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4-10 04:01:01

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

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篇1

执行力是指组织和个人在执行各种事务所具有的资格、能力和才能。行政执行力就是提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抓落实”。行政执行力是实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如何提高行政执行力,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提高履职水平

执行力不强很**度在于执行者所具备的才能和能力与解决事情所需要的能力不匹配造成的。

1、加强学习。公务员自身要加强理论及各种业务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学习,增强任务领悟力。即在接受任务后有足够的知识作依托,为解决问题、执行任务打好基础。单位要为机关干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有组织、有计划安排机关干部学习,要将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2、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近期开展的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其目的也是提高行政执行力,活动力争在全党形成强烈的争先氛围,党组织和党员都应以创先争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整体提高达到执行力提高的目的。

二、制定履职纪律

没有纪律性就没有执行力和战斗力,缺乏组织纪律性的单位是一盘散沙。

1、明确目标。完善的制度是机构良性运转的前提条件。一个单位、一名机关干部都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操作性制度,以规范办事程序,使所有科室和个人为达到目标有条不紊的奋斗。

2、明确奖惩。在制度制定中,要有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这样才能激发个人干事创业激情,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三、创造履职环境

执行力度大、执行效果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履职环境。单位要为机关干部创造氛围和谐、人尽其才、激励到位的履职环境,以进一步激发机关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

1、氛围和谐。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单位要主动关心机关干部,尽力解决机关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关心、关怀机关干部健康成长,使每一名机关干部能够感觉到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中,所有人都要为大家庭荣誉而努力工作,工作的激情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其次要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凝聚力。要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加强机关干部之间、科室之间的互相了解、增进协作。在我办通常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农业战线的同志不了解工业战线的事情,工业战线的不了解城建战线,精神文明战线的同志工业、农业等情况都不够了解。平时大家各忙各战线事务,缺乏交流,遇到某些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的事情时,就出现了配合不到位的现象,甚至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所以需要通过一些必要的活动来增加交流的机会,以达到和谐机关建设的目的。

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篇2

最近我也读过了《赢在执行》等书,不难看出一个单位的制度,高层要的是中层无条件执行某一个命令与决策,中层要促成的是基层员工一往无前地执行经过分解的任务与使命,需要由更多基层、中层都参与到银行管理的讨论中来,真正做到把制度落到实处,发展和控险两不误。

1、如何看待本位和越位。好的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应该有位置感。坚守职责的运动员,也许不是最注目的,但是最实用的。很多大牌球队里,明星们起起落落之间,总会有一些位置,一些默默的人在默默地坚守不变。一个没有位置感的人,总会追着球去跑,他的头脑里是孤军奋战,没有同伴。靠一个人的技术问题,解决不了一个集体的战术问题。把本职工作做好,是对同伴最大的支持。在一个企业里,应该是没有明星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岗位上的明星。他们兢兢业业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认真地坚持着。当每个人都认真平凡地做事情时,对一个组织而言,也许会很快变得不平凡。一个有生命有理想的组织,又怎会忽略那些平凡工作的每一个员工。

2、聪明和笨拙的区别。大家都看过电影《阿甘正传》。那个智力有些障碍的人,用执着和认真,完成了他的美国梦,名利双收。一个聪明人不屑做的很多事情,他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于是成功了。在我们银行里,执行力最强的员工,往往不是那些看似聪明的人,而是那些最认真的人。那些看似聪明的聪明人,总会质本文来源:疑,总会不屑,总会叹气。聪明本不是缺点,但不要让聪明影响我们在团队里的位置感。当集体的意见决定下来时,这就是命令,是需要众人一心去做的事情,任何怀疑和质疑此时都要放弃,去认真地做一个执行者。这样的组织不一定每次的行动都会完美,但一定每次都有结果可以收获。当大家都聪明地以我为中心时,组织的行动是停滞的,因为他们一直在讨论以寻求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完美的方案。这样的完美是以漫长的时间为代价的,所以是没有价值的。作为卓越组织的一员,也许应该是这样的人,“象智者一样思考,象机器一样行动。”

3、竞争与危机的影响。一个没有竞争机制的组织,终究会慢下来。对外有竞争力的银行,对内,一定也有一套竞争机制。一个高效的机制,通常会产生优胜劣汰。对被淘汰的个体而言,可能是公平的,可能是不公平的。比如争论已久的末位淘汰制。争论的焦点多在个体的公平与否。讨论这样的机制对个体的公允度,是一个不经济的行为,这是一个不会造就生产力的“伪问题”。但无疑的是,这样引入内部竞争机制的企业,对外也应该是强壮的,是更有竞争意识的企业。企业有理想,要把理想传递给员工;企业有竞争,也同样要把竞争传递给员工。人性化是多数企业希望做到的一个方面,表面看来,也是会和竞争、淘汰等字眼相冲突的一个词。但是,当我们把一个人的利益融合到集体的利益中时,一个个体的人性化重要,还是一群人的人性化更重要呢?

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篇3

一流的企业必须具备一流的执行力。通过调研,笔者发现企业在执行各项生产任务的时候,有的单位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而有的单位却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到每一项工作,有的员工能够完成得很出色,而有的员工却迟迟得不到落实。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我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一条无形的“软肋”——执行力不强。那么何为执行力呢?执行力是指企业员工理解、贯彻、落实经营者战略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办法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强弱程度直接制约着企业任务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实现。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力,那么再好的发展目标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再好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纸空文。没有执行力,企业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发展力。

企业执行力不强的原因

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先要分析一下执行不力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通过调研,造成目前企业执行力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责任意识不强。个别单位存在着“浮”、“懒”、“散”、“虚”等方面的问题,形势变化了仍旧我行我素,任务明确了仍旧等待观望,工作部署了仍旧无动于衷,在非常时期仍旧按部就班,在关键时刻仍旧唯唯诺诺,面对上级交给的任务,推诿扯皮,消极不为,致使一些工作在实际操作上往往违背初衷,落不到实处。有的单位对上级三番五次强调的生产经营纪律熟视无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实际执行中失真走样甚至是背道而驰。

制度办法不全。在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生产任务制定下达后,部分单位没有及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各个环节和各个细节,制定科学、细化的相关配套措施;有些新出台的细则办法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结果导致连续性不够,刚性不足。

员工素质不齐。有的员工对执行的偏差缺乏敏感性,对任务的认识不统一,行为也不尽规范,导致在实施中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对问题、意外估计不足,导致执行过程中不能对具体环境巧妙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细节,而是反复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由此延缓了执行的进度和质量;再如安全生产,虽然一再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是不安全情况还时有发生,少数员工的安全意识还不强,人员责任的不安全情况占有相当的比例,习惯性违章仍未做到根除。

有效沟通不多。有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存有条块分割现象,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导致协调不好甚至隔阂。有的干部与员工之间没有搭建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彼此缺乏充分信任度,没有形成整体合力。由于有效沟通较少,执行中不仅造成企业资源浪费,而且使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

督查力度不够。有的单位存在对具体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的频率不够,或对工作有布置少检查,或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跟进不力;有的对既定目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持续跟踪考核;有的在工作安排上只有形式上的要求,没有实质上的检查和奖惩,抓落实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致使执行力越来越弱。

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对策

针对当上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执行力不够的现状,笔者认为,提高企业执行力,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强化责任是前提。责任心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础,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它的有无或强弱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能否有成的关键之所在。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是把责任心挂在嘴上,而是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中。有了责任心,精力就会集中在执行上,干工作就会热心、用心、尽心,就会精益求精,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因此,我们要时刻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培训,引导大家自觉树立责任意识,严格岗位职责,不折不扣地将工作落到实处。

完善制度是保障。提高执行力,只靠自觉性是不行的,还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企业的制度化主要是指各项管理的制度化,即各项活动是否都按照既定的规则在操作,企业内是否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做好制度的建立、修订和完善工作,用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克服利益不相等、职责不清、工作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将岗位职责细化、立体化,使每项工作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有时限、有督查、有考核,形成管理闭环。

选贤任能是根本。企业发展离不开人,经营者的战略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办法必须由人来执行,人是执行的主体。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必须培养一支“执行”意识较强的员工队伍,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首先,抓好中层管理人员建设。俗话说,“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企业执行力能否提高,执行力能否很好地贯彻下去,管理者,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态度,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中层管理人员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高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一堵墙。他们在执行文化中发挥的是上下沟通的作用,在管理执行的落实上扮演着执行落地的重要角色。要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关键是要任人唯贤,选拔聘任那些示范性和带动力强的干部。其次,抓好普通员工队伍建设。员工的执行力直接关系企业整体执行力的作用发挥,全面激发员工的动力,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根本之需。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进一步优化、提高员工队伍结构,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这样就会直接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的顺利实现。

