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8 23:22:20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篇1

建立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机制工作汇报

近年来,周口市川汇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川汇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周口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城区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夯实城区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区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新机制,做到“两明确、三加强、建立四项制度”,有力推动了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城区体制落实属地管理

管理机制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运行的基础与核心。

1999年以前,川汇区城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沿用的是“单位负责,条条管理”的管理体制,全市市直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和驻周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市计生委城区科直接管理,1999年由新华街道办事处接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和计生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是:下岗待业人员、失业人员和无固定职业人员大量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区;流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农转非人员和人户分离现象日渐增多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使原来城区的人口和计生工作以“条条”和户籍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依据《国家计生委、民政部、中国计生协关于加快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的意见》,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主管计生工作的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的8个委局和5个街道办事处行政正职为成员的人口和计生属地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以市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两办的名义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城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的意见》、《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明确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围绕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做到“两个明确”。

(一)、明确属地管理对象。

2003年9月,川汇区城区区划由原来的1个街道办事处扩大为5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适时召开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对原新华街道办事处管理的191个公共单位和24个社区居委会按照新的管辖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在划分和交接过程中我们明确规定,所有公共单位无论级别高低,无论单位属性,其计划生育工作均有新的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同时,社区居委会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单位和居民的人口和计生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

街道办事处统一管理驻本辖区的所有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工作、居住在本辖区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承担宣传动员、监督检查、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及综合服务的职能。辖区单位严格实行法定代表人责任制,自觉贯彻执行人口和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服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管理、指导和协调。负责本单位的出生统计、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等日常业务,落实计生奖励和优惠等有关政策和保障措施。

各公共单位的计生工作既要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负责,又要向本系统的主管委局负责。市委、市政府还规定对有政策外生育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一级机构对其下属的二级机构有政策外出生的负连带责任。近年来,先后对8个二级机构有政策外生育的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对其主管的6个委局实施了通报批评和黄牌警告等处理,对单位的正职和主管副职、计生专干分别进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社区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社区居委会是城市的基层组织,也是搞好城区人口和计生工作的落脚点。

新的管理体制建立后,他们按照《河南省城市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规范》的要求,制定了《川汇区创建规范化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方案》,首先在新华路街道通桥路社区开展了计划生育规范化社区试点的创建工作,今年三月在5个街道的所有社区开展了计划生育规范化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达到了“三个加强”。

(一)、加强了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四级人口和计生管理服务网络。街道办事处成立有人口和计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本辖区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每个社区居委会配备计生副主任;住宅小区或者若干个住宅楼组成的楼院配备一名楼院长,担任计划生育宣传管理员;选取计生协会会员、社会志愿者、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低保户等人员担任楼长或门栋长。

在楼院长的配备上,他们做到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参加竞聘者要同时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女性;二是在本楼院居住;三是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四是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五是没有违反计生政策。通过民主推荐、笔试、面试、民主评议、组织考察,5个街道的24个社区居委会配备了480名计生楼院长,并对她们进行了岗前培训,使她们很快进入角色。为了更好地稳定队伍,调动其积极性,市财政每年增拨12万元经费,使24个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副主任月工资达到400元。市人口计生委每年从计生事业费中挤出十几万元,给计生楼院长每人每月发放20元的岗位补贴。

(二)、加强了阵地建设。

他们统一明确阵地创建标准,先后投入资金20万元,对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办公服务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每个社区居委会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宣传教育室(人口学校),具备条件的设立健康咨询室(悄悄话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等。在宣传教育室(人口学校)和康检咨询室设置了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节育、政策法规等宣传版面,在社区居委会和楼院附近设置了固定的人口和计生宣传版面、标语、宣传橱窗和政务公开栏,使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在社区能及时享受到计划生育的宣传服务。

(三)、加强了软件建设。

根据属地管理的要求,他们设计并统一印制了社区楼院人口和计划生育户口登记表,更新完善了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台帐。原来的社区居委会计生台帐是以户口为基准建立的,人户分离和空挂户的问题突出。今年三月份开始,他们逐楼逐户逐人进行排查登记,做到辖区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按现居住实有人员为基准,重新建立社区居委会的计划生育台帐,做到一楼一册,一户一页,并对已婚育龄妇女实行分类管理。

对居住在辖区内无固定职业、失业的以及与单位脱离劳动人事关系的已婚育龄妇女按主管类管理,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出生统计、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等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业务。

对居住在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在职已婚育龄妇女按协管类管理,此类人员由已婚育龄妇女所在单位具体管理和服务,并由单位所属的街道(镇)计生办向社区居委会出具全市统一的《川汇区计划生育管理证明》,工作单位定期向社区居委会通报该职工的生育节育及康检信息,由社区居委会协助单位进行管理和服务。对居住在辖区内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按流动类管理,对此类人员和常住人口一样纳入正常的管理和服务,做到同管理、同服务、同宣传、同考核。

经过4个月的努力,他们共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档案15289人,其中主管类2288人,协管类11669人,流动类1332人。排查出漏档漏管已婚育龄妇女655人,剥离和移交到镇村管理的已婚育龄妇女532人。目前社区居委会达到了“网络队伍建立健全,计生台帐更新完善,管辖区域不留死角,服务阵地温馨美满”。

三、建立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措施

为有效地开展城区属地化计生管理服务工作,他们建立了“四项制度”,实现了日常管理规范化。

(一)、建立定期清查和信息采集制度。

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定期对辖区居民楼院集中入户排查登记,对漏管漏档的常住和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及时建立楼院台帐,纳入管理和服务。楼院长、门栋长每周到所辖居民楼院了解情况,收集人口和计生变动信息。社区居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人口和计生工作例会,收集各楼院的新婚、出生、节育、迁出、迁入、失业、就业、流入、流出等信息,及时变更楼院计生台帐。

(二)、建立信息通报和手续移交制度。

严格落实公共单位与职工居住地社区居委会之间的计生信息通报制度。单位每半年向职工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出具全市统一格式的《川汇区在职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节育康检信息通报单》。对辞职、辞退、除名等脱离原工作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由单位在30日内向社区居委会移交计生管理服务手续,社区居委会接收到《信息通报单》和移交手续后向其单位反馈接收信息。

(三)、建立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制度。

街道计生办固定专职人员分片包段,主要负责沿街门店和较大的市场中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对流入、流出居民楼院和背街小巷的已婚育龄妇女及时上门登记建档,协助街道计生办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查验、康检和催寄康检证明等工作。他们对流动人口全部实行免费办证、免费康检、免费四术、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的“四免一上门”服务。

