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1-13 17:50:51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篇1

1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心理疏导遵循了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学生从思想观念的提升。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能够更加满足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其内心的困惑,使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从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关系来看,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当前大学生出现的思想困惑、心里苦恼、情绪阻塞,一般都通过找辅导员谈心、交流等方式进行排解,所以注重心理疏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化解人们思想困惑、消除人们心里苦恼、疏通大学生情绪阻塞等作用,发挥了心理疏导的功能。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增强思想工作的实效性,促进思想教育的科学性,但这一切要以思想政治工作者广泛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疏导方法为前提。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心理知识,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展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非常复杂,而且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和情绪,情感乃至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而且还可以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为最终实现化解矛盾,消除障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选择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此,掌握心理疏导,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本质要求。

2加强心理疏导工作的途径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学长制 艺术生 班级建设 朋辈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02

艺术院校学生班级建设缺乏与艺术生个性化之间的矛盾,促成了部分艺术生适应困难化、学习烦躁化、交往矛盾化、认知片面化、情感随意化、个性自我化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针对高等学校艺术生不断扩招的现状,辅导员及班主任仅能完成对于学生的行政管理,对于艺术生心理上的需求和指导匮乏。在艺术新生中引进学长制,通过在高年级中选拔一批心理素质好、成绩优秀、有学生工作能力的同学,对他们进行培训,命名为疏导员,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对新生提供心理上帮扶、指导、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合理规划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尽早确立积极明确的奋斗目标,排除人际交往障碍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学长制在艺术生中开展了三年,反响良好,为了更好的发展心理学长制,面向疏导员及预疏导员,进行了心理测试与自编问卷调查,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

1 筛选工作:对参与疏导员的学生进行全面和严格的筛选

首先,考虑到疏导员对于课余时间的要求以及对于新生班级的榜样作用,所以对参与疏导员的学生的成绩有严格规定,必须成绩排名专业前30%才具备选拔资格;其次,优先考虑有学生工作经验的同学,对遴选的疏导员进行无领导小组面试,主要考察疏导员所必需的语言表达、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心理素质。

对筛选出来的疏导员候选人(预疏导员)进行了自我和谐量表(SCC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以及安全感量表(SQ)的测试,分发问卷53份,前两个测试回收有效问卷52份,有效率为98.1%,安全感测试回收问卷51份,有效率为96.2%,结果预疏导员的自我和谐,核心自我评价和安全感得分均高于常模水平,各因子得分也高于常模水平,并存在显著差异,排除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性,可见规范面试与筛选对于疏导员素质保障起到了必要作用。

2 岗前培训:采取团体辅导方式对预疏导员进行系统培训

疏导员是在新生入校时配备到每个新生班级中,协助辅导员、班主任,从心理方面开展工作,所以培训侧重点在于提高疏导员的朋辈辅导能力和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利用了两个整天,对预疏导员进行培训,见附表。

附表1 疏导员培训方案

[[模块\&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堂形式\&学时\&班级

建设\&1.促进新生入校后尽快融入班集体

2.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工作团体

3.形成团体规范,促进团体凝聚力

4.学以致用,将课程所学应用于工作\&构建小组、规章

破冰游戏、自画像

运送核物质、七巧板

祝福与告别\&拓展练习

讨论体验

团队协作分享 \&8\&朋辈

辅导\&增强个人朋辈辅导的能力

2.学会感恩生命,积极乐观思维

3.增强对自我与不同性格的了解

4.了解与应对新生各种心理问题\&盲行、生命线

脑力大碰撞

模拟咨询

个案分享\&体验

讨论

角色扮演

分享\&8\&课后

思考\&1.了解不同新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2.清晰自己的工作内容及要求\&编剧、排练准备

采访往届疏导员\&情景剧

调查、体验\&8\&]

]

3 工作机制与效果:自编疏导员角色定位问卷,有针对性地了解开展情况

自编疏导员角色定位问卷,对53位预疏导员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的形式对疏导员的工作功能、工作范围、工作的要求等进行调查,有效问卷53份,有效率100%。同时访谈了40位在职疏导员,其中有效问卷37份,有效率92.5%,调查结果显示,疏导员与预疏导员部分观念有所传承,但是实际开展工作让疏导员在某些工作理念上有所不同。

3.1 疏导员动机调查

100%的疏导员认为之前疏导员对自己帮助很大,因此希望自己做疏导员,为师弟师妹们服务,把曾经得到的帮助传承给下一届的,84.91%的预疏导员也这样认为。疏导员及预疏导员都对测评可以加分,让自己去成长这两项的认同度很大,可见大学生在学校还是非常重视自我成长和外界肯定,各选项上疏导员与预疏导员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3.2 疏导员重要性调查

62.16%的疏导员认为疏导员对于新生班级非常重要,94.59%的疏导员认为很重要,对于预疏导员而言,66.04%的预疏导员认为非常重要,100%的疏导员认为很重要,所以疏导员的重要性的认同度是很大的,且不存在显著差异。

