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1-13 17:50:51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 思想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民族原则

长征之前,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主要是在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接触不多,民族工作并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且党又处在幼年阶段,对国内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经济与文化、风俗与宗教,皆缺乏细致的了解。据统计,红军长征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和行程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么长期、广泛地与少数民族接触,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就使党和红军有了广泛接触兄弟民族的机会,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一次极好的实践。长征时期,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最大程度地争取少数民族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保证战略转移任务的完成。因此,在长征全过程中,党始终把民族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与少数民族兄弟交往时,始终把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放在第一位,各部主力红军在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前,都针对性地对部队进行深入细致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并规定了严格的纪律,要求广大指战员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的,尤其是伊斯兰教和喇嘛教在回族、维吾尔、哈萨克和藏族中具有相当广泛的民族性和群众性。我党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提出并实行自由政策。

1949年9月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人口的大多数,“汉族应该尊重其它民族的宗教、语言、风俗、习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少数民族,从理论到实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国的少数民族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中华民族大家庭更加和谐美满。

建国以来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尊重差异性、提倡多样化,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握规律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机和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产更多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是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倡导一切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思想和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五是必须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各族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

六是必须坚持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从根本上制约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少数民族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人口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显著的差距,甚至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民族地区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导致民族文化活力和竞争力不足。教育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是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条件,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人口整体素养的提升,更关系到少数民族文化活力的保持和竞争力的提升。一方面,只有人口的文化素养整体上得到提升,人们的文化消费与创造才会更加自觉,少数民族文化才会获得更多的活力。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创新与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其竞争力。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文化需求。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量短缺,设施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才缺乏,功能萎缩,生存困难。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需求,民族语言文字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四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国际挑战,文化安全问题凸显。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加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保护与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既关系到少数民族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的愉悦感和幸福感的提升。

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体制转型滞后,从体制层面制约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民族地区的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还没有对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又合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特殊规律的文化体制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和实验,还没有摸索出一套特别适合民族地区的文化管理体制。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举措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服饰、传统节日、婚丧嫁娶习俗等。现阶段,党和政府在对待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中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为了保障这一权利,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其次,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国家在五十年代开始,就组织专门人员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建立专门的民族语文工作机构和研究机构,培养民族语文专门人才,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改进或改革文字,推进少数民族语文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再次,主流媒体积极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信息传播,鼓励、发展少数民族语言。

对的尊重。中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有自由的规定,制定了具体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自由,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在中国,不论是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古、土、裕固、门巴等民族的群众,还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保安、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群众,以及部分信仰基督教的苗、瑶等民族的群众,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国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

尊重少数民族年节日习俗,并给予政策保障。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的年节习俗,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各少数民族自由地按本民族的传统习惯欢度节日,国家按照各少数民族年节习惯安排假日,并供应节日特殊食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年节习俗,使少数民族兄弟共享节日的欢乐。

少数民族优秀艺术形式得到传承和弘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的文艺事业,丰富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拍摄了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电视;如《刘三姐》(壮族)、《冰山上的来客》(维族)等等,这些少数民族的电影、电视既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成为银屏一道亮丽的风景。除了电影、电视之外,反映少数民族情感、生活的歌曲也是不断涌现,脍炙人口。党和国家为了挖掘、传承少数民族艺术形式,自2006年起,原生态唱法首次以独立组别的身份亮相青歌赛。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 学生管理 建议

1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出现的问题

1.1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合时宜

学生管理者需要彻底改变自己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哲学。过去学生管理者对待少数民族学生的原则往往可以被概括为单纯的一视同仁,采用不加区别的一刀切政策。这种管理方式当然易于操作且简化了管理。但现在可以发现这种粗糙、大而化之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班级后,虽然在心理上都非常想要融入新的组织并与之同化,但这其实非常困难。因为这些学生已经成年,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经固化,这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对少数民族学生未必行之有效。学生管理者应该逐步了解和尊重甚至融入这种差异。要努力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民族的习惯,并随之调整管理方式。

1.2放任少数民族学生形成小团体,不与外界往来

1.2.1语言隔阂少数民族学生惯于讲本民族语言,这就在校园中显得格格不入,与其它同学形成了一道语言屏障。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有限,表述上有困难,无法向外界表达自己想法,这种交流的障碍导致了与其它同学的隔阂,只能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1.2.2习惯使然因为本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类似,所以倾向于聚在一起形成独立于班级其他成员的小团体。这些团体喜欢特立独行于大集体,出入都在一起。这种行为会在同学间造成不好的影响,妨碍该团体成员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让这个团体疏远于其它同学,使少数民族学生孤立于集体之外。

1.2.3学生间不尊重彼此文化各民族学生聚合在一起,语言文化、民俗习惯、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差异极大,难免有个别学生互相取笑甚至嘲笑,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因为学生对彼此的文化和习俗不了解,有时会对不同的文化现象妄加揣测、评论,甚至肆意嘲笑,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就是会深深地伤害少数民族同学的感情和自尊心,极容易产生多种矛盾和问题,造成同学间的对立,影响了与少数民族同学的团结和友谊。

2对于学生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学生管理者要承认、重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学生管理者要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当学生管理者了解到不同的民族文化是如何塑造这些民族个体的时候,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恰当的方法。如有些学生管理者甚至不去主动了解一些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和这些重大节日对信仰伊斯兰教学生的重大意义。这时,在文化沟通上,就会让这些回族学生产生疏离感,感到自己和自己的民族不被尊重和重视,于是内心产生了抵触情绪,导致学生管理者教育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工作困难重重。所以,学生管理者绝不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信仰、生活习惯充耳不闻不加重视甚至背地嘲笑,相反,还要对异族文化有兼收并蓄、接纳学习的胸怀,因为只有进入这些学生的文化圈子,才有可能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

2.2学生管理者要努力调整自己的管理风格以使自己适合不同的民族群体的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从前的学生管理工作针对的都是汉族学生,管理方法比较单一。显然当前这种粗放型、一刀切型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合时宜。管理多民族的集体要求学生管理者必须采用更加灵活巧妙的、与时俱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和新时期信息时代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要求。

(1)保证学生管理者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正常沟通。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交流的基础。除了本民族语言外,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对于汉语的书写问题不大,但一些偏远地区比如新疆、来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就不是很流利。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学生与学生管理者之间的沟通的意愿,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也影响了他们与汉族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不利于他们融入新的集体。这时,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羞于发言、交流的现象,教师要重视培养这部分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学生管理者要积极引导营造亲切的谈话氛围。尽管学生表述上出现吐字不清、词不达意、条理混乱等问题,但对于说对的部分要立即予以肯定,对于不对的部分要在纠正后鼓励。学生一旦可以规范地、有效地进行口语表述,与外界的交流增多,就可以避免少数民族同学形成小团体,同时可以增进与其他民族同学的友谊。

