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就业十篇

时间:2023-10-24 18:03:17

农业工程就业

农业工程就业篇1

[关键词]:农科院校 工程类专业 职业发展 就业 创业

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农科院校工程类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农科院校要加强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与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建立起相对成熟的指导模式,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发展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职业的选择、职业的适应和职业的发展所进行的规划。”职业发展规划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实现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1.突出学生“就业主体”地位。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发展指导模式,首先要突出学生的“就业主体”地位。学校要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主体”到“就业主体”的转变,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同时将学习活动置于“就业”引领下,突出并强化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升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意识。学生从高中升入农科院校,高中阶段的学习意识根深蒂固,农科院校要帮助学生提升职业发展与规划意识,并将职业发展与规划作为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职业发展与规划中不断提升学生就业意识、目标意识,从而在意识形态的引领下,夯实工程类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就业能力。

3.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线。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说到底是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发展指导模式要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无论是工程类专业教学,还是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教育,都要围绕“就业能力”发展主线,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作为学校一切教学活动与教育实践的中心。

二、构建特色化、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模式

目前不少农科院校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存在“速成”现象,没有突出就业创业教育特色,缺乏长效指导机制,农科院校必须要构建全程化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模式。

1.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特色化。农科院校都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课程,但普遍存在共性化现象,缺乏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特色。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可以尝试构建“模块教学”与“项目教学”模式。根据就业创业教育目标,将目标模块化、项目化,各个模块与项目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体现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系统化,循序渐进,逐步推进,贯穿学生大学学习全过程。

2.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全程化。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要贯穿于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的全程,根据不同学段学习的特点与实际,逐步实施,突出学段特点。大一学段主要以职业发展规划为主,渗透就业创业意识教育;大二学段进行就业教育与职业发展规划纠正,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包括合理定位、就业心理、心理素质、综合素质与能力等教育。同时对学生第一阶段的职业规划进行纠正,使职业规划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大三大四学段,重点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完善学生择业观,偏重于学生创业能力教育,对学生展开个性化就业与创业教育。

三、构建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农科院校工程类职业要建立起“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指导模式。如何实现三位一体呢?

1.与思想教育相融合。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要有机地融合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利用思想教育的优势与有利契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职业发展、就业创业置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与职业价值观,以崇高的理想为引领,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2.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更应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能否就业、就业创业能力发展等都直接与学生的素质有关,农科院校工程类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要与学生素质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能结构。

3.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观、就业能力发展是否科学,必须要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农科院校工程类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模式构建要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融合,合理地引导学生深入企业,深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职业发展规划,调整就业观、择业观,积极地开拓创新。

总之,农科院校工程类专业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要坚持就业导向,合理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并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生活全程,有机地与思想教育、素质教育、社会实践相融合,培养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琪.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45.

农业工程就业篇2

关键词:统筹就业;农民工;医疗保险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04902

统筹城乡就业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用行政手段将劳动力分割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以及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承认和实现劳动力择业自由和选择工作地点的自由,让劳动力受经济规律调节在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流动,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公平竞争。

在统筹就业的地区实施城乡相一致的医疗保险政策需要相关的政策的支持,在现实的政策角度下,农民工和社保部门之间可以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即农民工是医疗保险的购买者,而社保部门是医疗保险服务的提供者,购买者和提供者之间用一套缴费和补偿机制连接。但是由于农民工和社保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他们之间契约不完全性,所以在契约不完全性的情况下,怎么协调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政策和保障力度是一项新的研究方向。

1 统筹就业地区农民工医疗保险可行性分析

针对农民工参与医疗保险的契约的不完全性,我们设计其参与医疗保险模式时要注意相关的政策倾斜,也就是政策的指向性和保障性。而在统筹就业地区实施医疗保险涉及的主体有:地方政府、地方医疗保险机构、用人企业(参保的和未参保的)、参保方和医疗供方。而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对各主体都有积极的影响。对于政府来说,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民众支持率和社会影响力,有利于统一人力成本,给不同性质的企业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地方的医疗保险机构来说,更多的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会扩大社保的覆盖面,可以提高基金稳定性,还能增强市民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可以使员工更有归属感,会在一定程度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于参保方也就是农民工自身来说,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可以增强资金的共济性、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降低重大疾病的风险。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医院来说,更多的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会增加定点医院的收入。

根据Stakeholder分析方法,我们得出农民工参与医疗保险对各主体的利益影响 。

通过上图可以反映出,对于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支持方的力度与反对方的力度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在就业统筹地区农民工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优势并不明显。通过上述分析,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解决各主体之间利益的均衡和分配,根据各利益集团动用资源的能力和立场、相应的分配物资和精力,将各主体进行分类,针对各主体受到农民工参保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相应的处理,并采取适宜策略,在统筹就业地区建立相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可行的。

2 农民工医疗保险缴费能力分析

农民工是城乡统筹过程中的特殊产物,也是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他们一般处于低素质、低收入和低质量的生活条件的状态。如果将城镇医疗保险的缴费模式应用于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下面我对缴费基数和费率两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延伸对农民工医疗保险缴费能力的分析。

2.1 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

缴费基数是医疗保险赔偿水平的衡量起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是跟职工的收入水平相挂钩的。但是由于农民工身份和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农民工要是参加医疗保险的缴费是不可能根据收入水平来的。所以,我建议采用固定的缴费额度,行业和工种也要严格区分,缴费水平要随着实际的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定,可以适当上下波动。

农业工程就业篇3

全市117个村(居)委会实现各与1家或以上的企业建立结对帮扶劳务合作关系;对有转移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农业富余劳动力登记率达100%;农村贫困家庭至少转移就业1人;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培训率达100%,培训后就业率达70%以上,转移就业的年回流率不高于10%,力求“培训一人、转移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提高一家收入”。至2010年,全市每年免费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人以上,实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4000人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开展全市农业富余劳动力普查和村企结对工作。

1.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工作。由市农业局(扶贫办)牵头,各镇政府、沙坪街道办具体抓落实,市劳动保障局、公安局、民政局等部门协助组织对全市各行政村(居)委会农业富余劳动力普查登记工作。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统计数据实行实名制,并导入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内,每季度进行一次数据变动调校,力求准确掌握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动态变化情况。

2.确定“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结对企业。由市劳动保障局牵头,市经贸局、外经贸局、工商局、台湾事务局、妇联、团市委等有关职能部门具体组织,联系有关协会、商会等相关机构,选择我市管理规范、用工数量大、效益较好的优势企业,确定“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结对企业,建立企业用工电脑数据库。

3.组织签约结对。各镇(街)要切实动员和组织所有村参与“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全市117条行政村(居)委会与146家以上规模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并签定劳务合作协议书,建立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与企业用工关系。农业富余劳动力较多的村和用工需求量大的企业,可选择一对多结对形式签约。

4.对口帮扶。企业每月定期把招聘信息传送到结对村,优先录用结对村农业富余劳动力。企业招聘信息同时送交企业所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备案登记,并在人力资源市场免费向社会公开。结对村根据企业招聘信息,及时在本村公布,组织本村农业富余劳动力应聘,优先把本村农业富余劳动力输送到结对企业就业。对未符合企业岗位职业素质要求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动员其参加相应的免费职业培训,尽快实现竞争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较多的村,也可把本村农业富余劳动力推荐到“千企扶千村”的其它企业就业。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制度。凡在法定年龄内、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本市户籍农民,由户籍所在地的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进行就业登记,并核发城乡居民统一的《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各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要设立农民就业培训动态工作台账,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就业统计制度,就业备案登记按月统计上报。

(三)实行农民就业登记备案制度。用人单位招用农民或农民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应到当地基层劳动保障所办理就业登记备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和村(居)委会要加强跟踪服务,定期开展调查,及时掌握本辖区农民转移就业情况,并录入电脑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工作台账。

