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造成工具、配件等设备不足,相应的、清洗等维修没有履行到位,也就得不到及时治理,在缺乏相应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导致技术管理综合运行上出现失误,不利于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经营的有效融合。

1.3 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在矿井安全管理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在矿井安全生产及设备管理中,需要懂技术、有责任的管理人员,既需要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也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在专业知识素质不高、安全知识与能力不够的条件下,缺少相应的短期培训与综合性培训,造成工作上的失察,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其中,一些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学习不到位、责任心缺失,会造成整个技术管理不足,带来安全生产方面的诸多隐患。

2 技术管理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2.1 贯穿安全运行的每一个环节

在矿井安全运行过程中,技术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并贯穿在矿井安全运行中的每一个步骤,涉及到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各个方面。矿井安全生产过程复杂,环节较多,需要把技术管理运用到日常生产的各个方面。通过融入技术管理,使其成为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导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促使矿井安全生产中每一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安全故障。

2.2 有效完善各项管理的核心技术

在矿井安全管理中,技术管理是制定合理的开拓开采设计方案及各个操作流程的核心力量,其中,在矿井的开拓与综合运用中,通过技术控制管理,可以实现巷道布置、采区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方面的整体规划,通过融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科学化的综合管理,实现矿井安全生产集中化、机械化、技术化的管理原则,对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各个方案优化、技术论证、方案对比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技术管理在制定开采方案及各种安全设计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2.3 有效控制风险的最佳渠道

在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中,技术管理是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可以针对矿井安全运行中存在的各个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这样,在技术控制过程中,形成对安全管理的综合控制,从而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技术管理,尤其是在瓦斯控制、防治水等方面,构建良好的通风管理系统,突出在矿井挖掘、巷道布置、支架管理、设备运行、人员技术素质等方面的运用,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3 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方式

3.1 强化员工的技能素质培训

在矿井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实现矿井安全有效生产,首先要围绕员工的技术素质与责任意识,突出员工自我素质的全面培训。在综合性的培训过程中,通过建立系统化的技术培训模式,针对不同员工、不同岗位等特点,结合员工自我素质及文化程度的不同,综合培训部门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重点加强对技术人员在机电设备方面的操作技能、系统功能解读、应急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维修人员综合技术,不定期开展机电设备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培训,提升矿井管理者及员工的综合素质。

3.2 建立科学规范的技术管理制度

在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出技术管理的综合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标准化工作,形成技术控制领导小组,制定出标准化建设与奋斗目标,在系统方面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抓好质量升级、技术达标、设备更新与维修管理,抓好矿井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技术管理标准化的奖惩制度,开展多方面的竞赛活动,实行常态化管理,制定机电设备在保管、维修、改造、修理、配件计划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制度,完善综合设备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提升整个运行的效果。

3.3 全面提升技术管理水平

矿井企业领导应该重视技术管理,加强技术管理部门的智能作用,充实管理部门人员,同时,技术管理人员应多到现场考察,并及时向领导汇报检查情况,多提工作建议。矿井企业领导应该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授予职权,统一管理。制定机电管理规章制度权、编制部署机电工作计划权、设备配件分配权、制止违章作业权、追查机电事故权、检查评比考核奖罚权、机电业务骨干调整调动工作监督权等。

4 结语

通过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技术管理方式,突出对矿井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提升素质管理,形成规范化、严格化的技术管理流程,融入现代化管理技术,加大对机电设备科学化运用程度,营造良好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的整体效益,发挥出技术管理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效果。

井下电工培训篇10

1.1保证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在今天现代化工业大生产中,由人操纵的各类机电机器设备来完成的,而这些设备具有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运转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许多特点,因此对合理使用和安全操作的要求十分严格。同事,由于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十分密切,往往一个环节的设备发生故障,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中断和停顿,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使之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是保证煤矿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我国煤炭企业中,拥有大量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不少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装备,这些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较高,因此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实践证明,企业生产持续混乱,不少是由于设备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造成的。

1.2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产量、质量、消耗、成本主要是受设备技术状况的制约,随着机电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设备的投资也越来越昂贵,与设备有关的折旧费、税金、维修费等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搞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加速实现煤矿生产现代化

机电设备超过最佳使用期后,应当进行更换。而新的机电设备的加快出现实际上表示了现有机电设备的加速陈旧。做好现有机电设备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及时地更新机电设备,有利于加速实现煤矿生产的现代化。

2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在日常生产安全管理方面

首先要加大矿井井筒的维护保养力度,保障井筒的安全使用,杜绝发生井筒巷道的变形、堵塞、淋水等现象;此外加强运输轨道的日常维护工作,严格遵循安全规章制度的规定,确保轨道合理安全的保障矿车的运行;在矿车本身也要加强质量把关,一定要使用国家规定的有安全资质、生产资质的配件设施,并对井下车辆进行定期的维检,建立维检台账,过卷开关要求符合有关规定的过卷距离要求。在井下斜巷中,运输材料物资时,必须按照安全规定执行,禁止超长、超高、超重等安全行为的发生,要严格信号制度,并保证矿车之间连接部件,做好防脱落技术。制定详细规范的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规定每个岗位安全职责,下发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工作落实到文字,落实到个人。

2.2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素质

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技校工的比例逐渐增大,安全工作的本质就是让职工自身懂安全、精技术,伴随着井下开采技术的日新月异,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要,针对井下特殊岗位人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新入矿职工不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就禁止下井作业,而且还要定期对岗位工人和安全负责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考试考评,促使他们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岗位技术标准及操作原理,保障以更高的技术理论水平、用安全规程全面武装的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去,确保自保、互保、联保的真正落实。

3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具体工作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应保证为煤矿生产建设提供技术先进,高效、低耗的设备,使之达到安全、经济运行,使煤矿生产建设建立再可靠的物质基础上。为实现这个总任务,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具体工作如下。(1)根据煤矿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经济技术指标先进的前提下,设计、制造(选型)适合本矿井生产建设需要的机电设备。(2)保证机电设备经常处于完好技术状态,达到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使在用的机电设备台好,待修设备及时修好,停用设备应做好将其封存,保管工作。(3)对机电设备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技术测定,掌握技术状态,以便有计划地安排设备的检修和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等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4)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培训技术力量,提高维修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对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运行和维修的从业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岗位技能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证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严禁无证上岗;鼓励从业人员学业务、懂技术,达到“懂设备结构、原理、性能,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检查、会排出设备故障”。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