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逻辑学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1-23 17:50:49

掌握逻辑学的意义

掌握逻辑学的意义篇1

一、简易逻辑进入中学数学教材的理由简析

1.符合数学新课程教育理念.

这次数学课程改革是在分析我国建国以来数学教育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国外数学课程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国外数学课程改革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和数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其中之一是数学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简易逻辑进入中学教材正是实现这个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科学,是一门帮助人们正确思维、带有工具性质的科学,所以逻辑对学生来说既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又是个体发展所必需的;既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未来生活有帮助;又对学生智力训练有价值.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人必须掌握一些关于数学语言的数学知识,而数理逻辑是应用数学语言的典范,所以逻辑知识进入数学教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2.逻辑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

人们在社会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推理和判断,而推理和判断属于逻辑学范畴,所以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对一般人是必需的,更是一个人成才离不了的.

⑴ 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离不开思维,从而离不开对思维规律的运用.如果我们有正确的前提,并且把思维规律正确地运用于这个前提,那么结果必定与现实相符,正如同解析几何的演算必定与几何作图相符一样.形式逻辑虽然只从特定角度研究一部分思维规律,其作用有一定的限度,但是它的适用范围却非常广泛,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认识方法.科学中许

多定理、真命题、规律都是运用逻辑知识得来的,如欧氏几何、罗氏几何、黎曼几何、牛顿定律等等.

⑵ 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论证和说明自己的观点.

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都有一定的思想,对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自己的观点.思想离不开表达,观点离不开论证,不论是表达,还是论证,都是一个运用概念进行推理、作出判断的过程,只有学习和运用形式逻辑,才能明确表达概念作出恰当判断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并且论证有力,首尾一贯,前后关联,这样,别人才能了解你的思想,接受你的观点.

⑶ 在接受和领会别人的思想(如听课、听报告、听别人谈话、看书)时,可以做到完整、准确、提纲挈领,抓住要点、领会其精神实质.

(4)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违背客观规律、逻辑规律而得出一些结论即谬论,为论证谬论,他们采取各种手法进行诡辩,而逻辑知识是推翻这些谬论、揭穿这些诡辩的有力工具.

3.逻辑是学习数学必备的知识.

由以上叙述可知,日常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基本的逻辑知识,学习更是如此.其实逻辑是一门公共课程,学习各门功课的过程,实质上是逻辑知识的应用过程,对数学的学习尤为重要(1)可以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2)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其一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的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就是用逻辑来阐明的,要全面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和运算法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数学分析中的函数极限概念,在中学,由于学生逻辑知识的贫乏,只能用自然语言来形象地给出,而这样给出的概念不确切,学生只能定性理解,不能定量把握,若用数理逻辑中的谓词演算公式给出则美观大方,简单明了.其二有利于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技能就是逻辑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如证明,就是使用某些已知的真命题,判定另一个命题的真实性的逻辑方法.通俗来说,证明就是应用逻辑知识讲道理.

二、逻辑和数学的关系

逻辑与数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

1.数理逻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首先数学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数理逻辑是近300年产生的,特别是近10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16世纪30年代莱布尼茨对当时数学界广泛关注的求切线和求面积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即创立了微积分,但很不完善,还需要将大量的思想表达成具体的内容,使之内容系统化、符号化.当时数学在这一方面有点欠缺,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莱布尼茨对数学符号化继续进行研究,再经过布尔等人的努力,产生了数理逻辑,所以数理逻辑是数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把数学上的形式化方法,应用到逻辑领域的结果.其次,数理逻辑被广泛应用于数学领域.例如,数学的支柱学科即数学标准分析,它是在从数学中彻底赶出无穷小后,在柯西建立极限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数学家没有忘记无穷小,因为它在数学中做出过杰出贡献,为了使无穷小重新回到数学中,不少数学家一直奋斗不息,直到20世纪,由逻辑学家用数理逻辑的一支模型论的方法严格论证了起源于莱布尼茨的转移原则,是无穷小得到合法地位,从而在R上建立了微积分,称为非标准分析.再次,数理逻辑的研究方法,是数学上的形式化方法,研究的对象相当一部分是数学中的逻辑问题,综合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数理逻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2.数学是数理逻辑的一部分.

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来研究数学中演绎思维和数学基础问题的,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的一门科学,数学是数理逻辑的一部分,其原因有二:(1)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以数理逻辑提供的思维形式为工具,并按照数理逻辑提供的思维规律进行研究,如公理集合论,证明论等.(2)数学可以由逻辑推导出来,也可以用逻辑的方法和概念来规定数学的概念,证明数学的命题.因此,数学是一种应用逻辑的特殊形式的演算,即数学是逻辑的特例如,非标准分析.

3.数学与逻辑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数学学科正式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逻辑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这二者差不多是同时产生的,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交叉又有分离,它们是在交叉与分离不断转化过程中生长的.如数理逻辑是数学和逻辑发展到一定阶段共同作用的产物,并且,随着对数理逻辑的深入研究,使逻辑和数学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所以数学与逻辑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教材中的简易逻辑

1.对教材中简易逻辑的一些认识.

简易逻辑的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逻辑知识,又要为学生学习更深、更多的逻辑知识打下基础.通过教学实践,对本单元内容有三点认识:

(1) 命题是数理逻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其他理论都是围绕命题展开的,学生对命题概念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后面其他内容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对命题概念的教学不宜过简.