(四)建立农民就业服务制度。建立起以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工资指导价位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服务制度,为农民求职择业提供多样化就业服务。各镇(街)、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要建立起以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鉴定申报、档案管理、劳动保障事务、社会保险接续为主要内容的“一站式”就业服务,免费为农民提供推荐就业服务。村(居)委会设立就业联络工作站,指定1人为就业联络员,负责农民转移就业的宣传、报名、推荐就业和统计上报工作。就业联络员可由妇女主任或其他村委会干部、团支部书记兼任。

(五)加强村(居)委会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把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远程招聘系统、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纳入市电子政务专网和职业教育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镇(街)一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各村(居)委会要充分利用农村基层党员远程教育和信息直通车网络,把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信息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向农民宣传。20*年,各镇(街)要依托市电子政务专网平台,完善覆盖到各村(居)委会的信息网络建设。

(六)完善农民就业服务维权机制。市劳动保障局要会同市工商局、公安局、总工会等部门,定期开展劳动用工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时与录用的农民签订劳动合同,依时发放劳动报酬,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落实城乡平等就业制度。重点查处不与劳动者签合同、克扣拖欠工资、不办理社保、违法超时加班等损害农民工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就业合法权益。市司法局要及时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援助。

(七)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1.依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阵地,加快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导作用,每年下达相应农民培训目标任务,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培训和企校合作培训,满足企业用工需要,稳定农民就业。

2.建立农民转移就业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加快建立我市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配套相应设备设施,为我市培养各类急需技能人才。农村劳动力比重大,转移就业任务重的镇(街),可利用条件具备的办学资源,建立一所镇级职业培训点,满足农民就近就地接受职业培训的需求。

3.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坚持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就业相结合。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优先列为农民定点职业培训机构,承担“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的培训任务。对本地初、高中应届毕业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缺乏就业技能的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市劳动保障局、教育局要及时组织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对个人自愿报名参加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的农民,由市安全生产监管局核定免收纳入市财政的各项考核发证费。对已就业、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可组织其参加高级以上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4.开展相关政策法规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各级培训机构,要加强对转移就业的农民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培训,增强遵纪守法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和文明意识。

三、建立“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扶持激励机制

(一)实行一次性免费职业培训鉴定优惠政策。

1.对已办理就业登记、有参加职业培训愿望的农民,给予一次性免费职业培训、鉴定补贴及培训期间伙食、交通补助。

2.对用人单位新招用农民,经组织参加上岗前培训,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培训1人,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100元岗位培训补贴;对参加技能鉴定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的农民,给予一次性技能鉴定补贴。

3.对已就业并参加高级工、技师以上职业培训的农民工,经培训考核合格,给予每人一次性高技能培训补贴。

4.职业培训、岗位培训、高技能培训、智力扶贫培训、创业培训、技能鉴定和伙食、交通补贴标准,由市财政局确定和支付。

(二)建立劳务输出激励机制。对村(居)委会组织介绍农民实现就业、并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成功推荐1名农民就业,由用人单位所在地镇(街)财政给予村(居)委会一次性100元推荐就业服务补助。就业服务补助要根据各镇(街)年度农民转移就业绩效考评情况,用于奖励完成当年农民转移就业工作任务的村干部,并对突出贡献的就业联络员给予重点奖励。对完成当年本村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的就业联络员,可在就业服务补助资金中安排每月50元给予年度绩效津贴。

(三)引导企业承担用人培训责任。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优惠政策,落实企业对农民就业培训的投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设备等优势,结合用工岗位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就业培训,所需经费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企业可按职工工资总额2.5%的比例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开支。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的企业,市财政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实行统筹。

(四)以上扶持政策有效期从20*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

四、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顺利实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就业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市、镇(街)两级财政要进一步调整财政结构支出,加大投入,把“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解决农民就业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设立农民就业专项资金,保障政策及时兑现。农民就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补贴、智力扶贫补贴、创业培训补贴、推荐就业服务补助、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新增培训项目设备设施补助和农民就业宣传、表彰等工作。市本级财政每年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市直用人单位及各镇(街)完成“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目标任务,职业培训综合基地建设、新增培训项目、农民就业服务、考核表彰等给予补助、补贴。

(二)加强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市财政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的管理,规范资金使用范围,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运行安全有效。市劳动保障局、农业局和财政局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按现行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对市农民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五、加强领导,建立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农民就业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以市府办、市委宣传部、市劳动保障局、农业局(扶贫办)、经贸局、外经贸局、工商局、财政局、教育局、公安局、信息产业局、民政局、台湾事务局、地税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部门参加的市“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领导和协调就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指定1名领导为联络员)。各镇(街)要大力推进本地区“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实施,并指定1名镇(街)领导和村(居)干部负责“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工作。

(二)建立层级工作责任制。市政府与各镇(街)建立工作责任制,市政府每年将农民就业和实施“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的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镇(街),并纳入全市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各镇(街)、村(居)委会要相应建立“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层级责任制,把统筹城乡就业和促进农民就业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就业工作协调机制,把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实行层级管理,确保工作落实。

(三)明确部门职责,联合推动。市劳动保障局主要负责“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规划组织实施工作。做好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收集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农民免费职业培训,提升培训就业率;加大农民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兑现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确保农民工依法平等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负责全市“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统计上报工作。

市农业局(扶贫办)主要负责组织全市农业富余劳动力情况普查登记工作,提出117条村(居)委会具体名单和农业富余劳动力人力资源情况(名单和情况报市劳动保障局),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资源数据库。重点组织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免费培训,加快转移就业。

市经贸局、外经贸局、台湾事务局、工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协助市劳动保障局开展全市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并结合我市村(居)委会分布情况,提供结对企业名单。落实企业招聘联络员具体名单,引导新增企业与村结对。

市财政局主要负责“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各项工作专项资金预算和安排保障经费的落实。

市委宣传部主要负责设立农民转移就业公益广告,大力做好农民免费培训等就业优惠政策、“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各项宣传报道工作,并组织做好农民就业、自主创业典型宣传,营造农民转移就业良好社会氛围。

市教育局主要负责配合市劳动保障局利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资源,组织应届未能升上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确保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尽快实现就业,配合做好农民就业有关政策宣传和就业指导工作。

市公安局主要负责核定本市农业户籍劳动适龄人口基数,为“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提供统计数据。

市信息产业局主要负责把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建设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优先把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延伸到镇(街)、村(居)委会,方便农民就地就近查询企业招聘信息,为全市各村(居)委会配备必要的电脑等设备设施。

市民政局主要配合做好各村(居)委会家庭劳动力普查登记工作。市地税局负责协助市劳动保障局做好企业招用进城务工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征缴和征缴人数统计工作。

总工会主要负责跟踪“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实现就业农民参加工会情况,协助做好农民权益保障工作,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协调解决农民权益保障突出问题。

团市委主要负责通过村基层团组织配合做好组织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各村青年富余劳动力参加“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

市妇联主要负责组织动员各村(居)委会妇女主任兼任“千企扶千村”就业服务联络员,招聘信息,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就业指导,动员本村农业富余劳动力应聘就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协助做好农村妇女就业权益保障工作。

(四)建立健全跟踪服务制度。市劳动保障局、农业局、经贸局要定期对结对企业和村进行回访,听取企业意见,并加强联系沟通,定期交流,反馈村、企业和农民就业意见,帮助结对企业和村解决劳务合作实际问题,推动“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顺利实施。扶贫办重点跟踪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情况。

农业工程就业篇4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有效管理

正文: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高达8亿的农业大国,也是总人口数高达13亿的人口大国。切实保障农业生产、解放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解决我国粮食供给问题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其在农业经济生产及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也日益突出,如在防汛抗旱、农水灌溉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较之我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而言,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却长期处于弱势发展状态,也存在一些问题。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全面推动我国农业快速稳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我们就需要正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有关问题,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1.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工程技术不全面,设计标准偏低

