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十篇

时间:2023-11-03 17:27:39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篇1

教室不仅仅是师生集聚的物理空间,而且是教与学发生的重要场域。学习科学和教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室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教室的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重要的教学空间和学习环境,教室的改造和未来发展备受关注。文章在教育技术视域下考察教室的演变,提出“3.0教室”的概念,并对其媒介技术特征和技术装备理念展开研究。文章认为,理念更新和技术迭代驱动教室不断进化,从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到以多媒体呈现为显性特征的“2.0教室”,再到媒介融合时代的“3.0教室”,各阶段的媒介技术特征十分明显。“3.0教室”具有多屏幕、开放性和智能化的特点。从教学支持到学习支持,从重视呈现到促进互动,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新型教室需要新的技术装备理念。

[关键词]

技术迭代;媒介融合;教室进化;3.0教室

教育技术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了适应和支持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规划并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与条件[1]。近年来,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研究成为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关于“未来课堂”“智慧教室”和“智慧学习空间”的研究和实践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从教育技术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教学媒体形态的改变,还是技术装备理念的革新,都可以明显感到教室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

一、技术迭代与教室演变

(一)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

从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来看,黑板是一项重要的发明。时至今日,黑板作为传统教室的基本装备已经经受住了几个世纪的考验。黑板能重复使用,粉笔成本低廉,且能基本满足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向学生群体传播教育信息的需要。黑板在传统教室中建立起稳固的地位,即便一些现代气息很浓的教室,通常也给黑板一席之地。事实上,黑板不仅是教室里一种不可或缺的装置,黑板也让传统课堂的结构得以定型,“粉笔+黑板”的教学信息展示系统,已经成为传统教室的隐喻性特征。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回溯早期的教室,可将黑板隐喻下的传统教室命名为“1.0教室”。

(二)多媒体技术与“2.0教室”

从20世纪初开始,视听媒体技术促使了电教教室的形成。电教教室中安装了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等模拟电子设备,教师能够通过视听双重渠道向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后来随着计算机逐步走进教室,数字设备扩充并取代了大部分的模拟设备,以计算机和投影组合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室应运而生。在多媒体教室中,除了投影仪、大屏幕、计算机等硬件外,幻灯片制作和演示软件也必不可少。常见的幻灯片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简称PPT)、Keynote等,其中PPT的使用者最多。与“粉笔+黑板”的“1.0教室”相比,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和大屏幕以及种类众多的教育应用软件,极大地提高了教育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整合技术资源和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看,这是教室功能的一次巨大提升。从教育技术的角度审视教室的代际演进,可将以“电脑+投影”为显性媒体特征的多媒体教室命名为“2.0教室”。

(三)媒介融合与“3.0教室”

伴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传播科技突飞猛进,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却是21世纪媒介发展的重大实践和前沿课题。随着媒介融合深度推进,一些新技术和新媒介不断涌入教室,教室的改造和重构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为了体现新型教室与传统教室、电教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区别,研究者提出诸多称谓来指代这种新事物,如“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教室”“主动学习空间”“协作学习空间”“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空间”“未来课堂”“未来教室”“智慧教室”“下一代学习空间”等[2]。以上对新型教室的多种称谓,一方面显示出人们对新型教室的期盼和学者的学术追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新型教室的复杂性与多元化。以上称谓,有的过于复杂,有的偏重新型教室的某一个特征。虽然“未来课堂”和“未来教室”都是言简意赅且充满想象力的概念,但其体现出的教室代际特征并不明确。此外,“智慧教室”也是一个不错的概念,但智慧教室具有互动性、方便性、感知性、安全性、清晰性、开放性、生态性以及先进性等特征[3],目前的教室还达不到这些要求。鉴于此,笔者提出“3.0教室”的概念,这既体现出新型教室与传统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兼容与传承,也彰显了新型教室的范式转换。“3.0教室”既回避了“未来课堂”“未来教室”的宽泛性和“智慧教室”的特指性,又像“Web2.0”和“Web3.0”的概念一样易懂、易记、易传播。从目前情况看,“粉笔+黑板”的“1.0教室”已经落伍,“电脑+投影”的“2.0教室”亟待革新;伴随着教育技术的范式转换,媒介融合时代的“3.0教室”呼之欲出。

二、“3.0教室”的媒介技术特征

随着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研究的深入,新型教室的特征逐渐显现。有学者从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交互性、智能型和生态性等六个方面剖析了未来教室的特性[4]。有学者从教学空间向学习空间演变的角度归纳了未来学习空间的关键特征:灵活的空间布局、多屏、形态多元、支持数字化学习[5]。笔者认为,在互联网和新型传播科技支撑下的“3.0教室”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一)多屏幕

从教室中的媒介形态来看,“3.0教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种屏幕并存。所谓多屏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教室中有多个信息呈现系统。传统教室中,几乎是黑板主导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教室中,通常以多媒体投影呈现为主,黑板书写起辅助作用;而“3.0教室”一般有三种以上的信息呈现系统。近年来,一些教室除了有黑板、白板、投影幕外,还有电子白板、电视屏等信息呈现系统。某些经过特别设计的教室,还有触控屏、电视墙等装置,师生的平板和手机还能与主显示系统联通。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扩大信息接收规模而将同一内容呈现在几个同样的屏幕上,这种屏幕配置并非“3.0教室”多屏幕的核心要义。“3.0教室”的多屏幕,一方面指信息显示系统不再单一,但更加强调多个信息显示系统之间要合理匹配和相得益彰。

(二)开放性

传统教室用几面墙体把师生围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再用讲台和课桌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范围进行规范。这种设计和布局为班级教学的正常开展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但也成为传统教室的重要缺陷———封闭性。与传统教室的封闭性相比,“3.0教室”的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和校园网已经穿透了教室的墙壁,教室和外部世界在技术上已经连在一起;第二,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带进了教室,“教师+教材+课件”的传统资源格局已被打破,教师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课堂内外的资源,并与资源进行良好的交互;第三,“3.0教室”可为技术发展和学生自带设备进入教室预留空间和接口。如果说多屏幕是“3.0教室”凸显的形态特征,那么,开放性则是“3.0教室”典型的时代特征。

(三)智能化

有学者指出,技术中介的智慧教育是现今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6]。有学者从技术层面、环境层面、资源和服务层面论述了教室的智慧性[7],有学者从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获取、及时互动、情境感知等维度提出了智慧教室的“SMART”概念模型[8]和“iSMART”系统模型[9]。笔者认为,从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师生的美好愿望出发,智慧教室是可以期待的;但是,从教室改造和装备现状来看,我们离“智慧的”教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0教室”重在智能化而非智慧性。“3.0教室”的智能化,重在降低媒介技术的使用门槛,减少师生使用设备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技术操作负担,使师生更多地关注教与学本身。“3.0教室”的智能化以复杂的后台技术和友好的封装界面为保障,对于师生来说,复杂的高技术只是一个“黑箱”,师生通过简单的、人性化的操作即可实现对教室内各种媒介的控制。

三、“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

有学者认为,教室面临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的范式转变[5]。为有效教学和有意义学习提供技术支撑是教育技术的重要指向。从教育技术装备的角度看,“2.0教室”比“1.0教室”更现代,“3.0教室”比“2.0教室”更先进、更智能。最关键的是,“3.0教室”的技术装备理念与“1.0教室”“2.0教室”有着重大的区别。

(一)从“教学支持”到“学习支持”

无论是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还是装备多媒体的“2.0教室”,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都是为教师呈现教学信息提供支持和服务,而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信息反馈则考虑得很少,有时甚至被忽略。从视听教育到程序教学、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学习环境设计,教育技术不断演进并发生多轮范式转换。近年来,教育技术从“教学支持”范式向“学习支持”范式转换的趋势十分明显[10]。黑板、粉笔、挂图和教学仪器等装备,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1.0教室”在教育技术装备理念上属于典型的“教学支持”范式。有了多媒体的助力,“2.0教室”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装备理念本质上还是支持教师的讲解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与“1.0教室”和“2.0教室”明显不同,“3.0教室”的在技术装备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虽然“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也要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合适的技术支撑,但其核心诉求是更好地促进学习、支持学习、服务学习。

(二)从“重视呈现”到“促进互动”

“1.0教室”的黑板和粉笔都是为了视觉呈现,“2.0教室”的媒体更加丰富,但也都是为了更好的视觉呈现效果和丰富听觉体验。可以说,“1.0教室”和“2.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都主要是为教学信息的有效呈现提供技术保障。如果说“1.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强调的是“人灌”,那么,“2.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则引发了“人机混灌”,它们都是基于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建构主义、关联主义为“3.0教室”的技术装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念指引,情境构建、提升体验、促进互动,应成为“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如果说多屏幕、开放性和智能化是“3.0教室”的外显性特征,那么,多元互动就是“3.0教室”的内涵特征。“3.0教室”的多屏幕和开放性提供了多层次的互动空间,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现场互动,可以进行同步或异步的图文交互,还可以加入到形式各异的共同体进行互动[11]。“3.0教室”中的互动可在人、技术、环境、思维等四个维度之间发生,包括人际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人与技术(设备)之间的互动等多种形式[12]。

(三)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

从“1.0教室”到“2.0教室”,教室中的技术装备不断变化,媒介越来越多。首先是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等装备把感性的世界带入沉闷的课堂,这些技术成为教师讲授和文字教材的拓展。后来,多媒体计算机和投影被引进教室,教学信息呈现更加方便,有时也更加炫目。但是,由“人灌”变成了“机灌”或“人机混灌”,并没有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演进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崛起,封闭的教室被打开,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大量的新媒介涌进教室。在“3.0教室”中,既有传统的黑板、白板,也有性能大幅提升的投影、大屏高清电视,有的还装备了VR、AR、MR等设备。除此之外,师生自带的笔记本电脑、平板和手机,已经成为教室中不可忽视的存在。教室中的技术装备既包括教育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也包括这些装备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特性和关系特性是学习环境需具备的两个维度[13]。当前,媒介多、性能高几乎成为“3.0教室”的常态。但是,媒介多样多元和设备一味先进并非“3.0教室”的装备追求。如果这些媒介和设备只是勉强拼凑在一间教室里,它们非但不能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学习,反而会分散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追求媒介的适切性,提高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是装备“3.0教室”必须遵循的又一重要理念。在“3.0教室”中,新媒介和传统媒介要恰当配合,教室装备要与师生自带设备有机结合,硬件、软件、系统、终端和应用要有机融合。在装备“3.0教室”时,要把网络空间、信息空间和教室的物理空间集成为一个整体,要将技术、数据、媒介与人连接为一个整体。

作者:李明海 王泽钰 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斯佩克特,大卫•梅瑞尔,范•麦里恩博尔,德里斯科尔.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M].任友群,焦建利,刘美凤,汪琼,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22.