有效沟通是基础。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每个人的执行力都很强,但不能有效沟通,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执行结果也会很差。由于企业事实存在着管理层级、本位利益,使信息的有效传递受到阻碍,也使有效沟通方式和沟通平台的构建在企业中更加重要。通过有效沟通,我们不仅可看到事物的表象、存在的问题,还可了解到造成这种表象、问题的真实原因;不仅能了解到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差距,还能收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效果,从而使执行更加顺畅无阻。

奖优罚劣是动力。督导检查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一个好方法。工作任务布置后,我们不仅要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而且要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这样,我们就能够及时发现偏差并给予纠正,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对于执行中做得好的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奖励,做得不好的要根据制度惩罚,不搞下不为例,这样就会保障执行的效果。

有无数的人拥有卓越的智慧,但只有那些懂得如何执行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有无数企业拥有伟大的构想,但只有那些懂得如何执行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总之,通过以上对提高企业执行力亟待解决问题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实施,笔者认为,定会为企业实现持续稳健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工会;责任心;执行力;作用

一个企业要能够不断发展,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依靠的不仅是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高效运行的管理团队,更为重要的是拥有一只能够担当责任、勇于承担、执行有力的员工队伍。 作为在企业与员工之间担负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工会组织,在现阶段的社会与企业的转型过程中,应该发挥维护、参与、教育、组织的功能,为企业发展、提升培育一支担当责任、执行有力的员工队伍,这是摆在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透视责任心、执行力,这两个要素是一支优秀员工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目前情况下出现责任心不强与执行力不高主要有以下表现和成因。

一、责任心不强与执行力不高的表现

责任心和执行力是相伴而生,没有责任心就无法做到执行有力,执行无力恰恰表现出责任心不够。执行力的缺乏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软弱、推诿和得过且过。“软弱”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为管理不到位、充当老好人,对下不严格对上应付事;“推诿”在工作中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靠前站,坏事快躲开,遇到问题绕着走;“得过且过”表现为混一天是一天,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正是这些种种表象,暴露出了在责任心方面缺少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从存在的范围看,这种现象表现在各个层面上,从基层一线职工到管理干部,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二、多种因素的共同效应是责任心不强和执行力不高的原因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带来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今社会的信息量膨胀,接触外界事物和信息是瞬间的事情,这是在油田发展建设的初期不存在的。无论是哪一个群体,哪一个群体里的哪一个人,在外界信息涌入的时候,必然会将自己与之相比较,来衡量自己目前的状况是否达到了预期理想。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在“比”的目的下获得信息总会让人们觉得自己处于劣势之中,从而产生对现状的不满和抱怨。有了不满和抱怨,责任心从何谈起、执行力又怎么样提高。

理想信念淡漠带来的精神空虚。油田发展的历程里,职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是推动油田不断发展的动力。在初期作为国有企业的职工,相比较地方单位我们拥有稳定、较高的收入,令人羡慕的福利制度,有“国家工人”的荣誉,这些支撑着职工的信念和理想。社会在发展进步,近些年来,地方单位的工资待遇已经赶上或者超过了油田,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我们拥有的“福利”不再是一种“特权”,原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就慢慢淡化。

三、工会组织要更好的利用其特有的作用,为培育有责任、执行高效的员工队伍做出贡献

工会组织在多方面深层次“培育责任心,提高执行力”中发挥的作用。

一是切实履行好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积极引导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维护职能是法律赋予工会的基本职能,是工会组织联系员工群众的重要途径,是员工群众当家做主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重要体现。从通过有效落实职工大会、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形式,扩大员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的范围和内涵,不断增加员工群众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等形式,从而增进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关注程度,使员工真正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提升员工自我奉献意识,推动责任意识的不断提升。

二是扎实有效的帮助企业推进制度建设,从点滴入手,规范员工行为准则,提高执行力。要从制度入手,加大制度宣教力度,通过习惯养成等形式,使员工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增进责任心和执行力的不断提升;要继续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在规范员工日常行为中,从劳动纪律这样看似小的问题着手,潜移默化的培育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而推动员工责任感的提高,促进责任心和执行力的提升。

三是全方位多层次,建立宣教培育机制,引领员工群众。要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优势,探索新的联系机制,引领职工自觉的履行责任、恪尽职守。通过更多、更广泛、职工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增进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培育团队精神,提炼团队文化,创建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引领理念。

工会组织最广泛的联系作用,是企业与员工的“连心桥”

工会组织来源于员工、服务于员工,其本身的属性就确定了它与员工之间属于一个利益层面,是始终以维护员工利益,保障员工权益为出发点的群众组织,因此,它更能赢得员工的信任与支持,获得员工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从思想政治工作层面教育引导职工为企业尽责。企业员工同时具有工会会员的身份,这种特有的身份是其它群众组织不具有的,在这种条件下当员工思想上产生波动时,更多的会想到工会组织;同时工会组织能够将尽可能多的员工聚集在自己的周围,通过丰富多样、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凝聚队伍、提高士气,这个工作直接能够对培育责任心、提升执行力产生推动作用。

工会组织帮扶帮困的特有职能,推动员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意识的提升,推动责任心增强,促进执行力提升。在工会的工作中,面对的员工群体里,有一部分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员工。弱势不仅指的是其在生活中遇到了常人没有的困难,还包括在心理上产生困惑、以至抵触情绪的部分员工。关心、关爱、帮扶、救助是工会组织作为员工大家庭这一特殊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从生活上关心,从心灵上慰籍,给予员工更多的温暖,自然会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更加强烈的归属感,进而生成使命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形成之后,责任感自然会产生,必然会推动执行力的提升。

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篇5

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衡量个人执行力的标准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执行力的心得体会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执行力的心得体会精选一

执行力就是就是核心竞争力,战略可以复制,执行力很难复制,对个人来说,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对组织来说,执行力就是把战略变成现实的能力;如果个人想获得成功,一般公式是20%的想法+80%的个人执行力;如果一个企业想获得成功,一般公式是20%的战略+80%的团队执行力。

在工作中怎样提高执行力,要做到三点:执行前定标准,执行中防偏差,执行后达目标,这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的全员定岗、定职、定责,也是绩效考核的重点。

执行力第一步:沟通定标准,沟通就是创造条件达成结果。高效的沟通是成功的基础,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良好的沟通,就像人体血液循环一样重要。沟通、沟通再沟通,沟通是执行力的浓缩,高效沟通三部曲:1、说清楚,2、听明白,3、要确定。第一、说清楚,讲明白,明确目标,沟通成功了一半,沟通过程中不带任何情绪化,同时要做到有效表达,口头表达不清楚的时候要进行书面表达。第二、听明白,沟通是否达到效果要取决于对方的反馈,沟通存在问题是想当然,我认为,沟通不要想当然,我认为,沟通一定要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所以,第三、要确定,如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让对方重复一遍。

执行力第二步,检查防偏差,检查的目的是促进目标达成,干工作不检查总是会有偏差,没有检查监督,就没有执行,通过”检查“多一点,达到”懒人“少一点。管理是严格的爱,检查不力执行就不力,授权不是弃权,授权越大,检查力度就越大,强调什么,就检查什么。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企业必须教育职员有责任感,认真检查职员的工作。要想达到有效的检查,就要抓住关键,检查关键的人,关键的时间节点,关键的事情。

执行力第三步,改进达成目标,通过将工作程序化、流程化,提高工作效率,首先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其次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三将解决方案落实到位,同时找到长期改进措施将问题落实,然后将解决过程建立档案,程序化、流程化,即使换新人做这项工作有可学习蓝本,可复制,建立一整套高效的制度体系。通过以上方法,提高全员执行力,让企业走向进步,走向成功。

执行力的心得体会精选二

很荣幸能参加此次《如何打造高执行力》的培训,以下为我对此次培训相关内容的看法和认知:

一、执行力团队对实现目标的作用是什么?

执行力团队对实现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支好的执行力团队可以很成功地实现目标,相反一支薄弱的执行力团队只会让目标越来越远,最后走向失败。

二、如何通过人性化的方式实现严格的制度管理?