命题概念教材上是用一句话和几个正面的例子给出的,在教学时还应指出,命题是用句子给出的,而句子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表达命题的语句是陈述句,需要注意的是能够判断命题的真假与是否知道它的真假是两回事.

(2)教材第一章讲了三部分内容:集合、不等式、简易逻辑,它们的安排顺序是先讲集合,再讲不等式,最后讲简单逻辑.以前教材中没有简易逻辑,学生对集合、不等式中的有关知识都是不自觉应用简易逻辑而学习的,教学中,集合中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集合相等的证明,不等式中的“或”、“且”的应用是教学上的难点,难的原因正是由于学生对简易逻辑中逻辑连接词没有深刻理解造成的,所以,教学时若能先让学生系统学习简易逻辑知识,再学习集合与不等式效果更好.

⑶ 简易逻辑的编排是按三部分编排的,简易逻辑的教学要考虑到它是非纯数学内容,要从逻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既要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逻辑知识,又要为学生继续学习逻辑打下基础,所以本单元若按命题与逻辑连接词两大部分进行教学,在四种命题及充要条件上适当予以加强,可以使学生整体把握,理解深刻.

2.教学上的疑点

(1) 命题.

命题是从思维形式方面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具有表述、报道的作用,而且通过表述、报道显示出一种肯定与否定功能,指明对某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对的或错的.它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一个句子是不是命题,对简单命题,前面已有叙述,要补充的是,悖论不是命题.看一个命题是不是复合命题,不能仅从自然语言意义上看,更重要的是分析语句所表达的逻辑思想,逻辑内容,不能仅看命题中是否含有“或”、“且”、“非”、“如果……那么……”、“当且仅当”等逻辑连接词,有些语句中含有逻辑连接词,这个语句是不是命题还要看这些逻辑连接词是否连接两个命题或开语句,若是就是命题,否则就不是命题.另有些语句虽然不含逻辑连接词,但意思关联中含有逻辑连接词的意思,那么它们也是复合命题,在具体运用时,要将它们改写成含逻辑连接词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复合命题中,用逻辑连接词连接的命题,有时有某种内在联系.

(2) 逻辑连接词.

逻辑连接词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才总结得到的.它是对自然语言进行分析,从中把带有逻辑成分的连接词提取出来形成的,可以看作是自然语言的一种模式.它有两种意义:一是结构意义,是由逻辑系统所决定的;二是语义意义,是由逻辑系统投射于某个客体域之上而赋予的,即是逻辑系统经过解释而取得.所以逻辑连接词的意义与自然语言中连接词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前者决定于逻辑系统,后者决定于语言系统.例如:“且”在自然语言中表示两种同类事物的并列关系,在数理逻辑中,两种事物在意义上可以毫不相干.如:他可能是100米或400米赛跑的冠军,它属于“可兼或”,是含“或”的复合命题.有一些句子虽然含“或”但它不是命题,如:他昨天做了二十道或三十道习题,这只表示了习题的近似数目,教材中所讲的逻辑连接词共有五个:“或”、“且”、 “非”、“如果……那么……”、“当且仅当”.

(3) 真值表.

真值表是逻辑系统对逻辑连接词的解释,也是命题演算的法则.从教学实践得知,学生学习简易逻辑的难点是复合命题真假的判别与对复合命题的否定,只要学生深刻理解真值表,掌握真值表的应用,这个难点就可以得到突破.

掌握逻辑学的意义篇2

一、在教材中学习

逻辑学抛开思维的内容只研究思维形式,而且还抽取思维形式的结构进行研究,这就使逻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学的难度主要就在于这种抽象性。然而,任何抽象都是具体的抽象,抽象从具体中来,也可以到具体中去。在学习抽象的理论时,如果结合目前语文教材中具体的文本,以课本中的内容作为例子,使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那么就可以把不好把握的东西变得可以感知,容易理解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以使用总合、分离等具体的学习方法。所谓总合,就是把所学的各种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的定义、逻辑性质、表达公式以及每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找出它们的相互联系,以及各自在逻辑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便从整体上把握逻辑的理论体系。所谓分离,就是学完一部分内容后,对它的内容进行分解,把复杂的整体分解为单一的要素,从中找出基本的要素。比如,逻辑学中有大量的新概念,要一下子掌握这么多概念是困难的,那就可以先弄清其中的基本概念。抓住基本概念,就可以把握逻辑原理,由基本概念所派生的概念也就迎刃而解了。要弄清基本概念,首先就要明确它的内涵与外延,即概念的定义及其包含的种类,这恰恰需要运用所学的概念的基本知识。这样由分到合,由合到分,边学边用,融会贯通,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当然,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各随其便,但把握理论体系,抓住学习要领则是基本原则,是成功的经验总结,每个刚刚开始学习逻辑的人都应给予重视。

