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反思十篇

时间:2023-10-20 17:33:18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篇1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反思重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双重价值取向,即知识教育与幸福教育。知识教育是根基,幸福教育是根本。然而,在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者通常只能够做到很好地实现知识教育目标,却不能实现知识教育向幸福教育的转变和升华,这必然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丢了根本,失去灵魂,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价值目标,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地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重构。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转变

(一)高校心理健康课具有知识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双重价值取向

每一门课程教育的基本属性都离不开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认识到这一点,教育就失去了它最基本的功能和意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属性即是向教育对象传授认知、情感、意志等个体心理学特点以及人际交往、学业选择、人格发展、婚姻爱情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掌握合理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应对挫折和压力等技能。[1]高校应该在重视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前提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突出优势和积极的人格特质,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构建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即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幸福教育的神圣使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就是培养幸福的人。”对幸福的追求与培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主要特点,也是其地位重要性的集中体现。

(二)各方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诉求不一致

教育最本质的属性是满足多方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在其它各学科教育领域中目标趋于一致,分歧不大。[2]而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差异很大。首先,从国家层面看,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种诉求带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政治色彩。体现在从师资力量的选拔配备、培养培训,甚至连工作的具体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都有相关的规定。近年来社会在选拔人才时也更加看重团结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从社会层面看,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更强烈,因为和谐的个人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其自身和谐更重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所以在国家和社会这个层面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是高标准、高要求。其次,从家庭层面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并不高。家长把孩子送进高校学习深造,其诉求要么是孩子能考上研究生,获得继续系统学习的机会;要么是大学毕业能够顺利就业,获得一份安稳的体面工作。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是否幸福虽然家长也关心,但并不强烈,一直在应试教育概念里的家长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幸福教育和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他们也没有将心理教育与孩子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很低,有的家长甚至根本没有诉求,只求孩子别变坏。最后,从大学生个体看,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多样化,幸福观出现错位。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90后,又多为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优越,娱乐丰富多彩,亲情呵护备至,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匮乏导致学生的幸福观扭曲错位。一些学生认为,幸福就是单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感官的快乐,而忽视内心的精神建设;[4]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矛盾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个人的感受,而忽视对集体的责任与贡献,完全就是享乐主义;在对待当前与未来的关系上,只把当前的暂时愉悦当成了幸福,而忽视了对未来的创造,拒绝对未来付出辛苦与努力。结果理想信念不坚定,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选择放弃,意志力缺乏,做人没有原则和底线,逃课、考试作弊、迷恋网吧、打架等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为此心理健康的幸福教育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转变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和国家、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强烈诉求形成极大的反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想更好的满足多方诉求,难度很大。为此就要站在心理健康教育终极目标的制高点,实现由知识教育向幸福教育转变。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知识本身并不会自觉发生变化或更新,它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传播与教育对象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主观接受意愿去推动知识的发展与更新。即知识的教育是有限的,而幸福的教育是无限的,知识教育的有限性只有依赖幸福教育的无限性才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来没有如此多元化的今天,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在精神世界里为广大学生建造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既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反思

受传统主流心理学一直将其研究重心放在心理疾病的治疗和矫正上的主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一度将工作重心放在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诊断和治疗上。心理健康教育背离终极目标越来越远,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幸福感现状的反思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专职心理学教师和辅导员承担,教育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不强的现状应该引起关注。自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以来,各高校已经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但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大多数学校基本上采取合班上大课的方式,教师基本以知识传授为唯一教学目标,理论讲座式的传统教学与学生期待的充满活力的生动课堂相差甚远,实用功利的心态导致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其教学效果很难实现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再有就是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同一个教师要重复讲授十几次同样的教学内容,这对教师本身的耐受力是个不小的考验。此外,由于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的特殊性,心理教育工作者经常接触负性事件,他们承载太多的悲观情绪,如果咨询效果不明显还会给他们带来工作上的挫败感,造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身体和精神上疲惫,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幸福在哪里?教师的幸福感令人堪忧。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的改变反思

审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存在着只重视知识教育目标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由于受主流心理学“消除心理疾病就能获得幸福”的理念主导,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基本上以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的现象、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症状表现、诊断的理论依据及治疗的方法等描述为重点。结果导致一些健康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需要老师帮助;即使对真正出现问题的学生也不合适,他们常常对号入座,夸大自己的问题;最可怕的是真正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将自己伪装得严严实实,用“健康”的外表切断外界的帮助。高校校园内出现的多例学生自杀现象,调查中几乎会出现同一种声音:“平时该学生很乐观,没看出什么异常”。教育工作者最大的遗憾和悲哀就是当校园内恶性事件发生时,我们就在身边,不是自己无能为力,而是根本就没有机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单一追求知识传递和学生的理性养成,忽视大学生个体的存在意义,忽视大学生的内心成长,背离了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和幸福观养成的根本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没有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会产生更多的困惑和问题,这样的教育使原本就迷茫的大学生失去方向,精神世界略显空洞。漠视学生的幸福,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生命成长的意义,教育者必须反思幸福教育目标下的心育教学模式。

(三)教师几近“完美”的工作思维模式的反思

爱之深责之切。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一样的,在老师眼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是工作中养成的“挑剔”的职业习惯和“完美”的思维模式,相比学生的优点,教育工作者更容易关注学生的问题,并试图努力修正这些行为。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为有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改变行为的办法,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教师带着“挑剔”眼光工作的过程中,根本看不到学生在哪些地方做得好,也看不到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特别害怕老师的目光,因为他们一直认为心理老师特别神秘,自己的所思所想逃不过老师的眼睛,还有教师甚至用医生的眼光搜寻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试图通过咨询给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结果导致老师将目光聚焦在学生的问题或问题学生上,教师“挑剔”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建设积极性、包容性、肯定性、非防御性的思维模式,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绝不是挑毛病,而是看优点。其实幸福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的统一体,生命的自组织系统能够实现个体的自我修正、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优化和自我实现。为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促进人类幸福美好,挖掘内在潜能和优秀品质上需要深刻反思。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