作为管理者,在生活中跟下属可以做朋友,做兄弟,但是在工作中样该赏罚分明,平时可以多给予员工关心、鼓励,但是员工犯错或是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时,就必须按照制度进行惩罚,当然也可以选择让员工自己制定合理的惩罚内容,最重要的是要达到引以为戒的效果。但是工作中大部分的管理者往往都会带着感情色彩处理某些事务,所以我们必须先约束好自己,做到公私分明,并且做到赏罚分明。例如:公司突然有项紧急事务要处理,但平时处理这类事务的工作人员刚好不在,这时有人自我举荐要帮公司解决问题,但事后却让公司有所损失,按公司制度要求,凡是因个人原因导致公司损失的事件,必须由该人原额赔偿。但是考虑到该员工本着为公司解决问题的善意及态度,我们可以当着全公司人员对其行为进行表扬及金钱上的嘉奖,但他对公司造成的损失也必须由他个人承担,这样我相信该工作人员也会心服口服,同时,公司的规章制度也得到了维护。当然,我们在做任何处罚之前都要事先对员工进行思想沟通,让他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不能盲目地进行制度化管理或是人性化管理,要做到有情领导,无情管理和绝情制度。

三、如何认知执行型人才,怎样锻炼自己成为执行型人才?

执行型人才必须具备信守承诺,结果导向,永不言败。要锻炼自己成为执行型人才就要让自己说道做到,拿出结果,勇于承担后果,锁定目标,不达结果绝不罢休。做任何事情,失败之后能够迅速崛起,要做到这些,首先要让自己学会吃苦。良好的执行力效果强调的是后果,而不是任务,更不是过程,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对结果负责而不是对任务负责,才会有真正的执行。工作就是去面对一堆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坚决地执行。

四、打造执行力人才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首先要做到一对一的责任制,对好的事物要进行及时的激励和表扬,在工作中不管对待任何事件都得黑白分明,该奖的要奖得心花怒放,该罚的要罚得胆颤心惊,对团体的奖励要自下而上,相反惩罚则要自上而下。

其次,抓住四个关键环节:

1、设定目标清晰:清晰的目标是获得强大执行力的前提。

2、计划和方法:计划和方法要简单。

3、监督和评估:事分轻重缓急,做到“要事”第一,做好检查工作,必须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与下级汇报的结合起来,搞清楚真实的情况,检查才有力度。

4、奖励和惩罚。

这次对《如何打造高执行力》课程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讲师在课程中所提到的一些案例,让我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们学会了一些比较适用的管理方法,让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为此很感谢领导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也希望以后能够多参加此类的培训,从而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

执行力的心得体会精选三

10月15日,听了_大学_教授《关于政府执行力的若干问题》讲座后,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本单位和个人如何提高行政执行力谈几点感受。

执行力是指组织和个人在执行各种事务所具有的资格、能力和才能。行政执行力就是提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抓落实”。行政执行力是实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如何提高行政执行力,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提高履职水平

执行力不强很_度在于执行者所具备的才能和能力与解决事情所需要的能力不匹配造成的。

1、加强学习。

公务员自身要加强理论及各种业务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学习,增强任务领悟力。即在接受任务后有足够的知识作依托,为解决问题、执行任务打好基础。单位要为机关干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有组织、有计划安排机关干部学习,要将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2、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近期开展的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其目的也是提高行政执行力,活动力争在全党形成强烈的争先氛围,党组织和党员都应以创先争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整体提高达到执行力提高的目的。

二、制定履职纪律

没有纪律性就没有执行力和战斗力,缺乏组织纪律性的单位是一盘散沙。

1、明确目标。

完善的制度是机构良性运转的前提条件。一个单位、一名机关干部都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操作性制度,以规范办事程序,使所有科室和个人为达到目标有条不紊的奋斗。

2、明确奖惩。

在制度制定中,要有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这样才能激发个人干事创业激情,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三、创造履职环境

执行力度大、执行效果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履职环境。单位要为机关干部创造氛围和谐、人尽其才、激励到位的履职环境,以进一步激发机关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

1、氛围和谐。

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单位要主动关心机关干部,尽力解决机关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关心、关怀机关干部健康成长,使每一名机关干部能够感觉到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中,所有人都要为大家庭荣誉而努力工作,工作的激情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其次要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凝聚力。要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加强机关干部之间、科室之间的互相了解、增进协作。在我办通常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农业战线的同志不了解工业战线的事情,工业战线的不了解城建战线,精神文明战线的同志工业、农业等情况都不够了解。平时大家各忙各战线事务,缺乏交流,遇到某些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的事情时,就出现了配合不到位的现象,甚至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所以需要通过一些必要的活动来增加交流的机会,以达到和谐机关建设的目的。

2、人尽其才。

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也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要通过轮岗、交流等形式寻找人的多方面能力,激发人的工作激情。

3、激励到位。

从事行政工作时间越长,工作的激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主要是大家意识到能够得到赏识的人毕竟是少数。在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中,如何保证工作的激情呢?我认为必须激励到位,要有以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为重点的激励措施。要分年龄层次激励,如年轻人、中年人、年纪稍大一类人分类制定措施。

执行力的心得体会精选四

上周公司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来自深圳中旭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吴鸣翔老师,关于“西点执行力”的讲座,在会上他针对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领导力、执行力、团队建设、学习力、职业化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生动的演讲,借鉴美国军事学院又称西点军校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等模式严格要求我们,并以友好互动的形式深化理解,大家的参与积极性极高,整个培训会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听后大家想法也挺多。关于“执行力”也算有点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写出来大家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吴老师的讲座非常生动幽默,对“执行力”的定义非常简练:执行是把目标变成结果的行动,按质按量按时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虽然听起来很深刻,但这就是执行力的根本,在其位必谋其事,很多事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未必。按质、按量、按时,是完成事务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缺其一则事不成。其实要贯彻执行上述要求并非简单,只要各司其职,企业里每个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事也就可以。企业是每个员工构成,大家在企业中扮演自己的角色,承担自己的责任,都是环环相扣从领导到基层员工,只有都做好自己的事,贯彻执行,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执行力是个人“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对于企业中不同的人要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具体能力,我认为个人执行力严格说来它包含了战略分解力、时间规划力、标准设定力、岗位行动力、过程控制力与结果评估力,是一种合成力,这六种“力”实际上是六种职业执行技能,对于企业中不同位置的个体所需要的技能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考虑执行力的问题,就应当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那就是你自己不去做的前提下如何让别人去做。

其实“执行力”还包括一个“企业执行力”,关于这点吴老师只是稍微带过,讲了几个“万科、蒙牛”等的例子。企业执行力对个人来说是总的方向,一旦方向错了,个人做的再好也只是增加更多的损失。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也未必全是执行力的问题,只是加强对“执行力”的贯彻力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是肯定有利的。

如何加强“执行力”,吴老师讲到执行力的标准是“结果”。态度、职责、任务不等于结果。我认为在中国的企业的执行力不好是有三大原因造成的,主要是“文化、制度、团队”。企业要成功必须要有强有执行力的优秀团队。当然从文化角度看,个人在团队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个人价值取向,个人觉得这个原因比较根深蒂固,很难去改变。制度方面,主要碰的问题是:有章不依、无章可询、多头管理和非人性化,这点可以改变的方向比较明确。主要是简化制度,抓住主要矛盾,加强执行力度。至于人员方面,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人员的管理会是企业正常运营的根本,如果企业发展太快而人力资源跟不上对企业发展是个很大的羁绊,加强对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其对职业的认识,健全职业修养是很重要的。

执行力的方向,每个人立场不同,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自然也不同,但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基层员工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都是企业的一份子,我们的所作所为应当是站在企业的根本利益,有益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立场之上的。不管怎么说,公司发展好了,个人自然也会得益,个人利益同企业的根本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有句话老说,“天下无不成之事,各守乃业,则业无不成”。只要人人都有一颗良好的心态,做好自己的事,每件事都站在企业根本的立场上出发,企业中的每个环节都团结协作,上下一心,和谐发展,相信我们鼎荣必会茁壮成长,会走向更好。这才是真正的执行力结果!

