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品安全的建议十篇

时间:2023-10-13 16:55:06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篇1

一、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

(一)监管职责不明,监管体系不健全

2011年4月8日,沈阳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对生产销售有害豆芽的黑窝点进行取样检测,经检测,豆芽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在十几天的行动中,警方查获毒豆芽40余吨,捣毁黑加工点10个,刑事拘留18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毒豆芽问题,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芽,相关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然而会上工商、质监和农委等部门均称该事件“不归我管”。

国务院2004年9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确立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兼顾为辅”的监管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的监督;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国务院设立分段监管模式的初衷是为了理顺各部门的监管职责,避免监管盲区和重复执法现象的出现,防止监管交叉、混乱的现象发生。而在实践中,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模糊的概念和可能存在执法重叠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缺少各部门如何分担责任、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而面对当今愈发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在出现问题时,相关部门往往缺乏责任心,害怕承担责任,对于负面问题的监管责任相互推诿,形成了好事“人人都管”,坏事“人人不管”的局面。

(二)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2009年6月1日,我国《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而在两年多的实施过程中,广大市民仍然缺乏对于这部法律具体内容的认识。对于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法律的行为,公众并未充分了解。法律知识的缺乏一方面使广大消费者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食品的生产、销售等经营者也因此缺乏对自身行为的自律和反思。

此外,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起刑点由“拘役”改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在食品安全犯罪规定中增加了一个适用条件,即除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外,“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也将处以相关刑罚;对于罚金,只提出“并处罚金”,没有规定具体数额,也就是罚金上不封顶,这也从经济上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如果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为经营者普遍知悉,必将提高法律对其行为的威慑力,使其不敢铤而走险。

(三)安全标准体系混乱且标准低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比较混乱,其中包括了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各种标准之间重复交叉,层次不清。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可见,卫生部的工作艰巨而繁重。从近期公布的乳制品和速冻食品的“新国标”来看,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本身以及制定过程都引起了公众对标准倒退的质疑,并广受诟病。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C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创建的,其旨在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贸易公平开展,协调所有食品标准的制定工作。CAC标准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目前,CAC拥有165个成员国,中国是成员国之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总体水平偏低,某些标准的限量指标与CAC标准中的限量指标相比,差距较大。例如,中国标准中铅的限量普遍比CAC标准水平低,CAC CDDEX STAN230-2001《铅限量》规定的葡萄酒中不得超过0.2毫克/升,液体乳中不得超过0.02毫克/升,婴儿食品中不得超过0.02毫克/千克,而中国相应标准的限量是0.5毫克/升(葡萄酒)、0.2毫克/升(液体乳)、0.5毫克/千克(婴儿食品)。

(四)监管安全的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食品安全毒理研究落后,对许多物质的具体含量拿不出确凿的科学依据。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等方面标准缺乏基础性研究,相关科研更是远远落后,一些国外禁用的添加剂反而在国内大力推广。1988年欧洲就禁止将瘦肉精用于饲料添加,我国却将其作为科研攻关项目,甚至高校“重点课题”予以推广,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开始查禁。

二、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理顺分工,强化意识

为了避免重复执法、职权重叠或者监管空白的现象出现,应当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个职能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责。在具体实践中,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来具体规范各部门的职责划分,避免相互推诿的现象。“毒豆芽”事件爆发后,沈阳市多部门在多次讨论后,由沈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意见,对难以界定具体监管部门的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或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裁定、指定监管或通过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等办法进行监管,杜绝各部门推诿扯皮等问题。目前,在食品安全上,像豆芽这样没有明确管理部门、缺少详细标准的食品类别并不罕见,沈阳市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加大法律和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高校、媒体等单位,应当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此外,应向广大消费者大力宣传教育,指导他们如何辨别劣质食品,如何去除农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如何杜绝非法添加剂。一方面有利于消费者自身的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也使消费者具备举报不法经营者等监督食品安全的能力。

(三)加大投入,提高监测能力

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把食品安全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严格监督其具体执行情况。切实把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整合各部门现有的检验检测、信息、应急处理等监管资源,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和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检测设备、执法手段落后等问题,特别要充实基层食品监管人员编制,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切实解决基层监管能力薄弱的问题。

同时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对食品安全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加强食品添加剂、食品毒理以及食品安全标准的研究,改变我国食品安全研究相对落后以及相关食品安全监测缺乏依据的局面。

(四)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

武汉工业学院教授、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估计,我国每年有200—300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其中有害物质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2010年3月17日,上述信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各界的强烈关注。从“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事件,从河南“瘦肉精”事件到“地沟油”事件,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都是从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中引发的。甚至有些食品安全事件是依赖媒体的舆论压力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最终得以处理和解决的。新闻记者以其独有的职业敏感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了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先驱者。

对于新闻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重视,深入调查,发挥监管职责,不能不了了之。对于记者采取蹲点或卧底暗访等形式获得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线索,相关部门要切实采取行动,而不是无动于衷,放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①朱继武. 对食品安全法的思考.法制与经济[J].2011(2)

②张丽丽,张文超.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1(3)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篇2

