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的财政政策十篇

时间:2023-11-02 17:38:03

宽松的财政政策

宽松的财政政策篇1

材料分析题:2010年是世界各国继续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性一年,也是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今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上总结2009年的财政工作之后表示,尽管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基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很多,2010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请用经济学知识回答:为什么2010将继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济常识中的“国家宏观调控”是高考高频考点,它的落脚点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有难度,为什么呢?因为通常老师重在强调以下几点。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2)不仅要有市场调节,而且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等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是什么?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府行为。在短期中,财政政策主要影响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政府经常通过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操作来影响经济的走向。政府预算支出的状况、预算赤字与GDP的比值、税种与税率的变动等都是理财规划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行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实现的。货币量的增加会使短期利率下降,并最终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再贴现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准利率,其升降将直接影响各类市场利率的走向。同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都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水平。理财规划师判断各种金融工具利率走势的基础就在于根据货币政策的操作对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作出预测。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就调节货币供给这个角度来说,它们的区别在于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系统,运用金融工具,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而财政政策则是通过财政系统,运用财税工具,由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

但是老师重在强调“国家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讲得不到位,导致学生理解不够透彻,不能融会贯通,在回答问题时有困难。

那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呢?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国家(政府)加大通过财政进行国民经济建设和投入,给与补贴增多,减少税收以刺激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财政投入的领域主要涉及教育、农业,以及关键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发行国债等筹集财政资金,拉动国民经济建设,保证我国GDP的平稳较快发展,目的在于保证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和稳定运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以前相比,显得较为宽松。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用的,货币政策涉及银行利率的调节,现阶段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降低了银行存贷款利率,目的在于刺激国民消费和减轻大中企业的贷款压力,保证国民经济的在生产建设和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如2009年前一段我国经济过热,所以央行连续九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减少投资,缓解经济过热情况。近来经济增长放缓,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央行推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这样的政策被称为宽松的。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口锐减,因此要不断刺激国内需求的增长,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保八、拉动内需等都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虽然已经出现,但是势头并不猛烈,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但是由于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因此立即转变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合适的,还要考虑我国就业率的影响。只有保障经济增长才能创造GDP,创造GDP才能创造新增就业岗位。通货膨胀对于货币政策是有影响的,但是也要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

宽松的财政政策篇2

关键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26-01

1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不断密切,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1月5日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申了我国将在一段时间内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的作用,以保障货币供应量的合理增长。国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要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地增长,并在财政政策的配合下,以保证我国顺利渡过金融危机带来经济冲击。

2 正确理解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

我国由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标志着国家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调控方向的重大转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有力保障。具体剖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区别于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背景不同,前者主要适用经济发展明显减速或者即将进入下降周期的经济环境,政策目的在于继续给经济增长的动力,遏制经济下滑,最终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后者则主要在经济萧条或者发生经济危机时候采用,它作为一种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政策的目的在于减短经济萧条或者经济危机的时间,以拉动经济的复苏。此外,后者主要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复苏,虽然前者也强调通过放松信贷管制来增加货币供应量来促进经济增长,但两者之间的宽松程度存在差异,即主要体现在“适度”一词上。

当前经济背景下,我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未出现流动性枯竭的状况,中央银行不必采取完全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有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审时度势,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如果采取过激的调整政策,则可能引发许多潜在的问题,例如,信用过度扩张极易导致资产泡沫,进而影响金融安全。虽然我国前一段实施的从紧的货币政策为货币政策的总量性调控预留了很大的空间,但是政府仍需要坚持审慎原则,力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一致,并采取措施提升市场自我调整的能力。

3 有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路径的探析

有效地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战略意义。面对后金融危机的形势,笔者认为,我国要有效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强化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宏观当局就必须审时度势,不断地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来相应地调整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时滞性,这也就要求国家所推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必须具备前瞻性,宽松的程度要将政策的时滞考虑在内,准确预测宏观经济未来的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虽然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综合考虑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政策的前瞻性有所增强,保证了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但是在特殊的经济形势下,这种政策前瞻性意识尤其需要强化。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对国际经济、金融、资本流动发展状况的实时监测,而且要及时预见、发现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地调整货币政策调控方案,有效地保障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3.2 准确把握宽松货币政策的适度性

我们知道,货币政策强调对宏观经济总量的调节,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实际上货币政策的实施还伴随着一定范围的结构调整。因此,在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过程中,有关当局要把握政策实施的程度。首先,要在审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配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以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正常需求;其次,加强流动性管理。改善流动性管理要密切关注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变化情况,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工具灵活调整,对于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3.3 努力实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工具,任何时候都不是独立,都要寻求一种配合来克服市场的缺陷。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来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之协调配合,着力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当前形势下,只有实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才能最大程度低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才能刺激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总之,当前形势下,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属于明智之举。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强化对政策的前瞻意识,审时度势,推动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宽松的财政政策篇3

缺位下的补位

万物皆有因。QE3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与其出台的复杂背景和深层原因息息相关。作为货币新政,QE3最大的背景是美国大选周期和财政悬崖的交错重叠。在不久的将来,也就是2012年底和2013年初,美国政治上将经历总统大选和国会改选,经济上也面临一道难以逾越的增长鸿沟,用伯南克的话说,就是“财政悬崖”。

2012年底,以2001和2003年减税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美国刺激性长期政策将到期停止;2013年初,2011年美债危机留下的后遗症也将延后爆发,自动支出削减机制将按约启动。此停彼启将带来6000亿美元的财政支出减少,约占美国GDP的4%,虽然财政状况有望改善,但经济增长将突然休克。简单地说,长期财政刺激终止和短期财政拖累显现两相叠加,对美国经济而言是雪上加霜。如果听之任之,美国经济将毫无悬念地在2013年上半年,特别是第一季度再陷衰退,并且是深陷。

