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十篇

时间:2023-11-07 17:52:22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44-02

纵观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创造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作为建设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加速器,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具有重要推动力。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这是继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后又一项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表述,进一步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课题、党和政府今后工作的新任务,更加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当前,面对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亟须实现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型,将生态与科技紧密联系,以构建人与自然的最佳平衡点,推动人类文明的飞速前进。

一、时展的脚步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科技在腾飞,社会在前进,科学技术必然也随着发生根本性变革。科学技术,尤其以三次科技革命为首,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最具革命性的生产力标志,高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在不断变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无限延伸了人类将“自在自然”变为“人化自然”的本质力量。时展的脚步,总是以警醒的方式提示着我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实现生态化科技创新。

(一)文明自觉发展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成果,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旗帜。人类文明的演进从未停止,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随即产生了新的文明成果,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不断矛盾的文明形态的辩证统一。在农业社会,生产技术低下,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较小。工业社会开始于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不断变革,机器化生产的工业模式日益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成熟,在永无止境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人类开始了无节制的生产与消耗,催生了严重的全球性资源、环境与生态危机。生态文明社会是在对传统工业的辩证批判中产生,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运用绿色科技、生态科技的手段,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自觉发展,需要以坚实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同时需要着力消除科学技术成果作用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使生态化成为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科技利用缺失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势必依靠强大的科学技术。自工业文明时代开始,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的依赖程度日趋减弱。相对来说,改造力量逐步增强。但是,随着科学技术能力的逐渐提升,科学技术的过度与不合理利用也相继出现,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造成自然资源的缺失、浪费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致使生态平衡被打破。就中国而言,虽然我国的科技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科技领域创新态势,但过分地追求技术的发展与经济利益而轻视生态文明的发展,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断恶化,对生态资源的严重掠夺致使我国矿产资源逐年减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些问题都在向我们诉说着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合作的必要性,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是有效解决我国生态问题与科技发展创新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化经济的应有之义。

(三)社会发展矛盾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伴随着人类对自然掠夺的严重程度逐步加深,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不断减少,社会的发展致使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和冲突,尤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自然又赋予了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包含着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方面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变得更加自私与自我,肆意占有和破坏资源环境,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矛盾。这更加提醒了我们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当然,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好倡导与实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状态之下,只有把科学基础的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才能保证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权利不受到他人的损害,才能保证自然生态的延续和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的延续与发展。

二、生态文明对生态化科技创新的推动

生态文明实现了人类文明的转型,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既满足人的当前需求,又倡导长远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为开发生态生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新兴科学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必须以生态文明为依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生产力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那么以生态生产力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创新,将是必然的选择。201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保护好利用好生态环境,也就意味着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生产力应运而生。“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物质生产力和自然界生产生命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和谐统一”[3],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生动组合。生态生产力克服了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从本质上来说,生态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的重要表现。为此,我们必须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以经济发展为动力,形成生态生产力的新结合点,实现生态的保护、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有机统一。

(二)生态文明推动绿色、生态科技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自然界物质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系统的恶化性,致力于促进资源节约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必将为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等提供动力,这些都为绿色科技、生态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技术空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任何文明社会都必定要与资源发生联系,并在人的无限需求下尽可能地剥削着剩余不多的资源。工业文明时期,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后,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极大满足人类对于生产高效率的追求,致力于极大地“掠夺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全球性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以创造庞大的产值和利润。”[4]而当今社会,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指导下,在追求生产高效率的同时也通过节约化、资源化、生态化、协调化的技术手段,注重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与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进行,从而逐步改变传统技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对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

(三)生态文明发展一次能源、新兴科学技术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掘地球自然生命活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致力于加强自然能源开发和拓展人类活动空间,必将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一次能源技术的利用和为海洋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应用空间。科技创新以往一直以大规模技术开发、无止境地搜刮自然资源,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甚至会导致人类社会的灭亡。因此,“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新时期新阶段,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一方面要广泛使用无污染能源与新型能源代替煤、石油等污染严重且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缓解能源污染问题的同时,更能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大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立足未来,开阔眼界,在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持下,向神秘的海洋深部和广阔的宇宙空间探索,以科技创新带动海洋、生物、外层空间等新兴领域的生态转化。

三、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的新型策略

“科学不是一个独立变量。它是嵌在社会之中的一个开放系统,由非常稠密的反馈环与社会连接起来。”[6]因此,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将科技重新置于人类社会有机体中就目前来说,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现在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就是一个契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制定新型的生态化策略,发扬生态化科技创新事业。

(一)新建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价值观

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养成了无限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价值观。这种一味追求经济价值而忽视生态保护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所以,优化资源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社会,我们必须转变工业文明价值观,新建生态文明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并进,永续发展。一方面,从价值取向来说,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应该是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多位一体的创新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人们在使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获取高质量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运用工具-技术系统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确保人类生存的意义与生活的价值。另一方面,从科技创新目标来说,生态文明超越了工业文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历史局限性,其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于通过全方位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开发与使用绿色生态科技解决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问题,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支撑环境

一项政策的实施不仅需要自身的优越性、可行性,更加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同样如此。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支撑环境。首先,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生态化科技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类社会的美丽和谐。其次,构建生态化科技创新的法律支撑体系。国家和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法律政策。通过制定法律来对这些错误理念和为之产生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与制约,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例如,《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最后,吸引优秀人才。推进生态化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优势。“一个社会科学上的成功依赖于它能够把更多的自己的天才输送到科学中去”[7]。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发展,科技人才是动力。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在科研方面加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支持,才能吸引一大批最杰出的人才进入科学研究的殿堂。

(三)基于三大产业的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实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化科技创新不仅是将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合二为一的思想观念,更是一项新型的、有益的生态化技术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化思想为行动,化理论为实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与科学技术的手段运用到现实生活。但从应用范围上讲,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实施领域比较广,所以,我们必须先从重点、具体领域着手。我们可知,农业、工业、服务业是当今社会的三大支柱性产业,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应用可以首先从这三大产业推进,实施生态科技管理,逐步构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工业科技创新、生态服务业科技创新的技术平台,推动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迈向一个新的领域。具体而言,在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改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推广多样性生物农药与清洁生产技术,加大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技术;在生态工业科技创新方面,加强工业污染、工业废物治理技术,实行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在生态服务业科技创新方面,创建生态环保的服务链,保障绿色化消费方式。总之,实施好基于三大产业的生态化科技创新,必将加大生态思想的深入,拓宽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2]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N].人民日报,2013-05-09.

[3]高文武,王虎成.简论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科学技术[J].江汉论坛,2012(2):47-50.

[4]陈墀成,余玉湖.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9-134.

[5]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2.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篇2

“生态文明正是基于系统内各要素有机作用、协同进化所取得的成果总和。它汇集了人们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优秀成果,以全面整合的方式展现了新型文明的特质、面貌与风采。生态文明是由生态系统生产成果的总和构成。任何社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生态文明。”[2]因此,我国“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化的发展战略,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现代文明,对生态文明地位和意义进行了深刻和精辟的阐释。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突出了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也系统地简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这是一项整体性工程,技术的发展即可以获取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机。科技创新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发挥科技创新在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关系的系统科学分析

文明本身是多元的,社会是多元文明的的复合体。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向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必须改变西方国家的老路,“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战略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实践途径。从系统科学视角分析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系统科学的出现揭示了世界的全新图景,系统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从生物学、通讯技术和控制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随之发展起来的控制论和信息论研究系统的控制与反馈、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耗散结构论、协同学、混沌理论等系统自组织理论揭示系统的演化机制和规律。甚至人们把系统科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如: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等看作是现代科学革命的先导。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由此也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变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的灵魂。科技创新也必然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因为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3]

“现代科学技术在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方面则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处理当前的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需要更多更好的新型技术。目前,国际国内广泛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科学技术进行固体、水、大气污染的治理。”[4]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都在争夺科技制高点。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还要依靠科技创新。随着经济全面化的深入发展,科技对促进人和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越来越表现它的不可替代性。“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最高追求引导科技创新生态化的转型,以适应和推动自然、经济与社会复杂系统协同演进。人类社会整体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代演化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现实因素。”[5]

“科技创新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解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的科技观,更多包含了人与自然对抗的思想理念,自然在人类眼中是一个征服的对象,人们似乎忘了自身也是自然的一员,在不断的所谓的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大地异化了。而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科技创新则更多地蕴含了人、自然、社会和谐并进,共荣共生的思想,要求从自然中走出来的人类重新复归于自然,总之,以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科技创新是对工业文明的科技反思基础上的创新,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注重环保与生态。”[6]系统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它组织,系统需要通过外部的力量和因素组织自身,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二是自组织,系统的发展演变都有其内因,内因就是自组织的因素、自组织机制,通过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达到有序运行。生态文明这一系统是两种组织形式的合成,既是自组织的结果,也有他组织的形式。科技创新是推动生态文明系统自组织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发挥人们的创新能力,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和科技创新之间的协调发展,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共同进步。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社会向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转变。科技创新在相关产业上的应用所产生的前向、后向、旁侧的扩散和渗透效应,大大地促进了劳动分工,并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从而也使不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出现差异。”[7]