疏导员影响力调查显示:5.4%疏导员认为疏导员影响力仅存在于新生班级心理委员任命之前,24.3%的认为影响力持续一个学期,21.6%认为影响力持续一个学年,18.9%认为影响力持续大学四年,甚至有46.0%认为影响力持续到大学毕业之后,可见从新生阶段就进入的学长对该班学生的影响是很深远持久的,就疏导员的影响力上,预疏导员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3.3 疏导员的功能与作用调查

疏导员认为首先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接着是协助辅导员、助班处理班级事务,促进班集体建设,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帮助同学解决心理困扰。预疏导员在班级建设和心理支持上的侧重与疏导员不同,但未有显著差异。

就疏导员作用而言,疏导员认为实际工作中促进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构建班集体的效果突出,紧接着是解决个人困惑、拓展人际交流,专业入门指导。对于预疏导员,100%认同促进了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但是在构建班集体与拓展人际上与疏导员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预疏导员还没有开展实际工作,未充分重视到从整体上把握班级的状态和班级互动。

73.0% 的疏导员认为与新生的沟通频率为每周1-2次,73.6%的预疏导员认为与新生的沟通频率应为每周1-2次,这对于之后疏导员的工作开展规范性起到了指导作用。

3.4 新生心理问题调查

疏导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表明,艺术类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依次为专业迷茫、人际关系、情感、性格、学业、生活、健康,预疏导员预测类似,但在情感问题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3.5 工作方式调查

疏导员和预疏导员,都认为越普遍性的方式越受欢迎,疏导员的首选是个别谈心,而后依次排序为班级活动,生活关心,提供专业帮助,团体辅导,推荐书籍。预疏导员在团体辅导、专业帮助上的重视度与疏导员出现了差异,在个别谈心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3.6 疏导员素质调查

对于疏导员通过哪些手段影响新生,依次认为是心态、能力、特长、学习、口才、外形,预疏导员在学习上的重视度与疏导员存在差异,在外形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如何做好新生工作,疏导员认为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和耐心,其次是乐观积极的态度,管理能力,理解能力,对于善良这个选项,预疏导员与疏导员之间存在差异。

就疏导员能力要求的调查显示,就班级建设而言,疏导员与预疏导员排序为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调控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重视程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朋辈辅导能力上,疏导员100%认同沟通能力,接下来是倾听能力、组织能力与共情能力,预疏导员在沟通能力与公情能力上与疏导员存在差异。

对于疏导员需要提高那些方面能力而言,疏导员比预疏导员更加重视时间管理能力,存在差异。

3.7 工作形式调查

根据疏导员工作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即时交流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如电话、面谈和QQ,电话因具备随时性与便利性,被所有的疏导员所接受,而微信、微博、邮件等形式则因为非及时反馈,利用率会降低,但是微信这个新生事物在预疏导员中接纳度在增加,所以沟通方式也随着时代变化而有所更新。

4 工作展望: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心理学长制在新生班级中的应用

4.1 疏导员作为学长制的实践,成效斐然

辅导员与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从行政上管理班级,在新生班级中引进学长,主要是为班级氛围及个体成长服务,其重要性为疏导员及预疏导员广泛认同。疏导员的工作具有传承性,在三年的实践中发现,疏导员以学长的身份进驻新生班级,其阳光的形象,沟通能力及温暖的关怀,如一道和煦的阳光照进新生的心里,以榜样的力量影响新生,以至于当新生变成老生后,希望成为疏导员,将得到的关心与指引传承下去。疏导员的影响具备持有性,疏导员在新生班级不仅仅是完成一份工作,而且也在工作中获得了自我成长与价值,所以在新生变成老生之后,依然会对班级成员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帮助。

4.2 团体辅导作为疏导员的培训方式,有利于工作开展

疏导员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促进班级同学间交流,促进班集体建立,刚进入一个新团体时,如何更好地融入班级,进入班级开展活动,促进班级成员间的良性互动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采取团体辅导形式进行培训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参照性,疏导员通过亲身体验,熟悉了团体辅导的流程与注意点,也锻炼疏导员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管理协调能力,通过深切体会团体辅导对于班级建设、人际沟通的效果,从而认同以团体的方式去构建新生班级,促进新生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4.3 加强朋辈辅导能力有利于疏导员工作的深入

疏导员工作质量的提高需要在工作中给予专业的支持与指导。疏导员工作的另一方面是促进班级中每个个体的成长,这需要在朋辈辅导能力上,不断提高疏导员倾听和沟通能力;在朋辈辅导内容上,就学生很容易出现的专业迷茫、人际关系、情感、性格等心理上开展相应的主题培训或工作坊,在疏导员的工作困难上,给予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指导;在朋辈辅导的交流手段上,给予更多更新媒体交流手段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晴.关于艺术院校推行助理班主任制度的若干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90-91.

[2]蒋春艳,陈国清.基于伙伴教育的“学长制”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162-163.

[3]张继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职业与教育,2013,(26):92-94.