尽管危险不言而喻,但目前大多数市场人士依旧相信美国政策层能够在妥协中悬崖勒马,以政策延期、削减打折等形式化解财政冲击。应该说,市场的希望是美好的,一定程度上也有理可依,但笔者以为,在政治周期面前,财政妥协并不容易实现,更可能出现的是货币政策的被绑架和大让步。在显而易见的“财政悬崖”面前,美国宏观政策必须有所作为。但受美国大选和国会改选的影响,加之美国国债上限也可能于2012年底再度触顶,因此财政政策在2012年底和2013年初将进入一段有心无力的真空期,政策救赎只能指望2013年将重选主席的美联储。也就是说,“财政悬崖”和财政政策真空期的重叠致使QE3被政治绑架。从某种意义上看,新出台的QE3更像是美国大选周期导致的财政政策缺位状态下,货币政策被迫提前补位。

功效难再

如此背景之下,QE3会对美国经济起到多大的刺激功效?尽管前两轮量化宽松表现优异,就像在前不久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会议上,伯南克在演讲中指出,截至目前,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带来了3%的GDP提振、增加了200万个就业机会,但笔者认为,QE3的功效恐将大不如前,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从政策背景上看,QE3是被政治绑架的货币政策。缺失了独立性,其政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市场很容易忽视一点,QE3与前两轮量化宽松最大的区别在于危机背景的不同。从次贷危机到债务危机,危机的关键已从流动性缺失变为宏观信用缺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强项在于激活市场流动性,而非挽救宏观信用和刺激实体经济,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成功很难在QE3身上简单复制。

另一方面,从政策传导路径看,QE3并非万能药。前两轮政策经验显示,量化宽松主要通过降低长期国债收益率、提升市场流动性、降低折现率、提振股市、刺激消费来产生扩张性影响。但目前美国经济的情况是,前两轮量化宽松已通过上述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前期作用的积累本身已经让这些传导路径渐趋拥堵。在当前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美国股指收复2007年末以来跌幅、美国居民消费倾向大幅提升的背景下,QE3能够产生提振作用的空间较小。国际投行经济学家对QE3刺激效果的预期中值仅为0.2个百分点,甚至不如iPhone5可能带来的0.33个百分点的预期激励。

QE3对美国经济提振微弱,对世界经济的刺激功效就更加微乎其微。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萎靡不振、新兴市场突然乏力的背景下,QE3被市场和媒体推上了神坛,全球市场对它翘首以盼。QE3不过是货币政策里的一种选择,金融市场却对它寄予了相比于其他政策工具的超然期望。市场的期待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仅仅是恐惧危机、恐惧衰退、期待复苏、期待救赎的非理性反应,并不意味着QE3一定能够力挽狂澜。

利大于弊?

既然QE3出台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刺激功效可能大幅弱于预期,那么对中国经济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近来坊间较为流行的一种言论是:QE3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值得强调的是,世异时移,前两轮量化宽松的影响已经沉淀,这实际上改变了QE3产生作用的经济环境和物质基础。在笔者看来,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QE3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未必利大于弊,原因不一而足:

首先,QE3对汇率的影响未必全然有利于中国出口的反弹。QE3正式出台,美元指数恐将进一步走弱。由此,QE3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偏向于升值方向,对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影响偏向于贬值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欧美经济复苏的状态和中国对美国和欧元区今年以来的出口情况看,对于当前出口汇率弹性较小且潜力不大的欧洲,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可能是有利的;而对于具有出口提升潜力的美国,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恰恰是不利的。

其次,QE3借由全球资产配置效应带来的资本国际流动未必有利于中国经济。很多市场人士分析,QE3创造的全球流动性会借由全球资产配置效应流入中国,进而改变当前国际资本流出中国的不利态势。但在前两轮量化宽松期间还是亮点的新兴市场在QE3时期已经光芒不再。如此背景下,QE3引发的全球资本再配置未必会像前两次那样以新兴市场为主要流向。即便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可能也不会有太大几率流入实体经济,反而更可能流入虚拟经济,这将使中国房市调控的博弈更趋复杂。

此外,QE3可能带来的供给冲击将让滞胀风险加大的中国面临政策尴尬。从中国经济状态看,QE3的危险指数要比前两轮量化宽松还要高。站在当下看未来,中国实体经济在“滞”方面的压力难以轻易化解,而“胀”方面的走向更可能是向上。在滞胀风险加大的背景下,QE3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更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供给冲击,恐使政策应对陷入两难困境,即同一政策在不同方面的影响恰恰是正负相伴,通过政策搭配实现稳增长、控通胀、去泡沫、去杠杆等多重目标的难度大幅加大。与此同时,在欧洲央行、美联储甚至新兴市场央行都不断行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确立的背景下,中国政策的有所为又是顺应全球趋势、优化政策博弈的需要。有所为但难作为,QE3给中国带来了潜在的政策尴尬。

宽松的财政政策篇4

2013年1月22日,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发表联合声明,为了摆脱通货紧缩和促进经济发展,将从2014年开始实施每月定期购入资产的“无限期”货币宽松措施,并制定2%的通胀目标。

量化宽松是否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影响贸易相关国家?对此,在G20峰会上,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予以否认。他认为,日本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是为了尽快摆脱久困日本的通缩现状,配合日本央行制定的2%物价上涨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并非要诱导日元贬值。

无独有偶,美国的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推出数月后,再次推出了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国和日本两个重要经济体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很多专家担心会导致“货币战争”。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在2012年10月表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走软,从而带来了引发一场竞相贬值的“货币战争”的威胁。在伯南克的领导下,美联储已经将其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到了3万亿美元以上,并将基准利率压低至接近于零的水平。

但也有多位国际财经组织领导人表示,围绕“货币战争”的争论“毫无根据”且“徒劳无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认为,当前经济复苏并不平衡,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这在客观上就会带来某种“紧张”,如部分发达国家指责新兴市场国家“人为使本国货币贬值”。但她认为,近来受到热议的货币战话题毫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表明相关货币基本符合其实际价值。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也认为,目前并没有爆发所谓的“货币战争”,“不排除这是别有用心者为转移视线耍的花招”。他表示,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框架内,不会就货币战议题展开讨论,各国代表还有许多“更为重要的计划”。