食品安全内在的包含了人们对个体生命的崇敬,所以食品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名词,它更是一个社会群体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体现。企业作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行为主体,对于如何看待利益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协调内外部发展等伦理难题的认知,决定着食品安全问题的走向。随着近年来问题果冻、三鹿奶粉、违禁使用苏丹红、瘦肉精等恶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事件在社会上造成的恶劣影响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关乎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深入剖析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事件,不难看出,企业伦理价值观扭曲、企业社会责任模糊与企业缺乏伦理规范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内在根源。从企业伦理角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势在必行。针对上述原因,笔者提出以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企业伦理价值观建设

食品企业的伦理价值指的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伦理规范的一种企业价值观总和。树立正确的企业伦理价值观,能够促进企业之间和谐的竞争环境,保障市场经济的和谐有序健康发展。食品企业正确伦理价值观的树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企业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认知能力。企业认知是行动的基础,培养食品企业对于马克思伦理观的认知能力应该首先树立其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对于事情的发生的善恶道德进行正确判断;其次培养食品企业对于企业和外界社会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比如认识到食品企业和自然应该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保护自然环境,同时身为食品企业应当以人为本,保护使用者的生命安全。认识到企业和社会公共利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应该将实现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也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下对集体主义的诠释。在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真正的从主观上保证了食品安全生产的诉求。

第二、培养企业自主进行伦理价值行为的能力。食品企业的伦理价值观的形成虽然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但也必须是出于其自主的判断。企业对社会事物自发进行善恶的判断、对经营中自发的担当起社会责任、在追逐利益的同时自觉地保护环境,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等,这些都是企业自主性的表现形式。只有是其自主的产物,才能够真正的培养起坚持下来的动力,从而真正的传承下去,保证食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培养企业对于企业伦理价值观的发展目标。食品企业的伦理价值观是企业的行为准则和内在的企业文化的结合,它指导着食品企业的经营行为、引导着食品企业的发展方向。树立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应该作为食品企业的发展目标之一,编入企业发展规划。从而真正引起企业发展的重视,避免在发展中过于重视追逐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价值的构建,产生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追逐利益应与凝聚团结的氛围、担当起社会的责任互相结合,以便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实施企业伦理常态化建设,促进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一)建立企业责任报告制度

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是指通过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定期的考察,并出具报告,从而实现反应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所有能反应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力和水平的所有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企业和相关企业的合作或者竞争关系,企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企业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要素的选择必须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和关联性的特点,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伦理建设,确保食品安全生产。首先,建立企业责任报告制度通过编制报告的形式对于食品企业一段时间内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自查,从而确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情况,对于优点进行继承和发展,对于进行改正,从而提高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其次通过向社会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促进社会对于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更引导着社会风气向更加负责的方向发展。

(二)打造企业伦理竞争力

随着信息时代下社会关注度的愈发提高,食品企业伦理失范行为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严重。哪怕一次的企业伦理失范行为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与之相对的,企业在伦理方面的一次优异表现就可以为企业自身营造良好的声誉,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将良好企业伦理表现作为企业竞争力既是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培育和打造食品企业伦理竞争力,是保证食品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从本质上说就是通过实践活动建设企业伦理的过程。要打造食品企业的伦理竞争力,企业就必须从自身的点滴做起,以企业伦理竞争观念作为行动准则,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培养伦理能力,打造出具有深厚根基的企业伦理竞争力。

三、完善企业伦理规范建设,发挥各方协同作用

(一)外部推动企业伦理系统建设

食品企业伦理建设的主体既包括食品企业自身,还包括政府、竞争合作者、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等。具体对于食品企业建设的多维主体而言,就是必须强调协调配合,通过主体间沟通的加强使各方密切配合和协作,共同建设食品企业伦理体系。

第一,加强主体间的互信与监督。食品企业伦理建设的多维主体既要互相信任和借鉴,以取长补短、营造良好的共同建设氛围,又要相互监督,避免损害实现共同目标的事件发生。第二,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多维主体间应当消除阻隔,畅通信息传递的渠道以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这样,各主体就可以相互分享和借鉴对于食品企业伦理建设的经验、成果与教训。第三,共享建设资源,多维主体的建设资源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共享利用有益于资源的节约,也有益于企业伦理建设的持续进行。第四,立体式协同,多维主体要将原有的平面合作模式拓展为协同空间更广泛、协同面更大的立体式协同模式如图所示。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实现食品企业伦理建设多维主体一协同的不断优化,从而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内部优化企业本身的伦理管理与教育

1.增进企业伦理管理

企业的伦理管理是将伦理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引入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企业的伦理特性。企业的伦理管理能够确定企业管理的内核,使得企业的管理符合道德的要求,必须重视。

将食品企业的伦理管理融入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将企业的伦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计划中去。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制定管理计划,计划的制定要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能够实现企业效率的提高的同时促进企业形象的确立;其次,将企业的伦理融入到管理的决策中去。企业的决策掌握的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在企业的管理者做出决策的时候遵循企业伦理的要求,就能够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再次,企业伦理融入到管理的组织中去。企业组织的有效建立和协调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在企业组织的设置和修改的时候将企业的伦理作为其原则参考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第四,将企业的伦理通入到管理的协调中区。协调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不合理状态的调整过程,因为协调本身是基于利益冲突产生的,所以这一过程容易越过伦理规范的界限,所以要将伦理规范融入到其中,保障其不发生问题。因此通过全方位、立体性的企业伦理管理对接才能够真正的提高企业伦理的整体水平。

