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十篇

时间:2023-11-17 17:21:36

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

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 行为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人格

分类号 B845

1 引言

人格是一个人独特精神面貌的整体反映,是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整合。它的形成和发展与遗传因素息息相关。然而,人格的遗传性究竟如何?到底哪些基因在起作用?它们又是如何起作用的?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行为遗传学家们试图为我们提供有效的解答,并由此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

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就是运用行为遗传学理论和方法来考察和揭示人格特征(包括人格障碍)和人格差异的遗传基础问题。它强调遗传基因是塑造人格核心特征和造成人格个别差异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忽视环境的作用,甚至主张人格特征与人格差异是多种基因、多种环境以及基因与环境动态交互作用的结果。早在19世纪中后期,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Galton,F.)就首先利用家谱法和双生子法研究了人格差异的遗传基础。尽管他的研究因未将遗传和环境区分开来而具有诸多局限,但它“为人类行为的变异范围提供了档案证明并且说明了行为变异存在遗传基础”(Plomin,DeFries,McClearn,& McGuffin,2008),是运用行为遗传学方法研究人格差异的先驱性尝试。高尔顿之后的20世纪,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因行为主义主流范式的盛行而长期遭到“冷遇”。前者强调人格的遗传性,而后者坚持环境论并认为人格由社会化的习惯决定,两者的矛盾在这种势力不均的情势下曾一度不可调和。

但近几十年来,行为主义的逐渐衰落和现代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分别为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并使它由传统的数量遗传学取向发展到分子遗传学取向。分子遗传学取向是发端于20世纪初而到20世纪末才应用于人格研究的一种新取向,它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上都较数量遗传学取向具有革命性突破,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可以说,人格遗传学研究进入到分子遗传学时代(Johnson,Penke,& Spinath,2011)。不过,两种研究取向在基本思路方面各有特色,在具体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积极推动了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的复兴和发展。

2 数量遗传学取向

人格的数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etics)研究取向主张运用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等设计来估计群体中遗传因素对人格表现型方差的贡献率,旨在用数量化的手段从宏观上估计某种人格变异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遗传效应引起的,并考察遗传通过与环境交互作用或相关影响人格的方式以及这些效应发生的具体情境。

2.1 人格遗传率

数量遗传学衡量人格遗传性大小的核心指标是遗传率(heritability),即在某群体内观测到的人格总变异中能被遗传变异解释的百分比,它既可以揭示遗传是否影响某种人格特征又可以指明这种影响达到何种程度。人格遗传率可以用公式h2=Vg/Vp(其中h2代表人格遗传率,Vg代表遗传导致的人格变异,V。代表观测到的人格总变异)来表示,数值在0~1之间,越接近于0,说明变异越少源于遗传;越接近于1,说明变异越多源于遗传。需要指出的是,遗传率估计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它具有群体特异性,仅仅适用于解释样本或群体的人格差异,而不适用于描述个体人格的遗传性;第二,它假定遗传因子和环境因子之间不存在相关或交互作用;第三,它会因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不同而有细微差别(郭永玉,2005;Larsen & Buss,2009)。

2.2 数量遗传学设计

为了把基因和环境对人格差异的贡献分离开来,数量遗传学家采用了家族研究、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等多种研究设计。家族研究是最早用于人格研究的行为遗传学方法,但它不能将遗传与共同环境的作用区分开来,因而不能得出准确的遗传率;双生子研究是现代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最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家族研究的缺陷,但它的等环境假设和代表性也往往令人担忧:收养研究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自然实验法,是“解开影响家族相似性的遗传和环境源之结的最直接方法”,避免了双生子研究中的等环境假设问题,提供了环境影响人格差异的最佳证据,但它也存在三个争议,即代表性、生前环境影响和选择性安置效应(Plomin et al.,2008)。

鉴于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其长处和不足,在过去的20多年中,数量遗传学家已经开始利用家族研究、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的组合设计来研究人格。例如,研究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就把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各自的优点进行了有效整合,并且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在某种人格特质上的相关系数可以直接解释为遗传率的一个指标(Larsen & Buss,2009)。另外,随着离异和再婚现象增多而产生的继亲家庭研究,自然地综合了家族研究与收养研究的优势,也是一种有趣和有效的组合研究设计。对多组比较的组合设计,甚至简单的收养和双生子研究,现代行为遗传学通常采用模型拟合(model fitting)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即建立一个反映各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某种人格特质贡献大小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将其与观测到的相关进行比较,从而估计出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程度(郭永玉,2005)。

2.3 具体研究与发现

数量遗传学取向的人格研究者利用上述设计主要对人格特质、人格障碍以及态度与偏好的遗传性问题进行了考察。

2.3.1 人格特质

数量遗传学关于人格特质的研究主要涉及人格的五大特征,即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和经验开放性,其中研究最充分的要数外倾性和神经质。多数数量遗传学研究表明,“大五”人格模型中的所有因素都具有中等大小的遗传率,并且此研究结果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样本群体中具有普遍一致性(saudino,1997;Loehlin,McCrae,Costa,& John,1998)。例如,两项以双生子为被试的研究表明,神经质和外倾性的遗传率估计值分别为43%和52-54%(Wray,Birley,Sullivan,Visscher,& Martin,2007;Rettew,Rebollo-Mesa,Hudziak,Willemsen,& Boomsma,2008)。以往数量遗传学对“大五”人格的研究通常都以正常人群为被试,最近许多研究开始关注异常人群“大五”人格的遗传性问题。例如,Kendler,Myers和Reichborn-Kjennerud(2011)的研究表明,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存在显著的遗传正相关,而与宜人性和责任心维度存在显著的遗传负相关。Hare等人(2012)的研究表明,躁郁症患者人群“大五”人格的遗传率(23%~32%)某种程度上低于正常人群的研究结果(40%~60%)。我们固然可以推测是异常人格影响了“大五”人格遗传率的变化,但要得出确切的因果结论还需依赖未来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更加细致的综合研究。

除“大五”人格外,研究者还对活动水平(activity level)和“精神病”人格特质的个别差异进行了行为遗传学分析。活动水平是气质的一个组成元素,其个别差异出现于生命早期,并随着时间推移在儿童身上表现出稳定性。Spinath,Wolf,Angleitner,Borkenau和Riemann(2002)对300对双生子的研究表明,活动水平存在40%的遗传率。“精神病”人格特质包括权术主义、铁石心肠、冲动性不一致、无所畏惧、责备外化和压力免疫等方面。Blonigen,Carlson,Krueger和Patrick(2003)对353名男性双生子进行了研究,发现所有这些“精神病”人格特质都表现出中等或高等的遗传率。

数量遗传学研究发现,尽管不同研究设计所得出的具体数值会有所不同,但一般的人格特质都具有较高的遗传率估计值(Krueger & Johnson,2008)。

2.3.2 人格障碍

数量遗传学系统研究的人格障碍主要有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具有轻微精神分裂样症状,用个人访谈法和问卷法所做研究表明,它具有非常高的遗传率(Kendler,Myers,Torgersen,Neale,& Reichbom-Kjennerud,2007)。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神经精神病状态,以思想、情感、观念以及行为的反复为典型症状,它所包含的五个因素即禁忌、污驰/清洁、疑虑、迷信/仪式和对称/囤积的遗传率位于24%和44%之间(Katerberg etal.,2010)。上述两种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机能障碍遗传连续体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分别与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焦虑症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遗传重叠(Plomin et al.,2008)。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心境反复无常、自我认同感紊乱、情绪冲动以及行为不稳定等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它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基因影响。例如,对荷兰、比利时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5000多名双生子的数量遗传学研究表明,加性遗传效应(additive genetic effect)可以解释42%的边缘型人格障碍变异,而且这一结果具有跨性别和跨国别的一致性(Distel et al.,2008)。最近一项10年的双生子纵向研究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特质在14~24岁的各个年龄段都具有中等的遗传率,且遗传率有随年龄增长而轻微上升的趋势,而这些特质的稳定性和变化受遗传因素高度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受非共享环境的影响(Bornovalova,Hicks,Iacono,& McGue,2009)。

2.3.3 态度与偏好

稳定的态度和偏好通常被看作人格的一部分,并表现出广泛的个体差异。数量遗传学家对态度和偏好的遗传性进行了饶有趣味的考察。综观多数研究可知,态度的核心特征传统主义具有中等的遗传率。例如,一项明尼苏达的双生子研究表明,传统主义的遗传率为63%;一项对654名收养和非收养儿童的纵向研究表明,遗传对保守态度具有重要影响,并且显著的遗传影响早在12岁时就已产生(Larsen & Buss,2009)。然而,并不是所有态度和信仰都表现出中等水平的遗传率,这要因所研究的态度类型而异。例如,一项对400对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对上帝的信仰、对宗教事务的参与以及对种族一体化的态度的遗传率为零(Larsen&Buss,2009)。基因似乎也影响职业兴趣或偏好。一项用修订版的杰克逊职业兴趣量表(JVIS)做的研究表明,34种职业兴趣中有30种的遗传率在37%和61%之间(schermer & Vernon,2008)。这表明,我们绞尽脑汁作出的职业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的影响。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为什么有些态度和兴趣具有较高的遗传性,而有些态度和信仰的遗传性不明显甚至为零?或许未来的行为遗传学研究能够给出答案。

3 分子遗传学取向

人格的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研究取向主张在DNA水平上用基因测定方法研究特定基因对人格表现型的影响效应,旨在超越传统人格数量遗传学研究仅停留在统计学层面考察遗传率的局限,而从微观层面直接鉴别对人格产生重要遗传影响的具体基因或基因组合,以精确揭示人格特征(包括人格障碍)或人格差异的根本遗传机制。

3.1 人格候选基因

已知人类基因具有数万种之多,要想从中找出对人格起作用的特定基因是件困难的事情。况且,复杂的人格或行为特质并不简单地遵循孟德尔的单基因遗传定律,而是同时受作用幅度不完全相同而又相互协同和相互作用的多个基因的影响,这就又大大增加了确定这些基因的难度。因此,研究者不可能对所有基因都进行考察,更多的是考察候选基因与人格的关系。人格候选基因(candidate gene)是被假定与某一人格特质有关的基因,通常人们已了解其生物学功能和序列,它们可能是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或在生化代谢途径中影响性状表达的基因。研究者一般通过了解相关生理机制来确定人格的候选基因。例如,用于治疗活动过度的药物常含有多巴胺,因而像多巴胺受体、多巴胺启动子和多巴胺转运体这样与多巴胺有关的基因便成为候选基因研究的目标。我们通常缺乏哪些基因是人格候选基因的强假设,因此试图将那些与具有生理作用的DNA标记有关的基因与人格联系起来的做法是很有道理的(张丽华,宋芳,邹群,2006)。

3.2 研究策略

人格分子遗传学研究者主要采用连锁策略和关联策略来寻找和鉴别对特定人格或行为特质有广泛遗传影响的具体基因。连锁策略(linkagestrategy)采取从行为水平到基因水平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思路,它以携带某种人格特质或障碍的家系为研究对象,对连续几代人的DNA样本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有对该人格特征影响较大的特定基因存在。由于研究者并无假定的候选基因,这种策略对定位单基因遗传特质的强效基因十分有效,但当牵涉若干个作用较小的基因时它便不再那么有效。然而,大多数复杂的人格或行为特质往往牵涉多个微效基因,于是另一种较新的关联策略(association strategy)便成为最常用的确定人格基因的策略。关联策略采取由基因到行为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通过考察拥有某种特定基因(或等位基因)的个体比没有该基因的个体在某种特定人格特质上的得分是高还是低,来确定候选基因与人格或行为特质之间的关联情况,即一种可能的因果关系。关联策略比连锁策略更容易找到只有微弱效应的特定基因,但系统性不够强。

随着人类基因组多态性研究以及SNP分型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扫描(genome-wide scanning)逐渐成为一种标志性的分子遗传学人格研究策略(Strobel & Brocke,2011)。它主要包括对人格表现型的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先将人格表现型的相关位点定位于染色体某个区域,然后再进行候选基因研究或连锁不平衡分析,确定其具体基因位点。例如,一项用全基因组扫描做的研究表明,伤害回避与8p21染色体区域存在显著相关(zohar et al.,2003)。

3.3 具体研究与发现

基因主要是通过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系统来影响人格的,因而参与调节神经递质系统的基因便成为主要的候选基因。在Cloninger等人的人格心理生物模型中,新颖性寻求(novelty-seeking)、伤害回避(harm-avoidance)和奖赏依赖(reward-dependence)三种气质维度被假定分别与大脑调节不同类型刺激反应的三种神经递质系统即多巴胺(dopamine)系统、5-羟色胺(serotonin)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系统相联系。此类理论假设促使人格分子遗传学研究者们主要从这三种神经递质路径考察了基因多态性与人格之间的关系。

