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康复训练十篇

时间:2023-10-30 17:56:28

肌肉康复训练

肌肉康复训练篇1

关键词:盆底肌肉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康复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22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63-0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和绝经期女性。妊娠和分娩对盆底肌肉的损伤是其主要致病因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导致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障碍等严重不良后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1]。我院探讨了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8例纳入本研究,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9.64±3.74)岁;体重49~70kg,平均体重(67.46±2.68)kg;病程3~24个月,平均病程(6.34±1.65)个月;产次1~3次,平均产次(1.46±0.52)次。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症状,26例患者伴有子宫脱垂。其中尿失禁Ⅰ度28例、Ⅱ度35例、Ⅲ度5例;子宫脱垂Ⅰ度轻型8例、Ⅰ度重型14例、Ⅱ度轻型3例、Ⅱ度重型1例。盆底肌力0级8例、Ⅰ级21例、Ⅱ级38例、Ⅲ级1例。

1.2 评价标准。

1.2.1 尿失禁分度标准。

Ⅰ度:仅在咳嗽、大笑或喷嚏等腹压增加时偶有尿液溢出。

Ⅱ度:在日常活动时常有尿液溢出。

Ⅲ度:直立活动时有尿液溢出。

Ⅳ度:无论直立或卧床均有尿液溢出。

1.2.2 子宫脱垂分度标准。

Ⅰ度:轻型,宫颈外口未达处女膜缘,距离

Ⅱ度:轻型,仅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Ⅲ度:宫颈、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

1.2.3 盆底肌力检测标准。

0级:肌肉无收缩。

Ⅰ级:肌肉仅收缩1次,维持时间不到1s。

Ⅱ级:肌肉能收缩2次,维持时间2s。

Ⅲ级:肌肉完全收缩,无明显对抗阻力,维持时间3s,可重复3次。

Ⅳ级:肌肉完全收缩,有轻微对抗阻力,维持时间4s,可重复4次。

Ⅴ级:肌肉完全收缩,有持续对抗阻力,维持时间5s,可重复5次以上。

其中肌力

1.3 训练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锤体训练等盆底肌肉综合训练。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将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探头置于阴道内,指导患者进行提肛、收缩阴道等动作。如子宫脱垂已脱出阴道外,应将脱出物还纳于解剖位置[3]。将表面电极片分别贴在两侧髂前上棘和下腹部,结合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时间30min/次,2次/周,连续治疗6周[4]。

将阴道锤体置入阴道内,嘱患者夹持并保留。开始时从锤体重量最轻,逐渐延长保留时间。当患者锤体保留时间在10min以上,且在咳嗽或跑步等活动仍不脱出时可逐渐增加锤体重量。阴道锤体训练时间为20min/次,1次/d,连续治疗6周[5]。

1.4 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患者盆底肌力明显提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力正常率比较[例数(%)]

注:与治疗前比较,*代表P

3 讨论

盆底支撑组织主要由盆底肌肉、筋膜、韧带等结构组成,在维持盆底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妊娠、分娩、产伤等可导致盆底肌肉发生去神经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肌力减弱,其控尿功能减退而发生尿失禁、性生活障碍,甚至影响盆腔器官的位置,引起子宫脱垂等严重不良后果。

目前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方法较多,其中以盆底肌肉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锤体训练等较常见。电刺激、生物反馈法通过在阴道内放置电极,刺激神经传出纤维和传入纤维,增强肛提肌、尿道周围横纹肌等盆底肌肉的功能,提高尿道关闭压。通过促进盆底肌肉发生被动收缩,以锻炼盆底肌力,增强控尿能力,维持和恢复肌肉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并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阴道锤体训练通过自主性反复收缩盆底肌群,增强盆底肌张力和耐力,以增加阴道阻力,从而增加控尿能力[6]。

本研究中收治的68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在治疗前仅有1例盆底肌力达到Ⅲ级者,盆底肌力正常率仅为1.47%。经过为期6周的生物反馈、电刺激、阴道锤体训练等盆底肌肉综合训练后,所有患者盆底肌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盆底肌力达到Ⅲ级以上者62例,盆底肌力正常率高达91.18%,这一结果提示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促进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在提高盆底肌力、促进损伤恢复等方面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盆底肌力,今后可将其作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的有效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米建锋,梁桂玲,劳东玲,等.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2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9~21

[2]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

[3] 陈燕辉,杨卫萍,邓敏端.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6):757~759

[4] 蔡伟兰,温素琴,彭玉兰.盆底康复训炼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288~289

肌肉康复训练篇2

【关键词】 盆底肌肉肌力;电刺激;生物反馈;产后;盆腔器官脱垂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时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该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 (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UI)。SUI及POP的发生与妊娠分娩导致盆底功能受损有主要关系[1]。因此注重保护盆底结构、避免损伤、及时诊治、进行盆底训练与治疗是防治盆底功能障碍的综合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在我院分娩产后6周复诊的产妇,填写年龄、产次、既往史及此次分娩情况等。入选标准为产后42天以上,恶露干净,无阴道炎及泌尿系感染。入选时间为2010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随访至2010年9月。201例产后复查产妇,108例进入观察分析,盆底肌肉均小于Ⅲ级,治疗组50例,观察组58例,随访至产后6个月,治疗组失访2例,观察组失访8例。

1.2分组处理方法:两组均于产后6周及产后6个月进行盆底肌肉评估及POP-Q分度情况。治疗组于产后6周开始采用法国PHENIX盆底康复系统,进行盆底肌肉治疗及训练,包括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每次20~30分,共10-15次。治疗后坚持使用阴道哑铃训练,1~2天1次,每次15分,并进行Kegel 训练。

盆底肌力评估采用法国PHENIX盆底肌肉康复仪阴道压力气囊,推进气体体积20ml。应用POP-Q分度[2]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一般特征:108例产后复查产妇,治疗组年龄为(31±4.82)岁,对照组年龄为(31.2±4.32)岁。锻炼组剖宫产率28%,对照组剖宫产率31%,治疗组新生儿体重质量为(3.12±0.83)kg,对照组新生儿体重质量为(3.14±0.79)kg。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盆底肌肉肌力情况:两组产后6周盆底肌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6个月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POP-Q分度情况:治疗组合对照组产后6周筛查及产后6个月随访,POP-Q分度均在Ⅱ度以内。见表2。产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POP-Q分度,0度和Ⅰ度分别为60%和31.2%;对照组POP-Q分度,0度和Ⅰ度分别为36%和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本文中盆底肌肉治疗是采用法国PHENIX盆底肌肉康复系统,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进行盆底肌肉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并于治疗期间和治疗后配合阴道哑铃训练及kegel训练。既往研究表明初次就诊时有30%的产妇无法识别盆底肌肉并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本文中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妇产科医师指导,通过阴道触诊配合生物反馈,产妇首先学会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盆底肌肉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和延长肌肉收缩持续时间。肌肉训练应遵循运动神经元的康复原则,不同类型的肌纤维采用不同频率和脉宽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唤起肌肉本体感受器,以增加肌肉收缩的协调性及随意控制性,同时也避免腹部、臀部及大腿肌肉的收缩。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产后6周进行盆底肌肉评估中,盆底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6个月治疗组盆底肌肉收缩力明显提高,收缩时间变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产后早期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POP-Q的作用:产后盆底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因妊娠和分娩而受到影响,盆底组织的肌肉、筋膜、韧带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受到过度牵拉[3],这些影响可以造成盆底结构和功能上可逆或不可逆的改变。有研究显示,一些产科因素,如分娩次数的增加、第二产程的延长、胎儿体重质量偏大、产钳助产等均可导致盆底肌部分肌纤维及神经的损伤[4]。本文中盆底肌肉治疗包括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并配合阴道锤训练和Kegel训练,对阴道前壁脱垂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随访至产后6个月,治疗组产后6个月POP-QⅠ度脱垂比例为31.2%,低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然盆底肌肉治疗可以改善阴道前壁脱垂。

参考文献

[1]郎景和.重视盆底康复治疗 提高女性生活质量.中国使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63.