二、在交流中练习

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必须不断地练习才能熟练和掌握,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交流活动中多加练习。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一个理论体系,作为逻辑学的理论体系,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和逻辑规律,思维形式主要是概念、判断、推理。推理是逻辑学研究的中心,有人就把逻辑学定义为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可见推理在逻辑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任何推理都是由判断构成并以判断的逻辑性质为推理根据;判断则是由概念构成,是概念的展开;概念是思维的最小单位,是以浓缩的形式出现的。逻辑规律就是正确使用这些思维形式的规律。学习逻辑必须从概念开始,然后到判断,再到推理,由前到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前边的知识不掌握,就很难向后边的知识进展。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主要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有人称之为纯形式,现在一般叫作逻辑形式。这是逻辑学的主线,逻辑学的理论体系就是由思维的邏辑形式这根主线贯穿始终的,因此,这也是学习逻辑学的要领。抓住这个要领学习逻辑学就能纲举目张,逐步融会贯通,否则,就只能在逻辑的门前徘徊,既不能登堂,更不能入室。逻辑学在研究思维形式时,学生畏难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有不断地练习,而不是回避它,才能逐步熟悉它、掌握它。

三、在写作中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逻辑学的知识关键是应用,在写作中注意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严密,就会慢慢提高。逻辑学是工具性学科,既然是工具,就离不开实践。逻辑学就是人类思维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它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掌握、被应用。逻辑只有在写作文的具体运用中注意句子、段落、篇章之间的逻辑性,才能逐步理解。逻辑差的学生在作文中必然杂乱无章,这对我们是一个深刻的启迪,不管是学还是教,都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的环节。语文教材有大量可以作讲解逻辑知识的材料,分析这些就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例如,说明类文本中常常涉及“下定义”的方法,这就是关于逻辑中概念的知识,教师指导中不应该只告诉学生一个标准的句子,而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写这样的句子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通过少数典型文句的练习学会解决类似逻辑问题,不仅要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逻辑思维的能力。实践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实际思维材料进行逻辑分析。实际思维材料包括自己的,也包括别人的。无论对什么层次的学生,都要引导他们把逻辑知识应用到写作中去,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写作中的逻辑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对逻辑的学习,也有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逻辑对于刚开始研究逻辑以及一般刚开始研究各门科学的人来说是一回事,而对于研究了各种科学又回过来研究逻辑的人来说则是另一回事。逻辑学和语文学科的关系非常紧密,语文学科的知识越丰富,知识面越广,学习逻辑就越容易。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逻辑学所研究的正是理论思维的形式和规律,中学生要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就不能没有逻辑知识。当然,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怎样学习、教师怎样指导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掌握逻辑学的意义篇3

教学在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智力?高中物理都要培养什么能力?主要应培养什么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智力是“在各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就是认识能力或认知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核心形态是抽象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按照思维结构的发展阶段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发展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和理论型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显然,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关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是需要也是可能的。

首先,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再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更需要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物理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这就是当前所谓初、高中物理“台阶问题”的实质。另外,从高中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来看,从初二年级开始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在高二年级将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思维趋向成熟,可塑性将变小。因此,在高中一、二年级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是必需的。

其次,从生理上看学生在16岁时已能完成人脑总重量的96%的发育过程,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心理上,从初二开始了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的转化,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同时,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在语言、文字、数学物理等各方面都有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为在高中着重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广大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凡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

就思维发展来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因。作为中学生,其主导活动是学习。而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从某种意义来说,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思维发展的影响上,即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动机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增进,直接推动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学生知识的领会和积累,技能的掌握是思维发展的“量变”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智力或思维的比较明显的、稳定的发展,则是心理发展的“质变”。 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学习的难度为依据,安排适当教材,选好教法,以适合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他们的学习需要,成为积极思考和促使思维发展的内部矛盾。创造条件促进思维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应该看到,这两个过程是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的。教育并不能立刻直接地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它必须以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掌握技能为中间环节。而智力、思维的发展又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才能完成的。没有这个“中介”,智力、思维是无法得到发展的。但是教师教学的着重点应是通过运用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同时给予他们方法,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适当的练习,促进他们的思维或智力尽快地提高和发展,不断地发生“质”的变化。这也就是学生思维结构的“质变”过程或称“内化”过程。

掌握逻辑学的意义篇4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逻辑推理

推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是大脑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过程。概括地说,推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过程。所谓逻辑推理,是一种确定的、前后一贯的、有条理的、有根有据的思维,是人类正确认识事物必不可少的手段。《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展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逻辑推理能力是与数学密切相关的特殊能力,培养这种特殊能力的最终的着眼点,是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首要关键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各种不同的推理方法.而其根本途径是通过发掘教材内部的逻辑推理因素,考虑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结合数学来进行,既要做到有意融,叉必须潜移默化。任何离开教材另搞一套的做法都是不必要的。晚离学生实际,片面追求逻辑上的完整、严谨,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也是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当然教师首先本身应该研究逻辑学,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出教材本身逻辑系统的要求,充分揭示教材的矛盾和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通过设计一系列逐步深化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进行思考。

一、在加深对基本概念的透彻理解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中学数学教材从始至终都包含着丰富的逻辑因素,体现了逻辑规律和逻辑形式.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揭示出教材的内在逻辑性,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常常碰到有的学生在解答数学习题的时候,只重视公式定理的记忆,热衷于难题的求解,却不重视对数学概念的透彻理解,因而常有偷换概念等错误出现。