(一)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师价值取向的重构

最近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在影响学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优良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就好比武器,它虽然对教育效果有重要影响,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教师的品格。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要由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组成。他们的幸福观和价值取向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胜过教育本身。从客观环境上,学校领导要关心育教师的成长和他们的幸福感受,要像重视专业课教师发展一样重视心育教师的成长;像重视学科建设一样重视心育教学体系建设。要做到情感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政策上鼓励、待遇上倾斜,努力创设更加积极的、包容的、愉悦的工作环境。主观上,心育工作者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困难,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转变。要树立自己正确的幸福观,在工作实践和生活中体验自己的幸福感受,并将这种深刻的内心体验传递给学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最有说服力。此外,心理课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也尽量避免追求完美,偶尔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一些小缺点,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师生之间的坦诚和真实是对教育的最好诠释。教育者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升华为幸福教育的深刻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幸福教育目标在于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提倡积极人性论,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课教学过于偏重解决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育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5]如果心育能集中力量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趋于完善,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就能作出巨大的贡献。就目前我国的实际现状来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如何在比较好的条件下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自然应成为当代心理健康教育最迫切的任务。高校心理健康课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责无旁贷。

(二)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价值取向的重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从知识教育向幸福教育转变的基础是教学体系的重构。教学体系要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服务。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从教材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逐步推进。在教学内容上凸显幸福教育的诉求,倡导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在精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特殊阶段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特点,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为四个模块:积极人际关系、积极情绪、积极自我和积极应对,进一步细化为项目教学。一位老师可以负责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教师将精力集中于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上,这样就能激发自身潜能,也容易出教学精品。这样的教学,教师感动,学生主动,教学实效性明显增强。此外,根据项目内容可以开发符合教育特点的易操作的心理小游戏或微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或游戏中思考,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理解心理学知识,充分调动个体能动性,感受沉浸和心流带来的幸福。正如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所言:“真实的幸福源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并在生活中充分发挥它们。”创新教学方法,创造生动的、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增强心理健康课堂的吸引力。长期以来,由于客观上合班大课和教师主观上遵循守旧的应对方式导致心育课的教学主要以单一讲授为主。[6]教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总认为心理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必须在教师的反复讲解后学生才能掌握。然而主观上的美好愿望,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在期末课程快结束时,一个学生给心理健康课的评价是:“我对这门课非常失望,唯一的印象是这位教师竟然可以从头到尾一直讲个不停,完全无趣。”由此可见,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增强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可以将小组讨论式、启发式、案例教学、角色扮演、音视频、谈话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身份和学生的角色在互换和变化中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团队意识,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用我们的爱浇灌出有幸福向往和生命动力的人。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重构

基于目前高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和心理健康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采用小班型授课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课的实践教学,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实践教学模式即以体验式团体辅导为主,运用现有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实践课教师可以借力辅导员,因为辅导员是大学生最信任的老师,同时辅导员也肩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又具备心理辅导的职业资格,以辽宁为例,多数辅导员已经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学习、培训、交流等途径提升辅导员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在工作中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幸福感不断增强。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理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要根据教学目标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融性,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发展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潜在优势和积极品质,充分体验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带来的心理享受和主观幸福感,充分挖掘他们自身具有的建设性力量,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自信以及奋斗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协助大学生在自身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提升感受幸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真实的幸福[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7):77-105.

[2]王彦杰.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基本策略[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6):118-121.

[3]吴海燕.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刍议[J].学理论,2013,(32):384-385.

[4]段鑫星,赵玲,宋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06):85-87.

[5]黄颖娜.反思与重构青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论———基于价值观的视角[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03):158-161.

[6]曾丽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构探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报,2015,37(02):82-85.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篇2

【关键词】高校;医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反思

自从我国各大高校推行扩大招生规模政策后,迈入高校门槛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高校贫困生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高校医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很多高校医学贫困生所占有的社会资源并不多,经常顶着很大压力来进行学业,巨大的压力影响着医学学生学习的情绪,甚至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所以,深入了解高校医学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对其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一大重要任务。

一、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高校医学贫困生在长时间处于贫困环境中,很多都是来于落后农村的,每年都需要承担过重的学费与生活费,经常都是靠社会资助与亲友帮忙等渠道来维持。学校中有很多家境富裕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越感,无形之中刺激了高校医学贫困生,使其心理失衡。所以,在承受巨大经济压力后,很容易出现心理自卑,封闭自我,进而造成如下心理问题:

1.焦虑感

焦虑通常表现为丧失学习自信心、损伤自尊心等而带来的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高校医学贫困生因为自身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存在着巨大的思想压力,经常处于情绪低落状态中。他们有的因为自身家中收入低而焦虑学费和生活费;有的担心家里年迈多病的父母发生意外;有的担心因为自己在校学习成绩不理想,愧对父母拿着血汗钱而出现焦虑。因为长期处于焦虑中很容易影响着医学贫困生日常心理活动,造成出现心理疾病,进而影响其正常的进行生活和学习。

2.自我封闭

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人,正处于爱交朋友的时期,但很多贫困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经常封闭自我。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是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和朋友的认可,并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医学贫困生经常以逃避、抵制的态度来拒绝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将自我完全封闭。追溯根本,还是贫困生内心太敏感,太在于周围的生活环境,所以,很多贫困生都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他们怕被人瞧不起,怕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他们通常担心同学不能正确理解自己而进行封闭自我,这种封闭自我的方式不但不利于自身成长,而且也影响着自我心理健康发展。此外,我们也需要明确意识到贫困生这种自我封闭方式也在无言抗拒学校内的“高消费”。当前,学校中生生之间聚在一起通常需要一些物质消费,这笔消费对于贫困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很大的经济负担,对此,他们只好逃避。在行动上拒绝与其他学生交流,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方式不但限制了他们自身个性的发展,并且也会引发很多人际关系问题,对于他们健康成长而言是百害无一利的。