作者简介:林媛(1982-),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广东广州 510642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心理;心理疏导;工作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高校学生在成长进步、人际关系、感情恋爱,就业等方面也同样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问题,使部分学生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因为心理失衡而引发各种问题甚至事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党的会议上首次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人文关怀是原则要求,心理疏导是具体体现。作为学校的教育管理者,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作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对维护学校的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如何做好高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心理疏导

心理,是指人的头脑反应客观现实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泛指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心理危机”,是指对心理或生理的超强刺激及对个体承受能力超负荷的事件。应对心理危机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心理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所谓疏导,原指开通堵塞的水道,使水流通畅,泛指清除阻塞使之顺畅。心理疏导,则是指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存在的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从讲授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人手,帮助其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客观性的,什么是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的;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从而引导教育对象消除疑虑、困惑、平静心态,化解心理冲突,解除精神负担,提高学习、生活、工作的积极性。当情绪面临危机时,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往往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及时帮助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恰当的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为进一步实施思想影响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以解决思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二、如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一)要深入实践,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注重心理疏导工作的针对性。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尤其是互联网已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青年学生思想变化的因素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变化具有快速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作好心理疏导工作,要大力提倡深入实践,到学生中去,广泛开展调研工作,全面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首先要广泛了解,全面认识。对每一个学生,既要知道入校前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入学的动机,又要知道入校后在思想、学业、生活、成就、荣誉、理想等方面的需求,经过全面的考察了解,综合分析出每个学生对待入团、入党、学专业、找对象和找工作等问题上可能出现的思想反应,以求得对每个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其次要仔细观察,见微知著。要善于观察,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动态。比如: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平时工作积极主动的学生,突然变得消沉了;平时朴素节约的,突然花钱大手大脚,到处借钱。对诸如此类的现象,要及时发现,追根溯源,了解真实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再次要形式多样。要善于通过学生在不同场合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如开主题班会,过组织生活,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开展文化活动等。

(二)要防微杜渐,耐心做好“个别人,重点人”的思想转化和心理疏导工作,增强心理疏导工作的实效性。与其它所有的工作一样,心理疏导工作也必须有侧重点。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学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经历不同,性格各异。在学生中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关键要突出对“重点人,个别人”的引导和防范,保证心理疏导的实际效果。在学校。作为学校教育管理者,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这些人的思想疏导工作。要注意掌握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多种因素,随时调整思想工作和预防工作的工作对象。

(三)要注重方法,掌握技巧,提高心理疏导工作能力和水平,注重心理疏导工作灵活性。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保持经常,因势利导,及时到位,注重实效。学校思想教育管理者要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应该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注重心理疏导工作灵活性。1,要善于抓住时机。心理疏导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化解矛盾,消除事故隐患,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作生活的有心人,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变化以及学习上的异常行为,要及时进行思想沟通,了解情况,稳定情绪,然后对症下药,开展思想疏导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发生。与学生谈心疏导,要思想早注意,问题早发现,疏导早进行,事情早解决。2,要学会角色互换。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进行换位思考,注意倾听疏导对象的声音,心理学有句名言:“听是最好的说服”,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它是建立良好疏导关系的决定因素。要把自己心中的思想毫无保留地交给对方,相互坦诚,平等交流,以便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理解学生的处境、愿望和要求,然后对其思想实施正确引导,使其自已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自觉地加以改正。3,要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崭新事业。作为学校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要熟悉教育心理学知识,懂得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校心理疏导的实际效果,配合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学校的稳定。

三、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篇4

早在两千多年前问世的《黄帝内经》等典籍中已经蕴藏着许多心理疏导治疗学术思想。之后,我国的历代医学家的着作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心理疏导治疗思想。作为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疏导疗法从传统医学宝库中汲取大量养份,构建和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些内容已成为现代心理疏导疗法的主导思想。

1、关于心理疏导疗法

心理疏导疗法由南京脑科医院鲁龙光教授于1984年创立。它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着眼于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发展潜能,应用性强、适应性广。不但适合各类心理障碍如各类神经症、心身疾病、性心理障碍等的治疗,也适用于普通人群提高心理素质,保障心身健康。心理疏导疗法将心理障碍的产生、发展形象地比作一棵树,这棵“树”分根、干、冠(枝叶三个部分。树冠代表各种症状,树干代表“怕字,树根则代表性格缺陷“,树”成长的土壤代表个人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在长期不良的培养下(包括部分遗传因素),使得个体的性格具有一定缺陷。在人生过程中,遇到不可避免的困难、挫折和应激时,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心理障碍,滋生出千奇百怪、不现实的“怕”字,进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所以,提高自我认识是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前提,针对“怕”欺软怕硬的特征,采取“习以治惊”的方法,是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技术。《黄帝内经》曰“惊者平之”,按照金元医学家张子和的解释“:惟习可以治惊。经曰:惊者平之,平谓平常也。夫惊以其忽然而遇也,使习见习闻,则不惊矣。”即出现“怕”之后,应习见习闻———多看看、多听听、多接触接触,对所怕的事物熟悉了,认识透彻了,慢慢就不再恐惧和紧张了。

心理疏导治疗模式是:不知知认识实践效果再认识再实践效果巩固。该治疗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入的认知改变过程。所以,其效果不仅仅是求得症状的消失,而是以远期效果的巩固为最终目标。

