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改善十篇

时间:2023-10-13 16:57:42

生态环境治理改善

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篇1

关键词:高原水土流失;生物措施;治理成果;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57

为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宜君县积极实施黄土高原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针,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宜君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为重点,因地制宜,以抗旱造林为主,辅以营造针阔混交和乔灌混交林,扩大和恢复林草植被。

1宜君县的水土流失现状

宜君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及水流的切割,形成了千沟万壑、山岭起伏的地貌,加之区域小气候的差异,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比较明显。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通过修建小型水库、小型坝塘,改河造田等措施,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通过建设基本农田从地形上改变了原有的坡度,小范围改变了地形,从根本上拦蓄了地表径流,增加了拦泥蓄水能力。实践证明,开展小流域治理,把工程治理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是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步伐的有效途径。

2生物措施治理情况

宜君县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是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逐步实现水不乱流、泥不出沟,在较短的时期内,使河流泥沙含量明显降低,造福本地群众,惠及下游人民。宜君县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选择宜君县水土流失严重、具有代表性的青河流域、五里镇河流域和洛河流域作为项目区,由点到面,推动整个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流域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治理面积4.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设计面积2.9万亩(青河流域7235亩,五里镇河流域16865亩,洛河流域4900亩),重点示范区面积3470亩;涉及10个乡(镇、林场)26个行政村;营造油松纯林16330亩,侧柏纯林9340亩,核桃纯林400亩,油松刺槐混交林1835亩,油松杜梨混交林685亩,侧柏杜梨混交林170亩,油松连翘黄蔷薇乔灌混交林240亩。封山育林设计面积1.7万亩,均在青河流域,分为善家河、刘家河和石楼三个封育区,其中人促更新3081亩,补植补播1142亩,重点示范区684亩,建封育碑2座,宣传牌4块。

3治理成果及效益分析

宜君县生物措施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9万亩,管护到位,长势良好,成活率在85%以上,封山育林面积1.7万亩,经过一定时期的生长,按照宜君县目前林地的平均生产情况,每公顷蓄积量39.4立方米,可增加森林蓄积量12.09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蓄积200元折算,合2418万元;项目区耕地18多万亩,按治理面积的30%计算,6万亩耕地可得到林地的保护,每亩增产10%~15%,可增产(平均亩产500公斤)粮食300万公斤,年产值300万元以上。4.6万亩林灌年可拦蓄降水979.8万立方米,核算价值5589万元;可增加地表有效水147万立方米,核算价值147万元;净化水质核算价值966万元,涵养水源总价值6702万元。减少土壤肥力损失核算价值16.56万元,减少泥沙淤积数量为2208吨,核算价值9936万元,森林保育土壤的总价值约为17.48万元。

4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宜君县围绕“两线”(210国道、铜黄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重点区、25°以上坡耕地,全力抓好生态工程及种苗基地建设项目,严格标准,确保质量,提高效益,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加快生态恢复重建,扩大林地面积,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4.1造林和植被恢复难度越来越大,森林面积提高难度大

宜君县近几年造林绿化成效显著,但是,仍有21.34万亩的宜林荒山荒地需要绿化,而且随着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已经造林绿化,剩余的宜林地多为立地条件差的陡坡地,土壤贫瘠,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4.2森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分布不均

从全县植被现状来看,森林面积达到11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6%,但70%以上的森林植被集中于县境西部的土石中山丘陵,范围为:西与建庄林区相连,西南接印台区北山,东到宜君梁,属桥山次生林区东南缘,东南部残塬沟壑区天然植被基本为草灌植被;中部梁峁丘陵区主要为灌木林地,有片状或稀疏的乔木植被,是全县林业生产的主要地方,宜林地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4.0%,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任务艰巨。

4.3林地保护利用意识有待提高

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篇2

关键词:黄冈地区 生态环境 改善治理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86-01

1 黄冈地区环境治理概况

为做好环境治理工作,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黄冈市人民政府大力举措,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麻城是“发展与环保同步”实践考察的重点地区。麻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主要表现在:全市水环境质量较好,工业污水年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生活污水处理率逐年上升; 封山育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绿化率由九十年代的41.2%提高到47.2%,五脑山森林公园、龟山风景区、退耕还林、长防林建设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已规划立项,并着手建设; 水土保持、土地整理和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建设稳步推进。虽然有这些喜人的成果,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麻城市生态环境状况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

2 环境治理现存问题

2.1“先发展,后治理”的落后观念

在采访中了解到麻城市经济发展观念比较落后,“先发展,后治理”观念仍然存在,在大规模的城镇建设热潮中,环保观念已被抛掷脑后,人们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追求高速度建设、大规模发展。部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当地居民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

2.2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不能积极有效实施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考核难度大、花费高、审批程序复杂等一系列中间环节问题,导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未能积极有效实施。而麻城市小企业很多,经济实力较弱,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中的清洁生产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小企业无力承担。部分位于市区的产业搬离市区,转移到乡郊进行生产,试图躲避环保部门的处罚,与环保部门“打游击战”,造成环保部门治理难度加大。以上种种原因,导致麻城市环境保护难度越来越大,治理难度也随之加大。

另外,目前麻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表现在废气、废水污染上。麻城市石材企业较多,开采所造成的废水、废尘导致土地硬化、河流污染、空气污染严重。化工企业生产所造成的大量废气严重影响了麻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

3 目前所采取的治理措施

针对麻城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麻城市政府各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科技局:①积极帮助企业牵线搭桥,提供技术及资金帮助;②帮助企业和武汉各高校进行合作,解决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例如,麻城市惠民肉联公司拟与武汉轻工大学合作建立污水治理厂,以解决生产中产生的污水污染问题。经过一系列积极措施,麻城市环境正在一步一步的改善。

招商局:①招商选商时,对企业进行严格的把关,从源头上杜绝污染;②将“绿色麻城”概念重点宣传。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③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就要提高“绿色门槛”, 优化产业结构,禁止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淘汰落后产能。

环保局:①全面推广石材加工行业清洁生产达标活动;②在麻城市石材产业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要求下,市环保局会同市经信局、工业经济联合会、国土局、安监局、南湖办、白果镇、龟山镇、石材协会开展对南湖办、白果镇、龟山镇境区内的花岗岩石材加工企业,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全面推广清洁生产达标活动的拉练大检查。包括:环保基础设施及运行方面、平面管理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落实尾渣尾矿综合利用情况等十几个方面。市环保局将会对考核评比为不合格且排名末位的企业给予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对连续两次评分未达标的企业给予相应处罚,对手续不齐全、排污不达标和偷排漏排的视情况给予停产整改。

目前,麻城市投资100亿资金用于麻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截止目前已经投入实施两个多月,取得初步成效。

4 对环境治理的建议

首先,经济的发展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主流,而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现代化经济。其次,政府应保证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生活条件相平衡。随着当地工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上升,可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却降低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

解决现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普及环保教育;切实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加大环保行业的投入;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监管力度;第五是要优化监管部门的组织结构。二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首先要强化企业的环保责任感建设;其次要发挥社会组织的辅助作用;再次是充分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生态环境的善治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健康发展的大前提,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使生态环境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粟炼.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2013.4.

[2]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鄂政发(2006)54号)[C].2007. 2.

[3]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

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篇3

摘要 “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产值占绿色经济产值的55%左右。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保产业将成为以环境需求激发环保市场释放经济发展新红利的增长点,成为引领绿色经济的支柱产业。文章分析了新常态下环保的新局面以及由此带来的环保产业发展的空间,指出当前发展环保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环保产业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环保产业;新常态:环境质量;污染治理

“新常态”既是中央对经济运行新态势的重大战略判断,亦是当下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运营的新特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环境保护迎来新局面,为环保产业壮大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经济新常态开创环保新局面

经济新常态下的环保新常态

一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原则,也是环境保护最基本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合理化,稳定发展、平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化发展等发展理念,以及十八大确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环境保护长期的常态化任务和目标。

二是环保优先。环保优先是新《环保法》提出的一项创新性原则,首次把环境保护从法律层面提高到优先于经济发展的位置,这也是与经济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相适应的,有利于克服过去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超出环境资源承载力导致环境资源不堪重负、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的弊端,也有利于改变过去长期以来存在的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的单纯的GDP崇拜问题,环境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一种新常态,必将带来环境保护市场的大释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大发展。

三是严格执法。新《环保法》对环境保护作出了更全面更严格的法律规定,对社会各方面都规定了严格的保护环境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对决策者、违法者、执法者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加大了违法追责的力度。因此,严格守法和执法会成为环境保护的一种新常态,任何不严格守法和执法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追究,严格执法将促进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加速,为环境保护带来新面貌。

四是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环境保护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政策和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和提倡谁破坏生态环境谁污染环境谁付费、政府购买环境公共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政府和民资协同合作的PPP模式,这些新政策和发展模式都需要改变过去的环境保护观念、环境管理管理制度、工作方式、运行机制等。因此,环境保护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和治理模式的创新、环保投融资体制创新,都会成为环境保护的新常态。

环保新常态催生环保新变化

在环境管理目标上,以污染控制为目标向以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为目标的战略性转型,污染总量削减向环境风险管理转型。在环境管理机制上,由依靠政府行政执法管理驱动向依靠行政执法管理和市场机制双重驱动转变。在环境服务商务模式上,由单一化向一体化、系统化、优质化、多样化综合服务模式转变,由非合同环境服务向合同环境服务方式转变。在污染治理方式上,由“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付费”转变,环境污染治理责任转变成经济责任,由过去的非社会化、非专业化、非市场化发展方式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方式转变,实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专业人干专业事。在提供公共环境服务上,政府由购买环保产品设备和工程向购买环境服务和环境质量转变,由重治理过程向重治理结果转变,实行政府购买公共环境服务: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环境公共事务,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在环境治理的投融资渠道上,政府与私营企业对公共事务的协作中,协作双方身份地位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主要是权力责任义务利益的平等,通过协作各方共同协商、决策、实施,实现共同的公共目标和利益共享。

环保新局面带来环保产业发展新特点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2015年,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预计将超过5万亿元,在环保新常态、新政策、新举措推动下,甚至可能实现更大的目标。就我国目前环保产业技术基础和供给能力来看,环保装备和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在除尘、烟气脱硫、城镇污水处理等领域已形成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供给能力。环保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研发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已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城市污水处理的各种典型工艺在我国已广泛应用,通过多年的技术吸收转化创新,一些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除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出口范围遍布30多个国家或地区;布袋除尘应用水平较高,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火电脱硫、脱硝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基本能够满足环保产业市场的供给需求。

