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十篇

时间:2023-11-03 17:53:14

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

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篇1

一、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

幼儿园要将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能力是人类的一种心理能力,其包含着情感、想象、记忆、知觉、感觉等心理要素,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1.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幼儿园首先要对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进行培养。人类天生就对不同的颜色有着视觉的辨认能力,幼儿进入幼儿园后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逐渐能够关注和感知雕塑中的形象、图画中的图形和绘画中的造型。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已经能够将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事物在画面中指认出来,并通过直观感知方式来感受作品的意蕴。

2.幼儿的审美想象能力

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能力,让幼儿能够根据已知的审美材料展开想象,在心理上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诱发人们的艺术想象力,随着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意想象得到了发展,再造想象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幼儿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创造性,极速被加入到幼儿的审美想象过程之中。

3.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

创造性想象和好奇心是幼儿审美创造能力的主要表现。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审美创造行为,表现出丰富的审美创造能力。幼儿的审美创造是一种无目的的自由行为,随着幼儿再造想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也会不断地提高。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

1.让幼儿对周围事物和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距离

要培养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首先就要让幼儿能够对周围的事物和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距离,从而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要想培养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就必须让美术作品对幼儿产生吸引,使幼儿对其产生兴趣,这也是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基础――要让幼儿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发现周围事物和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美感。

2.培养幼儿的美术审美体验

幼儿教师要认识到,美术欣赏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情感体验,因此,在培养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过程中要增强幼儿的审美体验,要让幼儿在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将自己的信息和情感投射到美术作品中去,了解美术作品的作者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学会移情。

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从美术作品的造型、颜色、线条中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情感性质,例如从舒展明亮的色调中感受到愉悦、从暗淡枯萎的色调中感受到失望和痛苦等等。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审美体验,使幼儿具备敏锐的审美知觉。

3.培养幼儿的审美创作能力

审美创作能力是美术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眼、手和脑,让幼儿能够自由地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并运用美术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进行审美意象的改造和加工。幼儿教师要将美术课还给幼儿,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和审美创作能力。教师要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美术创作,为幼儿提供丰富而充足的美术创作材料,将幼儿的美术创作热情充分地激发出来,让幼儿能够从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获得启迪,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性思维

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篇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45

一、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当前经济的发展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推行知识经济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培养优秀创造型人才意义重大,我国已逐渐认识到人才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而很多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在幼儿4岁时的想象力最为丰富,因此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小做起。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个人情感和情绪,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对幼儿进行美术专业培训,让幼儿用个人情感和想象力表达对未来的想象,并用美术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对幼儿进行了美术专业的培养,另一方面开发了幼儿智力,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顺应社会发展,更是顺应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个体的发展,是幼儿自我价值的展现。

(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

幼儿有隐藏在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背后的巨大潜力,通过幼儿美术教育的培养能够让幼儿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幼儿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儿童个性健康发展。从幼儿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助于实现幼儿的自我价值,特别是一般幼儿的创造能力随着幼儿的生活推理和语言能力的运用而逐渐降低。因此,从幼儿个人成长和成功的角度看,有必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加入美术教育活动,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以提升幼儿的整体能力发展水平。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教育误区

(一)缺乏正确的幼儿美术教育观念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开展中,很多幼儿园老师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理念是确保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为有效培养幼儿创造能力,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要采取科学的办法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但很多幼儿园教师满足于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创造性的教学工作热情不高,有些幼儿园老师甚至认为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会给她们的日常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由于幼儿园教师缺少创新观念,影响了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园美术教师要做好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开拓工作,这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推广的关键环节。

(二)缺乏正确的幼儿美术教育目标

由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对于创新性的要求较高,很多幼儿园教师对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目标性不强。在教学活动中,教育的目标是教学取得效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结果。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做好幼儿美术教育培养活动的组织工作,制订合理的美术教育目标,帮助幼儿提升创造力。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既要实现美术教育目标,还要培养幼儿的学习热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这也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改革重点所在。