2、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指导思想

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如辨证施治,因人施治;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病人树立坚强的自信心,主动、积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培养病人自我认识和矫正的能力,等等。临床实践证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培养患者自我认识和矫正能力等已成为对疏导医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心理疏导治疗的重要原则。心理疏导疗法以辨证施治为原则,主张从每个案例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详细占有资料,反映个案历史变化的真实,具体地进行分析,施之以恰当的心理疏导;主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对治疗模式的僵化;提倡打破单一的、僵化的治疗模式,实现心理治疗模式的优化。心理疏导疗法通过临床个案的实际,不断积累、总结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再指导临床治疗,使之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使理论得到完善。该疗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治疗的原则,将辨证施治应用于每个心理疏导治疗的实践,取得了特殊的疗效。传统医学对心理治疗的重要意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整体观念强调形神一体、心身统一,对于疾病不仅要看到局部病变,而且要看到病是发生在有思维的人身上的,故注重整体的调理。在诊疗疾病时,认为任何诊疗工作都应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心病还要心药医”。现代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药物,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是很难治愈的,只有通过心理治疗,才能解决因个性等因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疏导疗法非常强调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对于心理障碍,一般不主张用药,而是要“治神”,通过心理疏导治疗解决疾病。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篇5

1.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

一是理论上脱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应该遵守教育的一般规律。然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的联系不够密切,而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高度来教育学生,使大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与自身的学心、生活没有关系。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大课形式出现,宏观的教育方式势必会将理论与实践越拉越远。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则避免了这些情况的出现。二是内容上的脱节。心理疏导注重学生个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心理障碍和思想矛盾的化解,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重视理论上的说教,而不从学生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实际问题出发,所以无法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单一的教育形式必然无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2.校园心理疏导机制不完善

一是缺乏系统的疏导机制。目前大多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学生获得心理疏导的管道不畅通,学生遇到困惑后无法通过一种合理的、便捷的管道,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压抑的情绪就会逐渐积累,久而久之会影响到身心健康,很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二是心理疏导队伍薄弱。高校学生队伍庞大,所以心理疏导机构要有一定的规模。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心理疏导工作开展不够顺利,心理咨询室较少,而且一部分心理咨询教师是非专业的,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另外,高校的心理疏导设施也不健全,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如咨询室里的物品设置和颜色环境不够合理等,这些都影响到心理咨询的效果。

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

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并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找出学生产生心理矛盾的根本原因,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疏导策略,尽可能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消解不良情绪,引导其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使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转变教育方式,注重受教育者的感受。情感互动可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中单纯理论灌输的不足。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越融洽,教育效果就越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思想政治与心理疏导的结合,关心、尊重学生,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品德高尚、思想先进的人。

2.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完善心理疏导机制

一是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通过学心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实施针对性的疏导。此外还要改变重理论、轻心理的教育方式,加强与对象的沟通和了解,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二是心理疏导的“专业化”。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心理问题来设置心理咨询部门,通过针对性的疏导有效缓解和消除心理压力;对于自卑的学生应由专业的教师来疏导,以提高学生得获自信的成功率;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三是课堂渗透式疏导。一名好的教师应该是育人好的导师,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名教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以说,在教书育人中,要在课堂上渗透思想教育观念。各科教师课堂渗透与正面的疏导教育相结合,从而形成一股合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大学生要更新观念,乐于接受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新时期下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在和谐社会构建的时代背景下,在企业职工中开展心理疏导,对于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善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心理疏导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指的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理解,借助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以达到改变或改善心理问题人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消除不良心理状态的行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行,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为加强管理,赢得竞争,企业用工制度、收入分配不断调整,由此造成了企业职工思想多元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企业职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上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问题,有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意做;有的怨天尤人,看这不对劲,看那不顺眼;有的自由放任,心中无人,目无组织,对企业的管理无所顾忌;有的得过且过,工作凑合干,混一天算一天;有的唯我独尊,善言听不进,好意不采纳,自己想干啥就干啥等。这些思想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企业职工身上,但它对企业已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在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心理疏导,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的意义

(1)有助于企业了解职工思想动态。解决企业职工的思想问题,前提是要能正确认识和了解职工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目前企业职工中存在的思想问题主要是心理问题。我们应该从心理科学的新视野上,结合思想与心理、宏观与微观,综合地、立体地看待职业职工的心理问题,而非简单地把心理问题看做是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全面、准确、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有助于增进职工心理健康。对于这些出现心理问题的职工,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外,应该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帮助这部分职工避免或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3)有助于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开展心理疏导,一方面普及了企业领导与职工的心理学知识,使得他们遇到问题时,能够自我调节心理,增加一道心理防线,减少因心理问题造成的事故;另一方面,心理疏导注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地位平等,允许被教育者宣泄心中苦闷,有助于拉进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距离,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的途径

