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十篇

时间:2023-10-18 17:21:20

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

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篇1

[关键词]民族精神;精神家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2-0063-02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在形成本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是国家统一、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中华民族每个个体对于自己民族有着深厚而神圣的感情。爱国主义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种社会力量,为祖国的统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关系综合国力强弱的高度来认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它体现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主要包括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民族精神是民族素质的核心,是民族素质的“软件”。当今世界,文化力量、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我国不但民族众多,而且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三十几个民族跨境而居,与周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64%属于民族自治区域。境外渗透、分裂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等幌子妄图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其罪恶图谋从来没有停止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有重大意义。

民族精神为整个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民族精神作为一种进步的、积极的精神,既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也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属于不同民族,是由于它受民族意识的规定,为民族性格所制约;属于整个人类,是因为它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价值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共同确认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精神与一般人类精神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正是由不同民族精神的砖砖瓦瓦所共同构建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但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在为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民族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民族精神有其一般内涵,也有不同民族的特殊内涵。民族精神是静态与动态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具有稳固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般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是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旺盛的民族活力;二是健康的民族意识;三是个性的民族性格;四是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

那么,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呢?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乃是由三股精神融汇而成的: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二是全人类精神,三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发源于中原华夏族人生息繁衍之地,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开疆拓地实践中,56个民族交融叠合,达经嬗变升华而成。她勤劳勇敢,仁爱宽厚,以德服人,以和为贵,自尊自信。全人类的精神,包括热爱和平、博爱、正义、自由、平等,它们体现了所有种族、民族精神中的积极成分和美好品格,体现了不分肤色、性别,不论文明进化程度高低的全部地球人的共性。改革开放的年代,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孕育出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而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已包含在作为时代结晶的邓小平理论中。邓小平理论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嬗变注入了极其宝贵的新鲜血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表现在:一是开拓创新的批判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三是求善求美的人格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就在于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继承与发展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统一,定型与塑型相伴随,巩固已有成果,弘扬传统精华,发现崭新之美,培育初露之德,在按部就班和探索新知的双管齐下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是一个继承的过程,又是一个改造、更新和超越的过程。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单靠政府行为来实现,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来完成,需要多方努力,需要持之以恒。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强有力的引导。国家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政治建构和整体社会单元。为了维护这个建构和单元的统一和稳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自觉地提倡一种意识形态以凝聚社会。这种意识形态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一种培养基,它的一些内容也就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些成分。国家掌握着社会的统治权、支配权,也就决定了它是民族精神创造中的主导力量。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立足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实践。这

就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引导。

2、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从中把握牢固根基,汲取丰富养分。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现实中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历史地传递着的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基。离开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民族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脱离世界文明而独立发展。我们既要珍惜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富有特色的民族精神,也要面向世界吸取其他国家民族精神的精华,或者以此为参照来反思我们的民族精神。但同时要处理好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在文化开放中维护文化安全,保持自身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价值。

3、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的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精神都产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之下,存在于一定时空环境之中,受特定时代及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族精神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局限。由于传统的民族精神是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成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仅仅弘扬传统民族精神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培育反映时展特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大厦。因此,我们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新的民族精神,以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进入21世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进一步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等民族精神,以使民族精神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4、文化创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之下,通过文化创新丰富、更新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文化感召的潜移默化之中,在文化创新的丰富更新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事半功倍。

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篇2

【关键字】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 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繁衍生息中形成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已经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脉中,其对于维系民族团结、培养民族精神以及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内容

1.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都曾激发过无数爱国志士的奋发精神,培育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

2.爱国主义精神。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强调国家、民族利益至上,表达了为国分忧、报效祖国的精神境界,是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教材,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3.人本主义精神。传统文化的发展始终蕴藏着人本注意精神,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肯定心性向善,注重人的修养。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1.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不够重视,重“术”轻“道”现象严重,学生过分强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忽视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