(2)在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应有少数民族学生的代表参与。我国有句古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参与决策,可能有不同的思考方向,会增加观点的多样性,会增加信息量,以此做出更有深度的分析考虑,给决策带来多样性和合理性。在少数民族学生中选拔学生干部,既便于学生工作者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开展工作,又可以让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决策中来,参与决策过程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倍感受到重视,会更加积极热情地支持这个决策,而在执行此决策的过程中也不易受到少数民族学生的阻挠反对。少数民族学生由此产生了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一份子,而不再荣誉感、集体感淡漠,与其它同学感情疏离,甚至对立。

(3)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要对各族学生进行教育,要尊重他人,对于各民族的习惯尤其是要彼此尊重,在两个民族的学生发生矛盾纠纷时,学生管理者要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办事要透明。此时,思想工作必须深入细致,寓情于理。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豁达的胸怀和谦让的美德。学生管理者在各族学生的教育中要强调的是,不要强迫别人赞同自己的信仰,对于其它民族学生不同于自己的习惯、信仰,要培养学生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胸怀,在与不同族裔的交往中要懂得谅解与尊重。对于各民族间的共通点,要珍视。对于其它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相互学习,共同发扬。总之,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因为工作的好坏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又关系到校园和谐,这需要学生工作者逐步探索,本着以生为本、尊重、服务的思想,让各民族学生在同一所校园中共同成长、进步。[2]

参考文献:

[1]杨明艳.高职高专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初探[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70~73.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 跨文化理念 多元文化 民族教育

一、跨文化与跨文化理念

跨文化是一种动态性的概念,指的是文化团体间的互动关系,主张对话交流和相互尊重。

跨文化理念的核心价值是接受并欣赏文化差异;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各文化均有其特性,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非主流文化也应受到应有的重视。跨文化理念超越了多元文化观,主要关注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是促进各种文化在社会中平等交融的一种动态过程,使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

二、跨文化理念关照下民族教育意义的构建

(一)促进人类群体交流合作的民族教育文化使命

跨文化理念视域下的民族教育的首要选择,是将目标指向促进人类各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当下世界性的跨文化图景之下,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倚靠人为的或先天的文化壁垒而孤立地与世隔绝,面临的是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与沟通。学校教育中对这一文化使命的渗透便是从目标、内容、途径做出相应的设计。例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力,即塑造学生在跨文化图景下关于多种文化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知识和技能[1]。

(二)传统与现代相融共生的民族教育文化选择

美国学者沃尔特认为,没有接受本族文化教育的学生固然可能产生疏远感和无根感,但缺少主流文化教育的学生将会失去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性的机会[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如果各国想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们就必须清楚他们过去是谁,现在如何,最后想要变成什么样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他们的未来。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根,它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历史蒙昧时期,每一个社会都要尊重它的传统。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价值系统、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各民族成员认识自己、彼此相互交流至关重要。”[3]因此,在跨文化理念视域下,必须关注民族教育的民族性、地域性及面临文化选择时的矛盾性和双重性,强调客观、辩证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强调传统文化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新发展[4]。

三、跨文化理念下课程体系资源开发

跨文化理念下课程体系构建以尊重各民族文化平等为基准,有目标地实施平等教育,将跨文化理念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运用到民族文化课程构建中,使学生获得学业上的平等机会,满足所有学生发展的需求。

首先,大力开发民族文化课程。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要拓宽视野,不要局限于现有单一的民族文化课程。高校可以开办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兴趣的民族语课程、民族体育课程、民族手工艺术课程等选修课程,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学习需求。

其次,丰富民族文化课程内容。民族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在吸收主流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区域化的改革和创新,并突出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如在民族历史、文学、体育、艺术、美术和音乐等课程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内容,体现民族语言、风俗、服饰、饮食、艺术特色,丰富民族文化课程的内容。

最后,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和内容选择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兴趣,适应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同时要分析目前民族高等教育的成本与效益、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等,让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看到希望的曙光。

四、学校教育与学校外教育联动的制度变革

民族教育除了现代的、制度化的民族学校教育外,还大量存在其他种类的教育形态。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形态与民族生活融为一体,在民族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至今仍然对民族人才的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影响。不少民族早在现代民族学校教育系统创立、推行之前就有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传承和创造这些文化只能是与其民族文化相适应的民族教育。[5]所以,民族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相同的基本要求和育人目标,但同时具有更为宽泛的领域及不同的特殊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当前许多挂牌的民族学校,名义上是民族学校,但除了在办学经费上有相应的政策倾斜外,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民族学校培养民族人才的真正内涵。调查发现,在西部的一些民族学校,虽有少数学校补充了部分乡土教材作为教学内容,但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却并未被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体现民族特色,如何实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是当下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此,提出跨文化理念视域下的民族教育发展,就是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多元共生的空间场域,一个有助于系统内部各因素互动与整合的教育环境。民族教育这个环境的和谐,包括教育自身的和谐,即教育内部各要素如课程、教师、学生、校园文化之间的和谐。具体而言,跨文化理念视野下的民族教育应充分认识到各民族的传统教育习俗,对其在当代的文化价值与教育功能展开深入的研究,并纳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寻找出一种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杰远,徐莉.人类学视野下的教育自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6.

[2]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34.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草原文化 草原游牧文化 社会政治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14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深入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考察期间,他用“守望相助”一词,要求内蒙古各种人民团结互助,守护好祖国边疆,守护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他对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期望关注,既激发了内蒙古各族人民进一步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增强了守卫边疆风景线的自豪感,也大大增强了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守护各民族精神家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文章从社会政治价值的角度,谈谈守护蒙古民族精神家园,即守护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促使各个民族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迁移变得越来越频繁,一方面使得民族之间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小,大家更多地使用同样的物品,使用同样的语言进行交流,采用同样的休闲娱乐方式等等;另一方面,各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联系碰撞也使得民族之间的差异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强烈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正如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言:我们的生活方式越是趋于一致,我们就越是坚定不移地紧紧追求更为深沉的价值观―宗教、语言、文学和艺术,我们的外部世界越是趋向类同,我们也就更加珍惜来自内部的种种传统习惯。①也正因为如此,寻求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台湾除外)的大家庭,依托不同自然地域生产生活的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在辽阔的大地上百花齐放。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是我国发展现代化事业,尤其是发展壮大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土壤、基因,挖掘整理弘扬各民族宝贵的文化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草原游牧文化是生活在蒙古高原地带的各个游牧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创造的伟大成果。作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草原游牧文化分布地区多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对于这些少数民族而言,草原游牧文化是他们长期与自然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的人化自然,是其本质力量的外化,体现着他们的历史和智慧。草原游牧文化的存在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困境与以它作为精神家园、心灵寄托的各少数民族密切联系,对草原游牧文化的守护、挖掘整理,以及进一步发展提升,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价值。