[2]彭其才,许成芳,吴玲玲,等.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训练治理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国使用医药,2010,2(4):41-42.

肌肉康复训练篇3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脑卒中;痉挛;康复;电刺激定位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7-0811-03

神经阻滞剂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 治疗肌痉挛效果明显。本研究旨在探索BTX-A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肌肉痉挛的应用与疗效,试图寻找出一种能减轻踝关节跖屈内翻、足下垂痉挛步态,改善脑卒中后步行能力的有效综合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选自2008年1月―2010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出血或脑梗死伴痉挛,排除其他合并肌张力障碍的疾病;病情进入恢复期,病程2个月~7个月;在扶持下或助行器辅助下有一定的步行能力;患者伴足下垂和足内翻而影响行走;下肢踝跖屈肌群肌张力改良Ashworth>3级,关节无明显挛缩,以往无肉毒毒素注射史,或服用巴氯芬但效果不佳者。剔除标准:拟注射肢体既往有手术治疗、神经阻滞剂治疗痉挛;有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等严重并发症;正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治疗者;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疾病;有发热、急性传染病者;有较严重失语或认知障碍,不能理解治疗师指令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肉毒毒素组),各2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药品和仪器 衡力BTX-A干粉制剂,每支含BTX-A 100 U。制剂在-20 ℃~-5 ℃的温度下避光保存,生理盐水稀释为100 U/mL浓度使用。采用江苏苏云公司生产SY-708A外周神经电刺激器及绝缘针。一次性神经阻滞绝缘注射针,针体表面喷有绝缘材料,只有针尖斜面暴露,型号为70 mm,经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处理。其他用品包括:表面电极、导线、电极片。

1.3 注射方法 评估及药物注射由同一人完成。每个患者每次选择3~5块肌肉,每块肌肉总的注射剂量为(30~150)U。一般剂量不超过400 U。

操作方法,定位:选定下肢踝跖屈肌群肌张力靶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把刺激器的阴极电极固定于对侧肢体表面。用表面电极在靶肌肉的体表投影区寻找,并且不断调节电流强度直至找到用最小刺激电流引起肌肉最大收缩的位置,即为阻滞点。阻滞:根据表面电极选定的点常规消毒皮肤,将绝缘针从选定点进针,调节进针的深度,应用体内模式,当用最小电流引起肌肉最大收缩时先回抽,确保针尖在血管外后推注肉毒毒素。每点注射容量<0.4 mL,剂量<50 U。

1.4 注射后康复训练、矫形支具 肉毒毒素注射后24 h~48 h开始康复训练8周。以Bobath法、PNF技术、运动再学习为主的运动功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肌群和其拮抗肌群的交替直流电刺激);下肢肌力训练;下肢功率自行车运动,2次/日,每次15 min~20 min,每周6次。牵伸训练及牵伸性夹板或矫形器;步态训练:扶持立位下患腿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等练习;患侧下肢平衡训练;平衡杠内行走;向前行走、转身;侧方行走、转身;交叉步行走;上下楼梯等。患者行走时,同时穿戴矫形支具对抗痉挛。上述每次训练40 min,每天训练2次。

1.5 观察指标

1.5.1 改良Ashworth评分(MAS) 肌张力分级标准采用改良Ashworth测定法,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2月小腿踝跖屈肌群肌张力[2]。

1.5.2 简化Fugl-Meyer(FMA)运动功能 评估下肢运动功能,共有17项,各项最高分为2分,满分为34分。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月运动功能。

1.5.3 步行能力 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月10 m步行所需时间,以秒表记录。以及采用限时步行功能检查法,即分别评定患者6 min内步行距离。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前数据进行正态和方差齐性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及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肌张力 治疗后同组内1周、1月、2月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表2 两组患者肌张力MAS评分比较(x±s)

2.2 运动功能 两组治疗后2月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2.3 步行能力 两组治疗后2月步行能力均较治疗前显改善(P

表3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比较(x±s)

3 讨 论

脑卒中后痉挛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其发病后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能否恢复步行功能是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之一[3]。处于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偏瘫患者下肢常见痉挛姿势是髋内收、膝关节伸直、踝跖屈内翻。其中踝关节跖屈内翻对患者步行影响很大,可以导致足接地异常、足趾拖曳、站立相时间缩短、步幅减少。

目前,缓解痉挛的手段很多,其中神经阻滞术较受青睐。用于神经阻滞的药物以A型肉毒毒素最为流行,其具有解痉见效快、选择性强、副反应小等优点。肉毒毒素的药理作用在19世纪末被发现[4]。从厌氧肉毒杆菌中提炼,其中A型作用最强,由一重链和一轻链组成。重链具有与周围胆碱能神经高度选择性的结合位点,使该毒素进入突触,轻链具有神经元内作用,阻断乙酰胆碱的钙离子介导性释放。BTX-A注射后在局部肌肉弥散,迅速与神经肌接头的胆碱能突触前受体结合,神经终板逐步发生变性死亡,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从而缓解肌肉痉挛。在运动点注射小剂量(1 U)肉毒素后即可产生直径为15 mm~30 mm的扩散度[5]。肉毒毒素起效时间包括了毒素在靶肌肉内的弥散及进入突触前膜发挥作用的时间。BTX-A 注射后一般在72 h内发挥作用,在(1~2)月时达到最佳疗效。Doellgast等[6]研究表明,小肌肉在注射BTX-A后24 h发挥作用,大肌肉需3 d~5 d才使肌肉松弛。此可能与毒素在肌肉内弥散过程需要时间,和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自动释放有一个过程有关,非即刻发生作用。本次研究中,86%患者在注射后3 d~5 d痉挛即得到缓解。少数患者在24 h或5 d~7 d发挥作用。BTX-A缓解痉挛的作用不是永久的,其对乙酰胆碱释放的阻滞作用可持续三四个月,当运动神经末梢旁生新芽,形成新的运动终板,并取代死亡的神经终板时,又会重新出现肌痉挛状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Bhakta等[7]研究显示,幼鼠与成年大鼠特定肌肉运动终板数目是一样的,和肌肉发育的大小无关,仅与分布的密度、区域略有差异。即当所注射的肉毒毒素剂量可以全部占有某块肌肉神经肌肉接头时,即使再增加肉毒毒素剂量也无大的作用效果。美国产肉毒毒素BOTOX每人每次最大剂量为400 U,英国产肉毒毒素Dysport每人每次最大剂量为1 500 U,国内肉毒毒素A的最大剂量每人每次500 U[8]。

注射针头距离神经肌肉接头最密集区域的距离将影响其扩散范围,越接近神经肌肉接头密集区,被摄取的肉毒毒素增加,向外扩散的肉毒毒素就相对减少,效果就越明显[9]。在电刺激引导下进行运动点注射能增加肉毒素的合理分布,从而提高疗效[10]。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所致的痉挛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失衡。肌内注射BTX-A后,使得靶肌肉松弛,痉挛的缓解使改变患者异常运动模式成为可能。BTX-A注射只是整体康复治疗的辅助部分,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康复训练可引起被训练部位在脑皮质中的代表区扩大,使传导兴奋冲动的神经回路传递效率明显提高,促进新的神经通路及正常运动模式建立[11]。本研究发现,单纯抗痉挛治疗降低肌痉挛后,患者的肌力并未立即得到提高,这与国内的报道相符合[12]。治疗组同时强化运动训练,如电刺激治疗(痉挛肌群和其拮抗肌群) 。下肢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加强下肢肌群肌力[13]。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步态训练还能提高患者踝、膝、髋关节的稳定性与协调性,提高步行能力。本研究康复训练组在注射后24 h~48 h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在痉挛的缓解、运动功能的提高以及步态的改善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注射肉毒毒素组。

BTX-A一般不通过血脑屏障,不会导致全身及中枢神经系统毒副反应。本研究中40例患者均无全身不良反应。3例诉注射部位疼痛。5例患者表现注射肢体无力,但这种副反应,未经治疗均消失,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局部使用毒素剂量过大。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 Wade DT.Measurement in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62.