(三)缺乏灵活的幼儿美术教育方法

为实现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幼儿教师要做好教育方法的拟定工作,要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一定的方法,促进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习惯采用示范讲解的方式进行,很容易让幼儿产生模式化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园老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方法上也需要做大量的创新,可引导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三、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美术教师落后的教学思想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要促进幼儿教师教学观念的革新,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更新教师观念。让幼儿美术教师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将最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以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加强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幼儿美术教育发挥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二)树立正确目标激发幼儿创造性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幼儿艺术水平,幼儿的创造力培养来自于幼儿园日常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幼儿学习生活中通过激发学生生动的情感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提升幼儿艺术修养。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学习氛围,让学生融入到学习环境中来,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充分尊重幼儿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力,让幼儿大胆的表达出他们的想法,营造一个积极上进、传播正能量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培养幼儿美术艺术修养。通过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表达个人的喜好,增加创造力。幼儿园教师通过目标导向让幼儿有良好的学习动力,表达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鼓励他们表达想法,让幼儿感受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建立一个积极的课堂文化,鼓励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融洽的关系,让幼儿教师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对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的大胆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努力消除孩子的恐惧,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三)改变教学方法实施特色化教学

幼儿教育不同于高年级教学,由于孩子的个性特征,使得其更加注重对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培养。美术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利用画笔诉说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采取多样化、更具乐趣的方式开展教学,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策略,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利用新颖的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篇3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创造性,培养

中国分类号:G613.6

美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要让幼儿“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在美术活动时,幼儿用线条、图形、色彩等将他们头脑中关于事物的印象或情感外化为美术形象,这一转化过程既是创造。就其价值来讲,一是“小朋友自己想自己做”,强调的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主体性、实践性。二是“每个小朋友做一个以前没有做过的、和别人都不一样的”,它强调的是求新、求异性。发展创造力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创造既是美术创作的根本方法,又是其价值的所在。

一、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幼儿时期是人类大脑成长和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而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为其一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丰富而多元的美术教育功能可归纳如下:第一,培养手、眼、脑协同作业以及并用的能力;第二,统整人格;第三,表达感情、宣泄欲望,收到精神健康与心理治疗之效;第四,发展创造力;第五,发展幼儿的知觉、感情、心智与技艺等潜能;第六,了解文化,获得知识;第七,发展美感与培养视觉传达的能力。心理学家及大脑生理学家都发现人左脑与右脑的机能各有专司,幼儿若没有在适当的年龄接受美术教育,其右脑的直观、想象与扩散性思考等能力,在其他年龄阶段就很难补偿发展。直观、想象与扩散性思考的能力是创造力的主要支架,因而充分利用幼儿大脑成长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创造性美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培养的建议

(一)尊重幼儿美术表达的方式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给美术活动规定一定的主题,更需要给予幼儿更多的美术活动想象空间,以便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这样可以使幼儿自身的情感、想象力得到一定的表现,让他们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可将以前的主题画改变为现在的主题意愿画。准确来讲,主题意愿画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规定一个中心内容,然后教导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自信地表现出来,避免了简单的模仿。如,让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以“乌龟”为主题作画,按自身的想象画各类场景,开发他们的创造性。

(二)将幼儿的美术活动与幼儿园的区域游戏相结合

幼儿的活动主要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已是当前教育者的共识。教师可将美术活动的目标、内容融入游戏,也可结合教育内容引导幼儿进行有个性的创作,同时,还可以将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与幼儿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参与游戏区域的创设,积极引导幼儿自己寻找替代物,共同布置区域的环境,制作区域游戏的玩具,如娃娃家中所需的冰箱、电视、洗衣机、饮水机等,应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去做;对于其他区域游戏的一些辅助材料、幼儿户外活动的一些玩具,教师也应该鼓励幼儿自己去做。

(三)要肯定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成果,增加幼儿的创造自信

对于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作的作品,无论好坏,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特别是对平时自信心不足的幼儿更加应该多鼓励。教师应该真诚地欣赏每一名幼儿,给予幼儿激励性的评价,赞赏每一位幼儿对创作所付出的努力,赞赏每一位幼儿的优点与长处,赞赏每一位幼儿对真理或权威的挑战,帮助幼儿树立取得成功的信心和勇气,让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创造