重视草原游牧文化有利于贯彻民族政策

草原游牧文化的创造主体主要是少数民族,草原游牧文化体现着少数民族主体创造能力和智慧,是各游牧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②依据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草原游牧文化十分集中地体现了包括蒙古民族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基本特征。以蒙古族为例,以物质文化形式展现的如蒙古袍、奶食、肉食、蒙古包、勒勒车、骏马等;以精神文化形式传承的如蒙古长调、呼麦、马头琴以及蒙古语言文字等;还有以制度文化形式传承的为保护草原环境而制定的诸多严规戒律、风俗习惯等。这些少数民族长期历史过程中创造的文化(外化世界),是他们作为主体与自然客体长期相处而创造的对象性成果,是这些民族主体能力的显现,是他们显示尊严和自豪之所在,是他们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这种文化成果是将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民族认同的显著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寄托。

因此,尊重和深入研究草原游牧文化,无疑是尊重草原游牧文化主体(牧民)的具体内容。文化是民族情感的核心环节,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壮大,必须考虑和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切实帮助其树立和强化民族自信心、创造热情,少数民族的发展过程应该坚持内因和外因的统一,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忽略民族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发展壮大所具有的稳定和凝聚作用,我们的民族政策很难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社会交往的日益密切,少数民族更注重自身权利的被重视,民族历史传统的被尊重,文化成果的被肯定。如果没有了民族历史尊严、失去了精神家园依托的发展是畸形的。真正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应该是各种文化形态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包容基础上的发展。

我们不否认包括草原游牧文化在内的我国传统文化都存在一个现代化转型的必要,但这种转型不是割断与过去文化联系的转型,割断历史我们就无法找到曾经的精神家园,不知我们从何而来。无法确认我们的身份,“那种通过强大的外力引发的文化转型,对于身处其中的民族来说是谈不上自尊与自由的,即使有了物质上的收获,当他们回头寻找精神家园的时候,早已不知身在何处了。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③失去了赖以证明自己尊严、价值的文化形态,或者民族文化形态得不到尊重肯定,少数民族主体性很容易在文化冲撞中失衡、失控,民族关系由此会产生不必要的对立,国家主张的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无法落实。促进民族交流进而相互团结、互助、达成平等、繁荣最基础的也是最好的途径是文化上的尊重、理解和学习。否则,单纯经济上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民族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这也正是“守望相助”中提到的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的深刻涵义之所在。

关注草原游牧文化有利于提高文化竞争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条件,同时也是我们期盼实现的重要目标。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和谐局面的形成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文化和谐与和谐文化字同序不同,含义和地位也不同。和谐文化是中华文化古而有之的理想目标。和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和谐为价值取向,旨在调整各社会群体思想观念、道德风尚、言谈行为,促进各种文化形态取长补短,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是一个包容与尊重差异的伟大民族,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今天,我们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是要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固有的和谐精神、和谐理念,用“和谐”这一核心价值引导我国各民族凝心聚力,同心同德,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为此,必须强调文化和谐。所谓文化和谐,是针对多种文化形态共存而言的一种理想局面,这种局面表现为一与多的辩证统一,其中,一是指共同的理想、核心价值观、相同的根本利益,而多则指形式和内容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态的和谐相处。顺应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地域的不同,各民族创造了内容各异,既合乎客观规律又合乎目的的文化形态。文化形态多样性的和谐存在,有助于各种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助于我国核心价值观通过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深化和具体化,使作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元素在丰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更好地得到滋养。正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文化差异、文化交流甚至必要的文化冲撞对于各种人民更好的了解本民族文化优劣,自觉选择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转型有着积极意义。

草原游牧文化作为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各民族(尤其是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创造文化形态,内在地包含着人和自然、人与人以及人和社会诸方面和谐相处的丰富内容,草原游牧文化的包容、开放以及诚实守信等属性与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相吻合,因此,它无疑应该成为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宝库,必将有利于我国和谐文化的建设。

草原游牧文化对于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加强国家文化安全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众所周知,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之下,其他国家文化的渗透和侵入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的抗衡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内容。因此,积极推进本国文化建设,使国家文化实力能够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相适应,保证国家的独立自主,抵御各种来自他国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强势改变,必须主动加强文化建设力度,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

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学习西方科学理性精神,改变我国传统文化注重“感情、人情”,轻视“理性、法制”的特点,加快我国文化理性化进程。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积极挖掘各民族文化中具有的超越时空的丰富智慧,使其与现代化的文化需求相结合,优化和提升我们的文化结构和内容。在此方面,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创造源泉。

面对世界性的生态危机,西方所谓现代化文化也在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而迄今为止为蒙古民族完整保存的草原游牧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思想,无疑会为我国文化转型提供宝贵的文化建设资源,提供解决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思路,提升我国文化建设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例如,草原游牧文化中蕴含的关于女性地位和作用的思想,与现代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主张的观点异曲同工。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产生于西方国家的新兴的生态哲学流派,十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中女性的作用,他们将女性及其特征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中对待女性的态度、思想直接影响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思想。而古老的草原游牧文化中,女性所拥有的地位以及对待女性的观点则是今天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古代诠释。以古代蒙古族为例,四季游牧、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无论男女的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提出了很高的劳动能力的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平等的劳动者,女性在迁徙、放牧、家庭劳作、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所有实践过程中都发挥着与男性相同的作用,她们在草原游牧民族中具有和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女性与自然之间内在的和谐联系在蒙古族文化中比比皆是:母亲即草原,河流即乳汁,蒙古族将自己对和谐美丽自然环境的喜爱、憧憬寄托在了众多耳熟能详的蒙古族女性名字之中:萨日娜(山丹花)、乌达巴拉()、阿拉腾琪琪格(金花)、孟根琪琪格(银花)、敖登格日乐(星光)、萨仁格日乐(月光)等等,一个名字就是一幅自然美景,女性是自然的象征,是美丽的象征,同时也是向自然一样付出的象征,对待自然同对待母亲、对待女性和谐统一在蒙古族文化中,成为他们保护自然、善待自然最淳朴的情感源泉。挖掘和研究和复兴这些古老思想中的精华,为我所用,是构建现代化文化必不可少的内容。