例如,在求解汽船往返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速度为60千米/小时,逆水速度为30千米/小时,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时,学生错解为平均速度是(30+60)×1/2=45(千米/小时)。这里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把它和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混淆起来了。违反了思维的基本规律,因而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正确的解法是:设两码头相距s公里,则往返一次的距离为2S,顺水用的时间为未小时,逆水时间为S/60小时,故平均速度为V=2S/(S/60+S/30)(千米/小时)。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如能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去理解平均速度,也就可以加深平均速度这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掌握了这一规律也就能强调对这概念的具体理解和使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在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初中数学中的概念、命题(公理、定理、公式)、推理、论证等都属于思维形式的范畴,这些思维形式都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例如,在设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推导时,先引导学生以特殊的例子103×l02=(10×10×10) ×(10×10)(乘方的意义)=10×10×10×10×l0(乘法的结合律)=105(乘方的意义)。

得出:103×l02=103+2。

然后用同理可得23×24=23+4;(1/2)2×(1/2)4=(1/2)2+4;说明不同的底数有相同的规律再举出a3·a2得a3·a2=a3+2,从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am·an=?,由学生分析并归纳出am·an=am+n从而得到一般地如果m、n都是正整数,那么am·an=am+n,这就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这样训练,既使学生搞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又加强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在更正学生练习或作业的错误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含盐12%的盐水4千克,需加人多少克盐,才能达到含盐20%的盐水

解:设需加入戈克盐,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4×12/100+x=202(4+x)×20/100解得:x=0.4克

这个根在检验时,可能不难发现不合题意。如能遵循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在同一运算过程中,保持同一运算单位,就不会错在单位不统一上,而造成列错方程了。

正确方程应为: 4000×12/100+ x =(4000+ x) ×20/100

从上面解题中可以看出: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最容易忽略单位的统一而列错了方程。如果你能运用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检查一下你所列出的方程,就可能会发现问题,从而得到一个正确的方程。因此,在更正学生的练习或作业时,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逻辑推理迅速、准确的解答问题,论证自己的论断,以及严谨而前后一贯地叙述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总之,逻辑推理能力,是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它在能力培养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主要是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只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错误,认识真理,使他们获得越来越丰富的科学知识,这尤其是在初中起点年级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掌握逻辑学的意义篇5

一、细化概念教学,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运用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有目的、深入细致地观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掌握概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创设情境,引入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并为得到某一概念而积极思维。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需要讲清概念的基本含义,而学生要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必须通过思维才能实现,学生的思维只有接受老师的指导,才能按正确的思路进行思维,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跟上老师讲课时的思路。因此,在概念教学时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然后使学生按照你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在概念的讲授过程中,要使学生弄清楚一个基本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运用正确的分类规则使学生掌握一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对于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要使学生掌握“种概念”和“属概念”之间关系和定义概念中的具体内容,这样在根据这一概念进行推理中,就会不仅考虑它本身的特点,而且还会考虑到这种概念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它也具有,由此,教师在推理过程中应注意加以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会得到更开阔的发展,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长方体这一概念的教学时,出示教具,让学生观察这个几何体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它的特点一共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矩形,它是一个四棱柱,它是一个直四棱柱等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它是一个底面是矩形的直四棱柱这个结果,然后定义出凡是底面是矩形的直四棱柱叫做长方体。然后让学生举几个长方体的例子,这样就使学生基本上掌握了长方体的概念。另外,在长方体的教学时,还要指明它是棱柱的一种,所以它具有棱柱的特点,这样可以把棱柱的特点过渡到长方体上,从而使学生在掌握长方体概念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夯实基础知识,有效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教给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思维的发展具有某些规律性,它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培养、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仔细分析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来拓展思路,条件和结论的关系有的是一个条件可以得出多种结论,也有时一个条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达到某一固定的结论,因此,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及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节课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每节课的知识内容和结构各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绝不能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激励学生思考,有效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中极为重要的是所谓思维的志向水平,即思维的兴趣、动机、意向。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动机,使学生获得思维成就带来的欢乐。例如在“多边形内角和”教学时,教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学生们想一想,最简单的多边形是几边形,学生自然会想到三角形,那么,能不能多边形内角和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活生生的构想”,通过构想,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或已学过的知识。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思维的条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时往往为学生作了详尽的考虑和安排,如哪些概念易混淆,哪些公式在运用中可能出现问题,在问题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全盘托出,包办代替,势必剥夺了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只能事倍功半。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思维错误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教师怕学生犯这样的思维错误,或是学生思维方法不符合自己原来设定的方向,就立即加以“引导”,这样做只会扼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出一定的时间多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多给学生创设思维的条件,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找出正确的方法,这比教师直接或提前告诉他们将更为有效。同时这样做也使学生懂得,任何一件事情成功的背后都包含着探索思考的艰辛,从而养成自觉思维的习惯。

四、强化解题训练,有效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数学教学是离不开数学题的,而数学题是无尽无休的,每道题都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每解一道题都要求进行分析题中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确定解题方法,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途径。在解题过程中,注意让学生从简单类型出发,让学生逐步理解解题方法形成思维定势,待学生完全掌握这一道题以至这类题的解法后,再增加题的难度,这样经过反复训练、深化,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重视复习课,有效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掌握逻辑学的意义篇6

