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2-01 17:31:54

孝文化的意义

孝文化的意义篇1

关键词:孝文化;辩证;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257-02

我国孝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孝”有两部分组成,即上“老”、下“子”,传达出顺从服侍老者长辈的意思。《说文》中则将“孝”字解释为:“善事父母,子承老也。”

一、挖掘儒家孝文化对当下有益的方面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文化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孝文化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批判。时值西方自由、民主、科学等先进理念涌入国门,面对西方文明的进逼和满目疮痍的老旧中国的现实,“老中国儿女们”渐趋动摇了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坚守,转为怀疑和愤恨。于是吴虞、陈独秀等一批激进人士把改革的矛头直指维系封建统治灵魂的儒教思想,向传统儒教展开了猛烈攻击。儒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在这场疾风骤雨般的批判中首当其冲。鲁迅先生曾在《二十四孝图》中指出封建孝文化的虚伪性:“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1]陈独秀、鲁迅、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的主体,支撑中国封建社会,使之得以存在并延续。这些思想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宣扬,深驻于国民性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关于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已有思索者。近代改革者对儒家思想桎梏人心、阻碍进步的负面作用有所认识。

孝文化体系中确实存在着蕴涵浓厚的封建思想的糟粕部分,但据此便完全否定孝文化的价值则是极端片面的表现。“孝”有许多在当下值得挖掘和发扬之处,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1.孝养父母

孝首先是奉养,奉养是孝的第一要义。古人主张报答父母,一要“养”,二要“敬”。首先,给予父母物质上的关心。孟子认为,不孝者有五种表现,其中三个方面都是指“不顾父母之养”。即“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明确指出不养父母即为不孝。其次,只予以物质上的关心是不够的,还应带给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让父母精神上愉悦。据《论语》里记载,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如果“孝”仅指养父母,那么犬马之类的牲畜也能够,这样一来父母与牲畜有什么区别呢?孟子也说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因此,孔子认为真正的孝养应该达到敬养的层面。孝养双亲,要待之以诚,子女要从内心深处或诚心实意地去孝敬父母。孔子还要求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倡导孝敬父母要有敬爱之心、诚心诚意之心。

2.珍爱生命

儒家经典《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2]。身体发肤,是父母给予的。我们应珍爱生命,感激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珍惜学校、社会为培养我们付出的代价,不轻易放弃生命,这是孝的基础,也是作为一名社会人存在的基础。这代表着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自我存在的肯定。“珍爱生命”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意义。

3.孝的最高层次要求是注重自身修养,继承父母遗志,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

《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2]这要求我们应努力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责任意识,注重个人对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不做忘恩负义、有失道德风化之事。懂得为自己和父母扬名,为社会奉献。如果人人都注重个人素质,那么才能有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的孝文化,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方面起到了起始和基础的作用。因此,如果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深入探讨孝文化在当下的作用,并能予以有效的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探究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讲究孝道,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子女做到在物质上体谅父母,在精神上慰藉父母,在态度上尊敬父母,这些是社会福利和其他保障机制所取代不了的,也是子女对父母所应尽的基本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在照顾好父母双亲各方面的同时,我们还要时刻爱护自我、珍惜生命,不让父母牵挂,这也是孝的基础和前提。

瞩目当下,社会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带来的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严重滑坡。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部分家庭,发现孝敬父母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中被淡忘和漠视,出现了一些不孝敬父母的现象。例如有的大学生有享乐意识,穿名牌、花钱大手大脚,从不顾及家庭经济条件;有的大学生和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是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解决,而是冷处理、顶撞父母等等。特别是有些大学生遇到挫折便产生轻生意识,甚至丧生,造成了家庭的分裂和父母莫大的苦痛。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对孝文化的实践情况不容乐观,有关大学生不孝等事件屡见报端。这些都对高校教育敲响了警钟,也是对个人、家庭、社会的警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家庭原因

现代家庭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一方面,当下父母溺爱子女的情况十分常见。父母给予子女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有精神上的宠溺。父母对子女物质不计后果的一味满足,会造成子女骄奢的行为习惯;父母在精神上对子女的过分宠爱,则会造成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意识。另一方面,有的父母对自己的长辈缺乏耐心与照顾,在孩子面前没有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使得子女缺乏这一方面的教育。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也会导致孝意识淡薄。

2.学校原因

一方面,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现实,使学校缺乏传统孝文化气息。高校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学术建设等方面,学生德育培养处于边缘地带。另一方面,德育课质量偏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高校虽设有定量的思想政治修养课,但效果不容乐观。空洞的理论讲解,毫无实践体验的说教以及陈旧的讲课内容及授课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导致德育效果不佳。

3.社会原因

20世纪以来,随着对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学习和引进,传统道德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或贬损或否定的待遇,儒家孝文化出现严重断层。文化激进主义者把传统文化视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不加保留地予以毁辱,严重伤害了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致使传统孝文化在人们心中留下创伤。同时,当下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孝事件”,这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孝意识的培养与形成。

三、结合现实促进大学生德育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为此,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应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提倡以孝为先,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风尚。这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具体地来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塑大学生的孝道观。

1.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对当代人孝道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

苏洵在《家谱·引》中说过:“情见于亲。”家庭亲情的最根本之处就是对父母的孝敬之情。以这种孝敬之情为根,就易产生对家庭的爱,对父母的孝,然后就形成了家庭的和谐。子女们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并感受父母对长辈的关爱,他们的个性就易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爱心和同情心。因此家庭环境对子女影响很大。

2.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

在建设孝文化过程中,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另一方面应强调实践。在宣传上,学校可开展孝文化方面的学习讨论,或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强化大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敬老观念。实践上,可以通过亲情类主题征文比赛、“为父母尽一份孝心”等有意义的活动,让每个大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沉甸甸的养育之恩,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3.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孝文化观有促进作用

可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开展一些有关“孝”的新闻报道。可从正反两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感化。如报道一些不孝家庭的悲剧,使大学生受到启发;新闻媒体等应多宣传“孝”的现代意义,例如相对于学习古代二十四孝,大力宣传“新二十四孝”在当下更具时代性、可实践性。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孝文化的教育意义深广而重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大学生一方面应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人。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依旧绽放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孝文化的意义篇2

论文摘要:忠孝作为调节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有它自己的起源、发展轨迹,既有阶级性又具有全民性,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价值。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忠国孝亲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忠、孝道德规范的起源、发展

我国古代社会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兄长)朋友”五大类,即所谓“五伦”。在五伦之中,把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视为最重要的人伦关系。调整父子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子女对父母及长辈要尽顺从、敬养义务,即“孝”。调整君臣关系的基本准则是臣民对君主要绝对的服从,即“忠”。在封建社会里,忠孝是处理人伦关系的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母权制度向父权制度过渡的时期,由于血缘关系的明确和私有制的产生,子女可以从父母那里直接继承财产。