弘扬草原游牧文化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草原游牧文化作为游牧民族适应恶劣的生态环境创造的文化形态,其生态价值十分突出,但这一价值的认识目前在我国更多的还是以学术成果形式或政府文件形式存在,而在保护环境实施过程中则遇到了种种具体的难题和阻挠,出现了理论认识和实践推进之间的脱离。众所周知,内蒙古草原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等原因,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主要体现在草原状况方面,如果无视这一自然规律,除草开地,退草种树,都会给这一片地域带来难以挽回的生态破坏。但现实中,草原上各级政府热衷于种树、开垦等行为比比皆是。造成这种实践背离认识、实践背离规律的局面,关键在于我们的生态保护实践缺乏强有力的政治化保障,大多数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源于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或者各级官员的“短视”政策及行为,源于所谓经济发展是第一、是唯一,是测评政绩的关键标准。生态环境资源等问题很难在短期或者在任期内显现出经济效益,很难与政府官员政绩联系在一起。生态问题依然更多的是以局限在经济范围内补偿方式来加以解决。致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停留在经济范围之内,致使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在现实中得不到有效重视。

草原游牧文化之所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发挥其强有力的保护草原、规范每一个体尤其是官员行为的作用,无疑与游牧社会指定的一系列严格甚至严酷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密不可分,而且,游牧社会关于环保即“有法可依”,更重要的是“违法必究”绝不纵容。在游牧文化中,草原及其相关资源保护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伦理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在今天,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其中,政府的作用是关键,尤其在我国,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制定一系列相互配套的生态保护制度、措施,才能有力量做到在社会范围内控制环境恶化,改善环境质量,“经济靠市场,环保靠国家”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的共识。因此,无论是从借鉴草原游牧文化保护环境的有关做法的角度,还是从草原游牧文化面临的困境角度,我们都极有必要推进我国生态政治化进程。也就是说,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到党和政府政治战略高度,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尤其是落实,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党的十已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布局之中,与此相适应,我们党也已经开始下大力气调整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从过去只重视经济产量数量,忽视轻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中逐步走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模式。其中,政绩考核等制度法规建设力度的加强,充分显示出党和政府将生态环保纳入法治轨道的决心。

民族文化,尤其是作为许多少数民族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其价值的评估我们一定要有整体和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能只看到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注重、保护和开发具有经济价值的民族文化,而对于没有经济价值,或者目前还没有看到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则任其逐渐消亡。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在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中才能实现的,正如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一样,失去了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也就失去了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作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美]约翰・赖思比特:《2000年大趋势》,贾冠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民族教育;生命;价值

当前,生命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教育,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要继续保有本民族的特色,同时也要适应多民族国家的大文化背景和需要,民族教育的落脚点就是要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就转到探讨与人有关的问题上来。对于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生命存在。站在生命的角度理解和关注民族教育的对象,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个体的综合素质,能够促进人良好个性的培养及潜能的发挥,在时展今天,也更有利于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民族教育要以尊重个体生命价值为理念

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即多民族聚居,也更具有特色。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要牢固树立各民族水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1] 。

近几年,民族教育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探讨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教育, 切实尊重民族差异,同时也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承。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教育,既要考虑到民族团结,建立共同的国家价值观,也要考虑到差异性,从尊重生命的属性出发,真正关爱个体的生命价值。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人的自然属性一般包括遗传属性和人本能的一些特征,是与生俱来的特性,而社会属性则是人在社会中产生社会意识,人开展创造性的价值活动,与他人和社会发生联系的独有属性。 很多人都在探求生命的意义,也是很多哲学家反复思考的命题。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具有特殊的价值。人生命的意义更多地来自于个体的社会性,在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于为之努力奋斗的过程。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感、追求幸福;人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完善自己,不断学习,通过学校教育,让自己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养,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的身心都得以健康成长和发展。一方面,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活动有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发展起作用。

民族教育首先要建立在关爱和尊重个体生命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其他的教育目的。以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出发点,使人建立对生命存在的认知、情感并付诸实践,体验爱,体验生命的价值,也有利于树立国家观念和民族团结的观念。

民族教育建立在对生命理解的基础上,需要我们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不断地创造条件来促进生命的发展、增加生命的价值,使个体的生命价值达到自我最高境界。因此,民族教育只有树立为个体生命服务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发展,也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关怀。关注生命,其实更多的体现了时代对教育的呼唤,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信念和追求。同时,关爱生命价值本身,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二、民族教育的实践要体现对生命的关爱

民族教育的生命定位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实践过程中,无论是确立教育目的、内容,还是选择教育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都要关注人的生命本身,尊重生命的价值。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民族特点,制定科学的教育措施,对不同个性特点和不同发展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民族教育方法。

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得教育者特别关心学生成绩,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双语教育的背景使得他们为了适应主流社会要付出更多努力。到了大学之后,很多民族教育课程并没有渗透对主体生命的关怀和热爱,学习和教育成为学生生命中的痛苦,使他们的身心备受折磨。

在走访高等院校民族预科生的过程中,他们也说,虽然已经分了专业,到了新的集体大家都很和睦,明知道自己和汉族同学没有差别,但是还是会不明原因感觉不适应,心里不舒服,也反映出当前不同地区的民族教育做得并不到位,虽然会有一些民族教育课程和校园活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但是并没有真正从尊重学生主体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出发,一切都以主观臆断的价值取向和个人意愿作为对他们的评判,他们的感受也被忽视,违背了教育原则。原本,学生自己具有适应社会的强烈愿望,可是实际中却是内心平衡被打破,他们自己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无法尽快适应环境,和新集体能融合在一起,也无法明确自己生命的意义。

在民族教育实践中,我们除了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教育,教师作为引导者,要真正地从对学生特点和差异入手,建立对主体的生命关怀,激发出学生主体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学会用尊重和理解身边的人和事,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完成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民族教育中构建生命价值教育是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族教育必须立足于生命的视角,尊重各民族特色和生命个体的成长成熟规律,从受教育者主体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出发,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和民族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从大学生生命危机的现状出发,是在反思现代教育,借鉴、吸收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成果之上,通过一定的教育引导,消除外界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内部因素的积极运动,从而使其生命价值观朝正确方向发展,最后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实现生命的升华和完善[2]。

在具体步骤中,民族教育中要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唤醒生命发展的自觉意识为重点,以提升主体的生命价值和质量为奋斗方向,最终有利于主体顺利构建自己的生命观,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国家认同感,解除主体防范意识,以本民族特点为契机,开创属于自己特色的未来。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虽然也面对着不少困惑和成长的适应性等问题,但是只要深入了解了生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引导他们用开放的视野看待社会,敞开心灵,尊重彼此的独特性,尊重彼此的每一次选择,会更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和三观,建立生命的成就感、树立良好的生活目标、最终有利于生活幸福观的建立。