从当前的环境服务市场来看,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加快,各类环保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随着第三方治理、政府购买环保公共服务、PPP模式和环境监测社会化铺开,提供各类综合环境服务的公司不断涌现,并积极进行环保服务的范围、方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探索拓展和创新,合同环境服务正在成为替代传统环境治理方式的新模式;环保投融资绿色金融服务业也在积极的酝酿和筹划之中,有些地方甚至进行了绿色金融实践的探索。可以说环保服务业发展迎来了春天。环保产业将进入以环境综合服务为龙头,带动投资、工程、设备和产品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但是,我国环保产业原发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产业及产品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和质量仍然有待提高。企业数量多但整体规模偏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低端传统产品占比较大,技术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具有激励与制约作用的经济政策环境亟待优化和完善。

新常态下环保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经济新常态带来了环境保护的新常态,环保新常态带来环境保护的新局面。环境保护的新局面将有利于巨大的环保潜在需求市场转化为现实需求市场,以及新的环保服务需求市场的扩展和释放,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在环保新常态的培育和新政策的刺激下,环保产业在七个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表1)。

环保产业发展需解决的新问题

环保产业有了较好技术基础和集群效应,技术开发、设备成套和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市场有了一定发展,特别是国家环保新政的出台,使环保产业从技术和管理上都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完全能够满足我国环境保护市场的需要。但是,当前适应和具体落实环境新政策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还处于探索期,环保潜在市场的释放有限、市场缺乏平等竞争规则、党委政府环境质量责任制不落实、没有具体的考核评价措施,环境执法不严导致的不平等、环境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备,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优汰劣胜的逆淘汰现象还存在,好的技术和服务得不到应用市场,阻碍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环保部门的定位来看,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基本的发展战略路径就是要以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以环境执法为重点,以释放需求市场为引导,通过环境管理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战略目标的转变,即由污染总量削减为目标转变为环境质量的改善为目标、由考核总量削减转变为考核质量改善、由重点监督企业环境责任转变为重点监督党委政府环境责任、由政府财政直接投资环保项目转变为政府财政对环保作出实际贡献的项目的奖励,以此来推进环保市场的转变和释放,带动环保产业和污染治理的发展,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

一要解决就环保产业论环保产业、就污染治理论污染治理、没有把环保产业和污染治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形成“两张皮”,相互脱节,也导致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改善脱节的问题。要通过加强推进发展环保产业,来促进环境污染的治理,改善环境质量,也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二要解决环境市场释放和转化不足的问题,并不是直接去抓环保产业本身,而是采用一切措施释放和规范环保服务市场,通过市场释放,扩大环保市场需求空间,带动环境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促进环境污染治理。

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思路

抓环境质量

环境管理目标由环境污染总量控制转变为环境质量改善,由注重削减污染物总量改变为注重环境容量,把环境污染治理成效和环境质量改善联系起来,改变过去环境治理和环境质量“两张皮”的状况。这既体现了环保部门环境管理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战略目标向改善环境质量的转变,也能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效果。

抓党政责任

加强对各行业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督查,使新《环保法》中党委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规定落到实处。加强对各地党委政府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的考核,落实党政负责人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公布环境质量改善的考核结果,对履责不力的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强责任追究,以此带动全面的环境执法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抓严格执法

健全环境统一管理和部门以及地方分工负责的环保管理体制,在分工管理方面,要坚持责权结合的原则,把具体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制度规范标准,以及对社会和企业具体的环境管理与执法监督的职责,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去落实,企业环境违法都由这些行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去问责和处罚。环保部门作为环境统一管理部门的职责,要从具体的环境事务性管理中解脱出来,由抓微观管理转为抓宏观管理,由重点监督检查企业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地方党委政府,重点抓好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制度规范标准的制定;对行业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履行环保法律责任、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制度规范标准、完成环保计划规划治理措施以及治理绩效、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的督查和年度考核:将督查和考核结果报告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对保护环境履责不力的由全国人大或国务院问责。

抓市场释放

推进环境服务市场的大幅度释放,要对污染第三方治理、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PPP制度的实施等制定可操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和引导地方全面贯彻实施这些政策和制度,推进这些政策和制度的全面落实,从而促进巨大的潜在环保市场向现实环保市场的转化,促进环保技术服务市场更大程度的释放,推进环保产业和污染治理的快速发展。

抓绩效考核

环境服务市场的发展治理绩效和环境质量考核是关键,要推动建立社会化的第三方环境治理绩效考核制度和机制,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程序规则和绩效考核的追责机制,通过绩效考核监督环境治理服务合同的执行,公开绩效考核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保障环境污染治理服务的有效性。

抓服务平台

以大型的有实力的环保公司、研究机构为依托,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技术中心,建立不同专业领域的环保技术研究开发、设备成套、示范工程、技术转化、污染治理的产业化服务,为环保产业发展和污染治理提供技术保障的综合性技术平台;同时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协会等单位为依托,建立国内外环境技术、市场、政策、法规、标准等信息平台,提供技术交流、技术推广、技术验证、咨询服务、人员培训、信息收集、数据调查、信息共享等技术服务平台,为环保产业发展和污染治理提供完备的市场服务,为环保产业走出国门服务。

抓融资平台

改变传统的国家财政对环保投资按项目实现立项拨款的方式,应该建立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基金,国家按年度拨款,同时接受国内外社会捐助,建立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基金进行管理,建立基金使用制度和基金审计制度,每年公布基金年度使用情况,产生的环境绩效和基金财务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基金主要用于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转化、示范工程应用、国家重大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实施的周转资金、贷款贴息,或这些活动取得实际环境绩效后的奖励及奖励环境质量改善考核成绩突出的地方政府。用经济手段激励环保产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取得实际成效。

抓产业规划

改变环保部门过去只重视污染治理不重视环保产业发展,把环保产业和污染治理分离成“两张皮”的状况。实际上,环境污染治理是环保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部门要围绕环境保护的供方市场和需方市场,制定加快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的阶段性规划和与之配套的年度实施计划,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要紧密和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型基础建设工程、区域流域环境治理工程相结合,使环保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完善配套政策措旌

国家加大对环保的投入,改变传统的事前直接投入项目建设的方式,改为项目运行或失效后的事后奖励或者补贴。每年国家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建立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基金,用于环境保护先进技术的开发转化、示范工程、产业化应用的奖励资金以及国家重大环境治理项目的周转资金、贷款贴息、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奖励、地方政府改善环境质量成就突出的奖励等。

为民间资本进入环保市场提供渠道和保障,平等对待民间投资者,消除投资障碍,降低投资风险,保障合理的投资利润,加强环境服务质量考核,严惩违反环境服务合同行为,保障相关方的合法利益。

按排污水平实行差别性税收政策,以国家环境污染物标准(排放总量),设定基本的税收基数,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或排放总量的)按基本的基数收税;对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或者排放总量的)按照超标排放的倍数(或超出排放总量的排放量)收税;对优于国家排放标准(低于排放总量)的,按照低于的排放倍数(或者减少排放的数量),减税或者免税。建立环境服务所得税减免政策、环保设备和服务出口退税政策。

实行环境质量产品按质论价或者优质优价政策,把环境服务质量的好坏与经济收益挂钩,加快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权交易政策。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促进环保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内外部机制。

主要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篇4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并在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公众参与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的深入人心,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但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不仅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更需要调动公众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人民大众共同参与。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缺位,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当务之急。在农村,提高农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成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

在我国,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起步比较晚,但还是有一些法律法规可以引导鼓励公众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来。比如,《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国范围内不仅涌现出一批新农村和生态文明村,同时也形成了包括举报投诉、村民会议、村民论坛、民间环保协会等在内的各式各样的参与形式。这些公众参与形式与政府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相互配合,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但公众在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一)政府主导包办现象严重

在生态环境治理形式上,形成了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自上而下”的公众参与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政府“包办”的现象,重政府和企业的作用,而轻社会力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公众参与权,使公众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广度和效果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态度偏好影响。政府较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支持公众参与行为,公众参与度就高,相对就能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一旦政府不再支持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公众本来已有的积极性就会被消解,导致实际参与度降低,参与的影响力也大打折扣。

(二)“观念性参与”现象严重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但深受其害的大部分农民只是停留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中,鲜有实际的参与行动。“依据参与的层次,公众参与又可以划分为观念性参与、行为性参与和监督性参与三个层次。”[1]从观念性参与的角度来看,我国公众对环境问题还是比较关注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7)》显示,“在9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仅次于物价问题,排名第二。66.9%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比2006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但从行为性参与的角度来看,鲜有环境保护行为,与观念性参与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国内仅有6.3%的公众在最近3个月参加过环保活动,知道‘12369’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的人只占13.9%。”[2]

(三)公众环保意识狭隘

当前农村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越来越突出,这些污染带来的危害也日益严重,使当地居民不得不重新审视生态环境问题。加之国家采取并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也促使了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但是一谈到“谁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等一些具体问题时,大多数群体,特别是农民,普遍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情”“和农民没有什么关系”“农药化肥没有污染,而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这样的思想观念导致农民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不可能践行具体可行的治理行为,也不可能大有作为。

此外,农民群体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大局观念缺乏,虽然他们都在关注水体、空气、噪音等污染,也都希望快速改善公共环境,但却“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充分说明了公众缺乏大局意识。农民只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垃圾、污水倾倒只要不在自己的可视范围内就行,不管这些垃圾、污水会不会影响到公共环境。

二、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农民逐渐认识到本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大多仍只是观念上参与,实践上却鲜有保护环境的行为。缺乏公众参与的顶层设计、公众生态意识淡薄、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以及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保障不完善成为制约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因素。

(一)公众参与顶层设计缺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目标,但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政府作为引导者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新形象。

(二)公众生态意识淡薄

当前农村一些基层官员和农民缺乏对公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表现出淡薄的生态意识,影响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一些基层官员存在短视行为,一味地追逐经济利益,唯“GDP”论政绩,忽视了环保工作。这样的短视行为加之生态环境法制观念的缺乏,导致政策偏向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农村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致使很多农民无法正确认识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着农民对环保知识的掌握。因此,很多农民没有意识到自己既是农村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又是危害的承担者,自己才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三)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公众参与机制就是公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形成的带规律性的模式。它涉及参与主体、参与范围、参与方式三个基本要素[3]。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一些环境政策议题的技术化或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使得一些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很难接受和理解,影响其参与环境治理。一部分官员不作为,使得农民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机会和领域受限,参与渠道不畅。虽然近几年在农村出现了公示制度、听证制度等多种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方式,但这些制度要么是执行不到位,要么是根本不执行,阻碍了农民在参与环境决策中作用的发挥。更严重的是,由于缺乏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救济性渠道,很多农民不得不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方式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诉求,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