2.创立学习型企业组织

学习型企业组织,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为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来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并对企业外部具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进行吸收,在企业内部进行学习和转化而建立的组织。其目的是不断增强优势、弥补劣势。在现代企业中,学习型企业组织是是保持企业持续散发活力的重要因素,为企业不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具体的做法是,以企业自身为主导在内部创立学习型企业组织,并以此提高企业的实践能力。同时,食品企业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使学习更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之后,随着这种实践和学习的深入,食品企业的思想觉悟和知识水平都会相应提高。此时,再将企业伦理的内容融入到学习中,即可事半功倍、使食品企业的伦理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

3.强化食品企业思想政治教育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篇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做到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安全可靠。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卫生部组织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评委员会),负责审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审评委员会设专业分委员会和秘书处。

第四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包括规划、计划、立项、起草、审查、批准、以及修改与复审等。

第五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 规划、计划和立项

第六条 卫生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

第七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应当明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近期发展目标、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等。

第八条 卫生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和食品安全工作需要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第九条 各有关部门认为本部门负责监管的领域需要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应当在每年编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前,向卫生部提出立项建议。立项建议应当包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立项的背景和理由、现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依据、标准候选起草单位,并将立项建议按照优先顺序进行排序。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

第十条 建议立项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

第十一条 审评委员会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工作需求,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进行研究,向卫生部提出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咨询意见。

第十二条 卫生部在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实施计划及制(修)订计划前,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十三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可以紧急增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

第三章 起 草

第十四条 卫生部采取招标、委托等形式,择优选择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单位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起草工作。

第十五条 提倡由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单位组成标准起草协作组共同起草标准。

第十六条 承担标准起草工作的单位应当与卫生部食品安全主管司局签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

第十七条 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实际的需要,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第十八条 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负责人在起草过程中,应当深入调查研究,保证标准起草工作的科学性、真实性。标准起草完成后,应当书面征求标准使用单位、科研院校、行业和企业、消费者、专家、监管部门等各方面意见。征求意见时,应当提供标准编制说明。

第十九条 起草单位应当在委托协议书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并将送审材料及时报送审评委员会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

第四章 审 查

第二十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按照以下程序审查:

(一)秘书处初步审查;

(二)审评委员会专业分委员会会议审查;

(三)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

第二十一条 秘书处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进行初步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完整性、规范性、与委托协议书的一致性。

第二十二条 经秘书处初步审查通过的标准,在卫生部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为两个月。

第二十三条 秘书处将收集到的反馈意见送交起草单位,起草单位应当对反馈意见进行研究,并对标准送审稿进行完善,对不予采纳的意见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 专业分委员会负责对标准科学性、实用性审查。审查标准时,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委员出席。审查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在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应当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参会委员四分之三以上(含四分之三)同意的,标准通过审查。

专业分委员会应当编写会议纪要,记录讨论过程、重大分歧意见及处理情况。

未通过审查的标准,专业分委员会应当向标准起草单位出具书面文件,说明未予通过的理由并提出修改意见。标准起草单位修改后,再次送审。

审查原则通过但需要修改的标准,由秘书处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专业分委员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修改后的标准再次进行会审或者函审。

第二十五条 专业分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标准,由专业分委员会主任委员签署审查意见后,提交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

第二十六条 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的标准草案,应当经审评委员会技术总师签署审议意见。

审议未通过的标准,审评委员会应当出具书面意见,说明未予通过的理由。

审议决定修改后再审的,秘书处应当根据审评委员会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标准起草单位进行修改后,再次送审。

第二十七条 标准审议通过后,标准起草单位应当在秘书处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报批需要的全部材料。

第二十八条 秘书处对报批材料进行复核后,报送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第二十九条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应当按照专业分委员会审查意见和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意见,对标准报批材料的内容和格式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秘书处。

审核通过的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报送卫生部。

第三十条 遇有特殊情况,卫生部可调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并可直接由专业分委员会会议、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共同审查。

第三十一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按照规定履行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通报程序。

第五章 批准和

第三十二条 审查通过的标准,以卫生部公告的形式。

第三十三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自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在卫生部网站上公布,供公众免费查阅。

第三十四条 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解释工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解释以卫生部发文形式公布,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章 修改和复审

第三十五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后,个别内容需作调整时,以卫生部公告的形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改单。

第三十六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后,审评委员会应当适时进行复审,提出继续有效、修订或者废止的建议。对需要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及时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立项计划。

第三十七条 卫生部应当组织审评委员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单位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以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并按照国家有关财经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管理。

第三十九条 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科技成果,并作为标准主要起草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依据。

第四十条 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工作应当根据卫生部、农业部有关规定执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编号工作应当根据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的协商意见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xx年12月1日起施行。

食品标准瘦身仍难改:交叉重复脱节标准一大堆,不知用哪个20xx年起,国家卫生计生委全面启动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梳理出近5000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最后整合为约1000项标准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但《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食品标准长期存在的交叉、重复、脱节、矛盾等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

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监管办法,但在食品标准体系建设与执行中依然存在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葛俊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表示。