为了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生育抚养的感恩、崇敬和哀思之情,天长日久,便产生了孝的观念。到了西周时期,便有“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浩》)的记载意思是说,农事完毕之后,人们便赶着牛车外出做些买卖,是为了孝敬自己的父母。“善父母为孝”(《尔雅·释训)。意思也是敬爱、奉养父母。这与现代“孝”的观念在含义上就比较接近了。“孝”的功能最初只是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认为这是做人立身之本,“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经》)并无社会规范的意义,后来儒家把“孝”扩展到宗族、社会、国家,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意思是说,在家庭或家族的关系中维持其稳定和睦,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辞妇听,国家才能安宁。孔子特别看重孝,把它做为其仁学的根本,孔子的学生还进一步说明了倡导孝梯之道的社会政治意义。“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意思说,只要人人做到“孝梯”,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这无疑会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所以儒家文化中的孝梯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并居于整个封建社会的一切道德规范的基础和首位,也就不难理解。儒家把孝推广到社会,便移“孝”为“忠”。把维护宗法血亲关系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联系起来。于是忠孝便为一体,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结果,忠是孝的扩大,孝是忠的缩小。一个人在家能孝顺父母,在朝就能忠君,所以便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历代统治阶级也都标榜“以孝治天下”汉代以后,都将忠孝规范赋于法律的效力,《唐律》中把“不忠”、“不孝”作为“十恶”的重罪。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等级特权和宗法关系,竭力抬高忠、孝的作用,提倡愚忠、愚孝把忠、孝道德规范引向岐途。这也是没落地主阶级保守性、反动性在道德上的反映。是忠、孝道德规范历史局现性的反映。它并不影响忠、孝这个中华传统文化整体上的光辉内涵。

二、关于忠国孝亲的道德情感

古老的中华民族向来提倡忠孝道德,形成了光耀千秋的传统美德,而体现这一美德并使之大放异彩的主体,不是或主要不是历代统治者和道德家。虽然统治阶级中也不乏操高尚的仁人志士,但可以肯定地说,劳动人民的这种传统美德,要远比统治阶级载于史册的忠孝典型感人得多,高尚得多。因为只有劳动人民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父母养育子女的不容易,因而,劳动人民的敬老孝亲的自然纯朴的情感更强烈,自古就有“寒门出孝子”的说法。《诗经》中就有关于感受父母养育之恩的描写:“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如果没有真切的体会和自然的情感,哪里会有如此千古绝唱!千百年来,这一主题,一直在中华民族中传唱。唐诗中的《游子吟》,这首朴实无华,却能催人泪下的诗句是对中华民族广大母亲颂歌是劳动人民心中知恩图报,敬爱双亲的传统美德的真实流露,上层统治阶级哪里能体会得到而“忠”的道德情感,表面看来,只是统治阶级内部臣子,达官贵人,仕大夫的道德体验。实际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更能感受到国家兴亡,社会治乱,民族强弱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对国家民族的忠贞。如果说封建仕大夫、达官贵人和臣子之“忠”则主要表现为忠于“天子”的话。那么,劳动人民的“忠”则主要表现为忠于国家和民族,是一种更伟大的忠,也是最具美感的悲壮的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有价值的所在,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在国家民族受到侵略的时候,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故事,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世代相传、歌颂赞美,不是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吗,

孝文化的意义篇3

[关键词]家庭养老;农村老人;农村青年;孝文化

[作者简介]员晓明,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武汉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河南三门峡4.?2000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100―03

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是目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尤其突出。据统计,现在全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亿,占全国老年人口的3/4,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既缺乏劳动能力,又不能享受退休养老金待遇,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除了少数发达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主体上仍将采取“家庭养老+社会救助供养”、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农村养老问题上,已出现了诸多遗弃、拒养、虐待老人的现象。因此,构建和谐的农村家庭赡养模式,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的保障,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建立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从目前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不仅需要制度上、法律上的规定,而且还需要在农村大力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比如儒家孝道思想),加强孝文化传统的教育,树立尊敬老人的良好风尚。本文拟从农村养老的现状和特点出发,结合儒家孝道思想的精华,客观地分析儒家孝道思想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启示和帮助。

一、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与特点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的方式主要有:五保供养、农民退休养老制度、养老储蓄或商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等,但主要还是家庭赡养。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截至2002年6月,农村97.6%的老人靠家庭赡养,而依靠退休金生活、集体供养及人住敬老院养老的老人仅占2.34%。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家庭赡养模式受到冲击,原有的养老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家庭养老呈现出新的特点:

第一,大规模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观念发起了冲击。市场经济发展,大量青年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大多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才回一次家,有的竟几年不回家探望父母,仅仅给老人寄一点微薄的生活费。老人靠自己生活,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的照顾。由于大多数农民工进城从事的是不稳定的职业,只好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照顾,老人不仅得不到儿女的照顾,反而要替子女照料孙辈,到了老年不仅享不到清福,负担反而更重。

第二,现代家庭模式改变,家庭的重心由尊老变为抚幼。我国传统的家庭是建立在“长幼有序,等级森严”的家长制基础上的大家庭结构,家庭的基本轴心是纵向的亲子关系,家庭的重心是长者为重,长者在家庭中享有无上的权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数代同堂的链式家庭已经发生“裂变”,家庭的轴心转变为横向的夫妻关系,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有所丧失,已经成为家庭中的“弱势”或“次弱势”群体,“老少倒挂”的现象日渐突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转为以子女为中心,出现了“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倾向,甚至出现“爱幼不敬老”的现象。现代农村家庭中老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日渐普遍。

第三,赡养老人仅被理解为经济上的供养,缺乏精神上的慰藉。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拉大,老少之间的精神交流变得更加困难。为了避免和老人的冲突,很多子女很少和父母进行交流,也很少探望父母,只是每月或每年定期给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费用,老人的精神十分孤单。

第四,少部分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人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重利忘情,唯钱是图,亲情友情都成了无情,一些处在贫困之中的农民也受此思想影响,金钱至上,不尽人情;有的甚至认为年老的父母是自己致富路上的绊脚石,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兄弟姐妹互相推诿,老人好像成了子女的累赘,个个都拒绝赡养父母,使已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生活无着落。当然,农村老人缺乏经济积蓄和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子女尽孝的成本日益提高,这也直接动摇了个别子女的养老道德观念。

第五,失去一个良好的道德评价大环境。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改变了过去那种以集体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劳动的组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村民接触的机会变少,相互监督和奖惩的道德评价活动少了,子女对老人是否尽孝别人无从得知。加之,近年来大量农民外出,他们即使不孝敬老人,也听不到别人对他们的指责。在对山东、河南两省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中,18%的老年人非常同意“子女不如以前关心老年人”的观点,10.4%的老年人表示“说不好”。老人与子女之间因养老问题近几年内发生过纠纷的家庭占51.4%。这些都说明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令人忧虑,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二、儒家“孝"文化的衍化及其思想内涵

农村养老除了加强政府对农村老人养老的干预之外,应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利用儒家“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引导广大农民中重新形成良好的养老道德观念。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孝”字最早出现在3千余年前殷商时代,但当时只见于卜辞和地名。和现代意义相同的“孝”字,较早见于《尚书・酒诰》篇,“妹土(民)嗣而股肱,纯基艺黍稷,奔走事厥长上,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此外在《诗》《易》等古代典籍中亦有关于“孝”的记载。这说明,在西周时期人们已开始形成自觉的“孝”的观念,“孝”在当时已是普遍为人们接受并遵循的道德原则。

儒家创始人孔子以“贵仁”著称,他继承了“爱亲之谓仁”的思想并加以发展,提出“孝”为“仁”本的思想。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孝为百行之冠,百善之始,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把“孝”提到了人生道德修养的首要方面,作为人们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职责。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老百姓而言,修身和齐家更为重要,修身首先要重视孝道的培养。儒家对如何向父母尽孝作出了较详尽的注解:

第一,要做到对父母既养且敬。“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母养育子女含辛茹苦,日夜操劳,子女成人以后,当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心竭力照料双亲,保障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能安度晚年。养亲是孝最基本的含义,养亲为孝,不养亲即为不孝。因此,要尽心照顾和赡养父母,这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同时,真正的孝,决不仅仅局限于使父母衣食无忧,更重要的是在赡养的过程中能始终如一,尊敬父母,和颜悦色,任劳任怨。侍奉父母时善于体会父母的心态,而且把侍奉父母作为一种幸福快乐的思想境界。《孟子・万章上》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大戴礼记・曾子大孝》里“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把尊亲作为孝的最高层次。因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仅仅物质上的供养,只能算下孝,所以要坚持在赡养父母时做到既养且敬。