3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由此形成的生态系统要素的多样性特点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如果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为了保护环境不去发展也可取,寻求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协调、有序发展对于建设创新性国家尤为重要。要实现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的生态化为目标。“经济发展是以自然资源为前提的,而自然界接受经济发展过程中向自然排放废弃物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生态二者之间的矛盾。第一,可促进经济增长,并在不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为经济系统提供发展的资源和能力。高新技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现代高新技术,可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供应短缺的矛盾。第二,可促进经济系统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由粗放型、资源型、劳力型经济向集约型、生态型、知识型经济转化。我国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从而造成“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战略有助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步伐,推进我国关键技术创新和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第三,可推进各地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技术创新,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优化生产中的工艺流程,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与竞争力,带动低碳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推动生态文明社会更好更快建立的坚实有力的技术保障。”[8]

经济发展是实现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保障。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篇3

关键词: 生态文明;高等教育;绿色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高校应担负起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明确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传承生态理念、繁荣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履行使命,从开展绿色教育入手,深化高等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要充分认识和理解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高校的职能决定其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高校是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教育机构,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繁荣生态文化、培养绿色人才、开展生态教育,是高校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教育使命。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与高等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发展水平。引领生态文明的发展,高校厚重的绿色教育使命也是体现其创新的软实力。在国外,传承生态文化的是“绿色大学”担负的职责。

第一,绿色教育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中心课题。高校开展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绿色教育不单单是基本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教育,或是环卫绿化、卫生评比和人居环境改善,或是开设一般的环境教育学科等等。这只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它要求的是不仅要加强环境科学高等院校建设及其学科门类、专业及课程建设,还要高校承担建设生态文明和文化的绿色教育使命,推动高校内涵式建设的转变方向。这包括:办学定位、办学宗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方面面的转变。绿色教育就是要培育具有绿色理念和掌握绿色技能的新型人才。利用这样的人才,传播生态系统保护知识,创造创新开发新的绿色科技产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创造“绿色生产力”。

第二,绿色教育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协调发展。高校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严格区分,但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和自然正在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脱离自然的社会和脱离社会的自然都是不可能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他们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互相制约。”所以,绿色教育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统一和融合发展。

2.现阶段高校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约瓶颈

2.1绿色人才培养滞后

高校人才培养偏差还体现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方面,教学改革雷声大、雨点小。高校多度重视论文数量、科研经费,盲目上马新专业,学科越分越细,知识被切割,过分强调专业培养,忽视技能技术训练。同样,高校也存在忽视人文知识教育和文理综合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对人格的塑造和修养培育。学生就业过分强调薪酬水平,忽略了社会对人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完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2科学研究应用转化滞后

高校科研偏重于数目和到位经费,科研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滞后。高校科研与社会沟通,与环保行政部门协作不够。现有的科研成果没有充分被政府决策部门采纳。

2.3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滞后

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生态文化不够。目前高校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普遍存在与生态文明不和谐现象:重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轻视内涵建设等软件环境,对校园建设缺乏全局事业和全程规划。校园环境建设缺乏在能源、水循环、绿化等系统的优化节能和生态平衡考虑。硬件建设中材料的选择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没有贯彻环保标准。校园景观设计缺乏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育人功能。

3.高校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大学使命

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抓手,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切实担负起大学的使命。

3.1高校应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以绿色人才培养为中心,大力培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急需人才。

树立长远打算和前瞻视野,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培养综合型人才。打破专业壁垒和知识固化束缚,开展人文社会知识的通实教育。着手文理学科专业培训,鼓励大学阶段学生的探索意识、逻辑思维训练和社交能力培养。尤其是跨学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课堂教学融合环保理念和常识教育,培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完善绿色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破除不适合生态文明时代的旧教育思想,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方面融合绿色教育理念。

3.2高校应围绕生态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应强化科研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主人翁意识,加大环保、生态、节能、新能源、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主题的科研项目扶持力度。通过科研人员配备和科研资源投入,促进高校在生态科研方面提升内涵和水平。同时,要加强生态科研成果的转化,密切与社会和环保部门的沟通联络,将这些科研和创新成果尽快转为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依据和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3.3高校以生态学科为支撑点,营造浓厚的学术和学科生态环境。

大学中生态学科和学术生态对人才培养影响重大,是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发挥的着力点之一。生态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生态文明,在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学科布局、队伍打造等方面打破学科分割,促进生态理念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借鉴生态学思想定位学科建设布局,找准生态和绿色教育的切入点,为高校的学术生态环境打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高校领导要发挥主体责任,制定措施解决学术生态中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剽窃抄袭等弊病。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篇4

关键词:民生;民生科技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28—01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民生科技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直接反映科学技术解决民生问题的程度和领域,因此很有有必要对民生科技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民生问题的内涵

民生是指民众的生存、生活、生计,包括社会全体成员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所有涉及民众的生存、生活和生计。民生是不同时代关注的重要领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由于不同时代、历史条件、科技水平和社会因素不同,民生问题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关注领域。

二、解决中国目前民生问题的科技需求

(一)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

1、提高经济实力需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现代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经济竞争,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能力的竞争就看各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企业发展的潜力,所以,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需要和支撑。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等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水平。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依靠科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方面,转变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科技作为支撑。

3、实现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科技支撑。科学发展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弱,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比较明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互短缺的矛盾也是很突出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

(二)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

1、科学技术的文化建设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与文化呈现相融性,基本上科学技术与人类处于和谐状态,人与自然、人与机器处于和谐状态。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又呈现出新的融合趋向。首先,现代科学技术本身呈现融合趋向,而且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呈现融合趋向。出现了大量的综合性学科和交叉学科。

2、科学史教育是培养当代可持续发展文化的重要方式。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科学技术通过产业革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培养可持续发展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而科学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可持续发展文化。科学史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人类整体的发展脉络,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

1、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性保障。节能首先是国民经济结构问题,必须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通过技术进步节能的潜力也非常大。环保技术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环保技术涉及领域之广,影响范围之大,它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环保技术可以通过渗透、延长产业链等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基础。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基础和具体措施。

(四)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应加快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建设包括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任务之艰巨。而科技对社会建设提供了支撑。

(五)政治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间接影响政治的进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加强,法制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等政治建设任务,政治建设需要科技支撑。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1、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实现工业化目标。这不仅是我们实现工业化的捷径,也是必由之路。

2、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是一种新兴的尖端技术,为我们的技术革命带来了新思路。它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减少资源消耗。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在以创新和技术升级这个大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各个国家依靠科技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相互借鉴,但又必须依照本国的国情,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理论探索;

[中图分类号]D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12-0034-07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人类社会经历了后工业化所带来的种种经验教训后作出的历史发展新选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前世界各个国家纷纷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解决经济发展中遭遇到的环境问题的灵丹妙药,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成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党的十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目标、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地位不断提升,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范畴之内,希望能够将半个多世纪以来快速工业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加以解决。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实现顺利转型,中国的经济社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会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反之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持续发展以及民族复兴。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背景之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阐述分析,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内涵、特征,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提供理论层面的坚实支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特征

生态文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不过在工业文明时代之前,生态文明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问题的不断凸显,生态文明才开始成为整个社会所广泛关注的话题。中国对于生态文明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生态文明开始进入高层视野,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环境改善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概念,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中,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经过历届中央政府的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成为了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确信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中国历届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特别注重依赖群众,通过充分发动群众力量来推进生态文明的持续建设。在中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就是依靠群众的真实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要做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将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出来,使得社会成员牢牢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调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发挥。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在此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传统的资源投入高、浪费大的生产方式,转变经济收益低的粗放增长模式。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改造自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一个认知;二是具有典型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是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对生态文明的阐述,打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烙印;三是讲究法制和制度的系统性,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更加全面详尽。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的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对于生态文明这一理论内容进行不断探索完善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产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的解读,需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进行,从社会发展内容、发展阶段、发展规律三个视角进行全面的阐述。

1.社会发展内容视角下的生态文明。从社会发展内容层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范围中去,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再到如今的生态文明,充分地反映出来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准确认知。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长期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片面的割裂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导致了社会建设内容的失衡。在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之上,长期以来存在这样的一种错误理念,那就是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不可兼得。在当前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主导理念下,物质文明建设被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而生态文明建设被有意无意的忽视,结果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下滑问题明显,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危害。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迫切要求中国要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支撑,而物质文明建设的持续需要生态文明提供保障。