(四)、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市委、市政府对各市直单位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其内部要建立垂直负责体系和目标责任制。市人口计生委对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计生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分类考核。对纯属农村的永安路、紫荆路街道办事处按照农村的考核方案进行;对纯属城区的新华路街道办事处按城区的考核方案进行;对既有农村又有城区的杜甫路、孝义街道办事处分别按两种方案考核,其成绩按照城区和农村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记分,合并后记入总成绩。

四、几点体会

川汇区城区的属地化计生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一些成绩,他们感到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排除阻力,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推动城区属地化管理机制的进行。为做好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明确了各街道办事处的管辖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市、街道两级财政每年都把城区和流动人口计生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投入到位,将城区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工作责任制,由过去的计生部门唱独角戏,转为“党政牵头、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得以真正落实。

(二)、社区建设是基础。

落实属地化管理与服务机制,关键是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只有加强社区计生网络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确保社区计生工作经费的到位,积极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才能把城区计生工作融入到社区、服务到社区、落实到社区。

(三)、强化责任是动力。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篇2

一、社区人口管理

(一)明确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

1.公安机关是人口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公安派出所负责辖区户口登记工作,包括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更正和暂住登记。

设立集体户的单位和社区居委会应设立专(兼)职户籍协管员,在协助公安机关搞好户口登记的同时,负责对公民申请的户口事项进行核查和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配合社区民警搞好户口核对调查,及时督促居民进行户口登记。

2、根据《山东省暂住人口管理办法》的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暂住人口管理工作。社区居委会设立的暂住人口管理站及配备的专(兼)职户籍协管员,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负责办理暂住人口、租赁房屋登记,定期核对暂住人口,及时上报公安机关暂住人口、出租房屋变动情况。

用工单位、外来务工单位、社会办学单位负责人及个体业主是暂住人口管理责任人,应协助暂管站搞好暂住人口登记。

(二)理顺管理关系,认真履行相关职责。

1、居住在单位集体宿舍的,由公安派出所在该单位设立集体户口簿。集体户口簿由该单位户籍协管员负责保管、保存,公安机关办理公民申请登记的事项时,直接在集体户口簿上进行签注或增撤,单位给予必要协助。

2、社区居委会辖区内居住的家庭户口在“村改居”前已由村(居)委会登记建档管理的,可继续管理并保管档案,设立主户户头。

“村改居”后新纳入管理的部分,对居住集中、自成一院、自成一区或楼群集中的,可在该社区居委会名下设立分户单位建档管理;“村改居”后新纳入管理的零散家庭户,统一纳入到主户户头,与“村改居”前该社区居民一同管理。

3、社区居委会辖区内的集体户、家庭户,统一由公安机关依法行使登记管理权,依照政策决定人口的出、入、登、销,其他组织和单位根据公民申请负责对有关事项提供证明材料,无合法理由不得拒绝。

(三)坚持户口登记管理的原则,适时开展社区户口整顿。

1、社区居民户口管理的原则是: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即居住地登记户口原则,一个公民有几个居住地的,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户口。

2、适时开展户口整顿。社区居委会挂牌成立后,要及时根据社区居委会的区域划分立即开展户口整顿,对居住该社区的人口逐步将其常住户口过户到该社区,以便于社区各项工作的管理。

二、社区治安管理

(一)做好社区实有人口的管理工作。对社区内常住人口(尤其是16-45岁的重点年龄段人口和有违法犯罪的女性)、暂住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健全人口档案,并及时做好各类人口的调查和跟踪考察等日常管理工作,为现实斗争服务。

(二)做好情报信息工作。社区内要建立敌、社情动态信息员,在社区警务室和公安派出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建立健全人口档案,及时掌握社区内敌情、社情动态,及时预防和制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的发生。同时,社区警务人员要建立各类特情耳目,及时搜集信息,帮助破获案件。

(三)做好社区安全防范工作。一是加强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区专职治安联防队伍,并指导带领社区居委会及各驻区单位的治保、保卫人员开展站岗值班、巡逻检查等治安防范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内治安积极分子(楼长、社区党员干部、社区志愿工作者等等)的作用,维护社区治安秩序。二是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广泛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教育社区群众遵纪守法,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三是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调处民事纠纷,化解各类矛盾,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大的案件和的发生。四是积极推广物防、技防措施。动员社区单位和居民安装物防(如防盗门窗、车棚等)、技防(如无线报警器、电视监控等)产品,提高防范能力。

(四)做好社区治安管理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做好辖区内的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租赁房屋、枪支弹药、爆炸、危险物品管理,落实防盗、防火、防治安灾害事故等措施,查处社区内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

三、社区人口与计生管理

(一)明确职责

1、计生行政部门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乡镇(街道)计生办负责辖区机关、事业、社会团体、企业等单位以及工作、生活在本辖区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承担宣传动员、监督检查、组织协调、综合服务的职能,协助政府做好本辖区内所有单位和居民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2、社区内的所有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履行各自职责,企事业单位要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定代表人责任制,抓好本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并承担主要责任。落实好本单位计划生育管理人员办公场所及计划生育奖励、优待等有关政策和各项保障措施。支持、协助和参与社区计划生育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

3、社区民委会按属地管理要求,统一管理驻本辖区机关、事业、社会团体、企业等单位以及工作、生活在本辖区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教育。使居委会范围内常住人员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女性初婚晚婚率、晚育率、计划生育率、流动人口“三率”达到上级要求。

(二)理顺管理职能

1、社区是属地化管理的重要载体,单位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居委会要从根本上摸清社区计划生育底数,解决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界限清、辖区单位清、居民小区清、商业路段清、集贸市场清、辖区人员清、管理对象清、每家每户婚育状况清,彻底澄清社区各类人员的底子。对个体私营企业、居民小区和“社会人”(散住户、商住户、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户分离等特殊人群),社区居委会要建立专门档案,直接纳入管理并将具有常住趋势的流动人口纳入现居住地管理统计。

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招用的临时外来务工人员(18-49周岁)要在15日内及时办理《流动人口婚育状况证明》并到社区居委会登记验证。对本单位发生婚育现象的育龄妇女要在当月上报社区居委会。形成计划生育双向管理的工作机制,使单位负责与社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社区居委会辖区内居住的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在“村改居"前已由村(居)委会登记建档管理的,仍然继续管理并保留档案。“村改居"后纳入管理的原市直单位的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可在该社区居委会名下设立分户单位建档管理;“村改居"后新纳入管理的个体私营企业、居民小区和“社会人”(散住户、商住户、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户分离等特殊人群),与“村改居"前该社区的育龄妇女一同管理建档。