食品标准承载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不过,葛俊杰发现,目前一些食品安全标准本身就有一定问题。他举例,一些食品安全产品标准中仍包含各种质量指标、产品指示菌指标等与食品安全非直接关联的指标,致使监管部门按照食品安全产品标准开展监督抽查中,一旦出现质量指标不合格的情况,即被公示为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了食品安全问题科学、正确的解读。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标准的管理和执行上。例如,各类推荐性产品标准大量出台并被绑架为强制执行标准,既弱化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作用,又造成强制执行标准清理整合越整越多。葛俊杰说。

据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的食品标准基本分为强制性标准和非强制性标准;而按标准种类分,则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大类,其主管部门各不相同。

葛俊杰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科学区分标准类型,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也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纷繁复杂,很容易导致企业适用混乱,也一定会导致企业避高就低地去执行行业标准。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篇4

今天召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也是一次例会,主要是通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今年上半年以来工作,认真研究贯彻3月31日国务院和省召开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4月27日全省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年下半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审议通过有关文件。会议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圆满完成了各项议题,开得很成功。这次会议增加了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和监察局三个成员单位。对审议通过的有关文件,需市政府下发的要抓紧修改呈报市政府。其他议定的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抓紧落实。

刚才,赖沛新同志对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和近期的主要工作向各位委员作了介绍。总的看,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自去年10月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以大局为重,主动履行各自职责,并能相互沟通,密切配合,使我们建立的食品安全协调机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开展全省食品安全督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项任务完成得比较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形象。过去半年多来,大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打开了工作局面。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现象屡禁不绝,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乡村和城乡结合部,假劣食品蔓延势头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食品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安全的隐患,与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仍有较大差距。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环境污染和农业投入品滥用造成农产品药物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根据市农检中心对市区三角、昌记、城南、南步、中心等市场进行的试抽样检测结果,农药残留样品占总样品6.54%,查获瘦肉精严重超标的生猪时有发生。二是食品生产加工中非法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工原料、使用非食品用原料和食品掺假问题仍然突出,不法分子非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和过期变质食品及食品原料、用病死畜(禽)加工食品等情况在局部地区还较为突出,不仅严重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影响整个食品产业的发展。三是食品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时有发生。一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加工、存储、运输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造成细菌等微生物在食品加工、流通过程中大量滋生,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市卫生部门上半年收到重大食物中毒报告2起,均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对社会安定产生了一定影响。四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市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情况比较突出。由于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消费能力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加上我们对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安全监管还不到位,导致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广大农民的健康权益受到严重侵犯。如劣质奶粉事件、广州假酒事件都发生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受害的都是农民和农民工。五是我市食品安全标准建设滞后,无标生产、检测机构不健全、水平不高,已成为我市食品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六是食品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我市虽是农产品大市,但客观上说,我市的食品产业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作坊式、家庭式的传统工商户、渔农户十分普遍,离安全生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七是各职能部门的监管水平有待提高。如何主动服务产业发展,使监管的政策措施更符合实际,更具有针对性,是我们必须解决的课题。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保护的不仅是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净化市场环境,提高我市食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十分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给予了特别关注,全国“两会”期间约有一半代表和委员提(议)案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可见,食品安全工作是当前社会的热点。因此,各成员单位一定要对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客观、全面的判断,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把它作为各部门体现执政为民,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既光荣也艰巨,我们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实现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食品安全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需要从生产基地建设、标准体系、检验检测、科研开发等多方面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力争尽快见到实效,让老百姓看到变化,感到满意,增强信心,这里我强调两点。

(一)尽快建立起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单位要逐级建立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将监管网络和责任延伸到乡镇。镇级政府必须建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织,在清城区没有设立监管机构或在镇级行政区没有监管网络的部门必须建立协管机制。我们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首先要带头,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一是要尽快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谁出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是谁的问题谁就要承担责任。按照《*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推动我市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全面落实。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食品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4月份颁布的《*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求援预案》明确了各部门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是政府一种危机应急行为,防患于未然,十分有必要。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三是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规范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工作。本次会议下发的《*市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办法》,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按规矩办事。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工作,除日常监管信息外,对本部门的综合监管信息,要及时送各有关部门,以便综合协调。要加快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进程,逐步建立我市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总之,要把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和任务分解到部门,明确负责人和责任人,做到逐级落实,各司其职,协调一致,监管到位。

(二)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仍是今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点,去年我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得到省政府督查组的肯定,今年要继续引向深入。国务院、省先后召开了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6月16日,市府办下发了《印发*年*市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6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与监管工作的报告时说,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但是,一些深层次问题没能根本解决,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将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使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故大幅度减少。

我们要按照国务院、省的要求,结合我市食品安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粮、肉、菜等重点品种,抓住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重点环节开展整治。要突出对农业投入品、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食品等重点品种及农村、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集中整治,要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大型工矿企业等集体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求普遍达到持证经营、卫生规范,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加强实行餐饮、食堂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步伐,防止群体中毒事故发生。

2、抓好种养环节的农药、兽药、化肥的流通秩序整治,要求对无证经营、违规经营者坚决查处和取缔,指导农民科学种养、合理用药。

3、抓好生猪屠宰的综合整治,要求杜绝病死猪肉、瘦肉精严重超标的猪肉流入市场或供应酒店。

4、抓好市场准入制的推广,要求试点到镇级中心市场、县城市场50%以上实行市场准入制。

5、抓好烧腊熟食加工销售专项整治,要求首先单项做到市场准入,杜绝病死禽畜用于烧腊熟食加工、杜绝不卫生烧腊熟食进入市场销售。

6、抓好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违法生产的专项整治,要求坚决查处无证生产、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7、抓好儿童食品市场、农村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要求切实保护儿童、农民食品安全。