因为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往往非常直接的视觉现象,于是在教室中的各个区域、角落留出空间,让幼儿把园内外、节假日游戏玩时的所见所闻充分展示,注意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尽可能让幼儿去接触五彩缤纷的世界,多感受周围的一切,并指导他们用笔画下来,加深印象,如:在画《热闹的马路》时,有的画出了人来人往的场面,有的画的是大大小小的车辆、房屋、树木,还有的则画的是在买东西的场面……,这些画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充满了童趣,幼儿的创作激情高,画的人物,内容也不一样,一派热闹的景象,画完后还饶有兴趣的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来,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仅增长幼儿知识,还促进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发展,激起了思维主动性。

(五)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创造力

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就是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的表现出来。怎么表现?也就是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线条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任意夸张、在一个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让孩子,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例如再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美术活动是艺术领域的重要部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目标。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认真贯彻新《纲要》精神,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把普通的东西点化成智慧和美的艺术品,用这种品德去影响幼儿,为造就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人才做出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 庄春华.用游戏教幼儿学美术.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4,(10).

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篇4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创造力

在幼儿阶段开展美术教育,能使幼儿的艺术创造力与自我表达力得到有效的提高。现代幼儿美术教育应改变传统单一临摹或模仿的教学方式,将重点放在挖掘幼儿审美感悟与提升艺术创新能力之上,帮助幼儿学会通过绘画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初步认知形象与色彩,并进行再创造。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以成人绘画学习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充分保护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一、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针对性指导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作画技能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特征。其中,有的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定力不足,作作品时急于求成,作品相对较为零乱且色彩单调。面对这样的幼儿,除了充分肯定他独特的创造力,还应该鼓励他认真选择颜料,让作品画面的色彩更加丰富。有的幼儿喜欢临摹,虽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但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针对这类幼儿,便需要老师引导其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吸取经验,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画面内容更加饱满。还有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则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不断鼓励,促使他们充满自信心,在绘画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大胆。

二、充分尊重幼儿的绘画思维,启发创造力

幼儿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且与成年人不同,不受经验与理性的约束。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夸张与奇特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幼儿的画作中,想象、比例均与实物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色彩的搭配上也常与实际生活逻辑相违背。针对幼儿个性化的绘画思想表现,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尽量减少批评和纠正的时间,以避免影响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此外,老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尺度,切忌大包大揽而让孩子丧失独立完成作品的机会。幼儿在7岁之前均处于绘画敏感期,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若不能良好地把握这一关键时期,将会使孩子的思维逐渐固化,让孩子手与脑的使用能力受到限制,严重影响到幼儿孩子的发展。例如,组织幼儿在固定的形状中进行填色,要求孩子以既定的模式进行创作,不利于孩子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因此,老师在美术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方式组织幼儿进行绘画练习,从而逐渐增强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

三、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调整绘画要求

幼儿的许多想象都不着边际,甚至异想天开,虽然受到生活经验的限制,但是丰富的想象力依然是不可置疑的。在幼儿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丰富的想象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美术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艺术,是在生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与提炼,而想象力便是这个创作过程的催化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按需调整绘画要求,为幼儿的想象插上翅膀,使其能在想象的空间中自由翱翔。例如,在画“苹果”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苹果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如苹果生于树上,树上除了苹果还可能会有鸟巢;苹果也有青、红之分等。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地想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画面,思维也随之变得活跃,最终创作的作品也更具创造性。

四、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美术创造

在幼儿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善于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例如,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时,可以让幼儿带上画笔,将自己看到的东西画出来。当幼儿看到自己创作的作品时,很容易产生自豪与满足感,从而增加更大的创作动力。此外,老师也可以让幼儿在观察之后,凭借自己的观察记忆画出作品,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指导幼儿画球的过程中,两位幼儿因对球的认知不同,彼此之间发生了争执,一位幼儿在画纸上画出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球”。另一位则说:“你画得不对!球应该是圆的。”这时,教师便可即时引导:“你看,球漏气后不就扁了吗?而且球也有椭圆的呀!比如橄榄球。”这样不仅能够化解幼儿间的争执,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只要幼儿尽了力,教师均应给予正面的评价,善用启发、提示、鼓励等手段,为孩子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美术的海洋中自由徜徉。