[2]许亚锋,尹晗,张际平.学习空间:概念内涵、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82-94.

[3]李康康,赵鑫硕,陈琳.我国智慧教室的现状及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16(7):25-30.

[4]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7):23-28.

[5]许亚锋,陈卫东,李锦昌.论空间范式的变迁: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20-25.

[6]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18-26.

[7]陈卫东,叶新东,许亚锋.未来课堂:智慧学习环境[J].远程教育杂志,2012(5):42-49.

[8]黄荣怀,胡永斌,杨俊峰,肖广德.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2):22-27.

[9]聂风华,钟晓流,宋述强.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7):5-8.

[10]闫寒冰,张屹.试论教育技术的范式转换[J].中国电化教育,2003(5):9-12.

[11]王星,李怀龙,徐影.“互联网+”背景下微学习空间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35-40.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篇2

【关键词】反智主义 大众传播 传播生态

一、大众文化中的反智主义

1、反智主义的内涵

反智主义这一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学者理查德·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的著作《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在书中作者反思了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政治和知识分子生存状况,批评了麦肯锡主义对知识分子的压迫,初步提出了在美国社会普通大众中暗藏的对精英文化的反感和抵制,之后这一现象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为大众文化时代的受众分析提供了相当宝贵的思想理论成果。

我国学者余英时在著作《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中对其做了这样的界定:反智识主义“并非是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痕迹可寻,并不限于政治领域”。“它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干涉的部分,一是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另一方面则是对代表‘智性’的知识分子表现一种轻鄙以至敌视。”①

现在对反智主义的普遍定义是一种存在于文化或思想中的态度,而不是一套思想理论。反智主义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于智性、知识的反对或怀疑,认为智性或知识对于人生有害而无益。另一种则是对于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从反智主义的诞生来看,这种思想情态,表现为一种隐藏性的文化取向,也标明了他偏向于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的特性。

2、反智主义的表现

现在普遍认为,反智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针对的目标内容是变化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出现波动的矛盾的态度。其反对的内涵、反对的形式都是在随着社会发展和大众文化变动而变动的。从现阶段来讲,反智主义进化是对知识垄断阶层的抵制、自创个性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纯娱乐性信息的替代性需求。

反智主义因为不是一种成型的研究成果,也不是某一种思想流派,对其概念和内涵实际上存在着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产生的分歧,它的历史感多于理论化。但就其思想的根源来看,智和智者本身,都是反智主义的矛头所指,因而被神化和被垄断的知识,被社会分层隔离出大众的高级知识分子,都是反智主义反对的对象,而另一种并非直接的反对形态,就是由于对知识摒弃而产生的对娱乐的过度追求。

3、反智主义的根源

要了解反智主义的根源,首先应该对“知识”有足够的认识。

“知识”有别于一般的信息。现代往往把知识看作是“经验的固化”。而这些经验在固化过程中,往往有赖于社会精英阶层的参与和干预。与科学相应,知识总是某种程度上透露着与世俗生活有一定差距的隔阂,这就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对知识的认识会与实践存在脱节,导致了对知识的轻视。而对知识价值的判断往往也由统治阶层的取向决定,因此人们对知识的抵制也来源于对专制的反感。此种层面的“反智”主要体现为对于“知识”谱系的合法性及其效用与后果的质疑、对于技术理性的否定和批判以及对于“人”的“本然”生存形态的追怀与歌颂。②

而知识分子与知识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知识分子缔造了知识并成为了知识的唯一解释人;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凭借知识这一因素,和普通民众拉开了差距。

因而反智主义的两个倾向,根本就是知识、以精英阶级和统治阶级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二者与普通民众的差距引起了大众的不满而造成的。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这样写道:“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幻、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③大众的流动过程打破了传统统一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了相对多元的审美价值理念和道德取向,这其中就蕴含了个性追求和反叛思想。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囊括所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大一统的思想体制必然在不同范围存在着不同的局限,这其中的差异就导致了对统一思想的反叛。当个性把矛头对准精英文化控制的统治思想,也就出现了对正统知识的挑战和抵制。

总体来说,反智主义是随着“大众”这个概念的诞生而诞生的。一方面知识的理论抽象性和统一垄断特质导致了其实际中的脱节而被轻视,这就导致了人们更关注能够满足一时感官刺激的信息;另一方面在这一群体中,作为大众文化中的人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平台发挥自己的斗争性和个性,对权威话语进行抗争和改造,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自由的满足和。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凡是不能被大众理解的事物,都是他们表达自己个性,追求话语权转移的障碍。于是撇开精英文化中内容是崇高还是低俗,是理性还是迷信不谈,他们控制的“知识”就是追求平等交流大众的绊脚石。

二、大众传播范畴中的反智主义

在传播中,反智主义已经从单纯的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抵触演变为对信息传播霸权的抵制,它集中表现为对知识权威的抵制和叛逆,最浅层的反应,就是打破信息统治、对个性话语权的追求以及对娱乐消费的渴望。

1、大众传播中的“智”与“智者”

反智主义中的“智”与大众传播中的传播内容,在外延上存在着潜在的重合趋势。这种重合体现为,大众传播的内容经过了“把关人”和传播者的过滤,而这种对信息的选择,导致了信息的不完整和强迫输出,也就是说受众在大众传播中与信息源处于被隔离的状态,且中介拥有高度的信息统治权,因而受众接受的信息,与“智”的概念,存在着想同的生产机制。

同时,作为大众传播中的大众媒介,担任了传递信息的职责,也就扮演着“智者”的角色。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别,拉开了媒介与受众的距离,这就形成了反智主义中智者与平民的对立关系。

2、一种潜在的受众情态

大众传播中的受众存在着被反智主义影响而进行传播活动的可能。人们抵触与现实脱节的纯理论性知识和被垄断的霸权信息,反之追寻能够满足当下需求和欲望的娱乐性内容。人们不再满足于仅获得被精英阶级控制和过滤的信息,转而更加相信自己从生活中得出的实际经验。这就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这种互联网式的沟通必将导致传播内容更加的多元和复杂;另一方面,人们对娱乐性信息的追求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构建了这样一个全民狂欢的时代。

三、传播生态学视角下的反智主义

传播生态学讲求整体性,认为在传播生态中受众、信源、媒介和其他社会因子之间存在着紧密和联动的关系,这种关系下,传播因子之间互相作用互相适应,一个因子的变化将引起其他因子的调节应对,从而达到生态平衡,进而重塑整个传播生态的形态。所以在传播生态学关照下,受众的某种情态,将导致整个生态的变化:

1、信源权重的重新排序

由于对权威的排斥和鄙视,信源的权威性得到了根本上的质疑和重新审视。在反智主义影响下的媒介受众对信息源拥有特定的选择排序,原本占据权威性顶端的譬如官方、垄断媒体等发出的媒介信息遭到了质疑,不再作为受众进行信息源选择的首选,而来自反智者生活中的、其他反智者的信息则被优待,被认为是来源于生活和事实的信息内容。因而在网络时代,这种变化体现为互联网媒体如微博、网站等新媒体的权威性上升。首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上的《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公信力》调查报告显示,新媒体公信力上升明显,这得益于网民对信息垄断的应对和反抗。

2、主流媒介影响力下降

大众传媒的媒介发展使得许多信息源自己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就使得传播者的构成更加复杂和多元。打破了信息统治和独裁后的传播者们,可以自己选择传播方向、传播目标和传播方式。而媒介种类和数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也体现了反智主义下人们渴望多种信息来源渠道的意愿。

媒介的影响力主要由媒介覆盖力和内容影响力构成。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将因受众的质疑和其他媒介的冲击而面临挑战。受众对信息垄断的抗议和对过滤后的信息的怀疑降低了内容引导力,而来自社交网络和其他网络形态的媒体的市场竞争,也将削弱传统主流媒体的覆盖垄断。

3、传播内容变化

有关科学文化和一切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而远离生活的信息被反智者所唾弃,这就决定了大众传播媒介为了经济效益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譬如轻理论而重娱乐,将传播内容的语境平民化,将传播内容的形式民俗化,甚至将传播内容本身置于受众的需求之中而过度追求娱乐狂欢。传统的纸媒已经逐渐没落,转而投向更适宜于传播娱乐内容的电视媒体和网络,以满足人们对视觉、听觉的娱乐追求。这实际上是媒介放弃对社会知识的崇拜,对公众欲望的一种妥协。

四、 反智主义作为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考量

1、对传播途径的审视

有别于传统的“皮下注射”理论,反智主义将对为达成某种传播效果而设定的传播行为设置更多的障碍,比如广告和公关活动,反智者将更难以通过大众传播改变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在接收到来自权威传播途径传播的信息时,这种质疑可能是对传播效果具有颠覆作用的。

2、拉大知识鸿沟

在价值判断上,反智主义是缺陷的,任何反对知识和人类进步文化的意识形态都应当被审视和警惕。新闻媒介总是系统地向某些人群传递信息,具有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又总是比其他人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这种社会分层无法消除,知识鸿沟本身在我国已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公众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导致的信息和知识差距日益拉大。

在这种前提下,反智主义的思潮无疑加剧了知识鸿沟的深度和宽度。一方面被剥离出普通生活的知识在受众的抵触心理下难以传递,另一方面对知识分子的鄙视也彻底斩断了知识的桥梁,而娱乐化的信息消费又营造了一种安逸的假象。这些都使得原本抵触知识的社会群体在反智主义营造的假象世界里更加沉溺,从而陷入一个死循环。

参考文献

①余英时:《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②贺昌盛、孙玲玲、黄云霞、郑雪、王琴,《“反智主义”笔谈》[J].《当代文坛》,2009(3)

③卡尔·马克思:《资本论》[M].武汉出版社,2010:233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篇3

[关键词] 新媒体;VIDEO;技术;艺术;数码

观看先于词语表达,儿童在能说话之前就具备注视和认知的能力。

――约翰•伯杰

一、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简单地说新媒体艺术是指所有使用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严格地讲,这里的“媒介”不仅指各种技术,也包括各种新的材料。与任何一门学科一样,新媒体艺术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新媒体艺术还处在一个新生并且正在发展的阶段,因此还无法非常准确地给其下一个定义,在当下我们可以把新媒体艺术作为数字录像艺术、网络艺术、声学艺术、计算机艺术、网络广播等艺术作品的统称。