(1)加大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想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心理疏导,就需要企业加大企业思想宣传工作。通过座谈会、先进文化知识竞赛、企业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和形式,对企业职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职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变革,以理性的态度看待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人的利益得失,克服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心理。(2)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种创新工作方式,具有其特殊性。心理疏导过程中,面对面的谈心显得尤为重要,要保证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通过对心理问题职工建立动态评估体系,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这部分职工的心理应对能力。最后,搭建职工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使得职工不良情绪在这个平台得以宣泄,保证交流渠道的畅通,加强与职工的交流沟通,及时疏导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防范未然。(3)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坚持理论灌输与情感互动相结合,充分考虑职工的思想情感,理解职工,尊重职工,以平等的姿态与职工进行思想交流,带着情感和真心对职工进行心理疏导,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理、以情施教,以多种形式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引导职工正确理解政治观念,职业规范、企业文化等,促进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升华,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前言: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每个人体会到了科技的飞跃和社会体制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思想汹涌而来,大学生作为尚未完全成熟的群体,正经历着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加上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特别需要正确及时的心理疏导。要培养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协调,适应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务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环节。

1 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表明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道路。我们需要教育体制改革,进行改革的道路中,心理辅导是高校在时代潮流背景下做出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间,更要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引导他们理性地去看待社会问题。只有知识、能力、人格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才有资格被称为高素质的人才。

心理疏导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作为最有朝气、最有希望的群体,他们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面临着人际关系、就业发展等各方面的压力,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的积极影响。这是大学生群体的隐性需要,确是最为必要的头等大事。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应用现状

2.1旧观念影响下的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的定义为“通过语言表达激励心理疾患者自我领悟、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促进其自身心理的减轻、缓解、消除并帮助其认清心理疾病产生的规律,从而改造自我个性缺陷,提高主动应付心理应激反映的能力”[1] ,旧观念下的理解就是通过聊天让心情愉快。这个错误的理解完全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不同,对心理疏导的误解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阻碍了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进展。

2.2师资队伍相对业余

虽然现如今有关心理的课程已在大多数高校里展开,但由于对高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正确认识还不深刻,导致相应的心理疏导课程开设晚,师资力量未来得及系统加强,心理学知识知之甚少的老师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不仅不能很好的为心理障碍学生解决问题,还有可能给其造成不好的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专业教师并不关心政治实事和学生的思想,只是理论性地简单口头传授思想性很强的内容,完全忽视结合实际的启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缺少具有针对性、专一性的人文关怀,其异常的心理现象成了心理疏导的空白区。

2.3课余时间不充裕

传统的教育方式,繁重的课程不但不利于大学生有效地吸收所学,日复一日沉重的学习压力更是减少了宝贵的自由活动时间,使本来就少之又少的课余时间几乎完全减掉,这就使大学生失去相互沟通想法、交流生活心得、梳理心理问题的机会。正因为此,存在的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地积压在心中,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3探索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途径

3.1增加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疏导工作在高校全面开展的前提在于高校责任人观念上的转变,正确的认识心理疏导的定义,从正确的基本定义出发,以专业的心理知识及技能来应对校大学生个体独特个性、心理诉求和深层情感,解决大学生群体复杂多变的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一种潜在教育力量,具有导向、评价、规范大学生行为的作用,具有切实的帮助学生首先形成自我完善的道德价值体系以及心理修养进而促进其政治觉悟的提高的作用。适当增加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甚至开展相应的课程也很有必要,使全体师生都能全面地了解心理疏导的含义及其地位,才能针对处于复杂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快速有效的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2]

3.2建设高校专业化的心理疏导教师队伍

心理疏导的发展,除了直接责任人对心理疏导的正确认识外,它与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关系密不可分。只有专兼结合、专兼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才能来疏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就需要各大高校对师资力量的加强:疏导人员队伍的考核和任用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定期参加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以自己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完善教学目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3]

3.3环境氛围的和谐化

校园文化是高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要广泛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充实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操。建设一种文明和谐、格调健康、形式活泼、发展创新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充分调动起青年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青年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道德分析和评价等综合能力,增强应对各种生活问题的能力,学会与人相处共事,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自信而充实地面对大学生活。在活动中自然进行的心理疏导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

结语:

总的来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尤为重要。“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因此要正确及时的疏导和治愈心理疾病及不良情绪,给与处于复杂环境的大学生更多更切实的人文关怀,通过各种合理途径解决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漏洞,争取早日把承载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们培养成自我人格完善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3-25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心理疏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策略

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思想、行为失范问题越来越多,如何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诉求,借助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心理疏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涵义界定

随着社会进步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心理疏导已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心理疏导引申到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看,“疏”主要是指疏通思想渠道,广开言路,创造宽松环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之间充分互动,让受教育者敞开思想,把各种意见和观点、思想问题的症结、心灵深处的隐情等充分表达出来;“导”是指在疏通、系统了解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启发思考,把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引向正常的轨道。笔者比较赞同武汉大学教授沈壮海的观点,沈教授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的心理疏导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帮助人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或者为进一步实施思想影响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或者在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

二、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是心理的高级形式,是在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受思想的支配。首先,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互补性。一是心理疏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心理疏导弥补了忽视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而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传统教育理念,有助于从受教育者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全过程施加作用,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心理疏导的功能,从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关系来看,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人们思想问题的解决。

其次,心理疏导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存在着一些的区别。一是工作目标不同。心理疏导工作目标主要侧重于大学生的心理层面的问题,通过解决心理问题来促进其思想问题的解决。它以消除心理形成的障碍为主要工作重点,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症状,促进个体健康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学生的思想、道德领域,着重帮助他们形成一定思想道德观念。二者内容有交叉点,但侧重有所不同。二是价值导向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而心理疏导则是对学生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疑惑进行疏通和引导,主要从学生利益的角度来进行心理疏导,不向学生强行输入任何外来的价值观。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疏导的实践策略