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是稳定和解救本国经济,日本与美国都强调这一理由。而关于是否会殃及他国,两国都坚决表示,这是对全世界有好处的。伯南克在G20会议上为美联储的宽松行为辩解,“如果(宽松政策使)美国经济复苏,世界经济也将从中获益。”

中国经常被美国指责为“汇率操纵国”,对于两个大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中国财长朱光耀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金砖国家要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注意其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即主要发达国家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多位专家反对量化宽松政策,认为这是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根本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策略。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家鲁比尼发表文章称,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加强,原因是新出台的非常规政策所致。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洲中央银行、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瑞士国民银行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一直致力于不同形式的量化宽松政策措施。日本银行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之中,旨在增发货币,压低汇率,提高出口竞争力。从目前情况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积极效果日益衰减,副作用越来越大。

美国《华尔街日报》社论批评美联储等发达国家央行过度使用超宽松货币政策,称这种做法是“货币民族主义”。文章称,美国和日本接二连三地抛出量化宽松已殃及多个经济体,一些国家央行被迫放松货币政策,以避免本国货币过快升值。七国集团2013年2月12日发表了关于汇率的声明,一边逃避责任,一边希望稳定全球货币市场,结果却引发了更大的混乱。

汇丰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在《金融时报》撰文称,世界其他地区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危及欧元区。如果日本成功地实现了日元进一步贬值,美国继续印钞,英国央行在短期内不再追求价格稳定,而奉行一种新的促增长战略,那么风险就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去年在稳定欧元区货币体系方面取得的成就将功亏一篑。

宽松的财政政策篇5

赤字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的结合是美国救市和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来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效果最佳。通常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会导致利率提高,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但量化宽松政策购买国债,会维持货币市场的低利率,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同时增加对经济恢复将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条件下,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和投资陷阱等因素,私人投资和消费不振,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效果一直不佳,甚至还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也不断上升。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政府就通过采取扩大支出、减税等系列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小布什时期的经济刺激计划和金融稳定计划,以及奥巴马执政时期的两次经济刺激措施。2008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总额达15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2008年9月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倒闭,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的金融风暴,2008年9月20日布什政府提出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布什的金融稳定方案只是应对金融危机的第一步,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政府最庞大的开支计划。为了刺激和巩固美国经济复苏,降低失业率,2010年9月奥巴马政府又推出第二轮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一系列的金融稳定和财政刺激措施,增加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债务水平和财政负担明显上升。2008年9月30日美国政府债务总额突破10万亿美元,2009年9月30为11.91万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率达到83.4%,2010年9月30为13.56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上升到92.7%。

而美国政府债务总额在今年的5月16日触及14.29万亿美元的法定上限,如果国会不能在8月初之前提高债务上限,有美国国会议员提出,如果和共和党无法在8月4日首个偿债窗口到来之前就提高美债上限达成协议,则“美国政府应暂缓偿还即将到期的美国国债利息”,这被美化为“技术性违约”。

不会出现“技术性违约”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美国的财政政策处于关键时期

如果债务上限不能提高,美国债务将会出现违约(或者出现所谓的“技术性违约”),对美国国债的安全性美元的国际信用的打击将是巨大的,全球市场也会出现比欧债危机更大的金融动荡。

首先,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将被下调。此前,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警告,如果美国债务上限未能在8月2日或财政部设定的最后期限前上调,美国债评等将被置于负面观察名单中。4月18日,国际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将美国长期信用评级前景从“稳定”调降至“负面”。并且,如果美国不能在8月15日到期时支付票息,或如果8月4日到期的300亿美元国库券不能全额被偿付,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还会被进一步下调。

其次,如果美国国债违约,美国政府的国债利率可能会迅速上升,债券的融资成本也会增加,总体的市场利率都将会明显上升。在美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市场利率的上升将会影响美国经济恢复。

再次,美债的局部违约将会引发金融市场的极度动荡和恐慌,美元会随之大幅度贬值,欧元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先例。美国的财政问题不是该不该提高债务上限的问题,而是如何把提高债务上限和减赤目标相挂钩,这也是两党争执不下的主要原因。

显然,这是一个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的平衡和协调问题;提高债务上限是短期问题,是美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减赤是长期问题,共和党人希望以提高债务上限为条件,促进减赤目标,这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也是政治利益的博弈。美国提高债务上限是必然,关键是与什么样的减赤目标相配合,这也是美国政府必须要做的。然而,考虑到经济复苏不振和2012年奥巴马面临总统大选的压力,奥巴马政府很难在减赤目标上迈出较大的步伐。

近期有报道称美国国会正讨论为跨国公司汇回海外盈利提供税收减免,如获得通过,将吸引7000亿美元资金回流美国。但是,即使如此。也未必能够有效刺激经济。目前美国直维持低利率政策,借贷成本非常低,市场流动性充足,美国在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消费和投资信心难以恢复,现今的市场缺的不是钱,而是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之所以实施到今天效果一直不佳,主要原因是缺乏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启动QE3的可能性仍然较高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于6月底结束,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继续扩张,截止2011年6月30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经扩张到29034亿美元,而在2007年12月27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只有9256亿美元,扩张了约3.14倍。而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仍然较高美国将会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美国不会很快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即使不重启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也不会迅速收缩臃肿的资产负债表,相反,美联储会维持以往购买债券规模不变,继续用到期债券资金购买国债,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维持低利率政策,而这从最近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也能够看出这一点。

当然也不排除美国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能,这要视经济形势变化而定。最近段时间仍然是一个观望期和敏感期,任何经济数据的恶化都会催生新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并且伯南克直认为美国的通货膨胀不会大幅度上升,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有利条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货币政策决策与财政政策明显不同,财政政策往往要通过立法程序,经过议会的多轮讨价还价,有时还要不断修改细节才能获得通过,美国政府提高债务上限就面临这样的问题,而货币政策无须经过议会的繁琐程序,也无须复杂的计划和协调,决策程序简单,实施迅速。再加上伯南克直没有承诺不重启新~轮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或变相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仍然较高。