3.强烈的自卑感

自卑是一种十分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自己有些瞧不起自己。自卑感通常来源于自身心理上消极暗示。每个人都有自尊,高校医学贫困生正是因为具有高文化、高素养,所以他们的自尊心更强,他们以“人穷志不穷”作为人生格言,而经济上的不足是他们最想逃避的事情。医学贫困生因为自身物质生活的不充裕,使他们从迈入学校门槛后就感觉到一种天生不公平的心理感觉,这样也在无形中为他们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同时,自卑感也会油然而生,贫困生内心特别敏感、多疑,内心有很多道障碍,对于他人有着很强的戒备心。经常以为别人议论他、嘲笑他,自尊心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4.挫败感

随着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发加大,在大学阶段中通过考证、考研等渠道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广大学生普遍选择之路。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经济基础,贫困生若是想要获得同等机会,就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同时,医学贫困生渴望薪资待遇高,这样就能够贴补家用,而自身整体能力还相对较弱、就业市场风气不良等问题,这些都会让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挫败感。

二、高校医学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其一,与普通高等院校对比,医学院校学费要高出很多,贫困生的学费、生活费以及住宿费等费用通常都是父母贷款或者节约家庭开支而来,虽然当前各大医学院校推行“奖、贷、勤、助、减、免”等措施来资助医学贫困,但不健全的资助体系,使很多贫困生学习与生活中缺乏可靠的、稳定的经济保障,他们一般需要奔波于巨额的生活费与学费中。同时,医学院课程相对而言很多,学生面临着较重的学业,在经济压力与学业压力下,他们经常出现恐惧、焦虑等问题。其二,贫困的认知方式有问题。经济贫困导致贫困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而多年教育教学下,很多高校只以学生学业成绩为准,只以教育他们如何学习好,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如何正确调节自我、战胜困难等,这些问题都缺少关注。其三,医学贫困生很多都是来自偏远农村地区,在城镇中,他们生活经历并不丰富,甚至很单一,他们能够共享的学习资源也并不多,人际交往能力、英语能力以及计算机能力等都不能与城市学生相对比,这些差距很容易让贫困生出现自卑心理,进而造成很多心理健康问题。

三、相关措施

1.构建积极的帮扶理念

学生工作者需要主动与医学贫困生共同解决贫困问题,转变贫困生的认知,他们并不是被同情的对象,而是整个医学院中重要的一份子。转变医学贫困生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新时代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医学贫困生获得谋生知识技能后,需要强化对其开展生命教育,让他们明确意识到人生与工作的意义,确保帮扶活动落实到实处。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以辅导员为主的学生队伍从以人为本理念入手,关注实现贫困生的人生价值。在与贫困生平日交往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其正确认知贫困。

2.多方位进行经济资助

高等医学院贫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所以,想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各大医学院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针对性采用方法,帮助贫困医学生解决面临的困难。如开设一条专门针对于贫困生的“绿色通道”,加大力度扩大奖学金覆盖面,动员社会积极参与其中,构建形式多样的保障基金,探索专门用于贫困生的奖学金与助学金,成立专门的勤工俭学办公室,专门管理贫困生工作,健全相关机制。使学分制能够成为一种灵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对于贫困生允许他们中途休学来参与勤工俭学,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在帮助贫困学生中完善激励机制,从整体上扩大奖学金管理制度,提高贷款数量,为减轻贫困生心理负担,促进高校顺利开展医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真正关心贫困生实际生活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此来开发医学贫困生各种能力,但前提是免费的,进而来提高贫困生的发展能力。高校鼓励贫困生打造自身团队,主动发挥自我管理与教育能力。在支持这些团队中,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为主。同时,高校医学辅导员需要积极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主动深入贫困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贫困生能够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提高社会责任感,以此来不断加强综合素养,学会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为成为一名心理健全、具有经济理性的现代医学人员而不断努力。

4.加强教育引导

高等医学院要注重引导非贫困生教育,使学生之间要做到换位思考,互相包容。努力让贫困生融入于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学校环境,使他们日后能够自信的、积极的走入社会中。唯有引导贫困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引导贫困生主动战胜心理问题,才能够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贫穷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不去改变贫穷的自己才是可耻的。唯有贫困生勇于树立自立、自尊的意识,艰苦奋斗,学好专业知识,就一定可以转变贫穷的状况。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篇3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8-0086-04

数据显示,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生规模已超过2200万,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时代背景下,肯定中职教育“成才”教育功能的同时,更应该从“成人”的视角关注职校学生生命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这一视角出发,作为中职教育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哪些不足,可以有哪些作为,何种模式更有利于职校生的生命发展,这些问题都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载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依据与目标追求。探讨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首先要厘清心理健康与生命的逻辑关系。

(一)心理健康与生命的内在关系

人的生命有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两个层次,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系统,它们之间不是分离和对立的,而是充满着“二律背反”式的矛盾,在冲突中实现生命的否定性统一,构成了完整不可分割的统一体[1]。这种完整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的个体生命既是独立完整的,又与周围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与周遭生命、所处环境的共在。人的自然生命与超自然生命(超自然生命又包括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两重性决定了这种共在,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生命的完整性和共在性共同构成了人的基本属性。心理健康作为人对自身的一种生命认知,从属于生命,内在于生命,是人的精神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和实现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内在动力。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和存在的意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真正实现生命整体的和谐与人生的价值。所以,心理健康植根于人的生命性,是生命成长本身所具有的内涵。