执行力的心得体会精选五

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总公司举办的这次团队执行力培训。两天的团队执行力学习,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团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我也发现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看法和收获。

一、创建优良团队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工作都不是由某一个人来独立完成的,而是由整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共同协作来完成的。一项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者任何一个人工作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因此在工作中一定需要一个优良的团队,只有所有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有的团队中,领导很喜欢那些工作能力很强的队员,却往往忽视了那些工作能力一般的队员,在工作中他们以为只要培养几个优秀的员工就可以了,但是他们却没意识到,工作不是由某个成员完成的,而是由整个团队完成的,只有所有的成员的能力都提升了,整个团队的能力才能提升。这就像木桶原理,木桶中盛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木桶上最长的木板高度,而是最短的木板高度。因此一个好的团队,一定要发挥所有队员的作用,提高所有队员的工作能力,这样才能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有的团队中,可能所有成员的个人能力都很强,但他们在共同完成某一项工作的时候效率却不是很高,甚至效率很低,这是因为团队成员只注重个人努力而不注重团队协作,或者有的团队中可能每一个成员都很努力,但是每个人努力的方向不同,这样大家收获的也可能只有苦劳。因此,要创建一个好的团队,一定要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思想和统一的行动。在工作中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劲往一处使,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二、工作重视工作过程,更要重视结果

工作中,工作过程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结果反映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传统的思想告诉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因为这样,我们在工作中往往比较重视工作过程,好多人往往把工作过程放在了第一位。但是我们仔细一想,我们所需要的却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这就好比一个人打井,他很努力,一天挖了好几个井,每个也都很深,但是么有一个出水的,这个人的工作态度很认真,也很努力的去工作,他费了很大的气力,却是徒劳无功,因为一口没有水的井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要的是一口水井。现实中我们很多人都犯了挖井人犯的错误,都是为了做任务而去做任务,这样看似把该做的都做了,但是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我们只有把结果放在第一位了,那么我们在工作中才能冲着结果这个终极目标去努力,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阻碍的时候,我们才能努力去想办法解决,去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工作的过程上。

三、坚持原则,处理问题要及时

我们的团队在工作中可能经常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可能暂时对整个团队的影响不大,但是我们一定要及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这些小问题可能经过累积,会形成影响整个团队工作能力的大问题,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的问题我们不重视,当出现大问题的时候,我们想解决已经来不及了。当团队中的某个成员犯了小错误,一定要按照原则及时处理,如果不处理,或者处理不及时,这都有可能给其他团队成员一个错误的信息——这个错误不重要。那么其他成员有可能会效仿,错误如果蔓延,那么你到时想处理可能也无从下手了。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小错误如果处理不及时,也会给团队带来很大的影响。

团队执行力的主体是团队,而不是团队中的某一个领导,或者某一个能干的成员,只有我们所有的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协作,这样我们团队的执行力才会提高,我们的团队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只要我们整个团队,团结一致,那么我们一定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篇6

那么什么是企业执行力和执行力文化呢?简单地说,执行力的衡量标准,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任务。而执行力文化通俗一点说,就是把“执行力”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进而论之,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塑造和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大家都知道,一个优秀的企业,其内部都有一种强烈的“执行力文化”,例如:海尔、惠普、松下、荣士达、铁骑士等等,

在这样的企业里,从各级领导到每个员工,他们都十分注重承诺、强调责任心,强调结果导向,这一切都是“执行力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在这样的企业里,管理层制定的战略就能够开花、结果,取得持续性的成功。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缺乏执行力的企业。显然,导致其执行力弱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既有制度方面的,如激励制度、督导制度、考核制度的不完善问题,也有管理者和执行者本身的,如能力欠缺,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进行认真地分析,你就不难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这样的企业里尚没有形成一种执行力文化,从而使执行成为一件不足轻重和不痛不痒的事情,因而管理层制定的战略都很难成功。因此说,一个现代企业的领导者,他的最大任务之一就是着力营造企业的执行力文化。

当前,我们十七冶正在抓紧构建强有力的执行力文化,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构建执行力文化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者能否从战略高度看待企业执行力,并由此引发的信念和决心到底有多大。从某种程度来说,企业文化与其说是企业的文化,不如说是领导者的文化,因为,企业领导者的价值理念和倾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价值理念和战略选择,进一步说,企业领导者对执行力和执行力文化的态度决定了企业执行力的强弱程度。如果企业领导者认为强调执行力和构建执行力文化对企业是关键的,那么,他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制定制度、目标管理、加强考核、实施奖惩等有效手段,以强化企业的执行力,构建企业执行力文化。总而言之,企业领导者对执行力和执行力文化的认知深度将决定其对执行力和执行力文化的态度和关注程度。如果企业领导者能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执行力和强调构建执行力文化,并对此有了“将“执行”执行到底”坚强信念和决心,那么,企业领导者就会通过其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并在潜移默化中在企业内部逐步构建一种执行力文化,让执行力成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没有意识到构建执行力文化的重要性,也没有胆识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以强化企业的执行力和构建企业的执行力文化,那么这个企业就只能沿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依靠家长式的行政命令手段来管理企业,企业不仅不会有多少变化,甚至可能走向衰亡。在这一点上,我们十七冶是有很深体会的,自20__年以来,企业文化建设引起了两级公司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从企业识别系统的统一性到各项规章制度的规范化,从业绩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到管理人员末尾淘汰制的执行,从员工行为规范到两级机关管理人员统一着装,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实施,特别是公司机关进入科技大楼办公以来,公司上下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公司先后制定并实施了长达几十万字的《十七冶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十七冶施工项目管理通则》、《十七冶市场营销管理通则》、《十七冶科技创新管理通则》、《十七冶经营管理通则》、十二项基本管理制度和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十二项理念,再配之以每年一次的业绩考核,实行了各级管理人员末尾淘汰,这一系列果断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执行力的提升和企业执行力文化的进一步完善,有力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大大促进了企业的健康、持续、较快发展,公司生产经营连续三年上了三个台阶。

但是,我们也因此而深深感到,构建企业执行力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道理很简单,强化执行力和构建执行力文化是需要耐心和恒心的,容不得半途而废,更不能朝令夕改,它需要长年累月的坚守并融入到企业所有员工的实际行动之中,并最终用制度化的方式沉淀下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执行力文化。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执行力是左右企业成败的重要力量,也是企业区别平庸与卓越的重要标记。它来自于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完善于这个企业近乎教义般的企业信仰。

“企业文化”是现今时髦的词语,也是一个被人用滥的词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为数众多的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只是满足于几条新颖的口号,或写几篇煽情的使命声明,或者由某些管理者发表几次慷慨激昂的演讲,但是,这些都是有效的吗?它已经溶入到员工的实际行动了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们有许多企业领导者虽然已经认识到执行力的重要性,并有意识的在企业内部强化执行力和执行力文化建设,他们却并没有把执行力建设进行到底,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和纸面上。

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与企业领导者缺乏坚定信念有关的,要么在解决企业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上难下决心,要么遇到了现实中的难题或者突发事件做出了让步,因而最终放弃了对执行力原则的坚守,而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执行变成了一件可以妥协、可以放弃的事情。

因此我们说,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不仅对执行的认知要有深度,更应该具有对执行力的坚强信念和执行过程的刚度。

同志关于反对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形而上学等一系列鲜明的观点和关于“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

……”等一些光辉论述,都是在诉求执行力的。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也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群众最需要做的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充分体现了抓执行力建设,要按照哲学思想,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都是我们推进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前,在我们的企业里还有一些员工甚至在少数管理者当中对执行力的认识还存在几个较大的误区,一种现象是某些领导一旦工作出现失误就以部下执行不力,没有注重细节为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另一种现象是企业执行力是各级领导的事,与我们“老百姓“没有多少关系。凡此种种现象在启示着我们,企业执行力文化的建立首要之处,在于要尽快达成执行力是“全员参与,各负其责”这样一个共识,并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深对执行力和执行力文化的理解。

第一,执行力始于领导,但不等于就仅仅是领导的事。

中国企业领袖柳传志认为,企业有三大要点: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正如CEO的职责描述的:战略、选人、传播公司文化。这都是从领导说起的。他认为,基层要有责任心、中层要有上进心、高层要有事业心。这是个“有心人”的社会,各层都要从自己的心出发,负起各自的责来。

情感需要依靠理智才能保持稳定。领导和员工的关系也要建立在一种制度上才能和谐统一。在一个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中,所有升迁都是凭借个人努力得来的。管理完善的公司升迁渠道通畅,有实力的人都有公平竞争机会,只有这样,员工才会觉得自己是公司的主人,才会觉得自己与公司完全是一体的。

英吉尔的总裁自己作风强悍,准时上班;具有平民作风,没有独立办公室,正直勤俭;他认为人们总是先认同领导,再认同他代表的文化。领导者必须先营造执行力的环境(包括良好的沟通;员工与公司愿景连接;适应竞争;发展核心竞争力;打造文化),企业需要执行型的领导,因为他能够打造执行力企业文化,打造有执行力的团队。领导的执行力就是如何把员工弄得更出色,更有士气,明确每个人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按照顺序实现“四安”:即各安其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得其所。作为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就是要做到,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任务,把“执行力”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