一、准确地教授学生掌握概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概念是人脑对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是用词来标志的。概念是逻辑学上的名词,是语言学的名词。那么,学生如何掌握概念,奠定思维的基础呢?(1)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是学生掌握要领的基础前提。提供感性材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其一,直接感知,其二,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为了更好地掌握概念,适当提供感性材料尤其重要,其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必须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思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去认真思考哪些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哪些是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然后,概括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由此形成关于某一事物的概念。(2)用简练的词语提示概念的定义,是掌握概念的一个重要步骤。定义在掌握概念中能起着组织整理知识的作用。在教学中下定义要及时,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3)在实践中运用概念。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概念,就要运用概论于实践,由此扩大对概念的理解,检验学生掌握概念是否正确、全面。

在实践中,要经常进行概念方面的训练,对有些概念,如“民族”与“人民”“科学”与“学科”“基本”与“根本”不要孤立地从词义上去解释,要放置在判断中比较,具体说明在意义上和用法上的区别。同时研究概念的变化,一词多义的现象,反映在思维中,就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概念。

二、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用判断,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是形成思维能力的中间环节

所谓判断,简单地说就是对事物或否定的思维活动。中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出现不恰当的判断。如自相矛盾,主客颠倒,多次否定,照应不周等,例如“武器的优劣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唯一因素”(“胜利”应改为“胜败”)。要使学生懂得怎样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判断,怎样才能对某件事、某个人、某种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懂得判断容易,对具体的问题做正确的判断,那就不容易了。如“体育成绩不及格是思想觉悟不高的表现”这一判断就有背事实。思维训练是离不开语言的,正如斯大林所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实现。”比如“浪费时间是错误的”一句话,给改为“浪费时间就是犯罪”论点就更尖锐,判断就更正确。

三、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高级阶段

掌握逻辑学的意义篇7

、词性转换多、非谓语动词多、专业性强等特点,因此,科技英语的翻译也有别于其它英语文体的翻译。科技英语翻译必须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技巧。对译者而言,首先应该理清句子的层次,判明各层意思之间的语法及逻辑关系,再运用各种翻译表达技巧和专业知识,将各层意思准确地译出。本文将从语法分析、逻辑推理和专业知识的运用三个不同角度,举例介绍科技英语的句子翻译。

一、 语法分析

科技英语中存在大量由基本句型扩展而来的结构复杂的句子。扩展的方式包括:各种短语(包括介词短语、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和词组充当句子的一定成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合并成并列复合句或复合从句;修饰语和并列成分的扩大。

翻译科技英语中结构复杂的句子,首先应对句子结构进行语法分析,理清各结构层次的隶属关系。译者分析句子结构可采取以下步骤:

1.阅读整个句子,根据主语、谓语和连接词来判断句型。

2.找出每个句型中的主要成分,并理解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例如定语,状语,补语等)之间的关系。

3.如果是复杂句的话,译者就需要判断每个从句中所有成分的相互关系。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每个从句的时态、语气和语态。

通过以上句法分析的三个步骤,译者将能够准确地理解句子结构和各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

二、逻辑推理分析

科技英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自身的问题,它同时还与其他的语言学因素相关。在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逻辑推理。一位着名的苏联语言学家曾举例:John is in the pen. 毫无疑问,所有人的都会把pen翻译成“牲口圈”,而不是“笔”因为“人在钢笔里”的翻译明显不符合逻辑。翻译是一项逻辑活动,最终的译文是逻辑推理的产物。在进行逻辑推理的时

候,译者要首先找出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按照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译文能够准确体现原文的精神实质。具体来说,逻辑推理包括以下四种方法:

1、按照原句的逻辑关系来组织译文,而不能局限于句子的自身结构和语法关系。

2、按照原句的逻辑关系来组织译文,而不能局限于句子的语序。

3、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把复杂的句子成分准确翻译出来,同时注意正面表达和反面表达的转化。

4、在翻译具有特殊结构和短语的句子时,应该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去分析,并且确保把原句的意思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三、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

英语中的单词通常在不同的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为了保证句子翻译的准确性,译者就需要准确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某些从语法角度看有歧义的句子,译者可利用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帮助判明句子的结构层次关系,以弥补单纯语法分析的不足。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广泛,科技英语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掌握一些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从语法分析、逻辑推理和专业知识的运用三个不同角度,介绍了科技英语中句子的翻译方法。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高译者的科技英语翻译水平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阎庆甲,阎文培.科技英语翻译方法.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

[2] 范武邱.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讲评.外文出版社,2001

[3] 王志奎.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掌握逻辑学的意义篇8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培养适应行业、服务社会地方经济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功能。电子类、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能够使得学生建立一般数字电子产品设计、分析、调试的方法步骤,形成独立的产品开发、调试能力,课程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但是由于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难度,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数字电路中的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够满足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需求,因此探讨并实践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案对于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项目化教学与职业教育