综上所述,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不懈的探究与总结,才能创新教学模式,力求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同时提升幼儿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篇5

关键词:幼儿;审美教育;审美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253-02

在我国,审美教育是有着优良传统的,早在商代,乐、舞的知识技能就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西周的文艺中,乐更被看成修养应世的工具。当时就有“礼所以修其外,乐所以修其内”的提法。固然,当时乐所以被重视,是更侧重它的道德作用,出于稳定当时政治制度的需要。但是,从孔子听“韶”乐后,“三日不知肉味”的反应也可以看出,那时已懂得乐的审美价值和陶冶作用。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即感受和领会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美,但是每个人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它受到人的感知能力、想象力、生活经验、知识修养、社会地位的影响,也受到时代风尚、民族传统和区域的影响。要使现代人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培养和教育,然而对幼儿的审美教育尤其重要。

一、审美教育对幼儿具有特殊意义

审美教育必须从幼儿阶段开始,还不仅仅是因为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审美教育关系着未来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素质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它的特殊意义还在于以下三点:

(一)审美教育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易为幼儿理解和接受

幼儿思维形象、具体、自制力差,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常受情感和兴趣的支配,就是以美的事物和具体鲜明的形象进行教育的,它具有具体形象性与可感知性的特点,又是依靠情感来打开审美者心灵大门的,它容易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感情上的共鸣,使幼儿在轻松自如、没有压抑和强制的情况下,在主动的感受美的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因此,最容易为幼儿所理解的接受。

(二)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显露的时期,艺术教育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幼儿期儿童的视觉,听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和艺术形象的识别力以及记忆能力也较好,应不失时机地向幼儿进行艺术才能的培养。在培养幼儿艺术才能时,既要看到幼儿艺术素质的个别差异,也要看到幼儿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因此,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同时也不应忽略对具有特殊才能幼儿的早期发现、及时培养,否则,再好的素质也会衰退和被埋没。

二、幼儿审美教育的任务

(一)培养幼儿对美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初步的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感受美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就是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调动幼儿感受美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首先应培养他们注意美、喜欢美,并引导他们去认识美和追求美。教师可以先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发现美,从对声音、颜色、形状、气味的感知中辨别出售以人愉悦的成分;从对人行为的观察中得到对良好行为的好感。

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还应培养幼儿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虽然幼儿的审美教育还是处在启蒙阶段,也应培养幼儿运用美改造自己、改造世界的最初步的萌芽意识。如对服饰美感受的同时,教育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仪表美、行为美。

(二)教给幼儿粗浅的艺术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发展初步的创造力

艺术活动在幼儿审美教育中具有突出地位。艺术形象对人们的感染力是现实美所不能代替的。艺术为幼儿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美的境界。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社会功能,从艺术一进入孩子们的生活就开始发挥着作用。幼儿在它的影响下,形成着对周围事物,甚至对整个生活的态度。

然而,要发展起一定水平的欣赏艺术的能力,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在艺术上有一定修养。因此,教给幼儿艺术活动最初步的、简单的知识技能,是使幼儿感受、理解、欣赏艺术,发展艺术创造力的基础。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创造力,是发展幼儿创造才能的重要方面。纪儿的艺术活动,如音乐、舞蹈、绘画、手工及诗歌、童话等,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幼儿从中得到感受,他们总是想表达出来,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发展着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成人在这些艺术活动中给予恰当地支持、鼓励和引导,不仅对幼儿艺术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由于能力的迁移,习惯的美成,对幼儿创造性思维、自信心和独立精神,也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幼儿审美教育的内容

(一)艺术教育是向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的内容种类很多,主要是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其他像电影、电视、木偶戏、杂技表演等综合艺术,通过组织幼儿欣赏也能成为幼儿审美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音乐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它是通过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包括:唱歌、舞蹈和音乐游戏、欣赏歌曲或乐曲以及打击乐器等。其中,唱歌是基本内容。