第二,执行力的关键,是选好具有执行力的人。

同志说过,“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强调的就是执行,干部的重要性在于他既要率先垂范、选拔有执行意识和能力的人,还要不断训练、提升部下的执行力,还要对执行的效果评估、纠偏,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具有执行力的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执行能力:一是目标明确(方向正确,包括自己善于细化工作目标,随时检测矫正目标的误差)。二是有创造性(会做判断,因为企业的管理环节错综复杂,执行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偏差)。三是有韧性(坚定信念,求胜欲望强烈,才能百折不挠地去执行)。一个企业是一个组织,作为企业的每个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者来说,他们都是这个企业整体形象的“辐射源”,都是企业外部观察这个企业形象的一扇窗口。正是基于这个意义上,日本的企业提出了“我就是公司”的口号。据说一个日本公司的女订票员,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心态与执行力的内涵。日本的这家公司和德国某公司有生意上的往来,这家德国公司的总经理经常往返于东京和大阪之间,每次都是由这家日本公司的女订票员负责为他预订往返的火车票,而且德国这位总经理每次旅程都会感到很愉快,几次以后,这位德国总经理发现了一个规律:每次从东京到大阪,他的座位总是在车的右侧;而每次从大阪到东京,他的座位总是在车的左侧。于是,他就要求见一见这位日本公司的订票员,并且问她这样做是一种巧合,还是故意安排的,结果订票员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订票员对他说:总经理先生,因为您从德国到我们日本来,旅途难免寂寞,富士山是我们日本的象征,我这样安排座位,就是为了让您能够在往返旅途中座位始终朝着富士山一侧。德国总经理听了大为感动,他认为:这家公司一个订票员都能够无微不至地为客户着想,这就反映了这个企业的整体素质,因此与他们打交道绝对没有问题!一位普普通通订票员,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仅仅因为她的言行在企业形象层面上有效地促进了公司的业务。我们能否从这个日本订票员的工作思路中得出一点启示?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没有这位日本订票员的心态和行为风范?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没有人告诉她这样做,而她在执行自己职责时,又多了许多人性化的关怀,用我们现在比较时髦的话,这就是一种创新精神,或者说是一种创造性地执行。

第三,构建执行力文化,取决于对企业的信仰。

大家都知道,一曲《敖包相会》使得内蒙古的“敖包”名声远扬,令人向往。但凡去过内蒙的人就会知道,原来所谓“敖包”并非是蒙古包,而是一种由大小石块堆积而成的圆形的实心的“小山包”。在敖包上面,竖立有木幡杆,上面还挂有一些五色彩带。在蒙古语中,敖包就是“堆”的意思,它通常建在山顶、湖畔或者沙滩上的醒目之处。据说,当人们经过敖包时只要绕着敖包走三圈,然后再拣三块石头丢到包上,这样就会得到神灵的庇佑;蒙古人每年阴历六月都要举行“祭敖包”活动,这也是蒙古人最隆重的仪式之一。然而人们经过考证,敖包先于神学的意义却是一种茫茫大草原中的导航标志。按理说,建造路标是人人得益的事情,并且,牧民每每遇到路标时奉献几块石头也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放牧时还要留意拣石块并且一路要携带直到遇到路标,的确是件辛苦的活。更何况有那麽多人贡献,对于某个人的几块石头也就无足轻重了。但是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么路标的建设成本的分担就变得棘手了,谁都需要路标,但是谁都有让别人去添砖加瓦自己却坐享其成的心态,最终好事难成。

聪明的蒙古人的解决方案让人拍案叫绝,他们赋予了功能性的路标以宗教的意义,让路过的每个人,都自觉地对发挥路标功能的敖包进行建设,在祈福中,完成了自己的贡献。

敖包的故事让我们从中得到一种启示:没有信仰,制度就形同虚设;没有信仰,就不会产生执行力。

有人做过一项调查,他说凡是在“可口可乐”工作过的人,即使离开这家公司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那种对可口可乐文化无可挑剔的信仰:坚持认为“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坚持认为可口可乐的销售技巧是最好的销售技巧,坚持认为可口可乐就是可口可乐而不是百事可乐,坚持只喝4度的可乐并认为那是最好的风味。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只有象“可口可乐”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浸淫出充满着对公司无限忠诚并把执行工作任务当作自己唯一使命的员工。

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篇7

随着社会转型和工商监管模式的改变,市场监管任务越来越繁重。但是,由于诸多社会矛盾和利益驱使等原因,工商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是激烈的对抗。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威严,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使执法人员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对工商行政管理日常监管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建立工商行政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提高工商行政执法人员的沟通意识与技能,是强化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沟通的概念及类型

沟通,即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感情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协议的过程。即“信息发送——过滤——接受——反馈”循环反复的过程。沟通不仅仅是简单的讲话,它和书面语言及肢体语言等共同构成了联系的渠道和媒介。执法办案中的主要沟通方式包括:

⒈按沟通的功能和目的分类:⑴工具性沟通。工具性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也就是执法者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决议和决定发送给执法对象,以影响执法对象的认知和态度,进而改变其行为;⑵满足需要的沟通。满足需要的沟通是行政执法者为了完成执法任务,通过自己的沟通行为,满足执法对象心理上的需要和改善双方关系。

⒉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类:⑴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指的是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效果较好,有较强的约束力,一般重要的信息通常都采用这种沟通方式。缺点是因为依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因而沟通速度较慢。⑵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指的是正式沟通渠道之外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非正式沟通方式的优点是沟通方便,内容广泛,方式灵活,沟通速度快,通常用以传播一些不便正式沟通的信息。且由于在这种沟通中比较容易把真实的思想、情绪、动机表露出来,因而能提供一些正式沟通中难以获得的信息。但一般说来这种非正式沟通比较难以控制,传递的信息往往不确切,易于失真,所以应注意防止和克服消极影响。

⒊按沟通的方式分类:⑴语言沟通。它是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而进行的沟通。常见于谈话、告知、对话、电话联系、督促等。⑵非语言沟通。指的是用语言以外的即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信息沟通。如视动符号系统(手势、表情动作、体态变化等非言语交往手段)、目光接触系统(如眼神、眼色)、辅助语言(如说话语气、音调、音质、音量、快慢、节奏等)以及空间运用(身体距离)等。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并用时沟通的效果较好,在执法办案中要注意保持两者在意义和目的上的一致性。(3)书面沟通。书面沟通指的是用书面形式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递重要的、需长期保存的信息宜用书面沟通;传递一般性的、暂时性的有关例行工作的信息,以口头沟通更为简便。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因工作场地较为集中,担负的大多是执行性任务,因此,应特别重视口头沟通。

二、执法办案过程中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工商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各种暴力抗法事件不断,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执法对象在出现不服从工商行政执法机关的管理和监督以及处罚时,常不理智地选择抗法行为。有的私下打击报复或以各种方式恐吓执法人员;有的集体围攻执法人员,对执法人员进行人格侮辱和身体上的故意伤害;有的则故意破坏或藏匿被执行标的物。执法冲突和暴力抗法事件的频发,既有执法对象缺乏法律观念,本身行为受利益驱动的因素,也存在工商行政执法过程中权力滥用、随意执法等弊端。笔者认为,工商行政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是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的沟通困境与矛盾冲突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缺乏沟通的主动性和沟通能力。在工商行政执法实践中,一些执法人员唯上不唯下,思想上本身就潜藏着很深的“刁民”意识,觉得一些执法对象不可理喻,不具备沟通的条件,难以沟通也没有必要沟通。因此,不能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执法策略,最大限度地化解和消除矛盾冲突隐患。另外,执法办案中的沟通是一项要求非常高的技巧,部分执法人员尚未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能力也是激化矛盾的重要原因。一是业务障碍。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不强、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将直接导致沟通障碍。少数基层工商执法人员由于长时间从事“两费”征收工作,对监管执法的业务知识知之甚少,再加上实践能力不强,缺乏统筹考虑,事先无谋划,无预案,经常出现无功而返或事倍功半等情况;有的因面临的当事人千差万别,加之涉及的领域或知识相对专业,执法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与当事人沟通时常常束手无策;有的对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情节和后果等方面的表述,不会作深层面的挖掘,找不到话题的焦点,看不准问题的症结,抓不住主要矛盾,无法对当事人形成有力的威慑和影响。二是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指在沟通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当或不顺。在实践中,一味强硬,或一味偏软,或左右摇摆;说话有不良习惯,出言粗俗,都会给行政执法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得不到当事人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三是心理障碍。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沟通立场的影响,执法人员和执法对象对执法办案这一信息在脑海中很容易会陷入“管”与“被管”的思路,双方在沟通时,很容易会或多或少地带上或“高高在上”或“被逼无奈”的感情色彩,并通过双方的语言、动作表现出来,导致沟通冲突。

⒉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出现违规违法现象。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商行政执法的公平和效率。要高质量地完成工商行政执法任务,不仅要求执法人员有较高的法律素质,而且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但事实上,我国目前的行政执法队伍中部分人员的素质不高,法律知识欠缺,根本不具备管理沟通和心理沟通的知识和技能。有的执法人员为了一己私利,往往凭借行业垄断和工作方便,对执法对象提出私欲要求,胁迫对方就范,否则采取报复性行为;有的则违反法定程序办事,故意或无意中忽 略一些手续,常使一些违反法定程序的事件发生,造成严重后果。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地影响了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声誉和执法权威,也使执法人员和执法对象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沟通。