(二)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

基于上述心理健康与生命的内在关系,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生命的视野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新理解与反思建构。其模式是以职校生生命为基点,遵循职校生生命的特性,用合乎职校生生命本体的方式,对职校生进行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该模式具有三层涵义:第一,作为“教育取向”的模式,更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性,强调要回归生命,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共在性,关注每一个职校生的生命,注重引导职校生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生命价值的追求,以成全生命为旨归,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问题的解决、心理机能的训练等消极层面上。第二,作为“教育内容”的模式,强调将生命的核心议题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为向度,围绕职校生生命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生命问题和生命现象,进行“知人”、“知己”、“知物”等多层次的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情绪情感,掌握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学会心理调适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体悟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进行人之为“人”的深层次教育。第三,作为“教育方式”的模式,强调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更多的用“属人”的方式,如体验、反思、对话等,以增进对生命的理解,丰富生命的情感,而不是单一地借助科学的手段、对象化的方式来认知生命。

二、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自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从生命的视野来看,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教育取向还是内容、方式上,都与职校生生命成长诉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背离。

(一)教育取向:过多凸显工具价值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这使得职业学校几乎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技能训练和就业准备上,只教给学生“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却忽视了“为何而生”的思考,不能让学生从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生活在这种教育背景下的当代职校生,年龄大都在16~18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与初中生、普高生相比,他们更早地开始思索生活的目标、未来的发展,内心极其渴望找到生活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而职业学校在这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职校生这种内心的生命困顿,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则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心理冲突,进而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目前,作为直面学生心灵世界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受职业教育功利化观念的影响,被赋予了更多的工具性意义,不是被作为单纯解决职校生心理问题,加强职校管理的“灭火器”,就是被作为职校德育改革创新的“兴奋剂”,抑或是充当了职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价值与人性意义被遮蔽、被忽视[2]。

(二)教育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知识

现行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脱胎于普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其学科视野和理论基础几乎完全心理学化,在内容的组织上则以心理学学科知识为逻辑,对职校生心理特征、生命特性的关注远远不够。有些职业学校更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育,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心理学概念、方法和技巧。无论是通过课堂教学,还是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或是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其强调的都是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这其实是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异化。心理健康不单纯是心理学概念“心理”的健康,心理问题也不是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问题,而是作为生命整体表现出的状态与问题。因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强调学科知识的倾向是背离学生完整生命的,是不完整、不合理、不科学的。

(三)教育方式:过分依赖技术手段

工具价值取向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心理问题的发现和矫正。现代心理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技术对人的“控制”。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有些职校过分迷恋心理学技术,无条件地使用心理学的方法手段。在职校生踏入职校大门的那一刻起,职校管理者就企图运用心理健康量表侦查、鉴别哪个学生心理有问题,哪个学生是“重点保护”对象;有的职校购置心理学专业设备,聘请心理专业人员,开辟专门的咨询室,试图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彻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隐患。殊不知,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是有适用范围和条件的,退一步讲,即使再先进的心理学仪器也不能百分之百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心理。因为人不是机器,不是纯粹的物质,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人还有那些无法用科技量化的思想和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人之为“人”最本质的东西。对心理学技术的过分推崇直接导致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的忽视。因而,认识生命、认识心理、认识自我应该更多地用“人”的方式,而不是仅靠技术。

三、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策略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困境呼唤着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出现,而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内涵的揭示又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实践的模本。

(一)关怀精神生命的成长

当代职校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双重转型、价值多元、科技至上的时代,他们有一种严重的无方向感,不确定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这种茫然感和无助感恰恰反映了职校生生命意义的缺失。因此,给职校生存在以理由或意义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要在初级层面上帮助职校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还要在更高层面上促进职校生生命的成长,引导职校生追寻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重视生命议题的探究

生命的完整性和共在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职校生调适心理,被动地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就业、交往等浅层次上,必须以积极的眼光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拓展到生命的层面上,引导职校生探究生命的最核心议题,如生命的本质、特性、意义、价值等。具体来说应包括三个层面:珍爱生命教育,通过生命特性、生命关系、生命死亡等教育内容,加深职校生对生命的认识,端正对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命的情感与责任,从而形成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生涯发展教育,通过自我认知、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生命挫折等教育内容,提高职校生对社会与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及生涯规划的能力;生命价值教育,通过对职校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使职校生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在不断追求生命意义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三)关注生命体验的获得

体验是一种生命活动形态,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觉悟、领会、关照与慎思状态,是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是一种内化了的经验体验。“只有体验的东西,才能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是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3]生命本身是一本无字的“天书”,其蕴含的智慧、意义、价值不会自然显现,也不可能由别人代劳发现,它只能通过个体生命的体验而获得。体验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人的生命领域,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因此,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除了运用共情、宣泄、疏导、倾听等心理学方法之外,更注重通过积极的生命体验,消除职校生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择业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不良情绪,避免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进而体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四)注重生命潜能的开发

人的未完成性和未特定化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潜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有多种智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力组合[4]。人的生命不但有“智商”、“情商”,而且有“灵商”,即心灵智慧[5]。个体生命怎样实现这些生命的潜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生命潜能,取决于后天外界环境和个人的努力。因此,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帮助职校生深刻认识生命潜能,在生命体验中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

(五)强调生命主体的对话

“对话”体现的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强调生命主体的平等,强调生命的在场性和生成性。从根本上讲,对话是生命存在、发展完善的一种方式。个体的生命存在投入在对话中,并通过对话而展现出来,个体获得了对自身生命存在以及生命存在的世界的重新发现、认识。对话之于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强调的是师生生命间的平等交流与视界融合,强调把生命当作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唤醒生命,用生命去润泽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官能的训练,更不是“价值中立”式的倾听,而是用对话的方式与职校生平等地进行交流,共同探讨生命的议题,发现生命的美好,寻找生命的意义。如是,学生才可能作为独立而完整的人投入到对话过程之中,敞开个体的内在世界,与教师积极交流,并从内心深处认可教师,自觉建构自己的生命观、价值观。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现实的一面,也有理想的维度。现实的一面是,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缺陷与不足,理想的维度则让人心生期待,期待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别样的形态。正如康德说,“对一种教育理论加以筹划是一种庄严的理想,即使我们尚无法马上将其实现,也无损于它的崇高[6]。从这个意义上说,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也不是为了建构而“建构”,而是基于职校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为了职校生生命的成长与人性的提升,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回家”之路的一种深切关照。

(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青年重点项目《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研究》,编号:KYY12061,主持人:郝永贞)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8-11.