3.3.1 多巴胺系统

多巴胺是脑部负责快乐和兴奋的一种积极化学物质,它的缺乏会促使个体积极寻求有效物质或新异经验以增加多巴胺释放。到目前为止,人格研究中最早且最多关注的DNA标记是位于第11号染色体短臂上的多巴胺D4受体基因(DRD4)。1996年,两个独立研究小组同时在《自然遗传学》上报告了DRD4基因的3号外显子中的48-bp VNTR多态性与新颖性寻求之间存在正相关,标志着人格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初步登场(Ebstein & Israel,2009)。其中,Ebstein领导的小组运用三维人格问卷(TPQ)对124名犹太健康志愿者进行了测量,发现长重复段DRD4等位基因对新颖性寻求具有6%的解释效应,而未发现它与另外三个TPQ指标(奖赏依赖、伤害回避和坚持性)有显著关联(Ebstein et al.,1996);Beniamin领导的小组运用大五人格量表修订版(NEO-PI-R)对315名美国成人和兄弟姐妹进行了预测测量,也发现拥有长重复段DRD4等位基因的个体比拥有短重复段DRD4等位基因的个体新颖性寻求水平显著高,并且发现长重复段DRD4等位基因与NEO-PI-R量表的外倾性和责任心两个维度显著相关,而在其他三个维度即神经质、开放性和宜人性上未见此结果(Benjamin et al.,1996)。对于这两种研究的结果可能的解释是,拥有长重复段DRD4等位基因的个体对多巴胺的相对缺乏反应敏感,需要寻求外界新异经验来增加多巴胺释放,而拥有短重复段DRD4等位基因的个体倾向于对脑中已经存在的多巴胺作出高度反应,无需寻求新异经验便可使多巴胺含量达到适当水平。

此后,一系列研究对DRD4基因与新颖性寻求这种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进行了重复验证,但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两项分别以德国人和日本人为被试的研究证实DRD4基因与新颖性寻求特质之间的确存在显著关联(strobel,Wehr,Michel,&Brocke,1999;Tomitaka et al.,1999);Burt等人对明尼苏达137个双生子家庭所做的研究发现,DRD4基因与新颖性寻求测量指标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Bun,McGue,Iacono,Comings,&MacMurray,2002);Ekelund等人则得出了与1996年研究相反方向的结果,即在新颖性寻求水平较高的群体中,2次和5次重复等位基因而非7次重复等位基因的频率更高(Ekelund,Lichtermann,Jarvelin,& Pelmnen,1999)。除此之外,有些研究还发现DRD4基因与其他人格候选基因存在联合效应。一项关于1岁新生儿对新异事物反应的研究发现,DRD4基因中的48-bp VNTR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5-HTT)中的一种多态性存在联合效应(Lakatos et al.,2003)。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样的研究结果,可能与样本大小、被试特点(年龄、性别和种族文化等)、测量工具、研究设计等因素有关。例如,分组方法不同所得研究结果就会有很大差异(Tsuchimine et al.,2009)。不管怎样,这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除DRD4基因外,研究者还对多巴胺系统中的其他人格候选基因进行了考察,如多巴胺D2受体基因(DRD2)、多巴胺D3受体基因(DRD3)、多巴胺D5受体基因(DRD5)以及多巴胺转运体基因(DATl)等。一项用多种人格测验所做的研究表明,DRD2基因的-141C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卡氏人格量表(KSP)测量的冷漠以及北欧大学人格量表(SSP)测量的自信缺乏之间存在关联(JSnsson et al.,2003,),而利用气质性格量表(TcI)对被试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141C插入/缺失多态性和DRD2/ANKK1基因的TaqlA多态性与人格特质之间可能并非存在直接强相关,而是在DRD2基因与ANKKl基因的交互作用条件下才对人格产生影响(Tsuchimine et al.,2012)。在一个由862名个体组成的样本中发现DRD3基因与神经质和行为抑制存在关联,而当该样本扩大到1465人时这种关联未得到验证(Henderson et al.,2000)。有研究表明,DRD5基因可能与人格的持续性发展有关(Vanyukov,Moss,Kaplan,Kirillova,&Tarter,2000)。由于发现DAT1基因与具有某些新颖性寻求特征的注意缺陷多动症(ADHD)存在关联(Jorm et al.,2001,),有人用极端分数个体为被试考察了DATl基因与新颖性寻求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这种效应只在女性被试身上有所显现(van Gestel et al.,2002)。

3.3.2 5-羟色胺系统

5-羟色胺作为一种生物胺,对于人类的攻击性、抑郁、焦虑、冲动、幸福感等情绪情感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此系统中最经常被研究的人格候选基因是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5-HTT),该基因越长释放和回收5-羟色胺的效率越高,已有许多研究考察了它与伤害回避等焦虑类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5-HTT基因具有两种多态性:5-HTT基因连锁的多态性区域(5-HTTLPR)和5-HTT基因2号内含子中的VNTR多态性,其中人格研究关注最多的是5-HTTLPR。

1996年的一项经典研究发现,短5-HTTLPR等位基因携带者较长5-HTTLPR等位基因携带者在神经质和伤害回避维度上的表现水平更高(Lesch et al.,1996)。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表明,携带一个或两个短5-HTTLPR等位基因复本的个体在对恐怖刺激的反应中表现出更强的杏仁核神经元活动(Harid et al.,2002)。这种由遗传导致的杏仁核对情绪刺激的兴奋性差异支持了该结论。不过,也有一些其他研究并未发现此种关联(Flory et al.,1999;Tsai,Hong,& Cheng,2002)。还有一些研究得出了相反结果。例如,使用极端得分个体做的一项研究发现,短5-HTTLPR等位基因在低伤害回避群体中比在高伤害回避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更高(van Gestel et al.,2002)。2004年的一份元分析指出。这种可重复性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样本量过小以及所使用的量表不同而导致(Sen,Burmeister,& Ghosh,2004)。分析者发现,运用大五人格量表测量的神经质与5-HTTLPR有显著关联,而运用气质性格量表测量的伤害回避与5-HTTLPR不存在任何显著关联。2008年的另一份元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结论(Munaf6 et al.,2008)。然而,使用NEO-PI-R量表对4000多名被试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5-HTTLPR与神经质或其各维度(焦虑,抑郁,愤怒,敌意,自我意识,冲动。易受伤害性)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Terracciano etal.,2009)。近年来,有研究者发现,与其杂合子同伴或短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同伴相比,具有长5-HTLPR等位基因的纯合子个体通常更关注积极情感画面,而选择性地回避一同呈现的消极情感画面(Fox,Ridgewell,& Ashwin,2009)。这表明他们通常更加乐观。使用信息加工眼动跟踪评估法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短5-HTLPR等位基因携带者在视觉上更加偏爱积极场景而回避消极场景,长5-HTLPR等位基因的纯合子个体更加无偏地看待情绪场景(Beevers,Ellis,Wells,& McGeary,2009)。这表明,短5-HTLPR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比长等位基因纯合子个体对环境中的情绪信息更加敏感。对于5-HTLPR与人格特质之间关系的这些看似不一致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此外,一项最新研究显示,5-HTLPR与Val66Met两种多态性对伤害回避存在显著交互作用(Ariaset al.,2012)。

除5-HTT基因外,研究者还对5-羟色胺系统中的另外两个人格候选基因5-羟色胺2A受体基因(5-HT2A)和5-羟色胺2C受体基因(5-HT2C)进行了考察。有研究者在双极性精神障碍患者和健康控制组群体中检验了5-HT2A的1号外显子中的一种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伤害回避维度之间的关联,但是没有发现任何关联存在(Blairy et al.,2000)。还有研究者以健康日本人为样本对5-HT2A的5种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考察,没有发现它们与气质性格量表的任何维度存在关联(Kusumi et al.,2002)。就5-HT2C与人格的关系而言,研究者发现5-HT2C中的一个点突变与三维人格问卷的奖赏依赖维度和坚持性维度存在关联,并且DRD4与5-HT2C对奖赏依赖存在显著交互效应(Ebstein et al.,1997)。然而,后来的一项重复性研究发现,5-HT2C对奖赏依赖不存在主效应,但DRD4与5-HT2C对奖赏依赖确实存在显著交互效应(Kühn et al.,1999)。

3.3.3 去甲肾上腺素系统

在人格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中,人们对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关注远不及对多巴胺系统和5-羟色胺系统的关注多,但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有研究以健康被试为样本,考察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的一种外显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与气质性格量表中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但没有发现任何关联存在(Samochowiec et al.,2001)。不过,另一项以朝鲜人为被试的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T-182C基因多态性与气质性格量表的奖赏依赖维度存在显著关联(Ham,Choi,Lee,Kang,& Lee,2005)。有研究表明,在中国人被试中,αla肾上腺素受体基因(ADRAlA)和0c2a肾上腺素受体基因(ADRA2A)的多态性与三维人格问卷各维度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Tsai,Wang,& Hong,2001)。而之前的另一项研究发现,ADRA2A的一种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易怒性、敌对性和冲动性诸测量值之间的确存在某些关联(comings et al.,2000)。关于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诸候选基因与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4 总结与展望

行为遗传学通过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两条取径对人格遗传性问题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详细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推进了我们对人格遗传程度和遗传机制的深刻认识,也有利于促进人格研究的科学化。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的两类取向各具优势和不足。数量遗传学取向借助生态研究设计从宏观上估计遗传变异对人格差异的解释程度,资料获取经济简单、技术要求低,并且结果解释相对容易,但它无法确切地告诉我们究竟哪些基因或多态性导致了人格差异以及具体作用过程如何(Parens,2004),对研究设计和被试取样的依赖性较强,况且面对遗传与环境实际存在相关或交互作用的不争事实,遗传率的解释意义往往遭到质疑(Lerner,2011)。分子遗传学取向摆脱了数量遗传学取向存在的诸多不足,可以从DAN水平精确细微地探知造成人格障碍或差异的特定基因及其作用机制,但研究程序繁琐复杂,对新兴生物技术要求较高,在人格候选基因的选择上带有推测性,迄今为止尚未产生符合最初预期的可重复的实质性人格研究成果(McClellan & King,2010)。除此之外,两类研究取向还存在诸多共同的问题:一是受测量手段限制,对被试自陈报告依赖性高,往往会造成某些人格特质在防卫或伪装心理作用下被隐藏;二是由于研究设计和技术、被试取样、人格和基因自身复杂性以及环境与基因的交互作用等原因,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不高(Kim & Kim,2011);三是受过去百余年消极心理学研究传统的影响,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多动症等病理人群(张文新,王美萍,曹丛,2012),缺乏对健康人群积极人格品质的遗传研究;四是研究成果的现实利用率低,未能把研究所得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效益。

鉴于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未来研究应特别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强调两种研究取向的有机结合,在数量遗传设计中加入对特定基因型的直接测量。这两种研究取向各有优缺,可以相互弥补,况且分子遗传学的许多工作需用传统数量遗传学设计综合考虑环境与遗传因素来完成。未来研究可以在数量遗传设计中加入对特定基因型的直接测量,例如,可以先用数量遗传学方法确定某种人格特征是否具有遗传性以及遗传到什么程度,然后再用分子遗传学方法从根本上细微探究影响人格的具体基因及其作用方式。

(2)注重多学科和多范式的有效整合。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很高的困难工作,涉及遗传学、心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医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因此需要在更广泛的视野下进行多学科的整合研究。人格的遗传机制相当复杂,靠单一研究工具(如自陈问卷)或研究范式很难获得理想结果,今后应在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综合采用脑成像、诱发电位、前脉冲抑制和计算机博弈模型等一些新的研究范式,从多个角度综合考察和相互印证人格与基因的关系,从而弥补由自陈报告带来的弊端,同时克服可重复性低的问题。

(3)扩大对健康人群积极人格品质的研究。未来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不仅要研究病理人群的消极人格品质,而且更要研究正常人群甚至超常人群的积极人格品质,探究它们的遗传性及分子作用机制,为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提供遗传学依据。

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篇2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民族村寨被认为是中国最大文化遗产和未来10年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9.1亿元资金。2014年2月国家民委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仅次于云贵两省。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湖南境内有63个,占湖南8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国保”名录的79%。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下辖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占全国“国保”名录66%。本项目首次将法人类学、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连接起来研究,国内外没有直接的研究文献,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方面,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村寨民族志,典型的有《中国民族村寨研究》(张跃,2004)介绍了包含文化在内的民族村寨13个方面的问题,此类文献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整体民族志的浅层建构需要足够的后续性研究。另一类是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保护的现实对策,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观点。田茂军指出在民俗旅游中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发展性质的保护”。[1]麻三山指出在村寨旅游开发要产业开发和民族遗产保护双赢等[2]。还有人研究了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社区参与式保护模式(林丽,2009)、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保护(陈华,2012)等,此类文献大多集中于村寨发展中的经济应对、行政应对,尚欠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最有效的应对手段即法律的介入。

(二)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方面的研究文献约有10篇,仅有朱祥贵以民族法学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自治权,指出“我国立法在立法理念、权利体系、权利内容、国家义务、救济程序等方面存在不足,需深化立法的理论基础和重构制度设计”。[3]显然,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的法学综合研究仍十分滞后。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方面,现有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研究视角,一是整体立法研究视角,学者们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保护问题、背景、意义、立法框架作了思考,多数人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可操作性不强;涵盖文化各个领域的私法不完善,利益保障机制缺失,权属不明;法律保护滞后(高永久、叶盛荣等)。二是权利研究视角,周勇的著作《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指出“对这类冲突的调处不可能仅仅凭籍道德上的善意和政治上的方略,还必须依据公平、正义、人权等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通过法律的技术手段来协调和构建和谐的族群关系。”[4]169David W.Elliott论述了加拿大对原住民权利进行保障所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及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三是文化遗产法视角,国际文件典型的有1982年《关于小聚落再生的Tlarcala宣言》提出了小聚落保护建议。国内学者们研究了文化遗产立法对策、文化遗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等方面,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但遗憾的是村寨文化遗产形态的立法未及细化。

