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时间:2023-10-16 17:38:10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篇1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颓势,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招生形式也日趋下滑。针对行业现行趋势,对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我校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形式,就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 建筑行业;人才培养;土木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首要依据,只有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才能彰显“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要点

1、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实行学分制教学,精炼公共基础课、优化专业基础课、丰富专业拓展课、突出核心专业技能课,合理细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内涵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学管理改革,使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达到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努力构建本科“基本理论满足+技能专长突出+成长空间大”和专科“人文素养较高+技能够用+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改革创新;(2)紧扣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3)紧跟国家、襄阳地方经济发展布局;(4)体现差异化,体现人才培养结果导向;

(5)突显产教融合

3、具体要求

(1)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切实鲜明,明确学生在行业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学生将来在产业链的定位来确定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2)各层次理论课与实践课比

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须强化职业核心技能,突出职业核心技能的实践性训练。按我院人才培养实际,本科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类课程学时比建议不高于6:4,专科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类课程学时比建议不高于4:6。

(3)研究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

地方社会需求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人才培养要贴近地方人才市场需求,深入分析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能力要求、任职资格等,要特别关注国家、本省、本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新趋势,合理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使我院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适应性、创新性。

(4)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强化基础素质,大力推进公共课改革

扎实专业通用技能基础,打造专业通用能力课程平台

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形成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平台

(5)主动深化校企合作 ,探索产教融合机制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群)的作用,探索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有效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地柔性调整教学进程,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探索把课堂延伸到企业的模式,努力实现专业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弱化原有的以纸面考核、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和方式。积极探索“多样化、多维化、多介质化、多情景化”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紧紧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德育”为中心,突显学生思想品德、身体基本素质、职业核心能力。

1、探索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考核模式,重能力弱分数,尝试实操考核、项目考核、答辩考核、设计考核、作品考核、企业实习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

2、实行学分互换和学分J定,探索以技能考核为中心的考核模式。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水平、竞赛能力、企业实习经历、发明创造、项目课题等大胆认可,可置换成相应课程或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学生各项职业技能。

三、大力推进公共课改革

公共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英语、数学、体育、思政、计算机等类的公共课的改革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课改革要依据“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因专施教,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重点强化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公共基础类课程要突出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理念。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构建适应性的内容,以培养目标为准绳,应用且实用,实施灵活教学。

高度注重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尝试建设一批内容优良、品类丰富、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探索“思政课程、国学国粹、学生管理、体育”的协同教学模式,探索构建公共课程的网络视频课,创新基础素质的特色培养。

根据学科特点、专业特点,通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逐步突破循序渐进的推进公共课改革。

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充分体现改革的总体要求。(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科特色、学生层次及教育对象的变化状况,因材施教;(2)课程设置要体现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自信心的提升;(3)课程设置要尽可能的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相匹配。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深化学院公共课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现代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要体现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否事关学院各项事业成败之根本,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学生培养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求使学院教学队伍“结构合理、储备充分、体系完善、扩展性强”,确保师资队伍为学院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对于紧缺型教师,一方面学院可采用“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可适当给予一定特殊待遇,保证基础的教学任务落实;另一方面,可对现有教师有选择的“送出去”,到其他高校、企业等进行学习培训,并签订相关协议。

2、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鼓励教师组建工作室、进入企业挂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也可探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将学生的协同培养扩展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培养,打造适应学院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3、鼓励老师们利用假期或教学任务少的时间外出充电,通过短期培训、专项学习、访问学者等形式,打造一批能适应未来新的人才培养的优秀青年教师。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篇2

Abstract: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accordance with the "employment and service-oriented" should explore and practice the following areas: determine the scientific objectives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buil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of curricula and course content; improve the conditions of school; innovative teaching regulatory mechanism.

关键词: 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231-02

0引言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对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2006年以来,按照“学习-实践-研究-优化”的思路,我院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进行过三次修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道路上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1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的指导思想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办学思路。要在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吸纳国内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干的新型课程体系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2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按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本专业多年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时,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①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专业针对性;②贯彻“工学结合”思想,按岗位(岗位群)需要设课,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同时要将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推行“多证书”制度;③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课程设置和各教学环节的安排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考虑行业、企业单位实际的工作特点;④以能力为本,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把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⑤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搭建学生可持续发展平台;⑤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将素质教育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把课外素质教育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⑦坚持创新,根据不同地区、学院、专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办出特色。

3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的具体做法

3.1 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来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分析和研究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对本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通过对就业岗位群的具体分析,提炼出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归纳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同时应结合本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对人才的需求,努力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经过多年来对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电信以及铁路行业通信类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本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电信及信息技术一线需要的,具备从事通信设备安装、调试、检测、维修、营销等岗位群所需基本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2 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根据专业目标岗位的实际需要,综合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内容、职责等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理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归纳出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并基于真实工作过程重新构建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学习领域)。优化以后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它们之中又融入了素质培养的要求。

3.2.1 理论教学体系经过几次改革,真正做到了以学生就业岗位(岗位群)的需求为目标来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也更加符合专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本专业新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领域、专业基础领域、专业综合领域、专业拓展领域、公共素质拓展领域五部分构成。公共和基础理论课程均以应用为目的设置,以“必需”、“够用”为度做了进一步精选。专业综合课程加强了对通信技术岗位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使之更加符合通信技术发展和通信企业实际岗位需要。专业拓展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知识广度,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强调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强化专业新技术,照顾学生跨专业就业需求,关心学生在专业及职业上的进一步发展。公共素质拓展课程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思维创新教育,加强了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2 实践教学体系新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将实践教学放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把实践课程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通过设置素质技能、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等多个实践课程模块,建立起了系统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包括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军训、入学和毕业教育、劳动等,总计1590学时,占教学总学时数的53.5%,保证了实践教学环节有足够的课时。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做到了每个学期都安排一定时间的集中实训,实现了实践性教学三年不断线。