2.学生对传统美德观念比较淡薄。目前高校中确实存在诸如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奉献精神减弱、失信现象等违背了传统的道德规范的现象。另外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也是造成学生对传统美德观念比较淡薄的主要原因,导致学生盲目认同和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从而怀疑甚至否定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当代整个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都不够重视,造成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

三、现阶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高校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路,通过文化重建、价值重建和生活重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期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等,都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积极的影响。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当今在校大学生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许多人从小娇生惯养,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能力。

3.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内容都闪烁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有助于激发、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途经分析

1.增强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课程内容。切实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教教育中,提升其当代价值认知,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传授,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与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结合起来。

2.增强大众媒体的重要途径作用。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的渐次发展,已成为高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学生大众传媒知识接受的引导工作,发挥其积极作用。

3.开展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思想落实在行为活动中,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要加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将其融于教育理念、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打造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软、硬环境。

总之,推行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高校应继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终极目标,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与社会责任,担负起引领社会价值导向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徐键.“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调查分析及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

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篇3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吴潜涛教授在为参加“道德讲堂”培训行动的学员授课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祖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是一个精华与糟粕互见的复杂的文化混合体。因此,全面认识、正确对待中华民族古代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正确方针,确立了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的古为今用的原则,正确解决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反复强调,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种“批判继承”态度和方法,是对民族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发展民族文化的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的统一。所谓弘扬,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逐渐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要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所谓培育,就是要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体现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性特点,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前提条件,离开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是不可思议的;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不能及时不断地吸纳时代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同样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坚持弘扬与培育相结合,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的根本道路。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两种错误思潮。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复古论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这实际上是否定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虚无论则只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个别性、特殊性,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性、普遍性,这实际上也就割断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无论是“复古论”还是“虚无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科学辨析,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

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篇4

【关键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84-01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一个国家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的源泉,也是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根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以看出,的讲话实质上已经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与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支撑和道义支持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群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用以判断是非、指导行为的基本价值准则,它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积淀和心理结构的基础上,体现了该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基则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积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智慧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良的道德传统。在中华文化的结构体系中,核心价值观是其枢纽和精髓。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断繁荣兴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先人创造了绵延不断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精神支柱建构起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探求与建构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它在长期的历史和文化进化发展中形成一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效法天地人物的路径探求,凝聚为一种“执两用中”、“无过不及”的道德智慧和中庸德行,化生为一种以中正和善的德性以待人接物的礼仪文明,积淀为一种以天下为公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群体或整体主义传统,铸就为一种“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①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中华传统美德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脉,是中华民族道德情操和当代精神文化信仰的集中体现,能够对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一种价值支撑和道义支持的独特妙用。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新时代的诉求。“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可度,但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冲击,还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盲目贬低、麻木不仁的现象,这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丢掉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核,就等于失去了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核心理念以大众化、简洁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为大学生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和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和谐意识、诚信道德品质以及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人。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保证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中国梦气势宏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美好的愿景,它将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汇集在一起,成为每个中国人前行的巨大动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积极努力、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大学生是青年中最有思想、最有文化的群体,他们能否心系国家、关心社会、自觉提升个人素质特别是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但是他们的责任,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抽象,涵盖了全面育人的德育标准。

在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注释:

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国梦 精神力量 传承

【中图分类号】B50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发挥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源泉,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

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挥传统文化社会推动作用的关键。本文仅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几个主要方面及其时代价值做一分析:

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思想,从国家、家庭和个人关系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爱家爱国的价值理念:既要求个人注重德智才的修养,又要求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家族事务;既要求个人积极参与国家的活动和管理,又要求把报效国家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和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说,爱国忠国、家国一体、修齐治平的价值和理念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推动国家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利器,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价值遵循。

刚健有为的精神品质。《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传颂了千年的话语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奋发图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它体现了敢为天下先、不断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作为一种思想力量,刚健有为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元素;作为一种改革精神,刚健有为具有极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影响力。当今我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进入深水区,唯有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冲破障碍、不断开拓,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才能切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生态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与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活动应顺应“天道”。这里的“天道”是指自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自然秩序。换言之,天人合一思想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所以,我们应当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②