音乐教育的各项内容,以它动听音乐、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生活的形象和动态等特殊的艺术魅力,赢得幼儿喜爱,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认为,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音乐还能启发人的智慧。因此,它在幼儿审美教育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要求是: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的粗浅知识与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

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篇6

关键词:幼儿;想象力;语言;美术;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64-01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培养的启蒙阶段,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性,针对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探索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多种途径。

一、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个人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想象中出现的形象,不是记忆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大脑对已有表象的再加工和创造,从而不断形成新形象。它是一个经过分析综合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与人的语言思维密切相关。因此,语言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自主阅读、提问交流、编创故事等,让幼儿得到间接知识,丰富想象内容,在语言表达中不断提升想象力。

(1)引导幼儿读图,促进自主想象。幼儿由于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阅读活动中,图文并茂的书籍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读书内容。一方面,要引导幼儿学会读图,逐步培养幼儿根据图画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幼儿的读图兴趣,在幼儿对故事越来越产生好奇心的同时,不断提升其读书的独立性,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和想象力的发展。

(2)把握提问技巧,鼓励幼儿多问。在幼儿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提问非常重要,把握提问时机,提出合适问题,注意提问口吻等,对促进孩子的思维想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诱导启发式提问,可以开拓幼儿的想象,促进幼儿想问、多问,各抒己见。比如,在读故事《小鼹鼠要回家》时,教师适时提问:“小鼹鼠克拉在外面玩迷路了,可着急了,怎么办呢?”幼儿展开想象,争先恐后为小鼹鼠想办法。

(3)故事中间设疑,引导合理想象。听老师讲故事是幼儿喜欢的语言活动,老师讲故事时可以设置一些悬念,引导幼儿续编情节,这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大有作用。比如,讲《司马光砸缸》时,我讲开头部分,小朋友在捉迷藏,一个小朋友掉缸里了,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办呢?大家开始自由想象,这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幼儿从多角度看问题,鼓励幼儿发挥聪明才智,学会解决问题。

二、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美术活动可以为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在美术活动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灵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1)营造宽松氛围,诱发幼儿想象。宽松和谐的绘画氛围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助于调动幼儿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创造潜能,使幼儿尽情展开想象。平时,我特别注重美术活动室的布置,对墙壁精心构思和美化,装饰形象夸张,栩栩如生,极具童趣。在进行主题教学时,事先对黑板墙壁进行布置,贴主题图片,一方面供幼儿欣赏和学习,另一方面给幼儿直接的视觉形象,激发他们绘画的欲望。

(2)积累生活经验,激发幼儿想象。美术源于生活,创作离不开生活。平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多走进大自然,去看五彩缤纷的大地万物,聆听花鸟虫鱼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浓郁气息。在此基础上,指导幼儿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如“秋天的颜色”,孩子们可以画金色的田野,画美丽的树叶,画丰硕的果园。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幼儿增长了知识,在绘画活动中就会表现出无比的热情,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

(3)科学评价作品,保护幼儿想象。作品评价是美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评价幼儿作品时,教师要多站在幼儿角度,以一颗童心去欣赏,而不能简单地以“像或不像”“对或不对”作为评价标准,最重要的是肯定幼儿的付出,保护幼儿的想象。对不足之处,可以引导幼儿比较观察,自己去发现,不断改进。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游戏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游戏内容越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就会越活跃。

(1)角色游戏,激发幼儿想象。幼儿对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普遍比较喜欢,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在游戏丰富的情节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如“开火车”游戏中,幼儿骑在凳子上模仿着“嘟――”的汽笛声,“呜――”进站的声音,仿佛已经置身于火车上,自己俨然是一名司机了。这样的游戏活动幼儿玩得开心,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

(2)利用玩具,引导丰富想象。玩具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欢乐,如果巧妙利用好玩具,可以使幼儿展开各种联想,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在“我爱我家”游戏中,幼儿抱着布娃娃,将自己想象成爸爸或妈妈照顾娃娃,教师可以设置“娃娃生病了,怎么办”的情景,幼儿会试着给娃娃看病,甚至喂药等。这样的游戏,能活跃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想象。

四、结束语

总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教师要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要不断探索研究,努力学习,及时反思,在丰富、扎实、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将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探索与实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篇7