[3] 谢光柏,姜洪福.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23(2):102.

[4] Michael PB.Botulinum toxin and spasticity[J].Neurol Neumsurg Psychiatry,2000,69:143-149.

[5] Borodic GE,Ferrante R,Pearce LB,et al.Histologic assessment of dose related diffusion and muscie fiber response after therapeutic botulinum atoxin injections[J].Mov Disord,1994,9(1):31-39.

[6] Doellgast GL,Brown JE,Koufman JA,et al.Sensitive assay for measurement of antibodies to clostridium botulinum neurotoxins A,B,and E:Use of hapten labeled antibody elution to isolate specific complexes[J].J Clin Microbiol,1997,35(3):578-583.

[7] Bhakta BB,Cozens JA,Chamberlain MA,et al.Impact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on disability and carer burden due to arm spasticity after stroke:A randomised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0,69(2):217-221.

[8] 魏英玲,蔺勇,刘世文.A型肉毒毒素在脑卒中肌痉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5):659-661.

[9] Kinnett D.Botuhnum toxin A injections in children:Technique and dosing issues[J].Am J Phys Med Rehabil,2004,83(10 Suppl):S59-S64.

[10] Childers MK.The importance of electromyographic guidance and elecirical stimulation for injection of botulinum toxin[J].Phys Med Rehabil Clin N Am,2003,14(4):781-792.

[11] Diserens K,Perret N,Chatelain S,et al.The effect of repetitive amlcycling on post stroke spasticity and motor control:Repetitive and cycling and spasticity[J].J Neurol Sei,2007,253:18-24.

[12] 方定华,朱镛连,王瑞华.脑血管病康复期的抗痉挛药物治疗[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杂志,1996,1(1):28.

[13] Suhivan K,Klassen T,Mulroy bined task specific tr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effects on locomotor recovery post-stroke:A case study[J].J Neurol Phys Ther,2006,30:130-141.

作者简介:练涛(1972―),女,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邮编:030001);梁英(通讯作者)、薛燕萍、陈晓青,工作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邮编:030001)。

肌肉康复训练篇4

关键词: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青岛大学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青岛论文 开题报告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据统计,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12 亿。伴随老龄化过程中明显的生理衰退就是老年人四肢的灵活性不断下降,进而对日常的生活产生了种种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各种疾病而引起的肢体运动性障碍的病人也在显著增加,与之相对的是通过人工或简单的医疗设备进行的康复理疗已经远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特殊群体已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治疗康复和服务于他们的产品技术和质量也在相应地提高,因此服务于四肢的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世界上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出于刚起步状态,各种机器人产品更是少之又少,在国内该领域中尚处于空白状态,临床应用任重而道远,因此对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的研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目前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康复训练过程中,缺乏对关节位置、关节速度的观测和康复力的柔顺控制,安全性能有待提高;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没有拇指的参与;感知功能差,对康复治疗过程的力位信息和康复效果不能建立起有效地评价。本课题针对以上问题,采用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手指康复训练机器人实现手指康复训练的多自由度运动,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系统对人类自身的安全性和柔顺性,且具有体积小,运动的强度和速度易调整等特点。

课题的研究思想符合实际国情和康复机器人对系统柔顺性、安全性、轻巧性的高要求 。它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康复,研究一种柔顺舒适、可穿戴的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者完成手部运动功能的重复训练,其轻便经济、穿卸方便,尤其适于家庭使用,既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训练,又不增加临床医疗人员的负担和卫生保健。

综上所述,气动人工肌肉驱动手指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设计是气压驱动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在康复医学领域内的新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国外研究动态

美国是研究气动肌肉机构最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大学。

华盛顿大学的生物机器人实验室从生物学角度对气动肌肉的特性作了深入研究,从等效做功角度建模,并进行失效机理分析,制作力假肢和仿人手臂用于脊椎反射运动控制研究。

vanderbilt 大学认知机器人实验室(cognitive robotics lab, crl)研制了首个采用气动肌肉驱动的爬墙机器人,并应用于驱动智能机器人(intelligent soft-arm control, isac)的手臂。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贝克曼研究所对图像定位的5自由度soft arm 机械手采用神经网络进行高精度位置控制和轨迹规划。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设计了并联弹簧的新结构气动肌肉驱动器,可以同时得到收缩力和推力,并与工业界合作开发了多种用于不同部位肌肉康复训练的小型医疗设备。

英国salford 大学高级机器人研究中心对气动肌肉的应用作了长期的系统研究,开发了用于核工业的操作手、灵巧手、仿人手臂以及便携式气源和集成化气动肌肉,目前正在研究10 自由度的下肢外骨骼以及仿人手的远程控制。

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instituted national dissidences appliqués, insa)研究了气动肌肉的动静态性能和多种控制策略,目前正在研制新型驱动源的人工肌肉以及在远程医疗上的应用。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制作了新型的折叠式气动肌肉用于驱动两足步行机器人,实现了运动控制。

日本bridgestone 公司在rubber tauter 之后又发明了多种不同结构的气动肌肉。德国festoon 公司发明了适合工业应用的气动肌腱fluidic muscle,寿命可达1000万次以上,同时还对气动肌肉的应用作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工作。英国shadow 公司研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仿人手。美国的kinetic muscles 公司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开发了多种用于肌肉康复训练的小型医疗设备。

lilly采用基于滑动模的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了单气动肌肉驱动的关节位置控制。

2.2 国内研究动态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始了气动肌肉的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宗光华较早开始气动肌肉的研究,分析了其非线性特性、橡胶管弹性及其自身摩擦对驱动模型的影响,并应用于五连杆并联机构,通过刚度调节实现柔顺控制。

上海交通大学的田社平等运用零极点配置自适应预测控制、非线性逆系统控制以及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单自由度关节的快速、高精度位置控制。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祖温等分析了气动肌肉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气动肌肉的静动态刚度特性以及与生物肌肉的比较,提出将气动肌肉等效为变刚度弹簧,设计了气动肌肉驱动的具有4 自由度的仿人手臂、外骨骼式力反馈数据手套和6 足机器人,采用输入整形法解决关节阶跃响应残余震荡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的彭光正等先后进行了单根人工肌肉、单个运动关节以及3 自由度球面并联机器人的位置及力控制,采用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种智能控制算法,并设计了6 足爬行机器人和17 自由度仿人五指灵巧手。

哈尔滨工业大学气动中心的隋立明博士也通过实验得到了气动人工肌肉的一个更简洁的修正模型和经验公式并对两根气动人工肌肉组成的一个简单关节系统进行实验建模和采用位置闭环的控制方法进一步验证气动人工肌肉的模型。