新媒体作为艺术的媒介形式有效地将纯粹的个人视觉认知创造转换成具有社会性的视像产品,同时又可以将已有的社会视觉现象有效地吸纳转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视觉资源,在互相消解中改变了“看”与“被看”的身份认同。什么是Video艺术?Video一词的直接词义是指电视、录像、视频。作为一种电子媒介,在电视、录像和视频出现之前,即20世纪的初期,摄影、霓虹灯、电视机械等手段已经在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构成主义等现代艺术中被使用。从Video艺术在技术和观念上丰富的实践历史看,Video艺术在后来的发展中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Video这个词在字典中所指的“电视、录像、视频”的含义。Video艺术几乎是一种以“电视、录像、视频”为核心媒介的多种影像处理、装置环境和视觉形态综合使用的艺术。他充分体现了当代艺术的拓展性和批判性以及技术在其中的用意。数字媒体艺术不单纯是对艺术本体思考的结果,也并非技术上的简单递进,它正日益与社会发生互动,也正是数字媒体艺术适应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的特别之处。

二、新媒体中VIDEO艺术的主要特征

由于科技的发展,Video艺术和电影如今仅在很多技术上有一些影像质感上的差异,在媒介层面即数字录像、光盘或者胶片之间实际上已经彼此转录。媒体和技术在我们的工作空间和程序中所引发的巨变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我们所熟知的时代。显而易见,它也在众多的艺术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媒体艺术,也就是录像、计算机图像、动画、网络艺术以及以最前卫的形式出现的交互/虚拟艺术和它的分支遥在艺术和生成艺术,已开始主导图像和艺术理论。比如一些Video作品先是用电影胶片拍,然后转录成DVD数字光盘在展示空间投影;或是先用DV拍摄,再翻转成电影胶片播放。我们正经历着从计算机控制的虚拟空间和图像本身,到那些显示独立生成能力和栩栩如生的生命系统图像,再到包罗万象的视觉和感官领域这一发展过程。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研究新媒体艺术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沿着技术性的线索展开研究。

(一)技术性

20世纪初期的艺术家们表现出了把技术融于艺术创作的特殊兴趣,立体主义艺术家发明了全方位观察和表现物体的形式,未来主义艺术家则对速度和运动感表现出了特别的幻想,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开创了20世纪以时间和运动为特征的动态艺术表现历史。大致可以归结为以光、机械、磁力、电器装置、电子系统化学反应等的内在艺术以及运用声波、幻灯投影、电影、电视的视觉技术创作的艺术作品。例如,20年代以马达、合成材料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活动艺术”(Kinetic Arts);战后以各种复合材料为中心的“复合媒体艺术”(Mixed Media Arts);60年代以电视媒介为主要技术的“影像艺术”(Video Arts);7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计算机艺术”(Computer Arts);80年代以后以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数字艺术”(Digital Arts);基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人工生命艺术”(Artifical Arts)以及目前各种以传感技术为手段、具有反馈功能的、广义的 “交互艺术”(Interactive Arts);各种与网络和软件技术相关的“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s)和 “软件艺术”(Software Arts)等各种新形式的艺术。这些在新的技术环境中诞生的技术型艺术使人类的创造型活动朝着扩展传统艺术领域和美学概念的方向又迈出了一步。

(二)连结性

Video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

新媒体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操作:不在线方式,通过随身听、电脑和办公设施;在线方式,通过互联网。无论在线还是不在线新媒体凭借数码语言,可以将书面文字、视听资料和信息数据整合在一起。很多艺术家正是运用这种超链接进行艺术创作,最后会出现全新的思维、关系、影像与经验。

新媒体艺术以其与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语言形态以及独特的方式关注着社会和生活。如网络艺术最大的特征是人们可以跨越地理和空间障碍进行交流和沟通,除此之外,网络艺术和一般交互艺术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艺术中的交互不局限于观众的“选择”,而是在图形或声音的程序中直接加入观众的命令,引发图像或声音产生无法预测的变化。同时,因为是在线交互,所以多位观众可以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地方与作品进行链接,发出各种指令,这样的即时和匿名现象所引发的许多不可预测的效果也是网络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三)互动性

首先表现为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因为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观众,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再是创作动人的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还有艺术家与智能化机器的互动。在互动性Video中,图像在真实时间中的瞬时传统打开了新的途径,从而确立了计算机艺术的特性以及它要求成为一种全新艺术媒体和风格的主张,这样的风格建立在一个真实和虚拟之间的分界点上。但也有批评家认为,艺术中的计算机首先不应作为新媒体对待,而应作为“概念”的内容。从一种历史主义的观点,如果现代主义主要关注新媒体和进步的概念,并且概念艺术可以被视为导向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分水岭,那么计算机艺术则可以被理解为连续的所有三个组成部分,保持对新媒体的关注,一个概念的定位,一种对互动性的专注。但这种互动或许体现在间接的不在场和直接的在场,或许是根据观众的理解直接去完成作品,或许是按程序演绎别的样式。由于艺术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往往艺术家无法独自完成,必须向资讯、工程、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等专业人才寻求辅助。这也象征着艺术家身份的转移。

“互动艺术”一词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使用,它界定了多种媒体的实验和革新的广泛范围。互动艺术展现了一种数据(图像、文本、声音)的流动和一系列虚拟的智能结构、环境和网络(像表演、事件、个人经历和私人体验)。在这样一种方式中,观众能影响这种流动,修改结构、环境或驾驭网络。对艺术的互动性问题不能不提的一个贡献是彼得•韦伯(Peter Weibel)致力于互动艺术的特辑《艺术论坛》和题为《在系统的网络中》的文章。伴随着录像和录像装置的出现,互动性开始成为录像艺术超越其他传统艺术媒介的优势。数字化的出现使计算机作为一种创造工具的互动性自由的服务于艺术家和公众。计算机化模拟的独创性和互动影响的组织化使观看的概念之路更加具象化。

三、 VIDEO艺术的美学思考

Video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意识形态,它与社会环境、科技发展、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显然,随着照相和电影以及今天随着数码技术和其他后照相的已经能在三维空间里模仿抽象的、平面的、“不存在”的物体种种高尖端方式的成像设备的出现,另一个再现真实的重要界线被穿越了。所有这些手段都提出了主体特性对抗称之为眼睛客观特性这个问题:影像的经验性真相(图像永远不撒谎,一个在言说之时不攻自破的谬见)。就像摄影术和电影胶片是上个世纪之交的重大视觉技术发展一样,数码技术是一个新的世纪之交的视觉技术发展。同样,它也必然会影响到视觉艺术的发展。

就Video艺术创作来说,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艺术品”的概念总是受制于历史的变迁。一种形式会在某一时期享有特权并获得牢固的地位,直到它被另一种形式所取代。任何被称为艺术品,也因此值得被铭记的事物,就像莫里斯所证实的那样,会受制社会群体的架构。一件艺术品象征并汇聚了关于世界的特殊的艺术观念。除了所有风格上的不同外,它聚集了概念、意识和假设,美的取向和标准,并且有意无意地遵循着社会的风格。新媒体艺术在西方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从反叛传统开始,逐渐为社会所接受,到今天已经发生功能性的变化,并广泛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一件开放式的作品,依赖于当时观众的交互或者遵循博弈论的高级变┝俊―作品被假设为一种游戏,观众遵循“自由程度”而成为游戏者―― 这是图像失去其历史记忆和见证能力的有效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持续的技术系统为框架的、短暂的、任意的、不可再生的、无限的可操作图像。作为一个独立体的艺术品已经消逝。计算机可能成为信息最好的储存库,只要操作系统或者存储的媒介不过时,但是它无法记录或者复制一件物质化了的艺术的感觉。特别是在这个图像泛滥的时代,任何人面对这些鲜活的图像,都不会无动于衷。除了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新媒体生成的虚拟现实还允许我们进行不仅限于物理规则的美学创造,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创造会更加真实、引人入胜。感知的潜能将处于失重状态,在图像的世界里漂流触摸并传递到新媒体创造的生物,表面和文本的改变,个体或集体经历的庞大得可怕的空间,迅速变化并导致人的欣赏的麻木,感觉的高度、深度、和速度。被沃尔特•本雅明判断为电影审美创造的“震撼”,将完全有可能以更明智的方式得到复兴和强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在逐步提高,逐步在实现着尼葛洛庞帝描述里“数字化生存”的社会景象。由于社会发展外在与内在种种因素的改变,无论科学技术会给艺术带来怎样的前景,可以明确的是,在信息时代,由于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带来了美学结构性上的变化,使新媒体艺术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科学与艺术、现实与虚拟、大众化与个性化之间的整合特点。人类的发展是没有终极的,艺术的进化也是不可穷尽的,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无止境地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 [德]奥利弗•格劳.虚拟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法]吉尔•德勒兹.时间―影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4] 王南溟.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5] 徐沛君.传媒与当代艺术[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6] 孟建,[德]Stefan Friedrich.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篇4

数字内容产业链迎合当今全球低碳经济时展趋势。新媒体艺术的数字虚拟资源彻底消解了以自然实体资源消耗为主导的煤电与机械等传统能源模式,虚拟能源旨在通过创新、智力资源筹建与低损耗特质,继而触发产业多元化,构建再循环体系,减少高碳能源消耗,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建立绿色生态文明,是现代经济持续性发展与生态环境改进双赢的一种新型产业经济链模式。

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内容产业链在其主导的价值链、企业链与供需链等关联性中,其资源的纯粹性与产业的多元化始终贯穿其间:基于移动媒体网络、在线实时通讯、超级链接、楼宇多媒体、触摸媒介、数字动画、数字杂志等媒介技术,创立以拟像、交互和共享为标志的新经济模式,构建起创意产业,信息产业,传媒产业,娱乐产业,旅游产业等经济产业链,其全面渗入的领域包括数字动漫,平面设计,网络游戏,展览展示,广告,咨询业,旅游业,远程教育等整个社会公众媒介系统。

一、时基传输与眼球经济

2001年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眼球经济”,其阐述的重点着重于后工业时代,资金、信息、知识、资本和劳力的供应都已十分充足,而一种潜在的稀缺资源正浮现水面,这就是注意力经济中的消费者的注意力。从其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稀缺资源的配置与有效利用已成为当今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时基媒介”基于光纤光缆传输,超越了传统时间与空间的划分,在其时间的革新中促成了“时间即事件”概念的形成,同时也成为“眼球经济”可能性的平台基础。