第二,赡养父母既要竭尽全力,又要时常挂念父母。子夏有语:“事父母,能竭其力。”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奉养父母,不能因为惜物而薄待了老人。因为与父母的养育之恩相比,财物实在是轻之又轻。当然,也不能盲目追求奢华。另外,孝敬父母要时刻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要“父母唯其疾之忧”。要常常记挂着父母,“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第三,赡养父母要能够尊重父母的意愿,以礼侍奉。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无违”。“无违”既有不违背父母的意愿的含义,又有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侍奉父母的含义。即使父母有错误,也应当讲究方式和方法委婉劝谏,这样才不致陷父母于不义。纵使劝谏不成,也要保持对父母的恭敬和理解,不要怨恨父母,等在方便的时候再开导父母。“事父母几谏,见之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孝敬父母要做到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说:“所重:民、食、丧、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主张丧事应有悲痛之情,而不应铺张浪费。孔子认为祭祀时关键在于虔诚与恭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

由于孔子及其后来的学者的大力倡导,孝道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对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幸福,对社会生活的安定与和谐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尽管有些传统孝道已经与现代文明不相符合,但多数传统孝道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孝”依然是各种美德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善待的人,怎么可能善待周围的人与社会。

三、发挥“孝"文化道德优势.让农村老人晚年祥和愉快

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庞大的国家,在养老问题上,由于国家的经济力量还相对薄弱,财政支撑力度还比较脆弱,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建立高福利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制度。既要努力建立农村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又要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优秀传统,大力提倡尊老爱老、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并给传统的儒家孝道原则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诠释,形成适应老龄化社会特点的新的孝文化。

第一,用儒家的“孝”文化,倡导养老、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养儿防老”的传统,尤其是在农村到今天依然如此。我国法律也规定,赡养老人是成年子女的义务。但在农村却出现许多与建立和谐社会不相协调的不赡养、不尊敬老人甚至虐待老人、遗弃老人的现象,这是和我国法律相违背的,同时也是和我国传统的孝道不相协调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农村青年中大力宣传现在依然适用的儒家的“孝”文化,倡导养老、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让老人过上和谐美满的晚年生活。

第二,要做到尊敬父母,孝顺父母,重视父母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尽管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人们要生活就要去拼争,但是仍然要把孝放在第一位,“百行孝为先”的道德规则不能变。子女要做到奉养父母、善事父母,竭尽全力保障年迈父母的生活需要,并尽可能提高父母的生活质量。使每个农村老年人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不再出现嫌弃、虐待、遗弃老年人的现象。同时,要倡导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相统一的养老思想,让老人在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精神上更能得到一种满足,心灵上得到安慰。

孝文化的意义篇4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孝道;德育教育;态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45-02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物质文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们逐渐意识到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为了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社会的整体进步,我们对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逐步提上日程。对于大学生而言,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之中应该充分重视传统孝道文化教育,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让大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传统孝道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实际行动学习传统孝道,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古代传统中的“孝”

(一)“孝”的起源及内在含义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相关理论研究指出,孝的观念形成时间很早,其萌芽阶段在父系氏族社会,原始部落的人们逐步意识到孝的理念与价值。孝字的文字结构也表明了孝的基本含义,孝字是由一个老子头和一个子两部分组成,这象征着人老了之后行动不便由儿子背着走,这就是最初的孝道理念,当时的孝道就是子女对父母奉养的一种准则。

对于孝道,我国封建社会是十分重视的,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将孝道作为德之根本,受到了整个社会的极大重视,到了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文学家孔子写了《孝经》,这是对孝道进行系统阐述的第一部专门著作,也为孝道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孔子不仅在《孝经》之中对孝道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论语》中也对孝道进行了论述,《孝经・开宗明义章》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除此之外,很多文人骚客都对孝道进行了论述,为孝道的起源与传承奠定了基础。

(二)“孝”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

孝的含义从古至今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都是指子女应该对父母进行赡养与侍奉,再进行细化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顺从长辈、赡养长辈和祭祀先辈。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孝道所展现的是一种伦理关系,这种伦理关系对于家庭稳定与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孝道在最初的意义层面反映在对长辈的尊敬,之后逐步发展为对长辈的赡养、报本返初、生儿育女,这都是家庭伦理范畴的事物。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之中家庭文化都是遵从孝道,以孝道为核心组成了家庭的伦理文化。可以这样说不仅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孝道文化都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三)传统孝道观

孝道在最初的意义上仅仅局限于家庭伦理和家庭宗法的范畴,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的兴盛逐步将忠孝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对孝道的内涵进行了衍生,孝道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道德的基准与纽带。汉代以后,传统的孝道文化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通过孝道来治理天下,并通过孝道来进行官吏的推选,孝道也因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在后来的发展之中,一些封建王朝为了更好地控制百姓,对孝道思想进行了扭曲,愚孝成为当时道德社会的典范。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传统的孝道观主要分为随侍奉养、敬爱祭念、抑己顺亲、荣亲留后四个层次。

二、传统孝道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孝道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

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应该积极地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其中传统孝道文化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传统孝道的学习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相应的德育目标,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二)传统孝道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我们应该为祖国和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传统孝道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研究

(一)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表达方式更为广泛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生活的背景与基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表达方式有了更为广泛的方式,这对于传统孝道是一种继承式的发展。

传统孝道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尊亲与养亲,但是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之下,这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已经被逐步地细化。在大学生看来,现代的孝道呈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节日问候、假期陪伴、外出度假等方式都成为新时期孝道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具体,但是其核心思想仍然是尊亲、养亲与悦亲三个方面。

(二)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内容认同发生变化

传统孝道的内容主要随侍奉养、敬爱祭念、抑己顺亲、荣亲留后四个层次。在古代人们对于这四个层次的重视程度不分伯仲,但是现代大学生对这四个方面的认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调查研究表明,现代大学生对于随侍奉养的认同程度最高,这也是现代大学生认为表达孝道最为直接的方式。由于社会背景与生活环境的不同,现代大学生对于荣亲留后这一内容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这是由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对传统孝道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三)大学生在孝道观念和孝道行为上存在城乡差别和性别差异

从学生来源看,由于城镇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退休金制度、工资制度等,城镇学生较农村学生更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而农村学生更加关注的是父母基本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有无保障,其次才是精神慰藉,因为农村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都尚欠缺。从性别上看,男女大学生的孝道态度和行为都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对符合现代社会伦理观和价值观的孝道观念认同度比女生更高,但在具体践行孝道过程中,除“做出较大成绩不让父母担忧”一点外,其他方面都不如女生将孝行落实到位。

(四)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认同程度普遍偏低

传统的孝道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的文化形式,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人们逐步地认识并接受了这种孝道内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活的背景与基础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造成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认同程度普遍偏低。

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认同程度偏低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高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相应的策略不断地提高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的认同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保价护航。

(五)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的行动较少

传统孝道不是简单的内容与文字,更不是一句空话或者一句口号,传统孝道需要实际行动来践行。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这样,大学生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践行传统孝道,但是,调查与研究发现,现阶段,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的行动较少。

造成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行动较少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较为主要的原因为:首先,大学生求学在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对父母尽孝;其次,大学生自身践行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较为落后;最后,现代家长过分地宠爱孩子,让大学生始终处于接受爱护的环境之中。