心理疏导虽然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心理疏导的价值。笔者认为应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心理疏导的实践策略探讨,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1.理念创新,树立心理疏导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心理疏导理念不仅要求对受教育者从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进行教育,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还需要运用有关心理学知识,解决受教育者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困惑,增强其心理素质,为进行思想教育提供健康的心理环境和健全的人格。心理疏导的理念是对“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诠释,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对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2.专业服务,提高教育者心理疏导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是异常复杂的,这不仅因为教育者工作范围宽广,更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是具有些独立能力却又无法完全独立行事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想法各异、个性纷繁复杂而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也正是因为大学生自身独有的特征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具体运用存在诸多限定性,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针对大学生提出的自身的思想心理问题,要注意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要犯主观主义错误;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之道。

3.环境熏陶,营造心理疏导的情感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以情感染受教育者,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一些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宣传心理疏导的理念方法;在保密、尊重的前提下,对一些实际的心理疏导案例进行公开分析,也又有利增强大学生对心理疏导的科学认识;开展心理影展、心理沙龙、现场心理疏导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如果大学生遇到心理障碍或心理困惑时,他们应主动的找思想政治教育者将自己的心声吐露出来,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成为学生愿意信赖的对象,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营造大学生参与心理疏导的情感氛围,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载体扩展,利用网络微博进行心理疏导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之一。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视点,推动了社会心理的发展与成熟,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工作平台和发挥空间。现在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在学校网站上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随着网络微博技术的更新发展,微博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交往交流的重要渠道,高校也应该开设专题微博,上传一些优秀模范人物的事迹,针对一些不良思想进行及时纠正等等。网络具有的虚拟性、自由性和隐蔽性,大学生敢于比较直接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生活、学习中产生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

5.寻求合力,建立心理疏导支持系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疏导工作,需要寻求合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家庭是大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现代心理学表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单亲家庭、重新组合家庭,家庭的人际关系与矛盾,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家庭成员生病、离婚或死亡以及其他不幸事件,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育,找到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家庭症结。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社会风气等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也起着重要作用,健康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向上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沈壮海,李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2).

[3]付喜凤. 论思想政治工作视阈中的心理疏导[J]. 社会科学论坛,2010(4):181.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篇9

一、积极开展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服务

医院人事工作的职能正在经历着变革。如何化解医患矛盾,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已经成为医院人事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职责。承担这项职责的重要工作,就是要积极开展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服务。对医护人员心理疏导服务既是化解医患矛盾的调节器,又是缓解医护人员心理负担的减压器。它对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提高医疗诊治水平,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心理疏导服务是稳定医护人员队伍的需要

医院人事工作的基本职责,就是为医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性和高端人才,以及进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我国医疗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些年各级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不断扩充医护人员队伍已经成为医院人事工作的常态性工作。在不断引进医院急需人才的同时,近几年医院人才不断流失的现象时常发生,医院的稳定发展面临困境。如何稳定现有医护人员队伍,已经成为医院人事工作的难题。

医院人才不稳定有多个维度的成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人们的需求已经多元化,对物质的需求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由于各层次医院的收入水平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使得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向收入水平高的医院流动,使得医护人员队伍出现动荡。除了物质诱因,还有医院的文化氛围也是造成医护人员不稳定的因素。根据这几年的调研,医护人员不稳定的原因还有医护人员自身缺乏安全感,医院工作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要面对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是患者和社会扭曲的误导给医护人员心灵造成的伤害。心理负担和日益增强的心理压力是医护人员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医院人事工作职责就是要在引进医院急需人才的同时,稳定现有的医护人员队伍。

稳定医护人员队伍除了根据医院的实际制订相应的政策,医院人事工作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不断增强心理疏导服务。只有通过科学的心理疏导服务,才能不断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感。这是稳定医护人员队伍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

(二)心理疏导服务能够增强医护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提升医护人员医疗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医院人事工作作为医院人才资源的提供和管理部门,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为医院医疗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事业心和责任感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内在品质。目前由于外在的多种因素造成医护人员面临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加大,一些医护人员为了控制自己的风险,事业心和责任感淡化,在诊治过程中得过且过,甚至过渡医疗,浪费稀缺的医疗资源,也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这已经成为社会诟病。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医院医疗水平和质量的下降。

医院人事工作作为医院人才资源的提供和管理者,必须担负起增强医护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职责。增强医护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从目前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看,工作中明哲保身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工作信条。人事工作除了制订一些激励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措施,必须针对现实,转变工作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医护人员心理疏导服务上。只有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才能释放医护人员的事业心,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才能不断地得到提升。

二、提升医院人事工作者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工作能力

医院人事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心理疏导服务的工作能力。医院人事工作者绝大部分都缺乏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业务能力,对于如何化解医护人员工作中的心理压力,时常无所适从。面对医院发展新的形势赋予人事工作者心理疏导服务的职责,医院人事工作者必须尽快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使自己真正成为熟悉心理疏导服务的专家,为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一)增强心理疏导服务的责任意识