2.社会发展阶段视角下的生态文明。邓小平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创新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当前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都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是中国生态文明体制形成的现实基础,对于生态文明体制的解决不能够回避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客观现实。马克思对于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他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将得到较好的解决,人也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人。从社会发展的阶段来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工业文明发展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带来巨大生态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难题,而这一道路在中国很难走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是一个客观现实,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拿出大量的资源进行先污染再治理。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下,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要牢牢贯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同时在全球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国要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为生态地球的保护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3.社会发展规律视角下的生态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逆转的规律,按照马克思的阐述,人类社会必然要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客观必然性。未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类在充分认识把握自然规律基础之上的改造自然,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生态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发展的核心思想,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出发,总结出社会主义制度是最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本身有着资本主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这为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制度层面的保证。中国要利用好制度层面的优势,加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更长久的活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是冲破传统经济方式发展阻碍、解决资源短缺瓶颈、缓解生态承载压力、实现跨越式赶超战略持续发展、缓和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举措。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是一个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的社会形态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文明建设有着质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观念层面、方法层面,还体现在行动层面。中国18世纪就开始进行工业文明建设的探索,但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工业文明的建设才算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工业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成绩发展的背后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思路就是要破解工业文明建设中无法解决的难题。世界范围内来看,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不同于工业文明建设,没有经验可循。毕竟工业文明建设发展历程长,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则不同,世界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一个可供借鉴的模式,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创新探索,摆脱工业文明建设固有桎梏,探索人类新文明。这也有可能使中国实现进一步的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并与其同步共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就是要解决人类对物质财富追求的无限性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是人类发展追求的无限性以及社会资源之间有限性矛盾下的产物。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既定的历史阶段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辩证的来看人类追求社会财富的无限性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积极层面来看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消极层面来看对于社会资源的无限索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中国虽然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在工业化对于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中也逐渐枯竭。中国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最近数年中国年进口石油、铁矿石数量以及依存度见表1。预计全世界范围内此类自然资源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消耗殆尽。这客观上要求中国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减缓资源的消耗速度,为未来的持续发展积蓄更多的资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就是要解决人类对社会财富公平享用追求的无限性与社会财富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追求公平始终是一个不变的话题。人类追求财富享用公平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同时也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向前。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的社会急剧变革,社会不公都是重要的原因。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由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当前通过改革开放一部分人确实富裕起来了,社会财富的不公平也越来越突出。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保守估计在0.5以上,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见图1。巨大的贫富差距对于社会的危害是至深的,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有助于解决财富享用公平追求以及社会财富有限的矛盾。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就是要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无限性和自然环境支持人类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前所未有,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无限性,另外一方面是环境支持人类活动的有限性,二者之间的矛盾高度集中在当今的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高速的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是中国自然环境承载力的不断下降,中国生态环境已经濒临危机的边缘。要想破解资源环境支持人类活动有限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追求无限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必然选择就是通过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来实现这一矛盾的解决。通过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充分的考虑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活动承载力的要求,确保在人类追求以及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就是解决社会发展的长远性与功利国民时代所导致的必然后果的问题。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处理好社会当前发展以及长远发展,当代人利益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问题。当前社会发展功利性凸显,由此带来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社会环境的严重破坏。在全国范围内,目前已经难以找到一条干净的河流,一块干净的土地,生态承载体已经濒临极限。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为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至少占GDP2%,具体环境损失情况见图2。各种自然资源更是在人们无限的索取下趋于枯竭,社会发展的潜力严重受损。面对功利国民时代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国需要在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方面不断努力,解决好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外部各种不利环境问题影响,本着长远发展以及发展中解决问题的理念,持续的推进生态文明,确保当今社会发展中生态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就是要解决人类社会以高科技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过来又会影响到生产力。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被不断的证实。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带来了人类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人类高科技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实现生产关系的极大变革,反之则会给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不利影响。目前高科技巨大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与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的凸显,各种形式的生产关系改革不到位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高科技发展中伴生的各类负面问题,亟须通过要变革各种陈旧的生产关系来充分的释放高科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当前科技高度发展与生产关系落后之间矛盾的合理途径,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以高科技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所带来的各种负面问题。生态文明既属于生产力范畴也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先例可循,这就需要中国在建设路径的探索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在充分的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基础之上,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的进行努力。

1.注重法制建设,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从法律层面给予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支撑,进一步的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国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内增加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内容,在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始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保相关法律的前瞻性以及适用性,确保法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足够的保障。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体系设计涉及到两个关键内容,一方面是对于法制内容的确定,法制内容要全面、具体,能够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的加以规范,实现对于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内容要注意到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相互衔接,实现相关法律体系的融合,避免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内在冲突;另外一方面是要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相关法律的地位,由全国最高立法机关出台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效力。与此同时,在法律的执行方面要严格执法,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部门要严格的制定责任追究机制,提升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2.依靠制度创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文明与当今工业文明区别很大,这对于现有的制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颠覆,需要制度创新的跟进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建设与完善。制度创新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法宝之一。针对当前制度层面的滞后僵化问题,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关键就是要依靠制度层面的不断创新。制度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到观念层面的思想解放。制度的创新不能受到固有落后思想的桎梏,政府要开展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全面观念更新,集全社会的智慧来进行制度创新。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制度创新要依靠群众,确保制度创新方向的正确性;二是制度创新要注意借鉴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国家这些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可圈可点,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来说弥足珍贵,因此充分利用中国的后发优势来实现制度的创新可以少走弯路,实现弯道超车;三是制度创新要做到动态调整,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毕竟现代社会“变是唯一的不变”,制度创新要紧跟时代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制度创新要坚持上述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在建立奖惩机制,通过奖惩来正强化或者负强化各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模式以及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行为模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稳步前进。

3.发展循环经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中,要注重依托科技创新,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助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实现绿色生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正是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才得以实现。然而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而科技创新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创新的不足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处于粗放增长的一种状态。而实践证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长期以来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大大透支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就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背景下,循环经济以及节能减排成为了中国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国家要加强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需要国家进行财政投入来加以引导,尤其是在基础性的科技创新领域,用财政投入来支持科技创新是各个国家通行的做法,同时对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一系列措施的采取来引导循环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4.培育环保理念,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依靠某一个人或者小部分人的努力就能够成功的,需要整个社会具有浓厚的生态环保理念,每一个人的环保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有效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向前。环保理念要求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度认同,并外化为各种具体的环保行动。中国目前环保理念普及不够理想,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不强,由此导致各种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随手丢弃废旧电池、浪费水资源等,这种做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要注意通过环保理念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先行,毕竟观念是行动的基础,只有观念层面正确、重视,才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处体现出来。在环保理念的培育方面,国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告知公众环境保护要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让公众在持续强化的环保宣传中具有良好的环保理念,在工作生活中能够自觉的按照环保要求开展工作。在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等,这样就能将每一个人的环保力量汇聚成河,每一个人都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身力量,从而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前进。

5.加强区域合作,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形式。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话题,需要区域之间加强合作,这样才能够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区域之间的合作涉及到国内区域之间的合作以及国际区域合作,从国际间的区域合作来看,这些年来中国为了发展经济,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向中国进行的产业转移,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导致大量污染的产生。一些发达国家与邻为壑,将那些污染严重的产业纷纷转移到中国,导致中国成为世界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遭遇到了巨大的困境。从国内区域合作方面来看,地区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各自为政,缺少合作,如长江上下游流域各个城市都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结果造成长江流域生态的不断恶化。针对此种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要重点将区域合作以制度、机制的形式加以固化,把国家制度优势发挥到极致。为了更好的加强国内外区域之间的合作,这些年中国陆续加入各种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制订了二氧化碳减排计划,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逐一进行分辨,对于那些污染危害大的项目转移要用法律的手段加以治理、处罚,切不可为了当前的利益而损害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在国内方面则强化区域之间生态合作,出台了有力的整合措施。未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形式方面,要充分发挥区域合作这种形式的作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提升。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人类发展从远古文明过渡到了农业文明,然后从农业文明过渡到了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成绩不容否认,但是其所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以及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客观上要求中国选择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通过生态文明体制的建设来破解当前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诸如环境恶化、生态退化、资源枯竭等,从而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考虑到生态文明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需要中国立足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指导,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大胆创新,不断进取,从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环境等方面不断的去完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不仅仅需要顶层设计,同时更需要基层切实有力的执行,需要在发展中去不断的纠正与完善,从而为中国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理论层面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欣广.使命初探:21世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荣开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江汉论坛,2011,(2).

[3]周涛.生态文明辨析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保护,2009,(10).

[4]季开胜.略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经济问题,2008,(6).

[5]牛文浩.生态消费模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J].生态经济,2012,(8).