浩然正气的道德修养和崇高气质。《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有三层涵义:一是必须坚持正义和正道,二者相辅而行,做事既要坚持原则,同时又要体现公平公正;二是它至大至刚,必须把浩然之气内化于心,并作为自己行动和实践的指南和重要目标不动摇;三是养浩然之气应发自于心,是个人自觉、自愿、自然的行为,应持之以恒,切勿怀有功利目的。浩然之气弘扬的是刚正宏大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道德的典范。对当今的中国来说,浩然正气不仅是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而且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道德要求。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要弘扬浩然之正气,彰显中华民族道德之光辉。

中国梦有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渊源和民族担当

中国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有着显著的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渊源,有着内在精神的高度一致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中国梦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题之一。《诗经・魏风・硕鼠》中对“乐土”、“乐国”、“乐郊”的渴求,《礼记・礼运》中对“大同”、“小康”社会的美好描述,历次农民运动对平等均富的热望,近代《大同书》对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的憧憬等,均表达了这一美好的愿望。可以说,中国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美好社会理想的继承,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现代表达,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时展相融合的智慧结晶。

中国梦强调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以及所蕴含的公平正义、自强不息、科学发展等诸多思想要素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魂。古代先贤对施王道、行仁政的推崇,对社会小康、天下大同的向往,对富国强兵的追求,对百姓疾苦的关注等,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民族生存发展、国家兴衰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中国梦与中国传统社会理想及精神追求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梦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荣耀和梦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精神、文化的源泉。

中国梦承接了近代以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进入近代以来,欧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丧失了民族独立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使中国饱受灾难、祸患频仍、备受,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一些爱国志士先后发起各种救亡图存运动,寻求摆脱外辱,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从洋务派发起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的“维新变法”,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均体现了近代中华民族对复兴之梦的追求。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局限等因素的制约,这些救亡图存的探索和实践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重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正确之路。

中国梦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凝聚了亿万中国人的夙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为己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宿愿;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③以和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绘制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蓝图;党的十以来,在一系列讲话中,对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④中国梦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表达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是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

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文化之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与文化之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国爱国之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爱人助人之心;“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的坚韧品格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所不可缺少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思想精髓,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及其中国梦的实现寻求绵延不绝的精神、文化源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当前,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较量最为核心的部分,文化软实力主要是通过社会核心价值观展示出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脉、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华夏文明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丰厚滋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沃土,也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基础。我们应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宣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不断开拓进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真正激发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度,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同时,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中国梦,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综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我们应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基,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与现代文明发展相协调,与时展趋势相符合,不断推陈出新,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富于浓郁的时代精神,并与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之髓与文化之源。

(作者为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

【注释】

①②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页,第36页,第63页。

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篇6

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系统地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甚至缺乏基本的课程安排。部分教师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作用,单一强调职业技能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尚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境地,其根源在于没有从宏观角度去思考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没有正确认识崇尚科学真理、提升劳动技能与弘扬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很多学校不能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以思想政治、法律道德教育代替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不等同于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三个层面24个字本身就是人文素质的集中体现。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一些人文课程,但由于学制、体制等诸多原因,人文课程比重很小,课时不多,内容单一,加之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薄弱,教学水平良莠不齐,人文素质教育很难取得实效。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也是当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文知识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树立,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整个体系之中。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能简单机械化,不应试图以人文课程设置来充当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复合型的知识和技能、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紧密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需要。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首先,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开拓创新和协调人际关系。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正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能够经久不衰。高职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性格、地域、文化的差异,会产生误会、矛盾等,要做到宽容大度,以礼待人,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其次,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核心,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提供了良好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的“精忠报国”,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可以成为引导当代高职学生爱国的生动教材,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更能激发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加深高职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崇高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中“仁”字共出现104次,可见在孔子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仁”的基本精神就是“仁者爱人”。一方面,中国人强调孝顺父母,对长辈尊重;另一方面,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推己及人”,想到自己,也应想到他人,包括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帮助大学生形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建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即尝试搭建以《中国文化纲要》《大学语文》为纲,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为辅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高职院校应领会文件精神、把握政策机遇,建立1~2门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课,考试方式可以列为考查课,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掌握程度、理解水平和应用能力上。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通过专门化的传统文化课程,培育学生的人文理念,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创新意识。