(四)法律人类学对本项目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式的贡献。法人类学强调田野调查,乃至参与性观察;法人类学注重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倡文化个体间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对本项目研究影响颇大。二是理论观点的影响。法人类学研究是在19 世纪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孟德斯鸠、萨维尼、梅因、马林诺夫斯基、霍贝尔、斯奈德等人的学术成就,引导我们关注“规则应如何去适应人类生活”。[5]97国内研究中苏力研究法与乡下人习惯人情的关系,是应用法人类学分析中国乡村法律社会的经典表述。三是分析思路的启示。澳大利亚法人类学家参与原住民遗址保护权的工作,他们力图把法律规范、概念和社会控制过程置于具体的历史和社会场景之中。国内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文献不多,王启梁,刘希等运用法人类学对民间文化保护进行了尝试性分析,为研究提供了思路。但正如胡守勇(2008)的批评,“人类学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研究侧重于对不同文化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较少专门针对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6]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新一类文化遗产――村寨的研究,正可谓是人类学的使命所趋。

二、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针对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特殊区位,以法人类学进路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打破了传统法学原来刻板的面孔、狭窄的视野,弥补了法律规则与村寨内生规律研究的不足,推动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实质性法制的系统研究。以法人类学研究进路,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术热点、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学术难点开展系统研究,具有较强的新颖性。

(二)实践价值

法人类学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纳入一个“开放的社会科学”之中,为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立法机构、民委提供决策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推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依法进行。法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对法学的“闯入者”,不拘泥于静态的法律条文,用动态的观点看待法律,把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置于情理法、法律现代性、法律语境化、民族社会现实、经济发展之中,在传统法律无法满足变迁中的复杂社会的要求时,担当起开拓视野、提供思路、贡献方式方法的作用。

三、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论纲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现状与法人类学进路。主要研究:(1)遗产概念下民族村寨的重新解释和话语建构。以民族村寨的遗产本体及本质属性的高度抽象形成民族村寨的规范概念,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准确定位,构造民族村寨法人类学研究的话语体系。(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3)法人类学反思与进路。既存相关立法的主要视点在于遗产文化的表面现象与外部特征,而对其内涵文化的生成规律与文化延续的社会机理缺乏理性深究,法人类学能积极地为村寨遗产的本土化研究提供反思与创造的空间,克服既有法律模式选择存有的功能性缺陷。

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主要研究(1)法律理解问题。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村寨社会,探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法律意识、法律传播、法治认同。(2)国家权力问题。在国家主导的遗产运动、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战略背景中,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国家义务、权力运行等。(3)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的地位、内在结构、利益获取与利益分享及制度需求。(4)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支配与反抗的行动过程和方式,阐释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法与人类学的双重控制。(5)个案研讨,围绕武陵山地区田野个案进行研讨,探索多民族、欠发达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过程。

3. 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主要研究:(1)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中的人类学理性。①法制建构中人类学因素考量。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②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原则。从村寨社会的利益控制与平衡,探讨连片特困地区权力与权利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平衡与配置。③从法律制度的核心――权力与权利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总体架构。(2)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村寨权力规范。继续强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功能,实现权力设定、行使到违法责任的法律控制。(3)村寨文化主体权利的精细化研究。从多元主体的类型化研究出发,重点分析原住社区、原住民权利的性质、表征、法律保障,以达致法律规制与内生的、自觉的保护行为、教育行为之和谐。(4)法人类学下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具体制度,探讨以公法和私法双向系统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制度与教育传承制度。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本研究以问题-理论分析-解答为主线,首先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基本现状以法人类学反思,检审法律“客位”规则的局限性,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法人类学进路。其次就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制核心领域,即法律理解问题、国家权力问题、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展开法人类学分析。最后提出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

2.方法:(1)田野调查法。针对性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进行调耍深入民族村寨实际生活领域,研究民族村寨的人文环境,获取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进而谙熟民族村寨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运作及存在的问题。(2)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民族村寨国内外的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及地方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较为细致地归纳、演绎等分析工作,为课题的研究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3)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一方面,充分注意民族村寨法律规律的抽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充分反映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实践规律,将法律制度应用于实践中检验。

(三)研究确定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法人类学分析是突破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现实法制障碍的前提,又是法人类学法制建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故为研究重点。

2.难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无论是从人类学角度,还是民族法学角度,学界几乎没有阐述如何将法与人类学联系起来形成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制度,故提出具有正当性和可操作性的法人类学制度建构为研究难点。

四、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主要观点

1.整体看来,以村落遗产为单位的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相关法律规定,仅仅是以工具化的视角、“ 客位”的立场加以规范,法律保护不尽人意。村寨文化遗产有其生成、延续的社会机理,法律规则应当 “体察” 保护对象的全方位的特征,这正是法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2.伴随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国家权力的强势介入,法律实践形态几乎都不证自明地将国家立于法律保护优位。而权力纵向的绝对支配性,既存在着战略开发的突破性推进,又存在各类权力衍生出的“利益链” 组成的利己主义。

3.在政府主导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基本上沿用了公权力的背景,村寨保护的主体权呈隐性状态,文化主体的参与、集体性私利、单子式个人利益在整体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中往往被忽视,法律保护缺乏对本土民族私主体生存与文化自主性的关注。

4.村寨主体的维权是围绕权力-权利-利益之网表现出一种弱者的抗争,在隐藏的法律文本下的点状事件容易激发为非理性群体对抗事件,并影响社会稳定。

5.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应置于特定社会的知识谱系中去看待和考察,法律保护应致力于原生土壤上文化主体的认同与支持、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相容共生、民众生存与经济、文化的和谐。

6.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具备公私权融合的公私法域特质,公私权的平行关系决定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公私法混合式法律选择模式。价值目标上,创设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公私法平位保护秩序。既要跳出公法或私法单点要素的模糊评价,又要转到多要素的多元化调整;内在结构上,建立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私权为目的、公权为基础的公私法合一法律体例。法律选择的权重在于村寨文化主体私权保障的具体法律安排,公法则是以总体性的宏观管控为核心;实现路径上,以利益平衡推进民族村寨公私多层利益的体系之间定位、衡量、评估,以法律配置方式最终使公权利益和私权利益各得其所。

结语

绝大多数民族村寨研究是从非法律领域出发,法学研究鲜有涉及且失之琐碎,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创新之处在于就此类相关论题开展的法学系统研究,是单项式、断裂式、零散式研究范式的重大突破。 运用法人类学的新视野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既是人类学的拓展,又是传统法学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田茂军.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江西社会

科学,2004(9).

[2]麻三山.对民族文化村旅游开发的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4).

[3]朱祥贵.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立法保护的完善[J].社会科学家,

2010(11).

[4]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5](英)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1.

[6]胡守勇.文化建设: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J].云南社会科学,2009(1).

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篇3

关键词:生物科学 遗传学 教学内容 重复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20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现代生命科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等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现今,遗传学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不断渗透到其它生物、医学学科,这使得原本在遗传学中讲授的内容也同时出现在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这种现象反映了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的核心地位,也凸显了高校遗传学教学所面临的教学内容重复问题。事实上,为体现一门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在编写教材时,学科之间有关内容的相互渗透、交叉以至重复是不可避免的。但相同的内容在多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反复出现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浪费宝贵的课时,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供同行讨论。

1 遗传学与其它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的具体表现

目前,我国各大专院校生物、医药、农林等专业均开设有遗传学。虽然不同专业的教学重点有所不同,但核心内容相对统一。遗传学是笔者所在学院生物科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牢固掌握遗传学最重要的基本原理,熟悉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了解遗传学的重大理论与技术进展,熟悉遗传学研究技术与实验装备,为学生毕业后在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遗传学外,我院还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必修课。我们选用的遗传学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遗传学的各个发展阶段,其中,遗传物质的细胞学和分子基础、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基因突变与DNA损伤修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等章节[1]与上述几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表1),有的甚至是其它课程的重点内容。尤以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这两门课的教学内容与遗传学的相似度最高,这三门课几乎都重复着共同的遗传学问题――遗传物质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调控、突变、重组等。另外,我院生物科学专业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开课时间与遗传学相同,这使得遗传学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更加突出。

表1 遗传学教学内容在其它课程中的分布

2 问题的根源

其它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遗传学出现重复并不是偶然的,这种局面的形成与遗传学自身的发展特点及其学科内涵有很大的关系。

遗传学的研究进程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水平和工作特点,大体上可划分为经典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学、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数个既彼此相对独立又前后互相交融的不同发展阶段[2]。如果以半个多世纪前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为界,也可以简单的将整个遗传学的发展过程划分为经典遗传学(classical genetics)和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两大阶段:经典遗传学以孟德尔遗传学为基础,主要研究性状在系谱中的传递,即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分子遗传学则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机制的遗传学分支,主要研究基因的本质、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的变化等问题。

在整个遗传学的发展史上,分子遗传学的地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它的兴起使遗传学的面貌焕然一新,既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经典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的研究脉络,又全面地影响并渗透到后继学科的各个领域。从内容上来看,分子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科界限十分模糊。通过对上述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那些重复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分子遗传学范畴的。另外,由于生化遗传学和早期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都以微生物为材料,因此遗传学与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基因工程学、基因组学本身就是现代遗传学的分支学科,它们成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或进入课堂教学是高校课程设置不断细化和专业化的结果,也难免会与同时开设的遗传学存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叠。

3 解决教学内容重复问题的对策

教学内容重复无疑会影响教学效果。我们通过实践发现,从授课内容本身、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方法等环节入手,能够有效地避免重复对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3.1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近些年来,同行们在遗传学教学内容的调整上作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索。常见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及理论专长跳跃式地分割讲授,或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教学内容做出取舍,甚至有人提出只讲经典遗传学而放弃分子遗传学。上述做法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遗传学的教学内容重复问题,相反会造成教学不成体系的局面,对“教”和“学”都很不利[3];而如果无视教学内容重复的存在,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对所有内容蜻蜓点水般逐一讲解,又无法实现大学遗传学教学深度和难度的提升。

我们认为,对遗传学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是必要的,但必须遵循遗传学的发展历史和保持其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不能大刀阔斧整章删除,而应在重复章节内部进行微调,具体做法包括:精简繁杂冗长的内容,下放学生能看懂的内容(自学),突出基础性、应用性的内容,增加前瞻性的内容等。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遗传学理论修养,准确把握各章节特别是重复内容在整个遗传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做好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根据层次选择不同的授课侧重点。

3.2 加强授课教师之间以及师生间的协调沟通

教学内容重复已成为遗传学等课程授课教师的共识,对各自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无疑成了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解决方法。但如果大家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对同样的内容都作了删除,重复的内容反而会变成被遗忘的内容。因此,积极促成遗传学与其他相关课程任课教师间的沟通十分必要。

我们认为,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进行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这种方式,相关课程的教学人员能够坐下来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协调、统筹各自的授课章节,明确重复内容的教学分工,制订满足包括遗传学在内的多门课程教学需要的授课计划,做到各有侧重而又不失体系的完整性。这不仅可避免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低级重复,还能保证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有助于学生顺利地掌握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应当加强授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内外交流。如:教师可在开课前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所教班级学生对重复内容的掌握情况;开课后则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案。

3.3 优选教学方法

为了保持遗传学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所谓的重复内容不但不可不讲,而且还要下功夫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或方法来讲。对于在其他课程已深入学过而在遗传学中只需一般了解的内容,通过简单的问答引导学生回顾这部分内容即可;对于对遗传学新知识点有重要铺垫作用的其他课程的基础性知识,可采取布置学生课前或课中自学、再集中小结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复习之,还要注意从遗传学的角度阐明同一知识点,突出遗传学的学科特色;对于其他课程仅略有涉及但在遗传学中须进一步加深了解的内容,宜先勾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点滴回忆,同时指出学生现有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顺理成章地讲下去,在学生的高度关注中完成该知识点在遗传学中的深入讲授;对于一些有特殊作用的重复内容,则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其讲好讲透,如:减数分裂在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教材中均有详细的描述,属于重复的教学内容,但却是理解遗传的连锁交换和重组的一把钥匙;在整个遗传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反复多次向学生强调和提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将这部分知识迁移和渗透整合进连锁遗传分析、真核生物遗传分析、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分析等多个章节,使枯燥难懂的遗传学分析过程变得易于理解,让重复的内容为新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服务。

此外,遗传学与其他课程之间还可以开展合作教学。如:我们尝试将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这两门专业基础课的实验课合二为一,以综合性大实验的形式开设,从而将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关联起来,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两门课程,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较好地化解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

4 结语

遗传学与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局面将变得愈来愈突出。因此,调整遗传学教学内容势在必行。但无论进行怎样的调整,都必须遵循遗传学的发展历史、保持基础遗传学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作为遗传学的授课教师,既要关心遗传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又要加强对遗传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遗传学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从而节约教学资源,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灼华,王亚馥,粟翼玟.遗传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M].科学出版社,1998.

[3]程焉平,刘春明,王洪振.尊重教学规律,保持遗传学教学的系统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2-84.