2、健全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在人口与计划生育中不可替代的会长优势、理事优势、组织网络优势、会员队伍优势,形成领导、骨干、群众三结合齐抓共管计划生育工作的生动局面。重视发展社区具有威信、能力、热心公益事业有文化的年轻人为会员,优化会员结构,提高会员素质,按照“便于组织、方便活动、讲究实效”的原则,组成若干个会员小组,使计划生育协会成为覆盖整个社区范围的活动和服务网络,从而推动居民参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依托社区、面向家庭、面向育龄人群,广泛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社区居委会设有婚育新风图书角、计生服务咨询站,定期开展计生科普讲座,发放宣传品,组织计生志愿者编排一些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开展生殖保健服务,“三查”(查体、查孕、查环)服务上门、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指导上门、五期保健指导上门、节育手术后随访上门和中老年咨询保健等技术服务。积极为社区育龄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各种困难和需求,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和援助服务。

四、社区环境卫生管理

(一)明确职责

按照“政府组织,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明确责任,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综合管理。

1、市建设局负责市区综合卫生管理和主要街道、人行道路面、市中心广场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共厕所的卫生保洁,市区垃圾的统管统运,道路两边各单位门前“六包”(包卫生、包绿化、包治安、包规范车辆停放、包清除门前摊点、包铺换人行道)的监督检查。并对城区四环路内所有单位清运到垃圾处理厂的生产、生活、建筑垃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处理。

主要街道有:密州路(东外环—西外环)、兴化路(东外环—西外环)、人民路(诸日路—潍徐路)、繁荣路(诸日路—潍徐路)、东郊街(南外环—北外环)、东关大街(南外环—密州路)、府前街(人民路—南外环)、和平街(兴华路—密州路)、西关街(兴华路—繁荣路)、西郊街(兴华路—密州路)、老母庙巷(和平街—市场街)、沧湾小区步行街(府前街—和平街)、广场路(府前街—市场街)、电视塔东、西侧路段(密州路—潍河桥中间)。

2、市区各单位负责各自院内卫生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门前“六包”。路沿石以上人行道路面,单位、门店不愿清扫保洁的,可委托建设局代为清扫,委托服务费用根据有关规定由委托单位承担。各单位的垃圾原则上由市建设局统管统运,按规定收取一定费用;单位自运的,到建设局办理准运证后,到指定垃圾厂倾倒垃圾,并按有关规定缴纳垃圾处置费。

3、各街道社区居委会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行政辖区除市环卫处管理范围以外的所有路段、街巷、居民小区(已实行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除外)的环境卫生保洁。社区居委会可以采取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方式将各路段、街巷承包到人,落实责任,并加强监督管理。

(二)环卫保洁

各社区居委会在街办有关机构(城建管理所)的管理指导下,按照“扫净、存好、运光”和“每日清扫两遍、全日保洁”的作业要求,达到无马粪,无杂草,无薄膜、纸屑,无漏收堆,无淤泥;不脱岗,不乱到垃圾,不撒漏的“五无三不”卫生标准;负责社区内的垃圾清运,按照既方便居民,又便于卫生管理的原则,根据人口密度,合理布设垃圾点,并将垃圾点上的垃圾负责收集清运到市里统一规划设置的垃圾中转站上,由环卫处统一清理清运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三)属地收费

社区居委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凡社区居委会负责的道路、街巷、居民小区(已实行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除外)的卫生管理,其卫生管理费经社区共建委员会协商同意,在街道的指导下,根据需要由街办城管所和社区居委会负责向辖区单位和居民收取,防止双头收费。

五、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管理

开发建设单位进行开发建设时,必须按照《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向社区居委会无偿提供房屋建筑总面积1%的管理服务用房,否则市建设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有关建设、施工手续。

六、社区物业管理(相关问题)

在实行物业管理的社区,成立在社区居委会领导下的业主委员会,对物业公司及其经营者进行选择、聘用、监督。

(一)明确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

物业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服务性企业,不具有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它只能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

,按照业主的委托管理小区的物业,不能将其功能延伸到行政管理和居民自治领域。社区居委会在本辖区具有法定的服务、管理和指导职能,物业公司应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下开展工作,两者关系不能颠倒。鉴于目前房屋紧张的实际,社区居委会可与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合署办公,由物业管理公司为居委会提供办公场所,挂社区居委会和社区物业公司两块牌子,物业管理负责人原则上兼任社区居委会成员,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二)物业管理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1、依据物业条例制订物业管理办法;

2、审验物业资质和年报工作;

3、组织物业企业争创文明小区活动;

4、培训物业从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

5、查处物业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违法违章行为。

(三)物业管理业务按国家即将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执行。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篇3

一、居委会的职能和机构设置情况:

××街居委会下设设有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治安队等,居委会共有居民人数2892人,总户1510户,在职的居委会干部共9人。本居委会设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是同一人,居委会委员3个。

二、综合档案室基本悄况:

我居委会历年来的文件、资料在未立卷归档之前,除了文书保管之外,其他的干部,各人负责的工作各人保管资料,没有集中专人整理,使文件、资料的查阅、利用带来诸多不便。《档案法》颁布后,原创:居委会领导认真贯彻《档案法》,提高了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加强了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开展了档案工作,收集历年未归档的文件、资料,并进行整理、鉴定、立卷、归档。居委会主任俞兴泉主管档案下作,一九九八年五月成立综合档案室,配备了档案员负责档案工作,购置6套“五合一”档案箱。居委会的档案分为四大类,共1006卷,其中:文书档案176卷、会计档案816卷、声像档案1卷、实物档案3卷。按保管期限划分永久124卷、长期65卷、短期817卷,建立档案日录15册、专题目录3册、有价值的文件汇编3种。

三、开展档案综合管理活动情况:

(一)、领导重视,机构入员落实,制度健全

睦岗镇委党群书记杜伟军十分重视档案工作,亲自挂帅,并多次现场指导工作。××街居委会为了加强本居委会档案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成立了本居委会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居委会主任俞兴泉任组长,居委会委员吴伟丹任副组长分管档案工作,并任居委档案员及负责具体工作。居委会配备了专职档案员1人,指定兼职档案员4人;建立了由本居委会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专(兼〕职档案员、居委会主任等5人组成的档案工作网络;设置了综合档案室。做到了机构,人员落实。此外,根据国家和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档案工作的规定,办法,结合本居委会的情况,制定了本居委会档

