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概念十篇

时间:2023-10-30 17:59:24

全媒体时代概念

全媒体时代概念篇1

关键词: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的厘定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自国家与阶级的概念形成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活动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一概念真正产生或者说完全定义,是和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息息相关的。最早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活动概括为“宣传工作”“鼓动工作”等概念。放到国内,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基本将思想政治教育概括成“政治工作”。在1949年之后,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发生了新变化。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率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概括为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准则、政治理念、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针对性、计划性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符合该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及社会思想的实践活动。其研究的基本范畴可以概括为个人与社会方面、思想与行为方面、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方面、内化与外化方面及教育与管理方面。

传媒的概念:传媒其实是传播媒介的简称,当然这是从传播学的范畴去定义媒介。它指的是人类传播过程中运载与传递信息的物体,是连接传受双方的中介物,可以是自然物、人造物或单一的、一系列物体的组合。因此,传媒一词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具有承载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如广播、电视等等;二是指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与传播的社会组织,比如电视台、报社等传媒机构。

大众传媒的概念:简而言之,对大多数人的传播就是大众传播,那么,面向大多数人传播信息的媒介就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面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迅速的诉求,且其地位稳固,拥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明显,能广泛地向社会传播,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可以制造共同话题,增强公众依赖感。

大众传媒拥有其特有的政治属性。政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传媒的所有权结构、传媒的控制以及面临的政策,都说明它与政治之间关系密切。政治属性对传媒的影响包括直接性和不可抗性。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是具体的。所有政权组织都不会放弃传媒,因为控制传媒意味着掌握舆论主导权,传媒能紧紧地将政府与人民联系起来,快捷地传播政治理念,灌输意识形态。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涉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对其概念、功能、目标、内容、模式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大众传媒作为天然的政治传播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然而,我国对这一块进行专门、专项的研究不过二十余年,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传媒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成果也相对较少,而且多就事论事,很少进行宏观、全面的思考。

有学者将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特色的宣传体制刚刚建立的初期。这一阶段主要的传媒手段包括党报、官方文件、广播等等。第二阶段,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西方大国在媒体上处于绝对领导地位,此时我国开启了政治传播的研究,开始着力研究政治、政策的转型,电视成为主流传媒,但互联网也已初具规模。第三阶段,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为主要载体的大众传媒成为主流,其主要特征为政治传播立体化、活动营销化、传播互动化,所以也有人借用管理学的概念,将这一阶段称为政治营销时代。

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书籍主要有李宏、李民合著的《传媒政治》,基于国外有关传媒政治的研究,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传媒政治的概念,确定了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把它作为政治的一个分支学科,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作者详谈了“政治传播”这一概念的历史特点与功能,着重分析了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并阐述了全球化对政治传播的影响。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因此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对“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思考和研究的相关成果。但以美国、英国的学者为代表,纷纷从政治社会、文化、伦理等角度对传媒进行了深刻研究。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输出与媒体领导力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之一,因此各国在政治传播上都投入了极大精力与热情。

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前现代时期,以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演讲、辩论拉开了政治传播的大幕。而政治传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此后,越来越多的政治学学者进入该领域,代替原来数量众多的传播学学者,成为领域主导。

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主要有道瑞斯・A・格瑞贝尔的《大众传媒与美国政治》(第七版,张萍译)。作者提出了美国大众传媒体统的大致特点,以及引起体统变革的政治、经济力量,讨论了当今媒体体统的结构与组织特点。另外,作者大致介绍了大众传媒在美国政治体系中的地位,阐释了政府与大众媒体的相互作用,讨论了媒体的扩张与适度的约束。最后,作者研究了媒体对各种政治形势的巨大影响,特别强调了因特网的重要性与对政治产生的影响。他阐述了影响大众媒体技术进步的社会与政治因果,简要地概括了印刷媒体、媒体、有线电视和因特网分别扮演的政治角色。作者强调,媒体功能与结构的变化,对美国人的政治生活有巨大影响,他提出大众媒体已成为一支强大的社会政治力量,并支持政府加强对其内容的控制。

全媒体时代概念篇2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 [关键词] 网络 第四媒体/媒介 网络媒体 第二媒介时代 “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 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 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 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 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 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美]马克·波斯特 著 范静哗 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全媒体时代概念篇3

【关键词】现代媒体;高中物理;学习体会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多媒体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之下,现代媒体已经成为了辅助学习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证实,要想充分的提升学习效率,就需要积极的利用现代媒体。

高中物理学习的难度较高,知识枯燥,乏味,如果能够科学的将现代媒体应用在该种物理学习中,就可以为高中物理学习注入新的内涵,那么应该如何利用现代媒体来提升高中物理学习的成效呢?