3.2.3 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为了贯彻“工学结合”思想,新培养方案一大亮点是推行“多证书”制度。方案中注意涵盖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将通信“中级工”技能鉴定的标准和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我们结合考取“光纤数字通信设备调试工”、“程控交换机整机检验工”、“无线电设备调试工”3个岗位证书,对“光纤通信”、“交换技术”、“移动通信”3门专业核心课规定了考证要求,以确保职业技能鉴定的顺利开展。还通过“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通信网”3门课程,对学生获取“英语A、B级”、“计算机等级证书”、“华为网络工程师”规定了考证要求,初步构建起了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3.2.4 课程体系框架我们将上述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所涵盖的所有课程纳入公共课、专业课、素质拓展课三个平台,分别对应于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三种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其中公共课平台包含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2个学习领域的课程;专业课平台包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以及专业拓展3个学习领域的课程;素质拓展课平台课内外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和军训3个方面的训练。

3.3 课程内容的整合新的培养方案加大了课程标准改革和课程内容整合的力度。根据本专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优化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整合中我们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①体现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任务,服务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②有利于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需要,并注意课程之间的分工、配合与衔接;③课程设置体现科学性与适时性相统一;④基础理论贯彻“少而精”原则,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落到实处;⑤校企合作开发新课程,建设精品课,构建“理实一体化”等优质课程资源;⑥特色与创新相结合,保留本专业原有特色及教学成果。通过以上工作,规范了本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夯实了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

3.4 专业教学条件的改善

3.4.1 师资队伍建设新方案对实施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做了较为具体的规范,从数量、学历、学位、职称、双师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的整体要求。按这一要求,本专业在学院支持下大力开展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选派骨干教师脱产进修研究生学位,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新技术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培训,选派青年教师直接进入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和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学术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专任教师的业务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实践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经过几年努力,本专业建立起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位层次较高,胜任高职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还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掌握最新技术和专业技能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保证了培养方案的实施,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

3.4.2 实践条件改善按照突出实践性教学的需求,近年来本专业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光纤通信、数字传输、程控交换、接入网、通信网络、数字通信、移动通信等多个实训室;开发了实践教学体系中所有实训环节的课程标准,并组织教师编写了对应的实训教材;各实训室均有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任实验人员负责设备、仪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实践教学设备有较高的正常使用率,发挥其最大效益。

3.4.3 校企合作的推进本专业一贯重视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聘请了多位本地铁通、电信、移动等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一起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让企业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控,校企合作新课程的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指导等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我们与企业联合建设了"西安联通校内移动通信基站"和"西安铁通校内电话机房"2个运营型校内实训基地;与中国铁通陕西渭南分公司、中铁电化局西安通信信号工程处2家企业合作,建立了2个校外实习基地。目前,与专业对口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场地充足,运行和保障措施规范得力,校企合作关系良好。

3.5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管理和监控健全的教学管理和监控机制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基本保障。我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各教学管理部门分工具体,职责明确。教务处代表学院进行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系部在学校指导下负责处理日常教学管理事务,指导专业教研室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实训)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等一系列教学文件的开发、实施与管理。学院设立教学督导机构,负责教学质量监督、教学检查与教学评价工作,形成专家教授与管理人员共同负责学院教学质量的运行机制。机构的完善,大大加强了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职能,强化了质量管理力度,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得到严格地执行。

4结束语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优化又是专业建设中最根本的基础性内容,也是涉及到高职教育管理各个层面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其目标的达成有赖于高职教育理念和制度的不断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过程中要把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要不断贯彻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新要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需求的新变化、结合学校和本专业自身的特点,树立起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进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张新华,陈敏辉.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2010,(13).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分制;培养方案;配套措施

2008年4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指出:“本办法所称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为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实行了学分制。自1999年独立学院创办以来,距今已有10余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独立学院的壮大与成熟,实行学分制势在必行。实行学分制的关键就是制定学分制培养方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知识宽、综合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围绕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学分制培养方案,为实现目标服务。

一、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等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相结合的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的产生就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独立学院的定位

独立学院在性质上属于民办高校,是由民营资本与普通高校共同举办的三本院校。学院三本定位和民办性质决定了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优秀的人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独立学院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首先必须考虑社会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四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作为一个以民营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其更应该随时把握市场的脉搏,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尤其要注重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

(三)独立学院的生源基础

独立学院作为第三批本科录取,生源基础可想而知。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不如一本、二本的统招学生,但在组织和协调能力、交往和沟通能力、甚至创新能力方面,不比公办高校一本、二本的学生差。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该从实际出发,不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是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情况,在保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上,着重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分制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贯彻独立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培养方案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稳定数学、外语、计算机、写作等公共基础课的课时,深化公共基础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严格以一级学科为单位编排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2.应用性原则。培养方案体现“重应用”的要求,并在培养方案中具体列明实验教学课的内容与组织方式。

3.创新性原则。培养方案体现“求创新”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单纯知识传授型的课程,增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课程;积极开设有助于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科技活动和创造发明的课程。

4.个性化原则。培养方案体现个性发展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因材施教,实施分类型、分级教学,把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

5.综合素质教育原则。培养方案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加强模块课程建设,增加课程数量,丰富课程内容,体现学科渗透,构筑外语综合能力训练体系、创业能力教育体系、信息应用能力教育体系;设立课外教学学分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减少课内学量,压缩课内学时,增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学时。

6.整体优化原则。培养方案体现整体协调的要求。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妥善处理德智体美、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按照拓宽基础、更新内容、整体优化、加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思路精心设计新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三、学分制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成

(一)学分制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1.培养目标、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确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阐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专业面向、可适应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以及本专业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2.学制与学位。阐述独立学院本科教育的学制及本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情况。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实行学分制管理,统一实行4年的基本学制和3到6年的弹性学制。学生在3到6年内修完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可以毕业,同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以授予学士学位。