宽松的财政政策篇6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决策会议上决定,在此后6个月内购进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相关证券和1,000亿美元“两房”债券,此举标志着美联储正式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拉开了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序幕。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决定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每月750亿美元的进度维持8个月从市场收购长期国债。照此计算,美国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规模虽然不及第一轮,但总规模仍将高达6,000亿美元。

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收购长期政府债券和长期公司债券改变货币存量的结构从而增加流动性的非常规扩张性货币政策。美联储希望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刺激国内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以加速经济复苏的步伐,然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自推出以来却备受国际社会的广泛诟病。有学者认为,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流动性短缺,所以,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开错了药方;有学者认为,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全球流动性泛滥和全球竞争性货币贬值的根源;有学者认为,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与邻为壑的做法,既损人又不利己。对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前后美国私人部门的消费开支和固定投资的比较研究显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没有刺激美国的消费,更没有刺激美国的投资。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国际市场上与美元相关的资产如贵金属、石油、粮食、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美元双边汇率与有效汇率均显著贬值,根本原因就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全球美元流动性泛滥。

一、消费和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一国的总产出由国内居民消费(c)、国内投资(I)、政府净支出(G)和净出口(X-M)四大因素构成,即:

GDP=C+I+G+(x-M)

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四大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存在很大差别,如日本的经济增长主要由消费和净出口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美国的经济增长则主要靠消费和投资拉动。

表1描述的是2000-2009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度增长率和不同要素对实际GDP增长的贡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居民消费与国内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居民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从2000-2007年美国的居民消费一直能够解释四分之三的实际GDP增长,尤其是经济衰退的时候,居民消费对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就更加显著。国内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虽然呈现一定的波动性而不太稳定,但从长期考察,它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是正的,部分年份,国内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比如2004年,国内投资就拉动美国实际GDP增长了1.55个百分点,占当年实际GDP增长的43.42%。政府开支虽然历年一直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但贡献的份额不大,而且受业已存在的庞大债务规模的约束,美国政府难以通过扩大政府开支来拉动经济增长。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净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由负转正,必定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年份,美国不可能希冀通过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更不可能通过增加净出口来加速美国经济的复苏。(2)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美国的居民消费和国内投资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失去了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2008年和2009年,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出现逆转,居民消费和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政府开支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负转为正。但是,政府开支和净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动能显然是有限的,实际上2008年美国的经济已经停滞,2009年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倒退。(3)既然消费和投资出现了问题,而且消费和投资的问题还导致了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就有必要出台应对政策,刺激居民消费与国内投资,抑制经济衰退和加快经济复苏。

在经济政策层面,刺激居民消费和国内投资既可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以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或者采用两种政策搭配的组合。但是,2008年美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已经出台了7,8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没有太大的操作空间。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2008年年末,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达到5,820.46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当年财政赤字/GDP比率达到6.5%,是国际公认安全标准的两倍,债务余额/GDP比率达到70.0%,超过国际公认安全标准。2009年年末,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又进一步扩张到7,5617.36亿美元,当年财政赤字/GDP比率上升到11.2%,几乎是国际公认安全标准的四倍,债务余额/GDP比率上升到83.9%,超出国际公认安全标准三分之一。美国的政治体制也限制了美国政府进一步扩张财政政策的实施。美国的政府预算必须同时得到国会参政两院的批准,而几乎每一次国会和白宫之间都要对预算规模讨价还价,尤其是补充预算,讨价还价就更加激烈。上一次7,800亿美元的紧急救市资金,还是由财长保尔森在国会下跪后才放行的,而且,国会已经强调,那将是“最后的晚餐”。因此,奥巴马政府已经很难实施无节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转而只能依靠扩张性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层面,因为美国早已放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所以,美联储无法采用第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自2007年7月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不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到2008年11月,美联储已经将联邦基金利率调减到已经无法再低的0-0.25%,所以,美国也无法实施第二项扩张性货币政策。美联储只剩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收购长期政府债券和长期公司债券释放流动性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了,这就是美国出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基本背景。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居民消费和国内投资造成了显著冲击,为了使经济返回正常轨道,美国必须重振消费与投资。在财政政策和利率政策陷入困境的背景下,美联储选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客观上讲也是无奈之举。然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药方有效吗?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国内居民消费

长期以来,居民消费一直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如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够刺激消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联储投放的流动性能够转化成消费开支,那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就能够达到美联储的预期。遗憾的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带来美国国内居民消费的预期增长。

资料显示,2000-2007年,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呈现持续、显著的惯性增长。2000年第一季度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为66,830亿美元,此后,在2001年第一季度突破7万亿美元,在2004年第一季度突破8万亿美元,在2005年第四季度突破9万亿美元。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不过,次贷危机并没有立即改变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的增长态势,只是降低了它的增速,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的扩张一直持续到2008年第三季度次贷危机升级成国际金融危机后才告结束。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出现峰值,为107,020亿美元。将2008年第三季度的数据与2000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在这段为期35个季度的时间内,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增长了60.1%,平均增速为1.4%。

采用统计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2000年第一季度到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模拟,可以得出一个最优拟合线性方程,方程式为:

Yt=1111.6t+63619(2000年第一季度,t=1)

拟合优度为:R2=0.9882

我们有理由认为,如果没有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2010年第三季度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就应该达到111,416.8亿美元。但是,国际金融危机显然改变了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的运行趋势,2010年第三季度,美国的实际居民国内消费开支只有102,854亿美元,比趋势值差不多减少了10%。