参考文献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 新疆籍高校毕业生 赴苏培养 文化融合

【作者简介】 沈瑾,金陵科技学院学工处副处长,讲师,南京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刘阳,金陵科技学院新疆班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6-0017-03

2010年5月17日,中央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次会议确定了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重大举措。开展新疆籍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正是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金陵科技学院对此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

一、尊重差异,注重细节

新疆籍大学毕业生岗前培训班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回族与汉族等五个民族组成,其中以穆斯林民族学员为主体。这些学员有三个特点:一是少数民族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汉族迥然不同。其独特的穆斯林民族风俗习惯,更是与内地差异巨大;二是学员都已经大学毕业,有的已经踏上社会十几年,其心理成熟度与思想复杂程度有别于在校生;三是学员们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家乡,由于语言沟通、生活习惯、礼仪环境、相处方式等多方面的改变,使培训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大大提高。

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曾说过,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只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处理好民族关系,只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知之甚少,更需要了解、认同并接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工作中力求做到尊重差异、注重细节。所以,金陵科技学院在新疆籍大学生岗前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注重细节设计,开展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充分尊重新疆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

1. 学习先行,举办培训班

学员的93%是新疆少数民族,只有熟悉和了解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才能在不违反民族政策,尊重民族差异的基础上,把培训工作做细、做好。因此,在学员到来之前,应该对参与培训工作的干部、管理人员、教师、辅导员及学生进行培训,让其充分了解新疆籍大学生岗前培训工作对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国家关于新疆少数民族的相关政策,熟悉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常见礼仪,为培训工作奠定思想与言行规范的理论基础。

2. 精心挑选,配备优秀人员

学校在配备管理人员及授课教师时,也非常注重细节设计,优先使用来自新疆或熟悉新疆的工作人员,选择那些既有较高的授课水平,又熟悉新疆少数民族特点的教师。同时聘请曾在新疆长期生活过的校内教授担任这项工作的顾问,这也为新疆籍岗前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因材施教,精心组织教学

教学管理及教学设计也要尊重差异,注重细节。这些新疆籍学员个体差异很大,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取得HSK水平考试八级的学员,也有没有取得汉语水平考试任何级别的少数民族学员。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员只是稍微学了一点汉语,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非常低。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在教学工作开展前,进行了分班测试,根据成绩分成两个班,实施小班化教学。虽然增加了教学成本,但却能够保证培养效果。小班化授课使教师能因材施教,分层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顺利实现。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把对新疆少数民族的热情与爱全部倾注到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学员的汉语水平及听课习惯,尽可能降低语速,在讲述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时,则创设一些有效的教学情境来辅助讲解,一直到学员理解为止。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4. 特色管理,共建和谐集体

金陵科技学院学生处与伊宁市领队、辅导员组成了最佳管理团队,并充分调动学生开展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实施管理。“感恩、规范、互助”是管理特色。

(1)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员常怀感恩之心。在为期一年的培训中,多次召开班会,学习江苏省及伊犁自治州、伊宁市的相关文件,了解江苏与伊犁两地党和政府对新疆籍大学生岗前培训班的投入与期望,让学员从中体会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多次召开以感恩为主题的座谈会,鼓励学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对党和政府以及学校的爱。

(2)以量化考核与个别谈心的方法规范学员的言行,提升学员的自制力。学校从新疆籍大学生岗前培训班的实际出发,和学员一起商量制订了《新疆籍岗前培训班学员量化考核标准》。该标准以准社会工作者的“德、能、勤、绩”为一级考核目标,其下再细化分解成二级考核目标。如“绩”的考核包括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交办事项的得分等;“能”的考核包括学员的汉语水平(汉族学生为维语水平),知识、业务技能的提升得分等;“德”主要考核学员的社会公德和精神面貌;“勤”主要考核学员的考勤情况。考核时间上的划分则按照月与学期进行目标考核,结合具体的奖惩办法把考核落到实处。因为学员的思想比较成熟,所以量化考核目标只是方法之一,更多采取一些人文化、个性化、适合学员特点的谈话交流的方法。对于一些思想情绪波动较大的学员,可采用个别谈心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谈话谈心方法交替使用,使学员很快融入集体,认同规范。一年来,培训班没出现一例违纪事件。

(3)以民汉结对互助学习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学员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为了创造和谐集体,提高学员进入工作的岗位适应能力,针对培训班学员有1/5是汉族学员的实际情况,学校以语言学习为抓手,开展民汉互助、互帮互学的活动,即汉族学员帮助少数民族学员学习汉语,少数民族学员教汉族学员维吾尔语,民汉学员在互相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牢固树立了民汉“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同时,为取得实效,还将这一活动纳入个人量化考核目标中。

二、交融文化,分享成果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国家打造文化建设软实力的今天,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更是题中之义。各民族在文化交融中相互了解、相互吸收、相互丰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鲜明特征。

江苏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应在民族交流中获取更多的先进经验,这是本次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努力以文化融合为抓手来设计活动,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

1. 在教学中体现文化融合

学校在教学计划安排上注重把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即把汉语学习作为手段,了解中华文化作为内容,增强“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作为终极目标,在强化汉语学习时,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学员在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一体多元、和而不同格局的基础上,增强“四个认同”。比如安排关于汉语与文化的系列讲座:汉字与中华文化、儒释道文化与中华文化、汉族民俗与中华文化、酒文化与中华文化、插花艺术与中华文化等。

2. 在活动中突出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除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还是要融入到活动中。内地文化与新疆文化有着鲜明的差异性,正是内地与新疆的差异性,才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学校在活动设计中结合江苏文化与新疆文化融合这一主题来进行,让学员了解江苏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及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开展相关的系列活动中,牢固树立“四个认同”思想。

(1)参观学习,了解历史文化。司马迁说过:“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懂得历史,才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懂得历史,才能理解现在的国情。为此,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参观学习活动,即把爱国主义与“四个认同”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内化于少数民族学生心中。让学员在参观游览南京的历史文化古迹过程中,体会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传统文明,从而激发学员的中华民族自豪感;让学员在凭吊革命先烈的过程中,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记住历史,珍惜今天,从而增强学员的历史使命感;让学员在品味佛教文化的活动中,体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从而加强学员对“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理解;让学员在参观现代科技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从而激发学员的爱国热情。