在教育学中,项目教学法被定义为师生通过共同协作,实施一个完成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教学思想属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范畴。教学结果是完成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一般以实物载体的形式出现。实现项目法教学一般要经过项目任务的明确、实施计划的制定、项目任务的实施、检查评估以及归档应用等过程,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案相比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是项目化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与传统的学科体系不同,项目化教学能够通过与实际对象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其次项目化学习具有较好的自主性,能够更为有效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项目化课程教学能够体现发展性与综合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逐步形成综合技能;最后项目化课程具有开放性,项目实施方式、评价方式都具有选择性与多样性的特点。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方面都具有本质的不同,因此职业教育要采取符合职业教育特点以及教学课程特点的授课方式进行课程的教学。项目化教学的特点适应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同时也符合数字电子技术这样的专业课程,因此在职业学校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推进项目化教学对于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于学生专业能力、典型工作岗位的调研分析,结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了朱祥贤主编的《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作为教材,应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案进行了课程的教学。本书以项目为单元,以应用为主线,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项目中。全书共有8个项目,包括三人表决器电路、抢答器电路、数码显示电路、计数分频电路、触摸式防盗报警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数字钟电路等的设计与装调以及用FPGA实现计数器等。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提高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使之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小型数字系统应用电路的设计制作,包括查阅资料、确定电路设计方案、计算与选择元器件参数、安装与调试电路,能使用相关仪器进行指标测试和编写实训报告。教学过程中,老师明确项目任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以项目团队的形式进行合作,通过教师的指导,自主完成项目产品的开发,学生完成项目的方式可以自行选择,最后要能够将项目完成成果进行汇报,通过小组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分析项目任务完成的效果,提出项目优化的方案以及可行性措施,通过这样的方案组织实施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

3.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举例

数字电子技术中项目1的教学内容是三人表决器电路设计与装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与实际电路的装接调试。本项目中学生为了能够进行逻辑输入量与输出量的设计首先需要能够正确理解数字信号的准确含义,能够掌握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尤其是二进制的意义),能够掌握逻辑状态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建立客观世界的控制对象的逻辑模型。通过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真值表的定义方法以及根据真值表进行逻辑表达式定义与化简的基本方案,最后实现逻辑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通过这样的一个实际项目,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组合电路中必要的知识能力,学习效果良好。

首先将多人表决器的输入输出进行逻辑定义,定义表决的三个人为ABC,同意为1,不同意为0,输出为Y,Y=1为表决通过。根据多人表决器逻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NI仿真软件中的逻辑转换仪进行设计,对于提升设计效率具有较大的作用。

应用软件制定真值表如图1所示。

图1 多人表决器真值表

图2 多人表决器电路原理图

根据多人表决器的真值表,学生要能够写出逻辑表达式,本项目的逻辑表达式为:

在项目进行中,为了能够简化逻辑电路,就需要进行逻辑的化简,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化简的方案,可以选择公式化简、卡洛图化简或者是软件化简的方案实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化简的表达式为Y=AC+AB+BC,最后将逻辑关系通过基本的门电路实现,可以采用与门与或门实现,同时可以鼓励学生简化硬件电路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可以讲逻辑表达式进行逻辑转换,采用单一的与非门实现,这样设计的硬件电路使用的门电路就比较单一,成本有所降低。多人表决器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后,下面就要硬件实现,根据原理图购买相应的电路元件,根据原理图进行实际电路的装配以及调试,并检测电路的逻辑功能。学生要能够完成电路基本功能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完成电路性能的检测与调试。在项目的实际完成过程中,要能实现这样的逻辑控制关系需要使用或门以及与门电路,在实际硬件电路实现过程中不符合工程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进行逻辑的转换,采用单一的门电路实现,因此根据电路的逻辑关系以及反演定律将多人表决电路的逻辑关系式转换为单一的与非关系,这样通过一个与非门芯片74LS00就可以实现控制功能,学生通过这样的转换能够理解工程案例设计的要求。

同时学生要能够完成掌握74LS00芯片的性能以及引脚定义才能够完成多人表决器项目中电路的连接。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引学生进行数据手册的学习,通过阅读器件手册理解器件的特性以及使用方法。由数据手册中可以了解器件的功能以及电气特性。识读器件手册也是学生必要的专业能力之一,多人表决器项目中74LS00四与非门芯片的电气特性如图3所示。

图3 74LS00芯片的电气特性

焊接过程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电路板的布局能力,采用万用板进行,学生要能够根据器件的种类以及信号的流程合理进行元件的布局以及导线的连接,同时要能够正确完成产品的焊接以及调试,多人表决器设计实物如图4所示。

图4 多人表决器设计实物

通过这样一个完成项目的锻炼,学生能够建立起完成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案,能够进行逻辑关系的表达以及转换,能够掌握简单逻辑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在项目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制定了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的设计,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在此过程中积极创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能。

掌握逻辑学的意义篇9

关键词: 英语动词 主动式 被动式 成分

英语的词汇,包括古英语词,现代英语词汇多达数十万。词汇的掌握,特别是动词的掌握,对于句子的理解,段落的理解,乃至全文意义的理解至关重要。动词是语言的核心词汇,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任何一种语言的掌握与运用的熟练程度,主要取决于对动词的掌握与运用的熟练程度。在此,仅从动词的主动式和被动式的使用方面,谈谈英语动词的学习情况。

一、确定动词在句中所作的成分是分清使用动词主动式和被动式的第一步。

1.动词的分类

一般地说,动词根据其能否跟宾语的情况来看,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根据其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可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根据其语态来分,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分词中的现在分词具有主动的意义,过去分词有被动的意义。

2.动词的主动式与被动式

如果是谓语动词,动词的主动式就是其主动语态,被动式就是谓语动词的被动态。动名词的被动语态结构是being done,现在分词本身就有表示主动之意,强调正在进行时,其被动语态结构是being done,过去分词本身就有表示被动之意。

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子:

(1)This is a complete electronic circuit containing transistors and perhaps diodes,resistors and capacitors produced entirely on a single chip of silicon,and is often less than a tenth of an inch square.