【关键词】培养 幼儿 正确 审美观念

一、寓美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1)音乐教育。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以一定的节奏和旋律通过听觉影响着幼儿的情感,同时又使幼儿的听觉在音乐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音乐教育对于开发幼儿智力,发展其想象力、记忆力,活跃思维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通过唱歌、欣赏音乐、游戏和舞蹈等内容教给幼儿有表情地唱歌并迎合音乐做出优美协调的节律动作或舞蹈动作,培养初步的音乐欣赏和唱歌、跳舞的简单技能,发展其音乐才能和音乐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如:欣赏《牧童短笛》时,教师将一组幻灯片放映到荧幕上,孩子们看到荧幕上出现碧绿的田野,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伴随着画面的变换,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幼儿不仅能感受到牧童的愉悦心情,而且对音乐的丰富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在音乐的作用下,幼儿的表演欲也就产生了,当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作出一定的节律动作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得到了发展。又如《小娃娃跌倒了》这首歌曲,幼儿在学唱歌曲和领会歌曲情感的同时还能受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教育。

(2)美术教育。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包括和欣赏等内容。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由于它色彩协调,线条清晰,形象生动,有助于锻炼幼儿的视觉,又能够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想象力。幼儿对形象美好、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图片能表现出极大的欣赏欲,喜欢用画笔涂画出一些他们想象的图案来,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幼儿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所以教给幼儿简单的绘画、泥工、手工、纸工、制作玩具的?? 技能,使他们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美术,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如:幼儿最初画花朵时,所有孩子画的花朵几乎一个模样──“五瓣一芯”,画面单调。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并经过对各种花的观察之后,再动笔时,就会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来,这时幼儿已经进入了创造美的境界之中。

(3)文学艺术教育。文学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的艺术,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园中的文学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听故事、听童话、朗读诗歌、观看儿童题材的影视作品等进行的。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艺术,而且可以使儿童受到美德教育,提高幼儿辨别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要通过自己的表演形象地再现故事、童话、诗歌等文艺作品的内容,使其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如:童话《白雪公主》能激发幼儿的爱心和善良的品质,培养疾恶如仇的情感。又如故事《诚实的列宁》,能教育幼儿做了错事要勇于承认的诚实品质,等等。通过讲、读、看、听等形式,让幼儿多学习一些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作品,既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又能培养做人的美德,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4)体育。体育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幼儿形体美、姿态美的主要教育途径。黑格尔说过:“通过体育锻炼,塑造一种和谐发展的人体,是同雕塑家的艺术创造相似的一种艺术创造”。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幼儿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简单的体育活动中提高运动能力并促进体质的增强。幼儿园的体育教学还可以结合音乐或模仿小动物等手段进行。如:学免跳动作时,播放节奏强的乐曲,让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模仿小兔跳,幼儿不仅跳得认真,活泼,而且都希望自己的动作优美协调,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而经常开展幼儿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还能锻炼幼儿的坚强意志,提高身体的健康素质。

(5)常识教育。常识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综合知识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使幼儿多了解一些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并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基础知识。由于常识教学中经常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打交道,所以应该利用常识教学对幼儿进行热爱科学和爱护环境等方面的科学常识美教育。如游览动物园时,可以让幼儿从观看各种动物的情趣中产生,热爱和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通过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美育

日常生活是美育的丰富源泉,凯洛夫说过“在儿童美育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创设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及室内外装饰,都应该注意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思,同时还要注意童趣的特点。如:在围墙上画出形态各异的动物画及卡通画,能使幼儿有生活在童话世界的感觉。又如:在活动室或走廊的墙上画出有故事内容的童话,可以对幼儿进行无声的美育。在美的环境中,幼儿心理上能产生愉悦感,有利于幼儿健康和谐的心理发展。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从幼儿入园到离园的各个环节,生活环境包括园舍管理、教室环境管理、寝室管理等各种场所。而每一个生活环节和每处生活场所,都应该重视对幼儿的美育影响,用潜移默化的美育因素,使幼儿获得健康和谐的教育是日常生活中美育的主要内容。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引导、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首先,切忌把孩子可贵的求知欲扼杀在萌芽状态。孩子刚接触社会,什么对他们来讲都是新鲜有趣具有吸引力的。他们什么都要问问,什么都要摸摸,什么都想跟着学。其次,要善于引导幼儿的好奇心变成稳定的兴趣。幼儿的好奇心具有盲目性、不稳定性,很容易随着孩子的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或消失。