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二季度,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出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负增长,在美国的历史上,这种状况并不多见,它足以表明金融危机冲击的严重程度。2009年第三季度之后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有缓慢的复苏,但我们认为这种复苏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美国消费需求的刚性使然。在本世纪初的美国经济衰退中,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说明了美国消费需求刚性是显著存在的。可以认为,2009年第三季度之后美国居民国内消费开支的增长是前期压抑的消费需求刚性形成的恢复性增长。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通过扩张流动性刺激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但数据显示,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美国的居民消费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增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并不直接进入居民消费,而是进入金融体系,因此,美联储的流动性扩张只有通过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扩张才能刺激居民消费的扩张。但是,消费信贷的规模是由商业银行提供消费信贷的能力和意愿、居民消费消费信贷的能力和意愿共同决定。显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联储释放的流动性只能扩大商业银行提供消费信贷的能力,而商业银行提供消费信贷的意愿由金融市场的信用环境约束。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美国的信用环境严重恶化,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目前银行贷款违约率超过7%,是正常情况下贷款违约率的三倍。(2)虽然由消费信贷形成的消费一直是美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储蓄也是影响美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金融危机以来,一方面由于失业率上升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导致居民储蓄率上升,所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来美国居民消费的增加缺乏动力。

三、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国内投资

与居民消费的相对刚性比较,历史上美国的国内投资具有显著的周期性波动特征,而且,投资的波动先于经济波动,所以研究经济周期的学者一般都将国内投资作为领先指标,有学者干脆将美国的经济周期描述成“投资周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国内投资仍然显示出周期性特征,但是,金融危机后美国国内投资的严重衰退似乎已经超出了经济周期能够解释的范围,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美国国内投资季度数据能够说明新世纪美国国内投资变化的上述特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国内投资的影响。

上图显示,2000年第一季度,美国的私人固定投资为16,720亿美元,2000年第四季度,美国的私人固定投资为17,429亿美元,它是前一轮美国投资周期的峰值。2001年和2(102年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私人固定投资出现连续8个季度的负增长,2002年第四季度只有16,314亿美元,比2000年第四季度下降了6.4%。不过此后几年,美国的国内投资快速恢复,而且一直持续到2007年第二季度,持续了18个季度。2007年第二季度,美国的私人固定投资出现新的峰值,为22,821亿美元,几乎与次贷危机同步。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的私人固定投资出现新一轮逆转,但下降速度不大,2007年第四季度的私人固定投资为22,479亿美元。

对2000―2007年中32个季度美国私人固定投资进行统计模拟,可以得出一个趋势方程,方程式为:

Yt=246.9t+15083(2000年第一季度,t=1)

拟合优度为:R2=0.8187

我们认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私人固定投资的刺激调整是无效的,主要理由有三:(1)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并没有立即引起美国私人固定投资的复苏,相反,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美国的私人固定投资又出现了持续四个季度的下滑,而且,较严重的“高台跳水”就出现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之后的2009年第二季度。(2)2010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的私人固定投资虽然有所恢复,但这种恢复是在私人固定投资已经收缩了四分之一之后才出现的,与其说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成绩,还不如说是证券市场术语中常提到的“触底反弹”。(3)2010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私人固定投资反弹的力度有限,显然不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庞大流动性推动的结果。2010年第三季度,美国私人固定投资仍然只有17,687亿美元,它只有危机前2007年第二季度峰值的77.5%,更只有当季趋势值25,697亿美元的68.8%。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私人固定投资之所以无效,主要原因也在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联储投放的流动性并不直接形成私人固定投资,而是进入金融体系,如果商业银行在获得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后增加工商信贷规模,则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够刺激投资。但是在目前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几乎不可能将获得的流动性转化成工商信贷,因此,美国政府如果希望投资复苏,就应该在治理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上下功夫,而不是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滥发货币。

四、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全球流动性泛滥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联储释放的流动性没有也难以刺激美国的消费与投资,所以,美国不可能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来复苏美国经济。2009年4-12月,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为10,500亿美元,2010年

1-11月,美联储用同样的方式释放的流动性为6,500亿美元,因此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期间,美联储总共释放17,00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是改变金融体系持有的货币结构,即将银行体系中缺乏流动性的长期资产置换成具有高流动性的短期资产,因此,如果美联储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17,000亿美元能够形成美国国内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供给,那么,美国的货币结构就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即货币供应层次中的M1和M2会显著增加,而M3和M4会显著减少。但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来,美国货币层次中的M3和M4确实在显著减少,但M1和M2并没有相应地增加。

阅读表2,我们能够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常情况下,美国狭义货币的年均增量还不到700亿美元,广义货币的年均增量约为3,000亿美元,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的货币投放显然严重超过了美国国内对流动性的需求。(2)2008年一年,美国新增的流动性至少能够维持两年市场对流动性增量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2009年和2010年美联储应该减少而不是增加货币投放。(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联储投放的美元只有一小部分形成美国国内的流动性,即使按照广义货币计算,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增量之和也只有4,541亿美元,它只是同期美联储17,000亿美元货币投放的四分之一,它能够解释为什么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仍然出现通货紧缩、经济衰退和失业高企,所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无效的。(4)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联储投放的美元中没有形成美国国内流动性的部分,绝大多数已经溢出美国金融体系,变成国际游资,并通过乘数和杠杆作用被无限放大,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引起全球商品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具体而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六大市场产生了影响:在国际贵金属市场,由于避险资金和投机资金的大规模涌入,黄金价格连创历史新高,目前已经达到1,400美元/盎司,白银价格的涨幅更甚,目前接近30美元/盎司,是三十年来的最高记录;在国际石油市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的经济衰退,全球石油需求并没有显著地增长,但是由于国际游资的冲击,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经超过80美元/桶;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小麦、棉花、有色金属、煤炭、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都显著上涨,已经造成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输入性通货膨胀,而且全球通货膨胀预期还在持续上升,强化了全球经济未来走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楼市成为国际游资冲击的重点,比如中国香港和泰国的楼价就因为国际游资的冲击超过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出现了显著的楼市泡沫;在全球证券市场,美国的道琼斯、标准普尔、纳斯达克三大指数,日本的日经指数,英国的金融时报指数,法国的CAC指数,德国的DAX指数,香港的恒生指数都已经回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部分甚至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全球外汇市场,美元对几乎所有货币的双边汇率都显著贬值,尤其是美元对亚洲国家货币如日元、韩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等货币的贬值,已经严重冲击了这些国家的经济运行。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反映美元汇率综合变动的美元有效汇率指数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的2008年年末还有101.02点,此后波动性下行,到2010年10月,已经只有91.52点。也就是说,金融危机以来,美元汇率差不多下降了9.4%,显然,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显著强化了美元下行的态势。随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我们有理由认为,美元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贬值。