为了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医院人事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增强心理疏导服务的责任感。针对医患矛盾给医护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人事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工作观念,面对医院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调整工作思路,把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积极做好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

1、要积极适应医院形势变化的要求,转变传统人事工作的思路。传统人事工作就是为医院发展引进、调配和储备人才,也就是为医院发展做好人才增量的扩大和人才存量的调整工作。这些年随着医患矛盾的加大,医护人员成为医患矛盾的焦点,医护人员产生越来越大的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冲击医护人员队伍的稳定性,给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带来了障碍。如何逐步消除医护人员的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稳定医护人员队伍,医院人事工作作为人才的管理者,当然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医院人事工作就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医护人员心理疏导服务,并且把这种服务作为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只有恪守这项职责,才能不断消除医护人员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稳定医护人员队伍,为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内在环境。

2、医院人事工作要真正把心理疏导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在医院人事工作管理中,要把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服务纳入工作职责范围,订立相应的规则条列,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人事工作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服务。

3、要不断增强人事工作者对心理疏导服务的责任感。从目前医院从事人事工作队伍状况看,对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生疏,不可避免会产生畏难情绪,难于开展工作。面对这种局面,必须要不断增强人事工作者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只有积极发挥他们工作的主动性,才能促使他们逐步成为心理疏导服务的行家。

(二)提高人事工作者心理疏导服务的工作能力

提高心理疏导技能是医院人事工作者做好心理疏导服务的前提。目前医院人事工作者绝大部分都缺乏心理疏导服务的技能,尽管越来越知道心理疏导服务是人事工作不可或缺的职责,但是由于缺乏心理疏导的技能,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心理疏导服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人事工作者必须尽快从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心理疏导服务的能力。

第一,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医院人事工作者必须要有很强的使命感,增强终生学习的意识。要不断学习心理疏导方面的专业知识,尽快掌握心理疏导服务的技能。要把学中干作为开展心理疏导服务的路径。

第二,敢于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工作。由于绝大部分人事工作者缺乏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技能,对于开展心理疏导服务会产生畏难情绪,面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焦虑和压力,无所适从。人事工作者要敢于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把干中学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路径。

学中干和干中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不断地加强心理疏导的业务学习,才能逐渐掌握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技能;实践出真知,也只有不断的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才能不断地提高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能力。

(三)调整充实人事工作队伍

面对医院发展的新形势,医院也要转变人事工作的观念和工作模式,不断调整和充实人事工作队伍。医院人事工作承担稳定医护人员队伍的职责,面对当下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人事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给医护人员创造一个比较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针对医院人事工作必须承担的新的职责,医院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人事工作者进行心理疏导方面的业务学习和培训。目前人事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很能适应心理疏导服务的工作,尽管人事工作者开展心理疏导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但是苦于缺乏心理疏导服务的技能,只能一筹莫展。医院要积极引导人事工作者加强心理疏导的业务学习,定期组织人事工作者进行心理疏导的业务培训,有条件的可以组织他们到相关的院校进行在岗学习。通过多种学习培训途径,不断提高人事工作者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能力。

二是调整医院人事工作者的队伍结构。医院人事工作正在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医院必须加强对现有人员队伍结构的调整,尤其要调配和充实一些具备心理疏导服务的专业人员,使人事工作能够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职责。

三、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服务疏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已经成为医院人事工作新的职责。疏解医护人员存在的心理焦虑和压力,关系着医院人员队伍的稳定,对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面对新的职责,医院人事工作要积极应对,着力做好心理疏导服务工作,疏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进行心理疏导服务最基本的工作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尤其作为医院人事工作者要想医护人员所想,急医护人员所急。首先必须加强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把脉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真正知道医护人员的诉求,打通医护人员的心结。在开展心理疏导服务过程中,人事工作者还要贴近医护人员的工作,真正为医护人员的工作着想,把纾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作为工作的着力点,逐渐消除医护人员医疗诊治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人事工作还要勇于承担,尽力解决医护人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尤其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比如职称晋升、考核考评等,更要从医护人员角度着想,彰显人事工作管理的人性化。

(二)倾听医护人员心声维护医护人员正当权益

倾听医护人员心声维护医护人员权益是进行心理疏导服务的前提。当前医患矛盾时有发生,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往往得不到维护,医院的声誉遭到重创。究其原因,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一些患者对医护人员缺乏理解,不了解医疗的复杂性,以为医学是万能的,自己花了钱就要治好病,一旦病情不见好转或者恶化时,就认为是医疗事故,医院和医护人员不可原谅,进而大闹医院,甚至打骂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得不到维护。长此以往,伤害了医护人员的情感,在诊治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心理产生焦虑和极大的压力。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医护人员在诊治过程中往往采取消极态度,甚至出现过度医疗,对医患之间都是一种伤害和损失。面对这种局面,医院人事工作必须深入临床一线,站在医患角度实事求是剖解原因,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化解医患矛盾。

一是要倾听医护人员的心声,着力纾解心理焦虑情绪和压力。作为人事工作者要真正成为医护人员的倾述对象,不让自己成为旁观者,把化解医护人员的心结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倾听医护人员心声过程中,要站在医患角度耐心中肯地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纾解医护人员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