上海交通大学的林良明也对气动人工肌肉的轨迹学习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学习的收敛性的初步结论为下一步的学习控制奠定了基础。其中田社平通过对气动人工肌肉收缩在频率域上的数学模型并对它的结构及其静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相应的静态力学方程。

2003年付大鹏等,以机械手抓取物体为分析对象,采用矩阵法来描述机械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以四阶方阵变换三维空间点的齐次坐标为基础,将运动、变换和映射与矩阵计算联系起来建立了机械手的运动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机械手运动系统优化设计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对机械手的精密设计和计算具有普遍适用意义。

2005年车仁炜,吕广明,陆念力对5自由度的康复机械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将等效有限元的方法应用到开式的5自由度的康复机械手的动力分析中,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分析方法建模效率高、简单快捷,极其适合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的除了机械臂的动力响应曲线,为机械手的优化设计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008年北京联合大学张丽霞,杨成志根据拿取非规则物品的任务要求,采用转动机构和连杆机构相结合,设计了五指型机器手,手指弯曲电机与指间平衡电机耦合驱动,实现了机器手的多角度张开、抓握运动方式,对实用型仿人机器手的机构设计有参考意义。

2009年杨玉维等人对轮式悬架移动2连杆柔性机械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与仿真,。采用经典瑞利.里兹法和浮动坐标法描述机械手弹性变形与参考运动间的动力学耦合问题, 综合利用拉格朗日原理和牛顿.欧拉方程并在笛卡尔坐标系下,以矩阵、矢量简洁的形式构建了该移动柔性机械手系统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

2009年罗志增,顾培民研究设计了一种单电机驱动多指多关节机械手,能够很好的实现灵巧、稳妥的抓取物体,这个机械手共有4指12个关节。每个手指有3个指节,由两个平行四边形的指节结构确保手指末端做平移运动,这种设计方案很好的实现了控制简单、抓握可靠的目的。

从目前来看,国内对气动人工肌肉的研究仍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有关气动人工肌肉的研究与国外还有相当的差距对气动人工肌肉中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此外,采用气动人工肌肉作为机器人驱动器的研究还不成熟。

三、 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康复训练过程中,缺乏对关节位置、关节速度的观测和康复力的柔顺控制,安全性能有待提高;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没有拇指的参与;感知功能差,对康复治疗过程的力位信息和康复效果不能建立起有效地评价。为此,课题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穿戴,并且安全、柔顺、低成本,使用方便的气动手功能康复设备。对气动手指康复系统进行机构运动学分析、用mat lab软件对康复训练机器人的康复治疗过程的力位信息进行仿真分析。

要实现上述的目标,系统中需要着重解决的关键技术有:

(1)基于已有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外骨骼机械手机械结构部分的设计,对手指康复训练方法分析和提炼。 主要包括:人手部的手指弯曲抓握动作分析,气压驱动关节机构自由度的优化配置。使机械手能够实现手指的弯曲、物体的抓握等手部瘫痪患者不能实现的动作。

(2)对机器人机械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主要包括:气压驱动的手指关节外骨骼机械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3)机器人机构的力位信息仿真。主要包括:用mat lab软件进行机器人气压驱动终端的力位信息 仿真。

根据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工作量的要求,外附骨骼机械手系统是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是研究手指康复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工作。

四、论文工作计划与方案

论文工作计划安排:

2010年9月——2011年6月准备课题阶段:

主要工作:学习当今最先进的机器人设计技术;学习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仿真及优化,查阅国内外的资料,对康复机械手作初步了解。

2011年7月——2011年9月课题前期阶段

主要工作:课题方案设计,拟写开题报告,开题。

2011年10月——2012年7月课题中期阶段

主要工作:开始具体课题研究工作,根据已有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外骨骼机械手机械结构部分设计,对手指康复训练方法分析和提炼。研究手指康复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工作。

2012年8月——2012年12月课题后期阶段

主要工作:对手指康复机器人进行模拟仿真,对设计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题。

2013年1月——2013年4月结束课题阶段

主要工作: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准备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2013年5月——2013年6月论文答辩阶段

主要工作方案:

1. 完成学位课与非学位课学习的同时,进行市场调研,对手指康复机械手作初步了解。

2. 查阅资料,了解气动手指康复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3. 分析已有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外骨骼机械手机械结构的部分设计。

4. 对现有手指康复训练方法设计进行分析和提炼,分析其优缺点。

5. 开始具体设计工作。

肌肉康复训练篇5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04-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然分娩的产后6周初产妇,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查,肌力≤3级者为研究对象,按单纯随机抽样兼顾自愿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126例,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又分为A组、B组、C组,每组例数分别为31,30,31例,对照组34例。4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程时间、生产方式、新生儿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处理方法

每组产妇均在产后6周以后,恶露干净,无阴道炎和泌尿系统感染。

1.2.1干预组A组:Kegel训练法由康复师指导产妇实施一对一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介绍盆底肌功能训练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产妇的配合,并检查产妇训练方法的正确性。方法:产妇可在平卧位、站位、坐位时均可进行练习,吸气时尽力收缩5~10s,呼气时放松10s后再收缩,反复练习直至掌握熟练,避免腹部吸气加压和腿部及臀部肌肉的参与。产妇从1次训练做15次收缩开始逐渐增加收缩次数,每日进行3次,12周为1个疗程。

1.2.2干预组B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方式,基本步骤为:①给予频率为8~32Hz、脉宽为320~740us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产妇学会I类肌纤维收缩及区分会阴与腹部的收缩;②给予频率为20~80Hz、脉宽为20~320us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让产妇学习Ⅱ类肌纤维收缩,锻炼Ⅱ类肌纤维肌力;③给予I类与Ⅱ类肌纤维生物反馈训练模块,让患者跟着模块训练,加强产妇的I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④给予各种场景(如上下楼、搬重物、抱小孩等)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块,让患者跟着模块训练;⑤给予A3反射的生物反馈训练,而且需要训练产妇在咳嗽时收缩盆底肌肉;⑥给予会阴―腹部肌肉协调收缩的生物反馈锻炼模块,让患者跟着模块训练,训练患者在直立时会阴―腹部协调收缩。每次治疗20~30min,每周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1.2.3干预组C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阴道康复器进行康复治疗。C组是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阴道哑铃进行康复治疗。阴道哑铃训练方法:将不同重量的阴道哑铃置入阴道内,让患者收缩阴道夹持住,训练时从最轻的球囊开始,收缩盆底肌肉使康复器在阴道保持1min,逐渐延长保持的时间,当患者可以保持10min以上,在咳嗽、大笑、跑步等情况下仍不脱出后,逐渐增加阴道哑铃重量以增强患者阴道的收缩力,每次15min,每天一次,持续3个月。

1.2.4对照组:只对产妇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如产后盆底保健知识、分娩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等,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常见的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的发生,均与盆底支持结构的薄弱有关,两者往往同时存在。盆底功能康复的内容包括Kegel训练、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等。