[6]袁银传.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13,(8).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篇6

摘要: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关系到中华民族以怎样一个面貌进入新世纪、以怎样一种姿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文化强国;科技创新;文化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党中央科学决策,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一、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处理好科技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要实现文化强国首先要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养以及道德风尚,二者兼具才能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基础和提供动力。科学技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化的发展具备有力的推动作用。

科技的不断创新是推动文化进步的有力支持,没有科技的带动文化也难以繁荣。从历史角度来看,科技创新产生的影响包括社会生产方式以及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人类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在内容、传播、影响等方面促进文化持续发展和演变。

社会智力发展的果实――科技是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形式,科技的创新使得文化内涵更为充实:一方面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创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科技的创新催化了社会文化形态的演变。我们都知道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而这一创新同时也推动了新型文化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既带动了大量形式不同的科技消费品与服务,又促进人类文化内容和形态的重塑。科技创新还使得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

二、科技与文化融合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1、融合的目的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重要体现,同时又可以进一步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在长期复杂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自主创新活动去取得主导性的创新产权。主要内容包括依靠自主创新能力来创造文化品牌和强化文化产权,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来突破文化创新的科技瓶颈,凭借自主创新水平来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无缝连接和高度融合。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要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保证。这是由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环境、文化竞争的国际形势以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自身需要,是我国文化建设与进步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定性共同决定的。明确的说,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发展方式是文化产业突破现实掣肘、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现代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的趋势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要依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来发展文化产业;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出的现代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的趋势同时也需要我们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促使科技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需要提升文化产业自身自主创新能力,而且需要提升与文化产业相关联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其他产业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的成长、发展,使文化产业借助其他产业的有关因素因素做大做强。

2、科技与文化融合是文化繁荣发展必由之路

第一,科技创新才能有力促进文化进步。放眼看去,我们如今的生活即是建立在科技造就的世界中,而物质世界与文化世界是相互渗透的,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业已数字化和技术化。第二,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具有内在联系。对于文化来说,科技不单是一种表达的载体和传播的工具,其本身对文化的内涵和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不仅为人类提供改变生活的条件,而且帮助人们在与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价值。最后,要竭力防止出现科技完美化和反完美化两个极端的价值追求。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文明进步的同时又会制约文明的进程。我们人类应该以更成熟、更人性的文明,来引导科技朝着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推动文化发展的前提下,避免科技的片面性。所以,要想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健康进步,就必须正确对待科技与文化的关系,使得二者有机融合起来。

3、科技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前提和保证

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深入多年,目前看来科技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进步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使得我国文化领域近年来硕果累累。然而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文化与科技发展依然可以发现或轻或重的缺点和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问题。从本世纪初到现在,科技在国际上以迅猛发展的态势日益深入到百姓生活,社会发展呈现信息化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要牢牢把握这个历史机遇,一是要重视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二是要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以创新科技带动先进文化,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努力提高我国文化领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实现科技与文化发展融合的途径

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能够有力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崛起,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一方面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又开辟出新的传播途径。

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的成长一日千里,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成就了很多大型龙头企业与创新型企业,从而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主体由以往的图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领域,也增加了一些新媒体、新技术。新媒体的产生对传统媒体经营造成较大冲击。下一步工作主要是加强文化产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对科技人才的奖励制度。

要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有必要大力推进文化、科技的有机融合,以科技驱动文化产业的整合与提升。(作者单位:延安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杨剑龙.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条件与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2]郝潞霞,韩建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J].理论探索. 2011(05)

[3]李朋义.担当社会责任 打造有主导力的龙头企业[J].中国出版. 2011(21)

[4]王治国.文化与科技自主创新[J].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1(11)

[5]刘琦岩.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支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甘肃科技. 2012(01)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篇7

(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黄河三角洲地区成陆时间较晚,处于大气、河流、海洋和陆地的交接带,是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该区域物种资源丰富,多种物质和动力系统在此交汇交融,陆地和淡水、淡水和咸水、天然和人工等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来沙量减少,给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湿地淡水资源的补给,打破了湿地土壤水盐平衡,植被覆盖率降低,使河口湿地面积减少和生态系统退化。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对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破坏,导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呈现较强的脆弱性。这给生态城镇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一直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脆弱,历史欠账较多,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目前,该地区仍然缺少与周边区域贯通的干线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完全形成,港口规模小、吞吐量较低,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很完善,特别是绿色、低碳型的城市基础设施更少。由于地势较低,不少城市夏季经常出现内涝现象,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较大破坏。

(三)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地区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7.59∶66.79∶25.62调整为2012年的7.33∶61.27∶31.40。但是这与山东省8.6∶51.4∶40.0的结构相比,产业结构层次仍相对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与城镇化息息相关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第二产业中仍然是石油化工、石油装备、纺织、造纸、铝业制造、盐化工、皮革制造等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而这些产业又是污染性较强的产业,对环境影响较大。从总体上看,资源消耗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科技创新型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导致经济增长代价日增。

(四)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区域内各市、县(区)采取了有力措施,积极推行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了大幅度减低。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节能减排的空间越来越小,压力越来越大。据2012年山东省政府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中期评估显示,经济指标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呈现不一致的状况,涉及生态建设与节能减排的指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2]仍然占有较大比重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雾霾天气增多,PM2.5浓度在多个城市处于“严重污染”或“危险水平”。这些无疑给该地区的生态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很大挑战。

(五)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偏低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黄河三角洲城镇化水平为46.6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内各个县(区)之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状态,4个市辖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超过50%,而利津、阳信、高青、庆云、乐陵等县市的城镇化水平还在35%以下。从黄河三角洲对人口集聚的能力来看,尽管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净流入人口到达了21.1万人,但城镇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却由10.69%降到了10.57%,19个县(区)中有11个县市区对人口的吸纳力有所减弱。[2]而对人口的集聚能力直接体现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从人口密度上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人口密度仅为全省的61.2%,城镇密度亦相对稀疏,是全省城镇密度的79.4%。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形成显著的空间聚合态势,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二、黄河三角洲生态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以人为本,树立生态化发展的新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为此,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运行必须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生态城镇化的建设过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因此,生态城镇化要把人看作是生态系统中主体要素,并实现人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一方面,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增强城市建设者和市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要倡导绿色低碳的城市生活方式。在适度的物质消费的基础上追求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城市市民养成健康绿色的良好习惯,低碳家居、低碳消费、低碳出行,将资源节约保护意识融入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个领域。

(二)科学规划,以现代化理念构建生态城镇建设的新格局生态型城镇化的重点不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的扩展,而是城镇的内涵式发展,生态化转型。要从战略的高度理解生态型城镇化的任务和目标,要注重城镇功能的完善,注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好生态城镇发展战略的制定,做好整个区域城镇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中都非常注重编制城镇建设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建设也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为此,要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各地市、县(区)的高效生态经济区、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等先期规划来科学制定生态城镇化发展的蓝图。既可以把生态城镇建设纳入到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也可以专门制定生态城镇建设的具体规划。在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生态优先的方针,统筹本地生态城镇建设的长期与短期发展目标,明确各自生态城镇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全面考虑涉及生态城镇建设的人口、土地、产业、生态、环境、设施等各方面因素。在规划中应该以新城区为规划主体,以行政中心、绿色居民区、湿地公园、城市综合体等项目为重点,在优先考虑城市整体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人文、自然资源,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

(三)加快载体培育,积极推进高效生态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城镇建设必须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生态产业是生态城镇发展的载体和基础,生态城镇化又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黄河三角洲日益发展的高效生态产业为该地区生态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效生态产业是具有典型的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产业体系,是建设生态城镇的有力载体。2013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7985.2亿元,增长10.9%,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体系初步建成,可以和生态城镇建设相得益彰,协同发展,构建产城互动的新格局。当前,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生态化与城镇生态化的互动发展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与老城区相联系的传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对污染较为严重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它们对城市的破坏,重构它们与城市的生态联系。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城市中和城镇周边大力发展具有绿色低碳特征的现代服务业。二是在传统城区之外建设生态新城。主要包括两大载体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和生态社区。生态产业园区是承载生态产业生态行为与市场行为的空间场所,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形式。当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建设了众多的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绿色产业经济区,这为生态城镇建设提供了产业基础。生态社区是生态城镇空间中承载人类生活、居住的载体,是构成生态城市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生态社区建设是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态社区建设可以使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低碳化、生态化,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提供生活支持。

(四)遵循生态规律,优化城镇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中自然生态系统是物质基础,社会生态系统是精神、灵魂。生态城镇建设不仅需要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更需要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本身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二是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但无论哪种生态系统的优化,都必须遵循生态规律,符合生态城镇建设的实际需要。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自觉行动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要明确系统优化的主体。企业是生产方式转变、产业园区建设的主体,居民是生活方式转变、生态社区建设的主体。无论是在生态保护和修复、城市自然景观的建设与维护方面,还是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维护方面,都必须有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参与。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属于人文生态系统,反映的主要是人与人的关系。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社会生态系统更复杂,更具有脆弱性。因为社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社会生态系统的优化既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要遵循自然演变规律。社会生态系统建设的关键是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此,要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崇尚公平正义,大力推动和谐城市、和谐企业、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建设,构建良好的城市社会生态系统。