二是要勇于维护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医患之间应该是利益共同体,医护人员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也会给患者造成伤害。在医患矛盾中,一旦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人事工作者要敢于维护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不能息事宁人。维护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是心理疏导服务的重要外在表现,否则心理疏导服务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效用。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开展心理疏导服务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价值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93-02

把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心理疏导是我党在进一步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后提出的,标志我党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思路,也为高校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心理疏导的科学含义

疏导一词在我国早已有之。疏导原指古代治水上的疏通和引导。大约起源于大禹时期。《孟子・滕文公上》载禹“凿龙门,疏九河,导洪水,入东海”,就是指大禹按照水流通的规律进行疏通和引导,从而取得了治水的成功。思想政治工作和治水一样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遵循人的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必须采取疏导的方法。

疏通引导的思想是无产阶级理论家、革命家一贯倡导的重要思想的总结和升华,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倡的重要工作方法。恩格斯早在1876-1878年所写的《反杜林论》中就曾指出:“我不知道有任何一种权利能够强制那处于健康而清醒的状态中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说服的方法上升为疏导方针,是改革开放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的内容和对象的矛盾进一步深化到了对象的思想、心理中的堵塞和疏导的矛盾层面。

心理疏导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它的提出借鉴了西方国家提出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模式。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指导下帮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帮助其自强自立。”从心理角度出发,更能把握今天人们的内心思想的变化,深挖思想发生变化的根源。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就是指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巧,通过解释、说明、共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使疏导者和来访者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来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人们的认知、情感、信念、态度和行为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3]。疏和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疏通不等于引导,引导也不等同于疏通,二者是相互区别的。但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开展疏通是为了进行引导,而引导又是疏通的目的,又为下一阶段的疏通提供了依据。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心理疏导中。

二、心理疏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价值就是指客体满足或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主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关系。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满足作为价值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种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中的客体是指主体的需要对象,并且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发生联系。按需要的对象的内容可以划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物质的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条件,精神的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4]。

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疏导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心理疏导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的价值,它能使人们感受到心理疏导的有用性。

1.促进身心和谐,协调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大学生在学业困惑、情感、前途和失眠问题,表面上看是这些因素造成的,追根溯源,却都与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卡耐基和丹尼尔・葛儿蔓都曾说过成功15%取决于专业素质,85%取决于情商,而一个人情商的高低主要表现在与人相处过程中的融洽与否。而在现实生活中,当大学生与人交往遇到困难、失败时,往往出现心理失调现象,如多疑、敏感、顾虑多、以自我为中心等,因此这时很难再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互动交往。久而久之,脱离群体生活,出现心理错乱严重时可导致人格交往障碍。

心理疏导是实现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重宣讲,灌输,着重从思想领域塑造人,改造人,而心理疏导则通过耐心倾听,合理宣泄,让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恢复心理平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是从大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全过程入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需求,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适时地点拨、疏通,消除其心中的疑惑、不安和恐惧,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通过心理疏导可以促进大学生人与人精神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以宽容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学会换位思考,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2.激发精神动力,营造接受氛围

良好的心理认知是做好心理疏导的前提和基础,心理疏导是改变心理认知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使各种各样的矛盾摆在了大学生的面前。在这个不同观念相互交织激荡的年代里,面对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大学生无法客观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如自我封闭、悲观厌世、情绪波动、抑郁等,严重还会发展成心理障碍,如人格障碍、精神病等。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分析对社会生活形成的错误认知,改变其对事物歪曲的认识,形成对事物合理的、科学的认知,从而重新认识和发现自己、重新认识和评价他人,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找到生活的目标和动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地面对生活,朝着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奋斗。

3.塑造健全人格,促进成长成才

大学生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健全的人格品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三方得到全面、健康、协调的发展,服务于社会,但实际上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人格缺陷,如自卑、偏激、孤僻、多疑等,不但不能成为栋梁之材,还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健全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心理疏导是一种专业的服务,以平等交流、相互商讨的方式和大学生一起探讨对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获得客观、科学的认识,逐渐纠正问题学生人格上的缺陷,调整其心理状态,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积极持续的心理状态。它表现为个体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能够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高校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以提高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5]。要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开展专题研究,利用校刊、校园广播等传播媒介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心理讲座、心理健康训练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2.抓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升心理疏导的实效性

心理咨询主要针对有心理困扰和强烈心理冲突与矛盾的学生,通过鉴别、诊断和干预等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帮助来访者消除心理问题和障碍,恢复健康心理。咨询是一种具备较高专业心理知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咨询,能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健康心理的标准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人的全部心理过程,进而了解自己的心理现状,学会用一些简单的心理学方法解决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心理健康,充分发挥自身潜能,适应社会。高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如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疏导思想,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3.心理疏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合格人才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不断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引发思想动荡的诸多因素,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更多地从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问题开始。在高校进行心理疏导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协作完成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融入心理疏导更加重要。高校要着力于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首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更好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需要掌握心理咨询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将爱融入到工作中去。其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应吸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典型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心理疏导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引导其向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5.

[2]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