从整体上讲,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是不甚全面的,且设计标准也相对较低。尤其是20世纪建设的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其通常采取的是“三边”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即实施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的技术标准,并且在工程设计上也时常受技术水平、施工条件、物资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采取较低的标准。加之部分农业水利工程缺乏科学合理的维修管理措施,因而通常都存在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

1.2工程建设投入不足,工程建设缓慢

目前,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尤其是部分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是以民办为主要的资金筹措形式。因此从在整体上讲,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是相对短缺的。所谓“人穷志短”,而物质保障不足也时常会出现“能省就省”、因陋就简的错误观念。由此一来,就会导致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难以保障,同时也难以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1.3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质量差

正如上文所言,农业水利工程,尤其是部分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在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即设计标准等层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正是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通常也存在一些缺漏,如监控措施及检测手段缺失、落后,维修养护措施缺乏或落实不到位等。上述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整体效益。

2.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有效管理的建议

2.1建立农业水利综合体系,加大节水力度

农业水利综合体系及节水工程的建设,一方面能够加大农业生产节水力度,并为农业低碳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则又能够有效缓解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缓慢、水利工程效益不足等实际问题。鉴此,我们在原有的农业水利工程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一些改造建设,建设综合型农业用水体系,切实将储水、用水、防涝排水等项目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用水循环使用,从而减轻农业用水压力及水利工程建设压力。

2.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保证农业水利工程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化,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特点、发展方向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新时期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则应该契合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立足长远的发展的形势,结合区域的物质条件、地理水文、发展方向等诸多因素,以前瞻性视角切实统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目标。

2.3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利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低标准化问题,是目前我们需要直面的尖锐问题。为了保证农业改革的深入,以及农业生产长足发展,我们就需要建设起高标准、高效益、高质量的农业水利工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应该切实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农业水利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施工准入审查制度,并建立起较高的准入标准,从而将不符合施工技术标准及条件的施工企业拒之门外,为高技术标准的施工建设企业拿到项目奠定基础;完善并全面推行项目责任制度、工程监理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等措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切实把关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2.4全面加强建设资金投入,完善资金筹措模式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必要的物质保障及资金投入,为了保证建设目标有效完成,我们就应该全面加强建设资金的投入。然而据实际情况而言,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模式,也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即建立起国家、省、市、区、地方政府“各筹一点”的资金筹集体系,在建设上要秉持“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要积极调动人们群众的建设热情,引导普通民众参与到工程的建设之中,从而才能有效减轻我国在农业生产改革建设上的巨大压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有效管理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我国农业改革发展新阶段,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并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艳平.浅谈新时期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5):162-162.

农业工程就业篇5

关键词: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农业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20-02

“农业工程”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初美国学者提出来的,1963年美国农业工程学会对农业工程学科的定义是“一门应用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特殊的工程科学”。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在对农业工程的定义不断进行归纳总结。近年来,随着对农业工程内涵的不断加深和拓宽,对农业工程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农业工程与生物科学的融合是国际农业工程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紧随世界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脚步,农业工程教育目标也由原来的“深窄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转变为综合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从而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农业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为例,提出了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建议和举措,旨在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应义斌等非常全面地总结了目前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新兴学生生物学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冲击着传统学科;其次是我国农业已经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着产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要求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工程专业技能,还需拥有农业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应具有较强的统筹规划和沟通能力;再次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农业工程面临着来自工科类院校的竞争,尤其是在招生和就业上存在困难,导致办学效益低、投入少开支大。可见,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2013年更是锁定农业科技。这些文件中多次提到农业工程方面的问题,并明确地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表明了国家对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工程方面技术的关注和支持。因此,我国农业工程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二、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受苏联模式影响,中国的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不够全面,对它的“综合性、边缘性”认识不足,专业划分过细,形成了窄深型的专业体系。虽然后来有所调整,但目前学科间的交叉度仍旧不够。同时过于强调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体系缺乏综合性,不利于学生探索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视野,使得农业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再加上我国特有的轻农思想,学生选择这个专业方向往往并非心甘情愿,从根本上缺乏为“三农”事业服务的意识。同时,为了迎合就业,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大多偏重于工程类专业,导致学生们关于农业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掌握本应该具备的农业科学方面相关的知识。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育探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下设的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上都有博士点和硕士点,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包括农业水利工程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相关的工程类本科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都能直接进入对应的农业工程类硕士点进行深造。本着立足西北、放眼全国的方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工程类人才,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以及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创新实践乏力等问题日益凸显,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由于地处杨凌,学生缺乏与其他高校在校生的有效沟通,以致没有形成全面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上述偏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低,为“三农”服务的意识不强,毕业后进入农业工程类学科继续深造的意愿不强。针对以上

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引导学生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就当前而言,涉农专业的就业情况确实难尽人意,尤其是涉农的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看到其他高校相近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容易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时,经常会有抱怨,且因为这些工作的就业环境相对舒适,从而一心向往这些工作,进而引导学校往这些纯工程类的靠近,就出现上文所提的低不成高不就现象了。尽管如此,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将来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这个可以从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就业情况看到,例如美国的john deere、日本的yanmar等,都是很不错的世界著名企业,但前提是学生得有为农服务的意识。因此,可以从学生一进校门就给他们灌输为农服务的意识,通过合适的方法让他们对农业有个正确的认识。

2.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扩大,有计划设置了新兴专业,调整、改造、拓宽原有学科专业结构,例如从我校目前的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整体来看,有机械制造,也有电子电信计算机等,但缺少一个中间的连接过渡专业:自动化专业。同时使专业向综合方向发展,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增强人文社科类的教育,优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同时,专业课可以多开一些农业和生命生物方面的课程,从而有望实现专业课的综合化。此外,还可以增设涉农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选课平台。

3.以教学团队为依托,改革教学方法。教育需要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考虑到人才培养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可以通过整合教师资源,组建“研究型”、“工程应用型”两个不同特色的教学团队,并采取多种措施,同时提高两个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为农业工程类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研究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科研能力强、科研项目多的高水平教授和青年教工组成;“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可主要由实践能力强、技术推广水平高的教授、副教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办学力度,建立学生双导师制,与企业联合培养,并通过以工程应用为核心的训练和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完善校内转任教师到相关产业或领域一线学习交流,以及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建设“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教学团队的同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目前,灌输式知识传授方式在众多高校占有较大比例,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单调死板。实践证明,这种知识传授方式不利于培育人才培养。为此,改革教学方法就成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互动性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应用。从工程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式、自学讨论式、问答式、角色换位式等多种既有明确目的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倡导自学,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捕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也在积极地进行学科专业建设改革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希望以上几点探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锡文,区颖刚.对发展农业工程教育的思考[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11):223-225.

[2]应义斌,赵文波,郭亚芳,等.浙江大学农业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9):43-45.

[3]王艳锦,王振峰,张全国,等.农业工程本科教育实践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1):68-70.

[4]黄玉祥,陈军,朱瑞祥,等.农业机械类本科人才个性化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3,(3):44-49.

[5]成善汉,杨好伟,周开兵,等.高校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9,(3):33-35.

[6]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z].(2012-02-01)新华社.