五、简要结论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由于美国经济的问题不是流动性的问题,所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消费和投资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增长。同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联储投放的货币中绝大部分已经溢出美国,形成了全球美元流动性泛滥,对全球经济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冲击。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的两大问题主要是信心不足和信用缺失,美国政府应该在重振信心、重构信用上多下功夫,而不是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

全球美元流动性泛滥对世界经济的显性冲击主要表现在全球贵金属市场、石油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六大市场的持续动荡,它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新兴市场输入性通货膨胀和全球竞争性通货贬值,强化了全球经济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尽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刺激美国的经济复苏无效,但种种迹象表明,美联储不会放弃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在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宣布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12月5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称“在购买完6000亿美元资产,即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后,肯定有可能购买更多资产”。也就是说,美联储在未来还可能实施第三轮,甚至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果说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出于无奈,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效的情况下,美联储仍继续实施这一政策就是对全球经济的不负责任。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在国际热钱不断涌入的背景下会引发通货膨胀,带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巨大压力,美元的大幅贬值还将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实际价值的缩水。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采取了包括限制热钱流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应对国际游资冲击,但仅仅有这些措施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

主要参考文献:

[1]童香英货币职能全视角下的货币国际化:日元的典型考察[J].现代日本经济,2010(5).

[2]王树同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影响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11).

[3]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上海金融,2009(7).

[4]修晶.美元会丧失其主导型国际货币地位吗?[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5).

[5]李石凯.从货币供应量看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J].中国金融,2010(23).

[6]王晓雷.金融危机对美国对外贸易、贸易收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9(1).

宽松的财政政策篇7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日本近日也打开了“印钞机”,而且规模和力度超过了美国。美国财政部的报告说,日本央行的宽松政策削弱了日元,可能加大美日贸易不平衡。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这最多也只能短期奏效。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危险地破坏通胀预期的稳定,以至于推动日本从通缩几乎一下子变成超高通胀。因此,日本人可能认为,政府的目的就是通过降低他们(必须承认确实是不可持续的)储蓄的实际价值,无情地让他们承受损失。如果这让他们恐慌到大规模逃离日元的程度,政策制定者将无从应对,因为他们通过提高利率来应对,就会给公共财政带来灾难。他们甚至可能不得不采取外汇管制。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解释,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的货币宽松措施完全是为了摆脱通货紧缩。他表示,包括央行货币宽松措施在内,日本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国内经济走出由通货紧缩导致的长期下滑趋势,他继续强调,尽管这些措施引发了各种情况,但这些情况并非日本政府的目标。

路透社认为,四年来“四大央行”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主要从本国银行手中购买公债的方式,增加了大量的货币供给。政府的信用卡已几乎透支;众多商业银行持续摇摇欲坠且放贷意愿低下,使得新创造的大量现金仍未引发足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广义货币供给增长。换句话说,迄今为止的电子货币创造——不管是美国、英国直接通过购买公债创设的,还是欧洲央行通过廉价长期贷款所创设的——甚至还不能补上商业银行整顿自身资产、缩减贷款规模所留下的缺口。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文章报道,其实,经济学家或金融界的人士都了解,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量化宽松实质上是在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情况下,开动印钞机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短期来看,实施量化宽松,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有助于缓解市场资金紧缩的状况,刺激经济的复苏;不过,长期来看,却可能留下“后遗症”,一旦经济复苏,投资及消费的信心恢复,市场上过量的资金便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物价大幅上涨。

美元至今仍在国际货币市场享霸主地位。量化宽松政策势必导致美元对世界各国主要货币大幅度贬值。为了抵消美元贬值的效应,世界主要经济体也可能跟着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加剧通货膨胀风险。可见,如果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持续推行,极可能埋下全球通胀的“计时炸弹”。

宽松的财政政策篇8

但本次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基调仍然是2012年的“稳中求进”,强调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这都说明我国经济的长短期矛盾仍然存在的现状已被决策层确认:短期“软着陆”态势虽已呈现,但私人部门自主增长的动能仍然偏弱,而中长期的结构问题仍待解决。

外部形势欧洲债务高企,美国财政悬崖风险依然存在,发达国家财政紧缩等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明年我国政策执行的重心和力度仍将延续去年“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的基本轨道,稳增长仍然是重中之重,总体上偏宽松的宏观政策仍将延续。

预计2013年增长目标维持7.5%。回顾2012,上半年经济失速较多,政策力度也相应较大;下半年经济逐渐企稳,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地放松力度减弱,但财政政策维持扩张的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7.7%左右,略高于年初设定的7.5%目标。今年政府的增长目标首次从之前5年的8.0%下降到7.5%。从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公布的内容分析,我们判断201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维持在7.5%:当前失业情况不严重,但通胀压力也不大,说明近期的7.5%左右的经济增速离潜在增长率不远;同时,在增长连续几个季度下降,政府换届的大背景下,进一步下调增长目标可能影响居民和企业部门的预期和信心,进而影响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但是,随着我国劳动力增长放缓、加入WTO的制度红利消退、以及房地产泡沫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反映长期总供给能力的潜在产出在逐步下行。这一观点已被各方所普遍接受,房地产调控等长期的结构调整政策也必然会对短期的经济增长构成影响,因此,2014年起经济增长目标有可能进一步下调。

城镇化被寄予引领改革厚望。深化改革、扩大消费、调整经济结构是市场对新一届政府寄予的重要期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并强调研究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和路线图时间表。我们分析,在降低行业垄断、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财税改革,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领域,新一届政府将有可能推出实质性的措施。

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改革措施本次被单独提出,可能成为明年扩大内需、深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十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以及“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则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显示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将更加注重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和权利保障。预计明年的城市化推进将首先从户籍改革入手,加快推进农民工就地市民化,扩大中小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农民工就地入籍试点范围。