一、利用现代媒体帮助我们理解物理知识的概念

概念是我们逻辑思维最为基本的一种形式,物理学科属于典型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也是科学概念,是反应物质属性的一种思维,物理概念不仅有一般概念共有的属性,还有着独特的特性,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大量物理实验与事实基础上的一门学科,能够深刻的反映出事物的本质。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只有深刻的理解相关概念,把握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才能够真正的学好物理,因此,在物理学习活动中,我们需要主动建立起一种正确的概念,明确概念的目的,对于较为抽象的概念,可以自己使用概括法来分析这些不同概念的共性,再深入的挖掘出其中蕴含的物理属性,待有所了解之后,再使用实例掌握好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但是,物理学科的概念是抽象的,因此,我们在理解这些概念时,需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目前,现代媒体已经在物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教师在采用该种教学方式时,我们必须主动的配合,这对于我们的理解十分有益。

例如,在学习震动的相关概念时,教师就利用现代媒体播放三个实验来提升我们的感性认识,即水平摆动实验、竖直摆动实验与点的摆动实验,播放完鼓励我们积极来实验,此时,我们就要主动的展示自己,在课堂上动手做,在做的同时总结实验的原理与共性,提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概括出几个实验的共同特征,最后再巩固概念,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加深我们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二、利用现代媒体丰富我们的学习资源

物体的规律包括原理、定则、定律、定理等等内容,是物理过程、物理现象在一种环境下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一种趋势与联系。物理概念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形式,而物理规律则是一种客观规律。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内容,物理形象思维的建立必须要建立在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上,要深入的理解这些规律,就需要开展大量的实验,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的实验时间是很少的,为此,教师往往会利用现代媒体来弥补这一不足,此时,我们就要努力的从这些资源中掘取出对自己有益的地方。

例如,在“波的干涉”这一课的学习中,虽然可我们自己动手实验,但是实验的效果并不理想;再如,在电磁振荡实验中,我们往往只能够看到电流表的变化,无法观察到其他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我们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在开展此类学习时,教师往往会应用现代化的实验学习仪器、视频设备与数字化实验平台来进行演示,丰富我们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让我们通过投影机来观察实验过程,这时,我们就要努力观察,多提问,丰富自己的理性认识。

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的进行观察,体会整个实验的流程,思考这一步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下一步怎么做,怎么做能够让实验更加周密;在能够动手演示的条件下,我们需要明确每一个步骤的意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如果存在疑惑,就需要及时来寻求教师的指导,带完全明确后,再进行操作。

三、利用现代媒体来整合物理习题的学习

在高中物理中,习题学习占据着半壁江山,特别是高三复习课中,题目难度大、内容多,我们学习起来十分的吃力,因此,教师往往会利用现代媒体帮助我们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知识网络,再将这种知识网络应用在解题过程中,在学习时,我们要努力跟随教师的脚步,梳理好这种网络。

在课后,我们要积极的利用多媒体学习资源,选择一些典型性的例题来练习,练习完成后与正确答案进行对照,如果存在疑惑,就要及时请求教师的帮助。

例如,在“电磁定律”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会制作出包含相关规律、概念与定律的PPT课件,播放每个知识点的同时引入一道习题让我们来解答,这些习题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既要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也需要遵循我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在解题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的方式进行,以小组的形式来分析物理状态、物理情景以及物理情景,在我们讨论完成后,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并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展示出物理状态、物理过程以及物理情景,这样,我们在学习起来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这不仅可以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还能够帮助我们梳理知识,提升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益。

大量的学习实践都证实,将现代媒体应用在高中物理学习课堂中可以有效激发出我们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探究式学习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将课堂效益充分的发挥到最大化。在学习时,我们要主动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的实现物理学习的优势互补,将现代媒体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分析,主动的来解决问题,坚决拒绝做课堂的旁观者,紧紧跟随教师的思路来完成学习,不懂就要问,只有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 陶玲曼.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必修课程学习整合的策略探究[J].宁夏大学,2013(04).

全媒体时代概念篇4

[关键词]主旋律 意识形态 传播效果

每一个时代,都有历史发展的主潮,因而也就有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精神,每一个社会,都有自身的价值系统和理想参照;而每一个民族,又都有自己的精神信仰和传统风范……。概而言之,每一个社会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都要宣扬和传播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文艺作品,由于其突出的形象性情感作用,往往成为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良好媒体(其实,任何艺术,哪怕是通俗艺术,都起着意义明确的意识形态作用)。“文以载道”、“诗言志”自古以来成为我国文学的一个鲜明传统,也是中国电影前几十年来的一个思想艺术特征。电影,作为集多种艺术优点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其巨大的教化功效历来受到重视。也就是说,宣扬社会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被称为主旋律电影。今天,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如何在电影艺术中凸现时代精神,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功能,是受到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关注的问题。

创作主旋律电影的政策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主旋律显然是一个过于宽泛的提法。在艺术创作中要求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商业浪潮的风起云涌,要求在市场体制中完全按照一种模式去制作电影就显得不太现实。主旋律并不是一个大众文化中自然而然生成的一种成熟的模式,并不是好莱坞经过长期的市场规律验证的类型。这样看来主旋律更象是一个主观概念,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动。而不是电影领域所必需的客观事实。如果是在整个社会都以经济利益判断一个事实的得失的时期,将这一未经验证的主观概念加入电影,在创作中如何把握这一尺度就显得比较令人难以捉摸。

回顾中国建国以来的电影创作,虽然电影界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某些电影作品被一次又一次的批判,但是如果我们今天以一种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中国大陆近三十年的创作,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是很少的(至少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本来是无所谓主旋律概念电影和非主旋律概念电影。关于主旋律概念的提出,是一种传播体制的改变,所造成的一种两难的处境。电影作为一种总体经济商品产生,谁也不能否认它的经济属性。虽然电影被无数次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意识形态工具,但这已并不是电影的最重要的功效,而且电影在表现出这种功效时也大多在一些非常时期。在电影已经没有能力再承担这种意识形态效用时,却还有一种来自外部的力量要求它仍然承担这种功能,使电影处于与整个社会潮流相逆的发展方向。这是令人不可思议,这也正是一种传播体制出现问题的时刻。