时基媒介以跨越时空界限而聚合信息,时间成为其媒介采样、传输与回放的唯一价值参照,由时间引发的媒体自身之内、媒体与媒体之间的实时同步,其中的数据流层则蕴含了极其庞大的服务层,因为在面对多个媒体数据流,通过相应的时间同步方案,保证各个媒体信息能够按照规定的次序出现持续性的传递给用户,进而有效删减了中间繁琐的应用环节来聚合大众的初始感受力。信息已成为一种“景观”(居伊・德波Guy Debord),它裂变了生产方式与消费意识形态,商品已成为一种景观性的意识形态之消费。

由时基传输带来的信息实时共享,一方面瞬息万变的信息不再受时间性的限制,使得大量的影像、咨询、声像、动画等由服务器向客户终端实时性、持续性传送,用户可以于第一时间内网罗来自全球众多的共传、共享资讯。另一方面就是对空间概念的革新,实时共享使得现代都市生活成为一个重叠的“U”型世界,因为其链接与传输方式已完全“扁平化”了,中间繁琐的交替应用环节被彻底消解,由广褒地域空间所引发的时效性秩序也不复存在,启动与到达成百倍的缩短,使得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内爆”(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而这正是由媒体本身所引发的各领域之间之界限丧失,价值爆于媒介自身。

因此,眼球经济不再受传统经济模式中关于主动与被动,即主客体之间的限制,并已潜入当下人们普通经济生活之合理授权。资本利益价值将最大化的集中在时基媒介之中,如今天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微博、手机频道等代表数字媒体上的所有资产,其中包涵了物质性实体产品与创意衍生性虚拟产品,进而达成注意力经济之受体与资产提供之主体之间合理换。而其时基传输价值链源头将引发企业链的链锁反应,如平面设计与创意规划生成的广告创收;由网络和其他数字平台运营成为生成的服务性消费创收;由中介、导引环节发展生成的信息交流创收;庞大的物流费用;由软件开发以及知识产权投资生成的一系列创收等,“眼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又反作用于原创设计、艺术、传媒、程序编写等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机构的增多,人才传输与专业教育领域的附属产业链的扩张与繁荣,有效增多竞聘岗位,解决了社会的就业问题。所以,以时基传输、实时共享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潜藏着构建新型世界文化产业经济结构与运作模式的强大价值体系。

二、数字动漫的虚拟沉浸

20世纪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在其“拟像(simulacres)”概念中着重阐述了基于媒介革新,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正向拟像、仿真社会加速转变,这并非简单停留在“仿造”层面,而是:缺席已还原为存在,暂存已成为一种常态,虚拟已为一种真实的“在场”,摹本已没有了原本,因为原本已成为了一种“拟像”。新媒体艺术中的虚拟沉浸效能正使得人们生存于某种“拟像”世界当中。“虚拟现实”已成为一种现实。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沉浸通过对人类综合感知系统的重新整合与调配,创建包围式叙述,虚拟模型创建,时空穿越,边缘体验搜索等技术概念化,构建起如奈西塞斯式的“梦想”(异想的可行性)存储数据库,在创造身体生理到心理感知全新包围式体验,实现深沉梦幻沉浸与交互完美体验同时,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实现人与外部客体的深度的交互融合。

那么以虚拟沉浸与交互体验技术为主要“变现”渠道的数字动漫产业,凸显了以媒介自身技术革新促成新型产业经济链的典型案例,同时在国际竞争中已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与文化输出的新兴支柱经济力量。数字动漫产业可以极大的发挥智力创意性价值链,借助各区域各地域的文化属性,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借助区域市场的区间专业化分工、协调以及多维性需求,以虚拟沉浸为体验的头脑风暴、眼球风暴创意为核心,以大众传媒机制载体为合作形式,带动一系列周边产品开发的供需链而成的产业链架构。

就当前动漫产业链案例而言,日本ACG产业链的高端技术与成熟市场确实有目共睹,成为日本的文化输出主要渠道和第二大支柱型产业。虚拟沉浸技术新媒体产业链的构建将如同原子裂变一样引发潜在的巨大经济链锁反应:处于价值链源头的原创设计、形象创作、技术研发、项目策划,作为智力创意能源在建立其形象品牌的同时本身蕴含了源源不断的衍生能力;继而到品牌传播、市场运营、虚拟销售等与大众传媒合作形式,以电视电影、报刊杂志、舞台出版为拉动效应的载体合作,又将引发下面一些列延伸性产业,如公仔玩具、包装装饰、文具书刊、餐饮、邮电、主题服饰、主题公园、产品体验馆等周边产业。英国,法国企业借助虚拟沉浸技术的数字魔力而创作的“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等形象品牌在全球掀起上亿的电影票房同时,与其相关的书籍销售、DVD影像、画册、服饰、食品、网络游戏以及主题旅游产业更是蕴含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利润。

三、交融性的公众渠道

日本艺术家八谷和彦Hachiya kazuhiko于20世纪90年代尝试了人机交互实验作品:“ Inter Discommunication ”,在其作品中八谷和彦设置了两位参与者互带着数据头盔,从数据头盔的显示屏中显示的却是以对方视角所观察到的物象。艺术家借用新媒体技术对图像、声音、频道等交叉叙述与对活动(静止)物象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交互与替换,从语言、风格、形式以及立场等方面提出了影像与空间、环境、视角的融合性问题,并有意于哲理层面对传统上“自我”与“他者”概念进行了交换。

因此,新媒体艺术的交融性概念通过将受众(客户自身)直接纳入到网络化和地域性多媒体虚拟数据库,建立交互性公众产业渠道,如为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空间以及广告创意、产品设计甚至跨领域学科如自动化办公等提供技术与美学上的支撑,另一方面增加了传播渠道的衍生性,如将户外移动媒体、楼宇多媒体、公共客服终端等公共空间声像交互“链接”为一个严密体系,使得城市移动人口生存在这个由多种新媒体平台所焊接的虚拟数据通道(数字社会)之中。因此在产品的宣传与传播过程中,供应商不再以单纯的广告植入而消解消费者理解与接纳之权利,而是通过交互对话的意义发掘;基于交融性中的身份界限的消解,从而使受众作为巨大的需方市场同时也转变为间接的供方市场,彻底改变过去单向度的供需关系进入一种循环互经济的运作体系;拓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即人们在体验与理解中就已经开始“消费”了:“技术即产品”。从这条价值链中又进入对如销售咨询(传播途径)、信息广告(传播内容)、电子制造业(传播技术)、交通(数据共享)、教育(新媒体应用与教学)、旅游产业(都市文化)等多层企业链的有效推动与发展。

在这样一种新型经济网络结构中,没有严格纲目,不再有特权与从属之分,平等的环节与共存关系使其突破了传统的行业壁垒与行政边界,融合了从投资、生产到销售链条中的每一环节,促成其间之“共谋互利”:投资方通过概念创意刺激资本市场的活跃;技术开发商和设备生产商通过“技术即产品”而获取巨大的市场空间;传播运营商可跨越行业壁垒来扩大经营内容;而内容提供商则可寻求更多的产品分销渠道、扩大公众的议价能力。

新媒体艺术虽具有不可比拟的技术与观念上的优势,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与区域性经济体结合过程中将会出现的一些难题,尤其在国内,新媒体技术相较于传统媒介在针对具体应用问题划分与方法论确立方面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创新内容与原创品牌的稀缺,对外来形象与手法的盲目复制;以鲜明的东方形象简单附着西方风格最终沦为不中不洋缺乏民族创意的作品,“华侨文化”制作迹象普遍存在等等,技术的优势与智力概念的劣势强烈反差与尴尬处境使得数字内容产业优势没有尽致发挥。同时由于新媒体艺术与传播渠道磨合的实验性,导致相当部分的创意产品被其他传统传播渠道习惯性的同化,导致后期销售渠道边界模糊,遍布于城市中的新媒体载体并没有发挥其功效,使得数字内容价值无法转换为等效利益,因此与其相联的企业链与供需链诱导出初始性脆弱与相对闭合状态,没有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与衍生。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产业链经济发展探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许江、吴美纯合著:《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熊澄宇著:《新媒介与创新思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加拿大)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陈玲著:《新媒体艺术史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篇5

【关键词】新闻学;传播学;国家智库;关系研究

依笔者之见,国家智库有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之分。狭义的国家智库,是部级的智慧“仓库”;广义的国家智库,则指全民的智慧之库。狭义的国家智库,在其建设过程中,固然必须十分重视精英的智慧,但也不可忽视或轻视草根的智慧。草根的智慧与精英的智慧构成互补关系,前者甚至可以发挥后者不可取代的作用,因而不可或缺。在国家智库建设的过程中,对草根的智慧不可小觑。“周老虎事件”,当是草根智慧得到充分体现的一个经典案例。

当然,国家智库不同于因特网这样的虚拟空间或平台,而当是特定的实体机构。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球共有6603个智库型研究机构。美国坐拥1823个智库傲视全球,中国大陆以429个智库名列全球第二”。有人作了如下解读:“这个数字虽然领先世界,但中国尚没有一个像兰德公司这样的智库,可以如此深刻地影响政府决策。”[1]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国家智库建设,虽已具备了一定基础,但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在我国,国家智库的最大价值是以新思想为党和政府提供重大决策参考。“智”应是新的思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时如是说:“产生新思想正是智库的核心所在。智库的使命是通过新思想来引领决策,智库一定要走在决策前面。”[1]倘若新思想缺失,智库就形同虚设;智库落后于决策,充当“马后炮”,就会失去其存在价值。

凡是重大决策,均关系到国家大计、民生大事。就此而论,国家智库既是为国家服务的,也是为民生服务的。在我国,为国家服务和为民生服务,就其本质而言是相通的。国家智库建设,意义非同寻常。

智库的种类和层级很多。笔者将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视为国家智库中相当重要的一类。这是由国内有关高校组成的创新研究的“联队”,与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智库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关系。

新闻学与传播学参与国家智库建设,在这一方面,有关高校新闻院系的特定机构以及一些新闻传播学者,已早有实践且颇有成效。就学理研究层面说,笔者早几年发表的《论新闻学的学科影响力》一文,所论及的对决策者的影响力,也关涉到该学科发挥智囊和智库作用的内容。而国家智库建设作为一个专门性的话题,被提起并引起各高校新闻传播学者的共同关注,则是新近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好的议题,值得花大力气认真研究。

新闻学与传播学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如何,一定程度上会在已有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及这些中心已展开的研究中有所反映和体现。根据笔者的考察,两学科在各种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和这些中心已经开展的研究中,尚未占应有的一席之地。

教育部、财政部于2013年6月认定了14个2012年度的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没有一个是由哪一个大学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牵头申报的[2];已经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的项目中,没有一个是以研究新闻传播领域中的问题为主的。

据了解,只有南京大学牵头的南海协同研究中心,涉及舆情的部分(南海舆情监测分析与交流),和新闻学与传播学沾了点边;东南大学牵头的中国艺术国际传播战略协同创新研究,虽然与国际传播有关,但研究对象为艺术传播,而非新闻传播、信息传播和舆论传播。除此之外,在高校的协同创新研究中,就再也见不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身影了。

可见,在具有国家智库性质的高校“联队”式的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及其研究课题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地位比较低,只是偶尔充当过配角,尚未充当过主角。

再则,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或重大决策出台前,常会举行座谈会,邀请专家与会,并会听取法学家的意见、经济学家的意见、社会学家的意见,但很少听取新闻传播学者的意见。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新闻学与传播学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地位不高。

以上状况,有待改变。

在国家智库建设的过程中,新闻学与传播学是不是应该占有比较重要的一席之地?