四、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态度的措施

(一)将传统孝道与大学生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大学生传统孝道观念与态度的改变属于思想意识范畴的内容,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转变就必须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入手,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将传统孝道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这样可以最有效地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理解与认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之中,应该设置相应的孝道内容与目标,德育教师应该对传统孝道的起源、内涵以及意义等方式进行科学的论述,通过这种方式来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积极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的意识

大学生端正对传统孝道的认识需要依靠大学生自身,他们的思想意识只有首先接受这一现实问题,才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自身的学习,掌握传统孝道相应的知识。

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意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可以利用相应的孝道文化影片来刺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通过对影片的观赏提高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其二,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总而言之,只有切实提高了大学生自身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才能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态度,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引导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

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是一个过程,其结果和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传统孝道,这样才能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孝,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子女在践行传统孝道的过程之中也会逐步体会出传统孝道的深刻内涵,端正对传统孝道的态度,更为科学地认识传统孝道的深刻内涵。践行孝道的方式很多,高校可以引导学生对父母进行节日问候、生日祝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对于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结束语

传统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时代精神的构成因素。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应该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认识与态度,逐步推进大学生传统孝道教育,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获得更好的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孝文化的意义篇5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家庭和谐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94-01

一、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孝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孝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孝观念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私有经济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为孝道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经过殷商时期的发展,孝道思想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而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善事父母。《诗经・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古人把善待父母作为最基本的孝顺原则。其次,尊祖敬宗。对于周初孝的含义,查昌国先生认为:西周孝的对象为神祖考姚,非健在的人;孝是君德、宗德;其内容为尊祖,有敬宗抑父的作用。最后,传宗接代。孝之初始含义除了尊祖敬宗外,另一种含义就是生育子女,传宗接代。如果说尊祖祭祖出于对祖先的崇拜,那么,后者则是出于对生殖或生命的崇拜。《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周予同先生所提出的孝起源于生殖崇拜的见解,可谓慧目卓识,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现代孝文化的缺失及原因

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侵蚀,从而缺乏孝敬父母的观念意识,缺乏感恩的心,更缺少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道德失范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具体表现为尊老敬老养老观念淡化、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弱化,遗老虐老现象时有发生。子女的不孝行为不仅使自身道德沦丧,更侵犯了老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作为维护封建经济和宗法家长制度的道德规范――“孝”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当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后,社会行为规范也会与之相适应的发生变化。因此,社会进步、制度转换是传统孝文化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庭模式的变化也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代社会的家庭不再是传统的大家庭,而是趋向小型化、松散化,个人本位逐渐代替家庭本位,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大多以事业为重,从而家庭意识淡化{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的家庭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是处在初级阶段,体制本身还并不完善,人们更多的关注经济利益,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把家庭放在次要位置。当然还有些历史原因,如“五四”运动、“”的冲击。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传统孝文化的命运是由近代、现代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状况所共同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当代所要构建的孝文化必须是继承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这种创新要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是反映当代人的愿望和要求的新型孝文化。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推进家庭和谐

孙中山先生说:“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那现代人要如何才能重拾传统孝文化,维系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现代孝文化呢?首先,扬弃传统孝文化。孝文化也是有精华与糟粕的混合物,所以我们要借鉴的继承,不能全盘接受,比如传统孝文化中赡养父母、爱亲敬亲、尊老精神等,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要继承的优秀思想。但“忠孝合一,移孝做忠”“绝对服从”“厚葬久葬”等封建思想都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都与社会主义法制新风尚相悖。其次,加强公民自律。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在道德上对子女的要求,它更是需要子女学会自省,从个人内心深处意识到这是每个子女的义务。最后,开展孝文化活动。开展孝亲尊老活动可以社区、村落为基本单位,开展评选孝亲尊老模范的活动,让整个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风气,尤其是多组织开展青少年的敬老活动,激励青少年孝敬老人的热情。

孝文化经历代思想家之提倡,经历代统治者之推行,经历代群众之实践,它已涵盖炎黄子孙的一切家庭,成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并且渗透于民间的各个角落,逐渐普及为一种民间民俗文化,希望我们能借鉴地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孝敬父母,创建和谐家庭,最终使我们的社会也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周予同,孝与生殖崇拜,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P232

[2]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81页

[3]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孝文化的意义篇6

关键词:临沂孝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途径

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沂作为红色革命老区,不仅拥有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孝文化也深入人心,大力弘扬包涵孝文化合理价值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临沂“孝”文化特征

(一)临沂“孝”文化的地域特征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其中有七孝的故事发生在临沂。可以说临沂的孝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沂蒙孝文化既有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普遍性,也有他自己的特色性。以这七孝为例为代表分析古代沂蒙人的“孝”传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孝养,这是从物质生活方面给父母以生活保障。如鹿乳奉亲的郯子、负米养亲的仲由。二是孝顺,即遵照、顺从父母的意旨行事,可称之为顺意,这个方面是精神层面的。如闵损单衣奉亲、卧冰求鲤的王祥等。三是孝尊。孝不仅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与父母满足,更要在内心真正的尊敬父母,为父母着想,爱戴父母。如戏彩娱亲的老莱子、啮指痛心的曾参、闻雷泣墓的王裒。上述的孝养、孝顺、孝敬仅是根据故事情节所做的一个简单的划分,而孝的内涵是不能这样截然分开的。这些孝子不论采取的是何种方式,其实都是将“孝”内化成自己内心的一种准则、一种情感,自觉地去孝顺父母的这样一种行为。

(二)临沂“孝”文化的普遍特征

临沂地处鲁南,受鲁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临沂孝文化也具有山东孝文化的其他层面的一些普遍特征:一、忠孝两全。对国家而言,自古忠臣多出于孝子,孝忠相通,孝始忠结。二、推恩及人。这是对他人而言。在与人相处中,应推己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这是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三、生育后代。这是对后人而言。人类生命是一个链条,生育后代既是生命延续与民族繁衍的需要,也是承继孝道文化的责任与义务。

(三)临沂“孝”文化的当代特征

一方面,当代临沂孝子事迹和孝悌故事更是层出不穷,“十大孝星”、“十大敬老楷模”、“十大模范老人”事迹感人,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近几年,临沂市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加速,临沂老年人口达到了181.9万人,占临沂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6.34%,为全省老年人口第一大市。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达到了30多万人,临沂老年老龄化加快,出现了高龄老人多、“空巢”老人多、农村老人多等特点,在老龄事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老龄人口迅速增长需求的情况下,在对待老人、养老方面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有些不孝顺老人的风气抬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触目惊心的虐老案件。这些情况说明,在新形势下弘扬孝道文化,并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临沂“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主要途径

在临沂继承发扬孝传统文化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呼唤。

(一)突出创新,以孝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1、突出理论创新,在批判继承创新孝文化。在扬弃中凝练孝敬美德。今天,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观念不能全盘吸收,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中华传统孝文化熠熠生辉。临沂传统的孝文化既有值得当代我们传承学习的地方,也有一些与现代文化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建设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处理好“二个关系”。首先,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其次,处理好民间风俗与政策法规的关系。

2、突出实践创新,形成孝文化传承常新效应。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不断发挥孝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关键是要实践创新,构建一系列长效机制。首先,要推行孝道仪式化。孝既应发自内心、也要需要有载体、有仪式,无论是正在行孝,还是教儿女如何学习尽孝,都需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或简或繁,有之,方可学可效,便于传承。其次,要把孝提到公共文化的高度,把孝文化纳入公共文化体系中,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今天进行公共文化创新,则可与养老、老人文化、老人社区建设相联系,对传统孝文化进行当代创新。