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的工作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和各项工作。为保证专项整治和食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市今年要争取启动食品安全综合评价试点,探索和完善食品综合评价体系。本次会议后,各部门、各县(市)要召开专门会议,专门总结经验,部署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三、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共同提高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篇5

从2005年开始,我连续在省人代会上提出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网络的建议,得到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一一在全省范围内付诸实施。

“空壳奶粉”让我震惊

2004年4月,阜阳“空壳奶粉”事件曾震惊海内外。那一段时间,我十分关注新闻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心不觉越来越沉。

“空壳奶粉”事件查处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样的悲剧常发生在农村?为什么后果如此严重后才发现?如何在常态下杜绝此类威胁人民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再次发生?

事实说明,阜阳“空壳奶粉”猖獗现象并非是孤例,它实际上是当时广泛存在的农村市场产品质量低下的一个缩影,也暴露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空白的严重性。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民没有了健康,何来小康呢?

2005年1月,在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会前视察中,我决定将农村食品安全作为重点议题来开展调研。我查阅了与农村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中央及省市各级政府的相关文件资料,走访了长兴县贸粮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职能部门,还先后在部分镇村召开了4次专题座谈会。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我省农村‘连锁超市’‘放心店’工程的建议”形成了。

为织就农村食品安全网大声疾呼

2005年2月,在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我领衔向大会提出“大力推进我省农村‘连锁超市’‘放心店’工程的建议”,建议省政府从抓紧编制实施方案,扩大经营范围、规范经营行为、加大监督力度,制定扶持政策等方面,大力推进我省农村“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

我的建议被列入2005年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重点督办的9项重点建议之一,得到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省政府将建设“千镇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列入2005年为民办10件实事之列。2005年4月26日,省政府在绍兴召开了全省“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工作现场会。2005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经贸、财政、工商、药监、卫生等13个部门《关于切实加强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对“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的扶持政策。经过努力,“千镇超市”、“万村放心店”已覆盖全省,在具备条件的26294个行政村,建成了28110家放心示范店,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网已经建成。我省“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农村食品安全网络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当一个“认死理”的人大代表

我这个人做事有点认死理,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底。

我省农村食品安全的网络建起来了,但其作用如何,农民满意不满意,我要看个究竟。

在2006年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前,我又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我在调研中发现,“放心店”商品从乡镇连锁超市配送的比例较低,还有直接从小作坊、小加工场进货现象。这不禁让我担心:农村食品安全的“网底”还有漏洞!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篇6

主 持 词

(2005年4月 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政府研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4年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研究部署今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

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同志有:县委

,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主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同志,县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位副主任和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分管副镇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今天的会议的主要日程有三项:一是传达全省、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二是县政府与各乡镇签定食品安全责任书;三是请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主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同志讲话。

这次会议时间紧、任务重,请同志们严格遵守会场纪律,注意维持会场秩序,聚精会神地把会议开好。

现在,我们开会。

会议进行第一项:

请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县食品药品管理局局长  同志传达全省、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进行第二项:

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定2005年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

现在继续开会;

会议进行第三项:

请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主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同志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欢迎。

同志们:

以上传达学习了省、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定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主任、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  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赵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指导性、针对性都很强,总结工作实事求是,任务安排措施具体,是今年全县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结合本系统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同时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2005年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印发了《沂南县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作制度、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与会的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抓好落实。

关于这次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将这次会议精神抓紧向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汇报,研究贯彻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措施,准确把握当前形势,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要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紧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工作措施,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注重实效,切忌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进一步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规范化建设工程,大力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依法查办大案要案,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推进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各乡镇政府、县直各单位要根据赵书记讲话要求,抓紧研究落实具体实施方案,脚踏实地,抓好落实,确保今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篇7

这次会议是经县政府研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__年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研究部署今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同志有:县委

,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主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同志,县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位副主任和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分管副镇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今天的会议的主要日程有三项:一是传达全省、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二是县政府与各乡镇签定食品安全责任书;三是请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主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同志讲话。

这次会议时间紧、任务重,请同志们严格遵守会场纪律,注意维持会场秩序,聚精会神地把会议开好。

现在,我们开会。

会议进行第一项:

请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县食品药品管理局局长同志传达全省、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进行第二项:

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定20__年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

现在继续开会;

会议进行第三项:

请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主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同志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欢迎。

同志们:

以上传达学习了省、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定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主任、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赵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指导性、针对性都很强,总结工作实事求是,任务安排措施具体,是今年全县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结合本系统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同时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20__年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印发了《沂南县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作制度、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与会的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抓好落实。

关于这次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将这次会议精神抓紧向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汇报,研究贯彻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措施,准确把握当前形势,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要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紧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工作措施,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注重实效,切忌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进一步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规范化建设工程,大力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依法查办大案要案,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推进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篇8