农业工程就业篇6

农业工业化是现代工业化的重要方面,是农业转型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性战略举措。

一、战略比较

在我国,由原始农业阶段到传统农业阶段的转换,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此后至今,我国一直停留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因此,农业转型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实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明确提出“农业转型”一词的是美国学者托达罗。他认为,农业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最原始的维持生存的传统农业阶段;第二是混合和多样化的家庭农业阶段;第三阶段是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农业转型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演进。应该指出的是,湖南现阶段农业正是由于处在这种农业转型阶段,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如农业比较利益的劣势,分散农户家庭经营对大市场的不适应,农民收入低且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土地抛荒并存,农业竞争力低与入世后冲击等等,总之,由来已久的“三农”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尖锐、更加集中。所以,能否全面解决“三农”矛盾,是能否实现湖南农业转型的根本问题。在这里,农业工业化战略就是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的惟一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关于农业转型战略的提法大体上有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业工业化等六种。农业产业化是官方和学术界最为认同的观点。目前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实质的认识至少有11种观点。一般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农业,是农业的工厂化生产,是“农业产业的一体化经营”的简称。农村工业化早在1989年我国学者黄祖辉就已提出。它主要是指农村地域的工业化,即在农村地域上建立与发展社区型工业。也有人认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企业化即通过农业企业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最为代表性观点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农村城市化是在农村适度发展城市,减少农村人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以上关于农业转型战略的观点,就其本身的含义,并无错误。但作为农业经济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转变的战略,各种提法均有些局限性。首先,农业本身就是第一次产业,所以,一般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提法没有抓住内在的实质,指向性既不明确也不一致。另外,现行所有关于农业产业化的解释,无非就是强调销一体化经营,忽视了最为根本的生产环节的工业化,尤其是生产技术的工业化。第二、农村工业化究其根本就是指要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而大部分乡镇企业是从事非农产业,只能解决中国农村的部分问题,它并不是我国农业转型中所有难题的解药。第三、农业企业化所指的是农业企业,包括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笔者以为,这种提法比农村工业化要科学,但仍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无论是进行农产品的企业化生产,或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还是把农产品的产后流通环节进行企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进行工业化的绍营,即以工业的思路来发展农业。第四、关于农业现代化的阐述大多是一种目标论,即要实现现代农业,或是以现代农业的特征来定义农业现代化,没有触及如何去实现现代农业的问题。第五、农村城市化只是农业转型过程的伴生现象。现代经济增长伴随着三种形式的结构变化生产结构的变化、生产单位规模的扩大,以及急剧的城市化倾向。把农村城市化作为农业转型的战略,犯了因果颠伊的错误。

相比之下,农业工业化的提法比轼科学。笔者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农业工业化战略的思想,当时是指农业同工业在现代技术基础上实现高级综合,形成工农商联合共同体,建设工厂化农业。1998年正式提出农业工业化战略,并将其内涵概括为农业生产过程中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农业与工业的高级形态的产业综合的过程,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这种战略提法的科学性在于:首先是它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企业化的本质就是进行农业工业化。另外,这种提法内涵比较完整,不仅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即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一体化经营,还包括了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即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农业工业化是从流通环节和生产环节两个层面来定义农业转型的,是实现农业转型的惟一途径。

二、理论观点

(一)农业工业化理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和农业相综合的原理是农业工业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写道,“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原始的家庭纽带;也就是把二者的早期未发展的形式联结在一起的那种纽带,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撕断了。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为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即农业和工业在它们对立发展的形式的基础上的联合,创造了物质前提”。也就是说,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于与工业进行联合。农业工业化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工业和农业相综合,农业经济主体用工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整合的一种经济行为选择。这些生产要素既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等传统农业生产要素,也包括从现代工业部门引入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而且往往是后者起支配作用。在此,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是舒尔茨意义上的现代要素,主要包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技术。农业经济主体进行生产要素整合有两个层面,一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工业部门的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二是对农业生产结果进行工业深加工,建立农业制成品工业体系,实现农产品和农业制成品的产供销一体的企业化经营管理。农业经济主体包括农户和农业企业,可以是单个农户在达到一定资本规模后进行农业工业化经营,也可以是多个农户联合进行工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如“公司+农户”或“公司+中介+农户”等,使自己成为进行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实现农业工业化运作。宏观地看,农业工业化就是农业与工业的产业整合。具体到我国国情和湖南省情来讲,是指

以农业的市场化为背景,运用现代工业化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集中化、企业化、规模化,实施全程标准化经营。总之,用工业化技术和思维谋划农业经营模式,就是农业工业化。

(二)农业工业化基本特征

第一、工业起支配性的作用。国外农业转型的实践证明,农业经济飞跃的关键不是农业内部自身的发展,而是在于农业与工业等相关产业是否能形成一体化、市场化、集约化经营。所以,农业工业化的实现必须要有工业的支撑。事实上,我国在工业化初期,农业对工业发展起了关键性的哺育作用。在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也是理所当然的。在这里,工业的反哺,就是工业化技术、资金、管理和意识对农业的渗透、改造和提升。

第二、技术创新是农业工业化的关键。在此,技术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由于技术开发所需投入大,因此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来自于公共部门的技术研究以及推广。这又必然要求进行包括农业技术研究体系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创新。所以,农业工业化过程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并行的过程,创新是农业工业化的灵魂。

第三、农业工业化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这主要是缘于农业工业化能很好地转变二元经济结构。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生物化和化学化。同时,用工业产品的组织管理模式来组织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这样,通过对传统农业的工业化改造,必然最终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三)农业工业化作功机理

作功机理是指农业工业化据以推动农业转型的机制或原理。笔者认为,农业工业化主要从农业生产技术方式、农业经营方式、农业比较效益和农业产业联系四方面来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一、农业生产技术变革,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前已论述,农业工业化的关键是农业技术的创新。而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是其中尤为重要的内容。农业生产技术方式由手工生产转向机械化和科学化生产,大量吸纳和运用工业部门提供的农业机械和农业化工产品,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出产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地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决定作用(如无土栽培和转基因技术),同时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实现了农产品使用价值的优质化。通过这种作用,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第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目前,我国农业经营方式是粗放型的,具体表现在土地细碎化使用,农户的分散小规模经营。实行农业工业化,必然导致农业经营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规模农业、专门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定单农业和工厂农业,这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质”的再造。

第三、农业比较效益提高,抑制农产品价格蛛网波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的弱质性。农业工业化能克服农产品的这种弱质性,一方面能减少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调节产品季节差,相对缩短生产周期,增强农业生产的可调节性。另一方面能实现农产品的品种多样化和品牌化,调节消费者的欲望差,从而产生一种“需求创造”效应。这可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从根本上克服作为生活必需品低需求弹性的缺陷。因此,当供给具有了一定调节能力,而需求富有弹性的条件下,农产品价格波动会趋向于收敛型蛛网波动,市场趋于稳定。

第四、农业产业联系加强,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产业间联系可以分为后向联系、前向联系和总联系。农业工业化过程中,在农业生产中增加工业品投入,诸如化肥、农用机械;对原态农产品进行工业深加工,而这些农产品加工业,如磨粉、纺织等,常常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先行行业;同时又要求对农产品和农业制成品采用现代物流和运营理念组织销售流通。因此,农业工业化必将提高农业产业的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从而提高农业产业总联系,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尤其应指出的是,一体化经营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拓展了农民就业空间,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三、战略思路

(一)湖南农业产业比较优势

湖南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也是我国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一块宝地,具有发展农业工业化的有利环境。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近10多年的建设,湖南农业工业化已奠定了初步基础。但总的来说,湖南农业工业化尚只处于起步的粗放发展阶段,还处于传统农业的阶段,农业转型即农业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相当艰巨。

湖南农业由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进而整合为产业优势,这是湖南发展农业工业化的产能基础,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可从工业化经营的视角分析种苗产业、粮油产业、蔬菜产业、棉麻丝产业、果茶烟产业、林化产业、畜禽水产品产业和生态休闲产业等产业优势,并结合省内区位优势和湖南工业布局提出湖南农业工业化产业发展规划建议。