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本居委会档案工作有章可循。

(二)、基础业务、符合规范要求

1、完成了2003年以前历年的党政工团、会计、声像、实物四类档案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任务,无积存文件材料。全部档案、资料及检索工具,实行了集中统一综合管理。各类档案案卷质量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标准、规格、式样等符合国家和省的规定。

2、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编制了《××街居委会全宗内档案分类编号方案》,全部档案按照《分类编号方案》,进行了分类编号,案卷的排列编号符合要求。

3、档案保管有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虫鼠、防强光等设施,档案室库整洁,现存档案无霉变、退色、破损等现象。

4、建立了档案管理台帐,档案数量、档案选用及利用效果,档案资料收入、移出有登记。能按上级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统计报表。

5、按照有关规定,己做好向镇政府综合档案室移交合格的档案资料及检索工具的准备工作。

(三)、室库设施,设备齐全

综合档案室,档案用房充足,做到档案库房、办公、阅览三室分开,共投资2.1万元,购置6套五合一规范统一的铁皮档案柜、电脑、打印机各1部以及灭火筒1只、风扇1台,满足了档案工作的需要。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篇4

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体制和机制,切实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进行综合治理,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镇、街道与相关部门、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局观念,按照《决定》的要求,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切实落实《*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区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责任主体考核的实施意见》(金府[20*]13号)。镇(街道)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协调派出所、工商、税务、农贸市场、综治办、人口计生办以及相关村、居委,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经费保障问题。镇、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费要求达到人均1元(按常住人口数计)。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有关部门的职责,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制,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区人口计生委要主动协调公安、工商、劳动保障、卫生、房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作,为强化属地管理提供有效服务,从而形成镇、街道一级政府领导、计生指导、部门配合、村居负责、管办落实的工作新格局。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与源头管理的工作制度

(一)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两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原则,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书”文本,区、镇(街道)两级人口计生部门按流动人口迁入情况与流出地政府签订双向管理协议。

(二)由区人口计生委联系区劳动保障局共同实施流动人口源头管理工作。

1、区劳动保障局指导全区各用工单位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时应根据各单位岗位技术与劳务要求,进行必要的培训。可在外省市委托培训也可在本区劳动技术培训中心安排上岗培训,在开展上岗培训时纳入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作VCD播放)。

2、各镇、街道外劳力管理所督促、检查使用外劳力单位对外来流动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技术、计生等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协助当地人口计生办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管理、服务工作。

3、各使用外劳力单位在录用外来流动人员时,应检查其是否已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到镇外来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办理计划生育验证手续与补办手续(每年验证一次),并及时填写市人口信息个案信息单。

4、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对辖区内使用外来流动人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指导,并进行每季度一次执法检查。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定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六个告知单,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对辖区内使用外来流动人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培训及有关宣传资料的发放。

三、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一门式制度

(一)在镇、街道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办事程序纳入镇、街道社区事务办理中心(镇、街道外来人口综合服务站),实现一站式服务。由区、镇(街道)两级共同投入经费落实一名计划生育协管员。区人口计生委负责提供网络设施,制定工作职责,开展业务培训,发放管理手册,制定考核制度。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具体工作指导,联合执法,办证验证考核工作。

(二)规范流动人口一门式计划生育协管办理事务流程:

1、补办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及验证并现场发放免费药具。

2、采集外来育龄妇女信息,并输入人口信息交换系统。

3、发现外来育龄妇女无计划生育现象及时通报镇、街道人口计生办。

4、在镇、街道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安排,会同外口综合管理服务站定期开展流动人口联合执法检查活动。

5、签订租赁房屋计划生育管理协议书。

四、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实行综合管理和经常性管理相结合

现居住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员会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行综合管理。同时,有关单位对下列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日常性管理:

(一)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雇用的流动人口由用工单位管理;

(二)集贸市场中属流动人口的私营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由市场管理机构管理;

(三)从事各类承包经营的流动人口,由发包单位管理;

(四)在租(借)房屋和旅馆居住的流动人口,由居委会落实出租(借)房主和业主管理并加强检查,对未办理手续的流动人口住户,及时向镇外口综合管理服务站提供信息。

(五)未设居委会的住宅楼群和别墅区中的流动人口,由物业管理部门或小区管理机构管理。

(六)镇人口计生办会同公安、综治办等部门根据外来育龄人口数据库情况,经常性对流动人口集中生产生活区域开展综合执法与宣传教育。

以上负有经常性管理责任的单位应与所在地人民政府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并接受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监督和检查。

(七)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处罚措施。

对于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的公民、单位组织,将按照《*市外来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理。

五、加强各镇、街道人口信息交换系统数据库建设,实现传统的“人对人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化

推广运用“一办两站(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外来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三级网络(镇、村、组信息员网络)”人口信息采集方法,将外来人口与人户分离人口纳入信息管理网络,掌握外来人员流动底数,开展与外省市及时交换人口信息的网上管理。

(一)推广应用“一办两站三级网络(组信息员网络)人口信息采集方法,及时采集输入育龄人口信息,要求户籍人口信息入库率在90%以上,外来人口信息入库率在70%以上。

(二)继续加强村、组两级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建设,村(居)委会要将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负责全面落实村、组信息员例会制度,明确任务,兑现报酬,畅通计划生育信息反馈渠道,使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实现由“人盯人管理”向“网络化管理”的转化。

(三)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运用计划生育人口信息交换系统及时与外省市进行双向信息查询,收到外省市查询一般信息的,10个工作日予以回复,查询生育信息的,5个工作日予以回复。同时,本镇、街道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外省市通过专网或者电话查询(信息交换不少于20条)。

六、加强外来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分娩点和孕检管理服务工作

(一)流动人口要求在本区医院生育的,须向其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准生证》,并到现居住地镇人口计生办办理《生育联系卡》;各级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对流动人口的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检查时,发现无计划怀孕的,应及时报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并动员其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二)开展外来已婚育龄妇女定期查环查孕工作。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中采取放环措施的对象提供尿验与查环服务,村(居)委会负责组织、通知居住在本辖区内的外来妇女定期接受检查,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督促外来妇女定期将《*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寄往户籍所在地。

(三)对于有用工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的“孕查”工作,可根据管理实际,由镇、街道或居(村)委会与用工单位联系共同配合抓好检查工作的落实。

七、逐步形成基层企业计生工作网络

在全区推广建立私营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采用社会团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参与形式,把加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与促进企业发展、弘扬企业文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基层的企业计生工作网络。