Kegel训练,是早期进行盆底锻炼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以增强盆底的神经功能(兴奋频率和有效运动单位显著的增加)、增强盆底肌力。产妇能正确的、自主的收缩盆底肌、并能坚持锻炼,能收到一定得效果。但在Kegel训练中,产妇不能自己识别特定肌肉群,正确锻炼盆底肌肉,并获知盆底肌锻炼的效果,信心和依从性会打折。电刺激可以运用在阴道放置探头发出的电流信号的变化,使盆底肌肉组织发生被动运动,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经,从而增强盆底肌肉强度和弹性。并且提高神经反应能力,唤醒一些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单元,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生物反馈通过模仿视觉或听觉信号来反馈盆底肌肉活动情况,从而指导患者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收缩,同时便于观察患者的基础状况和锻炼发展情况,提高患者防治效果的信心和依从性。目前国际上有一些研究表明电刺激+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肌有效,本研究中,干预组B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方法,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Kegel训练,但通过15次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后,盆底肌的肌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对于一些基础肌力比较弱的产妇或者已经出现盆腔脏器脱垂或尿失禁临床症状的患者,盆底修复需要更长的时间,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更持续的治疗。在干预组C组中,在B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阴道哑铃训练。阴道哑铃训练可以唤醒患者深层和浅层肌肉收缩的本体感觉,增强会阴与腹部的收缩能力,增加深层和浅层肌肉I类肌纤维与Ⅱ类肌纤维收缩力的综合力量,本研究C组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至产后6个月,配合使用阴道哑铃配合训练,通过反复、持续训练,盆底肌康复效果均高于其它干预组,临床症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肌肉康复训练篇6

关键词:振动训练;研发;振荡杆

中图分类号:G8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6―0072―04

1 研发目的

振动(vibration)是物体的振荡运动(oscillatory motion),所有具有质量和弹性的物体都有振动的能力。人体具有弹性组织,所以人体的弹性组织――肌肉可以产生振荡运动。振动训练(Vibration Training)是一种利用器械来引起肌肉振荡的训练方法。Johnston是世界上最早对振动刺激进行研究的生理学家,早在1907年就研究发现对肌肉和肌腱进行局部振动刺激可以增强肌肉收缩的力量。

振动训练起初应用于康复领域,促进病理状态下肌肉的机能优化、正常状态下肌肉的机能强化,很受康复医生的青睐。由于其对肌肉性能的改善效果明显,它能够以相对较小的附加负荷有效的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而且对人体的平衡能力、骨骼密度、柔韧能力及血液的激素水平等产生正面影响,逐渐引起了运动训练专家的关注,俄罗斯的体操教练

员Nasarov是第一个真正将振动刺激用于运动训练的人。随着振动训练应用领域的壮大,相应的振动训练设备也逐步面世,如进行下肢训练的振动训练台、进行上肢训练的振动棒(杆)。

进行上肢训练的振动棒,是一种桨叶振荡片,能产生正反方向振动惯性的器械。,它利用器械的惯性进行振动训练。在棒或杆的中央把手部位进行加速或用力增加桨叶的摆动幅度,则能感受到它产生源源的澎湃动力,而且它前后摆动所产生的阻力需要人们身体各部位的肌群参与并中和它的力度。相互作用之下它产生重力将更多的效能回馈给人体的肌肉、关节和头脑,给身体各部位带来剧烈的感受。肌肉因此而获得在各项运动中的技能调整比起其他产品所创造同位元肌群的收缩作用更为高效,更能提高人体肌肉纤维的力量和持久耐力,它也能增加关节的最大延伸活动变化范围,更能有效地保护使用者的关节,同时,它也提供协调性、柔韧性、最佳体态和发挥肌肉力量等有效功能。在手腕推法和手臂摆放不同的姿态时,它可以准确针对人体上半身的某些特定肌群目标,因此它常被作为运动训练和物理康复特别器械来使用。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肩部振动训练设备主要有两种:bodyblade和flexi bar。这两种设备均系进口器材,购买美元本土器材方便,且要么价格较为昂贵,要么型号较少,不能适合各种人群的需求。

随着运动训练理论和科技的发展,体能、康复训练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大众体育中得到全方位的深入开展,体能、康复训练器材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但相关器材目前多系国外进口,专项器材的研发和本土化生产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自主研发和深入开发体能、康复训练器材设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研发肩部振动训练设备即为该工作的一个初步探索,从而拓展体育产业的新思路。同时,还可以使使用者降低成本,便于购买。

2 研发设计肩部振荡杆的要求

作为体能、康复训练器材,肩部振荡杆应该对肩部周围的肌肉有刺激作用。

作为体能、康复训练器材,肩部振荡杆应该具备的特性:①低过敏、耐汗渍、无毒、可回收;②杆体结构小巧、简洁、美观,便于抓握发力;③有较强的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在21GPa左右;④振动频率在4.6Hz左右。

3 杆体结构的设计和原料及配方的选择

鉴于振荡杆是在周期性振动条件下使用,振动频率及弯曲强度决定着产品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所以从以上两个方面确定配方。影响材料性能的决定因素是其结构,此外成型工艺也对产品性能起重要作用。

3.1 杆体结构的设计

根据杆体结构要求简洁、美观、便于抓握发力的要求,杆体为桨叶状,中央有抓握把手,两端有包胶配重,形状见图1所示。

桨叶宽度为5cm,厚度为0.5cm,整个杆体长度为155cm,中央把手长度为31cm,配重长度为9cm,把手宽度为5.1cm,厚度为4.9cm。

3.2 原料及配方的选择

振荡杆是在周期应力下使用,需要具有一定的抗疲劳性能,有研究表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故采用拉挤工艺(图2)研究树脂基体、纤维含量及填料对产品弯曲性能及振动频率的影响。

1.纤维集束架;2.网眼板;3.玻纤预处理;4.树脂浸渍槽;5.成型模具;6.后处理;7.牵引机

3.2.1 树脂基体对产品弯曲性能及振动频率的影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常用树脂基体主要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及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拉挤成型时由于摩擦力大、后固化等原因较少被采用;酚醛树脂虽然不存在上述问题,但固化产物受热时会放出有毒成分,鉴于本产品与人体直接接触,要求低过敏、无毒,因此也不采用。

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为40.16GPa,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2.75GPa,因此选用乙烯基树脂作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

3.2.2 玻纤及填料含量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及振动频率影响

当玻纤为45根(469)纱+300g,连续毡4片(50+60)(4800)时(氢氧化铝调料含量为30%wt),样品的固有频率为4.21HZ,弹性模量为18GPa;当玻纤为49根(469)纱+300g连续毡4片(50+60)时(氢氧化铝调料含量为30%wt),样品的固有频率为4.53HZ。改变填料氢氧化铝的含量,试验发现,氢氧化铝含量为25%wt,当玻纤为45根(469)纱+300g连续毡4片(50+60)时,样品的固有频率为4.25HZ;当玻纤为49根(469)纱+300g连续毡4片(50+60)时,样品的振动频率为4.45HZ;当玻纤为50根(469)纱+300g连续毡4片(50+55)时,样品的固有频率为4.54HZ,弹性模量为15.91GPa,当玻纤为54根(469)纱+300g连续毡2片(50+55)时,样品的固有频率为4.78HZ,弹性模量为20.6GPa。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基体树脂固定,改变玻纤含量和填料含量都可以起到调节样品固有频率的作用,增加玻纤含量和提高填料比重都可以使样品固有频率和弹性模量增大。此外,产品的固有频率和弹性模量还受表面毡的影响,随毡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3.3 肩部振荡杆的主要原料和基本配方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自行研发的实用新型肩部振荡杆的主要原料和生产配方。

3.3.1 主要原料

基体:乙烯基树脂

增强体:2400玻璃纤维纱

玻璃纤维连续毡

填料:聚乙烯(粉末)

氢氧化铝(粉末)

3.3.2 推荐生产配方

首选配方:50―52根(469)纱+300g连续毡4片(50+

60);弹性模量估值在18―21Gpa;固有频率估值在4.55―4.65之间。

备选配方:50―53根(469)纱+300g连续毡2片(50+65);弹性模量估值在18―21Gpa;固有频率估值在4.56―4.65之间。

3.4 弯曲强度

弯曲强度是指试样在弯曲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检验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341―2008《塑料弯曲性能得到测定》,检验机构为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通过检验,根据以上配方研发生产的实用新型振荡杆试样的弯曲强度为733MPa。