如果换一种角度看主旋律概念电影问题,我们会发现完全没有必要对电影领域大动干戈。电影作为一种传媒来说它的效用是在走下坡路,对普通受众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在逐年下降,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也是一种必然的大趋势。如果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分析各种传媒,我们会发现电视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早已取代电影的地位,电影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传媒了。有一段时期,电影的观影人数已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电影只成为精英们谈论的话题,不再为大众所关心。电影为什么在这样的境地,还会受到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如此的关注,还会在这样的时期有主旋律概念的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在国际交流方面,电影已经由大众文化的主要媒介的主要功能,变为一种国家形象代表的功能,主流意识形态可能不再把电影看成主要的对内宣传工具。

但电影在视听媒介领域享有特殊的地位,电影在西方的文化领域还是较有影响力。电影在西方变为一种参与性很强的活动,主流知识分子在视听媒介中最关注的还是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影像的了解是通过电影进行的,特别是一个西方新闻报道受到某种限制的国家。电影已经成为对一个国家进行文化记忆的最重要手段。种种的情况和条件使电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处于被重视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之下,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必然对自己生产什么样的电影变得异常的关心。本来一种普通的大众媒体受到了许多超出它可能承受的关注和压力。

主旋律电影在创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在新时期对电影本性的重新认识问题。也就是说对未来电影的走势,以及电影处于整个大众传媒之中的地位目前尚缺乏一个明晰的认识。电影是应该在与整个大的社会背景相吻合的生产条件下进行运作,才有可能得到良性循环式的发展。八十年代的末期,大陆市场已经完全显露出向商业片发展的可能性,即把电影主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来进行,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来说,是最好也是最后一次向作为商业活动转向的可能性的机会,观众对电影还是有一定兴趣,观众人数刚刚处干下降趋势,但还没有达到不可挽回的程度,电视媒介此时正在走向不可避免的强势,电影在这个阶段不确定自己的位置,是一种相当不明智的态度。在当面临着这样逐渐世俗化,逐渐商业化的社会中,怎么有可能想象用电影这样一个弱势的媒介来做一件它自身力量达不到的传播效果。

这种承担过多的媒体,在具体的操作上必然面临着各种困难。作为一种大投资,电影的投入无法有保障的回收。主旋律概念本身的不明确,造成在创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去创作,在这种创作环境下,必然造成主旋律题材影片的雷同。在有多种传媒和娱乐的今天。电影当然被受众逐渐放弃。投入回收的无法保证和持续不断的继续投入,这种恶性循环的状况必然是电影本身受到很大的伤害。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必然导致电影生产质量的下降和电影观众的流失。所以,精品战略想改变主旋律在的不利局面,在庞大的主旋律概念之中当然不乏精品,但也只是主旋律电影之中的一部分,不可能解决电影的根本颓势。对主旋律精品的具体分析,可能更加看清一种概念在具体运作之中的两难处境。在一轮又一轮历史文献式的传记片过后,主旋律概念电影无疑需要一些新的元素的加入,才有可能使其自身发展下去。

接踵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主旋律电影世俗化倾向和商业化倾向。但现在看来也很难说清,是主旋律概念电影必然产生这种倾向,一些影片想要主旋律概念对起经济活动进行政策上的保护。而这些电影的传播效果好象又是主旋律概念中较好的,受到了相关其他媒介的广泛的关注。《离开雷锋的日子》开始描述一个普通人的风尚,当然这需要通过与一个不普通的人的关系来构成其特殊的意义《红河谷》中的异域风情的大表演更加明确了其商业化的取向。还有主旋律概念电影在开发题材方面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这主要表现在它的历史传记片方面,即给各种人物的立传显得越来越迫不及待,的形象是在八十年 代中期才出现,而我们可看到下一代领导人得形象越来越快得,越来越多得出现在银幕上。种种情况无不说明了主旋律概念电影在题材上的困境。

主旋律概念电影得传播效果到底有多大。可能是一个人人都关心得问题,也是它存在得最重要得原因。这是一个相当明显的现象,又有着极为不明确的可能性。电影媒介在传播中得特殊性,必须通过一个完善得体制才能完成整个传播活动。谁能控制整个传播体制,大众通过这个媒介就只能接受传播者给他们的产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的话,市场之中确实主旋律概念电影占了绝大多数,可以说在电影媒介中有着绝对的优势。如果顺势而推,电影领域中得传播效果应该是很好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电影媒介对大众的吸引力迅速下降。电影不再被人选择,传播是否有效可想而知。选择媒介的多元化,对一个弱势媒介电影来说使非常不利的。传播控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对主旋律这个概念,都有认识上的误区,将主旋律电影与简单的宣传说教划上等号。这种片面的理解,造成了主旋律电影无论是题材的选择和创作手法的运用上,都被限定在某些特定的区域中,影片的选题越来越狭窄,表现的手法越来越单调,影片的可看性也越来越弱。过去,主旋律电影仅仅靠政治热情,使本该积极向上、昂扬醒目的主调变成了干涩的号叫。久而久之,观众对主旋律影片形成了排斥心理。就像农村片的概念总让城里人提不起兴趣,文艺片的概念总让人觉得晦暗难懂,主旋律的概念也总让人觉得进电影院像是进了教室。事实上,主旋律电影一直在探索。当年的《红色恋人》请来张国荣就引起了很多老同志的反感,这部电影的通过也颇费周折。导演说:“他们都认为共产党员应该‘高大全’,怎么能是张国荣呢?其实这些年主旋律影片一直在慢慢冲破旧的精神桎梏。”