(一)各镇、街道运用统一建立镇、街道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的方法,在原有镇、街道计划生育协会网络的基础上,将工作点拓展到私营企业,凡职工人数在30人以上的企业均设立计划生育理事与联络员1名,各企业的理事与联络员人选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镇、街道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的会长由党委分管书记担任,副会长由政府(办事处)分管领导担任,并按照实际情况聘任1名专(兼)职秘书长,镇(街道)计生协会全面负责开展组建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工作。协会的工作经费列入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经费预决算,以保障协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规范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工作流程:

1、每年用宣传版面、讲座等形式为私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1至2次。

2、开展便民利民活动,主动上门为私企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与再生育申请工作。

3、设立企业计划生育免费药具发放点,形成企业免费药具发放渠道。

4、了解企业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与厂方进行沟通协商,督促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5、了解企业吸纳外来劳动力情况,督促其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时开展上岗培训,并纳入计划生育培训,督促办证。

八、建立奖惩制度,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

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两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举报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或计划外生育的公民,由区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奖励。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篇5

根据市委“查细节、摆问题、找原因、补措施、创实效”活动的具体要求,针对半年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__街道计生办开展查摆整改工作。

一、 存在问题

根据区计生委半年检查的结果,我地区常住和流动人口漏档现象严重,建卡率低,药具随访率低,计划生育整体工作不完善。

二、 整改措施

1、切实加强计生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工作水平。一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计生专干的工作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强化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方式;二是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法律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增强依法管理和服务的自觉性;三是要切实关心她们的工作和生活,解决她们后顾之忧,进一步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

2、夯实基础,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工作方针政策,要不断健全计生信息网络,提高统计质量确保数据准确,对于特殊人群的归属问题要规范管理,对“人户分离,空挂户”落实现居住地管理。

3、计生办人员明确分工。张玉群:负责来信来访、办理二孩生育证、以及全盘工作。周敦华:负责常住人口管理、wis库的卡片录入、做每月的报表、发送常住人口的所有信息。高海英:流动人口的卡片录入、发送流动人口的信息、以及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方芳:负责办理生殖保健服务证、办证发送信息、宣传报道、计划生育协会、药具发放和统计工作。钟晓玲:协助流动人口工作。

4、各社居委用三个星期的时间,分区包干,上门摸底登记,重新建立常住和流动人口信息卡片,计生办开展填写信息的培训。

5、针对半年检查出现的问题,自我反省,补缺补差;制定新的工作制度,由计生办四个成员分别承包一个社居委(计生办工作人员联系点:四牌楼社居委:张玉群,红旗社居委:周敦华,南门社居委:高海英,省医社居委:方芳),

负责重新核对辖区住户卡,及时变更信息。

6、进一步加强计生办的督察作用,每月按时开展辖区内的计生自查工作,并整理成报告形式通报。计生办工作人员每星期要有两个工作日到社居委开展工作,加强对社居委计生日常工作的指导。

7、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社居委严格落实年初与街道签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需按照目标责任达到常住育龄妇女建档100%,流动人口建档100%,如有漏档需承担相应责任。社居委要加强工作团结和凝聚力,在临检前夕,需配合计生专干上门核对,及时变更住户信息。

三、整改结果

各社居委通过三个星期的时间分区包干,上门摸底登记,重新建立常住和流动人口信息卡片,现汇报如下:

1、常住人口

红旗社居委共116栋,共2046户,核对1964户,更改卡片57张,新建59张。

四牌楼社居委共35栋,共1130户,核对1055户,更改卡片45张,新建65张。

南门社居委共44栋,共1410户,核对1380户,更改卡片63张,新建50张。

省医社居委共32栋楼,6处平房,共1462户,核对1390户,更改卡片51张,新建55张。

2、流动人口

红旗社居委流动人口总数253人,新建卡片9张。

四牌楼社居委流动人口总数435人,新建卡片21张。

南门社居委流动人口总数165人,新建卡片23张。

省医社居委流动人口总数152人,新建卡片21张。

本次重新入户登记,我地区常住227栋,共6048户,核对5861户,未核对187户,共新建229张卡片,更改216张卡片,流动人口总数1035人,共新建74张卡片。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篇6

以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深入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着力巩固计划生育工作基础,采用法律、教育、行政、经济等措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逐步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估机制,加快推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确保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争创目标要求

创建市计划生育工作示范镇的主要指标是:

1、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含非婚生育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2、年均期内综合避孕率达80%以上。

3、年均避孕节育全程和生殖保健服务达80%以上(其中包括避孕方法和知情选择率,随访服务率、避孕措施及时更换率、避孕节育不良反应诊治率,不孕不育症诊治率、生殖道感染防治率,发生缺陷一级干预率七项指标)。

4、基本形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理论宣传、群众宣传、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体系框架,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包括党政干部知识知晓率、计划生育干部知识知晓率和育龄群众知识知晓率。

5、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规范落实率达95%以上,无违反国家计生委规定的“七个不准”的行为。

6、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网络系统运行良好,年均信息准确率达98%以上(其中包括含出生统计准确率、计划内出生统计准确率和期内综合避孕率统计准确率)。

7、配齐计划生育专职干部、其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达到标准。

8、90%以上的村(居委会)建成计划生育工作合格村(居委会)即三有:有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或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有专兼职计划生育干部、有计划生育服务室和人口学校;四无:无早婚早育、无计划外生育、无大月份引产、无无措施计划外怀孕;五好:宣传教育好、执行政策好、信息管理好、技术服务好、干群关系好)。

9、财政计划生育经费投入逐年按比例增长,人均10元,社会抚养费全部用于计划生育事业。

10、群众满意率90%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争先创优意识

开展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示范村、先进村、合格村活动,是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两个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我镇开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示范镇的重要意义,不断强化争先创优意识,在“建成全省计划生育工作示范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明确争创目标,落实争创措施,在强化基础,落实职能,发挥政府指导作用,提高村级规范化管理水平上寻求新的突破。全镇90%以上的村、社区(居委会)达到合格村(社区居委)的创建要求。年,全镇95%以上的村(社区居委)达到合格村(社区居委)的创建要求。坚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确保争创活动健康扎实开展。