(四)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保障欠缺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实现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制度保障,但目前农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制度却不完善。我国的《宪法》《环境保护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虽然规定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权利,但是相关法律条款大多仅有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和普遍适用性。如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关于农村的环保规定和公众参与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2015年作为农业农村环保行政法规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也开始实施,但是在基层治理层面,对于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规定还很缺乏。在其他多个相关的环保法律中,对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立法规定也是过于分散和抽象,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方面根本没有具体涉及。再者,在农村清洁生产、土壤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

此外,完善配套制度的缺乏也制约着农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1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该规定为民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就环境问题若没有举行听证会,基层政府以及建设单位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等没有硬性规定,也没有其他的保障措施,这就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几乎不会就环境问题举行听证会,即使有,也是走走过场,听证制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机制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离不开政府的有效作为,但仅仅依靠政府行为不能完全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民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农民是否有环境友好的行为是能否建成美丽乡村的关键。因此必须完善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机制,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参与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

(一)加强顶层设计,改善政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是当前我们进行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重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目前,我国“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必须改善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引导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最终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共治格局。

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引导力和监督力由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决定,其能力强弱更是直接影响着政府在促进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因此提升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首先要明确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职能,重视生态环境治理职能以及与之相关的职能的实现。当前政府能力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的能力,以发展经济为中心,挤压了生态治理空间,导致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政府协调经济发展职能与生态环境保护职能之间的关系,厘清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摆脱“GDP至上”的政绩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生态环境治理上,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提升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必须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生态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正视当前农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制定当地的发展规划时,能够保证既结合了本地实际情况又促进了当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此外,把绿色GDP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评估的重要标准,激发农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利用现代媒体,如互联网、微博、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提高农民对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认同感。只有提高了农民的认同感,让其意识到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保障自我环境权益实现的需要,是维护其切身利益的需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后代造福的需要,才能激发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环境友好的行为。

其次,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进行清洁生产、文明生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农民基于对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知识的了解,结合生产、生活经验,获得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农民能够自觉贯彻落实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主动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自觉采取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完善参与机制,拓展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渠道

完善的政治参与机制不仅能够保证公民环境权益的实现,还能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而农村不健全的政治参与机制,无法满足农民合理的环境利益诉求,易促使民众在体制外寻找解决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就易出现一些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增加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拓宽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渠道和方式,建立健全政治参与机制势在必行。

首先,成立一个不仅代表公众利益,而且具有密切联系农民和政府职能的基层组织。该组织要随时关注和保护农民的环境权益,并且可以随时向政府反映农民的诉求并将政府的回应反馈给农民,以期问题以最好最快的方式解决。其次,完善公开听证会制度、民意调查制度,通过公开听证以及民意调查,让公众参与到生态环境政策制定中来,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最大限度地体现公众利益。

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篇5

广州市是华南地区的一座中心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718.8平方公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续20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0年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83.07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5万元,按当年汇率计算,达到4175美元;全市人口994.30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702.6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291.64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30.7平方公里。广州市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目前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大步迈进。

二、申报“人居奖”类别

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整治城市脏乱现象,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大气污染治理治理废气污染,推广使用清洁汽车,发展绿色交通。

水源污染治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整治工业污染源。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建设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构建现代化生态城市新格局。

三、广州市人居环境改变的过程

未实施改善环境之前的情况。前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广州市的城市区域迅速扩展,周边农村大幅纳入市区范围;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迅速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负荷不断增大;机动车辆迅速增长,城市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人口迅速向城镇流动集中,城市管理面日趋复杂,广州市面临的环境脏乱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交通阻塞状况严重;商业网点和室内市场建设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违法建设现象大量涌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用水量的大幅增长,珠江和流溪河等水源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废气和扬尘污染指标急剧升高,城市大气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绿化跟不上城区扩展的步伐,市区“温室效应”不断增大,城市居住环境呈现恶化的态势。

目标和决策的形成。1996年8月林树森就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之后,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致力于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他先后提出“拉开城市结构,有序地配套建设,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从根本上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等城市发展策略和目标,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和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广州市的城市面貌要“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要求,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全力推动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广州市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资金和资源配置。近几年来,广州市持续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进行了高强度投入,1998年投入140.18亿元,1999年投入175.3亿元,两年的投入相当于之前18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投入的总和,2000年投入147.01亿元,2001年计划投入142.62亿元。这样的投资强度前所未有。林树森市长力主将大部分城市建设税费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和从市场上筹措的发展资金,用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上。

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过程。

(1)完善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以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路网为重点,对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高强度投入。先后建成内环路及其联络道、环城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广园路等一批城市快速路,建成3座跨江大桥,建成一批立体交通系统,建成一批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了一批城市主干道。到2000年底,广州市的城市道路长度达到2887公里,总面积达到3923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76平方米。与此同时,加快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了全长18.48公里、总投资127亿元人民币的地铁一号线,目前正推进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并积极筹备建设三、四号线和市区至新白云国际机场轻轨,全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

(2)整治城市脏乱现象。对市区道路两侧、农贸市场周边、市区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珠江两岸和城市进出口等部位的脏乱现象进行全面整治,按照岭南建筑风格对市内陈旧楼宇的立面屋顶进行整饰改造,“穿衣戴帽”,美化市容景观。全面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强化城市规划管理,近三年来年,共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870万平方米。整治户外广告,规范户外广告的管理,1999年全部清拆了户外烟草广告,使广州市迈入了无户外烟草广告城市的行列。对环境卫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城市道路实行16小时保洁制度,城市垃圾和粪便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

(3)治理大气污染。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治理机动车的排气污染,对机动车辆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广泛推广使用燃油添加剂和无铅汽油;在出租车和公交车中广泛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汽车,不予生产、进口、销售、上牌。在饮食服务业中全面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或者电能等清洁能源。先后将80多家废气污染型工厂企业迁出中心城区;对76家废气污染型小水泥厂,限期治理48家、关闭28家。

(4)治理水源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到2010年建成11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有3座建成投入运行,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到63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1.49%。有4座正在建设之中,到2010年,广州市的工业废水处理率将达到95%,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从1998年起,投入11亿多元,对市内河涌进行清疏截污整治。并对工业污染源进行整治,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整治工厂排污口,对127家洗漂企业限期治理81家、关闭21家、停产搬迁25家,使全市2941个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5)加快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着眼于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充分利用广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背靠白云山,面临南海,怀抱珠江的自然环境优势,在加强水源保护的同时,全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构建山水城市的新格局。新建和改造了大批城市公园。到2000年底,全市城市公园总数达到125个,总面积3075公顷。新建了大批城市绿化广场;完善了市内交通道路绿化配套工程。到2000年底,该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4.98%和30.2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10.36平方米。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全市林业用地达到3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1.5%。

(6)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着眼于对广州市历史名城的保护,广州市在综合整治城市环境过程中加强了对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成功地保护了西汉南越宫署御花园、南越王墓遗址、镇海楼、锦纶会馆、近代民居等大批珍贵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古迹,修复了西关大屋、商业街骑楼、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和黄大仙庙等大批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为了改善广州市的人居环境,林树森作为市长,对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倾注心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亲自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进行广州的城市建设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对广州市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空间形态、交通路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发展策略等等重要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制订出《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地确立了广州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他亲自组织制订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的重要文件和政策法规。他主政四年多,先后主持制订5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政策文件;颁布实施11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法规规章。他亲自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筹措建设资金,指导主管部门开拓资金渠道,协调有关商业银行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贷款融资,确保了工程项目的资金需求。他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重要工作的实施“拍板”决策;坚持对重点工程项目跟踪指导,逐项抓落实;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质量严格要求,指导建设单位创造工程项目精品;沟通协调中央、省直、部队驻穗单位支持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四、广州市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成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广州市实现了广东省提出的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目标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明显增强。城市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由高速路网、快速路网和城市主干道路网三大路网系统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交通阻塞的问题。城市脏乱现象得到了全面整治,市容景观进一步美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环境脏乱的状况。遏制了大气和水源污染,从根本上保护了城市环境,使环境功能区的水源和空气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珠江水变清,鱼虾大量回游繁殖。城市绿化水平大幅提高,逐步实现了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怀抱珠江,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林树森市长为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城市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将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推上了更高的平台,为广州市未来的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城市交通路网和市政设施的完善,为经济腾飞和市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了由于交通阻塞导致汽车废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强了广州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大气、水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和园林绿化系统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的生态环境质量。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一些大企业纷纷把总部迁往广州。近几年来,国外到广州投资的大企业明显增多。国、内外大批高素质人才自愿到广州定居就业,甚至一些久违的候鸟也纷纷重来广州过冬。城市面貌的改善,提高了广州的文化品位,丰富了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游客表示,今天的珠江完全可以与赛纳河媲美。

六、广州市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经验和影响

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篇6

1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构建美丽新农村,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也是农村加快发展的动力。但是由于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有效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构建完善的排污体系,是构建美丽新农村的前提。农村水环境污染分为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两个方面,内源污染是指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村民对于禽畜粪便污染物的轻视、农村居民对于生活污水的随意倾倒等过程中形成的污染物通过降水、蒸发、地表流失等方式混入河流所造成的水资源的破坏;外源污染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企业的增加和向农村迁移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水、化学物质等流入水源所造成的水污染[3]。近几年,水资源污染形势严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得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水环境生态恶化,对农村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以江苏省为例,根据《2017江苏环境公报》显示,2017年江苏省财政补助5亿元资金,进行村庄治理活动1200多个,初步完成禁养区划定,共划定禁养区3540个,禁养区面积约为32854.8km2,启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可知政府已经加强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政治方面的重视,对于当前农村生态水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当得到关注和重视,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规划农村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结合,提高农村居民对于人居环境的满意度。根据表1数据整理可知,江苏省过去五年化肥农药施用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下降的幅度较弱,使用量依然较大,对土壤、水源的影响依然较大,农村的排水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比例在逐年增加,但要建成美丽新农村,建成绿色的人居环境还有一段路要走,需要政府、企业及村户共同努力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

2农村生态水环境现存的问题

根据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生态水环境由于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禽畜粪便物的不合理治理、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工业废水的流入形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氮磷含量超标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到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破坏生态环境的整体发展。

2.1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对于化肥农药的依赖性很强[4],农民对于农作物产量的重视导致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依旧处于较高水平,以化肥为例,我国农作物产量约有25%是由于化肥的使用,而由于土壤的不完全吸收性,农药化肥的许多化学物质混入雨水流进河湖,成为水资源的污染物之一,严重破坏水资源质量。农村居民种植的小规模性使得农民对于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通常按照口口相传的比例配置,缺乏科学性,有数据显示表示,在农作物生产种植中,化肥的利用率仅有30%~40%,农药的利用率仅有10%~20%,其余物质流入地表水、土壤中,这对于其中化学物质的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水源中藻类物质的滋生容易影响水质,进而破坏了生态水环境。