[2]崔景贵,等.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23.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86.

[4]施凤江,郑俊乾.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2):43-45.

[5][英]达纳・佐哈,伊恩・马歇尔.灵商:人的终极智力[M].,兆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

[6][英]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Reflection on the Life-emphasiz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e Model Construction

HAO Yong-zhen1,CHEN Li-na2

(1.Jiangsu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2.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篇4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作者简介]陈长虹(1971-),男,江西九江人,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8-GJ-15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72-02

当前,我国经济环境变革,文化思潮多元化,加之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疑惑、烦躁、沮丧、疲惫、委靡等不良心理反应,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有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况,高校如不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转化教育,就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恶化成为精神疾病甚至心理危机。因此,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教育转化策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三观三义”教育。“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困境,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负,才能以此磨炼自己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只有培养正确的意志观,才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热情,转化环境、学习、工作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克服心理亚健康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三义”教育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大学生的内在成才需求为动力,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他们为社会奉献的事业心、责任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联系起来,为一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着重解决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需要、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教育引导大学生克服亚健康状态,逐渐消除困惑、苦闷、空虚、无聊、目标缺失、委靡不振、自我认知失调等不良心理反应。

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价值观多元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坐标,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入,大学生在价值多元的妥协中形成了价值标准的相对化,许多主流价值被相对化,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模糊。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里,大学生如何观察客观世界,如何体验宝贵的人生,如何审视历史,又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都与大学生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息息相关。当前大学生之所以会呈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出现疑惑、烦躁、烦恼、沮丧、自卑、误解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迷失方向,出现好逸恶劳、见利忘义、违法乱纪等现象,正是缺少了这种精神与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精神品质作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弘扬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澄清大学生的观念,净化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真正成为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

1.通过理论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品质。亚健康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实效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大学生活是大学生的人生“投资期”,在这一时期内,大学生在思想上从不成熟到日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确立。另一方面,大学生亚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和日常教育时,也应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传授不同的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通过疏导教育,克服心理亚健康的不良心理反应。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但逆反心理严重,因此说服和引导更为必要。通过积极热情的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加强思想、感情、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做到有的放矢,化解矛盾,润物无声,对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克服亚健康问题的不良心理反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将他们放在平等的地位来对待,以诚相待,循循善诱,与他们交朋友,经常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彼此交换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和理解,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既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亚健康的不良心理反应,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

3.通过实践教育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克服心理亚健康状态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是扩大社会接触面,有效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二是能够培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进而提高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强化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强化,其行为习惯更需要长期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四是实践活动法能把大学生的理性认识逐步转化为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促进了大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创建和谐校园环境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有利于净化大学生心灵,激发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效克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创建和谐校园环境的主要任务是创造良好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诸多不良心理反应。因此,高校应该下工夫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融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尤其要突出其文化内涵,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创建良好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关键的育人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依据,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创造的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激励、鼓舞和促进作用的环境。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转化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力量,这一环境来自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度共识。因此,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可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教育转化是大有帮助的。

四、努力实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的常态化

1.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工作体系。高校必须构建新的工作体系,实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工作常态化,让大学生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设立专门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考核考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建立心理健康测评体系,积极开展组织测评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教育转化;第二,设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学生档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工作的预见性;第三,编辑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康复实用手册,指导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自我测评,自我调适。

2.加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一是要下力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教师。二是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三是要重视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要重视兼职教师的心理问题,需补上心理健康这一课,通过自我调节、整体联动、有的放矢、从我做起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成为教育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黄蓉生.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刘基,牛正兰,何继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邓卓明,任一明.社会时尚与当代青年[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万斌,张应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邓卓明.冲击・变奏・超越――西方社会思潮与我国青年人生观问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雷敏.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报告[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9]焦满金.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统一[J].生活教育,2007(7).

[10]王福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J].教育与职业,2005(10).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篇5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规划

一、遵循幼儿身心的基本规律

在研究幼儿园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时,我们一定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否则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幼儿园和教师在进行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时,一定要反思是否设计符合了幼儿学习的心理?是否运用了绘本、视频、实际操作等手段或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否保证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根据幼儿园的基础进行健康教育内容的规划

一些幼儿园在之前很少或没有开展过健康教育,那么应该先对本园的幼儿的健康状况做一个调查,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心理发育情况。然后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考虑健康教学的实施可能,日常的健康教育如何实施,幼儿园和家长如何配合等问题。