(二)推动孝敬美德融入生活,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以“四进”为载体,开展“行孝”系列活动。第一,“孝文化”进机关开,展了以“感恩”、“回报”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号召各单位干部职工每周回家看望一次双方老人,每季度为老人安排一次体检,每半年给老人买一件新衣服,每年为老人安排一次旅游。各单位建立完善了“个人德孝行为”管理档案,把德孝情况作为晋级评先的重要依据。第二,“孝文化”进农村,开展了以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关爱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即每天给老人清扫一次卫生、每周给老人洗一次澡、每月给老人改善一次生活、每年给老人拆洗一次被褥。村委会将这些情况作为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的重要依据,定期评议。第三,“孝文化”进校园,在广大中小学校重点开展了以“问、帮、写、读”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即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每周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每学期向父母写一封感恩信、每年和父母共读一本尊老敬老书,并激励学生争当“孝亲敬老”的好孩子。第四,“孝文化”进社区,各级妇联妇联在广大妇女中开展了争当“好儿媳”活动,让更多的妇女参与到崇孝敬老活动中来。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从不同角度找准相应群体的情感共鸣点,营造出“家家倡文明,户户讲和谐,个个求上进,人人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更具有亲和力。

(三)以“孝敬”切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半功倍

孝敬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孝敬与爱国主义一脉同源。孝敬源于爱父母的家庭关系,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父母之邦”即为祖国,孝敬是爱国心的根源,爱国心不仅包括对故乡的情感,更包含着对父母的依恋和对祖先的崇拜。孝敬与廉政是相生相依的共同体,廉政是孝敬理念在公权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孝敬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实现社会文明,建设美好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的社会本性和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孝敬以致诚信。孝敬教育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孝敬体现人生奉献与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以孝敬切入,开展爱国、廉洁、社会公德、诚信、和谐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委党校)

本文系山东省委党校党校系统省级课题。

参考文献:

孝文化的意义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由于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社会各界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升高。由于养老问题与孝道紧密相连,于是,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传统孝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其中,早期专门研究传统孝文化的学者占据大多数,近年来,对于传统孝道观念当代价值的研究兴起。本文中,笔者对这些成果进行了逻辑的梳理,现概括如下。

一、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传统孝文化的研究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对孝的起源的研究。肖群忠教授在《孝与中国文化》中首先提到了孝的起源与演变,他从历史文化角度及现象入手,对孝的起源进行分析。他认为,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从实践上使其政治化了,出现了“汉以孝治天下”的情形,孝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魏晋隋唐时期,玄学、佛教盛行,这体现了道、佛对儒家的冲击,在儒、佛、道对立交融的过程中,该时期的孝文化体现出崇尚与变异的特点,魏晋仍以“汉以孝治天下”相标榜,但已出现了一些援道入儒的新特点,强调孝道的自然亲情,而削弱孝道的政治教化功能。唐代时期,从总体来看,甚至不太重视孝道。宋元明清时期,孝道演变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除元朝外,宋、明、清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孝道,孝道在理论上出现了论证哲学化、教化通俗化、义务规范极端化、专制化,在实践上则体现为愚昧化,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愚孝”。近代中国,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怀疑批判封建家族制度与孝道,但由于传统势力的强大,以及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软弱性,往往又出现徘徊和对旧的礼教传统的复古。i到了现代,前后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对待孝道;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尤其是“”时期,孝道是被否定的;近些年又重新对其进行辩证分析,进而扬弃。

肖波先生在《中国孝文化概论》中探讨孝文化的起源时认为,孝文化起源具有原因和条件两方面特点。就其起源的原因来讲,可以分为:生命个体性起源;社会性起源;信仰性起源。其中,生命个体性起源是因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具有本能性。社会性起源则是由于孝是一种伦理层面的规范,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ii所以,这种联系必然会反映到生活中,于是,孝文化的社会性起源也就不难理解了。信仰性起源存在两方面崇拜,一是生殖崇拜,二是祖先崇拜。再者,从孝文化起源的条件来看,有特定生产方式、血缘宗法制度以及中国个体家庭三个条件。肖波认为,孝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有基础性的精神内涵,它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它和人类社会发展相统一。正如黑格尔指出的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孝文化总括性地涵盖了人伦本源的孝伦理和政治化了的孝道德,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iii

第二,在孝的内涵方面的研究。朱岚在《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中对孝的内涵作出概括,她认为,中国传统孝观念内涵丰富,从行孝对象及行孝内容来看,有四层含义,分别为:对在世或已故父母的孝敬;对先祖先公的追念祭祀;对君王天子的孝;继承先祖德业、立身扬名,以耀族荣宗、光前裕后。张云风在《漫说中国孝文化》中谈到孝的内涵时指出,孔子在《孝经》中全面阐述了孝的内涵,包括孝的地位与意义、孝的阶段与层面、孝的标准、孝的作用,孝子施孝方式等等。iv并且,他认为,“善事父母”是孝最重要内涵,但是,由于“孝”涉及道德品行的各个方面,包罗万象、蔚为大观,所以,将其固定于“善事父母”还是不够的,还应推广为“泛孝论”。

第三,传统孝道的反思与现代价值方面。曾仕强教授在他所著的《孝就是道》中对于传统孝道的反思与现代价值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二十四孝”的故事所追求的是永恒的价值,其内容要与时俱进,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去理解。这些故事中,一些故事迄今为止仍具有深远的意义,要用心体会其中的道理。另外,对于孝的现代价值的理解,曾仕强教授认为,现代人有时过分自我,彼此疏离,需要孝道和谐来调适。更重要的是,道是要实践的,人能弘道,但是不能等着道来弘人。

另外,对于孝的反思与当代价值的问题,大部分学者都是在继承传统孝道观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的集成,并对其负面作用进行反思,从而弘扬其正向值。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者、教授利用传统孝道解决现实问题,以挖掘传统孝道的当代价值时,很统一的对养老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关于孝文化的若干思考》、《社会变迁中的养老和孝观念研究》、《孝与折衷主义:中国城市养老的实证研究》、《中国传统孝文化探析》、等。杨振华《“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指出孝的德育价值意义;陈旭《传统孝道在和谐家庭建设中的价值研究》揭示了孝道与和谐家庭的关系;方程《传统孝道的历史嬗变与当代审视》在孝道的历史与现在中把握其意义。中国传统孝道文化随着历史的变化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的孝道文化,如何正确把握孝道文化的内涵及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孝道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二、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对于“孝”的研究并非国内学者的专利,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孝道,国外不乏一批学者钻研儒家文化,研析传统孝文化,可以说,孝、孝道、孝文化等问题的研究,已经是世界性课题。外国人同样讲究“孝”,西方人则更多的将目光放在感恩教育上面。他们眼中的孝文化与中国传统孝文化一同构成了世界孝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西方一些国家中,早在古希腊时期,孝道就被视为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但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这些国家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我国一样,把传统孝道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价值体系来弘扬和教育人民。所以,在西方,除了《圣经》这本经典以外,对孝的相关阐述不在多数,而西方哲人们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社会养老问题中,所以西方社会养老理论发展速度较快,而孝文化研究发展缓慢。虽然这些成果没有全面地阐述孝的前身及后延,但是却对我国自身研究孝及孝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则同样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儒学研究上。

一方面,日本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是将儒学渗透于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求以儒学规范行为,并将其融入到人际关系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直以来,日本的民族行为极为明显,传统孝道文化贯穿于日本发展,逐渐变成统治者的思想工具,但是,同它的积极意义相比,这种极端化的思想给其它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能被掩盖的事实。