2.2缺乏对于禽畜粪便物的有效治理

基于农村生产规模的局限性,农村农业模式趋于个体小农户化,几乎家家都存在散养家禽的情况,农户对于家禽粪便污染物因而没有完美的处理体系,一般任由其流失在地表,随着降雨及雨水蒸发等过程,粪便中的污染物随着雨水渗入水资源,使得水质受到污染,进而威胁农村饮水资源的质量问题。许多农民采用传统的腐熟方式简单堆积禽畜粪便或者不进行任何处理[5],禽畜粪便中还存在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在禽畜养殖过程中的固体污染物及废水氨氮含量比例较高,降低了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会引起水体发黑发臭现象,严重时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对农村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系统。

2.3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加,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洗衣机废水、厨余废水及其他废水,由于农村不具备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甚至没有下水道等排污设施,农村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一部分直接倾倒在土地表面,这一方面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化,另一方面沿着乡间水沟流入河湖,造成水质污染,另一部分生活污水直接倾倒在水体附近,其中固体垃圾随着废水一同流入水体,破坏了生态水环境。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造成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片面追求生活品质而忽视生存环境的发展是农村生态水环境得不到较好保护的另一原因。

2.4工业废水的不合理流入

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城镇环境的治理标准大幅提高导致很多工业企业迁至农村,加上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这虽然改善了农村的就业形势,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但在此同时,随着工业废弃物的堆积,很多工业废水废物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尤其工业废水中地化学物质随着废水排入农村的水体中,严重威胁到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使得农村处于一种畸形的发展形势。在农村地区设立厂址的工业企业,因为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模式的随意,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没有完善的标准,导致许多工业企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流入农村的水体中,尤其是许多高污染企业的迁入[6],严重污染农村水资源。

3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惠及群众,提升全民福祉,追求的是在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实现更高的目标[7]。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水环境的诸多因素,从资源利用角度及排污系统等方面探寻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有效措施,通过有效的资源重复利用,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状况,促进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从而使农村拥有美丽宜人的生态人居环境。

3.1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

农药化肥的使用虽然给农作物的产量带来增效作用,但是在提高质量上,农药化肥的使用远不如有机肥给农作物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农药化肥与禽畜粪便污染物都对农村生态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禽畜粪便污染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对于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治理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禽畜粪便中大量的有机物进行好氧堆肥处理,经过升温、高温、降温和腐熟四个过程,能够形成理化性质稳定、对农作物无害的堆肥产品,从而在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改善生态水环境治理,同时也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3.2完善农村排污体系

构建完善的排污体系是农村生态水环境治理的技术基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居民废弃物及污水排放种类愈加复杂,农村水环境恶化的加重急需完善的排污体系。促进农村发展是政府基于中国国家情形与农村发展状况做出的重大部署[8]。农村居民人数多,分布广,生活污水来源分散,可以将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归入乡镇污水管理系统,建立污水排污管道,减少农村居民对于生活污水的随意倾倒模式,从技术上为农村居民的污水处理提供思路,从而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的治理。

3.3提高农民对于水生态环境改善的意识

农村居民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有效改善农村生态水环境的前提,当地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文件从强制性角度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规范废水的处理。另外村委部门通过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提高村民节能减排意识,促进多元化的结构发展[9],加强农村居民对于美好生活品质及人居环境的追求,共同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于水利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通过改善污水处理方式从而带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污水处理的重视,明确各部门在农村水污染治理的职责,从行为思想等各方面影响村民,共同改善农村水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篇7

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总结20 14年工作进展,研究部署2015年重点任务,确保“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深刻理解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在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后作出的重大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将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进行考量,作出明确部署。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资源环境要素投入呈现下降态势。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环境保护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正处在进一步做好环保工作的有利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一是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意义;二是作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三是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四是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五是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六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这为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指明了方向。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出现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

第一,从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看,过去, 《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处于一前一后、一重一轻的被动状态,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现在,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直接反映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第二,从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看,过去,环境保护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些地方未能很好落实,导致“防”亏“治”欠,部分地区治理进度赶不上恶化速度。现在,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更加注重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必须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形成全方位防范污染和保护生态的合力,确保环境质量不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削弱,防止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覆辙。

第三,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治理好,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环境容量。

第四,从民生期待看,过去,老百姓“盼温饱”、“求生存”。现在,老百姓“盼环保”、“求生态”,对清新空气、清澈水体、清洁土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必须进一步强化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认识,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让广大民众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

第五,从保护思路看,过去,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现在,要用系统工程思路谋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努力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效应。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第六,从工作领域看,过去,环境管理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现在,分配、流通和消费领域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消费领域,汽车成为大众消费,汽车尾气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手机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电子废物产生量不断攀升。必须将环境保护要求体现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坚持从再生产全过程来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七,从体制机制看,过去,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不系统、不完整。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第八,从落实责任看,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落实不到位,对其考核问责也不到位。现在,要着力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重要内容,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权重,对任期内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的领导干部实行责任追究。必须推动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把党政“一把手”的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以上趋势性变化既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新常态的外在表现,也是新常态的内在动因。其中,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研究提出和不断丰富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

新常态要有新状态。我们要科学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应对新常态,用新常态来对照观察、分析判断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乘势而上、顺势而作、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一是在推进路径上,以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为实践主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融合。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助推经济转型的综合作用。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把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强化环保法规标准的硬约束,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在发展阶段上,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环境质量改善是环保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污染减排是改善环境质量硬抓手,必须坚定不移强力推进,让排污总量降下来,环境质量好起来。要统筹协调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生态保护、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制定政策措施。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督促地方政府严守环境质量红线。

三是在重点领域上,以打好向污染宣战的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战役为重点,统筹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向污染宣战,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大气、水、土壤、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治理事关群众健康,需要协同推进。不能等空气污染治好了,再治理水污染,水治好了再治理土壤污染。同时,要根据现有人力、物力、财力,选择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为全面提高治污水平积累经验。当前,要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像抓大气污染防治一样狠抓水、土壤污染防治,朝着蓝天绿水净土的目标不断前进。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生态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力度。核与辐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四是在工作方法上,以市场和法律手段为主导,创新环境管理方式。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推进政府自身革命的大势所趋。必须适应这一形势,推动环境管理从过去的以行政审批为抓手、由政府主导,转向以市场和法律手段为主导、更好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标准等方面的规范引导作用。要继续推进环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拓宽政府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渠道,推进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健全绿色保险、信贷政策以及环保诚信制度,更多利用市场手段激励约束环境行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强化生产者责任,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

五是在精神状态上,以践行“三严三实”为根本要求,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是创造力、竞争力、战斗力,是事业发展的关键保证。环境保护进入新常态,处于解决新、老问题的关键时期,唯有锻造广大环保人过硬的工作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才能主动应对,大胆作为,爬坡过坎,不断前进。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牢记宗旨、牢记职责,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改革创新,做到驰而不息、持之以恒、干有所成。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创造亮点、应对热点上狠下功夫,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呈现新特点,发生新变化,取得新成效。

一是从“四件大事”到“四梁八柱”。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要重点抓好“四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着力构建、主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即以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为实践主体,进一步丰富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为龙头,形成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组织制度体系;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抓手,构建改善环境质量的工作体系。从“四件大事”到“四梁八柱”,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化,也是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探索的认识升华。

二是环境保护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扩展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减排领域扩展到交通和农村。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大气十条》),推进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加强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农村环境拉网式全覆盖连片整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成为环保工作新亮点。

三是区域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日益完善。对大气污染防治,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控制区域,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对水污染防治,以流域为控制单元,探索建立流域环境综合管理模式,推行联控联治,促进流域、沿海陆域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四是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协同效应继续增强。湿地、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力度加大,生态保护在扩大环境容量和提高环境承载力、增强环境自净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五是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的管理转型加快推进。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加快推进了环境管理向既防治一次污染物又防治二次污染物转变,向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推动了总量控制和污染防治逐步向质量改善转变。《大气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水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土十条”)都着重强化了环境质量改善这个核心。

2014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全国环保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改革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完成各项任务。

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环境保护部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相应工作规则。制定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要点以及中长期改革实施规划,确定十项重点改革任务,明确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

在统筹谋划方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正在抓紧研究,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试行)》已上报国务院,国家公园体制、陆海统筹机制等研究都在有序进行。重庆、云南、青海、贵州、湖北等地分别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意见、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促进条例、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在系统推进方面,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印发。印发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和推荐机构名录。河北、山西、福建等省排污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北京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污费标准提高15倍左右、天津提高9.5倍。

在简政放权方面,经国务院批准,取消“环境保护设施运营单位甲级资质认定”等2项审批事项,将“由环境保护部负责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等3项许可事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扩建民用机场等25项基础设施类和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环保部门。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清理,严格规范和控制新增行政审批事项。

在试点探索方面,在海南和山东启动“银政投”绿色信贷计划试点,在兰州市开展环境审计试点,在9个地方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在28个市县启动“多规合一”试点。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积极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上海、广东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迈出新步伐

深入实施《大气十条》。一是明确考核要求。国办印发《大气十条》考核办法,环境保护部联合有关部门实施细则。二是加快出台配套政策。22项配套政策措施已完成19项,需要出台的25项污染物排放标准已20项。三是健全区域协作机制。APEC会议、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四是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具备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监测能力,提前一年完成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任务。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已基本建成。五是加强大气环境执法监管。运用卫星和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采取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区域执法等方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六是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印发《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1-11月,已超额完成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年度任务,淘汰燃煤小锅炉5.4万台。七是强化基础支撑。中央财政下达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0亿元,支持重点区域10省(区、市)大气污染防治;安排环保专项资金2.4亿元,支持乌鲁木齐、兰州、银川大气治理;下达资金2亿元,奖励兰州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清洁空气研究计划,8个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北京、天津、石家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成果已向社会,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和深圳等6个城市研究成果已经通过论证。

保障APEC会议空气质量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是对《大气十条》落实成效的重大检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等省(区、市)和各部门通力合作,制定保障方案,全力落实。累计出动43.4万人次,检查工业企业6.1万家、其他各类污染源12.3万处;停产企业9298家、限产企业3900家、停工工地4万余处,分别是保障方案要求的3.6倍、2.1倍和7.6倍。会议期间,共有8万多环保干部奋战坚守在一线。环境保护部成立保障工作小组,派出16个督查组在地方连续驻守11天,开展专项督查。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会期内北京空气质量4天为优、7天为良,各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均达到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空气质量保持总体良好,出现了“APEC蓝”。总书记给予充分肯定,明确指出“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好,是我们有关地方和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希望并相信通过努力让‘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的成功实践说明,治理大气污染,不光是靠“天帮忙”,更重要的是“人努力”。只要有关方面携手努力、下大决心,不管有风没有风,咬定青山不放松,雾霾这个“心肺之患”可防、可控、可治。这次实践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积累了新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相关地方一把手亲自抓,政府领导靠前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这是根本保障。二是必须坚持科学防控。保障方案充分吸收借鉴北京源解析结果,各项措施科学有效,这是重要支撑。三是必须坚持联防联控。各省(区、市)步调一致、令行禁止,京津冀首次实施机动车同步限行,各地不同程度停产停工,这是有效手段。四是必须坚持监测预警。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科学分析预测,针对不利气象条件及时采取应急减排举措,这是必要措施。五是必须坚持严格监管。加强执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督查推动政府落实减排措施,这是有力保障。这些经验要固化推广,让群众不断看到治霾新成效,切实把“APEC蓝”留下来。

