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十篇

时间:2023-11-16 17:52:32

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

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篇1

症结词:信息网络 网络抗衡 网络袭击 网络防御

引言

信息网络抗衡作为信息作战的主要情势之1已经取得了各国广泛地认同,1些西方国家乃至专门组建了网络作战部队,组织施行针对于信息网络的抗衡流动。从概念上讲,信息网络是广义的,1切能够实现信息传递与同享的软、硬件设施的聚拢均可以被称为信息网络。因而,信息网络其实不完整等同于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网络、短波无线电台网络、电话网等都属于信息网络的范畴。本文所讨论的信息网络抗衡主要触及计算机网络,对于其他类型的信息网络也有必定的普适性。

信息网络(下列简称为网络〕抗衡包含袭击以及防御两个方面,本文首先对于网络抗衡机制进行了归纳分,然后讨论了各种网络防御机制,重点分析了不同防御机制中所存在的懦弱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袭击机制。最后,对于当前网络抗衡机制间的攻防瓜葛进行了总结。

一、网络抗衡机制的分类

网络抗衡机制泛指网络袭击、防御的方式及其各自实现的策略或者进程。网络攻防双方抗衡的焦点是信息资源的可用性、秘要性以及完全性。目前,网络袭击方式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并出现出智能化、系统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而针对于不同的网络层次以及不同的利用需求也存在着多种安全防御措施,其中,综合应用多种防御技术,以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网络进行全方位的防御被看做是网络防御的最好解决方案。通过分析以及总结,本文提出了1种拥有普遍意义的网络抗衡分类体系。咱们认为,这1分类体系基本涵盖了当前各种类型的网络袭击机制以及防御机制。

二、网络防御抵御网络袭击

二.一 走访节制

走访节制主要是避免未授权用户使用网络资源,防止网络入侵的产生。主要措施有:

(一)物理隔离:不接入公用网络(如因特网)或者采取专用、封锁式的网络体系能够将外部袭击者拒之网外,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外部袭击产生的可能性。对于于1些症结部门或者首要的利用场合(如战场通讯),物理隔离是1种行之有效的防驭手段。

(二)信号节制接入:直扩、跳频或者扩跳结合等信号传输方面的安全措施都是至关有效的网络接入节制手腕。

(三)防火墙是网络间互联互通的1道安全屏障,它依据用户制订的安全策略对于网络间的互相走访进行限制,从而到达维护网络的目的。同时,基于技术的利用网关防火墙还能够屏蔽网络内部的配置信息,从而按捺部份网络扫描流动。充当TCP连接中介的防火墙对于SYN flood袭击也有必定的防御作用。

(四)身份认证用于鉴别介入通讯的用户、主机或者某种材料(如数字证书)的真实性。通过身份认证后,不同的用户会被赋与不同的网络走访权限。身份认证是避免诈骗袭击的有效手腕。

二.二 加密

加密是对于信息进行某种情势的变换,使患上只有具有解密信息的用户才能浏览原始信息。对于信息进行加密可以防御网络监听,维护信息的秘要性。同时,高强度的信息加密技术极大地按捺了密码破译袭击的成攻施行,特别是采用了算法保密等非技术措施后,妄图采取技术手腕破译加密系统是极为难题的。此外,加密既可以作为身份认证的1种实现方式,又可以为认证安全提供保障,因此在必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诈骗袭击的产生。

网络传输中1般采用链路层加密以及网络层加密的维护措施。

链路层加密为相邻链路节点间的点对于点通讯提供传输安全保证。它首先对于欲传输的链路帧进行加密处理,然后由每一1中间节点对于所接管的链路帧进行解密及相应的处理操作,如该帧需继续传输,则使用下1条链路的密钥对于动静报文从新进行加密。链路层加密又分为链路加密以及节点加密两种。2者的差异在于:链路加密对于包含源/宿节点地址信息在内的所有传输信息都进行加密处理,中间节点必需对于链路帧完整解密以对于用户报文进行正确的处理,所以用户动静在中间节点以明文情势存在。而在节点加密中,源/宿节点的地址信息以明文情势传输,由1个与节点机相连的安全模块(被维护的装备)负责对于密文进行解密及加密处理,不允许用户动静在中间节点以明文情势呈现。

网络层加密也称作端到端加密,它允许用户报文在从源点到终点的传输进程中始终以密文情势存在,中间节点只负责转发操作而不做任何解密处理,所以用户的信息内容在整个传输进程中都遭到维护。同时,各报文均独立加密,单个报文的传输过错不会影响到后续报文。因而对于网络层加密而言,只要保证源点以及终点的安全便可。

二.三 监控

网络防御中的监控可分为歹意代码扫描以及入侵检测两部份。歹意扫描主要是病毒扫描以及后门程序扫描,现有病毒扫描软件在查杀病毒方面的有效性已经患上到了公家的认可,是防御歹意代码袭击的有力武器。入侵检测系统主要通过收集、分析网络或者主机系统的信息来辨认异样事件的产生,并会及时地讲演、禁止各种可能对于网络或者主机系统造成危害的入侵流动。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发现网络扫描流动,并对于谢绝服务袭击的防御起侧重要作用。

二.四 审计

审计是1种事后措施,用和早地发现袭击流动、取得入侵证据以及入侵特征,从而实现对于袭击的分析以及追踪。树立系统日志是实现审计功能的首要手腕,它可以记录系统中产生的所有流动,因而有益于发现非法扫描、谢绝服务袭击及其他可疑的入侵行动。

三、网络袭击抗衡网络防御

三.一 针对于走访节制的袭击

首先,采用物理隔离措施的目标网络形成了1个信息“孤岛”,外界很难应用网络对于其进行渗入,只能采取物理捣毁或者通过特务手腕将病毒代码、逻辑炸弹等植入目标网络。

其次,就信号节制接入而言,信号截获、信号诈骗以及信号干扰等都是可行的袭击方式。目前已经具备截获慢速短波跳频信号、直扩信号以及定频信号的能力。针对于定频信号可施行诈骗袭击,如能获取目标网络的信号传输装备,则对于扩频信号进行诈骗也拥有施行的可能,WLAN中就往往使用这类方式进行网络嗅探。固然,施行有效的信号截获以及信号诈骗必需对于信号格式有所了解,这个前提是比较容易知足的。此外,电磁干扰手腕是对于付各种电子信号的普遍方式。

第3,对于防火墙节制技术来讲,因为其没法对于以隧道方式传输的加密数据包进行分析,因而可应用假装的含有歹意代码的隧道加密数据包绕过防火墙。此外,应用网络扫描技术可以寻觅因用户配置忽略或者其他缘由而敞开的网络端口,从而以此为突破口对于系统进行入侵。

第4,对于认证技术来讲,基于主机的认证方式大多应用主机IP地址作为认证对于象,因此可应用IP地址诈骗等方式对于其进行袭击。基于用户的认证方式安全性更高,对于其袭击主要以缓冲区溢出以及报文截获分析为主。同时,密码破译也是1种可能的袭击手腕。

三.二 加密的懦弱性及其袭击

三.二.一链路层加密的懦弱性及袭击

(一)同步问题:链路层加密通经常使用在点对于点的同步或者异步链路中,因此在加密前 需要先对于链路两真个加密装备进行同步。如果链路质量较差,就需要频繁地对于加密装备进行同步,从而造成数据的丢失或者频沉重传。

(二)通讯量分析:节点加密请求链路帧的地址信息以明文情势传输。以便中间节点能对于其进行正确地转发处理。可以看出,这类处理方式对于于通讯量分析袭击是懦弱的。

(三)节点的物理安全依赖性:链路加密请求动静报文在中间节点以明文情势存在,从而增添了传输安全对于节点物理安全的依赖性。

(四)密钥的分配与管理问题:链路层加密大多采取对于称加密技术,所有密钥必需安全保留,并按必定的规则进行更新。因为各节点必需存储与其连接的所有链路的加密密钥,密钥的分发以及更新便需要通过物理传送或者树立专用的网络设施来进行。对于于节点地舆散布广阔的网络而言,这类密钥分发与更新的进程无比繁杂,而且密钥连续分配的代价也无比高。

(五)密码机是实现点对于点链路传输加密的经常使用装备,它实现单点到多点传输的本钱无比高,而且其加密强度的提高会对于所采取的信道传输速率有所限制,或者致使较高的传输误码率。

三.二.二 网络层加密以及用户动静加密的懦弱性

在网络层加密以及用户信息加密的进程中存在着加密强度与处理速度、繁杂度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加密技术在实际利用中其实不会真正实现其所声称的安全性。

(一)1般来讲,加密密钥越长,加密强度就越高,但长密钥会致使加/解密速度的减慢,增添了系统实现的繁杂度,公钥加密尤为如斯。因而,在1些实时性请求高的场合,密码长度常常受限,这就为破译密码提供了可能。

(二)对于称加密安全性强,执行速度快,但对于大型网络来讲,对于称加密所带来的密钥管理问题却制约着其使用。事实上,公钥加密也存在密钥管理的问题。没有1个完美的密钥管理体系,就会为加密体制国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用于密钥管理、数字证书等目的的公钥基础设施尚不完美,因此施行身份诈骗是1种可行的方式。