(五)以科技为支撑,构建生态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生态型城镇化需要产业、科技、体制、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动力推动。在所有的动力要素中,科技起着决定性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传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资源的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科技支撑已经成为影响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核心要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水平与全国、山东全省及其东部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重要环节。为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机制创新,全面提高生态科技水平,推动生态城镇化建设。“生态城镇科技是生态城镇与生态科技的有机结合,是专门服务生态城镇建设的科技手段。”[3]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生态科技创新,推动生态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一是要构建与生态城镇适应的多元化的生态科技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建筑技术、绿色交通技术、生态工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现代服务技术等等方面。二是构建一体化的生态科技合作创新机制。由于受行政区划和行业限制,黄河三角洲区内各县区之间、各行业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够,难以发挥科技创新的整体竞争优势。为此,要打破行业和区域的限制,处理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应用的协调发展,建立生态城镇科技研发体系,构建“产学研”或“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三是加大生态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政府和企业都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作为政府要在财政拨款、减免税、优惠贷款、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风险投资等方面,对生态科技发展给予政策支持,作为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四是加强培育生态科技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是生态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6市共有科技研究人员100522人,博士毕业2657人,硕士毕业9154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明显偏低。区内唯一一所211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移居青岛。吸纳高科技人才的政策支持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为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层次开展生态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健全生态城镇建设的科技队伍。高等学校要开设相关学科和专业,为生态城镇化以及生态科技创新培养一批善生态管理、懂生态技术、会生态经营的人才。

(六)加快制度创新,构建生态型城镇化建设的考评机制城镇化进程中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创新制度建设,为保障城镇化按照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首先,要构建生态城镇评价指标体系。要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各市城镇化规划为依据,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差异,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方面制定具体的生态城镇化衡量的指标体系。并依照制定的指标体系,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生态城镇建设的考核。其次,健全生态导向机制,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态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的评价体系中去。生态城镇化离不开生态建设的整体推进,必须使各级干部、群众切实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树立绿色、生态政绩观,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型城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篇8

关键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170-03

引言

区域创新系统越来越呈现出生态特征。黄鲁成(2003)首次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复合组织与技术创新复合环境,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系统。罗亚非在其2010年发表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一书中继承了黄鲁成对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他们都认为技术创新主体与技术相关主体共同构成技术创新复合组织,技术创新主体包括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而那些不直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而是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服务的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构成了创新相关主体;创新物质条件、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构成技术创新复合环境。

本文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由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具有生态系统特征的系统。其中创新主体包括相互支持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样也应该包括区域内的政府及中介机构等相关支撑机构,其中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主体主要是政府。但是作为相关支撑机构的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功能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更为接近,因而政府与中介机构等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中,笔者更倾向于将其归于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包括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及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其中创新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图书馆、数据库、实验室等科研设施和基本条件;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专利、信息等;创新激励机制是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与服务等激励约束体系的统称主要由政府与中介机构提供。

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的思路。李自珍(1993)首次将生物种的生态位适宜度定义为表征种的属性的最适生态位点与表征生境属性的现实资源值之间的贴近程度,之后构建了生态适宜度及适宜度进化动量的数学模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是指创新主体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创新活动时,创新主体所需的最适资源位与创新环境所提供的现实资源位之间的贴近程度。创新主体主要指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创新环境主要指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与创新激励机制。

2.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的选择。从本质上讲,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建立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概念内涵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综合国内外相关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指标的文献,遵循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系统整体性与开放性原则、可操作性与可比性原则,本文采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经济环境及技术环境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3.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的数学模型。对于自然科学领域方面的研究,其研究对象的需求生态位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验得来,即其最佳生态位的位置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得出较为准确的位置,这是其他领域生态位适宜度研究所不具备的。而对于社会经济领域的最佳生态位的位置,大多数学者以其评价指标中的一组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来确定,本文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当区域现状资源条件完全满足发展的要求时,生态位适宜度为1,当资源条件完全不能满足其对应的资源要求时,生态位适宜度为0。

假设有m个创新生态系统,则Yij(i=1,2,…,m;j=1,2,…,n)表示第i个创新生态系统在生态因子j上的观测数据值。首先要采用的无量纲处理方法为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公式如下:

y′ij= (1)

即每一变量除以该变量取值的最大值,标准化后使各变量的最大值为1。其中,ymax表示Yij(i=1,2,…,m;j=1,2,…,n)中的最大值,y′ij表示第i个区域创新系统生态因子j的现实生态,Yaj(i=1,2,…,m)表示第j个生态因子的最佳生态位,即:

Yaj=max(y′ij),(i=1,2,…,m) (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数学模型为:

由(7)可求出ε值。

进一步设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现实生态位为Yi=(yi1,yi2,…,ym),最佳生态位为Ya=(ya1,ya2,…,yam),则可以得到进化动量表达式(8),进化动量反映的是评估对象现实生态位对其最佳生态位的趋适作用的强度,也反映了评估对象适宜度的提升空间。

Qi=,i=1,2,…,m (8)

二、河南省17个地级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本文选择河南省17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济源市由于部分数据无法找到所以没有包含在此次研究中。本文的数据一方面来自统计年鉴,包括《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 (2011)》、《河南省科技统计年鉴 (2011)》、《河南省统计年鉴 (2011)》以及自河南省科技网(hnkjt.省略)、河南省统计网(ha.stats.省略/hntj/index.htm)。

2.数据分析。通过查阅统计年鉴及网络得到河南省各地市2011年创新主体及创新环境20个指标的原始值,首先利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模型公式(1)对17个地市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和公式(2)到(7)求出ε=0.7467,然后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带入公式(3)和公式(8)可得到河南省17个地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值和进化动量值(见下表)。

研究结论

将各地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与进化动量值的排名进行比较(见上表),明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的优劣及适宜度提升的空间,对于各地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创新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篇9

摘要[目的/意义]针对新时期下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中存在的创新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能力机制问题,通过对科技创新智库的机制研究,全民提升智库的建设治理水平。[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归纳分析了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运行机理以及建设特征及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统计分析对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开展提升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水平的机制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分别是创新需求侧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以及创新供给侧的基础能力缺位等。基于以上问题,从资源共享、多元治理、网络结构一致性、智库团队组织的激励、信任及培训等方面提升了科技创新智库的整体治理水平,契合新时展的多重需求。

关键词运行机理保障机制科技创新智库路径设计

作者:袁海瑛(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330013)

0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全方位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程度将不断提升,智库的建设水平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因素,是新时期下彰显国家软实力的关键组要素。顺应时代的发展,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的下发表明,为更好的提高决策咨询运行机制的效率,需要全面加强新型特色智库的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新常态经济发展时期,智库的作用[1]。国务院在2015年初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此意见的标明智库的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决策的关键构成部分,科技创新智库首次提出,它以创新驱动为内核,在推动整体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创新力的挖掘和提升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展的新时期,科技创新智库是进行全球化治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思维源泉,也是我国解决未来全球化科技及经济问题的大脑引擎,因此以创新为内驱力,完善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是时展的趋势[2]。

笔者基于文献调研,相对于科技创新智库而言,智库在研究上的关注程度存在明显优势,以知网数据库展开文献调研,输入“科技创新智库”共计包含参考文献420条,且大多来源为报纸、普刊等渠道,缺乏研究深度[3]。基于此,笔者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内涵、构建机理、治理三层视角展开科技创新智库的分析,旨在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水平,解决现性科技智库存在的发展局限性,为国际化形势下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

1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与运行机理研究

1.1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当前学术界,智库与“智囊团(ThinkTank)”所表述的内涵一致。智库主要是以社会公众及政策制定方为研究主体,以公共政策为研究聚焦点,其研究旨在对公共政策的执行、舆论的推广产生影响效应,是一种非营利性的自适应组织。因此在当前新常态的发展态势下,如果以“大脑”来比喻政府官方决策,则智库则可被形象地称之为“外脑”。一般而言,根据智库的组成性质,智库可分为官方智库、半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4-5]。官方智库主要是由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建立,属于政府发展的战略性部门,为舆情分析、区域化政策解析、成果研判提供可靠的帮助;民间智库主要依托于民间机构进行筹资而成,主要对公众关注的聚焦点展开研判,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获得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科技智库主要以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校为依托,主要由政府官方机构进行筹资,通常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多元化的学科配置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可不断向社会公众及学术界进行成果数据的输送,从而体现其作用价值[6]。

互联网时代下,新技术是推动产业变革,打破现有经济架构的核心力,这对当前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自2015年以来,科技创新智库作为创新驱动的典型,在官方文件中正式亮相。随后国内外学者从国家化形势、智库建设、发展机制、政策建议、先进发展经验等视角围绕科技创新智库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但是细究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没有形成广泛的认知,目前一种相对主流的内涵阐述为:智库是以科学技术为切入点,以全球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科技运行规律来对世界科技发展进行趋势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并展开预测分析,从而对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经济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提升国家在进行整体规划、战略部署、政策制定及优化布局中的重要性[7]。基于概念理解发现,科技创新智库是运用先进的科技工具及系统专业知识为依托,集中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特点,旨在实现“思想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培养”的多重目标,从而实现为经济的发展和战略的实施提供系统性意见的作用。