(二)强化宣传,着力营造争创氛围

全面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及市关于贯彻中央《决定》的意见和精神。通过各级党校、人口学校,加强对各级领导、广大计划生育干部深入宣传开展争创活动的目的、意义、标准和要求,增强各级计划生育干部投入创建,抓好创建的责任性和自觉性。同时,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新修改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全面实施的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橱窗等宣传工具,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重要精神和实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依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范行为和婚育行为,全面履行法律责任和计划生育义务。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到90%的要求,采用多种形式,把党和国家的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宣传到千家万户,进一步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从而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创建、个个支持创建的强烈氛围,使争创活动有一个较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对照争创标准,查找差距,落实整改,突出重点,转化薄弱,促进平衡发展。严格坚持现行生育政策,坚决有效地制止计划外生育,全面落实依法管理。以争创计划生育合格村为抓手,以全面落实村级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为目标,以提高广大育龄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为根本,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强化基础,切实提高村级自控能力。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群众,广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努力推进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避孕节育随访服务、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男性生殖健康、青少年生殖健康等六大工程的实施。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和完善实行“现居住地管理”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理顺关系,建好网络,明确责任,着力提高管理水平。

(四)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切实加强对争创活动的领导,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认真制订争创计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工作目标,逐级分解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实行步步推进。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充分发挥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治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真正形成全社会参与。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创建工作,形成切合实际的创建思路,制定相关的工作措施,并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不断提高创建工作质量。

四、检查评估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篇7

为进一步做好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稳定全区人口低生育水平,根据《关于在推进社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金府办[]53号)的要求,现就在建立社区行政事务村级点中完善计划生育服务制度,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需、通过努力又能解决的问题入手,为群众提供优质、规范、便捷的计划生育服务,不断完善和巩固人口计生基层基础工作。

二、关于对村级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的工作要求

(一)在村(居)委卫生室设置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名称统一为“XX村(居)委会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

(二)村级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的服务人员一般由村(居)委乡村医生兼任。

(三)村级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的服务职责:

1、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

2、开展对新婚人群、孕产妇、哺乳期妇女、更换措施人群、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六个必访”服务。

3、负责本村(居)委的免费避孕药具的发放。

三、关于开展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事务的工作要求

(一)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事务的具体项目:

1、办理免费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申请。

2、受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的申请、登记和年审。

3、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申请。

4、受理独生子女父母年老计划生育奖励的申请。

(二)行政事务的工作分工

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事务职责一般由村(居)委计划生育干部负责落实,如有条件的村(居)委可由村(居)委计划生育干部委托行政事务员承担具体工作。

四、建立来访接待咨询制度,提供群众知情服务。

(一)点内应放置办理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事务所需的小折页等材料,方便群众免费领取;村(居)委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和社区事务办理点应建立群众来访咨询接待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对群众来访咨询应做到热情接待、仔细听取,并安排有关人员耐心解答,认真做好来访情况的登记。

(二)各镇(街道)、工业区人口计生办负责开展对村(居)委人口和家庭计划指导室和社区事务办理点的工作指导,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

附件:关于在推进社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篇8

一、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基本概况

(一)工程规划与总体要求。根据中央和青海省对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工作部署,州人民政府制定了《海西州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有关的政策措施,对游牧民定居工程作出了全面安排。本着科学规划,整体推进的原则,除民政供养对象和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工程及三江源项目中已建设定居房的牧户之外,全州共纳入项目户的牧民10939户(格尔木市849户、德令哈市1094户、乌兰县1151户、都兰县4145户、天峻县3419,大柴旦行委206户、茫崖行委75户)。各地对定居建设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提出指导性、引导性要求:在选址确定上,可以是城镇定居,也可以牧区定居,以城镇定居为主导性意见,最终按群众意愿选定;在建设方式上,主要有城镇小区单元楼、二层小楼、砖混结构平房以及牧区板房等几种形式供项目户选择;在户型面积上,每户建筑面积6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大小不同的三至五种户型可供牧民群众根据家庭经济条件自愿选定,每户建筑面积不得少于60平方米;在建设标准上,对于市县政府所在地建房户,按一般住宅楼的建设要求,达到路、电、上下水道、暖气、电视、电话等配套设施齐全;在公益设施上,城镇牧民小区将规划建设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牧民科技信息中心、体育健身等设施。各地根据不同选址的建设要求,正在制定工程规划。

(二)2009年建设计划实施情况。根据省下达我州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计划2550户,其中格尔木市230户,德令哈市190户,乌兰县210户,都兰县774户,天峻县1100户,大柴旦行委46户。各地按照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群众自愿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具体选址分布为:县市政府所在地定居牧户1795户,占当年计划建房户数的70.39%;乡镇政府所在地定居牧户为740户,占当年计划建房户数的29.02%;牧区定居牧户为15户,占当年计划建房户数的0.59%。定居房屋结构为:砖混结构定居房2535套,占当年计划建房数的99.41%,其中,通路、电、上下水道、暖气等设施的楼房式结构1795套,其他一般性砖混结构房740套;板房式结构15套,占计划建房数的0.59%。总投资为2.34亿元,户均投资9万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1.05亿元,牧民自筹1.29亿元。目前,各地已基本开工建设,大柴旦、天峻县已于5月中旬动工,六月已完成部分主体工程,其他地区6月份相继开工,施工进度较快。特别是都兰、乌兰县政府在财政比较拮据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筹措资金,保证了项目的按期开工建设。

二、项目启动工作的主要特点

州政府根据《青海省游牧民定居工程规划》精神,制定了《海西州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方案》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各地区编制完成了《游牧民定居工程设计方案》。经过广泛宣传动员、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精心选址、科学规划,全州已完成了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并进入了开工建设阶段。我州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高度重视,思想认识到位。游牧民定居点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改善牧民生活条件的重大举措。州、县市和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工作,中央和省、州有关文件下达后,及时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和领会游牧民定居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在牧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映,纷纷表示感谢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团结,维护稳定,全面推进牧区小康社会建设。县、乡基层干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工作,宣传政策,动员群众,为游牧民定居工程的顺利启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县市、行委领导把游牧民定居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乡村,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保证了项目初期工作稳步开展。

(二)精心实施,组织领导到位。为了加强游牧民定居工程的组织实施,州、县市政府(行委)把游牧民定居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别成立了由政府(行委)主要领导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由农牧(畜牧)、财政、发展改革、民政、教育、建设、审计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以及技术指导和协调服务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了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根据《2009年全省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意见》精神,州、县市、乡镇组织调研组,深入实地,走村访户,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在全面了解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牧民居住条件和牧区未来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2009年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牧民定居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模式、建设标准和具体措施。通过初步调查、政策引导等前期工作,牧民群众观念转变较快,下山定居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全州90%的牧民愿意在县城或乡镇牧民小区集中定居。