而有些幼儿园已经有了多年的健康教育的经验和研究基础,那么像这样的幼儿园应多反思,不断地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理清教育的思路,形成具有幼儿园本身特点的健康教育理念。反思日常健康教育中是否分时、分段,是否根据不同学期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等等。在反思中找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对不足及时进行研究和弥补。依据某些健康教育的成果,组织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队伍进行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再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理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也能对其他没有太多健康教育经验的幼儿园有更多更好的指导作用,大家可以共同分享经验,使每一个幼儿园都能够有效地开展幼儿的健康教育,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们必须欣喜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相关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推动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中更有效地实施和开展。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篇6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素质。一方面,两者互为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为依据,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因素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出发,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否则就会陷入盲目的境地。同时,心理教育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人们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将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贯穿其中,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一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任何一种政治思想品质都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构成的。心理成分的健康发展是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需求。同时,思想是心理的调节中枢,是行动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一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形成,它就对一个人的整个个性品质起导向作用,促进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关系密切,同属于意识范畴,都是以人脑为器官,以客观现实为源泉,以实践活动为桥梁,以感知为基础的。思想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心理是思想的基础小论文,思想的发展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制约。而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思想的支配。思想对心理起决定作用,心理对思想有反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许多思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究其根源实质却是心理障碍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而只有从心理入手,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而心理教育能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使人们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思想积极向上。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如此,某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某些思想问题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改变。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结合是时代对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一22岁之间,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个性品质形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最高峰,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强烈、接受新事物最快的黄金时期。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网络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减少,人们的心理负担加重,心理不平衡加剧。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它贯穿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中,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转型和我国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大学生对生活的现实态度,正确处理理想与实现的矛盾。大学生往往对人生怀有美好的憧憬,对未来踌躇满志。但一接触现实却发现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时,就容易产生不客观、不正确的判断小论文,从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缺乏生活热情和积极性、猜疑他人、孤独忧郁、生硬固执等状况。因此,培养大学生对杜会对生活的现实的、科学的态度就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培养大学生耐挫折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我国,能考人大学的学生,往往在中学时期都是学习尖子。但进人大学后,却发现自己在班里非常一般。有的虽然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在中下水平。对他们来说,这是很难受的。进人大学的新环境后,远离父母、家乡,教学方式、生活环境等都不同于中学,于是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些病态反应:对战胜困难毫无信心、心慌失眠、多虑、有的沉默寡言、有的破罐破摔,甚至有的寻死觅活、自杀轻生。从调查情况看,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受挫心理的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作为对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顽强意志,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为掌上明珠,考上大学以后更是家中的皇帝。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如过分依赖、受不得刺激、经不起挫折、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一点不顺心就觉得天要塌下来、意志薄弱,承受力差、一遇到问题就无所适从,容易产生挫折感。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将“勇敢”作为君子“三道”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勇者不惧”、一往无前的顽强意志,使他们能在即将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1.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发展,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其教育方式一般是主动介入,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自上而下,强制灌输,受教育者往往缺少平等和尊重体验,有被命令感和被迫服从感。心理健康教育则着眼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小论文,使受教育者学会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教育方式一般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采取个别交谈和咨询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健康的心理世界。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势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似的角色之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容易互相影响。高校学生都是成年人,心理和生理都已成熟,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平等和尊重的交流方式。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座谈方式代替报告方式,以谈心方式代替训导方式,学生们就会因“角色相似”而把教育者当作知心人,并乐意接受其教育。

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过去单一“说教者”角度和立场转变为兼顾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角度和立场,尽快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理解、同情学生,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迷茫、误解和不正确的观点采取谅解和宽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价值的权利,以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服从。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要对学生的价值观无原则的接纳和包容,当学生的价值观明显违背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时候,当学生做出一个可能给社会、他人或其本人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的价值选择的时候,教育者就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持续进行影响,使其思想向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水乳交融,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实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现实保持一致。有时面对同一客观事实,不同的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但以下三方面的规律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所共同存在的:第一、客观刺激事件会导致主观心理反应;第二、负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负性心理反应;第三、良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良性心理反应。所以说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本质上是和实际问题密切相连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从人的现实表现入手,分析支配其行为的思想动机,再从思想动机分析产生该思想动机的客观外界条件,然后去创造和改变客观外界环境,使之具有产生好的思想动机的外界条件小论文,从而促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动机。因此,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为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基础。对大学生而言,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社会交往困难、贫困生生活困难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容易使人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无价值感、社交恐惧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长久不能摆脱,就会影响他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决这些心理和思想问题:一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个正确认知;二是要把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现实问题解决了,就会缓解压力,稳定情绪,化解矛盾,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国家。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解决心理、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困难和问题,尽量用宽容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想方设法解决学生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真正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势作用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唐书怡高校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探讨[J] 时代教育

[2]杨作新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J] 高教探索1999.2

[3]张明成为合格的教师[J] 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6-6

[3]赵景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6-7

[4]祝敏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 安顺学院学报 第10卷第2期2008年4月

[5]杨世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探讨[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6]颜农秋关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J] 探索与争鸣

[7]赵展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篇7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模式

作为心理教师兼辅导员的我发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处在青年中期,学生心性比较浮躁,也是生理和心理矛盾的多发时期。有资料显示,50%左右的高职高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也就是说大约有一半的高职高专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同时,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生不同,他们有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所以,加强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侧面反映了当前各个学校的心理教育体系有待优化和提高。本文主要从构建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三大体系:即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心理健康危机预警干预体系等进行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打造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精英团队。

1.在校领导、学生工作部和心理健康教育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成立学校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强化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这是做好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

2.首先,组建心理咨询室,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设立心里咨询部门,隶属于学生工作处。其次,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如各个系学生主管、老师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培训,提高领导和老师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重视,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领导和老师更好的掌握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认识和制度的水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到广大的学生当中。例如,可以组建学生心理小组,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关怀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并能够将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情况及时反应给辅导员,以避免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强化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是司法类院校,针对我们学校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应该以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基础、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主要手段、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全面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利用校园网系统对全校学生做心理普查,根据心理咨询室的专业分析和评定划分心理健康和亚健康和不正常的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建立好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于时刻对比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情况,也为接下来的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对于有自杀、暴力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第一时间预约并予以开导和处理,以便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保证周边同学的安全。