作者简介:袁茵(1981-),女,河南开封人,研究生,讲师,从事遗传学教学工作,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陆幸妍,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篇4

关键词:存在论哲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探究;诗意栖居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6—0136—04

尽管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已经提出了“无形文化财产”的概念,但作为通行性概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在2003年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确定。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与此同时,它又是一个颇具生长点和生命力的学术领域,近年来国内如火如荼的研究态势便可见一斑,大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研究规律的探讨,小到对特定非遗项目的调查研究,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然而,综观目前的研究成果,几乎尚未涉及到非遗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即便偶尔有所涉及,也仍旧停留在认识论哲学的基础之上。众所周知,哲学是“爱智慧”的学科,是探究形而上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论、世界观的学科,它思考的对象不仅是方方面面的现实生活,更是研究这些现实生活种目繁多的人文学科本身。因此,哲学才有“学科之母”的称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也自然有必要首先探究一下它产生的哲学基础、它存在的基本价值、研究它的基本方法论等哲学问题,也只有在探究了这些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够使非遗研究更具明晰性、方向性,更具高度和深度。

一、非遗研究兴起的哲学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和传承。那么,缘何在近年它才最终被确认提出,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呢?这似乎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诚然,影响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业时代到来的社会背景,旨在构建炫目空间、景观世界的工业时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不断被破坏的巨大威胁;商品拜物教、消费社会形成的经济背景,商品至上、消费至上的经济时代导致人们步履匆匆、欲壑难填,旧有的艺术与工艺品早已无法满足食利者的欲望之心;世俗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大行其道的文化背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大众文化的甚嚣尘上,以“求新”为名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与冲击,这些都使人们不得不反思寻找被遗忘的家园。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还有其更为深刻的哲学背景与缘由。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应,人类哲学史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存在论的大致线性发展。所谓本体论哲学也即是一种以“预成”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哲学,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古希腊的肇始之初便基本是这种思维模式。众所周知,古希腊哲学家在思考万事万物产生之时,一般认为事物是不会从“无”、“不存在”产生出来的,这也即是说,他们在思及宇宙万物产生时总是预先设定了一个“最高实体”,这个“实体”可以是现实之物(比如泰勒斯所说的“水”),也可以是抽象之物(比如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他们认为正是这些“最高实体”衍生了世间万事万物。这种本体预成思维模式在黑格尔的“绝对理念”那里达到了顶峰,期间有不同的哲学家沿着这条思维路向提出了不同的“最高实体”。这种哲学思维模式“虽然表征了人类寻求世界终极解释的努力,反映了人类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与升华,但却有忽略人类主体性以及活生生的存在现象之嫌,也存有导致神学神秘主义之危险”①。

近代哲学由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始转向了一种认识构成论哲学思维。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加强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作为主体开始从一直被压抑的世界“客体”挣脱出来,开始思考“客体”、“分析”客体并最终“认识”客体。这种哲学思维模式在人类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鼓励下,开始认为只要将世界无限的细分,就可以无限地认识世界,人类作为世界万物的主宰所向披靡、无所不能。世界作为“客体”是可以无限被认识,甚至可以无限被改造。诚然,人类的认识能力、创造能力在这种哲学思维模式的指导下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破坏能力、自我戕害能力也随之提高。两次世界大战、全球升温、新型病毒的全球蔓延、工具理性的压抑、自然环境的压力、人文环境的不断破坏等等随之而来,人类认识能力自信的无限膨胀,导致了可怕的“人类中心主义”,并最终形成了人类——世界、主体——客体之间无法逾越的对峙与鸿沟。人类就是在这种极度盲目而热烈的自信思维模式下,不断对过往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进行着无情的破坏,也正是在这种哲学思维模式之下,文化遗产问题才真正开始成为一个问题。

对这种认识论哲学思维模式弊端的反思走向了存在生成论哲学。存在生成论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其特征为:重过程而非本质,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创造而非预定,重个性、差异而非反中心、同一,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②等等。对认识论哲学的反思其实从马克思辩证哲学就已经开始,比如马克思对“异化”现象的批判等,但直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形成,才真正走向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天地。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对于“人在世界之中”的论述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海德格尔关于“诗意栖居”的命题,为人类文化与美学规划了审美理想;海德格尔毕生追求的“天地人神四方会游”则为人类审美化生存提示了归家之路;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关于技术、时间的思考则为现代文化、哲学敲响了觉醒的警钟。人类不应该再存在于世界之外,不应当再主客二分,不应当再设想自己与自然、与他人处在对立的境地,而该重新回到“前苏格拉底”诗意的时代,寻找自己弄丢的美丽家园。也许,正是在这种哲学思潮的感召与感染下,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在认识论的道路上走得太快太远,才开始惊醒是人类自己破坏了自己诗意的家园,才开始担忧脚步太快而遗失了文化的灵魂。换言之,也正是在认识论哲学弊端四起、存在论哲学强力反思之始,人类才真正开始思考过往对待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态度,开始挽留与保护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财产,开始研究这些财产所存在的整个生态环境。

二、非遗研究的理论研究方法

就目前研究状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在实践层面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法国社会学所倡导的田野调查方法。也即是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特质、存在环境来讲,田野调查方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深入民间调查,切实掌握非遗的存在范围与存在特征,进一步整理、挖掘非遗的保护策略都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就理论层面上,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方法是文化生态学。在生态学基础上衍生的文化生态理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非遗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在国内研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生态学面对整个文化生态系统,关注文化研究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系统影响,为非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法支撑。但在我们看来,非遗研究的理论方法指导还不够完善,尚未达到一定的哲学高度与方法论思考。

既然如上文所述,非遗研究所产生的哲学背景与哲学环境是存在论哲学,那么我们认为非遗研究最为合适的理论研究方法应当是审美文化生态现象学方法。此种理论方法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更能清楚指涉非遗研究的性质、内涵、研究对象等。通过“审美文化生态现象学”这个名称,我们也可大致了解,它主要关涉非遗的三个方面的特征:审美价值、文化属性、存在论哲学视阈。这三个方面是非遗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可以共同引升为非遗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指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与发展必然也会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总结前人的定义,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我们通常所提及的文化概念,则大多数情况下仅指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伴随着认识论哲学弊端的日益显露,在20世纪中期兴起了一门新的文化研究学说——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以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为基础,将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与其所处的各种环境联系考察,“它运用了系统论的有关原理,发展地看问题,把人类文化放到具体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加以研究,并着重强调文化与环境的互动”③,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与方法论优势。“它使人们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有生命的生态系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化与它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生态平衡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等等。”④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环境的变化对于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故而,文化生态学研究对于非遗保护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文化生态作为一般的文化研究方法,尽管对非遗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却并没有更多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属性与价值,换言之,此种方法具有普适性,却并不一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属性与核心价值是什么呢?非遗作为人类的长期社会实践的创造产物,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其价值也是多元的。比如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等。然就其作为人类宝贵精神财富遗产,作为普世人类诗化存在的手段与状态而讲,它最为重要与独特的价值应该是审美价值。国内有的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比如丁永祥先生在其名为《当代美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中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审美的密切程度,民俗技艺的审美性质以及民众对非遗的接受程度,详细论证了“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审美愉悦”,他们“最关注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⑤。何为审美价值呢?简单来讲,即是审美的愉悦性和超越性。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多关注的是上流阶层的愉悦与超越,如高雅的歌剧、美妙的轻音乐、堂皇的影视剧作等等。与此同时,却在不断遗忘与破坏着社会下层的审美感观,非物质遗产文化的重要性恰在此处体现,它能够满足普世大众的审美需求与审美趣味,它能够使普世大众在辛苦的劳作之余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暂时忘却生计所迫的世间纷纷扰扰。因此,它是一种关涉普世大众的审美文化、超脱文化,应当在非遗研究文化生态之前加上“审美”定语,也即是审美文化生态。“审美文化生态”一词并不是我们首创的,早在2008年就有学者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并认为“所谓审美文化生态,指的就是审美文化赖以生成、发展、变化的环境总和或有机完整系统。它以与审美文化关系的远近,由远及近大体包括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价值观念(包括哲学、宗教、道德、风俗等观念性态的精神文化)等直接或间接与审美文化生成发展有联系的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⑥。此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高小康教授也认为审美文化生态研究“是从地域差异、传承演变、群落认同和文化空间等各种关系的联系中考察审美文化发展演变过程的现实活态特征与当代中国的特殊性问题”⑦,并考察了自然与文化的审美诗意关联、城市群落的审美趣味以及当代审美文化的文化生态环境。这些学者们共同认识到了非遗的审美与文化生态属性的重要性,将二者结合探究非遗的存在与发展是必要的。

此外,正如上文所讲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不能忽略其存在的哲学背景。既然非遗研究的兴起是在存在论哲学背景下展开的,那么也如海德格尔所讲,“存在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⑧,而这种思维方式就是通过对物质和精神实体的一种“悬隔”,直抵事物本身,从而对事物进行一种“本质直观”。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来讲,此种研究方法的内涵大致可以概括以下几点:第一,回到事情本身,回到人类精神的自然与文化基础,探索人类精神与存在的本然诗性关联。第二,对认识论哲学所带来的工具理性、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对外在敌对的态度加以“悬隔”,以一种“存在于世界之中”的诗性态度“存在”。第三,“扭转人与自然的纯粹工具的,计算性的处理方式,走向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的交往方式。”⑨正如前文所述,非遗存在的整生环境十分重要,而过往那种对自然、社会不断攫取与破坏工具计算性处理方式必须走向一种“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主体间性处理方式,人类时刻不能忘记自我就存在于这种环境之中,而不是置身其外。第四,走向一种“前苏格拉底”毫无遮蔽的诗意澄明境界,反思“启蒙主义”以来“理性”带给人们的热烈与盲目。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现象学方法的终极指向便是让人们不断去蔽,从而重新发现“存在”、发现人类在世中的诗性存在。第五,从完全的祛魅回归到一种部分赋魅的状态。认识论哲学所开启的理性让人类的自信心无限度膨胀,认为可以为自然、为社会甚至于为世界一切祛魅。现代人类在“理性”的鼓动之下早已变得热烈盲目、无所敬畏,甚至连自己的神圣精神家园(比如非遗)都践踏脚下,毫不见惜。然而,正如西方有的学者所讲的那样,其实“只有当自然的他者性和陌生化拥有一种深不可测性的时候,那种对非人自然的尊重和敬畏的感情才会树立起来”⑩,这也即是说,现代人类也有必要对自然、对过往的精神文明等怀有一定的敬畏之下,认可它们身上所存有之“魅”。

综上所论,非遗的理论方法指导必须兼顾到“审美”、“文化生态”、“现象学”三方面,所以我们提出了审美文化生态现象学方法,希冀对非遗理论方法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问题:

从认识论价值到存在论价值在美国著名古典政治哲学家、思想家列奥·施特劳斯看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关键,在现代性进程中兴起与完成的现代社会科学更多关注的是绩效、功用、成果等事实,而几近忘却了价值本身。

在现代社会科学看来,价值问题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社会无限发展、经济充分发达、体制构造完美,每一种目的、每一种价值就自然会得到辩护和认可。如此,我们便可以搁置对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等价值问题的思考,只去追求最终的成果事实便可;我们便可以将古希腊哲学家们思考的“美好生活”直接置换为“成功生活”,而所谓成功生活不过是“基于对权力、金钱及赞誉的自我陶醉和永无休止的追求”;我们便可以不顾善恶质询的前提,不断追逐现代社会科学所规划的“自我权利”。此种价值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没有真正关心价值本身,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功利性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过程中,所谓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政治价值甚至于教育价值都是出于一种认识论哲学所导致的功利性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在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唯一重视的方面。目前,单纯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已对保护工作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当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认识论价值我们不能全盘否认,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教育、文化内容,对于我们充分认识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认同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仅停留在这些认识论价值上,并没有真正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论价值,我们也将此种价值称之为诗性价值或全生价值。

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里读出了存在主义的真谛——诗意的栖居,意味深长、影响深远。此后想要抵抗现代性所带来系列后果的哲学家们对此狂热推崇,且想藉此逃脱“工具牢笼”(韦伯语)、抵抗“白色社会”(鲍德里亚语)、匡正“价值位移”(舍勒语),规约“全自由人”(福柯语)等等。然而,以为找到了抵抗整个工业、后工业时代利器的人们,在扛着“诗意栖居”的大纛踌躇满志、一路狂奔之时,却根本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到底是谁来诗意的栖居?换言之,诗意栖居的主体是谁?其实,荷尔德林诗里早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充满劳绩的人们”。诗意栖居的主体至少在荷尔德林看来不是那些自命不凡的政客,不是腰缠万贯的富豪,亦不是养尊处优的中产阶级,而是充满劳绩的普罗大众。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海德格尔说:“诗不仅仅是存在的饰物,不仅仅是稍纵即逝的热情或空无。更是一种旨趣,一种娱乐。诗是历史的基础,因而它并非文明的外观,更绝非‘有教养者’的‘表现’。”然而,普罗大众如何诗意的栖居?或者讲,如何保障普罗大众诗意的栖居呢?答案就在普罗大众所醉心、愉悦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之中。当我们看到八旬老人饿着肚子也要唱句家乡戏,农村老汉推着板车也要哼着小调,乡间妇女溪涧洗衣时也愉快地唱着民谣,民间艺人苦于陶瓷烧制技术无人来继嚎啕大哭时,也许才能真正明白这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最深、最富意味的价值。也许正是在上述的那些状态中,一个个作为“存在者”的普罗大众才能在时间的无限敞开中体味“存在”,我们才能真正称他们在“存在”。

综上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应当照顾到其产生的存在论哲学土壤,并在存在论哲学视阈下探究其全生价值与理论研究方法。如此,才更够将非遗研究更深、更远地推广。

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篇5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 教学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手段。今天的社会对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专业课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最基本部分,是提高研究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直接途径,因此,提高专业课教学水平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不断涌现。表观遗传学是近几年来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其理论与技术已经广泛渗透至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的各个学科。表观遗传学是我们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模块的主干课程。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笔者主要针对研究生表观遗传学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1 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生物医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求教师的技术知识层次能跟上生物医学实验技术推广周期不断缩短的趋势。我们在研究生的表观遗传学教学中,随时进行文献调研,密切关注最新高水平期刊和学术会议的相关信息,不断补充传达的最新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研究活跃的肿瘤、衰老、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与表观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营养、环境、应激、细胞代谢在表观遗传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机制。这些新知识非常受研究生的欢迎,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通过这些新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研究生的学习视野,启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文献调研和学术研讨的习惯,逐步形成和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为即将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反过来能进一步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 改革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表观遗传学知识结构体系