3.教学环节类别及学分要求。阐述专业基本学制内设置的各个教学环节及课程的类别、学生毕业应修满的各个教学环节、各类课程的学分及总学分。

4.指导性教学计划表。介绍专业必修、选修及实践类课程的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开课单位等内容。

(二)学分制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

学分制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基本构成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公共限选课和公共任选课七个部分。

1.公共基础课。属性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原则上所有专业都必须开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课、英语课、数学课、体育课、计算机课、写作课、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

2.学科基础课。属性学科基础必修课,要求相同学科大类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各专业必须将教育部各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完全开设;部分专业学科基础课主要按一级学科设课,并适当兼顾学科门类课程。

3.专业必修课。属性为专业基础必修课,要求同一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专业必修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应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注意设置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在课程内容中注意实践环节的设计。

4.专业限选课。属性为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限选课的开设原则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开设的课程门数要尽可能的多;鼓励在专业限选课中设置“专题讲座课”;鼓励学院积极探索与改革专业限选课的授课方式与考核方式。

5.公共限选课。属性为公共基础选修课,要求学生从固定模块中修读固定学分。公共限选课,四年全程面向各专业学生通开通设,共设6个课程模块,即:人文素质教育、艺美体卫教育、专门史、信息技术与信息检索、外语综合能力训练、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

6.公共任选课。属性为学科基础选修课,要求学生从课程数目不固定的学科大类模块中选择其中某些课程修读。各专业可以面向外专业开设的选修课,除列入公共限选课程外,其余均可列入公共任选课;公共任选课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大类设置公共任选课模块,由学生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个人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公共任选课一般为每门课程2学分,鼓励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联合开设学科前沿课程或专题讲座。

四、独立学院学分制培养方案修订的实施步骤

目前,尽管独立学院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和管理经验方面具备比较好的基础,但是考虑到学分制培养方案实施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可以分三步进行学分制培养方案的修订,直至完全实行学分制。

第一步,确定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四个模块的核心组合。学分制培养方案修订的初期,确定这四个基本模块,即有利于独立学院学年制和学分制的转换,又与在校生规模、师资队伍等方面相适应。

第二步,确定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公共限选课五个模块的拓展组合。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完成学年制向学分制的顺利过渡,增加公共限选课模块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步,构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公共限选课和公共任选课六个完成模块。随着学分制实行的不断成熟,以及独立学院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师资队伍的加强等因素。独立学院有能力开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公共任选课,为实现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五、执行学分制培养方案的配套措施

(一)教务管理软件和专门的管理人员

学分制的突出特点就是选课。因此,为实现选课和学分制教学目标,必须配备教务软件,实现课程系统管理。为了保证教务软件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必须配备专门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既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又肩负着学分制培养方案各环节、各模块和整个过程管理的重任。

(二)建立导师制

学分制的实行,使得独立学院在教与学各方面与学年制迥然不同。自然班的概念将逐渐淡化,自主性学习将更加明显,对培养方案所列课程的了解需求将更加强烈。导师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最佳选择。选择教学经验丰富、讲师以上的专业教师担任导师,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特点、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情况、本学科的发展情况等;指导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方案,制订课程学习计划,解答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选课。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完成培养方案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前面已经陈述过,学分制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三个步骤。第二和第三步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师资队伍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针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要求,首先要加强专职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引进高素质的教师或接受硕士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的方式达到目的。专职专任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稳定的基本保证。其次,采用人事制、聘用制或返聘制等方式,吸引人才,壮大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分制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008.

[2]冯丽霞.高校学分制管理的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7(2).

[3]朱翠英.独立学院学分制改革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篇4

1.多维发展型理论假说

莫利拉、李燕凌通过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计划,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设计,根据多元社会需求,制定包括知识发展型和就业主导型的多元培养目标,以此确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这种多元组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实施,并针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最终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同时,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教学保障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联系密切,因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多维发展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理论,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指导,并细分以“考研升学”为代表的多方向发展的专业人才和以公务员岗位就业、相关管理岗位就业为代表的就业导向型的专业人才,通过多元组合的方式使各学科学生自由选修管理类的相关专业课程,并不断丰富其专业实践机会。针对专业人才今后的发展方向,联系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侧重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公共事业管理多维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础是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课程建设。各高校在课程体系建立、教材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与教学质量评估管理等方面应体现本高校特色,以完善高校的教学保障体系,推动多维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其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灵活性与多元化、课程体系的多层次与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构建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此外,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事业的专业建设缺乏统一共识等问题还倡导建立统一的课程编制,规范公共事业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确定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发挥各高校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

2“.三位一体”理论假说

官爱兰、王光栋针对本科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相应的专业能力,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并因此对“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定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基本素质培养、专业知识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为验证“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绩效效果,官爱兰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应坚持社会发展需求与现实需求的导向,加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素质、知识、技能结构体系建设。调查显示,该模式中“三位”之一的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受到该专业学生的重视,而另外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各高校相对注重基本素质培养与专业知识传授,而对于专业技能训练、实践环节等方面相对较弱。因此“,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今后的发展应用过程中,高校应有所改善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应用技能与创新能力应有所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养成自我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执行决策方案等能力。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开展第二课堂、举办公共管理论坛、辩论会、职场模拟设计等,通过增强毕业生思维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专业素养能力,以满足本科层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程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兴起和发展,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显现了广阔的前景。“三位一体”模式与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与人才培养绩效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人才培养工作更为需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同时要改进与提高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应注重其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此推动毕业生就业的灵活度与自由度。因而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三位一体”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对于适应经济、政治、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尤为重要。