2.在对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有了宏观的了解后,心理工作室为核心,学生主管和学生处一起研究打造适合学生的、高效的、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的思想道德课程,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打好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二者同等重要,不能忽视一方而重视另一方,只有将二者合理的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开展“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在活动月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 动。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如心理 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电影 赏析、展板宣传、发放宣传单、广播、电视等,大 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再次,编写心理健康 教育教材,开设“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 系学”等公共选修课,并纳入学校正规教学计划。 后,开展职业测评,使大学生了解自己。为了搞 好学生的发展性辅导与咨询,在二年级使用“霍兰 德职业能力问卷”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让大 家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即了解自己到 底重视什么、喜欢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从而帮助学生在毕业求职择业时做出科学的选择。

4.学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利用网络平台覆盖面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点,帮助学校做好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校园网上开设“心理知识”、“咨询指南”、“校园心理”、“心理测评” 等多个栏目,是学生们乐意去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寻求有效地解决方案,在介绍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愿面对面咨询的学生的心理要求,他们可以往 咨询员信箱发邮件,由咨询员为他们做网上咨询。

三、建立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和干预体系

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和干预体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 学生管理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检测、评估和快速反应意味着对学生深入的关心和了解。

1.各班应选举心理素质好的同学担任心理委员,并能够及时的将同学的心理问题反映给辅导员,是辅导员做出及时反应和对问题同学的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延伸到每个学生中去。

2.对于有自杀倾向、暴力倾向、抑郁症、精神分裂等高危人群的动态进行实时的关注,并适时予以管理和正确的辅导,主动预约同学进行心理访谈,对其给予有效有心理干预,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使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3.关注弱势群体,加强个别辅导 把降级和退学群体、网络成瘾群体、失恋群体、 性心理困惑群体、特困生群体这五大群体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危机群体,给予重点关注。

4.要建立多渠道信息平台,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存在要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积极的予以干预。辅导员要联合心理健康委员,积极掌握和处理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准确的实施正确的心理援助方案,在各个班级形成早发现、早评估、 早预防、早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学校 实效性

职业学校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应对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其不良的心理素质不自觉的表现出来。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心理问题

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因而学习心理问题是他们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够认真,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多数学生只求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究其原因,有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认知水平较低,对专业知识因不懂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学,最后发展到厌学。从而使学习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使学习无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2、自卑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中、“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缺乏青年人应有的理想和追求,认为自己将来事业上难有作为,因而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再加上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所有这些,得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3、自我心理问题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们中部分人由于长期处在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同时,受家庭生活影响,独生子女长期形成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现象严重,到学校后被打破,心理上难以承受,往往通过逆反言行来满足自我,却很少去考虑别人,最终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4、青春期心理问题

伴随着男女两性身体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性意识和性情感开始萌发,他们渴望多了解性知识,但又怕别人发现或讥笑。对于遗精、月经等一些正常的性生理现象,他们缺乏科学的认识,产生惊恐、疑惑、羞涩、精神恍惚、焦虑不安等心理反应。同时他们对性生理上的变化,又存在着“青春期骚动”,从而产生早恋现象。这种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不成熟,发生早恋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他们性心理问题还反映在对自己性征体相上的烦恼,不少男生常反问自己:我的长相怎样,是否具有成熟男子汉气质;而女生则反问自己:我的外貌如何,有没有青春女性的现代风度。一旦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就会兴高采烈、兴奋无比;一旦获得别人的否定性评价,就可能伤心烦恼不已,甚至茶饭不思。

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1、认识相关理论,增加思想认识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原则和方法并重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拉近与学生心理方面的距离。

2、发挥政治课的作用

应多采用和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提高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可以故事的形式,从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设置教学悬念,提出问题,然后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通过对故事情节进行体验、联想和预测,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有效地整合了思想政治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3、加强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学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选择一定数量的心理学专业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对非心理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是聆听、是引导、是参与、是疏导,从而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变得更加自觉深入。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

功能。自我教育的特点在于自醒自悟,自控自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要按照它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应作为设计者、引导者、鼓励者。在培养情操方面,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在增强信念方面,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巩固;在转变行为方面,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方法,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当然,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并不是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而是它的拓展,两者可有机结合,即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目的,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4)

[2]张高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05)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篇9

[关键词]和谐心理安全稳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526.3R395.6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指出,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促进师生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是在我国首次提出“心理和谐”的概念,明确的指出了心理和谐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可见在新形势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本,积极促进大学生和谐心理的建设,在大学生发展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1]。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建设和谐校园,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校心理弱势群体的界定及现状

高校“心理弱势群体”是指在大学阶段在心理方面低于正常学生平均水平的群体。这里的“弱势”是一个相对的和比较的概念[2],心理弱势群体的“弱势”集中表现为耐挫折能力差、心理脆弱、自主自立能力欠缺,并因次而引起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是心理弱势群体的严重体现,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约占25%,因心理问题被休学、退学、非正常死亡的比例相当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分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和发展,制约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问题。为此,应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使其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众多,而学生生活的环境又以校园为主,因此,优化校园心理环境,强化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处处、时时、事事中不断得到心理方面的支持和关怀,尤其加强对心理弱势群体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夯实基础工作

由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形成、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全方位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服务,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对象的扩大,更是教育理念的进步、教育目标的明确,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体现[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育队伍的质量和开展的教育形式。为此,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开展心理讲座是有效促进心理知识普及的途径。在高校中应当面对本科生开设有关提高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训练的课程,通过注重课堂教育,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心理调节的知识和技能、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的甄别方法和应对,可以使学生初步建立心理健康的观念与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并且通过邀请校内外资深的心理教育工作者,针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热点问题开展心理讲座,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有效的掌握解决简单心理问题,疏导不良情绪的方法。