4 肩部振荡杆的应用研究

EMG是运动生理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中研究肌肉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电极直接连接人体肌肉,引导、记录神经肌肉活动时的一维时间序列信号,其变化与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量、运动单位活动模式和代谢状态等因素有关,这种变化能实时地、准备地反映肌肉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

为了了解研发的实用新型肩部振荡杆的功能,验证该振荡杆是否符合研发要求,通过表面肌电采集系统采集肩部在额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三个平面内振动时肩部周围的肌肉的活动情况,并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康复训练以及大众健身提供参考。

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4.1.1 研究对象

江苏省篮球队男子运动员六名、江苏省排球队男子运动员六名共12名被试,他们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所有被试身体状况良好,实验前无肌肉疲劳现象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损伤。

4.1.2 仪器和材料 ME6000十六导肌电信号收集和分析系统(芬兰,MEGA公司),计算机,自行研发的实用新型振荡杆,Ag―Agc1一次性心电极(上海申风),75%酒精,棉签,砂纸,万用表等。

4.1.3 实验方法

实验动作为三个:右手持振荡杆肩关节水平屈位在额状面(F)上下振动(图3)、右手持振荡杆肩关节外展位在矢状面(S)前后振动(图4)、右手持振荡杆肩关节最大屈(头顶位)在水平面(H)左右振动(图5)。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采集身体右侧肌肉的电信号,采用频率为1000Hz,共模抑制比(CMRR)为110dB,电阻小于100K。共选取11块肌肉,按照通道依次为:三角肌前、三角肌中、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后、斜方肌上、斜方肌中、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冈下肌。

运动员到达实验室后,进行五分钟的热身,然后学习并熟练掌握这三个测试动作。用笔在皮肤表面划出各块肌肉的精确电极位置,然后对皮肤表面进行清洁处理,电极沿着肌纤维的方向,电极间的距离为2―3cm。

三个测试动作的顺序随机选择,每个动作开始后,待振动稳定后连续采集5s的肌电信号,每个练习间隔5min以排除疲劳的影响。

4.1.4 信号处理

采集到的肌电信号全渡整流后计算振幅,计算窗口宽度为0.01s。取三个位置的最大振幅作为标准对肌肉活动的幅度进行标准化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图6、7、8为某运动员在额状面、矢状面、水平面内振动时右侧11块肌肉的原始肌电信号图。

将各通道下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振幅值进行统计,计算其均值,结果见表2所示。各肌肉分别在三个平面内运动,对各个平面内表现出最大振幅的人数进行统计,计算其百分数,结果见表3所示。

肌肉活动的幅度可以表明运动中运动单位募集的数量、肌肉激活的程度,肌肉收缩时,若需要力量较大,则需要动员较多的运动单位参与工作,运动单位的数量与肌电幅值成正比。手握着振荡杆的中央把手部位用力使杆体摆动起来后,它产生一种正反方向的振荡惯性,以反作用力的方式刺激肌肉产生收缩。肌肉在不同的位置,其初长度不一样,运动单位募集的数量、受到刺激的程度也不一样,肌肉活动的幅度也不一样,所以三个平面内各肌肉的振幅会有差异。以肌肉激活程度最大的那个面的振幅为标准,对各肌肉在各个面内的振幅做标准化处理。

从表2可以看出,除肱三头肌和胸大肌外,其余9块肌肉的振幅最大值都出现在额状面,这表明三角肌、肱二头肌、斜方肌、背阔肌、冈下肌这些肌肉在额状面内激活的程度较矢状面和水平面大,肱三头肌在矢状面内激活程度最大,胸大肌在水平面内激活最大。根据这个结果可知,在采用振荡杆进行肩部的锻炼或康复时,在额状面内上下振动的效果较好,其次为水平面内的左右振动。从图6、7、8三个平面的原始肌电信号图也可以看出,通道1―3、5―7、9―11的肌电信号在额状面内较强,通道4的信号强度三个平面相差不大,通道8的信号强度较其他通道而言比较弱,但额状面和水平面内的强度要高于矢状面。

这是从均值的角度来看的,然而从每个被试各肌肉在三个平面内的激活情况来看,激活程度最大的位置并不全是在额状面。对各个平面内各肌肉表现最大激活出现的人次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这11块肌肉中,仅有斜方肌上部,12位被试在额状面内的激活程度都是最大,其余10块肌肉,有些被试在矢状面内激活最大、有些在额状面内激活最大、或者有些在水平面内激活最大,个体的差异较大。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个被试对振荡杆的运动特点不的熟悉程度不一样,有些不能很好的掌握技术动作,完成三个动作时肩部周围的肌肉不能协调用力,导致某些肌肉负荷过大。随着被试对振荡运动的熟悉和熟练,这种状况可能会改善。其次,某些功能相似的肌肉,由于被试对动作的不熟练,导致在这个面运动过程中某些肌肉活动较大,某些肌肉活动较小,而在其他面运动时情况相反,从而引起较大的差异。再次,本实验的被试是专业篮球运动员和排球运动员,篮球和排球专项技术特点不同可能使得肩部肌肉的活动方式产生差异。最后,本实验没有针对每块肌肉进行MVICs(rrmxi―mum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s)测试,每块肌肉最大激活时的振幅并不知道,只是取用三个面内的最大值作为标准进行统计的,这可能对统计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5 结论

5.1 自行研发的实用新型振荡杆对肩部周围的肌肉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以用于肩部锻炼和康复。

5.2 采用振荡杆进行肩部的锻炼或康复时,在额状面内上下振动的效果较好。

肌肉康复训练篇7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对产后尿失禁产妇盆底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分娩后发生尿失禁产妇9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指标及尿失禁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静息压和收缩压高于对照组,盆底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仍存在尿失禁产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促进了产后尿失禁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产后;尿失禁;肌电刺激;护理;盆底功能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38

尿失禁是指当腹压大于最大尿道压力时,逼尿肌收缩乏力而出现尿液不自主排出,根据诱因,尿失禁一般分为压力性、充溢性、急迫性、反射性、功能性、完全性和混合性,产后尿失禁多属于压力性,主要由于产妇分娩后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而引发[1-2]。女性分娩过程中,盆底支撑组织包括筋膜、肌肉、韧带等,这些组织结构易因过度牵拉而发生结构和功能性损伤,进而造成不可逆的生理变化,影响产妇产后生活质量[3]。本研究中将盆底肌电刺激应用于产后尿失禁盆腔肌肉萎缩和损伤的治疗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分娩后发生尿失禁产妇96例,年龄22~36岁,平均(28.3±5.2)岁。孕(38+3±41+2)周,平均(39.2±2.3)周。顺产78例,剖宫产18例。纳入标准:(1)均为初产。(2)产妇无泌尿系感染史或肾病史。(3)产前盆底肌力评估为3级以下。(4)产后经临床诊断为尿失禁。(5)产妇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随机将本组产妇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孕周、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指导产妇行盆底肌训练,即产妇取平卧位,双膝弯曲略分开,臀部缩紧,吸气时将肛门收缩至关闭,呼气时放松,反复12~15下完成1次训练,完成训练前的3~5下采取快速收缩训练,每日训练3~5次。4周为1个疗程。

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给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仪器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即指导尿失禁产妇取平卧位,电刺激仪电极消毒后置于阴道内,进行生物反馈电流的收集,指导产妇根据仪器指示信号行阴道放松及收缩训练,询问产妇感受,以有刺激感但无疼痛感的电流强度为宜。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每次20 min,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治疗3个月后,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监测产妇盆底静息压(盆底肌肉无主动收缩时压力)、盆底收缩压(盆底肌肉主动收缩时的压力差值)、盆底收缩持续时间[4]及产妇尿失禁情况。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c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肉张力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表1)