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篇8

关键词:创造力 幼儿园 幼儿 美术教学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传授幼儿基本绘画技能的基础之上,通过这种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园美术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充分尊重幼儿在学画过程的主观能动性。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现状

目前,幼儿园美术教学总体上质量不断提高,新的理念也不断用到美术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的基本动手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幼儿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美术教学的双重目的,只是认为绘画就是绘画,只是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是在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因此,他们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基于这种认识的偏差,导致教师在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以成人的眼光和方法去教导孩子,而绘画的内容也比较机械死板。如果某些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去绘图,教师就会批评他们为胡画乱画,这不仅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也会磨灭幼儿创造力的萌芽,使他们在死板机械的学习中只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对美术绘画究竟是什么没有什么深刻的领会。这种教学现状相对普遍,也是现阶段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幼儿绘画的特点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幼儿由于其处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因而在绘画上海谈不上技能,而只能是简单线条的勾画,而正是这种简单的勾画,就会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培养。

(一)幼儿绘画的特点。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对事物还处于一种观察期,是一种接受式的获得。他们对物体的大小、比例以及色调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因此在绘画的多是一种想象,或者是对看到的事物一种模仿和改造。他们可能会把房子和车子的现状画成一样,也有可能把动物和人的摸样画成一致。

(二)幼儿绘画的特点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幼儿绘画这种“涂鸦式”的绘画特点并不是一种对事物的否定,而正是反映了儿童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通过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他们自身的创造力。如果一味的让幼儿模仿固定的模型,那么就会走入机械死板的死胡同。对幼儿创造力培养毫无好处。国外的社会学家结果实践研究认为,儿童的“涂鸦式”绘画并不是一种错觉,而真正体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就是这种内心世界的写照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在绘画教学中尽量给幼儿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让他们在“涂鸦式”的绘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幼儿园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途径

幼儿园美术教学在简单的线条勾画和颜色涂抹中,其实蕴含着诸多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简单的绘画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以“命题创作”的形式培养幼儿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命题创作”这种教学形式比较普遍,也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但是效果如何就要看教师怎么在教学过程中施展了。在幼儿园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绘画主题,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完成对这一主题的绘画,这是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概括能力的途径。

(二)以“一题多画“的形式使幼儿养成分散思维的习惯。采用“一题多画”的形式就是要在给定命题的基础之上,把幼儿看成独立的个体,让他们在给定的命题基础上扩展,使原本简单的线条进行丰富,使之成为多元化的图画,这是培养幼儿分散思维的关键。

(三)通过手工制作的形式打破幼儿的固定思维。手工制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绘画技能培养的补充。手工制作就是在幼儿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让他们根据自身绘画内容制作小的物品,看图画和手工制作有什么差别,而这种差别就会促使幼儿认识图画并不是真实的反应现实,而手工制作的模型就是打破幼儿的固定思维,使他们思维开阔。

(四)鼓励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欣赏。一个作品的好坏肯定是要经过评价的,而这种评价其实就是对作品的一种肯定和否定。而在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评价过程也非常重要。教师不但要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而且还要鼓励幼儿之间进行相互的评价、或者进行自评,这不仅是一种欣赏,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这对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会是一种鼓励。

幼儿园美术教学模式多样,关键的还是要通过这些模式来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克服这个过程中那些死板而机械的模式,要让儿童的天真幻想的绘画学习中体验生活的美好,为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增添乐趣。

参考文献:

[1]宋婷婷.美术教学中幼儿园环境布置课程教学之我见[J]

[2]曹静.谈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方法[J]

[3]邬克梅.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初探[J]

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篇9

关键词: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一、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1.欣赏美术作品