(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课程、专业教学相融合

“两课”是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多年来形成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先进做法,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两课”教研教学中。在“两课”教学设计中要进一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高职院校学制短、顶岗实习时间长的特殊性要求,必须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专业课教学中。要有计划地组织高职学生深入社会、深入行业,在实习实践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文素质教育更切实、更深刻、更持久、更有说服力。

(三)以合理的评价体系保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层层推进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应对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与校内表现进行评价,企业应对学生实习的行为进行评价,学生则对自己做出综合自评,构建“三位一体”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考核评价体系,保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层层推进。

(四)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

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篇7

关键词:中华优秀文化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重要性

一、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社会生产实践而提炼和浓缩出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道德规范,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以“讲仁爱、重民本”为核心的政治治理观、以“守诚信、崇正义”为代表的道德情操观、以“尚和合、求大同”为特征的社会理想观是其主要内容。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超越,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思想精神、道德情操、信仰追求,成为人们追求的美好远景和高度行为自觉的规范。红色文化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始终。时代精神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和思想状态。时代精神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精神支撑。

二、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坚定高职院校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中国梦是指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要弘扬中国精神,要凝聚中国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红色文化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精神保障,时代精神是中国道路不断拓宽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根源,红色文化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优秀素材,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当代注解。中国力量中最具意义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时代精神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三大支柱。通过学习中华优秀文化,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认识到中国梦是历史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有文化上的原因。因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复兴。中国梦又具有现实性,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恰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学生通过认识和理解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总之,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加深了高职学生对中国道路选择的必然性、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性和凝聚中国力量必要性的理解,进而增强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二)助力高职院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缩,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当代中国的精神追求和r值标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诚信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因此,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在学生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道德营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体现的精神和价值,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重要资源,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时代精神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弘扬时代精神的归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目标。改革实践中形成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因此,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连接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重要纽带,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三、结语

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充分提炼中华优秀文化的理念和价值,将其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现两者的有机契合,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丁凤云.红色文化: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N].光明日报,2013-11-09.

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文化;精神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88 -02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文化育人是高校的价值核心,大学的文化教育只有回到文化的源头、历史的源头汲取养料,才能顺应当下的环境,产生有价值的能量。大学应当选择优秀的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文化资源。大学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表现在其对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大学文化自身的传承。大学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充实,是大学“对文化规律的遵守和大学文化本质、教育目标的本质回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精神追求缺失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仍然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现代大学的工具理性使得高校更注重对于科学性与现代性精神的培养,社会、家庭包括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学习了多少技能性知识而不是积累了多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教师因为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压力而忽视教学工作,一些大学生为了选调生资格、奖学金评定等有目的参加各类学校组织的活动,大学生集体意识、团队意识薄弱等都反映了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大学功利性色彩加重而缺失精神追求,会影响到大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文化氛围通俗化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但大学文化建设绝不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仅仅是大学文化的最外在与显性的表现内容之一。目前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趋向通俗化与世俗化。各类社团的组织、活动的开展与社会赞助挂钩,高校校园中各类培训、招聘广告铺天盖地,从高校校园氛围呈现到学生教师关注的焦点都缺少纯粹的人文关怀与人文气息,缺少大学应该体现的精神与气质。自媒体、全媒体的时代特点也使大学文化建设逐步趋同而缺乏个性。