1.2科技创新智库的运行机理分析在探讨内核驱动力层面,基于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可以得知,它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个实体性的组织,契合了当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国家新形势呈现出一脉相承的发展特性,其出现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方面是政策的推动有效助力了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处于整体收缩态势,我国经济目前正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自2013年以来,国内GDP增速回归至个位数的增速范畴,财富新增的骤减加剧了存量的矛盾产生,产业结构改革及经济结构体系改革正全面展开,新技术在革新体系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以核心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呈现,因此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创新智库来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另一方面是在创新驱动发展体系下,科技元素成为发挥战略核心作用的源泉,是推动全方位改革的现实需求,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及经济发展顺利转变的重要举措,将实现多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因此未可以创新智库的建设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8]。

在探讨科技创新智库的影响因素层面,科技创新智库主要是三种要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分别为组织架构、主体、规则及其执行制度。其中组织架构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智库对于组织形式的选取,一般而言,主要包含矩形架构、网络形态、科层机制等,笔者结合自身研究,选取网络形态来展开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其主要根源是科技创新是一个关键的网络节点,可以对主体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引导,降低其在策略制定及治理建设中的不确定性,强化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性,实现高性价比的组织搭建;主体涉及的范围较广,可以是与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利益相关的既得群体,如经营者、投资集团及智库搭建的技术人员等,可以是科技创新智库在实施过程中行动人群;规则及执行制度主要是通过对要素进行统筹,提出与之匹配的运行机制,来最大程度的保障科技创新智库的平稳发展。除此之外,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还受人才聚集、资本注入、环境影响等多重因素的制约结果。科技创新智库是一种实体性的工艺组织,并不以在市场经济中获取利润为出发点,因此资本的注入是确保是建设水平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人才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水平,最终反馈至研究成果的质量层面;互联网时代下,科技环境呈现出实时动态的变化规律,因此如何根据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是考验科技创新智库持续发展的一大因素。然而基于其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态势及基本国情,人才聚集、资本注入、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影响作用较小,在此不展开研究分析[9-10]。

2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特征与机制分析

2.1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特征根据前述章节给出的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以及运行机理,本文通过归纳分析给出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弱控制性及权威性。科技创新智库打破传统科层制组织模式的强控制及关注权威的特性,采用的是新型的网络组织,具有开放自由的特点,这与时代的发展需求一脉相承。弱控制及弱权威是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在进行研发时具备一定的自主权,是一种分权的体现。以权利彰显的契约治理模式,在科技创新智库中的治理作用将日益淡化。综合分析,科技创新智库存在的该特性具有良好的运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1-12]:

a.大大提升了组织运行的活性,使其在竞争中的灵活性不断增强,良好的自适应特性提升了运行效率,增强了科技创新智库在环境中的调整能力。

b.自由开放的组织运行环境将成为发展的新常态,其产生的创新激励效应将得到有效的增强。

c.弱控制及弱权威的开展,提升了科技创新成员的责任意识,对于自我实现的需求表现的日趋明显,使得其担当意识及使命感显著增强,良好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第二,弱层级及等级特性。创新是建设科技创新智库的核心要义。笔者之所以在进行组织形式选取时,舍弃科层制的形式,其主要原因是它在运行机制上偏重于按照既定程序展开操作执行,没有体现出创新效应。因此从该视角分析,科技创新智库在结构特征上呈现出弱层级及等级性。弱层级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智库在管理结构上呈现扁平化特征,中间环节较少,从而提高了一定的传递效率,实现了各部分的无缝沟通;弱等级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智库在不同运行主体上平等运行,这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运行主体的能力,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的最大化[13]。科技创新智库存在的该特性具有良好的运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a.科技创新内部的运行费用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科技产业绩效实现增升,科技成果的激励效应明显增强,与传统等级发展的负激励体制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b.有效调动了科技创新团队的工作积极性,由于提供了均衡发展的地位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运行机制实现“破冰”,采用绩效高低作为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的关键指标,可以最大程度激发个人潜能,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

c.扁平化的发展特点有利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推行,使得部门之间的利益羁绊逐步淡化,以高产高效来带动整体的协同发展,形成命运发展共同体。

第三,目标导向性。创新是衡量科技创新智库的关键所在,主要以理论成果、知识运用成果即软件成果为载体,通过明晰产业发展的运行趋势,来提出富有建设性、价值性的解决方案。软件创新需要良好的硬件为支撑,这与制度的实施、组织架构的搭建及技术的更新升级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目标导向性成为构建科技创新智库的典型特征。只有在进行创新发展中确定了目标,才可以保障创新绩效结果,凸显创新地位,保障目标按照既定设计路线有序推进。新时期下,采用目标导向及创新相互融合的激励发展机制,将成为国际形势下的主旋律。

第四,强弱并蓄的联结性。科技创新智库采用网络化的组织形态,在节点联结层面体现出强弱并蓄的发展特征。其中强联结主要是指资源的共享特性、利益的有效性及目标的共享性,加强了彼此节点的有效衔接;弱联结则在节点搭建上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可以满足某些特殊需求。强弱并蓄的联结性是构建科技创新智库的基本结构形态,不仅可以通过强联结效应来保障整体功能的有效实施,同时在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下,弱联结效应可以有效匹配与外部之间的关联,保障科技创新智库的完整性及系统性,两者的合作搭配增加了运行的流畅性,在实践运行层面彰显了良好的运行优势[14]。

科技创新智库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高强度连接,来逐步迈入命运共同体,增强了发展的聚合力,实现了对知识、资源、信息的有效共享及提升,降低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提升了其整体绩效水平。

弱联结通过与外界进行交汇贯通,来向部分节点进行研发成果的数据,不仅可以增强对环境的自适应特性同时其异质性的成果及知识特征也加速了知识体系的更新,提升了运行效率。

2.2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制度机制分析稳健可靠的运行架构是确保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主动脉”,完善的机制是确保架构运行的“中枢神经”,不仅可以提升实体组织的运行效率,同时可以有效提升运行组织的性价比。机制通过强制力来约束智库成员的行为,从而促使契约按照既定组织进行执行。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首先,非正式规则的构建。这种构建被视为软性约束的一类,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强制。如常见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惯例等。它们将个体的自我控制和道德修养作为重点,稳定性高,同时具备延续性的特点。在科技创新智库中,其规则的非正式性则表现在文化组织方面,也涵盖了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与常见惯例渗透进来的内容。事实证明,对科技创新智库的影响因素中,非正式性规则的培育以及成熟度影响最为深远,在文化培养这类因素方面表现更为明显。组织内的人员可以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文化内容潜移默化地深入心智结构的形成过程,提高人格自我完善程度,积极引导和激励精神层面的发展,使成员对组织产生更强依赖,获得归属感。除此之外,为了达到激励成员善于和乐于人际交往的目的,科技创新智库也可以将非正式关系融合到“心灵”契约的活动中,可以形成无缝衔接的交流模式,基于高频交流来提升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增强其默契程度,从而促使伙伴关系更加融洽[15]。

其次,正式规则的构建。规则的正式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可视为硬性约束的一种,正如任何人都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只要是存在违法性质,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正式规则无疑是存在于科技创新智库的,涵盖了惩罚与奖励体制、公民行为尺度、行使权力的范围和监察、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团体纪律和办事章程等内容。显而易见,假如每个节点都自我监管、自我管控和自我行动,局面最终会形成内部分裂、组织分散与各自为政的态势。诚然,可能存在个别优秀人员,他们自律性强,道德高尚,但人数稀少,只能视为个例。具备正常理性的人,往往将得到最大化的利益作为首要目的。规则的正式性可以保证成员在试图获取最大化利益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理性范围内,避免做出负外部性行为,清醒认识每个成员的行为预期,预防信息的沟通发生隐瞒或阻滞现象,能较好的保持成员利益和团体利益的平衡性,在保证组织完成指定目标的基础上,也能为个体获得正当利益提供足够的支撑[16]。

再次,运行机制。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离不开完运行机制的保障。上行下效是传统科层机制中的一大特征,上级领导身先示范,在体制中严格遵守制度,发挥榜样效应,通过层层传递,借助于权威的力量,来实现下级的模仿,从而使得整个规范体制得到有序的执行[17]。但是,科技创新智库打破了这一运行模式,采用了网络节点的运行组织,将等级、权威等进行淡化,而在关键强联结节点上仍是以原有领导型的模式进行开展,因此对于规则的遵循也十分重要。实施机制是整个组织框架的核心部分,产生关联带动效应。在实施进程中,包含第三方及自我实施,前者主要指部门的制定方,主要对监督成员的运行状况进行规划、建立、执行及反馈等;后者则主要以自主性行为为依赖,在绩效产出及日常行为中融入组织制度,使其在全生命周期中发挥效应[18]。