(三)装备处理能力的增强不单单对于加密处理有益,对于提高破译密钥的速度一样有益。

(四)有些情况下,通讯进程或者通讯装备中提供的强加密措施常常不被使用或者没有严格依照规定的方式使用,这1点在因特网以及WLAN中尤为凸起。

(五)当两种网络的加密方式不兼容时,在网络衔接处可能会呈现脱密现象,如通过WLAN接入因特网时会取缔WEP加密。

三.二.三 对于加密的袭击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对于加密可施行的袭击手腕有:

(一)密码破译:它可用于各层加密,但在各国都10分注重加密技术的今天,妄图对于核心加密进行密码破译是无比难题的。对于于因特网上的1些普通利用而言,密码破译仍是至关有用的。

(二)通讯量分析:主要用于链路层袭击,对于未采取隧道方式的网络层加密袭击也颇有效。

(三)电子干扰:主要针对于链路层加密施行。通过降低通讯链路的传输质量造成加密装备间频频进行同步处理,致使数据的丢失或者频沉重传。

(四)诈骗袭击:应用密钥管理机制的不完美和认证进程中单项认证的缺点,施行身份诈骗。多用于因特网袭击。

(五)重放袭击:如没法对于所截获的报文进行解密,可将其复制、延迟后直传。此袭击可能会造成接管方的处理过错,而且因为解密操作特别是公钥体制下对于系统资源的损耗较大,因此也可能会造成目标系统的谢绝服务。

三.三 监控的懦弱性及其袭击

病毒扫描以及入侵检测共同的懦弱性在于没法辨认新的病毒或者入侵操作,乃至没法辨认已经知病毒或者入侵操作的变异情势。其他入侵检测系统的懦弱性有:

(一)施行流量辨认与处理时遭到处理速度的限制,如呈现流量剧增的情况,其检测功能很容易就会崩溃。

(二)当遭遇谢绝服务袭击时,部份入侵检测系统的失效开放机制会掩蔽袭击者其他的袭击行动。

(三)管理以及保护难题,容易造成配置上的漏洞,构成安全隐患。

(四)漏报率以及误报率较高。容易使用户忽视真正袭击的产生。

因而,对于监控可施行下列方式的袭击:

(一)诈骗袭击:主要以代码假装为主,包含代码替换、拆分、编码变换等。

(二)DoS以及DDoS袭击。

(三)新的病毒代码或者新的入侵方式。

三.四 审计袭击

审计袭击的重点是处理目标系统的日志文件,可以应用下列两种方式施行:

(一)直接删除了日志或者有选择地修改日志,可由袭击者亲身施行或者应用1些ROOTKITS程序施行。

(二)应用拥有地址诈骗功能的DDoS袭击使系统日志文件的大小迅速膨胀,影响系统自身以及审计功能的正常执行。

四、总结

综合本文前述,可患上到如表一所示的网络抗衡中攻防机制间的互相瓜葛。

表一 网络攻防的抗衡瓜葛

袭击 抗衡性 防御 网络嗅探 密码破译 诈骗 歹意代码 谢绝服务 接入节制 物理隔离 × × × × 信号节制 × × × × 防火墙 × × 身份认证 × 加密 链路层加密 × × × 网络层加密 × × × 利用层加密 × × × 监测 × × × 审计 × ×

从表中可以患上出如下结论:

(一)诈骗与网络嗅探都遭到了攻防双方的注重,缭绕这两种袭击方式开展的抗衡更加集中,攻防也较为均衡。

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篇2

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

诈骗分子以垃圾邮件的形式大

>> “网络钓鱼”:如何钓走你的钱 网络钓鱼如何防范? “网络钓鱼”行为的定性 网络钓鱼攻击的幕后 小心!“网络钓鱼”就在你身边 何谓网络钓鱼以及如何识别 浅析网络钓鱼的危害和防范 DKIM:对付网络钓鱼的新武器 FBI的网络钓鱼执法术 由网络钓鱼文看网络谣言的净化机制 如何避免成为网络钓鱼的受害者 基于服务的网络钓鱼综合防范体系的研究 基于双向认证的“网络钓鱼”攻击防范技术 网络钓鱼的攻击方式与识别技术 基于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的防御研究 网络钓鱼的常用伎俩和防范对策 卡巴解密网络钓鱼 为您支招如何防骗 从上海“钓鱼执法”事件看网络舆论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网络钓鱼攻击的防御技术及防御框架设计 垂钓者还是被钓者 网络时代的钓鱼危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Exploit.MhtRedir),后者利用IE浏览器的MHT文件下载执行漏洞,在用户不知情中下载恶意CHM文件/icyfox.js并运行内嵌其中的木马程序(Trojan/PSW.QQRobber.14.b)。木马程序运行后,将把自身复制到系统文件;同时添加注册表项,在Windows启动时,木马得以自动运行,并将盗取用户QQ帐号、密码甚至身份信息。

利用用户弱口令等漏洞破解、猜测用户账号和密码。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用户贪图方便设置弱口令的漏洞,对银行卡密码进行破解。如2004年10月,三名犯罪分子从网上搜寻某银行储蓄卡卡号,然后登录该银行网上银行网站,尝试破解弱口令,并屡屡得手。

实际上,不法分子在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过程中,经常采取以上几种手法交织、配合进行,还有的通过手机短信、QQ、msn进行各种各样的“网络钓鱼”不法活动。

“网络钓鱼”防范知识

(一)针对电子邮件欺诈,广大网民如收到有如下特点的邮件就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打开和听信:一是伪造发件人信息,如;二是问候语或开场白往往模仿被假冒单位的口吻和语气,如“亲爱的用户”;三是邮件内容多为传递紧迫的信息,如以账户状态将影响到正常使用或宣称正在通过网站更新账号资料信息等;四是索取个人信息,要求用户提供密码、账号等信息。还有一类邮件是以超低价或海关查没品等为诱饵诱骗消费者。

(二)针对假冒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站的情况,广大网上电子金融、电子商务用户在进行网上交易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核对网址,看是否与真正网址一致;二是选妥和保管好密码,不要选诸如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建议用字母、数字混合密码,尽量避免在不同系统使用同一密码;三是做好交易记录,对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等平台办理的转账和支付等业务做好记录,定期查看“历史交易明细”和打印业务对账单,如发现异常交易或差错,立即与有关单位联系;四是管好数字证书,避免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交易系统;五是对异常动态提高警惕,如不小心在陌生的网址上输入了账户和密码,并遇到类似“系统维护”之类提示时,应立即拨打有关客服热线进行确认;六是通过正确的程序登录支付网关,通过正式公布的网站进入,不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址或其他不明网站的链接进入。

链接

针对虚假电子商务信息

广大网民应掌握以下诈骗信息特点,不要上当:一是虚假购物、拍卖网站看上去都比较“正规”,有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电子邮箱等,有的还留有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和信用资质等;

二是交易方式单一,消费者只能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购买,且收款人均为个人,而非公司,订货方法一律采用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

三是诈取消费者款项的手法如出一辙,当消费者汇出第一笔款后,骗子会来电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人再汇余款、风险金、押金或税款之类的费用,否则不会发货,也不退款,一些消费者迫于第一笔款已汇出,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再汇;

四是在进行网络交易前,要对交易网站和交易对方的资质进行全面了解。上交易系统;

五是对异常动态提高警惕,如不小心在陌生的网址上输入了账户和密码,并遇到类似“系统维护”之类提示时,应立即拨打有关客服热线进行确认,万一资料被盗,应立即修改相关交易密码或进行银行卡、证券交易卡挂失;

六是通过正确的程序登录支付网关,通过正式公布的网站进入,不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址或其他不明网站的链接进入。

其他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一是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

二是注意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网上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不要打开msn或者QQ上传送过来的不明文件等;

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篇3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现金流,有现金流Vxers(病毒作者)就可以“潜心”开发病毒,使得2006年的互联网病毒横行、流氓软件当道。如果要用三个词来形容2006网络威胁的特点,金山毒霸反病毒专家戴光剑给出了精辟的总结“敲诈、盗窃、流氓,一个都不少”。

网络敲诈愈演愈烈网民胆战心惊

网络敲诈作为2006年的一个新名词,确实让广大网民心跳了一把!“为了确保你能尽快修复全部资料,必须在两小时内迅速办理”、“你必须拯救修复丢失的资料,请汇款到XX帐号”等裸的敲诈信息,让大量受害网民一时间不知所措,大量的钱财也因此流入了病毒制造者的口袋……据金山毒霸反病毒专家预测,2007年,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网络敲诈类病毒将继续威胁广大网民的网络安全,而且在敲诈形式等方面将更加隐蔽。

恶搞指数:

恶搞份子:敲诈者

英文名称:Win32.Hack.SnuHay.a

病毒类型:黑客程序

影响系统:Win 9x/Me,Win 2000/NT,Win XP,Win 2003

病毒描述:据金山毒霸反病毒专家介绍,“敲诈”木马的主要特点是试图隐藏用户文档,让用户误以为文件丢失,病毒乘机则以帮用户恢复数据的名义要求用户向指定的银行账户内汇入定额款项。用户一旦中招,该病毒会中止用户系统中常见的杀毒软件进程,使得杀毒软件、防火墙基本失效。