近些年,一系列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刺激着公众神经,同时也挑战着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信任底限。据媒体做的近五年网民关注的十大热点话题调查统计, “食品安全问题”四次入围,并且以每年排位递增的趋势逐渐靠前,终于,今年两会,食品安全问题以40万选票的支持率、力压群雄之势,挤进前三甲,成为继“社会保障、反腐倡廉”之后,网友关注的第三大问题。

直线上升的关注度

食品安全问题与两会缘来已久,早在2010年,有记者在两会上问人大代表、某地方农业部门负责人,如何看待毒奶粉、毒豇豆等食品安全问题接连出现。代表答曰:这么敏感的问题,你问什么?那时候被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当时被定性为敏感问题,因此,鲜有代表愿意发言。

继国务院总理在今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表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4年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被委员代表密集的提及。

在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首度成为网民关注的十大问题之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连称惭愧。“现在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很不好意思,这件事情我们很不好意思。”说,现在好东西多得很,吃起来却有点不大放心。现在已经不是说有没有吃、够不够吃、有没有花样,而是怎么吃才能放心的问题,“越白的面还越不踏实,亮晶晶的大米也不踏实”。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佑康集团董事长戴天荣如此描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内在需求和关注度越来越高,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增强,但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据某权威媒体调查,近五年,在网民关注的十大问题中,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排名一直呈上升趋势:在2010年,食品安全问题并未在网民关注的十大问题之内,然而,在2011年、2012年,食品安全问题排名第九,到2013年排名第七,到今年,已经跃居第三。

“从当初在两会上问及食品安全问题被代表委员定性为‘敏感问题’到如今各人大代表委员对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纷纷献计献策,充分说明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领域内舆论环境变得越来越宽松宽松。”食品行业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早在前几年,当有关食品安全问题报道时,少数专家学者表示只是说的那么严重,实际并没有那么严重,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真想要远比曝出来的严重的多、多得多!”,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告诉记者,这就像公安机关破案,发生的案件并非能百分百全破,被曝出的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而那时候的食品安全事件便是如此,报道的少并不能表示发生的少。如今,舆论环境宽松了,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公众的透明度也增加了。

“源头上”的食品安全问题

如今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样化,激素豆芽已经攻占农贸市场,其他肉冒充牛羊肉的情况也并非罕见新闻,如今,从农村到城市,从原料到成品,人们似乎对食品带来的安全感越来越低,若说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貌似已经不能准确的划分。百度输入关键词“食品安全+重灾区”,相关新闻也是不胜枚举,像三小――即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保健品和猪肉、非法添加剂、农村市场等等,甚至今年两会代表带来了注水大米让人们大开眼界。“从以往公安机关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侦破案件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只有我们想不到,造假者为了利益会绞尽脑汁的‘创造’”。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尤其在今年两会期间,关注农村食品安全、杜绝食品源头上的污染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之一。

“我认为,食品安全不是监督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应从源头上控制……”在本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王银香作大会发言时说到,如今,土壤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已经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万事万物来源于土地,万事万物回馈于土地”。王银香谈到,做为土地不安全,最后各种食物想安全是不可能的。因此,食品安全应首先考虑土地的安全,“这是根!” 为此,王银香建议,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的风险评估要落到实处,如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等使用的品种及其限量、标准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制定强制性的生产规范。

同样,黑龙江代表所提出的“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从源头抓起”的建议与王银香的如出一辙,作为国家大粮仓和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的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是代表们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所谓源头上的食品安全就是“土壤没有污染,空气没有污染,水没有污染,不用化肥,不用农药,让蔬菜水果自然生长成熟,用的都是有机肥料,连土地都经过有机认证,真正从根源上杜绝了污染。”

相对于城市,农村成为造假制假售价行为的多发地。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思念食品公司董事长李伟表示,食品监管在农村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食品“以假乱真”现象在农村演绎的淋漓尽致: “过年回农村老家的时候,看到了农村市场的一些食品问题,非常担忧。”李伟说,在农村的集市上,一些小糖烟酒店甚至超市贩卖低质、过期、山寨食品,“娃恰恰”、“康帅傅”、“恩念”产品在农村市场大行其道。

谈到食品安全,李伟认为,食品安全是被生产出来的,更是被监管出来的,监管部门应该把目光放在农村这个“被遗忘的角落”。

李伟建议,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除了在节日进行突击检查外,更应该使监管常态化,“以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系统为抓手,让消费者可以查询到食品的生产、流通信息。”