(二)湖南农业工业化发展思路

目前,湖南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种植业的80%左右是粮食,养殖业的80%左右是生猪,水果业的80%左右是柑橘。从工业化生产方式来看,问题并不直接在于这三个80%本身,而在于这三个80%的质量是不是优?成本是不是低?后续工业加工是否跟上?一句话,在于农业工业化的产业链体系是否建立起来。目前湖南粮油、果蔬和生猪的工业加工率均只有10%多,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所以,如果实行了农业工业化,湖南这三个80%的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就可深度转化为三大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现代制成品农业产业,最终形成市场经济效益。据此,我们提出湖南农业工业化发展应实施“优势――特色――转化――加工――营销”的十字战略,以工业“加32”为核心环节,以市场“营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构成湖南农业工业化的现代生产体系。

湖南农业工业化的战略重点。在上面提出的农业工业化“十字战略”中,“优质”是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优质农业和精细农业,实行“优种优品优价”的集约式发展;“特色”是根据湖南农业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发展有特色的专业生产带,建立大生产的特色农业产业经济;“转化”是指种植业优质化和特色化同养殖业规模化相结合,将低结构的植物蛋白转化为高结构的动物蛋白。为扩大农产品加工空间和途经,深化利用农业资源和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奠定基础;“加工”是根据消费者的多样化要求,将自然原态的农产品通过加工业加工的环节,转化为品种多样、花色多样、功能多样的农业制成品,进而重新打造湖南现代化的轻纺食品工业体系;“营销”是根据市场的变化以及现在和未来的需要,从农业生产和工业加工的全过程来

整合产品、定价、渠道和推销等四大可控因素,实现农业工业化市场效益的最大化。上述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环节都极为重要。但如果从工业化的角度看,加工环节是战略重点。目前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十分落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只0.2:1,而发达国家则高达2.0―4.0:1。可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自然农业同现代市场的产业连结,形成专门化农业、工厂化农业、标准化农业、机械化农业和品牌化农业,增加产业空间,增加农民就业,增加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消费者剩余,使农业变为工业,农民变为市民,农村变为城市,从根本上解决我省的“三农”问题。

(三)湖南农业工业化实施措施

一是生产创新。根据农业工业化战略思路及其重点,生产创新的本质是坚决打破小农经济的生产格局,组织区域分工的专业化大生产。其着力点是第一是根据我省湘北湘东平湖区、湘南湘中丘陵区和湘西山区的区位情况,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专业生产带,第二是根据工业深加工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并与区域特色结合起来,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第三是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和工业产业链分解与重组的要求,以及世界和国内产业转移的情况,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集团。这样形成“市场需要――区域特色――专用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园区化和城镇化)”的新型生产体系。

二是技术创新。对于农业工业化而言,技术创新是其高质高效发展的推进器。从全国比较,湖南农业科技具有生物工程技术、农业耕作栽培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农业灾害预测与防控技术等四大技术优势。湖南农业工业化应该整合和发挥以上优势,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其重点研究和推广优良种苗繁育技术、农业工厂化生产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储运技术和农业产业信息智能化技术。与此同时,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高科技的湖南种苗产业、农化产业、农机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食用产业、酶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和农业信息产业。

三是市场创新。农业工业化是在市场化条件下进行的,如果说自然原态的农副产品有相当部分是农户自产自给的产品,那么农业制成品则全部是商品,必须依据市场信息组织生产,也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其价值。从某种定义上说,市场化是农业工业化发展的前提。对于湖南农业工业化市场创新,本报告拟根据全球化、信息化和交通高速化的新变化,集中研究湖南农产品(含农业制成品)大物流中介商业市场网络,整合目前农村供销社、信用社、粮食购销店、专业生产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集贸市场、农产品超市等,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基础,以服务农户和农业企业为主旨,建立由农户和企业会员网、商流网、物流网、资金网和服务支持网“五网合一”的现代农业中介商业网络体系。

四是组织创新。我省传统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最突出问题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的话语权太小,无法组织规模化、专门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农业工业化式的大生产。湖南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近4万个,但规模都还较小,管理也不够规范,依然没有解决好分散经营问题。本战略拟根据农业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本身要求,结合湖南农村的现实,借鉴参考日本、韩国“农协组织”的成功经验,从系统化、综合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产权多元化的角度,研究和设计湖南农业工业化的“线”组织(纵向系统组织)、“面”组织(区域性横向联合组织)、“点”组织(产权独立性企业或合作社组织)。降低组织成本,获取组织的规模效益和外部效益。

五是制度创新。农业产业是一个制度偏好最强的产业。从制度经济学来说,制度是指对人们行为进行调整和激励的规则。发展农业工业化,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一场产业革命,是对农民及其相关社会群体利益的重新调整,如果没有制度创新提供的保障和动力,这场革命是无法完成的。本战略的一个重要主旨是研究农业工业化的制度安排问题,包括确立农民地位制度、土地制度、企业制度、流通制度、公共品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投资制度、财政税收制度等。这里的重点是设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问题,具体将涉及到农业保护立法、价格保护政策、农民收入支撑政策、农作物灾害保险政策、农业信贷及税收政策、土地流转政策、劳动力流动政策以及城市工业单位投资农业的鼓励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体系。

四、预期价值

战后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对工业化都采取了比较狭隘的观点。最为代表性的论述是,工业化所着重的不是农业及其他“初级”生产的增加,而是制造工业及“次级”生产的增加。农业的发展及其在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被忽视,这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到上世纪40年代,我国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把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并提出“工业化的概念是很广泛的,包括农业及工业两方面生产的现代化和机械化”。至此,农业工业化的思想得到初步显现。张教授是从工业化的论述中导出农业的工业化的,而且他后来对此问题的研究是以农业国工业化问题为题。我们在此基础上赋予了农业工业化特定的内涵,是指农业转型中农业产业本身的工业化过程,即农业产业的工业化革命。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和发展。

农业工程就业篇7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市民化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

1、农民工就业行业

大多数农民工对于就业的工作性质、场所、职业没有什么挑剔,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主要是为了挣钱。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只有工作选人,不可能人选工作。尤其是对没有任何关系网络、自身综合素质又不高的农民工,缺少必要的社会资本帮助其进入到较好的行业就业。因此,目前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在第二、第三产业。从本课题组在浙江地区调查结果看,第一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37%和53%。其中电子机械制造业占20.2%,建筑业占163%,服务业占14%,纺织服装业占11.7%,饮食业占9.3%,商业占8.8%,交通运输业占5.3%,环境卫生业占3.6%,其他占10.6%。由此可见,农民工就业的行业是比较多的,他们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行业中,分布的就业领域相当宽广。在农民工广泛渗透到众多行业、部门的同时。农民工的分布又呈现某些集中的趋势,如果将饮食行业归为服务业,那么,仅服务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就集中了60.9%的农民工。这大概与全国农民工的分布差不多,基本反映了农民工就业的集中趋势。这一情况是与这些行业的性质、对劳动者的数量质量要求和农民工自身情况相吻合的。

2、农民工就业类型

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又缺乏就业所必须的专业技能等劳动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农民工在城市所做的工作层次很低,大多是城市居民不愿意干的工作。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以操作工作为主,也就是生产劳动现场具体实施的劳动者,占到了45.3%。其次是其他一些可能农民工认为自己难以界定的岗位,诸如各种临时工、不固定的工作等,占到了38%,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和一系列制度难以覆盖的情况比较严重。操作工、临时工这样的工作岗位在生产系列中是低层次的。以体力劳动为主。农民工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办事人员的比例比较低,三者加起来只占14.8%,企业主、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就更低了。由于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使得农民工只能进城找那些工作稳定性差、工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缺失、晋升机会渺茫等市民看不上眼的边缘性职业岗位。农民工的这种工作层次的低下,也决定了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地位的低下。