网络盗号日益猖獗网民欲哭无泪

现如今,网游、QQ帐号密码等网络资产已经成为病毒的一道美餐!不但可以给他人制造痛苦,而且还可以为自己换来大把的银子,所以那些病毒制造者真是乐此不疲!尤其是一些网游玩家,帐号被盗就意味着辛辛苦苦的战果付之东流。一位魔兽的玩家曾无奈地说,“WOW还是一个游戏么?从第一次开始接触网络游戏开始,WOW在我的理解,越来越像一场战争,WOWer与盗号者之间的战争。”据金山毒霸反病毒监测中心的最新统计,网络游戏爱好者当中有87%的用户都有过帐号被盗的经历,听着就让人毛骨悚然……

恶搞指数:

恶搞份子:WOW盗贼

英文名称:Win32.Troj.Wow.a

病毒类型:木马

影响系统:Win9x / WinNT

病毒描述:据金山毒霸反病毒专家介绍,该病毒可偷取魔兽世界网络游戏帐号密码,并发送给木马种植者。木马运行后,将自己改名为与系统程序接近的文件名:ctfmonn.exe(正常文件为ctfmon.exe),以迷惑用户;并且,该病毒会反复设置启动项,以防止用户将其从启动项中移除。

恶搞份子:QQ大盗

英文名称:Win32.Troj.QQRobber

病毒类型:木马

影响系统:Win 9x/Me,Win 2000/NT,Win XP,Win 2003

病毒描述:据金山毒霸反病毒专家介绍,这是一个盗取QQ密码的木马病毒,该病毒会通过监控QQ和TM的登录窗口,记录敏感信息,并且通过本身所带的邮件引擎把信息发出去。该病毒会结束大量的安全软件,并且反还原精灵,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流氓横行互联网网民无可奈何

流氓软件如今的情形可以用“泛滥”来形容。随着打击力度的增大,这样的软件为了生存,目前开始广泛采用病毒技术,如My123使用了驱动隐藏,7379使用了感染技术,3448采用了随机名,Roogoo采用了LSP劫持技术等等。自金山毒霸等正规杀毒厂商加入剿杀流氓软件的行列之后,流氓软件的流氓行为有所收敛,但一些顽固分子仍然在暗中作祟,威胁着用户的网络安全。

恶搞指数:

恶搞份子:流氓软件――飘雪团伙

类别:流氓软件

传播方式:软件捆绑或网页传播

特征:据金山毒霸反病毒专家介绍,飘雪系列流氓软件是具有病毒行为的新型流氓软件,主要危害是锁定用户IE浏览器的主页,并且无法修改;使用Rootkits驱动保护技术,使得用户难以清除。

团伙主要成员:9991 7255 ――、河南 4199、7939、My123等

历数网络病毒的种种恶行,金山毒霸反病毒专家建议广大网民,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如金山毒霸2007,全新的数据流杀毒技术可从根本上抵御了一些敲诈、盗号类病毒的入侵;同时用户需采用立体化网络防御手段,如“金山毒霸+金山网镖+系统清理专家”的立体防御,彻底摆脱网络病毒的困扰。

国内首款for Windows Vista正式版杀毒软件上市

1月29日,就在微软Vista简体中文版操作系统的前一天,国内著名安全厂商金山软件隆重推出了金山毒霸for Windows Vista版杀毒软件,这是国内首款与Vista完全兼容的正式版杀毒软件。随后,金山软件将会通过主动实时升级的方式给毒霸的用户升级。金山毒霸for Windows Vista日文版也于近日上市。

据金山软件副总裁兼毒霸事业部总经理王全国介绍:“在1月30上市的联想全新的天骄、锋行、家悦、扬天系列Vista电脑中,全面捆绑了金山毒霸for Vista版杀毒软件,当天,用户还可以在联想全国800多家旗舰店的Vista体验店中第一时间体验到我们的产品。”

Vista操作系统是微软自Win95以来变革最大的一款操作系统,在安全性方面有很大增强。Vista的改进也给安全软件的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金山毒霸原有功能在Vista下仍能正常运行,这对毒霸的研发工作来说是一个挑战。

据金山毒霸技术总监陈睿介绍,要做到与Vista完全兼容,在金山毒霸for Windows Vista版的研发过程中,需要重点克服两个难关,一是Windows Vista内核的会话隔离机制,应用程序和服务是运行在不同的会话上,两者不能直接完成通信。第二个挑战是Vista的用户帐户控制(UAC),杀毒软件的监控功能需要拥有系统的完全控制权限。

业内人士指出,金山毒霸for Windows Vista版杀毒软件的正式上市以及在联想Vista电脑中的全面应用,必将促使其他安全厂商加速推出Vista正式版杀毒软件的步伐,从而引发Vista系统平台下杀毒软件厂商的新一轮市场争夺。

汇款、点歌两大欺诈信息激怒QQ用户

近日,据一些QQ用户反映,自己的QQ号遭遇被盗或中病毒,并向列表中的所有好友发送虚假欺诈信息或是要求好友拨打某声讯电话的垃圾信息,从而给很多朋友带来经济上的损失。金山毒霸反病毒专家表示,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类似的诈骗信息就开始在QQ上进行传播,而且由于部分用户疏于防范,到目前为止,已经给部分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虚假欺诈信息让QQ用户痛恨不己

“前几天,一位多年的好友通过QQ发来信息,说他的一个朋友急需要钱,自己又不方便,所以让我先帮忙汇一下,并留了对方的帐号。当时也没多想就给汇了,后来经与朋友核实才知道上当受骗!”家住上海的朱小姐对此非常无奈。

“我每天都会收到类似的欺诈信息,起初还会给朋友打电话确认一下,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北京的田先生表示。

“前几天,接到朋友QQ传过来的信息,说给我点首歌,结果刚一接通信息中的号码,手机费一下子就没了,跟抢钱差不多!”某大三学生小李气愤地说。

金山毒霸专家指出,近日有两种诈骗信息流传非常广泛,内容大同小异。下面是两则最常见的欺诈信息:

“在吗?能帮我个忙吗?我朋友叫我帮他汇500块钱(急),我这边不方便,你帮我汇好吗?他是工行的卡6222 0015 0510 0062653,他叫展晓飞,如果去银行的话记得带身份证,或者直接在工行ATM上转都可以的。路上小心,汇好了直接给我QQ留言,我的手机没带。”等等。

“这个新年,我特意给你点了一首好听的新歌,带上我的情谊和祝福……你用手机拨:125加上90865878就可以听了。后面还有我的留言录音。^_^!记得去听,别浪费我一番心意哦!听完了也点首给我听啊!呵呵~我下了。88”。

金山毒霸反病毒专家表示,近段时间类似上面的欺诈信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QQ用户的正常生活,致使上当受骗的QQ用户对网络的安全性产生怀疑,但由于目前面对此类诈骗信息还无法从反病毒的角度进行处理,用户只有通过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并开启实时监控以及防火墙等功能,保护自己的QQ帐号、密码的安全,以防被骗子利用。

专家揭秘三步诈骗法

很多QQ用户即使在产生了经济损失之后仍然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被骗的。金山毒霸反病毒专家日前表示,近期利用QQ发送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的事件屡见不鲜,但欺诈手段如出一辙,总体来讲骗子一般通过三步来实现诈骗:

第一步:盗取用户QQ帐号密码。

第二步:冒充用户给QQ好友发送诈骗信息。

第三步:愿者上钩,等待汇款。

据悉,伴随着QQ用户与日俱增,盗取QQ帐号和密码的木马病毒也日益增多,如QQ大盗、QQ钩子等等,再加上用户的安全意识不强,所以一些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掉入骗子的陷阱,甚至成为骗子的帮凶!

金山毒霸反病毒专家建议广大用户,对QQ好友发来的类似要求汇款的信息千万要谨慎,须第一时间与朋友确认,切不可盲目决定。此外,用户需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及时升级病毒库,以免自己的QQ帐号、密码被盗,成为诈骗者的“帮凶”!