同样,全国人大代表、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议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打击保护伞。在他看来,这几年国家的大力整治和集中宣传,大城市的食品安全情况有所好转,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农村,由于种种内外条件限制,当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海相当薄弱,假冒产品、伪劣食品等一系列威海农村百姓身心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因此,必须在农村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惩治力度,建立完善问责机制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治标不治本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查处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有相关食品问题发生时一段时间内的突击检查确实斩获颇丰,但是相应问题并未因此遏止,而是呈现风头过后,“春风吹又生”的顽强态势。对此,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佑康集团董事长戴天荣呼吁建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长效机制,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与之有同样声音的代表委员也不在少数。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关注地沟油已经很长时间,在她看来,地沟油久治未果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长效机制。2010年7月出台的有关文件,看不出源头控制、全国统一监管的计划,而是让各地“县长负责制”。地沟油全国流窜,某地方政府捣毁了本地的地沟油窝点,并不意味着本地的餐桌上不会有地沟油。2月25日下午,到位于德外花虎沟的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视察时,就向介绍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北京市市政管委负责人询问北京市废弃油脂的处理情况,并询问经市场化运作的废弃油脂有没有去搞麻辣烫。这也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共鸣,也不乏体现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地沟油本应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东西,哪怕是贫困人口也不应该食用,可是现在竟然不时地出现在公共食用场所,我们吃的街边小吃、去的小饭馆、吃的麻辣烫等等,都不敢保证没有地沟油的出现,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如此没有安全感,更何谈幸福感?”在谢民华看来,地沟油是万万不能被容忍的,可是却从未从根上得以解决,一直以来的处理方式也是治标不治本。“公安机关打掉多少个炼制地沟油的黑团伙,这确实能够震慑犯罪,但是不能从源头上杜绝,如果不能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地沟油的管理将始终处于治标不治本的往复循环中。”

据资料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也曾经有过类似我们今天的处理模式――变成食用油,返回餐桌。但是没多久,政府就不让这么干了。但是简单的禁止肯定是禁不住的,因为暴利原因,没人愿意停下来,所以也禁不住。那么日本政府就动了脑筋,购买地沟油,然后对地沟油进行化学改造,把地沟油变成了生物燃料,而且政府的收购价绝对要高于地沟油贩子的收购价,所以大量的地沟油就统统流进了生物燃料加工厂,制造成了燃料,这样就把地沟油变成了一个科学的产业链,既不再危害社会,又创造了就业机会。当然,在日本政府的严格监督下,地沟油制造出的燃料也是合乎标准并且环保的。

目前,经过公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强力打击,捣毁了众多大大小小的窝点,摧毁了多个黑链条,抓捕、判刑了一批犯罪分子,极大地遏制了地沟油流向餐桌的犯罪行为。但是,餐厨垃圾、食品厂废油、屠宰场下角等地沟油源头,政府不下大力气全控制,做不到源头全控制、最终去向可追溯,地沟油的死灰复燃,只是时间问题。据报道,今年1月初,深圳又出现了特大地沟油窝点被查的新闻,据媒体报道,这次捣毁的地沟油销售窝点共查获272桶,约4000公斤,这些地沟油被贴上了证明身份的“金龙鱼”标签,流向了人们的餐桌。

“在整顿治理例如地沟油等的这些地下产业链时,不要一味只是禁止和罚款,这么大的行业产业链,禁止是肯定禁不了的,因为这个产业链是由利益链连在一起的,很牢固很坚韧,要想彻底解决地沟油问题,就要做好引导和改造,像日本政府一样,通过政府的良性介入,对这个行业进行改造,把有害的产业链转变为健康的产业链,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一业内人士表示。

重法典、可追溯

目前对食品犯罪的惩治力度过轻,被认为是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提高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严厉程度、推行食品追溯制度”的措施被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多次提出。在关于提高农村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案中,华泽集团吴向东就表示应该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惩治力度,建立完善问责机制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在吴向东看来,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不应只抓“终端”,还应该打击保护伞,打击那些利用职权给制假、售假犯罪分子提供保护、谋求私利的地方保护伞。“这件事我从去年就开始关注,通过对发生在我身边的很多案例研究,我发现对制假、贩假等危害食品安全的案件,通常内部立案时有两千多起,能逮捕的只有两百多人,再往下,发现绳之以法的只有二十多人,而且常常是前脚抓人,后脚求情的就来了,”

同样,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集团董事长、党总支书记周善红也提出提高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严厉程度,加大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打击力度。现行法规规定最高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罚款的上限太低,处罚力度不够。 “因此,应该提高法律的严厉程度和打击力度,把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到贩毒吸毒的犯罪高度加以认识和对待,并作出严厉的惩罚。”周善红表示,要从法律上明确对食品安全罪的犯罪分子用重典,提升食品安全罪的犯罪成本,要让那些违法者不敢冒险。

我国《食品安全法》自 2009年 6月 1日起实施,施行以来,对加强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切实改善食品安全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有毒有害食品行为规定了更加严格的刑事责任。 2011年12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召开了食品安全地方立法研讨会,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等问题进行专门研讨,对加快食品安全地方立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务院高度重视乳品安全问题,修订了乳品食品安全标准,加大了乳品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早在2012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阿不都拉、周晓光、曹朝阳、朱国萍、左延安、王瑛等 181位代表提出 6件议案,建议修改《食品安全法》;张庆伟等 32位代表提出关于制定乳品质量安全法的议案。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代表议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抓紧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时总结监管体制机制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修改完善《食品安全法》做好准备。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篇9

调查报告显示: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吉林省食品安全状况究竟怎样?人民群众是否“吃”得放心?整个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是否有安全保证?相关的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怎样……?带着这些问题,2007年6月18日到23日,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对长春、吉林、四平、辽源等市的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反映出的问题不容乐观。

问题一:宣传教育缺乏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识不足、认可程度不够,致使很多种植、养殖环节发生污染,“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率不高。由于安全知识的缺乏以及利益的驱动,导致许多农民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过程中发生污染,小企业、小作坊、小食杂店的食品安全没有保障。此外,因为对假劣有害食品的鉴别、防范能力低下,农民群众成为既是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假劣有害食品的受害者。