答曰:应该!

笔者认为,理由如下――

理由之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日显重要。

新闻学与现实联系紧密。它是显学,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两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新闻信息传播和其他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涉及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涉及由信息和意见的传播而形成的舆论。具体而论,在可以称之为媒介化社会的当今社会中,传播媒介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联系愈来愈紧密,社会公众对媒介传播的依赖度日增,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巨大,社会舆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心向背和人心聚散,最近若干年来社会舆论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上所述提示人们: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在国家智库建设中两学科应该占有比较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依据。

理由之二:新闻学与传播学对研究对象有着独到的研究。

在国家智库建设的过程中,两学科为什么应该占有比较重要的一席之地?笔者的回答是:不仅是因为研究对象重要,而且是因为两学科对研究对象有着比较深入、独到的研究。凭着对新闻传媒和相应传播媒介及对这些媒介的受众深入独到的学理性研究,应该也可以在国家智库建设中获得比较重要的一席之地的资格。两学科以上述研究为立足点和“看家本领”。其他学科固然也会涉及以上研究对象,甚至也会达到相应的研究深度,但在研究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独到性方面,往往不如新闻学与传播学。

理由之三:新闻学与传播学本身有着贡献智慧和汇集智慧的功能。

此功能源于两学科的研究对象――新闻传媒和其他相应传播媒介――与公众之间广泛的日常的紧密联系。新闻传媒在反映民声、汇集民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发挥优势的抓手是:跟踪舆情、了解民意。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工作,就是日常的调查研究工作,这是搜集民间智慧和获得民智支持的重要途径。新闻工作者所了解和掌握的舆情、民声,是国家智库有针对性地发挥良好作用的现实基础和不可或缺的条件。新闻工作者广泛接触社会各界别、各阶层人士,有着众多的消息源和信息来源渠道,占尽发现、搜寻和汇集民智的各种有利条件。

新闻学与传播学,从学术的角度关注和研究媒体报道过的人和事,关注并研究站在社会发展前列的新闻传播者。这些传播者中的佼佼者,既是优秀的报道者,又是有见地的思想者。两学科致力于新闻传媒与社会的互动研究,致力于新闻信息和其他信息的传播规律研究,致力于当今社会舆论格局和舆情现状及发展态势的研究,从而为国家智库源源不断地贡献自身的智慧。与此同时,它还以汇集民智的方式,向国家智库贡献来自民间的不容低估和忽视的智慧。

接下来的问题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应该如何在国家智库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

就此,笔者的思考结果是――

第一,以我为主主动地发挥作用。

服从协同创新研究的大局需要,新闻学与传播学可以也应该当好配角,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不排除为当主角作出努力。即以我为主,主动地发挥作用,发挥主导作用。是不是应该有这样的勇气:由处于全国第一方阵的高校新闻院系或相关研究基地牵头,通过所设置的社会舆论及舆情研究等类议题,将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调动起来,将高等学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传媒业界等方面的力量集聚起来,展开协同创新研究,发挥其在国家智库中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无数事实证明:随着互联网兴起及发展至移动互联网,社会舆论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掌控舆论的方法已经不那么管用了。时移世易。分析舆情、研判舆情,引导舆论、掌控舆论,已经成为一门包含了许多新内容的大学问。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在国家智库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通过研究重大命题发挥作用。

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中的重大命题,往往也就是国家智库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涉及如下关键词:深化改革,社会转型,核心价值观,自媒体,舆论变局,传播规律,民心向背。新闻学与传播学要紧扣重大命题,在研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现今,改革在深化,社会在转型,社会话语权情况与先前大不相同了。几十年前没有遇到的问题,今天我们遇到了,比如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加入WTO、与国际“游戏规则”接轨;几年前或十几年前没遇到过的问题,今天我们遇到了,比如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比如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全民皆记者”,比如主流媒体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有哲人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动,给新闻学与传播学乃至整个国家智库建设带来了太多急需研究的现象和问题。研究内容常新,对研究者智慧的考验常在。两学科在国家智库建设中发挥作用,正逢其时。

第三,在证明自己实力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新闻学是否有“学”,这是一个常常被问及的问题。一个被视为无学和显得无用的学科,是不可能在国家智库建设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和发挥得到公认的作用的。因此,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新闻学有学、有用。有学、有用,不仅体现于学科所必须具备的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及逻辑框架,而且基于对政府机构的监督作用、对媒体的指导作用、对管理部门的智囊作用、对民众的引导作用。

第四,在发出准确预警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新闻传媒要当好社会的望哨,为人们发出准确的预警,而不是只报喜不报忧,这样方能显现其非同寻常的意义。新闻学与传播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这一点上,两学科与其研究对象之一的新闻传媒有一脉相承之处。而尤其重要的是:要望社会舆情、准确分析研判舆情。发出准确的预警,有些话可能很刺耳、不中听。因此,国家智库建设应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进行,不仅允许而且鼓励智库建设者讲真话、说实话,使之能畅所欲言,避免王顾左右而言他或欲言又止。诚如一位权威人士所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政府和智库间的互动还远远不够。政府应该让智库说话,即使智库说得‘尖锐难听’也必须要说。”[2]而从智库成员和建设者角度来说,则不应看领导人、管理者的眼色、脸色说话行事和出谋划策,而应乐于奉献智慧,敢于直言并对此负责。

新闻学与传播学在国家智库建设中发挥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评估已有政策的得失。

不管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始终必须坚持的。在这一点上,不能有丝毫动摇。但智库建设者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有些规制在过去时代(国门紧闭的时代,计划经济时代,仅有传统媒体的时代)是很有道理、很有必要的;但今天已经是自媒体时代,它们是否依然必须固守不变,这有待认真探讨。例如,遇到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由新华社发通稿。笔者认为:在自媒体时代,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等待通稿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即失去披露真实、权威信息的第一时间,使谣言有空子可钻。况且,几百字的通稿往往不能满足公众强烈的知望。在人人掌中都握有处于移动状态的自媒体语境中,应当允许和鼓励地方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勇敢发声,发负责任的权威之声,回应公众普遍关切的问题,履行主流媒体的应尽职责。

其二,修补现有政策的不足。

国家智库的建设者,应担当起对政策和决策该肯定则肯定、该批评则批评的重任,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智库的使用者、拥有者,应该听得进对现有政策所存在的不足、对执行政策过程中的失误的批评,要特别注意发现需纠偏和修补的地方。智库建设者如果只说恭维话,那么智库的作用就不会大。

其三,建言出台新的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

我们正处于改革深化和除旧布新的时代,新生事物大量涌现。就社会舆论格局而言,其变化异常明显。需要出台一些新的政策,以适应新的社会舆论格局,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趋势。这是国家智库建设中必须有所考虑的问题。

其四,注重为顶层设计出谋划策。

既然是国家智库,就应该体现与国家智库的称谓相匹配的职能和高度,避免缺乏高度和过于琐碎。就新闻学与传播学而言,参加国家智库建设,就应当关注新闻传播、舆论引导、舆情监测和研判、新闻传播管理等方面的顶层设计,为此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自身建设和参与国家智库建设,两者的关系应当如何处理?

应当说,新闻学与传播学肩负着三大任务,即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落实在教学中;学科发展的标志体现在科研上;服务社会涵括多个方面。参与国家智库建设,是第三项任务中的一个子项,系题中应有之义。不同学科,大抵都担负着上述任务,但在担负第三项任务时,能量多寡不等、潜力有大有小。而对于作为显学的新闻学而言,服务社会是其强项。只要把握得当,新闻学与传播学服务社会,不会影响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总而言之,新闻学与传播学学者参与国家智库建设,并不是一味为已有的政策做注释,也不能停留于为现在的做法找依据。学者们将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处于现在进行时态的问题和长远起作用的新闻传播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充分发挥学术智慧的作用。这既可以扩大两学科的影响力,也可以借此从一个重要方面推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如此说来,参与国家智库建设与推动学科发展是并行不悖的,而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更是有利无弊。

参考文献:

[1]金佳玉,魏建国.智库要通过新思想引领政府决策[J].中国经济周刊,2013(18).