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水十条”。张高丽副总理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及时给予重要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待中央通过后正式印发。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3年度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规划项目完成(含调试)41.7%,同比增长14.8个百分点。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 2013-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支持64个水质较好湖泊保护。

持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土十条”已基本编制完成,这次会上发给大家讨论,将适时上报国务院。《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推进污染场地全过程环境管理,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监测、评估、修复系列技术导则。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新增辽宁、浙江、青海开展拉网式全覆盖试点。“十二五”以来,已累计投入210亿元,支持5.2万个村庄开展环境整治,直接受益人口达9千万人。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顺利完成

严格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对存在突出问题的5个城市环评限批,对37家企业挂牌督办,对脱硫设施不正常运行的火电企业扣减脱硫电价款5.1亿元。

着力推进减排工程建设。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900万吨;1.9亿千瓦燃煤机组实施脱硝和除尘改造,9576万千瓦燃煤机组脱硫设施实施增容改造;1.1万平方米钢铁烧结机安装烟气脱硫设施,1.9亿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安装脱硝设施。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环保量化指标全部完成。

完善减排政策体系。国办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环境保护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印发环保电价监管办法、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出台重点区域燃煤发电项目煤炭替代要求。

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的综合作用继续显现

加快落实环境功能区划。在13个省份开展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试点,吉林、浙江、新疆3省(区)率先出台省级环境功能区。全国29个城市探索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

优化环评管理。完成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开展城镇化、经济发展转型政策环评试点,煤电、石化等重点领域规划环评有序开展。环境保护部共批复项目环评文件237件,涉及总投资2. 15万亿元;对不符合审批条件的26个项目不予审批、暂缓审批或退回报告书,涉及总投资872亿元。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审批,支持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贯彻落实建设项目环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37家事业单位完成环评体制改革。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完成第四次全国环保及相关产业调查工作,开展第四批环保服务业试点。调整《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引导绿色消费。印发《关于加强地方环保标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环保标准140项,现行有效环保标准达1623项。

环境法制建设、执法监管和环境风险管理更加有力

全力推动《环境保护法》修订出台。作为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完善监管制度、健全政府责任、提高违法成本、推动公众参与等方面实现诸多突破,为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强大武器。我们动员全系统力量,深入进行学习宣传。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等配套文件已经出台,形成了“最严环保法规组合拳”。《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已经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已形成建议稿报送全国人大环资委。

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以下称两办《通报》),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以下称国办《通知》)。环境保护部印发工作方案,在全国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各地查处违法企业10万余家次,挂牌督办案件2177件,罚款达20多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1232件,接近2013年的2倍。环境保护部分8批公开226件重点案件查处情况,印发综合督查工作暂行办法、约谈暂行办法,对3省(区)和7个城市政府实施约谈。贵州省高法、高检、公安厅分别成立生态环保执法机构,辽宁省成立环境安全保卫总队,河北省和各市、县均设立环境保卫警察队伍,湖南省制定《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湖南省环保责任规定》。

强化重金属、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管理。中央下达专项资金42亿元,支持重点省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启动全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印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处理作业及生产管理指南(2014版)》,支持106家规范企业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近7000万台,拨付补贴33亿元。

着力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各级环保部门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471起,环境保护部直接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98起,其中重大突发环境事件3起。各地170余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并采取响应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稳步推进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经中央批准,设立“中国生态文明奖”。全国已有浙江、海南、黑龙江等16个省(区)开展生态省(区)建设,1000多个市(县)开展生态市(县)建设,建成部级生态市(县)92个、生态乡镇4596个。

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印发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提出内蒙古、江西、广西和湖北四个试点省区红线划定建议方案。完成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张高丽副总理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入(名古屋议定书)的建议》、加强生物遗传资源管理国家工作方案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环境保护部印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2014 - 2015年度中国行动方案》。新建部级自然保护区21处。

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继续支持安徽和浙江新安江、福建汀江流域开展水环境补偿,分别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和5000万元。配合财政部完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资金规模达480亿元,享受转移支付县市达512个。启动滦河、东江流域综合整治试点,安排专项资金近15亿元。

核与辐射安全可控

全面推进“十二五”核安全规划实施并完成中期评估。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组织开展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活动。加强运行核电厂全天候安全监管,强化在建核电厂调试监督,全国22台运行核电机组均处于安全状态,26台在建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处于受控状态,19座民用研究堆总体情况良好。妥善应对南京放射源丢失事故,在全国启动放射源安全专项检查。加强核燃料循环设施、铀矿冶和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管,推进废旧放射源再利用,全国核基地与核设施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环保能力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

通过中央本级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运行项目安排近2.3亿元。安排预算内基本投资1.2亿元,支持核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等项目建设。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赋予了环境监察机构执法地位以及对地方政府履行环保责任的监督授权。国务院同意研究建立国家环境监察专员制度,部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意见已全部协商一致。加强基层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名单。广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意见》,增设机构15个,增加编制99名。西藏7个地市全部具备独立监测能力,首次开展全区74个县地表水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天津、重庆、成都等地乡镇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党风廉政建设和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深入推进

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印发环境保护部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办法、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 -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以及党政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实施办法。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就部直属机关落实“两个责任”开展集体约谈,将落实“两个责任”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集中开展述职述廉,集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对全国环保系统落实主体责任开展专题培训。

突出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部党组整改措施完成35项,完成率为94.6%;部党组专项整治方案中的2项专项整治措施均已完成;部党组制度建设计划完成15项,基本完成2项,完成和基本完成率为81%。机关各部门整改措施完成307项,完成率为95.3%;部属单位整改措施完成568项,完成率为95. 6%。同时,按照中央要求,开展了8项专项整治。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印发《环境保护部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对20家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开展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了查处。部机关文件会议大幅精简,向地方部署工作的发文数量下降27%,三类会议数量同比下降约40%,会议费支出下降66.6%;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因公临时出国(境)派出团组及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5%和13%。

全力配合中央第三巡视组开展好专项巡视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态度,始终自觉服从中央巡视组的安排部署,始终虚心接受中央巡视组的督导帮助,始终充分信任、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

规划政策、科技监测、国际合作和宣传教育全面推进。启动“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工作,就重点领域控制思路与控制指标开展专题研究。《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4版)》、《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首次公布全国近5000家投保“绿色保险”企业名单。水专项已实施437个课题,形成1000余项关键技术。推进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自测、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开展大规模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成功举办国合会年会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与科学支持机构国际会议,环保国际合作层次和水平明显提升。编制“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完成首次全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调查。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新常态下环保面临挑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治污力度可能减弱,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二是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仍有较大差距。城市空气质量普遍超标,区域型灰霾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城市黑臭水体引发广泛关注,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三是环境风险不断增加。行业企业的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事件的敏感性增强,反映诉求方式多样化,极易因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四是环境执法问题突出。腾格里沙漠污染等事件,暴露出环境执法中存在着“不会查”、“不能查”、“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五是能力不足、体制不顺。环保机构“倒金字塔结构”导致基层“瘦马拉大车”,难以满足监管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分散交叉,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责任难以落实。六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有些工作进展不快,尤其是在抓改革、抓监管、抓落实方面,办法不够多,力度不够大。本次会议前,环境保护部派出12个工作组赴12个省(区)开展专题调研,发现和反映了环保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突出问题。对这些问题已进行梳理,由部领导和有关司局分头负责研究,力争解决一些长期积累的难点问题。

确保完成“十二五”收官之年的新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新修订《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实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遵循“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遵循当前国家确定的工作重点,全面落实两办《通报》和国办《通知》精神,确保“十二五”任务全面完成,统筹谋划好“十三五”工作。

具体讲,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深入实施《大气十条》。要强化监督考核,对重点任务进行日常检查,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做实做细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着力推进重点行业达标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实施重点行业VOCs治理,持续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加快相关排放标准及配套政策出台,建立完善空气质量预警系统,继续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力争2015年底所有省会城市完成PM2.。来源解析工作。

全面落实“水十条”。“水十条”自始至终贯彻改革创新的思想,坚持地表与地下、陆上与海洋污染同治理,市场与行政、经济与科技手段齐发力,节水与净水、水质与水量指标共考核,力求通过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生态修复制度,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要全力抓好“水十条”的贯彻落实,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拟出台的政策措施。

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继续推动“土十条”制定实施。要充分体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用分级分类的创新思维管理土壤环境,以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为出发点,紧紧抓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个重点,提出保护、禁止、限制和控制的措施要求,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加强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落实各方责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大污染场地环境风险防控和管理工作力度,深入抓好污染场地试点示范,持续推进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项目。

不折不扪地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2015年确定的年度减排任务是:与2014年相比,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减少2%,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5%。

要指导督促各地和中央企业编制2015年度减排计划,将全国减排目标、“六厂(场)一车”重点工程措施分解落实到地方和企业。完善减排工程调度制度,对进展滞后的地区及早通报、预警。加快淘汰黄标车,今年要全部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黄标车。继续实施好脱硫脱硝除尘电价政策,落实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以及建设项目总量指标管理办法。研究提出“十三五”总量控制制度改革方案。

采取综合措施优化经济发展

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战略环评。坚决遏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进一步梳理和下放环评审批权限,<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名录》和《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完成环保系统事业单位环评机构脱钩改制。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全面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开展环保领跑者和绿色供应链试点。鼓励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发展壮大环保产业。

强化环境法治保障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可以称是“史上最严”,打响新法实施的第一枪至关重要。

一是突出抓好宣传培训。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和省、市等地方媒体作用,推动新法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尤其要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部门负责同志、一线执法人员、企业负责人培训,做到知法、敬法、守法、用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打击一家、震慑一片、教育一方。

二是尽快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排污许可、环境损害评估鉴定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加强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部门的工作衔接和协调。地方也要抓紧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