(2)社区学习,分享管理经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江苏走在了全国经济的前列,无论是GDP指数,还是人均收入,特别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式都成为先行者,江苏江阴华西村就是这样一个代表。华西村是江苏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之一,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它对全国的新农村建设都起着示范意义。学校专门组织学员前往华西村参观学习,在聆听原书记吴仁宝的报告与实地考察过程中,学员们认识到改革开放对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意义,同时也认识到新的理念与勇于实践的精神对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巨大作用。学校还组织学员深入南京的先进社区、福利院、基层财政所等地参观学习,并开展“带着课题,走进社区”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分享南京市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学习南京基层单位的先进经验,从而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3)开展活动,强化文化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学校全方位、多层次为新疆学员搭建文化融合的平台。在活动和互动中,加深对“三个离不开”思想的认识。

首先,积极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学习汉语活动。为迅速提高新疆学员的汉语水平,学校组织开展在校汉族大学生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学员学习汉语的活动。大学生们在活动中,共同成长。在校大学生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意义,新疆学员也感受到内地大学生的热情与温暖。

其次,组织文艺演出,展示新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新疆歌舞以动听优美的音乐,绚丽多姿的舞蹈,深刻反映了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学校利用各种节假日,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学员开展文艺演出,让学员展示新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让其他民族的大学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增强构建民族和谐大家庭的意识。

三、结论

总之,在举办这次新疆籍大学毕业生岗前培训班的过程中,金陵科技学院充分调动新疆籍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注重理论探索,又注重实践体验,达到了增进友谊、交流经验、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发展能力、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目标,帮助新疆大学生牢固树立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观念,并号召他们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中去,为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壮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自尊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社会大背景中,由于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而少数民族普遍面临着对自身民族和对中华民族的双重认同问题。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而广西有全国壮族人口的90%以上。壮族人们的语言文字、衣着服饰、饮食习惯、节日节庆、生活方式、精神风貌等等汉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出现向强势文化的趋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情逐渐被冲淡、同化甚至消亡的现象①。近期在国内发生的昆明火车站砍人等民族冲突事件,突显我国民族认同问题愈加严重,民族认同教育愈益重要,深入研究各少数民族群体民族认同现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民族认同的概念研究

国内罗平和张艳军指出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家对民族认同的界定未达成共识。“现有的对民族认同的研究路径有两种取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认同指对某一民族国家的认同,也就是国家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民族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就是族群认同。”本研究采用民族认同广义概念,即民族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二、自尊的概念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尊的解释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尊最初来源于拉丁语“aestimare”,英文释义“self-esteem”,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的估计。国内黄希庭认为自尊就是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自我情感体验。林崇德强调自尊具有评价意义,与自尊需要相联系,是对自我的态度体验,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指标②。本文沿用自尊的学术性概念,指自尊是对自我的评价性和情感性体验。个体自尊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只有长期量变的积累或是遭遇重大的变革才会可能改变自尊水平。而心理机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因素影响下,引起个人或群体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各种内部结构因素和外部条件因素,在多层次、多方向所形成的受一定规律支配、存在内在联系、产生互动效应的结构系统,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意志、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非智力因素构成。

三、研究方法

3.1研究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为广西民族大学的455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96名,女生259名;主要研究对象250名壮族大学生中,有95名男生,155名女生,家庭所在地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有179名。

3.2研究工具

《本民族认同问卷》,本研究采用了秦向荣等人编制的、经修订的23个项目的本民族认同问卷,此问卷较好的评估了自身民族认同的四个维度,即认知维度、评价维度、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

《中华民族认同问卷》,中南民族大学的任青等人编制的中华民族认同问卷,共20个项目,考虑到题目数量和地区差异,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对问卷进行一定的调整,(如删除其中的第16题“我希望的的朋友都是华人”等),最终形成22个项目的中华民族认同问卷。问卷共分为认知维度、情感维度、评价维度、行为维度。

《自尊量表》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最初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目前是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

四、研究结果

4.1自尊与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

探究个体自尊与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

4.2个体自尊与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作用机制分析

为了探明自尊对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三个复回归。第一个复回归分析以本民族认同为因变量,自尊为预测变量,结果(表2)表明,自尊的标准回归系数显著,对本民族认同的解释量为 6.1%。第二个复回归分析以中华民族认同为因变量,本民族认同为预测变量,结果见表3,本民族认同的标准回归系数十分显著,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解释量为25.8%。第三个复回归分析以中华民族认同为因变量,本民族认同、自尊为预测变量,结果(表4)表明,本民族认同与自尊的标准回归系数均显著,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解释量为34.8%。从这三个复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本民族认同的标准回归系数β由第二个复回归中的 0.508(P

五、个体自尊与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探讨

自尊感强弱与对别人的态度也有一定关系,对自己不肯定、不信任,对别人也易采取不信任态度。本研究中的结果表明,不论是壮族大学生,还是汉族大学生,他们的民族认同与自尊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最后,本研究中发现,本民族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影响在加入自尊这个变量之后变小了,这说明自尊在这两者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另外,数据结果还告诉我们,本民族认同在加入自尊这一变量之后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影响依然是显著的,这说明自尊属于部分中介变量,即本民族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影响只有一部分是通过自尊来实现的。中华民族认同会受到该民族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这可能不需要通过自尊的过程直接会影响个体的本民族认同水平。因此,自尊在本民族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影响中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佐斌和秦向荣研究中华民族认同形成机制中借鉴了欧洲社会心理学家泰菲尔和特纳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自我分类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中认为个体有意维持或提高自己的自尊,以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需要,所以在群际比较的情景中会积极地评价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对自己群体(民族)积极认同。蔺秀云在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心理机制实证研究中也发现自尊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六、广西壮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机制浅析

人的认知、情感等心理和道德素养通过内化不断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从而不断提升人对各种实践活动的调控水平③。Ryan 和 Ded 的自我决定理论(SDT)强调人的内在动机,指出当人们在被内在动机驱动时会在活动过程中感觉到强烈的兴趣和适应感,而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在三种先天的心理需要――自主(autonomy)、关系(relatedness)和能力(competence)得到满足时发生。SDT 假定所有人都有基本的需要,希望在行为中感到自由和不受压制,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减少同重要人物的距离,甚至是和这些人物发生联系,并且在这些行为中体会到力量和能力,当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拥有这些体验时,内在动机更有可能发生,同时相应地,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提升了获得这三类体验的可能性。且心理契约理论认为人们与组织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相互关系,双方均需要有一定的付出,也需要得到一定的收益,但这种交换是人们主观上以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为基础而进行的衡量和对比。