(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弱化

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与争论一直贯穿在高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立足于人文与自由精神的价值追求。当下的高校发展与评价标准使很多高校一再压缩通识课程的课时与学分,其原因简单地说,就是通识教育不能在短期内产生教育效果,因此很多高校课程建设的关注点就集中在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理论知识积累,而通识教育课程仅作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实际远远达不到通识教育的效果与目标,这样的误区将深刻影响教育的多样化选择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路径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引领,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涵养大学文化,是大学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的重要源泉,它决定着大学的办学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其独特的精神价值与历史魅力,以传承文明的责任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大学的使命。没有继承,文化建设就失去源泉。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精神引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所倡导的价值观、生命观、人生观对建构有特色的现代大学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科技发展迅速、理想信念淡化的现代社会,精神引领对高校人才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要以开放的胸襟研究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吸收不同文化的合理内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当学生对于接受的传统文化精神产生认同感之后,又将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大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价值观层面对传统文化有深度的认识,才能产生研究、传播的热情,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自觉。

(二)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我们所说的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中国古代先哲所表达的人伦价值、社会理想、生命意义之所以还被代代传承下来,就在于其价值观念的当代价值。这也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大学精神又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与根本。校训是浓缩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凝练,以一些著名高校的校训为例,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师范大学校训“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等均出自《论语》《尚书》等古籍经典。以上校训都包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下,我国大学文化也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仁、义、礼、智、信、廉等多维度开展文化建设。评价一所大学的层次水平不应仅看招生规模、科研成果等这些量化的数据,而应着重关注大学的办学理念,所倡导的大学精神,真正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这种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将对大学培养的学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大学文化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价值维度的影响,大力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三)打造文化校园,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大学的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精神引领,优化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除了精神引领与价值指引,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必须落脚到大学教育的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是实现文化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

文化校园是指人文精神的教育环境,它以文化育人的理念为核心,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 作为文化资源的高地,大学引领先进文化,有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汇聚着精神与智慧的力量,文化校园的建设将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实现。高等学校要紧密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以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培养大学生动态开放的心态,博学兼容的知识结构,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同时,培养学生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傅文弟.用大学精神引领文化校园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2).

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篇9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工作;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演化进程中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各种思想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的总体表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在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着历史不断前进,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宝贵的精神资源,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有关“中国梦”的系列讨论和思考成为社会热点,已牢牢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但实现“中国梦”的道路是曲折和充满艰辛的。当今时代,政治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矛盾并没有完全消除,广大人民的需求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协调因素还有很多,要让梦想成真,离不开全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广大高校学生更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建设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高校德育工作中,将能极大地拓展学校德育发展的空间,有效促使广大高校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开启宝贵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培育优秀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高校虽然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但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传统观念的禁锢,德育工作效果并不尽人意,部分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对现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工作的融合状况评价不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被否定、流于形式和被外来文化冲击等严重问题,并且由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使此类问题雪上加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忽视或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同“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这样的观点,但不少人忽视了“几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甚至对这样的观点持否定态度。我们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追根溯源。立足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建设,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刻不容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受到严峻挑战。常规的学校德育工作很容易停留在宣传说教的表面,而对各类德育资源的整合不足,加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受到质疑,与德育工作的融合受到严峻的挑战。高校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应以深厚的德育文化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德育思想资源。借鉴优秀的德育资源,在与我国高校教育实际相适应的背景下加以创造性改造和发挥,创新德育工作,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相融合的根本价值所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境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宗教、文化等渠道将“西化”和“分化”中国的观念不断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各种不良思潮打着“学术”的旗号持续冲击广大涉世未深的高校学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受到严重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面临道德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避免或限制现代化、多样化带来的消极效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树立正确民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根本保证。

(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直接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随着文化多元化的推进,社会矛盾和各类不良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受此影响,广大高校学生涉世未深,常出现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意识淡薄和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高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和社会影响等原因,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校园中不文明现象增多,诚信履约意识淡薄,毕业后将这些问题带入社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这些现象的出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建议