“稳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确立。2013年,判断经济走势的焦点是政策组合。从会议公报来看,我们之前对2013宏观政策将呈现“宽财政、稳货币”的判断基本成立。

货币政策延续多年以来的“稳健”基调,表示将把握好力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具体的增长指标虽未公布,但我们分析广义货币M2目标增速明年将被设定为13-14%,略低于2012年14%的目标设定和截至今年11月的实际增速13.9%。表明在房地产泡沫依然大量存在、银行惜贷情绪浮现、私人部门对外资产配置带来的资金流出压力、影子银行大幅扩张等诸多内外因素影响下,货币政策同时存在“过紧”和“过松”的压力,货币当局对于明年的货币政策放松仍将非常谨慎。但是,出于稳增长的需要,会议提出“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我们预计明年的新增贷款将比今年8.3万亿元有明显增长,达到9万亿元左右。

关于明年的财政政策,本次会议的表述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我们预计今年实际有效的财政赤字约1万亿元有望实现,明年更将接近1.3万亿元,增加部分相当于今年GDP的0.4%。初步估算,明年扩大的财政赤字规模将拉动GDP增速上升约0.2-0.4个百分点。宽松财政政策对“稳增长”的作用主要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的渠道,将拉动重工业的增速,带动企业逐步进入加库存的周期,对于稳增长的效率比较高。宽财政如果更多体现为结构性减税而非增加政府支出,将有利于鼓励民间投资和消费,避免对私人部门的挤压。因此,明年即将推广至全国的“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本身既是“宽财政”的一部分,也构成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

宽松的财政政策篇9

是欧洲经济状况优于美国和日本,使得欧洲央行迟迟不肯进一步宽松?情况恰恰相反,金融危机后的欧洲经济恢复远逊于美国,甚至一些专家认为欧洲在步日本的后尘,处于“失去的十年”之中。欧美这种经济和政策的反差,突显出欧洲政策的迟钝,欧洲也正在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欧洲央行是金融危机后最早加息的发达国家之一,欧债危机前夕的加息已经完全被证明是个错误,随后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洲经济陷入二次衰退。欧央行行长已经由当初的特里谢换成了德拉吉,被称为“超级马里奥”的德拉吉也无法改变欧洲央行行动迟缓的顽疾。另外,欧债危机逼迫欧洲各国紧缩财政,很难形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互相配合的环境。

实际上,欧洲的通缩和经济的疲软在2013年下半年就已经显现,而欧洲央行直到2014年才下调基准利率。直到CPI真的出现负增长后,才迫不得已推出量化宽松。

同样的药,吃的时间不一样,效果往往差别很大,防患于未然才是用药的最佳时机。同样是量化宽松,美国的效果似乎最好,日本次之,欧洲可能效果最差,因为欧洲央行的迟缓大大拖延了病情,且缺少财政政策这剂辅药。

一旦经济需求疲软时间过长,会彻底改变供给面的条件,使潜在经济增速下降。一方面,长期失业的人会彻底退出劳动力市场,欧元区失业率仍高达11.5%;另一方面,投资的长期低迷会减弱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到这个时候,即使再实施需求面的刺激政策也很难让经济恢复到之前的增长水平,“长期停滞”就可能自我强化。

当初金融危机的重灾区美国最早实施量化宽松,力度也最大,持续了三轮长达5年之久。如今美国却是主要发达国家中复苏最好、最稳固的,美国2014年二、三季度GDP增长分别高达4.6%和5%,失业率也已经下降到5.6%。而且美联储正在筹备加息。当美联储大张旗鼓地实施QE政策时,批评之声铺天盖地,很多专家指责美联储只是在催生另一个泡沫,凯恩斯主义不会获得成功。时过境迁,时间证明当初伯南克的雷厉风行可能是最明智的判断和选择。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尽量推迟财政紧缩的时间,甚至不惜付出“政府关门”的代价。

日本在安倍上台之后也实施了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日元大幅贬值,日本经济一度出现了不错的上升势头。但财政政策方面的不配合,正在让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因为消费税的上调,日本经济再度面临困境,宽松效果比美国已经差了不少。日本在“失去的二十年”中,不乏货币政策的宽松,但财政政策常常唱反调,这是日本政策逊于美国的一个核心原因。

所以,政策不仅讲究对症下药,还必须及时且有持续性。这可能是我们应该从欧美政策差异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经验。日本断断续续的宽松,欧洲和加拿大过早的加息和犹豫不定的政策,都使刚出现复苏苗头的经济被扼杀。

中国这两年的宏观政策虽然在追求对症下药,但行动也相对迟缓,更要命的是缺乏持续性。一旦经济有所下滑,货币会阶段性的宽松、基建投资的力度也会加大;但经济略有企稳,政策则马上中止。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私人投资毫无起色,经济下滑势头未变,政策带来的仅仅是缩小了下滑幅度,拉长了下滑的时间。

欧洲版的量化宽松和美联储的QE3有相似之处,采取的都是半开放的操作方式。一方面,从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每月购债规模为600亿欧元,这一期间累计规模达1.1万亿欧元;另一方面,如果到期后仍未达到欧央行的目标,量化宽松还可能延续。

按照欧元区成员国在欧央行持股比例购买各国公债,机构债将占增加购买资产的12%,欧央行将持有8%的额外资产购买比例,共计20%的购债额度风险共担。也就是说,其余80%规模是欧元区各国风险自担的,发生债务重组时,各国政府自行兜底。

欧洲版量化宽松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扭转欧元区通缩的不利形势。2014年12月,欧元区CPI同比下降0.2%,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通缩。

实际上,通缩的威胁并非欧元区独有,整个发达国家都面临通胀大幅下降的趋势,通缩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2014年12月,美国CPI同比增长只有0.8%,比6月份下降了1.3个百分点,已经远低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英国的CPI同比增速也下降到了0.5%,比6月份下降了1.4个百分点。加拿大通胀水平则下降到1.5%,半年内下降0.9个百分点。日本通胀水平从6月份的3.6%下降到了2.4%,下降了1.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由于消费税的上调,人为抬高了通胀水平两个百分点,如果扣除这一影响,日本已经接近通缩。