2.3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中结构机制分析科技创新智库的结构设置是保障其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传统的科级式官僚机制格外注重控制及权威、有一套详细的层级及等级划分模式,这使得工作流程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执行。这种运行模式在互联网创新时代已难以契合。科技创新智库集中凸显创新要素,传统机制对创新的紧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打造自由、公平、开放、多元的创新型组织架构,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主动性的释放和多元思想的交汇,尤其体现在知识外溢及共享效应层面,采用扁平化的结构形态使得各个运行组织主体之间强化自主性学习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组织运行环境。结构机制在科技创新智库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a.结构形态的建立。笔者基于实践反馈,单核网络结构形态适用于创新智库的构建。采用核心节点为支撑,来负责将周边节点进行优化整合,成为科技创新智库结构形态在实践中的主要特征,从而实现利益的均衡及目标的有效达成。智库领导决策部门对组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定位效应,负责整体策略的实施及制定,可以实现各个利益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这种模式通过实践运用分析,发现主要适用于科技创新智库的内部网络;对于外部网络形态,采用多核的结构形态至关重要,是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呈现出紧密关联的特性[19]。

b.结构主体。基于内部视角,科技创新智库多以生产、决策、市场、咨询、研发等为核心部分,而以后勤、财务、HR和采购等为辅助支持部门。基于外部视角,科技创新智库主要涉及相关利益的运行主体,为企业运营组织提供战略定位、政府机构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供给、公民个人提供投资服务和创业咨询等提信息服务[20]。不同的既得组织利用及运行结构构成对于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

c.结构关系的配置。科技创新智库的运行依托于强/弱两种关系。强关系以智库内部的关联点为核心;弱关系聚焦于智库的外部网络节点(如图1),实线为强关系,表明各个节点之间具有可持续、稳健性的运行特征,利于行程互补效应,促使合作紧密;弱关系通过用虚线表示,主要是实现业务上的连接,面向区域是外部网络节点,该业务存在波动性,一旦当外部业务中断时,此时关系也不复存在,不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3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笔者通过实践调研发现,最近几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取得了些许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创新智库中关于“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故事”“中国哲学思想”的科研成果较少,尚未在创新智库建设时形成凝聚力、软件力及规模优势。笔者通过文献调研展开根源探析,发现科技创新智库存在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缺乏协同创新的引导、资源缺乏优化配置等,主要暴露的问题如下。

3.1创新需求侧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当前,我国虽然构建了以中国国家科学院为主的咨询机构,和以中国国家工程院为主的技术支撑机构来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但在制度构建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缺乏高效运行的科技咨询机制;没有从法律视角来完善智库体系建设,缺乏对于义务及权利关系的影响制约;对于智库建设的决策体系较为单一,缺乏民间研究机构、社会力量的参与。纵观全球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发达国家均已经建立了多渠道、多层面的科技咨询支撑机构,并为智库、决策者和公众搭建了可以无缝衔接的桥梁,实线了多方的常态化沟通,有效推动了公众及政策决策者的交流,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流畅。而由于科技创新智库在我国的建设进程上较为缓慢,需要在引导侧构建多元保障机制,进一步规范智库的发展。

3.2创新供给侧的基础能力缺位与国家现代化治理的战略决策及软实力的综合要求相对比,我国在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上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调研发现,科技创新智库在我国构建层面,缺乏长期的战略支撑性,运行层面也缺乏科学考究,使其运行呈现出独立特性,无法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优化布置,导致资源无法最大程度地得到共享,从而使得科技创新智库的综合水平及基础核心能力较为薄弱。虽然当前众多科技机构提出以构建技术主导的科技创新智库为目标,通过展开行业调研,来打造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引擎的智库,就如何优化创新机制、提升研究水准、优化组织结构运行、聚集高端要素、拓展品牌管理及渠道等展开研究,但是研究尚处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指导价值及可行性,因此后续应不断进行完善。

除此之外,我国在进行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时,也存在着国际视野掌控不足、缺乏议题的设置综合能力;缺乏对于问题的持续调研,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与科技创新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在研究方法上相对落后,使得科技创新智库的构建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阶梯化的人才培养,导致人才队伍无法契合科技创新智库的时代需求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叠加最终影响我国科技创新智库的综合水平[22]。

4提升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水平的机制研究

笔者结合科技创新智库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科技创新智库的治理机制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水平。治理机制的完善是保障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结合前述章节的分析可知,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机制主要包含制度、组织及结构机制等方面的维度,几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目标的优化,促使其最终价值的实现。鉴于此,笔者展开对策制定。

4.1治理资源的共享机制科技创新智库在进行资源构建时,主要包含无形资源及有形资源两种。前者主要是知识产权、创意、文化、信息等层面,后者主要包含品牌、设备、用户、场地等。科技创新智库是多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在大数据时代下,应主要做到两个层面。一方面,要实现资源的重构。当前互联网时代下,虽然大大提升了资源的获取,但是也与之带来了资源信息分散化、碎片化的不良现象,因此在进行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时,应对其进行重构,提升信息的集成度,从而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来发挥其整体运行功效;另一方面,要将资源实现共享。主要是指打破资源在传输之间的排他性,打破传统资源传播模式,实现“破冰”,充分发挥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水平,最大程度避免资源的消耗,发挥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潜能。网状结构形态作为新时期下科技创新智库资源的基本运行结构,在发展中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实现对智库资源的优化调整,重视关键性资源的培育及有效供给,注重创意、知识、文化等无形资产的价值[23]。

4.2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机制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中,治理主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体之间注重横向的合作及协调,而淡化层级管理。笔者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多元治理模式的设计。一方面,从内部视角分析,应优化创新智库的部门设计,凸显治理主体的效应,以公平、协作、平等的理念来实现创新智库各个部门之间的融会贯通,将决策控制权有效释放至各个运行主体层面,均衡分配不同类型主体在科技创新智库中的作用,发挥其战略导向及控制引导作用,承担激励及组织协调的功能,提升智库建设的水平及激励性。另一方面,从外部视角分析,应制定既得利益的关联主体,有的放矢,为智库外部主体构建适用的治理模式。通过内部治理主体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导,通过影响行为来提升治理中产生的正能量,例如,政府作为科技创新智库的主要力量,应充分分析国家运行态势,提出总体战略部署,建立智库的服务标准体系,强化咨询产业的发展,推动科技元素在大数据时代的效应;建立信息化的政策研究发展平台,切实发挥政策信息、总体规划及重大组织任务重大关键作用,积极有效的引导不同科技创新智库的有序发展,鼓励跨学科进行沟通交流,对研究方法进行创新设计,鼓励进行政策创新。

4.3网络结构的一致性机制网络结构是科技创新智库的基本形态。基于研究发现,应淡化运行中网络节点之间的差异性及多元化态势,提倡模块化的一致性发展路径,各个节点之间协作分工明确,不同节点资源通过价值释放来聚集组合,以推动科技创新智库整体目标的优化实现。两者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因此只有在发展中明确各个目标节点的无缝衔接运行,促使其功能效应的融合,才可以实现组织目标,彰显组织价值,使得智库主体在行动上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从而利于组织环境的降低,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运行效率及信息传递水平,促使绩效的不断提升。

4.4智库团队的激励和信任体制当前,我国在进行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时,要注重智库团队的激励和信任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完善科技创新智库团队的激励体制,最大程度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及潜能。首先,应明确晋升的渠道及标准[24]。在制定成员的晋升渠道时,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及自身的兴趣,以科技创新智库运行战略为指导,协同制定员工的岗位生涯发展规划,打通职称和职务晋升渠道,使得员工拥有对自身发展的自主权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要结合岗位的具体要求及工作职责,明晰岗位晋升的工作标准及相关要求,使得研发工作对号入座,强化自我学习的驱动力,增强自学意识,努力意识到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进一步发挥职业晋升的相关激励效应。其次,要优化精神激励的效应。相对于物质激励而言,精神激励对创新智库成员的需求更加持久,是一种可持续的动力源泉。虽然根据现行创新智库成员的待遇水平,物质激励对于成员格外重要,也是目前函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然而,创新智库成员个性特征迥异,多元化的激励方式是促成最终效果达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融合的机制。针对于科技创新智库运行而言,可采用评选优秀工作者、先进工作者、业务能力及最佳绩效奖等方式,面向全库展开奖励大会,颁发相关证书进行奖励,将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或成绩采用荣誉墙、宣传栏及内部刊物等方式进行全领域宣传。同时,考虑到智库成员对于物质激励的需求较为关注,因此在制定精神激励时,可采用于年终奖、个人发展等相互结合的目标来进行关联实施。最后,需要对考核的目标有清晰的导向。绩效通过采用一种考察的方式,运用收入与绩效相互挂钩的理念来完成对机构人员之间的认可及评定,在很大程度可提升智库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热情,同时也使智库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职称评定及继续教育的核心依据所在。科技创新智库成员通过采用绩效考核,可以提升自身工作的活力及机构运转的效率,实现功能上的相互定位,从而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创新智库的价值。

另一方面,应构建彼此信任的新型治理模式。笔者研究发现,可从三个层面来进行路径设计。首先,应强化沟通效应,促使智库团队成员关系更加稳固。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于科技创新智库而言,由于强弱联结效应,应拓展关系的发展范畴,使得关系网络逐步发展,形成透明、稳定、平衡、协作的长期发展模式,基于资源共享来实现互补效应;第二应建立常态化的惩罚机制,对机会主义进行必要的惩罚,无论是组织内外成员均适用,对由于侵权、抄袭等获得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打压,淘汰此类成员,从而稳固科技创新智库在发展中的信任平衡状态;最后,应凸显情感承诺的功能价值,主要是指对价值目标的认同、创新智库组织的归属感及组织发展的前景等,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增强团队成员的交易成本,维护成员之间的权益,促使信任治理与情感承诺相互促进。