三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充分发挥“三级联查”(国家督查、省级巡查、市县检查)作用,加大暗查暗访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全国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对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查处到位、整改到位。严格责任追究,对恶意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实行差别化征收排污费、向社会公开“黑名单”等手段,让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进一步增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妥善处置环境突发事件。利用好新修订《环境保护法》的授权,全面加强对下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职责履行情况的督查。

新修订《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斩断污染,用得不好就会伤及自身。要进一步增强依法开展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环境执法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艺术,要注意工作策略,加强学习、固本强基,不断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做到善于执法,科学执法。

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力度

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和示范县、市指标,启动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坚持优中选优,切实发挥奖项的标杆和引领作用。推动我国加入《名古屋议定书》,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抓紧编制《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继续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以国家重要调水工程涉及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和革命老区为重点,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抓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加强运行核电厂和在役研究堆日常监管,做好在建核电厂建造许可证、首次装料批准书等技术审评。全面推进核安全文化宣贯专项行动,做好核安全标准法规的制修订工作,继续开展核基地与核设施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推动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建设,加快核设施退役项目治理,加大铀矿冶炼和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管力度。开工建设核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

全面强化保障措施

进一步加强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按照环境要素合理配置职能、优化组织结构。推动完善国家环境监察体制,争取尽快建立环境监察专员制度。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续工作。调整充实部机关和部属单位领导班子,重点选好配强主要负责人。探索完善干部交流机制,稳妥推动干部交流轮岗。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继续推进企业投保“绿色保险”。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配合做好环境保护税立法,推动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制绿色化。

提升投资保障水平。安排好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湖泊生态保护、重金属治理等专项资金,健全资金安排一监督检查一绩效评价联动机制。

强化科技支撑。全面落实科技兴环保战略,启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试点,加快水专项成果应用步伐。研究编制《关于推进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指导意见》,开展气候变化新形势下环境管理战略研究。

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不断强化环境遥感监测,推进“天地一体化”进程。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与媒体和公众互动,及时回应热点问题。借助环境日等平台,深化面向社会的环保宣传,开展生态文明基层行活动。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筹办好国合会2015年年会和主题边会等重要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规则制定,稳步推进环境与贸易相关谈判,不断提升多边、双边、区域环境合作水平。

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国务院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从严抓班子、从严带队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要求切实传导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切实抓好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监督检查,不断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守土有责、各负其责、履职尽责、失职追责”的完整责任链条。

进一步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继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对各部门各单位整改落实、销号管理情况加强监督检查。

抓好中央巡视组问题反馈后的整改落实。把整改落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成立整改工作班子,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限。要严肃对待问题,认真对照检查,深刻剖析根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整改落实。

全面推进“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

要在做好“十二五”环保规划终期第三方评估和终期考核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编制“十三五”环保规划。坚持远近结合,谋划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突出实施差别化管理,定性调控与定量调控相结合,精细管理、精准发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同时,抓紧编制污染防治、总量控制、生态保护、核安全等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十三五”环保规划体系。各省(区、市)环保规划是国家规划的重要支撑。各地要认真做好本地区规划编制工作,在目标指标和任务措施等方面与国家规划做好衔接,确保国家规划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

要坚持问题导向、理论导向和目标导向,进一步突出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一是做好生态文明体制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这两项改革是宏观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要举全系统之力,抓紧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

二是借助立法推进改革。要善于借船出海,充分利用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订深化生态环保改革。借鉴《环境保护法》修订的成功经验,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核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制修订步伐,推动解决环保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三是积极推进重点改革任务。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实施。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生态环境资产核算研究和环境审计。健全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继续推进国家公园试点,研究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推动建立陆海统筹机制,积极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向社会购买监测服务,创新政府环保投资管理机制。

四是构建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尊重和发挥地方首创精神,鼓励地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国家与地方沟通联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和有效衔接的良好局面。

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篇8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总结2014年工作进展,研究部署2015年重点任务,确保“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深刻理解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在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后作出的重大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将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进行考量,作出明确部署。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资源环境要素投入呈现下降态势。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环境保护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正处在进一步做好环保工作的有利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一是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意义;二是作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三是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四是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五是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六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这为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指明了方向。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出现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

第一,从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看,过去,《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处于一前一后、一重一轻的被动状态,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现在,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直接反映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第二,从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看,过去,环境保护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些地方未能很好落实,导致“防”亏“治”欠,部分地区治理进度赶不上恶化速度。现在,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更加注重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必须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形成全方位防范污染和保护生态的合力,确保环境质量不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削弱,防止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覆辙。

第三,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治理好,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环境容量。

第四,从民生期待看,过去,老百姓“盼温饱”、“求生存”。现在,老百姓“盼环保”、“求生态”,对清新空气、清澈水体、清洁土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必须进一步强化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认识,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让广大民众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

第五,从保护思路看,过去,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现在,要用系统工程思路谋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努力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效应。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第六,从工作领域看,过去,环境管理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现在,分配、流通和消费领域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消费领域,汽车成为大众消费,汽车尾气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手机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电子废物产生量不断攀升。必须将环境保护要求体现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坚持从再生产全过程来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七,从体制机制看,过去,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不系统、不完整。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第八,从落实责任看,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落实不到位,对其考核问责也不到位。现在,要着力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重要内容,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权重,对任期内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的领导干部实行责任追究。必须推动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把党政“一把手”的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新常态要有新状态。我们要科学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应对新常态,用新常态来对照观察、分析判断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乘势而上、顺势而作、有所突破、有所作为。一是在推进路径上,以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为实践主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融合。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助推经济转型的综合作用。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把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强化环保法规标准的硬约束,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在发展阶段上,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环境质量改善是环保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污染减排是改善环境质量硬抓手,必须坚定不移强力推进,让排污总量降下来,环境质量好起来。要统筹协调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生态保护、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制定政策措施。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督促地方政府严守环境质量红线。

三是在重点领域上,以打好向污染宣战的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战役为重点,统筹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向污染宣战,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大气、水、土壤、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治理事关群众健康,需要协同推进。不能等空气污染治好了,再治理水污染,水治好了再治理土壤污染。同时,要根据现有人力、物力、财力,选择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为全面提高治污水平积累经验。当前,要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像抓大气污染防治一样狠抓水、土壤污染防治,朝着蓝天绿水净土的目标不断前进。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生态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力度。核与辐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四是在工作方法上,以市场和法律手段为主导,创新环境管理方式。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推进政府自身革命的大势所趋。必须适应这一形势,推动环境管理从过去的以行政审批为抓手、由政府主导,转向以市场和法律手段为主导、更好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标准等方面的规范引导作用。要继续推进环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拓宽政府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渠道,推进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健全绿色保险、信贷政策以及环保诚信制度,更多利用市场手段激励约束环境行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强化生产者责任,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

五是在精神状态上,以践行“三严三实”为根本要求,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是创造力竞争力战斗力,是事业发展的关键保证。环境保护进入新常态,处于解决新老问题的关键时期,唯有锻造广大环保人过硬的工作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才能主动应对,大胆作为,爬坡过坎,不断前进。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牢记宗旨、牢记职责,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改革创新,做到驰而不息、持之以恒、干有所成。

二、在全面深化改革

中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创造亮点、应对热点上狠下功夫,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呈现新特点,发生新变化,取得新成效。

一是从“四件大事”到“四梁八柱”。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要重点抓好“四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着力构建、主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即以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为实践主体,进一步丰富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为龙头,形成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组织制度体系;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抓手,构建改善环境质量的工作体系。

二是环境保护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扩展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减排领域扩展到交通和农村。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大气十条》),推进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加强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农村环境拉网式全覆盖连片整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成为环保工作新亮点。

三是区域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日益完善。对大气污染防治,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控制区域,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对水污染防治,以流域为控制单元,探索建立流域环境综合管理模式,推行联控联治,促进流域、沿海陆域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四是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协同效应继续增强。湿地、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力度加大,生态保护在扩大环境容量和提高环境承载力、增强环境自净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五是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的管理转型加快推进。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加快推进了环境管理向既防治一次污染物又防治二次污染物转变,向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推动了总量控制和污染防治逐步向质量改善转变。《大气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水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土十条》)都着重强化了环境质量改善这个核心。

(一)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我部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相应工作规则。制定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要点以及中长期改革实施规划,确定十项重点改革任务,明确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

在统筹谋划方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试行)》已上报国务院,国家公园体制、陆海统筹机制等研究都在有序进行。重庆、云南、青海、贵州、湖北等地分别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意见、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促进条例、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在系统推进方面,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我部会同有关部门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印发。印发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和推荐机构名录。河北、山西、福建等省排污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北京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污费标准提高15倍左右、天津提高9.5倍。

在简政放权方面,经国务院批准,取消“环境保护设施运营单位甲级资质认定”等2项审批事项,将“由环境保护部负责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等3项许可事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扩建民用机场等25项基础设施类和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环保部门。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清理,严格规范和控制新增行政审批事项。

在试点探索方面,在海南和山东启动“银政投”绿色信贷计划试点,在兰州市开展环境审计试点,在9个地方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在28个市县启动“多规合一”试点。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积极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上海、广东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迈出新步伐。

深入实施《大气十条》。一是明确考核要求。国办印发《大气十条》考核办法,我部联合有关部门实施细则。二是加快出台配套政策。22项配套政策措施已完成19项,需要出台的25项污染物排放标准已20项。三是健全区域协作机制。APEC会议、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四是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具备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监测能力,提前一年完成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任务。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已基本建成。五是加强大气环境执法监管。运用卫星和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采取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区域执法等方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六是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印发《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1-11月,已超额完成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年度任务,淘汰燃煤小锅炉5.4万台。七是强化基础支撑。中央财政下达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0亿元,支持重点区域10省(区、市)大气污染防治;安排环保专项资金2.4亿元,支持乌鲁木齐、兰州、银川大气治理;下达资金2亿元,奖励兰州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清洁空气研究计划,8个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北京、天津、石家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成果已向社会,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和深圳等6个城市研究成果已经通过论证。

保障APEC会议空气质量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是对《大气十条》落实成效的重大检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等省(区、市)和各部门通力合作,制定保障方案,全力落实。累计出动43.4万人次,检查工业企业6.1万家、其他各类污染源12.3万处;停产企业9298家、限产企业3900家、停工工地4万余处,分别是保障方案要求的3.6倍、2.1倍和7.6倍。会议期间,共有8万多环保干部奋战坚守在一线。我部成立保障工作小组,派出16个督查组在地方连续驻守11天,开展专项督查。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会期内北京空气质量4天为优、7天为良,各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均达到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空气质量保持总体良好,出现了“APEC蓝”。总书记给予充分肯定,明确指出“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好,是我们有关地方和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希望并相信通过努力让‘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的成功实践说明,治理大气污染,不光是靠“天帮忙”,更重要的是“人努力”。只要有关方面携手努力、下大决心,不管有风没有风,咬定青山不放松,雾霾这个“心肺之患”可防、可控、可治。这次实践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积累了新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相关地方一把手亲自抓,政府领导靠前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这是根本保障。二是必须坚持科学防控。保障方案充分吸收借鉴北京源解析结果,各项措施科学有效,这是重要支撑。三是必须坚持联防联控。各省(区、市)步调一致、令行禁止,京津冀首次实施机动车同步限行,各地不同程度停产停工,这是有效手段。四是必须坚持监测预警。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科学分析预测,针对不利气象条件及时采取应急减排举措,这是必要措施。五是必须坚持严格监管。加强执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督查推动政府落实减排措施,这是有力保障。这些经验要固化推广,让群众不断看到治霾新成效,切实把“APEC蓝”留下来。