⒊执法对象的弱势社会地位导致矛盾冲突的发生。工商行政执法对象中有相当部分属于小商、小贩、小业主,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一是自身能力不足导致生活的持续性贫困,难以应对社会形势变化带来的冲击,对资源、机遇和利益的竞争也处于弱势。二是他们掌握的资源相对较少,缺乏信息来源渠道,再加上无组织的状态,使得他们的声音很难在社会中传达出来,因此也很难有效地表达和追求自己的利益。这种状况反过来又加剧了他们在资源分配上的困境,相对剥夺感和挫折感导致心理承受力脆弱。三是社会转型使原有的社会分配体系发生了变化,但新的分配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尤其是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及时建立,使得工商行政执法对象中的弱势群体成为改革过程中获利较少但承担的改革成本却很大的一个社会群体,相对剥夺感尤为强烈,故此存在一些恐惧、妒忌、自卑、孤僻封闭以及多虑和猜疑的心理,易导致一些过激的个体性或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他们缺乏用法律和其它制度化手段保护自己权利的能力,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的程度时,有些人就会更多地倾向于非常规的方式,甚至是非法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执法办案过程中沟通不畅的危害

⒈沟通不畅不利于社会稳定。执法对象在生活和事业的压力下,看到的是缺少公平的不良社会现象,感受到的是利益损失与成功机会不再的危机感,脆弱的心理承受力更加剧了他们心中的恐慌和不安,甚至可能衍生出不满。当他们感到无法承受生活的压力时,一点点刺激就会引发他们不惜采取过激性的行为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当他们的生活状态长期得不到改善时,就可能诱发他们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强烈愿望。而当这种愿望难以实现时,他们则可能采取非正当手段或过激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对于一个“均贫富”社会理想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国家来说,带来的心理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因此,执法对象行为过激,已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隐患”或现实“危险”。

⒉沟通不畅容易引发对改革认识的偏差。执法办案过程中的沟通不畅容易引发执法对象对改革认识的偏差,进而做出否定性评价,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现阶段,人们社会行为的基本动因仍然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目前,我国80%的劳动者的收入总和还低于20%的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总和,并出现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这使得人们有时候会认为,改革的利益被少数人占为己有,而改革的代价支出让多数人来承担,可能导致人们对“共同富裕”的怀疑,从而对改革开放产生否定性评价。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社会不公平的大量存在,近年来公众舆论及不满情绪,呈现出对收入差距的不满向分配过程不公平的不满转移的趋势。人们认为,分配过程的不公平,扰乱了社会分配秩序,导致“富了不该富的,穷了不该穷的”。由此产生的不满往往又和因收入分化造成的不满相互强化,并在社会中扩散。他们既希望通过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经济有更大的发展,从而使自己受惠;但又认为自己与其他社会群体的人相比吃了亏,是改革成本的承担者,不仅在物质收入分配上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且在精神生活上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苦闷、焦虑、彷徨、悲观,又无力改变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不满与失望情绪的滋长,就有可能会衍化成一种社会离心力。

⒊沟通不畅易产生仇视情绪,引发报复行为。执法对象特别是其中的弱势群体,被大量排斥在社会资源分配之外,感触到的是官僚腐败、道德衰退和社会失范,因此,仇富仇官心理不断滋长。在这种情绪作用下容易失去对社会的基本认同,弱势的心理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当他们将自己的境遇归结为被获益群体剥夺时,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甚至他们的敌视和仇恨指向也可能扩散。而当前沟通机制的缺失,造成了对执法对象的心理愿望了解不足,信息上传缓慢且容易失真,自上而下的相应反馈更加薄弱和迟缓。这种情况易导致执法对象中的弱势群体的认识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其负面心理得不到有效的输导,就可能引发犯罪等报复社会的行为,构成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

⒋沟通不畅会加剧执法对象的边缘化,不利于社会整合。执法对象由于受到社会接触、社会关系和群体身份的限定而成为社会中易受歧视的群体,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由于其愿望不能满足,自尊和自信趋于脆弱,必然产生对立、怨恨、抵触等否定情绪。出于现有的执法沟通尚不能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良性互动,行政执法对象在缺乏自我调节和减压能力的同时,又缺少与其他群体的必要沟通,得不到主流社会的理解与尊重,最后必然走向主流社会的对立面。一种结果是对社会的报复行为,另一种可能是自我封闭,在个人观念上极易游离于社会规范范围之外,与主流社会日见疏远,甚至完全隔离。这种结果可能会导致行政执法对象的边缘化程度越来载高,社会整合程度越来越低。

四、实现有效沟通的对策和措施

⒈加强自身建设,牢固树立“六种意识”。一是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执法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执法办案人员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树立工作是职责、岗位是责任的理念,努力提高业务技能、专业知识、监管技巧和办案水平,提升综合能力。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吃苦、敬业、拼搏的精神履好职、尽好责。二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作为工商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树立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的理念。多做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三是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导致行政处罚决定无效,从而影响工商行政执法的效果。因此,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证据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调查取证,要在证据的收集、固定、运用上下功夫,既讲究证据的有效性,又形成证据链。必要时可以延伸取证,补充、完善案件所需的关联性证据。四是牢固树 立程序意识。程序是依法行政的保障。行政执法只有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才能保证执法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工商行政执法人员要正确认识程序在行政执法中的重要性,严格依照程序依法办案,树立工商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威性和公平性。五是牢固树立效率意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经济违法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这就要求工商行政执法人员反应迅速,出击有力,及时查处,依法多办案、办好案,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竞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六是牢固树立形象意识。执法对象对工商执法人员的信任是从外表开始的。如果衣着不整,举止不当,执法对象就会失去对工商执法人员的信任感。因此,要大力实施“形象工程”,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端庄的举止。通过文雅的谈吐,整齐的穿戴,给执法对象一个良好的印象,使文明执法和有效沟通得以实现。

⒉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做到“四个明确”。语言沟通是不同个体之间交流的桥梁,是不同的个体心理活动彼此发生影响的最有效工具。一是沟通目的要明确。执法人员在发现案件线索时,要认真进行研究和准备。要分析该行为是否构成违法,是何种性质,适用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和具体条款。在与执法对象相约谈和相关事件调查之前,要考虑好约谈可能存在的或潜在的争执、异议,减少执法过程的失误和风险。二是沟通时机要恰当。在监管执法中,执法人员经常会遇到当事人情绪激动、出言不逊甚至发生肢体冲撞的情况,执法人员要在合适的时间触及对方较为敏感的话题,不使其尴尬,不逼上死路。在案件询问时,要掌握好点破其破绽和出示部分证据等时机与火候,做到处处主动,把握全局。三是沟通对象要明确。一般市场巡查时要多看多问多指导,少蛮少训少干扰。针对不同情境下的当事人,沟通时要区别对待,只有抓住对方的需要和兴趣,才能获得满意的沟通效果。四是沟通方法要合适。在不同的案件处理阶段,沟通技巧也各不相同。现场处置时一定要事先做好预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沟通策略,采取不同的手段;扣押商品时最易引发冲突,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硬性扣押或者暂时封存等处理;在调查取证时则不要“开门见山”,应多从慢慢引入正题,以利达到预期目的。

⒊灵活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提高执法沟通效能。在行政执法沟通过程中,非语言沟通同样不可缺少,而且极为重要。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在非语言沟通中,目光、衣着、微笑是三个最为重要的方面。以目光为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言语交往。所以,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目光无疑是沟通中很重要的一环。而微笑则给人以温暖、有信心的感觉,有助力于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建立彼此的信赖感。非语言沟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非语言沟通能对语言沟通起到补充作用。首先,相对语言沟通来说,非语言沟通信息量大,能够多方面多层次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在信息量上弥补执法活动中双方语言交流的不足,使执法人员和执法对象进行更有效的交流;其次,非语言沟通具有连续性特点。连续性是指只要双方在各自的视线范围内,非语言信息交流就能不断的进行。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执法人员和执法对象的交谈可能会出现暂停,此时虽然语言沟通停止,非语言沟通却仍在进行,双方仍可以用非语言符号进行沟通,从而保证交流的连续进行;再次,非语言沟通还具有变化性。变化性是指非语言交流的信息是变化的,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执法人员和执法对象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都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与语言信息的传递相伴进行,能够对语言信息起到强调和渲染作用,从而增加沟通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二是非语言信息能对语言信息起到验证作用。相对于语言信息来说,非语言信息尤其是身体语言具有确定性和失控性的特点,从而使其比语言信息更真实、更可靠。身体语言的确定性是指身体语言多数具有先天性或习惯性,一般情况下较难改变。身体语言的的失控性则是指身体语言多数是人们无意识或半意识状态下显示出来的,例如瞳孔变化、出汗、心跳加快等往往不是意识可以控制的。因而身体语言常常是人们内心状态的真实反映。也就是说,语言信息可能会“言不由衷”,但非语言信息却常常是“真情流露”。正是由于非语言信息的确定性、失控性,使其能对语言信息的真实性起到验证作用。

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篇8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不仅要提高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的整体执行力,还要提高企业上上下下每个成员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整体的竞争力。但是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执行力往往成为上级推卸责任给下级的借口,一出现执行力方面的问题首先问责的便是负责执行的具体人员,而不是从源头上查找原因。

“执行力的理念是上级推卸责任给下级很便捷的手段。”这是万科总裁郁亮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的讲话,他甚至提及自己也不会让万科的同事看执行力方面的书。

是什么让郁亮如此不待见执行力呢?尽管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或许只有郁亮自己,但我们多少也能从他的话中推测到一些有关执行力在企业中的生态问题。那就是执行力在不少企业中都成了执行者的问题、下面的问题,甚至于成了部分管理者推卸责任掩盖自身无能的借口!