2.2两组产妇治疗后仍存在尿失禁情况比较(表2)

3讨论

盆底肌肉结构和功能性失常是产后尿失禁发生的主要原因,因而其治疗关键也在于对盆底肌肉的功能性修复,产后早期实施盆底康复性训练对于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5]。盆底肌训练主要是指导产妇主动收缩或放松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组织,以此来强化盆底肌肉的张力,延长其收缩时间,从而改善尿液排泄的控制力[6]。但是盆底康复性训练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由于产妇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易疲劳,再加上人往往有“惰性”,易影响其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训练效果。

盆底肌肉电刺激疗法主要是应用物理刺激,提高盆底肌肉的舒缩能力,从而改善肌肉的萎缩与损伤,增强尿道的闭合能力,进而有效控制逼尿肌的作用,改善尿失禁[7]。操作中将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电极置入产妇阴道,不仅可对膀胱和尿道产生双重刺激作用,还有利于保证盆底肌肉正确而有效地收缩[8-9]。结果显示,盆底肌肉电刺激疗法结合盆底康复性训练改善了产后尿失禁产妇的盆底功能,观察组治疗后盆底静息压和收缩压显著高于单纯应用盆底肌训练法的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治疗后仅1例仍存在尿失禁,其余产妇均有效恢复正常排尿(P<0.05),证实了产后实施早期电刺激的有效性。

分娩本身给女性带来巨大痛苦,产后发生尿失禁更给产妇带来心理与生理上的不适,护理人员要向产妇讲解产后尿失禁的发病原因、治疗及配合方法等,以减轻产妇自卑、焦虑、羞涩等不良心理。产妇尿失禁后下腹不适、腰酸、会阴红肿、破损、身上异味等问题,易产生紧张、抑郁、不愿与人交流等问题,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疏导,采取安慰、鼓励、关怀、尊重等态度对待产妇,使其感受到周围人群的关心,提高自信心。平时注意避免责怪产妇,日常多与其交流,帮助其打开心结,说出感受,鼓励病友间的相互交流与经验分享。为产妇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病房内定期通风换气,保持整洁,产妇床褥勤更换,做好消毒清理。注意保护产妇隐私,哺乳、排尿排便时拉上挂帘,遵医嘱定期外阴清洁,对发生溃烂者遵医嘱给予用药处理,给药时注意询问产妇感受,以语言交流的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等不适感。对于产后尿失禁产妇的护理,应重视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心理疏导、环境整洁和保护隐私等,从而使产妇认识到疾病的根源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为产妇提供一个良好、舒适、安心的医疗环境,促进产妇以更加良好的心态面对尿失禁。

综上所述,对产后尿失禁产妇实施早期肌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性训练及精心细致护理,有助于更好地改善产妇盆底功能,促进盆底肌张力的恢复及逼尿肌对排尿的控制,从而改善尿失禁,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明.不同时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0):33-35.

[2]刘湘晖,杜丹,黄淑妹.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6):613-614.

[3]王悦,乔玉环.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在盆底重建手术后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8):631-633.

[4]梁群,张倩平,黄敏,等.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5):34-36.

[5]陈玉芬,李环,丁小容,等.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改善产妇尿失禁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6):52-54.

[6]曲航菲,张田苗.循证护理在产后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0):951-953.

[7]何玉兰,单青,李超平.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进行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696-697.

[8]李瑞琴.护理干预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2,8(8):270-272.

[9]杨素勉,马卫景,王秀粉,等.盆底肌锻炼联合电刺激促进产后盆底器官功能康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1-3.

肌肉康复训练篇8

关键词:吞咽神经与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Efficacy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 swallow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26-02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中风,每21秒有一人因中风而死亡,中风是神经性吞咽障碍最主要的病因,据国外文献报道,51%~73%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存[2]笔者所在科室于2011年9月引进一台常州雅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经过临床实践,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按照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CT或MRI确诊;发病三个月以内,神志清醒,无认知障碍,功能性(神经性)吞咽障碍口腔期和咽喉期病人。洼田饮水试验2级以上,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评定@≤2.0,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结构性吞咽障碍(进食通道异常),不主动配合吞咽康复训练病人。符合标准:98例,脑出血32例,脑梗塞66例;男52例,女46例,年龄43-89岁,平均年龄63±2.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康复师指导下给予间接吞咽康复训练,如:改善咽反射,用冰棉棒反复刺激患者咽后壁和软腭,舌向前、左、右反复伸展,使舌肌得到锻炼;指导病人熟练掌握门德尔松法和声门闭锁练习,使颜面及咽部肌肉得到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每天2次,每次40分钟(治疗模式20分钟、训练模式20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最大刺激强度并引出吞咽动作为佳,电刺激同时要求患者做吞咽动作配合;12天为1疗程,每疗程之间间隔2天,共2疗程。

2 参考

陈胜云等[3]研究所采用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显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提高2级以上;有效:吞咽障碍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提高1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无进步。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4 结果

两组98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分别于治疗12天、24天给予洼田饮水实验和吞咽神经治疗仪评定,结果见附表:

组别nt(d)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治疗组491292512491.8%24172110197.9%对照组4912213191569.4%2471915883.6% 结果表明:神经吞咽和肌肉电治疗刺激能有效促进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治疗组吞咽障碍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41),P

5 讨论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吞咽康复是一个治疗手段,笔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在治疗12天有效率为91.8%;24天有效率98.9%,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说明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上神经肌肉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一个有效方法,电刺激治疗时,低频脉冲电流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引起肌肉收缩可以使肌肉收缩蛋白含量增加,使有氧代射的酶含量增加,增加线粒体的体积和数量,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从而增加肌力,防止失用性萎缩,通过刺激受损部位的脑神经,使其活性增加,能帮助恢复和重建正常的反射弧,促进新的中枢至咽喉运动传导通路形成,从而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4];另外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训练的方法,能尽早训练与吞咽功能相关的肌群,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反射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网络重组及侧支芽生,皮质感觉区扩大,同时可防止咽部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5]。综上所述: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明显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学杂志,1996,29(6)379

[2]孙启良.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估与训练.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3);141-143

[3]陈胜云,张倩,赵性泉.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J].北京医学,2007,29(1)4-6

肌肉康复训练篇9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肌力;日常生活能力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为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一种迟发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侵犯运动神经根及其周围神经,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严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肌麻痹[1、2]。为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笔者对8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0~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80例格林-巴利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Asbury的格林-巴利诊断标准。将80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14~56岁,中位数年龄26.3岁;发病前18例有腹泻病史,14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3~59岁,中位数年龄27.1岁;发病前16例患者有腹泻病史,15例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所有患者均除外脑血管病、脑炎等引起的肢体瘫痪,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临床资料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格林-巴利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保持肢体功能位:确保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3、4]。上肢功能位多为屈曲位,下肢功能位为伸展位。肩关节屈曲45°,外展60°,肘屈曲90°,前臂中立位,腕关节背伸30~45°,稍尺侧屈。

1.2.2肌力训练:当患者处于软瘫期为肌力0级时,除了确保仰卧、侧卧肢体的良姿位外,物理疗法是最有效的康复方法。在对患者的肌力训练中应对所有不正常的肌肉同时加以训练,最终达到增强肌力的效果。对四肢及腰背部肌肉,采取较重的手法进行推拿按摩,每天两次。肌力训练根据肌力分别采取被动、主动、助力主动和抗阻力训练。肌力在Ⅲ级以下时,首先用徒手的方法进行肌力强化训练,当肌力达到Ⅲ级以上时采用徒手和器械的方法进行抗阻力训练。一旦肌力恢复,鼓励病人加强主动运动的锻炼、步态训练,并配以针灸,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方面的恢复。