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篇4

关键词:“红包娱乐”;移动支付;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159-02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一时之间掀起了全民“红包娱乐”的热潮。以猴年除夕夜为例,全球共有4.2亿人次通过微信收发红包,收发总量达到80.8亿个;QQ红包的总用户数为3.08亿,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2亿;支付宝“咻一咻”互动平台总参与达到3 245亿次,四轮拼手气红包加上零点后的集齐五福平分大奖,红包总金额高达8亿元。毋庸置疑,“红包娱乐”的本质是互联网巨头利用人们支付习惯的养成抢占移动支付市场用户。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支付,由于其便利性,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益普及,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系统中稳定发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伪装“红包”诈骗钱财的事件时有发生,折射出移动支付在安全风险防范上存在软肋,如何有效提升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将显得尤为重要。

一、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由于其与移动通信、无线射频、互联网等技术相互融合的复杂性,支付环境的特殊性等多种客观因素,移动支付的安全风险防范存在诸多问题。

1.移动支付环境的安全风险问题。相对传统支付环境的封闭性、直接性和直观性,移动支付的操作环境是基于开放的互联网络,借助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及支付环节的复杂性,人们对存在的安全风险很难觉察,一旦出现问题,就不知所措,找不到有效的申诉和解决途径。

2.基础网络的安全风险问题。目前,手机在借助运营商网络进入移动支付接入点后,还不能完全验证其支付网站的安全性,网络欺诈手段花样百出,钓鱼网站的数量持续增长,往往让人们防不胜防。同时,由于对移动技术和无线网络监管的滞后,利用伪基站发送诈骗信息、通过恶意Wi-Fi获取用户信息的事件时有发生。

3.支付设备的安全风险问题。目前,手机的安全配置标准还未出台,在硬件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还不够完善,在软件配置的安全防范还存在诸多漏洞。随着手机病毒的高级演变,手机的安全防范只能应付基本的安全需求,深入底层防护模块和技术还有待研制推广。

4.支付用户的安全风险问题。添加钓鱼衔接、假冒名人账号、盗用网友信息、分享推销产品等各种冒牌红包的大量涌现,一不小心就会使手机用户落入不法分子设计的圈套。任何安全防范技术都不能百分之百地杜绝隐患完美防御,这就需要人们自觉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时时刻刻提高警惕。

二、移动支付风险防范对策

安全支付是推动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基石,因此需要着力加码不断提升移动支付的安全系数。

1.提升基础网络的安全系数。这就需要运营商、金融机构、移动支付第三方等多方机构高度合作,在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端口,建立应用环境与场景全面覆盖的层级防范体系,做到防火墙、数字签名、安全认证、证书加密、密码安全控件等多层防护加密设置全涵盖,安全中心、安全工具条、数字证书、动态口令等多级授权识别工具相融合。要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对所有用户都要强推实名认证,强化监管,以便在后续补救上能有效跟踪资金流向。

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篇5

关键词:大学生;电信诈骗;困境与出路

一、当代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困境

电信诈骗,其含义是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信手段,对特定对象通过虚构事实、冒用名义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资金的诈骗方式。这一类诈骗手段,由于不必与受害者直接接触,同时事后追查的难度较高,成了近年来犯罪的主要手段[1]。2016年8月21日,大学生徐某被电信诈骗骗取9900元学费后,陷入了深深自责而离世。而仅仅两天后,大学生宋某也因为电信诈骗受到刺激而心脏骤停[2]。短短的几天内,发生了数起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而身亡的案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现象背后,是长期以来大学生由于自身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不足,成为电信诈骗分子的盘中餐和首选对象。伴随着互联网和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电信诈骗分子的手段愈加隐蔽而隐晦,使得更多的大学生陷入了电信诈骗的深渊。当代大学生成为电信诈骗的首选对象,不仅是因为其缺乏预防电信诈骗的意识,而且当代大学生浏览网络的时间相对于其他人会长一点,所以他们接触不同形式的电信诈骗也最多,例如被盗号,借用该号向其朋友借钱,学校的各种转账缴税,特定政府机构跟其沟通等等。对这些事大学生相较其他人有更多的接触,所以当面临这一系列的电信诈骗时,不会识别,当骗子把自己的话术说得很具体时,学生自然而然就上当了。因此,本文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和法学的角度,探究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电信诈骗困境与出路,是极为有必要的。

二、当代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困境的原因

(一)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

当代大学生只关注于自己的文化课成绩,不重视法律意识的养成,因此对法律知识、法律常识的掌握不足,导致大学生面对现代诈骗手段非常陌生,一旦成为电信诈骗分子的猎物,因缺乏警惕意识很容易掉进诈骗分子布置的陷阱,成为诈骗分子的盘中餐,损失自己的财产,有些心理素质和经济条件差的同学很难承受这种打击。所以当代大学生不能忽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大学生作为接触网络最多的群体,反而导致防范意识不足,甚至会对提醒自己提高防范意识的父母或朋友嗤之以鼻。而随着智能化和互联网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借助网络的便捷从事生活与娱乐的程度也不断提高,几乎将自身的学习、工作以及购物都放在网上,这就使得大学生很容易接触到各种网络电信诈骗形式。而近年来大学生遭受电信诈骗从而承担严重后果的案例数不胜数。有研究指出,由于大学生自身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例如经常将自己网络购物的包裹随手扔掉抑或是在网络上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这就会导致有许多漏洞被网络不法分子利用。在漫长的互联网络使用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实际上已经接触了许多低级的电信诈骗手段,这会给予他们一种电信诈骗防范的错觉,那就是自己已经在该领域具备一定的抵抗能力,然而电信诈骗的手段日新月异,连公安和网警对于电信诈骗的追查都需要耗费巨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遑论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了,这就会导致大学生虽然拥有更广的互联网络接触经历以及知识水平,反倒成了社会上电信诈骗的主要对象。

(二)部分大学生存在侥幸和贪图小利的心理

大学生群体虽然消费意愿较强,但大多数本身不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当现实与欲望发生冲突,就很容易对许多中奖、秒杀以及各种轻松快捷得钱的兼职轻信。虽然大学生面临这一类骗局,总会保持最基本的防范意识,但由于此类电信诈骗骗局大多为大学生刻意准备,因此也会准备一些例如截图以及刻意打造朋友圈的诱惑,使得一些大学生心存侥幸心理,最终落入陷阱无法自拔[3]。部分大学生很容易单纯相信他人,欠缺对电信诈骗的辨识能力,再加上有心的不法分子一步步引诱,使得“高薪”“暴富”以及“中奖”成为诱骗大学生进入深渊的鱼饵。这里必须提到贪图小利和侥幸的心理人皆有之,但是成年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社会阅历以及遭受过其他诈骗,所以在电信诈骗时候留更多的心眼。大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本身做事与赚钱都会偏向于风险更大的选择,这样不免正中不法分子的下怀。同时,许多大学生第一时间接触到许多新事物。例如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货币,很多成年人直接将其视为诈骗,但许多年轻人是知道其存在的,当面临这一系列的问询或者探讨的时候,他们不会将它作为一种诈骗手段,反而会陷入盲从从而受到电信诈骗。

(三)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识骗防骗能力

倘若说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是造成其深陷电信诈骗的原因的话,那么缺乏足够的防骗能力就是导致其遇见诈骗难以自救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自身涉世未深,但电信诈骗在多年的演变和发展之后,俨然已有层出不穷、层层陷阱的特点。互联网时代,经由网络进行的电信诈骗,其特殊性和隐蔽性给公安机关造成了极大的烦恼,对于大学生本身而言,更没有一定的能力去对抗电信诈骗。例如许多商人在遭受电信诈骗后,都会选择冻结银行账号以减少损失的手段,但许多大学生遭受电信诈骗后,在束手无策之后更多选择报警或者联系家人,这样白白地浪费了第一时间挽回损失的机会。大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识别能力,有部分原因也在于大学生本身有一种逆反心理,所有大学生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违反过校园管理制度以及校规校纪。许多预防电信诈骗的手段在校规校纪中很明确,甚至学校食堂或者是小广场中间的海报和宣传都有相关内容,很多大学生几乎都熟视无睹。遇见这一类事情时候也不会多思考,直接就落入电信诈骗的深渊。

(四)防范电信诈骗教育的实时性、实效性欠佳

教育是行为的准则,从小到大任何人学会一件事情都要受到来自外界的教育,电信诈骗预防的能力与手段并不是上天赋予的,而需要自己在漫长的生活当中通过学习从而提高。对于大学生而言,电信诈骗这一种社会危害较强的欺诈手段,需要学校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从我国现有教育而言,针对电信诈骗的高校大学生教育基本流于表面。因为,电信诈骗虽然每年都有,而且学生深受其害,但相比其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而言,遭受电信诈骗的始终是其中一小部分,这样就没有集中力量进行电信诈骗防范教育的欲望和意图。让少部分缺乏一定电信诈骗防范能力的大学生成了这样教育缺失下的牺牲品,不免令人唏嘘。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贪图小利的特点,其本质原因都是大学生涉世未深,同时缺乏有时效性、实时性的防诈骗教育。高校大学生作为年轻人中的高知群体,在知识和学术方面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说,但几乎没有一门专门的课程或者讲座来教导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4]。班主任抑或是学校文职老师的教育,又用的是几年前的信息或PPT,不但使得安全教育与电信防范诈骗的工作滞后,更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别是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段更新速度频繁,甚至一些借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健康码和行程码等的电信诈骗手段,更是需要非常时效性和实时性的电信诈骗教育来教导大学生。

三、当代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出路所在

(一)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

目前,我国面对电信诈骗,有很多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分别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而且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将酌情从重处罚。虽然规定了诈骗公私财务的价值和数额,但是远远不足以对电信诈骗分子进行约束,司法解释针对电信诈骗行为查处难、取证难,并且往往很难查清实际诈骗数额。所以导致无法给出具体的犯罪行为定性,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也间接导致了犯罪行为的猖獗。因此国家必须要重视相关立法,弥补相关的法律漏洞,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提升学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