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体系恢弘,其基本精神和思想旨趣融贯百家、一脉相延,伴随着民族复兴进程的纵深推进,人们逐渐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现实问题,要妥善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不能企盼外来思潮或仅依靠空洞的说教,只有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才能在强国如林的当今时代做好高校德育工作,从根本上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把中国建设成经济强国、文明之邦。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承认其深厚的德育价值,做到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各高校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都在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宣传教育,但教育形式主要是课堂讲授为主,教育内容基本离不开教科书,常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阶段,忽视了与实践的结合,更忽视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推《周易》(《易经》),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以最简单的原理说明宇宙的来源、万物的始生及人类社会的进化法则,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精华部分在过去、现在以至于将来都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当前高校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便是源自《易经》的真义和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也是很好的教材,如屈原、李商隐、杜甫、白居易、岳飞、文天祥、苏轼、陆游等留下的千古绝句后世永存。广大高校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既能吸取知识与学问,更能陶冶高尚的情操,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展抱负。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以传统艺术升华学生气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中华民族的爱国爱民、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貌、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知行合一的观点,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爱国主义精神,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有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有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传统文化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描述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阔胸襟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德育作用,激励学生提升涵养,做文明诚信、爱国守法的现代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历史、传承文明,蕴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将其与高校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必须要理清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勤劳奋进,努力做到文化知识基础扎实,举止行为端庄优雅,言行修养文明礼貌,从而终生受益无穷。

同时,艺术活动对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补足作用,高校应高度重视,提高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加速德育内化过程。具体说来,可依托重要传统假日,结合艺术活动的开展,促进德育工作的推进。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规范和民族习俗,仅汉民族传统节日便将近50个。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等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高校应点面结合、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序开展各类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体验中净化心灵,汲取知识,培养蓬勃向上、勇于实践的自强精神和坚定不移、积极进取的自信品质,达到“以艺育德”的目标。近年来,各高校都广泛开展“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将京剧、昆曲、书法、服饰、绘画、古典音乐等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成为介绍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氛围中,较好地树立了自信,陶冶了情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有效解决“内忧”和外患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体系,弘扬时代新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软实力的较量,并将在未来构架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更大、更强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来自外部文化的侵袭和自身传承方面的流失双重挑战,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阻碍重重。

1.部分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袭。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较量成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形式,其复杂态势与日俱增。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而中国,对于这一传统重大节日,只停留在吃粽子、划龙舟和享受假期的层面上。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中国人只能以“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共享,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这样的语句聊表安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外不少思潮和习俗涌入中国,在有效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负面因素。各类“洋节”热潮不断、快餐文化盛行,日本卡通动漫、美国电影、韩国电视剧、海外综艺娱乐节目等外国文化产品大量引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广大受众在了解和接受外国生活状态,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却对潜藏在文化商业市场中的巨大文化危机浑然不觉。比较典型的是文学文化方面,很多大学生在诵读传统古典文学时味同嚼蜡,对外来的低俗作品却情有独钟;不少人热衷于庆祝圣诞节,而对中国传统的春节不屑一顾;喜爱国外的情人节,而对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视而不见;各类节日疯狂地对着手机“抢红包”,而不愿意走亲访友或与家人交流;疯狂追捧海外娱乐节目,却对中国传统艺术和优秀民俗嗤之以鼻;各地的民俗村、传统艺术演艺等仅仅是大肆赚取利润的场所和手段。久而久之,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减弱,且常遭人捷足先登,这不能不给国民敲响警钟。

2.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内忧”问题。我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不少外国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而“眼红”,但我们却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加之缺乏人力资本,文化产业界限不明和文化产业观念落后等原因,使得我们缺少将宝贵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能力。比较典型的如中国四大发明,中国人自己并没有好好发挥,结果是韩国把金属活字印刷申遗,西方列强将火药用于大炮、火枪为武器,配合中国发明的司南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从远古到现在都非常有名,但是生产好品质丝绸和茶叶的企业寥寥无几,甚至我们的衣服都是外国的化纤产品,中国的服装,只有“李宁”进入世界行列,这些现象表明,中国文化传承、输出、引进等都存在问题。

针对以上“外患”和“内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要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传承与引进、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协调关系;要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大学生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自身发展需求自觉结合,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高校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观念引导广大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以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始终不屈不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德育课堂