所以我们开会讲到执行力,就会问责这个执行力不行那个执行力有问题,就不会检讨自己给下属部署执行计划或执行事务的时候,是否规划分配和拨付帮助下属们冲锋陷阵的子弹与武器,以及提供那些必需性的火力掩护;所以我们邀约某某管理大师、某某执行力大师来做团队培训的时候,请他们讲的都是如何让下属们抱着感恩心态,端正执行意愿和提升执行技能的问题,而很少意识到如何让执行力专家帮助自己改变对执行力的认识,从上到下打通执行力在企业中的任督二脉。

是的,执行力是由上而下的事实,被我们所忽视。现在不妨让我们试想:如果企业的领导者对自己制订的战略目标和企业愿景都缺乏信心,又如何让自己的团队去相信、去执行与实现这些目标和愿景呢?如果一个领导者对执行力都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其大讲特讲执行力的时候,都没想过改变与努力营造有利提高企业执行力的业务流程、薪酬绩效指标体系、授权机制、执行力文化等,又怎会拥有一支具备高效执行力的铁军?

这样的企业领导者,甚至不会得到几个具备执行管理能力的管理者。是故,在我们身边的诸多企业里存在着林林总总怪天怪地就是不怪自己的管理者。一旦你讲他们招商指标、铺货指标、销售回款指标完成得不理想,他们会说这是公司责任,因为“我们推广投入少,品牌号召力不够强”;一旦你讲他们陈列生动化做得不好,经销商的促销员在岗率有问题,他们会说这是“某某下属的执行力有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总在归责公司责任和怪罪下属,却就是不会问责自己。我想这或许也是万科总裁郁亮认为执行力就是推卸责任给下级的一大原因。

这是一种可怕的连环效应。就像古训“上梁不正下梁歪”所寓意的一样,企业领导者及管理者在执行力计划及管理上的缺陷必将最终渗透与腐蚀到我们的团队,让我们执行力的脊梁缺钙,挺不起来。

在联纵智达营销执行力研究中心跟踪研究的数百名管理者中,大多数的人谈到执行力的时候,都在说类似前述“下面的执行力有问题”的话,甚少有人愿意去面对、去反思团队执行力和自己的关系。

我们不妨这样试想:我们的团队为什么没有执行力呢?是人力资源部门为我们招募进了缺乏执行意识、执行态度和执行技能的人?可是,难道这里面就没有自己主导招聘进来的人吗?即便所有人都是“有眼无珠”的招聘官弄进来的,作为一个管理者难道就没有培养和提升团队执行力的责任与义务吗?即便你努力履行这样的责任,到最后发现他们全是些“脑袋里面少根筋的人”,你就能肯定自己在执行力的提升上做出过最大的努力并用对了方法吗?

很少有管理者能够在这些问题上全部给出肯定的答案。事实是丑陋的,一旦一个管理者认为下面的人都有问题的时候,通常都是他自己有问题。事实上,和管理者们认为执行力问题全在下面刚刚相反的是,执行力问题的根源都在上面,在于我们这些中高层管理者。

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他们不再把执行力问题通通推给自己的下属,自身也在通过博览执行力与领导力的书籍,或者参加主题相近的培训,再或者雇请专业的执行力顾问,妄图找到团队执行力问题的原委和解决办法。但仅有这些又将迎来一个残酷的现实:如果执行力不能在自己的心里内生,即便掌握了各式各样的执行力提升技巧,即便有再多的补课却都是徒劳的,最后还是会回到怪罪下面执行力不行的问题上。

笔者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那些中高层的管理者与企业领导人,他们决定着企业的执行力生态与文化,如果不能围绕执行力的提升从执行力生态的营造、机制、流程乃至自我约束力上做出改变,一切都可能无从谈起。

当一个企业在增加业绩指标的同时,却反其道降低大家的薪酬标准的时候,又怎能让团队成员们憋足劲向前冲?当一个企业在一年都过去一半的时候,都还没有公布该年的绩效考核指标,又怎能通过考核导向去指导业务导向,并确保预期的执行?当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者们安排执行计划或事务的时候,都只有责任的托付与转移,却迟迟不肯做出权、利及人、财、物的支持,又有多少人能成那巧妇做无米之炊?当一个企业的授权机制还仅仅停留在嘴上,连一个几千块的促销场地的租赁费用,都要等到总部的同意和审批的时候,我们又怎能确保自己的团队能主动积极的配合总部执行促销活动?当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和各级管理者们都养成了“我只看结果”的思维的时候,又有谁会去监控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绩效点,又有谁劳心费力的去培养偏执于执行细节的下级管理者?

有太多、太多情况不一却又性质类似的问题,影响着我们执行力的好坏与高低。执行力要有所改善,我们就必须减少自身对执行力的负面影响和拖后腿的问题,但这种转变显然需要我们先由自身做起。

其一,随时提醒自己“执行力低下的问题根源都在上面”,为自己所追求的执行力制订出清晰的计划管理和保障体系;

其二,任务指标、事务计划不是责任的托付和转移,我们既要为自己的团队提供掩体与火力支持,又要投入到下属战术的训练中去,努力培养与提升团队成员们的执行意识、执行态度与执行技能等;

其三,不要只讲“能者多劳”,还要讲“如何多劳多得”,结合一段时间内的阶段性工作重点,修正自己的薪酬绩效考核体系,把那些影响绩效的关键绩效点装进考核指标中去,并跟踪监管和确保兑现;

其四,业务是处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的,那些原本看似合理的业务及管理流程也需要做出相应的优化和规整;

其五,牵制与制衡各个部门及区域分支机构是必要的,但层次及权限清晰的授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却正是提升执行力的有效武器;

其六,我们的团队不仅需要“好结果”的明星,同样也需要精彩的“过程执行性”榜样,并在团队中分享他们的经验;

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城管行政执法人员;心理问题;心理素质;对策

建设和谐城管关键在于一支高凝聚力、高创造力的队伍;队伍的和谐之美,关键在于精神之美。但目前城市管理工作经常处于“领导不满意,群众不满意”的尴尬境地,执法队伍整体士气不高,存在诸多心理问题。

一、城管执法人员的心理现状

对成都市范围内230名城管执法人员进行调查,主要针对执法队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评价、工作现状及前景等几个方面,结果显示大多数执法队员热爱城管工作,但对城管执法现状满意度不高。工作成就感和荣誉感不高,缺乏工作安全感,具体数据如下:(见表1)

以上数据反映出城管执法队员存在以下几种心理问题:

(一)挫折感强烈

执法过程中,特别是在纠正流动商贩的违章行为时,流动商贩面对执法者的劝说无动于衷,甚至借题发挥。屡教不改,屡禁不止,刚刚整治完毕又卷土重来,这样的场景时时上演。执法行为难以得到周围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受到群众的指责。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如果执法队员的劳动长期得不到尊重和理解,自我价值无法实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这样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二)职业荣誉感缺乏

调查中大多数执法队员曾有过自卑心理,怀疑工作价值,缺乏自豪感和荣誉感,认为工作没有什么意义,感到前途渺茫,难以发展,特别是跟公检法、国税、地税等执法人员相比,城管执法工作量大,辛苦有余,受气有加,而待遇、地位却相差很远。同时社会公众和舆论媒体对城管执法的支持率较低,这就导致执法队员的职业荣誉感缺乏。