全媒体时代概念篇5

数学教学 多媒体热 冷思考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并迅速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如果用一个有关NBA球队的谜语来形容当前多媒体教学现状,那就是:热火。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到底如何呢?它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处于怎样的地位?我们在具体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还存在哪些认识上的误区?下面我就自己的所见所思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使用多媒体对于数学教学的确具有大的作用

1.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图片、形象生动和不断变换的画面、内容丰富且声情并茂的声像资料等,都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兴奋、愉悦的感受,比上每天见了又见,甚至不愿再见,但又不得不见的板着面孔的老师一根粉笔一张嘴的枯燥的讲解,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图形》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美丽的图形利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比如:中国的故宫、天坛、长城、古老的埃及金字塔、比萨斜塔,纵横交错的立交桥、精巧的陶瓷制品等。

2.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多媒体形象、灵活、快捷、方便、实用,使学生能快捷、迅速的得到信息,做到图文结合,既省时又形象。图形的变换,角度的分析,全方位地展现几何图形,拓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做边总结,对学习方法获得了清晰完整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发现和领悟知识打下基础。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的学习中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教师在教学时,不妨在学生利用实物做过实验后,再用多媒体演示一下切割的过程及切割后的截面形状,进行概括、总结,系统地进行比较讲解,更加清晰地展示物体的构造,强化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空间思维的扩展,想象力的发挥。

3.利用多媒体使枯燥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数学概念是学习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是学习数学的重点。数学概念如同树木的根,只有根茂,树木才能茁壮成长。可学习数学概念是一件枯燥的事,如何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原理,进行实际运用往往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际操作,形象演示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例如,平行线的教学,可将生活中的一些有平行关系的图形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平行概念,再用直线代替图形中互相平行的部分。这样就把简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为形象的图形,既便于学生理解又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数学概念更易理解。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大大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还可以下载应用优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更直观的知识,同时,更能从多方面调动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一定的相关资料,收集和占有一定的习题资料,光凭课本和教参这两样纸质资源,这个过程必将耗费我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现成的课件和测试卷,取之即有。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都带平行班,同样的题目和内容,至少要刷两次“黑屏”,劳神费力,运用多媒体,就要少吃许多粉笔灰。

二、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在具体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1.观念制约,一用到底

多媒体教学固然有以上诸多的好处,但它不是“万金油”,不管是多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说到底它只是我们常规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换言之,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计算机教学。所以,多媒体的选用,应根据教学实际来决定。现在,多媒体教学有一种不好的倾向,赶时髦,图省力,不管效果,一用到底,学生不上多媒体不习惯,老师不用多媒体不会上,把教材当剧本,上课演电影。当然,不能光怪老师,也有学校必须上够多少多少节的硬性要求的因素。我个人认为,多媒体应该是能少用就尽量少用,能不用就坚决不用。“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教学上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教学手段多样化。

2.设计华丽,喧宾夺主

存在大量的课件,背景画面华丽,点缀和装饰五颜六色,动画、视频、图片和声音一应俱全,还有忘掉没有使用的超级链接。这些课件中存在过多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似乎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实际造成对学生注意力的严重干扰。所以,课件不能片面追求外观,而忽视了真正的主题,必须力求内容简洁、清晰,能促进理解,总之就是要实在,落到实处,不能只讲究华丽的外表。有的老师说,课件是下载的,是别人早就做好的。我们提倡“拿来主义”,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选材不当,过度刺激

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多功能的表达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制作成课件搬上课堂。就数学而言,我认为只有那些其它教具和手段都不好讲或讲不清楚的地方,才是多媒体的用武之地,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的神奇功用。基于这一认识,我赞同使用“片段式”课件。如在讲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时,制作一个片段式课件,通过动态分割演示,引导学生巧妙证明公式,完成对公式结构的二次体验即可。而我们常见的把数学命题的推导过程制作成课件,我认为是不应该的,因为这样做有“频繁应用,不看内容,过度刺激,低层次反复,没有思维含量,无用功多,效率低”的嫌疑;至于有些教师上多媒体课一个字的板书也不写,全靠投影刺激学生,我认为就极不应该了。

4.追求节奏,忽视情感

全媒体时代概念篇6

[摘要]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六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带动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结合大庆旅游纪念品营销案例,对纪念品的新媒体营销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新媒体;营销策略;大庆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63-03

1引言

旅游业作为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开展。在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收入一般要占旅游总收入的3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左右,而我国目前仅为20%左右,旅游购物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国内不少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虽然设计开发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旅游纪念品,经济效益也有了一定提高,但距离新产品所应该达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一定距离,这主要是由于在旅游营销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景区和目的地的营销,忽视旅游纪念品营销所致。

 

而现今日益强大的数字技术革命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新的媒体形式——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电纸(子)书、网络电视对传统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为主导的媒介形式提出了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无视新媒体的作用。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营销方式需要跟随这一潮流进行变革和创新。在此背景下,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营销就显得尤为重要。

 