另一方面,韩国对于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吸收和借鉴至深。我国传统孝道在韩国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韩国同我国一样,将孝道观念作为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血缘关系情节深厚。然而,虽然两国对于孝道的认同相似,但是在孝道的实践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韩国对于孝道的发展与我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韩国目前所推行的孝道仍具有一定的封建统治色彩。

以上就是对国内外关于传统孝文化的研究状况的浅略综述,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可以为日后对传统孝文化的研究打下基础,厘清孝文化的发展脉络,更好的发挥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注释:

i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

ii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24.

iii 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

孝文化的意义篇8

【关键词】孝道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公民人格 民族凝聚力

孝道文化的溯源和本质特征

“孝”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上部为“老”,下部为“子”,可按其象形会意,表征老人与青年晚辈的和谐,是一种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感怀,一种年轻个体对年老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其起初的含义与当今的含义差别较大,作为伦理概念的“孝”正式提出于西周时期,其基本含义为尊主敬宗和传宗接代。就尊主敬宗而言,其尽孝方式主要为祭祀,在宗庙通过奉上贡品以祭祀祖先,求得祖先或神灵对现世的保佑。当然,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其对象非在世的长辈而为逝者。就传宗接代而言,当时西周流行朴素的信仰,崇拜祖先就是将祖先的生命得以延续,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孝的现代含义由孔子所提出,他不仅将孝从普通的伦理信仰提升至遵从伦理血亲前提下子对父的关爱与赡养的高度,并赋予这个概念更为深刻的内涵。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①,就是将孝应用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构建起始于亲父母直至尊君尊国家乃至大爱天下的全面的伦理体系,并将它贯彻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纲之中。“孝之至,莫大于尊亲”②,将孝的主要含义限定在长辈与晚辈之间,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简明而又深刻的规范。儒家倡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③,阐明了古代对于孔子尊孝观念的起因和缘由。在成长过程中,子女则需遵从“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的观念,对长辈“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④,时刻谨记父之命,行父之事。其本质则为在“顺”以及“敬”的前提下的一种职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是说子女的关键职责在于孝养父母,否则与犬马无异。

孝道文化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孝道文化作为中国道德文化的起点,以孝文化作为支撑来构建公民品德教育,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孝道文化构成了中华道德文化的起源,同时也规定了道德教化的本质内容。孝道规定要尊敬父母,承袭君子德性,修身养性以光耀祖先。以孝道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起点与切入点,应该从三个方面通过加强和深化孝道精神和要求来培养个人健全的人格。

首先,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在对个人进行人格培养上应首先强调珍爱生命价值,呵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爱惜自己是前提,只有将自己首先保护好,不、不逞凶、不违法,才能为对社会做贡献提供前提。同时也应关爱他人,对生命重视与珍惜,人人生而平等,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这份对生命的珍惜来作为健全人格培养出发点具有可行性与实践性,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关怀与体贴。

其次,要做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⑤,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而建功立业,以使家人光耀。这就为个人奋斗提供坚强而厚重的动力源泉,不仅仅为自身的幸福,而且也为家庭的幸福而终其一身。在这一过程中既伴随着品行的提高,也蕴含着个人能力的潜在提升。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做的发现、创造,充分体现了个人的主体性意识。

最后,个人品行的提升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个人品德的培养定位于提升修养的过程中,服务社会和祖国建设。孝道文化不仅仅要求对父母的孝,还表现为对社会的付出与服务,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将孝道的统治意义定位于“忠于事君”,而现今社会主义孝道文化的构建则应定位于“服务社会”。要艰苦创业,自觉奉献,将自身发展同社会发展进步的步伐统一起来。

孝道文化与和谐家庭的构建

孝文化的内涵不仅充分显现了晚辈对于家庭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孝道对于“齐家”的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晚辈对于长辈的“敬”与长辈对晚辈的“治”相结合,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发挥,从而以家庭为契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第一层次而言,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字面意义讲子女有对于传承家族血脉的职责与义务,而深层探析则可发现这是一种人类对于生命的关怀与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精神。在古代,这一思想体现了一种单向的作用力,即子女无独立的人格,而被视为家庭的私有财产,从而产生了诸如“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父为子纲”的一系列严格的等级秩序,从根源而言,这是中国古代小农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与封建等级秩序的产物。

从当代视角来看,一方面在构建孝道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继承古代家庭孝道的合理成分,而另一方面则应扬弃其糟粕。具体而言,社会主义孝道内涵不仅仅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单向遵从,同时也应体现父母对于子女的关爱与呵护,在“齐家”过程中,双向发挥作用,分清主次,分清层次。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子女对父母则要做到以下三点:一、对于长辈要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以满足,赡养父母,做到“尊亲”;二、继承父母之命,“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做到“大孝终身父母”;三、“慎终追远、丧葬祭祀之礼”,以安父母。从父母及其他长辈角度而言,则应履行“齐家之宝”―孝的新要求,体现孝道新功用,小至和谐家庭,大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不应忽视“长幼有序”中的“倒序”,即长辈对于晚辈的关怀与呵护,既为其子女树立榜样并孝顺自己的长辈,又充分关怀自己的子女。由此,通过子女与长辈的双向互动作用,可以为和谐家庭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氛围。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和谐的孝道关系则通过家庭为建立社会有机体而发力。

孝道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以孝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治理理念,体现了社会的一种安定祥和的状态。但是就历史发展过程而言,这套治理理念毕竟是以封建制度为根基,带有封建落后性,难免会出现“举孝廉,父别居”的丑态。所以说,传统的孝道具有精华与糟粕的双重成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孝道则需用批判的眼光辩证的看待其内容,吸收其合理成分,剔除其糟粕。同时,结合我国阶段性思想文化建设的成果与教训逐步推进,最终构建起新的社会主义孝道观念。新的孝道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应有之义,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因而,应把社会主义孝道文化的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范畴之中,实现政府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搞好这个重新构建新型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

其次,对于国家而言,虽然它不是建设与学习孝道文化的主体,但在推进孝道文化建设中却发挥着引领与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初步形成了公民道德体系,然而在其中却缺乏明确的孝道文化的内容。不难发现,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孝文化虽然有其自身的缺陷与局限,但却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贯彻,究其根源,不仅仅是官方的道德提倡,更重要的是将孝道纳入了制度与法律体系的建设轨道。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孝道建设虽说不可采用上述严刑峻法,但是古代中国的有关实践却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需要将孝道文化的有关内容融入到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国家机器的强制力来保证孝道文化的实施效果,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孝道文化的最终实现。

最后,国家需要为孝道文化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当前,民生建设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和评价政府工作成效的最重要指标。在这方面,国家可以将孝道文化建设与现阶段民生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各级政府需要在社会福利体制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将家庭基于孝的个人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为孝道文化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国家需要逐步建立起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安全网络,提供经济、医疗、住房、权益等多方位保障。同时国家更需要加强社会救济和脱贫工作,减轻老年人的负担,从而形成家庭与社会的双层物质保障模式。

结论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国度,中国继承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如何有效地批判和继承这些遗产是一项重大而严肃的历史使命。处在快速转型期的中国不仅经历着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变迁,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同样剧烈,因此构建适合现阶段国情的思想道德文化体系更为紧迫。孝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思想文化建设进程中能够发挥诸多方面的作用。孝道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公民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助于家庭和谐的构建,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社会主义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因此在现阶段,充分发扬孝道文化,推进孝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注释