3.复合型理论假说

宣勇、何作井分析了“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这里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既对本专业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掌握,又能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拥有领导潜力、社会活动突出等的工程类学生,用三个学期的时间系统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这种具有工程背景的人才,既懂公共管理科学知识、又懂相关领域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建设中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单一学科专业培养模式有所区别,具有独特的创新体系。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四年一贯制的模式,转成专业知识学习和管理科学知识学习交叉发展的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具有广阔的建设性,通过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使得无论是在政府行政部门,或是在其他行业管理相关岗位,复合型人才均能满足其社会的需求。对于培养对象的筛选相当严格,在校工程类专业三年级学生既要有优秀的成绩,包括通过一些等级考试、专业成绩优秀,又要具有一定的学生干部经历、无纪律处分等,从而保证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和高标准。通过完善多元化的师资来源、教研并举的办学模式、开放教学方式、建立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以及全真的实践环节等途径,对于快速培养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并做到了充分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下,突出人才的复合性和应用性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

二、定性比较分析(QCA)简介

根据拉金的研究,定性比较分析是一种以案例研究为取向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理论与经验的对话,并能系统地分析中小样本的数据。主要通过运用布尔代数运算,将变量分为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事件发生或存在变量值设为1,大写字母表示;事件不发生或不存在变量值为0,小写字母或~表示。在布尔代数算法中,“和”用*表示,“或”用+表示,“导致用或=表示。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ualitativecomparativanalysis,简称QCA)能够有效、系统地处理多案例比较研究数据该方法已经被广发应用于工业行动、社会运动和社会革命的研究。

三、真值表构建

在案例确定后,要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赋值测量。培养目标方面,我们把社会需求、培养方案和目标定位三个指标作为划分依据,将样本划分为1和0。专业方向方面,按照学校性质和专业性质划分为1和0。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各学校设置环节不同将其划分为1、0.5、0。以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为变量,则就业优势为结果。

四、结束语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篇5

摘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按照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制定原则和基本要求以及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工程教育;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化工生产过程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迅速转化。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化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从事一线生产操作与管理的“现场工程师”。2011年河北省率先在省内四所国家示范高职高专院校设立工程教育本科,我校与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共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在其中。我校充分利用国家示范性建设取得的成果,探索工程教育本科的办学模式,在高职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层次和素质,除了在生源质量上进行调整,还需大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培养21世纪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院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以及实训条件建设的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在国家教育部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基础上[2],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研究,为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全面贯彻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3],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4],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化工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化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以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抓手,整体优化化工专业工程教育本科培养方案,以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培养面向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具有较高素质、理论知识扎实、应用能力突出、在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技术管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

2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2.1坚持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在对炼化、煤化工、有机化工等企业进行广泛的专业调查分析基础上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要关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化工专业面向的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密切与产业、行业的联系。根据产业、行业对化工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优化培养方案,使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包括石油加工、煤化工、有机化工等,拓宽学科基础的范围,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2.2坚持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

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化工行业、企业实际,充分发挥化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聘请化工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才与学校共同进行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和岗位要求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分析,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制定质量标准,共同考核与评价学生、共同指导校外顶岗实习。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工作有机结合,坚持“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实施特色品牌专业建设[5]。

2.3坚持职业性、“双证书”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比例要达到50%左右,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操作规范。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制度,是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拓展学生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课程,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嵌入课堂教学内容,将“双证书”制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取得高级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书。

2.4坚持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基于化工企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的特点,对员工的素质及专业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从而实现从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转变。坚持品行重于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合作精神、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重视继续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重视身心素质,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将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有良好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及一定的美学修养。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强化工程教育本科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德才兼备的化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

2.5坚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原则

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的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和多样化人才观念,增加选修课程,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学生充分培养自己的志趣、挖掘潜力和发挥特长创造良好条件。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设计安排课内、课外教育教学环节。改革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修读模式,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主要基础课教学中,稳步实施分层次教学和学生自选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倡研究式、启发式、探索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

3.1整体过程的设计

1)写出人才培养方案行动领域(工作领域)设计过程,编写主要从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表。根据化工行业、企业专家研讨或访谈结果,确定本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工作领域,从工作领域找出本专业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对这些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再找出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需具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2)根据从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从而形成本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3)学习情境开发必须选择完成工作的载体(任务、项目、案例、产品、设备等),根据选定的载体开发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应包含围绕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的设计。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按照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进行开发,且需注意的问题有:1)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能够向学生传授哪些职业技能和知识;2)课程体系的实现基于什么载体进行,即所开设的课程以什么作为主线进行衔接贯通;3)课程体系在整体上按照什么顺序衔接,是否按照工作过程的六步法进行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和工作过程相一致。

3.2学生素质的培养设计

学生素质结构应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哪些教学环节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手段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对于化工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例如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意识、责任关怀理念等,必须重点描述如何完成培养。

4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和要求

4.1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是保证学生真正成为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现场工程师”的关键。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应遵循“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必须依据这一理念对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载体及实施进行构建。

4.2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

1)在课程内容顺序安排上应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应体现出工作任务的由易到难。在课程单元选择设计上应当考虑到难度适中,能够让多数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在广度上应基本涉及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过程;在学习时间安排应符合企业实际、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规律、符合学校情况。

2)在课程体系中必须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纳入到正常教学活动中,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有相对应的课程,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一致。

3)第八学期必须安排学生进行半年的综合能力训练,例如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4)对学生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学生在毕业时应取得的最低总学分约为200学分,其中课内培养计划课程约190学分,课外培养计划课程10学分。

5)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本专业将必需的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毕业设计等标定为学位课程,学分控制在80学分左右,作为该专业学生取得学位的基本要求。学位课采用学分绩点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

5结束语

目前工程教育本科办学仍处于摸索阶段,研究探索在高职院校设立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新培养方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加以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余国琮,李士雨,张凤宝,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5.

[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Z].教高函〔2013〕15号.

[3].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EB/OL].