目前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欠缺应有的思想防范意识,同时又贪图小利,异想天开希望赚大钱的现象普遍。高校应当借此机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电信诈骗防范教育相结合。借助马克思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论武装大学生,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电信防范诈骗的思想政治教育。倘若大学生能够脚踏实地、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又怎会落入区区电信诈骗的陷阱。思想政治道德水平不但可以帮助中国大学生提高自身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同样也是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用知识武装自身,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欺诈手段以及由于自身涉世未深而遭受的骗局都有一个很好的预防作用。大学生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扎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这个主阵地,本质上还是以中国特色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展开各种主题式的教育,真正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时代的使命和指引。

(三)营造防范电信诈骗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所学校的氛围,对于身在其中的学生学习、生活都有极大的影响。当学校真正对电信诈骗引起重视。在学生公寓、教师课堂、实习地点等多个集中场合展开电信诈骗防范的集中教育;在学生入学之前、学习之中以及毕业之前都反复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5]。实现在时间和空间维度方式多样、形式互补的宣传局面。校园安保人员、教学老师、班主任、教导员等全体教师都共同负责对学生的教育,将电信诈骗同学生实习课堂相联系,对电信诈骗防范的典型案例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共同营造全民防骗的校园风气。学校电信诈骗防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由于电信诈骗的防范同学生的学业以及学校学术水平无关,因此很大程度上,学校都难以主动营造校园防范的氛围。但须知,学校更多的是教书育人,而育人最关键的就是要育人以德,学生提高自身的网络防范诈骗水平也正是符合这样的时代要求。学校应当主动以各种方法营造防范电信诈骗的浓厚氛围。

(四)创新法制宣传形式,提升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电信诈骗防范的宣传,对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电信诈骗防范的能力极为重要。在这一点上,学校保卫科和管理部门身上的责任重大。他们不但要负责将现阶段电信诈骗的新手段、新型变化趋势进行总结与把握,通过广播、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向学生进行预警和预防;同时,还要更为细致地关注警方的案例通报,这样才能够做好自身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工作。在现阶段高校宣传教育手段下,学校一方面要巩固已有的讲座、班会等传统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手段,让班主任、辅导员同学生更为亲密地进行面对面深入地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注重新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通过学校自媒体平台以及新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快更全面的信息,也能够通过高新技术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电信诈骗防范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四、结束语

国家应该重视有关针对电信诈骗的立法,完善有关的法律程序,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保护,让不法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锻炼大学生法律能力、普及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所以我们始终要有信心,一定能够增强大学生自身的免疫能力,在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面前树立坚强的保护墙,抵御电信诈骗违法犯罪;同时大学生通过践行守法、护法配合公安司法机关惩治违法犯罪,通过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让电信诈骗在大学生中的危害得到控制,最终成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校园建设的坚强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炎.电信诈骗手段下大学生受骗心理分析及应对[J].高校后勤研究,2020(2):79-82.

[2]傅佳青.电信诈骗的实证调研及大学生防范对策研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5):86-90.

[3]王梦月,任海波.信息时代背景下电信诈骗的防控对策——以河南省大学生防骗为中心[J].法制博览,2019(18):37-38,41.

[4]丁相丽,朱国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63-65.

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篇6

【关键词】信息安全 信息泄露 严格执法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民个人信息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凸显。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在提高国家和社会管理质量和效率,为公司和企业带来商机和利润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今年8月,山东、广东等地连续发生3起学生遭遇电信诈骗事件,导致受害人猝死或自杀,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有效遏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公民个人信息“裸奔”,隐私泄露已严重干扰了民众生活

个人信息安全是信息化时代公民的一项基本需求,其核心内容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近年来,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严重,广大民众饱受信息泄露和滥用带来的困扰和危害,因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网络盗窃、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更是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和担忧。

公民个人信息“裸奔”、隐私泄露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且呈越来越严重之势。诸如考生信息泄露、携程网信息安全门、手机用户数据泄露等危害个人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不时见诸报道,因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短信骚扰、电话骚扰、邮件骚扰等已经严重干扰了民众生活。2016年6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和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2016年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 6.8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 6.19 亿,占网民 90.1%。其中,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漏情况严重,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37%的网民因网络诈骗而遭受经济损失。报告还显示,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一年时间内,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漏等遭受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成为网络时代的“百罪之源”,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实践表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极易引发多种犯罪,成为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盗号以及滋扰型“软暴力”等信息犯罪的根源。甚至与绑架、敲诈勒索、暴力追债等犯罪活动相结合,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而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威胁社会和谐稳定。腾讯研究院的《中国网络生态安全报告(2015)》显示,在各种涉及网络犯罪案件中,网络诈骗和电信诈骗分别居于第一和第二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法分子能够非法获取被害人的信息,从而实施诈骗行为,尤其是当不法分子获得公民的精确个人信息后,常常会针对被害人量身定做“精准”的诈骗手段,导致被害人极易被骗,如今年8月份发生的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案就属此种情形。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路径多元,甚至已形成完整的利益链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多发、高发,且屡禁不止。大数据时代是通过大规模收集、利用数据信息创造新价值的时代。一方面,个人信息对于商品推介、诈骗等侵财类犯罪的价值和意义重大,“市场”需求旺盛,非法提供、非法获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获利空间较大。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个人信息趋于数据化、网络化和社会化,也使得个人信息更容易被非法获取和买卖。在高回报、低成本的双重诱惑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多发、高发且屡禁不止。

侵害对象广泛,涉及的个人信息种类多样且数量巨大。在我国现阶段,个人信息受到侵害的民众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几无幸免,且绝大部分被害人并不知道也无从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受到了侵害。同时,受到侵犯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公民个人身份信息、车辆信息、房产信息、手机定位信息、护照信息、旅馆业旅客入住信息、乘客数据信息、淘宝买家信息、公司客户(会员)信息、学生信息、新出生婴儿信息、残疾人信息、精神病人信息以及已故人员家属信息等,还包括手机通讯录和手机短信、网络账号和密码、银行账号和密码、购物记录、交易记录和出行记录等,涉案的信息数量动辄数万甚至上亿。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路径多元,利用技术手段窃取个人信息逐步成为主要手段。除了公民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会不慎泄露个人信息外(如在微信、微博上的个人信息或者随意丢弃的火车票、邮寄包裹单中所包含的个人信息均可能被不法分子收集和利用),个人泄露的渠道主要有三:一是APP与社交软件在用户不知情或不完全知情的情形下收集个人信息。目前,大多数APP与社交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有意无意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有的甚至包括位置信息、通讯信息等。二是商场、医院、教育机构、金融机构、电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国家机关、网上购物平台、快递物流公司等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公民个人信息,被内部工作人员非法窃取或者出售给不法分子。三是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恶意代码、钓鱼软件等手段,破解、盗取公民个人信息。目前,不法分子获取个人信息的手段从传统的调查、诱导登记、复制客户资料等,转向科技含量较高的手机APP盗取、黑客入侵大型平台数据库甚至是通过公共场所WIFI盗取。公安部的调查显示,“黑客”通过技术手段实施攻击、撞库或利用钓鱼网站、木马、免费WIFI、恶意APP等“技术”手段窃取个人信息正成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途径。山东徐玉玉被诈骗案就属于此种情形,在该案中,犯罪嫌疑人利用技术手段攻击了“山东省2016高考网上报名系统”并在网站植入了木马病毒,获取了网站后台登陆权限,窃取了包括徐玉玉在内的大量考生信息,并精准地实施了诈骗行为。

各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已经形成完整的利益链,产业化、组织化等特征明显。目前,在我国围绕公民个人信息已经形成了“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利益链条和黑色产业。其中,“源头”负责收集和提供各类公民信息,“中间商”负责组织个人信息的交易,“非法使用人员”负责利用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从事包括诈骗、盗窃等在内的违法犯罪活动。上述各层级人员身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叉,形成了提供、出售、非法获取和利用公民信息的利益链条,以及以牟取不法利益为目的、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专业分工实施、交易金额巨大的黑色产业。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守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最后一道防线

个人信息保护是信息化的基石。在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运用和管理涉及多方主体。因此保护个人信息也需要社会共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的积极参与、协同治理。实践一再表明,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普通民众根本无力抵御外界对个人信息的侵犯,他们既不知道个人信息何时被侵犯、被谁侵犯,也不知道个人信息被侵犯后如何有效维权。因此,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问题上,虽然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信息安全意识,增强公民信息安全防御能力,但是更应强调的是政府、企业尤其是掌握个人大量信息的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教育机构、交通部门等的主体责任。同时,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更需要司法机关依法及时化解各种涉及个人信息的矛盾纠纷,并有效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

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立法,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提供规范保障。为有效应对日益猖獗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我国明显加大了个人信息立法的力度。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并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2013年通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就消费者信息保护问题做了明确规定;2015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将《刑法修正案(七)》中设立的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合并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降低了入罪门槛,提高了法定刑幅度,以进一步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从源头上打击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的其他侵害公民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此外,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网络安全法》中也有关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规定。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有近40部,法规有30部,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因此从总体上看数量并不少。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在一些重要环节上欠缺相应规定等,现有立法仍难以满足实践需求。因此,从完善立法来看,一方面,应当借鉴国外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做法,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网络安全法》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作为信息化时代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基础性法律,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边界,规范个人信息的存储、处理、查询和使用,明确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以及信息泄露和滥用的处罚方式等。另一方面,要及时修订与完善现有相关立法,使之更具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并逐步形成公法与私法、实体法与程序法、法律法规与规章协调运行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范体系。