2旅游产品、旅游商品与旅游纪念品的概念区分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或其他相关概念都还未达成共识,甚至没有完全统一的名称。各种概念之间界限模糊,本文在对旅游纪念品营销研究时,有必要界定旅游纪念品的定义,理顺旅游产品与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并揭示旅游纪念品的本质特征。

 

旅游商品研究的早期,有许多学者把旅游商品等同于旅游产品,认为旅游商品包含了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一切的有形和无形服务;之后有广义的对旅游商品的理解,认为旅游商品是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实物用品;而另外一种狭义的解释则是把旅游商品仅仅限定为旅游纪念品。

 

可以理解的是,对旅游商品不同的理解是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视角而做出的,虽然不同的理解从其自身研究的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同样也有他们的缺陷。把旅游商品等同于旅游产品使得旅游商品内涵过于宽泛,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难以区分旅游商品与普通商品及旅游产品;将旅游商品理解为旅游纪念品,理解过于狭隘,说明不了旅游商品对旅游经济的真实贡献,对于如何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也是不利的。而需要看到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商品不仅仅只有纪念一个目的,还有比如体验、享受等其他目的。另外,价格的吸引也会成为旅游者购买商品的动机,如在旅游目的地购买免税商品。三者从概念上区别如下表所示:

 

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概念辨析

旅游产品[]指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它涵盖了旅游者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和劳务,包括了无形产品和服务及旅游线路

[BHDG4]旅游商品[]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它不包含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

[BHD]旅游纪念品[]即在旅游整个活动过程中购买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且具有纪念价值的旅游商品

本文中认为旅游纪念品,是指旅游者为了留下美好的记忆和怀念或者准备带回去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而在旅行游览过程中购买的富有纪念意义的劳动产品。

3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3.1新媒体的概念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旧的媒介形式而言的。旧媒体,亦称传统媒体,一般指的是报纸、杂志、广播、户外广告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功能不断拓展,媒体内容也不断丰富,在技术与媒体的相互交融发展中,媒体形式不断建设、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成熟。就现阶段而言,新媒体更多指的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宽带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 by all)。”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熊澄宇教授将新媒体定义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综合上述关于新媒体的定义,本文中所认为的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传统四大媒体(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言的新兴的传媒手段和方式,并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媒体特征。相对于传统营销,新媒体营销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有:搜索引擎营销、网站植入广告营销、网络社区营销、无线营销、网络视频营销、博客(微博)营销及病毒式营销这几种。

 

3.2新媒体的特点

一般认为,在现代技术水平和条件下,新媒体形式主要包括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即互联网媒体、现代移动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是基于因特网(Internet)传播新闻和信息的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拥有无与伦比的时效性、互动性及资源的优势。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传播信息的媒介。手机媒体的受众资源丰富,根据工信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推算,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四亿户。而在中国2.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已达7305万人。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综合以上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将新媒体的总体特征总结如下:

 

3.2.1传播内容的多样化

新媒体蕴涵海量信息,信息量极大丰富,达到以往任何媒体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网络时代没有秘密。任何社会事件都可能引发网络关注,任何话题都可能引起热议与感慨,任何问题都可以放到网上征询来自世界各地的答案。与优点相伴的,新媒体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把关人”的角色,信息主体大量膨胀,也导致冗余信息大量存在。

3.2.2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普罗大众只作为信息接收者而被动存在。无论是观众还是读者,都无法通过这些媒介直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大众媒体与受众之间基本上都是单向传播。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则是多元的,传统的传播主体和受众现在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并且可以进行实时的互动,使得信息变得更有价值,每个个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手机平台消息,成为信息源。同时受众也可以强烈地体会到一种参与感,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被空前的调动起来。信息的互动性使得受众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

 

全媒体时代概念篇7

关键词:视觉传递 平面设计 旧媒体 新媒体 生存现状

前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平面设计领域,越来越多的“新”媒体逐渐发展起来,给传统的“旧”媒体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力。传统的平面设计通过与印刷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自身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良好视觉传递效果,有着显著的渗透性、广泛性、即时性以及直接性的特征。目前我国社会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传播通过依托互联网技术等其他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对于平面设计借助“旧”媒体传递视觉信息的习惯与方式,目前人们越来越熟悉这个词语。在这样的背景下,平面设计“旧媒体”与“新媒体”在视觉传递概念下的生存现状就值得深入研究。

一、平面设计与视觉传递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平面设计的概念分析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又可以称作视觉传递设计,通过对人们视觉的冲击以此产生对话与联系,并利用多样化的设计方法将平面中的编制、色彩、插图、文字、符号以及图形等进行有机结合,以此传递出设计人员的想法或者目的[1]。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通常会使用电脑软件、版面、视觉艺术以及字体排印等专业手段进行平面设计创作,使其具有视觉传递的作用。可以说,平面设计就是对色彩、图像以及图形等视觉元素进行优化与整合的艺术,并通过现代化的技术进行大量的制作输出使之能够大规模的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通过平面设计,人们可以读懂设计作品中利用色彩、图像以及图形等视觉元素所蕴含的视觉信息,给人们的视觉审美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平面设计”这一词语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的图书设计时在上世纪初期提出并使用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当时这个词语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让这一设计词语被广泛应用的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并且在战争结束之后该词语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专业设计术语。由于社会实际需求的增长,现代的印刷技术对平面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学者曾经说过“平面设计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等同于印刷机批量生产出来的成品,这样看来平面设计也就可以与印刷作品设计具有相同的意义[2]”。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一个公司的包装设计、书籍装帧以及形象设计(海报、VI、宣传册)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与印刷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中大多档淖髌肪是利用印刷方式完成的,上述作品的形式与类别一起组成了当今平面设计的重要部分。可以说,印刷在过去就是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之一。自从十五世纪欧洲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优化了活字印刷术的基本功能以后基本上现代印刷行业的发展主线就已经确定下来,不仅如此,在往后发展的几个世纪,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以及摄影技术的发展并应用到印刷行业以来平面设计与印刷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则更加的显著。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具有传播与展示功能的现代化传媒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一直以来通过印刷对设计作品进行表现的设计手段带来了强烈的影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建立,使得图像与图形的传播途径逐渐多元化起来,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书籍、报纸等传统的印刷作品观赏到平面设计作品,而且还能够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新兴传媒渠道获取设计作品。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平面设计与社会实际情况已经不相符合,在这样的背景下,视觉传递就逐渐发展起来。