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水十条》。张高丽副总理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及时给予重要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待中央通过后正式印发。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3年度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规划项目完成(含调试)41.7%,同比增长14.8个百分点。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支持64个水质较好湖泊保护。

持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土十条》已基本编制完成,这次会上发给大家讨论,将适时上报国务院。《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推进污染场地全过程环境管理,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监测、评估、修复系列技术导则。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新增辽宁、浙江、青海开展拉网式全覆盖试点。“十二五”以来,已累计投入210亿元,支持5.2万个村庄开展环境整治,直接受益人口达9千万人。

(三)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顺利完成。

严格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对存在突出问题的5个城市环评限批,对37家企业挂牌督办,对脱硫设施不正常运行的火电企业扣减脱硫电价款5.1亿元。

着力推进减排工程建设。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900万吨;1.9亿千瓦燃煤机组实施脱硝和除尘改造,9576万千瓦燃煤机组脱硫设施实施增容改造;1.1万平方米钢铁烧结机安装烟气脱硫设施,1.9亿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安装脱硝设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环保量化指标全部完成。

完善减排政策体系。国办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我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印发环保电价监管办法、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出台重点区域燃煤发电项目煤炭替代要求。

(四)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的综合作用继续显现。

加快落实环境功能区划。在13个省份开展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试点,吉林、浙江、新疆3省(区)率先出台省级环境功能区。

全国29个城市探索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

优化环评管理。完成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开展城镇化、经济发展转型政策环评试点,煤电、石化等重点领域规划环评有序开展。我部共批复项目环评文件237件,涉及总投资2.15万亿元;对不符合审批条件的26个项目不予审批、暂缓审批或退回报告书,涉及总投资872亿元。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审批,支持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贯彻落实建设项目环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37家事业单位完成环评体制改革。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完成第四次全国环保及相关产业调查工作,开展第四批环保服务业试点。调整《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引导绿色消费。印发《关于加强地方环保标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环保标准140项,现行有效环保标准达1623项。

(五)环境法制建设、执法监管和环境风险管理更加有力。

全力推动《环境保护法》修订出台。作为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完善监管制度、健全政府责任、提高违法成本、推动公众参与等方面实现诸多突破,为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强大武器。我们动员全系统力量,深入进行学习宣传。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等配套文件已经出台,形成了“最严环保法规组合拳”。《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已经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已形成建议稿报送全国人大环资委。

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以下称两办《通报》),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以下称国办《通知》)。我部印发工作方案,在全国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各地查处违法企业10万余家次,挂牌督办案件2177件,罚款达20多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1232件,接近2013年的2倍。我部分8批公开226件重点案件查处情况,印发综合督查工作暂行办法、约谈暂行办法,对3省(区)和7个城市政府实施约谈。贵州省高法、高检、公安厅分别成立生态环保执法机构,辽宁省成立环境安全保卫总队,河北省和各市、县均设立环境保卫警察队伍,湖南省制定《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湖南省环保责任规定》。

强化重金属、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管理。中央下达专项资金42亿元,支持重点省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启动全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印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处理作业及生产管理指南(2014版)》,支持106家规范企业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近7000万台,拨付补贴33亿元。

着力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各级环保部门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471起,我部直接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98起,其中重大突发环境事件3起。各地170余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并采取响应措施。

(六)生态环境保护稳步推进。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经中央批准,设立“中国生态文明奖”。全国已有浙江、海南、黑龙江等16个省(区)开展生态省(区)建设,1000多个市(县)开展生态市(县)建设,建成部级生态市(县)92个、生态乡镇4596个。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印发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提出内蒙古、江西、广西和湖北四个试点省区红线划定建议方案。完成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张高丽副总理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入〈名古屋议定书〉的建议》、加强生物遗传资源管理国家工作方案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我部印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2014-2015年度中国行动方案》。新建部级自然保护区21处。

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继续支持安徽和浙江新安江、福建汀江流域开展水环境补偿,分别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和5000万元。配合财政部完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资金规模达480亿元,享受转移支付县市达512个。启动滦河、东江流域综合整治试点,安排专项资金近15亿元。

(七)核与辐射安全可控。

全面推进“十二五”核安全规划实施并完成中期评估。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组织开展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活动。加强运行核电厂全天候安全监管,强化在建核电厂调试监督,全国22台运行核电机组均处于安全状态,26台在建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处于受控状态,19座民用研究堆总体情况良好。妥善应对南京放射源丢失事故,在全国启动放射源安全专项检查。加强核燃料循环设施、铀矿冶和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管,推进废旧放射源再利用,全国核基地与核设施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八)环保能力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

通过中央本级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运行项目安排近2.3亿元。安排预算内基本投资1.2亿元,支持核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等项目建设。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赋予了环境监察机构执法地位以及对地方政府履行环保责任的监督授权。国务院同意研究建立国家环境监察专员制度,部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意见已全部协商一致。加强基层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名单。广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意见》,增设机构15个,增加编制99名。西藏7个地市全部具备独立监测能力,首次开展全区74个县地表水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天津、重庆、成都等地乡镇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九)党风廉政建设和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深入推进。

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印发环境保护部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办法、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以及党政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实施办法。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就部直属机关落实“两个责任”开展集体约谈,将落实“两个责任”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集中开展述职述廉,集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对全国环保系统落实主体责任开展专题培训。

突出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部党组整改措施完成35项,完成率为94.6%;部党组专项整治方案中的2项专项整治措施均已完成;部党组制度建设计划完成15项,基本完成2项,完成和基本完成率为81%。机关各部门整改措施完成307项,完成率为95.3%;部属单位整改措施完成568项,完成率为95.6%。

同时,按照中央要求,开展了8项专项整治。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印发《环境保护部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对20家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开展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了查处。部机关文件会议大幅精简,向地方部署工作的发文数量下降27%,三类会议数量同比下降约40%,会议费支出下降66.6%;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因公临时出国(境)派出团组及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5%和13%。

全力配合中央第三巡视组开展好专项巡视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态度,始终自觉服从中央巡视组的安排部署,始终虚心接受中央巡视组的督导帮助,始终充分信任、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

规划政策、科技监测、国际合作和宣传教育全面推进。启动“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工作,就重点领域控制思路与控制指标开展专题研究。《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4版)》、《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首次公布全国近5000家投保“绿色保险”企业名单。水专项已实施437个课题,形成1000余项关键技术。推进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自测、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开展大规模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成功举办国合会年会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与科学支持机构国际会议,环保国际合作层次和水平明显提升。编制“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完成首次全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调查。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新常态下环保面临挑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治污力度可能减弱,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二是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仍有较大差距。城市空气质量普遍超标,区域型灰霾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城市黑臭水体引发广泛关注,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三是环境风险不断增加。行业企业的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事件的敏感性增强,反映诉求方式多样化,极易因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四是环境执法问题突出。腾格里沙漠污染等事件,暴露出环境执法中存在着“不会查”、“不能查”、“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五是能力不足、体制不顺。环保机构“倒金字塔结构”导致基层“瘦马拉大车”,难以满足监管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分散交叉,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责任难以落实。六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有些工作进展不快,尤其是在抓改革、抓监管、抓落实方面,办法不够多,力度不够大。

三、确保完成“十二五”

收官之年的新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新修订《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实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遵循“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遵循当前国家确定的工作重点,全面落实两办《通报》和国办《通知》精神,确保“十二五”任务全面完成,统筹谋划好“十三五”工作。

具体来讲,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深入实施《大气十条》。要强化监督考核,对重点任务进行日常检查,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做实做细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着力推进重点行业达标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实施重点行业VOCs治理,持续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加快相关排放标准及配套政策出台,建立完善空气质量预警系统,继续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力争2015年底所有省会城市完成PM2.5来源解析工作。

全面落实《水十条》。《水十条》自始至终贯彻改革创新的思想,坚持地表与地下、陆上与海洋污染同治理,市场与行政、经济与科技手段齐发力,节水与净水、水质与水量指标共考核,力求通过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生态修复制度,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要全力抓好《水十条》的贯彻落实,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拟出台的政策措施。

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继续推动《土十条》制定实施。

要充分体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用分级分类的创新思维管理土壤环境,以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为出发点,紧紧抓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个重点,提出保护、禁止、限制和控制的措施要求,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加强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落实各方责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大污染场地环境风险防控和管理工作力度,深入抓好污染场地试点示范,持续推进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项目。

(二)不折不扣地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2015年确定的年度减排任务是:与2014年相比,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减少2%,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5%。

要指导督促各地和中央企业编制2015年度减排计划,将全国减排目标、“六厂(场)一车”重点工程措施分解落实到地方和企业。完善减排工程调度制度,对进展滞后的地区及早通报、预警。加快淘汰黄标车,今年要全部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黄标车。继续实施好脱硫脱硝除尘电价政策,落实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以及建设项目总量指标管理办法。研究提出“十三五”总量控制制度改革方案。

(三)采取综合措施优化经济发展。

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战略环评。坚决遏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进一步梳理和下放环评审批权限,《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名录》和《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完成环保系统事业单位环评机构脱钩改制。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全面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开展环保领跑者和绿色供应链试点。鼓励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发展壮大环保产业。

(四)强化环境法治保障。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可以称是“史上最严”,打响新法实施的第一枪至关重要。

一是突出抓好宣传培训。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和省、市等地方媒体作用,推动新法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尤其要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部门负责同志、一线执法人员、企业负责人培训,做到知法、敬法、守法、用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打击一家、震慑一片、教育一方。

二是尽快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排污许可、环境损害评估鉴定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加强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部门的工作衔接和协调。地方也要抓紧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

三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充分发挥“三级联查”(国家督查、省级巡查、市县检查)作用,加大暗查暗访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全国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对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查处到位、整改到位。严格责任追究,对恶意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实行差别化征收排污费、向社会公开“黑名单”等手段,让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进一步增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妥善处置环境突发事件。利用好新修订《环境保护法》的授权,全面加强对下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职责履行情况的督查。