3、农民工就业渠道

非正规就业是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渠道。非正规就业是指没有取得正式的就业身份、地位很不稳定的就业,传统上被称为“临时工”。据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05年3月对武汉市进城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表明,有86,02%的人是以熟人介绍或者是自我雇佣的方式进入城市打工,而不是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有调查显示,有17.4%的农民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使用过政府组织,7.0%的农民工在找工作过程中使用过职业介绍机构,75.6%的农民工在找工作过程中没有使用过政府组织和职业介绍机构,85.4%的农民工在找工作过程中使用过亲戚、熟人和老乡等个人关系,82.3%的农民工获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依靠亲朋好友等个人关系。只有4.2%的农民工获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政府组织,5.8%的农民工则是将街上张贴的招工广告作为获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这说明农民工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很低,非正规就业渠道居于主导地位,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亟待改善。

4、农民工就业困境

农民工来到强势的城市社会,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就业问题。而由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缺失,在找工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困难。现今城市社会已相当开放,对农民工进城打工是欢迎的。城市社会也确实需要农民工来参与,很多工作需要农民工的介入。因为户口缘故找不到工作的比例很小。尽管事实上农民工的身份、户口属性仍然对农民工就业起很大作用。但是,实际上户籍制度改革的真正困难并不在于户籍制度本身,难点在于与其相联系的就业、社会保障和种种福利等其他制度的改革。因此,户口性质已不再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关键因素。据课题组调查,农民工认为在城市就业的最大困难是缺乏技术,占41.1%,其次是没有学历,占25.4%,其实,农民工找工作的最大障碍也就是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另外,由于农民工找到工作最有帮助的信息渠道与农民工获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基本一致,这样,缺乏亲朋好友等个人关系的帮助和政府与职业介绍机构的依靠,仍有部分农民工认为找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没有就业信息和无人帮助。

5、农民工就业歧视

农民工在城市遭受到的就业歧视是双重的,既有社会方面的歧视,也有制度方面的歧视。其表现,一是就业机会的歧视,它是指进城农民工非因能力因素而导致平等就业机会受到损害。目前,城乡劳动力市场基本上还是处于分割状态,虽然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积极推进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但是城乡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实现完全统一。由于二元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制度使得农民工无法取得与城市劳动者同等的劳动资格。另外。由于就业信息和职业的不稳定。农民工对工作的寻找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同时,农民工虽然进城就业,但其根在农村、户籍关系在农村,特别是农民工在城市没有任何保障,遇到风险时不得不回到农村寻找家庭的依托。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断循环流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口管理需要农民工办理各种证件,导致农民工的货币支出增加。所有这些,导致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增加。二是就业待遇歧视,它是指农民工非因能力因素而被迫接受低工资或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农民工遭受的就业待遇歧视突出表现在工资待遇歧视。许多企业以牺牲农民工利益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谋取了高额利润,导致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长期徘徊不前。三是就业保障歧视。它是指农民工非因能力因素而在城市不能与城市职

工一样享有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职业技能培训、休息休养权,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较差等。

二、农民工就业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

1、就业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包括农民工的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及城市融合三个环节。农民工从农村退出,需要割断农民工同土地的“脐带”关系,包括耕地流转机制和农地征用机制的改革。但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土地的生产能力和保障能力。使得土地成为农民工最后的生存保障。而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必须加快农用土地集约化和农业现代化。耕地流转和农地征用机制创新势在必行,这就涉及到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问题。农民工城市进入包括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形成、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创新与变革、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资与积累等,这也涉及到农民工在城市能否实现相对稳定就业问题;而农民工城市融合则包括农民工生存保障的社会化、农民工生存环境的市民化,这还是需要解决好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总之,在这三个环节中,就业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只有就业相对稳定,才能为打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三个环节打下基础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才能推进。对于大部分农民工,就业风险是他们进入城市的最大顾虑。现今需要解决的更为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促使他们就业,为他们进城提供就业保障,让他们的收入能够维持自己及全家在城市中低水平的生活费用。

2、就业制度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关键制度

如果说城市中的高收入是促使农民工离开家乡进入城市的重要诱因,那么在城市中比较稳定的就业,是进城农民工能够在城市中长期生存并且最终“沉淀”下来的关键因素。尽管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还有重要影响,但如果农民工能在城市正常就业,不受就业歧视,那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就会弱化,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投资与积累就不会成为空谈,其市民化的需求和能力就会增加。土地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但也不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所在,农民工退出农村难,难在农民工把土地作为最后的就业保障,不愿割断同土地的“脐带”,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农民工担心进入城市后能否解决就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内容,而这又与正规就业密切相关:一是就业保障是对农民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保障:二是就业问题解决就为最终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了条件。农民工子女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但农民工如果在城市具有平等获得就业和劳动权益的机会,能有一份较稳定的工作,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收入相对稳定,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也就有了基础,农民工就会增强彻底离开农村、勇于进入城市、大胆融入城市的信心。

3、二元的就业制度阻碍农民工市民化

由于非正规就业是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渠道,它阻碍农民工进城。非正规就业表现为:一是求职手段低。农民工求职基本上是利用初始的社会网络;二是职业选择面窄。农民工大多从事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职业;三是工资待遇差。农民工普遍存在超时工作、超强劳动,而工资却很低,又没有福利待遇;四是农民工讨薪难。农民工大部分没有和企业签订合同,没有加入工会,更没有自己的农民工组织,工资被有意拖欠则讨薪成本昂贵。这些都意味着农民工从事的是不受保护的边缘职业和底层职业,具有暂时性和流动性,失业风险较大。它说明二元就业制度使农民工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很低,非正规就业途径居于主导地位,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亟待改善。另外,歧视性就业环境不利于农民工进城。歧视性就业表现为:一是就业机会歧视。使农民工非因能力因素而导致平等就业机会受到损害,就业成本增加;二是就业待遇歧视。使农民工非因能力因素而被迫接受低工资或同工不同酬待遇,导致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长期徘徊不前;三是就业保障歧视,使农民工非因能力因素而在城市不能与城市职工一样享有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职业技能培训、休息休养权,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较差等。这些就业歧视。也说明二元就业制度阻碍农民工进入城市。

4、分割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制约农民工市民化

一是两种劳动力市场制约农民工进城。一种是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首属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权利平等,管理上有适当的程序和规则,有较多的晋升机会,工资由职位本身决定。另一种是外部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就业就属于这种,即同内部劳动力市场相对应,具有次属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工作条件差、就业变化大、要求苛刻、随意给予处分以及晋升机会较小,工资由劳动力供求决定。为实现企业或内部市场劳动力的集体利益,共同对外部市场劳动力形成的利润进行瓜分。如采用低工资、无福利待遇、临时工的方式进行雇佣,阻碍农民工的城市进入。二是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工沦为进城弱者。从劳动权看,虽然规定用工单位必须与雇工签订劳动合同,但由于劳动力供过于求以及大部分农民工缺少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意识。占有工资和劳务条件谈判主动权的需求方厂商使供给方农民工处于弱势,导致很多农民工不签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条款不公平,对雇主有利,而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三是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阻碍农民工进城。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中的常态,由于种种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人们无法准确和完全地获取市场信息,这种状态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这一情况在农民工就业市场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农民工的主客观实际情况,决定了这一不对称的天平倾斜的角度更大,对其进入城市造成较大的障碍。

三、促进农民工就业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1、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平等的就业制度

按照城乡统一平等就业原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口限制,剥离附在户籍上的福利政策,解除农民工身上的枷锁。降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门槛。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行政审批、职业工种限制以及专为农民工设置的各种办证和收费,彻底消除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性政策。清理各种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使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抓好农民工就业的各种服务,将城乡劳动力就业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施中来。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安排上一视同仁。将农民工进城就业纳入到流出地、流入地的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积极培育民间就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培训与职业介绍一体化组织,为农民工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整顿和完善政府的就业组织和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尽可能使其成为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保证农民工就业的正规渠道的廉洁高效。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普遍向农民工开放,在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的城市应建立供求直接见面的零工交易场所,让符合规定的公私中介组织进入公共市场场所,进行“一站式”服务。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和宣传,规范职业中介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工和企业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以公益广告形式公告合法中介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方便农民工求职就业;利用春节过后农民工集中求职期间,动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为农民工集中提供综合性服务工作,并会同劳动、公安、工商、人事等部门联合工作,形成常规制度。