(2)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咨询工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工作素质,学校应积极开展面向不同层次的专题座谈会及培训会,对从事学生工作的全体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辅导,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过程中,注重心理疏导,心理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抗挫折的能力。另外,以大学生心理动态调研为辅助,经常以座谈会的形式与各学院的学生进行交流,深入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及建议,根据学生反应的情况及关注的问题,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

三、勇于开拓创新,多种途径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1)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在长期的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员工所广泛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育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综合表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应当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特色活动。通过鲜明的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营造“和谐、阳光”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2)学生群体中的朋辈力量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补充形式。高校的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为了提高大学生互助自助能力,在高校中应积极开展“朋辈教育”,在学生中选取一批心理健康,有较强责任心的学生,进行心理知识及简单的技巧培训,在学生中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进行朋辈教育是今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一种新途径。通过在学生会增设“心育部”,班级内增设“心理委员”等形式组建一支学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他们不仅肩负起了简单心理疏导、快速信息反馈、自我健康教育等任务,而且成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广大学生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学生社团开展心理讲座、话剧表演、板报、知识展览等多种宣传形式,在学生层面通过自我教育普及心理知识,这种形象、生动、鲜活的教育可以创造良好的心理关怀,心理支持环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深入开展。

四、加强学生辅导,积极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高校学生在学校受校规校纪,班规制度以及家庭、社会和个人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产生不同心理,在心理咨询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为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正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并利用好以下特点:

(1)心理咨询的双向性

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是在咨询者和被咨询者之间展开的,双方就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相互交流、沟通,一方提出问题,另一方给予解答,相互配合和渗透,做到咨询信息吸收与反馈渠道双向通畅,才能使咨询活动顺利进行。

(2)心理咨询的全面性

心理形成要受多种因素制约,既要受主观因素(性格、气质)影响,又要受客观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环境、教师素质)影响,在心理咨询中一定要透过现象抓住实质,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力量、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咨询工作,切忌主观臆断。

(3)心理咨询的反复性

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心理咨询会出现循环、反复现象,这是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在反复中不断了解和发现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实施“量体裁衣”或“对症下药”,因此对咨询中个别“旧病复发”现象要沉着冷静,耐心细致地对待和处理。

五、加强预警防控,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心理危机是发生校园危机事件的主要原因,预警机制是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体制和规定,其作用是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和现实的心理危机,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危机的突发性和意外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将引发心理问题学生产生心理危机事件潜在的可能对象确立为重点预警对象,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总结以往的研究,学生心理危机高发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类:(1)贫困学生,(2)新生,(3)毕业学生,(4)失恋学生,(5)其他特殊学生群体,主要指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沟通能力差,自我封闭,心理与生理不能同步成长的群体。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着早预防、早疏导、早干预、快速控制的原则,应采取以下措施尽最大可能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

(1)首先,在新生入学时,对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测查把有神经症(如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倾向及自杀倾向的学生录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作为重点预警对象。学院有专人负责这部分学生在校生活情况的跟踪反馈,尤其是处于重大心理危机时期(如重大心理创伤,重大名誉毁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急性应激状态)的心理状态情况。

(2)其次,建立健全学校危机事件报告制度:在保密的前提下,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分级关注,首先由班级每月汇总一次心理健康报告,上报给学院;学院对存在心理危机学生情况落实、 跟踪反馈,整理信息后上报给心理中心;中心根据汇总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这类学生进行干预,并将结果上报学校、反馈学院。

(3)然后,由学校专门机构部署,各学院每学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排查工作。然后根据各学院的排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整理总结,为这部分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数据库,并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长期关注,跟踪反馈。

(4)最后,心理咨询教师通过开展咨询将日常的咨询工作与学院预警库中的信息资料进行整合、评估,及时做出诊断,反馈给相关学院,共同做好跟踪援助工作,形成信息―评估―反馈―防止的预警体系,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转介相关医疗机构或求助于有关部门。

通过以上措施,将面向全体学生教育与重视个别学生问题相结合,以全体学生发展性为目标,解决心理弱势群体问题为目的,营造互助友爱的人文关怀氛围,为学生构建心理沟通、心理支持和信息传递系统,提高心理关怀,心理支持的覆盖面和辐射力,才能减少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有效实现建设和谐校园,高校安全稳定维护。

大学生要迎接未来的挑战,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只有科学文化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达到这三者统一的和谐教育是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对人性化教育的高层次的追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因此,在建设和谐校园,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工作中,教育者要加强对心理弱势群体的教育管理,引导学生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人生环境,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人生实践,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艺.大学生和谐心理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12―14

[2]朱建良.和谐社会视野中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教育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4: 36-37

心理健康教育反思篇10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前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由此可见,中等职业学校也被纳入推行素质教育的范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前提。

二、如何有效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明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即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它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学校只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师生的素质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促使学生、教师、学校健康发展。

2.必须采取多种方式, 借助有形和无形的工具,挖掘根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是聆听、是引导、是参与、是疏导,从而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变得更加自觉深入。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功能。自我教育的特点在于自醒自悟,自控自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要按照它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应作为设计者、引导者、鼓励者。在培养情操方面,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在增强信念方面,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巩固;在转变行为方面,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3.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档案,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档案十分重要,因为心理素质档案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可以帮助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在学生刚一入学时,就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素质测试,并且根据测试结果建立起学生的心理素质档案。

三、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1.认识相关理论,增加思想认识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原则和方法并重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拉近与学生心理方面的距离。

2.加强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学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选择一定数量的心理学专业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对非心理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功能。自我教育的特点在于自醒自悟,自控自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要按照它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应作为设计者、引导者、鼓励者。在培养情操方面,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在增强信念方面,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巩固;在转变行为方面,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方法,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当然,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并不是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而是它的拓展,两者可有机结合,既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目的,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改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这样才能做到专业技能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高产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孟万金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