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与公民个人信息有关的民事案件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有许多案件均为全国首例。如2014年底上海市浦东区人民法院审理的“短信骚扰第一案”、2015年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的“COOKIE隐私第一案”以及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个人信息被遗忘权第一案”等。这些案件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也预示着我国通过司法路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已经提上日程。同时,在刑事司法层面,司法机关也持续不断地对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在内的网络犯罪实施打击,并取得了成效。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司法途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仍面临包括维权难、取证难、抓捕难、定罪难、法律适用不统一等诸多问题。为有效维护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维持社会公平正义,司法也应当与时俱进,正确处理信息化时代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与大数据开发、运用之间的关系,努力平衡好各种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同时,为遏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及相关犯罪蔓延的势头,公检法三机关应当加大办案力度,科学调配力量,严格依法办案,准确适用法律,及时有效地打击此类犯罪行为。此外,鉴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案件有很多属于新类型案件,为保障法律统一适用,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最高司法机关应当针对此类案件在法律适用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出台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或者典型案例,以指导各级司法机关依法办案,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作者为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参考文献】

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篇7

(二)变造、伪造、复制票据或结算凭证进行诈骗。一是变造票据。犯罪分子通过涂改票据金额,将小额票据变造成大额票据,再经过涂改密押或压数机数码,诈骗银行资金后迅速逃离现场。二是伪造票据。银行现有的票据和结算凭证虽然有防伪标记,但具有一般工艺技术的厂家都能印刷。犯罪分子利用这一点,极易伪造出特别难辨真伪的票据,加之银行人员审查票据中的疏忽,使犯罪分子屡屡得手。三是复制票据。犯罪分子采取复制手段,克隆出与银行真票几乎相同的票据进行诈骗。2001年下半年农行临汾分行截获的6张假银行承兑汇票中有3张属“克隆”票,金额高达3900万元。

(三)内外勾结进行诈骗。许多诈骗案都是在内部员工的帮助下形成的,由于教育不够,监督不力,一些员工难以抵御金钱的诱惑,利用职务之便,为犯罪分子提供方便,导致案件发生。

(四)利用公示时间差进行诈骗。按现行法律规定,凡法院受理票据遗失时做出的公示催告,只要在报纸上刊登或法院公告栏上张贴,就视同通知了各银行,实际上银行根本无法得知法院的公示内容。而实事求是地讲,法院不可能将公示催告寄往全国所有银行营业机构,特别是转账支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由于无法注明受理行或贴现行地点,犯罪分子一方面向当地法院申请挂失止付,另一方面到外地银行解付或背书转让他人,利用时间差作案,给受理行或贴现行造成资金损失。去年7月,A市某银行开出银行承兑汇票200万元,出票人甲将汇票转让乙,乙背书转让丙,丙到B市某银行申请了贴现。承兑汇票到期前7天,甲在A市法院挂失止付,法院在当地进行了公告。到期后,A市承兑行因接到法院止付通知不给B市贴现行划款,造成了银行间的票据纠纷。为此,贴现行在B市法院起诉了承兑行,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查封了A市承兑行账户资金210万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方银行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出票的当事人却避而不见。

目前的票据诈骗活动由原来的单人作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小范围、小金额的诈骗,逐步向大范围、大金额、有严密组织的系统作案方向发展。2002年3月,农行某市支行堵截一笔伪造的中国银行银行承兑汇票,金额297万元,与1997年遍及全国10多个省份的中国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诈骗案同出一辙。犯罪分子交待,像这样的假票在黑市上就能买到,而且有专人搜集资料,关注和研究银行相关规定的修改和变化,负责制作与当期银行使用的票据内容一致的假票。这些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单线联系,往往不易一网打尽,从而留下了后患。

由于犯罪分子采用高科技手段,仿真程度十分高,隐蔽性越来越强,依靠临柜人员对票面的审查和一般的书面查询很难辨别真伪。某市工行截获的假银行承兑汇票,犯罪嫌疑人通过伪造凭证、承兑行印章等手段仿制假票,通过柜台审查和书面查询均没有发现纰漏,最后在审查对比假票和承兑行留底卡片要素时,才从笔迹上找出破绽。

现在诈骗方式迷惑性增大。主要采取的方式:是“调包”行骗。行骗人为了达到目的,先将事先准备好的真实票据交给对方到银行查询核实,待取得信任后,乘机用假票与真票进行调包;二是伪造证件。通过伪造一系列身份证,公开在一些交易会、贸易洽谈会等场合露面,与售货人签订购货合同,为行骗打下“信誉”基础,在以后的合作中实施诈骗。

从近年发生的票据诈骗案例可以看出,犯罪分了作案的对象是银行,作案手段是伪造、变造、复制银行票据和印鉴,诈骗的目的是诈骗银行资金,为此,应采取以下策略加强对票据诈骗的防范:

——提高防伪技术。现在银行使用的汇票、支票防伪技术含量低,犯罪分子很容易伪造、变造和复制。有关部门必须下大决心改进和完善银行票据防伪标识,至少要有两处以上肉眼看不到的防伪标识,形态、种类、颜色各不相同,确保一般技术部门不可能印制。同时,要彻底改变用肉眼鉴别真伪的作法,采用电子验票、支付密码、银企联网等现代化技术,识别票据真伪,逐步建立起适应银行票据操作的新的支付控制系统。

——改变传统的查询方式。传统的书面查询方式只能对票面要素内容进行查询,对仿真和克隆票难以鉴别;采用电传票据的方式核验票据,被查询行因无法确定查询行真实身份,往往不愿将票据原件传真给对方。今后可采用电子书面查询方式辨别真伪,查询行通过电子联行查询系统发出书面查询书,并要求对方在作书面答复的同时传真原始票据,办理贴现业务必须在查询24小时内为客户办理手续,严防诈骗分子打“时间差”套取银行资金。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经办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尤其对银行承兑汇票,承兑行必须做到印、押、证三分管,受理行经办人员要认真审核辨别票据真伪,通过“一摸”、“二验”、“六看”有效防范假票。一摸是摸纸质手感;二验紫光灯下是否有荧光反应,验色泽是否纯正;“六看”是一看用章是否正确,二看印模是否清楚,三看要素是否是齐全,四看密押是否清晰正确,五看印刷票迹是否异常,六看背书人是否连续。经审查无误后,交信贷部门办理,信贷部门必须审查持票人和其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确保票据来源真实,手续齐全才准许申请贴现。

——建立网络票据业务咨询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银行业务的广泛应用,数据信息传输安全快捷,银行间要联合建立票据业务咨询系统,并在网上设票据信息库。在完善的支付控制系统支持下,只要受理行在票据信息菜单中输入承兑行的行号、汇票号码、金额,就可以查阅汇票的详细资料,在此基础上受理行核对印鉴,可严防诈骗案件发生。

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篇8

关键词:大学生;电信诈骗;思考

2016年8月19日,已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的山东临沂女孩徐某,被电信诈骗骗走9900元的学费后,在和父亲去公安局报案回家的路上,因郁结于心,最终心脏骤停,不幸于21日离世。就在徐某尸骨未寒的8月23日,同在临沂的临沭县大二学生宋某,也因遭遇电信诈骗,心脏骤停离世。

短短数日之内,两名年轻的大学生均因电信诈骗而离世,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为什么犯罪分子会选择并没有多少经济能力的大学生作为犯罪对象?我们该怎样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一、为什么犯罪分子会选择并没有多少经济能力的大学生作为犯罪对象

第一,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缺失。虽然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尤其是2014年暑假8月集中爆发的女大学生人身侵害案件发生后,让家庭、学校和社会提高了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但是这样的安全教育更多地集中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上,针对大学生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教育还没有同步跟进。

第二,大学生生活环境相对单一,社会经验匮乏,人生阅历有限,尤其是即将上大学的新生,在长期的中、小学学习生活中,主要依附家庭,比较缺乏独立生活和独立面对陌生人的经历,往往过分单纯,更容易上当受骗。

第三,大学生个人信息的泄露,对电信诈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徐某案可见,现在的诈骗案由以往的普遍撒网、再坐等鱼儿上钩,已经升级到知悉受害人信息,从而进行精准诈骗。由于犯罪分子可以提供受害人准确的个人信息及相关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

第四,手机用户实名制落实不严、号码实际归属地不明和监管措施不到位,使虚拟运营商成为电信诈骗的温床。徐某接到的诈骗电话号码开头为“171”,在我国已发生多起涉及170和171号段的电信诈骗案。以170/171号段为主要平台的虚拟运营商没有自己的通讯网络,而是从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基础运营商那里承包部分通讯网络的使用权,通过自己设定的计费系统将通信服务卖给消费者。虚拟运营商将该号段的电话号码转包给大量商销售,商又分销给各网点,逐级分散消解了运营商的控制力,从而将工信部从2013年就要求实施的电话实名制架空。