2、建立和完善规范有序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规范有序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承认一切劳动者的平等就业选择权,天然地反对身份界限,就是要保证城乡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机会均等。在健全和完善农民工就业市场时。各地政府部门应致力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培育劳动力市场,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落实各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坚决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提倡劳资双方充分协商,推行劳动合同制,为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农民工权益打下基础。改变合同签订率低。或迫使农民工接受对其明显不利的劳动合同的状况,不能将不实行合同制的非正规用工企业范围划得过大。降低或取消劳动合同公证收费。加大合同监管力度,完善在处理劳动争议中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具体规定。认真贯彻落实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就业促进法》,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确保农民工在就业岗位面前平等竞争。坚决拆除就业市场中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各种“樊篱”。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减少农民工进入城市的阻力和成本,在体制和机制上保障农民工拥有进入规范有序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权利和机会。

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水平。发达地区和城市加强对企业劳动力需求和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信息收集,城市公共职业介绍网络与大型劳动力就业市场结合。实行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欠发达地区加强对农民工劳动力资源、技能培训及就业状况的信息收集。区域信息沟通,增强劳动力市场宏观预测、综合分析能力。建议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收集各地劳动力供求信息,每个季度或半年一次劳动力供求报告。为农民工就业、企业用工和教育培训提供引导。

3、建立和完善公共投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农业工程就业篇8

关键词:农业;农业管理;影响

在我国现在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处于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中,这个就需要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一个高度的重视。而且农业的发展不仅仅对我国农民自身的生活水平有提高的作用,而且还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但是对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只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仅难以进行农业的发展,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在进行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相应的农业机械进行生产。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能够为农民带来很大的便利,出现农业上投入的农机设备也有增长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农机问题的出现。

1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和机构网络建设

农民为了尝试和享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各种好处,采用了目前农业生产提供了先进设备,这也是为了帮助农民增加农业产量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但是,正如硬币没有完全相同的两面来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业机械使用数量的增加,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机械问题,目前媒体或者其它渠道报道的各类违法非法使用农业机械的现象着实令人担忧,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纷纷议论,情况不容乐观。这其中主要是酒驾、无照驾驶、超载违章、拖拉机非法改装、未检未审、报废车上路等各类违章现象,违章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呈上升趋势,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形势令人堪忧。

众所周知我国在世界上属于农业发展比较迅速的一个国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重要性。而且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还起到促进的作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来说,农业生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的发现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在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一定的改善。在农业实践的过程中清楚的发现进行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对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效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要想提高我国的农业产量不仅仅需要使用农机设备,还需要对农机设备的质量也做到一定的重视,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的生产。在对农机生产中可以发现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自身的安全也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农机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加大农机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安全对我国社会上各个角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农业机械的生产,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进行农业机械生产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机械设备自身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有一定的提升,只靠单纯的生产是根本不够的,这就需要在对农业机械生产的过程中成立合理的安全监理队伍,在农业机械生产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这样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能够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另外这个监理队伍的成立对进行农机操作的人员也有一个监督的作用,要求使用农业机械的进行农业生产的人员必须有相关的驾驶证明,这样不仅仅能够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在进行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机构网络构建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社会上存在大多数农业机械都是智能化操作,这就需要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网络管理。另外由于我国现在农业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现在农业机械设备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而且使用人员在购买农业机械之后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分散。这种情况的出现仅仅只依靠人力进行管理是根本不够的,因此这就需要采取机构网络建设的方式对这些分散的农业机械进行角度管理,从而确保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监督管理。

2 抓好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装备建设

随着农业机械的高速发展,农业机械的年安全生产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给农业机械部门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农业机械安全性监理基础设施装备的建设与完善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同时,它也是使农业机械年安全性生产监理工作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农业机械安全性监理基础设施装备的建设与完善还在农业机械年安全性监理执法能力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是提高执法能力的常用手段之一。农业机械年安全性生产安全监理技术在装备上一定要符合现行规范所规定的标准,配备标准一定要具体地落实处,保证农业机械年安全性生产安全监理中的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需要。

3 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无论什么时候,人的安全都应该放在首要的位置,农业机械年生产性安全自然营业不能例外,保证安全工作是农业机械化年安全性生产工作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工作方针,同时保证安全性工作的正常进行也是农业机械年安全性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保障农业机械化年安全性生产的重要前提,是所建设的各城乡级农业机械监理机构的基本职责。通过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各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提高他们的农业机械安全意识,同时这也是做好农业机械监理工作的根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有关于农业机械年生产安全性工作的安全宣传和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全面提高社会各基层农业工作者的农业机械安全意识,在农业机械生产的大环境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社会氛围。

结束语

从上述可以清楚的看出,要想促使我国农业的发展仅仅只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水平是根本不够的。这就需要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上才采取合理有效的农业机械设备,使用农业机械设备不仅仅可以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起到便利的作用,而且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提高也非常重要。但是这种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和生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解决,从而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进一步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宁波.农机管理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浅谈[J].南方农业,2016(9).

[2]涂东影.浅谈我国农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20).

农业工程就业篇9

摘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进行创业就业。结合对江苏省4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农民创业就业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设与对策,以期为江苏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调查分析

该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现状,并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归纳出返乡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的方向选择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剖析现象成因,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相应建议。

1调查方法

1.1调查对象

江苏省4个城市(包括苏州、常州、南通、连云港)的返乡农民工。

1.2调查程序

调查时间为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9月1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第1步: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第2步:与乡镇村民委员会或者街道居民委员会联系,确定返乡农民工人数及家庭住址;第3步:发放问卷;第4步:回收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2调查结果

2.1基本调查状况

从农民工群体的性别组成来看,男性占60%,女性占40%。其中,18~25周岁的占20.3%,26~30周岁的占28.5%,31~35周岁的占22.5%;36~40周岁的占18.3%,40周岁及以上的仅占10.4%。农民工群体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8.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0%,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7.8%。在被调查的群体中有70.30%的农民工已婚,55.30%的农民工已生育1个子女,26.0%的农民工生育2个及2个以上子女;43.50%的农民工家中需赡养2位老人,26.5%的农民工家中需赡养3位或3位以上老人。

2.2江苏省农民工返乡就业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占48.8%,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占40.2%,从事脑力劳动的仅占11%。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他们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 h,农民工群体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9.4 h。农民工就业工资主要集中在600~1 000元/月之间。每月无收入的占7.80%,600元以下的占20.00%,600~1 000元的占40.6%,1 000~1 500元的占21.3%,1 500~2 000元的占7.5%,2 000元以上的仅占2.80%。其中有50%左右的农民工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

2.3返乡农民工创业状况

根据调查数据,有26%的返乡农民工正在创业,表示有意愿但是有困难的占26%,有8.8%的返乡农民工曾经创业,但是现在已停止,60.7%的返乡农民工有或者曾有创业意向,有27%的返乡农民工没有创业打算,而仅有11.8%的农民工对是否创业表示无所谓。农民工返乡后创业地点有66.8%的选择在城镇,在农村自主创业的占29.30%。对于创业方向,13.5%的返乡农民工选择批发零售,其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并居第2位,分别占10.75%和10.00%;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并居第3位,分别占8.75%和9.00%;以下依次为电子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中介服务、房地产业等。调查数据显示,23.80%的返乡农民工选择种养大户,其次分别为商业流通业(9%)、农产品经纪人(8.50%)、农资经销商(8.30%)、农村服务业(6.8%)、农村娱乐业(6.8%)。返乡农民工强烈的创业意愿中,选择独资的占41%,与家人合伙的占36%,与村里人合伙的占8.5%,与村外朋友合伙的占11.7%,以地产为股招商的仅占2.8%。调查数据反映出返乡农民工有强烈愿望,但他们也充分认识到创业的不易。