除常规的思政课之外,高校应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并注意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营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学环境,于无形中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同时,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引领作用。任课教师必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自身素质过硬,并且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爱国爱党,诚实守信,敬业爱生,自觉地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做好广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此外,要重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定期不定期开展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结语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从现实意义方面来看,就是要让中华民族崇真向善的精神在广大高校学生中传承,充分依靠他们学识丰富、生命力强的优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促成美好“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高校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国家精神文明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托。要顺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和德育功能为切入点,选取对中华民族宝贵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并在目前和今后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包含着积极因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使之融入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高校有效开展立德树人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有力提升德育工作成效、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红,章光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3):57-59.

[2]黄红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吴燕端,庄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辅导员德育工作初探[J].学理论,2013,(25):206-207.

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54-03

2014年2月24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高校作为知识创造和文化传承的高地,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实践来回答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把一代代大学生培育成为追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脊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价值理想和道德准则,它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内心,奔流在中华儿女的血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持久的精神家园。“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没有了精神命脉,精神家园就会荒芜;没有了价值理想,信仰就会模糊;没有了道德准则,文明将会被践踏。新文化运动以降,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式微,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中面临商业利益与传统精神价值的冲撞、现代信息技术浪涌和网络信息泥沙俱下的多维冲击,在隐含着西方价值观念的西方现代文明强势倾轧之下,激荡了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冲突中多元思想价值观念的交锋,理想的淡漠、信仰的迷失、道德的沉沦已经折射在一些国人的行为异化中。在追逐物欲与精神价值的心灵博弈之间,我们要拨开物质繁华的迷雾,对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涌流的通道,重拾高尚的价值理想,重塑丰盈的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民族先人们创造的优秀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但无论是“器物文化中那些卓越的工艺品,还是制度文化中精粹的管理思想,都是由相应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所指导和决定的”[2],也就是说,是思想文化决定了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走向。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及其体现出的精神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精髓、是灵魂。先秦以降的两千多年,灿若繁星的先贤们凝结出闪烁着历史光芒的价值思想,汇聚成中华文化的鲜明品格,构建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和谐精神、仁者爱人的道德人文精神、革故鼎新的变易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哲理,无不在历史长河中迸射着思想的光芒,高扬着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的理想,成为中华民族能够谓之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任何信仰与道德和价值观都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文化蕴涵着价值观。培养本民族的共同价值观,离不开本民族的先进思想文化的滋养。因此,我们要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夯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精髓,培育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品质

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3]高校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明大德”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具有“天下兴亡、人人有责”的爱国情怀

“明大德”就是要有“中华一家、和谐统一”的博怀。“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的“大一统”思想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而从历史时空上看,秦统一之后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统一的时间约占70%[4]。而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几段繁华盛世也是出现在大统一时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祈求社会的平和安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共同诉求。跳出旧式的忠君式的爱国主义窠臼,正视中华民族共同创造文明历史的事实,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当代大学生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的首要之义。

“明大德”就是要有“治平天下、舍我其谁”的高远志向。在具有务实精神的民族性格导引下,“入世、经世”始终是报有“立德、立言、立功”政治理想的士人的人生选择。无论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情怀,还是“如欲治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的豪气,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治国平天下的高远志向。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要树立起复兴民族伟业的高远志向,以务实的精神,成才报国,勇担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明大德”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气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张载)的主体觉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慷慨呼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的铮铮铁骨,既闪烁着理想人格的光辉,更传递着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和道义责任感,一代代仁人志士面对屠戮不屈膝的民族气节千古流芳。当代大学生虽身处和平时代,但应以铮铮风骨、凛然正气砥砺自己成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民族脊梁”。