[4]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原则及管理办法[Z].承油专教[2014]2号.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高校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战略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贯彻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需要树立求变创新意识,持续不断的改革,以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这种变革不是全国整齐划一的模式,各大高校要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发挥本校传统学科优势,办出特色。各高校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的关键在各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在国家新的教育政策指导下,各高校积极主动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贯彻教育思想、落实高等教育方针政策。本文以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为例,阐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突出自身特色具体做法。

        二、修订的原则

        鉴于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在修订的过程中务必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准确定位

        学校发展定位指: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制定学校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根据总体战略目标给学校人才培养准确定位,然后各专业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如,华南农业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实现此目标,对培养人才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结合地域特征,构建符合学校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新时期人才。 

        2、统筹协调

        首先,学校根据战略发展目标,统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校战略目标一致。因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学校为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校级公共基础课需要由学校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提供不同课型的公共基础课供不同学科专业来选择,还包括,学分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也要由学校设置统一的规范。其次,因大多学校都是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经常出现各专业课程交叉现象,需要学校统一协调。比如,校级公共平台课程,学校必须统一协调,在最高学分限定的情况下,如何分配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学分,就必须有学校组织协调,共同寻求平衡点。华南农业大学统一要求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就业创业教育。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比如英语、政治课程国家有统一规定,文科公共选修课和理科公共选修课程的学分分配需要学校统一设定;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协调工作量比较大,比如数理化课程,不同专业对知识深度和广度需求不同,学校要组织开课单位设置不同的课型供不同专业选择,同时也在原则上要求本校的一级学科需要选择的类型。

        3、循序渐进

        按照步骤循序渐进的完成,首先学校制定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设置原则,第二步是,校级、院级和专业平台课程的协调工作,第三步是,各专业在以上条件之下设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a校首先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广泛征求各教学单位意见,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然后,召开教学单位会议,在国家既定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协商英语、政治的学分、学时分配等问题,协商完成之后。交给各学院、各专业在以上商定结果的前提之下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期交到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核。最后,学校审核主要两个方面:一是,确保各专业遵照前期协调确定的结果,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包括校级平台课课型、总学时、总学分等;二是,形式审核,按照学校要求的格式统一排版,便于统一印刷和以后的教务管理。

        4、动态管理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教育需求发生变化,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更新,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动态管理机制。一般情况下,一届学生之后要对人才培养方案大修一次。

华南农业大学规定,人才培养方案是每4年进行一次大的修订,然后是对实施中的培养方案,发现有不合适的问题,每间隔2年可以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三、突出特色的举措

        1、课程设置层次合理

        以“三级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体系。自2001年开始,华南农业大学校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的要求,构建了“三级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谓三级指:全校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课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设立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便于全校保持一致,提高课程管理的效率,比如英语、政治、文科类全校选修课和理科类全校选修课;第二个平台就是,按照一级学科分类,设置大类基础课程,考虑到二级学科的特点,个别同一学科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差异较大,二级平台课每门课程又设置不同课型,供不同二级学科选择,比如,大学数学,在该校设置4种课型,难度较大的两个课型供理工科和数学要求较高的学科,两个难度较小的课型供文学、管理学科和数学要求不高的学科选择。第三个平台是,各二级学科设置本学科必修课程,供本学科下面的几个专业学习。模块是指,每个专业把课程性质相同专业课程组成一个模块,要求学生在每个模块选求一定量的课程。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首先,给拔尖创新人才搭建平台。华南农业大学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创设丁颖实验班。设置丁颖实验的教育理念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坚持“重素质,夯基础,强能力,扬个性”的育人理念;培养目标是:依托优势专业加强科研训练和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自2008年起开设了经济管理类、植物科学类、动物科学类三个“丁颖实验班”,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六个专门”: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专门安排高水平的教师授课、专门安排实验室、专门安排教室、专门组织实践教学、专门安排指导教师 。在低年级阶段进行小班教学,夯实基础,强化通识,实行导师制,学生参与导师课题和科研训练;高年级专业阶段,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根据前期对导师熟悉情况和个人学习兴趣爱好,正式选择导师,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

        其次,给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提供成长空间。华南农业大学于2007年启动了“红满堂计划”。实施“红满堂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拔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生,进行重点培养,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每年在高年级学生中遴选200名优秀学生,每学年给每个学生1000元资助。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由学生和导师共同商定培养方案,实施个性化培养,结合其个人特长,给每位学生安排一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加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优生优培。学校为进入“红满堂计划”的学生提供跨专业、推荐读研方面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然后对立进入“红满堂计划”的项目中期检查,合格的颁发荣誉证书。

        3、密切联系社会需求、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完善的特点,设置“就业与创业”教育环节,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针对不同专业,在大学四年连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华南农业大学在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立了“就业与创业”教育环节,共6个学分,3个学分是学校统和学院开设的理论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讲座》,将课堂教学与创业创新实践相结合;另外3个学分是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性活动。

        四、小结

        培养方案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蓝本,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人才培改革的成功与否。本文以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制订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该主意的四个原则,即:准确定位、统筹协调、循序渐进和动态管理。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a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课程设置和管理上结合本校实际,实施“三级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方式,通过“丁颖实验班”、“红满堂计划”以及学生创新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特点,重视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实践。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厂中校;教师工作站;机制;高职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为充分落实校企合作发展的现代职教理念,2011年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以往学生顶岗实习的基础上,与南京雨润集团确定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模式,建立了“厂中校”和“教师工作站”,探索其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1 建立“厂中校”运行平台,加强组织管理

1.1 建立“厂中校”组织机构。

“厂中校”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南京雨润集团建立的教学基地,为非法人机构、采取非独立核算财务制度。“厂中校”设校长、副校长,下设学生实习处、教师培训处、科技开发处、后勤处等,可视实际情况进行增减,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和人员职责,主要负责相关课程的教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合作科技开发、员工培训及联合对外服务等。

1.2 制定运行管理细则。

在“厂中校”组织机构的领导下,制定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运行管理细则,为了对雨润集团“厂中校”的工作业绩、能力、态度进行客观评价,调动“厂中校”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制定考核与奖惩办法,实行考核奖惩制度。

2 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1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发展。