新修订《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斩断污染,用得不好就会伤及自身。要进一步增强依法开展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环境执法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艺术,要注意工作策略,加强学习、固本强基,不断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做到善于执法,科学执法。

(五)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力度。

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和示范县、市指标,启动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坚持优中选优,切实发挥奖项的标杆和引领作用。推动我国加入《名古屋议定书》,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抓紧编制《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继续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以国家重要调水工程涉及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和革命老区为重点,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六)抓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加强运行核电厂和在役研究堆日常监管,做好在建核电厂建造许可证、首次装料批准书等技术审评。全面推进核安全文化宣贯专项行动,做好核安全标准法规的制修订工作,继续开展核基地与核设施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推动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建设,加快核设施退役项目治理,加大铀矿冶和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管力度。开工建设核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

(七)全面强化保障措施。

进一步加强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按照环境要素合理配置职能、优化组织结构。推动完善国家环境监察体制,争取尽快建立环境监察专员制度。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续工作。

调整充实部机关和部属单位领导班子,重点选好配强主要负责人。探索完善干部交流机制,稳妥推动干部交流轮岗。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继续推进企业投保“绿色保险”。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配合做好环境保护税立法,推动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制绿色化。

提升投资保障水平。安排好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湖泊生态保护、重金属治理等专项资金,健全资金安排—监督检查—绩效评价联动机制。

强化科技支撑。全面落实科技兴环保战略,启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试点,加快水专项成果应用步伐。研究编制《关于推进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指导意见》,开展气候变化新形势下环境管理战略研究。

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不断强化环境遥感监测,推进“天地一体化”进程。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与媒体和公众互动,及时回应热点问题。借助环境日等平台,深化面向社会的环保宣传,开展生态文明基层行活动。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筹办好国合会2015年年会和主题边会等重要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规则制定,稳步推进环境与贸易相关谈判,不断提升多边、双边、区域环境合作水平。

(八)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国务院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从严抓班子、从严带队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要求切实传导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切实抓好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监督检查,不断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守土有责、各负其责、履职尽责、失职追责”的完整责任链条。

进一步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继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对各部门各单位整改落实、销号管理情况加强监督检查。

抓好中央巡视组问题反馈后的整改落实。把整改落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成立整改工作班子,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限。要严肃对待问题,认真对照检查,深刻剖析根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整改落实。

(九)全面推进“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

要在做好“十二五”环保规划终期第三方评估和终期考核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编制“十三五”环保规划。坚持远近结合,谋划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突出实施差别化管理,定性调控与定量调控相结合,精细管理、精准发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同时,抓紧编制污染防治、总量控制、生态保护、核安全等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十三五”环保规划体系。各省(区、市)环保规划是国家规划的重要支撑。各地要认真做好本地区规划编制工作,在目标指标和任务措施等方面与国家规划做好衔接,确保国家规划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十)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

要坚持问题导向、理论导向和目标导向,进一步突出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一是做好生态文明体制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

这两项改革是宏观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要举全系统之力,抓紧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和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

二是借助立法推进改革。要善于借船出海,充分利用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订深化生态环保改革。借鉴《环境保护法》修订的成功经验,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核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制修订步伐,推动解决环保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三是积极推进重点改革任务。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实施。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生态环境资产核算研究和环境审计。健全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继续推进国家公园试点,研究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推动建立陆海统筹机制,积极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向社会购买监测服务,创新政府环保投资管理机制。

四是构建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尊重和发挥地方首创精神,鼓励地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国家与地方沟通联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和有效衔接的良好局面。

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篇9

代表意见建议聚焦四个方面

人大代表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工作,所提建议内容丰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代表就推动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发展,加强长江水资源环境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加快构筑对外绿色投资体系,助推一带一路等,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对推进国家重大战略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关切。

二是关注环境质量改善。代表就落实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拳治理雾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建言献策,体现了对各环境要素的全面关注,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

三是关注生态环保领域改革。代表就建立区域、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责任追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四是关注环保法治建设。代表对加快《水污染防治法》修改,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司法手段推进环境治理,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设等方面也有较高呼声。

高度重视确保高质量推进建议办理

一是加强领导,夯实责任。陈吉宁部长高度重视,要求把建议办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务必按期高质完成。分管副部长主持召开建议交办会,全面部署办理任务,每个月中、月底对办理情况进行书面调度。各司局明确1名司局级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同时明确1名干部作为联络员,建立办理工作台账,将每件建议落到具体处室、具体承办人。

二是精心组织,统筹协调。结合人大要求,制定我部《2016年建议办理工作实施意见》,对办理任务进行细分、交办。对各司局联络员和主要承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讲解办理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印发工作手册。完善建议办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结合业务,突出重点。我部把建议办理同抓规划、抓治理、抓预防、抓改革、抓执法等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以办理建议促进环保业务工作,以环保业务工作推动答复意见落实。我部对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将代表关注度较高的12个问题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司局、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办公厅及时汇总通报各司局工作进展,督促落实。赵英民副部长就“重拳治理大气雾霾”重点建议带队赴浙江、山东开展调研。

四是明确节点,及时督办。为避免前松后紧和突击办理,对不同类型建议明确不同的办理时限。要求各司局在规定节点10天之前将复文报办公厅,为核稿、修改、部领导签发等环节留出时问。各司局联络员及时调度本司局办理进度,提醒、督促承办人。办公厅定期将各司局办理情况报告部领导,并通过通报、电话等方式提醒督办。

五是严格审核,确保质量。严格执行建议办理工作规则,对我部主办建议的答复,坚持七级审核机制。各承办司局起草审核复文注重把好内容关、政策关、体例关、文字关、信息公开关,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话实说。办公厅严格审核,对达不到要求的复文,指出不足,退承办人修改。

六是规范程序,推进公开。我部明确建议复文的公开主体、审核机制、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各承办司局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特例的原则,在起草答复意见、会办意见的同时确定公开方式,对不公开的需说明理由。参照机关公文信息公开程序,公开159件主办件复文,公开率达84.1%。推动环保重点难点工作见成效

我部将促进工作、增强实效作为建议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将办理建议与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结合、与强化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与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认真研究采纳代表所提建议,推进环保工作见成效有突破。

一是积极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结合深化环保领域改革相关建议,向国务院报送《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送审稿)》,起草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编制造纸、火电行业和京津冀试点地区高架源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方案。拟订《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已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实施计划(2016-2020年)》,开展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社会化委托试点。起草《环境保护部贯彻落实实施办法》。

二是大力推动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结合水污染防治相关建议,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2016-2017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开展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指导督促地方加强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指导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建立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印发《关于下达“十三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的通知》,分解落实13万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结合“重拳治理大气雾霾”重点建议,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联合京津冀三省(市)出台《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印发《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任务进展调度方案》,按月调度重点工作进展。指导督促各地及电力集团公司编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计划方案,将逐台机组改造任务落实到年度。采取内部通报、向社会公开等措施,加快推进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

结合土壤污染防治相关建议,加紧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牵头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5月由国务院印发。正在研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配套政策措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拟订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省级政府《土壤污染防治行蛹苹》目标责任书。启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篇10

人为因素,一是人口增长与草原争地,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人类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只能占用草原补充土地不足。二是私开滥垦破坏生态环境。私开滥垦使很多草场被毁加之降水量少,蒸发加剧,出现了盐渍化等土壤退化现象,并逐步加剧。镇赉县生态建设的投入能力不足,资源依赖型的工业结构对资源环境压力较大,水资源利用不足。农田长期连作,土壤肥力下降,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面源污染严重,草原遭到破坏,“三化”日趋严重。近年来地区性气温上升,降水减少,蒸发量加大,给湿地环境带来很大威胁。洮儿河沿岸核心区,由于连续春旱和上游断水,致使水位下降,局部湿地已经干涸,生态环境破坏有加重趋势。

2镇赉县盐碱地情况

根据调查和资源卫片解译结果,镇赉县耕地中盐碱耕地面积为153.47万亩,中度盐碱耕地39.61万亩;重度盐碱耕地21.39万亩。盐碱荒地面积124.99万亩,其中,中度盐碱荒地面积104.35万亩,重度盐碱荒地面积20.64万亩。主要分布在建平乡、东屏镇、坦途镇、黑鱼泡镇、莫莫格乡境内,是危害本区域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因素。镇赉县盐碱荒地有利用价值的盐碱地104.35万亩。在有利用价值的盐碱地中从未被开垦利用的盐碱荒地103.52万亩,已开垦但撂荒3年以上的盐碱荒地0.83万亩。2011~2020年镇赉县将对这一部分盐碱荒地进行规划治理,治理盐碱耕地109.21万亩,盐碱荒地40万亩。镇赉县盐碱地土壤主要以苏打盐碱地为主,其盐碱危害较重,其碳酸盐含量较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占全盐量的80%~90%,土壤PH值在8.0~10.0之间,碱化度10%~15%,总盐量为0.3%以上,有机质含量在0.5%~0.7%之间,属于中度贫瘠盐碱地。多年来,镇赉县在盐碱地改良方面下了很大力度,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农民投工投劳等形式来开发镇赉县盐碱地。根据镇赉县地理、气候、土壤类型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以稻治碱、种植耐碱作物、以砂压碱、增施有机肥、施用改良剂等方法治理盐碱地。尤其是随着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镇赉县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的逐步完善,通过开发水田种稻治理盐碱,建设好田间排灌工程,做到单排单灌,排灌畅通,采用综合改良盐碱地措施及科学的栽培管理,从中摸索出治理盐碱地的有效途径,为镇赉县盐碱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试验示范点,采用相应的改良措施,缩短盐碱地改良周期,使得盐碱地治理试验示范有了初步进展。

3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措施

3.1加大对草原保护和投入

近年来,国家以及吉林省对草原生态环境一直非常重视,镇赉县先后完成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草场建设项目、天然草场保护建设项目、草籽基地建设项目、牧区示范工程草场改良建设项目、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草原防火站建设项目等,共投资1000余万元进行建设项目的开发,使草原生产力得到了提高,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在完成项目开发的同时,镇赉累计建设草原围栏40万亩,人工种草25万亩,草原更新30万亩,还完成退耕还草10万亩,计划到2020年退耕还草面积达到30万亩,使镇赉县的所有草原均变为人工草地,草原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变。现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实施人工种草等草原建设措施,加强草原管理。在部分重度退化草场种植紫花苜蓿、羊草等草种。紫花苜蓿、羊草根茎的穿透侵占能力很强,能形成强大的根网,盘结固持土壤作用很大,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对中度“退化”的草原采取深松改良措施。对轻度“退化”草原进行草原围栏。同时对发生大面积鼠虫害进行了科学防治,建设草原的排灌设施、落实草原的承包责任制等。

3.2加大对盐碱地治理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