①③⑤《孝经・开宗明义章》。

②《孟子・万章上》。

孝文化的意义篇9

关键词: 孝文化 大学生 德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伦理的民族。“孝”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范畴,是一切传统道德的核心,是传统社会人生的基本价值准则。中国孝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由于社会历史原因,传统孝道观念在人们的心中逐步弱化。特别是近些年,受社会市场经济大潮和功利思想的影响,以及家庭、学校孝道教育的缺失,“善事父母、友于兄弟”等传统伦理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已难觅其踪。这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强传统孝道观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人身修养,促进其身心健康,而且能够弘扬优良民族传统,培育时代精神,意义重大。

一、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涵

汉字中“孝”为会意字,《说文解字》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象‘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侍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1]传统孝文化随着中华文明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中国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孝最早可见于《尚书》,在《论语》中孝被认为是仁之本,而在《孝经》中,孝被称为德之本,被推崇成为最高的伦理范畴,孝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具体。

第一,珍爱生命,孝敬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2]《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曰:“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3]“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之不敢忘也。”[3]这些论断告诉我们,子女的身体和生命都是父母赋予的,是父母生命在世间的延续,所以我们不能随便损伤自己的身体,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这是孝敬父母的基本前提。

第二,反哺报恩,敬养父母。《礼记正义·祭义》曰:“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4]《诗经·小雅·蓼莪》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5]反哺之情和报恩之意在这些论断中充分流露,感人肺腑。它既是一种生命根源意识的体现,又是人类源于动物而又超越动物性的关系与情感一种表征。父母不仅给予了子女身体和生命,而且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最无私、最忘我、最精细的爱。因此,子女要知恩图报,孝顺父母,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父母全面的赡养和满足。首先就物质层面而言,子女要从吃穿住行到生老病死对父母照顾周到,无微不至。《孝经·纪孝行》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言,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2]其次从精神层面而言,子女侍奉父母要心怀崇敬,和颜悦色,使父母从精神上得到安慰。《论语·为政》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6]《孟子·万章章句上》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7]《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曰:“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3]

第三,尊亲承志,建功立业。尊敬父母,要做到顺从无违;同时要认同和继承父母的精神志业,建功立业。《论语·为政》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6]《论语·里仁》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6]《论语·学而》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6]《孝经·开宗明义章》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从这些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孝道观不仅强调尊亲无违,持家守业,而且要求进一步创造事业,成就功业。

二、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是在我国独子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因而其价值观念、自我意识和行为方式都有其显著的特征。他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孝文化虽然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孝道观念淡薄,主要表现为:敬老意识薄弱,对长辈的行为观念不能理解和尊重;不懂得照顾和尊重父母,多数大学生把父母照顾自己看成天经地义之事,考虑问题只顾自身感受;不能满足父母的成长期望,部分大学生入校后贪图享乐,互相攀比,荒废学业;忽视对父母的精神慰藉,一些学生入校后感觉终于从父母的唠叨中解脱了,很少与父母联系交流,往往只有在缺钱时才会想起父母。

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缺失的原因较复杂,既有社会历史原因,又有家庭和学校教育失衡的因素。

第一,近代以来,传统孝文化的不断边缘化。从历史看,在我国古代,始终把“孝道”作为德育之核心,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孝道文化的社会作用。人们从生到死,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孝道教育,并把遵守孝道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但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之后,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日衰。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党内“左”的思想盛行,不断地“批孔”、“破四旧”,传统孝道观自然被批判,孝文化被从学校教育中剔除,不断边缘化。

第二,家庭教育失衡,学校教育缺失,孝道教育失位。从家庭角度看,由于受社会生存压力等因素影响,加之目前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因而家庭教育多存在严重失衡现象。家长对孩子期望通常较高,要求孩子学习好就行,道德教育往往被无意识地无视。加之中国家庭的4-2-1模式,四个老人照顾一个孩子,往往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溺爱,使得部分孩子认为长辈照顾自己是天经地义之事,孝道意识淡薄。另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本身不注意自己对待长辈的言行,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影响。

从学校角度看,目前,中国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贻害,传统孝文化的教育比较缺失。而高校德育中受功利思想影响,德育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忽视学生的身心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对孝文化的知识传播比较欠缺,导致大学生对孝的理解流于表面。

第三,市场经济和功利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我国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念也在变化。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遵守的一些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准则还未确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物质成为推动社会的主要力量。受到商品经济大潮和功利思想的影响,人们现在做事都讲求利益,要求回报。这种思想严重混淆了大学生的是非、善恶观,对高校的德育是极大的挑战。

三、高校开展孝道教育的重大意义

传统孝文化内涵丰富,对个人的修身养性、人格塑造和为人处世都有不可低估之作用。在高校德育中开展传统孝文化教育意义非常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文化认同,热爱祖国。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人才资源,其思想道德状况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大学生爱国,中国人讲叶落归根,这其实不是对家乡的物质认同,而是文化认同。孝是中国文化的根,没有对孝文化的认同,怎么有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自然就更谈不上爱国了。所以,古人认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怎么会忠于国家呢?只有孝于亲,才能忠于国。

第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传统孝文化首先要求子女要珍爱生命,善待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敬养父母。当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要求也是要大学生珍惜生命,善待自己。由于各种原因,当今大学生的自杀意念高达百分之十以上。[8]近几年,高校学生自杀事件更是呈上升趋势。所以在高校中把孝道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让每个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善待自己,可以使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避免校园悲剧发生。

第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父母的养育之恩,情深义重,做子女的永难忘怀。因此,孝敬父母,报答父母成为人们年最基本的道德情感与准则。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弘扬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培养其感恩情怀,使得他们理解长辈,懂得尊重和照顾长辈,这对减少现代家庭人情冷漠问题,建立“父慈子爱”的和睦家庭意义重大。同时,从孝的内涵出发教育大学生,能够使他们心存感激,心怀感恩。这样,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就能宽以待人,友爱同学;以后参加工作,勤勉尽责,努力积极,实现理想,报答社会。

第四,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老风尚。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1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13.7%。[9]而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4300多万,达到2.2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可见,赡养照顾老人,尊重关心老人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中华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容简而言之就是要求人们要尊老、敬老、养老、送老。在大学生中进行传统孝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他们敬养自己的父母,而且推己及人,还可以使他们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境界,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助老风尚。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道德进步,和谐有序。

四、高校开展孝道教育的主要途径

传统孝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开展传统孝道教育时要有所扬弃,注重融入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着重进行感恩与爱国教育。

孝道教育要与课堂教育相结合。教师要把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中。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教师在讲授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章节中的“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敬老爱幼”、“爱心奉献”等内容时,要把传统孝文化的内涵阐述清楚,积极引导学生弘扬传统孝道观。同时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典型事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传统孝道观的现实意义,从而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

孝道教育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传统文化讲求知行合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应充分利用其特殊的教育环境,坚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如感恩方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孝心、爱心的形成。比如,学校要充分利用“重阳节”、“清明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强化大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敬老观念。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实践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一封家书”、“我的学期账单”、“我为父母做了些什么”等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的艰辛,通过努力学习回报父母。

高校引导学生弘扬传统孝文化还应该注意在校园中培养“孝”的氛围,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传统美德的魅力。学校应该对校园中涌现的孝行典型建立一套完整的奖励机制,不仅对学生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大力宣传,给予奖励,而且应该对教师中的典型事例进行表彰,达到孝行彰显,孝义广播之目的。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思想道德状况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我国古训亦云:“士有百行,以德为先。”而“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孝道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觉悟,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康殷.文字源流浅说[M].北京:荣宝斋,1979:39.

[2]生,陈美兰译注.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221,254,221.

[3][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82,85,83.

[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51.

[5]靳勇等注译.诗经[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224.

[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5,15,43,8.

[7]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66.