问题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较弱,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诚信体系建设和行业约束机制尚不完善。规模小,证、照不全的现象普遍存在。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例,现有10699户,其中10人以下的小作坊和加工点8212户,证照不全的5027户,占47%;生产经营条件差,现存的生产企业仅有40%具备保证食品质量生产条件;产品质量差、档次低、名牌甚少。从近两年监督抽查的情况看,酱油合格率仅为44%,豆奶的合格率刚刚达到60%,葡萄酒的合格率也只是70%;有相当数量的业户和商贩利欲熏心,“知假售假,知假买假”,流通和经营领域的食品安全隐患众多,假劣有害食品、过期污染食品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食品行业协会对食品安全的推动和约束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小食品企业掺杂、使假,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行业制约,给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危害。

问题三:食品安全法制不健全,食品卫生法律体系不适应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亟待修改和完善。主要反映在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规定不严,衔接不顺,执法不力,尚缺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机制。此外,还存在标准不统一,各监管部门职能交叉等问题。

监管部门责任要强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各级政府责任重大。目前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凸显监管薄弱,重要部位监管出现疏漏、空缺现象;技术手段、基础设施和监测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监管结果难以统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运行不畅。部分执法监管人员、检验检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亟待提高,对食品批发市场等缺乏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边远山区和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十分薄弱,反映出监管“空位、缺位和不到位”的严重情况。据统计,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有农业、质监、卫生、工商、商务、药监、城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十余个部门,为什么这么多的“婆婆”却管不好百姓的一顿饭呢?许多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当前食品安全工作存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突出问题。一种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往往至少涉及七八个部门以上,少了谁都不行。“婆婆”多了工作上难于对接,不利于对产品的全程监管。

针对当前食品安全凸显监管乏力的现状,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许多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政府应强化责任,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同时,要尽快健全和完善能够覆盖城乡各个层面的检验、监控机构,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准确、真实、有效、方便的检验结果和基本服务。在实施可操作性措施方面,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管理与协作,重新整合各部门检验、监控资源的配置,建立起食品安全检验、监控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建立包括行政监管部门、自律组织以及社会监督在内的多层次监管体系,形成行政监管、舆论监管、自律监管和社会监管互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在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解决各监管部门职能交叉问题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宪强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下大气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完善、多家执法等问题。郭绍、李勇委员建议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注重执法效果,扩大覆盖面,城乡监管要并重,在执法上要严格,真正为百姓高度负责。王天戈委员建议政府要从体制上整合监管资源,变“多头执法”为“一拳出击”,减少监管环节,节约行政成本,杜绝过去那种“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现象。邢利发委员建议食品质量监测工作由一个部门来管,可以先在这个环节统管起来。此外,他还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应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实行不良记录制度。

考虑到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因素,张国珍、游德元委员建议有关部门要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食品安全的差距,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协调有序、配合得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针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盲区”和“死角”问题,孙占国、孙荣博委员建议相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监管网络和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体系,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特别是要迅速普及初级农产品安全常识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法制建设要先行

要着眼于实现人人饮食安全的目标,就要努力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法制环境。这是与会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达成的共识。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篇10

祝义才还建议进一步加快在全国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功能全面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与国际一流的农产品采购中心,完善以大中城市销地市场和农产品主产地市场为骨干的现代化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通过这个体系,促进农民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让老百姓买到价格低廉、质量安全、源头可追溯的优质农产品。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龙头企业发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祝义才倡议政策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进而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食品安全隐患。

对此议题,我有很多感悟。在我看来,“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食品安全问题,既源于监管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来自企业的道德滑坡,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食品安全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是关系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出现很多,归根结底我想可以归结为以下一个方面的问题:制造者、经营者、管理监督者、消费者及知识与科技落后问题。

如果没有生产、加工、服务等制造者,故意或非故意操作、添加、使用、利用等对人体有害物质进行生产、加工、服务等的行为,那么经营者和消费者也买不到这些商品,也就不会导致消费者收到精神、身体、财产收到损失。一部分非故意性,是因为不了解食品安全和法律等相关知识,还有一部分是故意性,制造者是出于利益驱使或报复社会,铤而走险进行的违法行为致使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如果没有经营者去购进伤害到消费者人身和财产的商品,那么消费者也就很难能买不到这些商品,也就不会导致消费者收到精神、身体、财产收到损失。

管理监督者如果制度机制健全,技术超前,管理到位、指导到位,监督到位,服务到位,那么制造者、经营者也无法生产、加工、销售出有害的食品,消费者也就使用、食用有害食品。管理监督者的知识水平、管理水平、工作能力、政治素质、责任心等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诱因之一。

此外,一部分消费者消费知识欠缺、有食品安全知识但日常生活中不加注意或者图便宜购买、食用、使用不当也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

知识与科技贯穿各个环节,各个环节的知识、科技的落后都有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科技落后你就很难做到简便、快速的检测出那些对人体有害的商品。

就上述食品安全事件问题,我认为:要加强宣传教育,传播食品安全应该注意的知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与机制,如食品安全检测、生产经营、监督与管理、奖励与惩罚等各方面法律法规、制度与机制。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诉讼制度,提高违法成本,重典治乱,给予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者最大震慑,抑制违法冲动。