2、视觉传递的概念分析

视觉传递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被大众所熟知是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所举办的一场世界设计大会,大会的主要内容不仅有招贴海报 、报刊环境视觉设计杂志,还有电子广告牌、电视以及电影等传播媒介。到目前为止,图像与视觉已经发展成为可以单独存在并完成信息传递任务的传播媒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熟知“视觉传递”这一词语的概念以及内涵。通常情况下,视觉传递设计主要是通过视觉符号实现视觉信息的有效、准确传递,由此可以看出视觉符号与传递这两个概念是视觉传递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两个关键方面。简言之,视觉符号里面蕴含着视觉传递设计说要表达的设计信息,而信息的传递则是视觉传递设计存在的价值,一旦视觉传递设计无法有效、准确的传递设计信息,也就意味着视觉传递的价值没有了体现。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设计师来说就需要确保信息能够更加有效、明确的传达,因此人们在平面设计时为了能够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通过运用色彩、文字以及图形排版等方式的使用使得设计信息能够更加直白的表达出来。究其发展的根源可以发现其与印刷行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到目前为止,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数字媒体发展日益迅速,人们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区别于传统印刷技术的以数字媒体技术为主导的图像世界。

3、平面设计与视觉传递之间的关系

视觉传递设计与平面设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简言之,视觉传递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对平面设计内涵的发展与延伸,名称的改变实质上是因为全新的媒体传播形式所带来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工具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说发生的显著变化[3]。视觉传递设计所表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变化主要有两方面,即丰富的媒体的种类与多样化的视觉信息传播方式出现。比如,在平面设计中信息的传递要依靠单一的印刷图形方式完成,但是随着新型传播媒体的出现视觉信息的传递可以不局限于单一的方式,利用手机、电脑以及互联网技术等可以实现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化。尽管目前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在社会领域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逐渐的认识到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在视觉信息传递方面的显著优势以及发展前景。当人们的认识不断更新、发展,人们对于新型数字媒体的接受程度就会随之加深,在平面设计领域新型数字媒介就会有全新的发展空间。因此,视觉传递设计最为重要的方面在于视觉信息传递的高效性与真实性,使人们能够全面的了解到平面设计中想要表达的信息,而采取何种媒介与方式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则不是最主要的考虑方面。

二、“旧媒体”与“新媒体”的比较―――视觉传递概念下的平面设计

近年来,随着传播媒介的更新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然而这并不意味这传统的印刷媒介已经趋于没落,只要人们对于纸质印刷作品还有显著的需求,传统的印刷媒介就会一直的生存发展下去。例如传统的报纸与目前新兴的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互联网自从在我国开始应用以来,到现在普及的程度已经非常高,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够看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子。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有着信息传播便捷、信息承载量较大以及传播速度较快等明显优势,上述优点中的任何一点都大幅度的超过了报纸的特点,然而,报纸现在仍在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如某位著名学者所说,“当下虽然“新事物”在迅速的发展着,但是“旧”事物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新事物”的出现是对“旧事物”的包容与接纳而非取而代之[4]”,由此可见,所谓的新旧事物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关系。互联网技术与报纸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优点,对于报纸来说,其信息质量更优质、人们对其具有高度的信任;对于互联网来说,其本身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显著优势,。因此,视觉传递下的“新”媒体与“旧”媒体可以进行相互的融合发展,将双方的优势充分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此实现双方的良性发展。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新”媒体与“旧”媒体和之间存在的不同仅仅表现在媒体的形式方面,且他们的传播目的还具有一致性,即最大程度的将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因此,平面设计师在进行作品设计师完全可以忽略这两种媒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更符合资自身设计要求的髅侥J讲攀亲钗重要的方面。

由上述分析可知,平面设计主要是依靠印刷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目前的社会生活领域,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传播媒介对其应用的规模、领域以及发展前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平面设计也因此可以得到全新的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在信息传播领域印刷设计作品还是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人们仍然对平面设计仍然有着大量的需求。因为新旧事物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正如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但是人们也并没有因此放弃使用人脑计算一样,数字媒体的出现并不过会让印刷媒体完全消失,而是通过另一种全新的方式让传统的印刷媒体调整发展思路与方向,结合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更新、创造自身的竞争优势,以此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的状态下,平面设计通过印刷作品进行表达的方式并不会走向没落,只要它还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就会一直的生存发展下去。但是,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怎样才能够发掘出自身与时代相符合的内在价值,找出新的发展形式,以此促进视觉传递的有效性与高效性才是最为重要的方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平面设计领域,不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在传递视觉信息方面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要想实现信息传递的高效以及准确,就必须能够对两者进行充分的结合,借助各自的优势去弥补各自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两者共同进步,进而促进平面设计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达林.“旧媒体”与“新媒体”――视觉传达概念下平面设计的生存现状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5):116-118.