孝文化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和谐;孝道;孝道文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6―0119―04

前言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孝道在当代社会逐渐淡漠,传统社会中孝道在维系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削弱。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孝道的缺失或衰落,正在摧毁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也使得孝道在农村遭遇了多重困境。许多农村老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不佳,正在成为关系整个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社会问题。因此,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就成为关乎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

由于文化在经济、社会与人自身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就成为和谐社会视域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基础上,应当明确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社会功用和当代价值,对当前我国农村孝道文化衰落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以期推动传统孝道文化与时俱进,恢复和重建农村孝道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中国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念,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对孝道的强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孝是规范父子关系的准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伦理概念。“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孝”被视为万善之本,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和起点,是修身齐家治国的根本,因而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

文化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创造的程序规范系统,蕴含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认知图式、思维方式、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渗透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维系着人类的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孝道文化是人们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伦关系模式。农村孝道文化是传统社会中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家庭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区分尊卑长幼,规定各个家庭成员不同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其基本内容包括赡养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孝立身、引导子女传承孝道,等等。

农村孝道文化是农村家庭稳定、和谐以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文化根基。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孔子则要求子女对父母不仅要“养则致其乐,更要居则致其敬”,认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因此传统孝道要求子女对父母不仅满足其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要使父母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心理健康,并且能感受到幸福。“孝”作为待人之道,不限于自己父母,这其实是一种更深刻的、由敬爱自己的父母推及所有老人和长辈的道德内涵。

传统的孝道文化是家庭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的产物,很大意义上要服从封建专制统治。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转变,传统孝道文化中的家长专制、传宗接代、忠孝合一的道德内涵为现代农村孝道文化所扬弃。

现代农村孝道文化是在继承传统孝道文化基础上,既满足世代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维系着农村社会生活的秩序,也滋养着民族文化的发育成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当代农村孝道文化的社会功用:基于和谐社会视域

农村孝道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渗透在农民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包括认知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精神信仰、也包括农民创造的表达情感的民间技艺和留存文化记忆的建筑等。因此,农村孝道文化也在各个层面上发挥着其社会功用。

首先,农村孝道文化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从广义上讲,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其中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含人与国家、人与制度、人与组织的和谐。

文化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在历史中自动发生作用的非人格力量,而是多元的人类共同体在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社会实践中为了维系自己的有序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来的多层次、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生命有机系统。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团结和睦的重要精神力量,重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是符合文化效能机制的必然要求。农村孝道文化是农村作为一个共同体在其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社会实践中维系家庭、社会有序延续和自身发展的文化,是农村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任何文化都是发展着的,农村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以时代内容,在新的条件下恢复和重建农村孝道文化。

其次,农村孝道文化有利于维系农村家庭的和谐和发展。孝道文化是中国宗法制社会以道理力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是传统中国社会中规范和约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家庭关系的重要手段。孝道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它长久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作为一种现实的文化形态,农村孝道文化维系支撑着农村社会的有序运行,支配、规范、引导着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农村孝道文化的状况不仅关乎农村社会的文明建设,广大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处于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占人口多数的广大农村,农业大国的发展现状仍然没有完全改变,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村转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基础,农村家庭的和谐和发展是其不可动摇的根基。在这种意义上,农村孝道文化仍然是维系农村家庭和谐的重要力量。

孝道文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尊老敬老。“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由于有这个由来已久的深入民间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总的讲,在我们社会里还是有尊老敬老的风气的。”Ⅲ这种孝道文化传统的保持和发扬,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农村孝道文化的现状及其衰落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对传统孝文化的冲击使得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孝道文化在农村不同程度缺失,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奉献爱心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

农村有所淡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婆媳关系不和、邻里纠纷不断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和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发展。

案例(央视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被儿女赶出了家门,冬天里也没人管,原因竟是为了老人名下的一亩耕地。司法部门和村委会介入调解,却被各个子女断然拒绝。无奈之下,老人只好将儿女告上了法庭,要求法庭给予主持公道。

这样的事例在《道德与观察》节目中并不少见,这也折射出我们的传统孝文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原有的“孝”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不同程度的孝道伦理缺失,影响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孝道文化衰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家庭经济结构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是农村孝道文化衰微的根本原因。原来农村社会普遍的家庭权力(经济权力或者称为财权)掌握在家长(老人)手中,具体来讲就是土地、牲畜、农具、房产等资源都由长辈配置,家长处于家庭全权力的核心和最高位置,子女在一定意义上必须服从家长的安排,其中孝顺是衡量子女的重要指标。而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农村每个家庭子女人数减少,即使是多子女家庭在各个子女结婚后都“分家”,形成各自的小家庭,家长权力中心的地位不复存在,对子女的约束机制作用消失。另外,随着农业收入的减少或者增收空间越来越小,更多的子女选择进城务工来贴补家用或者自用,这同样改变了农村家庭中资源的配置情况,改变了子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也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着农村孝道文化的纽带和凝聚作用。

第二.现代的农村居民缺乏传统的代际互惠观念,年轻一代的农民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家庭教育中的孝德教育缺位和家庭结构变化。一方面,农村社会的生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不再多生多育,子女也不再是劳动力的补充,更多的年轻一代走出乡土社会,家庭教育中孝道文化断层;另一方面,家庭结构不再是几代同堂,而是小家庭结构成为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孝道文化在代际之间的维系作用被削弱。

第三,社会转型的冲击,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孝的批判和市场经济对其的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孝道遭到批判,但在这种批判中,却忽略了对其中优秀道德传统的选择和继承,相反,传统孝道文化被贴上封建主义的标签被全盘否定和抛弃。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以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殊生长环境,青年人甚至不知中国传统孝道的道德内涵,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不能自觉承担赡养扶助老人的道德责任。

第四,学校孝道教育缺失,缺乏培养孝道的方式。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使其实现社会化和适应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与社会教育相对应的学校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学校教育更多的承载着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功能,加之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批判,孝道教育一定程度上缺失,也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培养孝道文化的方式,这也是农村孝道文化式微的一方面原因。

四、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现实出路及其当代价值

1、加强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道德教育。我们必须重视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民风民俗建设,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养老习俗。“通过经常性地开展‘五好家庭’、‘当代孝子’等评选活动,树立慈父慈母、孝子孝女的典范,基层组织像对待先进人物、劳动模范一样对这些典范予以表彰,社会给予他们崇高的荣誉,从而在农村社会形成一个实践孝道的激励机制。”民风民俗是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切实引导农村民风民俗建设,树立尊老、敬老、养老的典型,形成榜样的力量。

2、建立农村孝道规范。孝道文化需要有体现孝道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应合理地、有选择性地借鉴传统孝道,建立与我国农村社会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相适应农村孝道规范体系。

3、加强农村孝道文化教育。家庭教育是孝道文化得以实现的微观载体,学校教育是农村传统孝道文化升华和传承的有利渠道,把孝道文化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范围,积极开展孝道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村形成孝道文化风尚。

4、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保障,可以使农村孝道文化超出传统养老主题的局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乡村社会也发生巨大变化,人的自我发展、完善和追求个人享受的观念增长了,孝道文化的物质承载功能过强必然削弱其精神功能,导致孝道文化负荷过重和无力承担其功能。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使农村真正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中,孝道更多关注敬亲,成为维系农村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纽带,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途径。

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当代价值不容忽视。借鉴传统孝道文化,重构与时代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对正确处理农村家庭问题,调整家庭成员关系,化解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满足农民安居乐业的愿望,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农村孝道文化的状况不仅决定着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农民生存方式和发展形态的转型。因此,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实践课题。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整体才能和谐。农村的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瑞环,务实求理(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