(三)先行规划,目标任务到位。坚持科学规划,整体推进,逐年实施的原则,根据省州安排,以县为单位,积极编制游牧民定居工程规划和年度工程作业设计,整个工程建设2009年至2013年的规划期内完成。各县市、行委十分重视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工作,年度工程作业设计已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五年工程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各县市、行委紧紧抓住国家启动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有利时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超前谋划、周密安排,决心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实现牧区群众全面定居,牧民居住条件彻底改善,群众收入持续增长,生产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的目标。

(四)分工负责,管理措施到位。游牧民定居工程是一项惠及广大牧民的民心工程,政策性很强,社会关注度极高。各地区高度重视项目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建立了工程责任制,签订了县市与乡镇、乡镇与牧户的项目责任书;有的县还实行县级领导包片、科级干部包村、乡镇干部包户的项目责任制。同时,对于项目户的确定、工程招投标以及资金监管、工程验收、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加强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并建立了初步的运行机制,使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尽职尽责。

三、进一步推进工程项目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切实转变传统观念。搞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工作,要继续做好群众的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是大力宣传实施牧民定居工程的重大意义。项目实施与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激发牧民群众的爱党爱国热情,充分认识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的道理,充分认识只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在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中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道理,进一步提高牧民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二是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牧民群众树立生态观念,了解超载过牧和草场退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充分认识保护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用我国东北地区鄂伦春等民族从巡山狩猎为主走向定居转产的实事教育和启发群众,树立科学发展和长远发展意识。三是教育牧民树立新的聚财增收意识。牧民群众由于受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只有牛羊和草场才是物质财富,只有牛羊满圈才是富裕生活的老观念,缺乏城镇房地产意识,缺乏房地产可以增值、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意识。对此,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要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培育新的聚财观和增收观。还可以通过示范带动作用,组织群众参观已经在县城或乡镇集中定居的牧民家庭生活情况,让他们切身感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气息,介绍牧民进城创收致富的好经验,相互启发,转变思想理念。

(二)科学编制建设规划,推动统筹城乡发展。认真搞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规划,是实施项目的前提条件。各地要继续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在前一阶段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全面了解牧民群众对定居选址、房屋结构、建筑面积等方面要求的基础上,认真搞好各类规划。首选要搞好总体规划。以县市、行委为单位,编制区域性工程规划,明确建设规模和大体布局,基本确定在城镇集中定居和牧区分散定居的户数及建设标准,并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相衔接,明确年度计划及实施步骤。其次要制定小区规划和分区实施方案。今年以来,各地在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于集中在城镇定居的群众,统一编制了千户新村、牧民新村等小区规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标准、服务功能及公益设施的具体要求,为进城群众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每个乡镇也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为牧民定居提供良好服务。第三是游牧民定居工程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衔接。据我州东部各县市的初步调查,大约有80%的牧户集中定居在德令哈、察汗乌苏、希里沟、新源、香日德等主要城镇,总户数预计达到8000户左右,其中,察汗乌苏和新源两个镇将集中定居5000户左右。总投资按每户10万元计算,五年投资将达到近10亿元。游牧民定居建设对于带动城镇建设,促进牧民转移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县市、行委要把为民办好事与加快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游牧民定居工程纳入城镇建设和小区规划,将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讯、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盘考虑,统一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认真落实相关政策,保证项目顺利推进。涉及项目的有关县市、行委及部门要学习领会中央和省政府关于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州农牧局关于海西州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方案的通知》〔西办(2009)43号〕,把定居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件大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兑现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减轻牧民负担。要全面落实国家补助政策,根据全省的统一安排,将国家补助和省配套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认真落实州人民政府确定的州县财政补助资金,并保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防收取各种不合理的摊派费用,加大项目开支,加重群众负担。

(四)切实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和政策效应。各级领导要从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善始善终地抓好项目工作。一是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在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州、县市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指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健全各有关部门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各负其责,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保证项目有序实施。二是抓好工程管理工作。认真落实项目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招标、签订合同、质量监理、检查验收都要实行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管理,把科学的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上。三是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向群众公布投资使用情况,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四是加强对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监察审计部门要及时介入,加强对项目户确定、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鉴订合同、履行合同等主要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保证做到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干部廉政三安全。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篇9

为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全面完成市交服务业各项目标任务,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全镇服务业再上新台阶,特制定2014年全镇服务业工作考核实施意见。

一、考核对象、范围

1、各村(居)委会;

2、镇属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二、考核内容和计分办法

对全镇服务业系统工作的考核,采取百分综合考核计分的办法。

(一)统计工作(45分)

1、村(居)委会、部门、企事业单位,有专人负责抓第三产业发展和统计工作得5分。

2、根据镇政府下达的服务业计划指标,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并以书面材料报镇服务业办公室得5分。

3、实行电脑上报服务业统计报表,并且数据真实、齐全,符合平衡关系、逻辑关系得20分。

每月30日之前上报电子报表,迟报一次扣2分,未报一次扣4分,直至扣完为止。没有安装服务业系统软件的村,可利用电子表格(EXCEL)上报。如不能利用电脑上报报表的,不得分。

4、建立服务业统计台帐,村级服务业统计台帐建立完善,能综合反映本单位服务业发展情况的得15分。

①服务业专业村台帐;②服务业个体大户台帐(标准为年创服务业增加值10万元以上);③个体户花名册台帐。缺一种扣5分。

以上考核以镇服务业办公室对每月上报报表的记载和平时组织互审时考核记载为依据。

(二)计划指标(25分)

1、村(居)委会,镇属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完成镇政府下达的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得20分。

具体计分方法为:

2、村(居)委会,镇属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完成镇政府下达的2014年服务业项目投入,得30分。

具体计分办法为:

各个单项指标考核得分不超过单项基本分的1.5倍。

(三)加减分项目

1、当年建成一个投资达500万元以上的经营性项目(不包括房地产项目),按每500万元加5分的标准进行加分,加分不超过15分。

2、完成新增服务业列统企业任务(列统企业规模:零售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住宿餐饮业年销售额200万元以上,批发业2000万元以上。)加5分。未完成任务,倒扣5分。

3、每完成一个工业企业主辅分离任务的加5分。

三、考核办法

1、考核工作由镇服务业办公室统一负责。考核结果报镇党委会议讨论通过。

2、根据考核结果,全镇67个村(居)委会,按得分高低取前8名为先进单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取前6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3、村(居)委会、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服务业负责人、统计人员在服务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由服务业办公室考核提名,报请镇政府授予“服务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名额原则上总共不超过19人(村、居委会13人,部门及企事业单位6人)。