二、如何有效地避免徐某案的悲剧再次上演

(一)建立起针对学生的体系化信息安全教育机制

虽然上当受骗的是大学生,但是我们的信息安全教育不能等到上了大学才开始。依照中国当下学生的成长轨迹,中、小学生与社会的交集是非常小的,不太有社会生活经验与阅历,我们不能苛求他们一考上大学立即成长为社会经验丰富、能独立判断并处理问题的人。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的信息安全教育要从小抓起,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以增加信息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为此,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常识。我们应该构建防范电信诈骗的系统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知结构,进行循序渐进的体系化教育。当然,这样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地升级,为此,我们还要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对各类诈骗案件的披露,并通过学校、公安局、银行和相关各单位将防范各类诈骗犯罪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日常化、普及化、固定化。同时,考虑到许多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缺乏独立生活的经历,或者很少面对陌生人,我们在给大学生提供资金资助时,各相关单位均需特别提醒他们不要到ATM机或网上进行双向互动操作。如有类似要求的,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二)构建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

信息安全教育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诈骗案件的发生,但是也不可能因此就根除了诈骗犯罪。面对千变万化的诈骗方法、不断升级的诈骗手段,我们也不能苛求大学生通过一定的安全教育就不再上当受骗。受骗的经济损失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看不见的精神损失――心理压力。由徐某案可见:上当受骗后对家庭的内疚与自责,有可能被剥夺个人发展的机遇、抹杀个人成长的希望后的绝望,是压垮徐某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见,遭遇诈骗后,重建希望是避免极端结果的发生的心理保障,为此,我们需构建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

首先要建立事前防御机制。通过在大、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者举办讲座,帮助学生构建心理防御机制,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遭遇各种失败与打击,这些失败与打击也是我们人生阅历的一部分,我们只要能从中汲取经验、总结教训就是一种成长。

其次要建立事中舒缓机制。从徐某案可见,案件发生后,家长受制于自身学识及认知,往往更擅长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情绪。如果受害人的情绪得不到解决,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机会压垮受害人最后的意志从而引发悲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设心理援助义工队伍,一方面及时介入以帮助受害人舒缓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家长懂得一些解决情绪的方法,从而有效地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

再次,要建立事后心理重建机制。解决了情绪,创伤依然存在,因此,还要建立长期的心理干预甚至治疗机制,帮助受害人重建自信,重建希望,能够放下包袱,轻装前进的生活。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制建设

一方面,在我们的司法援助体制中,能不能针对类似徐某的贫困大学生诈骗案受害人,在确实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考虑一定的司法援助,并形成相应的机制,让这些寒门学子在遭遇重创时能有重建希望与信心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电信诈骗案中各类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增加其犯罪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危害。

(四)进一步完善技术监督与管理机制

一方面,可组织专家、技术人才加强政府各机关和各职能部门、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单位的网站安全建设,减少因黑客入侵引发公民信息安全泄露的几率。另一方面,健全对虚拟电信运营商的监督和管理的机制,形成有效监控,防范于未然。

(五)强化诚信文化建设,加强征信的约束作用

一方面,面对全社会加强诚信文化建设,鼓励大家诚实劳动,合法致富。另一方面,完善征信体制,针对电信诈骗中不同的涉案人员实施不同的征信惩罚。一个电信诈骗案的完成无外乎三个环节,获取信息――实施诈骗――转移财产。根据电信诈骗案中所有涉案人员涉案程度的不同,予以不同的征信处罚。对所有涉案人员应在其办理贷款、银行卡等方面予以限制;针对泄露公民信息工作人员应开除公职并实行同行业终身禁入机制;已经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取消其办理贷款、银行卡和电话卡的资格。通过征信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信诈骗的犯罪成本。

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篇9

摘 要:如何构筑抵御不良信息的思想道德防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已成为高校德育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文章分析了不良信息的内涵及危害,阐明了抵御不良信息侵蚀影响的紧迫感,并提供了一些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德育;不良信息;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渠道等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在接受大量进步、健康、有益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手机、网络和社会上流传的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影响。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影响,既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又渗透着“怎样培养人”,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又好又快地推进院校全面建设的迫切需要。

面对不良信息,当前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大是小非的道德倾向。也就是说,在大的问题上能够保持头脑清醒,保证不犯错误,但在小的问题上,却容易放纵自己。大学生对待不良信息,就是这样的态度——信不信无从知晓,传不传也不易发觉,可谓“警察管不着,法院判不着,处分够不着”。然而,越是这样,越体现了德育的重要性。在法律制度难以约束的情况下,道德建设总是担负更多的责任。古人云:“小节不拘,终累大德。”如不加以抵制,使人思想消极、精神萎靡、道德滑坡的不良信息,再任其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

一、认清不良信息的内涵、表象及其危害

不良信息,指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违背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与习惯以及其他违背社会公德的各类信息,包括人们口头上以讹传讹的“小道消息”和“谣言”,以及来自手机、小灵通短信和互联网上的充满色情和迷信、渲染凶杀和暴力,甚至带有反面政治性言论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电信条例》第57条关于不良信息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和封建迷信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散布、色情、、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据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目前,我国有近4亿手机用户,平均每天发送短信近7亿条。而利用手机短信诈骗则层出不穷,其中有4种常见的骗术:一是发短信说有朋友为您点歌,请拨打某号,当事主回电话听歌后,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二是事主手机被盗后,盗机人根据事主手机通讯录发虚假信息给事主的朋友或亲人,骗取钱财。三是事主泄露了家庭电话号码,行骗者发短信“移动通信将对您的手机进行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3小时”给事主,然后借事主关机为由,以向其家人“要求汇款”等事由诈骗。四是发短信给事主冒充公司工程师,谎称检查手机,请按#90或90#,事主按此操作号,手机内sim卡卡号可能被骗取,行骗者利用该卡打电话。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__年年中,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23亿,其中学生网民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6.2%。而网络上存在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一是虚假信息。主要表现是虚假广告,中奖骗局,制造和传播谣言,炒作一些无聊的新闻,等等。二是色情暴力信息。提供一些,张贴暴力、,说下流话、等。三是搞恶作剧。一些别人的隐私,发现一些恶作剧信息,在同一论坛反复发表同一内容的贴子等。四是传播病毒性文件或软件。五是欺诈行为。利用虚拟空间骗取别人的信任,盗别别人的用户名或密码,骗财骗色等。

目前,小道消息、谣言、段子等不良社会信息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经过传播者不断加工渲染,使之活灵活现,带有一种不可预知的神秘感,因而更具身临其境的效果。因此,不良信息便就有了愈演愈烈,愈传愈离奇的特点。这是值得警惕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危害大。20__年3月1日起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多次发送侮辱、

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生活等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惩罚。综述起来,不良信息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一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一些国内外敌对势力通过手机短信、网络散布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谣言,宣传或伪科学的有害信息,鼓吹西方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这对于涉世不深,鉴别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来说极易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二是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大学生沉迷于发短信、上网,性格更加孤僻,除了通过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键盘交流”外,无法与人进行正常交流,形成人际交往障碍,集体活动也懒得参与,运动量更是明显减少,导致身心健康均受到危害。三是助长低级庸俗的不良心态。许多不良信息都是消极颓废、猎奇猎艳的低级趣味的东西,任其滋生,就会助长低级庸俗的不良心态,从而迷失信仰,动摇信念,丧失信心,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四是导致上当受骗。不良信息的误导性、煸动性、欺骗性很强,特别是虚拟世界的网络,容易使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当真,从而上当受骗。五是增加经济负担。发短信和上网要收费,链接不良信息的网站更要注册收费,且价格昂贵,从而增加了大学生的经济负担。

二、增强抵御不良信息侵蚀影响的紧迫感

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时特别指出:“十年来我们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够。”[1]20__年,同志也曾指出:“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类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2]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或者完全形成,对问题的认识不深刻或者根本不会辨别,属于公害 的“易感人群”,思想认识上还有一定的“盲区”。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社会环境下,面对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危害,只有坚决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影响,才能始终保持大学生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防范反动和腐朽思想文化传播渗透的必然要求。西方国家凭借信息技术优势,从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等方面,加紧对我国进行全方位渗透。敌对势力、组织等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大量散布煸动性、诋毁性言论。新旧观念的冲突碰撞,西方价值观念的传播渗透,封建文化糟粕的沉渣泛起,对大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一些学生的理想信念动摇,道德观和荣辱观发生错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信息网络阵地,减少和避免消极、颓废、反动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和影响,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

深入搞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德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内涵与外延一致,在高校是可以通用的概念。[3]德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专指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称。[4]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德育工作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方向性、关键性作用。要根据德育的客观规律,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高扬德育的理想,真正把德育作为发展人、完善人的外在条件。[5]坚决抵御各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和影响,是深入搞好德育工作的实际行动和重要举措,是时代交给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对于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把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 引导他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院校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当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影响日益彰显,有的对网络和手机产生了依赖,有的热衷以手机短信的形式传播灰色言论和谣言及黄色段子,有的甚至登录,还有的痴迷于网络游戏,以致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成为影响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这些倾向性问题,给院校德育带来冲击,给行政管理带来难度。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流,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识别非主流思想和言论,冷静看待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恶意炒作,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是事关院校长远建设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课题。只有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错综复杂的心理,根据社会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对策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排除干扰大学生思想和行动的各种消极因素,才能提出符合大学生成长需要的道德规范、原则,培养他们具有一种公民的道德义务意识和道德责任,即培养一个社会需要的共同核心价值。如: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等。