(三)情绪易失控

在执法过程中,面对一些违法者表现出“不理、不听、不解”等消极抵抗或者“一哭、二闹、三躺倒”等积极抵抗行为,执法队员感到自己的工作得不到理解和配合。有的违章者完全不听劝说,破口大骂,甚至故意挑衅,易激怒执法队员,导致其情绪易失控,甚至可能出现粗暴执法的行为。粗暴执法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和指责,加之一些不明真相群众的煽风点火,冲突易升级,使队员情绪更易失控。

(四)工作倦怠

执法工作具有严肃的政策性、较强的纪律性和严格的程序性,要求执法队员具有极大的服从性,不允许出差错,而频繁的整治任务使队员每天“疲于奔命”。无论工作成绩如何也难得到群众的认可,甚至受到相对人威胁。为了自己和家人安全,易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长期如此便对工作失去信心,缺乏热情,厌倦工作。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职业枯竭,也叫工作倦怠,即指人们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疲倦感,从而引起了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

(五)社会角色冲突

社会交往中每个人承担着许多社会角色,执法队员也不例外。在单位是执法者,代表国家执行公务;在家里要求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等等。这些社会角色的期待迥然不同,上级要求他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群众要求他提供好公共服务,被管理者要求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同的期待加在同一个人身上,一旦协调不好,就会产生社会角色冲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冲突状态。内心就无法平静,甚至会出现焦虑、急躁、抑郁、失眠、食欲下降等身心症状。

二、执法队员不良心理的原因探析

(一)工作任务繁重

长期以来,工作量大与人手不足之间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城管执法部门承担着七个职能部门的部分职能,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得管空气(扬尘)”。一个街道中队有4-13名执法队员,辖区内人口最多的有20万人,最少的有10万人,在人口密度如此大的区域维护秩序,工作量可想而知。在集中整治、重大迎检和活动保障期间,24小时轮流值班,每周加班时间超过30个小时,如此大的工作量极易造成工作负荷太重,体力透支严重,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也悄然滋生了。

(二)群众误解

对市民的民意调查中大多数对城管执法表示反感,也不满意城管工作,而执法队员也认为群众不理解、不配合,调查结果如表2、表3。

以上数据显示,群众对城管工作认知度和满意度较低,一味指责执法人员的不对,甚至煽风点火、侮辱执法者,帮助违章相对人对抗执法。而执法队员大多数都遇到过执法冲突,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性抵触行为,面对误解和伤害,执法队员只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执法对象是弱势群体,其素质相对较低,一旦出现影响自身利益的情况,他们就会竭力维护,甚至不惜以生命相威胁。要妥善处理好双方关系,需要执法队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但当前执法队员中70%是退伍军人,多为高中、大专学历,平均年龄三十五岁。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正处于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里的繁衍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更指事业的发展,但长期面临冲突,往往找不到价值感,大大阻碍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任务的实现,加之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心理失衡”状态,产生心理矛盾。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责任意识

城管队伍作为一支年轻的行政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必须牢固树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针对队员不同性格和情绪波动而进行思想交流工作,消除疑虑和担忧,强化责任意识,培养光荣感和使命感。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推行奖勤罚懒的约束机制,消除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不良风气,引导队员把精力放在事业上,全身心投入工作。重视城管执法队员合理的利益诉求,提高执法队员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消除后顾之忧,缓解职业压力和角色冲突。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要解决执法队员心理问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队伍素质。可借助高校力量,定期开展执法培训。采取专家讲授、模拟演练、实地体验、交流互

动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执法队员理论知识和实战能力,特别是注重对一线执法队员法律法规、沟通技巧、执法技巧、执法程序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执法队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学知识纳入培训内容,明确规定:执法队员要定期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参加心理训练活动。通过听课、演心理剧、行为训练等方法普及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古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生动故事,这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一次执法行动就是一次心理战,如果执法队员能拥有健康的心态。随时掌握并理解执法对象的心理,那么。“不战而屈人之兵”肯定不是神话。

(三)建立心理干预机制,确保心理健康

城管执法所面临的形势具有不确定性。在队员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暴力抗法事件或群众的围观谴责。心理学上这是一个创伤事件,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需要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处理愤怒、委屈、敌对等情绪,不能一味地否认或逃避。首先,建立重大事件后的心理干预机制。重大事件后由心理咨询师对执法队员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借助科学的心理治疗方法,帮助当事者安全渡过心理危机,确保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其次,建立心理互助社区。在局域网上开辟“执法队员心理互助社区”或“城管论坛”,给执法队员一片倾诉烦恼的安全地带。队员遇到的心理问题存在着某种共性,同事之间开展心理互助,有助于消除心理问题,形成互帮互助的温暖氛围,进而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同时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经验丰富的老城管队员担任论坛管理员,专门针对心理问题释疑,引导队员看到光明和积极的一面;最后,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对一些迫切需要解决心理困扰的队员,咨询师可以通过启发、引导式的谈话,帮助其正确对待挫折,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科学辩证地看待执法问题,从而解除心理困扰,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执法,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性互动

个人执行力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校长;执行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执行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其领导力。所谓校长的领导力也就是校长促成员工实现学校既定目标的能力。由于领导力的形成既受组织系统赋予的行政法定权力的影响,又受非正式组织系统自然形成的个人因素的作用。因此,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执行力必须从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两方面予以考虑。

校长行政法定权行使的和谐环境是校长执行力提高的前提条件

党、政、工、团是学校组织的四个基本系统,如果考虑到学校纪检组织在同级党组织和上级纪检组织的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那么学校组织系统事实上就有五个基本部分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校长作为行政系统的负责人,其执行力需要通过行政系统的各个环节得到体现,而行政系统各个环节特别是负责人,又往往隶属于或参与学校其他系统的活动,如果校内系统与系统之间运行环境不和谐,就难免会出现多头指挥、越级指挥等现象。因此,校长要善于营造行政法定权行使的和谐环境,努力形成学校整个组织系统实现学校决策目标的整体合力,从而提高校长执行力。

校长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

校长执行力提高的内在基础

校长的执行力不仅源于行政法定权,还来自于他的非权力性的自然影响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校长的非权力性自然影响力,是从校长的内在素质能力中自然渗透出来的感召力,是校长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风采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校长缺乏“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员工就可能视校为“官僚”,甚至为“官痞”,就可能口服心不服或阳奉阴违。因此,校长要善于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真正成为员工心目中的专家。如果员工在内心深处把校长看作“师者之师”,校长的领导力就自然转化为高效的执行力。不仅如此,校长还要善于培养和提升个人的素养,做一个信奉操守的人,敢于担当的人,甘于奉献的人,勇于牺牲的人,真正成为员工心目中的典范。如果员工能以校长为楷模和榜样,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做好分内事情,校长的权威就自然形成,执行力也就自然提高。

优秀管理团队的建立是

校长执行力提高的核心问题

好的执行力一定要有好的管理团队支撑。在现代组织中,个人因系统而变,系统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在任何一个组织中,要培养一个高效执行者,如果仅仅依靠管理者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一个系统、一个团队来帮助解决。因此,一个具有真正执行力的校长不仅要身体力行健全学校组织系统,把以校长为核心的行政组织系统主动置于学校大系统之中,而且要在行政组织系统内部构建一个价值分享和透明的行政组织架构,完善决策程序、推行校务公开,建立沟通互信机制,实现成果共享,在此基础上实现校长团队对远景和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并由上而下层层传导,以此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要善于运用团队的力量,用团队的成员、环境和文化来影响、改造每一个组织成员,并使每一个组织成员融入到团队当中,与团队一起成长发展。这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决策目标信念坚定而不会动摇,达成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推进发展和不断创新是校长执行力提高的根本手段

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校长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教职工的共同期盼。作为在学校主动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校长能不能以独到的见解、先进的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方向,能不能有攻坚的决心、改革的魄力排除学校发展的障碍,能不能用务实的态度、科学的路径实现学校发展的预期,能不能让广大教职工理解发展的理念、参与改革的过程、享受发展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干部和员工执行校长决策的信心,以及直面矛盾、直面困难、突破创新的决心。因此,校长只有真正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自己的管理施政理念,让广大教职工真正感到学校科学发展有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改革有力度,享受科学发展的成果有厚度,校长的执行力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升。同时,发展离不开创新,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由于历史的缘故,以及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不同,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不仅没有普适性的模式可供借鉴,而且所面临的机遇或存在的现实挑战也都不同于其他类型学校。因此,校长只有善于抓住关键问题,把握主要矛盾,不断解放思想,发挥创新思维,敢于先行先试,勇于突破框框,使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引领学校走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并以此保持学校持久的竞争力。校长也只有在学校赢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同时,才能保持和提升执行力。

培育优秀学校文化是

校长执行力提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