与经典遗传学以研究基因序列决定生物学功能为核心相比,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基于染色质事件对于这些“表观遗传密码”的建立和维持的机制,及其如何决定细胞的表型和个体的发育。在表观遗传学研究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引导研究生关注表观遗传学学科的发展动态,密切注意学科的交叉和延伸,紧跟表观遗传学的发展方向和学科发展的突破点。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表观遗传学学科领域发展最活跃最富潜力的研究方向上,例如表观遗传机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细胞代谢与表观遗传变化的关系等。表观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新研究领域。它不仅对基因表达、调控、遗传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肿瘤、免疫、病毒感染复制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和防治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内容包括:表观遗传学概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siRNA与miRNA介导的调控,表观遗传学与疾病,表观遗传学与癌症,天然产物及中草药的发展对表观遗传学的展望,表观遗传学的治疗进展。上述内容形成完整的表观遗传学知识结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选择地插入一些小型专题讲座及相关的研究历史背景资料的方式,介绍和强调学习和掌握表观遗传学的重要性,既活跃了课堂,又把课程从枯燥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同时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相关的知识面[2]。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前沿进展内容的加入,如代谢、营养、环境等影响因素与表观遗传学的相关进展。

3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所授课的对象是已具备一定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科学地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表达个人思想见解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本课堂选课人数一般在十人左右,因此课堂教学的特点在于小班授课。由于是小班教学,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增强了师生之间互动的可能性,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课堂授课、学生参与研讨、学生讲授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讲授、研论、文献调研、学术讲座、论文报告、文献综述等多种方式并重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让研究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研讨,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这种教学方式为研究生迅速进入科研工作的角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电子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同时采用图片、视频播放、动画等多种方式的应用。倡导启发式教育,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结合科研最新进展情况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步得到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由于受学时限制而不能在课堂上详细介绍的前沿内容可使用讨论法,安排学生课后自学,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得到解决。还可以在部分单元结束后,要求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结合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撰写小专题报告,组织交流讨论,以便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拓宽知识面。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孥,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倡导自学,组织讨论,是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4 多种考核方式结合,检验教学效果。

在研究生的考核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对课内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采用综述、专题小报告、PPT汇报、模拟课题设计等综合考核方式,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才有利于研究生即打好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其重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增强。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受多因素复杂交错影响的,要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要保证培养研究生的客观条件充足,又要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研究生教育只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才能不断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表观遗传学既是目前迅速发展的学科和热点领域,在生物医学各种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也是我们学院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定向遗忘;代价――收益;T/NT范式;ERP;FMRI

有时,我们希望自己能够记住与任务有关的信息.而另外一些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忘记不再有关的、甚至是对当前行为造成干扰的信息。记忆与遗忘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反义词,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来说,一个没有很好遗忘功能的记忆系统不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记忆系统。而定向遗忘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对于自然遗忘的研究又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研究遗忘的通道。近十年来,在记忆领域,大量研究探讨了有意遗忘的可能性及其机制。

1定向遗忘的研究范式

定向遗忘(Directed Forgetting)因强调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其研究与自然遗忘的研究有所不同,是有关记忆研究的另一类实验范式。到目前为止,对定向遗忘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 基于代价――收益原则的定向遗忘范式;还有一种是强调抑制机制的T/NT定向遗忘(有意遗忘)范式。

1.1 基于代价――收益原则的定向遗忘范式

在这类程序中,当一个或一组项目呈现完之后,向被试呈现一个提示刺激,告诉被试前面的项目需要记住,或者需要忘记。该范式有两种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种称作单一项目提示法或单字法(single-item-cueing method or word method)。在这种方法中,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测试阶段。在学习阶段中实验者按照一定比便安排遗忘项目和记住项目的数量比值(一般按照1∶1的比例),项目一个个呈现,每呈现完一个项目立即随机呈现要求记住或遗忘的指示符。例如遗忘项目一般用一个外显指示符“遗忘或F”来标记,而记住项目用“记住或R”来表明。项目全部呈现完以后,间隔一定时间,进入记忆测试阶段。单字法的测量方式为直接比较记忆项目和遗忘项目之间记忆测试成绩,如果记忆项和遗忘项之间的成绩差异非常显著,那就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效应。

另一种方法称作成组提示法或项目表法(blocked-cueing or list method)。在这种方法中,提示出现在一组项目之后。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开始,告诉被试他们会看到一些词,他们需要记住这些词。在半数的词(词表1)呈现完之后,告诉其中一组被试忘掉他们刚才所学过的词(F组)而告诉另一组被试记着这些词(R组)。例如,在词表1呈现完之后,告诉F组的被试,他们刚才看到的那些词“事实上是一个练习,目的是让你熟悉词的呈现速度和词的类型。你现在应该把这些词从头脑中清除出去,尽量忘掉它们,不要让它们干扰你学习下面将要呈现的实验词表”。词表1呈现完之后,两组被试继续学习另外一些词(词表2),并且均被告知应该记住这些词。在完成对词表2的学习后,进入记忆测试阶段。项目表法测量方法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中一种方式是基于代价―获益的分析,即比较两种实验条件下遗忘项或记忆项的成绩;因此,定向遗忘效应主要以R实验条件下记忆材料的成绩为基线。如果F实验条件下前半部分的成绩劣于R实验条件下前半部分的成绩,那么定向遗忘的代价(the cost of the directed forgetting)是明显的,即定向遗忘现象越明显;如果F实验条件下后半部分的成绩优于R实验条件下后半部分的成绩,那么定向遗忘的获益(the benefit of the directed forgetting)是明显的。另一种方式是指在F实验条件下,直接比较前半部分材料和后半部分材料之间的成绩,如果记忆项和遗忘项之间的成绩差异非常显著,那就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效应。

1.2 T/NT(想/不要想)研究范式

此范式最早是由Anderson和Green(2001)提出,最初是用来研究人们的观念压抑问题,由于其涉及到主动抑制机制,后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定向遗忘的研究中。

此范式包括三个阶段:①学习阶段。被试学习一些由刺激词和反应词所构成的无关词对(ordeal-roach)。②想/不要想(think/no-think)阶段。被试首先熟悉哪些刺激需要他/她们阻止其相关的项目进入头脑,然后完成“想”和“不要想”任务。其中,“想”条件要求被试在看到刺激词之后,尽可能快地报告相应的反应词。“不要想”条件则要求被试在看到刺激词之后,不要想相应的反应词。此外,实验者还操作了“想”和“不要想”条件试验的重复次数(分别为0、1、8或16次)。③线索回忆阶段。实验者使用两种回忆线索,其中,一种线索曾经作为刺激词在前面的阶段中出现过(如ordeal),另一种线索为独立线索,即反应词所对应的范畴的名称以及反应词的第一个字母(如insect-r)。实验要求被试回忆适合线索的学过的词。结果发现,同“想”条件(基线条件)相比,“不要想”条件下,正确回忆的百分数要低,于是就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效应。此外,遗忘随着“不要想”试验重复次数的增加而增多。上述结果不受线索类型的影响。

2定向遗忘的机制

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群集智能蚁群算法粒子群算

1什么是智能算法

智能计算也有人称之为“软计算”,是们受自然(生物界)规律的启迪,根据其原理,模仿求解问题的算法。从自然界得到启迪,模仿其结构进行发明创造,这就是仿生学。这是我们向自然界学习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仿生原理进行设计(包括设计算法),这就是智能计算的思想。这方面的内容很多,如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模拟退火技术和群集智能技术等。

2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简称ann)是在对人脑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认识理解基础之上模拟其结构和智能行为的一种工程系统。早在本世纪40年代初期,心理学家mcculloch、数学家pitts就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第一个数学模型,从此开创了神经科学理论的研究时代。其后,frosenblatt、widrow和j.j.hopfield等学者又先后提出了感知模型,使得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得以蓬勃发展。wWW.lw881.com

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是神经元(神经细胞),它是处理人体内各部分之间相互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据神经生物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人的一个大脑一般有1010~1011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由一个细胞体,一个连接其他神经元的轴突和一些向外伸出的其它较短分支——树突组成。轴突的功能是将本神经元的输出信号(兴奋)传递给别的神经元。其末端的许多神经末梢使得兴奋可以同时传送给多个神经元。树突的功能是接受来自其它神经元的兴奋。神经元细胞体将接受到的所有信号进行简单处理(如:加权求和,即对所有的输入信号都加以考虑且对每个信号的重视程度——体现在权值上——有所不同)后由轴突输出。神经元的树突与另外的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相连的部分称为突触。

2.1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的神经元广泛互连而成的系统,它的这一结构特点决定着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高速信息处理的能力。人脑的每个神经元大约有103~104个树突及相应的突触,一个人的大脑总计约形成1014~1015个突触。用神经网络的术语来说,即是人脑具有1014~1015个互相连接的存储潜力。虽然每个神经元的运算功能十分简单,且信号传输速率也较低(大约100次/秒),但由于各神经元之间的极度并行互连功能,最终使得一个普通人的大脑在约1秒内就能完成现行计算机至少需要数10亿次处理步骤才能完成的任务。

人工神经网络的知识存储容量很大。在神经网络中,知识与信息的存储表现为神经元之间分布式的物理联系。它分散地表示和存储于整个网络内的各神经元及其连线上。每个神经元及其连线只表示一部分信息,而不是一个完整具体概念。只有通过各神经元的分布式综合效果才能表达出特定的概念和知识。

由于人工神经网络中神经元个数众多以及整个网络存储信息容量的巨大,使得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信息处理能力。即使输入信息不完全、不准确或模糊不清,神经网络仍然能够联想思维存在于记忆中的事物的完整图象。只要输入的模式接近于训练样本,系统就能给出正确的推理结论。

正是因为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特点和其信息存储的分布式特点,使得它相对于其它的判断识别系统,如:专家系统等,具有另一个显著的优点:健壮性。生物神经网络不会因为个别神经元的损失而失去对原有模式的记忆。最有力的证明是,当一个人的大脑因意外事故受轻微损伤之后,并不会失去原有事物的全部记忆。人工神经网络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某些原因,无论是网络的硬件实现还是软件实现中的某个或某些神经元失效,整个网络仍然能继续工作。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的处理单元。只有当神经元对所有的输入信号的综合处理结果超过某一门限值后才输出一个信号。因此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高度非线性的超大规模连续时间动力学系统。它突破了传统的以线性处理为基础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局限,标志着人们智能信息处理能力和模拟人脑智能行为能力的一大飞跃。

2.2几种典型神经网络简介

2.2.1多层感知网络(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

在1986年以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出版的《paralleldistributedprocessing》一书中,完整地提出了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并被广泛接受。多层感知网络是一种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的阶层型神经网络。典型的多层感知网络是三层、前馈的阶层网络,即:输入层i、隐含层(也称中间层)j和输出层k。相邻层之间的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即下一层的每一个神经元与上一层的每个神经元都实现全连接,而且每层各神经元之间无连接。

但bp网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它存在以下一些主要缺陷:学习收敛速度太慢、网络的学习记忆具有不稳定性,即:当给一个训练好的网提供新的学习记忆模式时,将使已有的连接权值被打乱,导致已记忆的学习模式的信息的消失。

2.2.2竞争型(kohonen)神经网络

它是基于人的视网膜及大脑皮层对剌激的反应而引出的。神经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视网膜中,有许多特定的细胞,对特定的图形(输入模式)比较敏感,并使得大脑皮层中的特定细胞产生大的兴奋,而其相邻的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被抑制。对于某一个输入模式,通过竞争在输出层中只激活一个相应的输出神经元。许多输入模式,在输出层中将激活许多个神经元,从而形成一个反映输入数据的“特征图形”。竞争型神经网络是一种以无教师方式进行网络训练的网络。它通过自身训练,自动对输入模式进行分类。竞争型神经网络及其学习规则与其它类型的神经网络和学习规则相比,有其自己的鲜明特点。在网络结构上,它既不象阶层型神经网络那样各层神经元之间只有单向连接,也不象全连接型网络那样在网络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层次界限。它一般是由输入层(模拟视网膜神经元)和竞争层(模拟大脑皮层神经元,也叫输出层)构成的两层网络。两层之间的各神经元实现双向全连接,而且网络中没有隐含层。有时竞争层各神经元之间还存在横向连接。竞争型神经网络的基本思想是网络竞争层各神经元竞争对输入模式的响应机会,最后仅有一个神经元成为竞争的胜者,并且只将与获胜神经元有关的各连接权值进行修正,使之朝着更有利于它竞争的方向调整。神经网络工作时,对于某一输入模式,网络中与该模式最相近的学习输入模式相对应的竞争层神经元将有最大的输出值,即以竞争层获胜神经元来表示分类结果。这是通过竞争得以实现的,实际上也就是网络回忆联想的过程。

除了竞争的方法外,还有通过抑制手段获取胜利的方法,即网络竞争层各神经元抑制所有其它神经元对输入模式的响应机会,从而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获胜神经元。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称为侧抑制的方法,即每个神经元只抑制与自己邻近的神经元,而对远离自己的神经元不抑制。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图象边缘处理,解决图象边缘的缺陷问题。