[2]崔国顺.视觉传达概念下平面设计的生存现状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0): 95-96.

全媒体时代概念篇8

一、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表、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在屏幕上将多媒体各个要求有机结合,并完成一系列即时、交互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应用于学科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视听、思维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在教学中还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交替进行,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同时,加上老师的讲解和启发,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正确操作可以提高学科实验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如在高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实验中易出错的环节进行模拟,以掌握正确操作和对不正确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和热情,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更深刻地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二、仿真技术对实验能力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得到极大普及。仿真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以控制论、系统论、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专用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试验。高职院校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能在学生实验中引入过程仿真技术,就能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得到全方位的强化训练。针对现阶段国内高职教育现状,将虚拟仿真融入到教学研发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将设计、装配以及制造等环节全面虚拟化,使整个研发过程都处于数据可控的环境之中。

冶金技术专业是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王牌专业,通过仿真技术可以把大型钢铁冶金企业铁水预处理—转炉—精炼—连铸流程仿真集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把大型钢铁冶金企业的生产要素组织和生产状态直观地表现出来。系统将多炉对多机的匹配管理与实时信息管理加以结合进行仿真,实时反应能力强,既从系统获得实时的信息,又对信息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现代大型钢铁冶金企业的生产情况。从而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专业技术人员角色的转换。同时数字化仿真技术可以降低高职院校实验经费投入,由于高职院校发展受到地方财政投入影响,学校往往会因为资金短缺存在教学设施投入不足从而满足不了教学实践的要求。通过过程仿真实验可以降低实验成本,花小钱办大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知识可视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可视化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名词,它是以视觉表征手段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观,将知识以清晰的图解方式呈现,它促进了知识的吸收和传播。由于人类知识的7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取,知识可视化常用的工具众多,有维恩图、鱼骨图、顺序图、框架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其中以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研究和应用较为常见。

概念图是某个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图形化表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不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和整理,利用概念图对学生进行启发、辅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绘制概念图可以把分散的知识进行加工,更好的了解知识结构和构建知识体系。

全媒体时代概念篇9

关键词:自媒体;媒介素养;提升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对手机、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以QQ、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成了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加了新的内容即媒介素养,如何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1 自媒体与媒介素养

自媒体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的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提出。他认为新闻媒体第一代是指传统媒体或旧媒体,第二代是指新媒体,第三代就是自媒体(We Media)。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则首先阐释了自媒体的概念:“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1]这一概念随后被广泛采用。自媒体简而言之就是自我的小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人类社会进入了“自媒体时代”。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在信息社会中,媒介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现代人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作为自媒体运用的主要群体,自身的媒介素养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整体素质和形象。

2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的必要性

根据CNNIC第35次报告,2014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中国手机网民数量达到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85.8%,其中20~29岁的网民群体,占46.6%。因此,大学生接触网络等媒介已经成为很重要的生活内容,据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过分依赖以微博、博客、QQ、微信、贴吧为主的自媒体平台,其传播主体的草根性、传播内容随意性和使用的低门槛被广大大学生所接受,通过网络运用自媒体成为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主要平台和工具,但是中国普通民众的媒介素养水平较低,近年来公民媒介素养的培养在我国才逐渐被重视起来。大学生群体虽然受教育程度较高,但其媒介素养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有49.2%的大学生对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完全不了解,35.3%的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概念不是很清楚,仅有15.8%的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概念有所了解,面对这一现实,加强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迫在眉睫。

3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途径

3.1 学校要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着力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

以校园自媒体为平台,让大学生们得到来自媒体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了解实实在在的身边媒体状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素养学习的兴趣,增加对媒介的感性认识;通过开展网络道德论坛、拒绝做“低头族”的倡议、微博撰写大赛等,来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鉴别、评价能力和主动参与媒介互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实践,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或兴趣方向,针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思考中获得启发和教育,并积极鼓励学生将实践所得所感通过各种自媒体进行交流和互动,在自身体验和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媒介素养。

3.2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媒介素养课程教学与多元渗透教育相结合,建构完善的学科教育体系是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基础

学校以公选课、必修课等方式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列入学生必须接受和参与的通识教育内容,立足于媒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着重培养和构建学生的多重能力,包括媒体的运用能力、制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海量信息的筛选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以及对不良信息的自我抵御能力等。同时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课程或各种教育活动中去,如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从利用自媒体丰富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形式入手,加强对大学生自媒体运用的引导和媒介素养知识积累,发挥媒介的工具性作用,为我所用。

3.3 注重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保证

学校可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在职培训、互派交流等多种途径,使教育工作者接触并接受自媒体环境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和熟练运用大众媒介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全方位、高质量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同时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实行专兼结合,突破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束缚,加强媒介舆论的引导,打造一个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好的保证。