[2]http:///htmlnews/2013/6/278761.shtm.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篇6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改进教学 思考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升教学内容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因牵涉面广,加之历史积重等,使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从当前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过多,课程负担过重,课程设置不合理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著名院校都在大刀阔斧地开展课程改革,其特点之一就是优化课程设置。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推行的“新途径”,大胆地对学科课程进行了精简改革,优化和整合了学科课程,大大减轻了教学内容过多和课程负担过重的压力。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着手进行有关课程内容和设置方面的改革。如浙江大学提出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和“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素质、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争创一流”的教改方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人文科学教学,目前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程的优化和整合,不断精选和修订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充分吸收当代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实行多层次的课程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二者统一而不可分。既往课程教学过于侧重意识形态性,削弱其学术性,最终也削弱了意识形态本应具有的力量。因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紧密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和开放品质的内在要求。

二、突出“经典文本”教学,在水中学习游泳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习惯模式就是老师讲解一些概念性理论,学生则死记硬背;相形之下,以“经典文本”阅读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则日趋式微。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像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金刚经》、《坛经》等似乎永不过时地与后人保持着同时代精神对话的生命力,具有感应时代、陶冶人心智的潜能。

正因如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思辨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阅读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是该课程教育教学不可绕过的必经之路与基本方式,也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之一。对此,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已经引起相当的重视,如武汉大学加强原著经典的导读工作,通过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引导学生通读若干经典著作,并规定学生必须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报告,真正使得学生在水中而非在岸上学习游泳。

三、实施“对话”教学,激活个性思维

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育教学,只能达到简单的单项传递,很难激发学生的深思和创新,其弊病与不足已经日益突出。而“对话”教学是将师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从存在论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超越“他”与“我”建立精神上相遇关系的教学,也就是师生间思维上的相互转向、心灵上相互回应的教学;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对话”教学则是一种开放、自由探究的个性化理性思维碰撞,也是对话主体共同参与寻求真知灼见,并在此过程中启动、延伸睿智,培植创新思维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加强“对话”教学,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要逐步改变原先那种“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填鸭灌输方式,大力提倡问题式、讨论等形式的“对话”教学,鼓励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围绕有关问题举行课堂讨论会,这样能够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术的表达、应变等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体验”环节,回归理论本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石是哲学。而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智慧之学,是关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探究生命和存在意义的学问。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增长智慧,启迪思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离不开传授知识、读书和考试等形式,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哲学味较浓的课程来说,要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变为智慧即“转识成智”,还必须有一个“体验”的环节。从某种意思上来说,这个“体验”环节或许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从历史上看,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教学一开始就不是按照实证科学教学的范式进行的,而是特别注重体验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通过演讲和辩论来传授哲学,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精神接生术”,亚里士多德也是与弟子们边散步边讨论哲学问题。我国的孔子更是这方面的典范,《论语》就是他与弟子们对话的结晶。当然,我们今天不能完全照搬先哲们的办法,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现实的哲学教学和类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与哲学本性相背的现象,使得哲学或类哲学理论教学仅限于传授知识的层面,失去增进智慧的本。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既强调理论的智慧性,又强调革命的实践性,两者统一而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体验”环节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由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重从思维、论辩和现实三个方面加强哲学体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论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未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差别,体验到科学的观点、方法,体验到哲学论辩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从根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问题作穷跟究底的思考,从而自觉地运用哲学思维去批判、反思现实问题。

五、利用信息平台,增强教学效果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篇7

【关键词】新媒体 两面性 媒介素养

现代社会,媒体潜移默化地根植于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反映世界的同时又塑造着世界。自1993年因特网上万维网公共服务的首次亮相以来,传媒不再只是属于传者的媒体,它转变成某种更具草根意味和深化民主的东西。新媒体时代就此展开。

一、新媒体传播信息时的两面性

1、可便利获取的海量信息

在这个由万维网创造出的崭新生态系统里,信息由普通民众生产出来,他们想发言、想自我表现;新闻不再只由正式的新闻机构提供,因为互联网上就有新兴的出版工具。科技给了我们工具,可以让任何人以极少花费就成为记者①。同时,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也大幅度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难度。于是,人们获取信息不再仅仅依赖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而是更多地通过家用电脑、平板电脑甚至手机平台,随时随地浏览微博、个人网站以及电子邮件等。

当“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新媒体作出了比传统媒体更加迅速的反应,海量充满细节和现场感的文字、图片、视频在第一时间由许多本身即是灾难亲历者的“草根记者”即时,新媒体逐渐展现出其不可忽视的力量。

2、令人真假难辨的各类信息

“陷入网络泥沼之后,你说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什么。”新媒体似乎已逐渐成为谣言的温床。社会学研究表明,人处于匿名状态时,没有明确的个人标志,不必承担破坏规范的后果,由此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同时,匿名状态也会使人的群体遵从性降低。这两个因素都会降低人的社会约束力,使人更容易从事越轨行为②。而网络正是给公众提供了这么一个具有匿名特性的环境。除去一些心怀鬼胎者故意为之而散布的谎言,部分“草根记者”有意无意的简略化、片面化的文字表达,同样使得真实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或失掉了许多重要的部分;或被断章取义,曲解了某些内容;还有一些信息,被接受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主观态度对原有信息添油加醋、自圆其说,再传播给他人。

二、如何更好地筛选和辨别信息

鉴于新媒体传播信息时的两面性,当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时,当人们的认知水平不再停留在报纸电视上说什么,我们就相信什么时,我们的主观意识甚至逐渐成为了决定事件“真相”的关键。当同一条新闻以不同角度甚至完全相左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各人选择相信的那个形态就成了各人理解中的“真相”。而这个“真相”是否更加趋向于接近事实,其实取决于我们自身。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讲述“真相”不仅是一个道德品质问题,它还是一个对于真实情况的正确认识和严肃思考的问题。这样的观点不仅将真相与理性联系起来,并且暗示了真相只有通过才智才能获得。“理性”与“才智”,同样是新媒体时代寻求真相过程中的关键。

1、保持理性

新媒体给我们带来海量的信息,然而在筛选信息的时候,我们常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对“真相”的选择有一定的倾向性。情绪越大时,往往偏离真相越远。“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很多时候,新媒体时代的我们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被自己的潜在思想意识蒙蔽了双眼,主要表现在:

(1)消极听从主义。听从主义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趋同于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但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随大流,则是消极听从主义。抱有消极听从主义思想的人,在进行信息筛选时,常表现出对权威力量或大多数人观点的认同,而这个“认同”的过程往往是缺少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消极听从主义还表现为对意见领袖的盲目崇拜。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曾提出“群体极化”的概念,他指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将形成极端的观点。”③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面虽然广泛且不确定,但其独特的互动性及信息多元性使得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具有一致性的人进行关注,逐渐形成一个个舆论群体。在这些群体中,消极听从主义者令信息很快产生多级传播,加剧了“群体极化”的发生。同时,一些意见领袖的声音被放大。这时如果意见领袖任何虚假信息或偏激言论,都将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这样的事例在新媒体平台上早已屡见不鲜。

(2)失败主义。失败主义是一种因为认定未来注定失败,而放弃一切改变现状行动的行为方式。与其说失败主义是一种思想,不如说是一种情绪。对于失败主义论者,失败已成为习惯,他们对改变不抱任何信心,就只剩下了“我不相信”这一句话。学者周濂将失败主义者在筛选信息时的行为习惯概括为“两个凡是原则”——“凡是你竭力主张的一定都是假的。凡是我能设想到的最坏的可能性就是真的④。”对于失败主义论者,每当读到新闻报道,不管来自《新华日报》还是新浪微博,他们的第一反应一概都是我不相信这是事件的真相,更有甚者还惯用阴谋论去揣度整个世界。

当一些反映社会不良现象的报道展现在我们面前,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时,几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产生过失败主义思想,但如果这种思想过多地影响到我们进行信息筛选,甚至转变成为一种犬儒意识:“总用一种执拗的怀疑要撕破人道主义的温情面纱”;“总用一种向下的力量要把所有人拉低”;“总用一种更加昏暗的眼神去审视这个原本昏暗的世界”时,失败主义不但伤害我们自身认知真相的能力,还会在信息传播中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3)新原始主义。原始主义赞美原始社会的制度及文化,它以对人性的原始主义为根源,延伸至文化的原始主义、艺术的原始主义、技术的原始主义等。新原始主义在新媒体时代体现为一种对科技、对技术、对第四媒介,乃至一切新鲜事物的批判和排斥。在面对新媒体时代一些产生原因十分复杂的乱象时,持有这种思想的人往往将问题的本源简单归结于新媒体本身,从而对新媒体产生抗拒和不信任感。

新原始主义论者多产生于对技术、媒介了解不够深入的人群中。他们即使身处新媒体时代之中,获取信息的渠道仍是只有几种传统媒介,更有甚者甚至只相信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件,彷如退化回到了远古时代。

2、提高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使用和解读媒介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其中包括了人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⑤。身处新媒体时代,能否从新媒体给我们带来的大量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鉴别信息真伪;能否正确评估信息,都是对个人媒介素养前所未有的考验。

复旦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进行了抽样调查,该调查从“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核实报道能力”四个维度出发,考察了样本的基本媒介素养,调查数据见表1:⑥

根据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除独立思考能力一项外,其余考察项目的平均值均没有达到五级量表的中值,即目前我国公众的媒介素养总体上处于中等偏弱水平。媒介素养的不足,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阻挠我们接近真相的一大障碍。

公众利用新媒体寻求真相通常包括接触媒介、解读媒介和利用媒介这三个主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达到提高每一个环节完成质量的目的。

(1)接触媒介阶段。当我们轻点鼠标,打开一个网页获取信息时,与新媒体的接触就开始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学习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并意识到媒介产生的影响,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加强自律并提高对媒介内容的期盼。同时需要培养的还有我们对信息区分类别的能力,通过掌握不同类型信息的使用语言,而更好地进行信息分析。

(2)解读媒介阶段。接收媒介信息后,我们对看到、听到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真相”的认知往往产生于这个阶段。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中,我们应该能够并愿意在内容理解上做出努力、给予注意力和消除噪音,只有真正理解了媒介内容,才能使所获信息为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注入智慧。同时,无论媒介信息来源有多么可信,对待媒介信息都应该持批判态度,以批判、学习的心态对待媒介可有效防止自我的迷失。在解读媒介的阶段,我们还应格外注意把情感上和理智上的反应区别开来。

(3)利用媒介阶段。利用媒介是指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应该对媒介职业工作者的道德和伦理义务有所理解,具有分析和讨论媒介信息的策略,具备享受、理解和欣赏媒介内容的能力;并发展恰如其分的、行之有效的信息表达、生产才能。在利用媒介的阶段中,我们必须时刻以公民意识的具备为主观条件,以公民精神为核心内容,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保持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与负责,做一个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良民”。

结语

新媒体时代,如何对信息资源善加利用,在信息的海洋中做信息的主人,避免沦为信息的奴隶,从而更加接近真相,不管是从保持健康心态还是从提高媒介素养方面,都对我们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只要怀抱学习与批判的积极态度,新媒体必将成为我们追寻真相的武器,令我们渴望见证真相的双眼得以看穿云雾,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参考文献

①丹·吉摩尔 著,陈建勋 译:《草根媒体》[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③凯斯·桑斯坦 著,黄维明 译:《网络共和国》[M].上海出版集团,2003

④周濂:《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⑤段京肃、杜骏飞等:《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⑥周葆华、陆晔,《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J].《新闻记者》,2008(4)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篇8

【关键词】小班化 互动教学 多媒体教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主动迎合信息化时代教室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积极建设先进、实用的小班化互动教室,在提高师生数字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