竞争型神经网络的缺点和不足:因为它仅以输出层中的单个神经元代表某一类模式。所以一旦输出层中的某个输出神经元损坏,则导致该神经元所代表的该模式信息全部丢失。

2.2.3hopfield神经网络

1986年美国物理学家j.j.hopfield陆续发表几篇论文,提出了hopfield神经网络。他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理论中的能量函数方法研究反馈人工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并利用此方法建立求解优化计算问题的系统方程式。基本的hopfield神经网络是一个由非线性元件构成的全连接型单层反馈系统。

网络中的每一个神经元都将自己的输出通过连接权传送给所有其它神经元,同时又都接收所有其它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息。即:网络中的神经元t时刻的输出状态实际上间接地与自己的t-1时刻的输出状态有关。所以hopfield神经网络是一个反馈型的网络。其状态变化可以用差分方程来表征。反馈型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稳定状态。当网络达到稳定状态的时候,也就是它的能量函数达到最小的时候。这里的能量函数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能量函数,而是在表达形式上与物理意义上的能量概念一致,表征网络状态的变化趋势,并可以依据hopfield工作运行规则不断进行状态变化,最终能够达到的某个极小值的目标函数。网络收敛就是指能量函数达到极小值。如果把一个最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转换成网络的能量函数,把问题的变量对应于网络的状态,那么hopfield神经网络就能够用于解决优化组合问题。

对于同样结构的网络,当网络参数(指连接权值和阀值)有所变化时,网络能量函数的极小点(称为网络的稳定平衡点)的个数和极小值的大小也将变化。因此,可以把所需记忆的模式设计成某个确定网络状态的一个稳定平衡点。若网络有m个平衡点,则可以记忆m个记忆模式。

当网络从与记忆模式较靠近的某个初始状态(相当于发生了某些变形或含有某些噪声的记忆模式,也即:只提供了某个模式的部分信息)出发后,网络按hopfield工作运行规则进行状态更新,最后网络的状态将稳定在能量函数的极小点。这样就完成了由部分信息的联想过程。

hopfield神经网络的能量函数是朝着梯度减小的方向变化,但它仍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能量函数陷入到局部极小值,它将不能自动跳出局部极小点,到达全局最小点,因而无法求得网络最优解。

3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s)是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广为应用的、高效的随机搜索与优化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群体搜索策略和群体中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搜索不依赖于梯度信息。它是在70年代初期由美国密执根(michigan)大学的霍兰(holland)教授发展起来的。1975年霍兰教授发表了第一本比较系统论述遗传算法的专著《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中的适应性》(《adaptationinnaturalandartificialsystems》)。遗传算法最初被研究的出发点不是为专门解决最优化问题而设计的,它与进化策略、进化规划共同构成了进化算法的主要框架,都是为当时人工智能的发展服务的。迄今为止,遗传算法是进化算法中最广为人知的算法。

近几年来,遗传算法主要在复杂优化问题求解和工业工程领域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结果,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发展过程中,进化策略、进化规划和遗传算法之间差异越来越小。遗传算法成功的应用包括:作业调度与排序、可靠性设计、车辆路径选择与调度、成组技术、设备布置与分配、交通问题等等。

3.1特点

遗传算法是解决搜索问题的一种通用算法,对于各种通用问题都可以使用。搜索算法的共同特征为:①首先组成一组候选解;②依据某些适应性条件测算这些候选解的适应度;③根据适应度保留某些候选解,放弃其他候选解;④对保留的候选解进行某些操作,生成新的候选解。在遗传算法中,上述几个特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基于染色体群的并行搜索,带有猜测性质的选择操作、交换操作和突变操作。这种特殊的组合方式将遗传算法与其它搜索算法区别开来。

遗传算法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遗传算法从问题解的串集开始嫂索,而不是从单个解开始。这是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算法的极大区别。传统优化算法是从单个初始值迭代求最优解的;容易误入局部最优解。遗传算法从串集开始搜索,覆盖面大,利于全局择优。(2)许多传统搜索算法都是单点搜索算法,容易陷入局部的最优解。遗传算法同时处理群体中的多个个体,即对搜索空间中的多个解进行评估,减少了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风险,同时算法本身易于实现并行化。

(3)遗传算法基本上不用搜索空间的知识或其它辅助信息,而仅用适应度函数值来评估个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遗传操作。适应度函数不仅不受连续可微的约束,而且其定义域可以任意设定。这一特点使得遗传算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

(4)遗传算法不是采用确定性规则,而是采用概率的变迁规则来指导他的搜索方向。

(5)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性。遗传算法利用进化过程获得的信息自行组织搜索时,硬度大的个体具有较高的生存概率,并获得更适应环境的基因结构。

3.2运用领域

前面描述是简单的遗传算法模型,可以在这一基本型上加以改进,使其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列举了一些遗传算法的应用领域:①优化:遗传算法可用于各种优化问题。既包括数量优化问题,也包括组合优化问题。②程序设计:遗传算法可以用于某些特殊任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③机器学习:遗传算法可用于许多机器学习的应用,包括分类问题和预测问题等。④经济学:应用遗传算法对经济创新的过程建立模型,可以研究投标的策略,还可以建立市场竞争的模型。⑤免疫系统:应用遗传算法可以对自然界中免疫系统的多个方面建立模型,研究个体的生命过程中的突变现象以及发掘进化过程中的基因资源。⑥进化现象和学习现象:遗传算法可以用来研究个体是如何学习生存技巧的,一个物种的进化对其他物种会产生何种影响等等。⑦社会经济问题:遗传算法可以用来研究社会系统中的各种演化现象,例如在一个多主体系统中,协作与交流是如何演化出来的。

4模拟退火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来源于固体退火原理,将固体加温至充分高,再让其徐徐冷却,加温时,固体内部粒子随温升变为无序状,内能增大,而徐徐冷却时粒子渐趋有序,在每个温度都达到平衡态,最后在常温时达到基态,内能减为最小。根据metropolis准则,粒子在温度t时趋于平衡的概率为e-δe/(kt),其中e为温度t时的内能,δe为其改变量,k为boltzmann常数。用固体退火模拟组合优化问题,将内能e模拟为目标函数值f,温度t演化成控制参数t,即得到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模拟退火算法:由初始解i和控制参数初值t开始,对当前解重复“产生新解计算目标函数差接受或舍弃”的迭代,并逐步衰减t值,算法终止时的当前解即为所得近似最优解,这是基于蒙特卡罗迭代求解法的一种启发式随机搜索过程。退火过程由冷却进度表(coolingschedule)控制,包括控制参数的初值t及其衰减因子δt、每个t值时的迭代次数l和停止条件s。

5群体(群集)智能(swarmintelligence)

受社会性昆虫行为的启发,计算机工作者通过对社会性昆虫的模拟产生了一系列对于传统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法,这些研究就是群集智能的研究。群集智能(swarmintelligence)中的群体(swarm)指的是“一组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直接通信或者间接通信(通过改变局部环境)的主体,这组主体能够合作进行分布问题求解”。而所谓群集智能指的是“无智能的主体通过合作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特性”。群集智能在没有集中控制并且不提供全局模型的前提下,为寻找复杂的分布式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基础。

群集智能的特点和优点:群体中相互合作的个体是分布式的(distributed),这样更能够适应当前网络环境下的工作状态;没有中心的控制与数据,这样的系统更具有鲁棒性(robust),不会由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个体的故障而影响整个问题的求解。可以不通过个体之间直接通信而是通过非直接通信(stimergy)进行合作,这样的系统具有更好的可扩充性(scalability)。由于系统中个体的增加而增加的系统的通信开销在这里十分小。系统中每个个体的能力十分简单,这样每个个体的执行时间比较短,并且实现也比较简单,具有简单性(simplicity)。因为具有这些优点,虽说群集智能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存在许多困难,但是可以预言群集智能的研究代表了以后计算机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计算智能(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领域有两种基于群智能的算法,蚁群算法(antcolonyoptimization)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前者是对蚂蚁群落食物采集过程的模拟,已经成功运用在很多离散优化问题上。

5.1蚁群优化算法

受蚂蚁觅食时的通信机制的启发,90年代dorigo提出了蚁群优化算法(antcolonyoptimization,aco)来解决计算机算法学中经典的“货郎担问题”。如果有n个城市,需要对所有n个城市进行访问且只访问一次的最短距离。

在解决货郎担问题时,蚁群优化算法设计虚拟的“蚂蚁”将摸索不同路线,并留下会随时间逐渐消失的虚拟“信息素”。虚拟的“信息素”也会挥发,每只蚂蚁每次随机选择要走的路径,它们倾向于选择路径比较短的、信息素比较浓的路径。根据“信息素较浓的路线更近"的原则,即可选择出最佳路线。由于这个算法利用了正反馈机制,使得较短的路径能够有较大的机会得到选择,并且由于采用了概率算法,所以它能够不局限于局部最优解。

蚁群优化算法对于解决货郎担问题并不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但首先,它提出了一种解决货郎担问题的新思路;其次由于这种算法特有的解决方法,它已经被成功用于解决其他组合优化问题,例如图的着色(graphcoloring)以及最短超串(shortestcommonsupersequence)等问题。

5.2粒子群优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是一种进化计算技术(evolutionarycomputation),有eberhart博士和kennedy博士发明。源于对鸟群捕食的行为研究。

pso同遗传算法类似,是一种基于叠代的优化工具。系统初始化为一组随机解,通过叠代搜寻最优值。但是并没有遗传算法用的交叉(crossover)以及变异(mutation)。而是粒子在解空间追随最优的粒子进行搜索。

同遗传算法比较,pso的优势在于简单容易实现并且没有许多参数需要调整。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函数优化,神经网络训练,模糊系统控制以及其他遗传算法的应用领域。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也是起源对简单社会系统的模拟,最初设想是模拟鸟群觅食的过程,但后来发现pso是一种很好的优化工具。

5.2.1算法介绍

pso模拟鸟群的捕食行为。一群鸟在随机搜索食物,在这个区域里只有一块食物。所有的鸟都不知道食物在那里。但是他们知道当前的位置离食物还有多远。那么找到食物的最优策略是什么呢。最简单有效的就是搜寻目前离食物最近的鸟的周围区域。

pso从这种模型中得到启示并用于解决优化问题。pso中,每个优化问题的解都是搜索空间中的一只鸟。我们称之为“粒子”。所有的粒子都有一个由被优化的函数决定的适应值(fitnessvalue),每个粒子还有一个速度决定他们飞翔的方向和距离。然后粒子们就追随当前的最优粒子在解空间中搜索。

pso初始化为一群随机粒子(随机解),然后通过叠代找到最优解,在每一次叠代中,粒子通过跟踪两个“极值”来更新自己。第一个就是粒子本身所找到的最优解,这个解叫做个体极值pbest,另一个极值是整个种群目前找到的最优解,这个极值是全局极值gbest。另外也可以不用整个种群而只是用其中一部分最优粒子的邻居,那么在所有邻居中的极值就是局部极值。

5.2.2pso算法过程

①种群随机初始化。

②对种群内的每一个个体计算适应值(fitnessvalue)。适应值与最优解的距离直接有关。

③种群根据适应值进行复制。

④如果终止条件满足的话,就停止,否则转步骤②。

从以上步骤,我们可以看到pso和遗传算法有很多共同之处。两者都随机初始化种群,而且都使用适应值来评价系统,而且都根据适应值来进行一定的随机搜索。两个系统都不是保证一定找到最优解。但是,pso没有遗传操作如交叉(crossover)和变异(mutation),而是根据自己的速度来决定搜索。粒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有记忆。

与遗传算法比较,pso的信息共享机制是很不同的。在遗传算法中,染色体(chromosomes)互相共享信息,所以整个种群的移动是比较均匀的向最优区域移动。在pso中,只有gbest(orlbest)给出信息给其他的粒子,这是单向的信息流动。整个搜索更新过程是跟随当前最优解的过程。与遗传算法比较,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所有的粒子可能更快的收敛于最优解。

现在已经有一些利用pso代替反向传播算法来训练神经网络的论文。研究表明pso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神经网络算法,同时pso速度比较快而且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6展望

目前的智能计算研究水平暂时还很难使“智能机器”真正具备人类的常识,但智能计算将在21世纪蓬勃发展。不仅仅只是功能模仿要持有信息机理一致的观点。即人工脑与生物脑将不只是功能模仿,而是具有相同的特性。这两者的结合将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开辟很多新的研究方向。智能计算将探索智能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而这一切将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重大成就。

参考文献

[1]“ant-colonyoptimizationalgorithms(aco)”,

http://leanair4.mit.edu/docushare/dscgi/ds.py/get/file-378/rg_ee141_w8aco.pdf

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篇8

关键词: 中心体 中心法则 蛋白质

1.引言

中心体是一种存在于高等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因接近细胞核且位于细胞中心而得名。中心体由两个呈相互垂直结构的中心粒组成。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在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并在之后的分裂期中形成纺锤体,将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从而完成有丝分裂。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转录、翻译、复制等)过程,即遗传从DNA传递至RNA,再从RNA传递至蛋白质,或从DNA传递至DNA的过程。

中心体是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中心,对高等动物的遗传与进化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而中心法则是现在生物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它对生物学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是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基石。

从图1可以看出,中心法则中除了所有生物都遵照的DNA传递到RNA,再传递到蛋白质,或者DNA传递到DNA以外,还有病毒自我复制的补充,如逆转录,即RNA传递到DNA。中心体由蛋白质等组成,在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会进行自我复制。由此产生疑问:中心体的自我复制为什么不与中心法则相悖?本文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究。

2.中心体复制机理的思考

2.1中心体复制是DNA复制方式的重复?