三、筑牢抵御不良信息的道德防线

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学校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而“从来不考虑怎样使学校成为培养人的品格的工具”。[6]身处信息时代,如何引导大学生在信息纷繁的世界里吸收健康信息、抵御不良信息,做到自觉用科学的眼光看信息、用正确的标准选信息、用先进的观念用信息,是近年来摆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院校领导面前一个严峻而复杂的课题。为此,必须主动探索、创新作为,逐步总结出有效的方法措施。

堵——举起防御的盾牌。从思想上堵。对于大学生来说,多数不良信息是充满诱惑的,或在生活细节上腐蚀,或在思想观念上影响,或在伦理防线上突破;对于不良信息,大学生是否去接触、是否会上当、是否会受影响,又往往取决于他们的自觉和选择。在这样的情形下,筑牢他们的思想道德防线被摆在了突出位置。院校可以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地对话、辅导和座谈,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也可通过组织讨论会、分析会、大家谈等活动,帮助学生自觉做到以传播不良信息为耻辱、以抵制不良信息为高尚,以轻信不良信息为羞愧,以识破不良信息为自豪。从技术上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论利用正面信息,还是抵御不良信息,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左右人们思想、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积极培训网络技术骨干,开发技术软件,完善网络和移动通信管理安全措施,保护学生的平时生活中的正常权利,又从信息技术手段上最大程度地限制和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蚀。从制度上堵。对不良信息,从道德防线上堵是根本,从技术手段上堵是必须,而从规章制度上堵则是长效保证机制。各院校可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细则,从如何认识必要性、如何主动作为、如何加强领导等方面提出要求,使学校领导管理起来有依据、学生生活当中有约束,有效抵御不良信息影响的加剧和扩大。

导——给学生一面“照妖镜”。不良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复杂的,其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因此,要真正在他们心中树起一道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

防火墙”,还需给他们一面正确识别不良信息的“照妖镜”,帮他们准确把握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分寸和尺度。一是在思想认识上疏导。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学生有一双识别不良信息的火眼金睛!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信息鉴赏活动,对一个时期流行的典型网络信息、手机短信进行分析,分清哪些是好的、健康的;也可运用墙报、宣传栏、局域网等载体,发动学生自己书写抵制不良信息的体会,组织心得展览等。二是在心理兴趣上引导。一些大学生易受不良信息影响,同他们的心理兴趣和注意力有关,要提高他们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必须重视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兴趣和追求。占——畅通阳光大道。在破中立、在立中破,用健康优秀信息占领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才能有效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一是通过“建”实现“占”。通过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搞好院校内部信息网站建设,为有效抵御不良信息侵蚀影响提供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撑。同时,发挥内部报纸、刊物和广播、闭路电视等传媒的导向作用,形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内容丰富、覆盖全员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二是通过“创”实现“占”。对于大学生心中的信息文化阵地,不是简单地一占就灵、一抢就灵,必须用创新性、创造性去抢去占才能抢稳占牢。特别是重视学生自身对不良信息防疫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通过“挤”实现“占”。高度重视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信息网络阵地,及时科学、健康、进步的信息,形成以正压邪、扶正祛邪的浓厚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广泛开展积极向上的信息服务活动,通过“网上论坛”、“网上对话”、“网上调查”、“嘉宾访谈”、“心理咨询”等实时流互动,增强正面信息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c] .北京:人民出版社,(3) .1993. 第290页.

[2].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n].20__-12-20.

[3]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德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__.

[4]王仕民.德育功能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__.

防御网络诈骗的方法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信息系统技术 安全 维护

1 计算机网络中信息系统技术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计算机网络中信息系统技术安全问题主要受到网络设备和网络信息的威胁,这两个方面是导致计算机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网络设备主要是由于电脑系统的漏洞或缺陷造成的,而网络信息则是由于计算机用户人为造成的结果,最严重的就是网络黑客的入侵和攻击,可以直接使电脑陷入瘫痪状态,损害了用户的根本利益。

1.1 计算机病毒

目前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网络受到最大的危害,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高、潜伏期长、破坏性大和传染性快等特点。计算机的病毒种类繁多,病毒传播速度快,对网络的破坏性大,对计算机中的重要文件和可执行的程序进行攻击破坏,严重的可导致计算机瘫痪。

1.2 网络漏洞

网络漏洞指因为计算机本身系统存在的缺陷,给攻击者可乘之机对用户网络进行非法访问。网络漏洞一般在校园网络系统出现的比较多。因为校园网络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级别低,系统管理员的专业知识不高,对网络系统不够熟悉,安全设置处理不当,使系统存在高危漏洞,造成校园内的教学资源被窃取或者删除破坏。

1.3 网络黑客攻击和网络诈骗增多

网络黑客是指攻击者通过Internet网络对用户网络进行非法访问、破坏和攻击,对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文件资料进行删除、损毁,有的还会盗取电脑中的机密情报,严重损坏了国家利益。有的还会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活动,非法牟取他人财物。互联网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的便利条件,但是也给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犯罪制造了机会。网络诈骗的手法和形式多样,有电子邮件、利用QQ、建立虚假网站、虚假商务信息等。这些都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给网络用户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1.4 网络环境被破坏

垃圾邮件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又一个公害。在网络中大量垃圾邮件充斥着用户的邮箱,被广泛的传播,严重侵犯了用户的个人隐私,造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减慢,影响了网络中信息的传输速度,降低了网络的运行效率。

1.5 网络系统管理不到位

由于计算机网络没有建立安全机制,管理力度不够,岗位制度不明确,网络管理员缺乏安全风险防范的意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密码和权限混乱等,安全防护意识不强,使计算机网络风险日益加重,这些都会为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犯罪提供破坏活动的平台,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威胁。

2 计算机网络中信息系统技术安全的防范措施

2.1 安装杀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危害极大,为了避免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通过对病毒扫描、病毒查杀、自动升级等步骤完成对病毒的清除,从而提高计算机的防御能力,控制病毒的侵袭。常用的杀毒软件有:360安全卫士、瑞星杀毒、金山毒霸等。用户要经常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定期对病毒软件升级和更新杀毒软件,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由于计算机会受到病毒的侵入及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所以为保护文件的安全性需要对文件进行备份处理,把备份文件上传到网络邮箱。对现在存储文件使用的U盘也要在每次使用时进行杀毒处理,U盘在不同的电脑间传递文件数据,极易感染病毒。对U盘内的资料也要做好备份,以防止受到病毒侵入,U盘内的文件丢失,给用户造成损失。

2.2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控制网络的访问权限技术,是采用网络隔离和限制访问的方法以避免非法用户侵入内部网,是为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一种保护措施。防火墙技术也是抵御黑客的最有效办法。另外,为了避免黑客的攻击,要相应的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在W上要进行实名身份认证,对账户和密码要定期进行修改,结合权限管理,对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文件等都要经过防火墙技术过滤,可以有效阻止黑客的侵入,避免对计算机用户的损害, 保证了用户的上网安全。

2.3 杜绝垃圾邮件

在邮箱的常规设置对话框中进入邮箱安全设置界面,选择隐私安全,可以把重要的资料加安全锁保护起来,让邮件信息资料更加安全。在反垃圾/黑白名单中,在反垃圾级别中进行选择,对接收到的垃圾邮件可以自动删除。对垃圾邮件进行设置,可以将垃圾文件有效隔离。另外,要注意学会保护自己的邮件地址,避免在公共网络随意登记和使用邮件地址,对邮箱中的不明或可疑邮件不要轻易打开,也不要回复,这样也能有效避免垃圾文件的骚扰和破坏。

2.4 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

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功能的运行质量, 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需要使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监视和控制。另外,计算机网络要建立安全机制系统,加大网络的管理力度。对网络管理员要制定岗位职责,提高其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业务水平。对计算机内的重要文件和数据要进行备份和加密,定期检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安全上网意识。

2.5 提高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计算机病毒侵袭主要是对计算机的重要部件――硬盘,进行信息破坏,这也是计算机最主要最严重的破坏方法。计算机病毒对硬盘中的这些重要文件数据进行删除、修改,使文件格式改变导致文件打不开或者文件丢失,有些是占用硬盘空间,导致计算机的存储空间不足,系统运行缓慢。有些直接使计算机无法关机和正常操作,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基于病毒侵袭的严重后果,我们需要做好防范措施,把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保证计算机网络中信息系统技术的安全。

3 结束语

针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不安全隐患,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提高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息安全管理的意识,要不断改进研发网络安全的加密技术应用,做好网络病毒查杀工作,对未经授权用户禁止访问,防止网络系统遭到黑客侵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良好安全运行,使计算机网络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彬.探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维护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8(09).

[2]高希新.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日常维护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