4.5智库组织的培训机制智库团队的激励和信任机制的在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时固然重要,对组织持续稳健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科技创新智库组织的日常培训机制,对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水平至关重要,增强了智库在实践运用中的自适应特性。

对于智库组织的培训机制的建设,首先应积极开展培训,强化创新智库组织的整体学习意识,研究结果发现,创新知识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源于持续性学习,对于智库建设而言,经验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均必不可少,应着力提升生产的效用及作用密度;其次,应打造知识重构及资源共享的信息化网络。该网络体系需要呈现出开放性,无论在组织外部还是运行内部均应得到共享及有效转移,促使知识在不同群体之间实现思想碰撞、产生自适应特性,同时需要对部分专有知识设定保密期限,确保其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后,应提出知识循环的淘汰运行机制,提出危机意识,使得科技创新智库成员形成正向的激励效应,增强自身对科技运营领域的敏感特性,通过不断地学习,实线知识结构的优化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资源的统筹分配。

参考文献

[1]刘岩,刘宝瑞,刘伟东.面向科技创新智库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17(2):41-45.

[2]杜军,鄢波,刘婷婷.广东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16):110-116.

[3]丁明磊,陈宝明.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智库体系的思路与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6(5):10-13.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篇10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集群策动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GL039)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6日

引言

科技服务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科技服务业集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和加快科技服务业集群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鉴于成功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示范效应,许多地区将科技服务业集群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促进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培育、扶持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业集群。但是,由于对科技服务业集群需要的生态环境缺乏全面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或者简单的通过规划产业用地的行政手段,将企业集中在一起,或者不顾本地区实情,一味追求先进的产业或技术,甚至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人工创造集群。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科技服务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有必要的基础和前提,人工创造集群往往是不成功的。许多国家的政府明确申明,他们的集群政策支持的目标是现有的或胚胎阶段的集群,而不是人为的创造集群。要想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培育科技服务业集群,就必须遵循区域产业集群的生长机制和发展规律,营造其相应的产业生态位和环境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其自组织机制的作用,否则将事与愿违。本文借鉴生态学理论,把科技服务业集群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分析了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的主要途径,为政府培育集群提供决策依据。

一、科技服务业集群与生态学

(一)科技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内涵。科技服务业既不同于提供可编码化产品的制造业,也不同于技术含量不高的普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具有高度的交互性、高度的创新性、从业人员高度专业化、高度依赖新技术的产业特征。结合科技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可以从服务手段和服务对象两个维度对科技服务业进行界定: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新兴技术与专业知识,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提供智力服务,具有较明显的客户互动特征的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手段是新兴技术和专业知识,服务对象是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产业特征是具有较明显的客户互动性。科技服务业集群就是指科技服务企业及其关联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体。

(二)将生态学引入科技服务业集群研究的可行性。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到经济管理领域,用以研究经济系统中各种形态主体的特征及其运行规律,是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从生态学角度看,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同一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共生,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共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共生。产业集群的组织机制类似于生物的群聚机制,因而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到经济、管理领域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并且已经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

二、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分析

(一)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定义。与生物种群类似,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从环境中获得各种必需的资源,并受到生态因子的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生态因子影响着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是支配科技服务业集群行为的主要力量,是科技服务业集群生存和演化的关键环境要素。根据生态学理论,科技服务业集群与环境的关系中同样存在着“限制因子定律”。限制因子是在结合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的基础上的综合概念,其基本思想是指当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部时,这些因子就称为限制因子。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是科技服务业集群自身发展的瓶颈,缓解限制因子的约束可以增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率。政府在集群策动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供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所需要资源,特别是要分析、识别、满足限制因子,提高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率。

(二)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的识别。根据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影响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四个方面:(1)生产要素条件;(2)需求条件;(3)相关的与支持性的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此外,波特还强调偶然性机遇和政府行为因素对上述四个要素产生的重要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功能是促进新技术的开发、促进知识流动、改变了创新的方式以及增强创新的组合,不同于提供可编码化产品的制造业集群,表现出与制造业集群不同的对资源的需求。因此,要从科技服务业产业特征和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功能角度,注重与制造业的区别,才能有效识别制约科技服务业集群生存与发展的限制因子。

1、市场需求。传统制造业集群可以理解为企业的集聚是为了中间产品的空间集中,企业通过专业的、规模化的生产,共享外部经济性,其产业价值链表现为物流的供应链。而科技服务业集群的服务产品的不可分性,即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与交易同时进行这一特点,使得科技服务业必须在客户需求较大的区域聚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科技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建立在成本优势技术上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企业外包活动的发展,对相关的支持性产业的要求更高。相关的支持性产业提供了对咨询、设计、研发、软件业、培训等方面的市场需求,是引发科技服务业集群成功设立的催化剂,促进了集聚核的形成,催生了科技服务业集群。

2、创新环境。科技服务业是创新的推动者、创新的载体和创新的来源,其高度创新性决定了科技服务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相比对区域内创新环境的要求更高。创新环境是指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结点)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体学习过程而建立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创新环境是自主创新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必要条件和土壤,稳定健康的运行环境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实施和发展。对科技服务业集群而言,创新环境不仅要求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方便的交通条件,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学习环境。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内居民的风俗习惯,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风气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具体包括:行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区域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内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市场机制等和创新活动有关的制度。区域的协作创新是很多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作而创造(生产)技术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其中学习构成了获得创新所需知识的有效途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区域创新环境网络中,行为主体学习交流得越频繁,创新能力就越强。

3、高素质人力资本。在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从不同角度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创新。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健康发展的人力资本主要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型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科技服务业出现初期,由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抓住市场机遇,整合各类资源,进行“种子企业”的初创,然后通过企业之间的示范效应、技术扩散和资本积累,衍生出更多的相似企业和支撑企业,形成在区域中相对集聚的产业形态,构建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架构。专业性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科技服务业产业特征的基础上,科技服务业是高技术、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的产业,其服务过程就是以智力为资本,为客户诊断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参与问题解决。这就要求在服务过程中,需要具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应用、传播专业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进行规划、整合、控制、评估等工作。如果说企业家人力资本导致了科技服务业企业的出现,那么专业型人力资本影响着企业服务的效果和效率,是科技服务业集群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支撑力量。

三、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路径研究

国内外许多成功的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是由政府发起的,如印度的班内加尔软件园、中国的中关村软件园等,政府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策动作用。政府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过程中的策动作用体现在分析、识别科技服务业集群生态位限制因子,并采取措施,使限制因子达到集群所需要的阈值,促使科技服务业集群在区域内生存、发展。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策动路径如图1所示。(图1)

(一)分析市场需求。科技服务业集群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提供智力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区域内的相关产业,相关产业对知识的需求构成了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市场生态位,新的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的前提条件是对富余市场生态位的进入或对已饱和市场生态位的入侵。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初期,要识别市场生态位,首先需要分析科技服务业集群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情况;其次还要分析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机遇,新技术的选择和新设计的应用、政策的调整、消费偏好的改变会引致新市场生态位的形成,政府要注重这三种特殊类型的环境变革,加强谋划和引导,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营养。

(二)打造集聚核。早期的科技服务业机构大都是由政府发起成立的,有的甚至就是政府职能部门演变而来,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政府主导是产业集群初期的最大特征。政府在保证有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着重促进集聚核的形成,引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业机构,保证集聚核的吸引力。

(三)培育创新环境。培育创新环境,首先是区域创新行为主体互动网络关系的构建,建立科技服务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沿着价值链的不同部分的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及制造业之间的网络联系;其次是要从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重点营造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建立鼓励支持创新的政策、法规,提倡创新的社会文化和互利互信、风险共享的商业文化,规范完善的人才市场,开放的教育科研系统以及完善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等。

(四)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本。政府要从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型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本。在培育企业家人力资本方面,要在全社会建立容忍失败和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规则,鼓励企业家脱颖而出;为吸引大型研发机构、检测中心落户本地,政府要对科技服务业机构的设立提供支持及配套措施,在税收、用地、住房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建立稳定、连续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为企业家提供理性的预期,保护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在培育专业型人力资本方面,政府应该强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良好的交流场所,促进专业型人力资源的发展,留住科技服务业中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科技服务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满足限制因子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生态学理论,分析出市场需求、创新环境、人力资本是制约科技服务业集群设计的限制因子,并从政府层面给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的建议,对政府提高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成功率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俞培果.集群策动、集群政策与政府行为——经验及启示[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7.

[2]伍进,蔡绍洪.区域企业群落形成过程中的自组织机理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3]梅强,李文元.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李舸.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5]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魏江,朱海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功能论:集群创新过程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6.3.

[7]赵晶媛.区域知识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北京研发中心的成长[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