中心体的自我复制与蛋白激酶的作用有关。蛋白激酶能把腺苷三磷酸(ATP)上的γ-磷酸转移到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残基上,从而催化了蛋白质的磷酸化反应。部分核苷酸也是磷酸化而来的。DNA的最小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其组成为磷酸基团、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与经过磷酸化后的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有相似之处,因此可以推想:中心体的自我复制是不是一个中心体被转化为DNA类似物后进行的类似DNA的自我复制?中心体复制并不违反中心法则的原因是中心体复制方式与DNA复制方式重复。

2.2中心体的复制无法体现遗传信息传递?

经研究发现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等都直接导致了细胞产物的产生或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而中心体复制的意义仅在于形成纺锤体促使细胞分裂成两个,期间并不直接涉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但中心体属于细胞的一部分,本就基于遗传信息的传递而产生,在某些方面应该也是能够体现遗传信息传递的。因此这似乎不能完全成为中心体复制不违反中心法则的理由。

2.3中心体复制并非蛋白质的自我复制?

蛋白质的合成统一由细胞核物质支配,有核糖体等细胞器的参与。其过程完全符合中心法则中“DNA-RNA-蛋白质”的路径。中心体蛋白是否也由这一路径产生呢?这应该是最接近真实答案的推想了。虽然中心体复制常被描述为“自我复制”,但也许事实上它是通过酶促等一系列反应后经过转录翻译而产生新中心体的方式。

3.蛋白质复制的特例

朊病毒是一种蛋白质病毒,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坦利·B·布鲁辛纳于1982年发现。单纯的蛋白质结构代表这种病毒必须以蛋白质为模板复制,它的信息传递由蛋白质开始。这与中心法则相抵触。不过作为单纯蛋白质结构的朊病毒并不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也许它不能被算在生物范畴之内,而且它不能进行自我复制,因此它对中心法则的撼动几乎可以忽略。虽然如此,但朊病毒的发现对生物遗传的研究必定会有巨大影响,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人们会发现蛋白质在生物遗传信息方面也有隐藏的作用。

4.结语

中心法则是具有原则性的一个生物学法则,它的准确性不容撼动。而中心体的复制机理目前尚在研究中,还没有准确掌握它的复制、遗传、装配方式等,也许它对中心法则没有任何影响,但它在其他方面的研究价值仍不容小觑。如中心体复制紊乱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等,相信可以为医学增添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官兵,胡盛平.中心体异常与恶性肿瘤发生相关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24.

[2]刘瑞祥,常惠丽.遗传学的发展及其未来[J].生物学通报,1994,29(2).

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篇9

【摘要】系统介绍了遗传标记从形态学标记到分子遗传标记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DNA分子标记RFLP、RAPD、AFLP、SSR、SNP ;SSCP;DDF;CAPS等及其研究进展与应用.

【关键词 】分子标记; RFLP; RAPD; AFLP; SSR; SNP;SSCP;DDF;CAPS

根据Kinnaird(1983)等学者的定义,遗传标记是指一些具有简单遗传方式的等位基因或遗传物质。纵观用于多样性检测的标记包括早期易于鉴定的形态和生理性状,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的血型(红细胞抗原和白细胞抗原类型等免疫性状)和蛋白质变异等生化性状及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多种DNA分子标记。遗传标记主要分为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免疫学标记和DNA分子标记5种类型。理想的遗传标记应具备多态性高、遗传稳定、遗传行为简单、能检测整个基因组、不受内外环境影响、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尽量低廉、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重复性好等基本特征。DNA分子标记是DNA水平上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最能稳定遗传且信息量大,许多多态性标记在非编码区表现选择“中性”不受内外环境影响,与基因表达与否无关,检测迅速,操作也方便,因此DNA 分子标记是最理想的遗传标记。[5]

1 形态学标记 (Morphological Markers)形态学标记是人们最早利用的遗传标记,早在19世纪中期孟德尔在著名的豌豆实验,就首次将豌豆形态形状作为遗传标记应用,是生物特定的肉眼可见的特征特性,由于简单直观易于观察,长期以来用于物种的分类及鉴定。[5]

2 细胞学标记 (Cytological Genetic Markers )细胞遗传标记是指对处理过的动物个体染色体数目和形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染色体核型和带型及缺失、重复、易位、倒位等。[1]

3 生物化学标记 (Biochemical Genetic Markers )生化遗传标记是以动物体内的某些生化性状为遗传标记,主要指血清蛋白、血型及同工酶。[3]

4 免疫学标记(Immune Genetic Markers)免疫学标记是以动物的免疫学特征为遗传标记,主要指:红细胞抗原、白细胞抗原、胸腺细胞抗原等。[4]

5 DNA分子标记(DNA Molecular Genetic Markers)

DNA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除具有较高遗传稳定性外,在诸多的生物大分子中,较蛋白同功酶等还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由于DNA分子所载信息量巨大,并且相对稳定,PCR术具有高效和特异性强等特点。以下是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几种常用方法。[6]

5、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1974年Grodzicker等创立了 (RFLP)技术,它是一种以DNA―DNA杂交为基础的第一代遗传标记。RFLP的基本原理是物种的基因组DNA在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下在特定的核苷酸顺序上切割,得到大小不等的DN段,用DNA探针检测,构成多态性图谱,这种多态可以反映种内及种间的变异从而达到鉴别的目的。RFLP标记位点数量不受限制,通常可检测到的基因座位数为1―4个。克隆可表现基因组DNA多态性的探针较为困难这是RFLP技术也受到限制的一个因素,另外,实验操作较繁锁,成本费用很高,检测周期长,也限制了此技术的发展。自RFLP问世以来,已经在基因定位及分型、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疾病的基因诊断等研究中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报道的关于药用植物的RFLP研究主要选用新鲜的动植物材料,因为RFLP 要求DNA分子保存完整,使用新鲜材料便于 DNA 的提取和研究。[7]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多态性(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基本原理与RFLP大体相同,只是对DNA探针和限制性内切酶有特殊要求。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又称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是一种重复DNA小序列,为10到几百核苷酸。其对DNA探针和限制性内切酶的有很特殊要求。

5、2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或AP-PCR)RAPD技术是1990年由Wiliam和Welsh等人利用PCR技术发展的检测DNA多态性的方法。RAPD或AP-PCR 的原理是采用合成的较短的单个随机引物(一般为8―10bp),利用基因组DNA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在一定的复性温度条件下进行非特异性的PCR扩增,扩增片段多态性便反映了基因组相应区域的DNA多态性。RAPD所使用的引物各不相同,但对任一特定引物,它在基因组DNA序列上有其特定的结合位点,一旦基因组在这些区域发生DAN片段插人、缺失或碱基突变,就可能导致这些特定结合位点的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扩增产物数量和大小发生改变,表现出多态性。RAPD可用于对整个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检测,也可用于构建基因组指纹图谱。RAPD技术简单,检测速度快;成本较低;不依赖于种属特异性和基因组结构,一套引物可用于不同生物基因组分析。但RAPD标记是一个显性标记,不能鉴别杂合子和纯合子;存在共迁移问题, RAPD技术中实验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差。

DNA扩增指纹印迹(DNA Amplification Fingerprinting DAF) DAF是一种改进的RAPD分析技术, DAF分析中所使用的引物浓度更高,长度更短(一般为5一8 bp),因此它能提供更多的的谱带信息。

序列特异性扩增区(Sequence―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 是在RAP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是将目标片段进行克隆并对其末端测序,根据 RAPD 片段两端序列设计特异的引物,对待检基因 DNA 片段再进行PCR特异扩增,把与原RAPD片段相对应的单一位点鉴别出来。SCAR标记是共显性遗传,待检 DNA 间的差异可通过有无扩增产物直接显示。SCAR标记方便、快捷、可靠,可以快速检测大量个体,结果稳定性好,重现性高。单引物扩增反应(Single Primer Amplificatipn Reaction,SPAR) 是与RAPD技术相似的一种标记技术,只用一个引物,但所用的引物是在SSR的基础上设计的。这些引物能与SSR之间的间隔序列进行特异性结合,然后通过PCR技术扩增SSR之间的DNA序列,凝胶电泳分离扩增产物,分析其多态性。另外,还有一种与SPAR技术非常相似的标记技术,即ISTR ( Inverse Sequence―tagged Repeat)技术,ISTR所用的引物是在反向重复序列基础上设计的,PCR扩增的是反向重复序列之间的序列。

5、3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是1993年荷兰科学家Zbaeau和Vos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DN A多态性的一项新技术 ,是 RFLP 与PCR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有RFLP 的可靠性,又有RAPD 的方便性. 是新一代分子标记技术, ,只需极少量的DNA材料,不需要Southern杂交,不需要预知DNA的顺序信息,实验结果稳定可靠。其基本原理是基因组DNA先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的限制性片段两端在T5连接酶作用下与特定的接头连接,形成一个带接头的特异片段,通过接头序列和相邻的限制性位点序列作为引物结合位点,进行PCR扩增,由于引物的合成具有特异性,从而使扩增产物也具有特异性,PCR产物变性后,含尿素的聚丙烯酰胺变性胶上电泳,分离扩增的DN段,经放射自显影(X线片感光)或银染或荧光技术,得到被扩增的DN段谱带,通过比较,即可找出不同样品DNA谱带的差异。 [8]

5、4 微卫星简单重复顺序标记(SSR) 由Moore等于1991年创立微卫星DNA,又称微卫星标记。SSR标记的基本原理:根据微卫星序列两端互补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微卫星片段,由于核心序列串联重复数目不同,因而能够用PCR的方法扩增出不同长度的PCR产物,将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根据分离片段的大小决定基因型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10]

5、5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美国学者Lander E于1996年提出的第三代DNA遗传标记。指在基因组内DNA中某一特定核苷酸在位置上存在置换、插入、缺失等变化,从分子水平上对单个核苷酸的差异进行检测,而其中最少有一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突变频率不小于1%,人类基因组大约每 1250 bp SNP 出现一次,已有2000多个标记定位于人类染色体,其标记在人群中只有两种等位型,故亦称双等位标记。SNP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使用前景十分广泛。检测 SNP 的最佳方法是 DNA 芯片技术。随着 DNA 芯片技术的发展,其有望成为最重要最有效的分子标记技。[14]

5.6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首先由Lee 等用于研究自然微生物群体的多样性。在低温条件下,单链DNA呈现一种由内部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的三维构象,它影响了DNA在非变性凝胶中的迁移率。相同长度但不同核苷酸序列的DNA由于在凝胶中的不同迁移率而被分离。根据条带位置变化来判断目的片段中是否存在突变。迁移率不同的条带可被银染或者荧光标记引物检测,然后用DNA自动测序进行分析。[11]

5.7 双脱氧化指纹法(Dideoxy Fingerprints,ddF)是将双脱氧末端终止测序法与SSCP结合起来的分析技术,对由双脱氧末端终止的长短不一的单链DNA进行SSCP分析。[16]此方法克服了SSCP分析时因DNA长度影响SSCP显示的困难,通过一种双脱氧核昔酸生产特异性的单链DNA,使其中长度合适的DN段显示SSCP改变。如果目的片段存在一个突变,则所有大于某一大小对应于突主变位置的双脱氧终止片段无野生型系统,对于每一个突变有多次机会检测其迁移率改变,提高了检测突变的效率。

5.8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equences,CAPS)又称为PCR―RFLP,它实质上是PCR技术与RFLP技术结合的一种方法。[12]基本原理是利用己知位点的DNA序列资源设计出一套特异性的PCR引物(19―27bp),然后用这些引物扩增该位点上的某一DN段,接着用一种专一性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所得扩增产物,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染色并进行RFLP分析。[15]

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已飞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遗传研究中,取得了很多应用成果。分子标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研发出信息量更大、成本更低、分析速度更快的分子标记技术。与此同时分子标记技术与电泳胶片分析自动化、提取程序化、信息(数据)处理计算机化的结合,必将加速遗传图谱的构建、基因克隆、基因定位、物种亲缘关系鉴别及与人类相关的致病基因的分析和诊断。

总结

遗传标记在遗传育种和遗传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介人,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遗传学研究和遗传育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一些新型分子标记也将不断的出现并得到更好的应用[5]。

参考文献

[1] 孙易,宋文芹,钟贻诚,等.用RAPD和AFLP的方法对中国卤虫(Artemia)种及亲缘关系的研究遗传学报2000,27(3):210―218.

[2] 汪永庆,徐来祥,张知彬.RAPD技术的标准化问题.动物学杂志,2000,35(5):57―60.

[3] 王倩.DNA分子标记在果树遗传学研究上的应用 .遗传,2000,22(5):339―355.

[4] 刘昕 分子标记技术新进展――以几种新型标记为例安徽农业科学 2011.2365-66

[5] 易怀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技术.遗传,2001,23(5):571一a76.

[6] 朱伟铨,王义权.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在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动物学杂志,2003,38(2):101―107.

[7] 朱玉贤,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of genetic markers ZHU Yan , ZHOU Guo.1i , W u Yu―hou , J IN Hai―guo2

[9] McVean, G.;Spencer, CC.; Chaix, R.Perspectives on human genetic variation from the HapMap Project.PLoS Genet. 2005.

[10] Risch N, Merikangas K. The future of genetic studies of complex human diseases. Science. 1996;273:15161517.

[11] Wang WY, Barratt BJ, Clayton DG, Todd JA. Genome-wide associationstudi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cerns. Nat Rev Genet. 2005;6:109118.