1 高校公共多媒体教室的现状

公共教室中除了占据最大数量的普通多媒体教室,还有语音教室、录播教室、远程直播教室、慕课教室等泛多媒体教室,本质上还是属于多媒体教室的范畴。二十年前,人们还在热烈争论多媒体教室的利与弊,反对者认为基于技术的、光放放PPT的多媒体教室,难以取代传统教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多媒体教室基本占领了高校中所有的公共授课教室,鲜有的几间只配备黑板的教室也大多只作为自修教室使用。随着多媒体教室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新兴概念的涌现,智慧教室的概念应运而生。智慧教室,或称智能教室、未来教室,是未来教室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很多高校均已建设了用于试点的智慧教室,但因建设成本高,应用还不够广泛。

2 小班化互动多媒体教室的构建

2.1 建设背景。国内高校中,一般多媒体教室都是在普通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讲台、投影、幕布、音响、计算机、展示仪等多媒体设备改建而来。小班化互动教室是多媒体教室的一种形式,不但具备普通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同时又有一定的智慧属性,在现阶段智慧教室造价昂贵、使用复杂、推广困难的情况下,建设小成本、易使用的小班化互动多媒体教室,无疑成为多媒体教室的有效补充和智慧教室建设的有益探索。

2.2 需求分析。小班化互动多媒体教室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与科学设计的教室环境有机整合,满足小班化分组研讨和交互式教学需求,能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小班化互动教室的需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学系统。包含多媒体中控系统、互动教学平台和屏幕显示系统等。

2)常态化课程录制系统。可录制教师授课画面、教学主机屏幕和学生全景画面,并可根据需要组合成双屏或三屏的单一课程文件。

3)教室环境改造。根据经费情况对教室进行整体或局部改造,改善教学环境和课程录制环境。

2.3 系统构建

因教室较小,为了节约空间,更好的方便教师走进学生当中,教室可采用壁挂式多媒体中控系统。壁挂式多媒体中控系统的通过模块化设计,将中控、电脑、功放、展示仪等设备紧凑的集中起来,设备箱附墙面安装,从而节约了教室空间,物理上达到了去讲台化的效果。其优点是,因模块化设计,设备之间连接点较少从而减少连接方面的故障率,同时某一模块出现故障时可快速更换,便于维护;另一方面,配合无线话筒、激光笔、翻页器甚至同屏器的使用,教师不再圄于三尺讲台,而是可以自由的走到学生当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壁挂式中控也有其缺点,如音响功率较小、音效不佳,教师还很难摆脱讲台上没电脑的使用习惯等,较适合小教室使用。

高校教室中屏幕显示系统使用较多的主要有标准投影仪配幕布、短焦投影仪配电子白板和大屏交互式一体机三种方案,因壁挂式中控系统摈弃了讲台和显示器,为便于教师操作电脑,屏幕显示系统可选用投影仪配电子白板或大屏交互式一体机,两者各有优势。

互动教学平台应有签到点名、上传下发、即时反馈、评测分析等主要功能,平台可软硬件结合,也可为纯软件平台,应能支持ISO、Android和Windows三种操作系统。为保障无线并发使用,教室内可安装适量的无线AP。硬件方面还可以配置同屏器,以便于展示学生的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内容。

常态化录播现已发展较为成熟,本案采用的录播系统主要用于录制普通的课堂教学,以便于教师间的学习研讨或同学课后复习,教师学生双机位,无需自动跟踪。录制的课程自动保存在录播服务器中,师生视需要登陆账号下载观看。

改善教室室内环境,并对声学、光学、布局、色彩等进行适当的处理。教室在环境改造方面大量借鉴国内外设计优秀的教学场所,除了功能实现,更重视环境的舒适与美感,墙面的配色、颜料的选择,桌椅的形状、高度、桌面和搁物架的材质,需经过多方调研和反复论证。课桌可选用带滚轮一体式桌椅或组合式课桌,如梯形课桌可根据教学需要组合成6人桌、9人桌、10人桌、12人桌、15人桌或传统的“排排坐”排列,方便小组讨论学习。可在四周墙面布置一定数量的带磁吸的白板,便于师生随手书画,即时呈现瞬间迸发的观点或创意。

3 结束语

今年的《NMC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指出,“教与学的新形式需要新的教室结构”、“教育环境的设计也开始注重支持基于项目的交互学习,例如特别注重交互学习过程中的移动性、灵活性和其他设备的使用。”小班化互动多媒体教室,脱胎于传统多媒体教室,却比传统多媒体教室更具先进性和灵活性,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化分组研讨和交互式教学需求,拓展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多元化发展,在探索课堂教学环境的再造、教学过程的重构、提升师生底炙匮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等.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2).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篇9

关键词:新闻学;课程思政;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0-4;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2

一、教学目标与内涵

融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使全球的发展与协作呈一体化的趋势,信息环境高度开放,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传媒行业作为宣传与舆论的重地,与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融合型新闻人才,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需求,这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融媒体环境仍有很多问题,媒体环境污染、诚信问题,媒介垄断、外国媒体肆意捏造事实,信息侵犯,谣言四起,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环境与格局之下,如何在提高新闻理论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新闻媒介素养,“软”与“硬”两种实力共同进步,培养高素质的融合型新闻人才成为现阶段高校新闻思政教育的主要要求。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的专业必修课,通过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融媒体意识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立具有“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二、课程思政元素教学实践途径

(一)教学内容

在新闻学概论中因其理论的特殊性与案例的丰富性,更新较快且常与时政内容相结合,故在教学设计中应使用恰当的方式寻找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导”,拓展爱国主义、人文情怀、创新意识,激发新闻学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力。

1.新闻学与新闻事业发展史

新闻活动是人们应对外界变化,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媒介形态的不断更新,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都是与人类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新闻事业发展中科学的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了解到我國新闻事业的灿烂与我国的技术和文明对整个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一份贡献。“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早一个世纪;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明创造,早于后期古登堡发明轮转印刷机,为世界文字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动力支持;中国特色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重要支撑,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2.新闻的特点

在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拥有媒介,却弱化了“核实功能”,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大量不实信息、谣言通过融媒体平台散布开来,这与新闻本身的特点——真实,是背道而驰的。在教学中,从经典的“华南虎”事件、“纸包子”事件讲到2019年“部分字词改读音”等事件,强调其关键性,从这些虚假新闻中学习基础的新闻知识,树立正确的新闻生产原则,坚持真实性导向,反复核实信息源,对所发信息负责,对所传信息负责,对受众负责,客观如实地反映现实所发生的情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诚信待人待物,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坚持理想信念,共创和谐的生活。

3.新闻事业的功能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是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一切功能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新闻事业还具有宣传、舆论引导与监督、赢得利润、提供娱乐等作用。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享世界各地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青年群体过分崇拜西方与外媒,不假思索地完全认同外媒的观点,却排斥我国媒体的宣传报道,例如香港的暴动事件,参与的大部分都是青年人。分析这些报道和事件的具体做法,帮助学生区分传播与宣传,识别外媒报道中的不良意图,理解西方的宣传概念已经“污名化”,换用一些其他的形式代替宣传,莫要无端拒绝我国的宣传报道形式。另外,外国主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的偏颇与不实,特别是涉及少数民族和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他们运用“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等方法,传播了大量对我国产生负面影响的报道。如何帮助学生合理辨析报道中的不实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跟风,不盲从,如何引导利用对外宣传,表达我国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做一名合格的、理性的中国大学生也成为教学中的重点。

同时,举例分析不同时期我国优秀的宣传报道作品,在作品中,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所做的努力和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了道路,带来了希望,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勇敢、勤劳及智慧,应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自信、自豪。

4.新闻的受众

融媒体时代,受众具有普遍性,作为未来新闻从业者的学生,要关注到新闻受众地位的变化,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运用PBL模式(问题驱动教学法)教学,积极引入前沿理论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讲解,例如,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从“把关人”到“守门人”到“寻路人”,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跟受众地位的变化有没有关系,同融媒体发展关系是什么,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在关注地位变化的同时,考虑到时代背景的改变给受众地位带来的影响,辩证地分析问题,创新性地解释与回答。而作为普通的受众一员,要根据变化作出适时的反应,勇于接触新事物,学习新事物。

5.媒介融合的发展与趋势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近期新闻研究关注的重点,在最新一版由李良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的《新闻学概论》教材中,直接把“中央厨房”式的管理模式单独成章,其重要性可想而知。2014年8月,媒介融合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势不可挡,传统媒体的转型势在必行。媒介融合在西方推行较早,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方法,但是推进媒介融合要立足于中国现实情况,解决中国问题,不能生搬硬套,需结合中国实际。

在教学中,选取了两次的讲话节选进行讲解和分析,一则是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我国现阶段的几种风险和应对方法。通过认识这些风险,大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与我国的风险,更要培养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风险意识,问题意识与批判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好学生。

第二则是201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更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多次强调了融媒的重要性,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维护网络安全,在网络空间里凝聚共识,传递正能量,用好媒介,做好媒介融合,最终建立“四全媒体”。作为有专业理想的学生,更是要从专业的角度解读的讲话,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因为媒介与政治是息息相关的,不能脱离政治去谈媒介融合,这是不切实际的,结合我国的媒介融合的目标,在了解世界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的同时,深切地为我国媒介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媒介观,逐渐提升自身的新媒介素养。

(二)教学方法与技巧

1.结合网络智媒新技术,开启多元教学模式

融媒环境下,新媒体与其App的不断开发,新平台和新技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生动形象的有效传达成为关键。新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理论内容居多,枯燥无味,但胜在时政案例颇多,且含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例如,我国的宣传有多种方式,很多县村在宣传国家政策时常用标语、条幅,还有一些地区为了反腐倡廉专门建立了警示基地,但这些地区通常距离较远,学生在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展现,也可通过3D和VR技术,大大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也缓解了教学资源的紧张,拓展教学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課堂后,对于难理解的和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现场答疑,既解答了问题,又寓教于乐,拉近了师生距离,培养学生健全的交往观。还可利用空余时间录制微课,将思政知识点蕴含其中,放入固定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点拨,加固知识点,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

对于教学效果的验收,在课程进行中,采用全新的测试模式,设置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结合的题目形成问卷,每题分数、总分、答案固定,采取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学生可自行检测,查缺补漏;教师也可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分数,观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思政教育能力。

2.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益于知识的主动吸收与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教学主题的不同,可选择主题辩论赛、现场采访模拟、新闻播报与点评等多种形式的课堂与课外活动。增设热门话题的“新闻会”,学生自主演绎与研讨,争取覆盖每一位学生,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与活跃度,理性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中的矛盾问题,洞察社会形态,观察社会冷暖,提高社会自知力和社会的责任感。