在学院的引领下,各方在自愿参加、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下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江苏省内外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行业企业的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代表及立法机构代表管理人员等)组成,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 “厂中校”、“企业技师工作站”、“教师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等为主要平台,推进专业与行业企业开展校企紧密合作,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体制与机制。

2.2 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职业岗位任务的要求,以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南京雨润食品有限公司的岗位设置、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需求等方面展开调研,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即共同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对专业技能的教学内容与企业专家进行探讨,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使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的需求形成无缝衔接。

3 以订单式培养为切入点,紧密校企合作

对于人力资源需求较大的企业,有利于企业与学校形成“订单”式培养,联合培养学生,为企业储备人力资源,将企业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维系校企双方长期合作的关系。学校与南京雨润集团实施订单式培养,在大一成立“雨润班”,班级形式为虚拟班,每个年级只设立一个雨润班,在各专业设立相应的小组。根据南京雨润集团企业生产条件,从企业生产周期的角度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以保证实习期间工、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订单”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工学结合中学生的频繁轮换,保证工作岗位的相对稳定性,弱化企业由于工学结合打乱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负担,另外能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对接,使企业成为学生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增强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内在动力,也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

4 校企共建教师工作站,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4.1 共建教师工作站。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南京雨润集团建立教师工作站,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校企共同投资购置教学设备,根据优势资源的组合形式,灵活地采用适当的管理模式。教师工作站每年可接受2-3位教师2个月以上锻炼。教师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的申报与实施、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智力和研发支持;定期为相关企业员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食品质量管理、食品营养知识的培训。通过教师工作站的建立与运行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机制。

4.2 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教师工作站中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技师)共同组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创新“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积极利用校企合作基地工程技术人员的资源优势,解决目前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不足问题。聘请南京雨润集团生产部门具有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管理等专长的、技术领先的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材编写等工作,重点承担实践技能要求高的课程教学,加强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力度,同时,对兼职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兼职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培养专任教师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协同参与来自企业的课题,进行食品工艺改进、新产品研发等,以此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与综合协调能力,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市场意识与质量意识。

4.3 实施校企共同考核机制。

通过校企之间的“资源互换、优势互补”,建立校企共育、共管、共担、共赢的厂中校合作模式。在”厂中校“由企业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区(车间)及实习岗位,对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及安全管理工作;现场实习指导教师并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指导书;校企双方共同负责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指导和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质量监控与评估,组建考核小组,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应知、应会考核,评定成绩。订单班学生的考核完全由企业组织考核;如果学生考核不合格未被录用,由二级学院组织考核,企业考核成绩作为参考。非订单班学生的考核由企业和学院合作实施,企业考核占70%,学院占30%。所有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考核合格后联合颁发“企业工作经历证明”。

5 校企互融,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南京雨润食品有限公司深入调研,与企业共同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形成了以1+1.5+0.5为基本框架的人才培养方案(第1学年在学校学习,第2学年和第3学年上半年采取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第3学年下半学年到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此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由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学交替、毕业顶岗实习组成的多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第2和第3学年进行的工学交替生产实习,使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企业的生产活动,提高校内实训已掌握技能的熟练度,实现从“初学者”到“熟练者”的转变,获得工作经验。还可按课程进度完成一些在校内无法实施的实训项目,实现了校内学习和企业生产实习的互补。同时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提前接触企业的生产实际,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职业素质,提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促进其校内学习和实训的主动性和效果,为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提供了保障。相比以往的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

6 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监督考核

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一起探索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做到学校、企业共同评价监督人才培养质量。

6.1 实施“双线管理、层层对应”的实践教学运行与管理系统。

”厂中校”的学生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给实践教学提出了学校和企业的“双线管理”要求。实践教学的运行要求各类教学标准与生产标准相融合、学院各类岗位工作规范与企业岗位工作规范相融合、静态教学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相融合,校企合作办公室与企业人力资源部、教学系部与生产部(车间)、专业教研室与功能班组相对应,形成相互融合、相互对应的关系。

6.2 加强生产与教学并行的教学过程监控。

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和教学并行,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分析并重新确定课堂实训、专项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监控关键点,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监控的有效衔接。建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动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点,明确各监控点的信息采集范围与内容,确定各监控点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相关职责,形成制度和文件。通过建立教育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对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情况的分析,为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工学结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近些年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已经全面扩大,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解决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用人需求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于2011年被批准开设,2012年开始面向全省正式招生。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该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按照“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了精心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

我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通过进行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要求,岗位的能力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思路就如何进行专业定位、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创新等问题,与企业专家进行了共同研讨,以制定出“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工学结合”特色应在教学模式上充分体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顶岗实习的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上,重视教学的内容和工作任务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有机地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计划,这是对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能够培养企业所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

2 “工学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1 以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地结合长春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来进行专业定位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长春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培养所需求的人才,其体现方式是科学地对专业进行合理定位。与此同时,合理地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的专业定位的前提条件,必须要进行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和行业市场调研。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是吉林省长春市第一条轻轨线路,自2002年10月30日开通以来,长春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止到目前,仍然急需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非常之大。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地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并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我院完全针对长春市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情况,成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本专业以长春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从培养具有本地区特点的人才入手,主动的寻求与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合作途径,共同商讨专业的科学定位。同时,实时关注长春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动态,合理地调整专业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具有长春市特色的专业特点。

2.2 注重岗位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我院始终坚持着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基准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的建设始终以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中心来进行,这样可以达到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岗位的定位相结合的目的。具体的实施计划如下。首先,邀请长春轨道交通集团的运营部门的领导,专家及其一线的技术人员与在校教师,领导共同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其次,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的流程进行合理化的规范。在开发的流程上,大概可以分为4个流程。(1)专业的定位及分析。小组人员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有关的岗位进行定位,所谓定位,就是在学生毕业后具体要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确认。一般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基本包括行车岗位和客运岗位两大岗位体系。行车岗位包括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等。客运岗位主要包括车站值班员,售票员等。(2)职业能力分析。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就业的岗位都是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营当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岗位,所以要求学生要具备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比较系统的工程领域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特色知识;具备安全有效运营管理能力;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践综合分析能。(3)具体课程的设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需求增加,所以课程的设置并非是固定的,一定要切合实际地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来设置.一方面,要以市场的调研作为基础,加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建设.要实时观察企业的动态,并聘请企业核心员工作为外聘教师,参加专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综合分析,依据该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和开发步骤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将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归属到相应的课程,形成以学生工作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2.3 校与企深度合作,推动“工学结合”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行业学院;人才培养创新