[12] Farrall, M.; Morris, AP. Gearing up for genome-wide gene-association studies. Hum Mol Genet 15. 2005. pp. R157R162.

[13]Freedman ML, Reich D, Penney KL, McDonald GJ, Mignault AA, et al.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stratification on genetic associationstudies. Nat Genet. 2005;36:388393.

[14] Marchini J, Cardon LR, Phillips MS, Donnelly P. The effects of human population structure on large genetic association studies. Nat Genet. 2005;36:512517.

[15] Barker DL, Hansen MS, Faruqi AF, Giannola D, Irsula OR, et al. Two methods of whole-genome amplification enable accurate genotyping across a 2320-SNP linkage panel. Genome Res. 2005;15:901907.

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22-04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非遗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民族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性的研究居多。笔者检索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3个主要数据库2005—2013年的相关文献,其中,以篇名“少数民族非遗”共检索出文献135篇,分别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出120篇,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出12篇,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出3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围绕在研究中理论界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综述和简要评析,力图呈现理论界对该命题的研究状况及研究特点。

一、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概念界定

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的学者不多。韩小兵将目前有关“少数民族非遗”的几种主要学理解释归纳概括为以下三类:一是“综合文化体系”说,主要指产生并流传于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与各少数民族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综合性文化体系;二是“表现手法特征”说,特指由少数民族创造的,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法,依靠特定民族、特定人的展示而存在的“活”的遗产;三是“公约定义套用”说,是“非遗”的下位概念,是指被各少数民族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

上述三种说法中,“公约定义套用”说较为常用,即少数民族非遗是非遗的分支,在内涵与范围两方面与非遗的内在意蕴相同,而在其特征等方面更注重表现少数民族的特色与风格,是借助特定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所表现的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利益。

二、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特征与价值

(一)少数民族非遗的特征研究

对于少数民族非遗的总体特征,覃志鹏指出,少数民族非遗在文化变迁与传承中显露自己特有的时代特征,具有现实生活性、民间地域性、以人为主要载体、生态性与濒危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要素互相关联,有机地存活于民族群体之中,体现了丰富久远的文化蕴涵[2]。韩小兵指出,少数民族非遗具有活态遗产性、民间传承性、环境依存性、口传身授性等非遗的一般特征,同时具有源生主体归属上的特殊性,即归属于相应的少数民族,而且与汉族非遗存在表象与特质差异,即在表现形态上更具有多样性,普遍具有异于主流文化的构成要素,具有更强的濒危性[3]。还有很多学者针对特定地域的少数民族非遗特征进行了研究,除具有共性以外,大多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二)少数民族非遗的价值研究

对于少数民族非遗的价值,张世均从总体上指出,少数民族非遗在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建立和谐社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在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的审美、艺术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在科学认识与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民族旅游资源利用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价值[4]。郭剑英,余晓萍从地域的角度指出,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5]。

三、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来看,主要集中于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两方面的研究。

(一)保护现状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非遗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困境。汪立珍认为,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挖掘保护工作隐藏着不足与缺憾:一是挖掘保护工作没有一个系统持续的计划,断裂现象十分严重;二是挖掘保护的方法、手段单一 [6]。乌丙安指出,相对说来偏重于文化表现形式类遗产的保护,对民间传统的文化空间类遗产的有效保护有所忽略[7]。陈莉指出,虽然我们已开始着手对少数民族非遗进行保护,但还是有许多被改造成文化消费品,失去文化遗产的内在精神,进而在保护中走向消亡[8]。覃志鹏指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实践存在着许多问题:保护意识淡薄;不但保护主体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而且不时出现单纯的保护文化碎片现象;竞争力在比较中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相关法制建设相对滞后[2]。

(二)保护措施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措施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五个研究视角:

一是从总体上提出保护举措。祁庆富指出,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遗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9]。乌丙安认为,民俗文化空间是非遗保护的重中之重[7]。覃志鹏提出了树立保护意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逐步实现产业化等重要举措[2]。罗正副提出了对无文字民族非遗保护的思路和方案[10]。赵艳喜提出了非遗的整体性保护理念,即涵盖非遗本体、相关环境和人这三项要素,从历时性和共时性(时间向度和空间维度)对非遗进行的综合、立体、系统性保护[11]。张晓萍、李鑫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视角提出,传承与发展非遗的有效途径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动态保护”[12]。吴兴帜从文化生态区的理念出发,探寻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为非物质文化能够继续活态的、原真性的存续提供一种方法论视角[13]。韩成艳认为,非遗的保护必须落实在特定社区[14]。

二是从立法方面提出保护举措。祁庆富指出,立法是抢救与保护口头与非遗的根本措施[9]。黎明认为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涉及少数民族非遗的社会关系,依法确立与制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方向和措施,才能真正地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15]。王培新指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的法律保护应遵循拯救第一、分层次保护的原则[16]。高燕对少数民族非遗的自治立法进行了研究,指出自治立法应当坚持传统文化保护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平衡的立法价值取向,注重动态保护与静态保护的结合,根据自治层级和民族地区实际,科学合理选择立法模式,并加强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衔接[17]。周超指出,社区参与是非遗国际法保护的基本理念。还有一些学者针对特定地域少数民族非遗的法律保护提出了一些思路[18]。

三是从保护主体的视角提出针对传承人的保护举措。如今,依靠传承人进行非遗保护,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尹凌、余风指出,非遗传承人是完成非遗保护这一使命的重要文化因子,并针对目前传承人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保护传承人到培养继承人这一创新思路[19]。郑土有指出,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在对核心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群体”传承人的培养,而“群体”传承人培养的核心是儿童,在这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20]。郎玉屏指出,传承人是少数民族非遗有效传承的首要因素,要增强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使其愿意并欣然传承本民族的文化[21]。陈静梅、文永辉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提出了传承人的分类保护举措[22]。

四是从教育传承视角提出保护举措。汪立珍认为,把少数民族非遗纳入教育体系是保护、开发、传承少数民族非遗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并从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要特别注意的问题[6]。吴正彪指出,少数民族非遗要得到科学的传承与保护,民、汉双语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23]。普丽春也指出,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观点[24]。张丽萍认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参与非遗教育传承,既是非遗传承的需要,也是高校职能体现的需要,并提出了几条高校加强教育传承的具体措施[25]。

五是从其他角度提出保护举措。一是数字化保护举措。蔡群,任荣喜、邱望标认为,采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如通过对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组织和存储来实现对遗产的保护,可以实现对贵州非遗的快速有效地保护[26]。二是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保护举措。叶建芳认为,保护民族地区非遗是民族博物馆的主要职责与功能,应通过各种方式抢救、保护、创新和发展民族非遗[27]。李树林提出,民族地区图书馆应责无旁贷承担起保护非遗的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普查采集、保存利用、传播展示非遗,实现人类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胡芸、顾永贵就如何做好民族民间非遗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讨论[28]。

四、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开发利用

少数民族非遗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一)总体思路研究

陈廷亮认为,对少数民族的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只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适度合理进行开发利用,不但能使少数民族非遗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对其本身的活态保护与传承也大有裨益。并选择湘西、湖北少数民族非遗为例,强调指出,少数民族非遗的产业开发没有也不能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应该根据不同类别的非遗制定不同的开发模式[29]。

(二)旅游开发研究

对于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的关系研究,很多人认为旅游开发破坏了少数民族“非遗”的生态环境,也有人认为适度的旅游开发可以促进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肖曾艳认为,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遗产保护,遗产保护好后反过来可以提升旅游开发层次,从而形成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30]。周丽洁指出,非遗的保护已不再是静态的抢救与整理,并以湘西地区为个案说明以旅游为媒介,在尊重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民族成员意愿的原则下,文化重构是保护非遗行之有效的路径[31]。陈炜、杨曼华在剖析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的实践,指出对非遗旅游开发进行适宜性评价是应时之需,符合各利益相关体的需要[32]。

对于非遗的旅游开发应采取保护性开发模式,这一点学者们都达成了共识。张博、程圩指出,实现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必须了解非遗的特性,并基于其特征分析,提出了非遗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3]。黄继元指出,云南非遗旅游开发中存在过度开发、碎片式开发、孤立式开发等一系列问,必须采取“完善建立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监督体系”、“加强理论研究和科学规划”、“重视人这一核心载体的保护和提高”等一系列对策[34]。王汝辉以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为例,对非遗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特殊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35]。韩富贵在研究非遗保护传承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契合点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非遗生产性保护模式,即“专题展演”模式、“沿途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旅游纪念品开发生产”模式[36]。

(三)其他开发利用途径研究

在非遗其他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中,李昕认为,西部地区丰富的非遗是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本,探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途径是极其重要[37]。王松华认为,在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利用过程中,通过产业化的手段寻求非遗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与传播的市场空间,并借市场化的机会扩大规模与集聚资金,实现非遗存续与发展的良性循环[38]。谭志国以土家族为个案,针对非遗本身所具有的可位移性和可展示性的先决条件,提出了会展项目保护与开发这一新模式[39]。

五、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个案研究

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分别选择一些个案进行了研究,一类集中在具体某个少数民族的非遗研究,一类集中在具体某一类型非遗的研究。在第一类研究中,学者们主要结合各个民族自身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非遗特点、类型进行研究,并在探讨其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在第二类研究中,主要采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动态分析路径,将非遗进行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文化空间、民间文学等门类划分,选择其中的某一项具体个案,结合相关的田野调查,探讨该项非遗传承保护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变迁原因,并提出一些具体的保护和发展举措。

六、研究述评

从以上研究综述可以看出,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们关注的热门问题之一,而且其研究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从观点上来看,少数民族非遗是非遗的分支,在内涵与范围两方面与非遗的内在意蕴相同,但更注重表现少数民族的特色与风格。不论是哪一类少数民族非遗,都是有着生命力的活态文化,其保护不是要把它封闭在一个既往的历史时空点上,也并非是一种书斋里的历史研究或者仅仅给博物馆提供某种展品,而是文化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在既不改变其按内在规律自然衍变的生长过程,又不影响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找开发式保护途径,而且要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保护体系。

2.从研究方法来看,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存。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理论和实践意义都很强的论题,大多数学者能充分契合这一特点,既能广泛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和旅游学的相关理论开展研究,而且非常注重田野调查,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指导。

3.从研究对象来看,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既有从宏观视角,以整个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为研究对象;也有从微观视角选择具体某一个少数民族或是某一具体类型的少数民族非遗进行个案研究。

总之,目前我国关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理论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实践工作相比,相对概念化和程式化的研究还显得有些滞后,真正有创见的、富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甚少。今后,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实践,通过跨学科的互动与对话,拓宽视野,努力提炼出富有创新性的理论和方法,使关于少数民族非遗的研究走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小兵.少数民族非遗概念界定及其法律意义[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4).

[2] 覃志鹏.论少数民族非遗保护[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

[3]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遗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4] 张世均.我国少数民族非遗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7).

[5] 郭剑英,余晓萍.非遗价值评价——以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4).

[6] 汪立珍.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6).

[7]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遗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1).

[8] 陈莉.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2).

[9] 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遗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0).

[10] 罗正副.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遗保护省思[J].贵州社会科学,2008,(2).

[11] 赵艳喜.论非遗的整体性保护理念[J].贵州民族研究,2009,(6).

[12] 张晓萍,李鑫.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遗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J].学术探索,2010,(6).

[13] 吴兴帜.文化生态区与非遗保护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1,(4).

[14] 韩成艳.非遗作为公共文化的保护——基于对湖北长阳县域实践的考察[J].思想战线,2011,(3).

[15] 黎明.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法源问题[J].民族研究,2007,(3).

[16] 王培新.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法律保护原则[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

[17] 高燕.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自治立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18] 周超.社区参与:非遗国际法保护的基本理念[J].河南社会科学,2011,(2).

[19] 尹凌,余风.从传承人到继承人:非遗保护的创新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2008,(12).

[20] 郑土有.非遗保护中的“儿童意识”——从日本民俗活动中得到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9).

[21] 郎玉屏.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0).

[22] 陈静梅,文永辉.轮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分类保护——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12,(4).

[23] 吴正彪.论双语教育在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非遗中的重要作用[J].民族教育研究,2010,(2).

[24] 普丽春.论学校传承少数民族非遗的教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25] 张丽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承非遗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

[26] 蔡群,任荣喜,邱望标.贵州少数民族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27] 叶建芳.民族博物馆与民族非遗保护——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

[28] 胡芸,顾永贵.如何做好民族民间非遗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档案,2008,(5).

[29] 陈廷亮.湘西少数民族非遗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与基本模式分析[J].民族论坛,2009,(10).

[30] 肖曾艳.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阶段性互动分析——以湖南虎形山花瑶乡的非遗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

[31] 周丽洁.非遗与文化重构——以发展旅游背景下的湘西地区为例[J].求索,2010,(4).

[32] 陈炜,杨曼华.论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社会科学家,2011,(2).

[33] 张博,程圩.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遗保护[J].人文地理 2008,(1).

[34] 黄继元.云南省非遗旅游开发研究[J].旅游研究(季刊),2009,(4).

[35] 王汝辉.非遗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特殊性研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0,(11).

[36] 韩富贵.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非遗生产性保护模式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1).

[37] 李昕.非遗: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本[J].广西民族研究,2008,(3).

[38] 王松华.产业化视角下的非遗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2008,(1).

[39] 谭志国.土家族非遗会展活态保护新模式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40] 马宁.羌族非遗的现状及保护对策——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Research review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DENG Xiao-yan1,2

(1 South-Central Nationaliy University ,Wuhan 430074,China;2 Hubei Economy college,Wuhan 430205,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