(2)DDBs are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among several hardware and DBMs supplies,and assuming that the problems involved in recovery,diagnostics,optimizations and LAN architecture can be solved,the distributed database area looks set to be a major area of growth for the computer industry in the 1990s.

(3)The very first calculating device used was the ten fingers of a man’s hangs.

(4)A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is a complete electronic circuit manufactured in one package.

(1)句中containing 是现在分词作后置定语,修饰circuit,produced是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修饰transistors,resistors 和capacitors,后面的is与前面的是并列的谓语。

(2)中assuming是现在分词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说明句子主语如何,involved作后置定语,修饰problems,distributed是过去分词作定语,修饰database area。

(3)句中calculating是现在分词作定语修饰device。used是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修饰device。

(4)句中integrated过去分词作定语修饰circuit,manufactured是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修饰circuit。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一些学生分不清楚非谓语动词在句中所作的成分,把一些分词误以为是句子的谓语或并列谓语,对理解文章意思,特别是如上的科技文章的意思,更是理解不清,这就为使用现在分词,还是过去分词,造成了许多麻烦。因此,分清动词在句中所作的成分是搞清非谓语动词的主动式还是被动式的第一步。

二、确定动词修饰、说明的成分是很重要的。

实际上,在上一步中,分析动词所作的成分时,必须会涉及这一方面。搞清动词所作成分后,我们进一步就会看动词是修饰、说明哪一个成分、哪一个词。比如,谓语动词就是说明句子主语的,这里面也包括了分词作系动词的表语构成系表结构作谓语的情况,非谓语动词作定语时,修饰它前面或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特别是后置定语,更应该分清楚,不能误把它当作并列谓语;作状语时,不管其逻辑主语与句子主语一致与否,其都修饰句子的谓语动词,如果其逻辑主语与句子主语一致,则省略其逻辑主语,若不省略,则构成独立主格结构;作补语时,是对句子主语或宾语所作的补充说明。确定了动词所做成分,修饰说明了哪一个词,这就为判断是使用动词

的主动式还是被动式奠定了基础。

三、搞清动词所修饰、说明的成分与动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确定使用动词的主动式与被动式的关键。

我们先看一看以上的例句(1),句中containing是后置定语,修饰其前的electronic circuit contain,从逻辑角度上来说,是“电子电路中包含了晶体管三极管、二极管、电容等”。

electronic circuit与contain逻辑上是主谓关系,而现在分词具有主动的意义,所以这里用现在分词作后置定语。produced修饰其前的transistors,同样,resistors and capacitors从逻辑上讲,是“人把晶体管三极管、二极管、电阻和电容生产在一个一平方英寸的电路板上”。可见,produce与transistors,resistors,capacitors是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过去分词具有被动之意。所以,用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得到解释。我们再看以下例句:

1.The young lady found the necklace lost/missing.

2.He said rooted in his seat.

3.The experiment to be done tomorrow is very dangerous.

1句中,lost和missing都是宾语补足语,都是对宾语补充说明,那么为什么同一句话lose用过去分词,而miss用现在分词?一般地说,我们要表达“我丢了项链”时,可以如下叙述:

a.I lost the necklace.

b.The necklace missed.

换言之,lose为及物动词,逻辑上,某物与lose为动宾关系,而miss当“丢失之意”讲时,为不及物动词,逻辑上,某物与lose为主谓关系。因此,用lose时,用过去分词,用miss时,用现在分词。

2句中rooted为过去分词作伴随状语,root当动词讲时,是及物动词,意为“使某人像生了根似地固定不动”,其修饰谓语动词sat,说明主谓he,而he与root从逻辑上讲是动宾关系,因此,此处用过去分词,表达被动之意。

3句中不定式to be done修饰其前的 the experiment,是用了不定式的被动语态,因为从逻辑角度上讲,do与experiment为动宾关系。

从以上例子我们就能看出,只有分清了动词与其所修饰、说明的词的逻辑关系,我们才能搞清楚是使用动词的主动式还是被动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分清楚动词所用之意为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只有搞清楚了动词的这些用法,才能很好地使用动词的主动式与被动式,更好地理解句子、文章。

四、关于动词的使用与学习。

从以上几点分析中,我们知道英语动词的学习与掌握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英语动词?以下是本人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希望能有助于他人,以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水平。

1.任何动词的使用都应该注意其主动式和被动式。如果是谓语动词,还应该注意时态、语态、语气和单复数。

2.非谓语动词的现在分词既有表示主动之意,也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过去分词既表示被动之意,也表示动作已经发生过。不定式强调动作、内容,动名词强调概念。

3.讲解单词,不能只告知学生单词的意思,必须告知学生其用法,特别是字典中,某一动词共有几个常用的词条;每一个词条下它的意思和用法,即词性、词义、常用的短语;每一个词条下其英语解释是什么?同义词有哪些?动词的词性主要是指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只有知道了该词在该词条下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我们才能知道它和一些名词构成的是逻辑上的主谓关系,还是逻辑上的动宾关系。那么才能知道是用动词的主动式还是被动式,无论是其作谓语还是非谓语。

例如,我们常用的两个单词lose和miss。

(1)lose:

a.vt,no longer have,have taken away from one by accident carelessness,misfortune .

eg.You are losing your hair.

eg.He lost a lot of money.

b.vt,be unable to find,

eg.I have lost the keys of my car.

c.vt,fail to win,be defeated,

eg.Iraq lost the war against America.