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需要得到内化,应促进其产生良好认知、体验积极情感,才能民族认同有效保证。内在动机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认同,因此满足其自身需要是个体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思想道德积极性的源泉。了解个体的需要、满足其基本利益,保障其生活价值,可以共同形成了大学生民族认同实现的合力,并贯穿于其认同实现的始终,从而影响其认同实现程度。

参考文献

[1]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华中师范大学,2005,第33页

[2]尹彦,心理机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评论,2009,第7页

[3]安洁,维、汉大学生民族认同、自我认同与自尊的关系,西北师范大学2012,第16-18页

[4]张忠春、李万斌、张思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探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第14页

注解

①张乐,浅探壮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文化艺术,2013,第1页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9

一、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背景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历来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由此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其成效甚至可以说是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关键。令人欣慰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也不可否认,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境。这些问题和困境主要是由于不能兼顾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导致的。作为全国统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肯定有它适合所有民族和地区的普遍性,这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必须的。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普遍性的同时,也要兼顾特殊性,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首先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少数民族有自己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伦理道德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有自己特殊的内容和形式,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造成深刻的影响。对这些文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不能完全忽视的,否则容易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隔阂与排斥,从而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吸收、容纳该民族的传统文化,打造具有该民族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其次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学生并不是消极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容器,而是具有主体性的能进行自我鉴别、自我吸收的人,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只有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和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往往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并因此影响了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这种特殊性,并根据他们的文化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惟有这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民族地区实现它的实效性。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其特殊性的,目前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缺乏实效性,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尊重这种特殊性,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要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就要从挖掘、借鉴、吸收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入手,特别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伦理道德文化,并把它们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正是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

二、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及其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价值

早在先秦时期,壮族传统文化就由胳越、西瓯人开创,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壮族传统文化在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与文字,它属于非汉语的一个语支,由古越语发展过来,跟泰语、越南语关系密切。壮族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比如壮剧、壮舞蹈、铜鼓、壮锦、壮民间文学等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民族节日,比如“牛魂节”、“中元节”、“三月三”等等。壮族哲学思想以其宗教信仰为基础,主张敬畏自然、敬仰祖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与牺牲。壮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多元,但主要的信仰还是布洛陀信仰,或者说麽教信仰,此外壮族还有花婆信仰、祖先信仰、自然信仰、图腾信仰等。这里我们主要从家庭伦理道德文化、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生态伦理道德文化等三方面,来论述壮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一)家庭伦理道德文化

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农耕自然经济是壮族传统的经济形态,家庭在这种经济形态中具有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家庭成员间的团结合作,以及家庭的和谐稳定,是很难进行这种农业活动的,因此这种经济形态决定了壮族家庭伦理道德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首先壮乡人提倡孝顺老人。壮族社会在管理方面的主要形式是“都老制”,即村里的事务主要由德高望重的族长、寨老来决定和管理。由于“都老制”的影响,老人在壮乡具有很高的声誉与社会地位。对老人年轻人得尊称而不得直呼姓名,入座和就餐得礼让老人,要不就显得不礼貌。此外,孝顺老人在壮族的一些经书经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孝义经》、《孝祭父母》、《布洛陀孝亲唱本》,等等。其次壮乡人提倡尊重妇女。“bwk”在壮语中指的是“女”,亦有“伟大”的意思,这是妇女地位在语言中的体现。“舅权文化”现象也反映了壮乡妇女较高的社会地位,每当家庭面临纠纷或重大抉择时,女方家的舅舅常常比男方家的伯伯、叔叔,甚至公公、婆婆有更大的处置权。还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即女子成婚后还可以住在娘家,直到怀孕临近生子时,才需要住入夫家。这也是壮乡妇女社会地位较高的体现。最后壮乡人提倡恋爱自由。壮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一个喜欢载歌载舞的民族,歌舞的主要群体是男女青年,他们自然把对爱情的热望和迫求赋予歌50舞中,因此歌舞又为男女青年选择爱情提供了的重要途径。“三月三歌节”是壮族最负盛名的节日,壮族青年男女很多都是通过这个节日、以对歌的方式来选择恋爱和结婚对象,这种方式减少了来自父母等长辈的干涉,体现了壮族青年恋爱的自由与自主。

(二)社会伦理道德文化

壮族是一个有着系统、成熟之社会结构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了稳定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社会伦理道德文化。首先壮乡人主张做人要诚实勇敢。《传扬歌》中唱道:“一生来世间,安分走正道。”说的就是诚实正直。“打草结”的习俗也反映了壮乡人的诚实正直。只要草地或田地打过草结,就表示已有人相中这片草地或主人已在这片田地上播种,所以旁人看到草结便自觉不去割草或放牧牲畜。草结之所以能规约壮乡人的行为,靠的就是他们的诚实正直。同时,壮族也是一个富于正气的勇敢地民族,明朝奔赴福建抗倭的著名“假兵”就是由壮乡子弟组建而成,还有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也主要在广西发源并相当部分由壮乡人构成。这些都表明了壮族是一个不畏强暴的勇敢的民族。其次壮乡人主张团结互助的精神。壮族居住地山多地少,土地多被山石分隔成大小不均、高低不平的小块,因此农业机械化较难进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壮人很看重人力的协作与团结,并因此培育出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传扬歌》中唱到:“春耕待插秧,有牛要相帮,挨家轮流种,合力度大忙。”说的正是团结互助。此外在建房、婚丧嫁娶等方面,壮乡人也不计报酬地、习惯性地相互帮助,只要谁家需要帮忙,邻里乡亲都会自主过来帮助。可见互助与团结是壮人世代相承的优秀品质。最后壮乡人主张为人要热情好客。“千金难买客登门,杀牛难得亲友来”,这是壮乡人常挂在嘴边的谚语。对壮乡人来说,有客登门是一件很荣幸、很有面子的事,因此盛情款待自不在话下。对外乡人,壮人也保持一种自然的亲近与信任,常常邀请路过其家门口的人来家里坐坐,并热情招待。即便进入现代社会,壮族依旧保持着情好客的性格,所以壮族地区是一个很少排外的地方。