四、奖励项目

2014年度设综合奖、发展服务业先进个人奖。

(一)综合奖

1、村(居)委会当年考核总得分名列前8名的获综合奖,其中,一等奖,奖金1500元;二等奖,奖金1000元;三等奖,奖金800元。

2、部门、企事业单位。当年考核得分名列全镇前6名的部门获综合奖。一等奖,奖800元;二等奖,奖600元;三等奖,奖400元。

3、工业企业实行主辅分离由工业领导小组落实,每完成一个奖励1000元。

(二)发展服务业先进个人奖

对村(居)委会、部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统计员按考核结果获得的“发展服务业先进个人奖”,由镇政府发给荣誉证书,并予以表彰。每人奖金100元。不能利用电脑或电子表格上报报表的不得评为先进个人。

五、奖金来源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篇10

一、认清形势,明确工作目标和方针

1、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成绩,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口调控体系和计划生育思路与管理体系。全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由于我省人口基数大,人口的高增长量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仍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口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决策。必须以对党和国家、对群众利益、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好。

2、今后十年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末,全省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3.5‰;出生人口素质有明显提高;出生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

3、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工作方针: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党委重视、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各负其责。采取法律、教育、经济、行政等措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作为计划生育主人的地位,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有机结合起来,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三为主”方针,突出重点,抓典型、抓难点,抓人口大县、大镇、大村,加快后进转化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心下移到村(居)委会,走一条县领导、镇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人人参与的计划生育工作新路子。

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4、各级党委、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调动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和考评办法。纪检监察、组织、宣传、计划、教育、科技、民族、公安、民政、司法、财政、税务、人事、劳动保障、建设、国土资源、农业、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统计、工商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及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要进一步明确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计划生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助党委和政府组织、协调、督促、推动各部门落实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5、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尤其是制定有关土地、企业、医疗、社会保障、户籍、劳动就业、城镇发展、教育、财政、税收、工商、扶贫等方面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时,要充分考虑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6、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实行兼职委员单位制度,各兼职委员单位要按照《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单位职责》认真履行职责分工。各地级以上市计划生育部门要按照省的规定实行这一制度,县(市、区)、乡镇要明确计划生育兼职单位的分工职责,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进行考核、检查和监督。

7、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省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工作机制。加强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追究法律、党纪、政纪、经济责任。全面推行计划生育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计划生育案件查处和督办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司法机关要依法打击非法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摘取宫内节育器、假节育手术、假医学鉴定,出具虚假计划生育证明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发挥行政诉讼法在规范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的作用。

8、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要按照《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落实各种奖励和优惠政策。城市独生子女的父母退休时,各地可按当地上一年度的职工年平均工资额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实行计划生育特别是只有女孩的家庭,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土地、培训、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各级政府和涉农等部门要采取小额贷款、项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各种优惠措施,帮助计划生育农户增加经济收入,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各级政府和扶贫开发部门应优先扶持。

劳动保障及其他有关部门要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民政部门要制定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救助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给予生活保障补助。在城市建立并发展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保障制度,在农村继续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等利益导向机制。

9、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在城市,把计划生育工作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将计划生育管理逐步转向社区,推行属地化管理,强化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管理职责。在农村,实行党员、干部包干责任制,继续推进计划生育合格村创建活动,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村”、“文明村”、“五好文明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

10、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各类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等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管理计划生育的责任。

三、以人为本,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11、计划生育和卫生部门要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等共同做好计划生育技术、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坚持现行的避孕节育政策,加强孕前型管理。严禁违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积极稳妥地推进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为育龄妇女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长效避孕措施,提供优质服务,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全面开展对已婚育龄妇女的季度查环查孕及计划生育技术优质服务。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12、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到2005年,全省县级以上服务站(中心)、乡镇服务所实行达标管理。所有的村委会建立服务室并能正常工作。

13、计划生育、卫生、药品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具及性用品市场的管理。发展性与生殖健康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满足群众计划生育和性与生殖健康的需求。

四、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14、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文艺、网络等传播媒介的作用,设立专题,深入开展全民性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宣传。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计划生育夫妇有责等生育观,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进步、文明的婚育观念,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

15、各级党校、行政干部学校、团校要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工作,高等学校、中小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国策教育和青春期科普知识教育。针对不同时期的育龄群众,开展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中老年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

16、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乡镇、村婚育学校和分校。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工作,乡镇、村要办好宣传栏、读报栏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情况公开栏。

五、以村为重点,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17、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把工作重心下移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建立由乡镇(街道)党委书记、镇长(主任)担任组长、副组长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村(居)委会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由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居)委会主任任副组长,配备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具体办法由各县(市、区)制定。建立健全城乡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各级要切实落实协会工作人员和经费,村民小组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小组,使计划生育协会成为计划生育基层工作的重要力量,为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创造条件。

18、加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及时向群众公布各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奖惩政策、管理制度、办事程序等,把辖区内计划生育的有关情况纳入乡镇政务、村(居)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村(居)委会要把计划生育的具体规定写进《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六、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19、按照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出地紧密配合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对外出人员,流出地要做好发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落实节育措施及有关方面的信息反馈等工作。流入地要把流入人员纳入日常管理。公安、工商、税务、劳动保障、卫生、房产管理等有关部门要围绕办证、租房、用工等环节,在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七、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计划管理

20、加强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到2005年,省、市、县、乡镇建立起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全省所有乡镇(街道)逐步配齐计算机。提高各级计划生育部门信息处理的效率,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系统服务和科学决策。

21、改进和完善人口计划管理,充分发挥人口计划的调控作用。计划部门要做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改进计划生育经常性统计工作,规范统计管理,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八、切实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2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的督查内容,进行专题调查和重点检查。各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每年要将本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向省委、省政府作专题报告。超级秘书网

23、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组织、人事、编制、计划生育部门要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特别是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人员、任务、报酬。在机构改革时,应保持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稳定,加强对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

提高各级计划生育干部的工资待遇。各级政府视财力适当提高计划生育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岗位津贴。把计划生育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岗位津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取得《计划生育工作者荣誉证书》并在该岗位上退休的人员,保留其岗位津贴。在乡镇(街道)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专职人员,连续在乡镇(街道)从事计划生育工作每满4年,可上浮一档职务工资。对在计划生育系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部门应按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评聘相应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