(2)miss:

a.n,surname of an unmarried woman,eg.Miss wei

b.vt,fail to hit,hold,catch,reach,see,etc.

eg.He missed the target.

c.vt,realize,learn,feel,regret at,the absence of,

eg.She’d missed her husband if he died.

eg.Old smith won’t be missed,if he retires.

d.vi(coq),lose something,

eg.If I don’t go to the party,I shall feel that I’m missing out.

4.讲解单词,用英语讲解。尽可能多地使用简单、已学过的单词,对该词进行解释,便于学生用英语对该词进行理解、记忆。并且,有一些词的英文解释已经告知该词的用法。如,entertain:amuse;let someone down:disappoint,dissatisfy someone。

5.讲解课文时,对课文中较难的句子,特别是有必掌握词汇、短语的句子,用英文换个词,换句话,一遍又一遍地解释,英语专业里叫paraphrase。

6.特别注意缀合动词的学习。一些名词或形容词通过加上前缀或后缀变成动词,它们在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中是非常普遍和重要的,构成动词的前后缀掌握得越多,对于词义用法的理解与掌握,揣测词义越有帮助。

例如:n/adj+-envt to make become...

strengthen,frighten,brighten,threaten

en-+n/adjvt to make become...or to give/present sth.to sb.

endanger,embody,empower,endear,

n/adj+-izevt to make become...

computerize,characterize,standardize,specialize

综上所述,学生在学习动词时,就更该搞清动词的词性、各种词条及其用法,时刻注意任何动词都有时态和语态两个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文义。

参考文献:

[1]杨有福.谈高职英语词汇的教与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2]张京鱼.大学英语使役动词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6).

掌握逻辑学的意义篇10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 教育功能

什么是逻辑性思维?我们一般认为,逻辑思维是我们直接领悟的思维,是我们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现象、新事物、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直接的本质理解,敏锐而深入的洞察和综合的整体判断。对于逻辑性思维的认知机制,国内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知识组块说的独特观点引起了我的深入思考。我就这一观点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一、逻辑思维所映射出的教育功能

物理学研究中的逻辑思维品质是物理学研究者在学习和研究物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体性逻辑思维特征。其主要包括逻辑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思维的批判性、逻辑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思维的独创性。物理教育中逻辑思维的教育功能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逻辑思维

逻辑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思维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它以脑海中的整个知识为背景的直接认识,这样的思维具有跳跃性、灵活性和猜测性的特点。不经过详尽的逻辑推理,不经过仔细分析的演绎步骤,凭借逻辑思维而提出一个假设或法则去试图解决问题,当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又可以提出新的假设和新的推理,从而充分地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深刻性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的深刻性反映了思维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这种思维表现为善于深入地思考物理问题,充分把握物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善于开展全面的、系统的物理逻辑思维活动,这种思维善于从问题的整体上去认识物理事物,掌握物理知识。逻辑思维的深刻性是指逻辑思维品质的基础,这种思维的发展水平必然会影响到其他逻辑思维品质的发展。而逻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逻辑思维深刻性的本质。我们往往借助于逻辑思维的高级表现形式即科学洞察力,来透过事物的现象而直达事物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逻辑思维

思维逻辑的批判性则是指我们在进行逻辑思维时,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质疑,不盲从附和,不人云亦云。如此一来,即使是理解科学知识的内容,我们也同样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批判性。只有选取相同的衡量标准,才能使比较的结果有意义。所以,比值定义法通常采用两个物理量来相互比较,就是在比较时选取相同的标准。不讲明白这一点,学生就不可能明白比值定义法的真正意义。

二、对于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建议

(一)培养发散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逻辑思维,教师在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之前,需要穿插置疑,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自觉广泛地搜寻自己的贮存记忆,尽可能地提出更多的信息来寻求答案。用实验方法研究电阻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时,教学时候首先提出:要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可假使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研究其余的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将三个量之间的变化转化成两个量之间的变化,控制另外一个量保持不变,研究剩下的两个量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实验结果总结得出三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最后介绍实验的方法结论。如果实验成功,学生将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为自己学到了物理知识而高兴。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抽象性

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若一味死记硬背,学生就无法进入创造性逻辑思维的情境。在概念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设置有趣的小实验和一些诱导性的问题,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领悟概念的内涵,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具体的问题中更好地理解物理的概念,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多了。

(三)培养逆向逻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逻辑就是把问题倒过来想,把逻辑思维的顺序逆时针一样地转过来,颠倒空间和时间的顺序,把条件与目标、始态与终态、结果与原因沿着相反的思路来思考问题。物理学中有很多的问题,都需要运用逆向逻辑思维,从问题的反面来思考而得出结果。这也是研究物理结论过程的科学思维方法。譬如说就如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这一问题,对物体相对运动趋势难以捉摸,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逆向逻辑思维:如果两物体接触面是光滑的,其中一个物体会向什么方向运动?这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如何?从而得到这个物体相对的运动方向就是物体在光滑接触面上运动的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在教学中本着从细微之处着手的原则,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之中有效地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