3讨论与建议

3.1分析讨论

从返乡农民工整体状况来看,40周岁以下的占民工总体样本的89.6%,农民工群体处于青年化,其群体年龄构成处于最佳劳动年龄段。与其他职工群体相比,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从而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创业领域和工资水平。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大多从事苦、脏、累、险、重且技术含量较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或工种。从行业分布看,农民工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纺织业、服务行业等,所在企业的性质大多是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1]。

调查数据显示,有28%的返乡农民工认为在他们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筹集困难。由此可以看出,资金问题已成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瓶颈,政府扶持、激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着力点应放在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优惠的资金政策支持、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难度上。

返乡农民工多数为家庭主要经济依靠支柱,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很重。一方面,由于农民工资金积累少、文化程度低,在返乡后选择创业容易导致家庭经济来源不稳定,致使很多农民工不敢轻易创业[2]。另一方面,返乡农民工担忧创业后会出现经营不善,不善于管理,这一担忧可能来源于以下原因:一是农民工教育程度和知识文化水平低,思维方式比较传统,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眼光;二是家族式管理,决策不民主,机制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三是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3.2对策建议

(1)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便利。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保护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对农民创业工的限制,实施等同于甚至是优越于外资的优惠政策,把一切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都调动起来,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同时,要正确引导农民工返回当地的乡(镇)和县城所在地创业,以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2)拓宽返乡农民工融资渠道。政府在制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时必须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对不同行业中的创业者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不同的财政与信贷支持。要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尽快发展乡村、集镇等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扶植民间融资。要大力积极稳妥放宽农民利用承包土地、房屋等进行抵押融资的限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题[3]。

(3)减免农民工返乡创业税费。一方面,要设立科学合理的税收体系,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着眼现实、立足长远,先引导、鼓励和扶助企业发展起来,可以参照农业税减免、农业反补贴、出口退税等办法支持扶持农民工创业。另一方面,要逐步取消对农民创业的相关收费项目,直至实行“零收费”政策。

(4)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部分省市已经实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由政府出资,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培训对象的覆盖面[4-5]。对有创业意愿的人群,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参考文献

[1] 李敏骞.创业农民培训的几种模式[j].农民科技培训,2009(1):6-7.

[2] 戚迪明,侯立白,景再方.国外创业政策对我国农民创业问题的借鉴[j].农业经济,2009(3):42-43.

[3] 张晓东,郭成芳.开展农民创业教育,促进农民创业活动[j].中国农村教育,2009(6):19-20.

农业工程就业篇10

摘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进行创业就业。结合对江苏省4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农民创业就业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设与对策,以期为江苏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调查分析

该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现状,并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归纳出返乡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的方向选择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剖析现象成因,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相应建议。

1调查方法

1.1调查对象

江苏省4个城市(包括苏州、常州、南通、连云港)的返乡农民工。

1.2调查程序

调查时间为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9月1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第1步: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第2步:与乡镇村民委员会或者街道居民委员会联系,确定返乡农民工人数及家庭住址;第3步:发放问卷;第4步:回收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2调查结果

2.1基本调查状况

从农民工群体的性别组成来看,男性占60%,女性占40%。其中,18~25周岁的占20.3%,26~30周岁的占28.5%,31~35周岁的占22.5%;36~40周岁的占18.3%,40周岁及以上的仅占10.4%。农民工群体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8.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0%,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7.8%。在被调查的群体中有70.30%的农民工已婚,55.30%的农民工已生育1个子女,26.0%的农民工生育2个及2个以上子女;43.50%的农民工家中需赡养2位老人,26.5%的农民工家中需赡养3位或3位以上老人。

2.2江苏省农民工返乡就业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占48.8%,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占40.2%,从事脑力劳动的仅占11%。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他们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 h,农民工群体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9.4 h。农民工就业工资主要集中在600~1 000元/月之间。每月无收入的占7.80%,600元以下的占20.00%,600~1 000元的占40.6%,1 000~1 500元的占21.3%,1 500~2 000元的占7.5%,2 000元以上的仅占2.80%。其中有50%左右的农民工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

2.3返乡农民工创业状况

根据调查数据,有26%的返乡农民工正在创业,表示有意愿但是有困难的占26%,有8.8%的返乡农民工曾经创业,但是现在已停止,60.7%的返乡农民工有或者曾有创业意向,有27%的返乡农民工没有创业打算,而仅有11.8%的农民工对是否创业表示无所谓。农民工返乡后创业地点有66.8%的选择在城镇,在农村自主创业的占29.30%。对于创业方向,13.5%的返乡农民工选择批发零售,其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并居第2位,分别占10.75%和10.00%;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并居第3位,分别占8.75%和9.00%;以下依次为电子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中介服务、房地产业等。调查数据显示,23.80%的返乡农民工选择种养大户,其次分别为商业流通业(9%)、农产品经纪人(8.50%)、农资经销商(8.30%)、农村服务业(6.8%)、农村娱乐业(6.8%)。返乡农民工强烈的创业意愿中,选择独资的占41%,与家人合伙的占36%,与村里人合伙的占8.5%,与村外朋友合伙的占11.7%,以地产为股招商的仅占2.8%。调查数据反映出返乡农民工有强烈愿望,但他们也充分认识到创业的不易。  

3讨论与建议

3.1分析讨论

从返乡农民工整体状况来看,40周岁以下的占民工总体样本的89.6%,农民工群体处于青年化,其群体年龄构成处于最佳劳动年龄段。与其他职工群体相比,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从而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创业领域和工资水平。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大多从事苦、脏、累、险、重且技术含量较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或工种。从行业分布看,农民工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纺织业、服务行业等,所在企业的性质大多是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1]。

调查数据显示,有28%的返乡农民工认为在他们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筹集困难。由此可以看出,资金问题已成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瓶颈,政府扶持、激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着力点应放在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优惠的资金政策支持、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难度上。

返乡农民工多数为家庭主要经济依靠支柱,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很重。一方面,由于农民工资金积累少、文化程度低,在返乡后选择创业容易导致家庭经济来源不稳定,致使很多农民工不敢轻易创业[2]。另一方面,返乡农民工担忧创业后会出现经营不善,不善于管理,这一担忧可能来源于以下原因:一是农民工教育程度和知识文化水平低,思维方式比较传统,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眼光;二是家族式管理,决策不民主,机制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三是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3.2对策建议

(1)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便利。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保护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对农民创业工的限制,实施等同于甚至是优越于外资的优惠政策,把一切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都调动起来,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同时,要正确引导农民工返回当地的乡(镇)和县城所在地创业,以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2)拓宽返乡农民工融资渠道。政府在制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时必须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对不同行业中的创业者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不同的财政与信贷支持。要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尽快发展乡村、集镇等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扶植民间融资。要大力积极稳妥放宽农民利用承包土地、房屋等进行抵押融资的限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题[3]。

(3)减免农民工返乡创业税费。一方面,要设立科学合理的税收体系,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着眼现实、立足长远,先引导、鼓励和扶助企业发展起来,可以参照农业税减免、农业反补贴、出口退税等办法支持扶持农民工创业。另一方面,要逐步取消对农民创业的相关收费项目,直至实行“零收费”政策。

(4)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部分省市已经实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由政府出资,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培训对象的覆盖面[4-5]。对有创业意愿的人群,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参考文献

[1] 李敏骞.创业农民培训的几种模式[j].农民科技培训,2009(1):6-7.

[2] 戚迪明,侯立白,景再方.国外创业政策对我国农民创业问题的借鉴[j].农业经济,2009(3):42-43.

[3] 张晓东,郭成芳.开展农民创业教育,促进农民创业活动[j].中国农村教育,2009(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