(三)生态伦理道德文化

依赖自然的给予,是稻作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壮人深刻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在与自然长期的相互作用下,壮族孕育出了丰富的、充满智慧的生态伦理道德文化。首先壮族强调要爱护自然。壮乡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壮乡人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要依赖于自然。自然的无私给予使壮乡人对大自然充满了感恩与爱。壮人认为,树木水源乃发展之源、生存之本,所以要倍加珍惜。他们相信“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粮”的祖训,尽量不去砍伐周围的树木和污染附近的水源,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很是珍惜和爱护。其次壮族强调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壮人相信万物都是有灵的,山水树木也一样,有些山寨还专门设有山水树木的灵位。由于这种素朴观念的影响,壮族很少过度和任意砍伐。对于一些必要的砍伐与开采,他们也会先向山神树神请示过,然后再谨慎地开采和利用。因此维护了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壮族对自然充满了崇拜。自然可以赐福于人,也可以赐人于灾祸,这是靠天吃饭的壮族先民所不能预测与掌控的。加上生产力水平不高,壮族先民对自然又产生了敬畏的意识,继而又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神话自然、崇拜自然。壮族的自然崇拜多元而复杂,崇拜的对象有太阳、月亮、火、雷、水、土地神、山林等。崇拜自然意味着要维护自然、爱惜自然、尊重自然,而非冒犯自然、贬低自然、任意开采自然,它是壮族生态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价值呢?首先,它能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强调共性的基础上尊重差异,这是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的原则。而要实现这种针对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借鉴、吸收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伦理道德文化。在壮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必须尊重壮族学生的宗教信仰、行为习俗,理解他们不一样的文化心理机制,挖掘和吸收他们传承的优秀文化资源。惟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其次,它能丰富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应该坚持的。它应该在保证共性的前提下,兼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这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活力所必须的。只要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原则相冲突,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都可以加入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既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使得这些内容更加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与生活实际,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域化、民族化。最后,它能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惟有深入到教育对象的内心,并转化成教育对象外在的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它的实效性。而要做到这点,除了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增强它的针对性,还要借助信仰与情感的力量。在共性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然是信仰共产主义,以及在情感上对党的忠诚与爱戴。除此外,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独特的道德信仰,以及由这种信仰构建起来的情感认同,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挖掘和利用的宝贵资源。这是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所必须的。

三、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途径

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自然很多,这里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种,即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在社会实践中融入、在田野调查中融入。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教育教学内容属于伦理道德方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成为了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途径。比如,壮族传统社会伦理道德文化和家庭伦理道德文化可以相应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这些教育教学内容中;壮族传统生态伦理道德文化可以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道德教育等相关教育教学内容中;等等。为了更好地融入,教师一方面要熟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明白它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另一方面要主动学习并加强对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做到灵活运用。通过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在民族地区具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和更大的亲和力,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在社会实践中融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壮族地区是一个民俗民风比较浓厚的地方,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和仪式活动,而这些节日和活动承载的正是壮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因此在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这些活动,也是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壮乡特有的民族节日,比如三月三歌节、铜鼓节、花王节,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壮族的各种历史文化遗址,比如“侗族风雨桥”、“丹洲古镇”、“靖西绣球街”,等等。通过参加壮乡的这些社会活动,学生既可以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去体验和把握壮族传统文化;又可以以这种特有的方式,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任务。

(三)在田野调查中融入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同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公民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以及社会的发展进程。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新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内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当代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作为未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群体的社会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教育对于提高其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时代价值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55个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初期,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当前,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同志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这是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建设,是当前民族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进程、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二是抵挡资本主义思想腐蚀,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指导地位的迫切要求;三是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现实需要;四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必然选择。

只有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才能使各民族大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推进民族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中,与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具有共性,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又具有特殊性。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停留在基础层面,深入的、全方位的认同有待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力度不够, 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二)面对西方价值观以及国内外民族分裂意识形态的渗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存在差异性。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信息化的背景下,西方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等社会意识以及国内外民族分裂意识通过互联网等媒体不同程度侵蚀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高低不同,存在差异性。

(三)高校教育途径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大都是通过网络或者报纸获取的,高校没有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四)母体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制约,对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适应性差。

这是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导致他们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接受和适应能力减弱。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路径选择

任何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地区在多元价值体系中都有一个主流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我国的主流意识的价值观念。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建构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必须有步骤、分层次的开展,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少数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在整体和平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局部动荡。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等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仍然活跃在我国周边的一些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西方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的觊觎,他们想方设法的把意识形态的矛盾与民族问题结合在一起,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灌输分裂思想,侵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试图把他们引向歧途,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迫切的需要加快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进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维持多元一体格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的背景下,必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尊重价值观的多样性,维持价值观多元一体的格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的一元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统一性引领多样性。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各民族文化的特性,价值教育应该在主流文化和各民族本土文化中寻求合适的结合点,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深刻含义及其本质特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坚定 56个民族同荣辱、共命运的信念。

(三)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强化国家认同。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本民族精神性格的影响下,把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本民族的热爱集中为一体,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团结精神。虽然,在一定层面上说,这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但如果过度盲目的自尊,会使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陷入到狭隘民族主义的误区,从而会滋生出本民族利益至上,不顾大局的思想意识。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成为当前处理民族关系的关键性问题。

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统一性教育。高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生活、宗教、风俗习惯等基本的民族常识,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国家制定的各项民族政策。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在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政治性节日,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保护名胜古迹和重要的革命基地,出版爱国主义书籍,拍摄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影视剧,增强国民的爱国意识。

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宣传家国一体观。家长应该重视自己的道德情操,树立爱国主义价值观,把爱国主义融入到日常生活的言行中。家长应该通过家庭活动等日常生活的小事上,有意识的宣传爱国主义,给学生灌输“家国一体”的观念。

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家乡、爱本民族和爱国有机整体的意识,强化国家认同,确立“以国家利益至上”为主体的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中共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为己任,从而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同志在2003年12月5日至8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必须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采用多种教育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积极发挥高校思想理论课的作用。高校在理论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对理论阵地的科学管理,在理论教育工作中掌握主动权。指出:“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的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高校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校园思想文化阵地,不能让大学成为自由的论坛,任何人都不能利用大学课堂散布与宪法和社会主义相违背的错误观点和言论。

加快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文化的适应性差,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不合群、自闭、消极等心理。对于这些同学,高校应该多加关注,通过积极的疏导和有效的干预,,全面提高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缓解学业压力,健全就业指导体系。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其民族、地域的原因导致学习适应能力差,在大学学习中,高校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在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也开始进入人才市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歧视现象,特别是在非民族地区。调查发现,6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应聘时遇到过或公开或隐晦的民族歧视,用人单位往往以饮食习惯或其他生活习俗为理由拒绝接受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在非民族地区。”在这种状况下,高校应该坚持校企联合,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强技能培训,积极的应对就业危机。

总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建设,必须要依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的特性来探索合理的方式和方法,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在包容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价值选择权。坚决遏制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的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力度,达成最大限度的社会共识,从而形成全民族向上发展的精神合力,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今萃.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

[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A].新华网,2009.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6.

[5].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A].《人民网》,2003.

[6]石云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原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