3.4 注重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是培养良好媒介素养的根本

在自媒体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产品,为有效避免患上“自媒体依赖症”、“手机依赖症”,必须正确认识手机与媒介的工具性,不要被工具所牵引,重视自我修养,注重自律意识的培养,积极主动地通过实践将媒介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内化为一种行为,内化为一种意识,提升信息辨别和处理能力,自觉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起独立的批判精神,对媒体商业化的侵蚀保持清醒头脑,在运用自媒体时能够自觉践行,增强自律意识,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实现大学生媒介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协调发展,既是高校教育的内容,又是培养信息时代合格人才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全媒体时代概念篇10

论文摘要:为了提高高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我们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物理学习情景,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作了大胆尝试。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举措。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我们生存的21世纪,面临着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一由工业化社会进人到信息化社会。这场信息技术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波及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引发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当然这种变革同样在教育领域也已表现出来。这种变革不仅从宏观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如时下流行的“网校”这种基于网络化的教育方式,就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任何一个人,不论年龄、贫富等差异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这样,教育时空局限彻底被突破,教育资源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共享。即使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无一不被信息革命所影响。

在传统的“语言十黑板+教材”教学方式中,讲述是其主要特征,它突出的是听觉效果,这种方式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面临着课堂学时利用率较低、方法单一等不足。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人以及新的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减少课堂教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如何在较少的学时内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能力,如何教育学生利用现代手段更快、更好地获取知识,是新世纪教育面临的课题。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及交互技术集成起来以后,1+1>2的系统效应就十分明显。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分支,它所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存在于一切复杂的运动之中。按照现象和过程可以分为大家比较熟悉的力、热、电磁、光、原(原子过程和原子核过程)等部分。从另一方面说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运动形态具有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性质,所以物理知识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就导致学生运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去解决具体的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物理成了学生感觉最困难的科目之一。高中物理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物理思维方法的掌握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所有的学科一样,学生运用知识规律去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对所运用的知识规律本身有一个清晰、全面、深人地理解,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形成物理图景、掌握物理方法、养成物理思维方式,所有这些最终都要以“信息”的形式被学生吸收,而学生摄取这些“信息”的快慢和多少直接影响他们物理思维水平的高低和成绩的好坏。

首先,建立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是提高物理教学的关键,而多媒体教学是一门新的教学技术,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会自己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这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多数物理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了解甚少,操作不熟练,课件的制作设计一般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制作,但计算机专业人员对物理教学理解不深,所以制作出来的课件与老师的本意总出偏差,对教学有一定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教师仅在教学比武或公开课运用多媒体,以追求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形式,更有甚者在上课时操作失误,自己无法解决,还需计算机教师加以更正。因此要推广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使多媒体的作用得以正确发挥。

而概念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重视了概念的记忆轻视了概念的正确理解。因此,以实验为主线的概念教学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教具、学具及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在实验中做到声音、图像、投影、模拟实验与演示实验的有机结合,使同学们能通过观察,分组讨论,把问题引向深人,从而加深理解,启发同学们自己去形成概念,探索规律,纠正错误,完善认识,优化认知结构。例如在讲解物理规律、定律、概念等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画出运动草图,空间立体图,利用动画方法展示运动状态。还可利用多媒体模拟许多过程发展非常迅速(例:光电效应。粒子散射),变化非常缓慢(例: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现象无法看到的过程(例:碰撞过程天体运动过程),便于同学观察、分析、研究自然界的许多变化规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实验又无法进行,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有重要作用。而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其反应过程无法看到,可信度小,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例如:电源内部电子和离子的移动,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电场中导体的静电感应等。又如:利用卡文迪许扭称测定引力常量,由于受条件限制,中学根本无法进行。但可利用计算机将实验装置画出,利用动画效果,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这样既完成了实验又加强了同学们对实验装置的理解。

而且,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媒体丰富多彩、交互性强等优势,但若不科学地将多媒体技术引人教学,就不能很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例如,若以“应试”为目标,以疑难习题训练为手段,其结果就会使“题海”加剧。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要做到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价值观;二是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概念体系。多媒体技术在丰富表象、补充文字教材不足方面具有很大作用,但一味“补充”,不注意“调动”,学生只有依靠画面去理解语言文字,也就谈不上发展想象力。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关键在于把握好思维坡度的“度”,即“跳一跳,摘桃子”,引导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与思维。 高中物理教学,点多面广题如海,学生往往觉得难学,应引导学生从何人手?笔者认为:创设物理情景,融人分析方法应是重要的一步。创设物理情景,可展现物理过程,认清物理本质,能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小,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又难以使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只能由老师演示操作,可见度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根据学校有限资源,把演示操作在投影仪或远教室里的大屏幕上进行放大展现在每位学生面前,这样不仅演示真实,而且,学生兴趣高,观察认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秒表、电表、千分尺、万用电表、游标卡尺、磁感线教学;将演示过程进行放大,将关键部位利用特写镜头予以展现在同学面前。又如:查理定律的实验,费时、复杂、可见度小。我们可以把实验过程,从0℃开始每隔10℃做一次,共10次的实验过程拍下来再配音,在上课时播放,这样即节省时间又使学生对实验装置,实验过程有清晰的印象,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查理定律。

但是,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一种手段,不要用多媒体教学取代教师教学,也不要仅仅在追求多媒体教学形式。因此教师并不要一味使用多媒体,也不要整堂课全是投影,而且要针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看是否利用哪种手段教学更确切。例如:电阻、功、能的讲解,可能运用传统教学更为合适。另外,虽然多媒体有很多优点,但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媒体起辅助作用。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没有改变,多媒体只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为先进的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常规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主要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难点。只有这样多媒体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