1.2.3关节被动活动训练:每日2次以上给患者施以正确的关节被动活动,力度适中、避免粗暴。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缓慢进行,不能急于求成[5]。被动运动可与按摩交替或配合进行。教会患者家属正确的训练方法,错误的方法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1.2.4坐位训练:当患者病情平稳后进行坐位训练,保持正确坐姿。早期进行直立床站立训练,直立床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加到直立位。坐位训练可有效预防性低血压、坠积性肺炎、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促进运动功能及心肺功能的早期恢复。

1.2.5立位训练:教会患者利用自身重量做蹲起,在下肢肌力增强的基础上进行站立行走训练,跟腱挛缩者配带足踝矫形器进行步态训练,纠正异常姿势。

1.2.6呼吸机患者的康复训练:当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撤去呼吸机后,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以增强肌力。除了按对角线运动外,徒手辅助主动运动一主动运动一抗阻主动运动的过程,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1.2.7呼吸功能的康复训练:针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徒手胸廓伸张法进行康复护理,待胸式呼吸功能基本恢复后以助力手法训练腹式呼吸。

1.3评估方法:应用Lovett6级标准来评估患者肌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肌力评定:采用Lovett6级评定法,其中1级为全瘫,1~2级为重瘫,3~4级为轻瘫。改良Barthel指数:满分为100分,总分大于60分为良;60―41分为中,有功能障碍,稍依赖;小于40分为差,依赖较明显或完全依赖;分值越低表示自理能力越差。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入院时两组患者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均无显著差别,治疗后1月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过去对于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出现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僵硬等废用综合征情况较多且严重,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6]。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后患者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未经过康复护理的患者。现代康复理论认为,运动疗法能够促进周围神经的代偿和再生,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使瘫痪肌肉节律性收缩,促进神经修复[7、8]。通过对肢体的按摩可促进组织血液和淋巴循环,防止骨、肌肉、肌腱等组织发生挛缩,促进关节的活动功能。综上所述,给予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肌力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邦惠,冉茂群,任永平.综合康复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观察.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31(2):275-276.

[2]胡桂芳,任忠失,张晓霞,等.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的对比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3):5019-5020.

[3]阮航.格林一巴利综合症临床康复治疗体会.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3):111-111.

[4]党薇,王敏.浅析格林巴利综合症康复护理.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9(下):61-62.

[5]金顺淑.22例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97-98.

[6]王滨,赵立伟.早期康复介入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疗效.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6,3(3):144-145.

肌肉康复训练篇10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康复训练 偏瘫 行走能力 Barthel指数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1月~2008年4月收治40例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或脑外伤。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治疗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2~72岁,平均56.20±9.33岁;病程30~60天,平均42.40±9.74天。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年龄43~71岁,平均5775±928岁;病程26~58天,平均3960±907天。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有可比性(P>005)。

病例入选标准:①无明显的步行能力障碍病史,偏瘫后有明显步行能力障碍者;②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者;③无明显的感觉障碍者;④无其他急性疾病及严重并发症者。

病例排除标准:①既往有严重的下肢关节疾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等,影响步行的患者;②最近4周内有心肌梗死发作,有严重躯体疾病,如心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控制不良的糖尿病等;③合并有其他步行能力障碍的情况,如既往有脊髓损伤、截肢等;④严重感觉障碍者。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包括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消除脑水肿、减轻颅内压、抗感染、改善脑循环。待病情稳定,接受常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站立负重功能障碍进行电针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实施时,针对不同程度的障碍制定相应的以易化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计划。具体的训练内容包括:①躯干骨盆控制训练;②坐位、手膝位、跪位、站立位平衡训练;③患腿主动屈髋、屈膝、踝背屈、肢体自如控制训练;④重心前后、左右转移训练;⑤步态训练:平行杠内训练从坐到站,从站到坐;训练站立平衡和体重向侧方、前后转移,向前、后迈步,向前行走、转身;侧方行走、后退;交叉步行走;抗阻力行走;上下楼梯;室内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走斜坡、开门;室外平地、斜坡、上下台阶、过马路行走。

电针治疗:操作方法:采取经筋围刺法,取臀部足少阳之筋(臀中肌)部位围刺,即每隔1寸下针,取10~15个穴位,包括居、环跳穴。针刺深1.5~3寸,提插补法;针刺后局部接G6805型电针仪,用疏波0.8Hz,0.3~0.6mA,以肌肉有轻微抖动为宜,每次20分钟。

针对性康复训练:选择性强化训练偏瘫下肢臀中肌肌力。当肌力为0级时进行神经促通技术;当肌力为1级时徒手助力运动,使受训练的肌群在最大限度下做等张收缩,3次/组,20组/日,每组间隔10秒,每天训练1次。当肌力2级时,可做减重下肌力训练;当肌力达到3级时,以主动肌力训练为主。>3级采用渐进抗阻练习,徒手、利用沙袋施加阻力。当肌力达到4级时,则进行一些双下肢、单足负重训练,训练量以引起肌肉适度疲劳、且第2天不感到疼痛为宜。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持续治疗6周。

评定方法:①站立负重能力评定以单足自然站立时间计算;②步行功能评定:用足印分析法测定时间距离-参数:左右步幅、步频、自由步行速度;③肌力评定用MMT分级标准之Kendall百分比法评定;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按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法。每位患者于第1次治疗前做1次各种评定,6周后再做1次评定。各种评定均有同一医师进行,该医师不知治疗分组情况,且不参加治疗。

统计学分析:测定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Ridit检验。应用SPSS11.01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结 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单足站立、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项数据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显示治疗组单足站立、步行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讨 论

偏瘫属于中医“痹证”、“痿证”等的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脑、肝、肾。肢体则以经络不通而痿。针灸治疗通过腧穴来调整机体的阴阳、气机以疏通经脉,运行气血,恢复正常的经气循环。电针用疏波可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常用于治疗痿证及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因此,我们用经筋围刺配合电针能调和气血,疏通筋脉,从而使气血运行通畅,局部分肉得以荣养从而达到治痿的作用。

关于偏瘫患者肌力训练的价值及其理论基础,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论。有些学者认为肌力训练会促使肌张力增高,诱发或加重痉挛。在偏瘫康复训练中除了采用神经发育和神经生理技术外,不能忽视肌肉力量训练。本研究也支持肌力训练能增强平衡能力,促进步行的恢复。从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但是,治疗后治疗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因此,注重单足负重改善步行功能的训练,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研究表明,在评估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恢复时,步行速度评测能敏感地反映患者步行能力恢复变化的全过程。在功能评价方面,步行速度评测还与目前临床常用于功能评价的项目如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ADL能力等密切相关。步行速度在脑卒中患者功能结局评定上是一个独立的变量。因此,可视步速为步行能力的综合指标。左右步幅差可体现步态的对称性。通过对步幅、步速、步频的观察可评价步行功能的恢复情况。从研究结果来看,针对偏瘫后站立步行功能障碍进行臀中肌电针治疗和肌力训练,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电针具有显效、方便、少痛的优点,选用电针配合康复训练臀中肌,针对性强而又易于看到训练效果,使患者既容易接受和坚持治疗。

参考文献

1 许军峰,卞金玲,李金波,等.经筋围刺加电针治疗中风后三角肌萎缩30例.上海针灸杂志,2008,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