行业学院属于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行业学院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是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教育合作模式,企业与学校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通过共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指导学生、共同开发项目等多种形式,实现互补共赢。

一、行业学院建设内涵

(一)建设总体目标。通过校企双方共建共管专业,深化校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紧密结合行业和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同时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将行业学院建设成为商科类专业学生提升执业能力的一个良好平台,促进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成果,创新与实践“三融合,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高和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思路。1.确定行业学院“三融合,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发展思路。根据校企合作发展实际,提出并实践“三融合,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三融合”是指校企双方以校企合作育人共识为基础,实现“目标融合”“资源融合”和“发展融合”,共同提高校企合作育人思想自觉;“五协同”是指校企双方通过“协同顶层设计”“协同条件建设”“协同改革创新”“协同教学管理”和“协同质量评价”,共同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创新,进而以“三融合”和“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2.明确行业学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具体路径。第一,校企统一认识。具体说,就是要解决高校和企业双方对于校企合作目标及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认识问题。妥善解决校企合作认识问题,关键是要实现校企双方“三融合”,即“目标融合”“资源融合”和“发展融合”,以“三融合”统领校企合作价值取向、规范校企合作行为、保障校企合作成效。“目标融合”就是要把校企双方合作思想认识统一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解决校企合作育人目标指向问题;“资源融合”就是要把校企优质教学投放到保障人才成长需要中来,解决校企合作育人资源共享问题;“发展融合”就是要把校企双方发展战略目标聚焦到高素质人才培养使用上来,解决校企合作育人良性发展问题。第二,解决“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建构与实践”问题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和保障。简单说,就是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育人运行管理机制问题,就是要重点解决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专业结构改造、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条件建设、教师队伍培养、教学过程管理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管理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妥善解决校企合作育人实践问题,重点是要实现校企双方“五个协同”,即实现“协同顶层设计”“协同条件建设”“协同改革创新”“协同教学管理”和“协同质量评价”。具体说,“协同顶层设计”就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同酝酿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结构和项目研究实施方案,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以及项目研究改革组织实施等顶层设计问题;“协同条件建设”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场所、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解决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和教学队伍滞后等问题;“协同改革创新”就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同探讨设计教学改革方案、共同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共同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共同服务区域发展,解决教育教学改革落后、学科专业支撑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协同教学管理”就是通过校企双方研究设计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共同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共同承担教学管理任务,解决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不实、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不严和教学管理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协同质量评价”就是通过校企双方研究制定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同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共同组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解决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科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不合理等问题。3.逐步落实行业学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步骤。(1)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到省内高校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专题调研,达成“三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共识。(2)校企专家通过企业走访座谈、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和把握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撰写专业人才需要和教学改革调研报告。(3)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建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搭建项目改革研究合作交流平台,并通过定期会商、专家互派、专题咨询等方式,研究解决校企合作育人机制问题,共同探索实践了“五协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4)组织校企双方专家咨询论证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加强实践学为主线、以产教融合为支撑”人才培养理念,确定“着力培养专业知识厚实、专业技能娴熟、综合素质优良、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职业岗位胜任较好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构专业发展方向和课程体系。(5)按照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列出时间表完成实训课程。(6)分步计划进行师资队伍培训、教学资源的开发。

二、行业学院建设内容

(一)校企共商,优化行业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内涵发展、课程体系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通过深入与企业资深行业专家及工程师开展专题研讨等方式,努力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良,专业理论厚实,专业技能娴熟,适应社会需求快、胜任岗位能力强、自我发展后劲足,能较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管理类专门人才。”

(二)校企共建,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培养要求,积极探索厚基础、强专业技能的模块及双职业证书的特色,不断创新专业内容的特色教学模式;“变厚为薄”由难变易的课堂教学和由易变难的案例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方法;全方位、多角度、高仿真、立体运转的企业特色教学方法。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广泛开展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定了四个方面教学改革重点任务。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增、停、并等方式对教学内容交叉重复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渗透到相应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同头课程教师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教案)、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内容和方法;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必须增加实验实训项目。教学方法改革。按照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功能合并思路,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教学手段,鼓励师生利用网络资源,改革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讨论教学为主;鼓励教师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改革。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推行分段式教学,均衡分布学生学习压力;在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上,专业通识课、基础理论课小班上课,专业技能课、实验课分班分组教学;在教学任务分配上,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学科竞赛、“一专一品”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学习内容。

(三)校企共享,丰富教学资源,完善“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努力构建“以课程实践为起点,以实验室、合作企业等为平台,以创新创业课程、实验、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模拟实训为基础,以实习为依托,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创业大赛为补充,以毕业论文为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共同建设共享实训平台;校企共同申报与建设工商管理类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等;校企共同开发试验、实训项目,并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训项目。利用校企双方的各自人才及技术优势,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开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共同编写校企合作教材。

(四)校企共管,提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索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环节;“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态度”四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制定突出实践技能考核的“双向三环节”课程考核方案(“双向”即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考核,“三环节”即将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实训考核三个环节),调整课程总评成绩的构成方式与比例,构建由师生监控、学校监控、企业监控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五)内培外引,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和选派教师校外实践锻炼的力度,突出强调教师职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提升培养。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激励政策、合理安排培养经费、落实教师校外实践锻炼制度,组织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1.教师下企业锻炼。每年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等调研、实践,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2.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在学校层面制定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与激励措施的基础上,企业也将在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考核与绩效工资评定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与基地企业合作开发项目等。