由于幼儿年龄很小,因此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首先应该激发幼儿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喜爱。在正式开展美术教育之前,教师可以尝试让幼儿欣赏美术作品,例如给幼儿展示一张水果的图片,让幼儿认真观察水果,之后让幼儿试着自己画出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找不同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可采用“找不同”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并最终达到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首先,幼儿对图画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以通过观察图画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一张图画在不同的孩子眼中有不同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如果给幼儿展示出一个完整的图形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画,那么最后孩子们能够画出很多不同的结果,比如,让孩子们画圆形,孩子们可能会画出皮球、月亮、车轮等图形。因此,为了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最初教授美术时,应挑选简单的图形让他们去自由发挥。另外,可以通过拼图游戏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在拼画面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思维。

三、走进大自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由于幼儿具有活泼好动的本性,并且充满了天真和好奇,因此他们对绘画都有先天性的本能。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高楼大厦已经逐渐取代了从前的青山绿水,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创造力发展。为了使幼儿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带孩子真正走进大自然。例如,在春季时,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们去春游,让孩子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教师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给孩子们读《春姑娘》的故事等。春游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孩子将这次春游的感受通过画笔记录下来,这样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画出自己眼中的春景。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美术的特点,通过做游戏、郊游等方式来锻炼幼儿的想象力,最终达到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目的,美化孩子的心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艳.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

对幼儿美术想象力的培养篇10

一、以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理论基础

以美术教育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有深刻的理论基础。脑科学研究、创造结构研究、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批评(欣赏)理论等理论的相互结合而共同得出的结论。因此,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在理论上具有天然的可行性,这也为美术教育的实行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指导幼儿美术教育朝着越来越完善的方向发展。

1、美术教育促进幼儿大脑发育

幼儿的美术教育主要让幼儿动手画画和进行手工制作,充分利用幼儿的双手,以手的动作来带动脑的发育,并且能逐步地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激发脑的想象力。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指出:人脑发育成熟是从0~17岁,0~4岁大脑发育完成了50%。因此在学前阶段,充分把握幼儿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早期开发幼儿大脑,早期培养幼儿创造力对幼儿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2、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艾斯纳是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非常重视观察、感知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借鉴艾斯纳批评理论,不仅要重视幼儿的美术教育,而且要特别强调趣味美术的重要性,通过趣味欣赏、趣味绘画教育、趣味手工等来增强幼儿的感知、欣赏和观察能力,虽然艾斯纳强调的是趣味美术教育,但终究还是强调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美术教育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他所指的趣味美术教育是对美术教育进一步的深化和研究,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以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现实意义

幼儿美术教育不仅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知识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期就进行很好的美术教育对艺术才能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他一生的精神素质和文化修养有着奠基作用。同时又而还可以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到许多与自然、社会、科学等相关的知识,全面促进幼儿知识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这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右脑的发育,从而使左右脑平衡发展。美术教育还可以要求幼儿手脑并用,如手工制作,手的操作,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是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对大脑的完善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方式。

3、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方案

幼儿在进行美术教育中可以很好的陶冶情操,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美术活动大胆的表现出来,他们的天真和无邪可以淋漓尽致的活跃在纸上。教师通过幼儿的美术作品很好的把握幼儿的个性特征,并通过观察幼儿的美术作品,针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幼儿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幼儿教育更加完善,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对加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几点思考

1、提供空间激发创作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大胆夸张的方式来完成美术作品,使孩子所有的想法都能在他们的笔下表现出来。孩子的作品中的想像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会更夸张,想象也就会随之更扩张。从而更加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2、自然是个大课堂

大自然具有丰富的资源,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在自然中直接学习体验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在大自然中充分陶冶幼儿的情操,在蓝天、白云、动物、植物等这样活生生的事物前,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随之喷发。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的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3、感官体验的引导

首先发挥视觉的重要作用,“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视觉可以有效地刺激幼儿的想象力。其次,嗅觉也发挥重要作用,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用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此外还有触觉,可以让孩子在不见物体的情况下触摸各种不同的物体,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听觉也是重要的感官系统,通过播放不同的声音和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利用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的感受,将各种感觉都调动起来,充分刺激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各种感觉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