(二)“守公德”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具有“悲天悯人、仁爱共济”的社会良知

“守公德”就是秉承“天人合一”以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乾卦彖辞》)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阐明了人的主体地位,而人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完全有能力“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地参矣”(《中庸》)。依“仁道”以“推恩”仁极万物,以道德终极关怀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当代大学生要建立起对人─社会─自然多重关系的道德思考,在改造自然世界的实践中更应从内心产生对自然的感受、发现和体验自然之美,为建设永世山青水绿的美丽中国而奉献智慧。

“守公德”就是秉承“仁者爱人”,要有推己达人的悲悯情怀。“仁爱”是中华传统价值体系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之一。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到“天下人皆相爱”(《墨子・兼爱》),推己达人的博爱精神、和谐共济的仁爱情怀、悲天悯人的道德关怀始终充盈在中华民族的心间。当代大学生要发扬这一博大的仁爱精神,用纯洁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

“守公德”就是秉承“天下为公”,要有兼济天下的担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大同篇》)这是古人描绘的大同世界。追求公平、崇尚正义,建立“大同世界”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不患寡患不均”“扶贫济困”“兼济天下”等思想和主张反映了古人忧思民众、追求公平的正义诉求。当代大学生应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出贡献。

(三)“严私德”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具有“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

“严私德”就是要有治平天下的宏图之志。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是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古代儒家曾经为人生设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并且用“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昭示了古人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洁志向。树立大志就是要将个人的旨趣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社会发展需要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5],才能在人生奋斗中创造出自身的生命价值。

“严私德”就是要有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正是这种为了理想不惜杀身殉道、舍生就义的奉献精神,造就了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这些“民族脊梁”身上闪耀着理想人格的光辉,鼓舞和激励着代代后来人,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敢抛头颅、甘洒热血。身处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秉承理想与正义,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严私德”就是要有明礼诚信的道德修养。“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所信奉的道德规范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力量。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仁义、孝亲、尊师、忠信、诚信、善良、纯朴”等这些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道德精神仍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规范和导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上》)当代大学生应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追求自身人格完美中达成远大的理想。

“严私德”就是要有勤奋躬行的知行意志。学与思必须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与习也必须结合起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学而》)。要在思考中获取新知,要在实践中萃取真理,要在躬行中磨炼意志品格。正所谓“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当代大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发奋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知行合一,勇于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早日成为栋梁之材。

“严私德”就是要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变易”思想是中华民族矢志创新求变的原动力。在“观法于天”“观法于地”(《系辞下》)中,中华民族的一代代仁人志士始终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奋发图强的座右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激励着中华民族变易日新、自强不息,催发着中华文化的赓续不衰。当代大学生要以朝气蓬勃、刚健自强的精神,在投身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中书写人生的光彩。

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德育链条,丰富课程教育体系

高校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融入教学。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结合,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高校要利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选必修体系,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向大学生推荐必读书目或指导书目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广泛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同时要发挥好图书^的作用。各专业课程也应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自觉肩负起人文教育的职责。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校园文化,充盈素质教育体系

高校要结合自身建设发展历史凝练升华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重品格和体现现代大学特质的大学精神,凝聚师生价值共识。要发挥高校学术研究和文化创造的优势,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学术研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和现代性表达转换,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要采用契合时展特点和适合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传播手段,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规划、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室内装饰等方面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格调品位。要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仪式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中华经典诵读”“中华礼仪展示推介”“传统艺术鉴赏”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砥砺社会实践,延展社会教育体系

文化的认同既源于思想的感召、精神的引领,也源于情感的融合、实践的捕获。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完善组织和制度等体制机制保障,挖掘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组织和动员广大学生到社会实践中锤炼品质、磨炼意志。要利用好各地文化古迹、历史文化博物馆、民族英雄纪念馆等物质文化基地和非物质文化基地;要支持大学生开展游学活动,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文地理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国家的热爱;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在体察世风民情中,让广大学生从人民群众身上真实把握中华传统美德汩汩流淌的生生脉搏,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在创造美好未来的宏图伟业中蓬勃不息的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取之不竭的道德力量和精神价值,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源泉。高校和社会各方面要协同合作,将一代代大学生培养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魄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2]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39.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