油价的暴跌显然加速了全球通胀水平的下降。与2014年年中比较,原油价格已经腰斩。但这不是全部影响因素,剔除食品和原油价格后的核心CPI也在下降。比如美国核心CPI增速下降到1.6%,也比半年前下降了0.4个百分点,英国的核心CPI也下降到了1.3%,半年内跌了0.7个百分点。

主要发达国家核心CPI的快速下降,可能意味着它们的经济需求在走弱,甚至美国也可能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是否会如期在2015年年中加息,会增加额外的变数。最近做出宽松政策的不仅仅是欧洲,日本在2014年底已经扩大了量化宽松规模,加拿大也在1月份降息,英国也在考虑推迟加息的时间。

反观中国,通胀也在不断走低,2014年12月,CPI同比增速已经下降到1.5%,2015年某些月份很可能“破1”。单纯一个国家的通缩可能是独特的原因,全球通胀下降的共振现象就更值得我们警惕了。

通缩的格局一旦形成,企业的盈利前景会更差,债务人的负担也会变相加重,整体上都不利于经济的复苏。过去十年,通胀问题我们经常遇到,治理起来也有经验,而通缩却很少发生,解决起来会更困难。

随着主要发达国家政策纷纷出手,在外汇市场掀起了腥风血雨。美元的强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美元指数已经从2014年5月的79攀升至95附近,创下200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半年多累计升值了20%。

美元强势的主导是欧元的疲软,同期欧元兑美元贬值超过15%,已经跌至1.13附近,也创下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元兑日元则从102上升至118,英镑、澳元和加元这一期间贬值的幅度也在10%左右。

比较反常的是瑞郎,由于瑞士央行宣布取消顶住欧元1.20的底线,瑞郎大幅升值。美元兑瑞郎一度从1.03跌至0.74,最近两周稍微回调至0.9附近;欧元兑瑞郎也从1.2一度跌破0.86,目前回调至1左右。

宽松的财政政策篇10

财政紧缩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显现

奥巴马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总计8260亿美元,旨在稳定经济和增加就业。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加重了美国的债务负担。奥巴马连任期中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操作空间有限,美国财政政策的中长期取向已经明确地指向紧缩。奥巴马在年初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表示,美国的财政政策理念将由“大政府”转向“巧政府”,实行有选择的财政刺激政策,确保对关键领域提供适度规模的资金支持,既要推动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又不增加财政赤字。3月1日,美国政府启动自动减支机制,以削减开支减少赤字。按照计划,2013年将削减约850亿美元支出,今后10年削减支出共计约1.2万亿美元。为避免对经济的过度冲击,未来奥巴马政府仍希与国会协商,以期达成一个更可信赖的中长期减赤综合平衡方案作为自动减支的替代方案。与欧洲国家相比,美财政紧缩幅度相对较小,周期也拉得更长,美经济总体应能承受,不会因此偏离复苏轨道。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美国2013年的GDP将由此下降0.6个百分点,全国将减少75万个就业岗位。

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需合适时机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开始实行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和就业。2008年起,美联储连续10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利率由5.25%降至0~0.25%区间,为历史的最低水平。而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刺激经济增长的传统手段基本耗尽,在经济仍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美联储先后推出4轮量化宽松政策,前3轮共购买2.7万亿美元资产和长期国债。2012年12月,美联储宣布第4轮量化宽松政策,每月采购45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实施第3轮量化宽松政策是推出的每月400亿美元额度,美联储每月的国债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2013年5月,美联储曾放风退出量化宽松,但采取行动应该是个缓慢的过程。如果美国经济加速复苏,就业市场进一步好转,美联储可能最快于2013年晚些时候开始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利率方面,受原油价格走低影响,预计2013年美消费者物价指数将从2012年的2.1%降为1.4%,通胀仍处于较低水平,美联邦基金利率有望维持在0~0.25%区间至2015年。

美家庭收入降低

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2012年家庭收入中值从51100美元下降至51017美元,比2007年的衰退前峰值低8.3%。典型美国家庭的收入按实际价格计算低于1989年的水平,家庭收入连续第5年下降。尽管美国经济规模比2007年的衰退前峰值高出近5%,比2009年的谷底高出逾10%,但收入中值仍在下降,原因是最高收入人群得到了大部分好处,而低收入群体家庭收入停滞,凸显美经济结构性问题。在美联储考虑放缓货币刺激之际,家庭收入增长疲弱将限制个人消费支出增长。

外部风险犹存

欧元区经济在2013年第二季度取得了0.3%的微弱增长,但经济复苏的萌芽主要集中于德国、法国等核心国家,南欧等边缘国家的状况仍较为严峻。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出现放缓之势,加上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搅动全球金融市场,一些新兴经济体出现了股市和债市普跌、资本外流和货币大幅贬值的局面。应警惕新兴经济体动荡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的严重威胁。同时,在欧元区经济复苏仍非常微弱的情况下,若新兴市场增长放缓将拖累美国出口增长。

美经济距全面复苏还有一段路要走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从2008年开始陷入衰退,经济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到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开始步入复苏通道,目前已保持15个季度正增长,持续温和复苏。2013年以来,美多项宏观经济指标向好。美国零售同比增速已经从2009年10月份以来连续46个月保持正增长,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从2009年10月份的69.1%提高到2013年8月份的77.8%,失业率也从2009年10月份的10%持续下降到2013年8月份的7.3%。经过四年的结构调整,美国经济复苏趋势正逐步加强,特别是随着股市上涨和房地产的复苏,财富效应和资产型储蓄的上升能持续地提振消费的恢复。

美经济恢复进程正逐渐稳固,但距全面复苏还有一段路要走。高失业、高负债、高赤字、低增长的“三高一低”问题仍未改善,普通家庭收入降低、产业空心化积重难返、基础设施老化等经济长期结构性问题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