3.关注个性化成长,定制个性化课程

全新的融媒体时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对待课堂的态度均有所变化。传统的课堂在既定的框架下授课,单一的教材、内容、形式,学生虽共同完成了课堂内容,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接受程度与需求。在教学中可以多构建板块兴趣模式,通过网络或者学习兴趣小组呈现,学生可以因人而异地选择学习,增加群体课程之外的个性化教学活动,教师进行个性化的点拨。

三、结语

融媒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任重道远,探寻新闻学概论课程中思政元素路径的意义在于,学习新闻学概论课程的学生大多是未来新闻从业人员,肩负着新闻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向社会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责,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基地,更是社会教化的场所,通过专业知识的有效传达,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式引领,做到专业中育人,将专业知识与个人的发展、国家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而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新形势寻找多元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热爱,进而达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收稿日期:2020-3-7

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篇10

【关 键 词】智能手机终端;青少年;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64-03

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独立于传统学习及计算机辅助学习的研究领域,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发展和电子元器件以及电子产品集成度的提高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2011年1月,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继续扩大,截至2010年12月,手机网民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1]如此高的普及率使得人们开始考虑手机所蕴藏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对于学习所带来的良好契机。智能手机终端作为手机中的精英和主力军,更是越来越凸显出其对非正式学习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智能化手机迅猛发展和人们经历了各种社会思潮、大众传媒、商业文化、价值观念的涤荡,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都贴上了“时代话语”的标签。人们的需求呈多元化发散的趋势,尤其是沉浮其中的青少年群体,传统的课堂教学或其他有组织的培训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非正式学习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必不可少的方式。在过去的十年间,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那么今后的10年或者20年,智能手机终端是否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及媒体产业?

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最早提出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可以解释人的很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青少年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喜欢接受新事物,挑战冒险刺激,充满个性特色,崇尚多元文化。在CNNIC的2009年研究报告表明,手机网民的年龄呈偏态分布,10~29岁年龄段分布最为集中,占到整体网民数量的73.2%,这表明手机上网吸引了更多的年轻群体,尤其青少年群体。因此,本文尝试运用该理论来分析和研究青少年运用智能手机终端开展非正式学习的情况。

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2]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狗能够对食物自然而然地分泌唾液,此时巴甫洛夫将食物看作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即US),唾液分泌看作非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即UR),并将两者的关系称为非条件反射;而如果在提供食物之前的几秒钟发出一些作为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即NS)的声响,并持续进行一定的学习和强化,将会使得这个声响转变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即CS),能够使狗单独在没有食物的状况下引起作为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即CR)的唾液分泌,两者的关系则被称做条件反射。食物引起唾液的分泌是先天性的,而后来的声响引起唾液的分泌是个体经历的经验。本实验可简化为如下:

食物(US)=> 唾液分泌(UR)

食物(US)+ 声音(NS)=> 唾液分泌(UR)

声音(CS)=> 唾液分泌(CR)

三、学习理论下非正式学习为前提

据调查,人们在工作中习得的知识有80%来自于非正式学习,而人在其一生中习得的知识也有80%甚至更大的比重来自于非正式学习。[3]2004年,Marcia L.Conner在《Learn more now》一书中提出自己对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概念界定。它描述了个体培养态度、收获价值、学会技能、获取知识的终身过程,其学习来源可能是日常经历、教育影响、他或她环境中的资源,也可能是家人或邻里、工作或娱乐甚至市场、图书馆或大众媒体。非正式学习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获取和传播,知识之间存在的良构和劣构关联,可以帮助学习者拓宽知识面,完善和管理已有的知识架构,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非正式学习通常投入少,成效高,具有成本优势,是正式学习的有力补充和剂,并且学习者还可以成为内容的制作者和传播者,与别人分享知识,体验快乐,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本文所说的非正式学习具有更强的随意性。

四、新媒体下智能手机终端作支持

智能手机终端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信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智能手机终端是网络媒体的延伸。[4]智能手机终端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最便捷的智能手机产品,最贴近人的媒体。

1. 智能手机终端的属性。3G技术可谓是智能手机终端的“催化剂”,以及三网融合战略的推动实施,使得智能手机终端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智能化的终端和新技术也赋予了智能手机终端一些新特性,即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媒介的补偿性、传播的大众化与个性化、传播内容的多媒体性,是对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传播形式的整合。

2. 智能手机终端的技术。3G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推广,网络接入和用户终端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日新月异,千元智能手机终端的问世和开源的Android操作系统也使得人们使用移动网络的门槛不断降低。

3. 智能手机终端的形式。3G技术解决了智能手机终端传输速度和流量的难题,能够处理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博客、流、网络社区、电话会议、电子商务、上网交易、银行结算等多种信息服务,用户可以高速上网获取信息,处理和整合各种多媒体资源,每次存在形式的更新和变化都在不断夯实智能手机终端作为大众媒体的地位。

智能手机终端已经变为以随时随地的移动传播为核心,具有复合媒介的特性,QQ、MSN、博客等网络功能的植入和平移,强大的群功能、娱乐功能、短视频功能和强势推送功能都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智能手机这一形式大有席卷之势,有望成为智能手机终端的终极存在形式。

五、新媒体下智能手机终端非正式学习的研究

1. 条件反射理论的激发作用。青少年有灵敏的嗅觉,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感兴趣,喜欢挑战和新事物,他们就需要通过各种媒介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下面我们就运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来分析这个过程。青少年对信息感兴趣,信息是非条件刺激,这一关系是非条件反射;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终端加入到大众媒体的行列,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智能手机终端传播青少年所需的信息,并经过一定的强化,使青少年体验到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并对手机产生浓厚兴趣和依赖性。作为中性刺激的手机转化条件刺激,这一关系为条件反射。青少年对信息感兴趣是先天性的,是为满足内心的需求,而后来的手机激发青少年产生兴趣是青少年个体经历的体验。上述过程如下所示:

信息(US)=> 产生兴趣(UR)

信息(US)+手机(NS)=> 产生兴趣(UR)

手机(CS)=> 产生兴趣(CR)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智能手机终端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兴趣,是因为今天的智能手机终端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实现智能手机的智能个性化终端,青少年已体验和感受到了手机带给他们的便捷,这与智能手机终端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上述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有别于巴甫洛夫的最后的经典条件反射,因为这一反射是可以长期持续的,手机不是一个空壳子,而是具有多样的附加功能,并搭载各种丰富的信息,这些功能和信息已与手机进行了良好的融合,因此,真正刺激用户感兴趣的是智能手机终端。青少年通过智能手机终端获取的信息大多数是他们在学校和工作中缺少的,并且学校和工作之外的时间是较为零碎的,他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为自己充电和获取所需的知识。因此,通过智能手机终端来开展非正式学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 非正式学习方式的“长尾”效能。非正式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智能手机终端是非正式学习方式“长尾”中的重要一员。智能手机终端自问世以来就吸引着大众的眼球,3G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推陈出新赋予了智能手机终端更强大的功能和影响力,尤其手机智能手机备受年轻群体的喜爱,智能手机终端这一条件刺激的每次功能的突破和改进都激发青少年群体产生浓厚兴趣。

所谓长尾理论,是指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5]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起初手机只是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但是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今天的智能手机终端已成为一款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个性化智能手机产品,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移动性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多信息和工作都是通过智能手机终端获取和完成,非正式学习通过智能手机终端正随时随地悄然发生。

六、智能手机终端在非正式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我们深知青少年的校园课堂之外的学习是碎片化的,智能手机终端的非正式学习也是不连续的、碎片化的。一堂课40分钟的学习,有老师的引导,周围同学一起学,学习者的注意力才能那么集中,若是离开课堂老师和同伴,就很难做到。因此,手机视频或者手机电视就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终端学习的碎片性,制作开发3~5分钟这样的视频短片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尤其是手机互联更能随时随地满足学习者的各种需求。

智能手机终端支持很多二次开发的软件和一些平台的直接平移,基于手机终端的MSN、QQ、社会性软件、博客、微博、手机社区、在线支付和手机上网等这些功能已经实现并大面积普及,并且已经不逊色于有线互联网,尤其是3G推出以后,带宽问题解决以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手机上网的用户规模会超过有线互联网用户。相比之下,QQ已经伴随着数以万计的青少年走过数个春夏秋冬,QQ不断堆砌各种免费服务(门户、邮箱、博客、微博、空间、QQLIVE等)和增值服务(QQ宠物、QQ秀和QQ游戏),这些服务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终端是可以实现的,可谓是“如鱼得水”。借助这些软件和平台传播青少年关注的信息,如社会公共知识、国际动态、娱乐资讯、爱情、生理及性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手机平台推送给青少年,效果要好于传统的方式,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生活中青少年关注的话题很多,青少年喜爱的流行俏皮言论等都是资源,这也需要一支优秀的团队去采集、编排和制作信息内容。通过智能手机终端运作后进行有效传播和合理引导来逐渐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知识素养。因此,无论智能手机终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传播什么信息给什么样的人群,在多样化、互动性的前提下一定要有针对性,使用户从不使用到尝试体验,再到愿意使用,这个过程就表明用户对媒体价值和内容的认同度在不断提升,同时已有资源的整合、平移、共享和云计算概念的资源应用对智能手机终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七、结论与建议

实践证明,传统的课堂学习和书本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非正式学习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伴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凸显在我们日常学习中的重要性,充分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非正式学习能够很好地开拓学习者的视野和知识层面,促进学习者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同时对学习者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升。智能手机终端深深吸引着每一位青少年,是他们更容易接触到的媒体。智能手机终端作为大众媒体的地位逐渐稳固,已经成为青少年最直接的第一交流平台。青少年对新媒体和新信息的掌控能力已经远远超出大众的想象,传统的正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不断开辟的新途径和手段才是当代青少年需要的。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发展和智能智能手机终端为大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和功能。任何一种媒体的出现都会对教育产生冲击,但是都不可能包治百病,不可能完全颠覆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智能手机终端也不例外,先进媒体的出现是为了改善和推进教育,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果。智能手机终端作为年轻群体喜爱的媒体形式之一,就应该充当好这一知识传播的媒介角色,发挥智能手机终端的特性和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打造适合手机平台的传播内容。智能手机得到青少年用户的青睐和认可,社会大众要承担起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手机这一全新媒体的责任,实现娱乐中学习,参与中进步。

注 释:

[1]经典条件反射[DB/OL].baike.省略/view/239054.htm.

[2]匡文波.智能手机终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3]王言根.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