三、行业学院建设成效

(一)受益学生显著扩大。切实提升了人才培养方案质量,建成特色专业群,带动辐射区域内相关专业群,使专业具有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等教育办学特色,为湖南省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显著提升。采取“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交叉融合推进,增加了学生对企业运营管理的感性认识,提升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兴趣,加速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管理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习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再认识,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理论运用能力。

(三)学生的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学生通过行业学院这个平台,提升了学生适应社会和行业的能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四)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合作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和校内实验实训室及其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构成管理类专业学生锻炼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支撑平台,能保证其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实践内容的前沿性、能站在行业较高位置和标准层面上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起点高,使受训学生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篇10

[论文摘要]在高职教育全面推进内涵建设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就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理念、原则、流程和内容等进行了专题探讨。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之一体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毕业生上岗需要较长的适应期。而导致这一差距的直接原因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其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有较大差距,传统课程多,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少;教学内容陈旧,学用脱节严重,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联系不够紧密等。因此,在高职教育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和推进质量提升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增强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巫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紧紧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目标而展开,认真遵循高职教育的基本理念、原则和规律来进行。本文拟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理念、原则、流程、内容等进行专题探讨。

一、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理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称专业教学计划,是规范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具体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领域、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体系、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教学评估与管理、师资、实训条件等内容。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努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构建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具体而言,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树立以下基本理念:

(一)以职业生涯为目标,确定开发方向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应使学生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拓展更加宽广的成长空间。

(二)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

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要对工作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按照工作过程实际需要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业方向,打破“三段式”传统课程模式。要尽早让学生进人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三)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密切联系,一门课程应包含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要改变“实践是理沦的延伸和应用”的理念,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从岗位需求出发,构建任务引领型专业(实训)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四)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内容

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内容,围绕掌握职业能力来组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同时,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地理解为纯粹的操作技能,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创设仿真或真实的职业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能力。

(五)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鉴定项目

职业(行业)标准是在分类基础上,根据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教育、技能鉴定的基本依据,也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要涵盖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中级以上的资格证书。

二、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文字表达要规范,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实用性原则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项内容和要求要切合实际,能适应行业、企业要求,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同时,应清晰明确,尽可能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

(三)发展性原则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具有前瞻性,能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能体现高职教育的最新要求。

三、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流程

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从组建开发团队开始,针对专业所面向的行业、企业和岗位群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等主要内容的职业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通过对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标准设计,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或课程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技能提升顺序和知识学习逻辑三者有机统一的思路,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经过运行试验、评估反馈,实现不断调整、更新和优化。整个开发流程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这一核心来进行,并形成过程开放、流程封闭的开发环路,周而复始,持续改进,如图1所示。

四、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内容

(一)组建开发团队

打造一支“双师”主体、专兼结合的专业开发团队,是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则为高素质开发团队的顺利组建提供了机制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途径,积极探索构建长期稳定、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种优质人力资源积极参与开发工作,努力达到校企双方“专业设置共议、课程体系共订、师资队伍共建、培养过程共管、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的新境界。

(二)开展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行业调研、企业调研、高职院校同类专业调研等。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人才供求状况、企业组织架构和专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相应职业资格要求、学生就业去向等。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访谈、研讨等方式。调研成果主要有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企业组织架构图、职业岗位资质说明书、人才供求信息报告、市场调研报告等。通过市场调研,在充分把握市场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就以下事项达成共识: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应设置的专门化方向,就业情况,现行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改革的思路与对策等。

(三)进行职业分析

1.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要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工作任务分析的主要成果形式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

2.行动领域分析。行动领域分析是指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和难易程度归类形成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所谓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它是职业工作中同类工作任务的归类,能表现出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并具有该职业的典型意义。通过行动领域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梳理和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形成职业行动能力分析表。

(四)设计课程标准

1.学习领域设计。学习领域是指完成行动领域工作所必须学习的系统性内容,属于一级教学目标,其结构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通常也称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设计是在行动领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从低端简单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以工作过程的顺序串行知识,形成以工作为导向的知识体系。纵向学习领域的排列符合职业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横向学习领域的分解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为标志的。

学习领域设计要充分考虑合格社会人员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具备不断开发自身潜能的本领,向职业继续教育延伸和扩展,还应具备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本领,进而确定专业的教育任务和内容,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为达到培养目标所确定的教学原则、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等,构建各个专业的学习领域。

2.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是指以项目、任务、产品等为载体,对学习领域(课程)进行的教学方案设计。每个学习情境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出发点,是教学的二级培养目标。通过本环节,设计出由课程目标(基于岗位资质分析)、课程结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内容(基于职业能力本位,以项目、任务或案例为主体)、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合一)、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为主、多元化、开放性)、课程管理(基于PDCA循环、持续改进)组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五)制订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制订是整个开发工作的整理、融合环节,要按照规范性、实用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要求进行编制。其中,各学习领域课程之间的“排列组合”问题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各高职院校可从学校、专业和学生实际出发,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技能提升顺序和知识学习逻辑三者有机统一的思路进行合理安排。

1.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能力为基础来设计。专业方向课程是指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应涵盖国家(行业)颁布的相应标准的考核要求。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以任务驱动型课程为主体,课程实施主要按照工作流程或技能提升的逻辑顺序来展开,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的、范围较窄的工作任务切人,使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工作岗位所需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劳动组织、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同时,将知识学习、技能提升、能力培养和习惯形成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2.公共文化学习领域课程。公共文化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共同信念和情感,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加强人文素养,树立法制观念,使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身心健康、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同时,通过公共文化课的学习,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公共文化学习领域课程应注重活学活用,加强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加强针对性与应用性,提高为专业服务的能力。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还需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为其提供有力保障。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2)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3)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4)根据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组织的需要,修订教学运行管理条例;(5)配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学习与研究,制定课程相关管理制度;(6)构建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